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共7篇)

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篇1

一、技术合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一)符合技术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合同,技术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合同,可享受技术交易额免征5%营业税。

(二)符合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转让方根据技术开发合同的规定,为帮助受托方(委托方)掌握所转让(或委托开发)的技术而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切这部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价款与技术转让(或开发)的价款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可享受免征5%营业税。

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审批流程(认定登记为30个工作日)

(一)卖方用户注册

买方凭真实、有效证件到登记机构注册或自行注册。首次申请认定登记的卖方,需在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http://pro4.gdstc.gov.cn/)注册、上传法人证书、营业执照、企业信息表并选择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进行申报。

(二)网上申报登记 卖方根据技术合同内容,在“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技术合同登记业务系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填“登记申请书”并提交,也可以有选择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进行登记。

(三)报送合同文本

卖方按申报材料要求,将技术合同和其他附件材料报送选定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审核。注:设计专利技术合同的,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广州代表处申请认定登记。

(四)审核登记

登记员查阅卖方网上“登记申请书”并根据卖方送审合同文本材料进行审核、认定登记、盖章,出具认定登记证明。(由市级登记机构初审核盖章,并送审计科技部门审核盖章)

(五)卖方办理减免税

卖方凭核定后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证明,到企业所在税务部门办理免税或退税手续(保税办理程序见手册)

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卖方主体证明材料:法人证书(副本)或本人身份证(外籍人士可用护照)。

(二)生效合同的正本文本及全部附件,(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签字盖章完整有效,字迹清楚。使用科技部印制的示范合同文本,贴好印花税。

(三)财务预算清单(费用清单)核定技术收入。

(四)涉外合同登记提供合同的文本(外文合同需翻译成中文并于外文原文合同同时附上)、外经贸部门技术进口合同登记证书、技术进口合同数据表、委托书、双方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1、合同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2、合同登记申请书、信息表;

3、委托经办人授权书原件;

4、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

5、合同金额发票复印件;

6、相关证明。

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材料要求

(一)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同需提供详细技术方案。

(二)软件开发项目需要提供技术需求书,知识产权必须明确;著作权归甲方(受托方)或甲、乙双方(受托方和委托方)拥有。软件技术转让合同需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

(三)技术合同原则使用国家科技部印制的示范合同文本,未采用的应加装技术合同示范文本封面、封二和封底。

(四)中标合同附上中标通知书。

五、技术合同免税办理程序

(一)技术合同认定。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申请免征营业税时,须持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书面合同到纳税人所在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二)将认定后的合同及有关证明材料文件报当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备案(外商投资企业需报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批)

(三)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在办理申报前,提交以下资料备案。

1、发生在境内技术转让应提交的材料:(1)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备案表;(2)技术转让合同副本

(3)省级以上科技部门出具的技术合同登记证明(4)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情况;(5)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

2、发生在境外转让技术应提交的材料:(1)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备案表;(2)技术出口合同副本;

(3)省级以上商务部门出具的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书或技术出口许可证;

(4)技术出口合同数据表;

(5)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情况;

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合同,可行性分析,身份证明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对技术合同进行法律和技术上的审查,审查完全按照《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当中有关技术合同登记的相关规定由登记机构对其进行审查。不管是技术转让、开发还是咨询或者服务合同,由个人或者法人和其他组织订立的,都在登记认定范围之内。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有以下作用:

第一、利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市场管理工作对整个技术的指导规划,乃至于监督管理都能更有效率的实施。并且,通过对相关技术市场的数据分析调查,技术市场管理部门可以实施更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在建立健全整个技术市场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市场分析的原始证据由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得出,认定等级技术合同我们可以得到包括现实金额、成交金额、奖金工资、合同的拟定和成交履行状况、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以至于各个买卖中介的反馈状况和技术发展情况等有效的重要信息,得到信息后,通过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将信息传达到有关部门,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在国家层面上来讲,给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宏观调控包括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现有政策的调整等。

第二、当事人利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可以更有效的完善合同条款,其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能够指导当事人完善技术合同条款,对于合同后期的履行以及合同违约纠纷的避免都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讲,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对于技术合同的规范化,避免和减少合同争议及法律诉讼,有重要意义。而从法律和技术方面,可以对于已经签订的技术合同进行认定,并且,对于合同的格式以及内容跳跃的完整和规范性,包括准确的使用专业术语和准确划分双方责任义务有重要的检测作用,对可能出现的后期问题,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由此,能在认定登记的过程中解决一般的法律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对于防止或减少合同纠纷,保证技术市场稳定地运行等都具有关键作用。对于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相关部门要对各种证件单据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对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是否行之有效,必须对技术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等进行查验。

