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共12篇)
一、目 的
l.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二、防范措施
l.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人使用。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7)有发生征兆或己发生院内感染者;(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13)患者选医诗诊疗者;(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己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l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11.病历书写。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住院病历:(1)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填写。科主任必须及时检查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书写质量负责,上级医师对运行各环节病历书写和管理质量负责。(3)科室必须认真对待质控科签发的不合格病历通知书,3d内对病历进行完善,填写整改意见答复表,以书面形式上交质控科。(4)住院病历必须在24h之内完成。
(5)主治医师必须在24h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6)患者入院72小时之内必须有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7)住院病历的其它内容参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
(8)主治医师对于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实现。(9)科主任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5天之内完成。(10)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1周之内实现。
(11)手术记录必须在手术后24h之内完成,第一术者必须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12)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完善,须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各种检验报告、影像、病理报告及各种签字单等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4)杜绝患者及亲属末经许可,随意接触病历现象。(15)禁止病房医师私自借出和复印病历。
(16)保管好住院病历,防止丢失。门诊病历:(1)必须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2)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3)门诊病历交由患者保管。(4)门诊医护人员不得私自扣留患者病历,以防丢失。13.收治病人
(1)收治患者落实急诊优先、专病专治的原则。
(2)对于慢性病和危重患者,各科必须以病情和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以种种借口拒收患者。
(3)我科具备空床的专业或病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他科借床患者。
(4)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签署《住院知情同意书》和委托书,负责代理患者履行在院期间的知情权及选择权。14.三级查房及会诊
(1)三级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2)对于普通患者,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
(3)对于重点(危重)患者,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对于危重患者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必须及时报告医务科,组织院内会诊,必要时请院外专家会诊。(5)收治14岁以下患者术前必须请儿科会诊。
(6)急会诊必须在lOmin内到位。15.患者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1)疾病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门诊治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住院患者的主管医师、主治医师及相应的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2)检查、治疗措施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用药物的毒副作用。(3)手术中需留置体内材料。(4)医疗费用中自付费用情况。
(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6)手术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病灶。
1 易发生差错事故的几种情况
1.1 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
随着对护理学科认识的深化及人类生命价值的提高, 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就迫切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 自觉地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提高护理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至今为止在工作中, 以经验或“一查”、“二查”代替“三查七对”所造成的护理差错为数不少, 危害很大。
1.2 护士工作场所
护理工作场所包括治疗室合理布局、护理用具安全及物品、药品分类有序放置等。安排合理的护理工作场所, 为护士操作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用具, 不仅可方便护理操作, 而且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是安全护理的关键。
1.3 临床环境
狭义的临床环境指以患者的病床为中心, 半径为十尺内的范围, 包括病室安静、光线协调、床具安全等环境因素及患者状况。工作中一名护士要为多位患者提供护理治疗与服务, 由于患者的病情与治疗内容各不相同, 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的特殊治疗一定要留有提示或标记, 并严格交接班, 以提醒其他医护人员注意, 防止失误的发生。
1.4 管理因素
护理差错事故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 是质量管理缺陷造成的[1], 所以也应从管理的角度查找原因。护理管理者是科室质量管理的核心, 对护理质量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指导、督察、提醒护理人员准确、及时、高效地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措施,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管理人员要随时了解护士工作状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护理活动中, 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对各种不规范操作, 要及时发现, 坚决制止;并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 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职能。
2 防范措施
