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未来发展方向思考探讨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青团未来发展方向思考探讨(精选8篇)

共青团未来发展方向思考探讨 篇1

一、着眼于保增长的要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共青团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应该建立起清晰的理念,即共青团组织能够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为保增长做出贡献,这不但能为而且大有可为。这种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团组织既有能够促进经济效益产生的抓手,也有能够促进社会效益产生的抓手。这两把抓手都离不开基层基础工作。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常规评比表彰,都能够在区域范围内树立起经济发展推手的良好示范作用,激励青年组织为本单位、本公司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两新组织在**区域范围内发展迅速。做好两新组织的团建工作,争取做到“配指导、配活动、配培训、配资金”等“四配”措施,也将有利于实现保增长的要求。还有青联这个平台,在传统统战功能的基础上,日益发挥了经济资源共享、合作促进共赢的效益作用,下一步应继续强化职能。

二、着眼于保民生的要求,加强就业促进工作。

“民乃邦本,本固邦宁”。从共青团组织来讲,保障青年民生是题中之义。在当前背景下,共青团组织可以明确一点,即我们未必能够为他们创造很多就业机会,但可以为他们创造就业条件。为大学生、青年人实现就业创造条件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这个基地应该着眼于长远,而不仅仅是因为当前发生金融危机造成就业压力而推出的临时举措。近年来,这种就业压力一直伴随着“毕业即失业”的口号,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压力只会加大,不会减小。就业实习基地建立需要着眼于这种预期,为大学生和青年人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在基地的建设工作上,将来可以继续扩大范围,增加企业数量,可以放宽学生的入围条件,甚至可以涵盖从大

一、大二,一直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基地的实习内容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共青团组织要继续居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下一步,可以围绕“引导就业观念、整合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贷款、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就业维权、树立就业典型”等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并开展工作。同时以就业带动创业,让创业促进就业,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三、着眼于保稳定的要求,加强志愿服务工作。

共青团未来发展方向思考探讨 篇2

所谓“巨构”, 在传统的认识中通常指高大的建筑或者构筑物, 如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国长城等。人们难以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作出明确定义, 只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特殊规模的大型建筑。日本建筑师桢文彦认为:“巨型结构是一个可以容纳庞大人群尺度的形式, 它不仅包括了巨型的整体形式, 还包括零散的、适合于整个框架体系的、并在其内部不断变化的功能性单元。”

此外, 英国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雷纳·班海姆 (Reyner Banham) 在1976年出版的《巨型结构:最近过去的都市的未来》 (Megastructure: Urban Future of the Recent Past) 一书的论述中有着自己对巨型结构的描述性介绍 “巨型结构是一个大的框架, 它可以承载所有的或者部分的城市功能。”

作者以曾经合作参加的一次设计竞赛为起点, 对于巨构这一命题进行乌托邦式的思考。这样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反映的是一种较为集权式的建筑哲学,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 以交通枢纽为基础的演变却使得这种构想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2. 从柯布到新陈代谢

阿尔及尔市奥勃斯规划被看作是巨构的滥觞之作。1930 年新城延伸方案长约6 公里, 离地面100 米高, 在路面之下累叠了15 层的用作居住建筑的“人工地面”——“次级地面”。整个巨型结构从剖面上看升起在原有城市的平均屋面高度以上。在1930 年阿尔及尔市奥勃斯规划中, 柯布西耶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旱桥飞檐巨构的思想。一条高速公路沿着海湾伸展, 路面以下设置6 层, 路面以上设置12 层。每层“次级地面”拥有足够的高度, 允许用来建造一至二层的任何风格的住宅单元。

新陈代谢派则是将巨构思想推向一个高潮的建筑团体。作为一个岛国, 日本的资源和土地极其有限, 而其诞生的时代正是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和人口极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迫切需要大量的住房和城市公共设施。此外, 由于频繁的地震等自然灾害, 在日本传统的建筑思想中, 建筑带有更加强烈的“临时”性和可更新性。1960 年, 在东京召开的世界设计大会上, 展示了丹下的东京湾规划方案。在描述这个方案时, 丹下借用了生物学上“新陈代谢”的术语。“新陈代谢派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 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的、自然的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 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 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 他们主要以人工开拓的策略不断改造自然环境 ( 如东京湾方案对于海域的利用) , 以适应各方面的对物质建设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 新陈代谢运动中对于巨构的看法即将建筑的主体视为树干一持久的组成部分;而依附于结构主体的居住单元体则像是树叶——可以定期更新是与日本传统文化分不开的。日本由于长期的地震, 建筑一直就带有“临时性”的概念, 许多重要的建筑在日本很早就有了定期更新的传统。日本最重要的伊势神社每20 年重建一次——这与中国乃至欧洲建筑的“永久性”是相反的。

3. 巨构式的未来城市

正如新陈代谢派对于巨构的乌托邦式的幻想一样, 我们的对于未来城市的构想也带有乌托邦式的幻想痕迹。对于垂直城市有了重新的定义: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度, 不是形态上的垂直, 而是生活方式、城市功能的垂直, 形态甚至是匍匐在地的, 它的结构和形态更稳定, 同时又能满足十万人的生活需求。

如同隈研吾在《新建筑入门》一书中所说:史前巨石的出现, 就如同原罪, 让形态的意识控制了无数建筑家, 时至今日仍桎梏着建筑师们的头脑。更重要的是, “垂直”这一新概念也和形态一起诞生了。巨石直立在地面指向天空。垂直与水平是一体的概念, 这垂直性的背后暗示的就是构筑的行为。纵然巨石未呈现出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 但垂直型的存在就提示着构筑行为的存在, 这就是垂直型对建筑不可或缺、决定性的意义。

建筑师对巨构进行了垂直功能的划分, 生活方式由水平对转化到了垂直。现在的城市从一点到另外一点是平面上移动的, 这就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出现拥堵。垂直了之后, 出现了三维的交通, 有了上下的分层, 再通过巨构中清洁交通的同时, 营造出丰富的空间街道和效果。

建筑师先从基地分析中寻求潜在的关系, 我们从5.4 平方公里的基地中点出村庄聚落的位置、村级小路、灌溉水池、农田的位置, 运用了泰森多边形网络系统去分析, 泰森多边形网格系统基于一种空间的划分方式。基于此, 进行了基地分析, 基于网格的疏密确定关系连接点, 得到巨构轮廓线, 将基地内的尽端村庄小路连接起来, 加强村庄之间的联系, 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现状村庄, 通过巨构建筑去激活现有的村庄生活环境。

我们通过三条不同高度的环线街道去组织城市公共功能, 中间串联了城市的广场和公园, 交通节点均匀布置。城市的公共功能布置在环线城市的上下连接处, 不同向量的空间满足城市不同功能的空间需求, 这里有商场、办公区、酒店、影剧院、小型医院、室内文体中心、极限运动俱乐部等, 满足了城市的复合功能要求。

