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推荐15篇)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1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常用元件;知道简单电路;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认识简单的电路图。

科学探究:能对元件进行简单分类;能根据元件电路图拼装简单电路;能认识简单的电路图符号。

科学态度:喜欢拼装电子积木;善于大胆合理的拼装;保持热爱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养成良好的拼装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并拼装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

认识电路图符号,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子积木套材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小电子工程师 教学设计

(1)(出示城市夜景图片)教师提问:五彩斑斓的灯光是怎样亮起来的? 学生讨论:发电厂的电通过电线到了城市各处的电灯里。

(2)(出示电灯、电线、发电厂的图片,再出示汽车、公路、加油站的图片)教师讲解:电的输送其实和车辆在路上行驶有着类似的地方。谁来说说,这两组图片的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灯泡像汽车、电线像公路、发电厂像加油站。

教师小结:用电线把灯泡、发电厂连起来,让电在电线中流动,就像车在路上行驶一样,形成了电路。

2.动手操作: 活动1:

能试着用电子积木元件组一个你认为最简单的电路,让灯泡亮起来吗?(参考下图)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小电子工程师 教学设计

说说你的电路中用了哪些元件。(导线、灯泡、电池、开关)活动2:

试着换换电路中的元件,让灯泡亮起来,让电动机转起来。(参考下图)

操作要点:电子积木由透明的绝缘安装底板、各种彩色电子元件以及各种导线和垫片组成。每个元件都装有子母扣,绝缘安装底板上,等距离布置有若干个凸桩子扣,主要用来固定电子元件块和导线条。导线有不同的长度,操作时,可以把透明的底板覆盖在电路图上,用多彩的元件块组装出各种趣味电路,以此学到相关的电子原理和知识。

3.知识讲解: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电器元件呢?它们有何功能? 电池:一般指化学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有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内部装着电解质。当正极与负极用导线连接后,电池内部的电解质就发生化学反应,有电流流过导线;经充电后继续使用的称蓄电池或充电电池;我们的电子积木中还有新产品——太阳能电池,主要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光能。

灯泡:利用电流使物体炽热发光的一种电器。白炽灯是最早的最常见的灯泡。“百拼”中的灯泡额定电压是2.5v和6v各一只。家用白炽灯炮是220v。什么样的电源电压,配什么样的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比电源大,不能正常发光或较暗;灯泡的额定电压比电源小,容易烧坏灯泡。

电动机:俗称马达,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器。电动机的种类很多。“百拼”中的是一种小型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是3v,短时间使用6v电源不会烧坏,但容易烧坏把电流接到转动部分的换向器。

你能按照它们的功能把它们分类吗?能给每一类起个名字吗? 第一类:各种导线——导线

第二类:灯泡、发光二极管、电动机——用电器

小电子工程师 教学设计

第三类:电池、太阳能电池、手摇发电机——电源 第四类:电键、开关——开关

小结:电源、用电器、导线、一般还有开关,共同组成了最简单的电路。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观察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通路:合上开关,有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亮了,这叫做通路。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灭了,这叫做断路。

短路: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这种现象叫做短路。

教师用导线直接把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让学生摸摸电池,体验电池的温度。注意:短路时,电路中电流非常大,会发热烧坏电源和导线,甚至酿成火灾。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断路。

4.电路绘图:

能把你组装的电路画出来吗?试着画画。

画图时,如果按实物画出来,既麻烦又不清楚,所以我们常用符号代表它们,这样画出来就是电路图。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常用元件及符号。

小电子工程师 教学设计

试着用这些符号画出你的电路图。

5.实战演练:

拼装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元件,让飞碟飞起来。(参考下图)

(电动机可能正转、反转,导致有的学生的电扇无法变成飞碟,教师结合现象讲解电流的方向。)

6.创新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电路的知识,你能帮老师设计一个电子积木电路,用它来判断某物体是否导电吗?(附操作报告单)

小电子工程师 教学设计

7.元件归位: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2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前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科学感兴趣才会用心学习与探究。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掌握科学概念的必要前提。 而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往往是内隐的,平时很少会表现出来,教师教学时必须活用技巧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案例1:在《简单电路》一课的导入部分,我通过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回答与体验中,让学生的前概念充分暴露出来。

师:再过一阶段,圣诞节就要来临了。大家想不想要圣诞礼物?

师:要礼物可是有任务要求的啊! 白板出示任务卡:礼物不是人人得,要想得礼物,请先把灯点亮! (有了任务指示后, 学生已经了解了学习目的,也有了学习动力,学生兴趣瞬间被激发。 )

师:如果想让灯泡亮起来,那么大家觉得需要哪些材料?

此环节旨在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要让一个灯泡亮起来,除了有灯泡外,还要有电。于是,接着学生的思路,教师及时引出问题:实验室什么物体可以供电? 有了电池、灯泡、灯就可以亮了吗? 此时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还需要电线(导线)。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电路中材料的前概念还是较为清晰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前概念的调动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只有将学生的前概念充分暴露后, 教师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准确信息,才能架起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学习的桥梁。

二、引导探究,建立科学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需要帮学生架起原有认知与现在认知之间的桥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学生准备可供自主探究的实验材料, 让学生在与实物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获得更多信息,从而有效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揭示概念本质。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合适的材料 ,指向科学概念。良好的、有效的材料 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帮助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科学概念。

2.实验操作 ,引出科学概念。按照实验步骤 ,学生亲自试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从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在观察记录的资料中,部分学生会发现其中规律,还会产生其他新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做好舵手,引出科学概念。

3.组织交流研讨 ,在归纳反馈中使科学概念构建得到进一步深化。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可通过记录、整理、整合,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进行思维碰撞,逐渐理清思路,建立科学概念。

