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通用11篇)
摘 要:
这篇文章简略阐述了电影《音乐之声》的剧情,列举了一系列影片中的经典曲目,并对其中一些最主要和经典的曲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中将音乐与该影片所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分析了女主人公的诗性美,并进行了总结概括。
关键词:《音乐之声》风格音乐特点情感
引言: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
《音乐之声》四十年前第一次在美国演出起,便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电影中优美的自然景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爱的孩子,感人的爱情,博大深厚的民族感情,以及出色的电影音乐,使得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价,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它获得了最佳影片、景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与最
佳作曲五项奥斯卡大奖。
成龙曾给这部影片以很高的评价:“我最喜爱的电影既不是史泰龙的枪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充满温馨的《音乐之声》。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我所感到的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友爱和挚爱之情,这部影片让我的全身心都得到放松。”每一次看《音乐之声》,它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欢乐、感动,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音乐之声》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正如玛丽亚在电影序幕中所唱的:“群山因为音乐充满生气,唱了千年的歌,我的心中充满了音乐,要唱出每支歌,我心震得像鸟儿翅膀,由湖边飞上树,我心叹息像钟声飘扬,微笑像是小溪流过,夜晚歌唱像云雀祈祷,当我奔向山里心情悲伤,我听到昔日歌声,我心就会歌唱,因为音乐的响起,我要再度歌唱……”
纯真善良的玛丽亚用歌声打开了故事的序幕,从她的歌声中我们可以看出玛丽亚的博爱,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玛丽亚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那群孩子的爱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电影中印象很深的一段场景是上校带着他的未婚妻——来自维也纳的男爵夫人回来时,忽然发现在自己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玛利亚竟然没有按照自己的嘱咐管教孩子,而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四处玩耍,甚至还用旧窗帘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上校怒不可遏,在如何管教孩子的问题上与玛利亚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当场解雇了玛利亚。就在这时,房间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孩子们正用玛利亚教他们的歌在欢迎男爵夫人的到来。自从上校的妻子,也就是孩子们的母亲去世后,家里就再也没有歌声了。当上校听到这曾经熟悉的歌声再次响起时,那刚刚还对玛利亚怒目而视的眼光,一下子转为听到歌声时的疑惑,再转为知道这竟是孩子们的歌声时的惊讶,再到当他快步走到客厅时亲眼看到孩子们唱歌时的温柔和慈祥。这一系列的变化,让观众看到这个男人作为一个父亲,隐藏在心底的对孩子们深深的爱。还有当他情不自禁与孩子们一起歌唱的时候,有一瞬间的目光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也让观众间接感受到他对逝去妻子的爱和妻子去世时他深埋在心底的巨大痛苦。而之后他向玛利亚道歉,并习惯性的以命令的语气让玛利亚留下,再而转到以谦和的语气请求
玛利亚留下时,那恳切而充满感激的目光,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个男人那坦诚而真挚的心灵。
第二次演唱“雪绒花”,这是表现爱国情怀的高潮部分。此时的上校和玛利亚刚刚结婚度完蜜月,忽然接到柏林来电,命令上校参加纳粹的海军,并把他和全家置于严密监视之下。接受纳粹的安排,在上校眼里是绝不可能的事;而直接拒绝,他深爱的妻子和孩子便会受到伤害,于是上校决定带全家逃走。即将离开祖国的那个晚上,借着参加民谣节的机会,上校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唱起了这首“雪绒花”,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首爱之歌,我知道你们会分享此爱,我祈求你们永远不会让它逝去。”唱到第二段,上校已经哽咽,无法继续,在玛利亚的带动下,尽管会场处在纳粹分子的监视下,全场奥地利观众还是和上校一起高声唱起了“雪绒花”——“Edelweiss,Edelweiss,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歌声荡气回肠——是的,大家会分享此爱,永远不会让它逝去。
玛利亚乐观开朗,充满爱心,让人印象深刻。当然正如《音乐之声》这个片名,也正是玛利亚把音乐带给了大家。可是这部戏真正让人动容的,是隐藏在音乐背后的那博大而深沉的爱。对子女的爱、对恋人的爱、对祖国的爱,在上校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Captain的爱国,Maria的纯真,修道院长的睿智,以及贯穿了整个影片的音乐、画面和对白,统统让人的心灵得到提升和净化。但“上帝在此处关闭了一扇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一扇窗”,“修
道院的高墙不是用来逃避”假如你爱这个人,并不表示你爱天主少了”等对话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电影《音乐之声》最令人兴奋和过后难忘的,正是其中几首韵调轻扬、词句烂漫的歌曲。《音乐之声》的题材来自生活,却又将之升华从而使之高于生活,它以音乐抒发人类最淳朴的感情,以感情动人,整部音乐剧充满了诗性的美和浪漫,像一朵清新而独特的百合,散发出满室的清香。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the sound of music、”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 欢快活跃的“Do-Re-Mi”,特拉普上校演唱的一派深情的“Edelweiss”,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可爱俏皮的“Good night,Good bye”等等,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今为大家所传唱。歌曲“the sound of music”,是剧中的点睛之笔,点题之作。由玛利亚在山顶独唱,演员以磁性的声音,纯熟的演唱技巧,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演唱的淋漓尽致。优美的音乐配之以优美的景色,流畅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充分地抒发主人公玛利亚对故乡、对大自然、对音乐的无比热爱。上校
赴维也纳期间,玛利亚把这首歌教给了7个孩子,并且让他们在男爵夫人到来时为她演唱,深深地打动了上校禁锢已久的心,使他忽然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可见音乐不仅仅包含了人类特殊的感情,并且能够引起人类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弦。
另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Do-Re-Mi”以其轻快地风格,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这首歌曲歌词通俗易懂,以生活化的比喻来诠释了抽象的音乐符号,玛利亚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孩子们带入了音乐的大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提供或者表达了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的同时,也告诉了人们描述事物实际上是一件简单易行而又充满了美丽和未知的事情。音乐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的独有领域,而是与我们的世俗生活紧密相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无处不有音乐。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赋予了玛利亚诗性的魅力。
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歌曲“Edelweiss”也是该剧中一首经典的曲子,这首歌曲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广为流传,其知名度不亚于“the sound of music”以及“Do-Re-Mi”。这首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是清理脱俗,好似一朵六月的茉莉。这首歌把edelweiss拟人化,赋予了它人类才具有的感情和高尚的品格。特拉普上校唱这首歌的时候可以说是深情款款,款款深情。他将自己的感情都注入这一生长在高山上的洁白如雪的雪绒花,通过对这洁白的小花的歌唱与赞扬,表达了希望自己的祖国永远平安,顽强的心愿。这首歌,歌词不长,却情深意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从电影女主人公玛丽亚个性分析探究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特征
(一) 热爱生活, 热爱音乐。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 它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有音乐教师懂得热爱生活和音乐, 积极向上, 才能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悟和激情感染学生, 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 笔者认为, 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应体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他们只有把对生活的热爱投入到教学中去, 以激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他们用情体验生活, 用心触摸音乐, 才能把自己融入音乐教学中, 为学生所接受。
电影《音乐之声》的女主人公玛丽亚不但自己喜爱唱歌, 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 同时还教会了冯·特拉普少校家的孩子们唱歌。她通过歌声消除了自己与孩子们及他们家人之间的隔阂, 使这个沉闷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幸福温馨。玛丽亚骨子里流淌着一种压抑不住的青春活力, 不仅自己快乐, 而且带给别人快乐。用自己的音乐感染周围的人, 她的这种热爱音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一个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2]
(二)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教师素质中最根本的要求, 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现代社会里, 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 教师应当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 尤其要尊重那些有过错、被孤立、被拒绝及和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这一点在主人公玛丽亚身上体现得十分透彻。影片中玛丽亚懂得如何尊重关爱孩子, 她以无私的母爱, 尊重和关爱孩子们, 把孩子们从之前单调乏味、军事化管理的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 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由此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和喜爱及上校的青睐。[3]
因此, 音乐教师就要像玛丽亚那样尊重学生, 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和人格魅力, 包容、化解学生的缺点及错误, 让每一个学生都自由和健康地成长。[4]