4. 乌托邦外的再思考

亚洲垂直竞赛只是一个带有极强乌托邦痕迹的幻想式建筑。如果对于方案进行总结的话, 其实是以一种巨构的形式对于垂直城市进行了回应, 希望以一种颠覆式的思维, 以一种浪漫主义的大手笔来改变传统城市。我们是否可以将我们这种东方式的建筑思想理解为一种集权式的哲学。

事实上, 在经济全球化和眼球经济日益膨胀的时代, 公众和部门对于“壮观”图形的渴望滋长了建设中对于“大”的狂热。在城市巨构化的趋势下, 大型建筑相距出现。这种整体式的巨构建筑形式已经出现。但整体式巨构由于其体量过于巨大, 相关防灾抗震等因素难以实现。此外, 在巨构的功能中, 其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城市功能。在现行法规和技术前提下, 将全部的城市功能融入整体式巨构中还有一定的距离。然而, 尽管如此, 以某一单一功能为核心的巨型建筑却已涌现。中国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日本京都火车站等以交通为核心的巨型交通枢纽即是这一方面的代表。

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 作为世界最大的海陆一体化交通枢纽, 核心区建筑综合体长约1KM, 南北宽220 米, 由虹桥机场T2 航站楼、磁浮虹桥站、京沪高铁上海站及东西两大交通换乘广场组成, 建筑面积超过140 万平方米。且在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上, 叠加以城市商业等附加功能, 大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则使得其由由“即时性”的交通巨构逐渐向“复合性”的生活巨构城市进行演变。

在浦东机场三期旅客过夜用法的扩建中, 建筑设计团队同样提出了与航站楼同一屋檐下的“空港综合体”。与航站楼一体化的区位, 适合从单纯的酒店功能扩展为多种业态复合的“空港综合体”, 包括值机、商业、办公、会议、休闲娱乐等等。空港综合体通过连廊与T1、T2 航站楼相连, 成为服务数千万年旅客的与航站楼同一屋檐下的“新型城市空间”。

可以看出, 交通枢纽以其特有的功能属性, 能够聚焦其大量人口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日吞吐量达到110 万人次, 浦东国际机场空港枢纽2014 年年旅客量突破五千万人次) , 如果我们将交通枢纽看作一座城市, 虽然其大部分人流在这座城市里只是即时性的逗留, 但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气确实极为可观。近来来, 这种综合交通枢纽的出现, 往往带有极强的商业、办公、休闲娱乐配套, 开始由交通枢纽向以交通为核心多种业态融合的的城市综合体进行演变, 京都火车站可以看作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交通量使得中国式的交通综合体其尺度将更为惊人, 当综合体真正地由即时性的“交通导向”演变为“常态化”的“生活导向”, 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为巨构建筑的一种落地形式。

最早将“巨构城市 (Megastructure) ”纳入到建筑学词汇中的则是日本建筑师桢文彦。作为“新陈代谢”运动的成员, 当时任教于哈佛大学的桢文彦在其名为《集合形象调查》中率先提出了“巨构”的定义。他认为城市有三种原型——层级形式、巨构与集团形式。其中巨构型的城市指“一个大型的架构, 其中容纳了所有或者部分的城市功能”。

关于北汽未来发展的思考 篇3

而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北汽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整车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年均增长水平一倍,利润由108亿增长到190亿,营业收入由1576亿增长到3350亿,自主品牌乘用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且发展迅猛。那么,在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下,北汽将如何迎接“十三五”?未来的北汽又将有哪些新的变化?

近日,在2016年新年之际,《汽车纵横》特别专访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请他与我们分享他对于北汽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记者:近年来,北汽的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我们注意到您却提出北汽要“全面战略转型”,北汽为什么要转型?

徐和谊:北汽集团所在的汽车行业,是一个传统制造型行业。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在变化,市场的需求在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和互联网息息相关。比如,原先我认为买大件产品怎么也得到国美、苏宁去买,现在在网上都可以实现。作为一个传统制造企业,不注重市场变化,不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赶上潮流,就会被边缘化,就会活不下去。这就是北汽集团启动全面战略转型的根本原因。

记者:互联网大潮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您怎么看“互联网+”7互联网思维在北汽集团企业发展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徐和谊:关于“互联网+”我想谈几点。第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也是指导我们进行战略转型的行动指南。

第二,“互联网+”已成为风口,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创新如火如荼。目前,互联网巨头、新兴企业开始向汽车跨界。未来,出自互联网企业之手的汽车产品将陆续面世,苹果颠覆诺基亚的一幕或将成为汽车企业的现实威胁。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我们步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其背后生态圈的竞争。互联网企业造车真正的“杀手锏”就在于他们革命性的价值创造模式。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不只是依靠自身来创造价值,更依靠与利益攸关方共同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来创造价值。苹果手机背后是强大的应用软件生态群,谷歌眼镜背后是强大的搜索及位置服务支撑系统……生态圈的存在,给产品带来全新的卖点和服务,给用户带来主动参与和交互使用的体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服务空间,使企业得以动态地、全方位地、随时随地为用户创造价值。

第三,我们应该也看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最新的思想成果、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论、作为一种创新工具,为传统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新思路,将带来巨大的变道超车的可能。我们只有像互联网企业那有去创造,去开拓,去构建强大的生态圈,才有生存的希望。

基于此,结合北汽集团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十三五”发展新阶段,我们要通过“互联网+”的基因改造和结构调整,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此带动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又快又好的发展轨道,实现从汽车产品制造商向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一个为自身创造利润的企业转向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转变这样一个目标。

具体说来,我们将以“互联网+”战略为主线重构产业价值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构整体业务链。我们将发挥互联网连接一切、提升效率的优势,对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金融等价值链环节都进行深度改造,打造网络化、社会化平台,建立生态圈,更新企业的价值创造内涵,实现由传统规模经济向网络经济模式的切换。

记者:那么,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北汽将怎样实施转型升级?

徐和谊:我认为如果用互联网思维来观察整个汽车行业,未来汽车将会是“硬件+软件”的结合体,其核心价值来源将会向服务和软件转移。而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和制造领域。从成熟的汽车社会看,汽车的产业链一直在延伸,延伸到金融、保险、租赁、广告、二手车等服务领域。从利润的贡献度来看,下游的贡献也远远高于生产制造环节。

以前我们认为汽车整车厂做好产品就行了,现在看来远远不够。因为市场和消费者在变化。消费者不仅仅追求产品质量,更是把服务看作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汽车是耐用消费品,把汽车交到消费者手里,我们的服务才刚刚开始,因此汽车的售后服务将越来越重要。北汽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厂,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进行转型。

也就是说,未来汽车将是“硬件+软件”的结合,汽车企业的核心价值来源也将会向服务和软件转移。此外,未来汽车将是人们移动的信息终端和交互性的生活场景,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机会。未来,北汽集团将广泛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汽车产业与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记者:在转型方面,北汽目前的情况如何?

