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技战术与训练(精选5篇)
摘要:根据公安部关于公安教育“一切为实战服务”的指导思想,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安教育警务战术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为提高人民警察警务战术训练水平服务。
关键词:警务技能 战术训练 现状 安全意识
一、警务战术训练中存的在问题
警务战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战术教学,让学员掌握有关的战术理论和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去指导训练,从而培养学员战术意识,增强实战能力,在打击犯罪过程中,扬长避短和遏止对方所采取的计策与行动,保全自己,有效地控制罪犯。战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集理论的教学于一堂,又侧重于操作性很强的实战训练。战术训练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作,如果由于警务战术教学目的不明确,就容易走进教学的误区。
(一)滞后的教学训练模式
1.光讲理论,不做操练。1996年,公安部政治部组织编写了《警察查缉战术教程》,部分公安院校开设查辑战术课程。据了解,大部分公安院校只根据《教程》进行理论教学,光讲不练,只有理论教学,而不结合实战进行训练,那不是警务战术所要寻求的教学方法。
2.将警务战术教学简单理解为一般的技能教学。任何战术能力的培养都有其理论基础,训练方法和培养手段都是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之上。与其他技能科目相比,警务战术的训练更为复杂,它不是一般的体育项目,而是现场处置能力的培养。警察战术就是训练民警掌握最合理的执行行动的方法或手段,培养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训练中,首先应对战术意识进行培养,而战术意识的核心就是战术思维,它包括灵活性、敏捷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等,这是复杂重要的过程,所以,不能像练简单的运动动作一样,可以通过反复训练一个动作来提高其动作的质量,而应通过启发学员的思维,增强其意识来训练。只有这样,民警才能对临场迅速变化的情况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制定“克敌制胜”的战术方案,并能正确预见战局发展的方向和对方的行动反应,迅速而有效地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
(二)警务实战特征不突出
不了解警务战术的本质,就无法在训练中体现实战特征。战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公安实战中没有完全一致的案件发生,因此处置的方法不能完全相同。有的方法用在这个案件可以成功,在别的案件不一定成功,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战术训练中,应注重灵活多变、随机处置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战术的对抗性,而不是把战术练成一种“套路”,走形式化,思维定性。有人把“对人员的盘查”、“车辆查控”、“对建筑物的搜索”、“抓捕犯罪嫌疑人”和“解救人质”这些科目当成是战术,其实它们是执法行动的形式,并非战术,战术是用在这些行动中对出现情况的处置方法。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安全有效地处置相关的案件。
(三)忽视综合运用的训练
各项训练不会综合运用不明确警务行动的规律、特点,没有把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方法与手段结合起来训练,而把执法过程中战术的运用强行拆开,自然会影响到受训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其结果是不利于警务战术的教学训练的开展,造成训练与实际需要脱节,达不到“练为战”的实战训练目的。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培养安全意识
培养民警的安全意识。一是培养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执法过程中,民警始终要注意自身安全防范,加强自我保护。只有保护了自己,才能抓捕犯罪嫌疑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才能谈到为社会、国家作出贡献,才能谈到幸福美满的健康生活。二是培养民警安全使用武器和警械的意识。只有熟悉武器和警械,才知道什么情况使用是安全合法,什么情况使用是不安全违法的,这样才能建立起安全使用武器和警械的意识。三是培养民警的战术配合意识,保护战友的安全意识。在执法中要有确保优势警力的意识和战术配合意识,时刻牢记队员之间要相互掩护,保护战友的生命安全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一点在思想观念上必须认识到位。
(二)提高实战技能
对于每名民警来说,熟练使用枪支和警械;掌握抓捕控制技术,尤其是拿、摔、倒地控制一连串技术;掌握在被动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使自己不受到重大伤害,同时伺机反击的防卫技能是民警必备的实战技能。1.提高枪支使用技能。结合盘查、抓捕等警务活动训练安全合法使用枪支能力。民警要懂得安全携带枪支的方法,出枪时机,使用枪支的目的作用,决定是否开枪等安全使用枪支的能力。2.提高抓捕控制技能。抓捕行动一般要求警戒人员使用枪支控制后,主抓捕、辅助抓捕人员实施抓捕、控制、上铐、搜身,在瞬间采用拿、摔、倒地控制的抓捕技术将犯罪嫌疑人有效控制住。3.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很多民警在遭到突然袭击后,不会合理保护自己,造成无谓的肢体伤害或流血牺牲。对于一线民警来说,必须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定的防护技能,提升自身素质和实战对抗能力。
(三)规范执法战斗的战术动作
在编定教材的基础上,将各种战术动作进行规范,使战术动作的规范化和合理性都表现出广泛的一致性,从而使民警都能掌握和运用规范、统一的执法战斗战术动作。不论是在巡逻盘查还是车辆查控、缉捕等警务活动中;不论是哪个单位的民警使用的战术或战术动作都能做到规范、准确、统一,这样做既便于统一指挥,有利于协同配合,也便于考核比较,从而使各级培训机构真正体现出为实战服务的目的。
(四)科学训练,紧贴实战
