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共11篇)

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篇1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灿烂的文化为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其中,其中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更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仔细分析,这些描写山川景物的文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景状物 栩栩如生

我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秀丽的景象加上文人卓越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心境如水,啜饮着美酒,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简短两句,把寂静无声的月亮写得宛如八九岁的小姑娘,活泼可爱。此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老苏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寥寥数笔,作者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当时的江月都已成空,但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却如身临其境一般,扇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亦能看到波光粼粼的万顷碧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头望去皓月当空,在云间穿梭,似乎和人间的儿女嬉戏追逐。要不是散文对当时明月传神的描摹,又有谁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好?

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的写景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写景是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 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融情与景,用景物来抒写心绪,也算是游记散文中的另一番景致吧。

三、托物言志,含蓄隽永

有人说,中外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象外国文人习惯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相反的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从而在中国的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无疑给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这样的文章举不胜举,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介绍了山得名的由来,进山游览的经过之后,从前洞游者多,后洞游者少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从山名被误传得出学者必须“深思甚取”的至理名言。读罢此文,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务为有补于世”的文风和人格魅力。又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不仅用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黑风高风及浪大的可怕恶滩险境,同时也在文章里,围绕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断展开追问,面对前人不同的结论,作者不盲目相信其中任何一种,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深夜泛舟到石钟山绝壁之下,借着月光和火把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也给了我们一条终身受用的道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加入了作者中学思索的游记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表明了我国的哲学不落后于任何一个西方世界。时光流返,这些散文的光彩亦就生辉。

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

在以上这些特点之外,游记散文诸多的语言特色也是必须提及的。如果写景散文是曼妙的女子,其描写的景色就是她国色天香的姣好面容,抒发的浓情就是她风姿绰约的美丽姿态,蕴涵的哲理就是她呵气成兰的优雅气质,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她恰如其分的表现伊人的得体服饰。

这其中包含准确到位的用词、变化多样的句式、不一而足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绝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在描写气势磅礴的天姥山时,用尽了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衬托“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描写奇幻的梦中仙境时,那奇特的想象:声势浩荡的“熊咆龙吟”,随后是整齐而另人惊叹的“虎鼓瑟”,“鸾回车”,最后是日月照耀着的“如麻仙人”。短短文字间,尽显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天赋。这样的才思,这样神气的游记散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颂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字字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又能感受到作者独巨匠心所勾画出的山水美景,连韩愈都情不自禁的赞叹:“江南多临观之作,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这样的成功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排比、通感、叠词、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缘故。像其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上下对偶的同时,在句中自成对偶,形成了“当句对”的特点。同时在色彩上,将碧水青天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上而下,相映成趣,远近虚实整合到一句里,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给人以无限美感,最终使得这一句成为千古绝唱,成为游记散文中的绝品。

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篇2

姚鼐 (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字姬传, 一字梦谷, 室号惜抱轩, 世称惜抱先生。姚鼐是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 他继承了同乡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 在桐城派的形成过程中, 被公认为是清代影响力最大, 流传最广的散文流派——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和领袖人物。姚鼐的文章极少涉及时政, 但是他对自然山水却情有独钟。姚鼐被后世传诵的名文大多都是山水游记, 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游双溪记》、《观披雪瀑布记》等。有些文章如《左仲郛浮渡诗序》虽不是记游山水的文章, 但是基本内容也是歌咏山水, 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姚鼐, 把精神寄托到了山水上, 这从他辞官归田便能窥出一二。乾隆二十九年末, 他辞官归里之前曾经专程去游览泰山。他说:“余驾怯无状, 又方以疾退, 浮览山川景物, 以消其沉忧。” (《晴雪楼记》) 在姚鼐心目中, 官位越来越觉得无可留恋, 而家乡江淮的山水却越来越吸引着他这个宦海中的游子。他经常赞美家乡的自然风光之美:“夫黄、舒之间, 天下奇山水也”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 “江淮之间山川雄异。” (《吴荀叔杉亭集序》) 。此外, 姚鼐钟情于山水田壑, 也是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姚鼐在《庄子章义》序中写道:“若道之本, 则有不离其宗, 谓之天人者, 周盖以天人自处, 故曰‘上与造物者游’”。这便是一种大化之境, 姚鼐认为, 人要“遗世事而乐其生”, 就要亲近山林涧壑。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天人合一”, 人对自然有一种认同感, 亲和感。姚鼐对于庄子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是理解和认同的, 这也正是他“好山乐水”的另一大根源背景之一。

学者马晓玲曾在《论姚鼐山水游记》中指出:“姚鼐的山水游记是他的散文中, 也是整个桐城派散文中, 艺术性, 文学性较好的作品, 融考证于写景之中, 贴切自然, 不留痕迹, 寓情于景, 彰显了汉代考据学对姚鼐游记散文的影响”。就笔者的探究来看, 这些还远远不能概况姚鼐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就姚鼐游记散文的艺术风格来说, 具有“考证助文”、“阳刚阴柔”、“淡雅简洁”、“色华不靡”等特色。