案例:回路概念的构建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同样的实验材料: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其实这样的实验材料安排限定了实验范围,但也正由于材料这种提供方式,让每一组实验结果对比性更强。每个小组都知道电池是供电的,导线可以传递电流,灯泡是用来发光的,所以自然而然会把这三样材料连起来。可实验结果出乎意料,12个小组中, 仅有3个小组顺利让灯泡亮起来。此时,其他9个组会对自己产生怀疑:都是同样的3个材料,为什么我们组的灯泡没亮呢? 于是对比记录图,找到实物连接的差异,最终发现要想使灯泡亮起来,必须使电流从正极流出,通过灯,再经过导线流回到电池的负极。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沿着电流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学生指尖体验。

这样简单方便的操作, 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这条路是一条可以循环的路,总是从电池正极出发,最终又回到电池负极。很明显,“回路”的概念在此清晰明了,学生有了实验的体验,有了路线的感受,有了知识的概括。

三、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科学概念

新课程强调用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解释概念中的含义。 补充实例不仅可以丰富表象,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所以教师在界定完概念后,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延伸科学概念。

案例:“回路”概念的实例应用

师:在刚刚电路中,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小风扇、音乐贺卡等那么会怎样呢?

生:小风扇会转动形成风、音乐贺卡可以唱歌……

师:为什么小风扇会转起来,音乐贺卡可以响起来? 提示: 小灯泡要发光一定要使电流经过灯泡,能形成电流回路。

生:小风扇和音乐贺卡其实和灯泡是一样的,都是有电流经过了它们,并形成了回路。

师:像小灯泡、风扇等这一类靠电工作的装置我们称为用电器。所有用电器都是这么工作的,要想任何一个用电器工作的话,就要使电流顺利通过用电器,并形成回路。这是学生“认知升华”的过程。通过实例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前概念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把学生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是每个科学老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科学概念教学是以学生前科学概念为基础的,在科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并经由小组讨论、对比等手段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同化与顺应,建构新的科学概念,并通过对新概念的拓展与运用,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真正做到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前概念水平和科学概念形成。前概念是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已有前概念,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并经由小组讨论、对比等手段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进行同化与顺应,建构新的科学概念,并通过对新概念的拓展与运用,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简单调频发射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篇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其具体做法是,利用注极体MEC做声电转换器、晶体三极管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利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再由发射电路将调制波发射出去,然后,用带调频波段的普通收音机接收信号。这样,便完整地进行了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全过程实践。下图是我们实践中的实验电路之一。

其中,MEC为声电转换器,R1为MEC偏制电阻,C1为偶合电容,将MEC产生的的音频信号送到后级放大;T1、R2、R3、R4、R5、C2组成音频放大电路;C3为音频偶合电容,将音频信号送至后级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R6、T2、R7、C5、L、C6、C7组成高频震荡电路;TIAN为发射天线。

T1可选择3DG6或9014,T2必须选择9018或C8050等高频管。C5和L组成的LC震荡器,其频率由C5和L的参数决定。

我们实践时一般将其频率没置在88MHZ-108MHZ调频广播频率段之间,便于用调频收音机作为信号接受设备。电源电压可在3V-12V之间设置。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4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学生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为后期的电学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中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内容:

1、提供问题情境,思考“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让学生用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把开关加进简单电路中;4开展拓展活动,制作红路灯。这么多活动如果在一节课内完成很容易出现“蜻蜓点水”。

所以这节课我以点亮小灯泡为中心内容组织教学,突出电流经过小灯泡形成闭合回路才能突出这一核心概念。

学情分析:从知识角度看五年级的学生对小灯泡、电池以及导线度比较熟悉,但对于它们内在的结构认识还是模糊的。如果给他们这些材料他们很容易将小灯泡点亮,但是方法往往是单一的,因为他们并不懂得其中的原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知道常用的电器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2,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2、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

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电池和小灯泡的模型卡片以及小灯泡的剖面图卡片,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观看多媒体,导入新课。

二、暴露学生前概念----思考如何连接让灯泡亮起来

给学生电池和小灯泡的模型卡片,让学生先思考再尝试画出连接方式,就是让学生直接将电池和小灯泡的模型卡片贴在记录单上用笔画线将他们连接起来就行了。

教师提问:同学们画出的这么多种方法究竟能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我们怎样去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三、让学生亲历探究------引发矛盾冲突

1,让学生拿出实物材料对自己的想法一一进行检验,观察实验结果并及时记录下来,在此教学过程中插入短路和断路的科学概念,并对学生进行用电知识的安全教育。学生检测之后会发现有很多的`连接方式并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因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让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正确的线路连接图。

3,全班交流分析,找出正确连接电路图的共同点即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电珠的上、下两个连接点都连接起来,小电珠就会亮起来。

四、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寻找小灯泡亮起来的秘密

1,提问:问什么导线从电池的正、负极出来必须要连接小灯泡的两个接触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呢?小灯泡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猜测一下小灯泡下半部被金属外壳遮挡的内部到底是怎样的?

2,观察打开的小灯泡,请学生画出他们的发现。

3,将所有的电路图中的小灯泡都用小灯泡的剖面图进行连接,请学生再次观察对比,找到小灯泡被点亮的秘密----把灯丝连接在一个闭合的线路中,建构起回路的概念。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 篇5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设计组装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掌握电池盒、小灯座和导线的安装和连接方法,画出简单的线路图,形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概念。但是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质量不是很好,导致很多学生在安装小灯座和电池盒时,时间用去了一大半,而且个别小组没有成功安装好,因为有些材料被折断了。

后来让学生点亮一个小灯泡,并画出简单电路图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很是困难,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根本没有按着教师的要求去做。个别画出来的电路图也是不准确的,导线没有画直,小灯泡画得不准确,电池盒也画出来。没有真正形成简单电路的概念,所以我只好临时改变教学流程,将下面的内容安排在下节课。

今天我承接上节课留下来的内容又上了一堂课,指导老师也来听我的课。总感觉整个教学流程不是很好,学生方应慢、交流部积极;而且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组装用电器时,注意点强调未到位,使个别实验组在安装电路时小灯泡没有亮,未找出原因。

2、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个小灯泡发亮的实验操作后,才展示其中一组连接的实物图,这并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做法,太过局限。学生的电路图画的不规范,没能及时的纠正。

所以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时,他们实验的很慢,显得交流的时间很紧迫。

后来指导老师给了我一些意见: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能够根据简单电路的原理,连接其它的小电器。并理解电路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装置。

4、意识到在做实验时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发给学生灯泡、电池、导线)

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认识它吗?(出示手电筒图片)

2、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3、为什么可以照明呢?

