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信息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后备干部信息(共8篇)

后备干部信息 篇1

科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XXX,男,XX 年 XX 月出生,汉族,XX 年 XX 月参加工作,XX 年 XX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

一、政治坚强,具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该同志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主动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理论 修养,具有强烈的政治认识、大局认识和责任认识,能时刻 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

立场,有着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都能够旗帜鲜明、立 场坚定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二、作风扎实,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敬业 精神 该同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动进取,勤政务 实。他担任计生助理两年中,全镇计划生育工作有了较大进 步,在全县排名前列。担任党委秘书三年多来,顾全大局,凡事以事业为重,能够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并且主动配 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尽职尽责。讲求实效,深入基层,开展 调查研究,明实情,出实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有 着敢于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对任何工作都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保证了各项工 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注重学习,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 高知识水平。讲究团结,尊重领导,热度服务,公道正派,谦虚谨慎,以诚待人,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三、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该同志坚信,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他坚持在繁忙的工作中,精心钻 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 同志学习,使他逐步成长为一名有过硬本领的业务骨干。作 为党委秘书,该同志能够协调好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干部之 间的各种工作关系,得到了领导和干部的一致好评。

四、清正廉洁,自觉地高标准遵守廉政方面的各项规定 该同志在廉洁自律方面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 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警钟长鸣,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 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艰苦奋斗,勤勤恳 恳,任劳任怨,不为名、不图利,耐得住工作的艰苦,守得 住生活上的清苦。

五、在此次副科级后备干部推选过程中,该同志坚持不打招乎、不搞串联,在参与推选的 105 票中,该同志得票数 为 42 票,得票数排第二名。

六、同志主要的缺点 是工作当中还不够泼辣大胆。

综上,该同志符合后备干部推选条件,予以推荐。

科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一、基本情况

潘利众,女,1969 年 8 月生,现年 40 岁,回族,大专文化,1992 年 8 月参加工作,1995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市环保局局办公室主任,科员。

潘利众局同志于 1991 年 7 月毕业于市环保局学校环保专业,同年 9 月分配到市环保局工作至今。其间,2001 年 8 月考取省委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参加在职函授教育,于 xx 年 7 月毕业,取得大专文凭。

二、德才表现:

自参加工作以来,潘利众局同志能主动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知识,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主动主动,兢兢业业。在开展环保宣传工作中,主动组织参加环保宣传讲课,组织各种环保宣传。在局办公室期间,能较好地协助单位领导抓好机关行政事务,具有优良的组织协调能力,曾多次被市市局、市局评为工作先进个人;xx 年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环卫”先进个人,xx 年 7 月被地委、行署评为地区“环卫”先进个人。

潘利众局同志平时工作主动,作风正派,严格遵守法律和局规章制度,政治觉悟搞,组织纪律性好,廉洁自律,从未出现过各种不良行为和违纪情况。

三、主要不足:

理论深度有待提高。

四、民主推荐情况:

单位于 2016 年 12 月 18 日进行科级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加推荐 23

人,赞成 22 人,得票数列第一。

科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后备干部信息 篇2

鉴于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后备干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美天商业公司领导层在后备干部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大力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 采用梯队化的管理方式,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正视现实, 完善制度。

上海美天商业有限公司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当时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带着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区烟糖公司、区燃料公司、区粮食局、区副食品公司等国有企业, 无力和大卖场、大超市相抗衡, 因此区政府决定将上述公司合并, 组建成立了美天商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深化改革和资源整合, 公司在市场经营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可是公司在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断层, 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究其原因, 是由于长期以来, 国有传统企业受自身机制、用人观念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制约, 员工基本上是“只出不进”的 (只有职工退休时“自然减员”的流出, 而流进的则很少) , 总之, 人才流动性差, 人才流入的渠道少。公司的领导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 最先在基层锻炼后当上管理人员, 然后担当基层领导干部, 再当企业的中层干部, 待企业领导班子有人退休, 岗位出现空缺时, 中层干部中的“佼佼者”才有机会进入领导班子。近年来, 公司也招收了一些大学生, 但大学生中能够成为中层干部的很少, 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的就更少。因此, 后备干部断层的情况就越演越烈了。

面对后备干部紧缺这一关乎企业前途命运的问题, 公司领导层相当重视, 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公司人才梯队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保证人才梯队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同时经过两上两下反复的讨论、修改, 形成了《美天商业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制度》, 从指导思想、工作机构、职责分工、梯队设置、专业构成、选拔条件、选拔流程、时间安排、培养方式和考核激励等十大方面对人才梯队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要求, 对梯队人员的培养、考核、使用等工作进行了细化, 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还把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列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而更明确了梯队工作的领导责任, 为梯队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同时确定各单位的组织部门是梯队人员的日常管理部门, 在梯队人员管理过程中应起到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 为梯队人员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严格把关, 注重品行。