第三、站在企业的角度,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对于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有重要作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于科研人员和知识产权的利益,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整个认定登记过程,相当于对新《合同法》里面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都是解释和宣传公民以及法人的技术合同主体性,向更多的科研人员注入新思想,自己无须转让科研成果,因为他们本身就拥有技术资格。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转让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加快了流转速度,对科研人员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第四、认定等级企业技术合同,企业可以更好的享受各种优惠政策,从而提高收益,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核要求企业当年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包括转让技术和开发新技术、咨询服务等相关的新增收入,营业税免征等优惠。划分非技术合同和技术合同的关键在于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从而享受到各项国家的优惠政策,包括信贷支持,税收减免,奖惩制度等,同时,更好更有效的避免了非法技术合同的插入,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的利益,对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技术合同认定过程中还有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整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制度。

1要更加积极的宣传和发扬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的相关工作,毕竟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度还不足够,以至于根本不了解它的意义和分类等相关情况,这样一来,本来能够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或者企业却没有得到应得的优惠。对于这种情况,要多建立示范点,在群众中间建立技术产品的示范效应,使人们更加了解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更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于示范性的龙头企业,要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创造对接平台,让市场和产品能够完全链接上。

2必须整合开发资源信息。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中,对于科技信息资源动态开发和开放亟待加强,因为发展相对缓慢的中介机构的介入,尤其是咨询服务机构等,导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全方位服务性较弱。同时,也要整合转变信息资源科技的相关管理方式,使中介机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推动市场的作用。中介机构必须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和项目,更多的了解和参加各种技术科研回忆,包括洽谈会、推介会等,要针对社会的有效需求,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咨询项目。

3产品和技术的销售渠道较为缺乏,“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各级部门一起努力,首先要多办培训班,办好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培训班,才能尽快地提高认识。应多请专家讲解各种科技知识,开展各级各类适合企业或个人的多层次多类别宣传教育与培训指导。通过重点培养培训技术骨干,加强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使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深入。

4必须增强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技术市场上提高团队竞争力。凭借单纯的认定登记手段,很大限度上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进入和技术市场的长久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大量拥有科研能力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这才是科研成果创新发展的原始动力,他们对于市场需求,开发研究成果,对接市场以及成果转化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作为技术市场的重要成员,技术经纪人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动社会力量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在技术市场中,从事代理、经纪等相关工作。必须加强知识技能的专门培训,培养复合型的技术市场专业人才。

由于技术市场在我们经济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各个市场的协调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更加全面的发展。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们需要更加重要技术的力量,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中的先驱作用,更有利于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化,结合其他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只有做好技术市场的转化和对接工作,才可以转变分割的各个市场的状况,也更有利于市场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军,秦志健.浅谈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J].科学与财富,2014(3).

[2]王来春,熊文生.再谈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

[3]宋毅勤.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云南科技管理,1996(1).

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篇3

一、经典案例

上诉人:东某,南某,西某;被上诉人(一审原告):A公司。

一审查明: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 A公司先后与B公司签订了多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A公司于2009年5月将预付款400万元人民币支付给B公司。2009年9月,B公司向A公司发函表示因公司原因,合同无法履行,且就返还预付款事宜与A公司签订《协议书》。《协议书》指出B公司确认收到A公司支付的预付款人民币400万元,并将分期将该笔款项返还给A公司。同时,双方还约定B公司将位于某市的C房屋作为还款担保抵押于A公司,抵押期限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止。2009年10月,A公司与东某(B公司法定代表人)、南某、西某及B公司签订《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下称《担保合同》),约定东某等三人将其名下的位于某市的C房屋抵押给A公司,作为B公司返还A公司400万元人民币预付款的担保,抵押期限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止。2009年10月,东某等三人在C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登记证明上载明的最高债权限额为200万元,债权发生期间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后B公司未在约定期限内履行付款义务,A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B公司返还预付款400万元人民币;A公司有权以东某等三人抵押的C房屋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本案的审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应当返还A公司支付的预付款人民币400万元。对于东某等三人是否应当承担保证责任,因《担保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系争抵押合同中的房屋也已依法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所以最高额抵押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在2009年10月签订的《担保合同》中B公司确认其欠A公司的预付款金额为人民币400万元,此系双方当事人于2009年10月对其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新的确认,因此可以看成是债权的发生日期为2009年10月。A公司诉请的债权在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担保范围内,东某等三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一审法院遂判决:1、B公司在限期内返还A公司预付款人民币400万元;2、如B公司履行期满仍不履行付款义务的,A公司可以与东某等三人协议,以某市C房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东某,南某,西某三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应当偿还A公司已支付的预付款,但不动产抵押权因未登记而未设立,依法不发生法律效力。A公司与东某等人虽然签订了抵押担保合同,却并未就该房屋抵押依法进行抵押登记,双方虽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但在登记的债权发生期间内未有债权发生,故A公司要求东某等三人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无法律依据。二审法院遂依法改判:1、撤销原判第二项;2、维持原判第一项;3、A公司要求行使抵押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三、综合分析

