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苦乐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苦乐(精选11篇)

读书苦乐 篇1

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文意,弄懂本文论述的重点。

教学重点:对文章关键句进行揣摩、理解、体会写作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宗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书苦还是读书乐?讨论

二、作者简介

杨绛 原名杨季康,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著有《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她与丈夫钱钟书都是喜欢读书,对读书生活情有独钟的人。

三、文本研习

阅读课文第1段,你认为作者对苦读的态度是怎样的?

1.作者先肯定读书当然要下苦功夫。

2.但否定那种为世俗功利而读书的态度。

四、体味语言

1.作者举陶渊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轻嘲当世的弊病。这是杨绛语言的特点,讽刺点到即止,绝不批判到淋漓尽致。

2.分辨“下苦功夫”和“苦读”的区别。

对下苦功夫,作者是赞同的,认为读书就要用功,而对苦读,作者是不赞同的。因为苦读不符合作者对读书的认识,作者认为应是乐读书,而不是苦读书。

作者的读书之乐有哪些?

1.乐在其中:是身心的自由投入。

2.乐在可以自由地拜见、请教古今中外的师长和学者。

3.书籍包罗万象,读书可以去除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

五、拓展延伸

读书境界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弗朗西斯·培根的这句名言被很多人当作读书的动力。

六、作业

读书苦乐 篇2

一个爱好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充满灵气,行动就会洋溢着朝气, 生活起来就会多些生气。好读书,自然能体会到读书好;认识到读书好,也就能培养好读书的习惯。

读书可以兴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伏尔泰说过:“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你输了, 而在于你差一点就赢了。”

读书战胜恐慌。70年前,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 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只有读书,才能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行得更稳。

读书塑造人格。黄庭坚认为:“士人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培根也曾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周密,博物使人深沉,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锻炼意志。王国维认为: 成大事业者,需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mò)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lán)珊处”。

读书乐,乐读书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策略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

一、阅读前(pre-reading)——拓展促阅读

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余文生,2008)。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英语教师也常常遇到此类问题,用学生不熟悉的主题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语篇理解与词汇学习方面困难很大。阅读前的拓展阅读(pre-reading)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跟语篇有关的背景知识。以话题教学Animal为例,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教师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合作写有关动物的小诗。如:In the zoo, I can see tigers. I like tigers. It has strong legs and sharp crawls. They eat meat. And we do, too.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对动物园里动物的巨大兴趣,也让学生对动物园的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文章Animal的阅读做好坚实的铺垫。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过程技巧与方法的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皮连生,2011)。因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能力的策略

1.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因教学内容较多,时间经常是紧迫的。很多教师在文本阅读后马上提问,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就会缺乏深度。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如在Talking About the Rules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What rules can we find in the park?”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语篇,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新单词并画线。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从而回答问题。而在此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全面、准确,这正是经过思考与提炼的结果。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可以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却较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策略

1.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

除了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阶段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

第一阶段:在学生完成第一遍阅读(first reading)之后,可以设置事实性的问题。这种题目可以在语篇中直接找到答案,不需要经过推理或总结.

第二阶段:在学生完成第二遍阅读(second reading)之后,设置推理性的问题。学生必须通过上下文的理解,结合故事的背景知识,读出文本的潜台词,从而推理出正确答案。

第三阶段:在学生充分理解语篇的情况下,设置更高层次的问题,即应用性的问题。这种问题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自身经验和价值观进行判断,评价和总结。

经过这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学生没有感觉到很大的困难,反而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乐在其中。

2.逐步渗透难点词、短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阅读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它们逐个进行教学。 如在 Talking About the Rules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词组all over,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话让学生利用语境,猜一猜all over的含义,然后通过课件向他们展示香港公园中无处不在的各种标志牌,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掌握这词组的意义。

3.设置类型丰富的小活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小活动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如结合课文内容的chant、sing a song、play riddle games、role-play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在将要疲软时又被调动起来,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阅读后(post-reading)——语篇的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

(一)选择课堂教学的拓展语篇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上完Talking About the Rules 后,我为学生提供以下语篇:Classroom Rules,Library Rules,Zoo Rules。

这样,语篇中的句型内容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紧紧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二)进行各种各样的阅读后的活动

阅读后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后活动可以是:

(1)角色扮演;

(2)把不同故事段落进行排序,组成一个逻辑清晰的故事;

(3)听故事更正故事中错误的部分;

(4)给故事写一个新的结尾或续写故事;

(5)把故事做成一本故事小书。

总之,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葛文山.“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以一节评优可的教学设计为例”.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

[3]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中国教育学刊,2008(11).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肖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读书苦乐阅读试题及答案 篇4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语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呼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读,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懂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可惜“串门”只能“隐身”,“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蓄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精神享受”该不是一回事?