战术训练应与实践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系统的、科学的训练目的。根据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战术来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并根据实际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新内容、新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保证训练内容的实战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选用的战术内容应精中选精,反复强化训练,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就见成效。训练方法要反映实战的需求,坚持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教学训练方法。多采用案例模拟、实景对抗教学,进行互动式、体验式训练,或者将训练过程拍摄下来,利用多媒体进行回放点评,加深受训者的印象。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教学训练的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结合几种基本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五)分层次、分警种、有计划地进行统一的实战训练和培训
实战训练和培训分层次就是对各层次的人民警察进行实战训练与培训,对各级主管领导、指挥员进行指挥决策、指挥组织、指挥理论的培训,使其熟悉执法
战斗的基本组织程序。对一线民警、战斗员要着重进行技战术操作的培训,使其学会怎样运用战术方法,怎样运用技术手段,怎样协同配合,以获取执法战斗胜利。分警种就是对各警种的人民警察进行相应的实战训练培训,根据各警种的实际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战训练。如对交警着重进行盘查、车辆查控的培训;对巡警进行巡逻盘查、车辆查控、防卫制暴等技、战术的培训;对刑警进行盘查、搜身、缉捕、车辆查控等技、战术的培训;对防暴警进行反恐、人质解救、处置严重暴力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技、战术培训。这样就可以明显地增强各层次、各警种执法战斗的能力,协同作战时能达到便于指挥,正确确定任务区分和警力部署,使其在执法战斗中有序地排列组合,形成合力,最终获取执法战斗的胜利。
总之,在公安教育警务技能训练中,应转变思想观念,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规范执法战斗的技、战术动作。统一民警警务技能与战术教材,加强实战技能训练,把过去单纯的体能、擒拿格斗、射击、查缉等技能训练转为以体能、技能、战术与公安实战相结合的综合教育训练和模拟实战演练的培训模式,充分重视警察的生命安全,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提高民警的警务实战技能。
关键词:警务战术,彩弹,模拟对抗,训练方法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刑事犯罪形势日趋严重, 根据统计局统计, 去年我国共立刑事案件接近194万起, 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之多, 其中重特大案件94起左右, 比前一年增加了27万起左右, 人质案件400多起。特别是今年“3.1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8.24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 以及新疆一系列恐怖袭击案, 对于警察使用枪支、警械的执法制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要求一线基层民警配枪上岗, 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对公安民警进行了武器警械使用能力的专项训练。
由此可见, 加强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能力是目前警务战术教学训练重点, 具有深刻的意义。彩弹模拟训练则是人与人对抗, 模仿真实战斗的一项运动, 它是利用枪和彩弹进行人与人的对抗射击, 彩弹在击中人体后会破碎而留下色彩记号, 使参与者既可体会和领悟到真枪实弹、战场搏斗的感受, 又可以锻炼参与者的体能、意志、思维、反应, 让参加者感受其更深的意义, 能够很好的训练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
2 当前国内彩弹训练的现状
彩弹模拟对抗训练, 是通过真枪、彩弹的形式, 让学员能够使用真枪进行各种模拟训练, 训练环境能较好的贴近案发现场环境, 较为贴近实战。但是目前, 国内许多地方在实际的彩弹模拟训练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2.1 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经过调查, 各地在彩弹模拟射击训练中普遍遇到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场地方面, 不好地方彩弹训练没有专业的场地, 无法在环境上尽可能贴近实战, 在训练场地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次, 彩弹训练的子弹采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采购不方便, 来源很少, 而且国内普遍使用64式手枪以及专用彩弹开展彩弹模拟对抗训练, 虽然国内大部分民警都在使用64式手枪, 但是64式手枪已经停产, 所以教学训练的手枪很多都达到报废标准却无法更新, 训练中故障频频。因此, 一方面需要各训练机构领导重视, 建设专门的战术训练场地, 另一方面, 迫切需要有关警务战术教学相关专家与警用武器研发机构联合研究, 学习国外, 开发出各种警察使用枪型对应的彩弹, 应用与实战训练。
2.2 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通过对基层以及对浙江警察学院教官的访谈, 在彩弹教学上缺乏对教官的培训, 许多教官都是通过自己的摸索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学, 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基层组织在这一问题上就更加的缺乏, 没有固定的教官, 大多数时候都是谁值班谁组织, 并且基层在彩弹的训练普及性还不够, 大多数地方培训对象仅限对特警, 而且训练的次数相对较少, 这对于基层教官的成长以及经验的积累都有一定的限制。在彩弹模拟对抗训练方面, 还需要在国内组织相关培训与交流, 建立起标准的教学模式, 让更过的教官掌握彩弹模拟对抗训练的教学方法。
