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网络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篇1

实验名称: 网线制作与模块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使学生掌握RJ-45头和模块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二、实验环境配置

RJ-45头若干; 双绞线若干米; RJ-45压线钳一把; 测试仪一套。

三、实验原理

1、双绞线(TP:Twisted Pair)a)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线组成。

2、为什么两根线要扭在一块?

b)当传输差分信号时,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因此可以程度上降低信号干扰。

3、双绞线的分类

c)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P)

i.距离很短时,传输率可达100Mbps~155Mbps。

d)屏蔽双绞线(STP:Shilded TP)i.ii.铅萡包裹,减小辐射。

100米内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

4、UTP(非)优缺点

e)缺点:对电波干扰敏感性较大,电气性较差。

f)优点:直径小,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价格便宜。

4、双绞线导线色彩编码  白蓝、蓝  白橙、橙  白绿、绿  白棕、棕

5、双绞线的连接方法:  直通线缆

水晶头两端都采用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 交叉线缆

一端采用T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B标准  应用场合

四、实验过程(步骤)直通UTP线缆的制做 交叉UTP线缆的制做 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

第二步、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道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第三步,把4个线对的八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标准排列线序。

第4步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口把理齐的线缆顶端剪整齐(1.5cm)。第五步、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第六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第七步、利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

主测试仪:1-2-3-4-5-6-7-8-G 远程测试仪:1-2-3-4-5-6-7-8-G(直通线)

远程测试仪:3-6-1-4-5-2-7-8-G(交叉线)

数据模块在综合布线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如下:

(1)使用压线钳的剪切口剪齐一段UTP电缆的两端;(2)按剥出绞线的长度要求,使用压线钳的剥线口剥去双绞线一端的一段外皮,露出4对绞线

(3)将数据模块固定,按数据模块的线序将8根线分别放入对应的线槽

(4)用数据模块专用打线器将线打紧,并使切口整齐(5)合上数据模块的盖板,将数据模块装入数据盒面板中。

(6)按以上制作方法将双绞线的另一端制作好(7)用两根测好的双绞线一端插入数据模块,另一端插入测线器的一端

(8)开启测线器的电源开关,观察8个指示灯的闪亮情况,如按序闪亮,说明数据模块已制作完好。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3、掌握模块制作。

六、实验心得

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时要小心剥掉,以免破损了内部的铜线。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时,要轻轻的转到一周,这样效果更好。

网络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篇2

1 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短信控制器对进行短消息的接收与发送进行基本管理,并在计算机上利用编程语言实现对短信控制器的操作,从而实现客户端的短信的收发功能。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在需要短信收发的信息系统中使用相关设备实现短信的收发操作。

2 实验环境

整个系统的实验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部分。其中硬件环境包括计算机和短信控制器,软件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和VS2005以上的开发环境。

2.1 硬件环境

实验需要计算机一台,最低配置如表1所示。计算机用于与短信控制器的连接。

另一个主要硬件就是短信控制器,短信控制器能够直接使用Sim卡,实现短信的收发功能,在本实验中,笔者选用了西门子的GSM RS232接口短信控制器。控制器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2.2 软件开发环境

系统开发环境针对Windows进行开发,需要WindowsXP以上环境,包括Windows Vista和Win7均可。

程序开发环境为以上开发环境,包括、和均可。

3 实验内容

实验主要分为两块内容,一是硬件设备的连接,二是软件程序的设计。

3.1 硬件设备连接

硬件连接图如图1所示。

硬件短信控制器通过串口与PC端进行连接,同时需要插入SIM卡才能短信收发,并且由于发射功率在不同的网络下需求的问题,所以需要外接电源进行独立供电。

硬件连接完成以后,即可进行软件的开发工作。

3.2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需要调用开发包中的sms.dll文件,在开发之前需要将此文件配置到开发项目中的Debug和Release目录下即可。在进行开发时,对引用进行定义,定义如下。

定义完成即可进行短信的收发,在本实验中,使用C#代码进行编程,实现主要的功能函数的编程,相关代码如下。

在以上代码中,定义了大量的函数用于对短信控制器的操作:通过Connect函数进行短信控制器的连接,通过Disconnect函数进行关闭连接。使用Send函数进行数据发送,包括接收方号码和内容。使用Read函数进行读取,参数表示短信的索引,最后通过Delete函数删除指定ID的短消息。

4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短信收发的基本过程,在需要短信收发的信息系统中能够有很好的应用,对学生短信控制折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摘要:在一些信息系统中,由于环境、数据需求和场地的限制,无法使用有线和无线网络,所以短信被经常用于这样的系统中。基于以上目的,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套基于短信的离散数据收发实验。

关键词:短信,离散数据,信息系统,实验

参考文献

[1]覃长杰.吴小华.孙学磊.基于嵌入式GSM短信收发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11(7).

[2]苏维嘉.张其阳.基于TC35I的GSM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9(12).