根据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制度的规定, 人才梯队建设分为三个梯队 (层级) , 第一梯队:培养目标是成为公司中层、二级公司班子成员及以上的干部, 由公司直接管理, 各二级公司配合协管;第二梯队:培养目标是成为二级公司中层干部、三级公司班子成员, 以各二级公司为主进行管理;第三梯队:培养目标是成为基层管理干部, 在原先的岗位上跨一个台阶, 以各三级公司为主进行管理, 梯队在专业设置上则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由于梯队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决定着企业未来领导干部的素质。因此在梯队人员的选拔方式上坚持创新思路, 高起点、严要求。首先公司上下统一认识, 扫除思想上的“拦路虎”, 轻装上阵: (1) 破除论资排辈思想。论资历, 但并不唯资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选人观念, 对品质好、能力强、作风正、有发展潜力的员工, 不拘一格选拔。 (2) 破除求全责备思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 看大节、看主流、看潜力, 按照梯队建设的专业设置、结构合理的要求, 选拔配备梯队人员。 (3) 破除平衡照顾思想。坚持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 严把关口, 不因人情降标准, 不因亲疏做取舍, 不因好恶论长短, 按照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 努力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选拔上来。

为了确保梯队人员队伍的数量、质量和活力, 使美天商业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有充足的后备人选, 在公开选拔条件和标准的基础上,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努力营造能够使优秀中青年干部得以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 具体方式为: (1) 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群众举荐 (员工10人以上联名推荐) 、组织部门审核把关的方法, 确定入围人选;通过笔试、面试、考核、考察的程序, 全方位、公平测定每位竞选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从而择优选拔梯队人员。 (2) 在梯队人员遴选过程中注重将临场发挥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 (3) 在梯队人员遴选过程中将定期选拔与不定期考察结合起来。把那些考核优秀、但因职数限制未能入选或未能上岗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纳入到梯队中来;把那些群众公认的政治、业务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到梯队中来;把那些在处置突发事件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的优秀人才, 尤其是他们中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纳入到梯队中来。于是, 拓宽了公司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视野, 为更多人提供了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三、提供平台, 规范管理。

美天商业公司经过认真调研, 在充分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对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的基础上, 在公司和子公司的各主要岗位上, 按照最多1∶1.5的要求建立起了一支分三个层级、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梯队。

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选拔出来的梯队人员大多年纪轻, 思想活, 知识水平较高, 但在政治理论水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是略显欠缺。为了让梯队人员能够尽快成熟, 担负重任, 公司针对梯队人员的特点及成长规律, 对他们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培养锻炼, 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是抓好“学”。首先是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梯队建成后, 对所有梯队人员进行培训。以当代企业职工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加强对梯队人员的理想信念和“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真正确立“爱岗敬业, 公正诚信, 廉洁自律, 创新进取”的职业道德规范。

其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根据公司经营特点, 按照梯队专业设置要求, 经过对梯队成员培训需求的调查,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分门别类的培训活动, 比如开展业务知识讲座、专题座谈会、学习讨论会, 演讲活动;到其它大型国有、民营、外资、合资企业去参观学习, 开阔视野, 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 拓展自己的思路, 逐渐提高梯队人员现代管理能力。

美天商业公司在实际操作中, 摸索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培训方法, 即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外送培训相结合, 做好对梯队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集中培训是以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知识培训为主, 外送培训则以业务知识培训为主, 把理论培训贯穿于梯队人员培养的全过程。并且要求梯队人员制订自学计划, 梯队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梯队人员自学的情况, 鼓励梯队人员在职攻读更高的学历学位。这样多管齐下, 以期不断提高梯队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相关业务水平。

二是强调“炼”。当前, 国内企业常用以下五种实践锻炼方法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定岗压担、多岗转换、上挂锻炼、下派任职、应急磨砺。美天公司结合实际, 针对商业网点综合管理、商品营销、人事党务、行政管理、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等不同培养方向的梯队人员, 分别采取其中几种方法进行定向培养。 (1) 放到基层去“炼”。对于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梯队人员, 先放到基层去进行任职锻炼, 丰富阅历和经验, 增加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大胆放到重要岗位去“炼”。让梯队人员参与公司的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 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 考察梯队人员的能力, 磨练意志, 为梯队人员提高自身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增长业务才干创造条件。 (3) 放到信访岗位上去“炼”。信访部门经常面对不同的矛盾群体, 把梯队人员放到这个特殊的部门去锻炼, 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职工群众的困难和疾苦, 磨练他们的耐性, 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政策理论水平。 (4) 放到更高层次岗位上去“炼”。对于一些特别优秀、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梯队人员, 公司结合实际, 为他们铺设成长的“快车道”, 不过分拘泥于梯队的三个“台阶”, 大胆提拔到适合岗位上去压担子, 促进他们早成才。