一、考证助文

姚鼐散文的突出特色之一是:考证助文。考证之学的兴起是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一代学人积极参与的以正本清源, 回归儒学原典文化为基本指向的文化反思与学术检讨运动。当时清政府对考据、义理两学采取“崇宋学之性道, 而以汉儒经义实之”的兼收并蓄的政策。由于姚鼐所处时期的特殊, 所以在他的游记中多融入了考证的内容。姚鼐曾说:“以考证助文之境, 正在佳处” (见《与陈骥士》) 。姚鼐首先从学术角度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说。他在《述庵文钞序》中云:“余尝论学问之事, 有三端焉, 曰:义理也, 考证也, 文章也。是三者, 苟善用之, 则皆足以相济, 苟不善用之, 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 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 固文之陋也……”“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各有独立性, 但到了姚鼐手中, 却要溶为一体。将考证助文巧妙地融合到写景之中, 这样即便是一些纯粹考证性的内容, 在姚鼐笔下也能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出之。例如《登泰山记》:“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 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此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描写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山、水、道路的走向, 是有意在创作中溶进考证之学, 但又绝无考据文字的冗琐, 而是写得简要清晰, 严谨有序, 与游记之体和谐统一, 更能增强游记的实感。按姚鼐游济南期间, 写过《泰山道里记》, 可见他对泰山一带的地理, 是专门下过一番考证工夫的。再如《游灵岩记》, 详细记述了泰山余脉灵岩, “泰山北多巨岩, 而灵岩最著”。写山势“状如蛤石为城墉, 高千余稚, 周若环而缺其南面……”这一段考证性的文字可以看作是《登泰山记》中对泰山周围地理环境描述的补充说明。此外, 在姚鼐的《观披雪瀑布记》中:“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 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直对地位置、距离都做出了精确的考证, 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深刻体现了姚鼐游记散文中“考证助文”这一大艺术特色。

二、淡雅简洁

姚鼐游记散文的突出特色之二是:淡雅简洁。淡雅就是恬淡、雅正。《毛诗序》云:“雅者, 正也。”其意重在内容的正确、健康;刘勰“习有雅郑”, 指高尚的审美情趣, 曹丕“奏议宜雅”, 是指典雅的文体风格。“雅”, 也可指语言的纯正规范。姚鼐一直遵循于桐城派追求的简洁文风, “文到高处只是朴淡意多” (出自 (清) 刘大櫆《论文偶记》。) 姚氏之文很注重语言的文雅、精练、准确, 叙述、描写、议论之语, 均做到朴华适当, 表达自然, 文气灌注, 富有神理。例如《登泰山记》, 泰山为五岳之首, 是著名登览胜地, 写一篇观览游记, 作者下笔自然、轻捷, 注意点和面的结合。全文的重点是日观亭看日出, 这是泰山的特点, 也是作者此次登临感受最深之处。但是如果只写看日出, 纵然写的再细致, 也不免单调, 不能使人一窥泰山全貌。作者恰到好处的概括介绍, 简要记叙和生动的描写相结合, 使文章生了辉。开头作者先通过叙述汶水和济水的流向来勾勒出了一个泰山的轮廓, 用笔很简括, 却把泰山的地形和位置清楚的摆在读者面前。接着写登山, 作者用语亲切有味, 似一个导游, 引导读者一路攀登, 到达山顶后, 有两句写景, 凭高俯瞰景物, 寥寥几句, 写得很生动、简洁。随后写山上的建筑和古迹, 写得又十分简括, 提到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以及道中石刻, 只点明它们的位置及存废情况。略作点染, 便使人真切感受到泰山上的自然物候。纵观这篇文章, 作者层层写来, 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 既有宏阔的全景, 又有精微的细节。语言明净简约, 无废词冗句, 而又描写生动, 色彩鲜明, 可以看出姚氏锤炼语言的功夫。如最后一段:“山多石, 少土。石苍黑色, 多平方, 少圆。少杂树, 多松, 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 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这些句子非常简短, 两个或三个音节一停顿, 读起来明快、轻巧。而且文辞淡雅清丽, 极富神采情韵。又如《游媚笔泉记》, 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八个字, 包含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不仅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怪石、大树、泉水、圆池等自然景物, 而且还涉及李龙眠、何如宠、左学冲等人, 安排的有条不紊, 读来身历其境, 似与作者同游。其中刻画景物往往喜用短句, 如“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 时有鸣巂。”“溪有深潭, 大石出潭中, 若马浴起, 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 俯视溶云, 鸟飞若坠。”表现了姚鼐惜墨如金的作风和字词烹炼上的坚实功底。

三、阳刚阴柔

“阳刚阴柔”是姚鼐游记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以“阳刚阴柔”论文章风格也有其悠久的历史。追溯其源头, 出自于《周易》。“阳刚”与“阴柔”这对范畴是《周易》的核心。《周易》最先用阳刚、阴柔的互动来说明宇宙、天地、万物、生命的变化和发展。然而, 中国文论史上直接用“阳刚”与“阴柔”对文章之美进行质的把握的, 则是清代桐城巨匠姚鼐。姚鼐在文学风格理论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传统的“阳刚阴柔”的观点, 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从而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学风格理论。姚鼐在《海愚诗钞序》中说:‘文章之源, 本乎天地, 天地之道, 阴阳刚柔而已, 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 皆可以为文章之美’。” (姚鼐:《海愚诗钞序》, 《惜抱轩诗文集》) 在此, 姚鼐把“气”分为“阳刚”、“阴柔”两大类型。同时姚鼐认为, 阳刚、阴柔是由作家的德、性、才、学等方面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他还进一步指出作家气质的阳刚阴柔虽有偏颇, 但纯阳、纯阴、纯刚、纯柔是不足为美的。所以, 姚鼐的理论说文章之美虽千姿百态, 但总的来说, 不外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风格类型。在姚鼐散文创作中, 牢牢遵循这条法则。姚鼐为文擅长用比喻, 如在《复鲁洁非书》中以“如霆, 如电, 如长风之出谷, 如崇山峻崖, 如决大川, 如奔骐骥”等比喻“阳与刚之美者”, 以“如升初日, 如清风, 如云, 如霞, 如烟, 如幽林曲涧, 如沦, 如漾, 如珠玉之辉, 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来比喻“阴与柔之美”, 使得文章大气磅礴, 生动形象。再如《游媚笔泉记》, “溪有深潭, 大石出潭中, 若马浴起, 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 俯视溶云, 鸟飞若坠。”姚鼐比喻的巧妙运用, 使得文章中的景物生动形象, 富有波澜。本篇采用由远及近的写法, 先写媚笔泉的所处位置, 随后写游览时一路的优美景色, 体现阳刚之美时偏重于动态和力感;写阴柔之美时又侧重于静态和柔感。景物里动中含静, 静中寓动, 阴阳结合, 刚柔相济。

