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通用11篇)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篇1

安宁区培黎小学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安全无小事,课间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课间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课间安全的特殊性,正确实施课间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温馨、和谐的课间活动,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问题的提出

面对孩子的游戏,一律叫停显然是不行的。笔者以为,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的健康与否。下课铃声一响,生性好动的小学生像小鸟一样来到校园里,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这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令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闹着玩,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些打闹、游戏的学生。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学生沸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间。像在同学身后悄悄贴上绘有下流图案、写有粗俗语句的贴纸条游戏,就要坚决取缔。其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在狭窄的教学楼上斗独腿、抽陀螺显然是很不宜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到操场、草坪等宽阔、安全的地方玩。考虑时间因素、需要继续上课的因素,最好不要做激烈的游戏。第三,要重视安全游戏的教学。学校游戏玩法的产生渠道主要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轻松、简单、安全的游戏。像拍巴掌游戏,石头剪子布游戏,巧巧棒游戏等。校园游戏的品位离不开安全因素,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

二、课间活动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对此,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另一方面也可以规定各班的专用楼道,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此外,课间增派楼道值岗教师,墙壁上布置如“上下楼道,切勿拥挤”的问馨提示等,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

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通过责令写悔过书,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当前,学生课间游戏应当注意加以引导的主要有如跳楼梯、飞镖、射击等。

三、良好的学校、班级管理是减少课间安全事故的有力保障。

1、对我们学校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严抓日常行为规范,不折不扣地落实“课间安全十不”——在校园:不追逐、不打闹、不投掷、不攀高、不嗜食;在楼道:不滑行、不推搡、不跳跃;在过道:不拥跑、不探头。学校可以通过“推普、纪律、卫生、学习”等各项竞赛,经过明理、导行、训练、检查、评比等多个环节,开展规范达标活动,并与值周教师检查、行政领导抽查、少先队大队干部督查相结合,各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学生共同配合,努力形成“文明、好学、活泼、向上”的良好校风。

2、加强班主任对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班主任就是一班之魂。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在班主任身上是理之所必然。班主任老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

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班主任还要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要注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作为班主任,应该抓好每个细节,对班级里出现的小小的不规范的行为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对日常文明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同时,在班级里开展争做“文明生”、“守纪生”、“爱学生”、“孝敬生”、“守信生”、“自律生”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争创过程中对自身的文明行为有一个再创过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团结同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谐安全、文明健康的课间需要平时对学生的监管和教育,实践证明,让全体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中,从事着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活动,经受着各种活动所带来的考验,体味着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加快孩子们心灵的净化,成为健全学生行为、心理的催化剂。

3、建立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把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红领巾安检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又由于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采用安检小组轮岗制,还可以渐次培养更多的有较高素质的“安全少年”。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是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一种

模式,是班主任“安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伸。

4、课间播放优雅的音乐。无数的事实证明,音乐可以明显地左右人们的行为,课间十分钟播放优雅的中外经典曲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四、安全管理条例。

课间活动是学生复杂的脑力劳动之后的休息、活动时间,借以调节情绪,休息大脑,处理个人事物,依据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规律,以制度管理、环境影响为手段,为使学生养成课间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和踏实、稳重、安静的学习氛围,特制定本课间学生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1、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2、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3、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4、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5、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7、大课间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第三条 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操场各处追逐打闹,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

第四条 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 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

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 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1.课间不高声喧哗,要抓紧时间上厕所,其他学生在教室保持安静,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工作。要有秩序的离开教室,严格防止下课铃一响教室立即一片混乱、老师一宣布下课马上冲出教室的现象。值日生每个课间及时迅速得把黑板及讲桌清理干净。

2.不能在教室门口、楼道、楼梯逗留。

3.课间不准互相撩打,更不准手持棍棒、扫帚等物品或利器相互追逐打闹。

4.楼道内、楼梯上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能快跑、跳跃,更不准推、拉、挤其他同学。楼梯上人员密集的时候做到不拥挤、先下后上,有序通过。

