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精选8篇)
摘 要: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来研究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其可相互借鉴之处。
关键词: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 西方饮食 差异 融合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往来与日俱增,这种想了解彼此的要求更显迫切。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对中西方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的研究。由于历史、地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饮食文化的差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 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1]
3.饮食对象的差异
由于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人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2]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 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4.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大约有14种烹饪方法: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显然,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这般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食品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这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国外,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根据不同需要分全脂牛奶、低脂牛奶、撇脂牛奶。其它例如一些平常原料也有严格等级。美国鸡蛋分(AA)特级,一级(A),二级(B),三级(C)等。以上只是简单的举例,在西方发国家烹饪原料的严格分类标准,减少了厨师因经验不足对材质的把握不准而造成烹饪失误,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了食品的质量。
5.中西方饮食营养的差异
美国FDA规定,市面所售食品必标出其所含营养成分。在食品的检测上,他们拥有较为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很好地测算出食品成熟后的实际营养。目前国内的测评软件所检测的菜谱营养量,其实是生料的累计,而真正的烹调后的营养含量测评过程较为复杂,真正用到的很少。西餐的肉类以鸡、鱼、牛、羊肉为主,同时在配菜上更注意荤素及营养搭配。西式正餐一般就三四道菜,数量不是太大,营养却较为合理,不像中餐现在还以聚餐为主,八九人围一桌,凉菜、热菜、主食至少十五六道,不但卫生方面不合理,营养摄入也不合理。每人只取自己所喜欢的食品,虽品种多,但营养未必平衡。再需注意的是色彩、营养的搭配,现中餐大部分还是以荤食为主,仍在受“三高”困扰。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在烹调油的使用上以橄榄油为主。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橄榄油其实是新鲜的橄榄果汁,摘一颗橄榄在手中,轻轻一挤,就会有汁液流出,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粘手感觉,是清淡油。恐怕在食用油的世界里,只有它最新鲜,因其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特殊成分而具备强大抗氧化功能,不但人体易吸收,而且烹制出来的菜点没有杂色。中国主要使用大油,所含的是大分子饱和脂肪酸,过多食入对人体无益,而西点主要以黄油为主,主要是奶油中分离出来的油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及无机盐,不但气味芳香,而且有利于人体吸收。[3]
6.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进餐习惯用刀叉,而中国人进餐习惯用筷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有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住在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4]
7.结论
今天,中西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俱全的艺术境界发展。通过以上的比较和论述,大家对中西方饮食文化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面对两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中西餐饮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庆.中西文化传统[M].荆江学院学报,.
[2]张大超.论中西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态的差异与整合[J].莆田学院学报,.
[3]张徐晓.中西文化差异与日常言语交际[J].江西社会科学院学报,2003.
1 爱情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武侠文化里, 侠客对爱情的态度及女性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历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国家间的征战是社会生活的主题, 男性作为征战的主体, 代表着力量, 是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 男性的社会地位远高于女性。女性主要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影响日益深入, 逐步发展到“男女大防”的地步, 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社会地位更加鲜明, 致使整个社会形成男尊女卑的社会普遍认知与风尚。而源于现实生活的武侠世界中也就呈现出男尊女卑的特点。故事里的主要线索是侠客的侠义精神, 而爱情的有无, 甚至女性角色的有无并不是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不相容的。所以, 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侠客不娶妻室, 不近女色, 有的即使娶妻也不贪恋美色。相反, 贪恋美色或不正当男女关系会被描写成反面角色的特点及罪恶之源, 如:西门庆与潘金莲, 在众多作品中都出现的“采花大盗”等。随着时代变迁, 两性观念不断发展, 经清末、民国, 直至20世纪五十年代后, 新派小说的创立, 男女爱情及女性角色的地位在武侠小说中得到了提高, 并频频出现在作品中, 如:金庸的《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等等。但侠义精神在中国武侠文化中的地位并未动摇, 仍是贯穿整个武侠文化的主线。
西方骑士文化的爱情观与中国武侠文化是迥异的, 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说中国的侠客是“禁欲主义”者的话, 那么西方的骑士在对待爱情上无疑是大胆的、挚热的追求者。骑士们为了爱人及爱情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大有“只为红颜搏一笑”之势。所以, 在西方骑士文学作品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骑士雄壮俊美, 阳刚之气外露的同时又不失对所崇拜的贵妇人的百般体贴的阴柔之美;在功成名就之后, 却心甘情愿地成为所崇拜的贵妇人的仆人, 赢得贵妇人的欢心。可见, 爱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巨大动力。正如阿廖斯托所写:“我歌吟女人、骑士、武器、爱情, 豪爽大度和英勇行为”。骑士们出征时总要思慕远方的贵妇人, 对贵妇人的思慕成了骑士文学的一道风景, 使得骑士英雄的面孔上多添了忧郁的眼泪。 (令狐兆鹏, 2006)
2 代表阶层的不同
中国的侠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它所代表的阶层也有一个不断演化的历程, 并最终定格于平民化。
“侠”最早是从古代“士”阶层中逐步演变出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秩序基本解体, 造成了社会人员在不同阶层间的流动。一部分贵族下降成为“士”, 一部分平民上升成为“士”。所以, 中国的“侠”最初的阶层定位, 是贵族和平民的混合体。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后, 对“豪侠”势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造成了“侠”的衰弱。而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国策, 更造成了贵族大姓中第一流人才的逐渐弃“侠”就“儒”, 这就直接导致了“侠”的贵族“基因”退化。经过其后的一千多年的“基因纯化”过程, 侠文化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平民文化烙印。这就与贵族文化形成了楚河汉界般分明的对峙。正是这种平民性, 中国侠文化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在武侠作品中, 经常会出现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情节。也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现实困境无法摆脱的情况下, 通过武侠作品或武侠情节抒发胸中的郁气, 达到调整心理状态, 求得内心平衡的目的。所以, 武侠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压迫与被压迫的深刻的阶级矛盾, 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是其平民性的根本性体现。
而西方的骑士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贵族文化, 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是。骑士文化的形成是基于骑士制度的确立。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是统治阶级的最低层级, 也是一种贵族封号, 是身份的象征, 获得骑士身份就意味着进入了上层社会, 从而获得了某种封建贵族的特权。而且骑士是采用世袭制度的。这就意味着平民阶层和骑士之间形成了一道人为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骑士的。即使是贵族子弟, 要成为真正的骑士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经过长期的服役, 并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隆重的仪式及其他宗教礼仪并宣誓后, 才正式取得骑士封号。
