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党建工作总结(推荐8篇)
十一五期间,××镇始终把加快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和部署,认真改进干部作风,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三大目标,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镇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农村经济发展快速
十一五期间,全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年增长12.8%,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到2010年,全镇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390万元,国、地、财三税任务完成560万元。
1、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十一五期间,我们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深入改制改造和大力招商引资,到今年,全镇工业年总产值达到5.8亿元,年完成国家税收340万元。具体来看,一是原骨干企业改制收到实效,华丰纸厂、潼溪铸管厂、鞋帮一、二厂、朱仑、西冲两个养殖场等8家骨干企业,通过改制后,产销两旺。华丰纸厂先后投入15000多万元,新建产房车间3栋,纸品生产线3条,配套环保设施建设以及800千伏安的专变供电设施建设,目前年产值达6000万元。二是新生民营经济发展快速,全镇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已近20家,砖厂、彩瓦厂、扇厂、预制构件厂等新生民营企业生机勃勃,年完成产值超过1000万元。和田超市连锁店、和兴家电超市、筻口中心市场在十五期间竣工营业,带动集镇商业
兴旺,年经营额超过2000万元。
2、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特别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镇农民负担得到大幅减轻,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平纯收入由十一五初期的3400,增长到6980元,实现了翻番。
3、财政运转良好
十一五中,我们始终注重加强财源建设,推行财源建设目标责任制,每年都确定了5个以上重点财源建设项目,由党政领导挂帅,重点扶持,积极保护,财源建设项目税收增长较快,同时,强化税收征管,堵塞收入漏洞,加强专职税收征管队伍建设,确保了税收均衡入库,全镇国、地、财三税入库任务稳步增长。通过增收节支,规范管理,保证了财政正常运转。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1、集镇建设:2001年我镇被纳入省级重点中心集镇建设范畴,通过几年来的建设,目前已经初具“两纵三横”街道格局。诚信商业街全线完工,幸福大道西段建设开发完成,东段正进入建设阶段。投资1000万元的筻口中心市场竣工营业,投资360万元的和田连锁超市筻口店开张营业,投资200万元的和兴家电超市开张营业,标志着集镇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五年来,集镇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新增街道840米,新增门店300个,新增商品住房200套,新增集镇面积0.51平方公里,新增集镇人口2500余人。
2、农业水利:全面完成了七座小一型水库水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工程,总投资2300多万元,高标准护砌渠道30000米,扩大自流灌溉面积3万亩。同时,对全镇沿河涵闸、机埠进行了了改
建,对铁山北干熊市分干、刘桂支渠进行了全面改扩建。镇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在3500万元以上,村级水利工程完成渠道硬化45公里,新增灌溉机埠9处。
3、交通道路:投资300万元、长3.5公里的筻三线、投资450万元、长7公里的筻西线、投资180万元、长4.6公里的小新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已竣工通车,投资470万、长7.8公里的刘潼公路改造硬化工程今年10月份竣工,投资150万元、长2.5公里的筻沙公路改造硬化工程11月份竣工,投资750万元的柒市大桥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建设。90%的村实现了通水泥路,全镇“通达”工程改扩建乡村道路120公里,硬化道路近80多公里。
三、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生态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我镇形成了以莲塘、沙南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以新十线沿线潼溪、中心等12个村和S306线熊市、界岭等13个村为主的两个万亩优质稻高产业范片基地,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1亿斤,优质面积达到9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镇完成退耕还林、残次林改造近6000亩,新增经营林、果木面积6000亩。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计划生育:通过广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湖南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群众的婚育观念不断更新。通过抓队伍、抓阵地、抓责任,夯实了村为主的工作基础,优化了依法行政的执法环境,使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问题得到了突破,全镇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连续7年位居全县一名、全市一类的位置,创建成为岳
阳市计划生育模范乡镇。
卫生工作:按乡村卫生一体化要求,建立了农村卫生防保网络,认真做好了防“非典”、防禽流感等疾病防控工作。镇中心卫生院投资350万元,完成了住院大楼建设,新增医疗和住房面积3000平方米,新增医疗器械及配套设施,达到卫生部乙级甲等医院标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健全,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防止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会上, 开发区公用事业局 (节能办公室) 作了“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并部署了“十二五”节能工作计划。各级领导向“十一五”十佳节能项目单位、“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诺维信 (中国)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作了经验发言。三星电机 (天津) 有限公司代表46家重点用能单位向全区企业发出节能倡议。
王景梁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开发区“十一五”节能工作。他说, 多年来, 开发区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节能工作的总体部署, 狠抓节能降耗工作, 抓出了质量, 抓出了水平, 抓出了效果, “十一五”末全区单位GDP能耗水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
王景梁表示, 开发区的节能成果显著, 得益于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区内各部门密切沟通, 各企业积极配合, 并代表市经信委, 向在开发区节能战线上奋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向获得开发区节能先进称号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
艾亚民对节能办公室“十一五”的工作表示肯定, 他说, “十一五”时期, 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决策部署, 实施“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和“二二二三四”的发展战略,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成绩, 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正确领导, 离不开市和新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离不开全区企业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并代表管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6月1日,《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从此步入法制化轨道。从2007年开始,对全省耕地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完成11.24万个土壤样品78.68万个参数的分析,制作土壤养分图、地力分区图767份图鉴。在榆树等29个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良田79万亩,通过打井、配电、修机耕路、挖排水沟、平整土地、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极大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省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亿公斤。2009~2010年,我省实施有机肥补贴试点、商品有机肥补贴试点和秸秆腐熟剂补贴试点工作,补贴资金合计3320万元,两年增产粮食827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57亿元。
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建设各类节水农业示范区32个,面积近40万亩。在前郭、乾安等地建设农业部旱作节水示范区13个,面积13.5万亩,建设高标准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4个,面积2万亩。通过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植等技术,使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2%,灌溉水利用率由30%提高到70%,滴灌示范区设施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玉米最高增产60%,共节水600万方,增产粮食900万公斤。目前,全省形成了东部以防止水土流失為主,中部以建立土壤水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西部以节水补灌为主的三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十一五”期间全省平均每年推广旱作节水技术5000余万亩次。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省先后有56个市、县被定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单位,共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2.01亿元。全省累计采集测试土样149万个,指导施肥面积1.54亿亩次,增加农民收入50.4亿元。5年来,全省共落实“3414”等肥料田间试验1万余个,基本摸清了我省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最佳施肥数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以及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规律等基本参数。同时,我省有28个肥料生产企业获得配方肥定点加工认定资格,5年全省应用配方肥105.2万吨,推广面积5960万亩。
肥料市场秩序得到规范。5年来,我省进一步强化了肥料登记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组织召开26次肥料登记评审会议,对3253个肥料产品进行评审登记,两次修订《吉林省肥料登记评审程序》和《吉林省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章程》。积极组织开展肥料打假与市场监管工作,共出动肥料执法人员1.5万人次,查处肥料案件576件,查处肥料产品8340吨,严厉打击了生产和销售假劣肥料产品的坑农害农行为。
(一)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我区与极重灾区紧邻,地震造成的损失达到279.48亿元,是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0倍;没有中央确定的对口援建省市,各项重建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按照上级党委、政府“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部署,区委、区政府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五年收入,实现十年目标”的重建思路,制订并优化了区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涉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737个,总投资204亿元。突出“四个优先”,注重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务实重建,争创一流,灾后重建全面提速,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截至2010年10月底,已竣工项目734个,完成投资196.18亿元。城乡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社会事业重建、产业重建、生态环境重建等均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除10个极重灾区外,全省51个重灾县中,XX重建具有标杆意义。
(二)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2006-2010年,辖区GDP(预计、下同)年均增长17.81%,2009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2010年预计达252.5亿元,比“十五”末预计增长1.27倍。2010年人均GDP达36536元。“十一五”期间,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17亿元,远远超出了“十一五”规划84.81亿元的目标,为“十五”期间的3.69倍,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道路、交通运输、农田水利、电力、天然气、市政设施建设均大大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二、三产业均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之比由2005年的12.71:52.24:35.05调整为9.50:60.00:30.50,工业化率达54%,属于全省少数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区(市、县)之一。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以园区为平台,推进工业经济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提前1年将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了“百亿工业园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1525工程”成长型百亿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工业企业和增加值占了全区70%。形成了机械加工、天然气化工、电线电缆三大支柱行业。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展开,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达到新的水平。围绕服务城乡,商贸、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年均增长25.87%,2010年预计达6.1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倍。“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85%,超过GDP年均增速,2010年达70亿元,比2005年的30.78亿元增长1.27倍,市场繁荣活跃,新型业态发展成型,各类大中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连锁专卖店、专业店、特色餐饮店、各类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等竞相崛起,“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的推行,农村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拓。三大物流园区基本形成、沿山旅游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成为XX各区(县、市)中,唯一进入全省“十强县”的区(县、市)。
(三)改革日趋深化,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十五”工作总结
2001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扶贫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
业发展,积极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了全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进步。
(一)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始终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农业支柱产业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1、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粮食总产、单产、人均占有粮逐年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由2001年的*.**亿公斤达到2004年的*.***亿公斤,年均增长*.**;2005年夏粮总产达到****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由2001年的***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公斤;平均亩产由2001年的***公斤上升到2004年的***公斤。2004年、2005年给农户兑现粮食直补资金***.*万元。