5.上课铃响不急不跑,快步走回教室。

6.不追跑打闹、高声叫喊(尖叫)、吹口哨,不互相推搡、勾肩搭背。

7、老师在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第七条 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1.爱护楼内设施,注意安全拐弯处不跑,不攀爬登高,不触摸电源。

2.要文明入厕,不准将便纸乱扔,不准将随身携带的杂物、塑料袋扔在大小便池内,不准在厕所逗留。

第八条 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

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不准带打火机、烟花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更不准在校园内玩火。

第十条 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第十一条 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 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第十三条

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第十四条 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作好记录,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和扣分处理。

第十五条 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周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五、课间活动安全管理策略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班主任对小学生课间安

全管理的责任意识。班主任是一班之魂。班主任老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

2、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利用集会、晨会、班队会、校刊、橱窗等阵地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教育学生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做危险性游戏,不玩危险性玩具,遇到伤害不慌张,沉着应对,设法自救,及时联系老师等。

3、强化安全管理。发动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地排查活动安全的隐患,包括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4、明确老师和值日学生的工作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规范护导,安全防范,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5、设立班级“安全检查员”。每到课间,在楼道楼梯口、操场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巡视,并对同学友情提示“轻声、慢行、不要拥挤”“慢慢走,不要跑”“请不要追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等。

6、还有必要跟家长们唠叨几句,把这些不安全因素告诉家长,也希望家长在家时时刻刻嘱咐孩子在校安全。我在学校多说说,家长在家多唠叨,时刻谨记安全第一。尤其是调皮、淘气的孩子更应该跟家长单独交流。

六、具体工作措施

1、丰富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在我班学生中流传的课余游戏活动,大多是内容单

一、狭窄、不利于身体健康,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活动内容、过程、步骤适当地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并积极鼓励他

们自己在原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改革、推陈出新,使活动内容更加具体、规范、有意义。

2、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教师和学生做游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休息,使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同时,教师参与其中,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规范学生活动的游戏规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3、积极倡导课间体育。请体育教师教授学生一些健身益智的体育小游戏。引导小学生开展健康的、安全的课间体育活动,来替代“追逐打闹”,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篇2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学生大量转移到城镇学校求学的潮流。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多、班额大、校园面积小, 活动场地更小, 又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 供需矛盾突出, 加剧了城镇学校小学生课间活动管理的难度。学生相互碰撞、碰伤、摔伤等现象时有发生, 学校和教师对此忧心忡忡, 提心吊胆, 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对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分组,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以班级为单位, 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前提

班主任应着眼全班学生,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 掌握每个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熟知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以此信息作为分组的依据。将有共同兴趣和爱好、性格特点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如艺术类、活动类、读书类、环保类、书法类、写作类、绘画类等小组, 这样做可使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开心有趣、能持续、有效果。再结合学校活动场地控制每小组人数, 不至于因为小组人数多而无法开展活动。分组切忌随心所欲, 不尊重学生实际, 要科学合理, 全面兼顾, 避免影响学生课间活动的效果和正常开展。

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有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有保障措施,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关键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兴趣相同、性格相似、配合默契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来开展课间活动。因为小组成员趣味相同, 兴趣一致, 活动中乐此不疲, 相互鼓励, 才激发了小组活力和创造力, 增强了凝聚力, 产生了共振效应。为保障小组活动的落实, 每一小组都要精心挑选一名责任心强, 善于管理和沟通的组长, 带领各小组开展课间活动。同时针对不同小组的活动特点和学生特点, 教师要事先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如读书组对读书方法的应用和总结, 读书内容和任务的落实, 运动小组在活动中应注意那些动作要领和安全隐患等情况, 教师事先都要细化, 提出明确要求, 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 要注意哪些方面。从而减少不利因素, 降低安全隐患, 提高小组活动质量, 确保小组活动持续有效开展。

