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通用8篇)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篇1

生:很喜欢学生,也喜欢教育学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生:教育方法适当,能因材施教,师:最大特点是性格温和,从不体罚学生。(生笑)

师:这些都是我们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孔子有没有发脾气的时候。《论语》记载有三次著名的发脾气。师:(出示孔子三怒)出示投影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生朗读,翻译)

师:可见学生睡觉,老师批评是天经地义的,以后有哪位梦见周公了,老师就说 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笑)

师:我估计这是激将法,宰予最后也成材了。也是孔子赏识的高足之一。师:(出示)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翻译)

生:孔子是发火了。而且脾气很大,是弟子没有实施仁政。老先生很看重仁。师:今天老夫子第三次发火,这又是冉有惹的祸,(生笑)季氏和冉有子路是和许人也? 生:季氏是当时鲁国的权臣,很有权势。

生:好象有谋反的迹象,野心很大。想侵略他国。

生:冉有子路是他手下的重要谋臣,是出谋划策的智囊。,师:哦,季氏是老板,这两位是打工者。(生笑)师:事件的开端是——

生:季氏将伐颛臾,是说要动武了,师:为什么要来告诉孔子。

生:可能怕孔子责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这倒是真的,孔子的弟子大多视孔子为父。

生:或许他们也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他们来试探孔子的意思。师;好,如果是你,要拜见孔老师,也预计老师对这件事感觉会很不爽,你会怎么说这件事?(生讨论)

生:老师,我们主人要对颛臾要动手了,你老人家还是躲一躲吧。(生笑)

生:这样说太直接,还不如说老师,你身体好吗,睡觉香吗,现在吃饭怎么样? 师:哦,很现实化,还不如说老师,学生给您送脑百金来罗。(笑)

生:然后再说,我们老板将对颛臾有些小小的事情要发生,不知老师意下如何——

师:你演绎的很到位,也很滑头,估计当时的冉有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孔子听了这一段有点外交辞令的言语后的反应是—— 生;反对,坚决反对。

师;哪句话可以表明老先生的坚决—— 生:何以伐为? 师;这是一个文言文的固定句式?。我们鸿门宴听樊哙也说过,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生:何辞为。师:怎样翻译

生:为什么要讨伐呢? 师:表示反问语气和自己鲜明的态度。孔夫子的态度是鲜明的,不再是很中庸的,摸棱两可。生:一开始就指责这种侵略行为。无乃尔是过与,就是说恐怕要批评你了,师:注意其中的句式/ 生:无乃。。。乎,其中“过”就是过错。师:过是过错?

生;是动词。是指责的意思,是宾语前置句

师:注意其中的称呼

生:求,态度很气愤,很不满意。

师:孔子一般称呼学生是很温和的,要加一些语气助词,比如,求也,回也,就是冉有啊,子路啊,现在“啊”的助词没了,没有了,可见他的态度。当时有些气愤和气急。我们看看孔子是如何批评学生的?

生:颛臾是受保护的,是受先王的保护的,先王以为东蒙主啊。师:这里的以为是—— 生:省略“之”,以之为,是古今异义。

生:从历史背景和地位来说,说明颛臾是不能讨伐的,师:所以孔子用了个反问句。生:何以伐为?

师:老师批评学生是常有的,我们班中有没有学生经常挨批的,作为学生我们该怎样对待批评?

生;虚心接受,老师总为学生好,师:冉有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他在辩解,老师你要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做。生:错了,这里的夫子不是孔子,而是季氏。师:对。你能猜猜冉有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生:他要推卸责任,耍花招,是为自己作辩解。

生:他是说老板要这样做,我们没办法,无能为力。

师:是说吃人家的饭,就要为别人办事。他的骨子里面隐藏着这样的意思“这不是我的错”,这样以来这个人的道德就很有些问题。孔子的态度是——

生:很生气,直接称呼为求,语气很急,如果一开始只是指责,这下是有些生气,程度在加深。

师:驳斥这样一个抽象的话题是需要一些手段和技巧的,孔子是教育大师,也是语言大师。我们赏析他的语言技巧,怎样四两拨千斤? 生:引用论证,引用有名人人物的话,师;这种手法我们在写作时也经常用,比如某某名人怎么说,就显得有说服力。解释周任的名言,(学生解释翻译)

师;这句名言的言外之义是——

生:人当干部,要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自己不要干的,就宁可算了,在其位谋其政嘛。师:中国古代许多大臣,认为政策错误了,就拼命诤谏,遇到皇帝不听自己的意见,就把官帽摘下来,送给皇帝,宁可自己不做这个官,对老百姓有一个交代。其实在批评他的学生没有尽责。还有其他—— 生:还用类比手法,师:怎样类比法

师:盲人走路需要人帮助,危而不扶,颠而不扶,就好比现在的情况。师:谁是盲人,谁是引路人? 生;是季氏和子路他们。

生:孔子的意思是既然你做不到,看着领导犯错误,不加以阻止,你就违反了原则,要你何用?

