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约倡议书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节约倡议书(精选7篇)

企业节约倡议书 篇1

企业节约用纸倡议书篇一

___:

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但纸张的无节制使用,毁灭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据统计,少浪费1500张纸,就可以保留一棵大树。保护环境,从节约用纸做起。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司要提倡节约,节约是衡量一家公司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公司价值观的体现。节约成本,从节约用纸做起。

我们平时使用的A4幅面70g办公纸,每张成本约为4分钱,本身并不多,更多的成本是因纸张而引起其他费用。以公司的佳能打印机为例,打印机采购价为2100元,原装硒鼓单价约410元(官方数据可打印2000页),那么每打印一张A4的成本至少为0.28元。

我们工作需用纸,但我们更要节约用纸,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在此,人事行政部倡议大家在日常工作节约用纸,下面是一些切实可行的节约措施,举手之劳,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环境、节约成本贡献一份力量。

1、将打印错误的纸张回收,已打印页面做“_”做标记,不要扔到垃圾桶,而是放到废纸

回收箱(废纸回收箱位于打印机旁),但是若为机要文件,须粉碎(粉碎机暂位于财务室)。

2、凡是公司内部需求的打印(不对外),如制度的打印、各类单据打印,均可采用废纸打

印。如要对外打印,打印前将废纸换成新的A4纸。

3、贯彻实施“不可印的坚决不印,可印可不印的尽量不印,必须印的尽量少印”的原则。

4、打印时,适当将字体缩小、页边距缩窄,这样每页纸能容纳更多内容。

5、各类图纸认真审核无误后打印,减少错误图纸打印。

6、打印各类文档前要先设置好打印区域(尤其是E_CEL表格)并预览,确认无误后再打印。

7、无法再印的单面纸不要丢弃,作为草稿纸使用。

8、开会尽量使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演示,减少会议用纸。

9、尽量使用电子邮件,减少传真用纸。将纸质传真扫描成电子版,发电子邮件,节约纸张和电话费。

10、大力推进电子化办公,大家养成在电脑上阅读而不是打印出来的习惯。

11、双面用纸。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企业节约用纸倡议书篇二

亲爱的同事们: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用纸不仅可以减少办公费用,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的最好措施之一。请不要小看一张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潺潺小溪终将汇成滔滔大河。

为此,我们倡议,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纸张、储蓄绿色,现倡议如下:

1、请充分利用集团网上办公系统,尽量减少纸张的使用;

2、请双面使用打印用纸;

3、请不要丢弃单面使用过的纸张,将其放在可循环用纸收集处,以便于二次使用。

亲爱的同事们,“厉行节约、勤俭办企”,请让我们从节约一张纸做起;“保护环境,拥抱蓝天”,也请我们从节约一张纸做起吧!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企业节约用纸倡议书篇三

亲爱的同事们:

众所周知,保护森林,减少沙化,要从节约用纸开始,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植树造林。我公司现正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大家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节约用纸活动。

据统计,回收1000千克废纸,可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节约木材4平方米,相当于保护17棵大树。一个大城市如能将一年丢弃的近万吨的废纸全部回收利用,就相当于保护了数十万棵大树。这不仅节约了造纸的财力,更重要的是间接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就可以少砍一棵树;试想想,每天一棵,两天二棵,三天三棵……,树是需要十几年后,才能长大。请不要小看一张纸,不管节约多少张纸,都要从一张纸做起,节约一张纸就是环保,保护大树,保护环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长期坚持,就可以少砍许多树,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我们的家园!

节约用纸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最好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纸张、储蓄绿色、呵护健康,现向全体员工倡议如下:

1、打印用纸须双面使用(上报材料等有特殊要求除外);

2、各部室要严格控制打印纸的用量,尽量使用无纸化办公,养成网上办公的习惯;

3、充分利用“废旧”纸张,不要随便扔掉白纸,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

4、我们应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

5、用过的纸另一面可以写草稿、便条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

6、发E-mail、或手机短信息等方式代替纸张的使用;

7、减少送贺卡,就是拯救森林,所以,我们尽量改变节日送贺卡的习俗;

8、减少不必要的用纸,如:擦玻璃,应该不用纸,可以用湿抹布和干抹布交替擦;

9、尽量不要用餐巾纸等一次性制品;

10、把废书报、废纸等集中回收再利用做造纸原料,也是节约纸,不仅可以保护森林,还能节约水和燃料,减轻造纸产生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11、拒绝过分包装、装饰的物品;

12、不用或少用贴膜纸张、一次性水杯、饮料纸包装等不可再利用的纸制品;

14、敢于同不良行为做斗争,及时反映问题,团结共进!亲爱的同事们,保护大树,节约纸张让我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四季长绿,让鲜花常开,努力开创我公司和谐美好的绿色企业新局面。