(二)新授 探究小灯泡亮的方法

1、手电筒里面有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灯泡、导线、电池、并贴出相应的图片。

3、今天我们就通过电池、灯泡和导线等来了解简单电路(板书课题——简单电路)

4、你对灯泡有哪些了解?(让学生明白灯泡外面的两个有金属的地方是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即可)观察一下它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5、你对电池有哪些了解?(说出电池有正极和负极即可)

6、你想利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7、看谁最先使灯泡亮起来,并且把亮的这种方法画在这张

纸上,这个小组就可派一个代表,利用我给你准备的灯泡和电池模型,(边说边贴模型)把这组的好方法展现在黑板上。方法可不止一种,简单的亮起来并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智慧,看谁的方法多,有一种就上来一种,怎么样?

8、在实验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9、现在开始实验。

10、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好方法?(这种亮吗?这种呢?)(有争议的请一组学生验证,只留能亮的方法,并且把重复的擦掉)

11、黑板上看似不同的接法,灯泡都能亮起来,说明他们肯定有共同点,到底是什么呢?一个一个观察。(必须有灯泡、电池、导线)

(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必须用上。)打比方,假如我左手拇指和小指代表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右手的拇指和小指代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应该怎么连灯泡才亮?这四个点必须依次连接。

10、再观察连起来的导线有什么特点。(教师可领学生一个一个观察,通过手势暗示)

(形成环状也可以说形成一个圈,)

我们把这样形成一个圈或者说形成一个环状的电路叫做闭合回路,你看这些电路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没有断开的地方?

13、(略讲)从导线的连接看感觉在灯泡这个位置是断开的,如果我们把灯泡解剖开,观察它的内部,金属架一端连着灯丝,另外两端连着外面的两个连接点。所以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10、刚才我们成功的探究了灯泡亮起来的秘诀,但是,你看,要是手轻轻一松开,灯就灭了,非常不方便,1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我们的双手解放出来,我给大家介绍两种工具(边说边贴模型)

12、怎么连才能形成闭合的通路呢?(从电池的正极出发,连到灯泡的一个链接线柱,再把另一个连线柱和电池负极相连,也就是使它们的每一个连接点顺次连接)(让两到三个学生说连接方法)

13、现在双手能解放出来了,很轻松,但是这样连接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引出开关)贴出开关的模型。

14、(学生试验二)怎样把开关连入电路中,才能使它发挥作用?(一个学生说方法)

你会了吗?试试看,边连边说方法。

三、总结 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知道了点亮小灯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必须要有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

2、必须是闭合的回路)

四、拓展

1、要是我把用电器换成小风扇,小喇叭你会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它们也工作起来吗?(出示小喇叭和风扇的图片)就象这个这样工作。(出示小风扇)

2、这些材料在简单电路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说出电池有提供能量、导线传输能量、开关有控制能量、灯泡有转换能量相近的作用即可)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简单电路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能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三)情感目标: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电路中的基本构件。

(二)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

(一)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二)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电流实验盒、大号电池、图钉、回形针、小硬纸板、红绿小灯泡、小电机、小喇叭。

(二)学生准备:

大号电池(学生每人自带一节)、尺、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晚上上街到处是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二)新课课题:

1、简单电路

(三)思考问题:

我们家的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它用了些什么物件?

学生回答:电线、开关、灯泡。

教师说明:我们家的灯泡和其它电器都是220伏的交流电,是民用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我们上课用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1.5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

(四)认识实验电路中的构件:P30

1、电源(大号电池1.5伏,凸起的一端是正极,用“十”表示,另一端(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是负极,用“一”表示)。

2、导线(有铜芯、铝芯,外面有绝缘层)。

3、开关(单联、双联)。

4、小灯泡(有1.5伏、2.5伏、4.5伏等多种,一般选用2.5伏).教师说明:电路中的常用符号、画图方法。

(五)实验操作一:P31(1)使小灯泡亮起来。

(2)使小电机转起来。

(3)使小喇叭响起来。

教师说明: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在电路中当它的电流在循环电路中流动时小灯泡会亮起来,小电机会转起来,小喇叭会响起来。关键是要使电流能循环。

(六)实验操作二:P31 在电路中加进开关。

有了开关的好处是?

学生回答:可以控制。

(七)实验操作三:P32 十字路路口的红绿灯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的?

教师说明:它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双联开关或多联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调节它们亮灯的时间。

(八)本课小结:

简单电路是由:

1、电源(电池),2、导线,3、开关,4、小灯泡(小电珠)组成的。

要使小灯泡发亮,它就必须是一个循环电路。循环电路就是有流出来的电流,通过用电器后有流回去的电流。电流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小灯泡才会发亮。

注意我们家用的“电”是不能乱动和触摸的,因为它是220伏的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触电身亡。

我们要做实验只能用电池和小灯泡。

六、作业指导:P73

七、板书设计:

1、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四、实验操作一

二、电路中常用符号

五、实验操作二

三、画简单电路图

六、实验操作三

一、预期学习结果

1、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术语准确描述简单电路的连接原理。

认真倾听别人对简单电路的连接的分析与解释,对科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2、科学知识

能根据所连的基本电路,画出电路图。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利用开关控制电流。知道电路畅通性的作用,解释电路畅通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电路知识解释家庭断电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师准备

电池、导线、小电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兴趣引入

师:出示圣诞树,然后再使圣诞树上的小灯泡亮起来,灯光闪烁,光彩夺目。提出问题:圣诞树上的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吗?