师:解读的十分准确,还有吗? 生;这里的老虎和犀牛是什么意思?

师;好象到了动物园(笑)这些动物有个共同点? 生;很凶猛,要攻击人,师:柙和椟是什么?

生:柙是木箱子,椟是匣子。

师:是木箱子,不是铁箱子。所以老虎就逃出来了咬人了,(笑)古人有买椟还珠这样一个笑话。龟玉是—— 生:是宝贝,师;相当于珍珠和钻石,宝贝啊,我做梦想拥有(生笑)提到这些动物和宝贝是什么意思?

生;这些东西有所指,老虎和犀牛是伤害人的,就是指季氏,他就是出笼的猛兽,冉有作为饲养员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工作。

师;你的意思是说两人犯有渎职罪,该检讨,甚至下岗。(生笑)可见季氏是好战分子,是军国主义者。

生:龟玉就是有价值的东西。

师:对一个国家上来说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 生:国家的经济和财富包括老百姓的生命。师;那毁于匣是——

生:到处是战争,民不聊生,生活成了问题,国民经济崩溃,这是谁的过错呢。师;大家说这是谁的过错? 生:是冉有他们的错。

师:意见是高度的统一啊(笑)你们认为冉有是怎样一个人? 生:我有点厌恶这个人,不不老实。善狡辩。师:在孔子的追问下,他冉有第三次讲话,这次他讲了一部分真话。人总得讲一次真话吧(笑)侵略他国的道理,是什么道理?

生:是说颛臾坚固并且靠近我的领地,现在不把这个拿下,后代人要后悔的。生:这是强词夺理,信口雌黄。

师;这两个成语用得好,痛快。同学们这是什么逻辑?典型强盗逻辑。而当时冉有估计是参加了当时的季氏的军事会议,在举手表决的时候,也是投赞成票,老师想到了一个成语—— 生:助纣为虐。生:为虎作伥。

师:如果你是孔子,你能想象你当时的神态。生:勃然大怒,小子反啦。

生:拍案而起,恨不得要清理门户了(笑)师:文中有一个词就表达了这种情态? 生;疾,厌恶,痛恨,这就是态度,师;老师有个疑问,当时先生的两个学生在场,好象孔子只批评其中的一位冉有,而没有批评子路,何也(笑)

生:这的确有问题,大概是孔子对冉有有成见,你先前不是犯错误,老先生要鸣鼓攻之。生;因为子路这个人很老实,他是对孔子最忠诚的弟子之一,批评后承认的态度很好。师:子路的确是很忠诚,他武艺高强,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保镖,和警卫员。(笑)冉有是出谋划策的,属于智囊团中的成员,应负主要责任。

师:言之有理啊,孔子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生:仁。

师:仁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说一说。(生朗读闻国闻家者一节)生:要分配均衡,社会要和谐,社会要安定。师;国家内部稳定,社会问题少了,国家安定。

生:即使远人不服,要修炼自己,不断的反省自己。人家受了感化,自然会来。师:来了之后呢—— 生:既来之,则安之。师;其中有词类活用现象? 生:来和安是使动用法。师;本文中还有一个成语叫 生:祸起萧墙

师:夫子的意思是——

生:你们国家分崩离析,四分五裂,不团结,要出大事的。

生:因为国家有内乱,不能解决困难,就要发动战争来转移民众的视线,是最大的祸患,师;事实的确如此,后来季氏家族果然发生了内乱,国家就灭亡了,可见孔子有先见之明。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世界上有类似的现象吗?(生讨论一些问题,比如美伊战争,约5分钟)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篇2

《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中“经世济民”版块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三桓叛上、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弟子冉有的言论。文章有三次对话,体现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因为文章结构清晰,以前每次教这篇文章时都觉得教材很好处理,每次也都能达到“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句大意,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这一教学目标。无疑这一教学目标只定位于识记或表层理解的能级上,只着眼于某种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因此每次都把这篇文章教得干瘪乏味。而如何把这篇文章教活, 让学生在对话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鲜活形象?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后来我深读文章,发现文章在对话时只有“曰”,而没有“曰”前的情态词,于是我就设想让学生揣摩“曰”前的情态,并添加情态词,希冀学生在揣摩对话情态时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二、案例主题