本案一、二审判决对A公司行使抵押权的诉讼请求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认定和处理。主要原因是对一般抵押合同与最高额抵押合同的界定產生了不同认识,并由此涉及对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抵押登记的效力等问题的认定。

1、一般抵押合同关系与最高额抵押合同关系

最高额抵押是为将来发生的债权作担保。在一般抵押中,抵押权的设定是以债权存在为前提的,抵押权是为担保已存在的债权而存在的。相比之下,最高额抵押权的设定,是对将来发生债权的担保,它并不需要以债权的实际发生为前提。

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抵押所担保的债权都是特定的,这不仅表现为债权类型是特定的,而且债权的数额也是特定的。但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未来债权是不特定的,即将来的债权是否发生、债权类型是什么、债权额多少,均不确定。在最高额抵押的情形下,只有到决算期,其所担保的债权才能从不特定转化至特定,才可以确定所担保的实际债权数额。

最高额抵押是对一定期限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与一般抵押是对已经存在的独立债权作担保不同,最高额抵押适用于连续发生债权的法律关系,不适用于仅发生一个独立债权的情况。

本案中,A公司于2009年9月与B公司签订《协议书》,明确B公司应偿付A公司的预付款为人民币400万元;双方还约定B公司提供位于某市的C房屋作为抵押。同年10月,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签订了《担保合同》,约定东某等三人将其位于某市的C房屋抵押给A公司,为B公司偿付A公司400万元预付款的担保,抵押期限为1年,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由此可知,《担保合同》中所指向的“A公司400万元预付款”与之前《协议书》所明确的预付款400万元是同一笔债权。庭审中,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亦确认双方签订《担保合同》的本意就是为B公司拖欠A公司的400万元提供担保。因此,本案系争担保债权在《担保合同》签订之前就已经存在,且双方之后并无交易发生。故双方合同名为《担保合同》,但其实质内容为一般抵押担保。

2、东某等三人是否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签订了不动产抵押担保合同,则东某等三人是否应当承担不动产抵押合同下的担保责任。对该问题的认定关键在于判定该不动产抵押合同及抵押权是否已经生效。

抵押权的生效与抵押合同的生效不同。不动产抵押合同是要式合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合同即成立并生效。

但是不动产抵押权的生效与抵押合同的生效不同。不动产抵押权的设定需要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旨在设定不动产抵押权的抵押合同,其性质仍是债权合同;二是作为法定公示方法的,在登记机关完成的不动产抵押权登记。登记是抵押权的生效要件。

由于本案经过了最高额抵押登记,A公司能否要求东某等三人按此登记承担最高额抵押担保责任,则应当判断A公司主张的担保债权是否符合登记的担保范围。登记记载最高债权限额为200万元,债权发生期间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此,二审法院认为,双方在2009年10月签订的《担保合同》中B公司确认其所欠A公司的预付款金额为400万元,此系双方当事人于2009年10月对其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新的确认,因此可以看成是债权的发生日期为2009年10月。故A公司诉请的债权在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担保范围内。但依该推定,则当事人对债权债务的确认即构成发生一个新的债权,消灭一个旧的债权,此推定显然不符合债权债务确认的法律特性。二审法院认定系争债权在最高额抵押合同担保范围比较牵强。由于在登记的债权发生期间内未有债权发生,A公司要求东某等三人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无法律依据。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协议书》,约定了抵押C房屋作为还款担保。之后,A公司与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东某等三人签订了抵押担保合同。故该不动产抵押的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但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办理的抵押登记为最高额抵押登记,双方并未就抵押合同所约定的一般抵押担保办理抵押登记,故本案不动产抵押权因未办理登记而未生效。A公司要求东某等三人承担抵押担保责任依法难以支持。

本案当事人为约定的一般抵押担保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由于抵押权登记生效主义以及抵押登记的公示公信原则,使得当事人无论是按一般抵押担保还是按最高额抵押担保主张权利均难以依法得到支持。

(上海浦瑞律师事务所吕涛、高超群供稿)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 篇4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颁布日期】2001-7-18

【实施日期】2001-7-18

【文号】

【题注】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加强技术市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技术合同认定是指根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设立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对技术合同当事人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文本从技术上进行核查,确认其是否符合技术合同要求的专项管理工作。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是否属于技术合同及属于何种技术合同作出结论,并核定其技术交易额(技术性收入)。

第三条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应当贯彻依法认定、客观准确、高效服务、严格管理的工作原则,提高认定质量,切实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

第四条 本规则适用于自然人(个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八章的规定,就下列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技术合同:

(一)技术开发合同

1.委托开发技术合同

2.合作开发技术合同

(二)技术转让合同

1.专利权转让合同

2.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4.技术秘密转让合同

(三)技术咨询合同

(四)技术服务合同

1.技术服务合同

2.技术培训合同

3.技术中介合同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部分所列的其他合同,不得按技术合同登记。但其合同标的中明显含有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服务内容,其技术交易部分能独立成立并且合同当事人单独订立合同的,可以就其单独订立的合同申请认定登记。