倡议人:___

企业节约倡议书 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地节能,节约型工地,节约型施工企业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事关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 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 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建筑业是高能耗行业,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当前当建筑节能被作为一件大事提上全社会日程时, 更多人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建筑物本身该如何节能, 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情况则被大多数人所忽略。这是由于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 工地的存在具有暂时性, 工地最终要被长期存在的建筑物所取代。其实, 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大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不同专业的组织调度、不同工序的先后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保管等等;小到一钉一铆的管理, 一度电、一滴水的使用都与节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不但要重点抓维护结构等“中端”环节, 还要抓工地、使用等“两端”环节, 把建筑节能工作向两端延伸, 使其涵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对建筑节能进行全方位控制, 从而把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个节能新高潮。

建设节约型工地是建筑节能延伸的方向, 节约型工地的实质就是工地节能。建设节约型工地是指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主, 在施工过程中围绕施工工地, 通过优化建筑施工方案, 强化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开发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注等方法, 运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手段开展节能工作, 以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要求, 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要创建节约型工地必须先创建节约型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既是建筑产品的创造者, 也是消耗资源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单位。

一、提高节能意识是创建节约型工地、节约型施工企业前提

必须将施工讲节约, 企业讲社会责任的意识融合到管理与项目实施过程中。

意识不到位节能就是空谈。建筑工地节能是一件大事, 但是目前施工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工地的节能问题, 或是对工地的节能意识不到位, 而导致很多工地在更换了节能灯、节水龙头后仍然有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

二、加强精细和科学管理是创建节约型工地、节约型施工企业的手段

(一) 坚持策划先行, 为节约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工程特点, 编制优化施工大纲和临时设施布置方案;注重施工方案过程中的优化;加大“四新技术” (即高分子防水材料、施工中积极采用计算机信息化、CAD辅助设计系统等) 的应用, 实现集约化施工;实施质量创优目标管理零整修。

(二) 加强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意识和节能意识, 为节约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充分利用自有物资, 加强调剂利用;结合工程特点,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节约施工密切相关, 一方面要结合工程特点, 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 另一方面, 要针对新型材料技术相对不成熟的情况,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改进和完善各项相关技术和工艺;在适当范围内加强和推广刚模板的使用, 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成本, 节约木材资源。

(三) 加强现场管理, 减少施工浪费

一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特别是大型和特大型总承包工程, 要根据现场实际, 合理安排施工搭接, 避免各专业工种进度发生冲突, 使有限的施工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健全完善现场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特别是对商品混凝土、砂石料等大宗材料要落实专人进行验收和监磅,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 加强经济预算和监控, 为节约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方面要抓好管理费用支出的预算管理。做到每个部门、每个项目都有一张预算单, 按预算单控制费用支出, 并实行节奖超罚措施, 逐渐在各个职能部门形成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是抓好施工过程中资源损耗的监督。审计科除了要抓好基层单位、项目体的日常经济效益审计外, 还应定期深入现场, 对钢筋、混泥土以及周转设备材料的耗用进行监督, 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堵塞漏洞, 防止能源的浪费;再有就是推行信息化建设, 依靠现代化手段降低管理成本。

三、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是创建节约型工地、节约型施工企业的有力保障

“除了意识不到位外, 实现工地节能必须要建立起足够有效的激励和制裁机制, 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目前建筑工地还没有普遍形成一种节能氛围, 与没有一个衡量节能与否的量化标准、政府以及企业没有出台足够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制裁政策有关。

(一) 地方政府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

部分地方政府对推行节能强调的不够, 对建筑节能发展趋势认识还不到位, 建筑节能是所有节能项目中最具有潜力的,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已经占整个节能余地的40%;对建筑节能的考核也没有纳入政府层面, 必须把建筑节能指标体系层层分解, 形成强大行政管理压力, 使得所有政府组织和政府公务员关注建筑节能。

(二) 建筑节能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

在法律层面上我们针对能源法和民用建筑条例需要制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而各地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的配套措施;在经济层面, 建筑节能工作要实现由单纯政府强制推进转变到政府监管与市场管理上。

四、结束语

报纸印刷企业如何做好纸张节约 篇3

要搞好纸张节约,首先要搞清楚纸张在报纸印刷企业里的流通过程(如图1所示)。

纸张节约的关键环节

从上述流通过程中不难看出,纸张在报纸印刷企业的流转其实就是一个进口、两个出口,即纸卷通过材料供应部门进入印刷机台,再通过印刷生产将大部分纸张转化为报纸成品交给客户流向市场,其余部分纸张转化为废报和筒芯进行回收。整个过程涉及4个关键环节:材料部门对纸卷的采购和验收,印刷机台的报纸生产,报纸成品的规范准确交接,机台废报和筒芯的精确定位回收。只要把握住了这4个环节,报纸印刷企业的纸张节约便大有作为。

1.材料部门对纸卷的采购和验收

①纸卷的采购。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纸卷质量对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②纸卷的验收。材料供应部门要做好纸卷的质量检验,对纸卷的品牌、克重、等级、规格、纸品外包装、纸芯等都要做严格的抽样检查与校对,尤其是克重和纸芯。纸卷克重的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用纸数据的真实性,而纸芯的质量会影响印刷生产的连续性。