“骑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则, 可见骑士精神的贵族气质。它看重身份, 注意修养, 恪守誓约, 尊重法则, 是一种使社会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屠格涅夫, 1958) 这与中国武侠文化不同, 代表着不同的阶层。
3 对“义”理解的差异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可见, “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侠”最初出自《韩非子·五》:“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可见, 侠从诞生就带有反叛的本质属性。这就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冲突, 也就与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统治阶级形成了对立。又由于“侠”本身的平民属性,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天然的、天生的。这个“义”是其心中认为合理的行为, 而并不是法律所规定的。这就体现了“侠”人性化, 感性化得一面, 及对法律轻视的一面。
而骑士文化史基于骑士制度而建立的, 骑士制度的本质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及基督教的宗主地位的工具。所以, 骑士奉行的是:忠君、护教。也就是说, 骑士是有信仰的, 对封建领主及宗教是有责任和服从义务的。所以, 他们必然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在他们的观念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行为是正义的, 而对其的破坏是非正义的。从这个角度看, 骑士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这与中国的侠是截然不同的。
4 结语
中国武侠文化和西方骑士文化是根植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土壤中, 有其同质性的一面, 如:行侠仗义,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等等, 但更多的是体现了两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差异。
中国的武侠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 也就是说中国人更注重的是心中认为是合理的行为, 是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认知。是一种内心的满足, 道德的满足。为了追求这种内心的义理, 真正的侠者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 而牺牲他人, 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正如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所说的:“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可见, 中国的“侠”的高风亮节, 淡泊明志。
别林斯基曾指出:“ (骑士文化) 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 为被压迫者和被迫害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 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掌握。”深刻地揭示了骑士文化的精神内涵。虽然现在骑士文化已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其精神对西方文明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昔日的骑士形象已转化为绅士风度, 对正义的追求已转化成对公平竞争的维护。
中西方现代社会在法治化的道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已不在需要“侠”或“骑士”来维护正义、公平。但隐藏在其背后的善良的、向往美好的“基因”, 我们应义无反顾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2.
[2]令狐兆鹏.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3]屠格涅夫.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A].文艺理论译丛 (第三辑)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关键词:孝道;差异;原因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孝文化在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它崇尚对长者的尊敬,恭顺及关爱。相比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更注重的是自我发展及成就,它更注重的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而不是孝道。本文将通过对孝文化起源的追溯及其原因的分析来探讨中西孝文化的相异性。
一. 中西文化中的孝道
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价值之一的孝文化享有着漫长的历史。根据出土的金文记录,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孝道不仅是对家中长者关爱的思想,更是中国数千年政治秩序的重要社会标准,它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人们认为对帝王的“忠”和对父母的“孝”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把它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准。从其构词法也可以看出,“孝”字上半部分是“老”,下半部分是“子”,“老”在“子”的上面,意味着孩子要服从父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意义也在发展变化中。历史上,孝道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父母亲的一切安排,当父亲健在时,要根据父亲的愿望行事,当父亲过世时,要根据父亲曾经的行事风格行事。如果能在为父守丧的三年期间保持父亲曾经的做事方式,那么他也就可以被称为孝子了。古代中国强调家国一体,封建社会“家”和“国”有着相似的组成结构,人们认为只有能对父母尽孝才能对朝廷尽忠,因为对于国家来说,皇帝就像家庭中的父亲。有鉴于此,中国封建帝王们大多宣称以孝治天下。然而,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社会的发展使得孝道不再是封建义务,而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清朝末年起,随着与西方世界的逐渐接触,民主和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揭露封建孝道的专制与独裁,并把传统封建孝文化引入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后,传统孝道开始随着民主的发展而发展,它反过来又引领着民主的发展进程。当今社会,孝道主要要求人们去尊敬和赡养父母。在西方,人们也很注重对长辈的孝顺,但这种孝顺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和罗马文明。这三大文明与基督教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西方文化体系。西方对于“孝”的记载最早源于圣经经文,它要求人们尊崇父母以使他们享有更长生命。西方文化历来强调独立,每个人都享有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隐私。这就使得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表现方式不能和中国人那样地关心对方的饮食起居等琐事,而是努力地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行事。在社会经济普遍不发达的过去,它也要求子女在经济方面赡养老人,1600年英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要承担老人的债务负担,但这条法律现在已无人执行,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子女承担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西方是“自由”的世界,对“孝”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很多人相信的“回报”论。这一理论认为父母亲生育了孩子并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作为子女,当然要把父母的恩德牢记在心并加以回报。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这一看法。在反对者看来,“感激”和“欠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孩子们只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激,但不一定就要加以回报,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不是子女要求他们这么做的,所以子女也就并不欠他们的。
二. 中西文化孝道之比较