三、学校和班级健全检查评价机制,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保障

学校把各班级课间分组活动的情况统一汇总, 制成评价表, 从组名、组长、活动地点、组员姓名、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注意事项、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 通过适当的分值加以量化, 派专人随时检查小组活动, 把量化结果作为班级管理和班主任日常工作考核评价的依据。班主任也要对本班活动情况及时检查指导, 总结提高。同时学校把在小组活动中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有创新的班级、小组、个人进行大力表彰, 推广经验, 相互借鉴, 营造氛围。使得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有推动力、吸引力, 从而形成常态化、效益化、品牌化的小组活动, 为创建文明平安校园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定期轮换小组活动内容或不断创新活动内容,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不竭源泉

小组活动一段时间后, 学生有可能出现厌倦乏味, 不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质量下降的现象。此时班主任根据实际需要轮换本班小组活动内容, 让不同的小组整体互换角色, 接受新鲜内容, 使小组学生常有新鲜感和进取心, 以增强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由于小组互换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接触面广了, 在巩固自己优势的基础上, 又弥补了不足, 学到了新的知识技能, 从而促进了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能全面健康发展。

五、学校随机开展各种比赛活动,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长效动力

为了持久推动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 学校还要随机开展读书比赛、趣味运动会、书法比赛、绘画展览、歌咏比赛, 环保小卫士评选、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汇报的平台, 把学生课间小组活动成果进行比赛, 并大力表彰。这样将会极大地鼓励小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学生既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又能获得前进的动力, 使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更高效、更有生命力, 更有价值。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篇3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为了把课间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特制定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一、安全教育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利用晨会、班队会等阵地进行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要求学生在课间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不玩危险性玩具,遇到伤害不慌张,沉着应对,设法自救及时联系老师。

适当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通过班队会、晨会时间进行情境模拟训练、口语交际训练、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活动安全能力训练,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二、安全管理

1.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增强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2.明确值岗人员的工作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规范安全防范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3.密切关注学生活动,多角度排查学生活动时的安全隐患,包括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对危险性游戏,一经发现应及时制止,要正确处理突发安全事故。

4.增设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监督岗。

每班教室门口及楼道都安排两名“安全检查员”和“文明礼仪小使者”。每到课间,佩戴红色“安检员”标志的学生和佩戴“文明礼仪使者”绶带的同学将会在教室内外及楼道间进行安全巡视,对于在课间进行无序奔跑、做危险动作、大声叫喊,滑楼梯、爬栏杆等不文明行为的同学,他们将进行友情提醒或严厉制止。校园内,学校设立多个执勤点,有大队干部负责监督、巡视。

三、具体措施

1.丰富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在小学生群体中流传的课余游戏活 1

动大多是内容单一,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举办一次“我的游戏我做主”课间小游戏征集活动,对于好玩又便于操作的游戏可进行推广。只有引导小学生开展健康的、安全的课间体育活动来替代“追逐打闹”,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小学生的课间行为。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健身益智的小游戏。

2.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教师和学生做游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休息,不仅使教师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同时教师参与其中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规范学生课间活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县实验小学政教处

学校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一、加强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各班级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课间活动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课间活动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技能。

1、重点宣传以下两处安全要求:

(1)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要跑步上下,应放慢步伐,踩稳踩实。

(2)在走廊上不嬉戏打闹,不搞恶作剧,不做危险游戏,不弯腰系鞋带。

2、各班主任还要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不翻越楼梯扶栏,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跳台阶。

二、明确课间活动安全值班要求。

1、设立“教师课间安全岗”,由值日教师负责,在学生课间和其他室外活动期间进行巡查,发现学生有追逐打闹或其他危险行为的,及时予以告诫、制止;当有突发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受伤学生受到进一步伤害,保护好学生。