③纸卷的存储和转运。纸卷存储环境要求恒温恒湿,存储时间也不能太长。纸卷含水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跑规、断纸而造成废报。因此,纸卷应尽量提前24小时送到印刷车间,以适应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同时,在纸卷从仓库到印刷车间的转运过程中,铲车司机一定要轻拿轻放,减少纸卷不必要的损伤。

④对破损纸卷的取证、理赔和前期处理。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纸卷破损,要做好证据采集和理赔工作,尽量减少损失。另外,还要将破损纸卷提前处理到位,因为纸卷一旦到达印刷机台,机台人员是没有时间来处理问题纸卷的。

2.印刷机台的报纸生产

印刷机台的报纸生产,是纸张节约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印刷机台将纸卷转化为报纸成品的比例水平,直接决定了纸张节约的高低水平。这个环节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①做好纸卷的上机处理,减少白破的产生。纸卷到达机台,首先是将纸卷装上纸架,并搞好病纸修复。对于纸库发过来的问题纸卷,看纸人员要认真检查、及时处理,并在保证印刷要求的前提下,处理时尽量减少白破的产生。比如纸卷边上的小破口或紧边就用刀削平或用水润湿,而不是简单地直接撕掉。

②减少开机废报。生产废报绝大数都来自开机报。因此,印刷机台做好纸张节约的重点工作,就是严格控制开机废报。一般而言,开机废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

工艺质量问题。前面工序遗漏的一些工艺质量问题和装版错误,往往只有在开机打样之后才能发现,而且发现得越晚,纸张浪费就越大。

印版问题。印版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印版起脏、版孔打歪、印版划伤等,导致停机抹版、补版,产生不少废报。因此,从制版、弯版、装版每个步骤都要认真负责,仔细检查,才能有效减少停机次数。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导致的开机停机有很多,主要是套印不准、三角板或折页机裁不断、不上水或不上墨等。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机台设备维护保养要做到位,调整好印刷压力;另一方面要求操作人员开机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状态,提前排查故障隐患。

印刷工人操作问题。操作问题主要取决于印刷人员技术能力和操作习惯。现在报纸往往版面多、彩版多,任何一个版面有问题整张报纸都作废。操作人员技术不佳,或者习惯开机就提速等,都会产生大量废报。

③减少生产中废报的产生。生产中的废报主要来自3个方面:断纸、质量问题和设备故障。

断纸。断纸的危害很大,除了影响报纸出版时效外,还会造成材料浪费。以32版《楚天都市报》为例,断一次纸,二次开机约产生l000多份废报,也就是大约100多公斤的纸张浪费。有时造成次生危害,如压坏橡皮布,一块橡皮布就是千元以上。严重者还会损坏胶辊,那危害更大。所以,要认真做好纸卷检查和换纸准备,密切观察纸架运行状态,尽量减少断纸次数。

质量问题。一般报纸印刷到中途,样报取存之后,操作人员就放松了警惕,疏于抽样检查,往往就会导致质量问题,如糊版、白版、破版或者跑规等,这些都会造成废报。

报纸印刷生产过程中,设备上印刷张力的大小、墨辊的传墨性能、滚筒的压力、折页机的调整、计数器的准确性、堆积机是否顺畅,以及气路、电路、水路工作正常与否等,都会影响生产进程和纸张节约。

④减少纸芯的浪费。一个完整纸卷,经过印刷机台使用后,最后剩下一个带有余纸的纸芯。减少纸芯的浪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纸芯上的余纸,提高纸卷的利用率。

一是尽量降低换纸纸芯直径设定值。按照换纸程序,当旧纸卷的纸芯直径达到预定设定值时,纸架就启动换纸,切断旧的小纸卷,换上新的大纸卷。一般而言,纸架大多设置的自动接纸直径是110~125mm。而据机台测试,筒芯直径为102~110mm的也可以成功换纸。因此,在保证成功换纸的前提下,我们应不断尝试降低换纸设定直径,以最小的纸张浪费找到最优的换纸直径。

二是千方百计地用完小纸卷。有时因为质量问题或者用纸规格转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形同鸡肋的小纸卷。不用的话,还没有达到换纸直径,浪费较大;用的话,小纸卷穿纸不方便,换纸也有风险。这就需要机台不怕麻烦,想办法用掉这些小纸卷,或者在运行速度不高、张力反应不灵敏的小机台上使用,尽量减少浪费。

3.报纸成品的规范准确交接

报纸印刷完毕,将直接交给客户或通过邮局和发行公司流向市场。在交报时,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给足印数和放数,尤其是放数既不能少给也不能多给,尽量减少浪费。