每一种文化都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文化对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但鉴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的组成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了不同文化对孝道的不同理解。传统中国家庭是以大家庭的形式出现的,它意味着三四代人都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生产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人们相信家庭越大越好,特别是孩子越多越好。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甚至结婚生子时,他们都可能继续和父母亲甚至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们从小目睹大人对长辈们的孝顺之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孝子”。 从“民国”开始,随着思想的解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核”家庭,孩子们成家后再也不愿和父辈住在一起了,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社会的现代化,每个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了很多。但多数人愿意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因为“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里。西方文化起源于多山和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地区,这一地区并不是很适宜于农业的生产。人们转向手工業和商业的发展,他们集中于一些城市,为了搞好经营他们总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家只是旅途中的“旅馆”而已。十八世纪,一些来自于英国的清教徒带着梦想来到了北美大陆,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他们摆脱了国王和教会的约束,培育了以自由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主义。有鉴于此,西方家庭关系要比东方家庭关系更加松散,家庭成员之间更加缺少有效的约束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更注重父母和子女的平等关系,它不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母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张扬的个性。英美人大多是基督徒,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因此会毫无怨言的把他们抚养成人而不求任何回报,他们在年老体衰时宁愿住进养老机构而不去要求孩子的照顾。孩子们长大后也都搬离父母的住处独立生活,要是双方愿意继续住一起,孩子需向父母亲支付相应的房租。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忽视家庭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成功的人必然要拥有幸福的家庭。 家庭像港湾,是疲惫的心灵得到憩息的地方。有人把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比喻成停泊在同一港口的不同船只,他们互相关照,相互分享。但若有船决定不再停留在港,便可随时离开。 这一形象的比喻很能说明西方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孝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随后兴起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其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世界的孝道却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得到很好地发展,它的内容也因此非常有限。英语词汇里有表示“孝”的单词,西方家庭中有“孝”的行为,社会里却没有“孝”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社会孰优孰劣,西方自古无《孝经》,也没有“百万孝子计划”,可他们依然老有所养。中西文化中的“孝道”都是它们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是它们自身文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治国.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之比较[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薛丰年,男(1976——),英美文学硕士,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崔延琴,女,(1976——),延安实验中学老师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2.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圆桌会议”,最早便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在举行国际会议或国内外政治派别的谈判时,用圆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贵贱.亦无主、次之分,使与会各方感到地位平等。2.2 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同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直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很多。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英国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双城记》等,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诸多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丹麦作 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林创作的童话故事,都以现实为题材,或讴歌赞美.或批判、讽刺。
戏剧作品也是如此。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还表现了作品真实地、直接地抒发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厌恶的情感,直接流露于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东方比西方早进入封建社会,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发明与创念,所以河东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后来居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出现,并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一历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科学、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涌现一大批时代的巨人.资本主义的文化亦随之取代封建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即所谓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让位于四十年河西的文化。这次让位是人类文化的一次伟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到了资本主义的后期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趋尖锐了,种种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到了垄断阶段,文化思想出现危机。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有一段发言.提到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问题:“中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明显的。中国文化传统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的自由权力,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乱象从生,不能说与此无关。”
追求物质增长和生活享受已是现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标在—些人那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切都只是为了功利,为了纵情享乐。“文化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国家泛滥。
此种观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过是达到人们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于连他人也和物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资源或手段,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已。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严重地扭曲了。这才是上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关系疏远(或对立)急剧加深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这种短视的做法必将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必然更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新情况下,河西文化让位于比它先进的河东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进步,反映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人和个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与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子则还是在于自我本身,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这一套人格发展形态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儒家认为,个人的完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的精神要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过身、心、灵、神这四个层面逐渐深化。
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这些是对西方文化思想危机的一种良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学习中国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丁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文化角度讲,它本身说明,东方掘起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以及邓小平的建国理论,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文化及其指导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创造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相继取得了胜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条分析的道路。
