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赏析(精选8篇)
前赤壁赋赏析(一):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可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可是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我们认为此论有误。苏轼诗文浩繁,可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当说亦不算多。《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我们明白,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可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境,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可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以往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进取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能够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
前赤壁赋赏析(二):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全文共分五段。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述、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头之后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境。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述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那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果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那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并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那里虽然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可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开头一段,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全足以供人赏心悦目,作者也确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进入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读者又经过作者这样精彩的描述,有如亲临其地,与作者同享那“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的良辰美景。通篇《前赤壁赋》真正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也主要是这开头一段,它正面写了一个“乐”字。
之后第2段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就是继续描述“泛舟”时的欢快心境。“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点出“乐”字。“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之”了。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我即兴所作的歌词。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突出“泛舟”时的欢快心境,还主要是为反迭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梦想的追求。歌词显然是从《月出》一诗生发而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吗“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余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一样,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这在作者的也写游赏赤壁的《念奴娇》词中,赞美年轻有为的“三国周郎
”,感叹自我“早生华发”,就表现得更为明确。可是,“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应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解、体会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我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于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这箫声,当然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并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这篇赋的第三段文字来,这就是启下。承上写“乐”,启下写“悲”。第3段经过“客曰”,从反面揭示一个“悲”字。
客之所以“悲”,在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并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此刻湖北武昌西、嘉鱼东北的赤矶山,一说在蒲圻西北的赤壁山,总之,不在黄冈的赤壁。苏轼可是是因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来出之客口,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于历史无知。他在《念奴娇》词里就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所谓“人道是”,即在证明原属传闻,实无依据。在那里,借着景物、地区的关合,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现实人生。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情状,地区还是曹操以往赋诗之后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底下就有一个问题: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此刻哪儿去了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他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朗吟自我的诗篇。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所以客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可是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这样就连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期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可是,“知不可乎骤得”,那本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而忧伤愁苦,并把这忧伤愁苦经过冷清秋风里的箫声传达出来,“托遗响于悲风”,点出了“悲”字。
第3段所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靠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我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是说“人生如梦”吗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4段。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期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证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那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所以能够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所以能够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坚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所以,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
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前赤壁赋赏析(三):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异常与众不一样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可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之后,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
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文章之后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最终,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到达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前赤壁赋赏析(四):
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只能说包包含必须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一样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但不能认为是科学的,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而相对主义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煞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同时,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梦想的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能够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又回到了“乐”字上来。