徐和谊:其实,从2014年,北汽集团就已经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记者:具体有哪些变化,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

徐和谊:从2014年开始,北汽集团努力在研发、品牌、商业模式到管理等各个方面植入互联网的基因,进行深层次的、大范围的、全面的变革。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第一个做法是从组织结构开始改变。北汽集团组建了鹏龙公司,全面负责集团的售后、二手车租赁、出行服务、广告等业务。去年年底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00亿人民币,发展速度很快。预计2016年鹏龙公司的营业收入可以突破300亿元,利润率比生产领域高出不少。

第二个做法是内部业务大调整。在集团范围内成立了北汽财务公司、产业投资公司、汽车基金。财务公司集中了全集团各下属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行企业内部的贷款,实现了共享,节省了很多财务成本。以前北汽的汽车金融业务主要依靠银行,现在自己来做,速度快效益还好,深受下属企业和经销商的欢迎。

nlc202309082209

第三个做法是创新商业形态。北汽集团创立的“北京出行”业务,配合公务车改革,在50多个国家部委推广分时租赁电动车业务,目前正在北京市的机关单位推广。为了支持这项创新业务,北京市特批了6000辆电动车指标。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前几天在“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充分肯定了“北京出行”,他说,看到科技部机关的年轻人,开着分时租赁的电动汽车去办事,很开心。

记者: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趋缓势头明显,产能问题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您是否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北汽如何应对产能的压力?

徐和谊:中国汽车产业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北汽集团最近投产的工厂都是3年前就开工建设的,主要是对兼并的企业进行适度扩产。“十三五”期间,北汽集团对产能将进行严格控制,原则上不扩大新的产能。对新能源汽车不足的产能,我们将实施由传统燃油汽车产能进行改造后予以补充。

记者: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被北汽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北汽已经进入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四强。北汽新能源已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示范运营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连续两年在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销第一。未来,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方面还将有哪些新的动作?

徐和谊: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的“反击战”,为此,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北汽最重要的战略,北汽要以“轻资产”的发展思路来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实施。

记者:“轻资产”就是不设生产工厂吗?

徐和谊:“轻资产”不是一般理解的“不设工厂”,而是利用现有的一切存量,将北汽集团各整车生产制造基地全部干新能源,充分整合国内外资源,以少投资甚至不投资的模式来实现产能、供应链、营销网络、服务网络传统资源的布局,并推动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

具体来说,2016年,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突破关键领域,建立绿色出行生态圈,在“整车电动化”上实现突破。围绕这些任务,北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计划继在美国硅谷、德国亚琛、美国底特律建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心之后,还将在意大利都灵和日本组建两个研发中心,提升外观和内饰设计研发水平,以及微型车产品(如EX概念车)的轻量化设计等工作。

产品方面,北汽新能源将启动构建3大技术平台(共享平台、协同平台、全新平台),研发4-6款新车型,形成“2、3、4”(即续航里程2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高、中、低”(即高档、中档、标配三个级别)、“大、中、小”(即车体大小)完整新能源汽车产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生态圈”建设方面,北汽新能源发布“卫蓝众创”计划,意为汇集众人之力,一起“众创”美好未来。作为“卫蓝众创”计划的首次落地,北汽新能源将聘请用户和媒体作为“卫蓝体验官”,全面参与到EX概念车等新产品的名称定义、标识设计甚至软硬选装件的创意开发中,打造全球首款众创汽车;并与未来设计中心(由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气候组织、北汽新能源共同发起的设计创新机构)及TNC(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的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感召更广泛的力量众创品牌及公益,延续“卫蓝行动”,实现从“众享”到“众创”的完美升级,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点评]

逐梦之旅的祝福——写在北汽“十三五”启航时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可以说是喜忧各半。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提高,在2011年跨上产销2000万辆的新台阶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能源、环境、交通等社会要素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增加,我国汽车产业已从快速发展逐步转入稳步发展阶段,发展重心由“增长速度”向“增长质量”转移,“稳增长、调结构”成为发展主题。权威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中国汽车年生产分别为1841.89万辆、1927.18万辆、2211.68万辆、2372.29万辆,年均增速仅为6.75%。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更是经历了连续四个月销量同比负增长,在此后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的影响下,全年汽车产量的增长率也仅维持在3%左右。此外,由于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国际上,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在国内,由于“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加深,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行业态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艰巨繁重的企业发展改革任务,在“十二五”期间,北汽的产业发展水平却明显提升,产业链条逐渐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更加协调的新格局也已基本形成,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生产利润持续增加,北汽集团的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高速发展的北汽“十二五”

从2010年到2014年,北汽集团的整车销量由149万辆增长到240万辆,高于行业年均增长水平一倍;营业收入由1576亿增长到3147亿;利润由108亿增长到174亿。2015年,北汽集团全年更是实现产销248万辆,营业收入3350亿元,利润1 90亿元,利润同比增长近12%。生产发展的同时,北汽集团的企业规模也在稳步提升,2013年,北汽集团在“全球500强”排在336位,到2015年7月,已跃升至第207位。

与此同时,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十二五”期间,在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增速和份额连续下滑的形势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且发展迅猛。2014年,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年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辆,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2015年前11个月,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销更达到54.6万辆,创历史新高。这其中威旺、绅宝上市仅三年时间,销量已超过20万辆;北汽银翔成为突出亮点;昌河汽车“双品牌”战略导入工作稳步推进,相比重组前发生了巨大变化;绅宝品牌推出了8款在售车型,轿车产品基本覆盖了主要细分市场,SUV市场的布局也在不断完善;北汽福田行业地位稳固,持续位居国内商用车销量第一。

nlc202309082209

此外,在资源整合方面,北汽继续深化创新与戴姆勒的合作模式,通过交叉持股,北京奔驰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已达成2015年的销售目标,同时,“交叉持股”对国内汽车行业深化合资合作也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与新西兰、意大利等航空公司合作,北汽成功进入通用航空领域;通过与西门子、采埃孚、富士康、乐视等合作,北汽从整车领域逐渐向全产业链延伸。

在产业布局方面,北汽先后重组了宝龙汽车、镇江汽车、昌河汽车等企业,并与重庆银翔合作,在国内建立起8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和9大商用车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产业布局,自主品牌年总产能达245万辆。同时,依托国际公司打造国际化平台,北汽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在完善产业链方面,海纳川公司依托集团的整车市场,积极培育主营业务,大力拓展资本并购,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鹏龙服务贸易平台初步实现了北汽集团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与服务贸易业务的对接和联动;财务公司与产投公司的收入、利润逐年提高,对北汽集团效益的贡献和支撑越来越大,为今后探索、拓展多种产业投资方式起到积极作用。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北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14年,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为5462辆,全国占有率达18.6%。2015年,北汽新能源的实际销量更是达到20129辆,进入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四强。2015年9月,北汽还在美国硅谷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示范运营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连续两年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销第一。