2.1 护理道德修养是衡量护士是否能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护理工作虽具有群体性, 但护士的班次常是二班倒或三班倒, 更多的工作是独立完成的, 有时是在患者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进行的, 各项操作是否正规, 全凭护士的道德、信念及责任心, 就可能造成护理差错事故。尤其是午班护士或夜班护士单独值班时, 护理差错发生率较高。有些护士思想不集中, 做治疗时心不在焉, 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或只对床号不对姓名, 均是差错事故的隐患。因此, 护士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为患者打针、发药等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仍要坚持查对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这样患者就不会因护士的违规而受到损害。
2.2 医护之间是合作的关系, 要共同为患者的生命负责
如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不了又未及时通知医师, 也会引起事故的发生。医护人员之间可通过学习和督促来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为防止由于业务水平不过硬而导致的差错事故提供方便。
2.3 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对待差错事故
提高思想认识, 正确对待差错事故有利于护士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也有利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当事人及全体护理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还有助于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由此可见, 护士的工作素质决定着护理事业发展水平, 为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为更好的保护患者, 需要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素质,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4 护理管理
(1)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护理工作进入了一新的时代, 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现代的人性化护理, 护理工作紧张、繁忙, 所以在抓好护理质量的同时, 护士应进行自我调节, 以减轻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2)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新老搭配, 可达到相互堵漏的目的。
3 小 结
总之,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宝贵的生命, 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广大护理管理者关注和努力研究的方向。防范护理差错事故是医院的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护理管理追求的目标。以往一发生护理差错就分析当事人引起差错原因的做法不能说无道理, 但仅抓住这一点很难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也应考虑管理方面的原因, 找出管理者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体系的缺陷, 分析主客观因素,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 规范护理行为, 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 才能真正预防差错事故的再发生。
关键词:护士,差错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差错;事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79-01
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和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患者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称为事故。如何避免或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一直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采取什么防范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1 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职业不喜欢,法律观念薄弱,责任心不强 低年资的护士,刚参加工作,不明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无所谓的态度,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护理差错和事故。例如:一名护士值夜班,在护士站光顾着玩手机,不去巡视病房,等到后半夜去病房的时候,发现一位老奶奶沉睡,就试着叫,这才发现叫不醒,赶紧做头颅CT,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家里人发现抽屉里一瓶降压药空了,怀疑服药自杀,考虑给病人洗胃,家里人不让洗胃,质疑医院的做法,最后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这个医疗纠纷持续好久才解决。通过这个医疗事故,反应出如果护士执业责任感不强,会造成很大的医疗事故。
1.2临床护理工作中,三查十对没有做到 根据我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我发现凡是发生差错事故的,都是在平时看来是小事情,小问题,小操作,未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例如:治疗班的护士在配当天所有病人液体,2个护士聊着天,配着药,一名护士由于没有做到三查七对,把血栓通和骨肽加到一个液体里,并没有发现,扎液体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最后换液体的时候,我发现液体颜色不对,明明是血栓通,白色的,怎么这个液体是黄色的呢,一晃还有沫子(血栓通配进液体里,一晃又沫子的)好像是骨肽,结果一查,就是这样的,幸亏及时发现,避免了医疗事故。所以说,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防范差错事故。
1.3 个别护理人员工作没有上进心,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操作水平差 不管是高年资的护士还是低年资的护士,都存在专业知识差,技术水平一般。例如:在值班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抽动脉血气分析,正好这一天值班的护士中,高年资的护士和低年资的护士都有,结果谁也没有抽出来,病人扎了好几针,非常不高兴不满意,最后请内科护士来,抽出来的。还有一位低年资的护士,给女病人下尿管,竟然下到阴道里,造成很大的护理纠纷。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操作的练习。