文章写了主客对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最终以第5段作结。第5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境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前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作者优美笔调所表现的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作为游记文,固然要描述山川风物之美,《前赤壁赋》也确乎使我们从它所刻画的自然景色中获得了艺术享受;可是,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山川风物本身,那意义与价值毕竟还是有限的,而《前赤壁赋》则正是经过赤壁之游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景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同时,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并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而把理论的反复申述跟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齐来,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进一种颇有几分迷幻色彩的艺术境界。这,就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
还应当看到,《前赤壁赋》是采用赋的体裁来写的游记。赋在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宏篇巨制,繁缛富丽,叫做大赋。之后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理解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骈赋。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不但严格要求对偶句式,并且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叫做律赋。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做文赋。《前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我们稍不注意,还以为它是普通的散文,其实它是押韵的,也有排比、对仗的句子,而主客对话的方式,又是来自汉代的大赋。可是,它没有大赋的板重、堆砌的毛病,也没有骈赋、律赋的形式束缚,正体现了苏轼散文的“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其中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像,抒情而兼用夸饰,又能够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前赤壁赋赏析(五):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述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最终“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全文借景取理,依理述志。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能够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能够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前赤壁赋赏析(六):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构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一样,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并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异常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前赤壁赋赏析(七):
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赋中语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和“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等,至今常被引用。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最终“喜而笑“。
前赤壁赋赏析(八):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从文本内部延展到文本之外,整体把握与综合研讨并行。让“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仅统领全文的资料,并且贯穿教学流程,简便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范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前赤壁赋赏析(九):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平仄写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坚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所以,《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能够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经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
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可是,既然是赋,则应当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终,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并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前赤壁赋赏析(十):
《前赤壁赋》鉴赏
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
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那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梦想和一切完美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资料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之后,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我,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我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期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经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我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我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可是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一样意把问题绝对化,所以,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坚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能够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前赤壁赋赏析(十一):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赋》,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欢乐之源……
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苏轼说的“多难畏事”似乎在眼前景物中叠印出了深微隐曲的文脉和心迹。文吧,“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睹物兴情,情以物兴”(刘勰语),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心吧,作为“乌台诗案”受害者的苏轼,应当有两重:一是他太出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当路者沮之”;二是他的性格和遭际,早已练就了他处惊不变、逆势顺迎的本领。他不乏诗友过访,亦不缺野老相问,可是“望美人”垂顾的期望还不可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会时时撞击心扉。
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
前赤壁赋赏析(十二):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构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一样,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并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异常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前赤壁赋赏析(十三):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之后下一段,作者又描述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应对这良辰美景。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我的衷肠,那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情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样“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好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我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此刻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此刻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
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方把自我和曹操进行了比较: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资料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以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那里表现了梦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终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所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我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前赤壁赋赏析(十四):