[3]黄凤良.实验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

用心采集数据,提升实验效率 篇3

一、指导仪器的用法

数据也称观测值,它来自实验测量、观察。测量和观察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实验过程中,某种仪器使用不当或观察方法不正确,就会使实验数据失真,出现错误的实验结论。

例如,有位教师在测量水的温度时对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要求学生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杯中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教师忘记强调读数时不能拿出温度计,结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观察,每隔2分钟就把温度计拿出水面,使数据失真,严重影响最后的测量结果。

由此可见,指导学生正确地测量是获取真实的数据的基础,也是成功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耐心、认真地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指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精心选择材料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选择典型的有结构的材料,因为只有这些材料才能凸显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从中捕捉客观的数据,得出结论。

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按照书本的意图,教师让学生自备萝卜来研究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结果有些组改变萝卜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后,沉浮不变;有些组在改变萝卜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后,沉浮有变化,先浮后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发现,有些组的萝卜是空心的,切小后,由于长时间浸在水中,萝卜的重量增加,大于浮力,因此比较容易下沉。教师课前预设的“改变萝卜的轻重和体积大小,沉浮不变”与学生的实际结果产生了矛盾,数据缺乏客观性,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假如在课前,教师能考虑到萝卜的这些特殊因素,让学生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来做实验,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沉浮不变”的规律。

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前,要为学生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采集到客观的数据,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每一次实验前,教师必须反复尝试,发现实验中较难控制的无关变量,了解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为学生的实验能顺利进行,为实验后学生能获取客观的数据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制定研究方案

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得到有效数据的前提和保障。在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和制定周密的实验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实验了然于心,这样就不会产生错误数据和无效数据了。

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师: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5克食盐,你们如何证明?

生1:先测出一勺盐是多少克,再一勺一勺地放进水杯里,数出有几勺盐,再折算成几克。

师:一勺盐有多有少,怎样保证每一勺基本相同?

生2:用筷子在勺子上平勺,保证每次都一样。

师:那么怎样加盐呢?

生3:我们组打算一勺一勺地加。

生4:这样不行,应该先放15勺再放10勺然后慢慢减少,最后一勺一勺地放。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放呢?请说明理由。

生4:我们在上次做实验时发现,越到后面,食盐溶解的速度越慢。一开始食盐溶解得快就多放节省时间,后来溶解慢,就要一勺一勺地放,否则不知道水里还能溶解几勺盐。

师:最后一勺盐要不要计算?为什么?

生5:不计算,因为这勺盐已经不能溶解。

在案例中,教师充分把握了实验的细节,让学生在思考、议论中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攻破实验中的一个个难点。这样,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做实验,少走弯路,有效地保证每一个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成功地完成实验任务,揭示规律。可以说,统计数据来源于实验方案,有了好的方案才有真实的数据,才能保障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科学的。

四、设计记录方式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还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必须有直观并富有冲击力的证据放在面前,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记录方式,整理、汇总数据,并借助直观的数据变化,挖掘事物的本质。如在“抵抗弯曲”中,宽度和厚度会影响纸的抗弯曲能力,但是厚度比宽度抗弯曲的能力更强。教材上的两个实验是独立的,虽然最后也有比较,学生也能模糊感觉厚度抗弯曲能力更强一些,但是总觉得没有说服力,如果这时将两者的数据结合起来,设计成表格,效果就不一样了。

通过横向、纵向的数据的观察和比较,学生就能发现,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同样的条件下,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比宽度更强。

在执教“一天的垃圾”时,我请学生在课前收集家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的量,通过Excel表格汇总数据。然后,我引导学生把这些垃圾的数量折算成学生能看得见的塞满垃圾的大垃圾袋的个数,之后继续折算为塞满垃圾的教室的数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据的冲击力。

在四年级上册的“温度与气温”中,教师可以用折线图记录学生一天中测量的不同时间段的气温。

通过折线图,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一天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从凌晨开始先慢慢上升,下午两点开始慢慢下降。如果用表格记录,是达不到这一视觉效果的。

在“点亮小灯泡”中,我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实物图。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弄不好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但又不能没有记录,怎么办?我在教学实践中事先剪下一组灯泡和电池实物图,让学生采取贴图画导线的方法记录,这样既省时又高效。

总而言之,实验离不开记录,形式多样且切实有效的记录方式,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道路,使原本杂乱、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更利于学生找寻、分析事物的规律。

五、开展实验探究,完成数据的收集

为了采集到全面而真实的实验数据,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实验。但是有的学生要么随便填数据,要么干脆空着,这样的实验效果可想而知,学生根本不可能从中发现事物的潜在规律,勉强找到的这些所谓的数据也毫无实证价值。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安静的实验探究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及时把握时机收集有效的数据,从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

数据是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最重要的实证之一,是作出解释的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形成科学认识的有力武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数据,用事实说话。采集数据是数据求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数据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的实效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把采集有效数据放在首要位置。

网络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篇4

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数据采集计算机控制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数据采集卡在电气装备中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的应用 3.采用 C++ Builder 对数据采集卡 PCI1202 进行编程,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数据预处理以及系统的测量模式 4.理解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原理 5.掌握简单的数据采集软件编写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1)

通过上位机控制三相异步电机的运行及停车(2)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各路数据采集对数据采集的结果进行记录好分析 2.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

电流传感器2电流传感器1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2电压传感器1三相调压器AVM3~

数据采集主电路实验接线图DB-16P数字输入DI+DI-DB-16R数字输出JNCCOM+-24VDCC220VAC

C— 主电路接触器的接点

J— 中间继电器的接点

NC— 为数字输出的常开接点

COM— 为数字输出的常开常闭公共点JCCC5~24VDC数字输入开关量信号CJ— 主电路接触器的线圈— 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注 注: 220V 三相交流电源经过各种接触器连接到三相异步电动机上,为控制电机的运行,必须控制三相交流电源的接入和断开,接触器即可实现此项功能。因为主接触器通入强电,不能直接进行操作,所以我们通过控制上位机产生的信号,继而控制中间继电器,然后由中间继电器控制主接触器。