第六条 以技术入股方式订立的合同,可按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以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服务为内容的技术承包合同,可根据承包项目的性质和具体技术内容确定合同的类型,并予以认定登记。

第七条 当事人申请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应当向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交合同的书面文本。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可以要求当事人一并出具与该合同有关的证明文件。当事人拒绝出具或者所出具的证明文件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登记。

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向当事人推荐和介绍由科学技术部印制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供当事人在签订技术合同时参照使用。

第八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应当是依法已经生效的合同。当事人以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在批准、登记后生效,如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等。当事人为法人的技术合同,应当有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在合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法人的公章或者合同专用章;当事人为自然人的技术合同,应当有其本人在合同上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为其他组织的合同,应当有该组织负责人在合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组织的印章。

印章不齐备或者印章与书写名称不一致的,不予登记。

第九条 法人、其他组织的内部职能机构或课题组订立的技术合同申请认定登记的,应当在申请认定登记时提交其法定代表人或组织负责人的书面授权证明。

第十条 当事人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而与有关计划主管部门或者项目执行部门订立的技术合同申请认定登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并附有有关计划主管部门或者项目执行部门的批准文件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予受理,并进行认定登记。

第十一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标的范围不受行业、专业和科技领域限制。

第十二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技术标的或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限制性要求。

第十三条 技术合同标的涉及法律法规规定投产前需经有关部门审批或领取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技术,当事人应当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或生产许可证后,持合同文本及有关批准文件申请认定登记。

第十四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涉及当事人商业秘密(包括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当事人应当以书面方式向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出保密要求。

当事人未提出保密要求,而所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中约定了当事人保密义务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主动保守当事人有关的技术秘密,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下列主要条款不明确的,不予登记:

(一)合同主体不明确的;

(二)合同标的不明确,不能使登记人员了解其技术内容的;

(三)合同价款、报酬、使用费等约定不明确的。

第十六条 约定担保条款(定金、抵押、保证等)并以此为合同成立条件的技术合同,申请认定登记时当事人担保义务尚未履行的,不予登记。

第十七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合同名称与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一致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要求当事人补正后重新申请认定登记;拒不补正的,不予登记。

第十八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合同条款含有下列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等不合理限制条款的,不予登记:

(一)一方限制另一方在合同标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开发的;

(二)一方强制性要求另一方在合同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独占回授的:

(三)一方限制另一方从其他渠道吸收竞争技术的:

(四)一方限制另一方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专利和使用技术秘密的。

第十九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当事人约定提交有关技术成果的载体,不得超出合理的数量范围。

技术成果载体数量的合理范围,按以下原则认定:

(一)技术文件(包括技术方案、产品和工艺设计、工程设计图纸、试验报告及其他文字性技术资料),以通常掌握该技术和必要存档所需份数为限:

(二)磁盘、光盘等软件性技术载体、动植物(包括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微生物菌种,以及样品、样机等产品技术和硬件性技术载体,以当事人进行必要试验和掌握、使用该技术所需数量为限;

(三)成套技术设备和试验装置一般限于1—2套。

第二章 技术开发合同

第二十条 技术开发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委托开发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委托另一方当事人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并提供相应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所订立的技术开发合同。合作开发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就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工作所订立的技术开发合同。

第二十一条 技术开发合同的认定条件是:

(一)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目标;

(二)合同标的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尚未掌握的技术方案;

(三)研究开发工作及其预期成果有相应的技术创新内容。

第二十二条 单纯以揭示自然现象、规律和特征为目标的基础性研究项目所订立的合同,以及软科学研究项目所订立的合同,不予登记。

第二十三条 下列各项符合本规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属于技术开发合同:

(一)小试、中试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开发项目;

(二)技术改造项目:

(三)成套技术设备和试验装置的技术改进项目;

(四)引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开发项目;

(五)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语言系统、过程控制、管理工程、特定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但软件复制和无原创性的程序编制的除外:

(六)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

(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项目;

(八)其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前款各项中属一般设备维修、改装、常规的设计变更及其已有技术直接应用于产品生产的,不属于技术开发合同。

第二十四条 下列合同不属于技术开发合同:

(一)合同标的为当事人已经掌握的技术方案,包括已完成产业化开发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

(二)合同标的为通过简单改变尺寸、参数、排列,或者通过类似技术手段的变换实现的产品改型、工艺变更以及材料配方调整;

(三)合同标的为一般检验、测试、鉴定、仿制和应用。

第三章 技术转让合同

第二十五条 技术转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就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所订立的下列合同:

(一)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让与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权转让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相应价款而订立的合同。

(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让与方)将其就特定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转让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相应价款而订立的合同。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让与方、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许可受让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方支付相应的使用费而订立的合同。

(四)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让与方)将其拥有的技术秘密提供给受让方,明确相互之间技术秘密使用权、转让权,受让方支付相应使用费而订立的合同。