三是注重“管”。公司对每位梯队人员制定了具体的培养计划,

按照梯队制度要求, 确保对梯队人员管理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1) 采用带教制:由梯队管理单位为梯队人员选好带教老师, 梯队人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制度规定了带教老师的职责:在工作中, 带教老师要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等指导梯队人员, 辅助梯队人员解决工作的困难, 对其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给出建议;带教老师要经常和梯队人员谈心, 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具体要求, 适当压担子、提能力、促其成长;带教老师要督促带教的梯队人员写工作小结, 并从思想品德、大局意识、工作实绩、责任意识、团队协作、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创新意识、分析能力十个方面, 填写带教培养工作手册, 对梯队人员进行点评和打分, 指明努力方向, 搞好“传帮带”。 (2) 采用轮岗制:开展不同岗位分工之间的交流, 包括跨类别之间的交流, 如政工到行政、行政到政工, 进行多岗位培养;开展基层到公司、公司到基层, 子公司到总公司本部、总公司本部到子公司, 营业网点到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到营业网点的上挂下派培养。 (3) 采用助理制:梯队人员可以在部门经理助理 (或基层书记助理) 的岗位上培养, 让优秀的梯队人员得到锻炼的平台。在部门经理助理的岗位上培养锻炼若干年, 就可以提拔进入中层干部队伍。中层干部被列为梯队人员后, 条件成熟的可以压担子, 让其担当总经理助理 (或党总支书记助理) , 全面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 参与经营管理工作。 (4) 严格执行考核制:有五个规定动作:1) 本职工作考核:每年一次, 由梯队人员单位对其进行考核;2) 带教老师评价:公司每半年对梯队人员进行考核, 在梯队人员小结的基础上, 由带教老师做出评价;3) 职工民主测评:每年一次, 由单位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小组召集职工, 开展民主测评工作, 访谈梯队人员周围7-10人, 由被访谈人填写“梯队人员考核表”, 然后由工作小组人员汇总计算出平均分数;4) 单位领导评议:每年一次, 由梯队人员单位的班子领导填写“梯队人员考核表”, 对其进行期末考评。在上述四方面考核测评的分值加权平均的基础上, 汇总得出期末考核成绩。考核分值计算公式为:

期末考核成绩=本职工作考核平均分30%+带教老师评价分25%+职工民主测评平均分25%+单位领导评议20%

(1) 对于期末考核成绩90分及以上, 单位总评为“优秀”的梯队人员, 有领导岗位空缺的直接上岗, 无岗位空缺则纳入后备干部名列; (2) 对于期末考核成绩89-75分, 总评为“再努力”者, 可以免去相关考察程序, 自动进入后续梯队建设中相应梯队进行培养; (3) 对于期末考核成绩75分以下, 总评为“不合格”者, 在后续梯队建设中, 需重新考察方可进入培养, 考察不通过者一概淘汰。

公司梯队人才管理机制就是优胜劣汰, 严格按照综合考察的结果, 及时调整梯队人才队伍, 使“出口”畅通;同时根据梯队人才管理要求和程序, 对梯队人才队伍进行补充, 有进有出, 使梯队人才队伍保持动态的平衡。

解码“后备干部” 篇3

一份储备干部名单在互联网上引发关注。令人关注的不是名单里有什么玄机,也不是选拔方式有什么猫腻,而是公示储备干部的组织:江南大学学生会。公示名单的文件全称是《关于任命2015—2016年度江南大学学生会储备干部的决定》。

储备干部,一般又习惯称为“后备干部”。后备干部制度产生于1980年代初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迫在眉睫的新老干部正常交替问题,也是中共首次考虑制度性选拔接班人。该项制度建立之初,致力于解决党政机关省部级领导人选青黄不接的问题。那个时候,开国元老逐渐凋零,尚在人世的也不可逆转地步入晚年,中共迫切需要为政坛培植新鲜细胞。

根据官方解释,后备干部是指各级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选拔标准和程序,选出德才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为上一级领导班子补充干部而准备的后备人选。中共中央2002年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从后备干部中选拔”,而这正是后备干部“光环”对官员们的吸引力所在。但近年来各地的实践显示,中共对后备干部的挑选范围在不断扩大,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亦在选拔之列。

台湾学者蔡文轩和寇健文曾从后备干部入手,研究中共制度性选拔接班人的标准和程序。蔡文轩等人得出的结论是,东欧剧变后,中共能够屹立不倒并取得让西方侧目的经济发展,正是因为拥有后备干部这样的制度。这种制度保持了中共干部体系意识形态的统一性,能够避免诸多不稳定情形的出现。

关于后备干部的消息,此前也时常见诸报端。今年年初中组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查中,有698人因瞒报被取消后备干部资格。此次江南大学学生会配备7名“主席助理”事件,令这个话题以少有的高调形式,再度跃入普通公众的视线。

不过,在多数公众眼里,中共后备干部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群体。对于后备干部如何选择、培养,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不仅普通群众难以明晰一二,即使对众多党政官员而言,也常因人事问题的敏感而难得究竟。尤其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干部选拔方式,后备干部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改革创新的挑战。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大力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接班人的“硬性配置”

在国家某部委工作的张先生最近心情低落,因为违反“八项规定”,在中央巡视组新一轮巡视过后,他被取消了局级后备干部资格。“进入后备序列未必就能提拔,但取消后备资格,意味着他的仕途基本完结”,熟悉中共组织规则、在国家部委人事部门任职的王生(化名)称,“就对干部的培养而言,此举表明该干部已经不在组织提升的视野范围之内”。

蔡文轩等人的研究也显示,虽然(下转48页)(上接43页)后备干部制度并非官员晋升的唯一出路,但就现任高层官员的履历来看,走后备干部制度一途的属主流。

选择接班人的工作一直在低调进行。“通常情况下,成为后备干部,就站在了被上级部门‘流水线打磨的起端”,王生说。而在地方组织口的分类管理中,后备干部被细化为党群类、经济类、政法类、科教文卫类、行政监管类等,每一类的后备干部均需接受严格的锻炼和挑选。