“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还在企业管理方面逐步确立了“战略为主的复合型管控模式”,以集团化为战略主轴,以业绩为导向,加强精益管理、品质经营,通过对标现代和华为等优秀企业,在加强战略管理、统筹关键资源、深化经营协同、推动卓越运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党建方面,北汽集团党委坚持以党建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挥引领、助推、凝聚和服务作用,构建了“大北汽、大党建”的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党建创新成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为北汽集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与此同时,北汽开展的标准化、降本增效等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北汽股份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北汽融资规模超百亿港币,北汽集团的资本运作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在吸收、消化萨博技术基础上,北汽自主研发的2.0T发动机成功下线,并成功推出了北汽新能源全新车型EU220。北汽智能互联汽车亦开始起步,已与京东、滴滴快的、乐视等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

“十三五”,北汽转型启航

201 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能源、环保、交通约束,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产业进入重大转型期的今天,汽车企业不但面临客户需求更加复杂多元、外资品牌市场影响加深、跨界竞争不断加剧的复杂外部环境,还面临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增强的内部环境。

此外,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步入汽车社会,随着智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汽车所承载的功能将越来越多,新能源的发展与“互联网+”将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此,在“十三五”新的发展阶段,汽车企业此前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企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这就要求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汽车企业发展新体系。同时,汽车企业还要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并进一步推进节能汽车,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发和生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产品。

“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新春伊始,是播种希望的重要时节,也是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2016年的新春,“十三五”的帷幕已经拉开,站在“十三五”开局的时点,回首北汽集团已经走过的五年时光,通过盘点北汽集团“十二五”曾经的岁月,展望即将开始的“十三五”征程,我们希望北汽能够抢先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 篇4

——对城投未来发展的思考

作为城投人,提起城投公司,我们都为之自豪。因为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为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现代城市发展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为功劳卓著。

然而,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急剧膨胀,2010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增长及其连带风险受到了广泛关注,信贷政策调整措施不断出台,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城投公司的融资偿债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多变的融资政策,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城投公司如何理顺与政府的关系,解决资金矛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缩短“阵痛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是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融资形势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变化

2010年伊始,政府已将清理、整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纳入议事日程。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称,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2010年6月,国务院针对市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等问题,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要求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等,这对各融资公司是个严峻的考验。

同时,由于我国面临防通胀、保增长的严峻形势,4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2.8%,创18个月新高,M2增速回落至21.48%,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加息预期节节走强。

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9.5万亿元,2010年下调至7.5万亿元,同比下降21%;2010年5月10日,中央政府又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各百分点至17%,据17.5%的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预计冻结资 1

金3000亿元。整个宏观政策形势都不容乐观。

(二)信贷政策变化

2009年银监会就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提出“三条红线”,尤其加大了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监控力度;按照银监会“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流程,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6月底完成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自查清理,不规范的一律进行整改、重组、保全;银监会年内将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现场检查,纳入银监会2010年现场专项检查的重点,对银行所开展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的草组、风险管理、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检查。

各银行等金融机构明确表示将主动加强融资平台贷款规模控制,力争将政府融资平台客户贷款余额控制在年初水平。并提出在新政策出台前,未经总行业务主管部门核准同意,政府融资平台客户新上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已批准同意、尚未签订合同的一律不得签订合同或发放贷款,存量贷款加快回收保全。

银监会明确严格控制对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机场设施新开工项目的贷款,严格控制自由现金流不足,主要依赖政府补贴或担保偿还贷款的新开工项目贷款,严格控制属于“三农”、社会事业、节能减排范围,但不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内的新开工项目贷款。

各银行要求保障项目资本金和完善担保条件,补充完善融资要件,对合规性文件的要求提高。银行对资金的使用调度控制严格,严禁资金使用用途变更,如发现资金用途不符且存在打捆嫌疑的,将会采取提前收回贷款的措施,等等。

这对完全依靠政府担保,没有足够现金流,融资要件不齐全,合规性文件不齐或后补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的城投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城投公司现状和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偿债机制,负债率逐年增高。

城投公司对城市建设资金筹措,依然是“老四件”: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土地出让、国债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含外资)参与城市建设的尝试较少,到资本市场上融资更是少之又少。

当前全国投融资平台的总体负债水平都相当高,负债率普遍超过80%或者更高,已令各方担忧其将威胁到经济安全。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估算,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约相当于GDP的16.5%。而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额才约为l万多亿元。一些城市 的城投公司实际上是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借债公司”,因此继续靠负债融资不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资金的需要,而且城投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威胁。

(二)缺乏形成稳定现金流的经营主业

由于城投公司是市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所从事的基本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没有收益,政府划拨的资产大多是一些非经营性资产,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向平台注入不实资产“滥竽充数”,根本起不到资本金的作用。导致一些投融资平台中存在着资本金不足或资本金不实以及抽逃资本金的现象。

另一方面,投融资平台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完全面向市场,打造自己的主业,形成稳定现金流,单一的依赖土地来获取偿债资金。这些公司偿债来源大多是建立在土地价格上涨预期基础之上,但如果地价下跌,土地出让困难,还款就会发生困难, 将直接导致公司进一步的融资能力和经营运作能力乏弱,此时必须依靠政府对城投公司的扶持才能逐步解决。

(三)地上、地下特许经营权问题

对大多数城投公司而言,城市地下管网和地上户外媒体可以成为城投公司收入的一大支撑,可形成稳定现金流,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未能明确授权,产权主体不清晰,经营主体模糊,在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加以经营和管理时,未能实现地下管网和户外媒体特许经营权垄断和专属的地位,将直接导致资源的流失和经营业务的亏损。

(四)运作不规范,管理模式滞后。

大多数城投公司都无法摆脱地方政府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项目建设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重建设、轻经营,重形象、轻管理,在财政体制上统收统支,资金高度集中。支出大包大揽,不论大小项目,都必须按计划本子执行,即使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经费追加或调整都必须经过计划的调整,周期较长。一方面城市建设项目过分依赖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财政投下去的资金又没人监管,用款单位资金投资效益较差,没有形成可以进行资本流动的循环投资的体制,阻碍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三、城投未来发展思考

(一)实现战略转型,打造城投品牌

城投公司应确立以“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筹还贷、自负盈亏”的市场投融资主体为目标,通过资产整合,逐步将公司公益性资产与盈利性资产进行分离,同时对公司盈利性资产进行整合、形成公司

