人居环境
【发布文号】建城[2001]267号 【发布日期】2001-12-28 【生效日期】2001-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公布 2001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建城[2001]267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重庆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表彰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和单位,积极推广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建设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推荐和建设部组织专家评选委员会的评审,并经部务会议研究,2001年,建设部决定授予广东省深圳市等5个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授予“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等28个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希望获奖的城市和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希望各地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力度,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评选,引起全社会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广泛关注,促进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附件:获奖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获奖名单
“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
广东省深圳市
辽宁省大连市
浙江省杭州市
新疆区石河子市
广西区南宁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天津市――旧城改造
河北省石家庄市――民心河引水入市工程
河北省邯郸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山西省太原市――汾河环境改造工程
内蒙古包头市――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
黑龙江省大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吉林省长春市――改善城市交通 提高绿化水平
山东省青岛市――东海路香港路环境工程
山东省威海市――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江苏省苏州市――古城保护与更新
上海市闵行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上海市――苏州河、黄浦江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湖治理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江西省――第一期移民建镇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程
福建省泉州市――市区排洪排涝工程
河南省濮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园林绿化
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花园住宅建设和管理
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云南省个旧市――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
贵州省遵义市――旧城改造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
四川省泸州市――滨江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小城镇规划建设
西藏区昌都地区――昌庆街改造项目
新疆区阿克苏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借鉴道格拉斯的“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初步形成,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同时,有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成果逐步增加[2,3]。但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乡村人居环境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我国目前约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的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但政策影响、利益驱动和人为破坏使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功能逐步衰竭[4],由此导致乡村人居环境日益恶化:农药、农膜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村村点火”式的乡村工业“三废”排放,致使乡村环境大面积污染。相对城市而言,乡村的自来水普及率、道路交通、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滞后,供给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由于乡村普遍缺乏人居建设规划,村庄建设随意性和无序化发展态势明显。在快速城市化的驱动下,城市元素不断侵扰乡村,传统的聚落文化、人脉关系、社区意识等逐步被新的元素代替,多元化的乡村地域文化逐步衰落消亡。因此,乡村人居环境处于无序、混沌、转型的发展状态,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乡村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的身心健康。乡村人居环境由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组成。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包括人类发展所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乡村人居环境构建了一个可生存和可持续的物质基础平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户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水体污染给农户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笔者在江汉平原农村地区调查显示,农村饮水安全成为当地居民最关切的问题,不满意率达68.2%。同时,江汉平原10县市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率仅占38.8%,不安全率达71.2%[5]。由水体污染、落后供水方式等导致的水性地方病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由此可见,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是维护农户基本生存权利的重要方式,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新的决策支持。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目标是改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和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从整体视角把握新农村建设方向,尤其是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空间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演变研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政策依据。
3 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评述
3.1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评述
我国研究人居环境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就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人居思想。但真正将人居环境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的学科领域主要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理学。通过检索近10年的中国期刊文献(1999—2008年),以“人居环境”为关键词检索出文献1173篇(2009年9月11日检索)。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初步统计分析,可总结出相关研究的大致脉络。①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逐年增多,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增加了5倍(图1)。②从研究的区域分布来看,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成果较薄弱。有关社区和住房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属于城市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关注度”差别明显(表1)。③从研究的专题来看,人居环境研究具有明显的“城市主义”倾向,对城市生态、建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有关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表2)。
乡村人居环境是社会、地理、生态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可分解为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3个部分。三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地域空间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人文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社会基础。以“乡村(农村)人居环境”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仅有79篇,相关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有:①不同发展特征的农村人居环境体系存在差异,相应的人居环境规划方法和策略也存在差异[6]。②乡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属于公共物品范畴,需要公共财政引导,明确政府的责任,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遵循农户意愿等[7]。③以县域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提出一套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通过安全格局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指标的达标验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8]。④根据山地区域特征,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9]。⑤与新农村建设紧密配合,通过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等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11]。⑥通过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12]。
总体来看,有关乡村人居环境的政策引导和乡村规划等宏观研究较多,忽视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微观主体——农户的研究,仅有少数学者从农户的视角研究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评价[13,15]。李伯华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9村100家农户),分析了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关系,并提出了“外部环境变化—空间行为响应—乡村人居环境效应”的逻辑分析思路[4]。但受调研数据和调研区域的限制,还不能从理论上进行科学总结,对我国不同类型的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过程还需做进一步考察。