电路中并联了三个电压传感器,串联了三个电流传感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电机的运转为空转,所以电机的线电流非常小,由电流传感器测出来的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实际实验中我们连接了电压传

感器。

传感器测出来的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实验箱中的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入 PCI1202 中,经过 A/D 以及 D/A 转换后在上位机运行界面显示,实现基本的数据采集。采集信号的显示模式等均可通过程序进行改变。

三、主要仪器设备 一台 PC 机、交流电源、电动机、传感器板、PCI1202 控制板、继电器板、导线若干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内容要求以及实验连接电路图所示,利用实验平台各装置设计硬件连接电路 2.运行 C++ Builder 软件,熟悉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3.通过软件平台进行编程、调试(可参照示例程序),实现对硬件电路的控制 4.软件调试成功后通过上位机运行系统,并对实验要求的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实验例程 //---------------------------------------------------------------------------#include

#pragma

hdrstop

#include

“Unit2.h” #include

“P1202.h” #include

“P1202u.cpp” //---------------------------------------------------------------------------#pragma

package(smart_init)#pragma

resource “*.dfm” TForm1 *Form1;

Word

TotalBoards;//上面这段程序包含了相关头文件的引用(#include **.h)以及编译预处理(#pragma **)指令,同时定义了Word型变量TotalBoards,用于存储板卡总数

//---------------------------------------------------------------------------__fastcall TForm1::TForm1(TComponent* Owner)

: TForm(Owner){ } //---------------------------------------------------------------------------//form的构造函数,在初始化窗体的时候执行,是最先执行的一个函数

void __fastcall TForm1::FormCreate(TObject *Sender){

Word

RetValue;//定义了一个Word类型的变量RetValue

RetValue = P1202_DriverInit(&TotalBoards);//板卡驱动初始化函数 //向系统要求分配资源,测试是否已经安准成功,并且回传给安装板卡的数量

if(RetValue!= 0)//板卡程序运行成功后返回0,否则报错

{

ShowMessage(“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 “nDriver Initial Error!”);

Button1->Enabled = False;

}

//显示错误代码

eSelect->Text = “0”;//eSelect初始化选择为第一个板卡,第一个板卡定义为0

eTotal->Text

= IntToStr(TotalBoards);//eTotal初始化为板卡数量,此时从整形变量转化为字符型变量

UpDown1->Max

=(Word)(TotalBoards-1);//规定可选择板卡数量最多为板卡总数量减一

UpDown1->Min

= 0;//规定可选择板卡数量最低为0(第一个板卡)

if(TotalBoards < 2)//如果总板卡书小于2,则不能进行选择

{

UpDown1->Enabled = False;

eSelect->Enabled = False;

} } //---------------------------------------------------------------------------//该程序为窗口初始化函数以及P1202的初始化。P1202_DriverInit()这个函数是板卡驱动初始化函数,从来检测办卡的数量,并将值赋给Word变量RetValue,如果RetValue不等于0的时候,就会用ShowMessage函数显示错误信息。其中IntToStr函数的功能是将整形变量转换为字符串显示,同时button1不使能。eSelect用于板卡选择,从0开始一直到最大值减一,0表示第一个板卡。eTotal用于记录一共有多少板卡,值为板卡总数。UpDown1->Max用于记录板卡数量的最大数。UpDown1->Min用于记录板卡数最小值。如果板卡总数小于2,则将eSelect和UpDown1均不使能,不允许选用板卡。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2Click(TObject *Sender)//描述按钮2(Exit)的关闭功能 {

Close();//关闭窗体 }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Word

Didata;//变量定义

Word

RetValue, DF, DW, AC, Dodata, k;

float DA;

wAdNumber

=(Word)StrToInt(eC0AdNums->Text);

DF

=(Word)StrToInt(eC0DaFreq->Text);

DW

=(Word)StrToInt(eC0DaWave->Text);

AC

=(Word)StrToInt(eC0AdClock->Text);//频率

DA

= StrToFloat(eC0DaAmp->Text);//振幅

XMax->Caption = IntToStr(wAdNumber);//最大量程

RetValue

= P1202_ActiveBoard((Word)StrToInt(eSelect->Text));//调用函数激活板卡,同时将

值返回给RetValue

if(RetValue!= 0)//检验返回值是否错误

{

ShowMessage((AnsiString)“Active Borad Error!”

+ “n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return;

}

Dodata

=(Word)StrToInt(“0x” + eC0DO->Text);//把变量转换为16进制word类型,并且赋给Dodata

RetValue

= P1202_Do(Dodata);//传送一个16位的值到Digital Output

if(RetValue!= 0)

{

ShowMessage((AnsiString)“Digital Output Error!”

+ “n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return;

}

RetValue = P1202_Di(&Didata);//从Digital Output里面读取16位数

if(RetValue!= 0)

{

ShowMessage((AnsiString)“Digital Input Error!” + “n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return;

}

eC0DI->Text = IntToHex(Didata,4);

RetValue = P1202_M_FUN_1(DF, DW, DA, AC, wAdNumber, 0, fAdBuf,-10, 10);//连续平滑的A/D、D/A转换

if(RetValue!= 0)

{

ShowMessage((AnsiString)“M_Fun_1 Error!”

