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静悄悄的教育革命(精选9篇)

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篇1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一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但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如说,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但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好像始终在围绕着应试教育打转转。当我读了日本著名大学教授佐藤学写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时,心境豁然开朗,书中的语言文字质朴,教育案例生动,教育理念全新,以及改革策略可操控,震撼着我的心灵。书中说,日本也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觉得他们的某些已经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教授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点我深有感触,他说教师应当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而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它真正告诉我们什么是课堂。课堂是用来“交流”的,而交流的前提条件是“用心的相互倾听”,没有这个前提条件,那么一切的语言交流表达则会陷入肤浅和表面的热闹中。拿我们的语文课堂来说吧,现在的语文课堂不像语文课堂了,满堂都是学生们天马行空般的各抒己见,并旁征博引加以佐证,老师则在一旁连连喝彩,学生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学生是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那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语文老师又该处于什么位置呢?往日那种我们在底下如痴如醉的听,老师在讲台上或抑扬顿挫的读、或栩栩如生的讲、或唇枪舌剑的辩、或声情并茂的诵,我们很难体会到了。在那种课堂中我们常常能跟随老师进入美妙神奇的语文课文世界中。但现在课堂呢?不久前,我听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讲《生命的壮歌——生命桥》时,整堂课都是老师在按流程指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最后作课外延伸拓展时,他说,我们要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同学们想想我们该怎样做呢?于是学生们个个活动开来,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要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绿色,呵护动物家园”、“发出倡议,禁止捕杀猎物”„„这种课外拓展显然偏离文章主题,没有很好体现出对老羚羊们舍己救小羚羊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这种看似热闹,学生踊跃积极的课堂,却是无序无功的。

佐藤学教授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的确,我们认为倾听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层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内心深入交流的过程。

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篇2

一、润泽的教室

教室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理想的教学是春风化雨般的, 育人无形、化心有痕, 因此改变教学首先要从改变教室里的风景开始。润泽的教室首先是一种氛围, 一种心情, 给人以安心舒适、无拘无束的感觉, 在这里大家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 共同享受学习的快乐时光。

1. 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反思

教学活动由“学生”、“教师”、“教材”和“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 相对于其他几个要素, 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在新课改以来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己解决、自己决定、自我实现”等话语和理念占据了教学中的主导位置, 于是出现了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来确定教学目标、自己来确定学习内容、自己来解决问题等热闹景象。佐藤学把教学中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称之为“主体性神话”, 对此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过程中, 单将其理想化是不行的。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 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互相关系中, 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 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 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针对“主体性神话”的缥渺感, 作者提出了“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即人在能动地活动之前, 首先就有了与周围人或物的“应对”的“被动性”, 比如阅读语文课文, 通过阅读的行为, 学生被唤起了怎样的体验?再比如解决数学问题, 读了问题之后, 学生形成了怎么样的认识?对“学生学习主体”神话的剖析认识, 对我们当下表面热闹、实质浅薄的课堂教学无疑有警醒作用。

2. 构建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既然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是以“应对”为前提的“被动的能动性”, 因此, 不管是教师的教也好, 还是学生的学也罢, 都应该以“应对”的应答性活动为中心来组织。“对教师的言语、教室里同学的言语的‘应对’唤起了什么的时候, 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言语, 让自己的这些言语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的言语相互碰撞, 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 这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想实现这一点, 其第一要义就是“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 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当然对于学生的学也是一样的。反观当下的课堂, 我们更多地倾向是让学生去说、去回答, 而缺少一种倾听, 礼貌的倾听, 仔细地倾听, 于是乎回答也往往不深刻、不着边际甚至是信口开河。

3. 促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是相对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 在“以教为中心”的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是整齐划一的, 单向听讲、被动接受, 教师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内容的讲解、秩序的维持和方向的把控上;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 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而是在教室里要构筑“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 作者把它称之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 与学生与教师对话, 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 而教师的主要精力就是“触发与支持”这一关系。从目前诸多的课堂教学实况来看, 我们的教师在培育交往关系、促进对话交流、支持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等方面显得无所适从, 这也是为什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不够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