3.2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评述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始于城市规划学,具有开创性的代表人物有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和道格拉斯。霍华德认为,城市和乡村不能完全分割而应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中间通过快速交通联系,组成理想的“田园城市”[14];盖迪斯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居住和地区的关系,以及城市成长、演变的过程和动力等,倡导“区域观念”,主张把城市和乡村都纳入城市规划[1]。芒福德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区域观和自然观,主张城市规划要与不同等级的城市和乡村结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等[1];道格拉斯最早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创造性地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生态论运用到人类聚居研究中,强调把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居住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1]。在道格拉斯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人类聚居学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除了学者的关注与呼吁,联合国等组织机构也积极推动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人居环境问题的主要机构是1978年成立的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UN-habitat),并先后在1976年和1996年召开了两次人居会议。在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努力实现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乡村发展是相互联系的,除了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外,应努力为农村地区增加适当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等。自此,国外人居环境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综上所述,尽管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强调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但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关注城市人居环境。从联合国自1986年来每年颁布的“世界人居日”主题变迁中就可看出世界人居环境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表3)。23年来,“世界人居日”的主题始终离不开城市住房和城市发展,尽管2004年“世界人居日”涉及到农村,但也是将城乡置于一个不平等的发展地位,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安全、和谐和平等,却忽视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国外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缺乏系统的研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相对城市而言,国外乡村人居环境问题较少,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②国外发达国家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在几百年的变迁中积累了大量的人居问题,我们可从国外对乡村研究的脉络中归纳出与乡村人居环境有关的研究轨迹。国外乡村人居研究始终与城市或城市化紧密相连,紧密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乡村人居研究经历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乡村转型”等几个研究阶段,研究趋势也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发展。
在城市化初期,乡村地域系统相对封闭,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主要局限对一些现象的归纳和总结[15],研究的学科力量单一,其中地理学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战后,城市化高速发展,乡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日益边缘化。一些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由城市转向乡村,此时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两个逻辑主线:一是反思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二是振兴乡村的路径选择。面对乡村的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从城乡关联和城乡统筹等多维角度研究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参与研究的学科包括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学等。乡村贫困、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乡村住房以及乡村人口流动、城乡差距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16,17,18,19,20]。国外学者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亚洲和北美洲,试图从中找出发展中国家乡村振兴的路径[21,22,23]。20世纪90年代,西方世界乡村普遍面临着“后城市化”时代的乡村转型。西方农村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区位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乡村聚落和乡村文化已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而偏远地区乡村仍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和文化遗产破坏严重,西方学术界正在积极探讨相关的对策[24]。
4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多维视角
人居环境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25]。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城市主义”倾向依然没有改变,乡村人居环境研究需要引起更多的学者同仁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一是乡村人居环境具有与城市人居环境完全不同的空间形态、地理景观、文化传统和发展模式,因此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乡村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把握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动力机制和空间形态。二是乡村人居环境因其地形复杂、生态敏感、空间广阔、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聚居模式,不同地域特征的乡村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基于乡村人居环境现实特征和研究现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可从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①基于农户空间行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在分析农户空间行为与人居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可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视角探讨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农户空间行为变迁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变迁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农户空间行为特征、乡村人居环境效应,在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时空环境中科学总结农户空间行为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一般演化过程是空间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通过空间分析,研究人居空间行为、消费空间行为与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乡村经济网络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学分析,研究农户社会交往空间行为和就业空间行为与乡村传统文化转型、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分析农户空间行为的人居环境效应,研究农户空间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的影响机制。②乡村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与发展模式研究。地域文化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地域文化突出了乡村人文环境的空间属性。同时,地域文化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传统性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性,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时代性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发展性,具有动态的进化特征。地域文化持久地影响农户空间行为、抉择动机、居住模式等,将地域文化作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因素考虑,通过对地域文化形成、变迁过程的分析,考察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化进程。中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人居环境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别,可对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提供适宜性的相关对策。③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乡村聚落空间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不同于城市区域,其演变的动力机制、制度环境、文化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规划理论解决乡村人居建设问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探索乡村人居空间规划的有效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科学总结。除了一般的居民点规划实践研究外,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不同类型区域(如平原区、山区)人居环境规划的特点、要点及其规律;需要从农户居住空间行为视角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趋势,合理预测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规模,制定适宜性空间规划;需要从村镇空间布局的视野研究不同农村区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等级分布、结构性演变等。④基于“3S”技术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人居环境研究还处在理论完善之中,现代地理技术与方法应用较少。由于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要素的多元性,必须用“3S”等现代地理技术直观地描述不同时期的空间信息状态;对非空间数据进行离散化分析和处理,生成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集成的数据系统,为乡村人居环境演化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础。“3S”技术主要用于乡村人居环境演化过程的空间分析和描述,以及优化路径的动态模拟,通过现代地理技术的定量分析可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⑤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性,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和整体性的视野进行研究。从宏观层面,可研究社会转型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从微观层面,可个案分析乡村人居空间行为特征、变迁过程及其空间行为约束、空间效用评估和空间区位移动的过程;从制度层面,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的模拟与评估、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空间约束条件与规划政策、调控和引导乡村人居空间行为的地理公共政策等。