人权观点上,我国政府人权观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应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的人权观是以社会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体性原则为前提,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去阐明人的权利。
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现,则是以西方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为基础的。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和突出个性和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所以西方社会的暴力犯罪、枪击事件不断.以及高离婚率、老人及儿童遭遗弃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且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因此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学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东方文化将成为更先进与西方的文化。
总之,通过比较历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将在以后学习和认识东西方文化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 专业
二O一零十一月二十日
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麦类和葡萄酿的啤酒和葡萄酒。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在酒文化的核心上,中国视酒为工具,意不在酒;西方视酒为艺术品,意就在酒。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物产、原料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的不同。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
在人类生活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酒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饮食中存在,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出现。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颇有意义。
一、酒的起源
说到酒的起源,最先想起来的必然是传说神话了。神话传说本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折射,在传说中,中国酒的起源是人们无意间变废为宝的一个过程,而西方则倾向于就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也是丰收的象征。
中国古酒可分为两类,一为果酒,二位米酒。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历史文献记载的说法有几种。
①猿猴造酒说:唐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②仪狄造酒说: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一种说法
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梁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创始人。
③杜康造酒说 :相传杜康是位牧羊人,于放牧中不慎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竹筒复得,竟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鞭停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酒圣。而“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古书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杜康因此成为酿酒的鼻祖。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许多,大都把酒解释为神造的产物,是属于人类的神赐的礼物。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而希腊人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带到人间来的,是酒神赐给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相传狄奥尼索斯是从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西姆莱所生,长大后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酒便在欧洲在陆上渐渐盛行起来。酒神带着他的随从四处流浪,所到之处便飘起了酒香。
二、酿酒的原料与品类
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黄酒、白酒,习惯上称作粮食酒;西方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白兰地以及以麦类酿造的啤酒。中西方酿酒原料及品种差异主要原因是地域及气候差异以及社会经济体系不同造成的,这些差异在文化全球化的现代才互相交流而传播开来。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温和,有良田沃土万顷,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农业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农业大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便大量用粮食酿造出很有中国特色的白酒、黄酒。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酿酒原料主要取用北方所产的小麦、高粱和粟等;从宋代开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酿酒原料则主要取用江南等地大量出产的稻谷。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
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且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或者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许多地方的气和土壤等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却对葡萄的生长非常有利,因而,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 化”。
三、酿造工艺
在酒酿造工艺上中国主要以粮食为原料,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与半固态、复式发酵方法;西方主要以葡萄为原料,则重在讲究料为核心、桶和窖为保障,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方法。
五谷 杂 粮 是固体物质,不能直接发酵,必须通过对粮食的浸渍、蒸煮、加入水和酒曲等,使淀粉糊化后再进行糖化、发酵而制成酒。在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料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它形象地说明了酿造粮食酒的三个关键:
其一 是 原 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五谷杂粮与酒的品类、质量密切相关,如用糯米酿造的黄酒味醇厚、品质最好,用高粱酿造的白酒味很香,且酒精度和出酒率都比较高;而在白酒中,用玉米酿的甜,大米酿的净,大麦酿的冲。此外,人们还注意到,选用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原料,对酿造风味独特的名酒至关重要。如四川古蔺的郎酒,最理想的原料是当地出产的古蔺高粱,因为它皮薄壳少、颗粒饱满、淀粉含量大,能酿出高品质的郎酒。关键 之 二 是水。“美酒必有佳泉”,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酒的品质、风格等,为此人们特别注意识水性、知水味、选好水。如绍兴黄酒,常常用运水船到鉴湖中心取湖心水来酿造,因为这种水的水质清澈、硬度适宜、含适量盐类,是优质酿造用水。茅台、郎酒、沪州老窖则离不开赤水河及河边甘甜、清冽的泉水。
关键 之 三 是酒曲。它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与酶类,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而且能赋予酒特殊的风味和品质,是中国酿酒的重要而精妙之处。《齐民要术》记载道:制曲要选择七月甲寅日,让儿童穿着青衣来和曲、团曲,摊放酒曲的地方要画上吁陌街巷、摆上用面粉捏的曲人和曲王,摊完酒曲后要给曲王供酒脯等食品,并读三遍《祝曲文》。
有了 这 三 个关键因素作为基础,还需要酿酒师的妙手点化才能酿成酒。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已经系统地总结出酿酒的6条原则:“林稻必齐,曲聚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忒。”即原料要充足、酒曲供应、制作要适时,浸泡、蒸煮要清洁,水质要清冽、无杂质,酿造器具要精良,蒸煮时的火力要适当。中国的酿酒技艺高超而精湛,巧夺天工,各种名酒各得其妙。
西方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与中国酒三个关键一样,葡萄酒的酿造也有三个很关键的地方,即葡萄品种的选择,橡木桶的培养及酒窖的存放和酿酒师的技术。
葡萄的品种和质量,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特色和主要香型。在西方国家,可以酿酒的葡萄数以千计,但真正能酿造出顶级、名贵葡萄酒的葡萄,只有十余种而已,著名的有赤霞珠、黑品诺、梅辘辄等。和中国选原料一样,原料的产地对葡萄酒的品质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酿酒时对葡萄的选择,除了品种,还要看产地和年份,这意味着土壤、气候、产量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
在完成了对葡萄的精心选择后,葡萄酒的酿造大多进人葡萄去梗破皮、压榨、发酵、培养、装瓶等阶段,而起重要作用的是橡木桶、酒窖和酿酒师的技术。橡木桶是发酵和培养葡萄酒的最经典容器。其木材多孔,外界的氧气缓缓渗人,包括酒精在内的挥发物质部分蒸发,使酒变得更加细腻、芳香;橡木释放出的辛香和单宁酸,给葡萄酒增添华美复合的润饰,使酒质不断成熟、稳定。