《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梦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我可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我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梦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我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赏析(十五):
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那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梦想和一切完美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资料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之后,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我,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我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期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经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我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我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可是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一样意把问题绝对化,所以,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坚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能够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 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 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 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 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 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 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 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 调他回京, 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 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 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 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 于是, 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 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 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 不仅能看开, 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 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 御史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 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 于是, 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 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敢直说?可是, 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 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 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 在倾吐千古慨叹时, 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 起于战乱, 唯才是举, 迅速崛起, 掩有江北, 孙刘联手, 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 论文领建安, 论武“故一世之雄也”, 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 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 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 映射自己, 折射自己, 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 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 一旦想开了,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 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 而今,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 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 哪个不与赤壁有关, 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 可是, 胜了又如何, 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 “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 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 与曾经众星捧月, 僧俗皆友, 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 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 孤悬碧空, 却孤而不闭, 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 处境与心境, 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 诸如“明月”“窈窕”“美人”。可以认为, “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 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 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 “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 便可发现, 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 也是可以讲得通的, 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 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 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 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 “哀而不伤”, 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除了婉致幽怨, 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 暗起抒情纽带作用, 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一、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从人生的落寞沧桑中悲情解脱的归宿
胸怀大志是中国文人志士共有的特征。尽管北宋较之唐代是一个内敛的时代,苏轼少有自言壮志的豪言,但他的政治抱负却一直包容在他的诗词言论和人生经历之中。苏轼自幼“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深得欧阳修的青睐,早年即“奋励有当世志”。然而,他的政治仕途却并不顺利。从政之后,王安石新政开始。苏轼其实很想在这历史的变革时期为国为民献计献策,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这使他不仅和变法派不相容,又和保守派相矛盾,常常身处政治夹缝之中。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倾向保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新党失势,保守派执掌政权,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此间,苏轼对执政后的保守派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并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受到保守派的排挤。宋哲宗亲政后,改革派再度执政,苏轼因曾依附旧党被贬至岭南惠州,后又被贬至海南儋州。
这样一个坎坷曲折的人生履历,表明苏轼在当时的社会浪潮和政治舞台上,历经了怎样的摔打和磨砺,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抗争,承受了何等的压力和愤懑。他一次次跃上人世的浪峰,又一次次被弃之出世的沙滩,在每一次艰难的回眸后,独自咀嚼着“寂寞沙洲冷”的隐痛和忧伤。“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这一份叹息和落寞,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颗受伤的心。
心之伤痛,何以为疗?怡情山水,阅览自然,是让生命升华的积极途径,是精神超脱的美满归宿。在炎黄文人的史册上,这个归宿宁静淡泊了许多沧桑的心,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乌台诗案”到贬职黄州是苏轼人生走向多变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黄州4年多的艰辛生活中,苏轼躬耕几十亩荒地,自号东坡居士,在田园生活中体味自我,思索人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这是他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从精神上进行自我探索的悲情解脱。这种悲情解脱使他展现出了这样的睿智:在大自然的无尽藏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为疲惫的心灵安置一个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前赤壁赋》的这种从自我解脱中走来的和谐超脱的意境之美,不仅让我们深受感染,也打动了历代文人墨客。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前后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二、和谐超然意境是佛道哲学思想在苏轼生命体验中的显现
《前赤壁赋》第一段就把读者带进了一种空灵超脱的美妙意境中。既望之夜,月出于东,风清水靜,白露茫茫。作者举酒属客,吟诗漫歌,任小舟逍遥所往,似将离世飘摇,羽化登仙。每一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对此都倍感亲切,产生浓烈的审美认同和情感共鸣。这一段描写情景交融,主客相谐,物我相和,层层推进,恰似道家修炼垂成,得道升仙的幻化过程,包容了顺其自然、超然隐逸的道家哲学思想。同时,又体现了作者面对有缺陷的人生进行的内省式自我修行,折射出了超脱顿悟的佛家哲学思想。