阅读题:

1.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以陶渊明为例,意思是想表现什么?结合全文回答。

2.“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请阐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3.在第四自然段中,“天涯若比邻”在文中的意思是:

4.文中所写的读书的乐趣在于:

参考答案:

1.我读书不是苦读,是乐读,与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回事。(意思对即可)

2.无拘无束地阅读,自由自在地思考。(意思对即可)

3.在书的世界没有阻隔,足不出户,也可随时阅读,随时拜师求教。(意思对即可)

读书苦乐 篇5

一、以“境界”为最上,提升读书层次

在本书中,作者潘裕民从“读书是最美好的事”的议题入手,认为读书的意义有“宏观”和“个人”之分,进而指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他看来,“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精神旅行”,诚然如此。世人皆在找寻快乐,殊不知快乐就在书中。

在谈到读书的作用和目的时,潘裕民认为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引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先生的一段话:“人可以带着目的读书,但不能太有目的,正如可以带着目的与人交往,又不能总带着目的,否则会很可怕。”应该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阅读快餐化、功利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劝诫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潘裕民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和写作,还积极参加各种读书交流或文学沙龙活动,为广大市民和学校教师作读书讲座和学术报告,希望每个人都能多读书,读好书。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他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对当下推动“全民阅读”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毋庸讳言,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至于那些以读书混文凭、混官职,或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的人,都不是读书人。严格来讲,只有喜欢读书、善于读书,并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我非常赞同潘裕民的看法,他认为“读书人”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有道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身份,例如学生、教师、公务员、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人,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或不足。

不仅如此,读书人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气质,用潘裕民的话说,“读书是有境界与品位的”。有境界,自成高格。但是,由于书之不同,人之不同,读书的目的和方法不同,读书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的境界与品位也有雅俗、高低之分。在这方面,本书分别以陶渊明、杜甫、苏轼、王国维、毛泽东、鲁迅、冯友兰等人的论述对读书之境界进行深入阐释,大大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二、讲究“门道”,为读者指路

人间万事,都有方法,读书自然也不例外。在该书中,潘裕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与体会,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和路径。首先,读书离不开思考。潘裕民说:“没有思考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这一观点,是在总结与分析古今中外贤者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尤其是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至今不无启发意义。无独有偶,法国作家莫泊桑也说过:“天才不过是不断地思考。”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离不开思考。因此,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其次,“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深化阅读的有效方法。如果说读与思是写的前提,那么,写则是读与思的升华。实际上,古人已有“读写同源”的观点,读书和写作是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只有将读书和写作融合起来,才能培养我们的问题意识,提高我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再次,读书不能脱离实践。基于这一观点,潘裕民明确指出:“读书不是目的,写作也不是目的,掌握真理、指导实践是最终的目的。”从这段话中,我们更加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可见,在当下的意义,莫过于“做中学”“读中用”了。

三、重读“人文”,优化心灵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黄庭坚更是直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这个“味”,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趣味。我觉得,作者潘裕民本身也带有这种文人的气质。他对文学情有独钟,曾在高校中文系任教,后来又在上海的区级培训机构从事教师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名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在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潘裕民讲授过《中国文学史》《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概论》《古诗文欣赏》《古代戏曲与小说》等十多门课程,应邀在全国各地作文化与教育演讲三百多场,已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研究专著五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两百篇,成就斐然。《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是他近几年写的读书随笔集,也是人文阅读领域的新收获。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对学术研究的执著与痴迷,他是不会取得如此丰硕成果的。

如潘裕民所言:“我研读文学,一是工作的需要,二是我自己的喜欢和痴迷。”令人钦佩的是,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生活并不那么枯燥,也不那么拘谨。用他自己的话说:“读书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更高境界是‘玩’。”从“苦”做学问到“玩”做学问,一字之差,却境界迥异。“玩”就意味着有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一名教师,只有基于兴趣的研读,才能乐在其中,玩在其中,教在其中。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潘裕民的著作,就是他在边读、边研、边“玩”中写出来的。

从书中“人文阅读”一辑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潘裕民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文学鉴赏力。有阅读经历的人都应该知道,重读经典,是很有趣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特点之一便是能经得起重读,经得起误读,经得起解读,且总会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在论及阅读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时,潘裕民指出,文学经典的作用在于净化心灵,丰富人的精神底蕴和生活品位,并鼓励人们要多读、重读一些纯文学的作品,这或许是他的经验之谈吧!