对于那些边印刷边发行的报纸,还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严格规范交报程序,做好详细记录,理清交报数据。尤其是有自动邮发系统的生产现场,报纸计数依赖于电子设备,要实施必要的人工辅助手段,综合比较印刷机台计数和邮发系统计数,减少数据误差。特别是在邮发系统程序报错或推报窗口出现故障时,此时电子计数数据失真,必须加强与发行方的沟通协作,认真细致地做好人工数据统计,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误差。

nlc202309040318

4.机台废报的精确定位回收

对于印刷后产生的废报、白破和铜芯,印刷机台要及时交给材料供应部门进行回收。这里所谓的精确定位,一方面是指数据要准确,废报要称重,铜芯还要计数,不能随便入库;另一方面是指要正确对应到各个机台,不能张冠李戴。这样,印刷机台和材料供应部门各自建立详细明确的用纸台账,做到心中有数。既方便查找问题,又利于评价考核。

影响纸张节约的相关因素

通过分析纸张节约的关键环节,直接明了地就可以看出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纸张节约。

材料的使用性能。印刷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纸张、油墨、PS版、润版液等,其使用性能的好坏均对报纸印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纸张节约。哪怕是换纸所用的小小双面胶,质量若不过关就会导致换纸断纸。

设备故障。印刷设备故障往往都会导致停机,不仅产生废报,还影响印刷时效。

质量问题。不管是上道工序的质量问题,还是印刷生产中的质量问题,都会造成浪费。轻则几捆废报,重则全部重印。

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都会直接影响报纸印刷的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

提高纸张节约的具体措施

明确了哪些因素影响纸张节约,就能采取相应措施对症下药。

合理采购原辅材料。在材料采购中,不能一味地考虑采购成本,还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效果。采购后,要跟踪调查使用效果,多听取印刷机台的参考意见。

大力搞好设备管理。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按照保养手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实施科学、实用、合理的检修计划,定期更换易损元件,有效控制和提前排除设备故障,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对故障作出分析、判断,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并依此建立详细的设备维修档案,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强化质量监督控制。整个印刷过程,包括前期文章编校,印刷厂的照排、制版、弯版、装版、印刷,各个环节都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尤其是作为生产终端的印刷机台,开机要严格实施签样制度,认真对照传版说明,避免质量工艺差错;印刷中勤抽样、勤调控,杜绝生产废报。

严格实施成本考核。纸张节约要领导重视,广泛参与。报纸印刷企业内所有对成本负有管理责任的车间、部门,都应根据事先制定的定额标准和成本目标进行考核。这样,有关部门才会在生产中适时干预调整,挖掘自身成本控制的潜力。考核的重点,就是利用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调动印刷机台的积极性,真正发挥考核对成本降低的先进性作用。

深化利用新技术。一些像自动套准装置这样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的利用,往往会给纸张节约带来很多惊喜。例如CIP3油墨预设技术,它直接根据版面图文数据在印刷机开机之前就将版面墨量调整到位,提高了报纸印刷质量,减少了开机废报。原来手工调墨需要2000份左右的开机废报,使用水墨预置后大约只需600份左右,大大节约了纸张。

持续提高操作人员职业素质。印刷设备每一次从开机到第一份合格报纸产生,都要产生一定的废报。唯有操作人员具备先进的操作理念和过硬的生产技术,报纸印刷才能更趋于稳定快捷,从而减少物料的浪费。为此,报纸印刷企业要培育职工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习惯,不断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水平。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印务总公司

节约倡议书 篇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总书记明确要求: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值此XX年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之际,我们向全社会倡议:从我做起,节约一粒粮。

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爱粮节粮成为社会优良风尚。媒体将爱粮节粮作为经常性的宣传内容,报道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粮食的行为。单位、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采取适当方式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爱粮节粮教育,持续抓好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团日、队日活动,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节粮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广大干部群众把爱粮节粮作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内容。

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养成节约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广泛深入开展“爱粮之家”和“节粮小窍门”评选活动,引导更多家庭精打细算、科学用粮,粗细搭配、注重营养、健康饮食,不过分追求米面的“精、白、亮”。外出就餐不过度消费,剩饭剩菜打包带回,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等活动的节约措施,杜绝任何形式的食物浪费。切实抓好在全国大中学校开展的“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等活动,把学校食堂建成爱粮节粮的典范,引导幼儿园、托儿所和各类学校爱惜粮食、健康消费。单位食堂和各类餐馆、饭店要认真执行配餐规范和用粮标准,堵住各种浪费粮食的漏洞。

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粮食生产、流通、存储、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引导和帮助农民做好粮食收获和储存,努力做到颗粒归仓。流通和仓储企业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科学储粮、节粮减损的能力和水平。粮食加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提高成品粮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条,搞好原粮综合利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努力使爱粮节粮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国家粮食局 农业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节约倡议书 篇5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 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也最少倒掉约 2 亿人一年的食物。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 1 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 6 秒就有 1 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所以浪费粮食可耻,餐桌上的浪费更是不应该。作为这座城市的市民,我们应倡导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和生活,特此发“光盘行动”倡议:

一、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奢侈浪费。

二、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三、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四、提醒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五、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六、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企业取代市场节约了什么成本 篇6

关键词:企业,市场,交易成本,隐性契约成本

一、导言

自从1937年罗纳德·科斯 (Ronald Coarse) 发表《企业的性质》以来, 围绕企业产生的原因、企业规模与边界、交易成本等问题的探讨论从未中断。交易成本是什么, 企业是否因交易成本而产生, 企业内化市场行为是否真的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企业的边界和规模是否如科斯所言由交易成本决定, 诸如此类问题, 后继的经济学家却对此各抒己见, 难以达成共识。更为重要的是, 虽然从科斯开始, 阿尔钦安 (Alchian) 、德姆塞茨 (Demsetz) 、张五常 (Steven Cheung) 、诺斯 (North)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等关于什么是交易成本都有自己的一番解释, 但对于企业运行有哪些交易成本, 市场运行需要哪些交易成本都没有明晰的说明。本文旨在从《企业的性质》开始, 梳理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各位学者对交易成本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为交易成本定义概念, 进而揭示企业和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 指出企业内部化市场行为在什么方面带来的成本节约。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成本节约依然是一个定性的判断。关于交易成本, 至今没有完善的算法和模型能够对其进行准确衡量。原因其一, 交易成本其实是制度成本, 那么究竟哪种制度是最优的制度, 无法解决也就丧失了衡量的标的物;其二, 对于制度的每个组成部分, 哪些是必要交易成本, 哪些是非必要交易成本, 也没有定论。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解释, 目前能够得到的一种结果很可能是一种“满意解”:A制度优于B制度, 但A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很快又会被其它制度所取代, 这就导致目前交易成本的节约只是一种相对节约。关于交易成本, 罗纳德·科斯于1937年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 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费用, 最明显的就是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在《社会成本问题》中, 科斯对交易成本进一步补充为“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与“利用价格机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费用”。阿罗 (1969, Arrow) 则在广义制度背景下提出“交易成本概念”, 从“交易活动是构成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这一制度经济学的根本认识出发, 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 使“交易成本”作为一个术语真正出于制度分析的中心地位。关于交易成本定义, 笔者更倾向于《交易成本的本质》中的定义, 它是对以上几种意见的综合。《交易成本的本质》指出:交易成本的本质就是与交易有关的制度运行成本, 它分为必要交易成本和非必要交易成本。企业和市场都是一种制度。交易成本存在的理由有三个:与交易有关的制度的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备问题;人的有限理性和趋利性。根据交易成本的定义和其存在理由, 不难发现,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而存在, 需要必要的制度构建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一旦制度得以建立, 制度的运行也就需要一定的成本。当市场中没有企业时, 为维持企业运作的成本当然也就不存在了。在此基础上, 笔者借鉴《交易成本的本质》对交易成本的定义, 认为所谓交易成本, 就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或者是市场交易行为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制度成本。这种制度成本有时候包括一部分非必要交易成本, 如代理成本。因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 某部分非必要交易成本比另一种制度体系下的成本更高, 带来的效果可能也更好。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析情况下, 企业更能持久有效经营一样。任何一种制度都包含一定的非必要交易成本, 非必要是相对于理想世界而言, 而现实世界根本不可能实现, 因此也可以说, 非必要交易成本是对不完全世界的一种妥协。当然, 这里的企业代表的是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的企业, 以排除可避免的低效率带来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必须区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别。如生产十辆汽车需要10吨钢材, 但甲公司在自己的组织结构上基础上需要两个管理人员, 而乙公司在自己的组织结构基础上需要四个, 前者代表生产成本, 后者则是交易成本。自然而然, 这种对比会让人去比较企业运转的成本与企业所取代的部分市场行为的成本之间的大小, 以此判断企业存在的原因和意义。那么企业和企业所取代的那部分市场在运行中各自需要哪些成本呢?