4. 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

学生的学习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 经过与同伴的合作, 又再回到个体”的过程。作为课堂中的每一个个体, 彼此之间有自己独立的学习心得和认识, 通过合作交流, 相互作用,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室应该是互相学习的地方, 作为教师, 要完成“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两类活动, 它们分别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活动”和“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 只要教师能以这两类互动为中轴, 去触发、组织、发展学生, 相互学习的教室就有了希望。当然这其中学会倾听, 倾听“异响交往”的话语必不可少, 洞察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重要, 还有就是要与班级学生建立息息相通的人际关系。

二、开放的学校

1. 打开教室的大门

“改变学校的第一步, 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 “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 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 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遗憾的是, 开放教室的大门在当下的学校未能普遍实施开来。现在校内或校际之间的公开课并不少, 但是, 不愿上、不想上、不敢上的教师大有人在, 通常都是年轻教师被指定来上, 究其原因从表面上来说是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 不愿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 深层的原因是因为教师们缺少专业进取的动力和追求。在教室之间相对封闭的学校里, 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很淡薄, 彼此之间固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做法, 每个人都在孤立的状态下开展工作, 这种窒息的、闭塞的氛围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2. 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要想从内部改变学校的发展状态, 必须通过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来实现。校内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首先从观摩、研讨教师的公开课例开始。课堂观摩的时候, 要把“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摆在中心位置, 要进行以学生的学习实况和教师的对应为中心的研讨, 再就是关注教师的“倾听方式”和“讲话方式”。由此可见, 相对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润泽关系的建立显得更为重要。在进行课例研讨的时候, “目的不在于评价课上得好还是坏, 而是让大家一起共同感受授课的‘乐趣’和‘困难’……因而在讨论中, 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 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质朴感受和具体的事实本身。只要大家能互相交流自己朴素地感受到的一切, 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要使教研活动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研活动的组织要充实而生动, 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活动次数, 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对教学活动保持研究的心态。

3. 精简学校的组织机构

“以校内教研活动为中心建立教师间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 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学校活动的核心, 必须进行必要的学校机构和组织的简化。尽管对日本的学校组织机构不甚了解, 但是学校机构和组织过于复杂会严重影响着教研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放眼我国当下的中小学组织机构, 条块分割、彼此孤立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另外从体制上来说, 行政干涉教学而不是服务教学的现象比较尖锐, 学校要想有所发展, 必要的组织机构改革是必需的。

具体到教师个人, 就是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去。

4. 学校向社区开放

为了把学校的改革持续深入进行下去, 必须借助外部的必要支持。现在学校的改革, “其内部的障碍主要来自教室墙壁的阻隔 (在小学里) 和学科的壁垒 (初中和高中) , 而外部的障碍则主要是学校和地方的隔阂以及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不信任。”这种状况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也同样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必须意识到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办好教育的, 学校必须向社区敞开大门, 吸纳社会人士, 尤其是家长的才智参与学校的办学, 形成利益的共同体, 唯有这样学校才能获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三、创造学习型的课程

所谓课程, 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 就是“学习的轨迹”, 也是“学习的履历”。“课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或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 而是在教室里一天天地慢慢创造出来的。因此, 即使课程在一学年或一学期开始前就准备好了, 但从本质上说, 它是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后作为‘学习的履历’而被创造出来的”, “‘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

1.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

目前我们在课程的组织设计上, 把“教的课程”设计的十分精致、周密, 而对“学的课程”设计的十分薄弱。要想设计“以学为中心”的课程, “中心的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 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 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

“所谓学习, 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 (物) 的接触与对话, 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 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 作者把它称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 具体来说, 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

2. 对“综合学习”再认识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综合学习”作为一个亮点被设计到课程里来, 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目光。尽管课改已经实施多年, 但是对“综合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多停留在观念层面上, 并且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比如认为“综合学习课程”就是“交叉课程”, “综合学习”就是“横向学习”等等。那么“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是什么呢?“综合学习课程”与“学科学习课程”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佐藤学先生给出了答案:“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 (课题) ’为核心, 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 (题材) ’为核心, 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在课程的编织上, 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成为能明显区别开的两种课程, 即用现实的课题 (主题) 为中心组成的单元, 组织而成的学习课程 (综合学习) 和用个别学科的内容 (题材) 为中心组成的单元, 组织而成的学习课程 (学科学习) 。”