“流水线”是通俗说法。据王生介绍,在组织系统内,通常将一个官员的仕途生涯的三个关键时期概括为:入口、楼梯口和出口三个阶段。“入口”就是仕途起端,“楼梯口”即逐级晋升过程中的一道道门槛,“出口”则是严格按年龄到站退休。“后备干部的培养,是一个时间跨度极长的过程。想要成为后备干部,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年龄、政治忠诚度以及自身的执政能力”。

后备干部制度诞生之初,是因应执政党应对人才代际更替危机,年龄自然是首要考虑因素。在后备干部体系中,省部级预备人才被规定在 45 岁到 50 岁之间,地厅级在 40 到 45 岁之间,而县处级在 35 到 40 岁之间。后备干部如果无法在预期的年龄段向相关的层级晋升,不但会失去后备的资格,还可能在等待晋升的道路上“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成为后备干部的第二个条件,便是政治忠诚度。诸如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是否和中央一致,是否遵从“八项规定”等。进入后备干部队伍的各级官员,还要接受各级党校的脱产学习。从研习马列文献到参观革命圣地,再到激烈的课堂讨论,后备干部不仅会在意识形态上接受强化训练,也要在受训期间接受组织部全方位的考察。

官员自身的执政能力当然也很重要,毕竟执政党要选拔的是“人才”。仅仅党校的学习班还不够,后备干部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挂职锻炼,而最富挑战性的招商引资和维稳,则成为挂职干部最常见的实战检验。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德贵统计,目前大陆已形成形同锥状的后备干部群体,覆盖了多个层级。其中省部级后备干部1000名左右、地厅级6000名、县处级约4万名,加起来近5万人。如果再加上乡科级、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总量数以万计。

根据要求,后备干部名单须保持常数,因提拔和调整而出现的缺额,必须及时补充。其名单由组织部门掌握,培养意图和使用方向都属保密范围。2000年中组部公布的后备干部暂行规定,省部级后备干部被要求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包括经过自学达到大专水平的)。这意味着,像以往吴桂贤、陈永贵这样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当副总理的神话将不再重演。

选拔后备干部通常是单独进行的,不过在地方,很多时候与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双线推进。在一次全国党代会前期,各层级党委的领导都会经历密集调整,从而提拔一批后备干部;等到党代会尘埃落定,后备干部名单将根据前一轮的人事变动而调整和补充;等到名单确定,组织部将对后备干部进行相应培训,检验并培育他们“高处胜寒”的能力;等到培训结束,下一轮的人事调整和党代会也快拉开序幕了。

在蔡文轩等研究者看来,后备干部的培养虽然结合了理论与实际,但也不乏缺憾。首先,后备干部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的评估报告,因此不少人就有了紧密团结所在单位领导的动机,从而牺牲了搞创新的动力。

其次,由于“僧多粥少”,后备官员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即使后备官员的名单是不公开的,熟悉官场规则的当事人也很容易判断哪些同龄人是自己的竞争者。面对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和无处不在的考察,后备干部往往趋于墨守成规,生怕因为行为出格而影响前程。此外,官场贪腐对干部成长路径亦有不小的影响。

“备而不用”的困惑

业内专家倾向认为,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确立到现在,已顺利完成了新老干部交替的历史任务,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同为“后备”,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会提拔?有的人长期没有“转正”,备而不用?年轻、高学历是近年来后备干部选拔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正如媒体调查时一位网友所提醒的,“年轻化不是年龄小化,知识化不是学历高化”,这些不应该是选“好干部”的核心。

“备而不用”,即后备干部在官员调整上并不占据优势的现象,反倒非后备干部后来居上,形成“用而不备”的现实。还有不少后备干部会掉入“仕途陷阱”。干部一旦进入“后备”,自然会产生“后备”心理,如果无法满足“提拔预期”,便容易滋生不满,懈怠工作。一个典型案例是,2009年9月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府原秘书长李维群,在得知省委组织部考察组即将到齐齐哈尔考察地厅级后备干部后,给180多名领导发送了410多条短信拉票。最终,李被免职并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2010年,时任水利部办公厅处长的李中锋撰文,呼吁以公开选拔代替后备制度。他认为,公开选拔参与的广泛性、竞争的公开性以及流程的透明性,都是后备制度所严重缺乏的。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更多的人以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表达思想的舞台,有利于深化干部对上对下双重负责的工作意识,优化干部队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晓平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举例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新任领导者一上任,就要考虑到接班人是谁,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继任者计划”甚至被视作通用电气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有意识地发现、培养、选拔后备领导人才,同样是成功政党的重要经验。

“组织的生命力是组织追求的目标之一。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为了保证长治久安,必须对后备领导人才有所谋划,凡事预则立”。许晓平认为,后备干部制度的负面影响是可控的,也能找到规避的办法,那就是把“民主、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融入后备干部制度的每一个具体安排当中。

后备干部总结 篇4

姜继强

2010年年末我成为了一名教师后备干部,回首这一学期来所参与的工作及其感受,我认为应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把“打造教育品牌,实施品牌教育”的思想体现在工作中。

