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仪器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精选7篇)
随着新建建筑物的不断崛起,防雷检测工作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防雷检测机构也在不断的购置仪器设备,从而保证防雷检测质量。规范检测仪器的管理,是确保防雷检测数据可靠性和真实性的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仪器的规范化管理,对防雷检测仪器正确使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基于多年防雷检测仪器管理工作经验,对检测仪器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探讨,使检测仪器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从而保证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仪器购置
1.1仪器采购
防雷检测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购置检测仪器,选购检测仪器时应重点关注仪器的用途、精度以及使用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应选用防爆型的仪器设备,以确保安全性。在确定选购仪器后,应提出检测仪器购置申请,并经相关人员审核、批准同意后方可按流程进行购置。采购到的仪器应及时对各项功能进行检查,填写测量设备验收单,确保该仪器能正常运行。
1.2建档管理
仪器档案应包含该仪器的购置合同、说明书、合格证、购置申请表、验收单以及报告证书等各项资料。每台仪器档案都应建立设备档案目录,并详细填写该仪器设备的相关内容,附在档案首页,相应资料应按照目录内容有序排放,便于后期查找资料。
2量值溯源
2.1检定校准
新购置的仪器应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或校准,获取该仪器的检定或校准证书,测试报告不能表明该仪器所检测的数据具有有效性和真实性。检定证书的合格结论表明该仪器能正常使用,校准证书只是表明使用该仪器测试标准值所得到的测试数据,仪器管理人员要对其数据进行逐项评价,计算误差是否在该仪器说明书要求误差范围内,并详细填写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结果评价表,存放于仪器设备档案中。仪器管理人员年初应制定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便于对检测机构所需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及时实施和合理安排。
2.2仪器标识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清晰的标志,这些标志应标识在明显位置,且不易脱落并具有唯一性。测量设备状态标志是表明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应包括有效期限,检定/校准执行单位和执行人。状态标志分为“合格”、“准用”、“停用”。其中,合格证(绿色)适用于:1)经计量检定合格者;2)无法检定/校准,经比对符合要求者。准用证(黄色)适用于:1)一部分功能或技术指标已不符合要求,但在一定量限或功能符合要求,应标明使用范围;2)降级使用。停用正(红色)适用于:1)损坏或报废的测量设备;2)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的设备;3)暂不使用的测量设备。
3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仪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仪器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这种核查可以增加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期间核查不是对所有的仪器均需进行,仅对不太稳定的或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进行。管理员需要确定检测机构内所需核查的仪器,编制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制定期间核查方法,方法包括:1)采用检查标准选择典型量程进行检查;2)采用高一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3)采用同等准确度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进行对比;4)采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5)通过对样品不同特性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验算等。在确定仪器期间核查计划和方法后,管理人员需按要求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相关资料经确认签字后存档。
4使用与维护
4.1仪器使用
1)测量设备应有专用的设备间,领用人在领用仪器时应检查仪器的状态,仪器管理员在仪器归还时应检查仪器的状态,并做好仪器设备的领用、归还登记。2)检测人员在测量设备使用前,首先应检查仪器状态标志和仪器的正常性,并将使用情况记录于测量设备使用记录表,该记录定时交管理人归档。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或价值较大的大型精密仪器应严格按照测量设备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4.2仪器维护和维修
1)仪器维护是指管理人员对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仪器管理员应根据本检测机构测量设备的配置情况,对主要仪器编制测量设备维护计划,并经相关人员后确认后按计划实施。仪器设备应保持表面清洁,避免在高温、潮湿及灰尘大的地方使用。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不得随意拆卸仪器设备的零部件,适时更换仪器设备的常规用件和消耗件。2)仪器设备若发现异常或故障,管理人员应提出维修方案并组织论证,待相关人员确认后实施,填写测量设备维修记录并存入档案。修复后的设备,必须再次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检定或校准,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后再投入使用。对于不能修复的仪器,应进行报废处理,并做好仪器停(启)用、报废(失)登记。
5结束语
防雷仪器是防雷检测的重要工具,仪器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建(构)筑物的防雷效果。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是每个检测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检测机构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洪彬.计量认证实验室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J].海洋技术,2010,29(4):133-135.[2]雷斌.实验室认可中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科技资讯,2009,16