酒成熟以后就必须离桶、装瓶,但无论装瓶前的培养阶段还是装瓶后的贮藏期间,只要没有饮用,酒窖都是葡萄酒最好的栖身之所,决定着葡萄酒的最终品质。任何好酒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藏酿,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的陈化不是全部过程,要达到最佳饮用状态,更需要继续贮存、陈化。酒窖的理想温度是IO`C-151C,湿度是70%左右,要求背光、阴凉、通风良好等,因此常常显得阴暗、潮湿。置身于酒窖中的葡萄酒,常用软橡木做瓶塞,瓶口稍微向下、横放在酒架上,以防止瓶塞干燥开裂,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在整个酿酒过程中,酿酒师的技术贯穿始终,其高超技艺主要体现在对原料演变过程中的最佳时机把握上。当葡萄成熟时,必须看准时间尽快采摘、精心挑选,然后压榨和取汁、使其直接发酵;而当发酵过的酒装人橡木桶培养以后,要定时、准确查看桶中酒质的变化,不能出现丝毫闪失;一旦发现葡萄酒在桶中培养成熟,就要立即装瓶、小心贮藏,同时密切注意酒窖的状况,为葡萄酒创造最好的贮藏环境。
四、酒文化核心差异
中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在于“味外之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使是现在,网络上常有人
说“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因此中国酒,喝的不是它本身风貌,而是这个清醒到微醺过程里的韵味趣事。人们借酒只是为了或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发的情感,或忘却现世的烦恼,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再者中国的礼教也不允许人们饮酒采取豪饮、“牛饮”的方式,而是主张浅斟低酌,适可而止。
西方:醉翁之意就在酒,在他们的文化里有“葡萄酒——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在不少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而葡萄酒更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西方人而言,醉翁之意就在酒,在酒的“味内之味”。仅以葡萄酒为例,他们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欣赏艺术品,认为每一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温度、味道和与其搭配饮用的杯子、菜肴,只有相互间完美的搭配,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才无愧于美妙的葡萄酒。受酒神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喝酒方式往往是牛饮,追求的是速醉、醉昏,一种生命的狂欢与纵欲。
与中国的借酒忘欲不同,西方人更多的是借酒纵欲。这种酒文化差异折射东方人委婉含蓄的性格,而西方人则爽朗直接的性格。这就让人想起了有国外留学生说听不懂中国人说得话,就一句你累不累呀就整出几个意思。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姓名:陈*扬
学号:201210824*03 班级:机电122班
摘要:受不同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优化,更基于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不同区域的饮食中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由于两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中西方饮食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在当今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饮食观念
一、概念厘清
中方,自然就是指中国。当“西方”作为一个概念运用在关于民族、文化等方面时,具有多重含义和不确定性。首先,“西方”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是与“东方”相对而言的。它的含义通常是指西半球或欧洲;其次,“西方”也常常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同样与“东方”相对,但它的含义是不能够完全确定的。姜守明等人在《西方文化史》中指出,西方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有时空上的变化含义,又有文化史上的指向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含义,将西方定义为欧洲和北美国家。中国文化,是指中国人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西方文化,是指西方人在其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西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中 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缩,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很深的历 史渊源,下面来谈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 一个缩影,从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再到唐宋的蓬勃发展时期,最后进入现代的繁荣新 阶段,是我们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当我们谈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时,大家首先会想到就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各种菜系的特点和烹饪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中国八大菜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国的饮食还具有季节性。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般都喜欢吃凉拌、冷冻的食物,例如:凉面条、各种拌凉菜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吃像火锅这样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中国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医食结合。就是利用食物具有哪些药用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达到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的效果。
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践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西方的饮食文化有起伏而又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意大利菜是鼻祖,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西方的新贵。西方国家的日常饮食都是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国有著名的八大菜系,西方国家也有很多饮食种类,著名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等。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3.1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的比重很大,而且还有多种多样的烹饪技术。西方则以畜牧业为主,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就显得十分简单。由于饮食的主要内容、生活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同,那么在饮食观念方面中西方就会存在很多差异,但是我们要做到科学饮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才是最重要的。3.1.1 美味与营养的观念不同
中西饮食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味和营养的观念不同,一谈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弱点。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油炸和长时间的炖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流失了。中国的饮食一般首先考虑的就是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凡是看着淡而无味的食物,我们就觉得它不好吃,不管这样的食物有没有营养。饮食方面,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往往忽视了营养的问题。中国人对吃十分重视,对美味的要求也达到了极致。这样各种各样的美食就产生了,人们就会忍不住的暴饮暴食,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营养问题,这说明了中国人的饮食是重视美味的感性饮食。
西方人的饮食注重科学,讲究营养。在“吃”的问题上,中西方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他们饮食的最高标准就是营养,日常饮食总要考虑到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搭配是否合适,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消化,而饭菜的色、香、味如何,他们一般都不会过多考虑,即便口味千篇一律,让人看着没有一点食欲,但他们也会吃下去,因为这些食物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很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这就是西方人普遍的饮食观念。虽然西方人在宴席上,也讲究菜的原料、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搭配,但是无论如何高档,他们的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虽然一些事物的色彩搭配的很好,但是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
3.1.2 铺张与节俭观念不同