(三) 不畏困难, 坚强自信。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同样,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 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 应该如何面对?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玛丽亚在这方面所展示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玛丽亚刚听说院长要她去上校家当家庭教师时, 对自己缺乏信心, 认为自己都很难管住自己, 何况是要面对这么一群顽皮的孩子。但她在院长的鼓励下很快战胜了自己, 满怀信心地赴任了。在她的关爱、自信、开导下, 孩子们很快走出了由父亲严厉的军事管教而形成的呆板、沉闷, 毫无生气的生活阴影, 逐渐变得开心快乐起来。一方面用自己坚强自信的精神积极地影响学生, 另一方面正确地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这些都是当今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魅力。[5]
二、学生心目中音乐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特征
通过电影《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丽亚人物个性的对比分析, 探究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我们不难发现, 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待学生的关爱, 对待困难的勇气等各个方面之中, 然而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与培养呢?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将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报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为了探究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与培养这一问题, 笔者的视线从电影银屏转向了现实教学。在现实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 他们心目中合格的音乐教师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应是最直接、最客观的, 也是最真实的, 能为探究和解答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培养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基于此, 笔者深入教学实践, 于2012年11月24日对湖南省益阳市大渡口中学七年级至九年级的384名学生, 展开了以“你心目中的音乐教师”为题的问卷调查, 以填表的形式, 将自己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特征划上相应的对构, 最后统计归纳的结果见表1和表2 (表中选项每个学生可任选2~4项) 。
在问卷调查表1中,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特征一”共12条选项, 这些选项所显示的是音乐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特征。统计表明, 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依次是:有敬业精神 (81.8%) 、尊重关爱学生 (65.1%) 、知识广博 (55.2%)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52.6%) 、活泼大方有幽默感 (37.8%) 。
在问卷调查表2中,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特征二”共8条选项, 这类选项显示的是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教育能力特征。统计表明, 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依次是:能歌唱示范 (72.4%) 、会演奏乐器 (65.9%) 、有指挥技能 (55.5%) 、教法灵活多样 (50.0%) 、有创作技能 (38.5%) 。
下面笔者结合以上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 对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与培养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
三、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培养
(一) 加强师德修养。
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人物。”我们提倡师德, 注重道德建设。因为师德是教育过程的行为准则, 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标尺, 是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的需要。优秀的师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上问卷调查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 该表共12个选项, 其中“有敬业精神”这一选项以81.8%的比率排在首位。学生以最高比率选择该项, 这表明在学生心目中首先看重的是音乐教师的思想道德, 也就是说要当一个学生认可的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注重师德修养。因此, 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要从提高师德修养开始。
(二) 加强专业知识修养。
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 是音乐教育新理念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决定了音乐教师的素养必须扎实全面。主动性、创造性、音乐能力、文学能力、幽默、机智、热情、具有童心、幻想力与理解力, 自信与引导自信的能力等, 这些综合品格的形成与提高, 除了通过教育行政机构的有力培训措施以外, 音乐教师必须坚持自觉培养勇于探究自我更新的学习品质,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发展变化的, 所以教师的知识体系应该是动态的、均衡扎实的、合理的、不断更新的。
在问卷调查表1中, “知识广博”这一选项以55.2%的比率排在前三位;问卷调查表2中, 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依次是:能歌唱示范 (72.4%) 、会演奏乐器 (65.9%) 、有指挥技能 (55.5%) 、教法灵活多样 (50.0%) 、有创作技能 (38.5%)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很看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他们认定教师一定储备了足够的知识能量。因此, 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除了要加强师德修养外, 还要加强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
(三) 加强教学艺术修养。
《礼记·学记》载:“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要使学生“善学”, 关键在于教师“善教”, 一个有教学艺术修养的教师, 就是一个“善教”之人, 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就体现在“善教”之中。“善教”具体说就是教师教学中的教态美、语言美、风格美、体态美等。[7]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艺术具有迷人的魅力。而音乐教学艺术, 则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它的魅力应该是无穷尽的[8]。音乐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觉到乐趣, 就必须掌握和提高音乐教学的技巧, 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修养, 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这样通过教师个性化的音乐教学, 学生产生心灵的呼应, 进而影响到个性的发展。
问卷调查表2中, “教法灵活多样”选项以50.0%的比率排在第四位, 该结果表明, 学生心目中音乐教师除了应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外, 在教学方法上也应灵活多样。因此, 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还应体现在提高教学艺术修养、提高相应的音乐教学能力上。
四、结语
从影片《音乐之声》给予的启示及通过对现实教学中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特征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自身的修养, 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音乐的激情, 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与理解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所表现出的坚强自信, 等等。电影《音乐之声》不仅从艺术与观赏的层面塑造了玛丽亚这个十分完美的女性形象, 为当今的音乐教师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而且为现行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 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9]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些音乐教育理念意指音乐教师职业之伟大和高尚, 音乐教师所担任的社会责任之重大。对于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一种使命。[10]由此可见,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不断自我完善, 逐步培养和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本文从电影《音乐之声》给予的启示及现实教学中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这两个层面对当今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对影片中女主人公玛丽亚人物个性的对比分析, 阐述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特征。然后为了进一步探究如何塑造与培养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这一问题, 作者面向中学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以“你心目中的音乐教师”为题的问卷调查, 依据调查统计结果, 对师德、专业知识、教学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自身的修养, 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音乐的激情, 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与理解, 以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所表现出的坚强自信等方面。
关键词:音乐教师,人格魅力,《音乐之声》
参考文献
[1]陈菊明.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186-187.
[2]王文渊.影片《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丽亚性格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5) :111-112.
[3][4][5]旷忠意.从《音乐之声》的玛丽亚身上看教师素质[J].广东教育 (教研版) , 2007 (9) :52-53.
[6][7]田菊秀.浅议音乐教师的修养[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1998 (1) :82-86.
[8]姜玲玲.学生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J].教书育人, 2002 (5) :26-27.
[9]汪毅, 邹昌柱.教师人格魅力与音乐人才培养[J].四川戏剧, 2005 (2) :35-36.