我注意到,潘裕民读的书很多,而他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读尤为精深。因此,在他的书里,也间或跳跃着饶有诗味的语句,如“一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一定要有诗性,应该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生活里不能没有诗”“没有诗的城市,是一座没有思想活力的城市;没有诗,人们将失去远方,失去未来”等,读之文情并茂,诗意盎然,给人以耐人寻味的启示。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潜移默化的心灵感化,一直都是文学的重要功能。相比于抽象的知识,社会人心的塑造似乎更离不开文学。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平淡的生活里寻求感化心灵的诗意,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与修养。

四、“读写”有感悟,思想更深刻

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篇6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再读书》评课 篇7

如沐春风

——评袁跃金老师执教《读书再读书》一课

方塔小学

李娜

今天有幸聆听了袁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读书再读书》,整节课“语意”盎然,令人如沐春风。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以“商人捡石头”的故事引入来比喻读书,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书是最贵重的珍宝。作者还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阐明了读书的益处,激发了读者的读书热情。

在教学中,袁老师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素,以朗朗书声代替繁琐细碎的分析,以切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代替空洞的写法讲解。虽说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但是通过袁老师的文本细读,大胆剪裁与设计,课堂充满了浓浓语文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徜徉在语言文字的魅力中。

一、巧妙变序,直奔重点。

袁老师在教学伊始,并没有随文本的叙述顺序按部就地的由“商人捡宝石”的故事导入,而是一反常规,由“话说书籍”,直奔“读书的益处”而去。“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喜爱读书?”围绕这一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感悟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结合文本设计说话、动笔等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了这本分内容之后,在学生已然体会读书益处多多之后,再返回去读第一小节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讲这个故事?它与读书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已能轻而易举地洞察作者的动机,明白读书好比捡宝石,不想将来懊悔,就要多读书,多捡宝石。与课文最后一小节首尾呼应,自然完满地结束。如此巧妙的变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悟本文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在短短的35分钟的课堂中凸显了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自主阅读,感悟语言。

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是朗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文章主题,读中升华人物情感,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书再读书》是一篇说理散文,文本语言生动、优美,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袁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让学生感知感悟读书的种种好处,通过朗读将热爱读书的情愫在学生的心中潜滋暗长。

在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最着力的朗读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即文章的段式结构“总分”的形式,文章的句式结构“先概括后具体”的形式。袁老师先让学生轻读5——10小节,思考“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爱读书?”边读边划句子。交流之后再问“围绕这个问题,作者举了这么多的事例,从五个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呢?”从文本的内容引向写作的方法,当学生一时发现不了的时候,袁老师又不动声色地通过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原来作者采用了总分的段式结构来组织篇章。走到这一步,袁老师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挖掘,带领学生探究“这5个方面又分别是怎么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段式结构与句式结构的区别。教学不着痕迹,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达到目标。

另一个方面:文本中几处阅读上的难点。比如,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美丽,读书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并理解透彻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然而在此处,袁老师并没有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反复朗诵,在读中体会语言内涵。教学手段简简单单,却让课堂充满了语文的味道。

三、读写结合,提高表达。

很多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往往以理解文章中心为最高目的。其实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并不困难。我们还应该在指导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回到文中体会文章的语言及表达。新大纲指出: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本节课,袁老师结合课后的练习,把动笔练习穿插在阅读之中,读写巧妙结合,由读到写,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上,袁老师设计了两处说与写的训练。一处是造句练习:首先,教师对句式进行重组引读,在逐句逐句的朗读中,学生发现第一、二分句是并列关系,第三、四分句与一、二分句是转折关系。然后,启发学生多角度得寻找内容,仿造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造句练习,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最难能可贵的是袁老师能毅然从本已很紧张的短暂的课堂35分钟中,挤出5分钟的时间进行笔头训练,让学生运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写一写读书的其他好处。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以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言语,而且还将自己课外积累的很多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袁老师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将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言语能力落在了实处。