一、端正思想,踏实做事

一学期来,我始终牢记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个领跑人深深责任,自己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积极倡导科学发展观理念,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确立长远的工作目标。

二、以“爱”为本,重塑师德

在教育实践中,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民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我要以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来进行我的教学工作。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爱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用关爱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件事情、每项活动。我也时刻不忘在平时的谈话中体现我的理念,要求自己以爱去感化学生,通过爱去教育学生。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在缩短。不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甚至成为现代社会的文盲。在日常生活

中,我不断地主动学习,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只有把自己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才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也才能去发现问题,进而去研究问题,不致成为笼中鸟,井底蛙。在这一学年,我学习了《教育科研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课程论》等一些书刊;利用上网,书写博客,学习别人优秀的文章,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素养。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这一职业的特点决定了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的知识、技能之外,更要有做好这一工作的热情、信心和激情。

四、立足本职,务实进取

上好每节课。作为一名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是一个教师价值体现的基本途径。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总结教学所得,是我平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在完成一般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后备干部我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在平时工作中还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尽可能的发展学生,让他们能成为我们学校的品牌,让农村学校也能熠熠生辉!

后备干部学习心得 篇5

2014年3月8日—28日我参加由伊宁县教育局组织的后备干部学习班的学习。为期20多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我为授课领导、专家、老师渊博的学识感到敬佩;为同学间传递真诚的信息而感动。也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伊宁县教育事业感到骄傲,我能在这种学习环境引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教育环境里工作感到无比自豪。

20多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领导、专家、老师的报告,分别为:张华副县长的讲话,李刚部长的讲话,还有《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标准、相关要求和存在的问题》、《2014年一号文件》、《正确认识和处理伊犁民族宗教问题》、《学校德育管理的问题及思考》、《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教学创新理念》、《治村强村、强基固本》、《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基于学校管理的角度—谈班主任》等。这些报告内容不仅精深,而且及时解决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理论学习中指明方向,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层次起到了重要作用。

20多天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顾所听所学与我实际中的工作结合,浅述对学校教育管理的理解:

一、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学校的未来

学校的领导从教育目标、改进管理、学生成长等不同层面讲述学校规划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与来确定学校

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进行特色建设,形成学校文化;有了正确的规划并付诸实践,学校教育才能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自由、情感、存在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所有的专家在讲座中都渗透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们的学校管理中就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完善发展。在管理中,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样即可以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即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又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体现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这个根本,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体现管理上的人性化,以人为中心进行教学管理。在学校各项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感情和权益,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对发展的不同要求,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三、通过有效课堂培养创新人才

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有计划、有目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是教学内容和掌握人数最大的和谐统一。要实现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需要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有事业心、责任感,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每一个孩子。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来阳光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培训提高形式,希望在不断坚持、逐渐深化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学校文化,流淌在全体教师的血液里。

学习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课堂要有效发展,教师要专业化发展,学生要全面发展,这些即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的信念,信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有了坚定的教育信念,就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反思、主动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后备干部培养建议 篇6

一、总体要求

结合全市干部队伍实际,着眼于解决目前市直单位领导班子中存在的年轻干部数量不足、专业化能力不强、人岗相适度不高及领导转型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选拔一批县处级后备干部,通过定向式、目标化培养,择优使用。

二、选拔程序

县处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实施,每年组织一次。正县处级后备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直接掌握;副县处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单位推荐。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名单,征求纪检监察、巡察、审计、信访等方面意见后,出具现实表现并填写《后备干部登记表》上报市委组织部。

2.研究审定。市委组织部根据后备干部的资格条件、结构要求以及各单位申报等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初步人选的考察评价、培养潜力、现实表现等情况,研究提出后备干部人选初步名单,报市委最终确定。3.建档立库。根据确定的后备干部名单,市委组织部分年龄、分层次、分类型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和后备干部信息库。

4.适时补充。对在公开选拔、重大活动、关键时刻表现等过程中发现的优秀干部,因名额限制而一时不能提拔使用的,可按规定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三、选拔条件

1.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2.年龄以35周岁左右为主体,最大不超过40周岁(其中35周岁以下的干部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3.现任正科级领导职务或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含因乡镇换届工作需要,离开正科级领导岗位的干部)。

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5.近3年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近两年组织推荐为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的优先考虑。

6.身体健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纳入选拔范围: 1.贫困县乡(镇)党政正职。

2.现任乡(镇)党政正职,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不满2年的。3.乡(镇)选任制公务员。4.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为选拔对象: 1.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2.正在党纪、政纪处分期限内的。

3.干部档案涂改严重的;干部基本信息不实、存疑,未经组织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的。

4.其他原因不适宜列为选拔培养对象的。

四、培养方式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的原则,着重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其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群众威信。

1.学习培训。以市委党校为依托,分批次、分层次对后备干部开展集中封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培训采取订单式设置教学课程的方式,内容涵盖政治理论、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发展理念、社会管理、领导能力、思维训练、现场教学等各个方面,通过集中培训提升年轻干部的自主学习能力、宏观分析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决策执行能力,为胜任相应领导职位储蓄必备知识。