“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也许今后也不会改变, 但在进行学科学习的同时, 也应该把处理人生征途中谁都会面临的现实课题、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实课题的直接学习或学科学习并行起来加以组织”, 综合学习课程设置的意义, 一是“具有进行公民教育的意义”, 二是“学习‘学习’方法的意义”。

3. 建设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这次课改提出的新名词, 也是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的主要载体, 尽管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 但大多流于形式, 不见实效。“课程建设是通过校内教师协同推进实践性研究而完成的。课程建设并不是制订教学计划, 而是在校内交流和共享那些在教室里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在学校里推进课程建设的最必要的条件, 是校内所有的教师每年至少有一次在教室进行公开教学, 向其他教师开放课堂, 以进行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静悄悄的革命 篇3

【编者按】

一名教育局长,主政一方教育,他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以什么样的方式履行他的行政职能?是“人、财、物”一把抓,还是“责、权、利”一肩挑?面对基层学校,是领导还是服务,是检查还是指导?如何激发校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何打造高效精干的机关队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这样一个“没有教育专业背景”且“专做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事情”的“局外人”履新近三年来,以他的教育“新政”令张家港教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大举措,对许多重大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沈健厅长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促进公平,以改革提高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县(市)级教育行政领导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将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本刊“独家报道”推出邵建华和他的教育“新政”,意在为我省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种经验和思路。而专门对一个县级市教育局的行政负责人进行专题报道也是《江苏教育》的首次尝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篇4

——东平街道中学课堂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引子:

“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佐藤学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课程理念为课堂革命指明方向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分析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并先后聘请教育专家徐洁、李玉民、崔成林、李茂来校做报告。通过理论学习,要使教师转变了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新的目标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学生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知识能力生成意识;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多元化评价意识;(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民主合作意识;(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二】多措并举为课堂革命稳固阵地

(一)完善制度,有章可依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我校结合教学管理规范和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教研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实验制度、考试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等,要求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并讨论各项制度和各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使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构建模式,规范底线

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后,我们认识到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课堂形式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改革,一种教育理念的改革。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和新课程理念。提高认识,明确新课该观念,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组织全校专任教师学习“3+6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操作流程,为各个教研组购买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学习资料,明确课堂行为的最低线,严格禁止教师一言堂等行为,为模式的推进做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教学,合作为先。

为了促进学校内部的变化,目标就是要“打开教室的大门”,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让上公开课的教师心甘情愿地接受再一次的公开评论,其次是能让其他参与者也自觉地产生‘下次公开课我来上’的愿望”。

2012年以来,每学期我校都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活动,全力打造开放教室,建立合作性的同事关系。“同课异构”是爱心课;“同课异构”是合作课。这是我们学校老师们的齐心协力的结晶。只有充分的课前集体备课才能真正的讲求一个“同”字。不仅是同一堂课,更是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学科组同心同力的团队合作的结晶之作。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效果,我们规定了集体备课的时间以及教师参与的考勤制度,还制定了优秀备课组的评选办法,力求最大限度推动老师们的合作意识。“同课异构”为模式的探究和推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四)活动推动,典范引领。

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

①要求我校各个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带课干部率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在全校范围内上好示范课、研讨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②学校拟在新学年举行东平街道中学 “争创科研型团队,争做课改型教师”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组推荐一到两位教师参赛,广泛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届时将评奖并给予奖励,结果纳入教师考核,以此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五)关注常规,整体推进。

1、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它包括了课前的教材研究、教学设计,也包括课后的作业批改、反馈等环节;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还应包含师生关系的改善和密切。作为教师在课堂改革中要从加强课堂有效性的角度去关注师生关系,增进与学生的了解和沟通,与学生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以期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

2、学校将重点关注整个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实施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教案书写、作业批改、单元测试以及期中期末复习阶段训练题的命题、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等各个环节的检查与落实。同时召开各个层面的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听取有关意见,并与有关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使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整体推进。

(六)、强化研究,破解难题

1、有计划地举行以备课、上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课改研讨活动,“抽签课”“推门课”,人人参与评论、研讨,通过各项措施的跟进,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鼓励教师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能做到灵活自如的运用教学模式。