盈利性产业,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在确保市级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业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经营业务战略转型,形成以土地储备和土地一级开发、二级开发等长效支撑板块,发掘开发建设道路沿线附属设施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新的收益来源。

(二)创新国有资产营运机制,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

城投公司作为城建资金的运行主体、城建资产的运营主体、城建项目的运作主体,对原有城建国有资产,可以由政府收回产权,明确投资主体,授权城投公司代表政府进行经营,使得城投公司可以通过资本这个纽带,以出资人身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或委托管理,充分运用改组、转让、租赁等资本运作手段,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通过对资本价值形态的转化,即通过股权市场的流动、收购、兼并、重组、控股、交易、转让、租赁、拍卖等途径,将潜在的资本转化为活资本,通过资本层面的运作实现资本价值的升值。

(三)多渠道融资,建立稳定的偿债机制

为更好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降低政府及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努力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的同时,投融资平台应以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信托、企业债券、直接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潜在的投资者,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

(四)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投融资平台的信用体系与政府的信用体系密切关联,投融资平台信用出现问题,必然将影响政府的信用体系。对此,投融资平台应加强资金统筹,做好现金流和债务分析,建立债务和信用风险的识别、预警、报告和防范体系。

(五)树立市场意识、资产意识、效益意识、全局意识

1.市场意识:城投公司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国有投资公司,首先应该认识到企业化管理就意味着市场化运作,经营行为必须在市场游戏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经营业绩最终还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城投公司必须要有经营理念,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切莫把自己弄成“第二个建设局”。

2.资产意识: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作商品进行经营,而城市是国家的是市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城投公司经营的都是国有资产,因此,城投公司在运作中应努力使之保值增值。

3.效益意识:城投公司运作项目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市场运作”,既然是政府行为,就说明其运作的项目大多具有公益属性,而公益性项目就必须更多地注重社会效益,但市场运作,又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城投公司运作项目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4.全局意识:经营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两条腿走路,它绝不是城投公司一家可以完成的。因此,城投公司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加强与规划建设、财政、土管局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沟通,大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未来景观设计发展方向探讨的论文 篇5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具有独特美学思想,优秀造园传统,在文化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成风格多样性。“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造园的基本原则,在狭小、局促的空间内再现自然,经过造园家的艺术处理,将自然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中国古典园林以真山真水为基础,以植物做点缀,在布局上因山就势,灵活布置,一切都顺应自然。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应该是“道家情思”和“自然为万物之本”的思想。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讲求“出世”“无为”,这些思想都推动了园林的发展,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发展。大多数文人怀才不遇、逃避现实、隐逸于山水之乐,更在自己的寓所周围营造园林,一方面供自己娱乐之用,另一方面借山水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又一特征,意境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最高成就,意境是主观的意、情、神和客观的境、景、物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的艺术整体,是体现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场景的溶合———情景交融,是美的创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国书画、园林等艺术共同的创作原则,是创现意境的重要条件。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灵活的空间,引起人们产生联想、引起共鸣,构成意境。特别是通过墙和围廊的似隔非隔,达到空间的渗透、对比、主从、对景、借景、虚实等。(2)追求“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某种真景,反映真景,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往往和文人联系在一起,文人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境界,他们在赋诗作画中更多地反映这种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在他们的园林中才能创造出“诗画”般的情趣,同时也为自己的园林赋诗作画题字,增添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趣”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情”“境”的同时,也追求空间的“趣”。趣是较高层次的空间意境,园林的趣是指园林空间中融入了文人的活动,是文人感情的升华。“趣”之本意也非景物的奇形怪状,而是借景物的形式表达某种心境。中国古典园林在封闭、局促的空间内再现自然山水,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咫尺山林,由于空间狭小、不可能完全模仿自然山水,只能通过种种空间处理手法,“小中见大”,在市井之中创造山林之趣。

2现代景观发展的三个趋势

(1)向自然的回归。希望在城市中重现大自然的美景。虽然城市空间不允许更多的自然风光,创造“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色,取得和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2)向历史的回归。历史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人类能够从历史文化中直观自己的天性。历史文化具有继承性,人类也更喜欢历史文化、历史遗迹,这也是人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①人们本能地对属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怀有感情,心理上会接受;②人们具有怀旧的情绪,觉得过去值得人去回忆,是一种逆反、拓补的心态;③这也是民族文化的延续,接受历史展望未来,人们靠历史的对比来看到未来的希望。因此,人们更加怀念历史文化,喜欢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a.应保持这种文化延续性,使建筑景观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形态;b.从历史片段、历史符号的联想,到历史文化遗迹的凝缩,在建筑景观中能够再现的历史文化。(3)向高技术、高情感的发展。建筑环境更是技术展示的舞台,各种尖端技术、高技术产品陈列在城市中,向人们传达各种技术信息,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建筑环境的技术含量在增高。这不仅反映在建筑景观中组成空间的材料、制作和工艺的高技术上,也包括设计方法的高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脑中可以模拟环境。建筑环境的高技术正需要高情感的建筑空间,人们在同技术交道的同时,更需要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如在办公场所多设置小吧台、小休息区等空莘正是满足情感上的交流。在室外同样应设置一些建筑景观,在紧张之余进行情感上的放松。

3结束语

总之,建筑环境景观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观念、思想的综合表象,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载体,也是文化的映射。建筑环境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小环境,而是包含在文化形态中的空间,也不能简单地凭视觉去把握,而是用身心去感受,领会真正的涵义,应该知道建筑景观确实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洋.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探析[J].硅谷,(18).

[2]甄军芳,姜海航.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02).

对国内投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思考 篇6

发布: 2004-4-06 19:27 | 作者: 左健/王可 | 来源: 全景网 | 查看: 45次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说法,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中国(不含台湾和港澳地区,下同)的投资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发行制度改革和证券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投资银行业务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经济仍有望保持快速持续稳定增长,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上升动力。中国股票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两个市场股票总市值尚未达到GDP的50%。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发展空间可以说是非常巨大。基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重组的历史背景,中国的投资银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内投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发行与承销以及企业改制重组、兼并与收购等财务顾问业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投融资的需求会日益旺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民营企业谋求未来发展等方面将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的投资银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都将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投资银行业务将以证券承销为主,并购及财务顾问业务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发行承销业务经历额度制、核准制,以及即将推行的保荐人制度,发行制度的改革对于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证券市场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在市场参与主体间真正构造一种责任明晰、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了股份制、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地位,政策的突破与明确将进一步刺激国内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需求将非常旺盛。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证券承销业务(包括IPO、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的发行)仍然是国内投资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完善,投资银行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证券承销狭窄的业务框架,形成了证券承销私募发行、兼并收购、项目融资等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财务顾问收入已与承销收入并驾齐驱。当前,并购重组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将成为调整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将迎来一次并购重组的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银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银行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例如,在并购业务方面,专业的投资银行具有完善选择程序、多种类型的价值评估模型,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在适当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并购工具的创新,丰富并购的操作方法,细化深化对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服务的中介,投资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广泛的客户营销网络,在投资者的筛选,项目和目标企业的筛选,项目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等业务环节中充分发挥信息和资源优势。