1.4 工作压力大,家庭生活琐事多,两方面相互影响 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心事,理论的考核,技术操作的考核,還要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护理人员大部分是女性,而女性要工作兼顾家庭生活,有的时候就感觉力不从心,平时工作三班倒,还要回家照顾家庭孩子,所以感觉很累,情绪波动很大,反过来影响工作和家庭。例如:一位护士工作了14年了,职称还是护士,理论知识差,技术操作也差,生活里呢,和丈夫是两地分居,孩子小,想上白班,可是护士长认为上白班的护士要理论水平好的护士来上,这位护士呢,就有情绪,认为护士长难为她,偏袒他人,就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经常出错,护士长就找她谈心,她不领情,把情绪带回家,又造成家庭矛盾,反过来又影响工作,就这样恶性循环,她被调科室,也离婚了。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工作生活中,不要让错误的麻烦的事情再次影响自己,不断的总结快乐的经验,积极快乐的情绪会在不断的强化中逐渐积累,慢慢的会越来越满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发现自己原来会更快一些,逐渐精神活跃,心理轻松,身心也因此而受益。
2 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 医院的院领导应该多重视护理工作这个行业,加强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培养在职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让护理人员爱好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应将法律知识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使广大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在职护士要抓好基础法律知识和卫生法规的学习,自觉执行法律、法规,护理人员要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2重视护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管理和督促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平时开会时,多进行护理规章制度的学习,每个科室制定质控人员,在工作中管理和检查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避免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2.3督促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的学习,技术操作的锻炼 医院每年每月业务知识理论的考核,一年两次的技术操作考核,都是督促护理人员学习的动力;护理人员提升自己的知识,参加大专大本的学习,也是学习知识的途径;平时的治疗工作中,要按照正规操作工作,这样既练习了操作,又是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正规操作。
2.4学会减压的方法,调节情绪,工作家庭都和谐 护理人员在工作生活中要主动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和上级同事朋友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家庭中琐碎事情,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适当可以找朋友家人发泄一下,或者参加体育锻炼和听听音乐,不要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会使自己患病的,所以护理人员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任意放纵消极情绪滋长,经常发怒,将会影响工作生活。
1、增强法律意识
加强对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应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心,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训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扎实过硬的本领,才能做到临危不惧,有信心和能力作出快速的应对。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值班时要集中精力,做到人少事多不忙乱,业务不熟不蛮干,单独值班不松懈,抢救患者不涣散,做到严格交接班。危重患者必须床前交班,交接病情、治疗、护理,尤其应注重检查抢救器材的运行情况;认真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要求做到四看三查一巡视。四看:看医嘱本、病房交接班本、体温本、各项记录单是否完善。三查:一查新入院患者处理是否完善;二查术前患者预备是否完善,手术后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各种管道是否通畅;三查危重、瘫痪患者是否按时翻身,有无褥疮等;一巡视:对所有患者巡视一遍。
4、严格消毒隔离,进行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治疗室、换药室天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普通病房每周1次,每月做空气监测并留存资料定期监测分析;各种器械、物品及普通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禁使用过期的一次性用品、药品等
5、防止错误的执行医嘱
医嘱内容应明确,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并严格三查七对,各班医嘱应做到勤查、细查。
6、防止各种药物注射时发生差错
严格三查七对,多种药同时皮试时应有标记。肌肉注射、皮试液配制后不超过2h。输液时把握配伍禁忌,液体应随加随换。
7、防止服药差错
不用无标签、过期、变色等可疑的药物,剂量准确,随时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8、防止输血差错
严格遵守输血制度防止差错发生。
9、预防护理并发症
昏迷、术后、瘫痪等病人应定时变换体位,防止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0、加强病房治理,防止意外情况
劝说患者及陪护不要使用电器,防止患者走失、自杀、坠床、烧伤、烫伤、电击伤等;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危重患者须做检查时应有医护陪检。
11、防止药物变化错用或毒麻限剧毒药物丢失,对不同含量的同一种药物不能盛放于同一瓶内。
12、防止采集标本时发生差错采集标本时应做好查对制度,并建立登记本,护士与化验室收标本人员共同核对登记,并签全名。
13、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使用医学术语,不得刮、涂、贴等并注重文辞修饰,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护患纠纷。
14、言行举动
近年来,医疗事故出现了以下特点:数量上升,性质恶化,索赔额暴涨。从整个统计结果看,县医院及以下医院居多。在所有医疗纠纷中,医院永远没有赢家,无论医院一点错误也没有,受损害的永远是医院,是 医院 名誉的损害。由于舆论导向的严重偏斜,医疗纠纷普遍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案例让我们触目惊心。面对当前形势,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规范护士的行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易引起医疗事故争议的表现有:
☆说话不注意;☆交待不清楚;
☆检查不仔细;☆记录不完整;
☆制度不严格;☆技术不熟练;
☆操作不规范;☆抢救不到位;
☆内部不协同;☆责任心不强。防范措施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和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健,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准入的管理。
一、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防范意识。
二、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患者资料输入,严要遵守《超声检查查对制度》。
三、操作步骤规范化,防止差错事故发生,四、发出报告前做好审核工作。
五、发生差错事故时,当事人应向科室领导作出书面报告,及时寻找差错原因。