5 结语
建筑的功能、建筑物必须满足的要求、人类活动的发展、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树居和岩洞居、巢居和穴居、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居与外环境、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室外气候、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太阳辐射、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室外气候。
(一)民用建筑的空间构成及功能
各种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起关键作用。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1.走道(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2.楼梯(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二)建筑的安全功能
不管是工业厂房还是民用建筑,必须满足人民的生民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投入使用2抗震、防火、防暴等的疏散都是所有建筑包含的功能。(1)抗震功能。根据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设计建造时便有抗震设防烈的的考虑在内。(2)防火功能。由于操作不当的人为因素或者不可抗拒自然因素,造成人员财产伤亡的例子不在少数,所以,商场、学校或者其他一些人口密集的建筑都必须有防火的设计在内。
巢居和穴居。炎热或高海拔地区的穴居方式,可获得相对稳定的室内热环境,顶部的天窗既可采光又可排烟。
古文明的发源地:20-40°纬度。为创造适宜环境而建造的建筑与文明发展密切相关。
建筑外环境指的是建筑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建筑室内环境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的环境。
建筑外环境主要局限于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聚落环境之中,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是它又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有生物环境。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以城市中心平均气温与郊区的平均气温之差来表示。从城市气象规划设计出发应考虑:
(1)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密度。(3)如北京市位于平原中部,三面环山。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时,应适当拓宽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加强城市通风,减小城市热岛强度。(4)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
当然,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物质会吸收下垫面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升温。
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对居民生活和消费构成影响的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下的热岛效应。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温度再高还容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气温持续高于34℃,还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加快光化学反应速度,使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林业局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只有大力发展和科学经营好城市森林,生产更多更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产品,才能让人们享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和安全的食物,才能确保生态和发展永续。贾治邦局长还表示,当前,国家林业局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城市森林建设:
第一,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工程,积极推行“森林进城”。加大对地方积极性高、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城市森林建设的扶持力度,在一些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地级、县级城市取得突破,全面带动城市森林建设。加强城市森林的经营、保护和管理,形成质量高、功能强、效益好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大力推行身边增绿,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居生态建设,让森林上山上路、进城人村。以“身边增绿”为目标,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提高城乡居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在继续抓好铁 路、公路等通道绿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 设和乡村绿化,使绿色更加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三,积极推广城市森林建设理念。通过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中国生态文明高层论坛”,开展森林考察调研、“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等活动,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探讨和交流城市森林建设模式和经验。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组织生态志愿者行动,广泛普及森林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森林和生态意识,努 力构建繁荣的城市森林文化体系。
压实责任
xx社区多次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议,明确环境卫生整治范围和标准,成立巡查小组开展自查,对存在的乱堆乱放、河道治理等问题实行动态管理,督促各区域及时整治处理。
广泛宣传
社区干部、网格员及志愿者通过流动小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大对秋收环境再提升行动的宣传,告知居民严禁秸秆焚烧,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引导居民主动参与、主动落实,形成户户支持的良好氛围。
全力整治
xx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围绕辖区主干道路、房前屋后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发现杂物乱堆、广告乱贴等现象进行及时清理。
同时,社区紧扣秸秆禁烧任务目标,压实责任主体,值班人员深入田间地头,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缕烟。
1、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人居福地。
2、倡导人居文化,促进协调发展。
3、绿色人居,蓝色泰州。
4、努力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
5、居住在凤城,创业在凤城,成功在凤城。
6、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绿色家园。
7、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8、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9、共创绿色城市,迎接美好明天。
10、让凤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
11、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环境。
12、环保城市,生态之都,人居凤城。
13、改善人居环境,造福子孙万代。
14、建设生态凤城,共创美好家园。
15、重视生态功在当代,保护环境利在千秋。
16、建设最佳人居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7、从我做起,爱护环境,打造最佳人居社区。
18、争创最佳人居环境,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19、优美环境靠大家,最佳人居惠万家。
20、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2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2、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23、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24、携手改变旧环境,共建人居新农村。
25、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美化环境,人人受益。
2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27、环境好,病原少,青山绿水好养老。
28、垃圾分类成资源,利国利家又利民。
29、人居环境人人护,护好环境为人人。
3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山清水秀家园。
31、干群齐动手,村庄焕新颜。
32、人人关爱生态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治理。
33、和美乡村让人人如沐春晖,幸福家园让你我一生无悔。
34、农村环境保干净,水清岸绿好心情。
35、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36、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营造整洁优美人居环境。
37、公共设施要爱护,农村环境要保护。
38、要想心情好,环境先搞好。
39、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40、清洁清扫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
41、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
42、治理环境齐动手,村容整洁共分享。
43、环境卫生人人搞,农村更比城市好。
44、关注小环境,共享大健康。
45、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46、改水改厕改习惯,治荒治脏治杂乱。
47、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共建文明幸福家园。
48、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49、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
50、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51、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52、你我多一份自觉,村庄多一份整洁。
53、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
54、垃圾不分类,你我都受累;垃圾一分类,再生资源汇。
55、人居环境美丽,人文精神正气。
56、一草一木凝聚美景,一心一意改善环境。
57、杜绝“脏乱差”,要靠“你我他”。
58、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9、尽一份呵护,净一方土地。
关键词:乡村,乡村环境,人居环境,规划,概述
1 概述
所谓乡村人居环境, 就是指在乡村区域内, 所有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 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系统, 具有复杂性特点。乡村人居环境功能的转换与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政策、利益、人为活动等都会对其功能造成影响。近年来,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并逐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加强乡村自然环境保护力度, 着力打造宜居环境, 以提升村民的满意度。研究乡村人居环境, 尤其是乡村城镇空间布局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人居环境基本涵义