每年级每课间安排一名教师在楼道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在上下楼高峰期,到楼梯口监督、组织学生有序、快速上下楼,制止学生拥挤、打闹、推搡等不安全行为。有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行政值周。值班教师要保证按时到岗,临时有事要找人代替,不得有空岗现象。

2、设立“学生文明监督岗”,由各年级团学联负责,每课间两人,佩戴袖标,分区域在学生课间活动期间巡逻。给同学温馨提示“慢慢走,不要跑”“上下楼梯靠右行”等,尽量避免课间追逐打闹现象。有问题找值班教师汇报。

3、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上报德育室,如果有必要则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4、安管办安全检查小分队不定时检查,发现违纪情况,除批评教育外,还要按学校班级量化评比条件,进行扣分处理。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篇5

1、学校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的纪律和安全。

2、学校集会、做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拥挤踩踏等相关安全责任事故等的发生。

3、学校集会、做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学校师生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对集会、会操、外出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组织师生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要制定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大型集会、外出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义务劳动、运动会等)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6、每次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的组织者和具体责任人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要健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7、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确保安全;活动来往的交通工具应符合安全要求;没有组织措施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待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组织实施活动。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篇6

目前很多幼儿园对课间操的定位比较单一, 通常只关注其体育功能, 突出表现为幼儿园课间操的动作单调,缺乏趣味性,时代特色、地方民族特色等体现不充分。 近年来,课间操在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 拥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特色鲜明的音乐和舞蹈,这为课间操创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 本文以笔者最熟悉的彝族舞蹈为例, 探讨如何将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幼儿园课间操的创编。

一、彝族民间舞蹈简介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众、支系最多、民间歌舞最为繁富的一个民族。 尽管彝族居住分散,衣、食、 住、行各有特点,但彝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歌善舞。 歌舞是彝族群众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逢节日与喜庆的时候,人们都会载歌载舞,从内容上常常表演狩猎、耕种、放牧、丰收等场景,形式丰富多彩。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 “打歌”“烟盒舞”“跳菜”“阿细跳月”“四弦舞”“花鼓舞”“铜鼓舞”“大三弦舞”“左脚舞”等著名歌舞曲目。

彝族在云南分布较广, 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表现在舞蹈上也各有特色,但总体来说,彝族民间舞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基本体态特征是“一顺边”。 高原民族在崎岖的高原山地中生活和劳作,在负重行走时,形成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习惯体态,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审美,由此形成高原舞蹈独有的造型特点。 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左右摇晃、拧肩、膝盖有韧性地屈伸和松垮,其动作主要表现在足下,上身动作较少。 舞步多以踢踏、跺脚为主,还穿插一些撩腿复跺、吸腿前跺、勾腿相互打脚等动作。 这些舞蹈带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表达出彝族人民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内心情感。

二、彝族舞蹈与课间操的相容性

彝族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 凝结了彝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本土性、群众性、多功能性等特点。 以彝族最常见的自娱性舞蹈“打歌”为例,在打歌时人们相互挽臂、紧密携手、围成一圈,人数可多可少,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在葫芦笙或笛子的伴奏下,踏地为节,边歌边舞。 在打歌时,歌声嘹亮、情绪热烈、节奏感强、极富感染力。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笔者注意到,彝族民间舞蹈有一些特殊的优势, 使其非常适合改编成幼儿园课间操。

(一)集体性

传统的课间操都是以个体为中心, 不同个体只是复制同一套动作,个体之间缺乏互动,时间长了难免单调乏味, 缺乏对幼儿的吸引力。 在新型课间操的创编中,如果能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和游戏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幼儿团队意识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彝族舞蹈是集体表演,除了上述“打歌” 的例子,其他的还包括“阿细跳月”“喊月亮”“烟盒舞” “跳菜”等。 集体舞的特点使彝族舞蹈很容易与课间操这样的团体项目相融合。