一、加强和规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仪器设备是各级监测站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最基础的物质资源, 配备所需的全部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是开展监测工作并获得准确和有效结果的先决条件。仪器档案管理工作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器档案的完整和规范是仪器设备使用的坚实后盾和基础, 加强和规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尤为重要和关键。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后, 各级环境监测站均面临着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 设定专人实现仪器档案的规范管理, 是标准化验收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各级环境监测站管理质量, 规范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 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顺利通过标准化验收, 加强和规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刻不容缓。
二、围绕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仪器档案管理制度
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各站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行为准则, 《评审准则》5.4款“设备和标准物质”中5.4.5条明确规定: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和/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管理要求的档案。
因此, 各站均应设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明确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使用、维护、标识、修理、报废、运行检查及检定、校准等要求。将所有对监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列入仪器设备一览表, 并逐一建立档案, 档案内容至少包括:
1.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编号、价格、存放地点、保管人、启用日期及验收记录;
2.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开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安装手册、光盘、仪器分析资料;
3.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
4.使用、维护、维修、转移、报废和期间核查等相关记录。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号统一编号及登记。档案管理员按照国家相关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组织编页、整理、装订、制备检索工具、排架入库。
三、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不规范
在质量体系实际运行过程中, 各监测站普遍存在技术档案建档不规范, 资料收集不全, 查询、修改不方便等诸多问题和缺陷, 不能充分发挥技术档案的作用, 与《评审准则》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 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的监测站在档案管理上还没有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仍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而且存在用房紧缺, 档案存放拥挤等问题, 档案管理所需的相关硬件设施也无法配套。
现阶段, 全国大部分省级监测站已建立起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或软件, 而地市级站和县级站相对来说仍较落后。以我省为例, 目前省站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简称“LIMS”) 已投入试运行阶段, 该系统将人员、仪器、试剂、方法、环境、文件等影响分析数据的质量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并将仪器、耗材申购、仪器维护、维修、检定、期间核查等列入软件设计, 该系统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站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 从而大大提升我站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 显著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并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运行。
(三) 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
档案是原始的、最真实的凭据, “纸笔千年会说话”, 档案工作者既要注重档案的保管, 又要注重档案的利用。虽说现在网络便捷让工具书及其它书面材料档案的地位已下降不少, 但要潜心研究一些课题, 电子版和书籍是同等重要的, 甚至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更是不可少的。仪器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信息资源利用, 对仪器资料信息的查阅, 科研项目的探索, 后期仪器的维护、维修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各方面要求、工作内容及档案管理等的限制, 宣传较少以及对外服务力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 致使目前的档案信息利用率不是很高, 仅限于少量资料查询、检查考核及为环境管理提供所需技术支撑材料等。
四、做好仪器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 更新观念, 确立适合质量管理体系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环境监测业务的深入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环境监测仪器档案信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对环境管理、科研、环境影响评价等活动的重要作用, 注重研究新形势下档案运行方式的规律,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投入, 才能促进仪器档案工作永续发展。
(二) 拓宽渠道,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工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档案可称之为一种资源, 它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直接决定档案信息化的内在质量, 关系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程度, 有高质量的开发才会有高质量的利用, 只有通过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 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环境信息产品, 积极发挥档案在环境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效能。
(三) 密切配合, 确保档案资料的全面及时建立