苏轼与佛家思想渊源颇深。他家世信佛,自小就受到了佛家思想的熏陶,一生结识了很多高僧,如东林常总、大觉怀琏、玉泉承皓、佛印了元等。被贬黄州后,每日素食斋戒,诵经念佛,经常到黄州城南安国寺敬香拜佛,怡然静坐。佛教的哲学影响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也有体现。例如,他在《赠东林总长老》一诗中写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诗中的佛语禅意,空灵妙悟,展现了佛学思想对他的影响。苏轼思想也长期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苏轼八岁时,祖父送他去天庆观跟道士张意简学习,非常喜爱诵读《道德经》,青年时常读《庄子》,仕途遇挫,被贬黄州后,更是潜心钻研佛学和道学,“道法自然”的超凡遁世思想更加徜徉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苏轼思想印有宋代儒、道、佛三家合一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儒家人世哲学与佛道出世精神在他的一生中水乳交融。仕途顺利时,则锐意进取,投身政治,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仕途失意、理想遇挫时,则回归山林,望月举杯,吟诗作赋,走向独善其身的超然淡远境界。《前赤壁赋》正是写于品尝了人生巨大的挫折和失意之时,文中展现的“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境界,人与自然的相忘相悦,呈现出佛道哲学的脱尘之光。这种超然意境,是在历经儒家经世的人生奋斗,饱尝挫折和痛苦后,佛家和道家思想在苏轼沉浮不定、苦乐无常的生命体验中的自然显现。
三、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艺术所表达和传递的,除了思想和情感之外,还有美。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总是在自己的审美关照下进行的: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总是凝聚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飘然旷达的意境,正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其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有句被广为引用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艺术创作,苏轼认为无论绘画还是诗歌,都应平淡、古朴、自然,反对过于雕琢晦涩。他的很多作品都蕴含了这样清新天然的美学风格。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所写:“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行文自然、清新,意境恣意洒脱。苏轼在文学审美中强调立意的重要。据《韵语阳秋》卷三所记,苏轼曾对向他讨教作文之法的葛延之说:“天下之事,散在经史之中,不可徒得,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不少研究者由此探讨苏轼“尚意”美学风格。这里的“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更是指一种生命主体对客体的关照、相容以及精神对外物的超然意境。尚意与天工清新,都是苏轼高蹈淡远的审美风格。《宝绘堂记》中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意就是把受挫痛楚的心情,幻化于明月清风之中,又在明月清风之中“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作者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又不为自然外物所役,用心灵去把握和体验自然宇宙,走向了一个旷达飘逸的艺术境界,营造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
四、和谐超然意境是情景交融在苏轼韵散结合语言艺术中的浑然天成
即使是一个对苏轼的哲学和生平不太了解的人,只要读到《前赤壁赋》,就会被文中超凡脱俗的意境感染和陶醉。《前赤壁赋》里面的很多文句,历来常常被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所引用。这是因为,《前赤壁赋》中苏轼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将情景交融的和谐境界完美地呈现出来,使物我两忘的超然意境浑然天成。如果说,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出世超脱的佛道思想和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为本文意境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土壤,那么,韵散结合、富于想象、寓闲适于璀璨中的语言风格,正是在这片土壤上盛开的鲜花,为本文的意境生成提供了形象的承载,让读者在恣意挥洒的色彩和芬芳中,近距离地触摸和感受这篇散文赋的意境之美。
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苏轼反对五代以来骈文讲究形式、粉饰太平、艳冶浮薄、华而不实的文风,积极推进对骈文赋体的改革。《前赤壁赋》就是从骈文中变革而来的一篇散文赋。尽管苏轼反对骈文,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借鉴继承了骈文中的文采风格,并与现实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韵散结合,营造出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苏轼在《与二郎侄》中写道:“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绚烂之极也。”可见他反对骈文流于形式的华美,但很重视语言寓于质朴的绚烂。正是这种批判的继承,造就了这一千古传颂名篇的超凡意境。
《前赤壁赋》既有大量工整的排比句和对偶句,又有不少无韵自由的散句,韵散结合,错落有致,渲染了空灵超然的意境。文章第一段就是一个典型。开始一句用散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為全文的写景、思辨和抒情准备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用了很多骈文式整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抒写和渲染景色的迷蒙悠远,表达主体自我在自然景色中的忘我和超脱境界。在这些整句表达中,又穿插了“举酒属客”“少焉”这样的散文语句,使程式化的整句间有了过渡和承接,也有了停顿变化之感。这样韵散结合,使文章读来既有音乐的韵律美,又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从而凸显了淡远悠扬的意境之美。
再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前面为整句,最后一句为散句,体现着本文韵散结合的特点。同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一种升华普通物象的想象。而这几句用语质朴,却寓绚烂于平淡之中,读来有华美之感。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这几句就典型展现了本文物我一体、超然和谐的意境。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散文。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原文】
★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赏析
★ 戏题盘石,戏题盘石王维,戏题盘石的意思,戏题盘石赏析
★ 榴花/题榴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 题红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 戏问花门酒家翁原文及赏析
★ 戏题山居,戏题山居陈羽,戏题山居的意思,戏题山居赏析
★ 芍药 作文
★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及赏析
此赋作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谪居黄州时。
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为主线,写景叙事生动有味,且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了作者浓郁的主观感情,显得神情飞动,诗趣盎然,尤其在景与情交融之外,从物我之间即主客观的契合之间生发出哲理的意蕴,可谓借景抒怀、寓情于理的脍炙人口的哲理小赋。
因此,从“苏子愀然”从下主客对答的两个自然段,应是全赋的重心所在。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正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轼所发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但这种意蕴都不是藉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达,而是诉之于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和由此引起的感触,因而才有形象性、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秋江联想到与赤壁有关的一代枭雄曹操及其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挥兵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山川遗迹空自留的感喟,转而抱恨人生苦短,江山无穷,飞仙遨游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就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川水的逝去而河流依旧,月的圆缺而见消长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的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一个人对人生苦旅中所遭遇的荣辱得失、寿夭生死应该淡然处之,因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不过是回归大自然的另一种方式罢了,何不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以陶冶大自然的豁朗情怀去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情理,无非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郁苦情结以及要求解脱郁苦情结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然而,作为全赋重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宣泄和哲理阐发,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就失去了赖以生成的基础。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清风徐徐,月光溶溶,雾气朦朦,水光融融,主人举杯劝客,主客深情诵诗,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仿佛置身于神游太空的仙境里。接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快乐到抑郁的过渡,乐而扣舷而歌引出了幽咽抽泣的洞箫声,霎时就转向了不可名状的悲怆、惆怅,这一过渡宛如行云流水,自然圆转,令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跌宕抑扬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倾听下面的对话,并且会心地赞同下文的对话乃是天然合成、入情入理,正如对话结束,愁结解脱以后的喜笑重酌也是情理所趋一样。全赋的架构谋篇堪称天造地设,无瑕可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识记