四、色华不靡

言之有序, 色华不靡, 为桐城文章之“家法”, 也是姚鼐游记散文的一大特色。姚鼐在《陈仰韩时文序》中提出:“文体和而正, 色华而不靡”。这里的“色”, 可以理解为辞藻色彩。就是说为文时要和顺雅正, 辞藻要鲜明而不绮靡。在桐城派的古文体法中, 方苞的“义法说”曾予以探讨过古文的音节辞藻, 刘大櫆的“神气说”对此有所发明, 而姚鼐对此论述为:体制、法度、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 都随意与气而转移, 声音辞藻之美在于作品的意与气主辞, 意与气所主之“辞”, 不仅包括声与色, 还包括格与律。姚鼐的作品, 多以叙述为主, 其间又有描写穿插, 安排恰当, 言之有序。如姚鼐文集中的一些“记”, 或是记游, 或是记人记事, 叙述和描写并重, 自然生动, 文学色彩浓重, 被人广为传诵。如《游双溪记》, 先说双溪的得名, “盖龙溪水西北来, 将入两崖之口, 又受椒园之水, 故其会曰双溪。”姚鼐笔下的双溪迷人而又萧瑟, 远望, “松堤内绕, 碧岩外交, 势若重环。处于环中, 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 树石之所拥露, 其状万变。夜共一镫, 凭几默听, 众响皆入, 人意萧然。”这段文字色彩娟丽, 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忽明忽暗。作者写双溪岩石青碧, 仿佛染了颜色, 松树茂密如长堤, 婉曲如双环。置身环中, 四望烟云, 或分或合, 树石又忽隐忽显, 一时间, 色调变幻万千。最后, 夜深人寂时刻, 点灯静坐, 松声、风声、水声、蛙声不绝于耳, 凄清的夜里更令人增添了几许惆怅、几许失落。以色调鲜明、通感隽永的辞藻, 把作者当时的心情与环境巧妙的结合, 使文章显得自然有序, 格峻气清。其他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吴塘别墅记》《观披雪瀑布记》等, 都显示出了姚鼐游记散文中“色华不靡”的艺术特色。

游记写作的四个“一” 篇3

一、一条线索

游记,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要记的东西一定不只一件,那么就要求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游记的线索也就是游记写作的顺序。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选择恰当的线索将游记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整篇游记才不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怎样安排游记的线索呢?最常见的就是以游记者的行踪为线索,也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写一篇登泰山的游记,先写山脚下看到的景色,再写登山过程中的情况,最后写登临山顶后的所见所感,这种写法就是以行踪为线索。游览者的行踪总是单线的,随着行踪的改变来逐一介绍景点,使游记显得条理清楚,所以这种方法使用较多。另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游览者的情感变化等作为线索的。采用哪种线索要根据景物的特点、作者的写作习惯等来决定,目的是让读者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二、一处景点

对景物的描写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记中要写的景也许不只一处,记游时千万不可平均用墨,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任何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和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观察时,要细致,要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例如它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就是找出观察景物与其他景物之间的区别。应从不同角度入手,写准景物,写活景物。比如我们要写黄山,就应该抓住黄山的妙云和奇石来描写,写九寨沟要抓住它的清水、秀山来写。

抓住一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不等于其他景点就忽略不理,只是用墨较少,不作拓展,同时要说明重要景点与次要景点之间的关系,注意二者间的过渡与连缀,不给读者留下欠缺不全之感。

三、一个背景

写游记性文章不仅要写看到的景物,还要同时介绍一下与景物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使游览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的了解和接受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景物浏览。例如在介绍名山大川时,要穿插有关的故事传说;介绍古迹旧址时,要附带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介绍某地区风光时,同时补充一些民风民俗情况……总之,气候饮食、历史典故、风土人情都是景观介绍时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只有把景点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把写景与文化背景的介绍结合起来,才能赋予游记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描写桂林山水风光时要讲一讲桂林山水的民间传说,参观孙中山故居要简单介绍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以及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巨大影响。

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不像景观本身形象直观,它隐含在景物之中或隐藏在景物之后,需要我们去询问,去查阅,因此我们在描绘景点之美时,一定还要通过关注景点区的介绍性文字,请教熟悉景点故事的有关人员等方法去搜集所写景点的背景资料。

四、一种情感

写游记文章一定要渗透着作者的一种情感。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或是热爱,或是惊叹,或是赞美。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情景交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例如吴功正在《阿里山纪行》结尾说:“我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这不仅表达了对阿里山的赞美,更是对祖国宝岛的赞颂。

写景和抒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写自己喜爱的景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够把文章写新颖。

散文的特点及写作技巧 篇4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2、【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在探索,在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游记作文的写作指导 篇5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按参观的顺序,依次写了五处的景物。先写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其次写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写大礼堂,然后写宴会厅和会议厅。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帐”。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比方说,我们要写游览看到的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游善卷洞》的开头“我的故乡江苏宜兴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善卷洞”。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结尾写道“‘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朱库米天然动物园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经典的游记散文 篇6