第二十六条 技术转让合同的认定条件是:

(一)合同标的为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已经掌握的技术成果,包括发明创造专利、技术秘密及其他知识产权成果;

(二)合同标的具有完整性和实用性,相关技术内容应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品种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

(三)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有明确的知识产权权属约定。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就植物新品种权转让和实施许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转让与许可订立的合同,按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就技术进出口项目订立的合同,可参照技术转让合同予以认定登记。

第二十九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标的涉及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当事人应当提交相应的知识产权权利证书复印件。无相应证书复印件或者在有关知识产权终止、被宣告无效后申请认定登记的,不予登记。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标的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可以提示当事人提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明的复印件。

第三十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标的为技术秘密的,该项技术秘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不为公众所知悉;

(二)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三)具有实用性;

(四)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前款技术秘密可以含有公知技术成份或者部分公知技术的组合。但其全部或者实质性部分已经公开,即可以直接从公共信息渠道中直接得到的,不应认定为技术转让合同。

第三十一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合同标的为进入公有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等(如专利权或有关知识产权已经终止的技术成果),或者技术秘密转让未约定使用权、转让权归属的,不应认定为技术转让合同。

前款合同标的符合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条件的,可由当事人补正后,按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重新申请认定登记。

第三十二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合同标的仅为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不包含技术转让成份的,不应认定为技术转让合同。

随高新技术产品提供用户的有关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等商业性说明材料,也不属于技术成果文件。

第四章 技术咨询合同

第三十三条 技术咨询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为另一方(委托方)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所订立的合同。

第三十四条 技术咨询合同的认定条件是:

(一)合同标的为特定技术项目的咨询课题;

(二)咨询方式为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的分析、论证、评价和预测;

(三)工作成果是为委托方提供科技咨询报告和意见。

第三十五条 下列各项符合本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属于技术咨询合同:

(一)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

(二)技术政策和技术路线选择的研究;

(三)重大工程项目、研究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要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等的可行性分析:

(四)技术成果、重大工程和特定技术系统的技术评估;

(五)特定技术领域、行业、专业技术发展的技术预测;

(六)就区域、产业科技开发与创新及特定技术项目进行的技术调查、分析与论证;

(七)技术产品、服务、工艺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八)专用设施、设备、仪器、装置及技术系统的技术性能分析;

(九)科技评估和技术查新项目。

前款项目中涉及新的技术成果研究开发或现有技术成果转让的,可根据其技术内容的比重确定合同性

质,分别认定为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或者技术咨询合同。

第三十六条 申请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标的为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前期技术分析论证的,可以认定为技术咨询合同。

但属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一部分、不能独立成立的情况除外。

第三十七条 就解决特定技术项目提出实施方案,进行技术服务和实施指导所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技术咨询合同。符合技术服务合同条件的,可退回当事人补正后,按技术服务合同重新申请认定登记。第三十八条 下列合同不属于技术咨询合同:

(一)就经济分析、法律咨询、社会发展项目的论证、评价和调查所订立的合同;

(二)就购买设备、仪器、原材料、配套产品等提供商业信息所订立的合同。

第五章 技术服务合同

第三十九条 技术服务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委托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第四十条 技术服务合同的认定条件是:

(一)合同的标的为运用专业技术知识、经验和信息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服务性项目:

(二)服务内容为改进产品结构、改良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资源能耗、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安全操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专业技术工作;

(三)工作成果有具体的质量和数量指标;

(四)技术知识的传递不涉及专利、技术秘密成果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权属。

第四十一条 下列各项符合本规则第四十条规定,且该专业技术项目有明确技术问题和解决难度的,属于技术服务合同:

(一)产品设计服务,包括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配套件、专用工模量具及工装设计和具有特殊技术要求的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以及其他改进产品结构的设计;

(二)工艺服务,包括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工艺编制、新产品试制中的工艺技术指导,以及其他工艺流程的改进设计:

(三)测试分析服务,包括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技术成果测试分析,新产品、新材料、植物新品种性能的测试分析,以及其他非标准化的测试分析;

(四)计算机技术应用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服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指导等;

(五)新型或者复杂生产线的调试及技术指导:

(六)特定技术项目的信息加工、分析和检索;

(七)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包括为技术成果推广,以及为提高农业产量、品质、发展新品种、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关技术服务。

(八)为特殊产品技术标准的制订;

(九)对动植物细胞植入特定基因、进行基因重组:

(十)对重大事故进行定性定量技术分析;

(十一)为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定性定量技术鉴定或者评价。

前款各项属于当事人一般日常经营业务范围的,不应认定为技术服务合同。

第四十二条 下列合同不属于技术服务合同:

(一)以常规手段或者为生产经营目的进行一般加工、定作、修理、修缮、广告、印刷、测绘、标准化测试等订立的加工承揽合同和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安装、施工、监理合同。但以非常规技术手段,解决复杂、特殊技术问题而单独订立的合同除外。