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排场,排场大才够体面,所以备餐时酒菜都是很丰盛的,餐桌上的饭菜数量要多,质量要好。菜的数量越多,菜越珍贵,也会显得主人很好客很热情。但是如果主人准备的饭菜仅仅够吃的话,就会被视为小气,反而薄待了客人。在饭店里中国人点菜显得格外铺张、浪费,气势也十分壮观,可以说铺张到了极点。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在西方,他们在节俭这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吃饭讲究简单化,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准备不过是五六道菜而已,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菜,其余基本上是陪衬。平时宴客,饭菜的准备更为简单,他们觉得只要够吃能吃饱就可以了。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potluck”,这种聚会形式更为简单,要求参加聚会的人自带一道菜或者饭后的甜食,让大家共享,而主人只提供一些饮料和一道菜就行了,可见,他们的饮食很节俭,也不讲排场。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人请客吃饭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勤俭节约的意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3.1.3 赴宴的时间与着装观念不同
中国有句来形容时间宝贵的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这样的时间观念似乎更多的是运用到了学习上。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参加宴会时候,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极为淡薄,特别是参加聚会的时候,迟到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国人注重吃喝,西方人注重玩乐,但是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各种活动、各种宴会都会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也会被视为很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被认为这是对其他客人的不尊重。中国人请客吃饭一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般都是中午或者晚上,一顿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可是不折腾几个小时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倘若很快吃完主人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待客不周,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美国人请客吃饭则比较随便,一般约在午餐,因为这样比较节俭时间。
着装观念不同。着装也体现一种社会文化,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问题。在中国有句俗语:人靠衣服马靠鞍。中国人穿着打扮也很讲究,但赴宴时穿着就比较随意,用餐时我们可以穿平时所穿的衣服,不用刻意的装扮一番,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会穿得很正式。而西方人赴宴时穿着较为正式、得体。男士通常是内穿白衬衫,打领带,穿上西装,再配一双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还要戴上耳环。如果去高档的餐厅,不可以随意穿上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而中国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餐桌上中西方的着装观念是有所不同的。
3.2 饮食方式的不同
3.2.1 共餐制与分餐制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就饮食的方式来讲,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时为了能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用的一般都是圆形的餐桌,大家团团围坐,共同来享有桌上的丰盛食物,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共餐制”。在西方,无论是宴请客人还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分餐制”。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共餐文化往往可以制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夹菜,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而西方吃饭习惯用长条桌子,实行分餐,各自点菜,各持一份,表面上看总觉得过于冷清,但实质上体现了卫生和节俭的理念。不但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就拿吃鱼来讲,美国人是先把鱼破开,去掉主骨,切成一块一块的再进行加工。中国人是把整条鱼放在桌上,大家围着桌子一起吃。西方曾有人对中国人吃鱼做出评价说,一条鱼被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戳,鱼被碎尸万段,还沾了不少口水,谁能吃的下去呀!从卫生角度来讲,共餐制确实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人一起边吃边笑,唾液乱飞,甚至还有人在一盘菜里面夹来夹去,翻来覆去的挑选食物。有的主人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直接用自己的筷子来帮客人夹菜等等。3.2.2 餐具
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十分的明显。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餐具的不同也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的一些国家,吃饭时使用的是筷子和汤匙,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一边切一边吃,喝汤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着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3.3 饮食内容的不同
中西饮食文化中食物种类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人的食谱极其广泛,西方人则相对少得多。一定数量的食物.相应地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有限的食物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就得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如大灾之年,就得吃一些粗陋的食品以维持生命。有人统计中国人的食用植物达六百种之多.是西方人的六倍。西方人在古代,虽然也有粮食歉收、牲畜死亡、食物匾乏的时候,但依然在总的方面比中国人要丰盈得多,越是到了近代和现代,由于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低于粮食产量的增加,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因此无需扩大食物的种类.日常的食物固定在某几种作物和动物之上,食谱中饮食原料的种类远比中国人的少。中西饮食原料种类的不同还可从中国饮食无禁忌而西方人有禁忌这一区别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人的饮食无禁忌,我们无所不食,无论飞禽走兽都在可食之列。美国人不吃蜗牛,法国人不吃蝗虫,西方人认为动物内脏不洁,多不食。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3.4餐桌礼仪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西方也有自己的餐桌礼仪,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所以中西方餐桌礼仪也会存在着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餐桌礼仪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3.4.1 用餐时的氛围不同
在餐桌上,中国人吃饭要有一个热闹、温馨的环境,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笑边谈话才会显得很热闹,但用餐时如果主人和客人不谈话,在中国人看来,气氛就会显得格外冷清,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安静、优雅的环境,他们认为用餐时一定要注意礼仪,比如在喝汤时发出声音、大声与别人谈话等都会被视为失礼。西方人用餐时很安静,比如在英国,用餐的人都静悄悄的,甚至牙齿都不露出来,保持着绅士风度。他们认为在餐桌上说笑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都是一种很粗鲁的行为。由此可见,中西方用餐氛围也有很大的差异。
3.4.2 用餐时礼仪不同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懂礼、习礼、重礼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谦让、和谐,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餐桌上的各种饮食礼仪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先了解一下关于中国人用餐时的礼仪:就餐前要排座,排座位也讲究礼仪。总的来说,座次的首席要让年长者、辈分高的人来坐,末席是年龄小、辈分低的来坐。我们可以看出排座是以尊敬老人、尊重宾客为基本的原则,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人情和伦理之美。
中国餐桌上有如此复杂的礼仪,西方餐桌上也有他们独特的礼仪。先谈一下西方的座次礼,西方国家的餐桌是长条形的,主人会让客人来坐主宾席。关于座次的排列,主要有英美式和法式这两种排列方法。英美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餐桌的两端是男女主人,然后男客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侧,女客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侧;法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男女主人在中间位置对坐,女主人右侧是男主宾,左侧是男次宾。男主人右侧是女主宾,左侧是女次宾。
四、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在相互借鉴与渗透中发展。譬如,现在的中餐己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了,而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可以预见,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借鉴与渗透将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从而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了解,为中西方和谐发展带来机遇与支持。