2.3 缺乏技术支持。
国内研究彩弹对抗、案例模拟演练等科研相对较少, 而一个成熟的模拟训练系统, 能够为民警提供仿真的技术平台, 可以解决日常训练过程中难以解决的战术运用、逻辑判断、意识思维及其他一些日常训练。从基层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来看, 许多教官无法得到国内最新的案例资源, 因此也无法针对性布置模拟场景, 让民警在训练中汲取已有的案例经验。这需要有更多的教官投入到彩弹模拟对抗训练研究工作中, 积极到基层调研, 收集典型案例, 建立实战模拟对抗训练的案例库, 并由专门人员系统研究, 成立仿真实战的技术平台并推广。
3 彩弹模拟对抗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3.1 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
在彩弹对抗训练中, 应该突出对抗训练的危险性以及对抗性。学员身上的肢体部位则不应该做过多的防护, 以使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恐惧感, 增加对抗的实战性, 让学员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 而不是对抗的娱乐游戏心态进入训练。在对抗中应该重视对学员实战心理、利用掩护物、快速反应、准确处置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针对在执行警务工作中的需要, 尽可能的贴近实战环境, 让学员掌握警务实战中使用枪械的基本原则, 并强化学员对于实战的安全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执法规范意识。
3.2 设置合理的训练内容。
在彩弹对抗训练中应该明确训练目标, 避免训练情境与执法环境相脱离, 充分考虑训练的真实性, 让学员能够在近似真实的情景下体验实战行动的难点与压力, 全方位的开展知识、技能、执法规范以及心理等的综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自我保护、出枪训练、射击训练、决定性射击、战术训练等等。
3.2.1自我保护训练。在训练中靶场上摆上一块挡板, 教官佩戴手枪装上彩弹, 一名学员面对佩戴彩弹手枪的学员并与挡板平行站立, 教官和学员之间间隔15米。当站在挡板处的学员看见教官掏枪时, 迅速移动到挡板后面, 学员可以侧步、滚翻或者其他快速移动方式不限, 犹如实际中突然发现一名持枪歹徒, 迅速躲避到掩体后面保护自身安全。教官拔枪射击不需要刻意瞄准学员射击, 学员这移动中或者移动到挡板后面的瞬间枪声会响起。在这种情况下随即响起的枪声会使学员高度紧张, 尤其是没有经历过实战刚刚接受训练的学员, 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如此的反复训练会使学员逐步适应枪声, 并且了解自己并非与子弹在赛跑, 而是要细致观察教官并充分利用教官拔枪的时间来完成移动动作, 进而了解到移动目标难以命中的道理。继而增强在自身的反应时间和面对歹徒的自信心和克服自身面对枪口下的紧张压力和恐惧感。此种训练方法对于学员克服自身压力和恐惧感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且对于基层一线警察有着重要的作用。基层一线警察出任务或者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往往不清楚犯罪嫌疑人是否携带枪支, 这对于这些警察的生命有着重大的威胁。许多民警在面对歹徒拿枪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进而遭受歹徒的袭击。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懂得迅速找掩体保护自己。
3.2.2出枪训练。在很多案例中显示, 国内外有许多民警由于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过于缓慢, 来不及掏枪而丧命于歹徒之手。对于这一现象, 我觉得关于民警出枪速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训练方法如在学员空枪训练出枪动作达标的前提下, 模拟场景让学员在狭窄的楼道、房间等环境遇到致命武器袭击, 训练他们在近距离遇袭过程中的自我保护与出枪射击能力。此种模拟训练方法对于学员快速出枪然后首发命中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面对歹徒突然袭击的时候学员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 制服歹徒。
3.2.3移动中射击移动目标训练。据相关研究[2], 2008年-2013年间民警公务用枪案件中, 60.64%的案例中民警开枪时, 嫌疑人正在移动, 55.32%的案例中民警在开枪时正在移动。而目前在靶场, 民警在射击时都是静止不动的, 彩弹射击正可以拟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彩弹模拟对抗训练中, 我们将学员分为对立两组, 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对抗射击, 训练他们在移动中射击移动目标的能力, 并可以进一步提高队员枪支操作能力 (排障、团队合作、单警战术等) 。
3.2.4决定性射击训练。通过典型案例重演, 结合使用武器警械的法律法规, 将学员代入案例背景, 让学员在情况显示员 (受害人、嫌疑人等) 的引导下, 对突发的情况作出决定, 是否开枪。该训练对训练环境的拟真有较高要求, 如需要表演逼真、场地贴近实际 (商铺、地铁、房间等) 。3.2.5战术训练。该训练较适用于特警, 我们可以设置复杂的案例背景, 如宾馆抓捕持枪嫌疑人, 社区围捕持枪毒贩等, 让学员学习各类团队作战战术。要求在对抗开始前, 针对情报分工、预演, 对抗开始后注意战术分工、跑位、配合等;对抗中考察学员的推进、掩体利用、破门入室配合、拐角切控等战术动作细节及协同配合意识等。
4 结论
彩弹模拟实战对抗训练具有很强的实战对抗功能,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军警部门得到很好的开展, 西方国家的警察部门将这一训练项目列入了公安警务执法活动重要的战术训练内容之一。警务战术教学, 要想更好的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武器枪械的能力, 必须将彩弹对抗训练作为靶场射击训练的重要补充列入民警枪械训练的内容。彩弹模拟对抗训练的发展, 必须在硬件、教学人才培养, 案例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大力, 钟兴龙.警察手枪实战应用射击研究[J].公安教育, 2013 (6) .