2、深化结构调整,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狠抓以中药材为主的经作业、以黄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业、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等农业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中药材、蔬菜为主的经作业快速发展,经济作物总面积由2001年的**.*万亩扩大到2005年的**万亩,总产量由****万公斤增加到****万公斤。中药材种植已由试种进入大面积稳定推广阶段,由2001年的*.**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万亩,2005年春季种植*.**万亩,全县中药材留床面积达到*.*万亩,建成中药材示范园*处,2004年药材总产量达到***万公斤,总产值达到****万元。蔬菜面积由2001年的*.*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公斤。普通塑料大棚由2001年的**座发展到现在的****座;今年新建双孢菇、香菇生产塑料大棚***座***亩。以黄牛为主的规模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全县规模养殖户由2001年的****户发展到2005年的*.**万户,规模饲养量由**.**万头(匹、只)增加到**.**万头(匹、只),其中黄牛养殖户增加到****户,养牛*.**万头。全县畜禽饲养量由2001年的***.**万头(匹、只)达到2005年的***.**万头(匹、只),各类商品畜禽出栏由**.*万头(匹、只)上升到**.*万头(匹、只)。2003年投资***万元建成黄牛胚胎移植中心,至目前完成黄牛胚胎移植***例。在重点抓好黄牛养殖的同时,猪、鸡等传统养殖有了很大发展,动物防疫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业健康发展,五年来,共完成人工种草**.*万亩,其中一年生牧草**.*万亩,多年生牧草**.*万亩。生产配混合饲料*.**万吨,青贮氨化饲料**.**万吨。稳定以苹果、葡萄为主的水果,发展名优干果,五年共改造低产果园*.*万亩,实施果实套袋*.*亿个,果品总产量由2001年的****万公斤达到2005年的****万公斤。
3、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紧紧抓住我县被省上列为退耕还林示范县的历史机遇,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为中心,以辐射全县的*条林网带骨架为重点,五年累计完成造林**.**万亩,其中退耕还林**.**万亩,荒山造林**.*万亩,德援项目造林*.*万亩,天保工程造林*.*万亩。共组织干群义务植树***万株、四旁植树***万株。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经反复探索,逐步形成了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果间作、林园结合、林埂结合等十大造林模式,向退耕农户兑现补助粮****万公斤,兑现粮食补助现金****万元,兑现生活补助金****.*万元,兑现率达到***,使*.*万农户直接受益,占全县农户总数的**.**。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推行造林质量事故追究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等,造林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4、以调整促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全县乡镇企业总数由2001年的***户发展到2005年的***户,从业人员达到****人。乡镇企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万元;增加值由***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万元,今年上半年增加值达到***万元;实现营业收
入****万元。
5、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积极申报争取财政扶贫资金,五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亿元,其中财政资金****.**万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01年初的**.*万人减少至**.**万人,贫困面由**.*下降到**.*,使****名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全面完成了**个整村
推进项目建设任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万元。世行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任务的***.*。共协调动员省、市、县三级帮扶单位为贫困村、贫困户捐款**.**万元,捐赠物资折价***.*万元,协调项目资金***万元。
(二)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城市经济运行平稳
1.全面完成了工商企业改革。2001年实施企业改革以来,按照“紧扣产权、多式改制、置换身份、转变机制”的思路,实施企业改制**户,基本完成了企业改革任务。其中整体转让*户,占企业总数的**.*;破产终止*户,占**.*;出售*户,占*.*;解散**户,占**.*;关闭*户,占*.*。这**户企业共有职工****人,涉及总资产****万元,总负债****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通过改制,置换职工身份****人,兑付身份置换金****.*万元,上缴社会保险费****.*万元,一次性发放抚养费**万元,剥离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年职工***名,剥离退休费***.*万元,核销企业债务****.*万元。改制后,所有企业职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有***名原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建立了新型的劳动合同关系。
2.狠抓扭亏增盈,工商企业效益有所回升。认真落实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因企施策,既抓盈利企业的增盈,又抓亏损大户的扭减亏,工商企业效益稳步回升。8月底,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实现利润**.*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实现各种税金**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商贸流通企业完成商品购进总额****.*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完成商品销售收入****万元,较2001年增长的**.*,年均增长*.*;实现利润***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实现各种税金***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
3.加大项目建设和新产品开发工作,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一是根据我县企业现状,先后论证上报了优质白酒、沙棘综合开发、玉米淀粉、庞公玉旅游工艺品、空心砖、珍珠岩板、牛羊肉加工等一批技改项目,累计争取各类项目及技改资金***多万元,加快了企业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充分利用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盘活企业厂房、土地、设备等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累计引进项目*项,引进资金****.*万元。三是新产品开发效果明显。天河酒业集团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同五粮液科研所合作,先后开发上市了“天河”系列白酒、“羲皇”系列白酒、“充国”系列白酒、“麦积烟雨”系列白酒、“天河年轮”系列白酒和天河纯净水*大系列地域强势白酒,*年来累计创造产值****万元,上缴税金****万元。农机厂、新型建材厂、大理石厂等企业也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农机产品、建筑板材方面不断改型和提高,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4、积极引导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壮大。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放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至目前,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总产值****万元,较2001年增长**.*,年均增长*.**,五年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户,年均增长**;从业人员累计达到****人;个体工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可达到***万元;发展非公企业**户,年均增长**。
5、以建设特色文化县为目标,狠抓了旅游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轩辕故里为旗帜,积极宣传推介旅游资源,拍摄了《轩辕故里—清水》、《今日清水》等专题片,在省、市电视台进行了播放,设计制作了《清水宋墓》和《清水风光》明信片*套****多册。每年在“五·一”、“十·一”期间都开展以“百姓健康生活游”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活动。完成了《赵充国陵园文博景区规划》、《三皇谷森林公园景区规划》、《清水温泉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开辟了三皇谷森林公园景区,修通了花石崖、石洞山、小华山等景区道路**多公里,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清水温泉体育训练基地,投资***多万元的小华山生态旅游度假村和投资***万元的县标准化博物馆正在建设。
(三)抓质量,促进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1、狠抓了农业基础建设。积极实施人饮解困工程,建成永清镇马沟村等**处集中供水工程和金集镇瓦渣村等****眼人饮水窖工程,建设集雨水窖*.**万眼,母亲水窖***眼。积极实施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共实施标志性项目**处***.**平方公里,建设土谷坊**座,围栏*.*万米,在封育区造林*.**万亩,种草*.*万亩。建成了河北渠灌溉工程、杜川渠维修、马沟喷灌、蔚文村段堤防、“三八”妇女示范园花卉喷灌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启动实施了南道河堤防工程,新修堤防*.*公里,维修加固*.*公里。五年建设高标准梯田**.**万亩,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平方公里。
2、加快了交通道路建设步伐。“十五”期间是我县交通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投入、高产出时期,按照“构建骨架,建设环线,延伸村组,打通出口,完善网络,提高等级”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有**项交通项目落户清水,总投资达到*.*亿元。一是重点国债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清水至麦积三级公路改造铺油工程于2001年3月开工,次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全长**公里,完成投资****万元。张家川至清水沿川三级公路改造铺油工程于2002年3月开工,次年8月完成铺油,全长**.*公里,完成投资****万元。莲寺公路清水段改造铺油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于次年6月完成路基改造并实施铺油,可于今年10月底全线贯通,已完成投资****万元。二是以工代赈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完成。阁河口至温沟改造铺油工程于去年10月全线竣工,实施改造铺油**.*公里,完成投资***万元。温沟至王窑三级公路改建工程于今年6月竣工,完成沥青路面*.*公里,砂砾路面*.**公里,完成投资***万元。稠泥河至金集公路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竣工,完成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改造**.*公里,完成投资***万元。建成红堡镇唐河、杨碾、黄门乡台子、下陈*村跨牛头河接清北、清张公路人行便桥*座***米,周家村便桥即将完成,共完成投资**万元。三是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共完成乡村公路改造***条****公里,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县通乡、乡通乡四级公路改造**条***公里,乡通行政村农二级公路改造***条***公里。四是实施了公用型汽车站建设工程。百家、黄门、金集*乡镇五级客运汽车站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可于年底投入使用,红堡三级汽车站于近期开工,可于明年投入使用。
3、加大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施了以旧城拆迁改造、市场建设、住宅小区建设为重点的县城建设。严格按照县城二轮规划,小巷道硬化工程、累计完成拆迁房屋面积*.**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小巷道硬化工程、城区绿化亮化工程、市场建设工程、于今年6月底启动实施了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作。建成了中山南路广场。同时,积极开展城区绿化,五年来,在城区主干道新、补植行道树****多株,每年夏季都开展东、西干河深度清淤工作,清运城区建筑及生活垃圾*.*万吨,县城面貌进一步改观。
4、稳步推进了小城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拆建并举、长远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完成了红堡、山门等**个重点乡镇的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各乡(镇)完成拆迁房屋面积*.**万平方米,已建成和在建项目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万元。建成各类乡镇市场**处,占地***亩,累计完成投资***多万元。
(四)突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1、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五年来,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项,总投资*.**亿元。其中****万元以上项目**项。西关什字商贸城、综合商贸小心、西苑小区、嘉铭苑小区、温泉综合开发、县城集中供热、**万吨水泥粉磨站、草产业开发、农机综合市场开发等一批合资、合作项目落户清水。
2、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项目库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积极开展了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项目的调研论证,做到了大中小项目结合、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结合、农业项目和工业项目结合。至目前,共筛选储备重点***个项目,涉及投资**多亿元,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资金争取工作。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清秦公路、通乡通村公路、农业综合开发、沙棘综合开发、温泉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一池三改”、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基层卫生院建设、法检大楼建设等一批项目均完成了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项目资金落实较好。自2001年至现在,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亿元。
3、重点项目实施进展良好。五年共实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项,通过项目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速度增长,累计达到*.*亿元。通过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天保工程等,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万亩,荒山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小流域治理***万平方公里。实施了清北公路、张清公路、大温公路、莲寺公路清水段、金南路、红玉路、稠金路建设工程,使县内东、北、西*条主要出口公路陆续得到改造,骨架公路网初步形成。通过实施提灌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堤防工程、电网改造工程,水利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状况得到缓解,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通过实施畜牧养殖基地、良种饲草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使一批优势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新建了红堡、白沙、金集等宣传文化中心,搬迁了宋墓群,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义教工程、职教中心、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特别是一中教学楼、公寓楼、三中教学楼工程的实施,缓解了我县高中入学难的问题。完成了白驼等中心卫生院建设和改造,建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医院住院楼工程。退耕还林、德援造林、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世行畜牧综合发展、扶贫整村推进、张清公路、温王公路改造工程、河北渠、牛头河蔚文村段堤防工程、城区供水扩建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二期义教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等项目均已竣工或完成计划。