六、科室应在当日把差错事故登记报表,重大纠纷隐患的上报医务科。
七、一般差错应积极妥善处理,并严格教育当事人和全科室工作人员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八、严重差错和医疗事故,必须在发生的当日上报医务科,当事人应该写书面材料,汇报事实经过及整改措施,并在科室会议上讨论,做好讨论记录。
九、差错事故的定性,处罚措施应及时通报当事人和全科工作人员并做好记录。
功能科
1 防范措施
1.1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2]。因此,手术室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如接送病人制度、交接班制度、标本留取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查对制度等。由于各个医院手术室人数、质量及设施各不相同,制定的规章制度可能有差异,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安全的总要求是一致的。
1.2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1.2.1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每日清晨由夜班护士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加强对医生、护士、进修生、实习生无菌操作的监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1.2.2 严格查对制度
依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严格执行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安全核查工作,并要求“Time out”的有效实施,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或手术方式错误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对用药做好三查七对,术中口头医嘱的执行需口头复述,双人核对,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输液瓶、输血袋至手术结束后再处理,防止医嘱用药执行错误发生。
1.2.3 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首先规范器械敷料登记表格,手术包内各种手术器械、敷料应有规定的数目。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关闭体腔或伤口前,手术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正确。护士在手术中原则上不得替换,特殊原因中途需换班时要仔细交接班,必须认真清点药物、液体、清点物品的数目,交班无误签名后方可离开。并细致交待手术病人情况及手术进展情况,并提醒注意其他重要事项。
1.2.4 认真履行标本留取制度
手术切取的标本对病人的诊断至关重要,故术中取下的标本必须妥善保管好。手术结束后,护士根据标本的大小放入专用病理标本盒或袋内,并注入固定液后封口。如果是多个部位的要分别放置,并标明部位。将标签贴于标本盛器外,核对手术医生填写的“病理标本送检单”是否完整无误,登记病人姓名、标本名称及时送病理科。
1.3 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目前高频电刀已普遍应用于手术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负极板应平整置于肌肉丰富、毛发稀少处,应完全接触皮肤。患者皮肤不应接触金属材料,以防发生旁路电灼伤。酒精消毒后应待其挥发或擦干后方能使用电刀,否则酒精燃烧易灼伤皮肤[3]。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及时查看粘贴负极位置的皮肤状况,关注皮肤护理工作,确保病人的皮肤完整性。另外,现代手术室仪器设备多又复杂,要实现专科化管理,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证仪器设备运转正常,以满足手术安全需求。
1.4 明确各班职责,合理安排工作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的各项职责如巡回护士职责、洗手护士职责等。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并认真履行职责。合理安排工作手术室护士必须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规定注册。手术室的工作应按照护士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应安排经验丰富、高年资的护士配合。对新毕业的护士培养要严格按照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实习学生按教学大纲进行,并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带教,实习生不能独立工作
1.5 及时、全面、如实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的医疗文件。如果一旦出现医疗护理纠纷,手术护理记录单是医疗证据之一。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妥善保存。
1.6 尊重手术患者的隐私,加强手术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
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不要大声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更不能谈论病人的隐私。在手术中注意保护性医疗,对于手术病人家属询问手术进展情况及诊断性质时,剖宫产手术病人家属询问小孩性别时,如你对情况不了解,不要随便回答,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做到自我防范。
1.7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要防止手术中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必须不断提高每个手术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内容为消毒隔离、专科手术配合、医院感染、技术规范、卫生法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由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轮流主讲,鼓励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
2 体会
手术室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潜在护理风险,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4]。我们通过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制度有效执行,同时加强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的培训,有效地消除了手术安全隐患,使医院的各类手术得到顺利进行,无手术室护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和护理安全。
摘要:防止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方法 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班职责,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To Erris Human:Buildinga Safer Health Syste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289-306.
[2]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3]冯宝琴,谭惠霞.加强手术安全护理,防范手术病人潜在性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lo(12):28.