2016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体育备考:《运动训练学》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通过最新吉林特岗教师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吉林特岗教师将于6月左右报名,7月左右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专业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 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一、竞技战术概述(一)竞技战术的定义
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二)竞技战术的构成 1.战术观念
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战术观念的形成同运动员、教练员所具有的竞赛经验、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2.战术指导思想
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它是基于对战术规律认识基础上,指导战术行动的规范或模式,明显地体现出战术运用者的战术观念。
战术指导思想是战术活动的核心。采用的战术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取决去战术指导思想正确与否。
3.战术意识
又称战术素质。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4.战术知识
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包括对专项战术运用原则与战术形式、战术的发展趋势、比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制约等方面的了解与把握程度。
5.战术形式
指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动方式。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备考
最全汇总>>>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6.战术行动
指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三)战术的分类 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
可将其分为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和心理战术等。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1)阵形战术
指在集体性项目中以一定的阵形,使每名运动员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并按一定要求相互配合,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阵营形式去战胜对手的战术行动。
(2)体力分配战术
指通过体力的合理分配而谋取胜利的战术行动,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的周期耐力性项目如长跑、游泳等项目中运用较多。
(3)参赛目的战术
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根据自身参赛目的的不同,比赛时分别采用创纪录战术或夺标战术。
创纪录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打破记录或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为目标,按预先制定好的速度、重量及用力程度安排进行比赛。
夺标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夺取最好或较好名次为目标而采取的战术。这种战术是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采用最多的战术。
(4)心理战术
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对参赛对手心理上施加影响,使对手不能顺利完成其预定的战术决策和战术行动。
心理战术的核心是心理干扰。具体手段包括对对手进行威慑、麻痹、迷惑等,以是对手产生心理压力过重、烦躁不安、心理过程混乱、盲目自信或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诱使对手在错误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错误的战术行动。
制造假象、形成错觉是心理干扰常用的手段,可使对手摸不清本方战术意图,从而导致其采用错误的战术行动。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
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集体(全队)战术。(1)个人战术
指个人所完成的战术行为,如乒乓球,羽毛球单打比赛中,个人战术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篮球、排球等项目中,个人战术是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备考
最全汇总>>>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2)小组战术
一般指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中双打项目两名运动员之间协调配合所完成的战术行动,以至在其他集体项目比赛中两三名运动员共同完成的战术行动。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3)集体(全队)战术
指赛场上同一运动队中所有运动员按统一的战术方案所进行的战术行动,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集体战术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集体战术往往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在集体项目中,个人、小组、全队战术是紧密联在一起的。个人战术是小组战术和全队战术的基础,只有当一个队伍是团结的集体,队里的分工既符合全队的任务、又符合每名运动员的个人能力特点时,集体战术才是行之有效的。
3.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分类(1)进攻战术
指利用掌握主动权的机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或集体的配合,向对手发动主动进攻所组成的战术行动。
(2)防守战术
由个人、小组或集体协同配合采取的阻碍对手进攻的战术行动。(3)相持战术
指比赛中双方攻守态势相对均衡时,为争得主动、力求场上形势向有利于已的方向转化而采取的战术行动。
4.按战术的普适性分类(1)常用战术
又称基本战术、常规战术。是人们在长期竞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大普适性的战术。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2)特殊战术
指比赛中针对特殊对手而专门制定的战术。“一次性效应”是这种战术的显著特征。在争夺名次、出线权等关键性比赛中,特殊战术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常用战术能力时衡量运动员(运动队)实力的重要指标,而能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特殊战术,并使之与常用战术能力融为一体,却是衡量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运动员战术能力
战术能力指运动员(队)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备考
最全汇总>>>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运动员(队)战术能力的强弱反映在其战术观念的先进性、个人战术意识及集体配
合意识的强弱、战术理论知识的多少、所掌握的战术行动的质量和数量、运用战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三、竞技战术与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一)军事学与谋略学
竞技战术的发源、形成以及发展,都和军事学、谋略学的影响密不可分。军事学、谋略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比赛战术及战术能力产生影响。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透彻地了解对手及本方的各种情况,是制胜的先决条件。2.奇正