4、强化督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积极推行以项目招标、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大项目督查力度,从前期论证、建设标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县委常委、副县长包抓项目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执行项目公示制,增加了国债和以工代赈项目的透明度,使广大群众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施工企业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工作程序。
(五)深化改革,加强征管,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以落实“三保一挂”责任制为重点,狠抓财政收入,从严控制支出,保证了职工工资发放和支农救灾等重点专项资金的及时到位。一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坚决贯彻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规定,将一切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渠道,剔除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等不可比因素后,2005年财政收入完成****万元(预算数),较2001年增长**。二是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证了重点支出。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加大了对专项资金的检查监督,确保了干部职工的工资按月足额发放,保证了支农、救灾、社保及重点建设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三是积极推进财政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组建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运行良好。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三年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等,减轻了农民负担。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撤村并组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等各项配套改革。乡镇“零户统管”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实行了工资由银行统一代发。“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更加规范,预算外专户储存资金上千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从2004年起全面实行报帐制管理。四是强化财政监督,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了会计财务、会计信息及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活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了资金管理水平。
(六)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继续加强科技信息的宣传、交流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五年来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形式,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印发畜禽养殖、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资料**万多份,开展普及型培训*.*万人次,星火骨干培训*.*万人次。
2、积极推进教育、体育、文化和广播影视事业。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004年11月,“两基”工作通过了省市验收。至目前,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女童入学率分别达到**.*、**.*和**.*、**.*;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下降到*.**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乡(镇)、村普遍开设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累计脱盲*****人,文盲率下降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高考获全市第*名。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2005年组建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人学校发展到**所,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期,参训人数达*****人次,巩固提高人数达到*****人,累计脱盲*****人,**——**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到**.*。紧紧抓住项目实施的机遇,全县中小学教学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验仪器达标率达到**.*。积极开展节庆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广播影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万户,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电视覆盖人口**万人,占全县人口的**。实施了**个行政村和**个自然村“村村通”工程,认真实施“****工程”,送电影进村****场次。完成了天水--清水--张川(清水段)**公里广电宽带网光缆光纤架设任务。自办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不断提高。
3、狠抓了计划生育工作。五年共落实一孩妇女结扎***人,放环(皮埋)****人,一孩节育率**.**;二孩妇女结扎*****人(其中二女户****人,落实结扎****人,二女户结扎率为**.**),二孩结扎率为**.**;多孩落实结扎*****人,多孩结扎率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达到**.**。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累计办理二妇女结扎户和一孩领证户养老保险、养老储蓄***户,投入**.**万元;安排“两户”养殖、种植、加工等扶贫项目***户,投入资金***万元。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超生违纪问题,共清理出违纪超生对象***对,都给予了经济处罚,征收社会抚养费***.*万元。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4年、2005年奖励扶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对象***人。
4、以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全面推进卫生工作。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机构*所,乡镇卫生院**所,村卫生所***个,个体医疗机构***个。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名,执业护士*.**名,全县编制病床***张,每千人拥有床位*.**张,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县妇幼保健站业务办公楼、县疾控中心业务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实施金集等**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将新建医疗业务用房*****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可于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县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为***.**/**万,死亡率*.**/**万,报告传染病病种**种。近五年来,继续在全县保持无脊灰状态。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继续保持高接种率水平,全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认真实施了卫生VII项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卫生综合试点县项目、结核病控制项目等。
5、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狠抓“两个确保”的落实,为***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万元,为***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拨付基本生活费***万元,为***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障金***万元。坚持边摸底、边扩面,全县养老保险新增****人,失业保险新增****人,覆盖面均达到**。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人,累计征缴医疗保险费***.**万元,为****名患病职工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万元,全县确定定点医疗机构**个、零售药店*个,基本满足了参保职工就医购药的需要。积极拓宽就业门路,使****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多渠道输转富余劳动力**.**万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达到*.**亿元,在上海等地建设劳务基地**处。
6、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清水县志》、《清水史话》出版发行。完成了全县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第一次经济普查。社区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优抚安置、气象预报、地震监测、档案、民族宗教等其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狠抓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1、继续推进了民主建设。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努力提高“两案”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件,政协委员提案***件。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巩固完善了以村务公开、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积极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一是认真开展普法宣传培训,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为主的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举办各类执法培训班***多期次,培训执法人员****多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万多份;制定《实施行政许可暂行规定》等行政执法配套制度**件。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将政府行为规范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之内。二是不断加大了专项执法力度。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了对农资、粮食、烟草、酒类、医药、文化等市场的整顿,五年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万户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业主***户,依法取缔***户,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户,查处不合格食品****多袋,假冒伪劣酒**多吨,违法经营卷烟***.*件,烟叶****公斤,总标值**.**万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继续贯彻执行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加大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大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积极推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县城二轮规划审批基建项目,加强城建监察和环境监测,坚决落实建设工程五项制度,切实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五年共立各类刑事案件***起,破案***起,破案率**.*;受理治安案件***起,查处***起,查处率***。
3、加强行政监察,促进了廉政勤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及时接待受理并认真查处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坚决清理查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乱罚款、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促进了政风的进一步好转,维护了政府形象。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改革和建设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缺乏一些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现有的畜牧、林果等支柱产业的优势仍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村贫困面依然较大,扶贫开发、稳定解决温饱尤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随着工商企业改革逐步完成,传统工业有所萎缩,新的工业结构尚未建立,改制后的企业普遍技术滞后、设备陈旧、产品单一,资金紧张,工业强县的任务十分艰巨;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三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个体私营经济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四是财政收入基础不稳,财源结构单一,财政自给率非常低,资金调度异常困难。五是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财政非常困难,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事业投入不足,硬件建设还有较大差距,等等。
二、“十一五”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能快则快”的原则,走好强农、重工、活商、兴旅、育人的路子,把清水建成林果大县、畜牧强县、生态优县、旅游名县,逐步发展为地方名优产品丰富,各类加工业发达,购物环境优良,旅游特色鲜明,生态和人居环境最佳的商住旅游城市。
1、突出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坚持稳粮、扩经、强牧、抓果、兴林、种草,走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综合配套、发展特色、提高效益的路子,按照东牛西果,南油北薯,中部猪、鸡,川区蔬菜,满山遍野种草,全县适地种药,荒山陡地造林的产业布局,努力培育、发展和壮大以黄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以中药材和蔬菜为主的经作业和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业,全面促进“三农”工作向“增产、增效、增收”实现,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真正实现农业稳县目标。一是抓好四个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压粮扩经、压夏扩秋、稳药扩菜”的思路,调整种植结构,至****年实现**万亩粮、**万亩经济作物(其中马铃薯**万亩)、**万亩草的种植结构调整目标。按照“提倡舍饲,扶持养牛,鼓励养猪,扩大养鸡,引导养羊,突出效益”的思路,调整养殖结构,至****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以上。按照“多果齐抓,适地种树,突出效益,形成产业”的思路,调整林果结构,至****年,全县干果面积达到**万亩,榨汁型果类面积达到*万亩,鲜食果面积达到**万亩。按照“远抓产业、近抓劳务”的思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积极引导劳务业由粗放型向以提高技能和素质为主的效益型转变,由以单一的青壮劳力为主向各类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十大产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方针,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探索城郊二、三产业型、高效农业型、特色农产品种植型、特色畜禽养殖型、农产品加工贩运型、劳务输转型、旅游服务型、生态保护型等专业村建设。五是加快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抓好科技兴农。六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梯田建设步伐,在西部乡镇大搞坡改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发展旱作农业,在西部、中部山区,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农村能源模式和生态家园富民模式,在东部天然林区,营造集中连片的涵养林和用材林,建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天然林区。力争****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2.扩大开放开发,发展壮大工商经济和非公经济