2.挂职锻炼。按照培养意向,结合后备干部发展潜力、熟悉领域、个性特点和主要不足等情况,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模式,组织后备干部进行挂职锻炼。

一是在基层一线锻炼。将基层经验不足的后备干部重点选派到乡镇、企业和基层对口单位挂职,在基层领导岗位上接受 磨练,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在综合机关锻炼。将缺乏宏观视野的后备干部分类安排到上级党政机关上挂学习,提高大局意识和宏观管理能力。

三是轮岗交流锻炼。将工作经历单一的后备干部调整轮岗,在多岗位锻炼中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加快成长。

四是在扶贫一线锻炼。抽调一批后备干部参加脱贫攻坚具体工作,强化苦干实干精神及为民服务意识,提升统筹协调、创新突破等能力。

五是在发达地区锻炼。选派一批后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增强开放意识、发展意识,提高现代管理能力。

五、管理考核

坚持在“管”中“育”,在“用”中“管”,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跟踪,及时更新,形成“优备劣汰”机制,确保储备质量。

1.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目标化培养后备干部记实档案”,将干部基本情况、考核情况、培养情况及奖惩情况等信息全部整理建档,统一管理,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后备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

2.日常管理。后备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和个人成长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和思想工作汇报等制度,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思想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 动态和工作表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进步。要将后备干部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推进中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记录在案,为选拔任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3.考核管理。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重点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表现、廉洁自律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考核、民主评议、领导班子调整等工作,对后备干部成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努力方向。在后备干部学习培训或挂职锻炼结束后,适时进行实地跟踪考察,切实发挥考察考核的激励作用。

4.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实行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经被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的干部,要逐年进行认真考核,对德才兼备、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予以重点培养;表现不合格或因健康等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的,及时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发现新的优秀人才要随时补充,使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不断新陈代谢,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六、提拔使用

后备干部信息 篇7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交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干部队伍学历普遍偏低、基层领导班子年龄逐步老化、知识型干部缺乏、管理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以宝山巴士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例,公司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1.2岁,中层干部50岁及以上人员有30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54.5%;40岁至49岁的人员有18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32.7%;40岁以下有7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12.7%;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8.9岁。

2010年至2015年公司将先后有88名管理干部到龄退休,其中,中层干部34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61.8%。公司共有管理干部221名,其中中层干部55名,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38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69.1%;拥有中专及以下学历者17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30.9%,部门一般干部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也仅有22名,占一般干部总数的37.3%。

近年来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投入加大,车辆已逐步更新为高等级新型车。随着GPS智能化调度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智能化的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公交管理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干部的知识结构也亟须更新。

针对这种现状,公司党委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在“选马、养马、赛马”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使用的全新模式,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覆盖全面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保障。

2 开拓选拔思路,不断完善后备干部选拔机制

后备干部的选拔将考验企业的长久经营管理能力,是汇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公司通过不断拓宽选人视野,发掘具有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汇集到“接班人”队伍中,以此形成良性的干部选拔机制。

(1)制定规划,细化措施

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面对企业管理干部队伍现状,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标准,结合《巴士集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精神,充分认识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了观念,统一了思想。为开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思路,公司制订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规划》,明确了远期、中期、近期的培养目标,使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数量、结构、培养措施得以细化实施。在此基础上,公司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建立了后备干部管理责任制,由公司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班子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和各基层党政负责人也负有相应责任。公司党政班子每年听取组织部门一至二次后备干部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后备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完善了后备干部的选拔机制。

(2)广开门路,引进人才

为解决管理干部队伍学历偏低、班子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公司党委采取两条腿走路办法,拓宽渠道,对内抓好年轻后备干部推荐,对外积极做好人才招聘引进工作。由于近年公交企业回归公益性,经营形势有所好转,社会上愿意从事公交行业工作的大学生逐渐增加。尽管上级没有设置招聘大学生具体量化指标,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公司加大了招聘引进大学生的力度,仅2010年,已先后招聘引进了20名大学毕业生,为充实企业管理队伍,优化管理层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有效增强管理层的整体功能打下了扎实基础。这些招聘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大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各基层的业务骨干,受到基层干部职工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在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后,公司每年进行30岁以下、大专程度以上青年后备干部的公开选拔,企业后备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由过去的41岁下降到目前的27.9岁。

(3)民主推荐,充实队伍

为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年轻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队伍,公司紧密结合本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做好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工作,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及时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经过调研,公司创新思路,在各基层及主要部门推出了设置见习助理岗位的新举措。由各基层推荐一批政治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热爱公交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且日常工作表现突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作为见习助理。对各基层、部门推荐出来的见习助理人选,组织部门深入考察,经过预审、公司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基本做到了每个基层有1至2名见习助理。同时,公司对于后备干部的培养,由原来组织上掌握,转变为公开推荐、公开选拔,本人知晓,阳光操作,增加了后备干部培养管理的透明度。

3 完善培养机制,不断拓宽后备干部培养渠道

按照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要求,公司党委在拓宽后备干部培养渠道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后备干部的成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实施轮岗锻炼