揣摩对话情态,读出内在情思。

三、课堂教学部分实录

师:三次对话由六个“曰”字领起。既然是一场对话,说话者在一定的场合里必有一定的说话神态、语气。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

第一次对话:

生:我觉得应该是很恭敬。孔子是他老师,他们也应该很尊重孔子。

生:我觉得不该是,因为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

生:可能是“悄悄地”,因为他不可能公开大胆地说去攻打颛臾。

生:我觉得“悄悄地”的不妥,因为“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

生:冉有可能会“含糊其辞”,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含糊其辞”表现了冉有等既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师:(见同学们都点头)看来这位同学的分析非常符合大家的想法。他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你能不能给大家读出这种矛盾心理。

师:(生读)读得真不错,“有事”这个词把握得很准确。那么孔子呢?

生:孔子可能是“理直气壮地”。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的是颛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内矣。”是说颛臾在鲁国境内,已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说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当伐的。

师:(落实字词:“以为”“是”)因此我们读得时候应该读得铿锵有力,理直气壮。(请生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的“矣”“也”过掉行不?再读,体会“也”“矣”中所蕴含的情感。

生:“勃然大怒地”。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是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

师:请同学翻译这两个反问句。(翻译中落实句式和重点字词)读这句话我们尤其要读出这两处反问句的语气。(请生读)

师:(生读)语气似乎不够强烈,读这两句话不仅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而且要读出这两种语气是逐渐加重的。(师范读)

生:“义正辞严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对学生的指责也是很严厉的,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季氏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的理由也是无可争辩、大义凛然的。(生读)

第二次对话:略。

第三次对话:

生:“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生:“自欺欺人”。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师:同学们这几个词说得都不错,理由也非常充足。同学们按自己所选的词给大家读出这种语气。(生读)孔子又会怎样?

生:“一针见血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师:这些话里哪些句子语气比较强烈?试着读读。

生:“求!”直呼其名,语气很强。(生读)

生:“疾”是痛恨的意思,语气比较强烈。(生读)

生:正反对比,更加大力度。语气强烈。(生读,落实字词)

生: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为强烈。(生读)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孔子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温文尔雅的,可是这篇文章里我们似乎看不到这种影子,为什么?

生:跟他的思想对立。

师:孔子的理想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翻译并阐述。

……

三、课堂活动效果

“让学生在每个‘曰’前加一个表示说话的情态词”,这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实现了老师、学生、教材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发展了智力,增进了理解力。而且因为思维的活跃确实产生了很多的“生成资源”,譬如每个学生对“曰”前的状语的揣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其实基于学生自己对“曰”后内容的理解。因为每个人揣摩出来的情态词不同,所以学生在朗读时也尽显自己风采,书声琅琅,琅琅书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更为立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四、课后反思

同一篇文章,因为教学方案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文言文教学以前只注重文章内容的疏通,文言字词的落实,孰不知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从文言文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很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要读活一篇文章,活现一个人物,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高中文言文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对话性的文章也较多,如《寡人之于国也》《渔父》《烛之武退秦师》等,如果要读活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揣摩人物的语言,推敲说话者说话时的情态,从而添加还原这种说者者的情态。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活文本。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揣摩说话者的情态,读出内在情思呢?

1.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立足文本说出根据

要能准确揣摩说话者的情态,务必要读懂话语中的内涵。老师在引导学生时必须要求学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从文本中找到揣摩根据。只有如此,揣摩才不会成为花架子,才会真正有效。因为只有立足文本寻找根据学生才会自觉地走进文本、自觉地落实字词、疏通文意,学生才会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发挥主观能动性。譬如在第二次教学实录中,学生添加情态词时所找的理由正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当我要求学生寻找理由说出根据时,学生有时读书比老师还细致。在第一次对话中给孔子添加的情态词,有个学生揣摩出了“勃然大怒地”,并且阐述了这样的理由:“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这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细致到一个标点、一个问句,对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在第三次对话中,有个学生用了“一针见血”,理由是:“孔子首先指出,说‘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这个学生的理由无疑是很充足的,他的回答足见他对文本理解的深透和思维的严密。所以揣摩情态词比枯燥地讲解字词疏通文意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只是在揣摩时千万别忘了让学生立足文本寻找根据。