(这一提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由此引入课题。)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很是聪明,能解释小灯泡亮起来的原因。可是这里面有关于“简单电路”的科学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简单电路”

2、板书:

1、简单电路

二、动手操作、探究,发现新知识。

1、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同学们想一想,在简单电路中哪些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简单电路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为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基础。)

学生回答(电池、电线、小灯泡、开关等)

师:同学们能说出这么多的材料来,可见同学们对关于电的知识知道许多。现在老师只给你准备了以下几种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然后再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进行活动。

3、老师参与同学的活动,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小组进行汇报。

师:连接成功的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结合你小组所画的电路图说给同学们听。

连接不成功的小组你是怎样做的,请同学来帮他们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在学生的汇报中的强调性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灯泡不亮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使那些明白这一知识点的同学有一种光荣感,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记忆。对于不明白的同学,让他们认真的去倾听别的同学成功的做法与想法,找出病因。同时向别人学习那种认真思考问题的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另外,在同学的讲解中让学生学会画简单的电路连接图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连接不成功的小组改进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5小结:同学们在活动中,能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小灯泡亮起来。小灯泡能亮起来是因为我们连接的简单电路是一个电流的通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的电流只有通过小灯泡以后再流向负极,小灯泡才会亮起来。所有的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别的用电器你会连接吗?

(这是一种激励性的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所学到的新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用来解决其它的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学生的爱科学的性趣。)

(1)、出示一个小喇叭,替换电路中的小灯泡让学生重新连接电(2)、让学生尝试用开关来控制电路中的小电珠或是其它的用电器。

2、挑战自我:

课后,按书中32页的线路图自己制作一个红绿灯。

(总结:本课知识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是一个盲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电学的知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递进式的,阶梯的教学方法。首先设疑“圣诞树上的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简单电路中的最基本的材料有“电池、小灯泡、电线”等。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这些材料连接起来。这样很自然的过度到第二个环节,连接简单电路。同时要求学生在连接完后,用图将连接方法画出来。这样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为解决教学的难点做好了准备。当然,学生是不可能将线路图完整地画出来的,这一问题可以在学生汇报时。结合学生的线路图来补充完整,并强调画线图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难点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小结时,老师点明小灯泡会亮起来是因为在简单电路中我们所要连接的是一个电流的通路,只有在通路的情况下小灯泡才会亮起来,电路不通小灯泡是不会亮的。所有的用电器的连接都是这个道理。

连接简单电路在本课中是一个基本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了基本内容以后还要给予巩固,加深记忆,因此,我又提出将小灯泡换成其它的用电器你也会连接吗?让学生结合刚才所学到的知识很容易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7

在选择这两个实训电路时, 我既考虑了对元器件特性的学习, 又考虑对“功能电路”建立概念;既注重知识性的学习, 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考虑让学生制作成一个成型的实训成果。这样我选择了“光控语音电路” (图1) 和“串联稳压电路” (图2) 为实训项目。

首先看“光控语音电路”, 它是最简单的光控语音电路, 会发出“恭喜发财、好运常来”的语音。这种光控语音电路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知识的角度上看, 这个电路中涉及到元器件或电路块有:光敏电阻、音乐集成电路、三极管音频放大电路等。其简单的工作原理是由光敏电阻RL感知自然光的变化作为触发信号, 触发音乐集成电路HFC5208, 经VT9013进行音频放大, 驱动扬声器发声。要使这一电路能正常工作, 供电电源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采用3V的干电池供电, 还可以自制一个直流稳压电源。

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个以220V工频电源为输入、“光控语音电路”所需电源为输出的一个常见直流稳压电源———“串联稳压电路”。串联稳压电路可以将电路分为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两大部分。从知识的角度看, 该电路中有变压部分、整流部分、滤波部分、取样比较放大部分、复合管稳压部分、限流保护部分。在这些电路中, 相关的器件及其作用有:电阻的限流、取样作用;电容的滤波作用;二极管的整流作用、稳定电压作用 (正向导通压降不变)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三极管的开关状态、复合管管压降可调特性等。其基本工作原理是220V工频电经V1-V4整流、C1滤波后进入稳压电路, 通过复合管 (V7、V8) 的管压降调整稳定C3两端电压。其中由RP1、V9、V5、V6、R2构成取样比较放大电路;由R4、V10、R2、RP2、R3构成限流保护电路。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反馈类型;反馈极性;判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TN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61-02

1 引言

反馈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反馈有正负之分。掌握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有利于分析电路功能。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近年来对中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理论和专业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总结出一套易于理解的简单判断正负反馈类型的方法。

2 正、负反馈的概念及区别

在电子电路中凡是将放大电路(或某个系统)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反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用于影响其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若引回的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而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则称这种反馈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增强输入信号,则为正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区别是以反馈信号增强还是削弱原有信号的作用而定。负反馈既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还能实现特定的功能,因此,在放大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反馈是起增强原有信号(提高电路的放大倍数)的作用,但是在放大电路很少用正反馈,这是因为正反馈将引起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要加以避免。但正反馈也有有利的一面,即在波形产生和波形变换的电路中,我们需要人为地把电路接成正反馈形式,从而产生所需要的波形。在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正确组成反馈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就必须清晰准确地判别正负反馈。

3 正、负反馈的判别方式

不管什么类型的反馈放大电路,也无论采用什么反馈方式,都可以简化为如图1的方框图。

,说明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闭环增益Af 非常稳定,仅仅取决于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无关。