2、学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优化教学。本学期继续进行推门课活动活动,扎实开展,培养了一批学校的骨干教师,提高了学校的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

3、提倡务实,严格教研纪律,鼓励全体教师在业余时间多钻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意识。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扎实落实好县教育局“半天无课日”制度,切磋教法学法,上好常态课、研讨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

(七)、加强管理,评价推动

学校要把教学流程评价体系建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用科学的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变革:以学评教;评价学生学习状态为主;评价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教师要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要进行全面评价,缩小差异。【三】成果初显,为课堂革命鼓舞士气

(一)、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二)、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三)、课堂的氛围活了。

课堂教学改革使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四】整理困惑,发现课堂革命新问题

(一)、小组活动怎样更高效

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的确,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参与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的能力。可是,部分小组讨论是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

(二)、改变教师“包办”路漫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期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其实,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仅是过程,而学生的生成才是结果。可是仍然有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的问题后,从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最好,当学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有困难时,作为教师显得就那么不沉稳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继续等待。【五】规划展望,踏上课堂革命新征程

(一)、继续加强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但从事课改的一线老师千万不能只顾跟着家长的言论走,仅仅关注孩子一般性的学习,而要确立对孩子终身负责的理念,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适应竞争作准备;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大力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尊重,更需要尽最大可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农村教师同样要走进孩子,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激励学生的思考、发现和创新。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共同得到进步,逐步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场所,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

(三)、科学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课改中,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学校要引导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的教学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却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只有把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四)、切切实实加强课改督导检查。

学校每学期要对课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选出一批课改的先进个人,为全校的课改树立典型。同时也要及时地发现掌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提供决策的依据。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篇5

------范艳侠

这个周末,读了《静悄悄的革命》,感受很多,有时遗憾自己不能是“应对”的老师,有时感受到现实教学中的不足,有时欣喜自己的某些想法居然与作者相同,有时佩服作者敢于写实的勇气,有时担忧学校发展正如书上写的那样„„ 佐藤学先生指出“主体性”神话是在将教学中的“自学学习”理想化。现在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自主性神话了。培育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也没有异议。而现在大家过于强调“自学自习”,而过于排除“讲授”,这就是错误做法。

佐藤学先生还指出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真的希望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但是实际情况是有几个孩子总是占领课堂发言权。他们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沉默不语的,我们时常为这些孩子担心,担心他们思维是否能跟上。为此我感到比较烦恼,也想过不少招数,但收效甚微。当我读到“被动的能动性”的时候,看法有了很大改变,以至心情也豁然开朗。其实在课堂交流中,认真倾听远比发言还要重要。比起积极发言的学生来说那些在学习上不善言语却能认真倾听思考的同学同样非常优秀。而对于那些不假思索就断言的孩子,更多的应该告诉他们:“要仔细倾听哟!”

真诚倾听,不仅听学生好的思路、好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及时缓解学生心中的不满、困惑、焦虑。佐藤学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

佐藤学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如今教学改革的软肋: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公开日常的教学,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读到此,不禁让我想到我们平时的就教学。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的“风采杯”,都是选几个人来上公开课,而且常常是选到35岁以下教师。像我,几乎每学期都能被选中。我当然知道能被选中是一种幸运,但是

同时,我们年轻人其实也很想听听那些老老师的课,我们渴望学习,我们希望经常有针对一堂课的研讨,我们希望有人能指出自己的不足,我们希望有些具体指导。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篇6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我仿佛窥探到了这种情形的原因。小学生对事物较为新奇,敢发表自己的言论,会说出心中的质疑,慢慢的,在课堂上不知所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我们的,我们有时过分追求内心想要的答案;有时过分追求掌控课堂,关注进度,从而忽略一些较慢的学生,甚至认为他们不专心听讲,或故意为之;有时我们过于追求形式主义,会在教学中利用一些手势或者行动表达他们的意见,比如说“同意他的回答的同学请举手”之类的语言,这看似高效的课堂活动可能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本就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会通过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衡量自己的答案,同意人数过多则还好,如果是同意人数较少或是哄堂大笑,那么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或者是就此沉默。因此,我们应学会等待,或者用恰当的言辞去鼓励孩子,尤其是那些较慢的孩子。