2.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应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情怡性的快乐,多一些个体的自我体验。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感情,也能反过来提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揣摩情态词时,必然要对内容、对字词句进行推敲,必然要对说话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必然要体会说话者当时的处境,这样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自然会主动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还能读出自己的个性。

现在老师们都知道文言文要重视朗读,关键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精妙点拨,兴致盎然的涵泳品味就会枯燥无味,文言的精髓就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而且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否则技巧也仅是花架子而已。文言课文中文言实词是承载文言思想和情味的客体,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无疑是走进作者内在情思的必要途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很注意对实词的推敲和品味,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中紧抓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进行揣摩也是读出文章情味的好方法。譬如第一次对话中揣摩“无乃尔是过与?”和“何以伐为?”中的语气词的区别,才能更好体会孔子说话语气之变化;再譬如第三次对话中对“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中“而”字的揣摩更有助于体会孔子态度之强烈,处理好“而”字的朗读更能走进孔子内在的情思。

3.教师备课时务必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揣摩

添加情态词,每个个体都会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有“生成资源”。而教师要能从容地应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自己必须吃透教材,要先多角度地揣摩对话者可能出现的情态,同时还要正确地把握教材。只有这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才能给予正确点评,而不会不置可否。同时教师对课文的朗读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在备课之时一定要自己读透文章,不仅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而且要对每句话每个字的语气进行揣摩,读出说话者内在的情思。这样,上课之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当学生读不出对话情味时,老师自己也可以范读。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去备课。更多的预设可能会让“生成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羊刚.对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反思.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4, (3) .

[2]高帆主编.明师营造课堂气氛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 2006.1.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篇3

《论语》是记录         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       篇,

为         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把   、    、    、   编在一起,称为“         ”。

(生齐答。)

师:今天早读课我们已预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几个句子翻译不够到位,我们一块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怎么翻译。第一句是第一段的“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哪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师一字一顿重复)大家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吗?

生:这是一个病句。颛臾,是个地方,不可以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很好,那么如果“人”不出现,该怎么翻译?

生:颛臾,过去先王让他主管祭祀蒙山。

师:很好。我们翻译时当然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但是当出现病句时,我们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文从字顺。所以当我们翻译完后,需要自己读一读,体味一下,避免出现病句。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是第一段的“是社稷之臣也”,谁来翻译?

生:这是国家的功臣。

师:哪一个字翻译成“功”?

生:这是国家的臣子。

师:“这”指代什么?

生:“这”是颛臾,这是国家的臣属。

师:现在好多了。这是一个判断句,要注意主语和宾语的协调一致。然而还有一个字的翻译从字面上看是可以的,但从语境上理解不够妥当。

生(迟疑):是。

师:“是”一般翻译为“这”。“这”是近指而不是远指,而颛臾并不在眼前,这个地方译为——

生(齐声):那是国家的臣属。

师:不错,第二个句子也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看第三个句子,第三个句子是第三段中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生: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前来。

师:翻译要联系上下文,前面有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怎么翻译?

生(同上):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师:很好,那么这一句你现在再翻译一次。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好多了,然而这个“而”需要明确。前后是什么关系?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这就对了。大家完全有能力自己翻译正确,只是因为缺乏字斟句酌的态度,所以经常会翻译得别别扭扭的。只要自己多读一读,多想一想,翻译会顺畅舒服的。

师: 这篇课文题目叫《季氏将伐颛臾》,那么季氏到底该不该讨伐颛臾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文本中有哪些人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生1:孔子、冉有、季路。

生2:季路没有表明态度,不算。

师:季路有没有表明态度呢?大家看一看文本。

生2:没有,季路除了第一段和冉有拜见孔子时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之后一句话也没有。

生1:冉有曰:“夫子欲子,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吾二臣者,说明冉有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是表明他与季路两个人的观点。

师:看得很仔细,是的,冉有代表他与季路两个人发表意见,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生:还有,季氏也表明观点了。“夫子欲之”说明他很想攻打颛臾。

师:对,可以这么说,季氏尽管没有直接出现,但是他的观点通过家臣冉有季路,还通过孔子表达出来。我们首先看看孔子的态度。

生:孔子反对的是鲁国攻打颛臾,而冉有、季路对孔子说的是季氏将要攻打颛臾。

师:孔子认为上位者与下属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幻灯片展示)

孔子五十六岁代理宰相,把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齐国于是挑选女乐80人,良马120匹,华车30辆送给鲁君。鲁国国君沉湎于女乐,一连三天不上朝问政。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之行。