运动竞赛中,不要攻击方向(攻击点)为正,牵制方向(牵制点)为奇;老队员、老阵容为正,新队员、新阵容为奇;常用战术为正。特殊战术为奇;整体实力为正,机巧手段为奇。
3.攻守
攻与守,是运动竞赛中一对基本矛盾。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格斗对抗、隔网对抗项群中,攻守问题是训练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进攻时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防守时固若金汤,针插进。这是教练员、运动员在攻守训练中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4.虚实
兵不厌诈、避实击虚、出奇不意、攻其不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等等。都是竞技战术中常用的计谋,战术的灵活性也是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具有灵活性神经过程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能准确地预见比赛形势的变化,灵活机动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战术手段。
2.注意
运动员注意品质同其观察能力密切相连。扩大注意视野、注意的高度集中及迅速转移等都是培养和加强战术意识的重要因素。
3.智能
运动员智能与其技术学习能力,战术理解和运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竞技战术的敏捷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均同运动员的智能息息相关。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4.学习能力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备考
最全汇总>>>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学习、掌握竞技战术同运动员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5.思维能力
战术意识是一种思维过程。相对于人类其他思维活动,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的思维,有如下非常明显的特征。
快速性。“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胜利”这句话在竞赛中得到最为充实的体现。逻辑性和直觉性相结合。操作性。运动员战术思维总是伴随着操作行动进行的,“思维运动”与“身体运动”联系在一起。情绪性。运动员的战术思维总是与强烈的情绪体验相联系,包括增力情绪和减力情绪等。
(三)形态学与体能、技能因素 1.形态学因素
在一些项目中,运动员形态特点对战术的采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排球比赛中的“高举到大”战术就是以运动员高大的身体为前提的。
2.体能与技能因素 包括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
体能在很多项目比赛中,是采用战术和实施战术配合的重要先决条件。如“快”在球类项目比赛战术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而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则决定着能否“快”及“快”到什么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术就是技术的有目的的运用。技术风格往往决定着战术风格。战术的多样性决定于技术的全面性,意即灵活多变的战术必须以运动员(队)全面的技术为坚实的基础。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吉林特岗教师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吉林特岗教师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一、香港警方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一是确保警察自身安全。香港警方认为,作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执法者,警察在办案和巡逻执法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形,应当正确判断形势,采取应对措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制止犯罪活动,有效保护受害人,如果因鲁莽行动使自己受到伤害而无法制止犯罪,并导致受害人最终得不到救助,将被视为未尽职责。为强化这一理念,香港警方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模拟训练,要求警员必须牢记“ +1 理念”(即在运用战术时,要时刻意识到可能还有至少一个以上未被发现的犯罪分子),灵活运用“安全三宝”(即距离、掩体、武力戒备),并训练警员正确评估危险程度,选择最佳位置、接近点,使用相应武力等级,有效采取召唤增援等措施。二是依法保证当事人安全。香港警方规定,警察执勤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武力,否则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对武力使用等级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明确划分,要求警察在面临不同危险情形时,必须视情分级采取言语警告、肢体警告、使用辣椒水、警棍和枪械等措施。教学培训中,教官把真实案例制作成模拟情景,设计出不同的发展情况,让学员置身案情中去模拟处置,训练学员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等级武力的能力。三是建立安全保障制度。香港警方规定,警员上岗前必须参加培训,未达训练要求者不得上岗,同时,警方有责任为警员提供必需培训和装备,如果警员未经专门培训而在执行公务中受到伤害,警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为此,香港警方各部门都十分重视做好警员的相关培训工作,以切实提高警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防范伤亡事件的发生。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二)强调训练工作实战效果。一是训练内容坚持从实战出发。香港警方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重从实际工作出发,从安全理念、法律规定、执法规范出发,实战中什么管用就教什么,训练动作就是实战动作,课程规范就是执法规范,真正做到为了实战而训练,并不断在实战中总结,实现实战和教学相互促进。二是注重训练系统化。如在手枪使用训练中,香港警方从最基本的安全法则开始,从精度到速度再到识别判断逐层深入,从单警技能向协同战术不断演进,科学合理的课目设计、简单实用的训练手段,配以良好的场地、便捷的器材,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三是讲究训练科学化。香港警方教官注意了解学员情况,训练方法因人而异,讲究针对性、灵活性。如在进行手枪射击训练时,为纠正一些学员猛扣扳机的不良习惯,教官会让学员持枪瞄准,一个教官在后面推,一个教官扣扳机,从而让学员真正领会“有意识扣无意识响”的操作要领。为纠正瞄准动作不规范等问题,教官会用摄像机把每个学员的训练情况记录下来,集中播放,让学员更直观地发现自己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以改进。
(三)夯实训练基础工作。一是狠抓学员日常管理。香港警方十分注重加强对警员的日常管理,要求警员在训练期间不管人多人少,都要时刻自觉保持整齐的队列,做到两人成行、三人成列、步伐一致、摆臂有力、精神抖擞。二是注重强化体能训练。香港警方将加强警员体能训练视为进行其他实战训练和执勤工作的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该项工作,并引导学员主动加强体能锻炼。三是建立完善的训练档案。香港警方为每一位警察建立训练档案,详细记载授课计划书、学生备忘资料、训练记录、资格考试等内容,并将相关内容录入“枪械训练记录系统”,与人事资讯通用系统连接,作为民警晋升、授衔的凭证和回顾、评估、改良训练程序及方针的依据,也可作为司法答辩的理由。