二、市场与企业运行成本及比较

(一) 市场运行成本

正如张五常1983年在《企业的契约性质》所描述的那样, 假如市场中不存在企业, 而只有类似于封建社会中的家庭生产地单位, 市场的有效运行会产生四种成本, 即缔结契约的成本, 产品属性信息的获取成本, 考核的成本和计酬的成本四种。在不存在企业且每个个体只能进行简单生产 (如果能完成许多个步骤协作生产的话, 个体生产单位将会与企业无异) 的情况下, 如果一件产品有Y个生产步骤, 那么就需要Y个生产者完成。为了保证整个生产的持续进行, 每个生产者必须与产品下一步骤的生产者签订契约, 否则某一步骤的生产者很可能生产出无人问津的半成品。极端的情况下, 每一步骤的生产者需要与除了自己之外的其它任何步骤的生产者签订契约, 因为任何一个生产环节的中断将导致最终利益的无法实现。当需要签订如此多的契约时, 契约成本的水涨船高也就在所难免了。这里的契约成本包括组织谈判、为谈判所获取信息的成本。正如威廉姆森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所言, 企业相对于市场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激励措施, 这种控制力和激励措施源于从企业内部能比从市场中获取更优质、多丰富的信息。市场生产中难以驾驭的信息导致的信息成本成为分散生产者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且, 生产越分散, 需要控制的环节就越多, 失控的概率增大, 违约风险带来的风险溢价成本构成市场生产中的另一大成本主体。与之相对, 在企业生产情况下, 企业家或者雇主只需要同时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进行谈判, 采用标准化的契约, 以取代市场过程中的一系列契约, 带来的成本节约。产品信息的获取成本、考核的成本和计酬的成本伴随于复杂的生产过程和一系列契约而产生。当复杂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市场而不是企业中进行分散生产时, 就需要各个生产者对其它生产者的产品进行鉴别以确保质量合格、对生产者的付出进行考核以对其支付, 对产品价值进行判断以给定出价。如果半成品的价值、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付出可以准确无误的判断, “无形的手”完全可以取代“有形的手”, 这在张五常提出的计件生产中可以看出。问题是, 产品是根据其对消费者的效用而判断其价值的, 半成品虽是作为最终产成品的组成部分, 却因为对于消费者没有价值而难以在市场中进行合理定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必须通过上文所说的契约方式产品其它环节的生产者签订昂贵的契约合同, 已达到对半成品质量和性能的控制, 契约成本由此产生。不难看出, 内部转移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 具有更大的优势。同理, 劳动者的付出也无法根据半成品的产量来合理估价, 最终消费者可能不会购买该产品, 或者为防范风险而出价过低。如果通过契约协定来规定产品的质量和交易双方的权力,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又会直接导致难以为继的高昂契约成本。相反, 在企业生产中, 企业无须衡量每一步骤、每个劳动者的成本, 只需要根据最终产品来定价, 即计件生产, 省去了中间繁冗的考核和计量环节, 并通过出售产成品实现收益。张五常正是基于这种“计件制”思想来阐述对企业规模和边界的理解, 完善了关于《企业的性质》的讨论。过程的简化、中间环节的减少, 这些市场行为的内部化过程, 就是成本的节约过程。

(二) 企业运行成本

早在《企业的性质》中, 科斯就提到企业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会在企业内部产生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并且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上升, 企业的扩张行为使得组织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同内化市场行为所带来的收益相等的点趋于平衡, 也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点。1972年,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 (Alchian and Demsetz, 1972) 从企业的产权结构的视角研究了团队生产的组织变迁。发现企业的产权结构化可以视为为了克服团队内部各种要素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内生的偷懒和搭便车动机的一个“解”。偷懒和搭便车行为会带来企业生产的低效率, 与低效率相伴而生的就是高成本。为了比较不同组织的交易成本, 作者列举了利润分享企业、社会主义企业公司、互助和非营利性组织、合伙制组织各自的特点。提出企业监督者对剩余索取权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团队生产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毫无疑问, 监督者往往就是雇主或者企业家本人。因为只要有任何其它非所有者或者是监督者与其分享剩余索取权, 监督者本身也将会产生不利于企业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企业所有者都是监督者, 那么企业内化部分市场行为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为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取代意味着高昂的契约成本、信息成本以及衡量成本的节约。现实情况是, 企业所有者不一定具有监督者所需要的素质和职业能力,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成为现代公司制的一个特点之一,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则又产生了代理成本问题。1976年, 迈尔克·詹森和威廉·梅克林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中指出了企业存在的另外一种成本, 即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它是企业运行的代价,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代理成本包括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股权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以及剩余损失三种, 债权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债权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导致的机会财富损失、由债务持有人和所有者———管理者 (即企业) 承担的监督支出和约束指出 (保证指出) 以及破产和重组成本。监督成本是指所有者为了限制代理成本的发生, 与经营者签订尽可能详实的契约以及设置相互制约的机构以遏制经营者的自利行为而发生的。约束成本则是经营者为了防止所有者对经营活动的过分干预以及对自己的报价过低而对经营活动做出保证而发生的成本。不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环境的高度不确定,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行其道, 制定完善的契约往往得不偿失。代理成本的存在使企业价值远远偏离于经营者———所有者为一体时的价值。值得说明的是, 这里的所有者具有平均水平的经营能力。此外, 与监督成本、约束支出相比, 事前投资的减少对企业价值造成的损失则更是令人触目惊心。1990年, 奥利弗·哈特与约翰·穆尔在《产权与企业的性质》中试图通过产权论述来说明企业的规模问题。在此过程中, 作者对资产专用性、事前投资以及剩余控制权之间关系的阐释进一步说明了代理成本中的剩余损失的严重性。所谓剩余控制权, 就是对最终资产的控制而对收益所拥有的排他性权力。通过对资产的控制, 资产所有者可以达到对员工的控制, 原因在于员工没有生产设备将无法取得收益。相对于剩余收益权, 剩余控制权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因为, 当资产得不到保障时, 资产产生的收益很容易被转移给经营者个人而非资产所有者, 剩余收益权也就无法得到保障。作者认为, 事前投资和专用性资产决定着剩余控制权的归属问题, 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具体而言, 当一群投资者投资于一个项目时, 最重要的投资者应该掌握剩余控制权。如果所有的投资者同等重要, 那么他们就应该共享控制权, 并利用“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进行企业间的运作。其中的逻辑是只有当投资者能够在未来控制项目投资所带来的利益分配, 防止利益稀释行为的发生, 他才会受到足够的激励在项目早期进行充分的投资而带来未来收益。否则, 他会减少投资, 以抵消未来收益稀释对自己产生的消极影响。资产专用性和事前投资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所谓资产专用性, 即某一资产只有与某一所有者相结合才能为企业组织带来收益时, 剩余控制权应该由该所有者控制。如果掌握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无法控制剩余控制权, 企业甚至不能产生实现资产带来的价值增值。这种产权契约的不完善性对投资的扭曲带来的损失也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交易成本。可见, 无论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团队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还是迈克尔·詹森和威廉·梅克林提到的代理成本或者哈特和穆尔阐述的剩余控制权对事前投资的影响, 它们都说明企业对部分市场行为的内化, 可能减少了部分交易成本, 但与此同时, 企业运行也是代价高昂。