3.2 瞬时极性法

在具体电路中判断反馈极性,一般是利用电路中各点对“地”的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即假设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处于某一瞬时极性,沿放大电路通过反馈网络再回到输入回路。依次定出电路中各点电位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与原假定的输入信号瞬时极性相同,则表明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这就是瞬时极性法。严格地说,反馈极性与信号的频率有关,我们通常所说的反馈极性是指中频而言。在此频率下,通常把射极旁路电容,隔直流电容看作短路,把管子的极间电容看作开路,并且不产生相移。

运用瞬时极性法判定电路各点电位极性时,一定要非常熟练掌握三极管三种基本联接方式的判定及相应方式输出信号电压的相位关系。双极性型或单极型的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基本联接方式,其中双极型包含有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在共射极电路中,基极电位和集电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当有射极电阻并且没有旁路电容时,基极电位和发射极电位闲瞬时极性相同。在共基极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则射极电位的瞬时极性与集电极相同,当有基极电阻无旁路电容时,射极电位与基极相反。同理在共集电极电路中,因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基极电位与射极电位相同,与集电极电位相反。在集成运放电路:看反馈信号fX&是加在同相端还是反相端,单级集成运放反馈信号由输出端引回同相端的反馈为正,而引回反相端的反馈为负。

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用瞬间极性法的前提是按中频段考虑的。具体步骤是:(1)按中频段考虑,即不考虑电路中所有的电容对相位的影响。(2)用正、负号(+、-)或箭头(↑、↓)表示电路中各关键点对“地”的电位的瞬时极性(或瞬时变化),这种表示要符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3)要逐级进行。最后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与原输入信号的相位性关系判断反馈极性。其采用的步骤如图2所示。由此得出图2中的(a)加入的反馈为负反馈,图(b)加入的反馈均为正反馈。图2 采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

3.3 结构分析法

《简单电路》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4、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

三、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灯泡、灯座、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棵用许多小灯泡点缀的圣诞树,灯光忽闪忽闪,光彩夺目。

2、谈话:这棵漂亮的圣诞树大家喜欢吗?大家想不想也做一棵这样的圣诞树呢?其实它很简单,有谁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二)认识电池、小灯泡的结构

1、对于电池和小灯泡你们熟悉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电池和灯泡剖面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灯泡的两个接线点)。

(三)探究简单电路的构成

1、谈话,激发学生探究简单电路的兴趣。(大家认识了电池和灯泡以后,老师给你们这些材料你们能把小灯泡接亮吗?)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3、四人分组实验,教师到小组进行指导

4、汇报交流

(1)请接亮小灯泡的学生到讲台展示实验成果、画出的电路图并介绍是怎样连接的。

(2)请没接亮的同学到讲台展示实物并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

5、引导学生比较几种连接方法,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即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上下两个接线点连接起来,小灯泡就亮了)。

6、提问:这样连接以后,为什么小灯泡就亮了呢?(有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借助flash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灯泡是如何亮的。

7、,让失败的小组再次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8、指导由实物电路图转化为由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课件出示元件符号并指导画简单电路图)

9、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很棒,把小灯泡接亮了,但是不能让它总是亮着哦,这样很浪费资源,哪位同学有办法控制它的亮和灭?

10、学生回答:往电路中加开关

11、分发开关,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按要求实验组成完整的简单电路,教师到小组进行指导。

12、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借助flash课件了解开关是如何控制电流流通的。

13、小结(像这样由一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我们把它叫做简单电路)

(四)拓展延伸

1、电池连接小灯泡会发亮,那么把灯泡换成其他电器会怎样?

2、学生回答

3、小结:电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小灯泡发亮,电可以做很多事情。

4、提问:把电路中的小灯泡直接换成导线会怎样?出示flash课件,把电路中的灯泡换成导线,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短路的后果。

(五)总结巩固

1、课堂回顾: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与探索你们有什么收获?

2、讨论:今天,我们的实验为什么不用插座电源,而要用

电池呢?(插座电源是220伏,电池是1.5伏,人的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

3、教师总结并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六)完成课件里的课堂作业,(七)课后延伸

1、思考:怎样能使更多小灯泡亮起来?

2、回去把自己学到的本领做给家里人看。

3、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和灭。教学反思:

《简单电路》的说课稿 篇10

一、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手电筒,我们先通过一条新闻重新认识一下手电筒吧。

(电子白板展示手电筒,在从资源库中插入新闻视频)师:你对手电筒有了什么样新的认识呢?

生:能求救。

师:对了。在危险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学会自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手电筒里小电珠发亮的秘密。

二、认识电池、灯泡、导线

(电子白板展示手电筒的剖面图)

师:你知道手电筒有哪些部件组成的吗?

生:电池,小灯泡,电线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找到对应的资源拖出放在白板上)师:我们再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电池有哪些特征?(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聚焦在电池上。)生:电池一头突出来了,另一头是平的;两头分别有“+”“―”号师:“+”表示电池的正极,“―”号表示电池的负极,这两极都是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电池是提供电能的,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电源。(最好能实现3D的翻转效果)(白板聚关灯功能展示小灯泡)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灯泡,有什么特点?

生:上面有个玻璃做的玻璃泡。有两根竖着的金属架,中间有灯丝,当有电通过它的时候,它就会发光、发热了,还有一个金属外壳,底部还一个突出的金属触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它有两个金属部位裸露在外面:一个是侧面的金属外壳,一个是底部的金属触点。还有一样很重要的部件:导线。(白板聚关灯功能展示导线)生:它是外层裹着一层橡胶的金属线。

师:导线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需要用各种材料做成,有铁的,有铜的,有铝的等等。导线的作用就是让电通过。

三、连接简单电路

师:同学们能不能点亮这个小灯泡呢?可以移动小灯泡和电池的位置,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有哪位同学想来挑战一下?