人居环境是由人与环境共同构成的, 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 也包括人们的种种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是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庞大网络结构。人居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居环境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行为四个层面构成。而狭义的人居环境更侧重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人居环境所必需的空间范畴以及物质要素。人居环境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规划, 也适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建设。本文因乡村为研究对象, 就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寻求较为合理的规划方案。
3 人居环境的构成
就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 目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不容乐观, 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农民的各项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具体表现在:村庄道路建设不到位, 路面不平, 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乡村路灯覆盖率较低, 亮灯率不高, 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自来水水质不高, 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不当, 村民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村庄选址缺乏合理依据, 一些靠山村庄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由此可见, 要想构建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 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首先就要解决好上述问题, 以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还要积极改善居住条件, 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4 研究概述
4.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国外对人居环境的研究较早。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 希腊城市规划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的理念, 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我们可将国外的人居环境理论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十九世纪末至二战前。在此阶段, 国外学者尚未明确的提出“人居环境学”这一概念, 但已开始从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等方面展开研究, 为人居环境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国外的人居环境学是在城市环境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有霍华德、芒福德、盖迪斯等。其中, 霍华德较为形象地指出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 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 并通过快速交通相互联系, 最终形成理想的“田园城市”;而芒德福则秉承人本思想, 主张将城市规划与乡村和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起来, 还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盖迪斯则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倡导“区域观念”, 要求将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规划当中。 (2) 二十世纪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此阶段人居环境学作为一门科学被正式确立下来,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1954年国际建协首次提出了人际结合思想, 强调以人为核心, 同时在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应以其本身的发展结构为基础;希腊学者萨迪亚斯自1950年开始研究人类聚居学, 并要求通过研究人、自然界、社会、建筑物、联系网络五个要素间的关系展开人居环境研究;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二战后有关社区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都极大地丰富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 并开创了人居环境研究的新局面;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学者们纷纷运用现代化研究方式和手段展开未来城市人居环境模式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政府自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后, 积极完善与人居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 政府、学术机构、私人研究组织都纷纷尝试运用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指导城市发展。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 人居环境建设已提升为全球性问题, 各国纷纷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 不断开展相关建设, 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1980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都显示了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 即实现可持续发展;1985年, 第40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设立“世界人居日”, 规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 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1992年联大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专门设有“人类住区”的章节, 共列出有关的八个方面的领域;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人人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 提出了纲领性文件《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
4.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4.2.1 人居环境研究的内容。
中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儒家的“天人合一”, 即强调在建设和打造人居环境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到了近现代, 我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研究水平较低, 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外国;1994年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理念;1997年吴良镛先生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与分析, 以指导其科学发展。同年, 杨贵庆研究了大城市周围小城镇的人居环境, 并就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观点;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 同济大学多名教授及教师参与并组织了该研究, 及时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具体实施的指导原则;2001年“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住房与社区发展”成为同济大学举办的首届规划院校大会上交流的重要议程。
4.2.2 有关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模式的研究。
明浩、陈佳骆等首次提出了“村镇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所谓村镇住宅产业化, 就是指充分发挥村镇住宅的生产和供应等产业化功能, 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 以不断满足城镇的工业化发展需要。而要想在现阶段进一步推进村镇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 就必须根据各地区村镇住宅的建设规模与特点, 因地制宜,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大力开拓村镇商品房市场, 充分挖掘市场潜力, 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二是逐步提升村镇住宅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质量, 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求, 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进一步发展村镇住宅部件市场, 提升服务品质, 增加商品房功能, 完善住宅配套设施;四是积极开发新技术, 不断提升村镇住宅产业的科技水平, 打造自主品牌;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相应的村镇商品房发展优惠政策, 以引导和推动村镇商品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六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以保证村镇建设质量, 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冯建平就农村住宅建设质量低的原因作了详细的阐述, 并分析了其后果。而张湛、刘劲[6]提出了“走集约化道路, 建设村镇公寓式住宅”的四项措施, 认为应在政策、经济上引导住宅建设集约化。张文辉阐述了推广村民公寓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5 小结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看,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多从地理学角度展开, 研究标准不准确, 研究理论不适应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发展;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落后, 直接照搬照抄城镇发展模式,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规划;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过分求快, 盲目扩大建设规模,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下, 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 作为规划者应该结合当地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文脉, 保护与发展并存, 探究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周直, 朱未易.人居环境研究总署[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12:24-26.
[3]叶齐茂.村庄人居环境调查[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王明浩, 陈佳骆, 高薇等.中国村镇发展中的住宅产业化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01, 2:51-52.
[5]冯建平.重视解决农村住宅建设过于潦草的问题——以山西介休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1, 6:58-59.