(四)合理的训练配套投入。香港警方的培训院校一般规模不大,但拥有功能齐全的各式实战训练场馆,如,香港警察学院仅靶场就有 5 个,且有室内、室外,长距离、短距离,实弹、模拟之分,都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其室内靶场能够适应多种光线条件下射击。另外,香港警员训练所需经费的配套保障很到位,训练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香港警务处会根据计划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
(五)注重教学中的分工协作。在香港警方各个培训课目的教学过程中,都同时配备主讲教官和辅助教官,一般是一位主讲教官,三位至四位辅助教官,他们在教学中分工协作,默契配合。辅助教官在听课过程中可以随时对主讲教官的讲课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为学员示范动作,并和主讲教官一起解决学员提出的各种疑问,同时,主、辅教官的示范动作都很规范、统一。教官间的有效分工和良好沟通,保证了整个训练教学工作的流畅和高效率。
二、香港警方警务实战技能训练启示
(一)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是训练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公安机关必须增强责任意识。目前,公安机关有对当事人的过错赔偿责任,但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中受到伤害时,在公安机关内部却很少会检讨本单位、本部门是否已经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培训,检讨应对民警的伤亡承担何种责任。实际工作中,有的公安机关把枪支长期锁在保险柜里,没有为民警外出巡逻执法、盘查犯罪嫌疑人配备必要的装备,即使按列装规定花巨资购置的装备,也有不少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考核。一些公安机关组织民警训练时,常常强调工训矛盾,没能很好把针对性、实用性训练落到实处,提高民警技能、使装备发挥应有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空话。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建立健全民警伤亡责任倒查制度,对未按照计划和要求对民警进行培训而导致其在执行任务中造成不必要伤亡的,追究单位领导责任;建立健全民警训练档案,切实做到一人一档,充分发挥其作为民警晋升、责任倒查的凭证作用,促使民警培训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二是公安民警必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很多民警认为训练中学 >-j 到的警务实战技能不管用、不符合实际,在执法过程中依然靠经验办事,白以为亮明警察身份就能够震慑住犯罪分子,在面对歹徒时没有足够的警惕,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和起码的技战术意识,结果造成了不应有的伤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安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危险性不断增强,如果民警不强化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以提高自身的警务实战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就可能会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三是宣传导向要予以有力配合。要继续发挥传统的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扬民警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更要注意宣传那些通过刻苦训练,具备安全意识,利用良好技能,灵活采取行动,有效制服罪犯,保护受害人的先进事迹和模范,在整个公安系统营造一种勤学苦练实战技能的良好氛围。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二)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是训练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切实贯彻执行“练为战”的指导思想。香港警方坚持训练从实战来,到实战中去,将实战作为检验训练成效的唯一标准。如,在进行射击训练时,香港警方强调的是安全意识、动作要领、各种故障排除和地物利用,而内地部分公安机关进行射击训练时片面追求精确率,导致民警只知如何射击,而不懂故障排除,不懂形势判断,进而致使心里没底,领导和同事也不放心,只好将枪械锁在枪柜里长期不用。因此,执行“练为战”,就必须要从实战出发,去研究、去总结,不唯虚、只唯实,摸索出一套符合队伍和工作实际的训练模式。另一方面,要把法制、政策教育融入技能培训之中。香港警方对使用武器警械及查缉活动有很详细的规定,当警察接受使用枪支培训时,会紧密结合相关适用法律进行,从而使警察充分了解使用枪支的法律要求,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形时能作出正确反应。而内地公安机关在组织训练时,相对比较注重体能和技战术培训,对与之配套的有关法律要求学习不够,许多民警技术过硬却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能使用,应当遵守哪些规定,以致在执法实践中不能作出正确判断,有的违反规定使用枪支,甚至滥用枪支,造成无辜伤亡。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将有关法律法规有机地融入到技能培训之中,根据法律适用和相关规定设计各种情形,布置各种场景,在练技能的同时要求民警根据法律要求作出正确判断,真正使民警清楚自己该以何为依据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训练工作能够真正帮助民警合法、有序地进行执法活动。
(三)抓好教官队伍建设是训练工作的根本保证。教官是训练工作的“种子”,能对带动和促进训练水平起到“一传十,十传百 " 的作用。当前,在推进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活动时,要特别强调教官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有关教官聘任和使用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量质并重的教官队伍。同时,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还要在教官师资队伍中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进一步畅通教官进出渠道,实现教官队伍的自然更替、良性循环。
一、正规化警务训练铸就的司法警察队伍是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司法警察是为法院审判工作提供辅助和保障作用的法律职业人员。司法警察队伍的工作以审判工作为核心和服务对象,司法警察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官一样,都是法院司法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职能角色来看,法院司法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司法队伍,肩负着警卫法庭、押解人犯、送达法律文书和参与执行、协助执行等其他重要任务。从法治社会所遵循的专业化分工规律看,在现代化的法院组织结构和法院职能中,现代化的司法警察队伍须臾不可或缺,它是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首先是司法警察工作面临视野的拓展和领域的延伸。在新的形势下,司法警察队伍也将面临一些新型的工作任务,如一些重大疑难案件的开庭、重大执行活动和应付突发性事件等,都离不开司法警察的积极参与。而面对入世条件下新的审判方式,司法警察工作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司法警察工作的视野必须进一步拓展。其次是司法警察队伍面临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压力。由于司法警察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等的特殊性,其业务素质相对人民法院其他人员而言也有着特殊要求。作为人民法院重要组织力量的司法警察,面对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加强正规化训练,不断提高法警业务素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以顺利履行日常业务职能和应付司法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如对在押人犯逃窜等突发事件的防范,对群体暴力抗法事件的处置和控制等),是保障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法院队伍建设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授予司法警察警衔仪式上指出,各级人民法院在抓好各项审判工作的同时,要认真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作用。