(二)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打歌”的舞蹈中,面向篝火的一圈舞者的人数是不固定的,人多则圈大,人少则圈小,各种动作和美感几乎不受人数多少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赋予了课间操创编巨大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冬季天气转冷的时候,常常不能保证每天都全勤,每个班做课间操的人数会变动很大。 根据彝族集体舞蹈编排的课间操,既能保留个体之间的互动,又不损害整体的美感,非常难得。

(三)感染力强

“打歌”等集体舞蹈的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用葫芦笙和笛子等伴奏。 在打歌过程中,舞蹈节奏伴随着高昂的歌声、强健的踏步、急促的呼吸,通过紧挽的臂膀将热情传播开来,舞者很容易被调动情绪,互相激发热情,完全不知疲倦,“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昏不见脚”。 在课间操创编中,即使需要针对幼儿做很多动作的简化, 但是简单鲜明的节奏和热烈欢快的情绪仍然会感染幼儿,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四)简单易学

如前所述, 许多彝族舞蹈的动作造型主要用腿和脚来表现。 如“阿细跳月”中的甩手、左右扭胯、拍手、踢腿、转圈等动作,相对其他类型的舞蹈来说,动作比较简单。 同时,相当于其他民族舞蹈,彝族舞蹈更加强调动态动作,而不太强调静态的雕塑感,这一点也刚好与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课间操来说,必须照顾所有的幼儿。 那些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才能掌握动作要领的舞蹈, 只适合一小部分幼儿在舞台上表演,很难改编为课间操。 相比之下,彝族舞蹈的动作简单,节奏欢快,很容易被幼儿接受。 同时, 在幼儿园课间操改编时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进行简化, 这样即使小小班的幼儿也能学会。

三、彝族舞蹈改编课间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将富有彝族特色的舞蹈、 音乐元素和幼儿园课间操结合在一起, 需要寻找彝族舞蹈作品的动作素材和民族特点,提取丰富的动作形象,保留节奏欢快、 韵律生动的特点, 从中创编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操节化的动作,达到“从听入手、动在其中、激发感情、培养素质”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彝族舞蹈融入课间操的创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很难一步到位。 具体而言,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收集素材

收集关于彝族文化的资料素材,既包括彝族音乐、 彝族舞蹈的视频音频资料, 也包括彝族的民风民俗等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海选的素材,为进一步提炼和改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用于改编课间操,这些资料还可以同时用于幼儿的游戏和教学, 例如在一些课程中有计划地介绍一些民族文化知识, 播放一些民族音乐和舞蹈,可以让幼儿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投入到课间操,情不自禁地在课间操的氛围中感受快乐。

(二)选择音乐

音乐是课间操的重要组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优先选取有彝族风味的音乐,进行适当的简化和改编,使其与彝族风格的课间操互相支持。 选择音乐的标准是节奏清晰、富有美感。 一般而言,需要根据课间操的风格来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除了目前彝族舞蹈中使用的音乐之外,还可以选择整理出适合3~6岁幼儿的彝族民间歌曲、音乐游戏、集体舞音乐等素材, 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适宜的音乐和动作。

(三)编排动作

幼儿园课间操的一个目的是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等, 因此课间操需要幼儿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该有一定的适宜的运动强度。 彝族舞蹈以腿部跑跳的动作为主,很容易满足运动强度的要求。 同时,可以将多种彝族舞蹈融合起来,适量增加一些上肢的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课间操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动作上应该化繁为简,降低学习的难度。

(四) 量身定制

幼儿园里的孩子年龄有很大的层次性, 从3岁的小班到6岁的大班,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 而且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因此在创编课间操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 为不同班次幼儿量身定制不同的课间操。 具体来说,小班课间操以简单易学、富有童趣的动作为主,同时选择节奏简单明快的音乐,如“打歌”时能够跟随音乐完成动作即可;中班课间操适当增加动作的复杂程度,增加运动量,同时提高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大体上做到动作有力与动作整齐统一,如“打歌”时需要照顾前后的小伙伴,能够互相配合;大班课间操要求能够动作流畅地完成整套动作, 具有初步的艺术水准,如“打歌”时牵手的小伙伴配合默契,有一定的美感。