+ “n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return;

}

DrawWaveF(-5, 5, fAdBuf, 0, wAdNumber, C0Image);//连续的监视数据

lbC0Log->Items->Clear();

for(k=0;k<=wAdNumber-1;k++)//根据采集的数据画波形

lbC0Log->Items->Add(FloatToStr(fAdBuf[k]));} //说明:这个程序用于说明点击按钮Button1的时候动作——监视、采集数据,并且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画波形。

//---------------------------------------------------------------------------void __fastcall TForm1::FormClose(TObject *Sender, TCloseAction &Action){

P1202_DriverClose;//关闭板卡

} //说明:这个程序用于关闭板卡 //---------------------------------------------------------------------------

三相电压采集例程 //---------------------------------------------------------------------------#include #pragma hdrstop

#include “Unit2.h” #include “P1202.h” #include “P1202u.cpp” //---------------------------------------------------------------------------#pragma package(smart_init)#pragma resource “*.dfm” TForm1 *Form1;

Word

TotalBoards;//该程序段包含相关头文件的说明与编译预处理指令,同时定义Word变量TotalBoards,用于技术把卡总数 //---------------------------------------------------------------------------__fastcall TForm1::TForm1(TComponent* Owner)

: TForm(Owner){ } //---------------------------------------------------------------------------

void __fastcall TForm1::FormCreate(TObject *Sender){

Word RetValue;

RetValue = P1202_DriverInit(&TotalBoards);

if(RetValue!= 0)

{

ShowMessage(“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 “nDriver Initial Error!”);

Button1->Enabled = False;

}

eSelect->Text = “0”;

eTotal->Text

= IntToStr(TotalBoards);

UpDown1->Max

=(Word)(TotalBoards-1);

UpDown1->Min

= 0;

if(TotalBoards < 2)

{

UpDown1->Enabled = False;

eSelect->Enabled = False;

} } //改程序为窗口初始胡函数以及P1202的驱动初始化,具体注释参考上一个程序 //---------------------------------------------------------------------------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2Click(TObject *Sender){

Close();} //该程序用于说明Button2功能,即关闭窗体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Word

RetValue, DF, DW, AC, k;

float

DA;

wAdNumber

=(Word)StrToInt(eC0AdNums->Text);

DF

=(Word)StrToInt(eC0DaFreq->Text);

DW

=(Word)StrToInt(eC0DaWave->Text);

AC

=(Word)StrToInt(eC0AdClock->Text);

DA

= StrToFloat(eC0DaAmp->Text);

for(k=0;k<=31;k++)

{

wChannel[k]

= 0;

wConfigCode[k] = 0;

}

wChannel[0]

= 1;

wChannel[1]

= 1;wChannel[2]

= 1;//设定输出到analog output Channel1、Channel2、Channel3

XMax->Caption

= IntToStr(wAdNumber);

XMax2->Caption = XMax->Caption;

XMax3->Caption = XMax->Caption;

RetValue

= P1202_ActiveBoard((Word)StrToInt(eSelect->Text));//激活板卡,并把返回值送给RetValue

if(RetValue!= 0)

{

ShowMessage((AnsiString)“Active Borad Error!” + “n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return;

}

RetValue = P1202_M_FUN_3(DF, DW, DA, AC, wAdNumber, wChannel, wConfigCode, fAdBuf,-10, 10);//连续平滑的A/D、D/A转换

if(RetValue!=0)

{

ShowMessage((AnsiString)“M_Fun_1 Error!” + “ErrorCode:” + IntToStr(RetValue));

//return;

}

DrawWaveF(-5, 5, fAdBuf, 0, wAdNumber, C0Image0);

DrawWaveF(-5, 5, fAdBuf, wAdNumber, wAdNumber, C0Image1);

DrawWaveF(-5, 5, fAdBuf, wAdNumber * 2, wAdNumber, C0Image2);//连续的监视数据

lbC0Log->Items->Clear();

for(k=0;k<=wAdNumber-1;k++)//根据采集的数据画波形

lbC0Log->Items->Add((AnsiString)“Ch0: ” + FloatToStr(fAdBuf[k]).SubString(1,5)

+ “

Ch1: ” + FloatToStr(fAdBuf[wAdNumber + k]).SubString(1,5)

+ “

Ch2: ” + FloatToStr(fAdBuf[wAdNumber * 2 + k]).SubString(1,5));} //说明:该程序功能用于说明Button1的功能以及实现,动态监视并采集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波形。

//---------------------------------------------------------------------------void __fastcall TForm1::FormClose(TObject *Sender, TCloseAction &Action){

P1202_DriverClose;} //说明:该程序用于P1202的驱动关闭动作

六、注意事项 1.连线检查无误后方可上电,接线尽量用短线; 2.因为异步电机高压直接启动容易过流报警,所以可将交流输入电压调至160V左右; 3.主接触器线圈工作时需要220V交流电源(三相输出电压U、V、W为可调电压,其下方三个输出电压U’、V’、W’为不可调电压,其任意两相之间线电压均为380V,每一相对地相电压为220V,因此可选择其中一相作为主接触器电源,切不可用两相之间的线电压!)