(二)就描晒复印图纸、翻译资料、摄影摄像等所订立的合同;

(三)计量检定单位就强制性计量检定所订立的合同;

(四)理化测试分析单位就仪器设备的购售、租赁及用户服务所订立的合同。

第六章 技术培训合同和技术中介合同

第四十三条 技术培训合同是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对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项目的技术指导和业务训练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培训合同是技术服务合同中的一种,在认定登记时应按技术培训合同单独予以登记。

第四十四条 技术培训合同的认定条件是:

(一)以传授特定技术项目的专业技术知识为合同的主要标的:

(二)培训对象为委托方指定的与特定技术项目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技术指导和专业训练的内容不涉及有关知识产权权利的转移。

第四十五条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合同中涉及技术培训内容的,应按技术开发合同或技术转让合同认定,不应就其技术培训内容单独认定登记。

第四十六条 下列培训教育活动,不属于技术培训合同:

(一)当事人就其员工业务素质、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等进行的培训活动:

(二)为销售技术产品而就有关该产品性能、功能及使用、操作进行的培训活动。

第四十七条 技术中介合同是当事人一方(中介方)以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为另一方与第三方订立技术合同、实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联系、介绍、组织工业化开发并对履行合同提供专门服务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中介合同是技术服务合同中的一种,在认定登记时应按技术中介合同单独予以登记。

第四十八条 技术中介合同的认定条件是:

(一)技术中介的目的是促成委托方与第三方进行技术交易,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技术中介的内容应为特定的技术成果或技术项目;

(三)中介方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中介主体的资格要求。

第四十九条 技术中介合同可以以下列两种形式订立:

(一)中介方与委托方单独订立的有关技术中介业务的合同;

(二)在委托方与第三方订立的技术合同中载明中介方权利与义务的有关中介条款。

第五十条 根据当事人申请,技术中介合同可以与其涉及的技术合同一起认定登记,也可以单独认定登记。

第七章 核定技术性收入

第五十一条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认定登记合同的交易总额和技术交易额进行审查,核定技术性收入。

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应当载明合同交易总额、技术交易额。

申请认定登记时不能确定合同交易总额、技术交易额的,或者在履行合同中金额发生变化的,当事人应当在办理减免税或提取奖酬金手续前予以补正。不予补正并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本规则第五十一条用语的含义是:

(一)合同交易总额是指技术合同成交项目的总金额;

(二)技术交易额是指从合同交易总额中扣除购置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费用后的剩余金额。但合理数量标的物的直接成本不计入非技术性费用;

(三)技术性收入是指履行合同后所获得的价款、使用费、报酬的金额。

第五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减免税、提取奖酬金和其他技术劳务费用,应当以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核定的技术交易额或技术性收入为基数计算。

第八章 附则

技术开发合同认定 篇5

根据上海市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活动的,其相应技术合同经过认定后能够享受营业税免征等优惠政策。

(一)认定范围

技术开发合同:委托开发技术合同,合作开发技术合同;

技术转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

(二)申请条件

有明确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目标;有相应的技术创新内容;知识产权局权归属明确。

(三)可享受的优惠

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经认定后其相应的收入免交营业税;

全年技术性收入在30万元内免交所得税;

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后,对技术性收入中的毛利部分的20-30%可提取作为奖酬金。

技术开发合同认定范围及规则

一、技术开发合同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1、有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课题;

2、合同的标的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尚未掌握的技术方案;

3、有相应的技术进步特征和技术创新的内容。

二、技术开发合同标的认定范围:

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为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研究等的项目;

2、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及其成套技术系统的研究开发项目;

3、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核能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开发项目;

4、环境保护和改造项目;

5、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项目;

6、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项目;

7、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项目;

8、其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

三、以下内容不属于技术开发合同标的范围:

1、单纯以揭示自然现象、规律和特征为目标的基础性研究项目所订立的合同,以及就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所订立的合同;

2、就一般设备的维修、改装以及常规的设计变更等订立的合同;

3、简单仿制国处引进技术及设备或违反与外方所达成的协议,侵害外方技术权益的合同;

4、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复制、仿制及无原创性的程序编制;

5、合同标的为已经掌握的技术方案,包括已经完成工业化商业化开发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

6、合同标的为通过简单改变尺寸、参数、撑列和类似的技术手段的变换实现现有的产品改型,工艺变更以及材料配方的调整;

7、技术成果的检验、测试、鉴定和应用。

技术转让合同认定范围及规则

一、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的基本条件:

1、合同标的为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已经掌握的技术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成果(或称为非专利技术):

2、合同标的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内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

3、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有明确的权属约定。

二、技术转让合同标的认定范围:

技术转让合同标的范围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防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应用的技术成果,不受行业、专业和自然科学学科的限制。

三、不属于技术转让合同标的的范围:

1、技术成果的全部或者实质性部分可以直接从公开情报中取得的;

2、作为技术转让合同标的专利权已经终止:

3、技术秘密成果(或称为非专利技术),未约定使用权,转让权归属的;

4、其它不具有技术成果权属的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

5、技术转让合同的标的仅为一般商业秘密和数据,不构成一项完整的技术方案,或者标的为依靠个人技能和经验掌握的技术决窍,无法认定其

技术内容的。

技术进口合同登记须知 篇6

一、技术进口合同登记须提供以下资料:

1)技术进口合同登记申请书(1份),(当地外经办加具意见); 2)《技术进口合同申请表》(1份);

3)《技术进口合同数据表》(1份); 4)技术进口合同正本(1份),(非中文本的须附合同中译文本); 5)进出口资格证书复印件(1份); 6)签约双方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

7)外资企业成立时外经部门批复文件及相应的合同或章程复印件(1份); 8)本期实际发生数专项审计报告(正本);

9)属专利技术的,需附专利证明文件复印件(1份)。

10)外资企业如属投资方与子公司之间(或集团内部之间)签定的专有技术许可合同,必要时企业还须提供:

①由投资方本国或地区相关公证机构出具有关该项专有技术的权属鉴定证明。

②由投资方与设备供应商签定的有关外资企业投资进口设备的《设备买卖合同》,如属投资进口设备中已连带的技术及服务,不在此申请范围内。11)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注意事项:

1)企业在递交合同资料前,须先向北京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话:010—67870108)申请取得电子钥匙后,登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系统”下载、录入和发送《技术进口合同申请表》和《技术进口合同数据表》。

2)专项审计报告是指使用进口技术生产相对应产品的净销售额及提成费的审计;

3)企业须于首次提成费实际数发生后30天内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每期提成费最长不超过一年。

4)资料齐备上报市外经贸局招商促进与服务贸易科,经七个工作日内核准后,颁发《技术进口合同登记证书》和《技术进口合同数据表》。5)如属限制类技术进口,须由企业逐级上报国家商务部审批。6)如属于禁止进口的技术,不得进口。(具体参照国家最新颁布目录执行)7)企业须于合同有效期内每期实际数发生后30天内向原审批部门申请变更《技 术进口合同数据表》。

技术转让合同认定登记 篇7

宁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品牌发展”的思路, 整合力量, 强化措施, 使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得到快速发展。今年, 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19个, 其中种植业214个, 畜牧业71个, 渔业34个。复查换证245个, 达到需复查换证产品的75.2%, 认定无公害产地37个。丁北西芹、海原小茴香等5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已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通过登记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位居全国次席。兴庆、利通、惠农等五县区通过农业部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验收。全面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对全区9家定点高毒农药批发单位、134家高毒农药零售店经销台账进行了多次拉网检查。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200人次, 检查经营主体680家。

㈠认证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产品1383个, 认定产地476个。其中认定种植业产地300个, 认定无公害种植业产地面积超过90万公顷, 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1%以上;认定无公害畜禽产地139个, 养殖规模5652万头, 占全区畜禽养殖总量的85%以上;认定渔业产地37个, 养殖面积2.5万公顷, 占全区养殖水面的80%。兴庆、利通、惠农、沙坡头、隆德五县 (区) 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称号。全区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场) 5个, 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个, 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个。

㈡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深入推进全区检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经济合作组织327家, 检查农产品超市8家, 农产品批发市场13家。查处存在不规范生产企业23家, 限期整改17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全区的23个无公害蔬菜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查, 产品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全年菜篮子产品农残超标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 畜禽及水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率始终控制在4%以下。首府银川市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始终稳定排在全国37个被监测大中城市的前列。全区在牛奶普检中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㈢农业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全区已制修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103项。标准范围拓展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 内容延伸到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体, 地方标准为配套, 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全区实施“三大示范区”和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举办标准化生产培训班近千期, 培训农民接近50万人次。农业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农产品加工、包装、标识标准推广实施力度在不断加大。以标准化推动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 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下, 加大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产地环境标准, 品种标准, 检测技术标准, 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保鲜、运输、标识标准推广实施力度。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

㈣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稳步推进把推动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作为提升品牌效益的重点, 引导认证主体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规范化管理, 多次集中举办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训班, 加强和市县相关部门的沟通, 进一步提高地理标志登记认定和保护意识, 使宁夏农产品地理标志调查和登记上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累计登记认定达到48个, 数量居全国次席。

㈤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公信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产品认证和监管,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优势农业的保护和发展, 70%的获证企业依托基地带动农户, 实行了规模化生产。紧紧围绕加强标志推广、规范标志使用行为和建立健全标志监管机制三个重点, 切实采取措施, 积极探索标志监管使用有效方式, 采取强制贴标制度。指导企业标准化生产, 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 提升商品质量, 树立品牌形象, 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一品一标”农产品, 宣传和普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消费认知度从两年前的30%上升到目前的60%, 普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出口农产品中, 80%以上品牌农产品是无公害农产品, 品牌产品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二、宁夏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认定存在的问题