仪器档案整理工作, 需要仪器管理员、档案管理员、使用人员自觉遵守本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要求, 积极配合、齐心协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 都会导致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归档, 出现缺失或错归、漏归。因此, 需要相关人员各司其职, 强化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执行力度:一是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做好仪器供应商和使用人员的衔接, 仪器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一方面要满足档案建立的要求, 同时要方便技术人员使用;二是仪器使用人员要配合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本站相关管理程序和制度要求, 做好购置、使用、标识、维护、停用、租借等运行管理工作, 全面及时记录、统一及时归档;三是仪器设备管理员和仪器档案管理员要养成及时整理的好习惯, 才能避免因资料堆积而产生的漏归、错归;四是仪器管理员、档案管理员、使用人员做好资料交接登记, 避免互相扯皮。
(四) 规范档案内容, 实行一机一档
以我站为例, 每台仪器设备档案本均分固定资料和动态资料, 固定资料为仪器验收时保存的资料, 包括:仪器设备登记卡、验收调试报告、开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安装手册、光盘、仪器分析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等;动态资料包括仪器设备申购表、购置合同及购置调研报告、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或自校规范、维护方法、使用记录本、维护计划表、维护记录表、检定/校准计划表、检定/校准证书或报告、自校记录表、自校仪器量值溯源图、期间核查计划表、期间核查表、维修申请表、使用外单位仪器设备登记表、停用/启用申请表、申请报废审批表、申请报废审批批准页等内容。相关表格均在质量体系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 在年度仪器设备档案归档过程中严格认真填写仪器设备档案记录簿中的内容, 使各种记录表格在查阅过程中一目了然。
五、结语
加强仪器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 将积极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给仪器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挑战,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过程中,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增强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意识, 强化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观念。因此, 各级监测站应抓住全国标准化建设验收的契机, 借鉴仪器档案管理先进模式, 充分发挥仪器档案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结合实际, 持续改进, 使仪器档案管理工作日益丰富和完善。
摘要:基于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 列举了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同时围绕质量体系文件,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设备管理具有如下特点:仪器管理工作要贯穿全部工作的始终,落实在每个环节上,应作到细致具体。管理工作内容广泛,包括仪器的使用、维护、控温、防潮、防震、防尘、防腐蚀、稳压等。仪器管理工作应规范化、标准化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感觉以及记忆和主观思考。现代管理的本质是事前管理、预防性管理。实验室的仪器管理就是要将一切故障隐患消除在试验进行之前。全员管理是现代仪器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实验室仪器管理的特点。
仪器的计量管理,要首先制定设备检定周期一览表,表中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量程范围、准确度、生产厂家、仪器出厂编号、管理编号、检定周期、管理者等。实验室应有计量管理员,在每次检定/校准前做好检定计划,列出需检定/校准仪器的名称、台数、下次检定/校准时间、所需检定费用,并上报领导批准。
仪器检定/校准后,应核发检定/校准证书。根据证书进行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是检查仪器设备处于受控管理的措施之一。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均应实施标识管理。
第一类:合格标识——绿色。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校准、验证合格,确认其符合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的。
第二类准用标识——黄色。仪器设备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围内可以使用的 (即受限使用的)。包括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所用功能正常,且检定校准合格者;测试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验(检测)所用量程合格者;降等级后使用的仪器设备,当仪器设备的计量精度下降,但仍具有主要使用功能时,经计量部门批准后可以降级使用,降级后的仪器设备应注明降级程度。
第三类停用标识——红色。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经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以使用的,不是实验室不需要的废品杂物。包括仪器设备损坏,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仪器设备超过周期未检定/校准,不符合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长期不使用的检验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提出,由技术负责人批准,贴上停用标识。需再次使用时,必须经校准、计量检定合格,贴上合格标识。在使用过程中或期间核查时,发现仪器设备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使用,由计量管理人员贴上停用标识,并在仪器使用记录中登记。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修。在排除故障并重新确认合格,且由计量管理员贴上合格标识后,才能投入使用。
状态标识的信息应包括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检定/校准单位、仪器管理编号、检定人等。标识必须粘贴在不影响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的正面明显处。经确认的仪器设备,其标识由计量管理员负责填写并粘贴。
实验室使用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计量测试所不能检定的)需提供技术机构,对该设备的验证证明,以增强该设备出具数据的可信度。方法有通过检测标准物质来验证仪器的可信度,以及通过3 台以上同类仪器设备对同一样品进行比对。此外,用于综合性检验的仪器设备,可通过对该设备基本参数的校验来进行。