4.数字隔离端子板配有多个继电器,这些继电器的通断由数码管显示,上位机输入的数字量可以由数码管以对应的二进制格式表示,因此应该弄清实验中使用的端子板继电器对应哪些数字为通,哪些数字为断。

5.实验中未出现过流过压报警时,电机的通断电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单相传感器

三相传感器 八、思考与分析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方式有哪几种? 答:启动方式有直接启动(电机直接接额定电压启动)与降压启动(分为定子串电抗降压启动、星形三角形启动、软启动器启动以及自耦变压器启动等);调速方式有变极调速、变频调速与改变电动机转差率调速。

2.A/D 和 D/A 转换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性能直白哦有位数、量化误差、分辨率、精度、建立时间、转换时间、转换速率、环境指标等 3.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别有哪几种接线方式? 电流传感器是串联,电压传感器是并联 4.简述霍尔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答:当主回路有一个电流通过时,在导线上产生的磁场被聚磁环狙击兵感应到霍尔奇奸商,所产生的信号输出用于驱动相应的功率管,并使其导通从而后的一个补仓电流 Is,这一个电流再通过多匝绕组,产生磁场,该磁场与被测电流产生的磁场正好相反,因而补偿了原来的磁场,使霍尔器件的输出逐渐减小。当与Ip 与匝数相乘所产生的磁场磁场相等时,Is 不再增加,这是霍尔器件起到指示零磁通的作用,此时而已通过 Is 来平衡。被测电流的任何变化都会破坏这一平衡。一旦磁场失去平衡,霍尔器件有信号输出。经过功率放大后,立即就有相应的电流通过磁激绕组进行补偿,副边电流 Is 精确反映原边电流。

5.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哪几类? 数据采集系统、监督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 九、讨论、心得 1.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对电机运行与停止的控制。本次实验用到的相关器件包括 PC 机、PCI1202 板、电压传感器、中间继电器等器件。

2.本次实验用到的传感器有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由于电机运行为空载运行,电流较小,用电流传感器的意义不大,所以这次实验就只用了电压传感器 3.实验器材上有两个交流电压源的插口,上面一排为可调电源,本次实验只需调至 150-170V 左右就可以让电机运行起来,而在控制中间继电器里面的交流电源为 220V 交流电源,需要连接下面的插口才能实现。并且注意实验时不要触碰交流电源插口,非常危险。

4.实验连接线路时尽量用短线。因为是强电实验,连接线路过程中一定要断电连接,用的线路不能是裸露导体的导线,必须是将导体放在绝缘体之内的导线。

5.实验硬件电路中,对于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并不是一步完成的,因为电动机工作在 380V 线电压的高压电路中,而控制计算机实际工作的电压远小于这个值,两者不能直接连接,应该逐级降压,DB-16P 与数字量开关信号相连,连接在 5-24VDC 的低压电路中,DB-16R 把输出的信号与继电器相连,工作在 24VDC电压下,最终继电器吸合后使电动机线路上的继电器工作,电机才得以转动。

6.异步电机的连接方法为三角-星型启动,可以有效降低启动电压。虽然如此,实验开始时仍然要逐级升压启动,才可以使电机运行平缓。

7.三相传感器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三相频率基本一致,相位差大约差 120°,符合预期结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篇5

1.问题描述

为某个单位建立一个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查询每一个员工的办公室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2.设计分析

在本设计中,整个通讯录可以采用顺序表或链表方式存储。其功能包括通讯录链表的建立、员工通讯信息的查询、修改、插入与删除以及整个通讯录表的输出。3.员工通讯信息的结构类型定义和通讯录链表的结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5];/*员工编号*/ char name[8];/*员工姓名*/ char phone[9];/*办公室电话号码*/ char call[12];/*手机号码*/ }DataType;/*员工通讯信息的结构类型*/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结点的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结点的指针域*/ }ListNode,*LinkList;/*通讯录链表的结构类型*/ 4.实验源代码

// Address_List1.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stdio.h”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typedef intStatus;typedef struct { /*员工通讯信息的结构类型定义*/

char num[5];

/*员工编号*/

char name[8];

/*员工姓名*/ char phone[9];

/*办公室电话号码*/

char call[12];

/*手机号码*/

char mail[15];

/*邮箱*/ }DataType;/*通讯录单链表的结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结点的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结点的指针域*/ }LNode, *LinkList;void CreateList(LinkList &L){//逆位序输入n个元素的值,建立带表头结点的单链线性表L

LinkList p;

int i,n;

L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L->next = NULL;

cout <<“请输入创建员工的通讯信息的个数:”;

cin >> n;

for(i = 0;i

p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cout <<“

请输入员工信息”<

cout <<“

员工编号:”;

cin>> p->data.num;

cout <<“

员工姓名:”;

cin >> p->data.name;

cout <<“办公室电话号码:”;

cin >> p->data.phone;

cout <<“

手机号码:”;

cin >> p->data.phone;

cout <<“

员工邮箱:”;

cin >> p->data.mail;

cout <<“================================”<< endl;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void InitList(LinkList &L){//初始化线性表

L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L->next = NULL;} void DestroyList(LinkList &L){//销毁线性表

LinkList p, q;

p = L;

q = p->next;

while(q!= NULL)

{ free(p);

} } int ListEmpty(LinkList &L){//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if(L->next == NULL)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int ListLength(LinkList &L){//求链表的长度

LinkList p = L;

int c = 0;

while(p->next!= NULL){

c++;

p = p->next;

}

return(c);} void GetElem(LinkList &L){//取链表第i个数据元素

LinkList p = L->next;

string s;

cout <<“输入员工的编号或名字:”;

cin >> s;

while(p!= NULL)//根据相关信息,查找员工。

{

if(p->data.num == s || p->data.name == s || p->data.phone == s || p->data.call == s || p->data.mail == s)

break;

p = p->next;

}

if(!p)

cout <<“查无此人!”<< endl;

else{

cout <<“

员工信息”<< endl;

cout <<“

员工编号:”<< p->data.num << endl;

cout <<“

员工姓名:”<< p->data.name << endl;

cout <<“办公室电话号码:”<< p->data.phone << endl;

cout <<“

手机号码:”<< p->data.phone << endl;

cout <<“

员工邮箱:”<< p->data.mail << endl;

cout <<“================================”<< endl;