全区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在加快体系建设, 推动产品认证, 强化市场监管, 规范标志使用, 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㈠无公害农产品普遍存在重认证轻管理企业积极性不高, 各级工作机构存在包办代替现象, 没有严格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

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大部分市县工作机构在能力建设上严重滞后, 没有相配套的手段。

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不健全无公害工作经费没有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 也没有相应的无公害项目来支撑。

㈣无公害、地理标志农产品贴标率仍然偏低主要是无公害农产品大多是初级农产品, 产品以批发和原料为主, 产品包装率低, 许多产品不具备贴标的条件;农产品市场、超市对产品入市销售没有强制性要求。

三、宁夏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认定的主要做法

㈠建立健全制度, 创新机制促发展按照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的要求, 制定完善《宁夏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宁夏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将“一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纳入对各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工作考核范围, 与市县农牧部门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年终进行考核、通报。全区形成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有效的推动了“一品一标”事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

㈡抓体系建设, 提高队伍工作技能健全机构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区各市县都组建或指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工作制度, 落实工作责任。针对新工作、新任务、新人员, 我们及时加强培训, 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全区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资格的人员达到115名, 新培训合格94人, 获得内检员资格134名, 地理标志核查员113名, 平均每个市县都有了2名~3名检查员、核查员。市县也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对近千名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品一标”知识的培训。二是将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纳入全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中, 广泛培训普及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 为开展认证, 促进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近三年全区经过培训的农民达到120多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80%。三是组织编写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读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指南》、《无公害农产品文件汇编》、《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训资料》等培训教材, 增强培训效果。

㈢强化行政推动, 发挥项目资金引导作用政策扶持是事业发展的动力。采取“行政推动、项目拉动、资金扶持”的办法, 加大扶持推动力度。一是将认证工作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对积极开展认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从政策、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扶持。协调自治区财政及农业产业化部门对认证企业给予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技术部门对企业生产和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指导, 提供免费培训服务。二是将认证工作与项目、资金扶持相结合。要求基地、园区建设, 申报自治区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地理标志登记作为到内容。把认证工作纳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中进行扶持, 对申报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三是将认证工作与基地建设相结合。指导新建园区、基地, 必须按照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监管制度化、销售贴标化的无公害要求建设, 把开展无公害认证、加贴标识与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今年, 在产业化扶持资金削减近一半不利形势下, 仍做到对“一品一标”公共扶持政策任务不变、资金不减, 共争取各类资金300余万元。

㈣围绕“三大示范区”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树立“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质量, 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农民增收”的理念。今年, 结合全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中部干旱带旱作农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建设, 结合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国营农场的载体带动作用, 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以全面实施标准化提升基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区, 把全程质量管理、产业化、品牌化等现代工业理念引入全区农业生产活动中去。同时, 积极探索对农业标准化的扶持办法, 推动建立政府补贴机制, 引导形成市场激励机制, 提高广大生产者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

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 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按照农业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和“开展‘三品’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 中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 开展自查;组织市县农牧部门落实各项执法和整治措施;对各地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多次进行督察。对420个无公害农产品进行了现场检查;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55个无公害农产品进行了抽查, 检查结果全部合格。通过整治和执法年活动, 全面完成农业部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 积极建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制度和长效机制。

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 加快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明确工作机构, 培训业务骨干, 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活动, 普及标准化知识和技术, 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把全程质量管理、产业化、品牌化等现代工业理念引入“三大示范区”和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先后举办了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培训班、全区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内检员培训班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培训班。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宣传“三品”知识,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中扩大宣传力度, 印制发放《农产品健康消费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教材》5万册, 提高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三是组织无公害、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2010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 参加了“第二届中国 (宁夏) 园艺博览会”, 在北京召开地理标志产品宁夏大米推介会, 推介展示全区优势特色农产品, 树立了宁夏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形象, 打造了宁夏品牌, 促进了交流贸易流通。

四、推进宁夏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认定的建议

㈠创新机制, 加强培训, 提高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各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 稳定工作人员, 健全制度, 为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保障。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 不断提高认证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 提高各级“一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㈡完善制度, 加强监督, 强化证后监管加强完善“一品一标”监督管理各项工作制度,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复查换证工作, 继续开展对获证产品年度抽查和督查检查工作。继续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遴选, 深入挖掘适宜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组织市县主管部门对“一品一标”销售市场和农业投入品市场加强监管, 加大力度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获证产品强制贴标工作。

㈢采取措施, 加大宣传, 提高“一品一标”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 加大“一品一标”的宣传力度, 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有关知识。健全信息发布网络, 积极推行认证“一品一标”产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共同全力维护农产品质量声誉的局面, 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社会公信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作风建设问题清单下一篇:课文《称赞》的练习题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