读书启智读书明理 篇8

读书启智读书明理

5月5日,安顺市九小道德讲堂“读书明礼”主题讲座首次开讲,讲座邀请了全国知名作家、贵州著名作家、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为全校教职工进行演讲,西秀区宣传部副部长陈晓,教育局副局长胡朝新,以及区文联、马槽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出席讲座。

据了解,今年是西秀区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学校师德师风、学生德育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特别设立了“道德讲堂”,以“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得好报、扬好德”为主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使学校教职工们在聆听道德故事的同时,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在道德讲堂净化,让好心在道德讲堂滋长,从而营造“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的浓厚道德氛围。讲座上,作家姚晓英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工作经历,为学校教职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诙谐的语言常常引得台下教师们的欢笑,产生共鸣。演讲结束后,安顺市文联还为九小捐赠了《图说安顺》《旧州品旧》等书。意在让九小教师与书为伴,以读书开启自己的智慧,读书明晓事物的道理!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篇9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利用2012年暑期在济南泉城路新华书店做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向来书店购书的少年儿童发放问卷82份,对济南少儿阅读类型和原因以及阅读形式、习惯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济南少儿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大部分少儿选择纸质图书阅读,其阅读习惯并没有多大改变,少数家长为孩子购买“点读笔”之类的电子书。济南少儿阅读内容多为文学类(占90%)和科幻类(83%),其原因主要是兴趣爱好。另有6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选择阅读“教辅书”。

此外,据当当网对于青少年读书情况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人群中,有课外书阅读习惯的高达95.3%,有91.1%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在“读书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如何·”的问卷中,认为“非常重要”的青少年与家长的人数分别是60.94%和72.52%。以上数据说明:读书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家长和孩子深刻认识到读书对于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的统计与分析,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读书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能使人心情愉悦,读书能让人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人学会欣赏生活。书让人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鲁迅先生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为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佩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时,又捧起书攻读。读书为鲁迅先生成为著名思想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读一本好书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少年儿童来说,读书除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之外,还长期在精神层面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在日本,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每年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藉此促进儿童在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敏感度等各方面的发展,并帮助他们更深刻地把“体验人生”作为长远目标。

二、好读书:好的读书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读好书就要善于利用书籍,将读书作为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书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渠道,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少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将使其终生受益。此次调查显示:少儿读物以趣味性为主,以培育少儿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主要目的。而那种目的性、功利性很强的阅读,往往会使少儿对阅读产生畏难、厌恶的情绪,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笔者在山东济南新华书店进行社会实践时,发现最吸引孩子眼球的是一些包装精美、色彩鮮艳的书籍。笔者采访一位六岁大的孩子,问他是如何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时,他说只要封面很好看他就喜欢。针对低龄孩子的阅读心理,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这种包装精美的书籍。的确,这些外表华丽的书籍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产生了读书的兴趣。

可见,少儿书籍应该拒绝“沉重”,首先要趣味性强。孩子被书中有趣的情节内容、生动的语言和人物所打动,逐渐喜欢阅读,并通过不断提高阅读量来完善自我。孩子们通过阅读来发现故事中蕴含的哲理,这是一个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所以孩子更容易接受。其次,父母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当孩子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后,就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不断感悟人生哲理,提高终生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笔者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看到,刚刚开门营业的书店,少儿区就挤满了小读者,有些孩子甚至一大早自己骑自行车来到书店读书。这种读书的热情令人欣喜感动,这些孩子的读书习惯将使其终生受益。

以色列是神奇的国度,传说是上帝的故乡、耶稣的诞生地,并培育了若干诺贝尔奖得主。以色列的教育也是神奇的:“犹太人在小孩上学的第一天,要把蜂蜜涂抹在《圣经》的字母上,告诉孩子们‘书是甜的’……”父母作为孩子最初的也是终身的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孩子是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书店,家长会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籍。笔者随机对几位家长进行采访,其中刘沐希的家长说:“对于孩子来说,读书的目的就在于阅读本身得到了快乐,而非其他。对于读书,家长要做示范,空余时间多读书,孩子受到影响,自然也就主动阅读起家长给买回来的各种读物了。”孩子爱读书,能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是家长最期盼的。家长应该让孩子读一些与其年龄和接受能力相吻合的书籍。七岁半的刘海墨小朋友,谈到最快乐的阅读经历是和妈妈一起读《八十天环游地球》。刘海墨的妈妈为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坚持亲子共读,每晚睡前半小时定为孩子的读书时间,她说:“家长应提前为孩子准备好适合其年龄段的图书,让他们在想看书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到。”由此可见,家长对于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是有很大影响的。荀子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所以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三、读好书:阅读优质书籍获得精神食粮