期间核查是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试验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对象主要是针对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使用率频繁、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在用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由各实验室自己进行。方法包括仪器间的比对、方法比对、标准物质验证、加标回收等。实验室进行期间核查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若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至经证实的结果符合规定,仪器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一览表,应包括仪器名称、型号、量程范围、准确度、生产厂家、仪器出厂编号、管理编号、购进日期、管理者等。
对检测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和主要仪器设备,应以一台一档的方式建立档案。档案应包含该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补充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内容。仪器档案应包括仪器及附件名称,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对仪器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当前的位置或指明其地点,说明书,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仪器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各种记录应保存3 年以上),仪器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仪器设备和附件购买发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已受控)及维护规程,仪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已受控),仪器自校规程及自校记录(自校的仪器)。
应建立随机档案,包括仪器使用记录 (放置于仪器旁)、维护记录、操作规程(已受控)、维护操作规程、有效周期内计量检定证书(复印件)、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复印件或翻译稿(有关仪器操作、故障排除方法等)。
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管理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防潮等工作,并不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尽快解决。重要关键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应由专门指定的操作人员操作,操作者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1 抓好检测仪器设备的选购与订购环节
随着检测业务向新领域的不断拓展,检测机构经常会增加新型检测仪器设备,因而做好检测仪器设备的选购工作十分关键。在明确了需要购买的检测仪器设备类型之后,工作重点应当转向选择设备型号、规格及厂家。如何选择好设备,主要有以下步骤:一是要考虑到设备的适用性,看新设备能够适用于检测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检测仪器设备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是否能满足;二是要确认所选购检测仪器设备应当具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与技术指标应当能够满足相关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当依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型号与规格;三是挑选好供货企业。采购前,要对检测仪器设备的供货方开展综合评价,主要包括生产能力、技术能力、资质、信誉、价格与售后服务等各方面。一般应选择3~4家供货方,并采取招标方式开展比较选择,以便于最终确认供方。在经过这3个步骤之后,基本上可以合理地选出需要购买的检测仪器设备。在明确检测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与供货方之后,接下来就是订购。签订采购合同则是订购的主要内容,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品名、型号、生产厂家、价格、付款方式、售后服务、产品配置与性能要求、其它附加条款等。应当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签订合同,并明确供需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体现出订购的规范性与严肃性。
2 开展检测仪器设备的到货验收工作
在采购的检测仪器设备到货之后,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与检测专业人员就要认真开展货物验收工作。专业人员应当组成验收小组,开展分工合作,并严格执行验收工作制度,以检测机构的利益为重,实事求是地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货物验收工作:一是目测货物的外观是否完好,在包装与运输的过程中是否有损坏;二是清点货物是否完全齐全,其中包括需要配置的附件与备件等;三是做好验收详细记录,主要包括检测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安装与验收时间等;四是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的登记、存档工作;五是开展性能验收,即在仪器设备完全安装调试完成之后,由专业人员或具体操作人员对仪器设备按照其性能指标要求开展逐项测试。只有性能上也达到要求,验收才能过关。
3 认真建立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台帐
要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并实施仪器设备工作的动态管理,主要内容有:仪器设备单位编号、档案号、品名、型号、技术指标、制造企业、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资产原值、启用日期、放置地点、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仪器状态等,并单独列出仪器设备的历次使用记录。对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来说,仪器设备管理台帐是十分必要的实用性工具,可以让其对仪器设备的现行情况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应使用EXCEL 表格,将台帐内容逐项列出,以方便上述具体内容的查询与检索,从而大大提高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效率,
4 形成检测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档案
对于检测仪器设备,应当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仪器设备管理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简介(含前述仪器设备台帐所列的内容)、购置材料、安装验收材料、产品说明书、随机附件资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计划与维护记录、历次维修记录及送检设备的检定报告等。以上内容涵盖了仪器设备从购买、验收、使用,一直到报废这一生命周期的完整过程,而材料的齐全完整与否,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与维修等。其从仪器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其档案的内容应当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要注重一起设备使用维护、维修记录等内容的及时保存与归档。因为维护与维修记录可以反映出仪器设备的具体运作情况,并能能及时发现与查找仪器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便于及时采取纠正对策。同时,检测仪器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应当记录存档,主要应包括实验室名称和环境条件记录等。在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对于经常增加相关内容的项目,比如使用维护记录、维修记录等,都应采取便于添加与补充记录的方式进行排列。仪器设备档案属于科技档案的范畴,因为应当依据建立科技档案的要求来开展建档管理,从而确保所建档案的科学性、规范性。
