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唐诗鉴赏(精选7篇)
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析
台城位于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江南东路建康府 条下载:台城一曰苑城,即古建康宫城也,本为吴后苑城,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作新宫于此,其城唐末尚存。
南京古称金陵,地处江南,霏霏正是状写其多雨而细密如丝的气候特征,芳草弥蔓,绿遍江岸无远不达,一个齐字既是形容它又点明季节,这里暗含了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江南三月,暮春草长的意思。总之 ,江、雨、草三者交衬共融,构筑出一派迷蒙清幽、如烟似雾的境界。六朝即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金陵于六朝时称建业、建康,作为它们的都城,一直为宫廷所在地和皇公贵戚的活动中心,歌舞饮宴,竞相奢靡,可谓繁盛至极,但这里也是权力角逐的之地,三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六个王朝迭番更代,犹如走马灯一般,教人顿生目不暇接之感,直觉兴衰遽变,短暂的豪华亦难以持作凭依。加之江南春雨朦胧、细草凄迷的气氛环境所形成的轻柔婉曼景调,这属于金陵固有节候地域呈现着的自然风貌,它们相互熏染滋润,暗暗逗出一个梦字。倘再作深层探究,六朝治乱盛亡的往事早已付诸浩浩江流,无从踪迹了,而江雨江草却是年年如此,当下映入眼帘的,又是烟笼雾罩般的暮春景色,抚今追昔,自然人事对照,怎能不满怀惆怅迷惘,顿觉一切如梦里境像呢?况且韦庄出身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郊)的世家大族 ,远祖韦待价曾为武则天朝宰相,四世祖是著名诗人韦应物,他自己却逢辰不偶,半世落拓,大唐帝国也濒临灭亡,难道就要再蹈六朝覆辙吗?正当潜沉到现实忧虑和历史反思的纷纭意绪中,留连踟蹰,忽地耳旁传来数声鸟啼,陡然惹起新的慨叹:鸟儿不解世事无常、治乱代变的`严重,只依时序自在啼鸣,却让多情的人何以为堪?空字写出了因鸟声触发的感叹。
如果说前两句以总体笔墨,描摹金陵的景光风物,而情景中,只凭梦字轻轻透露消息;那么,后联则将目光回转到台城,正面点明题旨,并选择柳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即景抒情,藉情统驭景,呈现了浓厚的主观指向。就像京城是全国中枢似的,台城也是金陵的中枢,皇宫和台省(中央政府)都在这里,六代倾覆的最后一幕往往于此处结束。然而,堆烟叠雾的杨柳却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一如台城豪华鼎盛时,所以说它无情。由于韦庄从 六朝如梦的感受里联想到严峻的现实危机,悲悼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灭亡之势已不可回,面对烟柳的生机勃勃、逢春必发景象,排遣无计中,才托辞他向,归于 台城柳的无情吧。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在中学语文唐诗教学中,我们要让同学们对学习唐诗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鼓励他们从大量经典作品中研究它们的复杂关系,从整体上探究唐诗的继承和创造性,艺术地体会它们的不同风格。通过这种唐诗鉴赏学习,同学们的眼界会有不少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思路会得到打开,他们会从唐诗鉴赏中享受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习唐诗,应让学生了解诗的发展历史,接触较多的经典作品,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词的能力。对于一些经典的唐诗作品,老师需要带领着同学们一起仔细研读。这样才能读出经典作品的精妙之处,进而找到解读其他诗词的基本方法。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并序》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经典诗词的研读,让同学们积累到诗词语言的特点,体会出不同作家的不同诗风。让他们积累研读诗词的情感,体会到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受,从而积累他们的审美感受,达到唐诗鉴赏的目的。
二、唐诗鉴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诗词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通过对诗词中人物、景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唐诗鉴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它能让同学们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去感受美、去热爱生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但是,今天的中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太重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挖掘、利用这份凝结前人才华与智慧的宝贵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唐诗鉴赏教学中,诗人描写自然风光时笔尖所流淌的由衷的爱国主义深情必能深深的感染学生。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歌颂的是庐山飞瀑的气势;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赞美的是泰山的雄峻;祖国江山秀丽,气势滂沱,必能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唐诗鉴赏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大有裨益,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手法。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用的是夸张手法。“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运用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些都应引导学生用心地去体会、去体味,因为对这些经典诗词的研读,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世界,进而运用于作文写作。