为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司法警察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充实加强司法警察力量,搞好正规化训练,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有坚强战斗力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发展是制度规划、组织建设和业务训练的结合,三者缺一不可。所谓正规化警务训练,是指以“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为指导,保证充分的训练时间和司法警察参训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与司法警察业务密切相关的训练科目的规范化训练模式。正规化的警务训练对于法院司法警察队伍业务素质与执法水平的提高、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建设现代化司法警察队伍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当前制约法院司法警察警队伍正规化警务训练的几个因素
正如前述,司法警察的正规化警务训练是提高警员素质,保持和加强司法警察队伍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法警的正规化警务训练也一直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司法警察队伍的战斗力,使其很难适应新时期人民法院审判保障工作对司法警察所提出的要求。对此,一些法院虽然给予了高度关注,也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无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综合来看,当前制约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警务训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警察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各级人民法院中,除了少数基层法院对法警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司法警察还没有进行编队管理外,大部分法院已经对司法警察实行了编队管理。但是在一些人民法院中,司法警察队伍的管理机制尚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法警队伍在进人方面把关不严,标准不一,致使司法警察队伍警员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这一现象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司法警察任用条件严重相悖离(这一现象在基层法院比较突出),从而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务训练带来了难度。就目前而言,现有法警队伍存在着警员年龄偏大、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司法警察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难以完全适应审判保障工作需要的被动局面。另外,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编队管理实行双重领导,即既受本法院领导又受上级人民法院职能部门的领导。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司法警察基本上是块块主义,各自为战,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对下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警务训练要么疏于指导,要么指导流于形式,这也是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务训练不能正规化和系统化进行的原因。
(二)司法警察警务正规化训练的机构与设施不健全
没有专门的司法警察警务训练机构和健全的警务训练设施,是直接遏制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人民法院系统没能设立司法警察警务训练的专门机构,致使许多法院对司法警察只能是“自用自训”,这使得大多数法院的法警训练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严格正规的训练规划与方式,导致警训具有分散性、临时性和非系统性。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很多法院法警训练经费不足,或根本就没有这项开支预算,或者是虽有训练经费但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这些都造成了法院司法警察警务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很多法院司法警察“有警而无训”、“有训而无果”或“有果而不终”。比较常见的情形是,虽然也有不少的司法警察在入警前进行了岗前培训,但上岗后苦于没有训练条件和经费,业务技能和警务专业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与滚动提高,自然很难适应司法改革中的人民法院审判服务保障工作对司法警察队伍的要求。
(三)用警与训警之间存在着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多元化,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也日趋加快,人民法院正在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职能机构,其审判与执行工作也日趋繁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发布的人民法院受案数量统计报告,在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队伍人员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所受理和解决的各类型案件总数却呈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使得各类型案件对法警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广度也在急剧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司法制度锐意改革的今天,法院审判工作中司法警察的服务职能不断拓展,警务保障任务也日趋繁重,自然而然便形成了审判工作用警不断增加和警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于是便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即司法警察队伍“绷紧神经”保障了审判用警的需要,却不再有充分的时间对队伍自身进行正规化的警务训练。因此可以说,用警与训警之间的矛盾也是制约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目前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如何搞好司法警察队伍的正规化警务训练,是各地法院司法警察同行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这一问题上,不少人民法院和法警工作者对此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过不懈的努力,编写了不少有关司法警察警务训练方面的教材。如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的《司法警察训练教程》、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编写的《司法警察必备》等,这些教材内容详实,理论联系实际,为司法警察警正规化务训练内容提供了重要的操作规范。但不能否认的是,法院司法警察的正规化警务训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切实搞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除了上述操作规范的制定外,还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优化司法警察队伍完善管理机制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担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身体健康,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自愿从事司法警察工作。