(二)投资银行业务在立足国内的同时逐步开始走向国际化

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一方面表现为国际投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的进入,国内投资银行将很快面对国外强大对手的挑战。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使得投资银行纷纷以此作为新的竞争领域和利润增长点,这是投资银行向外扩张的内在要求。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和信息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昔日距离的限制再也不能成为金融机构的屏障,业务全球化已经成为投资银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的重要问题。

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客户需求的改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的全球挑战,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企业经营战略国际化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是企业家和投资银行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现阶段,投资银行业应以国内业务为基础,向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为国有经济成份退出绝大部分竞争性领域做出努力。在此过程中,可选择一些优秀的企业推荐到海外融资,一方面可使国际投资者分享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国际投资者了解中国的途径和窗口。提高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信心。

在充分积蓄力量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与各大跨国投资银行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加强与各大跨国投资银行之间业务、信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逐步实现投资银行业的跨国经营。国际业务的开展对国内证券公司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国际业务的开展不仅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在与国际性知名企业的交往中能学到他们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促使公司的管理和各项业务尽快与国际接轨。

(三)投资银行业务竞争趋向差异化,业务领域趋向专业化

目前在国内资本市场,投资银行所能够提供的服务手段还较为单一,大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上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经营特色、经营业务趋同则是国内券商的通病。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领先是国内投资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为投资银行专业化分工、用差异化服务赢得客户的业务模式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投资银行的核心作用是为企业实现价值、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竞争将从单纯的某一个承销业务的竞争转变为为客户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业务服务的竞争。投资银行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专长,应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业务领域。核心竞争力是证券公司生存的基本依靠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券商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从全球范围内投资银行所提供的服务看,即使是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大型券商在业务发展上也各有特色。例如,美林在零售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方面享有盛誉、高盛以研究能力及大型企业融资业务领域而闻名、所罗门兄弟以商业票据发行和公司购并见长、第一波士顿则在组织辛迪加和安排私募方面居于领先。面对WTO的加入和证券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券商应力争早日在项目融资、企业并购、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专业技术很强的创新型业务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

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是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专业化的另一个特点。例如在2001年全球资本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国际四大投资银行傲视群雄的竞争能力依然突出,其市场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加强。摩根斯坦利在全球并购市场中排名第二,IPO发行市场排名第二;美林则在并购市场中排名第三,在证券承销综合排名上名列第一,资产管理业务排名第一;莱曼兄弟公司尽管业务量比其他3大公司要略逊一筹,但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上则独具优势,在固定收入证券交易中名列世界第一,对固定收入证券的研究能力也排名世界第一;高盛公司则在并购与全球IPO发行市场上两项业务独占鳌头,均列世界第一,2001年最大的10起并购交易中,高盛作为财务顾问成功参与了其中8起业务。

(四)投资银行将迎来一轮大规模的整合

近年来,由于受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加剧了投资银行业的集中。在这种状况下,各大投资银行业纷纷通过购并、重组、上市等手段扩大规模。例如美林与怀特威尔德公司的合并、瑞士银行公司收购英国的华宝等。大规模的并购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高度集中,形成典型的寡头型市场。

我国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从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时间,还存在着诸如规模过小、业务范围狭窄、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过度竞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变化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国内的投资银行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要更新观念,以市场需求为直接取向,不断优化重组,加快实现从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管理转型,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加强购并重组力度,迅速扩充规模,做大做强各项业务,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借鉴发达国家证券公司发展的历程,未来可能的重组途径大约有三条:一是同业合并。第二种是混业兼并。第三种就是与外国券商融合,成立中外合资、合作的券商。

对国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定位,强化相关的业务领域和行业的研究

随着资本市场服务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对投资银行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迅速提高,期望在所有的行业和所有的业务类型领域都能游刃有余的投资银行实际将不可避免地因不切实际的奢望而走向全面平庸,最终只能被淘汰。因此,在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的基础上追求投资银行的特色化和专业化经营是理智的选择。而特色化与专业化,又必需以扎实、细致和组织良好的研究工作为基础。

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明确的行业定位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是实现特色化和专业化服务的基础。这是一个复杂和极需慎重的系统工程,其选择结果不仅对以什么业务领域、什么行业和什么规模的客户作为工作重心有深远影响,也将左右投资银行整体的运作模式。

对于投资银行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的目的、内容和组织方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明确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以投资银行,而不是以经纪业务或其他业务为导向的研究,这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研究所涉及的规模和深入程度、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研究的周期和效率、研究结果的形式、研究的手段,以及研究团队的组织。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从origination和execution两个方面为投资银行业务提供支持,是为了“拿得到好项目”和“执行好项目”,因此,研究的内容应当主要包括面向重点客户群的适当规模的行业研究,以及投资银行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细化,投资银行一旦在部分领域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应将这一领域作为自己实现行业领先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其他业务的拓展,在保证专业更专的同时实现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

(二)主动进行业务类型的转变

传统的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一直是近十多年来我们投资银行业务的最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全国拥有综合类券商超过60家,拥有通道数接近300个。一方面各个券商为争取质量好、收入高的股票承销项目都使出浑身解数,非市场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同时,由于通道资源有限,在目前IPO市场尚无发行风险、股票发行采用市值配售之时,也出现了买卖通道等现象。

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为券商财务顾问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努力利用这一市场空间,调整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思路,不仅要把企业推荐上市,而且要以此为突破,为企业提供后续的财务顾问、企业并购服务,同时要大力开拓非上市公司的业务,获取非上市权益证券市场的份额。

在这一方面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与国民经济的走势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的并购潜力在于经济体系已经具有的巨大规模、产业调整与结构升级的势在必行,以及已经着手实施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国有经济逐步从多数竞争性行业退出。从1998年到2001年,中国国内并购案至少发生了7000多起,金额达到1250亿元人民币以上,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国内企业的交易有66起,金额为66亿元人民币。据高盛亚洲的估计,中国的并购业务量潜力应该达到1500亿--2000亿美元左右。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我国的并购潜力可能超过此估计。

但国内的许多投资银行显然并未对这个市场的出现作好更为充分的准备。由于特殊的发行制度及垄断高额利润,国内的投资银行队伍普遍疏于对投资银行专业化技术的研究,并购重组本身的高风险及较低水平和不稳定的利润回报率,导致证券公司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置于承销等业务方面,专业化并购重组投资银行队伍的缺乏,导致金融创新少。国内投资银行以往的业务收入构成显示,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证券发行承销收入,其他创新和并购业务的收入所占比例低于10%,反观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如高盛,其并购与财务顾问业务达到全部收入的1/2以上,美林和雷曼兄弟的比例则占1/3。自身的原因包括缺乏从事企业并购与顾问服务的动力和人才,环境的原因则包括我国的产权制度的制约作用和国企并购过程中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特色。