掌握实词“属、如、和、遗、危”等,了解名词作状语、使动、意动等词类活用现象,学习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文言句式。熟悉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及有关“文赋”的文化常识。
2、理解
(1)了解本文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2)理解作者身处逆境、不计荣辱的旷达情怀。
(3)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探究
苏轼散文语言的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景、情、理交融一体的艺术特色。
2、学习苏轼清新流畅,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难点:
1、理清全文“乐——悲——乐”的感情线索。
2、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设计思路】
本文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和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又通过客与主的对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的苦闷心情和当他从庄子、佛家思想出发观察宇宙人生时的洒脱态度。基于此,教学时,首先以“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整体感知文中的画意、诗情、哲理,然后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主答问答部分,仔细体味其“情”其“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在逃离纷扰的世事,醉心于自然美景中时,往往会产生超尘脱俗的奇思和神往。那么,被贬他乡的苏子面对赤壁江天风月,又萌发了怎样的出世之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前赤壁赋》,与苏轼共举金樽邀明月,叩问宇宙与人生。
(二)整体感知
1、题解及背景介绍。由题目可明确本文的文体是赋。什么是赋?赋是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骈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前赤壁赋》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体赋的写法,而把记游散文的方法运用赋中来了,将景与情、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对背景的介绍应稍详些,要点包括: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对王安石某些新法持不同意见,新党李定等人从他的诗篇中摘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诽谤朝廷,苏轼因而被捕,关押在御史台狱,在狱一百多天,史称“乌台诗案”(御史台称乌台)。②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③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到黄州城外赤鼻矶游览,写了《赤壁赋》;同年十月他再游此处,写了《后赤壁赋》。
2、注重认知。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明句读、听出语气,同时对不理解之处作上标记。第二步: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进一步读通全文。第三步:学生根据注释默读全文,从字词句角度读懂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一词多义,如“属、如、和、遗、危”等。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舞”、“泛”等。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和初步探究苏轼散文语言的特色(语言生动精炼,《前赤壁赋》全文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和韵语,词采华美,音韵铿锵,亦文亦赋,严谨工巧;明快自然,不事雕琢,《前赤壁》中几乎没有一句难解之语,却能将难绘之景、难达之情、难言之理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苏文还十分讲究修辞,使语言臻于至美,如《前赤壁赋》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对比或对文手法,可结合练习二进行说明和品味)。
3、理清思路。可设置以下问题导读:①阅读首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幅秋江月夜图。②作者面对美丽的秋江月夜之景“饮酒乐甚”,为什么又转乐为悲?③“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是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作者借此形式,实际上是与自己进行思想的对话。说说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④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结合上述问题,学生可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回答。最后达成这些基本的共识:①七月十六的夜晚,赤壁江面,辽阔无际。清风徐徐,拂面而来,平展如镜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玉盘般的月亮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在南斗和牵牛星之间流连徘徊。江上雾气弥漫,水天一色。②作者毕竟经历“乌台诗案”不久,身处“江湖之远”,怎么能真正地“乐”起来呢?因而诗兴大发,“扣弦而歌”之后,对景怀人,不免莫名的惆怅袭上心头,再则歌中哀怨淡淡,客人的洞箫如咽声声,更加重了伤感,渲染了悲情。③作者借此手法,使文势形成波澜,将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加强了艺术表达效果。④课文有两条线索,除了外在的时间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乐→悲→乐”。
(三)点击“重点”
① 让学生分扮主客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要求读出结构层次,读出情感色彩,读出哲理意蕴。
②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并找出表达客人思想感情和主人哲理顿悟的句子。
③ 以六人为一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一。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问题:结合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了怎样的哲理?指定小组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各学习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整理发言记录,发表意见,陈述理由,并允许不同见解的出现。至于练习一的共识性答案要点可参考“文本解读”部分。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识记:
归纳前、后《赤壁赋》中关键字、词、句子文言特点。
2、理解:
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从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分析总结其异同,从而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3、探究:
苏轼的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宏观地分析总结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难点:理解两赋中所表现的苏轼的复杂思想。
【设计思路】 本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课”就是着眼于文章的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瓴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准确地进入阅读学习的角色;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运用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尝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初步鉴赏作品的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目的。
该课型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分两课时完成:归纳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样有利于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进行比较赏析,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活动方式,学生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并在与其他成员的协商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营造出一个脑力震荡,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年四十七岁的苏轼所写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游赤壁二首》说:“赋是双珠可夜明。”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论前后《赤壁赋》道:“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可见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感受、品味苏轼在二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吧。
(二)比较阅读赏析
教学板块之一:归纳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
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正音。
2、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正音:
《前赤壁赋》:幽壑(hè)嫠(lí)妇 舳舻(zhú lú)槊(suò)
《后赤壁赋》巉(chán)岩 虬(qiú)龙 鹘(hú)冯(pīng)夷
3、请各小组分别按照下列的归类,从课文中寻找到相应的字、词、句。
(1)名词作状语:
《前赤壁赋》:西、东——向西、向东
《后赤壁赋》:横江东来——向东
(2)名词动用:
《前赤壁赋》:顺流而东也——向东流去 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后赤壁赋》:履巉岩——踏 羽衣——穿着羽衣 掠予舟而西也——向西飞去