【摘要】目的 尽量减少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从而减少药患纠纷。方法 对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采取防范措施后,药房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 提高药学人员素质和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药房 发药差错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14-02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其担负着药品的请领、调配、发放、保管、和药物咨询服务,负有监督和指导病人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品的责任,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药品的品种不断增加,广大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发药差错可能使医生的治疗措施前功尽弃,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药房发药差错的防范一直是药剂科管理的重要环节,虽然采取了种种防范措施,发药差错仍时有发生,笔者结合自身在药房工作多年的经验,谈谈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药品差错的分类及原因分析
1.1处方错误
处方错误是常见的药品差错之一,多是和开药的医生有关。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生一般是采用手写的方法,将药品名称写在纸上。一方面,手写的字迹往往没有打印稿那么明显,所以相关人员在抓药的时候,由于没有看清药品名称而拿错药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另一方面,多是由医生自身因素所导致,如在繁忙的时候,容易出现视觉性的疲劳,对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分辨不清,对于孕妇或者是血糖高的特殊人群,在开药的时候也是需要特殊对待的,而这也是很多医生在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此外,对于一些新型的药品,尤其是西药,它的用法和用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很多的医生都是凭借着自己以往的经验,将用量或者是用法擅自更改,这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开药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与所开药品不符也是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说没有对症下药,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1.2调剂错误
调剂错误的分类有很多,如名称相似的药品差错,同名但不同剂型药品差错,同名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厂家药品差错等。有的药品虽然在成分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其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品在功能以及用法和用量上都有所不同,调剂人员在取药的时候若是没有多加注意,就会发生工作上的失误。此外,药品摆放的位置也直接影响到调剂员在工作中是否会出现差错。在补充药品的时候,有的药品在外观上极为相似,调剂师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加上有的相似药品摆放的位置都比较相近,不但会造成摆放时的错误,在调剂上也会出现差错。
1.3管理错误
药品管理上的差错是常见的问题。引起管理上差错的因素有很多,如贮藏不当引起的药品受潮,药品过期引起的药性改变,工作纪律引起的配药过程中的差错。而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药品管理差错大多归结于工作人员在药品管理上的的素质,也就是重视程度。医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除了掌握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之外,还需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部分药房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给予患者相关的用药指导,对处方的审核上没有做到严格把关,不能及时发现药品和诊断不符、药品用法及用量上的错误。
药品的错误因素有很多,其中药剂人员的责任意识及专业知识是主要的原因。所以,为了提高药品的质量,减少在配药要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同时,也是为患者的身心健康考虑,因为药品差错导致的问题可大可小,不见关系到金钱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健康,所以,应该从处方、药品以及管理上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不断完善药品监督中的错误,从源头上杜绝药品差错,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药品差错的防范对策
2.1处方管理
处方是药品差错的起始点,所以应该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督促他们学习各种知识,提高对处方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处方的书写上面,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保证处方的清晰度。尤其是在书写上面,应该保持字迹的清晰,不采用缩写,杜绝出现模糊字迹的现象。第二、要保证处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药品会经常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旧的药品会被不断替换,此时,医生也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及时了解药品的库存及更新状态,以免在配药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第三、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信息和内容的完整性是为了在出现差错的时候能够有据可依,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追究责任。
2.2药品调剂
药品调剂师除了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对每一种药品的特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配药的过程中,除了按照医生所开处方抓药之外,还需要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处方的可行性做一個自己的评估,对于有疑问的处方,应该慎重处理。如交给医生重新审核或者是查询相关资料,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以免造成大的麻烦。在药品的摆放时,应该仔细核对药品的摆放位置,尤其是一些性质相同,外观相似的药品,更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以免造成取药过程中造成的差错。药品的调剂需要着重核对名称、规格、数量等方面,在确保对药单正确的前提下进行调剂,坚决不能凭着感觉或者是经验工作,此外,在工作量大的时候,需要做到忙而不乱。
