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通用3篇)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 篇1

太过强硬的人往往过分在意自我意志的实现,过分恪守自我的准则。性格中不掺柔软的坚硬最终会如一堵围墙一般隔绝与他人的正常交流与交往,将冷漠与隔阂一并种在人心底。海瑞有“抬棺骂嘉靖”的凌然与强硬,却没有半点柔情留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恪守三纲五常的伦理,以致将拿了男家丁一块糕饼的女儿饿死。可见,过分的强硬即意味着不知变通的固执和不懂情感的麻木,最终会如双刃剑一般伤人伤己。

但内心太过柔软同样不好,因为过分的柔软会让人丧失正确的是非观。当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均被无差别的平等对待,泛滥的爱心与同情心就廉价到无意义,一味的妥协与退让只会促使大罪恶的滋生。

由此观之,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应当如稼轩一样,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亦有“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情怀,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我们既要对大是大非的恪守,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与态度,又应葆有对风花雪月作出灵敏感知的能力。

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以敢爱而捍卫可爱。以与可憎之较量而镇压可憎之现象,以爱可爱而捍卫可爱在我们生活中的发扬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强硬,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方可凸显出真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但并非南辕北辙,事实上,他们相傍相依。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 篇2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她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得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据调查,有80%以上的考生认为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不好写,可客观评价,此题应该是一道能写并能写好的作文题。考生感觉“不好写”,可能主要是被题目指向“对待”二字难住了。“如何对待它们”,的确有点令人费解。其实,考生只要能扣住“坚硬”“柔软”与“和谐”“自我”解读,应该说是不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的。此题沿袭了近年来上海高考作文“思辨性”强的特点,材料显然蕴含着明显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教育观,可说是体现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又具有一定的“自省性”,即引导考生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个体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化“虚”为“实”,明了“坚硬的东西、柔软的东西”的具体内涵所指是准确理解题意的关键。所谓“坚硬的东西”,无非指“正直、刚强、执着、坚贞、勇敢、无畏、拼搏”等指向“阳刚”品性的方面;而所谓“柔软的东西”则无非指“善良、温和、通达、仁慈、智慧、敬畏、闲适、悲悯”等指向“阴柔”审美特征的方面。而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往往是集于人之一身的,正如孔子所说的“刚者必仁”也。所以,考生在写作中,当突出二者的这种内在联系。具体操作时,考生根据思辨作文的特点,可以分开写“坚硬”或“柔软”的力量,适当兼顾另一方面;也可辩证写统一性,突出培育和谐人格。

拓宽视野可联想到如下相关素材:“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王桀《为刘荆州与袁尚书》);“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葛洪《抱朴子·广譬》);“刚则易折,柔则常存。”(民谚);“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英国西格里夫·萨松《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和魔鬼(哲学名言)……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这篇满分作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对材料题旨精准的解读和理解的全面。“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融合,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显然,这段话对材料的解读是准确而全面的,不仅阐述了人心的“坚硬”和“柔软”的不同作用,而且精辟论述其相互关系,并归结于“造就和谐自我”这一核心内涵;“题好一半文,开篇定胜负”,应该说此文的题目和开头基本上为全文的成功定了局。

接着展开联想,引述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进行论证分析,定位于“造就和谐自我需要具备的两种品质”,阐析落笔于“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表达形象,思考充满辩证色彩。

然后,小作者先就“人心的坚硬”进行阐发,指出它“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并罗列引用李白、李贺的诗加以深化。同时还对此作辩证思考,“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表达显得甚为中肯。另一方面,又依此就“人心的柔软”进行分析,说它“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并同样以列举法阐析其作用,而且对此作辩证思考:“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这两部分虽然是分开论述,但小作者始终兼顾另一方面作辩证剖析,足见其思维的全面深刻。

最后将两方面统一作辩证归结:“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当然,精辟老练而不乏生动形象的语言也是本文取胜的重要原因,“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得体无完肤……”诵读着这样的语言文字,我们广大考生应该认识到,说理文的语言也不全是如毛主席老人家批评的“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充斥说教味儿,它也是可以有些文学意味的。

包容决定和谐合作造就共赢作文 篇3

生活中,类似这场比赛的现象还真不少:人才竞争,尔虞我诈,压价比拼……这些情况无一例外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错,就如达尔文所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然而,我认为不应该光有竞争,还要学会合作。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总想招聘一个秘书,待遇非常好,不少人慕名而去,最后经过一轮轮比拼,只余下了十个人。他们还要面临最后一关,谁先到达山峰并且和老总握手就能赢得成功。结果呢,那十个人都到达了峰顶却上不去,为什么?因为对他们而言太高,以一人之力根本上不去。这时,有一个人,他蹲下身子,让他的同伴踩着他的身体上去,其他人都在想,这人好笨,这么大好的机会要让给别人,出乎他们意料,那个上去了的人并没有去握老总的手,而是把他的同伴拉了上去。这时,他们一起去握老总的手,老总笑着说:“我等你们很久了,这个坡是我经过专门测量的,既使一个体育运动员也上不去,但两人合作却可以轻松的上来。我的目的就是想要两个真正懂的合作的人来当我的助手。‘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所以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上一篇:高中教师节心得感想800字下一篇:新视野英语第四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