} } void ReviseList(LinkList &L)//修改信息 {

LinkList p = L->next;

char j[20];

string s;

int i;

cout <<“输入员工的编号或名字:”;

cin >> s;

while(p!= NULL){//根据相关信息,查找员工。

if(p->data.num == s || p->data.name == s || p->data.phone == s || p->data.call == s || p->data.mail == s)

break;

p = p->next;

}

if(!p)

cout <<“查无此人!”<< endl;

else

{

cout <<“n想修改什么信息?_1-编号 2-姓名 3-办公室电话号码 4-手机号码 5-邮箱”<< endl;

cin >> i;

cout <<“想修改成什么?”<< endl;

cin >> j;

switch(i){

case 1:strcpy(p->data.num, j);break;

case 2:strcpy(p->data.name, j);break;

case 3:strcpy(p->data.phone, j);break;

case 4:strcpy(p->data.call, j);break;

case 5:strcpy(p->data.mail, j);break;

default: cout <<“输入错误,”<< endl;

system(“pause”);

}

cout <<“修改完毕!”;

system(“pause”);

return;

} } void ListDelete(LinkList &L)//删除第i个元素 {

LinkList p, q;

int j = 0,i;p = L;

cout <<“请输入你要删除第几个员工的信息:”;

cin >> i;

while(p->next && j < i1)//删除位置不合理

cout <<“删除位置不合理”<< endl;

q = p->next;

p->next = q->next;//删除并释放结点

free(q);} void ListInsert(LinkList &L){

LinkList s, p = L;

s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cout <<“

请输入员工信息”<< endl;

cout <<“

员工编号:”;

cin >> s->data.num;

cout <<“

员工姓名:”;

cin >> s->data.name;

cout <<“办公室电话号码:”;

cin >> s->data.phone;

cout <<“

手机号码:”;

cin >> s->data.phone;

cout <<“

员工邮箱:”;

cin >> s->data.mail;

cout <<“================================”<< endl;

s->next = p->next;

p->next = s;}

void PrintList(LinkList &L)//打印线性表 {

LinkList p = L->next;

int i = 1;

if(p == NULL)

cout <<“通讯录为空!”<< endl;

while(p!= NULL)

{

cout <<“第 ”<

cout <<“

员工编号:”<< p->data.num << endl;

cout <<“

员工姓名:”<< p->data.name << endl;

cout <<“办公室电话号码:”<< p->data.phone << endl;

cout <<“

手机号码:”<< p->data.phone << endl;

cout <<“

员工邮箱:”<< p->data.mail << endl;

cout <<“==============================”<< endl;

p = L;

cout <<“请输入你要删除第几个员工的信息:”;

cin >> i;

while(p->next && j < i1)//删除位置不合理

cout <<“删除位置不合理”<< endl;

q = p->next;

p->next = q->next;//删除并释放结点

free(q);} void ListInsert(LinkList &L){

LinkList s, p = L;

s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cout <<“

请输入员工信息”<< endl;

cout <<“

员工编号:”;

cin >> s->data.num;

cout <<“

员工姓名:”;

cin >> s->data.name;

cout <<“办公室电话号码:”;

cin >> s->data.phone;

cout <<“

手机号码:”;

cin >> s->data.phone;

cout <<“

员工邮箱:”;

cin >> s->data.mail;

cout <<“================================”<< endl;

s->next = p->next;

p->next = s;}

void PrintList(LinkList &L)//打印线性表 {

LinkList p = L->next;

int i = 1;

if(p == NULL)

cout <<“通讯录为空!”<< endl;

while(p!= NULL)

{

cout <<“第 ”<

cout <<“

员工编号:”<< p->data.num << endl;

cout <<“

员工姓名:”<< p->data.name << endl;

cout <<“办公室电话号码:”<< p->data.phone << endl;

cout <<“

手机号码:”<< p->data.phone << endl;

cout <<“

员工邮箱:”<< p->data.mail << endl;

cout <<“==============================”<< endl;break;

case 4:

//添加

ListInsert(L);

cout <<“添加信息成功!”;

system(“pause”);

break;

case 5:

PrintList(L);

ListDelete(L);

cout <<“删除信息成功!”;

system(“pause”);

break;//输出全部信息

case 6:

PrintList(L);

system(“pause”);

break;

case 7:

cout <<“该通讯录共有 ”<< ListLength(L)<<“ 员工信息!”<< endl;;

system(“pause”);

break;

default:

cout <<“输入错误!”<< endl;

system(“pause”);

}

数据库实验报告 篇6

目录

一 实验目的.......................................................................................3 二 实验内容.......................................................................................3 1 数据库系统概述...........................................................................3 1.1PowerBuilde的基础..................................................................4 1.2 PowerBuilde的工作环境.........................................................5 1.3 PowerBuilder工具栏................................................................6 1.4 画板........................................................................................7 1.5 Windows 客户应用程序的建立...............................................8 2 建立数据库..................................................................................9 2.1 建立ASA数据库...................................................................10 2.2建立ODBC数据源.................................................................11 2.3 创建表..................................................................................14 三 实验心得.....................................................................................16 一 实验目的