说到倾听,不得不说我时常会犯下的错误,我以为倾听学生的语言就是对他的回答加以解释或者是重复,以此达到和学生共鸣的效果。直到看了这本书,才发觉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书中是这样叙述倾听的:“倾听不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倾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简而言之,就是从内心深处倾听,让学生知道你的倾听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以赞美的言语回馈,以鼓励的眼神答复,育人于无形之中,让学生也慢慢的静心倾听,而不是固执己见,忽略他人的想法,错过精彩的言论。也许,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等待发言,以自身的行为示范倾听应该怎么做,默默的倾听,关切的注视,不急于打断,不机械的重复,让学生各抒己见。我们所做的就是懂他,知音难觅也得寻觅,情感上的共感共鸣是最好的倾听。

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篇7

佐藤学教授指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的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太重视“说”, 而又太忽视“听”了。具体表现在:一是强调学生要倾听老师的讲解, 而忽视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无视学生的意见, 甚至以“因为时间关系”的名义, 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 久而久之, 学生也加以模仿, 在学习中抬高声调“抢着讲”、公众场合“高声讲”, 别人意见不会听, 父母之言不想听, 完全失去菁菁学子应有的素养。二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倾听。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化表达, 于是老师们的课堂“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热闹非凡, 但缺乏冷静的思考。学生不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更不能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品性。三是只对学生提出倾听的要求, 而忽视了倾听方法的指导和倾听习惯的强化养成。有的教师显然已经发现“百家争鸣”的弊端, 于是根据《小学生课堂行为标准》对学生提出了倾听的要求, 条条框框讲了一大堆, 但是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 也没有过程的训练, 更没有督促和评价, 也很难真正使学生形成倾听的习惯和素养。

倾听是学生学习素养和生活素养的重要内容, 虽然是非智力因素, 但仍值得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应该注重以下三个“结合”。

一、要求与示范相结合

倾听是一种素养, 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 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礼记·曲礼》上有云:“立不正方, 不倾听。”教师要告诫学生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和“自以为是”的不良品质,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在对方说完之前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也不要提前打断别人的发言;遇到别人重要的、有价值的发言还要及时做记录, 以便取长补短。同时, 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还要做出示范, 身体向前倾, 保持目光接触, 集中注意力, 用身体语言表示你对学生的信息感兴趣, 尽量避免用自己的主观色彩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 这样更能激发讲话者的信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严格要求与言传身教相结合, 相信一定能形成互相倾听的良好氛围。

二、倾听与评价相结合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课堂上倾听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当一个学生发言之后, 可以及时提问:“刚才那个同学讲什么了?你同意他的意见吗?”对于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发言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并对不认真倾听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这样可以警示学生要关注他人的发言, 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同学也是一种促进。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思考和评价, 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形成真正有效的对话。课堂其实就是文本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 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只有发言没有倾听, 谈不上真正的对话, 不能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对话才是有成效、有创造的教学相长。养成习惯的过程也许曲折, 但是比起“直奔知识主题”的“顺利”更为可贵。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 难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 良好的习惯需要在“反复”中强化养成。因此, 课内训练与课外巩固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发挥班集体的舆论作用和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引导学生在课间、课外文明交流, 继续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引导家长自觉克服“一言堂”的坏习惯, 充分利用跟孩子接触时间多、方便个别引导的便利条件, 优化亲子交流的过程, 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光大银行:静悄悄的“革命” 篇8

在京租房住的李先生经常搬家,他以为亲自到开户银行告知自己的通讯地址变动,信用卡账单寄送等银行服务自然会随之而变。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银行内部,不同的部门如信用卡、储蓄账户、理财产品、投资产品、电子银行等等的客户信息并不能够完全共享。所以李先生即便亲自在柜面修改了客户信息,也许只是某些产品对应的信息发生了变化,他在这家银行不同产品对应的服务人员,可能仍会分别用修改前的信息与他联系。

同样的情况在李先生销户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即便他亲自到开户行柜面办理销户,由于国内身份证编码重复、新旧号码15位调整到18位、开户证件类型不规范等问题,李先生可能在银行有多个客户号,这时候柜员需要逐个查询多个客户有多少结算账户、渠道类产品、理财类产品、投资类产品,才可彻底完成在银行的销户操作。想一想李先生为了一个销户的手续大概要耗费多长时间?