2.3药房管理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2、各级医务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医疗法律(规)及规定,严格执业,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各科室要建立科室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或指派专人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做到及时、准确,并在一周内讨论与总结,订出预防措施。凡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不负责任,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或其它原因导致出现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差错、事故时,应由本人或科室管理人员(护士长或科主任)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及补救措施等情况。科室应将差错、事故的详细情况逐级上报。
4、发生严重医疗差错、事故,科主任、护士长应立即向主管院长及医务科报告,并于24小时内补交书面报告,当事人也应写出书面材料。医院应及时向卫生行政机关报告,必要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5、发生重大的医疗事件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病人;所在科室采取措施不力或不积极抢救的,视为不做为,医院将追究当事人及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必要时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医疗事件发生后,所在科室应视情节立即(或及时)向医务科报告。
6、在积极抢救医疗事件病人的过程中,需要有关科室积极配合的,相关科室必须无条件的予以配合,不积极配合或借故推诿者,不论后果如何,均视为违规行为,需追究当事人及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并予以严肃处理。
7、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的有关病案、原始资料、样本应妥善保存,不得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以备鉴定。血液标本及可疑安瓿应保留三天。抢救病人的安瓿应保留24小时备查。对发生医疗、护理事故的病案,当事科室应在24小时内交医务科封存保管,任何人均不得涂改和销毁与医疗事件有关的各种记录及物品。未经主管副院长、医务科同意,不得查阅。
8、医疗事件发生后,所在科室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地讨论,做到三不放过(即:未找出事件原因不放过,责任者未汲取教训不放过,未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对医疗事件的性质及责任人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的性质、造成影响的程度和当事人的态度等,提出处理意见。院、科领导对医疗事故要及时组织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患者或其家属。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其患者或家属做解释。
9、实习生在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定办,发生差错事故应由本人负责外,并根据具体情况追究带教老师责任。
10、患者死亡后,如家属对死因提出疑义或引起医疗纠纷时,上级医生应请家属签署尸检通知书;如同意尸检,应立即通知医务科,必须争取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以免影响对死因的判定。
11、医务科负责对医疗事件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核实、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缺陷调查会议,依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确定医疗事件的性质、级别及相关责任人。
12、医务科根据缺陷调查对医疗事件的认定结果,召开缺陷处理会议,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具体规定,提出对医疗事件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3、处理意见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后执行。
14、医疗事件发生后,其所在科室或个人不按规定报告,或有意隐瞒的,事后经院方或他人发现者,不论后果如何,院方均予以严肃处理。
为了尽可能杜绝或减少医学影像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医疗差错事故的危害,结合医院相关规定和医学影像科实际工作特点,制订医学影像科医疗差错事故的报告、检查、处置规范。
全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尽可能杜绝或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及时记录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患者信息,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责任人、时间、经过、原因、补救措施及后果等。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后,由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员负责及时登记记录。
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并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及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以便及时处理或组织抢救。
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后不得隐瞒真相,应立即封存有关资料以备鉴定;不得涂改或销毁有关资料。
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全科室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原因,总结教训,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ME定义及分类
ME定义为在药品为医务专业人员、患者或消费者控制时,任何可以防范的可能引起或已经造成不恰当地应用药物或伤害的事件。它包括5个方面的含义:用错患者、用错药物、用错剂量、用错给药途径、用错时间。