5 健全完善检测仪器设备的检查管理机制
对检测仪器设备开展有效的管理,关键在于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健全完善检测仪器设备的日常抽查制度,就是为了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与运行制度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查。抽查的内容主要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仪器设备能否按时维护、环境条件能否满足仪器设备的要求、仪器设备的标识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仪器设备始终处于一种稳定而有效的使用状态。在每年度结束之时,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仪器设备,特别是要对大型仪器设备开展设备年度使用情况检查,主要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情况、仪器设备对内对外的服务情况、仪器设备的年度业务量与相应收入、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维修情况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检查,能够掌握检测机构不同设备的运转情况与收入状况等,从而能够对检测机构的人员配置、仪器设备购置与收入分配等政策的制定发挥较好的导向作用。
6 结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机构所使用的高、精、尖检测仪器设备将越来越多,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的要求也必将更为突出。检测机构一定要强化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在不断学习与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地做好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与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彩仁. 关于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3).
[2] 方继辉. 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体会[J].现代科学仪器,(4).
记录及检测报告管理规范
一 目的
规范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防止原始数据记录与检验报告损坏、变质和丢失,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二 范围
适用于所有质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三 职责
检验人员应按规定正确规范书写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2 资料员应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四 管理规定 1记录
①原始记录应由检测员如实填写并盖章,不得由他人代笔; ②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表格在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填; ③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正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④原始记录需要修改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a)用两条横线划去需要修改的部分;
b)若是原始内容有误,应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横线的上方; c)若是要填写复测结果,应将新的结果填写在横线的下文; d)在修改处加盖更改人印章;
⑤原始记录有技术人员复核,签署意见后作为编写检测报告的依据; ⑥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整理,随同检测报告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食品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2 检测报告
①检测报告单应采用规定表格,以原始记录为准,如实填写,不得随意更改或涂写;
②检测报告单应打印清晰,内容完整;结论确切,全部数据单位均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③检测报告单应与原始记录一同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加盖单位印章后方可生效;
④对有异议的检测报告单,应按有关规定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处理;
⑤审核后的检测报告单一式三份,一份交受检单位(个人),一份交由抽样科室存档备查,一份随同原始记录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食品检验报告应保存至少5年。五 附则
本制度有本所管理层负责解释。2 未明确事宜由本所管理层研究决定。
技术指标如下:
1.供电电压:交流220V,50-60Hz
2.分辨率:0.002 m/s
3.输入方式:3路同时输入 电梯检测仪器
1 仪器设备的购置程序
1.1 仪器设备调研与评估
要根据检测项目的类别、特点提出需求, 查阅防雷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由资深的防雷检测人员确定并论证仪器设备的参数、指标、先进性及方便性, 最终确定仪器设备的参数、指标要求, 为下一步采购提供技术依据。
1.2 合格供应商的评价
仪器设备的参数和指标确定后, 要对仪器设备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营业执照、相关资质等相关手续的合法性, 企业规模, 企业信誉, 销售业绩, 售后服务能力、价格等方面,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和评价, 最终由技术负责人批准确定出合格供应商作为采购对象[1,2,3,4]。
1.3 仪器设备的申请与采购
填写采购申请单, 签订采购合同, 合同中要明确仪器设备的产地、型号、参数、质保期、售后服务、价格等方面, 质量负责人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对合同进行评审, 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
1.4 仪器设备的验收
1.4.1 外观检查。
仪器设备到货后先检查外包装的完好性, 更重要的是检查包装箱有无被严重挤压、震动的痕迹, 因为精密仪器设备经过挤压、震动后会导致仪器性能的不稳定。
1.4.2开箱验收。