关键词:环境观 中国古典园林 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45-04
一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概述
景观作为人类共享的资源,具有物质和精神意义。目前对景观的理解主要建立在视觉美学、地理学概念和生态系统上。景观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这一点促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对景观资源需要在完善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加强保护力度。当前景观的生态性与视觉和谐之美变得尤为重要,风景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成为景观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评价工作首先是对评价指标的界定与确定,评价指标能够科学而又客观地反映评价主体的因素和信息,有助于建立科学化的景观评价体系,增加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针对视觉质量与美学意义的评价指标,本文探讨了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在景观管理和学术研究两方面的发展脉络,回顾了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产生的社会背景,列举了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了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指标的变迁及特点。
“环境观”(View of environment)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它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基础上,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环境观是基于艺术与科学结合基础上对自然界的哲学认知与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通常被概括为儒道释的结合,在不同时期衍生出不同的主流思想,奠定当时诗歌绘画、建筑园林等文化与艺术的基调。结合冯友兰及李泽厚的观点,可将中国思想史的哲学美学特征归纳为七个阶段,体现出儒、释、道三家思想不断渗透演进的过程。如汉代董仲舒发展了新儒学、南北朝玄学本质为新道家思想、隋唐时期外来佛学与道家思想融合产生禅学、宋明理学实质为新儒学,直到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化思想逐渐取代传统成为主流价值观。(图1)
中国哲学是追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道德完善过程,在认知上“即事见理”,即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出哲学道理来。而西方哲学是基于商贸文化,认为人需要法律约束、契约精神等来抑制人性的弱点,在认知方面“就理论理”,从抽象概念理论到抽象概念理论。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理论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关系。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是居住环境,传统概称“宅”。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特点:一是注重建筑环境的选择,也就是选址。二是选择适合的建筑形式。早在3000年前,中华民族已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它包括道理,即自然规律,如天文、地理、气象、生物等;事理,即对人类活动的合理规划管理,如政事、农事、军事、家事等;义理,即社会行为准则,如伦理、法制、三纲五常等。古人的环境观念体现在:一、共存性:即环境容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空间容量的合理性认识,如以堂局界定共存空间。二、共荣性:即构成要素的协同性。共荣并非主张对诸构成要素等量齐观地平等发展,而是有主有从、尊卑有序、层次分明、各据其位、相互间呼应配合、协调共济,形成有机统一整体。三、共生性:即景观审美的和谐性。
归纳起来,中国传统环境观的特征主要有:一是注重天地人的综合系统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强调入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国古代多数思想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要想维持种族的延存与发展,人必须依赖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他们强调要努力追索天与人的相通,要按自然界的规律行事,以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谐和一致”。二是在美学观念上具有主观唯心倾向,强调“意”的所指,弱化“象”的能指,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得意而忘言等。中国人注重体验,并认为体验是无法用语言、绘画等其他手段重复或传达的,必须亲历才可以有真实感受,尤其注重这种感受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审美快感的特征在于对象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而产生的“自我欣赏”,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于主观情感。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其实是一位在浣云沼水边出浴后化妆的少女,从池中的倒影可以清晰体现,但是不理解这一点的公园管理人员在水中种莲,破坏了这种少女顾影的完整情境。三是重视环境的整合而非简单创造。如《园冶》中所强调的“因地置宜、取景在借、精在体宜”的营构原则。在传统人居环境的设计中,建筑单体是可以复制的,因建筑属于“器”,在规制等方面需符合使用者的社会身份等,总体遵循“儒”的价值观;而整体的“宅”,即人居环境的经营,则属于“道”的层面,讲求“心不为形所役”,因而中国的建筑特征本质上被认为是山水园林,是基于整体布局的空间艺术。
二 中国古典园林的环境观特征
(一)环境认知观
风水场域