中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篇7

温城中学大课间活动时间是每天上午的第二节,其余课间包括三餐后是保持和打扫卫生的时间,以下是大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正确使用体育设施,不要在没有保护措施的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5、学校有修建工地,不要到危险区域内玩耍。

6、课间休息时,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请外出,千万不要轻信,以防被人拐骗。

7、如厕不要慌张、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8、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9、做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10、课间活动文明游戏。

积极开展各项文体大课间活动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时的安全教育。各班主任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对特殊情况学生进行统一登记。值班老师和干部每日巡视,以此层层落实,保证学生在每天在大课间的活动时间,并在这个时间里尽情放松,互相比赛,合作互动,互相照应,营造一种浓厚的安全氛围。并且,学校还通过出台活动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大课间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防范意识人人确立,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锻炼各项技能过程中快乐成长。课间活动安全具体要求有三点:

1、做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课间活动文明游戏。

3、不随便进入专用教室或活动范围外进行活动。

同学们,安全无小事,事事是大事,安全管理工作永远是学校、老师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它是同学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和生活的保证。创建平安校园,是全社会,全体老师以及全校学生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愿望。课间活动安全好,我们就是力求创建一个文明、活泼的平安校园。

“轻声、慢步、靠右行”,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学会文明行走。课间在走廊,在厕所,在操场不打闹,不追逐,不乱跑乱跳,做到文明礼让。“友爱谦让,和睦相处”,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遵守规章制度,不打架,不无故生事,做到大度宽容,善待他人。

学会玩耍,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开展文明游戏,度过一个又一个轻松而又安全的 课间30分钟。

约束自己的活动范围,平安校园要求我们不随便到一些专用教室去玩耍,更不能擅自跑到停车的地方或正在施工的地带去活动。

课间操学生跑操管理规定 篇8

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切实凝聚各班的向心力,进一步规范大课间跑操的活动,特制订以下跑操的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

一、跑操要求:

1、各班学生应及时迅速进场,在起跑音乐开始前到指定区域集合,由体育委员带队,负责将本班队伍整理整齐,请假学生跑操时在规定区域内(操场西边大舞台处)自由活动,在跑操结束后回到班级队伍,待班主任点评后解散,请假学生不得早退。

2、跑操开始后,各班要整体保持队形整齐,行进过程中一律跟着音乐节奏做匀速跑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步伐整齐,不得走走跑跑,不准停顿。若前面没有行进空间,相应班级也务必原地跑步。

3、在跑步过程中学生要抬头挺胸,目光注视前方,严肃认真,不讲话,不东张西望,学生之间不互相嬉笑、打闹、推搡,如有学生鞋带松落,不能原地蹲下系鞋带,必须离开队伍,在边上系好鞋带以后再返回队伍。

4、学生跑步时要双手握拳,两臂曲臂随音乐前后摆动,步幅不宜过大,频幅不宜过快。要做到前不漏肘,后不漏手。同学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每名同学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方阵中横看成行,竖看成排。班与班之间要保持5—10米间距,人与人的间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

5、体育委员全程指挥,要有“1、2、3、4” 口令和8个字一组的“励志口号”;励志口号如:扬帆启航,铸我辉煌!拼搏努力,创造奇迹!