结语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其中一部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具体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能够增加我们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餐桌上还可以避免因为不恰当的饮食行为所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本篇论文从中西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来着手,比如: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烹饪方式、餐桌礼仪等,分别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种种差异,让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两种饮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必然给中西方人带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健康的生活。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参考资料
性格是指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稳定的个性特征。民族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整体。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1)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主要是由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包蕴于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因此,揭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上的重大意义。
二、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天人二分”则是西方文化的个性。这两个哲学理论分别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构成了中西方哲学,尤其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源头。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概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缺乏或丧失,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也无从谈起。总之,中国人是为社会、为家庭、为他人而存在,而非为自己而存在。
个人主义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提倡个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强调主动进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把它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例如,在英语中以self为前缀的词超过100个,如self-respect, self-control, self-esteem等。个人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个人隐私的绝对尊重,人们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纯属个人私事,不能成为交谈的话题;即使在一个家庭内,不经对方允许,夫妇双方也不能私拆对方信件。
(三)中庸尚和与崇尚武力
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原则出发,导致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三个差异,中国人爱好和平,追求和谐;而西方人崇尚力量,鼓励竞争。
中国文化从集体主义的价值目标出发,把协调好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既然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的理想呢?儒家认为,最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庸”。宋代理学家程颐云:“不偏谓之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解释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可见,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而道家的中道观则是无为、不争、处下等消极的思想。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造就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因此中华民族不尚征战,不喜扩张侵略。虽然中国历史上征战连绵,但老百姓的天性是喜好和平的,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也大多是被迫抗击侵略的。
正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至高无上,所以西方民族才始终把“利”与“力”看作是健康的价值,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要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击败对手,这既要有实力做后盾,又要有敢拼敢斗的冒险精神,由此便形成了西方人崇力尚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四)内向求稳与外向求变
在对“力”的认识和感受方面,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是静定的,内向的,安分守己的,而西方文化则是流动的,开放的,外向的。
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国人始终是在稳定中求发展的。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那种流动感不如西方人那样强烈,中国人希望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生活平静,以实现安居乐业。正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把“统一和稳定”视为头等大事,才使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在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人民生活恬淡,凡事强调顺其自然;消极影响在于:中国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社会发展缓慢。
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在西方人心目中,变化体现在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人们不满足于稳定的生活和安宁的环境。因此,西方人喜欢独辟蹊径,不断创新。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他们喜欢变换职业、搬家、旅游、冒险和参加体育活动,衣食住行甚至婚姻都要不断变化,从变化中求得新感觉,从改变中获取新刺激。这种求变的民族气质,一方面使得西方社会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带来了诸如家庭危机、婚姻解体等方面的问题。
(五)讲究面子与讲究实际
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与面子功夫。明恩溥认为“面子”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面子即脸面,这脸面是给别人看的,也就是在别人的眼里要活得体面,绝不能没面子或者丢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最优先、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如何保全面子,导致中国人经常会为了维护面子而坚持错误,也会不惜牺牲实际利益来换取形式上的面子。请客吃饭时品种越齐全,分量越充足就越能表现主人的热情体面,在无形中也让客人感到很受重视,特有面子。
西方人则不同,一般对任何事情都直来直去,讲求实际,认为没有永久的友情,只有永恒的利益。他们喜欢胜不骄、败不馁的强人。比如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的前老板戴维,在商业失败后竟可以毫不在乎地给他以前的下属打工。在西方,这种做法是值得推崇的,然而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典型的没脸没皮。在金钱问题上,西方人也十分务实,朋友聚餐要实行AA制,搭乘朋友的汽车要分担汽油费,使用别人的电话要付电话费,即使是孩子替父母干家务活也要索取报酬,绝不会因为考虑面子而含糊了事。
三、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追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不能不考虑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亚历士多德、希罗多德,近代的黑格尔,再到现代的汤因比、亨廷顿,都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排在首位。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成为一个半封闭的地理单元;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热带和温带两大气候带,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为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经济成为中国文化生长的基础。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国人内向、保守,安土、守己,好内省自求,重人际和谐,竞争意识淡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四面临海,与其他国家隔海相望。由于土地贫瘠,海上交通开辟,再加上战争频繁,西方人很早就发展起了商业经济。相比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的流动性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西方文化所植根的诡谲变幻、浩瀚无际的海洋环境也培养了西方人勇于挑战的心理,富于冒险的精神和进攻型的品格,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地与自然作斗争才能征服自然。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性格差异远不止这些,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 2002, 5, (3) :91-93.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6.