读书是有选择的,阅读优质书籍才能获得人类文明的优质精神食粮。尤其是少年儿童,阅读书籍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在新华书店,笔者发现多数的少儿选择的是包装精美、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有趣的书籍。但是当翻开这些书时,也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过多的插画使文字相对较少,印刷空隙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购书成本,也有悖于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而且,现在的畅销书多是系列图书,一个系列多的五到十本,甚至更多,孩子若是想买一个系列的图书,就要支出一笔不菲的费用,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怎样确保孩子读的书是“好书”呢·在调查期间,笔者采访过几位家长,其中一位家长对于“读好书”有着独特见解:“对于现在的少儿来说,好书的标准除了‘如何写好作文’等有益提高学习成绩的书籍之外,还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等可以提高孩子知识面和学习能力的书籍。孩子的读书面不要太窄,家长要主动给孩子买一些有益的书读。”父母在为年龄较小的孩子选择书籍时,应选择好玩有趣、又富有人生哲理的。

对于孩子喜欢阅读的图画、漫画书籍,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不适应孩子年龄的这类书籍出现,孩子读后不但不会对他们的成长有好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主题轻松而且印刷精美、具有詩意的图画书。当孩子阅读量增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就可以为孩子选择有益于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书籍。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读书把好内容关,这样就可以保证孩子“读好书”了。

笔者还对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许爱红女士就“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读好书’”的问题进行了深度采访。许爱红女士说:“第一,孩子读书的兴趣是第一位的。第二,孩子的读书是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进行引导的。现在孩子的时间有限,仅凭孩子的兴趣读书,很难保证孩子的读书质量。我的孩子很爱读书,她选书的参考很多,同学推荐、老师要求、网上流行、《儿童文学》推荐、家长推荐,等等。但是这其中,老师的要求是孩子不得不做的,还常常带着情绪,而同学和其他途径推荐的书孩子常常很喜欢,因此,跟爱读书的同学、家长多交流,就能够在小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情趣。第三,家长应该做孩子读书的榜样。家长的志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阅读内容,因此,家长要经常阅读,关注好书,带头阅读好书,享受好书。第四,为孩子的读书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享受读书的过程,感受与书的心灵沟通的愉悦,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纯净的事情,渐渐地,孩子就会从读书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提高审美的水平。”

墨子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提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少年儿童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而阅读则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相信在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下,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书中汲取精神食粮,使自己不断成长,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读书苦乐 篇10

毛泽东字润之 (原作咏芝, 后改润芝) ,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 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然而, 毛泽东并不是天生的伟人, 更不是那些世袭的皇子皇孙“某某几世”, 以及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相反, 确实地地道道的草根农民出身。君若不信, 请听这样的一首流传于毛泽东家乡湖南湘潭韶山的一首心酸的民谣——韶山冲来冲连冲, 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 红薯柴棍度一生。韶山冲来长又长, 砍柴做工度时光;鸡鸣未晓人声叫, 隔夜难存半斗粮。农民头上三把刀, 税多租重利息高;农民眼前三条路, 逃荒讨米坐监牢。

这首民谣是昔日韶山的真实写照。出生在这样一个让很多人看来, 真是倒霉透顶的“穷地方”、“鬼地方”。作为普通农民儿子的毛泽东, 如果按照他家乡农民儿子的“出路”, 恐怕也只能是“逃荒、讨米、坐监牢”的“三条路”。即便是按照毛泽东父亲的愿望, 毛泽东也只能成为当地会拨拉算盘的土财主。然而, 普通的草根农民的儿子毛泽东, 却最终成为了“人上人”最顶端的世纪伟人。其个人成功的真正秘诀何在?是不是像当前不少人所羡慕的“当官路线”——“上面有人提拔”?“有好爸爸”?“有背景有后台”?“靠钱铺路”?事实上, 这一切都是完全的臆断, 最准确, 也是公开的答案, 就是——读书!