6、按规定要求有秩序地进退场。跑操结束时,要踏步调整呼吸和队形,班主任点评后有序退场。

7、跑操前,班主任要跟班进场,跑操时,班主任要随班跑操或在跑操区域督促,要对学生加强动员教育,规范要求,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

8、班级学生统一穿夏季校服或秋季校服。

二、跑操检查评分细则:

1、跑操时迟到学生每人次扣1分,2、跑操时缺勤每人次扣2分(跑操时在教室、校园内等非规定区域的学生按缺勤对待)。因特殊情况长期不能参加跑操的学生不扣分(须写个人请假申请,经本班班主任签字后,交德育处认证后方可生效)。

3、跑步时小于或大于规定距离范围的每次扣1分。

4、若中途退下、掉队(系鞋带、拔鞋除外),每出现一人次扣1分。

5、跑操过程中跑操队形混乱,动作不规范,节奏感不强,精神面貌不好,每人次扣1分,班级整体扣5分。

6、跑步时,体育委员不指挥,扣1分;不按规定喊口令、口号的学生每次扣1分。

7、跑操队伍中说笑打闹的,每人次扣1分。

8、跑操时不穿校服的,每人次扣1分。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篇9

1、课间十分钟是学生适当放松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可处理个人问题,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适当做放松休息。

2、课间游戏不追逐打闹,不允许手持棍棒你追我赶,课间值日教师发现应及时制止,教育为主。

3、不允许把体育器材当玩具玩,不攀爬体育设施。

4、在课间游戏时,各班下节课的上课教师应在学生游戏的可视范围内,不可擅离职守。

5、学生做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的游戏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反之,出现问题,由当班教师负责。

创新小学早操管理制度

1、每位同学都应在身体健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晨操活动。

2、学生列队在各班级固定位置时,各班体育班长首先点名,整队、出操。

3、在跑操过程中,三人一排,前后排要留有50公分距离,不出现推搡、说笑等行为。

4、各班级都要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口号,喊口号时,声音要响亮,步伐整齐。

5、上操时,不得穿拖鞋上操,有违规者,各班班主任要清退早操队伍。

6、做操时,目视前方,不交头接耳,动作整齐。

7、集队时,要快、静、齐,听领导讲话要行注目礼,鼓掌不允许有杂音,领导讲完后要再鼓掌。

课间安全 篇10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5、上下楼梯的安全?上下楼梯精力要集中,一律靠楼梯的右边行走,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跑跳,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前推后拥;发现拥挤现象不要慌乱,要靠墙或扶手停步;不要将身体探过楼梯扶手,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6、在走廊和教室的安全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1)在走廊和教室休息时,不要将上半身探出栏杆和窗户,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2)在走廊上行走时,要轻声慢步,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跑。不要借助栏杆或窗户做健身动作,更不要用身体、四肢冲撞栏杆。

(3)不要在走廊内追逐打闹和做游戏。不在楼道玩耍。

(4)不要从走廊向楼下扔任何东西。

7、课间午间活动的安全?

(1)不要在教室内跑、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2)不要在门口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3)不经老师允许不得出校门。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4)在校园内活动时不得急跑,课间玩耍不得追逐打闹,不得做恶作剧。活动时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要做危及他人安全的游戏。

(5)第一遍上课铃响后立即停止活动,以正常行走速度走进教室。

课间安全班会教案(精选) 篇11

一、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学习、掌握一些校园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用诗朗诵、知识竞赛等形式巩固并扩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形成学习、宣讲校园安全知识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活动形式:

展示资料、图片,诗朗诵,知识竞赛,倡议书。

三、活动准备:

1、动员学生广泛收集材料。

2、组织材料,排练节目,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3、在校园捕捉存在不安全隐患的镜头。

4、教室布置:写上主题并适当点缀。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1):常言道:安全值千金,健康便是福。我们可要做到:人人不忘安全,处处保证安全,时时注意安全,事事落实安全。

主持人(2):民族小学五(1)班“课间安全知识知多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1):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主持人(2):我们的健康成长不但是家人的希望,更是国家的需要。主持人(1):我们的安全已经成为领导、老师、家长关注的一个话题。可我们意识到了吗?