(3)使动、意动用法:
《前赤壁赋》:舞、泣——使„„跳舞,使„„哭泣
《后赤壁赋》:顾而乐之——以„„为乐
草木震动——使草木
(4)特殊句式
《前赤壁赋》:倒装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 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
《后赤壁赋》:倒装句:步自雪堂——介词结构后置
归而谋诸妇——介词结构后置
曾日月之几何——定语后置
省略句:揖(于)予
固定格式:如此良夜何?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引导学生就两篇文章的体裁、主旨、写作方法三个方面来归纳分析相同点。
2、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记录、整理发言内容。
3、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辩伪、取舍、论证、总结。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体裁:两文都属于赋体,但改革了两汉古赋、六朝骈赋、唐代律赋等一贯骈偶丽辞的风格,注入散文化的语句,简直是体格新颖、意味隽永的散文诗。
② 主旨:两文都是以江山风月之乐和老庄齐物思想来消解政治失意的苦闷,抒发对宇宙万物“常”与“变”的体会。
③ 写作方法:两文皆采用借景抒怀,寓情于理,虚实相生,抑扬结合的表现手法,将画意、诗意、哲理融为一体。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再次分组朗读两篇课文,体会各自的特点。
2、引导学生就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的相异点展开讨论。
3、各小组代表发言,归纳讨论结果,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争辩、补充、总结。
(1)内容:
《前赤壁赋》是记夏历七月十六夜的江游,本篇是记十月十五夜的江游,读者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的景物的变化。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派新秋的景象;后赋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江上之景,除了时令景色外,两次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也大不相同。第一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舟,人不离舟,所写的只是江与月,感情和议论也围绕着江与月而发,一气贯彻;这一次却并无江游的预谋,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才再度泛舟的,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得多,展示的景色也因之而繁富。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前赋是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了一篇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后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2)结构:
《前赤壁赋》:在泛舟赤壁的过程中穿插主客问答的两个自然段,运用主客对话手法抒写跌入人生的苦闷,又从旷达中得到解脱。
《后赤壁赋》:既有生动的景物描写,又有传神的情事叙述,造就了似闲散而非闲散的笔墨,尤其是文章结尾部分对道士化鹤掠舟而过又到斋中相见的描述,将情节置于若疑若信的恍惚的梦境之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传达出“庄周梦蝶”的亦真亦幻的意趣,隐喻了“乌台诗案”一事,虚实相生,波澜迭起,结构跌宕而又紧凑。
(3)语言:作为赋,《后赤壁赋》比《前赤壁赋》更散文化,对偶句少,不用典故,但音律依然有韵文的铿锵。
(三)拓展探究:
(1)问题设计: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2)各小组展开讨论,形成一个书面发言的“纪要”。
(3)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碰撞、整合,明确以下要点:
①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然而老庄的“无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政治主张有其一致之处;生活上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无章的洒脱态度。
② 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学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学习苏轼在人生失意时豁达的心胸。
3、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苏轼“乐”与“悲”矛盾的情感世界,感受苏轼豁达的心胸;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变“与“不变”的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一.相似点
1、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醉翁亭记》主要是抒发作者的“山水之乐”, 所以“乐”是全文的中心;而文章又是游记, “记”的主要对象是醉翁亭, 因此“乐”与“亭”就密不可分。一切景物围绕着亭写:第一段写亭的位置和形态, 第二段写亭周围的景物和四时景物们的变化, 第三段写太守在亭中宴乐, 第四段写醉归。同时, 一切写“乐”又都围绕着太守:“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四时之境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等等。“亭”与“乐”形成了全文的中心和主线, 使得文章条理清晰, 环环相扣。文章又注意前后文的起伏照应:开头“醉翁之意不在酒……”与结尾“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相呼应, 结构十分严密。《古文析义》中指出:“……其中点染穿插, 布置呼应, 各极自然之妙, 非人所易。……句句是记山水, 却句句是记亭, 句句记太守。读之惟见当年雍熙气象, 故称绝构。”
同样地, 《前赤壁赋》全文紧紧围绕明月、江水之景, 进行叙述描写议论, 文章起笔不凡, 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后紧写作者与客月夜泛舟于赤壁时所见所感。第二段写触景生情、由欢到悲。第三段紧扣“悲”, 写客人解释“悲”的原因。第四段写主人对客人的劝慰, 表现作者旷达豪情。最后, 主客开怀畅饮, 由悲转乐。整篇文章由欢到悲到乐, 首尾呼应、构思新颖、层次井然, 波澜曲折。《古文释义新篇》余诚曰:“起首一段, 就风月上写游赤壁情景, 原自含‘共适’之意。入后, 从‘渺渺余怀’引出客箫, 复以客箫借吊古意, 发出物我皆无尽的大道理。……尤妙在‘江上’数语, 回应起首, 始终总是一个意思……” (1) 。
2、文章表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 醉意风月的情怀, 实际隐藏着失意落暮之情, 但最终都体现出自己光明磊落的情怀和旷达的政治家气魄。
《醉翁亭记》《前赤壁赋》两文皆是作者被贬之后所写的山水游记, 虽然当时正处于人生低谷, 但文章仍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色彩鲜明、清新优美的图画, 令人读后如痴如醉, 尤如置身其中。如《醉翁亭记》:“临溪而渔, 溪深而渔肥;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夕阳在山, 人景散乱……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作者巧妙的在这自然美境中安排各种人物活动, 使得人、地相当, 人物和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 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又如《前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多美的一幅“江天一色无纤尘”, 空灵缥缈, 表现了苏轼醉意风月的情怀。但在我们沉醉于山水的清新空灵、风月的缥缈逸丽时, 我们也同时体味到文中所透露出的淡淡忧愁和浓浓落寞。欧阳修治滁有功, 但却不能得到朝廷的赏识;苏东坡空有满腔豪情, 但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友麋鹿”来羡长江之无穷、感念人生之匆促渺小。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但是, 一时的失意并不能打垮作者的意志;人生的无常并不能摧毁作者的气节和情操。传统儒家“仁政爱民”的理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使他们面对挫折仍自强不息、泰然面对。苏轼说过:“知命者必尽人事, 然后理足而无憾。”“凡可以存存而救之苦无不为, 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己”。因此, 尽管前途渺茫, 但他们仍表现出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逆境中坦然处之、乐观向上的伟大政治气魄。欧阳修“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 形醉心不醉;苏轼“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 用之不竭”, 堪称豪迈超脱。
3、对客观景物细密而深刻的观察, 准确把握景物的具体特点。
《醉翁亭记》和《前赤壁赋》都是山水游记, 又都要表现作者放情山水、醉意人生的乐趣, 故精彩的景物描写极为重要。欧阳修、苏轼在文学主张上都特别强调文章的艺术特征, 强调言尽其意, “求物之妙”要求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使笔下的景物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在《醉翁亭记》第二段中, 欧阳修写亭周围的景物及四时景物的变化:“若夫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这里极精炼地描绘出山间景物的变化之美, 体现了作者极具细致的观察力, 使读者如临其境。茅坤曰:“文中之画。昔人读此文, 谓如游幽泉邃石, 入一层才见一层, 路不穷, 兴亦不穷。读已, 令人神骨修然长往矣”。 (2)
苏轼热爱生活, 肯定人生, 对一切事物都观察精细, 他特别善于捕捉富有特征的形象进行生动的描写。在他笔下的人情物态, 宇宙物象都穷形尽相, 生动传神。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用白描手法将“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江景, 巧妙地组成一幅生动真切的画面。既写出月夜泛舟江上所见“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色, 赞美大自然地神奇美妙, 又抒发自己“如冯虚御风、如遗世独立”的身处仙境、忘乎所以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不同点
1、欧文富于情致, 苏文情致理趣兼容。
欧阳修一生经历坎坷, 磨难颇多, 为改革时政多次被贬, 以及受到政敌们的无耻诬陷, 这都造成了他精神上的创伤, 也使他对国事、家事、社会人生、朋友之情都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发之于文, 形成了感慨气息重、抒发气氛浓、一唱三叹的特点。其文深情缠绵、寓意遥深、极富情致。清人刘熙载认为欧文“幽情雅韵, 得骚人之指趣为多”、“吞吐抑扬、令人欲绝” (3) ,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并不是单纯的模山范水、以貌写物为工, 而是寓乐于景, 让读者在咀嚼之中体会“醉翁之意”, 让人读后觉得言意未尽, 余味无穷!