关键词: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艺术;审美分析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电影《音乐之声》就是对这一定义最好的诠释。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音乐与剧情完美相融后,又让人们在优雅放松的心境下尽情欣赏音乐艺术之美。《音乐之声》的题材源自生活,通过音乐将之升华后,又发掘出人们最淳朴的亲情、爱情、友情和民族情节。电影《音乐之声》在艺术表现中通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充分彰显了《音乐之声》电影所独具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其审美形式的重要特征。
1 电影《音乐之声》基本剧情
《音乐之声》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该剧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在百老汇上演,后于1965年改编为同名电影使其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影响几代人的佳片。电影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音乐之都—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喜爱音乐,性格热情奔放的姑娘,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派来到退役军官冯·崔普家当家庭教师。冯·崔普善良、正直,因妻子早逝,加之其用军人的方式管教孩子,使得家中一片沉寂,孩子们也生活得非常压抑。玛丽亚的到来最初并没有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反而通过种种古怪的方法捉弄她,但玛丽亚全然不介意,她以爱心和童心与孩子们接触,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还原天真的童趣,教她们唱歌、跳舞,将音乐重新带回了这个家庭,最终也赢得了孩子们和冯·崔普上校的喜爱和尊重,两人也幸福的结合了。《音乐之声》是现代音乐故事片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
2 电影《音乐之声》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电影《音乐之声》,从剧情编排、表现形式、画面布局、器乐与声乐的组织、歌曲与舞蹈的融合以及精致朴实的对白等方面来看,都充分体现了该剧的大气磅礴和匠心独具,这为后续音乐剧或音乐故事片的发展探索了方向,同时也有效地奠定了音乐剧立意基础。基于此,为使观赏者对音乐剧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笔者结合此部电影对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1)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电影《音乐之声》在表现形式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电影常规表现形式中主要体现画面与语言对白的组合不同的是,此部电影将百老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有效的融入其中。音乐作为剧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在剧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和分量。电影将部分对白用歌曲演唱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用穿插其中的舞蹈来代替角色的人物动作,采用音乐来烘托人物的感情色彩,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唤醒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观赏者心中的共鸣,并以此推动剧情发展。电影《音乐之声》中音乐的成功运用,极具欣赏与审美价值。在此剧中利用音乐的方式表现了剧情的整体艺术思想,将音乐艺术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将电影故事进行了完美表现,使得电影的音乐创作的立美意蕴得以最大的展现。
(2)音乐与剧情的高度统一。音乐是电影《音乐之声》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始终是剧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电影开篇画面,玛丽亚站在阿尔卑斯山绿色原野上放声高歌“The sound of music”到修道院嬷嬷们谈到玛丽亚时诙谐的音乐对白“Maria”;从孩子们在家里邀请父亲——冯·崔普上校用吉他弹唱“Edelweiss”,再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参加的家庭晚会中七个小孩和声演唱的“So lone,farewell”,以及在雷雨天为了帮助七个孩子克服对雷雨的恐惧而唱起了的歌曲“My Favorite Things”,无一不流露出音乐、歌曲对剧情的铺垫、衬托和牵引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这部戏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电影所要重点描述的内容,也是电影重要的表现手段。
(3)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舞蹈作为一门融时间、空间为一体的视觉艺术,与音乐在远古时代就是同源同种的一对姐妹,都是人类古老的文化事象。法国舞蹈家诺维尔在强调音乐与舞蹈关系时说:“音乐之于舞蹈,就像歌词之于音乐一样”。音乐与舞蹈的珠联璧合既发挥了音乐情感的特征,又能获得造型性空间的再现,最终使得观赏者通过视听的交融,唤起对现实的联系,形成了多一种的审美体验。电影《音乐之声》有效地将此种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很多场景。例如,“玛利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民间舞蹈‘兰德勒时与冯·崔普上校共舞时的情感流露”、“孩子们在家庭演唱会时所唱的木偶舞蹈曲‘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时的欢快表情”以及“表达玛利亚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和欢快活跃的‘Do-Re-Mi”等,均充分展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给观赏者带来的美感,让人情不自禁。
(4)唯美主义的大胆实践。电影《音乐之声》伴随以音乐为主的线条展开的同时,各种唯美的画面逐一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音乐与画面的水乳交融,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篇章,如果说画面是以点、线、面来表现感性的、可视的空间艺术,那么音乐则是以音响的物质材料诉诸人的听觉器官,以时间艺术来展现音乐无形的绘画之美,使得“音画相连”。《音乐之声》开篇缓慢流出的管弦乐与连绵起伏的群山、阿尔卑斯山林中不时传出的鸟鸣融为一体、辽阔秀丽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以及剧中人物随着剧情的推进依次出现,此时与交响乐恢宏壮丽的效果相互融合,生动地向观赏者展示了祥和安静、自然相融的欧洲原野,唯美、大气、引人入胜。在此唯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歌声中,音乐通过听觉的传递,涌入人的心扉,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在观赏者脑海中各类“符号”转化为音响画面更加诠释了“音画相连”的审美意境,也是《音乐之声》在审美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实践,美学内涵得以更广泛的外延,观赏者的审美愉悦感更加丰富。
3 综述
电影《音乐之声》在音乐剧发展史上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整部电影大胆尝试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通过音乐的完美表现,将剧情进行了升华,通过音乐语言素材与音乐技法手段。例如,和声、复调、曲式等的有效匹配,更加突出了通过审美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的功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又不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音乐所包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识,是各个民族音乐艺术的价值之所在,由此也形成了音乐美的不同范畴和类别,那就是优美、欢乐美、崇高美、自然美。
参考文献:
[1] 李杰.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阿尔森·波布尔.抽象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被德国吞并了的奥地利,讲述的是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玛利亚用智慧和爱心逐渐温暖了上校的七个孩子,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会了孩子们许多歌曲。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一份久违的情愫在不苟言笑的上校和身份悬殊的家庭教师中萌生,上校被玛利亚美妙、动人的歌声和她带给整个家庭的快乐所融化,
它讲述的故事是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快乐的重要方法是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还有借助音乐来创造快乐的重要方法。它讲述了爱情的故事、家庭的故事,它描绘了善良、爱心、智慧、自由、积极、热情、尊严、尊重、气度、原则、团结、忠诚、爱国和坦诚相见等等。我不知道电影叙述的故事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但这个故事的确给人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思考,让人精神愉悦,从内心里也向往着故事中的欢乐,还有那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脉,翠绿的草地,潺潺的流水,夕阳中的背影……
故事的最后讲述的是上校和玛利亚勇敢、智慧地带领七个孩子在修女们的帮助下突出重围,不屈服德国纳势力逃离家园,跋山涉水找寻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的情景,紧张的逃离让人凿实为他们捏了把汗,也为上校作为一名故国将士、一位丈夫、一位父亲所表现出的沉着担当、不屈不挠之精神喝彩,而此时他善解人意的妻子一直勇敢站在他身边,尽心保护着孩子,默契地配合着最终获得胜利。
电影中很多地方由歌声代替叙述,每首歌都恰如其分地安排在剧情中,每句歌词都弥足珍贵地向人们讲述着人生路上要不断坚信的道理。比如对初恋的珍藏,不要执迷于年轻时一时的感觉,要耐心等待“the star belong to you”;比如修女院院长告诉玛利亚,修女院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地方,对于人生路上遇到的迷茫、困惑和问题只有勇敢的面对并想办法去解决才能获得心灵的安静、平和和精神上的舒畅;又比如本来不愿孩子们参加民歌大赛的上校为解救全家不得不参加比赛,最后拿着吉他在台上独唱《雪绒花》,唱道“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时,想起自己的祖国沦陷自己要被迫离开时哽咽着唱不下去,一个大丈夫平时埋藏在心的情感通过吉他声和噙着的眼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一切被玛利亚敏感地捕捉到,她迅速用歌声接上,随后孩子们加入,最后全场奥地利观众加入,影片达到一个高潮。
上校率领全家能最终顺利逃离纳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老朋友音乐经纪人和玛利亚之前所在修道院院长和修女们的帮助,而在这关键的时候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有至少两个原因,一是上校平日的为人正直、坦荡、大方赢得朋友的尊重,另一个原因是玛利亚的为人得到修女院的认可和喜欢。这也说明人要常怀善心、常做善事,平日所积累的善德最终会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你带来希望,总会有一只手伸出来给你帮助。正如电影中,玛利亚在离开修道院前往上校家走马上任时,在她获得上校的爱,既欣喜兴奋有不敢相信现实时所说的那句话一样:God close a door in front of you,there will be another door opened for you!