主持人(2):我们在新闻里听到,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我们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第一环节:校园事件报道(播放PPT)

主持人: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边播放边解说。)

第二环节: 现场采访:班上的同学在课间有哪些不安全活动?谁能说一说? 主持人(2):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和同学的安全呢? 第三环节:展示校园安全活动图片。

主持人(1):通过校园安全图片的展示,我想问一问同学们,校园安全的知识你们又知道多少呢?

第四环节:课间活动安全常规知识竞赛。

一、判断题

1.课间活动的范围,学生课间可以私自出校园玩耍。()2.学生课间可以开展、参与激烈的课间活动。()

3.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不攀高、不跳台阶、在楼道不跨大步、不快跑不追逐、不做危险的游戏、上厕所不推挤等。()

4.在走廊、过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到轻声慢步,不争先恐后,不挤在一起。()

5.课间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累得满头大汗又急急忙忙赶着上下一节课也可以。()

6.课间活动中要讲文明、守秩序,团结同学,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嚷,发现不安全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7.课间活动可以在课室内进行,只要不乱抛果皮壳、纸屑就可以吃零食。()

8.上下楼梯靠左行走,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9.不得在走廊、走道、楼梯内打闹,不得撞击门窗或攀爬走廊栏杆,以免发生事故;在校园内,禁止互相追逐、狂跑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

10.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和教室内桌椅。()

11.老师在楼道、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让道,不得抢先拥挤,冲撞老师。()

二 选择题:

1.课间活动的范围,学生课间()

A.可以私自出校园玩耍。B.不能私自出校园玩耍。2.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以下行为应禁止:()A.攀高、跳台阶、在楼道跨大步、快跑不追逐 B不做危险的游戏、上厕所不推挤等 3.课间活动以下行为是对的:()A.要适量、轻松、愉快,以免下节课没精神

B.累得满头大汗又急急忙忙赶着上下一节课也可以。

4、课间活动要文明健康、安全有益,可选择:

A.跳集体舞、跳绳、踢毽子、砸沙包、打乒乓球、跳橡皮筋等活动,B.只要不发生危险就可以在校园、楼梯、走廓、教室内追逐打闹、奔跑。

5、课间活动中要讲文明、守秩序,团结同学,()

A.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嚷,发现不安全情况只要自己走开就行 B.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嚷,发现不安全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6、.以下行为应禁止:()

A.在校内外玩火,乱按各种开关、插座,乱动各种电器设备。B.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7、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或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8、遇到别人打架时()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B、去劝阻, 告诉老师

9、下课了,不能干什么?

A、做游戏、跳皮筋

B、在走廊里踢球

10、上下楼梯怎样行?

A、靠右行

B、左右都可以

11、如果你在学校里看见许多同学拥挤在一起,不可取的做法是 A、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情况危险,立刻报告老师 B、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招呼同学去看热闹

主持人(1):我们的安全是妈妈的牵挂,是国家的期待。为了家人,更为了国家,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啊!

主持人(2):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平安是福,平安是一首歌,第五环节:欣赏学生快板表演(课间三字歌)

下课后

莫追跑

轻说话

不喊叫

上下楼

靠右走

不拥挤

慢慢行

上厕所

要文明

不玩耍

不打闹

同学间

要友好

礼貌语

传校园 主持人(1):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主持人(2):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我们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如下倡议:

1、在走廊行走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跑。

2、不要在教室内跑、追逐打闹和玩游戏。

3、在校园内不要急跑,不做恶作剧,4、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推前拉后,不能滑楼梯。

5、放学时随队离开校园,不要停在校里。

6、体育课上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活动,游戏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主持人(2):最真诚的友谊是期盼,最良好的祝愿是平安。

主持人(1):最殷切的牵挂是父母,最美好的时刻是团圆。

(合):让我们共同撑起安全的保护伞,感受家的温暖,享受美好的生活。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我们永远祝你平安。

上一篇:风电电气检修规程下一篇:初中新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