见习助理的设置,较好地挖掘和培养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管理人才,扩大和增加了后备干部的源头与储备,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见习助理在岗期间实行阶段性的易岗锻炼,保持原薪酬待遇不变,不占用干部编制,不享受干部经济待遇。但在轮岗期间政治待遇提高,见习助理列席本基层领导班子有关会议和学习。对表现突出的见习助理,年终时由公司作一次性奖励。

(2)推出“联络员”帮教措施

最近,公司党委在培养后备干部的渠道方面,又作了新的探索和部署,推出了后备干部“联络员”措施。后备干部“联络员”由原中层干部、退居二线的协理员担任,“联络员”按照后备干部管理工作要求,配合组织干部部门对公司后备干部进行日常联络和季度辅助考察,定期做好对后备干部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和工作情况的鉴定及现实表现评定等有关工作,发挥了桥梁参谋作用。

(3)建立带教实习方式

为有利推动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稳步开展,公司党委有针对性地选派后备干部到营运一线岗位或专业性较强的关键岗位跟“老法师”进行岗位实习锻炼,由“老法师”言传身教,传授管理经验。在2010年世博会召开期间,公司党委选派10名后备干部到世博园区,共同参与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管理工作,使后备干部在世博园区工作实践中接受锻炼和考验。

(4)强化素质培训

为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指导思想,公司加强了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充分利用企业与交通局党校的校企联合培训优势,分批输送青年后备干部到局党校培训班和集团轮训班进行学习,系统掌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后备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业管理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

4 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探索后备干部管理方法

为积极探索后备干部建设新途径、新机制,实现后备干部的多渠道选拔、分层次培养、动态化管理和合理化使用的新举措,公司党委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坚持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及时补充、调整、更新后备干部,取得了实效。

(1)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管理,把开展基础管理专项工作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上水平、基础管理上台阶当作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标准之一来衡量。在认真梳理本单位规章制度的同时,对加强后备干部管理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先后建立了《中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见习助理岗位管理办法》、《新提拔干部谈话制度》、《新提拔干部薪酬待遇规定》和《新进大学毕业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从中规范了干部管理选拔机制。

(2)建立信息库,实行智能化管理

为实现后备干部的有序管理,组织部门建立了后备干部信息库,全面掌握后备干部的工作及家庭等信息,并确定一名基层班子成员专人带教,负责日常教育管理。组织部门统一制作《季度考核鉴定表》,要求后备干部每季度写一份小结,回顾一个阶段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所在基层、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评定,每年组织一次年终鉴定考核,考评结果作为是否胜任或调整的依据之一。

(3)建立谈话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为加强新提拔干部日常管理,公司拟定并实施了《新提拔干部谈话制度》,明确对新提拔经理助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谈话,对新提拔中层正、副职干部半年进行一次谈话,必要时及时谈话,全面实施跟踪管理。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和组织干部部门负责人,坚持对新提拔干部进行定期谈话,了解新提拔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同时,进行互相沟通,征询后备干部的意见建议,肯定他们的成绩,针对性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下阶段工作希望与要求。定期谈话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对新提拔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了新提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使新提拔干部倍加感受党组织和企业领导班子的关心,从中激发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4)实行能上能下,不断增强活力

为更好、更合理地利用后备干部的人力资源,公司党委根据企业工作需要或岗位锻炼需要,将见习助理放置各基层或各部门进行轮岗见习。后备干部在岗位上锻炼1至3年,经考察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成熟的,基层可以推荐晋升为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等职务,对表现不佳和管理能力一般的,则进行适当调整。通过不断地充实和调整后备管理队伍,增强了后备干部队伍的活力。

通过上述选拔、培养、管理三个环节的举措,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干部开始崭露头角。到目前为止,公司先后有9名大学毕业生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9名后备干部被提拔为基层干部,其中有3名干部被选送到上级部门工作,有10名后备干部分别走上了团委书记、基层和部门中层以及经理助理等领导岗位,取得很好的激励效应。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不仅改善了公司领导班子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同时为一批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目前,公司两级领导班子青年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基层班子中青年干部进行实职岗位工作超过90%。在原有青年干部配备的基础上,公司现又为各基层配备了1名3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助理。

近几年来,宝山巴士公司党委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学校后备干部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 基本做法

我们自2011年7月起,协同主管部门各科室和基层有关学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对学校后备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政治理论教育,时间为半个月。政治理论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目标规划;中小学管理规则;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规范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大纲等。通过集中辅导、专题自学、小组交流和书面测试等方式强化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并通过考察和考核,对每个后备干部的参学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

第二阶段,组织重点工作推进,时间为一个半月。经过前期充分调研,梳理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十个专题:① 学前教育规模布局、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师资队伍和保教管理;②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点、难点及推进计划;③ 社会教育管理体制、功能配置、场所建设、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④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清理、整顿和规范的政策措施;⑤不同学段教科研工作转化为实现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方式和机制;⑥ 校长和教师绩效衡量的基本标准、评价手段及结果运用;⑦ 教师职称评聘与岗位职责、绩效考评的联动机制;⑧ 不同类型、不同学段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评价机制;⑨ 从学前教育开始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结果评价与运用;⑩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资源共享、活动组织中的系统运用。根据后备干部未来培养方向,将他们编成若干重点工作推进小组,由主管部门职能科室组织引领推进相应专题的实践研究。各专题工作的推进要求明确,充分显现和检验每个后备干部对专题工作推进的方案设计、总体思路、组织能力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阶段,组织管理实务见习,时间为一个半月。所有后备干部下派到各有关学校(非本人原工作单位),参加学校领导管理实务见习。见习期间,后备干部是带着任务进学校,重点就四个方面调研、思考并尝试实践,如① 学校运行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思路;② 学校领导班子发挥指挥系统作用的途径;③ 教师队伍管理、人才使用和绩效考评的办法;④ 重点工作推进、难点问题解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等。相关学校校长按照管理实务四个方面的预期目标,有针对性地对见习者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并实行跟踪指导和实绩评价。