此外,在这一领域,除开来自传统的国内外投资银行的业内竞争外,各种商业机会也受到更多市场力量的窥觑。在上海,目前针对非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购并,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财务顾问的各种投资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已经超过100家。

在此领域,抢占人才和经验的先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企业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并购专家需要向需求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包括对目标企业的前期调查、项目评估、方案设计、谈判条件、重组策划等。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决定了这一领域只能由专业性很强的机构来统筹运作。在奔驰与克莱斯勒涉及400亿美元的合并过程中,双方聘用的并购专家约有300人,帮助公司确定各自的企业价值、交易方式、交易工具。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短,投资银行在并购方面介入的大型成功案例不多,用于锻炼并购人才实践能力的场合很少,所以,投资银行在并购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这是我们在并购市场开拓方面的一个软肋。积累人才和经验,靠延揽招募,也需培训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从小处着手,积极关注民营企业的并购重组是有意义的。虽然民营企业重组的平均规模较小,但可以从中不断积累并购的经验,培养人才,为以后更大的并购浪潮做准备。

(三)提高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塑造团队

未来的投资银行人才将很难像过去一样成为全才,必定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国内、国外、并购、承销、执行、销售、开发)或不同的行业有所专长,才能为客户真正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如何塑造一个具有“能力纵深”并具有合作精神的业务团队,是实现投资银行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塑造的手段应当包括:业务领域和业务类型的分工,业务操作流程的模块化、标准化以及充分的业务交流,高效率下的较大工作负荷,持续性的培训,严格的考评、有效的激励与维持一定水平的人员流动性的淘汰机制,等等。事实上,单就提高投资银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方面而言,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直接招聘,或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对具有专门优势的机构进行整体并构。但综合考虑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直接成本,引进与培养均应当是不可偏废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实现业务领域、类型和业务环节的分工是在业务实际操作中逐步实现的一个渐进和动态的过程,是建立在团队中各人的业务能力和专长的合理搭配上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命令式分派或个人的自由选择,在此过程中,投资银行家将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除此之外,在整个团队塑造中,投资银行家将承担有最重要的责任:以有挑战性的业务激发工作热情、引导对创新业务的投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言传身教的工作中培训、激励与考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一个协作基础上的内部竞争趋势,都与投资银行家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

(四)市场化理念应成为牢固的职业思维

是否具有市场化的理念是未来投资银行竞争的核心。市场化的理念包括对监管的市场化、发行的市场化,研究的市场化(跟踪研究客户感兴趣的行业和企业或价值发现)的充分理解。在现有监管政策环境下,市场化更多的是强调如何面对投资者的问题,监管部门对投资银行根据市场情况作出的创新也将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以高质量的研究为基础,在市场化理念的指导下,才能不断催生出有价值的投资银行创新,才可能摆脱亦步亦趋的被动状态,抢占市场的先机。

(五)建立有效的客户培育和管理系统

作为以知识和创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行业,投资银行将同时面对两类客户:为其设计和销售产品的客户,以及购买所推荐的产品的客户。投资银行建立和维持与客户间的长期合作关系非常重要。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护,也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考察。从面对客户来说,投资银行的专业信誉、执业素质(包括技术水准和服务态度)是赢得长期客户的基础。除了在传统的承销过程中体现出的企业评价、方案策划和材料准备等方面的认真和专业外,如何在产品定价时兼顾企业融资客户和市场客户两方面的利益、如何协助企业客户与市场进行良好沟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何建立庞大和有效的销售网络推销品种,都将越来越影响到未来客户对建立长期关系的评价。而从内部的管理机制来说,如何将客户资源管理好,形成有效的业务源泉,是一个很值得考究的方面。投行应当建立起覆盖企业融资类客户和市场投资类客户的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辅之以客户分级制度、跟踪调整系统和业务成本的分摊体系,以此作为投资银行核心实力的基础。

(六)积极面对国际化的挑战

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快就要全面开放,境外的投资者和服务商将迅速介入这个市场。国外金融机构大多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历经考验,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非常严密、成熟的经营管理制度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竞争策略、竞争手段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如何将国际化运作的先进方法和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如何创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有效率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如何塑造出一支既富有国际化理念和职业素养,又务实并适应中国实际的群星璀璨的投资银行家团队,以迅速创造出价值,展现出实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高水平的更残酷的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迫切的问题。

对中国体育经济未来发展的思考 篇7

关键词:体育,体育经济,商业化

体育经济是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体育商业化就是指以竟技体育为主体的各类体育运动, 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 以获取最大经济利润作为推动和发展体育运动的杆杆。在我国, 体育有着几百年历史, 而体育商业化却刚刚兴起。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体育产业化经营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而目前经济学界对体育产业化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教训总结明显不够, 1997年的上海八运会是成功引进市场机制、把体育当作产业来经营的成功之例, 但经济学界对其成功经验却未予以及时认真地分析研究和总结,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中国体育商业化的发展, 不仅使国家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方面难以充分考虑体育经济增长因素, 也导致企业在体育方面的投入、管理及运作缺乏理性思维。

1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大国, 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笔者对其加以具体分析后, 认为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 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 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

1.2 传统体制的制约, 无法提高企业投资体育的积极性

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 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 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 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 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主权。另外, 在赢利后, 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 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 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 企业对于投资体育事业的积极性逐渐打消了。

1.3 市场竞争意识缺乏, 对体育经济产生影响开发

市场的机遇转瞬即逝, 成功只属于抓住机遇的捷足先登者。一位日本商人曾向他的中国同行感慨地说:你们中国乒乓球称霸世界乒坛30年, 为什么中国商界不借乒乓强国之光, 搞借光经营呢?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 可借光之处很多, 但如何借光经营, 只有企业家唱独角戏不行, 还需要舆论界的宣传和呼吁, 需要经济学界在具体运作方面的讨论争鸣。运用经济学界锐利的目光, 抓住机遇, 提高意识。遗憾的是, 近年来经济学界在这些方面务虚的甚多, 务实的少。

1.4 市场定位不准, 惯性思维跟不上形势

在计划经济时期, 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 视野不开阔, 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 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 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 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 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 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 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 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