游记散文【一】:我从岳家山走来

故土难离,乡情难舍,人生、总有一味。我从岳家山走来。

高山不临水,触手可及云。岳家山是故乡唯一的风景,巍峨而高大,威猛且魁梧。我不知它的故事是从何时起,只知道坐落在岁月里的它,早已是永恒。

岳家山坐落在陇中黄土高原,遥望着无数远近的山脉,拥抱着四周大小的村庄,注视着远山绵延起伏的峰峦。但走近它有一种无比的亲近,只要你用心去体读它,你便能所理解它的胸怀。

它有一种无比宽大的胸怀,它更有一种人世沧桑的质朴感。对于我们陇中高原来讲,大山是无言的老人,它不会说话,但却孕育着山里的人们。它没有眼睛,却见证了一辈又一辈的人,其间故事,印记成岁月。

走近岳家山,你看不到它有什么特别,除了高大巍峨的特征,再无其他。季节流转,但却春夏的它,一缕清风,一野青草相伴。它与世无争,安静祥和的陪伴着山里的人们。

蜿蜒曲折的小路,荒草丛生的堡墙,印记了太久远的岁月,鹰巢鼠窝里无一不充满着古老的而神秘的气息。这种气息,总能带给人无比的怀旧感。

岳家山,有太久远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发生在它周围的,发生在它身上的,或许至今,早已无人会记得!或许,一直都有记得这座大山所经历的磨难。

岳家山,是因高大而得其名。在山顶有一个连祖辈都说不清的土堡。这土堡,如庄园一般,甚至比庄园还要大数倍,或许是它的胸怀和包容。它是山的最顶峰。堡墙宽厚数丈,堡外围是数米深坑,这深坑随着流转的光阴,早已被黄土渐渐所掩埋。

追随着古老神秘的气息,不妨我们再谈谈堡墙,堡墙的高,如三四层高楼。堡墙的宽,可驱车驾马,如履平地。而今再去亲探它,我用双手抚摸着墙里墙外,用心聆听它被岁月的风沙所剥夺它的雄伟和壮观。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我的堡啊,我的墙,还有谁记得,你昔日有过的辉煌和强大!

儿时、我总听年迈的老人讲起,关于这山的故事,久远而富有岁月色彩。它像我童年的一笔彩画,画满了无数向往和对过去的探索。人们常常会说起,旧社会里,祖辈们为了躲避土匪而造。

或许,在哪个人与野兽争食,土匪与地主争夺地盘的年代,祖辈们的生活,每时每刻无一不再水深火热之中煎熬。那该是多么艰难的岁月啊!坚强让他们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子子孙孙,然而、更为深刻的磨练出我们西北人的憨厚。

墙内,太过神秘的灶台和烟囱,我不知道它们又经历了什么?但跟随想象,那年那月祖辈们经历的苦难,一定是在这座堡院内。院门外,你看的见的岁月,更为清晰可见,是山峰起伏的远山,是远山那边远山,还有不知名的大世界。

从我背起行囊,从我踏出它的门槛,朝着它目送的大世界走去,至今已数载年月了!我常常在江南的风里,聆听它从故乡给我带来的消息。我常常在江南的雨中,细读它从蓝天中给我捎来的书信。是、我从岳家山走来。

时至今日,在每一次跋山涉水中回到它温情的怀抱时,我依然从下车的那一刹那,远远看得见它深情的眼神,和苍白的脸庞。故土几经难离,乡音不改鬓毛衰,万千情丝,在我漂泊的日子里,一直都是它的召唤。

静夜里,我倾听过它喃喃的细语,是在月的那头,在树的身旁。或许、无人如我一般在时间的长河里,去追寻一切过境百年的人非物事!我更想知道,在烽火战国的年月里,在春秋争霸的时代里,在诸侯并起,在帝王一统天下之时,你会怎样的面孔,我的大山——岳家山?。

一曲听风岚,一案墨中词,写不尽这片牵魂梦绕,无数深夜里召唤过我的故土。这座拥抱我成长的大山。这一村又一村,生活在它脚下的人们。我从这里走来,我也从这里走去。在来来往往的人生路上,它一直在其中。

夜已深,容我新词铸句,简语书章,捕捉一番对于你(岳家山)别有的情感。你看案头笔墨,已是你永恒不改的模样。你听、流岁物换,风霜雪雨,是你厚重的年月。你长生的容貌,永不褪色,依是岁月风中最美的景。

丁酉年五月初十夜。

游记散文【二】:蒙山游记

阳春三月,春色正好。湖畔嫩柳舒展着身骨,柔枝含烟,田间地头的桃花、杏花也已轻绽枝头,笑看人间,远远望去,树间薄雾萦绕,花簇若绯云织霞,美不胜收。群山返青,从苍茫萧瑟的冬梦中醒来,淡雾中翠色若隐若现,似顽皮的孩童,似遮面的少女,吸引人好奇的目光,驻足远眺。蒙山之巅,暖风和煦,无边光景一时新。

蒙山,素称“亚岱”。漫溯历史长河,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李白杜甫结伴游蒙山、唐玄宗率群臣登临蒙山、苏轼游蒙山作诗吟诵蒙山、康熙大帝冬游蒙山、乾隆皇帝南巡中游历蒙山……皆对“山灵盖不违尧命,示我诗情在玉峰”的蒙山颂扬备至。

自蒙山牌坊进,一路上百花争妍,竞吐芳菲,于褐色枝头迎春而闹,如同寒暄久违的春天。途经翠竹园,遥闻竹声幽幽,泠泠作响。始至山脚下,沿坡而上,两边林木杂生,乱石凸显,粗犷的风景亦如屹立的蒙山,雄浑彰显豪情。