[5]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关键词 戏剧 文化 中西方 差异
一、创作理念不同
西方的戏剧的精髓在于“冲突”,公元前12至9世纪的荷马时代,盲歌手荷马演唱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已使哲学家柏拉图激动异常。他说:“听到荷马或其他悲剧诗人摹仿一个英雄遭到灾难,说出一大段伤心话.捶着胸膛痛哭,我们中间最好的人也会感蓟快感、忘其所以地表示同情。”法国剧作家贝克在谈到“戏剧的元素”时说.如何赢得观众的同情呢?通过剧中的所行所为,通过性格描写;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或者通过二者或三者的结合。他明确指出.在三者之中,戏剧历史表明,主要靠“动作”。他甚至认为有些剧本,哪怕性格描写和对话都很差,只要富于动作,仍然拥有大量观众。
于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西方戏剧就将一部戏剧的重点放在了矛盾冲突上,由于戏剧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因此西方传统的写实戏剧家大多认可戏剧冲突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它也是形成观众紧张、期待、为剧中人命运而担忧的强烈情绪的戏剧性之所在。
而在中国传统的戏曲理论中,没有“冲突”这个概念,也没有和它相接近的概念。在浩如烟海的古曲戏曲作品中,冲突的确也不占显赫的地位。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几乎没有冲突;二是有冲突但不贯穿;三是有贯穿冲突但不集中鲜明,往往淹没在一个自然如行云流水的故事之中。我们只要把内容非常接近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一比较,就能感到中西戏剧在结构原则上的不同。,我国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很少有不提及一个“情”字的。一些重要的剧作家,如汤显祖认为作家之“情”是创作的动因和动力,“为情所使,劬于伎剧”,“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同时。角色之“情”也是戏剧情节的动因和推动力,“一点情千场影戏”。
我想也正是因为两种不同的创作理念,才会让我们在欣赏西方戏剧的时候更多的感受是震撼人心、荡气回肠,可是在欣赏中国戏剧的时候更多感受到的是内心的触动,是更加细腻而柔软的情感和心情。
二、艺术写意观不同
欣赏过一定戏剧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西方戏剧的舞台布景更华丽一些,可是中国戏剧的舞台布景相对要简陋许多。
从戏剧在古希腊诞生开始,西方戏剧就开始在不断完善布景上努力,最初,古希腊人把舞台放在凹凸不平的山坡脚下,利用山的斜坡形成自然的观众场,条件简陋、故事情节简单、不涉及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也就不需要设置布景以示景物或季节的变化。到中世纪时期,对于舞台布景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演出中用于表现不同地点的景物,被尽可能地要求做到逼真。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开始出现以绘画艺术及完善的透视技巧再现时空变换的舞台设计概念,舞台上开始有了逼真的房屋、教堂、塔楼、花园等透视布景。
这是因为西方美学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早在古希腊的哲学里,物质和精神就被严格地区分,形成了主观把握客观的思维方式,它是纯理性思辩,是一种认知美学,其核心在于通过形象来把握世界。所以西方戏剧在表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他强调的是一种真实地效果,舞台上的道具以及表演的方式和人物形象都只做得非常逼真。
可是中国的戏剧并没有在布景上下太多的功夫,比如《牡丹亭》。虽然原著对于亭子内的场景有许多具体的描写,但是当我们将这部作品搬上戏剧的舞台,就发现舞台其实十分简单。但是,一旦音乐响起,青春美丽的杜丽娘与活泼天真的丫头春香来到这里。随着她们如诗如画的曼舞以及如痴如醉的咏唱,人们不仅欣赏到了似影似幻的莺歌燕舞,还能通过这些美丽的歌舞创造性地想象每个人心目中“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景象。中国戏剧重神似不重形似,不重写实;西方戏剧写实性比较强。中国美学不是要借助艺术形象来认识世界、求得真理、终极生命;而是要借助美的意象来体现。中国注重意境。中国戏曲讲究舞台表演的虚拟性,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问,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换幕,场与场的时空转换,主要用戏中人物连续的上下场的手法。所以,中国的戏剧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也对于演员本身的表演和情感的演绎有着更多的要求。
三、戏剧结构设计和结局不同
中国的戏剧结构是开放的,戏的开端可以离高潮很远,可以把事件的原因、情节的发展一一用明场处理,统统纳入舞台的框架之内,给人以有头有尾的、明晰的完整感,是叙述性的结构、线性结构。不像西方戏剧那样讲冲突、讲碰撞、讲对峙。西方戏剧往往首尾骤起急收,不求纵向延伸而求横断面的复杂丰富,把时间、地点、故事向中心聚缩。这种团块式的结构重写实、重再现、重模仿而获得的逼真感。西方戏剧往往希望能够在一天之内、一个场景之内完成整部戏剧的起承转合。这种集中凝练而又约束性极大的创作原则贯串了西方戏剧史。但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则从未显现过它的任何端倪,戏曲所叙述的故事可延续数千年不在话下,场景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中西戏剧在情节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不仅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两种戏剧在结局的安排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西方戏剧震撼人心的写法是悲——欢——离——亡,而中国戏剧主体表现了悲——欢——离———合。中国人比较喜欢按照自己的情感的走向来安排结局,比如,想要男女能够最后幸福美满,可以让杜丽娘死而复生,如果想要将原曲表现到极致,可以设计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抗旱”这些超自然的情节。然而西方戏剧则会按照相对整场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结局,比如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最后的死是之前大量情节都有所暗示的,而当戏剧进行到了这里,她的死就顺理成章了,悲剧的效果也自然而然地达到了。
之所以两种悲剧的结局如此迥异,同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东方多内陆河高山,交通多有不便之处,,从而产生了互相封闭的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由此而形成了巾国的农业文化,农业文化跟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这种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属海洋文化,古希腊人依赖海洋,穿梭海洋,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文化类型,也就更加具有冒险精神,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中国戏剧有着更多的中庸思想,较为温和,而西方就更为冲突,矛盾更为激烈。另外,中西方的价值取向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习惯上以伦理道德和家族和睦为价值取向,去分析和评判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忠君爱国,父慈子孝,友兄悌弟,夫妇和好,当个人之间有冲突时,既不能偏于父,也不能偏于子,而应该以家族为重,家族成员都要“卑己尊人”,互以对方为重。以此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杜丽娘的性格中有反封建礼教、反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一面,但她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伦理观念和家庭本位观念的影响。回生以后还是想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完成她和柳梦梅的婚姻。而西洋人以“个人本位、自我中心”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他要求自由、民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强调个人的需要,保障个人的权利,如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限制和伤害,则不惜以死抗争。在《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罗米欧与朱丽叶可以不顾两家世仇而相爱,可以为被爱的人去殉情、自杀,都是这种“个人本位、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体现。
文学史人的文学,它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里状态,正因为文艺来源于生活,地域的差别在其身上所留下的烙印才如此明显,追溯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源头,才能真正探索中西戏剧各自的风情万种。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2]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
[3]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
[4]田竞.浅谈中西戏剧戏曲艺术比较[J].科教文汇.
[5]刘素英.中西戏剧的“戏剧性"比较[J].外语教学.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推荐阅读:
中西方文化比较12-31
中西古建筑文化比较09-27
比较中西饮食文化论文12-12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学习心得10-20
中西方教育比较11-01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09-11
中西家庭教育的比较09-18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06-29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09-16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