电影情节丰富,高潮迭起,有高扬、轻快的节奏,也有紧张、压抑的插曲,有美丽、浪漫的憧憬,也有扭曲、报复的人性。最让人不能忘怀的当然是女主角玛利亚了,她单纯、快乐,热情、活泼,勇于接受挑战,同时聪明、大度,富有智慧、多才多艺。她让一个本来了无生机的家庭逐渐散发出生气和活力,她的爱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回归天性,逐渐喜欢她、依赖她、不能离开她;她的`坚持她的倔强她的才艺和对孩子们的爱将一个冷酷的男人的激情也重新点燃…..一个好女人是一粒火种,是一本好书,是一首温馨的音乐,是淡淡而持久的芳香,是得体温柔的笑厣,是耐人寻味、引人追随的一股力量。而玛利亚正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让我敬佩、欣赏!
值得一提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差点成为上校妻子的男爵夫人,她美丽、高贵、优雅、富有,也有聪明、善解人意的一面。电影先把男爵夫人以上校妻子最佳人选的方式带进情节,他们地位相当,品味相同,在一起也能谈得来,在一般人眼里这是最完美的结合。男爵夫人也就此认为她即将要成为七个孩子的继母,和上校开启强强联手的幸福婚姻。可玛利亚与上校在舞会上的一段默契完美的奥地利民族舞蹈所流露出来的感情让男爵夫人有了危机感,企图说服玛利亚离开让这根还未发芽的感情之苗就此夭折未果,两颗心灵深处火花的产生、激情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灵魂的契合最终谱出真爱的篇章。男爵夫人的退出姿态是让我欣赏的,她始终是高贵且优雅的,在即将亲耳听到上校对她说出所爱非伊人之前,她选择了保存自己的尊严,不让自己面子尽失的方式,说出上校其实也不合适自己的理由,噙着眼泪、带着微笑轻轻吻别爱人,优雅地转身离去。没有争吵、没有中伤、没有愤怒、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嫉妒、没有流言蜚语……这样的退出其实很体面,即使最终没有得到所爱,也没有失去本身的尊严,有勇气!
Interesting story, sweet song, warm feelings, innocent joke, is“ the sound of music” the most attractive place.
The story line is simple. A novice nun Maria, (Andrews at the peak of her career) is sent to be governess for a family of seven children ranging in age from 5 to 16. The family is that of Captain Von Trapp (Christopher Plummer) a former naval hero. The story takes place during the 30s just prior to WWII. The Nazi influence is felt more or less as a background to the story until the final minutes of the movie.
“The Sound of Music” has stood the test of time as evidenced by the recent release of a sing-a-long version to theaters. It is a true classic of family entertainment.
这个周三下午的“静心读书日”,我特别给老师们安排了经典欣赏《音乐之声》,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电影梦。
镜头徐徐拉伸,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碧绿清清的河水,芳草萋萋的草地,色彩艳艳的野花,曼妙的异国风光如画卷般在我眼前逐一展开、延伸。而摘掉了修女头巾的玛丽亚,正在高高的山岗上放声歌唱,在绿绿的草地上自由奔跑。巨大的画面张力,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玛丽亚那颗向往自由、追逐自然的跳动的心。我想,这应该也是导演为了诠释人类对于“自由与爱”这一源于自然,源于心灵的永恒追求的大手笔吧。
故事缓缓讲述,一位热爱自然、能歌善舞却总是犯错的玛利亚修女,七个渴望自由、调皮可爱却被训练成士兵的大小孩子,一段说来就来、宁要音乐不要财富的生死爱情,一种大义凛然、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怀,构成了这部经典影片的全部。在优美而又悦耳的高雅歌声中,在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里,滚烫的泪水总是没来由地顺着脸颊悄悄滑落。
喜欢玛利亚,是她用自己纯洁的爱心,让孩子们的家庭教师个数终止于12个;佩服玛利亚,是她用自己有趣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尽情徜徉;欣赏玛利亚,是她用自己的率真,把快乐传递给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
喜欢崔莱德上校,他是一个对自己和别人都一丝不苟的军人,他又是一个外表强硬其实内心非常柔软的男人,他更是一个对国家无比忠诚与信仰的奥地利公民。
然而,我更喜欢沉静、宽容、睿智的院长麽麽。虽然她在片中的台词不多Www.GuaZe.Com瓜泽网,出场的次数也很少,可从她对待玛利亚的态度中,我真切地认识了一位慧眼识人的真正的教育者。
是她,用圣母的宽容呵护着玛丽亚这个修道院的“问题人物”不受舆论与世俗的伤害。每当修女们众口一词地谴责玛丽亚,说她是修道院中最不合格、最不守规矩的修女的时候,院长麽麽总是心平气和地用歌声教导修女们:不要妄想“钉牢一片浮云,让海浪停留在海滩上,把月光留在掌中”。因为,只有院长麽麽知道玛丽亚来修道院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被修女们的歌声感染了,喜欢歌唱的她似乎并没有想过歌声背后的生活究竟适不适合她。于是,院长麽麽为玛利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修道院,到崔莱德上校家去做暑期家庭教师。事实证明,院长麼麼的决定是正确的。虽说七个孩子的恶作剧让玛利亚吃了不少苦头,但她始终坚信院长麽麽曾经说过的话:“当上帝关闭这边门时,一定会在彼处开一扇窗。”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她很快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孩子们和上校的心,也用她动听的歌声为这个沉寂许久的家庭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是她,用圣母的睿智指引着玛利亚听从心的呼唤,找到了真爱活出了自己。当玛丽亚因为不敢面对上校的爱,而匆匆逃回修道院后,独具慧眼的院长麽麽觉察到了玛丽亚的变化,她语重心长地告诉玛利亚:修道院不是用来逃避的。她还是用自己的歌声鼓励玛利亚:“攀登每一座山,不论高低皆要寻求;踏遍每条僻路小径,你都必须走。攀登每一座山,涉水过小溪,追寻每一道彩虹,直到找到你的美梦。这美梦需要你献出全部的爱,在你有生之年一直下去。”于是,玛丽亚带着麼麼的祝福重返上校家,最终获得了爱情和幸福。
是她,用圣母的沉静保护了崔莱德上校和玛利亚一家不被德国纳粹的铁蹄践踏。当玛利亚一家人从演唱会现场成功逃离之后,院长麽麽义无反顾地收留了他们。她一边镇定自若地指挥众修女们各就各位,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玛利亚一家藏身在修道院最神圣的净地,还为他们的远行准备好汽车,使他们一家能安全地离开。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这样想着:当玛丽亚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一定会第一个感谢自己生命的贵人——院长麼麼。感谢院长麽麽没有用修道院的规则强求她做不适合的事情,感谢院长麽麽如此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特质,感谢院长麽麽指引她在修道院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是啊,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独特的生命个体,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学会慧眼识人,一定要有学生立场,一定要有对他人的生命敏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找寻一条最适合他们终身发展的幸福人生路。