李先生所面临的这两件小事是银行客户享受金融服务的一个真实“缩影”,究其根源是银行在客户信息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从客户信息共享这个角度看,中国各家银行要走的路还相当长远,这固然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客户体验度。更重要的是,这极大地阻碍了银行在客户关系管理和交叉销售方面的举措。而光大银行最近在客户信息共享方面走出了极具战略性的一步,统一了银行对客户识别的标准,解决了需要客户信息共享的突出矛盾,解决了上述李先生的问题。

现在,如果李先生要在光大银行修改地址信息,不论他有多少个账户和银行产品,不论他是通过柜面,还是电子银行的客服中心、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只需要通过合法身份认证后,就可以立即在各个业务平台上一次性同时完成个人信息修改。“这样的变化体现了银行在客户管理方面的深层次的‘革命’。光大银行的客户,在过去实际上是在同光大银行的各个产品部门打交道,现在是直接与光大银行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客户真正成为了光大银行的核心资产。”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陈敏说。

而光大银行看似简单的这个举动,背后牵扯到复杂的IT系统整合和业务整合,甚至需要在管理组织和业务流程上的重组。而此举意义之重大,可以说为光大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以及各种业务创新打下了基础,助其快速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发展战略。

重构IT构架上的银行

谈到IT系统建设,国内各大银行都是大手笔大气魄投入。但是各家银行所追求的集中在产品应用方面。在业务部门的推动下,各家银行都追求产品种类越多越好,系统功能也是越复杂越好,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功能全都有,服务手段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网点大量扩张等等,这些都需要不遗余力地去发展外围系统。

至少在表面上看,国内银行的这些应用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外银行。然而随着竞争的激烈、白热化之后,以后各家银行都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产品及服务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大同小异,国内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非常严重。

目前对大中型银行来说,跑马圈地的势力扩张战役渐渐落幕了。对公业务的优质客户,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真正值得深耕细作的,反而是当年“圈来”大规模的零售业务客户。不论是对公业务带来的代发工资卡客户,还是信用卡业务带来的信用卡客户,亦或是代售基金带来的理财产品客户,现在都成为了银行所拥有的有待挖掘的金山。

以零售业务中竞争最激烈的信用卡业务为例,目前各家大中银行都单独成立了信用卡中心,采用各种最先进的IT技术,用最市场化的竞争策略,与各种零售商业伙伴结盟,频繁推出消费打折、免年费、积分换礼等促销活动,争抢市场份额。但是在商业促销手段吸引新客户的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的今天,各家信用卡中心实际上是坐在一座“金山”上而没有挖掘。这座“金山”实际上就母行原有大量的零售客户,利用这些客户的信息进行精准数据库营销,同之前“扫街”、“摆摊”式的营销方式相比,效果不可同日而语。但可惜的是,在实际运用中,各家信用卡中心都会发现这些数据相对于信用卡的数据要求过于简化,或者与自己的数据库信息不一致;更费力的是,信用卡中心的数据库与其他IT系统下的数据库不能共享。若要得到其他系统的数据支持,信用卡中心需要采取T+N(基础数据库加多个其他数据库)方式叠加计算;这样的数据分析耗时耗力,实效性不强,效果不佳。

光大银行此次零售客户信息整合及客户统一管理的举动,可以说是国内银行中以实际行动真正向“以客户为中心”迈进的领先者。负责实施光大银行该项目的高伟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嘉声介绍说,目前银行业追求的流程银行理念,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部门银行”进行改造,将传统的“部门银行”的业务、组织和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并把新的模块化、构件化的业务、组织和管理流程进行虚拟化,实现在质量、成本、时间、风险、法规等方面的改造。“光大银行此举正是流程银行对传统的‘部门银行’的一次颠覆性改造,为其面向未来的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流程银行的基本理念。” 叶嘉声评价说。