曾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或曾被国家机关辞退的,不得担任司法警察。《条例》第二十三条还规定,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从其他部门调任不同职务的司法警察最高年龄,办事员、科员级不超过25周岁,科级不超35周岁副处级不超过45周岁。以上是现有法律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特点等,对司法警察任用所做出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是对司法警察队伍人员建设的重要规范保障。根据该规定的精神和司法实践的要求,凡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而进入司法警察队伍的人员,将很难适应司法警察的工作,更无从谈及正规化的警务训练了。所以,人民法院应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坚持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选用,(对优秀复转军人、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和具有相关技术专长的优秀人员优先选用),杜绝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法警队伍,纯化司法警察的来源,优化司法警察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是解决好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采取的是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除受所在法院领导管理外,其上级法院司法警察部门也是其领导者。根据这一原则,笔者认为,在警务训练方面应以上级法院司法警察部门领导为主,充分发挥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对下级司法警察的纵向领导职能。这样有利于组织一些大型的系统化的警务训练并及时传输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发展等的有关信息,充分利用有限的警训经费,有利于司法警察警务训练系统化正规化程度的提高。
(二)建立专门警训机构和加强司法警察警务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务训练基本上是上岗或者入警时借用他人场地进行简单的培训。由于条件的限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很难进行系统化正规化的警务训练。而在领导岗位上的司法警察中,许多没有经历过严格系统的业务训练,一般是调入法警队后即开展司法警察工作,这样造成了从事司法警察工作却不熟悉法警工作业务,势必影响司法警察工作的开展。有些条件差的法院根本就没进行过司法警察警务训练,而是迫于形势将一些不具备司法警察条件的人员调入法警队伍从事司法警察工作,造成法警队伍松散,工作起来漏洞百出。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罪犯逃脱、枪支丢失等重大工作事故,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立专门的司法警察训练机构,加强司法警察警务训练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造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司法警察队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针对司法警察警务训练问题,有些人认为可以将之委托给部队或者警校进行训练。对此笔者认为,部队和警校所涉及的训练科目虽然和司法警察所从事的警务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司法警察最主要的工作是服务和保障审判,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必然有其特殊性,委托训练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务训练问题。并且从战略的角度看,司法警察警务训练是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中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委托训练只能解决一时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警察系统化和正规化警务训练的问题。所以建立一套法院系统自身专门的司法警察警务训练系统,既是解决司法警察正规化系统化警务训练的当务之急,也是其长远所需。
笔者设想,根据目前法院的情况,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所法院内部的司法警察学校(或其他名称),主要针对一些在司法警察队伍中具备一定级别领导职务或者将被提升和调任的司法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进行训练,加强司法警察领导者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使之及时掌握一些司法警察工作信息,这样有利于司法警察队伍健康的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各级法院的级别和地域分布情况在符合条件的地方人民法院(如中级法院)设立训练基地(或其他名称),主要针对初任司法警察、司法警察晋升和警务训练科目更新的一些情况进行组织训练。对一些未设立司法警察训练基地的法院,也要加强对司法警察训练的经费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司法警察正规化训练在实质上运作起来并进入良性循环。
(三)优化警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统筹解决用警与训警之间的矛盾
如前述,随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不断加重,司法警察警务保障任务也日益繁重,再加上一些法院对有限的警力不能合理使用,造成了警力少而任务重的局面,导致了用警与训警之间的矛盾。具体分析来,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审判工作用警具有周期性,在某一个时间段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大量用警造成警力紧张;二是有限的警力得不到优化的配置与合理的使用,导致警力浪费,造成司法警察警力紧张。《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是,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值庭时负责传唤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送达法律文书;执行传唤、拘传、拘留;提解、押送、看管被告人和罪犯;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执行死刑;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而现实中,一些法院将司法警察用在保安岗位上或从事其他一些勤杂性工作,这显然是一种偏误,自然容易造成警力的浪费。所以,掌握好审判工作用警周期,适时分批组织司法警察进行警务训练和严格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科学合理地配置与使用司法警察,是解决用警与训警之间矛盾的主要办法,也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搞好正规化系统化警务训练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开拓创新、科技强警
【警务技战术与训练】推荐阅读:
社区警务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11-13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06-06
篮球基本战术(有图)06-26
篮球快攻战术教案10-03
篮球战术理论教案10-12
市场战略战术分析06-12
篮球战术教学设计10-16
五人制足球战术论文11-06
警务信息公开06-09
我国社区警务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