生:(移动灯泡和电池,画连接方式。)

师:这位同学画的连接方式到底能不能点亮小灯泡呢,还要请他来试一试。

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连接好电路。)

师:(在帮助学生连接电路时还要进行指导)在把导线和电池接触的时候,老师可以透露给你们一个小窍门,把导线弯成很小的一个小圈圈,再按在电池的一头上,友情提醒,一定要按紧罗。

生:(仔细听老师的提醒,观察小灯泡的亮灭)师:这种连接方式不能点亮(或能点亮小灯泡),我给它个哭(或笑)脸。(用电子白板把这种连接方式连同评价一起移动到白板一角)师:还有同学想上来试试的吗?

生:(再画一种连接方式)

师:再请你来试一试,你的这种方法能不能点亮它。

生:(在老师帮助下独立完成实验)

师:到底还有那些连接方式呢?它们能不能点亮小灯泡呢?下面就是大家的实验时间了。在做实验前,老师要特别强调几点实验要求。

1、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工明确,合作连接。

2、先在记录纸“方法一”的方格中画出连接方式,再按这种方法合作连接。如果小灯泡被点亮了,就在“方法一”上贴一个笑脸;否则贴一个哭脸。

3、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完成“方法二”“方法三”等。有几种方法就完成几种。

4、在用导线连接小灯泡或者电池时,一定要接触金属部位,并且按紧。

5、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

6、限时6分钟。)

(白板插入计时器,播放音乐)(认真巡视,找合作得最好的组,还要找有点亮也有点不亮组的代表性地连接方式)师:在刚才实验过程中,有个组井然有序,各司其职,他们得到了老师5分的奖励。现在请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找刚才巡视认定的组,打开白板上的展台功能。)生:(小组成员把记录纸在镜头前展示出来)我们小组尝试了四种方法,有两种方法是亮的,有两种方法是不亮的。

师:(学生在讲和验证连接的时候,老师用白板展台的拍照功能拍下有代表性的连接方式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师:非常棒,表达流畅,并且通过实验有了自己的发现。你们的优秀为你们组赢得了5分。

还有哪个组也想来show一下的?

(重复上述过程)

四、认识电流,了解电路

师:有的组发现了小灯泡点亮的秘密,有的小组还没有发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白板展示亮和不亮的连接方式,不亮的排成右边一竖排,亮的排成左边一竖排,用白板的幕布功能把不亮的一竖排挡起来)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种连接方式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小灯泡的两个金属部位都用上了,电池的两个金属部位也用上了。

师:眼光非常独到!这就告诉我们想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必须把小灯泡的两个金属部位和电池的两个金属部位分别连接起来,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用导线把他们连接起来。

师:为什么要这样连接小灯泡才能亮呢?这就要揭示小灯泡内部的秘密了。

(白板插入“点亮小灯泡”的flash动画)

师:两根竖着的金属架一根连着裸露在外面的金属外壳上,另一根连着最下面的金属触点。正确连接以后,电池里的电就会从正极顺着导线流动了,我们把它叫做电流。当电流通过灯丝以后,又顺着导线回到了电池的负极,这样电流就会源源不断地把电能提供给小灯泡了,小灯泡就会亮了。电流经过的线路,我们就把它叫做电路,(在白板上用)只有电路畅通,并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会亮。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不能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修一修?用笔划线代替导线。(白板的幕布从右边缩小到中间)生:(举手,尝试修改电路,并验证修改以后确实能点亮小灯泡)师:我们终于揭开了手电筒里小电珠发光的秘密了。(白板资源库中点“完整电路”flash动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手电筒里的电路和电流的流动。

五、拓展

师:手电筒里和点亮这个小灯泡的电路中,我们用到的电源是这种电池,它叫干电池。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的电池?有同学见过吗?

生:纽扣电池、铅蓄电池……(教师用白板点击资源各种电池)师:每种电池都要用在合适的地方,可不能乱用,否则会出现安全问题。这个电路中的小灯泡叫做用电器,还有许多其他的用电器也和小灯泡一样连入电路进行工作的。比如小电机、小风扇。

(教师用白板点击资源小电机、小风扇)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没有感到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生:手按住不方便……

师:老师介绍两个新朋友给你们认识,解放大家的双手。它叫电池盒,它叫小灯座,有了它们我们的连接就方便多了(白板展示电池盒,小灯座),(下节课)用它们再来连接一下刚才的电路,好吗?

师:先好好认识一下这两个朋友,要怎么用他们?

师:现在就请大家在两个新朋友的帮助下重新点亮小灯泡吧。

生:(实验)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11

透视时, 突然听到控制台内“叭”的一声, 随后冒出一缕烟, 透视中断;切换到Ⅱ台也无法摄影, 并报故障代码“10”。初步检查发现, 透视初级电路Rf5电阻烧毁。更换后低条件透视时该电阻很快发热烫手, 且该电路中熔断丝熔断;同时, 透视管电流显示因超过显示范围而无任何显示, 监视器无图像。

2 分析检修

透视电路Rf5电阻烧毁及摄影时报故障代码“10”, 表明曝光时高压电路电流过高, 而且两管球分别工作时都出现故障, 则表明故障出在公共电路。根据结构原理分析判断, 故障只可能在高压发生器内或灯丝电路部分, 首先考虑高压发生器内短路。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 在测量灯丝电路板上±80 V正常后开始对高压发生器内各高压部件逐个检查, 以判断高压发生器是否正常。第一步, 取下高压整流器用兆欧表测量, 并观察各器件外观, 未发现异常。第二步, 逐个拆下高压整流器, 用最低条件进行透视试验, 发现透视管电流显示值为5~8 mA, 监视器仍有图像, 但图像较暗;同时, Ⅱ台50 m A摄影能正常进行, 但自耦变压器交流声很大。怀疑高压变压器匝间短路, 而非高压击穿短路。第三步, 拆开高压发生器, 断开高压初级P1、P2端和高压整流器, 用万用表测量高压变压器次级绕组阻值及外观, 无明显异常。然后, 给高压变压器次级绕组加50 V交流电压, 测量次级绕组电流和初级绕组两端电压, 计算高压变压器变压比, 并逐渐升高电压至100 V进行测量计算, 发现数值正常稳定。通电1 h后, 高压变压器表面无明显升温, 说明高压变压器正常。