在电影艺术中, 视觉艺术中最主要的是电影作品, 听觉艺术中最主要的是指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成为电影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 所谓电影艺术中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关系, 其本质就是电影作品与电影音乐之间的关系。
首先, 电影作品和电影音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相辅融合的, 即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配合应是天衣无缝、完美契合的。音乐作为电影的一种听觉元素, 在打动人们情绪方面有着特殊的力量, 电影的情节高潮往往会借助音乐达到情绪的巅峰, 一般来说, 配乐的使用要服从画面的要求, 画面的节奏和剪切拼接都严丝合缝恰到好处, 以达到理想状态。
电影《舞出我人生3》中男主角卢克给女主角娜塔莉解释如何发现人们不曾留意的东西, 卢克带着娜塔莉在天台上时, 男女主角站在排风机上, 当排风机启动时, 音乐Laza Morgan-This Girl响起, 两个人玩思乐冰的时候与音乐融为一体, 音乐带动气氛男女主人公也体会到爱情的到来, 可见视觉效果加上听觉效果的烘托, 使真爱强化在着浓郁的音乐氛围中, 而且做到声画合一, 电影与音乐的紧密性已经尽显其中。
电影《时间规划局》中威尔与母亲的生离死别, 一路狂奔都给观众一种紧张的气氛, 这期间音乐一直伴随其中, 这段音乐为mother's run, 音乐中运用了大提琴小提琴来营造紧张气氛, 用大鼓的敲击声表达时间的紧迫, 这时手中的表成为了最重要的镜头, 他们分秒必夺, 为了生命必须奋力奔跑。在威尔母亲倒下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 也意味着母亲生命的消逝。音乐在营造气氛的处理上是很成功的。让观众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能体会到那种窒息的感觉, 听觉冲击更能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其次, 电影作品若缺失音乐, 就犹如断壁残垣, 我们可以从电影作品的编年史中看见电影作品从没有脱离音乐独立存在过, 哪怕无声电影也会出现特定的标题音乐或即兴音乐, 就像卓别林的系列电影一般, 也无法脱离音乐的;当然, 脱离电影作品的电影音乐也是毫无价值可言的。由此可知, 电影作品与电影音乐是密不可分的。
美国作曲家兼好莱坞最佳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罗伊·霍纳因《泰坦尼克号》的完美创作曾获得奥斯卡原创电影配乐大奖, 所有人都知晓《My heart will go on》的动人旋律, 这首歌穿插在整部电影之中, 通过节奏、音调、配器等等变化让这首歌的旋律如同血脉一般, 流淌在整个电影的动情之处。情到深处时, 如果音乐没有的时候就如同饭菜中就缺了一道味, 这才深深地感受到电影音乐的作用, 都是电影作品与音乐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的。
最后, 好的电影音乐会成为电影作品的音乐动机, 它会在整部电影里重复出现, 又称为电影主题音乐。它的作用主要是渲染电影整体色调, 并且更加突出电影的主题。主题音乐的重复, 是一种听觉上的连贯性与和谐的基础上, 在情感上的融入也好, 在剧情上的融入也罢, 在电影艺术上分析都是有组织性和结构性的, 这种若隐若现能给观影者一种快感和完美感。主题音乐也包含以下不同的类型来为电影作品服务。
第一, 为电影作品所精心创作的电影音乐。
这类音乐的类型多种多样, 最为突出的就是电影原声, 以器乐或者无歌词纯人声演唱为主, 这样子的音乐更能突出电影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推动。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中的音乐配乐就以电影原声为主, 大部分音乐以钢琴音乐为主, 电影由清脆的钢琴声音开始讲述的, 帕克·威尔逊是一位大学教授, 在小镇在车站上偶遇一只可怜的小秋田犬, 它孤苦无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怜悯, 他本来想把这条犬交给火车站的管理处被拒绝后, 担心小狗在动物收容所会吃苦头, 帕克就把它带回了家。其间所有的音乐都是以钢琴曲为主, 表达出忠犬八公与主人的真切感情, 钢琴音乐重复出现, 并有相同的音乐动机不停的出现, 从小狗出现到慢慢长大的过程, 到教授去大学上课教芭蕾舞, 以及教授去世, 忠犬八公去车站日日等待的的片段, 音乐都不停的出现, 音乐动机是相同的, 改变的只是速度, 通过这种方式, 使观众感受到整个电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份等待用这种单纯简单又摄魄人心的钢琴使整个音乐富有生机, 也使观众深深吸引并感动。
第二, 引用古典音乐或歌剧作为主题音乐。
通过古典音乐或歌剧嵌入到电影作品中的这种形式, 主要是利用通感的艺术手法, 来使电影作品中的感情更加深入以及感同身受, 起到声画合一的效果。
电影《第五元素》中蓝色歌剧女伶在外星人歌剧舞台上演唱了一首惊世骇俗的歌曲, 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是引用多尼采蒂的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中露琪亚发疯的场面经典唱段“香烛已燃起” (Lucia di Lammermoor) 中的行板部分, 歌词大意是:甜蜜的声音多令人神往, 啊, 他的声音在我的心中荡漾, 埃德加尔多, 我回到你身旁, 啊, 心爱的情郎, 我回到你的身旁, 逃出你敌人的魔掌, 我心胸受到寒气侵袭, 周身战栗, 脚步犹豫, 圣水盆在旁边, 我们俩坐在一起。这段唱段的思想情感与电影中的情感如出一辙, 因为在歌剧女伶在唱歌时孟加罗人正在夺取四块石头。在急迫的时候, 这首歌的后半部分穿插了节奏明朗的“女神之舞” (The Diva Dance) 这个唱段是模仿巴洛克声乐时期的阉伶歌手制作而成的。阉伶歌手是具有花腔女高音与男低音并存的演唱者, 在其青春期前通过阉割手段使他们改变发育后的声音, 拥有超过常人三倍的非凡嗓音, 这个改编更能显示出外星人歌手的非凡能力, 其间电影中穿插着孟加罗人打斗的画面, 使整个剧情更加跌宕起伏。
有的是为了烘托电影气氛, 起到声画对立的效果。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片中安迪趁狱警上厕所, 偷偷反锁了房间播放老唱片, 并通过广播放送至监狱, 一阵嘈杂之后, 各处的囚犯仿佛听到了人间天籁, 无一不抬头仰望。这个老唱片音乐出自《费加罗的婚礼》中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微风拂面》 (Che Soave Zeffiretto) , 这首曲子是两位女士一起写一封信, 使花心的伯爵落入陷阱的计划。歌词很短, 很简单, 几乎就是伯爵夫人念一句, 苏珊娜复述一次, 然后写在信上。把这部歌剧放在这部影片中的寓意主要是为了对比现实生活的悲凉, 更能体会电影中的经典台词“高墙可以束缚住我们的身体上的自由, 甚至于体制化的东西可以束缚住我们的精神上的自由, 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弃。失去希望的生活是灰暗的, 没有生气的, 甚至是没有意义的”的含义, 发人深省。
环保开年《地球停转日》
2008年,精明的好莱坞就已经把环保题材作为主旋律之一了:2009年,这个趋势无疑更加鲜明。地球病入膏肓,外星人担心地球毁灭会危害到他们的生存,因此派遣基努·里维斯前来地球做客,送上大大小小的灾难作为礼物——包括令地球停转。在“绿色压倒一切颜色”的今天,翻拍罗伯特·怀斯这部1951年的经典科幻作品,是一种保守的做法,也绝对是大势所趋的必然。更何况,电影里还有一如既往的基努·里维斯,对女性观众来说,基努的文艺片和科幻片是最有看头的。如果你对他在《黑客帝国》里的表演着迷,那么外星人版本的基努也不会让你失望。
只说Yes是不行的《好好先生》
个人决定在一年内,对别人向他请求的任何事都说“Yes”,因此阴差阳错赢得巨奖,得到学位,周游世界,还坠入了爱河。好运背后是一波三折、颠三倒四的疯狂故事。我们对金·凯瑞的期待,其实相当的简单,有太多电影可以让我们反省和思考,凯瑞只要负责让我们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就足够了I而且,职场人常常要在说Yes和No之间做抉择,这部电影也颇容易引起共鸣。
视觉戏法《精灵》
漫画改编成电影不出奇,奇特的是全绿幕的拍摄方式,各种难以想象、无法寻找的场景都可以通过3D制作出来。看这样的电影,就是欣赏一场炫目的视觉戏法。
台湾演技力量《停车》
通过努力挽救与妻子婚姻的男主角陈莫在停车场遇到的各色人物,折射台湾世态民情。张震和桂纶镁可以算是台湾年轻一代演技派的领军人物了,二人的演技互动相当有看头。
我爱转型《刺杀希特勒》
为了避免沦落为无人问津的“阿汤叔”,以英俊著称的汤姆·克鲁斯也踏上漫漫转型路。不知道他跌进谷底的票房号召力,能否图片中的二战独眼军官角色再度发威?