牢固树立“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理念,实施“工业强县”和“商贸活县”战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搞活工商经济,努力增加工商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工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发挥沙棘、农副产品、矿产、地下水四大优势资源,做大做强酒饮、沙棘制品、建材、矿产开采、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构建以酒饮业为主体,以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小水电建设为基础,构建新的地方工业体系。至“十一五”末,全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年均递增**.**,占全县生产总值的**.**。二是构建市场体系,搞活商贸流通。至“十一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年均增长**.**。三是放手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和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拓宽发展领域,引导非公经济不断扩大总量,提升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把旅游业作为清水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按照大旅游的发展理念,高举“轩辕故里”的旗帜,构建具有清水特色、同全市旅游业并轨的新型旅游业发展体系。至****年,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元,年均递增**。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递增**.*。
3.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坚持以项目筹资融资,以项目招商引资,以项目优化结构,以项目增强后劲,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一是抓好项目争取工作。论证、争取、实施一批适合县情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责任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跑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激励实干人才脱颖而出。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健全和落实项目管理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发挥作用和效益。三是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客商挣钱,我们发展”的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节会招商、组团招商、企业招商、资源引商、网上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多种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吸引各类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来我县投资兴业,借助外力发展自己。
4.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强城乡建设
按照县城二轮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分步实施,深化城市投资、融资、建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和效益。一是把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和县城建设同步并举,改造和完善城区道路,依法依规搞好县城拆迁改造,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作,完成新城区建设,构建城市总体框架。二是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三是以实施全国第九批生态县试点建设工程为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四是加强交通道路建设。按照“东接陕西陇县,南连宝天高速,西接华双省道,北通莲寺公路,构建交通网络框架,建设畅通环线工程,提高公路等级”的思路,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积极争取并立项实施一批重点公路建设工程,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立项修建清花等二级公路**.*公里,三级公路**.**公里,通乡油路***.**公里,通村油路***.*公里,使“十字”主骨架公路等级明显提高,省道达到二级标准,县道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所有乡镇全部通油路。**的行政村达到沥青路或水泥路标准。
5、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工程,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广泛吸引各方面人才参与我县的开发建设。以争创“科技先进县”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工和科技兴县活动,至****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以上。积极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和“素质教育工程”。以管理抓常规、教学抓教改,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十一五”末,新增独立高中*所,民办高中*所,高中阶段入学率由2007年的**上升到****年的**;扩建县职教中心,招生达到****名;完成“五改六”校舍扩建*.*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完成率、毕业率达到***;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和**以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巩固,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加强计划生育乡级服务所规范化建设,落实各项节育措施,争创省级“优质服务县”。“十一五”期间,全县计划生育率保持在**以上,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由*‰降至*‰,****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积极推进卫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城乡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至“十一五”末,全县人口期望寿命达到**岁以上,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保持在**,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万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以下。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有长足发展。
三、二**六年政府工作要点
1、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以抗灾保粮为重点,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狠抓粮食生产。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建设小麦良种繁殖基地****亩,力争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亿公斤。二是以**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和红堡科技养殖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重点抓好甘肃凯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千头乳肉兼用型饲养加工场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充分发挥胚胎移植中心的作用,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加强畜禽防疫管理,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抓好经济作物种植,全面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新发展塑料大棚****座,其中日光温室***座,种植优质马铃薯*万亩,葵花*万亩,种植中药材*.*万亩。四是进一步加强林果业建设。实施退耕还林*万亩,配套荒山造林*万亩,德援项目造林*万亩。同时,加大低产果园改造力度,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五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建设高效梯田*万亩,其中机修****亩。切实抓好长沟河电站等水利工程建设。六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在进一步完善今年**个整村推进项目村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抓好松树乡左李、丰望乡红湾等**个整村推进项目。加大帮扶力度,解决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
2、深入推进工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工商企业,构建新的工商业体系。通过创新体制、招商引资等各种形式,使现有工商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启动建设工业园区,培植发展新的地方工业。重点抓好天河集团改扩建达产达标和**万吨甘草水泥投产工作。二是对已改制的企业,逐户进行查漏补缺,帮助企业整章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全面改造提升现有设备及工艺水平,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和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引进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生产型项目,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年内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增加值****万元,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润**万元,完成各种税金***万元。商贸流通企业实现商品购进总额*.**亿元,商品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润***万元,税金***万元。
3、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突出抓好县城改造和建设。在全面完成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任务的基础上,抓好轩辕大道、红崖路、中山北路、西华路、水上公园及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二是继续加大县乡交通道路建设力度,全力做好清花二级公路、清秦通乡油路等**条***公里乡村农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贾川、土门、陇东等*个乡镇汽车站。切实加强公路养护,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机制,确保道路畅通。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严格按照规划抓好今年已实施的金集、远门等**个小城镇建设后续工程,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建设的吸纳和服务能力。
4、着力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清花公路、清秦公路、通乡等级公路、新城区开发、农村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资金争取工作,力争全年争取各类项目建设无偿资金****万元。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快工程进度,强化资金监管,确保道路建设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大麻深加工、马铃薯系列产品开发、庞公玉工艺品、中药材产业化建设等**多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推介力度,积极组团参加各种节会,争取有更多的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同时对今年已签约明年实施的招商引资项目加强管理,加快实施进度,争取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5、狠抓开源节流,努力缓解财政困难
一是狠抓征管,依法治税,确保全面完成计划任务。加大非税收入清缴和各种税收的征管力度,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完成财政收入****万元。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三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配套改革。四是加强县、乡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严格按照“零户统管”的要求,指导乡(镇)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五是继续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扶贫资金报帐制改革工作,确保税收转移支付及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六是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开发新型财源。
6、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完成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抓好温泉、小华山、三皇谷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花石崖自然景观配套建设,并以此带动运输业、服务业、餐饮业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个体私营经济,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较好、有地方资源优势的非公有制企业,并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个体工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万元,非公企业生产总值达到****万元。特别是大力扶持发展劳务产业,把劳务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确保年内输出劳务人员*.*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人,劳务总收入达到*.*亿元。
7、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重点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管理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开展普及型培训*.*万人次,星火骨干培训****人次。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校管理,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加大辍学、流失生的劝返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不断加强乡镇服务阵地建设,狠抓各项节育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各项人口计划。以儿童计划免疫为重点,搞好各项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8、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执政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县干部工作紧紧围绕“聚焦招商引资、聚焦工业突破”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确立“为发展配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用机制选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凭项目比高低,以招商论英雄,大力选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为推进“强化两个聚焦,打造崭新xx,加快迈向大港时代”进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县委始终将配强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经过逐年调整充实,全县乡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学历、专业、气质、能力等结构均得到较大改善,年轻干部、女干部比例进一步提高,乡科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探索干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县委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先提拔使用招商实绩突出干部的意见》、《关于试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线制”工作机制的意见》、《科级干部择优留任留岗办法(试行)》、《领导干部实名推荐提名干部办法(试行)》和《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牢固确立了“四个优先”的鲜明用人导向,不断完善和规范招商能手评比办法,2006年以来,评选出的 “招商能手”全部得到了提拔或重用,一大批实绩突出的干部被调整到领导岗位。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先后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团县委书记等科级领导干部x名,面向全县公开选拔乡镇长等x名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副科级单位正职x名,镇党委副书记、县直单位副职明确正科级x名,大学生村官明确副科职x名。推行干部选拔任用“一线制”,建立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信访维稳、城市建设、服务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督查和重大主题教育等“八个一线”培养锻炼平台,选派xx 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村、园区、企业挂职或任职,加大实践锻炼力度,坚持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考察干部、在一线提拔干-1-