事实上,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政治家, 一生酷爱读书。特别是他的青少年时代的读书求学之路, 更是充满了无尽的坎坷, 但总也是在不折不挠地发奋读书。

从他的《毛泽东自述》中, 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在考进湖南省立师范学校之前, 就已经经历了警察、肥皂制造者、法律学家、经济学家、商人等等的读书选择。但毛泽东终于成了一名教师——“我在师范学校当了五年学生, 并且抵住了后来所有广告的引诱。最后, 我居然得到了毕业文凭。”从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一八年, 这是毛一生接受的最正规、最完整的教育。——从小学教师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最终的选择肯定是正确的, 尽管毛泽东受到广告和朋友的影响, 但他很快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决断, 可见即使没有明确目的, 毛泽东也不是受人支配受舆论影响的人, 他无意成为某个行业的专职人员, 他的心思不是技术性的职业。师范毕业后, 他在教师的岗位上, 主要从事的也是社会政治活动。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 是特立独行极有主见的人。读书有主见, 这是他读书的第一个特点。

毛泽东读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读书范围十分广泛。走出校门之后, 毛泽东读书范围更加广泛,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十一大类。《二十四史》毛泽东读过多遍, 《资治通鉴》毛泽东读过十几遍, 《红楼梦》毛泽东至少读过五遍, 《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读过近百遍。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正是这样广泛深入的读书, 使得毛泽东真正把握了书中的精髓。

毛泽东读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喜欢圈点和批注。毛泽东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上圈圈点点, 勾勾画画, 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研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 毛泽东就曾在书页上写有12000字的读书批注。读贾谊《治安策》, 毛泽东批道:“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有一种颇好的气象。”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毛泽东写道:“受到错误处理, 可以锻炼意志。”读柳宗元《封建论》, 毛泽东赋诗“百代都行秦政法”, “莫从子厚返文王”。

毛泽东读书的第四个特点是学思结合。毛泽东这一主张与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一致。青年时期毛泽东就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说:“吾国两千年之学者, 皆可谓之学而不思。”尤其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 毛泽东把所读之书放置在一个恰当的历史背景中, 注意把握所读之书形成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和作者的成书条件、写作动机、指导思想和目的, 弄通读透书的内容。他以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 从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 通过品评历代政事, 臧否人物, 吸取经验教训, 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 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毛泽东读书的第五个特点是学要胜古人。在毛泽东早年所作的《讲堂录》中, 曾有这样的记载:“才不胜今人, 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 不足以为学。”在现实中, 毛泽东也确实是才胜今人, 学胜古人。从青年时代起, 毛泽东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 想读尽天下书。从1920年开始, 毛泽东到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后, 就开始潜心钻研, 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并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 他依据中国国情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于革命实践, 并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继孙子兵法后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

正是由于农民儿子的毛泽东的独特的读书, 使得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 出身贫寒之人, 要改变自身的命运必须要靠读书。农民儿子的毛泽东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杰出典范, 他为千千万万出身贫寒的农民儿子读书成才开拓出了一条艰辛而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读书读书笔记 篇11

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阿育王约在公元前273年登位。起初他沿着祖父的脚步向前行走,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他在统治的第八年中,胜利结束了一场对印度东海岸上羯陵伽国的征服之战。但是当他认识到他的胜利使人类惨遭伤亡时,就感到心惊肉跳。有十万人丧失生命,甚至有更多的受伤致残,阿育王在惊愕和忏悔之余,决定不再用暴力来完成对印度的征服,并且放弃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他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努力实践“达摩”规范,包括诚实、仁慈和非暴力。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的宗教的繁荣。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它教派,相反对婆罗门也予以慷慨捐助。由于阿育王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阿育王放弃了狩猎,开始食素。更有意义的是他采用了各种人道的政治方针,他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缓和许多粗暴的法律,建筑公路,兴修水利。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达摩官吏──来教导人们要虔诚,要相互促进友好关系。在阿育王的国土上,所有的宗教都允许实行,但是他特别注重发展佛教,因而佛教的声望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佛教的传道团体被派往许多国家,在锡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上一篇:公司2014年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