热门展讯推荐
不走寻常路
“左灯右行”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时间:截至3月1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798艺术区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一不小心,你走进了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家。带铁丝网的老式窗户,一面是书架,一面是电视柜,屋子中间还凌乱地放着几张凳子,墙上则挂着衣架,还搁着花瓶,是熟悉而温馨的气味。走近了再看,这是董媛用颜料和画布构置出来的《家当》。
同时展览的艺术家都跟她一样,年龄在30以下,却都表现出了不走寻常路的激情与执著。李威则用极其清晰的不清晰,表达出了树影、咏竹和雨夜的美好意蕴,袁欣的作品则包括凌乱优美的《未知》,无限接近于黑色的蓝色《静默之夜》,色彩明丽却不知道哪里让人有些心酸的《搬家》。
不到30岁的他们,在作品的无限真诚中透露出可爱的激情,“反规则”的飘逸,无疑也会给观者从容、和平和自由的新体验。
艺术家的选择
维克·穆里茨,画谜
时间:截至2月23日
此次用互不相关的视觉和逻辑元素构置出了一幅“谜”作品,让观众体验新的艺术内涵。
一个发音的无数可能
Jing——中日韩艺术家交流展
时间:截至2月16日
用水粉展示政治和情色交融出的艳俗,用玻璃把充满禅意的青烟凝结,艺术家对Jing的诠释,展示的是真实的艺术现状。
女性狂想曲
马琳·杜玛斯作品展
时间:截至2月2日
个人经验与理性思维的交融,情欲的愉悦与概念主义的批评结合,人像画与水墨的联姻。
西南的力量
“听不懂四川话,就不要搞当代艺术”,这话虽夸张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南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对中国艺术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伤痕美术”、“乡土美术”,、“85新潮美术”、“当代艺术实验”,都与西南的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8年底在广州、上海和成都三地轰轰烈烈展开的“西南力量”巡回展,除了再次提醒我们西南艺术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宏观地反映了西南力量成长的人文、历史和地理因素,自由开放的生存状态,而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更是很好地展示了西南力量延续的强大生命力和强劲I的发展势头。
微观地看西南艺术家个体作品的形成,则可以参考成都K画廊举办的《素歌——何多苓、庞茂琨、钟飙、李昌龙素描展》,尚未成型的作品中裸露的天赋与技巧,则可以展示老中青三代西南艺术家,如何从作品形成伊始,就浇注进与世无争、民风淳朴、散淡平和、自在繁衍的
热门书籍推荐
职场也是舞场《女人的职场芭蕾课》
看这本书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在前单位的表现有多逊。看到上司的错误直言不讳,抱怨干这份工是“忍辱负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聪明,对单位的权力结构,一头雾水不说,对男同事敬而远之,却经常把秘密托付给爱八卦的“姐姐”,难怪工作三年没晋级没加薪。
你也许比我更高杆,但依然需要很多的技巧把“麻烦”消化,把自己的观点销售出去,把自己的形象打点得更得体,或者调教不听话的下属,唤醒体内的竞争因子。
学习女性职场潜规则,在险境跳芭蕾,可以参考这本因口耳相传变得超级畅销的书,来自资深女性自我开发咨询师田美玉。她开出来的药方,包括别让msn泄密,选择合适你的包包,锁定能够与你分享经验的高人等等。
尝试把职场当作芭蕾舞台,改变一下工作态度,不光让你活得更自在,还能让你活得更优美优雅。
重庆出版社22.00元
职场贴心丸《丁约翰的打拼》
丁约翰的经历从国企到外企,蓝领到白领,中专生到EMBA,故事与每一个职场人士几乎都有交集,能够引起的共鸣更广泛,而他的职业规划、升迁经验,也必然能成为职场人借鉴的宝典。从这两点来说,这本书比以往的职场小说有所突破。无论是“像当场要离开一样准备好,像永远要留下来一样工作”如此心酸又感动的总结,还是“要积极向上地管理老板”这类幽默又有启发的口号,都是提升人气的重要因素。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6.00元
品牌是这样诞生的
天才设计师迪奥,也曾经历疾病、破产、失业先后降临的黑暗时期。她是如何历练成一位引领时尚潮流的艺术先驱的呢?看看这本迪奥工作“圣经”、时尚教母波希娜的大作吧!