1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基本情况
1.1 机构和人员
截至“十一五”末, 上海市共有17个区和1个县。上海市设置有医疗卫生机构3 013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 926所, 配备有中级职称卫技人员的镇 (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640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 (含乡村医生) 13.09万人, 其中中级职称25 720人, 高级职称10 027人。
1.2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概况
上海市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对象 (全市中级及以上人员) 中, 2007-2009年获取25学分以上的人员达标率分别达到:90.06%、90.40%和90.18%。区 (县) 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单位覆盖率达到100%。上海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 (二级学科) 共17个, 二级学科覆盖率达100%, 涵盖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的16个二级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1个学科。
2工作方法和经验总结
2.1 政策支持制度保障, 营造继续教育良好环境
2.1.1 制定政策, 规范工作。
上海市根据国家卫生部、上海市人事局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上海市卫生人才实际情况, 制订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等一系列有关继续医学教育文件, 确保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序、规范、健康发展。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制定、组织实施的地方性继续教育法规文件有10个, 转发并组织实施的上级部门文件7个, 其中对1996年制定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进行重新修订, 于2002年与上海市人事局共同下发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 进一步规范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2006年上海市按照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并制定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上海市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2008年《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根据上海市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于同年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管理的意见》,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上海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上海市卫生系统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了本单位的有关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条例及细则等。
2.1.2 细化制度, 确保实施。
上海市逐步完善并细化继续医学教育制度。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转发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2007年制订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十一五”期间各项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经逐步健全, 涉及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项目检查、评估制度、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网络管理等规定。同时, 上海市还制定并逐步规范了继续医学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年度考核、执业再注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挂钩的有关规定。
2.2 积极组织规范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2.1 完善组织机构。
在卫生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 上海市卫生局主管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并由科研与教育处具体负责。2007年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同年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对学科组和专家库进行了调整。学科组每年召开工作会议, 评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保证项目的内容符合“四新、三性”的要求, 并积极向卫生部申报国家级项目。2007年还成立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专事上海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 主任由卫生局科教处处长担任。
2.2.2 培训管理人员。
负责具体事务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8名, 均具有医学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自2006年以来, 每年均接受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培训, 熟悉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管理以及工作流程。
2.2.3 制定计划总结。
上海市非常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每年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对各区县卫生局和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 在继教对象学习、达标情况、继教项目申报等方面, 均有具体严格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各基层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特点, 做好本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年度工作计划, 并有相应的保证落实措施, 年终做好工作总结和考评。
2.2.4 规范档案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不断规范文件归档和资料积累, 管理文件及相关材料齐全, 保存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保留有每年审批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目录和项目执行情况, 每年制定下发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文件、材料, 并可在网上直接查询。为了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市开发了继续医学教育远程管理系统软件。国家级、上海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评审、公布、备案、执行以及信息统计分析, 学员学习情况的信息及其分析等均在网上进行,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项目水平和质量。
2.2.5 严格经费管理。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中就明确规定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费管理及使用。各基层单位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了经费管理及使用办法, 规定了项目办班的收费、经费使用, 学员外出学习的费用分担比例等。2002年《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中提出了保证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具有稳定来源的经费。据统计, 2007-2009年上海市财政对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拨款218.6万元, 用于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支援西部地区医疗骨干和卫生管理骨干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
3 “十一五”工作实施情况回顾
3.1 高度重视, 较好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3.1.1 工作开展覆盖情况。
上海市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的精神, 全市卫生系统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全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据上海卫生统计数据, 2009年上海市区 (县) 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296家,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单位覆盖率达100%。各单位均能按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学员按卫生部和市卫生局文件要求,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上海市各区县卫生局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2007-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覆盖率达99%以上。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比较丰富, 医疗和医学教育水平也比较高。2007-2009年, 上海市共被批准国家级项目、上海市级项目2 317项, 涵盖卫生部规定的16个二级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1个, 二级学科覆盖率为100%。
3.1.2 教育对象达标情况。
据上海卫生数据统计, 2009年上海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3.09万人。2007-2009年,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2007年年度达标率为89.83%, 2008年为 90.16%, 2009年为90.65%, 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25学分以上的人员达标率平均达到90.25%。
3.2 以项目为抓手, 深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3.2.1 项目实施情况。
上海市卫生系统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抓手, 不断推进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各教育项目均按计划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 许多项目除由上海市的专家、教授任课外, 还聘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进行授课。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控制学员人数, 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上海市2007-2009年共批准公布2 178项, 举办1 966项, 举办率为90.27% (表1) , 参加人次为148 284名。其中, 国家级项目1 956项 (含备案项目和国家级基地项目) , 举办1 766项, 举办率为90.29%, 参加培训人员达136 664人次;上海市级项目222项, 举办200项, 举办率为90.09%, 参加培训人员11 620人次。
3.2.2 社区、农村培训项目。
上海市为方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要求, 上海市每年送教上门, 为社区、农村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 既解决工学矛盾、节省经费, 又方便学员学习, 受到基层单位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2007至2009年3年合计举办项目1 336项, 参加学习人员达97 013人次, 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 参加学习人员达4 419人次, 上海市级项目138项, 参加学习人员14 284人次, 其它项目1 164项, 参加学习人员达78 310人次 (表2) 。
3.3 强化项目管理, 保障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质量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 严格要求各项目举办单位按照卫生部要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各项目举办单位每年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保留有学员名册、教材或讲义的情况简介、日程安排、试题、执行情况总结汇报表, 并按照全继委的要求进行网上反馈。2008年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卫科教发[2008]49号) 下发后, 上海市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管理的意见”, 强调“加强异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管理”。在每年继教干部管理培训和工作要点中, 强调项目主办单位必须向举办地省级继教委进行备案并报送办班管理材料。
3.4 严格学分管理,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效果
上海市于1997年就建立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发放与管理办法》, 1998年开始实施《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工作。2002年上海市卫生局和人事局联合发文《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 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晋升、考核及聘任紧密结合, 并每年对报名参加晋升的医师进行学分确认验证工作。2007年制定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并下发“关于印发《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执行。针对上海市每年在验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上海市卫生局在每年继教干部管理培训和工作要点中, 均有明确的措施和办法。上海市每年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年度验证, 根据上海市继教委办公室的统计数据, 2007-2009年3年平均验审率93.15% (表3) 。
3.5 加强质量控制, 确保继教项目高水平实施
为了确保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容、水平和质量, 上海市卫生系统严格执行全继委《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上海市卫生局按照卫生部及全继委的有关文件要求,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专门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管理的意见》。 为保证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容、水平和质量, 针对每年出现的新情况, 上海市卫生局在每年继教干部管理培训和工作要点中, 均提出相应规定和改进措施。每年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抽取10%以上的国家级项目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在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每年对项目主办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自评 (自评表报) 和抽查, 并在次年的继教干部培训中将自评和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多年来上海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国家级项目举办单位国家级项目举办情况与批准的符合率均80%以上。
3.6 培训管理干部,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服务水平