正如它遥远的历史般,身在九龙潭的游客已经看不到山神庙的踪影。九个汉白玉龙头立于石坝之上,虽非水流旺盛的夏季,从其下走过,亦能想象到龙潭喷水的壮观场景。

走过九龙潭,便是真正到了登山的时候,曲折蜿蜒的群山中,一阶阶台阶构成了攀爬的“天梯”。山势险峻,林木茂密,溪流从巨石中窜出,偶有黄灿灿的野花立于枝头,点缀着银褐色的枝干和浓绿的松林。拾级而上,满目春光,或是小亭短歇,或是驻目远望,或细览百寿摩崖,走走停停中,不知不觉鹰窝峰已在脚下。

“不到鹰窝峰,枉为蒙山行”,作为蒙山的标志性景点,鹰窝峰若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峭壁刀削,苍松笼罩,给已显疲态的游人最深的震撼。石阶无尽,东天门是引领游者的最大动力,忘记了已经走过多少阶,坚持着最初的信念,某一刻,刻有“云蒸霞蔚”的巨大石坊映入眼帘。虽未登至绝顶,已可粗览蒙山。薄雾掩映,遍布翠色的群山聚于身下,此时,天阔地远,心静如水,却又有说不尽的豪迈。

悬崖栈道,蜿蜒于峭壁之上,其下深不可测,身旁山石如丛,千姿百态,身下一览众山小,满眼苍翠。人行其中,呼入略带湿气的空气,心旷神怡。悬崖栈道的惊心动魄,森林木栈道的鸟语花香,不论何种心境,总能有所感怀,有所触动,让人深觉不虚此行。

几个小时的攀登,游客已是精疲力竭,最终抵达了目的地——龟蒙顶。东有玉皇殿,西有孔子小鲁处,云从身边过,风自足下生,此处远望,群山于脚下隐现,顿觉神清气爽,仿佛所有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历观蒙山寿仙等景观,登山之旅便至尾声。“马蹄踏碎琼瑶路,隔断蒙山顶上峰”,有念想,有期待,仿佛志同道合的老友于今朝相遇,还会有再次相聚的日子。

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 篇7

一、妙用词语与改写练习

准确运用词语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人们常说的“妙笔生花”也正是这个意思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诸多山水游记都具备用语准确这一妙点。如:素湍绿潭 (《三峡》) , “素”写出了江水浪花与泡沫的形状和色彩, 又使人想到水流如漂动的丝绢, “绿”写潭深水清之色, 这些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凝练、贴切。

在学生的习作中, 经常会发现搭配不当, 用词不准确的败笔。教师利用学生已积累的范例, 使学生认识到用词准确的重要性, 并让他们对习作中的不妥之处进行修改。

二、妙用修辞格与仿写型写作训练

修辞格即修辞方式, 是人们根据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对修辞手法进行的分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发现数篇山水游记简洁生动的文字中兼有骈文修辞精细的特点, 我鼓励他们将此归纳出来, 作为板块积累。他们的整理如下: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写潭西南边的小溪, 作者连用“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 把小溪的特征形象的再现出来。

除此之外, 山水游记还用了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

针对山水游记中妙用修辞格这一特点及其作用, 我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例如, 让学生以“青春”为题, 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写一段感悟。

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一串晶莹剔透的红葡萄, 引诱着你贪婪的心;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一串随风打动的风铃, 波动着你平静的心;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抚平着你孤寂的心;青春时期的天空是一块里程碑, 上面雕镂着:“我的未来不是梦。”

仿写不是目的, 仿写是为了创造。因此, 老师布置的仿写对象和仿写的内容, 既要有联系, 又要有区别, 这样就能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形成积累的好习惯, 发挥想象, 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三、妙用多种感官感知与影视型写作训练

山水游记中善于用多种感官,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 把无形无味、无声无色的事物, 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例如: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三峡》) 作者巧妙地借视觉感受, 再现了三峡秋日叶落、水瘦山空的特点, 借听觉再现了三峡猿啼空谷的凄厉, 准确地表现了三峡秋日萧瑟、悲凉凄清的秋景特色。

通过上面的积累, 学生明白:要准确的描写景物, 首先得认真观察, 只有观察得细, 才能写得具体。观察不仅只是看到而已, 外界事物有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 这些要靠五官去感知, 于是除视觉外, 还有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要善于察形色, 听觉要善于知其音, 嗅觉要善于辨气味, 味觉要善于识酸甜, 触觉要善于析冷暖。

然后, 我让学生进行影视型写作训练。影视型写作是一种新型的命题形式, 它以美术、音乐语言独有的艺术美, 陶冶学生的艺术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有较高的美育价值。

四、妙用情景交融与情境型写作训练

学生积累了这些情景交融的写作方式后, 我给他们安排了情境型的写作训练。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 学生在构思时, 有了切实的依据, 不至于野马脱缰失去控制, 而能从规定情境出发, 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 再现情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题式:在母亲的“镇压”之下, 我的反抗意识增强, 于是“义正词严”地历数母亲的不是……请你写出这位母亲的表情及“我”的心情。

学生习作:母亲深深地吸了口气, 又重重地呼了出来。她什么也没说, 站起身, 拖着鞋去了厨房。我欣喜若狂, 好像征服了整个世界, 提起书包, 快乐地奔向学校。草儿多青, 叶儿多绿, 阳光多明媚,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愉快地向同学们传授战胜母亲的经验。心中的喜悦还未消散, 一片乌云飘来, 遮住了灿烂的太阳, 随着乌云一片又一片地增多, 加厚, 越来越黑, 我的心情也一阵比一阵沉重。不久下起了雨, 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直到放学也没停。风吹得树枝东摇西晃, 冻得我瑟瑟发抖。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被家长接回了家, 我四下张望, 心里却很明白:母亲不会来的, 我这样狠心, 那么数落她, 她一定生气了。只得一跺脚, 冒雨冲回了家。