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有无损坏, 根据装箱清单核对仪器及相关附件的数量及完整性, 认真阅读仪器设备说明书与采购合同, 和申请时确定的参数指标进行比对, 以保证符合检测工作要求。
1.4.3 开机测试与验证。
认真阅读说明书, 掌握操作方法, 根据测试条件开机测试, 测试合格后由仪器管理员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
1.4.4 检定。
由仪器管理员制定检定计划, 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送检。
2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2.1 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应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确保设备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新仪器要及时归档, 并添加到仪器设备一览表。检测人员使用说明书可借阅, 借阅时要填写借阅记录。仪器档案内容包括仪器验收记录、技术说明书、维修报告、使用及维护情况记录表及检定报告。设备档案应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编目、建账。档案的借阅要履行一定的手续, 办理相应的借出登记手续。经报废处理的仪器应及时清理出档案。管理人员定期清点仪器档案, 避免资料遗失。本溪市防雷中心仪器出入库是通过《辽宁省防雷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中的仪器管理模块进行管理, 每台仪器都有唯一扫描编号, 用条码机进行出库和入库管理[5,6,7]。
2.2 仪器设备标识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对仪器设备的状态进行粘贴标识。标识方法如下。一是合格状态 (绿色) :用于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状态正常的检测仪器。二是准用状态 (黄色) :用于不必检定的设备, 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多功能检测设备, 已丧失部分功能, 但仍能正常使用者;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欠缺, 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降级使用者。三是停用状态 (红色) :用于仪器设备损坏者;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性能无法确定者;超过检定周期者。
2.3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检测人员要在检测现场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保证使用记录与检测报告仪器一致, 仪器使用登记表每月收缴1次, 并存入档案。这样以备仪器出现故障时, 可有追溯性。
3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每台仪器都应有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出厂号、购置时间、管理人员等具体信息的标识牌。每台仪器由专人负责存档, 仪器使用人员需要提前经过专业培训, 保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仪器责任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保证仪器设备的操作与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避免设备遭到损坏或污染。若仪器出现故障, 应停止使用, 并及时汇报, 根据维修程序申请报修。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 应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 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8]。
4 结语
检测仪器管理是防雷检测管理的基础工作, 是防雷检测质量的保证, 同时也是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前提, 是防雷检测业务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溪市防雷中心通过不断探索新的设备管理模式, 促使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保证了防雷中心质量稳定, 也为防雷中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防雷事业改革的深入, 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不断改进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以保证防雷装置检测业务规范, 检测数据准确。
摘要:规范管理防雷装置检测仪器设备是保证检测机构检测质量的需要, 应确保防雷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状态良好并受控。结合辽宁省本溪市防雷中心工作经验, 介绍了对于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维修、出入库等方面工作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所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雷装置,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措施,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A/OL]. (2015-08-01) [2016-08-25].http://www.aqsiq.gov.cn/xxgk_13386/jlgg_12538/zjl/2015/201504/t20150414_436367.htm.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EB/OL]. (2015-08-06) [2016-08-25].http://www.cncete.com/news/show-169.html.
[3]杨军, 杨帆, 熊晓洪.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J].贵州气象, 2006 (增刊1) :43-45.
[4]马敏荣, 白永坤, 杨晶, 等.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实践[J].广西气象, 2006 (增刊2) :120-121.
[5]宋应刚, 邓珺, 杨军, 等.利用Visual Basic 6.0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J].贵州气象, 2009 (2) :41-43.
[6]刘克中, 谢长富, 石艾平, 等.防雷装置检测仪器期间核查的必要性及方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23) :243.
[7]王颖波, 胡剑威, 孙雁冰.抽样检测在新建防雷装置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气象, 2016 (2) :77-80.
【防雷检测仪器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09-29
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10-02
防雷防静电检测的申请书09-11
检测技术与仪器专业06-04
建筑防雷验收规范06-30
检测仪器操作说明书12-20
仪器仪表及检测技术中文简历写作06-01
检测机构的人才建设管理论文07-07
金矿系统的防雷设计研究的论文07-27
公路试验检测规范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