上海市每年举行全市性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 对上一年度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交流, 组织学习卫生部和上海市卫生局有关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的文件和精神。布置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布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学分管理和学员学习达标等工作。各大学、区县卫生局和各医院根据卫生部、全继委和上海市继委的要求, 各自每年举办相应的继教管理干部培训班。2006年以来, 上海市各级各类继教管理干部参加省部级或厅局级课题5项, 如2007年参加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标准的研究”, 参与制定“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标准”。2008年参加卫生部“我国远程医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专题”子课题“远程医学教育管理和评估研究”, 参与制定“远程医学教育机构评审方案”。 2006年以来, 上海市各级各类继教管理干部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共发表论文数十篇,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3.7 实行远程教育, 提供继续医学教育新途径
2001年上海市卫生局就制定并颁发了《上海市远程医学教育管理办法》, 积极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和学习手段, 开展了适宜的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期间, 经认可、批准公布的远程国家级、市级和Ⅱ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有558项, 参加学习的学员共有45 411人次。全市区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率达到32.91%, 为解决部分学员工学矛盾、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新途径。
4特色与创新
4.1 对口智力援助, 提高中西部地区卫生水平
上海市除了在本市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还积极参与支持国家中西部卫生水平相对薄弱地区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自1998年起, 支援西部地区共举办了18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 除云南等3个对口支援省份和地区外, 还涉及湖南等8个省份。2007-2009年, 上海市为云南、新疆阿克苏、四川都江堰、三峡地区等共举办了7期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培训学员为各级各类卫生行政、科研教育、护理和妇幼保健等管理干部和医疗骨干, 人数共达291名。上海市的各医疗机构在当地和本市, 举办专门针对对口支援地区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 2007-2009年, 共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853项, 399学科次, 培训53 414人次。
4.2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提出学习管理高标准严要求
上海市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工作要求, 结合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际情况, 对本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在《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中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年度和阶段相结合的学分制。郊区 (县) 每个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方具备原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资格, 其中:Ⅰ类学分数不低于5学分, Ⅱ类学分数不低于20学分;市中心城区每个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数不低于30学分, 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数不低于10学分, Ⅱ类学分数不低于20学分。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每5年中, 必须具备一定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三级医院10学分以上;二级甲等医院5学分以上 (含起点学分) , 方可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4.3 面授为主远程补充, 充分利用优质医学教育资源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面授项目为主, 远程项目作为补充, 通过学习和交流, 提高了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上海市远程项目以Ⅱ类学分为主, 约为888项, 占全部远程项目的88%, 主要为面大量广的应急性培训项目, 也有不少项目为适合某些学科人手少, 解决工学矛盾的项目。上海市2010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取Ⅰ类学分约40 000多人次, 其中参加远程项目为2 928人次, 约占全部项目的7%。上海市区域较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拥有5所医学院校, 大学附属三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共有52所, 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积极鼓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参加本市和外省市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面授项目及全国性学术年会。
4.4 实施全行业管理, 加快全市继教工作全面发展
上海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自启动以来, 一直采取全行业和属地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上海市卫生局1998年制定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沪卫医教[1998]23号文) 》就明确“上海市卫生系统成人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2002年, 经上海市人事局和卫生局《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进一步明确,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 各医科大学、区 (县) 卫生局负责本系统或本地区范围内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军队系统的第二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铁路系统的上海铁道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国家级项目、上海市级项目均通过上海市成人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申报、上报、公布和实施, 面向全市和全国开放, 充分发挥其医学教育的资源优势, 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服务。上海市各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其他行业企业所属、事业所属、民营 (私营) 、个体医疗卫生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将其作为本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存在问题和不足
5.1 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但部分单位领导和卫生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队伍培养与建设、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对继续医学教育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上海市卫生“十二五”发展中的深远意义重视不够, 少部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5.2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达标率仍不理想
根据多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本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达标率仍不理想。主要是职称晋升等对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影响较大, 许多高级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虽然因主办学习班授课本身就能获取学分, 但因职称到顶对取得学分缺少积极性;有些中级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因晋升无望, 而缺乏主动参加学习、获取学分的积极性。
5.3 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不够
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中, 本市部分医疗卫生单位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定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目前全市各区县和各大医疗卫生机构采用的管理系统还不统一, 有部分单位仍未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全市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仍需加强。
6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愿景
6.1 提高认识, 营造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卫生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2]。进一步提高认识, 强化领导, 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大意义, 确立继续医学教育的战略地位, 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 制定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 统筹继续医学教育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 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事业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3]。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的覆盖面, 为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并逐步树立“只有终生教育, 才能终生执业”的观念[4], 切实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2 凝练目标, 提出“十二五”继教发展设想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是增强上海卫生事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撑。“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要建立起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以继续医学教育、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提升等重点项目为抓手, 实现本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 继续保持本市卫生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环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达到亚洲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经验, 立足深化医改的重大战略需求对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规划设计, 为深化医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要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 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 规范教育方式,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为重点,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务实创新, 明确“十二五”时期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重大战略举措和关键实施路径, 把各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努力满足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多样化的培训提高需求。
6.3 加强管理, 进一步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
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要力争创新性, 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 将更多更新的知识进行传播, 使卫生技术人员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全面跟进医学进展。同时, 不仅局限于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也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人文精神的培养, 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积极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 利用其空间便利、时间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为广大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
积极加强政策引导, 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探索实施执业再注册, 并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情况与执业再注册挂钩。加强各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和学分,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率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达标率。
6.4 网络建设, 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总结“十一五”继续医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先整合国家级、国家级基地和上海市级项目管理系统, 再整合学分管理, 努力提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 积极开发整合全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 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上海市卫生系统各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学分管理等信息化管理, 使继续教育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和规范。
鼓励充分发挥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 开发继续教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 以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促进继续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6.5 考核评估, 健全继续医学教育考评机制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登记和评估制度,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建立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制度, 对不认真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管理不认真、不严格等现象应该及时纠正, 必要时通报批评。要求系统单位严格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开展考核和评估, 不同程度与晋升、聘任及年度考核挂钩[5]。
摘要:系统总结分析了上海市近年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 结合上海医改新政的实施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划, 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卫生,卫生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刘运国, 黄健.卫生人员培训管理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11-14.
[2]宋向东.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期间发展重点浅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J].2007, 27 (1) :116-118.
[3]卫生部科教司.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J].继续医学教育, 2008, 22 (6) :38-40.
[4]付晓宇, 孟群, 敬蜀青, 等.新时期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 2009, 23 (4) :10-13.