苏轼的游记则有别欧阳修之富于情致, 他不是单纯的记述名胜建筑, 而总是在精妙的记述中寄寓自己的至理、深情、达观、卓识, 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刘熙载评价苏轼“叙事有寓情、有寓理、有寓气、有寓识。” (4) 在《前赤壁赋》第四段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物各自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这一番话着重表现了作者“变”与“不变”的相对主义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文中围绕明月、江水之景, 在叙述中议论, 使文章极富情致和理趣, 亦表现了作者超然、洒脱、豁达的襟怀。“超然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使苏轼在物质需求上能“随缘自适”知足常乐。高唐评价《前赤壁赋》曰:“有慕景处、有寄情处、有感慨处、有洒脱处, 此赋仙也。”
2、心境不同意境也有区别
前文论述过《醉翁亭记》与《前赤壁赋》文章表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醉意风月的情怀, 实际隐藏着失意落寞之情, 但最终都体现出自己光明磊落的情怀和旷达的政治家气魄。但是由于个人的遭遇和思想心境不同, 所以文章体现出来的基调和境界也有所区别。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县所作。由于欧阳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因此面对挫折, 他毫不气馁、积极入世, 在滁县推行新政。治滁取得一定的功绩后, 面对成绩, 欧阳修踌躇满志、悠然自慰。文章展现了一幅政通人和、官民同乐的和谐场景。此时的欧阳修把个人的杂念抛诸脑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情享受这平淡朴实的美, 表现出他那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情怀与精神。整篇文章基调较高, 意境优美, 令人赏心悦目。
而苏轼作《前赤壁赋》是因文字入狱, 无辜被贬, 后又做闲散官职, 这与他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相悖, 所以, 《前赤壁赋》可以说是一篇排遣自己内心苦闷、聊以自慰的作品。与《醉翁亭记》相比较, 尽管都是描写了山水风月, 但境界有别。《前赤壁赋》虽然着重在于表现作者旷达、超脱的豪情, 但通过主客对话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无常、英雄气短的无奈。全文基调较低, 虚无主义色彩较浓。
如果从《醉翁亭记》与《前赤壁赋》的文风比较来说, 欧阳修文风平易自然、条理畅达、委婉含蓄、偏于阴柔美, 苏东坡文风汪洋恣意、姿态横生、文理自然、偏于阳刚之美。但无论是《醉翁亭记》的小桥流水, 还是《前赤壁赋》的一泻千里, 都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令人陶醉神往。综
参考文献
[1]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武汉古籍书店影印, 2009年
[2]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广东出版社, 2002年
[3]刘熙载.《艺概》.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年
一、万顷“茫然”:似乐实悲之沉重
《赤壁赋》一开始,就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地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赤壁秋夜图。一般人都认为:作者全身心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其间的美景,因美景而生乐情,可谓物我两忘!其实不然。
试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中的“茫然”,从字面看,其固然有浩荡渺远之意,但也有“失意”之意,小舟微似一叶之渺小,大江阔有万顷之广袤,个体何其渺小,人类何其卑微,大江何其广阔,自然何其浩瀚?!人处世间,不正像小舟一样漂泊无依渺小至极吗?!此外,“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表面上是说游览美景的愉悦之感,实际上也是在说:我多想脱离尘世!如果能够离开现在的这个世界,我宁愿自己的人生之舟“不知其所止”,这其实已经是作者的个人主观情感的浓烈抒发与淋漓呐喊:我厌恶这个黑暗的世界!
因此,看到苏轼写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开阔的美景,就说作者“心胸开阔、舒畅”;看到苏轼写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这样充满想象的句子,就说他“无拘无束”、有着“洒脱的胸怀”,而忽略“茫然”的暗示,明显是先入为主和主题先行的做派。
况且,乐景未必对应乐情,纵观古今文人,大凡寄情山水,把大自然描写得无比美好者,很多恰恰是寄托哀情,或者是寄托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因此,作者把赤壁月夜江景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景物里,从而忘却白天的烦恼、尘世的郁闷。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主客二人夜游赤壁,当他们踏上那一叶扁舟,苏轼的心情是很沉重的,但是高明的作者却没将它轻易外露,而是将这颗沉重、抑郁的心深藏在由寂静的夜空、浩渺的江面、弥漫的雾气、习习的晚风、凌空的皓月组成的江天水月奇景之中,因而获得了暂时的欢乐;可是无法回避的沉重现实、不可抑制的郁闷心境却又如影随形,始终在眼前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水月奇景中涌动浮现。可以说,景越是美,就越是触景伤怀,哀从中来;情越是乐,就越是乐极生悲,悲由乐起。
二、声“呜呜然”:乐难掩悲之痛苦
要想分析“呜呜然”,就要先弄清声音的来源。如前所述,赤壁的水月奇景让苏轼叹为观止,但是美景并不能消解内心的悲伤。虽托词“饮酒乐甚”,也不过是借酒浇愁,试图以“乐甚”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然而,悲伤的情绪又如何能够掩饰呢?也许是无意识的,也许有意识的,作者内心深处的积怨化为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们试着这样来理解:我有着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为什么不能操纵自己命运的扁舟,而流落在这大江上漂泊无定?我的情怀悠远又迷茫,思念美人却天各一方!这四句骚体诗不仅分别模拟或袭用了屈原《九歌·湘君》中的“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及《九章·思美人》中的“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等句子或词语,而且由袭貌进为取神,以神为潜台词,传达出来的完全是《离骚》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一样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怨愤与痛苦。