第四阶段,组织综合考评任用,时间为半个月。对上述三个阶段形成的考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按比例确定重点考察人选,通过竞岗演讲、实地考察等提出任用方案,确定任用人选以外的人员,安排到原单位继续培养。

二、 主要特点

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要重视序列化、规范化、层次化。助推后备干部成长质的飞跃的培训,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 各方协调配合。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文件形式规范后备干部培训、培养、使用计划,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和使用工作。

2. 夯实专业基础。除教育部规定担任中小学校长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外,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校长岗位提出的要求以及各自发展的实际状况,按需求增加、更新、拓展内容,既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同时又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参训者获得校长必备的各方知识,夯实专业基础。

3. 理论实践结合。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具有培训和使用一致性特点,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提高参训者的实践能力,因此采用“分散自主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及自我体验相结合”的培训形式,边学习边实践,理论及时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又进一步巩固对理论的掌握。既有在培训基地的理论培训,更有在见习基地的实践培训,从而有助于提高参训者的实践能力。

4. 学历提升培训。与有关高校联系,组织后备干部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把研究生课程与后备干部培训课程相结合,以增强后备干部的学术素养,提升专业水平。

三、 初步成效

一是严格执行新任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学校后备干部培训的实践,我们借鉴了发达国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工作的经验,它既是校长任职前的培训,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原国家教委关于《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的通知(教人[1997]101号)中指出:“凡担任国家举办或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长(农村完小正副校长以上)职务的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并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因工作需要,培训前进入岗位的只能任代理校长,待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再正式任命或聘任校长职务”。但这一“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在很多地区的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几乎是只有被任命或竞聘为校长以后才有机会参加培训,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资格证书的本来意义。有鉴于此,自2011年下半年起,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新任校长须经过后备干部培训后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上岗,严格执行了新任校长持证上岗制度。

二是形成校长岗前后备干部培训体系。学校后备干部培训的实践中,我们确立了校长培训的新理念,形成校长岗前后备干部培训体系。它是为一切有志于从事校长职业的教师开展的培训,不是培训现任校长,而是培训未来校长。培训对象不再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而是为一切有志者提供发展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作为管理主体参与到校长队伍的培训中来,从而把学习置于更为广泛的背景和愿望下,使他们熟悉校长岗位职责,掌握校长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拥有校长岗位聘任或竞聘的资格证书,这既可充实学校管理人才后备库,扩大校长优选面,确保校长“先有资格证书后上岗”,又可促进每一位参训人员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十二五”期间,我们共培训学校后备干部近200名,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履行校长岗位职责必备的专业能力等都有大幅度提升。

三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我市《关于加强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泰委教[2011]2号)中明确指出:“今后新提拔学校领导干部原则上从学校后备干部队伍中产生,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市委教育工委每两年明确的学校后备干部,通过开展理论培训,重点工作推进和学校管理实务见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后备干部总揽全局、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水平和能力,提升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对集中培训的三种方式所形成的考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按综合考评结果优选前30%的参训者作为重点考察人选;组织重点考察人选进行竞岗演讲,形成结构型评价结果;根据组织人事要求,对参加竞岗演讲的人选进行考察,并结合竞岗演讲的结果,提出占比不超过70%的任用方案,提交市委教育工委研究决定。确定任用人选以外的人员,安排到原单位继续培养,两年期满未能继续任用人员,本人自愿且符合学校后备干部基本条件的可直接纳入下一轮学校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第二轮培养期结束后,仍未提拔任用的不再作为学校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多年的后备干部培训实践中,我们真正做到把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新任校长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改变了以往只培训不使用或不培训即使用的状况。“十二五”期间,从后备干部人选中提拔任用了近7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副校长。

四、 存在问题

(一) 如何正确处理好选拔与作用的关系

我们的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大多带有“急功近利”的性质,选拔性功能非常强。既然学校后备干部培训是培养合格校长的重要环节,是任职资格的培训,就应该区别于校长的选拔。校长选拔时可设立一定的标准进行任用,但后备干部培训应是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成为所有有志于学校管理的教师的一种权利,使他们都有机会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拥有“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定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 如何根据培训的共性与个性特征科学设计培训方案

学校后备干部培训作为校长任职资格的培训,既有着作为校长培训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独特性,如培训的资格性、阶段的初始性、过程的规范性、对象的差异性等。如何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宜的培训策略,设计课程板块,理清培训内容,制定考核细则,完善评价做法等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三) 如何做好学校后备干部序列化持续培养工作

上一篇:福州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下一篇:国航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