一句话,虽然中国富豪是政策机遇与资本力量、个人才能相辅相成的产物,但把准政策的脉搏是最重要的中国式致富路径,这已是不待言而自明的道理。
对投资者来说,政策把握是否得当,事关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兹事体大。
2005年11月7~9日,在深圳举办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论坛共包括五场年度报告论坛,被媒体称为“顶级经济大餐”。因为连同购买五份年度白皮书在内的论坛全程门票高达1.2万元,参加其中一场论坛的门票也达到了2000元。
即使这样,来自企业界的追捧者也大有其人。
来自广东的石先生是一家专做出口小家电的私营企业主,其产品在国际小家电业一些细分市场上份额颇为可观。他告诉《新财经》:“这些年来,我公司的出口业务一直很稳定,也积累了一些剩余的资金,但一直苦于找不到新的投资机会。马上就是‘十一五’了,跟寻找新的投资点比起来,这一万二的票价不算什么。就算几天听下来不能从中找到什么机会,起码在思路上也会有一些启发。”
11月9日,石先生略为兴奋地告诉《新财经》:“昨晚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专家在回答提问时说到国家对小水电在电价上还会实行扶持政策,我晚上回房间后马上给福建老家的家人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留意家乡一带有什么小水电站值得收购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后,怀着他这样因对政策而产生困惑与希冀的人在产业界和投资界中绝非少数。
“十一五”规划政策变量
引人注目的是,不论是否因去年夏天以来的国企改革大讨论所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必不可少的原则在《建议》中不见了,而社会各界原以为不可或缺的“以人为本”也被“科学发展观”所代替。
正如各界评论,该规划要求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将重点加大对农村建设、中西部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的投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
正如以往一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几乎每一项政策出台都会引起争议,《建议》涵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目标,所涉问题如此广泛,争议和讨论更不可避免。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对《新财经》说,“‘十一五’最重要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在发生变化,从为追求经济增长而追求,向追求经济增长的果实而且致力把这果实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阶层转化。我认为这是本届政府的新思路,是其‘以人为本’执政思路的倾斜。这是一个划时代性的变化。”
“在这样的思路下,增长速度会成为次要的问题。在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国家并不会介意增长得慢一点。”陶冬分析说。
或许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手段与追求经济增长果实的目标仓促间未能协调,《建议》给各界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对建议评论说:“现在还看不出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节能为重。以解决‘三农’为主还是发展沿海为重。《建议》提到了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区、长江三角区,位于中西部核心的成渝地区则根本没有提。”
袁钢明不客气地说,《建议》通篇不乏相互矛盾之处:“一开始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十五’计划已提前实现;到2010年经济增长再翻一番的目标不变,目前只剩下一小半未完成,剩下五年平均增长5.5%就能实现。但如果还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继续不变,到2005年就会翻1.5番。发改委的中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太快了会出现问题,集中体现在能源消耗过快。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经济发展中必然会有一个能源消耗过快的阶段,但发展过快不必然等于能源消耗过快。”
“‘十五’期间,GDP完成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3倍,出口增长1.9倍。一个比一个高,偏偏没有写人民收入,”袁钢明认为,“实在是这几年人民收入增长不成比例的慢,以致国内消费始终刺激不起来。”
“对‘三农’问题也只是提了一些口号。”袁钢明说,“不怕多花字,就怕多花钱。”
袁钢明表示:“只能寄希望于明年提交‘两会’的‘十一五’在可操作性上进行完善。”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也表示,“《建议》提出了增长模式的转变,但只是作为一个目标,而没有提出任何方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博士对“十一五”的看法同袁钢明比较接近:“如果说《建议》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对体制上的问题看得不像以前那么多,而是对问题的表征谈得比较多。”
“比如‘三农’问题,虽然谈得比较多,却没有探讨体制问题。实际上这么多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是有深层体制原因的,但《建议》根本没有去碰。”李稻葵对《新财经》说。
宏观经济之辩
对“十一五”期间政策转变的认识不同甚至引起了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尤其是在2006年。社科院的秋季报告就提出,明年的GDP增速将保持8.9%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者。他对“十一五”期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是:“高位趋稳、稳中趋降”。他认为,大幅下滑和明显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我国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稳定在9.2%~9.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今年前九个月基本稳定在27%左右,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国家希望放慢速度的行业投资现在已经明显放缓了,而有些国家希望发展快一些的行业投资在增速,包括运输产业、科技、卫生等等行业;此外,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前九个月实际增长基本稳定在11%左右,1996年以来实际消费增幅是10%,今年更是高于最近这些年的平均增幅;还有,物价稳步回落,今年前九个月消费物价指数是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稳定在4.4%,这些都处于平稳回落的态势。
而陶冬的看法则正好相反——“高位趋稳、稳中趋升”。他的论据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走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很多数据没有出现在统计中。他通过对先行指数的分析发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将会由二、三线城市主导的投资带动起来。此外,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恰好赶上一个大的“题材”,即“十一五”规划,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按照惯例,任何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投资增长一定超过前一度规划的最后一年。而且,美联储新任主席伯南克同格林斯潘在财政思路上很一致,无心去碰财赤泡沫,降低国内需求以致影响中国出口。陶冬由此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将是稳中趋升。
“今天中国的经济走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看到中国经济是升而不是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没有大量统计数据出现的现象:在武汉一家很大的发展商现在开始大量地要把钢铁定单长期签下来,因为他看到今后两个月内会有大量的新项目进来;在天津一个很大的地方发展商在连续观察了四个月之后突然重新启动三个房地产投资项目;内蒙古一批靠挖煤赚了大钱的民企开始筹钱办化工厂;在东部沿海地区一家制造厂商从去年夏天开始始终代理一个产品,明年开始进一步扩张。这些现象可能代表一个整体的趋势,也可能不代表一个趋势;可能是一个新趋势,也可能是一种误导;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在北京、也没有一个在上海或者是深圳,基本上都是在二线、三线城市。”
“现在国内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已经出现了投资热点,这意味着新一轮投资周期的启动。”陶冬表示,“我们总结中国长期的投资周期一般是10年,1983年、1992年、2002年,这和领导层的周期变更和五年变更基本一样,普遍是一个急升、缓落、反弹、下跌,现在说不清楚是今天投资开始反弹,还是六个月以后反弹,但是基本上和五年规划一样一直会反弹。”
就在争论未息之际,11月18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北京抛出了一个令各方吃惊的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6.7%。”这几乎是下半年以来最大胆也是最低的预测结果。“我承认这个估计很可能过于保守,但是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趋势却是可以肯定的”。罗奇给出的理由是,今年出人意料的出口增长在明年将明显下降,同时,在延续一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之后,固定资产投资也将降低。
对于投资的看法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投资率过高增长一直受到多方的“批判”,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必须把投资率降下来。但批归批,高增长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有代表性的是瑞银华宝亚洲区研究主管乔纳森·安德森,他在近期撰文称,“2004年,投资占GDP的比重在中国大陆达到了47%左右的高水平,到2005年则可望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这要比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泡沫经济时高得多,实际上也远远超过过去100年里任何主要国家所达到过的最高水平。在一名有经验的国际经济学家看来,任何国家如果把50%的资源放到固定资产投资里面,如果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达到本国GDP增长率的三倍以上,那么,繁荣的崩溃乃至危机的爆发都将迫在眉睫。这就使得中国居高不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成了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你无法对它视而不见,但同时也没有人愿意招惹它。”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则认为,“我们的投资率确实比过去的一百年里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但从研究的角度分析,对中国的高投资率忧心忡忡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关于投资率的横向国际比较结果。但是是不是得出问题就很大,就是一个炸弹,就可以导致经济危机,我的看法不太一样。从纵向上看,我国投资率一直很高。我国消费率低不仅不是因投资率较高引起的,相反,从逻辑上分析,投资率较高是因消费率较低,从而储蓄率较高引起的。因为高水平的储蓄不仅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压力,内在地要求形成较高的投资率,以避免因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而导致总产出水平的下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又恰恰存在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背景的强劲的投资需求,可以保证高额储蓄向投资较顺利地转化。”
因此,罗云毅的一个总体判断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投资率可能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在40%的高位徘徊。
各方意见如此对立,分歧如此之大,无疑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之途仍充满了变数。
中国式致富路径
最成功的富豪,往往是最能把握时代机遇的人。在中国,最大的时代机遇来自政策的转变。
就在《建议》公布前,10月12日,2005年度《胡润》系列富豪榜公布。今年上榜的400位富豪中,房地产界的富豪仍然最多,112位占到总数的28%,前10名中更有4名地产界大亨。抓住收购国企机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以125亿元排名第二,成为最大的“黑马”。
稍后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也有相当一大批富豪活跃于房地产领域,最大的“黑马”也是第二名,不过是来自“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语出万科董事长王石)—-合生创展的朱孟依家族,其身家达到了近116亿元,而其去年只有35亿元。
财富榜上排名多少甚至身家究竟多少并不是关键,无人能否认,以朱孟依为代表的地产富豪,他们的财富能迅速增长,正是抓住了1998年以来中国启动房地产以拉动经济的机会。而严介和身价比去年排名66时的15亿元爆增了110亿元,是得益于各地掀起的出售国有企业风潮,而这正因为近年来国家放松对中小国企控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领域。
两大排行榜上其他盛产富豪的行业是零售、IT、能源和金融。此外,在物流、医疗这些以往相对不太受关注的领域,今年都有新人上榜,这同样得益于政策的转变。尤其能源业最能说明问题。我国原来对能源业一直实行严格的管制。近年来随着能源紧张,先后向私营企业开放了煤矿开采业和成品油零售业,大批能源富豪遂由此应运而生。
再看近年《胡润》和《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几位常客,陈天桥、丁磊正得益于中国发展高科技决心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黄光裕、宗庆后则得益于消费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开放……
由此上溯到富豪榜还未在中国诞生的时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什么市场化的企业,那时“先富起来的人”除了来自小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外,就是无所不在的审批制下孳生的“官倒”了。90年代初的“八五”时期,除了消费品领域的开放造就了长虹、康佳这样的消费产品企业集团外,就是牟其中、仰融这些在市场经济法制尚未建立之时游走于政策边缘的“红顶商人”,以及是赖昌星之类直接从违法活动中获利者。
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和富豪开始于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承认和鼓励,以及“九五”时期国家对经济领域的逐步开放。有人把90年代称为中国人的“财富觉醒时代”,因为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今天富豪榜上的风云人物,绝大多数起家于这段时期。
每一轮五年计划的出台,都必然带来新的投资方向和机会,造就一批先知先觉的富豪,但也有可能否定一些产业方向,令一些投资者“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回到发达前”。我们也可以举出无数折戟沉沙的富豪:牟其中、张国庆、吕梁、赖昌星、仰融、杨斌、周正毅、艾克拉木·艾沙、顾雏军、唐万新、吴志剑……这一连串曾经耳熟能详的人名,如今或身败名裂,或远遁海外,仍然是不外乎是对政策把握不当——或是错用政策,或是违背政策。
一句话,虽然中国富豪是政策机遇与资本力量、个人才能相辅相成的产物,但把准政策的脉搏是最重要的中国式致富路径,这已是不待言而自明的道理。
对投资者来说,政策把握是否得当,事关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兹事体大。
投资机会来自哪里
“十一五”时期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新投资体制的出台,民营企业将在更广阔的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什么领域会向民营企业开放已不是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投资者应该进入什么领域?