光大零售业务的战略性整合

在2010年上市的光大银行,具有其他大型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为了应对竞争,光大银行提出了“大零售”的资源整合营销战略。在这个战略下,整合营销既有产品服务的整合,更强调零售客户资源的整合。光大银行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光大零售客户的基础,提升光大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光大银行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而在这些整合的过程中,客户信息的整合,是一系列工作当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客户信息可以说是光大实现该战略的最宝贵资源,为此从去年开始,光大银行开始了“统一客户信息管理(ECIF)项目” 建设。

“以前银行系统是以账户、产品为中心的,现在要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今年 3月19日这套光大内部称之为ECIF的客户信息整合系统上线投产了。在这一过程中,陈敏对统一客户信息难度颇有体会。“银行内部不同产品线有20多个IT系统,每个系统内的客户信息要素数量不一,客户信息的质量千差万别,客户识别的标准也不尽相同,难度可想而知”。光大银行的科技部首先需要在包括储蓄、个人贷款、信用卡、理财、电子渠道、柜台渠道等负责客户、产品及渠道等业务部门支持下,建立一套统一客户识别标准。

“这些系统原有的客户信息识别标准,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复杂,有的简单。这个项目使大家达成共识,依托ECIF系统建立一个企业级的客户信息模型来统一维护,并集中在一个点上进行客户创建、客户信息的更新。”陈敏举例说:“这样就不会发生一个客户在不同部门被认成多个客户,客户信息在银行内部不一致和不统一的事情了。过去不同部门的对客户认知不统一,如一些部门认为该客户是VIP客户,另一部门认为该客户是普通客户。特别是一些部门认为是没价值的客户,另一些部门可能认为很有价值。”

在统一客户识别的标准下,光大银行对所有零售客户进行了整理与归并。以前在银行内部被视作2个或多个客户的,现在同一个身份证号码并姓名相同的情况下,被归并为同一个客户。以往这种归并是通过银行部门手工完成的,耗时耗力不说,给客户的感受也不好。通过ECIF项目建设,对零售客户信息进行了清理和质量改善,并利用IT系统建立了客户统一创建和信息一致性的保证机制,光大对原有的客户群体有了一种新的眼光和全貌性视角。从客户信息管理角度来看,目前的客户信息质量更高,更准确,更一致,更有效率。

而客户信息的统一也极大地简化了银行各个业务线的处理流程。“我们首先在创建新客户时,使用统一的客户信息创建标准。其次在维护存量客户信息时,在不同系统的客户信息覆盖上,建立了信息覆盖的规则。而任何一个接触客户的渠道,在面对客户服务时,都可随时调取统一的客户信息。”陈敏举例说,“如果一个客户已是我行信用卡客户,若要在柜台第一次办理储蓄或理财业务时,就不需要按照原先柜台开户的流程逐一填写客户资料,只要他原先就是光大的客户,业务员就可轻松调取客户信息,由客户确认,柜员不需要重复录入信息了。”

这种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对提升客户体验的效果非常明显。系统上线之后,客户的反馈非常好。而光大的各个业务线人员可以同时分享同一客户信息,对推动各产品线间的业务联动和促进效果非凡。举例来说,光大的电话客服人员,目前接到客户电话后,可以即时从统一的客户信息库中看到该客户在光大银行的业务全貌,并可按其重要性以及不同业务的参与度对其进行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精准营销与流程优化