了解数据库系统,熟悉PowerBuilder集成开发环境,学会使PowerBuilder以及数据库的建立、连接和数据库表的操作。二 实验内容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是指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它是一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共享的、具有明确意义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可以人工建立、维护和使用,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并非“存放数据仓库”的简称,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仓库实际是存放历史数据的仓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组计算机程序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一个通用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由语言处理、系统运行控制和系统维护三大部分组成,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软件环境,允许用户快速方便地建立、维护、检索、存取和处理数据库中的信息。我们熟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SQLServer、Oracle、Visual ForPro等 3.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它 通常由5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数据库、软件支持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数据库应用系统: 为特定应用开发的数据库应用软件。例如,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又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由硬件系统、数据库、软件支持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1.1PowerBuilde的基础

PowerBuilder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它提供了对面向对象编程的全面支持,集成了第四代(4GL)编程语言,内置了多种对象类,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访问。PowerBuilder应用系统可以运行在Windows9x/2000/XP/2003、Macintosh、Sun solaris等多种平台上,并支持跨平台的开发和分布。例如:在Windows上开发的PowerBuilder应用程序可以分布到UNIX平台上运行。

PowerBuilder与数据库的连接是通过接口进行的(ODBC通用接口和专用接口)。通过ODBC接口,PowerBuilder可以实现与大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Sybase、Informix、MS SQL SERVER、FOXPRO、Access、Excel等)相连接。为了提高访问效率,PowerBuilder还提供了与某些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MS SQL SERVER,SYBASE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专用接口。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精髓是将要处理的信息抽象成对象,每个对象都能响应外界的刺激并进行相应的动作。PowerBuilder应用程序由多种对象组成,并对每个对象提供了方便好用的开发工具。其中,画板、事件、脚本、函数和库是PowerBuilder中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工具。另外,PowerBuilder还附带有多种实用工具软件。如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9.0、PowerBuilder Runtime Packager等实用工具软件,对数据库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 PowerBuilde的工作环境

图1 PowerBuilde集成开发环境

它是一个典型的带帮助的多文档窗口(MDI Help),包括顶部的菜 单栏和工具栏、左边的系统树(System Tree)和Clip窗口、底部的输出窗口。可以将经常使用的文本拷贝或拖拉到Clip窗口中并起一个名字,以后需要时可以随时再拷贝到合适的地方。如果不是特别需要,Clip窗口和输出栏一般可以关闭,这样使得系统树窗口可以显示更多内容,用户工作区更大一些。对于所示的工作环境,涉及两个必要的步骤:建立工作空间(WorkSpace)和目标(Target)WorkSpace使得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在多个应用或组件上进行开发,为构建复杂应用提供了方便;Target用于描述WorkSpace中的应用或组件,包括Window客户、EAServer组件和WEB站点三类。在8.0以上的版本中,只有打开或建立了WorkSpace并在其中加入一个已存在的Target或定义一个新的Target之后才能进行有效工作。可以说,在PowerBuilder 8.0以上版本中,WorkSpace和Target是应用系统开发的中心。

1.3 PowerBuilder工具栏

图2 PowerBuilde 10.0的工具栏

由三个部分组成:PowerBar、PaiterBar和StyleBar,PowerBar用于打开PowerBuilder的各种画板;PaiterBar包含操作当前画板的图标按钮,它只有在打开某个画板后才会出现;StyleBar用于改变文本的字体、字号和属性,它只在对文本进行操作时才出现。在PowerBuilder 10.x中,PowerBar通常位于菜单之下和其它Painter工具栏之上

1.4 画板 新建画板 该画板用于创建各种对象,单击后弹出如图3 所示的对话框

图3 New 画板

在图中单击workspace 图标,建立工作空间,命名为examp

图4 建立workspace 1.5 Windows 客户应用程序的建立

单击图5 中的第一项“Application”出现如图6的对话框

图5 target 画板

图6 建立应用对话框 建立数据库

PowerBuilder作为数据库应用的前端开发工具,在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之前,数据库必须是建立好的,而且还要通过专用或通用数据库连接工具与数据库建立连接。这一节我们利用PowerBuilder自带的Adaptive Server Anywhere数据库创建工具建立一个实验用数据库,这是PowerBuilder环境下能够建立的唯一一个数据库。而且,在PowerBuilder环境下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较弱,对于ASA数据库的全面管理,可以使用Sybase Central实用工具。

ASA数据库与PowerBuilder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构成了Client/Server体系结构。ASA数据库在功能上基本具备了大型数据库 的特点,是一个完整的DBMS,使得应用软件研制人员在单机环境下就能完成网络环境下C/S模式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大部分开发任务。PowerBuilder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发布与安装工具。2.1 建立ASA数据库

在PowerBar上单击DB Profile图标或者从菜单栏点击“Tools”菜单项,再从Tools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执行“Database Profile…”子菜单选项,此时出现图7所示的对话框

图7 Database profiles 对话框

打开数据库画板 双击 creat ASA database 出现如图 8 的对话框

图8 创建ASA数据库 对话框

2.2建立ODBC数据源

ODBC数据源是指要连接的数据库、相关网络软件、操作系统软件等支持环境的总称。如果与网络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应该先调通网络、安装必要的客户端软件等,在PB中建立ODBC数据源的操作步骤如下

图9 创建数据源

单击下一步 进行ODBC的配置

图 10 配置ODBc

图 11 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选择所要连接的数据库

图12 当ODBC、login、dasebase三个选项都配置好之后,回到ODBC选项。测试一下能付与数据库连接上,如果可以连接说明数据源已经配置好了,如果连接失败,表明配置错误,需要重新配置。2.3 创建表 选择table 选项,单击鼠标右键,执行NEW table 子菜单项 如图 13

图13

单击 如图14 所示操作区的 Isql session 选项卡

图 14 依次输入SQL语句 建立三张表 库存表(storage):