客闻弦歌而知雅意,于是适时吹箫,“其声呜呜然”,非常切合主人的心理,堪称知音。“呜呜然”一词,明写乐曲开端之呜咽低回,暗传作者内心之忧伤苦痛,借有声之箫音,写无声之心理,令人读来倍感神伤。这一点并不是孤立的分析,在后面的文本中还有印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怨朝廷把他贬官,望朝廷能起用他,为贬官而哭泣,诉说自己的无罪”(周振甫语)。一代文坛巨星如今谪居黄州一隅,不就像潜伏在深渊的蛟龙?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就像妇女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不单是从侧面写箫声的凄绝,也是作者哀怨痛苦的真实写照。
三、苏子“愀然”:主客同悲之暗示
“愀然”一词,古来分析者未多加注意。若从众分析,开篇为乐景乐情,主赏乐景,客奏哀音,何不用“讶然”以显主人之不解,或用“愤然”以显主人之不满?苏轼独独选用“愀然”,其中大有深意。
客人的吹奏打动了苏轼,深入了苏轼的内心世界,撕去了他“饮酒乐甚”的伪装,点明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政治遭遇:本是蛟龙,却谪居黄州,身潜“幽壑”;本是学士,却零落孤舟,恰似“嫠妇”。因此,苏轼内心深处的贬谪之愁被完全引发,于是“愀然”,忧愁顿生。其实,作者没有选用其它词语,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他是在告诉我们:客人吹奏的箫音,是反映了主人内心的悲苦的,或者说,主客二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样悲苦的。否则,何来“愀然”?同时,这种暗示,文中并非仅此一处。前面苏轼写“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用“和之”而没有用“奏之”,更没有用“闹之”,说明主人对客人演奏的情感表达是认同的,他也认为客人完全听懂了自己歌词中的衷曲,箫声传达出了自己无法明说的“愀然”。
而对曹操这个形象,作者先以“一世之雄”誉之,继而却用“而今安在哉”形成一跌,文气于是直转而下,虽是“一世之雄”,但是肉体还是消失了,说明任何一个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伟大人物总是要死的,点出人生无常这一人类的终极悲哀,因而产生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超脱人世而求得永恒的想法。以上陈述,正是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之后,所产生的看破红尘、消极遁世的思想感情的反映,表达了苏轼情感的“愀然”和超脱人世飞升仙界的道教人生理想。友人箫声哀怨的“呜呜然”,作者感情低潮的“愀然”,皆源出于此。
四、说理“俨然”:转悲作喜之无奈
第四段中苏轼先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进行阐述,疏解客人“总想永恒”的困惑,然后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进行阐述,疏解客人“总想得到”的困惑。苏轼说:你想开点,我们虽然不能“抱明月而长终”,但是只要我们立德立功立言,一样可以不朽,一样可以“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些东西本来就不属于我们这些人,我们又何必去追求呢?你且欣赏欣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满江风月不论钱”(《与潘三失解后饮酒》),这些自然美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我们就享受这些东西吧!这话乍听起来的确是非常乐观、非常旷达的,非常想得开的,但是,中国的文人历来有个传统,那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越是口头说不想的,在心底里往往越是舍弃不下。在此,我们不妨将这里的“想得开”与贾谊《鵩鸟赋》的“德人无累,知命不优”等“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并看:贾谊是越说想得开,越证明其想不开;越说应该想得开,越是证明其无法想得开。越说祸福不足挂齿,越见祸已大于丘山;越说死生应该齐观,越见死的阴影已经威胁他的生存。而苏轼也是旷达为表而悲愤为里,越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越见其在追求超越、旷达后面的忧患意识,越见其希望善终胜恶,形势变得对他有利;越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来表示自己与往昔生活的决裂,越说明他对未取得的“物”是很在乎的,况且,若真的“非吾之所有”则不取,又何来后来的重返京城?!
所以,如果非要将这些视为苏轼的旷达,那么也只能是“俨然”旷达,其实倒不如说是他“人生如梦”的内心虚空,也不如说是他百般无奈时的长歌当哭。也许,人生必愁情万点而不能消,坎坷历尽而不能得,方可大悟大彻,洒脱豁然。
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苏轼正是利用这种说理“俨然”的思想武器,来让自己“俨然”获得解脱。想开点吧,毕竟“满江风月不论钱”,文章结尾的“喜而笑”,只能说无奈的安慰罢了;至于“洗盏更酌”,绝非豪情释放的“畅然”,恰是悲痛宣泄的“愤然”。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作者不过是用其说理的“俨然”,来冲淡其境遇的“茫然”,消解其感官的“呜呜然”,忘却其情感的“愀然”,然而,所有的麻醉药,都是暂时的,当时空流转,真切的痛苦并不能一去“杳然”,乃至在三个月后的《后赤壁赋》中,依然会“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这就是苏轼《赤壁赋》中的独特的“然”。教学中,释《赤壁赋》之“然”,也许可以让我们“释然”吧!
【前赤壁赋赏析】推荐阅读: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0-13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10-13
赤壁赋朗诵06-27
【语文】《赤壁赋》测试06-10
《赤壁赋》教学实录07-26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06-28
赤壁赋三课时10-19
《赤壁赋》说课稿参考06-19
赤壁赋字词解释10-13
《赤壁赋》课后练习题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