美国医院药师学会(ASHP)将用药差错分为12类:①处方差错:选药不正确、给药方法不当、处方书写正确或字迹不清楚;②遗漏用药次数;③用药时间不正确:用药时间间隔超出规定;④非授权给药:未经合法处方者同意而擅自用药;⑤剂量不当:剂量过大或过小,特殊患者未调整剂量;⑥剂型正确;⑦配制注射液的稀释液种类或用量不恰当;⑧给药技术正确:给药程序、途径、部位、速度不正确;⑨使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变质药品;⑩未实施有效监测,如血药浓度监测或不良反应监测等;不依从医嘱用药;其他。
ME造成损害的分级[2]
ME按患者机体受损害程度分为9级(A~I),其中A级无损害;B~H级有损害;I级死亡。①A级:没有发生的ME,但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②B级:发生ME,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③C级:ME造成患者额外的治疗监测,但未改变其生命体征及造成损害;④D级:ME造成患者额外的治疗监测,改变了其体征,但最终未对患者造成伤害或需要增强检验进行监控;⑤E级:ME导致患者需要进行另外一种治疗或干预;⑥F级:ME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⑦G级:ME导致患者永久损害;⑧H级:ME引起危及生命事件;⑨I级:ME造成患者死亡。
ME产生的主要原因
门(急)诊用药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有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监护人,还有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用药差错的出现,有个人因素,也存在用药系统原因,而实事求是的分析用药差错的原因,使人才、资源、环境、工作量、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最佳组合,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用药体系。常见的差错原因:⑴不能正视用药差错:长期以来,习惯于过多地责备出差错者本人,采取处罚手段,使义务人员讳言差错,隐瞒差错,而不是客观地分析差错过程,根据记录内容,立即弥补差错,把差错的后果降到最低,并从差错典型案例中学习,不重复同类错误,以患者用药安全、合理为目标。记录内容包括4个W和1个H,即发生了什么(what)、在哪里发生(where)、为什么会发生(why)、怎样发生(how)、和谁相关(who)。需要强调的是出差错后,应关注why和how,而不是who(出差错本人)。⑵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对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在门诊,医生平均接诊时间7~8分钟,药师调配发药时间仅8~16秒[3]。在数量上,我国医生人数已接近现代水平,而药师人数缺口巨大。如在门庭若市的发药窗口,药师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药学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非常有限,不利于药师为维护患者用药安全而专心、用心、耐心、细心地工作。⑶缺乏沟通:医、药、护人员缺乏有效沟通,对处方理解不同,导致不能正确执行。⑷处方差错:①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药物治疗差错。如药物剂型、规格、给药剂量、途径、用药次数等不正确或书写不清楚等;②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相符;③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特殊人种等)用药细节差错。如儿童用口服诺氟沙星治疗菌痢。⑸调剂差错:①剂量差错;②剂型差错;③发错药物:患者拿到的药物不是处方中书写的品种和数量;④发错患者:把A患者的药物错发给B患者,B患者的药物错发给A患者;⑤在审方时未能发现处方配伍的潜在风险,如处方为柴胡注射液与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混合。⑹给药差错:①执行医嘱差错:如10%氯化钠注射液误作0.9%氯化钠注射液使用;②未能按医嘱规定的时间或间隔给药;③遗漏医嘱规定的药物;④药物给错患者;⑤患者依从性差错:患者或其监护人不遵从医嘱用药;⑥给药技术差错:如以输液方式用环孢素A时,为选用特定材质的输液器;⑦使用假药、劣药,特别是超过有效期的药物。
ME的防范
防范ME,首先应构建完善的用药系统,其次是营造一切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文化,建立从ME中学习的机制,再次是端正其工作态度和服务理念,提升医、药、护等人员和服务技能。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与服务对象相匹配的医务人员,有利于减少差错;执业人员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减少差错;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是减少差错率的基本因素。
正视ME:目前医疗用药系统尚未完善,ME不可避免;医药学还存在许多未知领域;个人行为疏忽或失误也难以避免。杜绝ME是人们的理想境界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客观地记录ME,分析ME,建立从ME中学习的机制,减少类似ME的重复发生;而不以惩罚为手段,鼓励主动报告ME,积累防范ME的经验。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计算机医嘱和处方输入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的推广,对防止已知过敏者使用过敏药物,防止不良相互作用,防止剂量和疗程正确,促进治疗指南和诊疗规范的落实有决定的作用。
建立用药差错报告制度:WHO药品不良反应检查和报告指南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中增加了用药差错,尤其是剂量过大的用药差错的报告内容;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编写的《用药差错报告表》,实行无记名式自愿报告,并承诺对报告人或当事人的信息保密。落实ME报告制度是减少ME的有效方法之一。
规范处方行为:首先医生应按《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书写处方,以防执行者误解处方内容;其次实行电子处方有利于减少医生的笔误。
坚持审方核对制度:药师应认真审核处方内容的合理性,调配发药应双人核对发药,坚持“四查十对”;护士执行遗嘱时英坚持:“三查六对”。这些是防范因个人因素导致用药差错的经典方法。在核对中,对处方或医嘱有疑惑时,医、药、护人员应有效沟通。
美国医学研究所得出结论,大部分的用药差错并非由个人的疏忽或缺乏训练造成的,而是由于现行的医疗系统存在缺陷,使得医务人员容易犯正确或难以避免犯正确。因此,用药差错的预防,主要应完善医疗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同时,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医疗服务技能。
参考文献
1Allen EI,Barker KN.Fundamentals of medication error research[J].Amer J Hosp Pharm,1990,47:555-557.
2Willian NK.Pharmacy contribution to adverse medication events[J].AM J Hed Lthsyst Pharm,1995,52(4):385.