CREATE TABLE “dba”.“storage”(“barcode” numeric(10,0)NOT NULL, “mc” varchar(24)NOT NULL , “rkdj” numeric(8,2)NOT NULL, “ckdj” numeric(8,2)NOT NULL, “numb” numeric(6,0)NOT NULL, “gg” varchar(20)DEFAULT NULL, “cjbh” varchar(10)NOT NULL, “scrq” date NOT NULL, “inrq” timestamp NOT NULL, “czy” varchar(8)NOT NULL , PRIMARY KEY(“barcode”));供应商表(producer):

CREATE TABLE “dba”.“producer”(“cjbh” varchar(10)NOT NULL, “cjmc” varchar(24)NOT NULL , “cjaddr” varchar(24)NOT NULL, “yb” char(6)NOT NULL, “tel” varchar(16)NOT NULL, “bz” varchar(24)DEFAULT NULL, PRIMARY KEY(“cjbh”));销售表(sale_all):

CREATE TABLE “dba”.“sale_all”(“xh” numeric(10,0)NOT NULL, “barcode” numeric(10,0)NOT NULL, “sl” integer NOT NULL, “ckdj” numeric(8,2)NOT NULL, “mc” varchar(24)NOT NULL, “fplsh” numeric(12,0)DEFAULT NULL, “xsrq” timestamp NOT NULL, “czy” varchar(8)DEFAULT NULL , PRIMARY KEY(“xh”));以上三张表的关联关系即实体完整性(主键)、参照完整性(外键)如图15所示

图 15 三张表

三 实验心得

网络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篇7

传统的纸质实验报告, 学生课上操作课下写报告, 由于时间上滞后, 使得报告内容有些不能真实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 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纸质报告的批改、填写和反馈花费时间较长, 学生不能及时获得教师评价, 降低了实验教学效果。有时学生在填写实验内容上对一些复杂的波形实验结果描述时受篇幅限制而不准确。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及项目名称等的栏目填写, 效率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 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应运而生, 它基于网络平台可以跟踪管理学生实验, 在学生实验报告模板的引导下, 根据要求完成实验分析、设计、数据记录、图表描绘、总结分析, 并提交服务器, 教师可以在线或离线批改报告。采用电子实验报告系统相对于纸质报告来说, 表现出更多优势。

1 电子实验报告系统结构与功能

电子实验报告系统由图1所示, 包含了虚拟仪器测试模块、实验报告编辑软件和教师终端软件。

教师终端服务软件主要包含了编辑功能、模板管理功能及用户管理功能。在编辑功能模块中,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实验内容制作实验报告模板, 并上传到服务器, 在发布模板中完成。在实验报告模板中, 教师提出实验预习要求、实验内容、测试参数表格及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可下载实验报告模板。学生根据模板要求完成实验预习、记录实验参数及总结实验三个步骤。电子实验报告模板按照不同课程的模板分类存储, 查找顺利完成对学生报告的批改、给出成绩及实验报告文档的输出。

在模板管理功能中教师通过模板编辑器可以将上传到服务器的实验模板进行再编辑修改。通过实践过程提出的对模板进行修正的地方可及时修改, 使教学实验过程更完善。用户管理功能完成对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的管理。

实验报告编辑软件是针对学生用户设计的, 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管理、班级管理及学生提交实验报告管理。在此模块中, 学生需登录实验报告编辑软件, 下载实验报告模板, 保存实验报告, 提交实验报告以及查阅实验报告批改结果等。

虚拟仪器测试模块完成的是对实验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功能。主要是一个集数字示波器及逻辑分析仪为一体的虚拟仪器。实验过程中, 学生将虚拟仪器与实验电路连接在一起, 根据实验测试要求, 采集数据波形并保存图形文件, 且保存的文件有学生注册信息, 这样省去了手工记录图形的过程, 有效的防止了伪造实验数据的行为。

2 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实施应用

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实验报告系统, 要求学生实验前要下载实验模板, 并做好实验预习, 包括设计及仿真, 理论参数计算等。

学生进入实验室登录实验报告编辑软件, 根据实验内容连接电路, 并运用虚拟测试仪器采集实验数据并保存。在实验报告中, 提交测试的实验数据及波形。

学生在网上提交实验报告后, 教师可以在线或离线批改, 批改过程可以进行标记。学生在实验报告编辑软件中, 可以观察教师批改结果及标准, 找出不足及有待修改的地方。

3 结语

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已凸显其优点, 适用于电子技术学科的各类课程, 且归纳整理统计各种类型表格较为方便,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积极有效。通过实验预习、实验数据波形测量、参数测试、实验报告分析总结提交、教师报告实时批改, 使得教学管理更加透明有效。利用虚拟仪器对测试波形的存储, 简化波形录入工作, 波形描绘准确且花费时间短, 有效的数字签名防止了杜撰和抄袭, 电子报告对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教育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的逐步深入, 借助虚拟实验仪器的使用, 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应用于学生实验数据实时采集、实验报告网络管理、教师网上批改实时查看, 实验报告无纸化已构成新的电子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模式。该文分析了当前电子技术类课程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 并对电子实验报告系统的产生、应用对象、使用方法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基于网络平台电子实验报告系统的虚拟仪器测试模块、实验报告编辑软件及教师终端软件的使用方法, 并对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先进性进行了说明, 且对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实验报告,实验教学,实验报告模板,电子实验报告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倩.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报告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 (5) :125.

[2]黄惠春, 胡仁杰.基于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子实验报告管理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4) :271-273.

上一篇:贺岁的诗词下一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同步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