“我们的ECIF系统分为三期,目前只是完成了零售客户信息整合和客户统一管理的第一步,随后还会在提升客户服务、精准化营销和流程优化方面继续深入。”陈敏说。“银行的客户管理就好像人体结构一样,要有自己的大脑做指挥(银行产品支持的核心业务系统、支持业务决策分析的分析型CRM系统等),也要有自己的手脚去运作(操作型CRM系统、网点、电子银行渠道等客户服务及销售系统),客户信息管理平台就如同人体的经脉,对客户服务的各项指令,就在身体里面传导,如果信息不通畅,就如同人体的经脉不通,身体就会出问题。客户管理增强了,能够做到客户的统一认知、自动识别,还能提供给客户针对性的产品销售,那么,实现客户差异化服务,以及客户体验改善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打通经脉的过程,对陈敏来说压力很大。“这是我们行的一个大项目工程。直接参与的有5个部门,需要整合20多个周边系统;而这不仅仅是系统建设,还包括配套的数据治理,难度可想而知。”陈敏认为项目的成功需要有前瞻性的规划和项目的沟通及组织管理。“我们ECIF系统上线时需要20多个系统同步配合,数据迁移的过程中要求客户信息完整、准确;各系统程序投产要按时间计划进行并确保各自系统运行稳定,不能出错。因此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准备和演练工作,多次组织相关人员按上线步骤、时间窗口演练熟悉了系统上线投产的全过程,真正上线时大家就能够按部就班地操作。”光大银行在这个过程中的另外一项技术创新,是在ECIF系统中,建立了应对突发大业务量下的“流控”机制,对整个零售客户信息处理的业务流量进行主动控制。举例来说,系统会对每个业务渠道进行流量监控,如果监控到网上银行遭遇客户秒杀,交易流量突然急升的状况,系统会自动按照一定流量阀值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单一业务渠道独占系统资源,保证其他业务渠道正常进行业务处理,同时系统支持在线流量阀值调整生效的功能。

在推动统一客户管理项目建设的同时,光大银行也在管理流程方面进行优化,专门设置了一个跨部门的“零售客户管理小组”,统一协调零售业务线上各部门的客户管理。“我们这个小组由零售部牵头、信用卡中心、电子银行部、运营管理中心、信息科技部等部门参与,有30-40名成员。”陈敏介绍说,这个小组的职责是客户信息的标准共同商议,对客户信息的覆盖规则统一管理,同时会在统一信息资源上对客户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统一优化。

“建立客户信息及时、准确、共享机制的直接好处,提高了客户信息质量。以往的信息缺失,现在可以及时补充并共享。信息共享可以让每个业务部门全景式地了解客户的价值和风险,建立多渠道一致的客户评价与识别,同时为银行制定针对性的精准营销策略提供了基础。”陈敏说,在这个开放的信息平台下,大家真正抱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态度,即做客户信息的贡献者,也是客户信息的受益者,共同发展银行的共有客户资源。“信息不畅通是客户体验不佳的症结,也是各个部门不能协同作战的症结。”陈敏说。

以前客户信息是分散管理,信息不共享。现在大家可以在大零售的客户资源整合下进行交叉销售、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大家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对一个老客户销售新产品,比对一个新客户销售新产品,成本要节省很多。光大银行内部的不同业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开放的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平台上,每一个部门对客户信息的补充和挖掘,都有利于后来者的使用。而不同部门都感觉到了废除信息重复录入带来的工作量节省和流程优化。客户信息共享在客户服务流程中的运用更加便捷,促进了银行业务联动工作的开展。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篇9

直到我手中拥有《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才解开了多年的困惑。造成这一现象有若干原因,诸如班级人数、一统化教学形式、讲究效率的课堂等,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过分追求虚假的主体性教学。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讲授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教师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师”,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师”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一到课间,老师就会互相抱怨自己班级的学生不回答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桌上摆放着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教案中来,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我们心里就很急,一急就随便给孩子找个借口让他坐下,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还美其名曰:“你是这样认为的……”,课堂上,学生始 终被 老师牵着走,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 左滕学 先生说:“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这种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就是佐藤学先生所言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佐藤学先生认为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互动,这就是伊藤学所认为的服装裁剪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体发出,又回归到个体的。另一种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如文字所述,这样的课堂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的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那样,称之为交响乐式教学。书中的 田原 老师很值得我们学习, 田原 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在班级里讨论一位同学带来的蒲公英,怎样寻找到日本的蒲公英。在这一过程中,连作文没写过的学生,竟然以蒲公英为题开始写作文;有的同学还到图书馆到图书馆里查询;妈妈们在星期天也带着孩子到郊外去采集。 田原 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蒲公英。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用诗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动。 田原 老师的做法既包含了“量体裁衣 ”般的学生个性,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润泽的教室才能生成。

这样润泽的教室,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

★ 关于《静悄悄的革命》的读书心得

★ 井冈山革命教育心得

★ 马克思原理实践心得革命

★ 革命英雄事迹

★ 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

★ 革命精神教育学习心得

★ 革命电影观后感

上一篇:大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下一篇:法院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