中国旅游出版社38.00元
袖珍兴衰史
那些总是默默无闻低调做玩具的家伙,除了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原来也承载着自己的兴衰史,包含着高价值的商业运作,顶尖设计师的创意养分,甚至还有不
曾被注意到的投资价值。重庆出版社29.80元
神奇的购物篮分析
红酒配开瓶器、雪茄配打火机、啤酒配尿布,哪种捆绑更理想?答案出人意料,零售业的秘密,对每一个爱思考的人,都是好的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38.00元
热门音乐推荐
专辑:最后还是躺下来
歌手:黄立行公司:华纳
他是个极具魅惑力的“恶魔”。小眼睛,厚嘴唇,当他张开嘴巴,浑身散发出的性感却足以令人窒息。金曲歌王黄立行蛰伏2年推出回归歌坛全新力作《最后还是躺下来》,一如既往的Hip-hop元素+电音鼓点,加上他时而低沉时而嘶吼的演唱,黄立行放低身段,摆好姿态,等待你用耳朵接受他音乐的爱抚。
Stanley拒绝只用狂暴呐喊的方式去发泄内心的不安,而是将暴怒的力量转化成另一种有趣嘲讽。《吃我》聚焦于人性的贪婪,《黑色寡妇》展现了人的色欲,而《黑夜尽头》更是整张专辑的亮点,Stanley不时飘出的Vitas式海豚音像黑色丝绸一样滑过肌肤。1O首歌高调戏谑,想象力直冲脑门,怪诞的歌名和歌词,背后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满是物欲的人类对现实的一种思考。
英伦偶像大叔再出招
专辑:The Circus
歌手:Take that公司:Polydor UK
一个老牌偶像团体还能发行复出后的第二张唱片,足以说明一切问题。新专辑曲调依旧温暖深情,是大叔们的诚挚之作。
Rock着靠近你的心
专辑:心跳
歌手:王力宏公司:SONY
在王力宏的音乐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元素,就是“变”。首次展现诱人身材,配合全新摇滚曲风歌曲,用音乐拉近“心跳的距离”。
邂逅音乐邂逅陈升
专辑:美丽的邂逅
歌手:陈升公司:滚石
走过音乐生涯的20个年头,50岁的陈升将反骨与不妥协的敏锐度,转化成曲吟唱成词。
美国的快乐男生
专辑:David Archuleta
歌手:David Archuleta
公司:Jive
金融危机时代,大家都窝在家里减少外出,电视娱乐业将是唯一不受影响甚至逆市成长的行业。这样的环境,也是造就新英雄、新偶像的特别契机。
18岁的天才少年David Archuleta发迹于这样一个时代,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运幸运的,是他可以如此小的年纪就在“美国偶像”节目中夺得亚军,并且发行自己的录音室专辑:不幸的是,人们开始勒紧荷包,天才少年的唱片销量成绩恐怕没有预想的好看。
1、必须能够给观众以听觉上的刺激和强烈的震撼。最常用的就是用一些不协和的和音、肥三度叠置的和声还有就是用一些特殊的音色(特别高的或者是特别低的非常规组合的音色),都可以造成一些感官听觉上的刺激;
2、必须要有悲剧的因素。灾难片反映的就是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悲惨的结局,所以其中的音乐必须包含有悲的因素。不同的导演、不同的作曲家对悲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有些的重点是表现悲的这一面,有些是着重表现人们在与灾难搏斗抗争这一面。
二、灾难片配乐3大看点:
强烈的震撼,悲伤的旋律和顽强的精神
二.示例:英国电影《水啸雾都》(2007)电影简介
《水啸雾都》,是讲述一场巨大的风暴引发了洪水泛滥,洪水沿着英格兰的东海岸线直接冲进泰晤士河,并迅速冲破堤坝开始淹没整个城市,伦敦居民的安全正岌岌可危。海事专家罗伯和他的前妻萨姆、父亲莱纳德教授,只剩下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拯救这个城市。剧情介绍
狂虐的飓风带着猛烈的海水在苏格兰东北部登陆,并向内陆步步紧逼。伦敦当局慌乱之中启动应急措施,严密监视洪峰动态。罗伯,泰晤士水闸的首席设计师和是水闸的工程总监的前妻萨米被叫回到水闸做安全检查,而罗伯心怀芥蒂疏远的父亲莱纳德教授根据自己丰富经验测算并料定一旦洪水袭来,泰晤士河水闸必将被击溃。他及时将此情况报告给了危机控制中心的纳什女士。然而他的警告并未到重视,危机控制中心的专家不能准确地判断情况,不置可否的副首相竟向人们承诺洪水不会抵达伦敦市区。
洪峰3小时后到达了伦敦,滔天骇浪跃过水闸,数亿吨的洪水急速奔涌进中央伦敦,顷刻间一片汪洋。莱纳德被指挥中心派直升飞机救下接往控制中心,罗伯与萨米被凶猛的洪水冲走,不过千难万险他们活了下来。而风暴过后伦敦城满目疮痍,两百万人无家可归,政府决定炸掉昂贵的大坝以泄洪。罗伯和父亲、萨米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水闸的控制仓,开闸放水。就在萨米为即将下水的罗伯惴惴不安时,深爱着儿子的莱纳德趁他们不注意已经穿好潜水衣潜入水中准备亲手开启排水系统,而这一去能够返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悔悟的罗伯深深的为父亲捏了一把汗。政府最高层下达指令,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必须在十分钟内炸毁大坝,飞机已经准备就绪,待命出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莱纳德在水下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成功将水闸打开,瞬间滚滚洪流奔腾而去,水闸得以保全,而莱纳德教授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电影音乐赏析
影片是以一种倒计时的方式展开的,给观众一种世界末日的危机感,甚至在字模上都明确打上时间这种标志。它其实覆盖面非常的大,所以它交代的各种各样的线索其实是非常的繁杂。所以影片同时在进行多个线索叙述的时候,它一般采取的方式是这种非常快的,在各个线索之中跳跃。它强调的是视觉上的紧张感,一直在一个短时间内,每一分每一秒之间的刺激感官的张力。
1.影片中我们听到了由大量的电声乐器和电子打击乐器奏出的画外乐,充满了紧迫感,步步逼近,层层推进,象征着洪水在逼近。持续的低音伴随着鼓声,铿锵有力的节奏扣人心弦。这段音乐很重要的特点,或者说这也是全篇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节奏处理。固定的,甚至带有一些机械的处理,非常准确地把那种紧迫的、急切的、紧张的这种(感觉)抓住。表现的是一种大的场面。
(片段一 00:00:00—00:03:48)
2.洪水淹没了伦敦无数人,在这场灾难中上升,伦敦一片凄惨的景象,人们在自然的惩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呈现出一悲伤,甚至绝望的情感。这段音乐它并没有重点来表现灾难后的悲惨景象,而表现得非常的克制,非常的理性,非常的冷静,显得那么的忧伤、无助,它表现了人们对灾难的无奈。
(片段二00:09:41—00:11:10)
3.影片最后,在科学家和政府的努力下,伦敦战胜了凶猛的洪水。幸存的伦敦市民开始寻找自己的亲人,重建家园。在这个段落中,影片选用了一段安魂曲式的音乐,给电影带来了强大的感情力量,渲染了一种英雄牺牲的悲痛情感,体现了人们灾后的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
(片段三01:36:50--01:41:28)感想
灾难片有超出其他类型影片的宏大场面、视觉奇观,更凸现了对自然、对环境、对生态、对环保观念,包括更细一步,包括在灾难中的自救,还有这种互相援助等等。它是给大家展示出一幅抽象的社会图景,在这种非常特定的环境下,在危机之中,犹能凸现人性在其中各种各样的人性百态。
一、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与普通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影音乐要与电影画面相互配合,二者要处于一个节拍,电影音乐主要是为电影服务的,要烘托主人物的形象及电影故事中的情绪气氛,还要符合时代特征。电影画面同音乐一同展现给观众的同时音乐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其既有音乐的听觉效果,同时又具备了增强电影艺术性的功能,所以说,电影音乐是相对独立于音乐和电影之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又兼具了音乐与电影的特性,处理好电影音乐这个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提供给观众更具美感以及观赏价值的作品。
二、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一)电影与民族音乐的融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所以说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多而且各具特色,我国民族音乐经过历史的洗礼更具特色,留下了其中的精华,更有与外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其不断与外国文化相融合,吸收并改进了原有的不合理的元素,可以说现在的民族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音乐,取材于人民群众,又包含了西方的`民族风情,它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物,有戏曲、民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视听,既保证了画面的美感,但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听觉强度,从而使电影的音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影片的整体效果。电影音乐源于传统的民间音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传统音乐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具有民族风情的音乐为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电影中每一个经典素材的塑造,都取决于音乐效果,电影和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民族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体现