三、读和品两种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唐诗鉴赏课中的作用
诗歌是语言之花,诗的省略与跳跃所造成的文本空缺,能给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构成一个确定诗歌文本定义再加工、再创造的感情过程。在唐诗鉴赏过程中,让学生试着素描唐诗,既非简单的翻译原作,又在保留原诗意境和表达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在中学语文唐诗教学中,读和品两种教学方法比不可少。“读”即让学生对宋词进行逐层深化的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以达到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受韵律并熟读成诵的目的;“品”即让学生品意蕴、品情感、品诗句并谈感受,重点放在品味语句上,以品味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很多时候,拿到一首唐诗,没有办法去体味它的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想读、品唐诗是有其方法的。具体的安排是先说如何看懂唐诗的内涵(读),然后才是艺术的升华(品),这里主要介绍如何看懂和体会诗歌的内涵。例子是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鉴赏一首唐诗,第一步就是先看题目,题目会告诉我们诗人写的是什么内容,像这首诗歌的题目是“登幽州台”而“歌”,所以从题目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首诗是作者登上幽州台而发出的感慨了。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找出诗歌的写作背景。如果我们不知道背景,我们最多能知道他写得确实不错,但是想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显然是不行的。那么第三步就是联系作者的句子了。我们一步步的来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原来是作者说,往前也找不到想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人了,往后也看不到这样人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的意思是念整个茫茫的天地之间,时间过往,自己空负一腔热血,但是再没有燕昭王一样的贤者能发现自己的才能,自己只能独自黯然神伤了。整首诗的鉴赏基本也就完成了。鉴赏诗歌的步骤就是题目———背景———联系诗歌的内容。
总之,读和品两种唐诗教学方法缺一不可,读和品两种唐诗鉴赏方法能给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平,郑羽.浅析唐诗鉴赏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关键词】唐诗宋词 鉴赏方法
中国文学发展至今种类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如果把中国文学比作是一座春天的花园,那么,园中便有两株最耀眼最芬芳的奇葩,那便是唐诗宋词。长久以来,它们以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和独有的艺术蕴藉,使得人们不由得便要去把玩品味。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没有什么明显的情节线索,更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于小说戏曲来讲,即使你不了解作者,不了解成书背景,单看作品内容,你也能在是非曲直中看出个大概。但诗词就不一样了,读一遍,再读一遍,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那么,我们要怎样去鉴赏诗词呢?下面,我来说一下平时与学生一起讨论所获得的几点心得。
一、对作者的身世遭际做全面地了解是鉴赏的前提
一首诗词,便是一个作者的一段心曲,情之所至,吟而成诗。学生面对这样一声叹息,(1)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2)没有成熟的理性思维,不会做细致的推理分析。(3)对诗词的写作技巧,意象含义知之甚少。不能凭经验解读。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诗情诗意,实为难事。所以,非得让学生了解作者本人不可。
就说辛弃疾吧。我们来看他的《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登临而吟词的这座亭子,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史上文人墨客赏心雅兴的地方,但辛弃疾却将这里“栏杆拍遍”,发出的是一声悲怆的呼喊。
只看词本身,没有故事,没有缘由,就是主人公的一声哀叹。让学生怎么体会?若不知道辛弃疾二十二岁时便拉起一支千人的抗金义军,便不能体会他胸中的英雄之火。若不知道辛弃疾单人独骑奔突千里擒拿贼寇,便不能感受他身上的英雄气概。辛弃疾为使抗金义军能够有所依凭,从而更好地从事抗金救亡活动,他前去向南宋小朝廷求归。若不知道这些,又怎能晓得辛弃疾那过人的胆略,怎么体会凭楼远眺的情思?辛弃疾作为南宋臣民的四十年间,有二十年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被断断续续任用的二十年中,又有三十七次的频繁调动,而在他任南安扶使这样一个行政官时,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他时刻也没有忘记上战场,杀贼寇收复失地,为国捐躯,但无人理会。若不知道这些又如何体会“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的心事?也无法领悟他“将栏杆拍遍”的寂寞与痛楚。
二、鉴赏诗词要创设情景
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沉浸于诗情之中,与作者情感融而为一,光是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还不行,因为时间隔的太远,作者的情是500年前的情,而学生的情没能回到过去,依然是21世纪的情,这该怎么办呢?