1 护士行为所致差错事故的原因
1.1 责任心不强, 制度执行不严。
在工作中精力不集中, 主动性差, 甚至带情绪上班, 有的擅离职守。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不认真执行章规制度, 违反操作规程, 其中忽视三查七对、床头交接班及药品管理等制度造成差错事故, 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2 未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不能按时巡视病房, 造成患者坠床、烫伤意外伤害, 约束时造成肢体受损, 静滴化疗药时, 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危重病人引流管脱出, 气管切开病人套管脱出等都属于护理差错, 给病人造成痛苦。
1.3 不认真执行医嘱。
医嘱处理错误如错抄、漏抄等, 口服药漏发、错发, 遗忘静脉用药及用药错误等, 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或发现事故苗头不请示, 不报告, 自作主张, 盲目处理, 发生不良后果[2]。
1.4 护理交班不细, 不能床头交接。
心中无数, 遗忘医嘱, 特别是遗忘危重病人医嘱, 未能及时处理, 造成严重后果, 长期卧床病人, 由于交班不细, 未能按时翻身进行皮肤护理, 引起褥疮的发生, 未能及时交班, 术前准备未做, 推迟手术时间, 延误病情。
1.5 护士业务不熟练。
护理工作由于缺乏工作经验, 遇到紧急情况时, 应急能力差[3], 忙中出错, 医疗抢救药品及器械准备不充分, 使用时不能应急, 造成差错, 抢救危重病人时, 由于业务不熟练, 手忙脚乱, 易造成差错事故。
1.6 无菌观念不强, 未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操作消毒不严格, 对被病人污染的物品未能及时消毒处理, 对一次性用品用后未能及时回收, 彻底销毁, 各种治疗性操作无菌观念不强, 导致交叉感染,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经济损失。
1.7 未能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 使其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 各种治疗不能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而延误病情, 做健康教育时, 无依据, 含糊不清, 不能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患者不理解或护士指导使用不适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出现不良后果, 而造成差错事故。
2 防范措施
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提升护理服务文化[4]。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 加强医德医风修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愿望, 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是预防和控制差错事故发生的关键。
2.1 加强医德修养,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士要从病人的根本利益出发,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在与病人交往时, 仪表要端庄, 态度和蔼, 语言文明亲切, 表情温和文雅, 同病人互换角色 (换位思考) , 取得病人的信任[5]。
2.2 加强责任心, 严格岗位责任制。
高度的责任感是防止差错事故的关键。护理工作面对“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6], 护理行为过失可直接导致病人的痛苦和生命安危, 一旦出现差错事故, 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挽回和弥补。因此, 护士要加强自身建设, 忠于职守, 勤奋工作, 树立对业务精益求精,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态度, 视病人如亲人, 把人文关怀的服务寓于其中。
2.3 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士不仅要接受正规专业学习和训练, 还要在实践中勤奋学习, 加强护士的“三基”训练, 培养护士爱学习的意识, 提高评判性思维和观察能力, 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4 严格质量标准, 努力完成质量目标。
护理质量标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包括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 定期检测考核[7],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方法, 促进护理人员全面素质的提高, 使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赢得病人信赖, 更好地发挥医院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 提高护理服务文化, 创立优质服务品牌。
倡导完善的护理服务文化, 提高护理服务品牌。全新的服务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 从而促进服务行为的创新,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服务要体现人性化, 即用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 让病人及家属感到人文关怀, 有一种亲切感、温馨感。同时提倡“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树立优质服务品牌。
2.6 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侧重做好心理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 按护理程序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服务, 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求, 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身状态[8], 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反应, 不同的心理反应往往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 护理工作中要多与病人沟通, 细心观察病人情绪变化, 及时消除病人焦虑、恐惧、抑郁、绝望、愤怒等心理反应, 针对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 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充分发挥整体护理的优势和效能。
2.7 做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门医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知识, 又具备健康行业学、健康传播学、预防医学相关学科知识[9], 护士要想成为称职的指导者, 只有掌握时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才能对病人进行正确的指导, 才能防范护士行为所致的差错事故。
2.8 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严格依法办事, 认真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和操作常规, 工作中头脑清晰, 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 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在工作中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以高度的责任心依法执业, 以良好的服务化解风险, 取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周英.增强法律意识, 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护理管理, 2004, 4 (3) :43~44.
[2]张锦.ICU护士身心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2) :106.
[3]苏兰若, 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688.
[4]李惠玲.专业护士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0) :766~767.
[5]赵可式.从人性化护理看当代临床护理[J].护理杂志, 1994, 41 (1) :21~23.
[6]杜治政.护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553~557.
[7]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J].防范护理缺陷.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2~193.
[8]宋晓波.整体护理500问[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266.
【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推荐阅读: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05-27
给药差错的防范措施07-06
护理管理差错事故07-20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06-07
护理差错 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1-13
医疗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09-11
护理差错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05-24
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07-07
差错分析报告09-09
航空维修差错分析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