是的,孔子希望家庭稳定,社会稳定,消除战争。所以他提出的观点确实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并不是封建等级观点的糟粕,在那样一个时代,这个观点是进步的,是有利于百姓的。

(生静听,领会。)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4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是、疾、见、过”四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二、预习要求

(一)《论语》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史”(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主管司法),不过,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的版本很多,初学者可以阅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此书后面附有《论语词典》,为研读《论语》提供了便利。如果想深入钻研,还可看程树德著《论语集释》等。另外,在读《论语》之前,不妨找近人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的有关章节来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三)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三、课堂问题探讨

1.怎样理解“伐”字?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谈话的起因,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回趋衰微。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

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辟头一句就责怪起冉有来了“求,无乃尔是过与?”

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过”字传神地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也是对季氏家臣、自己的学生——冉由、子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反感。

(2)理由: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即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

(3)孔子的批驳入情入理,层次清晰,极有力度,无懈可击,并以“何以伐为?”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问得两位学生哑口无言。

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6.批评了他们,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孔子深情地展望了仁政的美好愿景。请同学们具体说说孔子的愿景? 明确: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

7.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了三个错误。

一误——远人不服不能来(二人无德)二误——分崩离析不能守(二人无能)三误——谋动干戈于邦内(二人兴乱)

8.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9.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四、文言知识积累

1.掌握下列文言虚词(1)之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代攻打颛臾这件事)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译为“那样”,后译为“这”)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的宾语,代远人)④是社稷之臣也。(助词,的)⑤是谁之过与?(助词,的)(2)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连词,表转折)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表转折)④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连词,表转折)(3)且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连词,而且)②且尔言过矣。(连词,况且)(4)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①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②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介词,替)(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受制于人„„ ④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a.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同现代汉语。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b.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2.文言实词(1)是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无乃尔是过与(复指“尔”,用作代词)(2)疾

君有疾在腠里(疾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烈)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3)见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看见的东西);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拜见,会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接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示被动,“被”);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同“现”,出现)(4)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无乃尔是过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责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词活用为动词,托辞,找借口).(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4.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翻译:季代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2.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3.何以伐为?

翻译: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 篇5

颛臾()冉有()社稷()柙()虎兕()萧墙()相夫子()椟()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颠簸辅助

B.不稳定跌倒辅助

C.不稳定颠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跌倒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D无乃/尔/是/过与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8.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①为短文断句。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

B.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C.交:

B.忠:D.信:

③翻译这则短文。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答案

1.略 2.①既来之,则安之②分崩离析③祸起萧墙

3.A 4.D 5.①作为②语气助词③成为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④在,介⑤到,介⑥在,介

7.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⑷D⑸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6)B(7)C(8)D(9)D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②A 9.①A.xǐngB.chuán ②A.计谋,主意B.忠诚,忠实C.交往D.讲信用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篇6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把……当作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为:①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①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 且:①而且

例:且在邦域之中矣

②况且

例:且尔言过矣

安:①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用法,使…… 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名作动,找借口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状语后置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5、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省略句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摆出,施展

力:才能

就:居,充任

列:职位

止:辞官不做

4、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心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要责备你们吧

2、何以伐为

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为此编造借口的做法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篇7

子路沉默了

文中共有三次师生对话,如果我们细心阅读,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说话的过程中,子路不见了?第一次对话是冉有与子路一起的,而后两次只剩下冉有。里面没有了子路,准确地说,是子路沉默了。因为,在第三次对话中孔子点了季路的名。由此可见,季路没走,还在场,只是一言不发了。

为什么只剩下冉有“一个人在战斗”?这里有“嚼头”。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与当时气氛有关。师生相见,一旦学生躲躲闪闪地说出了想法,就招来老师一顿猛批,可见气氛紧张。刚开始,孔子是“温柔一刀”,“无奈……乎”,表面猜测,实则否定,话中有话,绵里藏针。接着是慷慨激昂,从“伐”之无名(“先王以为东盟主”)、无礼(“在邦域之中”)、无理(“社稷之臣”)三个角度,证明此战无义无德。二人观点被批得体无完肤。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选择闭嘴是明智的。再者,与子路性格有关。子路伉直好勇,讲义气,对老师忠心不二,是尊师敬道的典范。《说苑·建本》记载:“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对子路的尊师孝顺,孔子也有评价:“由也事亲师,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且子路还是善于接受别人批评和勇于改正错误之人。孔子曾经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对此,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因此,当老师指出自己错误时,子路不敢反驳、不能反驳。第三,从表达效果看,子路与冉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噤一犟,一柔一刚,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同时也反映出孔子的教育效果,一次谈话就浇灭了一位学生心中的火苗,效果立竿见影。