套用一句老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你几乎什么都可以投资;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你不知道应该投资什么。
罗云毅在展望这个问题时三句话不离本行:“从我国的具体实际看,结构问题的表象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强,导致经济建设投资和社会发展投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投资不协调。因此,在投资结构过程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投资结构调整框架,由过去的以优化传统物质生产部门内的产业投资结构为核心,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平衡的投资结构为核心转化。”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预计教育、科学技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劳动安全等领域的投资将更为决策部门所重视,民间资本也将逐步进入,因此,其投资所占比重也将有所提高。”罗云毅说。
王大用则认为:“中国以往过于强调发展制造业和出口业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服务业和国内需求得不到充分发育,资源被严重浪费。”
“要不让共同富裕成为一场精神会餐,应当把消费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突出的关注点,在消费问题上,又应当把扶贫和农村建设作为政府信用支持的一个突出的关注点。而在提高个人收入方面,城市化是个主要的动力。任何非农产业都比农业收入水平提高快。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最快的历史阶段。”
李稻葵同样认为未来的机会更多地来自城市化。
“在中国‘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远远超过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李稻葵说,“现在主流观点是就农村发展农村,理由是城市化会产生问题。在我看来,农民的问题是要变成非农民,在农村解决,是以卵击石,是违背人类经济发展规律的。不解决7.5亿农民的户籍问题,就像中国人在美国,没有获得绿卡,是不敢买房子的。当然,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应该有个新思路。农村问题是有基本的国际规律的,是为经济服务的。”
“很多人说农村消费不够,我认为,就农村而提高农民的消费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类经济增长自然规律的。道理很简单,农民有了钱以后,不会想到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方式是过去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有高消费,顶多把钱拿来盖房子,所以,农村的消费率实际上是低于城里人的。怎么办?就是要把农民变成城里人。我常说要走深圳模式,深圳模式是什么?移民,让外地人,让农民逐步地进城,而且不只是让他打工,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在城里定居,这样,他们才能变成城里人,降低我们的储蓄率,提高我们的消费率。现在很多城市的模式是把道路建得很好,大楼建得很高,但是没有人气,让人非常悲哀。但是我每次一来深圳就感到非常喜悦,这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移民城市。”
未来五年投资方向
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究竟应该投资什么领域和行业?
有论者以为,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三农”问题、城市化、区域发展、和谐社会六大关键词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着力点”,而投资机会也将从中产生。
但《新财经》接触的专家则一致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关键词直接等同于投资机会。他们分别给出了极具个人眼光和个性的回答。
《建议》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表示,这是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外唯一的一条有具体数量概念的目标。
对节能的重视直接推高了部分涉足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的公司股价。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G天威)的股价从9月28日的人民币10.47元上涨至10月20日的13.59元,涨幅高达30%,此后出现了回调。
分析师认为,G天威的上涨更多地是来自投资者对“十一五”概念的炒作,而非长线理性投资。
在周大地和发改委能源所前所长、APEC亚太能源研究中心顾问周凤起看来,一些瓶颈之所以成为瓶颈,就在于它很难被突破。“中国在能源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一次能源长期紧张”,“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还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仅凭新能源是不足以缓解的。“如果新能源发展到足以对石油产生威胁的程度,OPEC完全有能力把油价打到十几美元,将它扼杀。”周凤起表示。
王大用也认为,在2020年前,新能源不可能形成气候,未来投资重点还应是节能项目:“据我们测算,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2/3,到2020年,煤炭需求会降到58%,石油需求占到21%,天然气8%,水电10%,核电1%,其他新能源加一块也就是1%左右。”
王大用对石先生的投资思路比较认同:“眼前对投资者来说,在能源投资方面要谨慎小心,资本量不大的投入到农村小水电上倒是可能的,因为农村这一块基础设施的缺口还很大。”
王大用表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还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操作,政府作用不可或缺,需要改变的是管理体制,反腐是永恒的话题。否则规划不合理、体制不完善、腐败问题丛生,大大降低使用效率。至于房地产投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房改后城市居民从旧房向新房转移,而其中八九十年代的旧房转租给低收入者和新进入城市人口,会产生很大的房屋租赁市场。
王大用认为,“十一五”期间大的形势是提高消费,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国家应在大力提高非农产业人口比例的同时,加大对农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产业,面对的主要是消费,会有大的发展。
袁钢明则认为,“在中国,投资者要想成功,仍应跟着政府走。《建议》又一次提出了重工业和装备业改造,而且未来五年沿海地区的发展会更快,特别是提出了天津滨海地区要像特区一样发展,投资重点区域会在这些地方。”
投资什么最赚钱
在回答《新财经》未来五年投资什么领域最赚钱的问题时,来自台湾的资深风险投资者高健智表示,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看,国内合乎世界潮流和人们需要的IT、生物、纳米科技会是风险投资未来在国内的投向。
“当然,作为亚洲国家的一大特色,内地房地产业从长远看一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这是现实情况决定的,没有办法改变。”高健智说,“个人投资方面,我认为不妨考虑做一些文物和艺术品的投资。”
陶冬也认为房地产热并没有真正被抑制住:“我觉得新一轮的投资增长至少在目前不是来自于钢铁,不是来自于水泥,也不是来自于汽车。中国的房地产热都还没有压下去。而这个恰恰是政府没有真正控制能力的,前一段时间房地产之所以停步,是资金害怕了,而不是资金没有了,银行对于缺钱的发展商,是有一个制约,而对于很多有银行关系的发展商来讲是天赐良机,因为宏观调控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抬高了。而且这个‘火’一旦点着了以后,我认为投资的速度可能会比政府想象的要快。”
“对投资反弹不需要任何宏观大规模的经济调查,跟着热钱走就行。今天发展商的钱往哪儿走?武汉、重庆、成都、天津、西安、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陶冬说,“如果房地产要出现回暖的话,我认为2006年是个上升期。”
陶冬表示:“我个人不看好制造业。目前中国拿到的制造业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利润的下降。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要想打遍天下都赚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制造业除了某些垄断行业,多数都面临着过度竞争、利润率和门槛过低的问题。”
“我个人更倾向服务业,比如金融业、医疗业,等等。当然,服务业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是高度个性化的。”陶冬说,“与其说是某个行业,倒不如说是项目本身。”
李稻葵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首先从他不看好的领域开始谈起:“钢铁、电解铝、电厂这些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行业要避免。还有一个行业要谨慎,就是完全以出口为目标的行业。现在中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烧鞋、征税、反倾销……不管政府以多么灵活的方式升值人民币并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受影响的还是企业。至于房地产业则不太好说,中国这么大,一、二、三线城市情况不同,同是一线城市,广州和北京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这是所有亚洲国家的特点。”
“服务业大有可为。一般中小规模的服务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不分家,可以绕开政府的门槛,比如餐饮业。还有一些高档服务业,比如办公室服务。”李稻葵同样看好服务业,“一般人下海办公司,在创业期就会抓住自己擅长的领域,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创业,而像注册公司、租房、请秘书,在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公司帮你做。现在SOHO现代城,就出现了很多办公行业,注册、出国、报关、报税,收取一定费用。这种高档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面对投资什么领域最赚钱的问题,或许十个学者会有十一种回答。正如罗云毅对《新财经》所说:“打个比方,学者的任务是为投资者分析金矿形成的条件,上哪儿挖金矿,就要看投资者的理解和悟性了。我们不可能确切指出哪儿最赚钱,正如我们也不知道哪儿有金矿一样。”
【十一五党建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十一五”工作总结提纲10-26
十一五期间海南科技工作总结12-09
乡镇政府十一五工作总结汇报12-06
直通车工程“十一五”总结05-30
高速公路十一五养护管理工作总结09-13
马鞍山乡十一五总结06-28
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0-23
梅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09-28
某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路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