2 体育经济促进体育商业化发展的途径

2.1 发展体育品牌战略, 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当中国市场逐渐告别短缺经济转向买方市场时, 名牌战略的重要性一下子凸现出来, 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同。中国体育用品有李宁、青岛双星等名品。但挡不住耐克、彪马等国外品牌的强大攻势。国内市场难以守住, 在进攻国际市场时实力又远远不及。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举国上下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 为体育界提供了无限商机, 但又不乏挑战。面对硝烟弥漫的体育用品市场, 各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 主动进行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主动调整, 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断创新,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 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 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近年来谈论品牌战略的文章颇多, 而不能将体育品牌纳入其中的品牌战略, 只能是跛足的品牌战略。

2.2 利用体育的公益性, 获取体育产业的最大经济效益

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中, 应该把追求商业利润, 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在这里, 体育的经济效益就是微观经济效益, 即体育单个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同企业一样, 应该把经济效益当作自己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利润视为企业的生命。这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有人认为, 体育劳务产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 是精神产品, 具有公益性, 即使是进入市场的部分也是坚持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 以社会效益为主。不错, 体育劳务产品是精神产品, 具有公益性, 体育作为产品进行开发, 走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商业化道路, 这说明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广泛的社会性、权利性、公益性, 才使得体育劳务产品具备了交换的价值。因此, 各体育经营单位必然想方设法, 在尽可能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 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此同时, 经营者还必须考虑到要服务对路, 增添花色,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 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体育需要, 唯有这样, 才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2.3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 保障体育商业化的正常运行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一是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 以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 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 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 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 规范财务运作, 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 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入成本;三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四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五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 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 集中建设, 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我们鼓励搞活, 追求经济效益、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并非坏事。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办法从经营者手中提取丰厚的利润, 再把它投资到体育的福利性方面去, 做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又可以加速体育商业化进程, 使体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贾进社.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8, (1) .

[2]陈丰才.我国体育经济及其商业化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4) .

[3]周兴旺.中国体育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与开发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07, (8) .

[4]兰少军.展望“后奥运”时期的中国体育经济[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5]杜立群.浅议体育经济与城市发展关系[J].商场现代化, 2008, (9) .

共青团未来发展方向思考探讨 篇8

关键词:煤炭;开采技术;优点;发展

煤炭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化发展形势下,煤炭开采技术必定要不断的发展进步,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采技术的研发,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必须加大煤炭开采技术研发力度,保证社会的能源需求。一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

国内已经明确的煤炭储量中厚煤层的煤炭占有量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经过多年来的完善和发展,厚煤层综采放顶开采技术取得一定的成绩,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方式,带领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进入到新的时期,综放技术在国内的大部分矿区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我国的煤炭开采行业发展。针对比较厚的煤层或是缓倾斜厚层,想要解决资源回收率、防尘、防火等问题,可以利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综放开采技术是相对高产、高效的一种方式,对于国内建立高产高效矿井具有关键的作用效果,其的优点为工作面产量比较高、采出煤的厚度比较大,很多的矿井内部已经构建成为一面一井的生产加工系统,其凭借着煤层厚度变化适应性高,巷道掘进量小,经济成本比较低、综放开采效率高等各种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综放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如何解决瓦斯积聚、煤层大、煤层自燃、煤炭回收率较低等各方面的技术难题。

二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

所谓绿色开采是在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开发研究模式,发展目标为整个矿山开采过程中保证资源的开发效果最高,对于生态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化协调。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解决土地资源的占有和破坏问题,有效降低由于开采造成的水资源破坏或污染.大气生态的污染等负面影响。目前的绿色开采方案主要包括几种。

1矸石填充开采。所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中的关键之一是填充开采技术,国内生产矿井压煤大概数量为140亿吨,能够给年产量为1000万吨的矿井生产十年,包括建筑物下压煤大概为90亿吨,国内煤矿企业如何解决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是关键的研究内容,多年来的开采工作造成土地的沉陷,进一步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被破坏。国内每开采万吨的原煤就会造成土地塌陷面积为0.2到0 33h㎡,每年因为开采破坏的土地资源数量以3到4万h㎡的速度快速增加,开采过程中逐步形成煤炭产量10%的矸石,国内的煤矿矸石山已经达到1500多座,形成废弃矸石达到70亿吨,矸石的大量形成浪费土地资源,同时破坏环境安全,造成环境的污染。利用填充开采的方式,将矸石等不同的固体形式废弃物当做主要的填充料应用到井下,可避免矸石的排放,控制由于巖层转移造成的塌陷,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实现建筑物的下压煤开采,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意义。

2保水开采。详细分析隔水层的移动规律,结合基岩的变动,研究导水裂隙形成的规律和隔水层稳定性规律是进行保税开采的基本工作。保水开采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性问题。防止渍水和保水开采具有本质上的区别,防止溃水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保水开采必须重视开采工作后岩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西部的区域需要考察是否具有隔水层,地下水系和地表水系被破坏后是否快速恢复,隔水层是否可以再造,地下水的利用是水资源修复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是未来技术革新中需要考虑的课题。

3煤与瓦斯共采。想要在源头上解决瓦斯排放对于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需要对于生成的瓦斯进行合理的利用,煤层气不仅是有害气体,同时也是一种洁净的能源。我国的煤层气储量比较丰富,在天然气资源中具有关键地位。煤层气是和天然气接近的一种资源,促进资源化,在技术方面考虑包括瓦斯和煤共采、采前先抽两种方式。煤层气的开发促进市场发展,近年来利用煤层气发电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煤层气在其他领域也获得一定的进展,例如煤层气加压液化作为汽车的燃料,或是利用碳黑、甲醛、合成氨等。

4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所谓煤炭地下气化是在煤炭的赋存区域直接的得到可燃气体,将固态的矿物质在地下经过加工获得气态燃料,利用钻孔输送到地面,供给需求者。根据气化的原理分析发现,该种方式需要在地下建筑煤气发生炉,采用无井式气化、矿井式气化两种方式处理。加工燃烧后形成的灰渣或是其余的各种有害物质被直接的留在地下,降低地面沉降的可能,同时避免环境污染,对于煤层气经过净化后分离,最后得到洁净的氢能源,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三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1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作为系统化的现代技术方式,对于煤炭展开深层的加工处理,让煤炭转变为气、油、电力的基础上,生成其余的工业产品或是化工产品,让部分的废弃物有效的资源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将化工合成、煤气化、发电等单元有效的结合,实现经济、洁净、高效、灵活的目标。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

2水煤浆技术。水煤浆主要由煤粉、水、化学添加剂构成。水煤浆能够替代传统的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电站锅炉使用的燃料,为居民应用提供燃料。加工原料丰富,加工技术相对简单,性价比较高。水煤浆技术环保节能,是集中管理、设计、科研为一体化的系统化工程,是世界性能源工业发展中的关键进步。

总而言之,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研究工作中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储量情况,结合国际的技术发展水平,深入的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向世界的先进技术学习,科研人员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和出路,深入探索和完善,多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煤炭开采技术进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的为社会进步服务。

上一篇:起重机械安装维保合同下一篇:对女儿说的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