一路上, 花草树木不再娇艳, 一切都灰蒙蒙的。

从《西游记》中学习写作 篇8

孙悟空的常用语是:“妖精,哪里走”(它代表着勇敢之心,孙悟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总是冲在最前方,有勇有谋,他唯一的任务便是护送唐僧取得真经,是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唐僧的常用语是:“悟空,你在哪里”(在唐僧的精神里,只有前进的动力,他的视野里没有路旁的风景,因此他的口头禅只能是“悟空,你在哪里”);

猪八戒的常用语是:“我要回高老庄”(猪八戒代表着欲望,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欲望是本能,当一个人不再勇敢,那脆弱的心灵里最先迸发的是个人的私欲,所以八戒总是第一个提出散伙,并时常想念他的高老庄和他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女人);

沙僧的常用语是:“二师兄,大师兄说得对。大师兄,师傅说的对”(它代表着中庸。人的一生有时候不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这时候,就要求我们学会冷静观察,然后再对别人的言论和行为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就会和沙僧一样发现“真理”)。

吴承恩这几句话就把人物性格全部概括了,这大概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吧。在平时的写作中,把人物写活,写丰满确实不易。人物不似景物,有特定的描写方法;事件是骨架,人物是筋皮,而内在性格则是血肉。一个人不能只有筋骨,只有注入血肉,人物才是丰满的,所以性格刻画十分关键。吴承恩用只言片语写出了人生的四种状态,唐僧代表着执着,孙悟空代表着勇敢,猪八戒代表着欲望,沙僧代表着中庸。

全书总以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描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独具特色。它的社会批判、世情调侃、人物塑造、叙事描写无不带有强烈的诙谐色彩。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善用文字可以给人以无限启迪,在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掌握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刻画,这样别人在读时便可有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描写还需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当时写作背景,这样才会显得言之有理。

“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这样可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自然为考试加分!

【点评】

作为一个高一的学生能够这么深度地去解读名著,实属难得。她能把西游记中的人物分析得形象入骨,到位,真的是令人称赞。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从这部名著当中学会了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才是解读名著的高境界。我想如果每位同学能够这样去多读书,读好书,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扬州市新华中学教师 卞金娟

乌镇的游记散文 篇9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小桥围栏上的时候,乌镇便迎来了一天之中最繁忙的时刻。此时的小镇街头,到处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乌镇地处太湖流域。整个镇子河流纵横交错,并有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因此,“水文化”便成了乌镇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来到这梦里水乡,周边环境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古朴典雅,底蕴深厚。游走在小镇之中,到处是粉墙黛瓦,小桥人家。这里的街道大都是用青石板铺就,小巷回廊,曲径通幽。栉比鳞次的古代建筑,虽大体相同,但仔细品味,却各具特色。根据房屋的建筑格局,大致可分为商铺、客栈、府邸以及普通民居等。由于保持了江南建筑风格,因此,形成了布局合理、样式精美、匠心独运的外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镇因与水为伴,所以桥的“身影”无处不在。我在镇内游览的过程中,经过的小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且,每座桥的造型和建筑工艺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巧妙的融入到周围的建筑当中,形成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景观,让人看后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乘小船游乌镇,可以说别有一番情趣。乌篷船轻舟荡桨,穿梭于小镇之中,既可以避开密集的人群,独自徜徉在碧波之上,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赏水乡景色,可谓优哉游哉。

我从东栅入口码头乘船向东驶去。一路上阳光明媚,绿柳拂岸。船在一座座小桥下穿行,如同穿行于时空当中。头顶上方各式明清时期的建筑就像一幅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一幢幢房屋古色古香,默默地述说着这里的历史。那些荣辱兴衰,那些沧桑世事,仿佛就浮现在眼前的.景物当中,让人不免心生感慨。

阳光透过林荫,照在河面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线条,有序地分割着流水的遐想。而水中倒影,则朦胧的刻画着这里的亭台楼阁以及岸边的花草树木。心中有画,万物咸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眼前的画面不正是诗中所云,景中所属吗?

盘山游记的散文 篇10

心仪盘山很久,一直未能成行,难免生出很多遗憾。

愈是想往,越要耐住未果的折磨。期待是一种最美丽的邂逅。相约心底,相约梦中。于是,盘山,久久萦绕我心,挥之不去。

终于,结束京平高速的颠簸,驶入津蓟。盘山的指示标,赫然眼前,多少还是有点激动。盘山,我来了!

午饭在一农家小院解决。很素。但是山间野菜很合我口味,就连喜肉食的爱人,也不禁称赞一番,可见确实不枉美味。

饭毕,没有歇息,直奔山脚下,心切至极。但见"中国磐山"四个大字,心中一凛。盛名之下,岂能全然?

走过验票口,地势开阔些,乾隆三十二次临幸的石刻大碑,似乎向游人解说着,历史的眷顾,自然的天成!但愿盘山不仅仅是传说。

爬了N层石刻台阶,一路向上!一个外方内圆大红缘字前,许多人在留影。我不禁慨然:一生缘来,一世缘去。一个缘字,修成多少正果!一个缘字,又伤了多少情痴!千古成一缘,缘在己心中。

继续向前,跨过佛门,听着佛音,寻着山前小路,一路走来。绿树掩映,光影婆娑。身心都有了极大的舒张。盘山的洞,闻名天下。路过莲花洞,此乃洞中奇观,又曰:走龙洞。潜行洞中,瞻望龙头,俯视龙身,手抚龙石,相别龙尾。王者的霸气,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不令人慨叹。出龙洞,行山路,遇几位老者,七旬有余,唯自自我安慰:能到此游历,不软!或在品味,台阶石级的跋涉;或在叹息,年龄身体的老朽。不禁心生庆幸,年轻真好!珍惜吧。