电影中的民族元素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1、戏曲
戏曲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独具代表性。北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对我国歌剧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更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新型电影与传统戏曲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更易于吸引观众的眼球。像是影片《霸王别姬》,其中的戏曲音乐的运用就恰到好处,京剧旋律的运转昭示了剧中人物的命运轨迹,与其紧密相连,将剧中人物一生的转变更戏剧化,对比影片的整体氛围,这部电影是在电影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很好用。
2、民族歌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有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民歌作为一种最易于表达情感的形式,自热而然的就踏上了历史舞台,民歌流露出的是浓浓的地方色彩,而将我国的民族音乐简要的分为两部分即南北两大块,北方的人兼具热情、豪放,所以民族音乐也以阳刚之气为主,南方人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婉约细腻,所以南方音乐以阴柔为主,在电影的拍摄制作中,选取一定的民间音乐,可以更好的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使影片更具真实性及感染性。《嘎达梅林》中同样也采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真实的再现了蒙古人豪放洒脱的不羁的生活方式,其运用的长短调,使整个电影有张有弛,收放自如。
3、民族乐器
大家都知道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乐器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乐器不成音乐,而民族乐器的大量使用使得电影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影片《卧虎藏龙》中将西方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既能领略到西方乐器的磅礴气势,又能感受到民族特色的清新之气,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影片赢得了高票房。还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是电影《十面埋伏》,他们用琵琶做主要工具,琵琶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其音色和音质是不可否认的。琵琶曲的出现迎来了影片的开幕,伴随着琵琶曲的节奏影片的剧情一步步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本片中琵琶曲的运用很好的表达了影片的寓意。
三、结束语
郑秀文《信者得爱》
“无论承受多么巨大的打击、多么绝望的境遇。都不可放弃信念、放弃希望,更不能放弃爱。只要你相信并盼望,你就会得到!因为信者,得爱。是动词,不是名词!”Sammi回来了,久违了的天后郑秀文回来了!历经了一场人生中最重要的战役,Sammi没有逃避!2010年的今天,她带着全新的国语作品回来了!这一次她要和每一位朋友分享Sammi的信念。
韩庚《庚心》
对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庚心》韩庚可谓倾尽全力,不但邀请到美国及亚洲知名制作人联手打造,MV更是远赴美国、新西兰、韩国等地实地取景。韩庚说起这张专辑的时候,也总是很难取舍究竟哪首歌是自己最喜欢的,可见首首都精益求精,都可以说是主打歌。这是一张包罗万象的音乐大碟,也是一道极其丰盛的听觉大餐。
幸田来未《Gossip Candy》
踏入出道10周年的幸田来未的最新单曲,「Inside Fishbowl」和「Outside Fishbowl」再次挑战一歌两唱,两首歌曲的音调、歌词和编曲完全不同,表现出幸田来未的音域和歌唱力。「Lollipop」为揉合了R&B和Hip Hop的帅气乐曲,而「For you」则是温暖人心的情歌。
梁咏琪《怕寂寞的猫》
GIGI相隔三年再推出广东专辑《怕寂寞的猫》,一改玉女的形象,以CATWOMAN造型展示猫的野性美,她认为很多人都觉得猫是高傲目中无人的动物,但是GIGI想透过新碟来展示猫的热情猫的寂寞。GIGI亲自担任监制,更希望以这张专辑让更多人了解她的音乐和真性情及对生活有不同的人生观!
《唐山大地震》
导演:冯小刚
演员:徐帆、张静初、李晨、王子文、张子枫、张家骏、陆毅、吕中、张国强、杨立新、刘莉莉、咏梅、陈道明、陈瑾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巫师学徒》
导演:乔·德特杜巴
演员:尼古拉斯·凯奇、莫妮卡·贝鲁奇、杰伊·巴鲁切尔、托比·凯贝尔、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影片改编自18世纪的一首德语诗歌,讲述的是一个诙谐的寓言故事,一个强大的法师离开自己的工作室出门办事,留下自己的学徒来打扫卫生,偷懒的学徒用魔法让扫把和拖布自己打扫屋子,结果却发现自己不会让它们停下来,意识到后果严重后学徒用斧子砍断了扫把和拖把,然而它们却有如蚯蚓一般自动重生,继续做打扫工作,速度快了1倍,最后还是归来的法师施法停止了这场闹剧,最终他让学徒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把握之前不要去释放自己无法驾驭的能力。
《艋》
导演:钮承泽
演员:阮经天、赵又廷、马如龙、凤小岳、柯佳、黄镫辉、蔡昌宪、陈汉典、王识贤、钮承泽、席曼宁、林秀玲、陆奕静
影片《艋》正式利用黑道这样张力极大的生活方式,来表现一个戏剧化的时代,一个性格强烈的城市。各种80年代的素材,俗艳的色彩、生动的图腾,重新拼贴,创造出全新的时尚氛围。导演钮承泽的野心是要创造一种属于台湾本土的动作类型,充满情绪、不套招、写实但又有美感的一种青春动作片。
书海无边
母亲的针和线:刺绣与香包
作者:王光普 、张燕
出 版 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内容简介:
在中国民间刺绣品中,名留青史的民间艺术家几乎没有。但从人们生活需用来讲,刺绣日用品、衣饰、鞋帽为主体的刺绣物件,始终没有离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的制作者,多为中国古代妇女,她们靠着一针一线,绣出了中华民族艺术之魂。刺绣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妇女的拿手绝活,妇女又占人口一半,所以在现代化的今天,仍被人们颂扬为“母体艺术”。《母亲的针和线:刺绣与香包》:民间刺绣造型优美,内容古朴,绣技高超,奇异多变的形象是中华民族远古图腾的再现,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中国历代云纹纹饰艺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丛书
作者:郑军
出 版 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内容简介:
画着五只蝙蝠在云中飞翔的吉祥图,表示“天赐五福”;画着一个牧童放风筝入云端,表示“青云得路”;画着莲花配以慈姑叶,周围加五色云的吉祥图案,表示“慈善祥云”,等等。这些吉祥云纹,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庆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思想情感,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本书对这些传统云纹进行梳理,是为了把这些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以便更好地为现代生活服务。
中国传统人物装饰设计原理--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丛书
作者:郑军
出 版 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内容简介:
中国的人物装饰设计历史悠久,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界。首先是史前的人面岩画,这些数千年来终日裸露在阳光之下,绘于岩表之上的岩画,是人类第一等级的艺术品。另外,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中的纹样,也是我国发现的早期装饰人物之一。这些纹饰将采桑、狩猎、争战和舞乐等有机地组织在几段饰带里,以合理的穿插取得了极强的装饰效果。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瓦当,原本是建筑材料,由于上面饰有大量的表现民间市井、收割、耕种、制盐、出巡、宴乐等方面的形象,也对后世的人物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传统色彩图鉴
丛 书 名:中国传统文化图鉴系列
作者:鸿洋编著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