三个军事术语

文中人物对话,三次提及军事进攻术语,分别是“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何以伐为”、“今不取”。

第一个“有事”,根据书下注释,指祭祀和战争,此处应补一句:古代多指祭祀。例如,以《左传》为例,“有事”共出现过7次,只有2次指战争。二人此处用“有事”,说法婉转,闪烁其词,别有用心,含混不清的背后是心虚和忐忑。第二个词“伐”,是孔子所言,大有“剥你的皮、抽你的筋”之辣劲。“伐”本为砍杀,如《广雅·释诂一下》:“伐,杀也。”后来引申为进攻,如“武王伐纣”“郑子罕伐许”,孔子直用“伐”字,洞若观火,明晰“有事”的内涵,揭开虚伪的面纱,使进攻之意昭然若揭。且,文献中常称“有钟鼓曰伐”,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孔子此处用“伐”也是良苦用心,意谓此次军事行动师出无名,不可伐(先王封国),不必伐(邦域之中),不当伐(社稷之臣),一个“伐”字直言此战师出无名,不可妄为。第三个“取”,这是冉有脱口而出急不择言的结果。取即拿下,跳过进攻过程,直言胜利结果,包藏的是冉有言必行、行必果的战略雄心。巧妙的是,冉有用的是“不取”,反面立论,先破待立,着眼未来,夸大后果,力证此次军事进攻的合理性、前瞻性与重要性,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让老师收回成见。

孔子四次点名

文中,师生三次对话,老师四次点名,前三次只点冉有,第四次是兼顾两人。这四次点名,中间两次正常,前后两次不正常。说其正常,是因为中间两次老师只与冉有对话,愤慨的老师无暇顾及在旁低头不语的子路,当然主攻冉有。在此,主要剖析首尾两处的非正常。

第一次点名,孔子直言“求”一人,而没有提及子路。按理,二人拜见,老师应兼顾双方。可为啥不提子路呢?这正是孔子的聪明和高明之处,这高明建立在对两位了解的基础之上。在孔子眼里看来,冉有政事能力远高于子路,《论语·先进第十一》:“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且此次拜见是“冉有、季路见孔子”,冉有在前,为主,子路在后,为宾。综合考虑,此次战略思路应为冉有提出,子路只是来帮助壮胆的。对此,孔子明察秋毫。同时,孔子了解子路为人,曾言:“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即子路性格率性粗鲁,立场不坚定。相对于老沉的冉有,喜欢意气用事的子路更容易被攻破。“擒贼先擒王”,为此,孔子直接与冉有交锋,抓住矛盾主要方面,有的放矢,直击要害。再者,在孔氏教育集团中,据载,孔子与子路的关系最铁,子路曾陪侍老师十余年之久。再说,即便此处孔子冷落了子路,子路也不会心生异想。

第四次点名,实属突然。孔子明明在与冉有一人对话,怎么忽然提及子路,让被冷落的子路冷不防地被拎到读者面前。并且,这次还是先点的是子路。为何?原来此处点名,具有转承作用。一则表明仁政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已被阐释清楚,二则说明接下来你们应该要传承和弘扬仁政德治思想,不可阳奉阴违。在方法论方面,老师在廓清认识误区,统一思想认识,当然需要二人都要留心。此处将子路放在前面,似乎在着重提醒子路要认真聆听,不要以为老师刚才只顾跟冉有说话就忘记了你。

语文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 篇8

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我心里直觉得假如每一个人都学习孔子的行仁政施教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思想就好了,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自己稍微有一点权利便对人指手划脚,或动不动就大声喝斥,不把别人当人看,或总觉得只有自己想的做的才是最好的,别人做得多错得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告官,但胜诉的却并不多,而且现在很多狱警虐待犯人导致犯人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也就算了,毕竟那些是“高级流氓”,素质良诱不齐。

而这些发生一些学校或者说是在一些教育部门,这就让人耸人听闻了,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的领导要么说什么“白道黑道都有人”等类似的话,或者没做一些事或做了没做好当众破口大骂,不知道他(她)是否读过孔子呢

季氏将伐颛臾中心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

讲述道理: 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第一段话说明了他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没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07-01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07-08

上一篇:人脸识别监控考勤方案下一篇:话题作文_诚实守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