山前的路,很长,也很平坦。正奇怪中,又见山门,此乃盘山真正门户。倚山傍势,恢宏豪气,把凡间的世俗,拒之门外,将山中的清凉,深纳其中。门前小憩时,偶遇好友。不约而遇,自是欣喜。又不禁想起门前的缘字。缘到拒之不得,缘尽强求不得。随缘如命,不卑不亢。

继续前行,方入山中。蜿蜒盘旋,山路弯弯。树茂荫浓,流水潺潺。走在石板路上,凹凸的石块,殷勤的按摩着乏累的脚掌,清新的.空气,彻底的清洗着重负的心肺。走走停停,一路赏美景。那石,很奇,或倚立山前,或斜倾路边,或三两个互相支撑,或相临若却又互不干预。那水,很清,或挂瀑前川,或横流山边,或静然成潭低声浅唱,或汩汩淌出溪流淙淙。

曾观少林,亦游五台,上方山塔林更是去过多次。唯有盘山的塔林,令我肃然起敬!或因成熟,知天晓理;或因心态,重感伤别。走在塔林中,对话高僧。念吾心诚,感恩父母,社会,朋友。绕塔九匝,唯愿父母,在天有灵,幸福安康!但求公婆快乐无忧,长命百岁。更愿我儿学业有成,报国兴家。不忘祈祷,爱人身体康健,某市教育再兴!我本愚钝,不会三拜九叩。我却心诚,崇尚佛法无边!我心向佛,佛自佑我。

盘山的寺,寺院颇多,历久重修,不一而足。途经万松寺,寺前银杏,记载着历史,播散着古老的气场。于是,尽管新修不久,仍不改历史的苍桑,流淌岁月的积淀。登临峰顶云罩寺,寺院坐落挂月峰。与自来峰的塔遥相呼应,浑然一景。步行至云罩寺,路经盘山所有盘,饱览盘山无限景,奇石,古树,山峰一一领略。自是坐缆车所无缘享受。更有舞剑紫盖二峰的旖旎。挂月自来两峰的巍峨。攀爬千八百台阶,最后登临峰顶,一种自豪油然而生:我自横笔向天笑,得问求学深山中。

外贸函电的语言特点及写作原则 篇11

外贸英语函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经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作用于有效地使学生扎实掌握对外贸易实务的各个环节, 并熟练地运用英文于各个环节中的交流沟通。在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贸易活动中, 更丰富的交流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积极更新, “商务英语”的范围也在持续扩大。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国际贸易函电已进步在词语运用通俗明了, 简介朴实;句子言简意赅, 精炼准确, 越来越趋向礼貌口语的表达方式。一封漂亮的商务信函, 不仅能为公司带来新商机, 新客户;并且大大促进发展与客户间的合作关系。反之, 函件词不达意便会引发误会, 更甚者带来不必要的矛盾, 造成客户流失, 导致公司利益损失。学生们在学习撰写商务信函的过程中, 对相关外贸专业理论实务以及商务法规会加深掌握;并且精通扎实了英语语言水平, 其专业术语及行文要求都有所进步;对于应通晓人的心理, 熟悉推销的艺术, 都有更深的理解。

二、外贸函电的语言特点

伴随着竞争激烈的涉外商务活动, 外贸函电也日渐呈现出新的写作特点。首先, 它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在全民经济时代, 法律法规是管理人们贸易行为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步入国际贸易全球化, 透明化的今天, 健全的法规便成为人们在经济行为过程中自我保护的基本工具。作为外贸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外贸函电可以及时有效的记录双方在贸易中的行为, 并且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及突出的法律效力。如果在贸易过程中出现纠纷, 理赔等现象, 商务信函便可成为彼此联系的重要证据。因此, 信函的内容是必须遵从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并且必须符合贸易合作方国家的相关经贸制度。在函电术语方面, 合作双方都要遵循统一的国际法律法规和惯例, 即其内容与形式必须获得国际的认可。其次, 外贸函电受文化因素影响。外贸函电核心目的是与国际贸易合作方进行有效的业务交流与沟通, 因此身处跨国文化背景的环境中, 能够实现无障碍沟通, 并产生某种经济共鸣, 达成合作共识, 便可视为一封成功的商务信函。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 经济环境及传统习俗的差异, 各类人群的经济观, 消费观, 商业经营习惯, 甚至风俗习惯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不充分考虑对方文化因素, 就有可能困难于了解对方真实态度与合作愿望。所以, 外贸函电不仅仅是专业的外语翻译工作, 并且还要求函电撰写人员掌握熟练地交际技巧, 尤其是在面对跨国文化贸易时的交际能力。再次, 商务信函越来越要求文体的正规性。商务信函关系到进出口业务, 在撰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国家海关, 运输, 银行, 法律更相关专业的惯例, 撰写内容格式都要遵行双方要求, 因此在文体上要求正式文体或者专业文体, 其类型主要有请求函, 询问函, 联系函, 告知函和商洽函等。随着科技的进步, 外贸函电的传递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邮寄, 快递, 电报等。最为广泛应用的即电子邮件及互联网上的在线及时沟通。

三、外贸函电的7C写作原则

为了达到通过商务信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 十分有必要了解掌握写好英文商务信函的原则。这些原则通常被称之为“7C原则”, 即正确, 具体, 清楚, 礼貌, 完整, 体谅和简洁。

(一) 正确 (Correctness)

商务信函必须书写正确, 因为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务贸易单据的凭证, 其内容涉及到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封标准正确的商务信函表现在语法的恰当运用, 标点符号与词句的正确拼写;并且对于信函内容要求提供的信息事实和数字无误, 叙述的内容正确, 写作格式规范, 写作技术运用恰当以及商业术语准确。例如:These products provided are exactly same to those samples (此次产品与样品100%一样) .此处exactly same to those samples说法太绝对, 毕竟无法保证在交易过程中每一件货物与样品一模一样, 因此可能产生在交货时就产品质量方面的纠纷。可以改为:The products provided are similar in quality to those samples.