(三) 企业与市场相比的成本节约

即使科斯已经意识到, 企业在减少交易成本的过程中会带来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 或许是意识到市场交易中契约成本、对产品属性的衡量成本、为了解产品所需要的信息成本, 科斯认为企业对市场行为的部分取代将减少交易成本, 并认为交易成本的减少推动企业的产生。不过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詹森以及哈特等的研究来看, 企业的运行成本, 尤其是代理成本远远比科斯所意识到的成本更为高昂。企业运行的代价既然如此巨大, 为什么企业依然存在呢?与分散的个体户生产相比, 企业生产可以带来规模效应和协作效益, 降低总体生产成本。不过, 将企业与市场相比, 应该是比较它们共有的部分, 而不是此有彼无的组成部分, 这种比较上市了可比性。在企业和市场都具有的成本组成部分中, 最为关键的就是契约成本。市场中由于各个生产环节彼此孤立, 契约较为繁琐;企业则是签订一揽子标准契约。所谓标准契约, 主要是指企业家能够以几乎相同的契约解决生产要素问题, 如与员工签订的契约。为了具体说明契约与市场之间契约成本的不同点, 这里将契约成本分为显性契约成本和隐形契约成本两部分, 而更为重要的是隐性契约成本。显性契约成本, 即需要与各个分散的生产者进行谈判所带来的成本。这种成本或高于企业的承受能力, 或低于企业的承受能力, 它取决于谈判的结果, 前者对企业不利, 或者对生产者不利, 是一种零和博弈。不过, 当企业能够比较准确地度量产品的生产成本时, 显性契约成本并不能成为企业存在的理由, 也不会带来成本的节约。基于这个道理, 许多网络型组织一般只保留核心的研发团队或者营销团队, 或二者兼而有之, 其它业务则全部外包而不是内部化为企业自身的组成部分。换言之, 由于显性契约成本能够准确衡量, 企业可以准确衡量生产过程中各中投入要素的贡献, 因而能够控制成本。对于可控状态的成本, 为了节约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 企业不会将其内部化, 而是以完备的刚性契约代替。张五常用来解释《企业的性质》的“计件制”, 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显性契约成本不同, 所谓隐性契约成本, 即发现价格的成本, 信息获取成本, 或者是对于投入要素的衡量成本, 也即完备契约无法准确计量的成本。当生产环节及其复杂时, 需要对每个环节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计量, 以计算出成本, 与上游或者下游的供应商进行交易。如张五常在《企业的契约性质》中所言, 如果给一个房间铺地板, 分为买木头、制作地板、铺地板三个环节来进行。对于客户而言, 由于不知道每个环节投入多少成本和劳动, 成本就无法核算。如果客户采取另外一种方法, 即按每平方米支付一定的价格, 问题就变得很简单。简而言之, 当企业无法衡量每种投入要素贡献大小的时候, 要制定一份详尽的契约使缔约双方满意势必成本过高, 甚至超过代理成本, 这种情况下企业取代市场, 让监督者直接监督生产者的行为, 将会降低交易成本。其中的逻辑同样可以用网络型组织来阐明。网络型组织中, 研发团队的努力成果和程度无法像一般计件产品那样衡量, 因为研发成果的产生是有巨大风险的, 即使付出大量劳动, 也不一定能够获取期望的结果。没有产生结果不代表研发队员没有付出劳动。让员工分散自由进行研发, 如分散在家里, 然后购买研究人员的成果, 即市场化生产, 不仅没有规模效应和协作效应, 且由于研究的风险问题, 难以给研究人员确定报酬。如果没有研究成果, 就不支付报酬, 研究活动的正激励将为灵。如果是这样的话, 今天的世界就没有什么高科技。这样情况下, 让研究人员集中开发而不是分散开发就很有必要。