我们得感谢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诗词的鉴赏不再单凭语言了。我们可以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优美的画境,一边揣摩诗句在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自然移情。以诗画结合著称的王维的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王维居东罔川时所创。描绘的是秋天傍晚的山居之景,是王维众多吟咏山居生活诗中最有名的一首。
这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一场雨,“新雨后”“晚来秋”淡淡几个字,一阵清新。凉爽之气扑面而来。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这股清泉呢?光凭老师的一张嘴,不太能做到,而这个时候,多媒体设备给我们送来了这股凉爽。画面中,山色空明,树影叠翠,耳中传来清脆的鸟鸣和沙沙的风吹树叶声,这股凉爽便扑面而来。
这首诗的颔联,也是这首诗流传最广的一联。“明月松山照,清泉石上流”雨后的清新显的格外清新,皎洁的月亮从密密的松林洒下,清澈的泉水从光滑的岩石上静静淌过,泉水映着月色,发银亮的光。这一联写月光如水,是写“静”,写清泉流淌是写“动”,动静结合,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塑造了一个明净超脱的意境,而此意境是非要通过视觉才能够体会的 。
接下来的两句写山中人们的生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使诗中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富生气。这一联是非要到夜晚的江南去取景了,不然北方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体会的,若不能体会作者精心描绘的景致,那么最后一联的抒情便显得突兀了。是啊,领会不到雨后空山是清新高洁的,山中的人们那样安逸自在的,又怎么能体会王维轻松愉悦的心情,又怎么能明白王维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
班级:金融12-1 姓名:吕迎春 学号:201205000668 论文摘要:《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关键词:崔护 春 桃花 人面 怅惘之情 正文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⑶不知:一作“秖今”。
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作者: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公元796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官终岭南节度使。《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关于此诗,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以唐人孟棨《本事诗·情感》所载最早最详,宋代《太平广记》也有记载。据《本事诗》中的《情感》篇所载:唐时,博陵(指河北省安平县)有一青年名叫崔护,容貌英俊,文才出众,性情孤洁寡合,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崔护走上前去扣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告诉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女儿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她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对客人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意。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崔护用话引逗她,只是默默不语。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似有不胜之情地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此后一年,崔护没有再去见她。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忽然思念起她来,思念之情无法控制,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里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但是大门已上了锁。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他突然来到城南,又去寻找那位女子。听到门内有哭的声音,扣门询问时,有位老父走出来说:“你不是崔护吗?”答道:“正是。”老父又哭着说:“是您杀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不知该怎样回答。老父说:“我女儿已经成年,能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从去年以来,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扇上有题字,读完之后,进门她便病了,于是绝食数日便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借以寄托我的终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这不是您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死者仍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子睁开了眼睛。过了半天,便复活了。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女儿许给了崔护。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有记载。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
一、这诗是有情节性的;
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就应该承认诗人确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这一点,孟棨的《本事诗》可能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诗》中所载的遇合故事,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此诗及其本事很有传奇色彩,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这首诗流传甚广,而且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其痕迹。比如:“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几道《御街行》)再如:“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从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后来人们用“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参考文献: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10月版 :第919页 . 2.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第746-747页 . 3.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第235-236页 .
六朝如梦鸟空啼。3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今译:
江雨蒙蒙, 江草萋萋,
六朝繁华已如梦而去,
只有鸟儿空自鸣啼。
无情最是台城杨柳,
依然是绿如烟云,
笼罩着十里长堤。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怀之作。作者以台城为咏叹的对象, 表达了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写景, “江雨霏霏江草齐”, 江雨纷飞, 绿草萋萋, 烟雾朦胧, 如梦似幻。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凄迷怅惘的情境。
在六朝故都, 面对凄清景色, 作者不禁想到已逝的六朝繁华。“六朝如梦鸟空啼”, 那往日繁华已如同一场春梦转眼飘逝, 一切都已成为陈迹, 只有那不解人事的鸟儿徒自啼鸣而已。“六朝如梦”四个字说尽三百年国事兴亡、人世变幻, 蕴含着作者的无限感慨。
后两句以台城之柳作为视点, 以存在反衬消亡,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国亡主灭, 朝代更替, 世事沧桑。人自多情, 这台城杨柳却不问兴亡, 年年岁岁依然青青袅袅, 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十里长堤。古人咏柳多是把它看作有情之物, 而在这首诗中作者却责之为“无情”。这是以柳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 以不变的柳色反衬已变的世事, 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韦庄生逢唐末乱世, 风雨飘摇的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 诗中感叹世事无常, 自然也含有伤时的意味。
注释
11台城:六朝时的禁城, 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
22霏霏:纷纷。雨细密的样子。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仿佛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突出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年(745)在兖州分别,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就表达了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往往佯狂避世,如同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就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悲哀。“佯狂”虽能蒙蔽世人,但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表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形成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许多人主张将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 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吗?“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也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勤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零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
这一联仍然是抒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此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加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3篇,请参考!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可以自由驰骋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舒畅,“酣饮高楼”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文章。上句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具有“建安风骨”。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统一。这正是李白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境界所激起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天地,他所看到只是“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这种可憎局面。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宛溪水,不尽流水与无穷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出路。
李白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像是在悲怆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音调,在黑暗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同时表现出倔强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重压。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豪兴到“揽明月”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而产生急遽变化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胸襟抱负、豪放坦率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一个原因。
2、《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鉴赏
诗中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瀑布创造了不寻常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瀑布在“遥看”中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又给人以想象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艺术风格。
3、《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鉴赏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前两句即从“江”与“山”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江流。由于楚江怒涛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华山与河东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天门山对汹涌奔腾楚江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长江流经两山间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奇险。有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山峰阻遏时出现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崇尚简省含蓄特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远景,点醒“望”立脚点和表现诗人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一片孤帆”。读这首诗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自我形象。
【《台城》唐诗鉴赏】推荐阅读:
《剑客》唐诗鉴赏10-31
《感讽》唐诗鉴赏11-16
唐诗宋词鉴赏练习05-25
《山石》韩愈唐诗鉴赏06-05
杜甫《画鹰》唐诗鉴赏09-14
李白的唐诗鉴赏11-07
《桃源行》王维唐诗鉴赏06-02
《宫中行乐词》李白唐诗鉴赏06-12
《村夜》白居易唐诗鉴赏06-30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唐诗鉴赏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