风水学,古称“堪舆”,是古人综合宏观天文地理和微观人体经络等诸多自然客观现象而总结提取对场所性质规律经验认知,在数千年的人居环境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其中的“形势派”关注场地的日照、水纹、风向等一系列自然地理因素,最为接近今日的场地分析科学。在西方的自然科学领域,德国科学家布尼茨(1646-1716)最早提出中国的“风水”理论中的“气”即以太(ether)的见解。虽然这个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理学概念后来被爱因斯坦所做的光速实验证明并不存在,但对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之后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严格地说,建筑的地理环境,传统上是从形法、理法、日法、符镇方面加以综合研究,方能得到全面明晰的解答。如形法以“五常”地理模式作为理想的环境选择,即“真龙、要穴、秀砂、抱水、吉象”作为基础,为建筑环境的选择原则。其中涉及山体的走向和体势、建筑基地的位置、地形的植被、水流的形态,以及方位朝向的选择等等。“……中国建筑地理环境所积淀的一些经验和模式,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虽然各家的论断不一,其主要的有泛系理论、全息论、场论、阴阳论、铁粒子论、微波论等。”
风水学中“理想环境模式可概括为‘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前置朝案呼应相随,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多水环抱多情,南向而立富贵大吉’”。其中用比兴的方式将祖山、宗山、主山喻龙脉,以左右青龙白虎山喻砂山,前朝近案喻朱雀山、水口山。若场地处于城市中,则“主山”往往是高大的建筑物等,“河流”则是道路。可见,除了营造微气候环境等带给人们体感舒适度以外,风水理论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定居文化中人们对于安全及舒适感的潜意识心理需求。风水理念中不仅追求形式法则的和谐美,更追求场地的生机和活力带来的内在生命力。古典园林布局群落及“山环水抱必有气”、“环抱有情”等语言描述的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类似中医经络的理论,认为理想的居住地“穴”如同人体经络的穴位,是雌雄、阴阳交合之地,隐喻生殖的力量。另如“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说法,则反映出风水文化中的民俗性。对于一个农耕家族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即人丁兴旺、财源不断,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的重要因素,如宋徽宗叠艮嶽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求子嗣。
时空观感
中国人的宇宙概念与屋舍有关,“宇”指房子,“宙”指来往于户内户外的过程。传统园林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艺术,“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空间与时间不能分割。这个意识早先就表现在秦汉哲学思想里——由时间的节气配合着空间方位的转换。”如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体现的是初春的桃红柳绿描绘少女般轻盈、柔嫩的色彩和姿态之美;“三潭映月”在中秋月圆的夜晚最美,三座湖中的界塔在水中能形成二十四个圆月的倒影,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令人惊奇的效果。“断桥残雪”体现深冬瑞雪初霁后的西湖上一座砖石砌筑的拱桥露出斑驳的桥身构成的残山剩水的荒涩画面;“雷峰夕照”重在表达黄昏晚霞映衬出剪影般浓重的山水、高塔与远方钟声构成佛光普照的意境。
(二)环境审美观
山水审美
“审美观是社会人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特殊意识形态和观念,它不是个别任何人所能扭转的。”研究不同阶层社会人审美观的不同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就是“美学”(Aesthetics)。正如鲁迅所言,“贾府的焦大是断然不会爱上林妹妹的。”普通民众热爱“吉祥鲜艳”、官宦喜爱“庄重大气”、富商贵族喜欢“精美富丽”、文人知识分子偏爱“素雅简洁”等等。人的审美活动分为生理活动(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抽象符号思维)两个阶段,自始至终是一种情感思维(emotionalthinking)与理智思维(intellectual thinking)是不同的。在审美的抽象思维阶段,情感思维发展为联想(association)、想象(imagination)、同情(sympathy)、拟人(anthropomorphizing)、移情(empathy)、升华(sublimation)等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识,最终形成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念。因而较为抽象的中国江南文人园林所推崇的山水环境审美成为古典园林造园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山水审美形成归结于地理条件特征,农耕文化及民间祈福的需求和中国宗教哲学中君子比德思想和隐士文化等。对于安抚与拯救人的心灵归属问题,西方走向宗教而中国人走向了山水化的自然。东方重视以山水象征自然为审美主体而西方重视人的理性与秩序力量的表现。中国的皇家宫殿及王府民居等均按照前(南)宅后(北)园的格局布置,宅区体现出儒家礼教的等级秩序,如东祠西庙,男左(东)女(右)等,同一地域的大门、仪门、正厅、偏厅等空间位置和尺寸几乎没有差别,宅内的交通路线也必须遵循男女有别、尊卑有序的规则分别组织安排;宅后园林则是一个完全精神与肉体自由的天地,是人从儒家礼制约束中逃离出来寻求慰藉的场所,是做梦的地方。无论是皇家还是私家园林,均是秉承“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要旨,因地制宜、得景随形。因此,中国传统关于情爱与自由的故事多半发生在园林中,如《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等,美国藏家高居翰先生几乎收藏了大部分中国春宫图画,其场景也多是山水园林。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山水审美的东方园林,中国追求“水本动而妙在静,山本静而妙在动”的趣味,山石多构筑空间,讲究“望、行、居、游”体验;而日本园林中的山水模仿海岛的形态,多以未经雕琢的原石置石偏于静态的、平面化的表现,以求“卧游山水,坐穷泉壑”的意境。
物我两忘