三、结论

事实上, 市场上几乎所有与制度有关的成本都可以归结为隐性契约成本或者是显性契约成本中的一种。如果人充分理性、市场完善、信息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不复存在, 契约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无谓损失。当信息对称、市场完善时, 显性契约成本就居于主导地位, 隐性契约成本则无需考虑。可衡量性意味着可控性, 显性契约成本的可衡量决定了市场中的分散生产是最佳生产模式, 因为它可以避免持续困扰现代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然而, 这只是一种假设, 人的有限理性和趋利性, 信息的不对称, 以及类似于人力资本、半成品价值等要素或要素属性客观计量上的困难, 决定了企业内化部分市场行为, 用一系列标准化的契约来取代市场中纷繁不同的契约, 从而带来成本节约。因而本文在比较市场化生产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 认为企业内化市场行为带来的成本节约聚焦于隐性契约成本的节约。它有助于交易双方通过成本低而信息完备的契约, 来避免企业生产中的巨大代理成本。这也说明企业内部化市场行为的过程中, 对市场契约的取代程度越大, 节约的成本也将越多。也就是说, 各个企业有不同的成本水平, 并非简单的而非法, 要么让企业生产, 要么让市场生产。现代企业将部分业务而非全部业务外包, 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本文主要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学派主要学者对交易成本的研究成果, 对企业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的一次探究。这种探究由于目前交易成本的构成依然没有定论而无法衡量, 所以本文并没有计算出两种生产方式下各种交易成本为多少, 只是社会生产节约成本指出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费方域:《企业理论:合同轮视角的回溯》,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第3期。

[2]奥利弗.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斯腾著, 李自杰等译:《交易成本经济学》,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Alchian Armen, Harold Demsetz.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

[4]R.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 New Series, 1937.

[5]Oliver Hart;John Moore,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6]Michael C.Jensen AND William H.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浅析如何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 篇7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煤炭资源利用率低,同时煤炭企业的耗电高、材料消耗高、资源闲置率高等状况,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煤炭企业成本偏高。由于煤炭企业的产品质量主要由地质条件决定,是先天性的,无法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只有加强成本管理,实施低成本战略,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资源利用能力,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1.节约管理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企业的产出等于企业的 收入。因此,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收益,企业必然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产品成本上,而陷入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为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确信息。

2.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煤炭企业长期受资源生产型组织管理机构的制约和影响,成本意识不强,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受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固,成本管理意识淡薄,重投资、重技术、轻成本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不注重煤炭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忽略成本管理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一些企业一直把成本管理作为财会部门或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

2.2成本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科学的有指导意义的原煤成本计划。虽然一些煤炭企业采取了硬性的成本管理指标约束制度,但规划与预算指标的不科学、不公正,严重影响了各级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阻碍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经营实践。不少企业编报的成本计划只限于上报,而不能很好地指导本单位降低成本;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成本管理制度,甚至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求形式,不讲实效;有些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虽也实行了成本指标分解,但考核的只是实物量指标,即使考核价值量指标,也只是一种账外核算。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无法真正实施成本管理责任制。

2.3成本核算方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采用的是以最终产品为惟一对象的会计核算法, 成本核算只停留在最终产品这一层次上,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生产作业环节,不能为企业的生产作业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局限于提供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生产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2.4成本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成本的管理没有切实贯穿于从煤炭资源设计开采到产品产出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设计开采过程、供应过程和销售运输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设计开采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忽视事前、事中管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

3.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3.1实行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从成本管理角度看,原煤生产过程可以分为掘进、回采、运输、提升、通风等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尤其掘进费用对成本影响较大,可以把每一个生产作业环节确定为一个成本中心,先按环节归集作业成本,实现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把各环节的作业成本汇集到原(选)煤以计算最终产品成本,因此,煤炭企业完全可以把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理念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思想。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会使人更深入地了解煤炭企业的成本结构,其不仅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而且通过落实成本会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管理的水平,有利于从各生产作业环节降低成本,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为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创造条件。

3.2成本管理是全员参加的成本管理

煤炭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密切相关,他们都应对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成本管理不单是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不只是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企业内部每一部门和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实施者。为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成本管理意识。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思想,有效地调动全员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成为全矿员工的共识。

3.3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

建立责任目标成本管理机制,以加大承包责任机制和风险收入机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细化成本承包考核,做到层层分解落实,实现了考核范围和成本费用指标的闭合管理,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针对煤炭企业原材料不构成产品且可回收复用的特点,可建立健全材料消耗管理制度,实行材料消耗承包,加大对材料回收复用的力度,财务部门对各生产职能部门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考核,把材料费承包和推行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横向、纵向双向考核。

3.4成本管理是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上一篇:2024电子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青春与韶华的600字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