回到灯丝电路板寻找故障原因, 由于故障现象表明故障点位于各挡摄影管电流及透视管电流控制的公共部分, 且±80 V电压正常, 说明灯丝电路板上稳压电源部分及D9、D10、D11正常。当用替换法替换D12时, 发现故障消失, 机器恢复正常。由此, 可断定故障是由于D12损坏所致。

3 体会

(1) 该设备灯丝电路与传统磁饱和稳压原理不同, 采用高频逆变电路以保证各管电流值稳定, 控制精度高, 但也带来了电路复杂, 电子元器件易出故障的缺点, 故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电路工作原理。在用示波器判断有困难时, 为提高效率, 最好采用替换法判断。

(2) 此类高压和低压部分故障均会出现类似现象, 给故障判断带来难度, 需逐个分析判断。检查高压部件时, 一定要小心谨慎, 特别是判断高压变压器匝间短路, 要掌握其方法要领。

(3) 通过这次检修明确了该设备高压变压器正常值, 以供今后参考。高压变压器次级绕组直流阻值分别为3 730、3 760Ω, 变压比约为1∶250。为了判断高压变压器故障而采用逆向给次级绕组施加50 V交流电压试验时, 次级绕组空载电流正常值约为4.4 A。

小学科学《简单电路》参考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知道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

1.会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3.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1.知道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篇13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1.3.1且(and)+1.3.2或(or)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1: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12能被3整除;(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二、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p且q”.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当p,q都是真命题时,时,是假命题,四、学生探究 问题2: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1)27是7的倍数;(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归纳总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2.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

五、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p且q”.

2、当p,q都是真命题时,题时,是假命题.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3.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4.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课后习题

1.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A.简单命题

B.非p形式的命题

C.p或q形式的命题

D.p且q的命题 2.命题“方程=2的解是x=±

是()A.简单命题

B.含“或”的复合命题 C.含“且”的复合命题D.含“非”的复合命题 3.若命题A.C.,则┐p()

B.

D.

4.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A.p或q

B.p且q

C.非p D.简单命题 5.x≤0是指

()A.x<0且x=0

B.x>0或x=0

C.x>0且x=0

D.x<0或x=0 6.对命题p:A∩=,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且q为假

B.p或q为假

C.非p为真

D.非p为假 参考答案:

1. D 2.B 3.D 4.C 5.D

6.D

板书

家庭电路教案1 篇14

授课人:向先锋

授课时间:2018.3.12

授课地点: 初三(168班)

课题:家庭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的作用。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知道熔丝的作用和使用原则。

4、会安装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和插座。

5、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对几种触电情况的认识,了解到有关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重点:

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

2、熔丝的作用和使用原则。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功能,会安装家庭电路,学会解决家庭电路的一些问题。

教具:

1、电能表、闸刀开关、熔丝、白炽灯、插座等实物;

2、计算机及大屏幕投影机等。

3、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实验法、点拨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用电工包装了很多家庭常用的工具(展示给学生看),请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学习家庭电路的组成与安装,并教大家如何动手安装家庭电路(如:开关、插座、灯头)

二、新课教学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1、家庭电路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指名学生回答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电能表、闸刀开关、熔丝、白炽灯、插座等实物)

2、这些部件的作用是什么?(调用课件,演示与提问交错进行)

(1)进户线由火线与零线组成,将电能引入户内;(2)电能表:计量电能消耗和仪表;

(3)闸刀开关,为维修线路和更换电路元件而设的总开关;

(提示:注意电能表与闸刀开关的安装次序)

(4)熔丝:电流达到危险程度前自动切断电路的保险装置;(5)用电器:白炽灯、插座等。

【插问】:家庭中有哪些用电器?插座的作用是什么?(6)开关:控制用电器支路通断;

【提问】:(用电器之间应怎样连接?开关与用电器之间又应怎样连接?)(7)用电器的连接原则;(8)电流的方向;

(9)家庭电路的安装口诀;

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座; 火线接进保险盒,再进开关接灯座。(10)电流流向示意。

(课件演示)

(二)、白炽灯

1、【提问】白炽灯为什么会发光?

(课件演示)

2、【提问】螺口灯泡的连接特点是什么?

(课件演示)

3、白炽灯的制作方法

4、白炽灯的种类

5、【提问】为什么漏气或打破但灯丝仍完好的灯泡,通电后亮一下就坏了?

(指名回答后,用课件揭示答案)

(三)、熔丝(保险丝)

1、【提问】保险丝用什么材料制成?

(指名回答后,用课件揭示答案)(课件演示:合上开关,灯亮)

2、怎样选择保险丝?

原则——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提醒学生注意):保险丝一定要串联在电路中!

课件演示:插上电炉,保险丝熔断;

【提问】为什么?电路出现什么故障?

继续演示:火线与零线之间短路,保险丝熔断。

3、保险丝的作用:电流达到危险程度之前自动切断电路,防止电路损坏或引起火灾。【课堂练习】(课件演示)(1)指出本电路接法上的错误。(2)指出图示电路中的错误。

(3)图中螺口灯座ABCD四种接法中哪个正确?(以上均指名学生回答后,用课件揭示答案)

(四)、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提问】:什么范围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课件演示):36V以下的电压对人不会产生危害。

2、单相触电:

(课件演示):低压电路(220V照明电路和380V动力电路)会造成人的单相触电。

3、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4、高压跨步触电:

(1)6600V以上的电路称为高压电路;(2)(课件演示):跨步电压触电;(3)脱离危险区的方法。5(课件演示):高压电弧触电。

【课堂练习】:飞鸟停在高压电线上,为什么它不会触电?(指名学生回答后,用课件揭示答案)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重点复习并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各元件的作用及熔丝的选择原则。布置作业:

电流与电路说课1 篇15

作者:刘竹花 日期:2011年11月19日

核心提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地位:《电路与电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电荷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三个:电流概念、电路概念、电路图,是后续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地位:

《电路与电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电荷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三个:电流概念、电路概念、电路图,是后续学习电学的基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编者意图:

教材一开始就让学生连接电路,然后在实验和《电荷》(上节)的基础上学习电流的形成与方向,继而学习电路的组成,最后学习电路图——这样安排,既可让学生具有对电路的真实体验,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感和神秘感,也可唤起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电世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做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知道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和“能说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电路”等要求,以及学生对电路、电流认识模糊但又有极强好奇心的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认识电流的形成与方向、电路的组成与电路图元件及画法。

②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和用电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③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及实验,认识电路元件及符号,尝试连接电路;培养观察、实验操作、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重点与难点:

电路组成是后续学习的基础,电流的方向对以后的电路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电路图则是分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手段,后面的学习会经常使用;而学生对“电”只有一些零星的认识。——由此确定本节的重点:

(1)重点:①电流的产生与方向;②电路组成。③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电路识别、规范画电路图方面出错非常多,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因此确立本节难点:

(2)难点: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多数学生对电路、电器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多是道听途说,认识非常片面。

而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由此确定本节学法:(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原因)——讨论——(练习)应用。

三、教法及教具:

1、教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探究法可以通过实验这种直观的演示(或体验),有效地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本节知识,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法;而部分物理知识是实验也难以显示出来的,必须用讲解法作为补充。

另外,教材设计的流程:电流 电路 电路图,是从看不见的电流入手的,不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习惯,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因此,我把教学流程改为:电路 电路图 电流。

整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力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教具:

多媒体展示台、课件、学生实验电路器材(电池、电灯、发光二极管、开关、导线)。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习,可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意识,可有效化解学习新知识难度;以多媒体展示台、课件来帮助上课,可化抽象为具体、化虚无为直观,还可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3、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2演示电铃响。分钟)

泡亮和灭,怎么连接?——在学生实验后说明:你们连接的电池、电灯、开关、导线就组成电路。

二、新课教学:

1、电路:(3分钟)

用:(4分钟)

部分组成?

思考、讨论并激发兴趣,消除学生对

“电”的畏惧感和神秘感。提出问题1:想要用开关的来控制灯连接。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情景(1)概念: 问题2:观察电路,看看电路由哪些学生回答问

题,并通过思中归纳知识,建立理论联结合实验电路(或者课室电路),与考、讨论与回系实际的意识和环保意学生共同总结电路的概念并投影:由答,总结出电识,体现“从物理走向社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电路的概念和组会”的理念;突出“电路”流的路径。

成。

这个重点;通过介绍三峡水电站的情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元件作投影:电源(电池和发电机)、用电

器、开关、导线的一些图片并简要介

绍)。

请学生思考、问题3:电路的这些元件有什么作用讨论、实验并培养学生联系的意识和呢?

引导学生实验并总结:

把电池取下来,观察灯还亮不亮?——提供电能。

尝试说出电

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

源、用电器、力。再次突出“电路”这个作用。

1、电源:请学生在接通电路灯亮后,开关、导线的重点。

让学生自然地从电路过道电路图的作用。

2、电路图:

2、用电器:电风扇、电饭煲在什么情

(1)概念: 况下可以工作?通电——消耗电能。

(2分钟)

3、开关:开关断开时灯不亮,闭合时

灯亮——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把电源和用电器连接起来

(2)常见的——输送电能。一些电路元件

符号:(7分钟)

见的一些电路:(3分钟)

3、电流:

思考、讨论并渡到电路图的学习,并知问题4:如果想要告诉其他人电路的回答。连接情况,我们要带着实物给别人看,很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图表示。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电路图:用统一的电路元件符号来表

练习画电路元让学生熟悉电路元件符件符号及连成号,练习画电路图,力求

通过练习和纠错讲解来突破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04页图5.2-8,画电路图。出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的符号并

连成电路,同时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

画。

结合学生的板画讲解电路图的画法。

强调:导线交叉不相连的画法并实物

尝试回答。

(3)生活中常演示。(投影并演示)

(1)电流的形

成:(2分钟)

画电路图注意事项:

1、导线横平竖直;

2、导线不能交叉;

思考、讨论并

实验、观察、加深对电路和电路图的3、元件不能画在电路拐弯处。思考。(2)电流的方投影:生活中的一些电路:小灯泡电

向: 路、手电筒、楼道电路、门铃电路、(4分钟)电吹风电路及电路图。

观察、思考

问题5:为什么电灯能亮?

有电流——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

(3)获得持续问题6: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电流的条件: 启发:水流、车流的形成。(2分钟)投影:电流形成的三种情况。

问题7: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有两个,我们怎样规定电流方向呢?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指出: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

演示: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验。

问题8:是不是有了电源,灯就一定会亮?开关断开时灯亮吗? 结论: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1、有电源;

2、电路闭合

三、小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或收获。学生大致小(2分钟)

结。

四、练习:

1、如图,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 完成练习。(8分钟)是______。(插图)

2、想想议议。

3、P105页第1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讲评。

五、作业布置:

1、课本105页第2、3题(直接画出

(1分钟)电路图)。

认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从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自然地转入到电流的学习。通过类比,使学生的经验发生正迁移,有效理解电流的形成。

通过动画演示,把电流的形成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一个理解的阶梯,降低难度。

把问题细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结论,可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总结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点明本课知识。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并强化对电路的理解,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延续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

2、学生阅读两则小资料。

六、板书设计: 第五章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一、电路:

1、概念: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元件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

二、电路图: 画法:导线横平竖直

三、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正极 用电器 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有电源 ②电路闭合

力,拓展知识面,能较好的突破难点。

上一篇:寒假学生活动方案下一篇:会议签到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