(二) 具体 (Concreteness)

一封正规有效的商务信函必须写得具体, 生动和明确。在面对大量货物描述, 叙述其多项交易条款时, 务必做到仔细具体描述, 要尽量避免运用不确定, 大概, 模糊和抽象的词句。在书写过程中, 应尽量使用真实具体的数字与事实, 采用恰当的形容词, 使贸易双方更加明确了解交易内容。多数情况下, 商务信函采用主动语态陈述内容。例如, 在最终的销售确认书中, 详细具体的列出产品的规格, 数量, 单价, 包装, 保险等交易条款, 使此信函生动明确, 更有分量;做到让交易对方完全了解产品资料, 加速今后的交易进程。

(三) 清楚 (Clarity)

清楚, 应该让收信人在阅读时一目了然, 尽量避免不理解或者易出现误会的地方。写信人应当在明确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后, 采用熟悉简短和口语化的词语, 建立有效层次分明的段落语句来清晰的表达目的, 不能采用晦涩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更多时候, 可以提供产品说明书, 插图, 样例等在视觉上有助于理解的辅助品。清楚明确的商务信函不仅体现了写信人的干练专业, 并且节约了收信人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As t the goods sailing from Beijing to Melbourne, we supply bimonthly direct services.这个bimonthly有不明确之处, 它可以表示once two month (隔月的) 或者twice a month (一个两次的) 。因此可以改为:We supply semimonthly direct sailing from Beijing to Melbourne.或者We supply two direct sailings each month from Beijing to Melbourne。

(四) 礼貌 (Courtesy)

一封礼貌的商务信函可以表现交易双方特别并且丰富的内涵, 在巩固了与当下客户的贸易关系基础上, 也促进了结交新业务伙伴的机会。在书写商务信函过程中, 及时是礼貌的重要体现。对于书信的内容, 语调上可以尽量站在对方立场, 权衡业务伙伴的背景及其目的;应尽量避免采用生硬, 有可能伤害激怒对方的言辞或者语气。例如:We need the up to date price list of your goods. (我们需要你最新产品的价目表) 就不如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the new price list of your goods. (请寄贵方最新产品价目表) 来的谦虚礼貌。再如使用suggest, have better等温和表示建议的词语, 给对方商量的余地, 建立更友好的合作气氛。

(五) 完整 (Completeness)

商务信函对完整的要求极为严格, 包括贸易双方的联系信息, 有关买卖产品的资料, 以及回答写信人所询问的全部问题和要求。作为写信人, 应当积极表达所有情况, 务必使对方完整的了解其交易愿望及目的。一封清晰完整的商务信函不仅会带来预期的贸易结果, 并且还可能建立更好的商务关系, 创造更广的商务机会。例如:These goods have been given many prizes (这些产品获得一些奖项) , 此句内容表达不够具体完整, 若改成These business phones have been given first prizes in worldwide contest within the past four months.改后提供了完整的产品的名称, 具体的获奖时间和数量, 让对方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我方产品资料, 为之后的交易传递了更有说服力的信息。

(六) 体谅 (Consideration)

体谅的充分表现可以加速发信人与收信人进一步沟通联系。双方应当尽量的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在分析研究对方 (Your viewpoint) 会怎样理解信息的前提下, 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彬彬有礼的书信态度即移情于对方, 为对方着想, 在人性层面上理解对方。在语调语气方面, 尽量使用肯定而非否定的态度。例如:We are happy to extend a credit line of$2, 000就不如You can now charge up to$2, 000 on your American Expression card顾及对方的情感。少用类似claim, unacceptable等消极负面的词汇, 可以多用appreciate, reasonable等积极的词, 让对方更自信, 放心。

(七) 简洁 (Conciseness)

一封专业的商务信函, 应当言简意赅的表达其所需要的信息, 并且又不破坏书信的礼貌与完整。书写过程中, 尽量不用使用陈旧过时的商业术语, 去掉不必要的词和冗长的句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特别是意义重复的修饰词;保留真实有效, 简洁明了的事实资料, 就足以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对方。例如:We require furniture which is the new type.可以改为We require new type furniture.第一句繁冗累赘, 而第二句简洁明了, 同样表达了“我们需要新型家具”的意愿。

在今后的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各国之间经济关系日趋相互依存, 对外贸易需要等频繁的沟通, 外贸函电贯穿各贸易交往各个环节, 熟练掌握运用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及7C原则, 提高了学生以及贸易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显示了通过专业的商务信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 促进贸易双方的相互理解和长期合作, 也有利于规避风险, 取得双赢的效果。

摘要:外贸函电是对外贸易活动中重要的沟通交往方式之一。熟练掌握运用撰写函电的语言特点及其写作的7C原则, 为之后的贸易活动创建良好的公司形象;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提高学生英文水平, 并充分运用于各项贸易实务环节当中。

关键词:外贸函电,语言特点,写作原则

参考文献

[1]Ashley A.A handbook of Commercial Correspondence2002

[2]Grant Eustace.Business Writing-Aspects of Current Practice.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5

[3]郑敏.商务英语函电与合同[A].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4]林旭涛.浅析语用礼貌在对外经贸英语函电中的运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5]陈亚明国际商务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2005 (06)

上一篇:家庭教育实用方法下一篇:寻找最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