“在园林的营造过程中,意象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的艺术原型,它的孕育和创造是创作的关键”。在意象概念的辨析中可知,言之所用在意,言是思想抽象后的符号,像是被感知转化后头脑中相对具体的印象。言是工具而意为根本,正所谓《庄子.外物篇》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道家的哲学派生出禅宗(以慧能创立南宗禅为标志),“南宗禅中空宗与道家的思想融合达到了最高峰。”禅宗中强调的“物我两忘”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最高的境界之一。美好的环境能感召人将身体完全置于环境中,融入客观物象中,不分彼此。在西方美学传统中也有类似的境界,但多是对人体美的崇拜,如美男子纳西瑟斯爱慕自己水中的倒影,溺水而化为水仙的故事等。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与绘画、雕塑一致,倾向于用人象征物,以人的形象为主,例如晨昏昼夜,春夏秋冬都转化为健美的神的形象。在文艺复兴的别墅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可以见到很多这样的雕塑,而中国则倾向于将物拟人化,以物的形象为主,例如梅妻鹤子,岁寒三友等。中国审美意识弱化人体貌特征,美人图或宫廷绘像上的脸似乎被刻意地模糊、雷同化,更罕见裸体形象,而山水绘画的形象十分丰富,流派众多,各家的石法、水法、树法等意趣迥异。园林为地上之山水文章,山石艺术即相当于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地位。西方人爱美的肉体,中国人爱美的自然,爱到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与之交换、融入、不分彼此。米芾爱石正如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少女,都是一种“情不情”到“痴”的审美境界。
中国造园历史中意象的原型大致有两大类:一是偏重“言、意”之“象”,如“一池三山”的仙道理想环境,“九狮图山”暗示的佛家境界,“武陵桃源”意指田园牧歌式的乌托邦生活场景;二是偏重形态的“象”,如“会山凌绝顶”、“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环境感受的再现等。前者具有更多的符号性和象征性,其依据为文、史、哲典故中的某种固有模式,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复制,而后者如计成在《园冶>写道“涧壑坡矶之俨是,岩峦洞穴之莫穷”,明确园林掇山造景之要义在于细致描摹写仿体会自然山水风景中的单元,更多受绘画的影响,如画家之“外师造化,心中得源”的创作要旨,是中国园林营造的主旨精髓。
以自然为模本撷取意象原型的做法大致有两类,一是写仿自然山水的景观单元,如马远夏圭之“残山剩水”画面,模拟峰、峦、岫、梁、谷、涧、溪等局部形态,如苏州环秀山庄等;二是以“移天缩地”的手法抽象概括地域性的自然国土特征,如南京瞻园山水写意“金陵八景”之“燕矶夕照”景观,扬州小盘谷“水流云在”山谷景致则来源于长江岸边岩壁的景象,并模仿马远山石峭削的笔法,以碎石纵向拟合,前后错落叠置,艺术地再现了“群山临江,水流浩瀚”的意象。值得注意的是,计成在《园冶》序言中即表明“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可见古人造园亦十分重视绘画造型的能力,从经营位置关系到山石的肌理走向,都需要极为细致地推敲形体关系,具有高品位的园林艺术不仅有完整恰当的意象,更需要主人具有敏锐和高超的形体把控能力。(图2)
艺术是一种爱的信息,园林艺术也是如此。造型、色彩、比例、透视、音调等要素若不能组合成具有“爱的信息”的环境,也只能是“美术的环境”而不能称为“艺术的环境”,只有同时具有心灵美和爱的信息的园林,才能称为艺术的园林。
(三)环境营造观
取景在“借”
《园冶》的《园说》章节写道:“凡结园林,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体现出中国传统造园注重环境改造甚于纯粹的创造,是一种太极的顺势而为的理念,其具体手法即“借景”。孟兆祯先生在《园衍》指出“中国传统造景理法包括明旨、立意、问名、相地、布局、理微、封定、余韵几个环节,其中‘借景’为核心。”从尺度非凡、气势恢宏的北京城借西山烟云的大手笔,到市井方寸之地的江南文人园林借片草寸石,处处体现出借景艺术。
现代景观规划如“开通视线走廊”,即将交通路口、水口、建筑出入口组织成为视线通透连贯的轴线,形成空间的主要序列的做法亦是借景传承。以借景为核心,亦有对景、点景、补景等手法。对景指在轴线周围营建配景烘托主景,形成完整环境的做法,即“四景砂山择美形者,组成连环对景加以呼应渲染”。“点景”即通过关键的笔墨营构点化自然,赋予其人文艺术色彩,使其具有情感的灵魂和感染力,如滕王阁、虎丘塔、雷峰塔等,都是择地巧妙,点景得当的佳例。“补景”为中国传统环境营造手法所独有,如“培风脉、补风水”,即通过在建筑周围植林凿池等完善整体环境的哲学、文化与宜居性。如风水中常说的“山欠高以塔增之,砂不秀育林美之,冈阜不圆正加土培之,水无聚疏导浚之。宅后植林,宅前凿畔池”等都属补景一类。
章回叙事
除皇家宫殿庙宇等仪式性较强的场所外,以居游为主要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其布局如同做文章,整体框架线索并不十分明确,但是讲究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关系。如常用的“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手法等。其叙事逻辑如中国的章回小说,各个空间较为独立,立意明确,可视为园中园、篇外篇。中国园林往往伴随着园林诗集、绘画册页等附属品,如文征明作《拙政园四十景》图册、王素作《棣园十六景图册》等。(图3)
文心画境
中国艺术的最高成就在诗歌。按照黑格尔美学中对艺术门类的评价界定,诗歌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七大艺术门类中位居精神与纯粹性之首,是最为抽象、最少借助感官认知,直抵人类精神本源的艺术。中国人不善音律造型或戏剧,却孕育了灿若星辰的伟大诗人,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情感世界是极为独立、深邃、本质和自由的。诗歌的载体是文字、是书法,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所有艺术之本源。中国艺术中独特的诗性在园林艺术中呈现在匾额楹联、石刻、碑廊等文字运用上,这个现象在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日本、韩国的园林有类似的用法,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十九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中也逐渐出现了雕塑与诗歌结合的手法,被称为“移情”或“隐喻”的设计。
书法文字在环境中大致起到几方面的作用。一是点题,中国以文人治国为传统,文人造园造景也如同做文章,必须“心中有丘壑,成竹在胸”方可落笔构图。孟兆祯先生谈及的“问名心晓”亦体现出景观环境中主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些事物名称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恒定的象征性概念,如“渔父”在园林中代表一种隐退的含义,“网师园”的园名、园林中的竹篱蓑衣、沧浪中孤立之亭等元素奠定了整个环境的基调氛围。中国城市也有题景文化,燕京八景、西湖十景等,一般都会囊括极为广泛的审美对象,包括四季晨暮、昼夜阴晴、云雨雪雾、动物植物、声音气味等,概括一种综合整体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二是空间定位,中国园林常在空间或路线的重要位置构筑建筑,如厅堂、牌楼或亭子等,也是让人驻足停留,起到重新调整视角和情绪的作用。人们需要站立于建筑的正中,才能阅读抱柱及楹联上的文字,这种停顿及阅读重新调整和定位了人与空间的位置关系,并确定了在园林中的行动路线;三是装饰,中国书法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文人园林中常见“碑亭”、“碑廓”,以拓刻的名人书帖等全石艺术本身就是园林中的审美要素。
三 现当代中国特色环境现的探索
以“中国环境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从1979至2015年,共有18405篇文献与“中国环境观”有关。从数量上来看,自1994年后迅速增长,每年约二、三百篇,自2006年以后,每年有一千余篇,说明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学界开始关注中国环境观念并形成研究热点。从研究的视角来看,环境与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有10924篇,占绝对主导,其次是从经济与管理角度出发的研究,建筑与园林专业领域有百余篇,从艺术学科领域视角探讨环境观的文章不足十篇。可见,目前对于中国传统环境观念,尤其是文化与审美评价问题的研究十分欠缺。从建筑、风景园林及艺术与设计角度探讨环境观的主要观点有:
景由“境”出
孙筱祥先生提出,景观营造层级有三,分别是生境、画境、意境。生境是指环境中的自然美和生活美,是自然形成,未经雕琢的山川、河流云霞等自然界万事万物,以及未经设计或较少受到规划干预的人的生活行为表现,如形成的自然形成村落、市场、城镇等。画境与意境则是指人工创造的艺术之美,如水中升起的雕塑、落日余晖下的建筑等等,具有形式美感的人工造物可称为入画,有“画境”,而“意境”则达到了环境审美的最高层次,即环境具有了情感和生命力,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与感染力。“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审美的最高层次是气韵的意境美,环境美学也不出其外,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晤道’才可进入那意境美学的崇高境界……”。清华大学杨锐教授近年提出的“境学”指出风景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综合道(哲学)、德(人文)、礼(秩序)、术(技术)、用(功能)、制(制度)、象(生理)、意(心理)八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境”的营造是基于一种广阔的系统综合性之上,美景源于“境”的和谐。
诗意栖居
上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指出“人居环境的美就是生活之美,因而是有机的组合,甚至是杂合,丰富多彩,并无一定之规。艺文荟萃、综合集成是人居环境的最高艺术境界”。1989年《广义建筑学》的出版提出“聚居论”,从单纯的建筑拓展到人与社会,首次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理论,指出“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人文、艺术之融合,文化建设应当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既要满足安全、生存、伦理、教化等要求,更追求一种人文意境,适应情理的追求,在哲理上具有一种“中国智慧”。
山水城市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与吴良镛探讨“山水城市”的理念,将山比喻为高楼大厦,水为车水马龙。鲍世行从“生态、文态、艺态”将山水城市的核心归纳为:1、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2、重视现代科技,运用环境美学;3、为了市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生态城市理念是一种综合环境观的阐释,从空间角度论,它是城市环境观与区域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时间角度论,它是城市历史环境观与现实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功能角度论,它是城市经济环境观、社会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观的有机结合。”可见,山水城市是基于诗意栖居的情怀上的技术层面的总结与思考。
四 结论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环境认知、环境审美及环境营造方面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环境观的基本特征,即以时空融合的综合系统宇宙观考察环境,并赋予其道德和情感意义;以唯心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为审美基调;以借景等手法整合现有环境而非纯粹创造新的环境,重视整体关系甚于局部的彰显等。这些特征是基于农耕集权社会的背景,脱胎于人们对自然既恐惧又向往复杂态度而逐步形成的。
【人居环境】推荐阅读:
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7-2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6-08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07-20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12-17
浅谈人居环境设计论文06-13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09-22
农村人居环境宣传单10-22
人居环境提升实施方案12-05
提倡提升人居环境倡议书06-25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安排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