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特征(推荐8篇)
之
《介绍我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
及文化性格》
论文目录
(一)(二)
(三)(四)
(五)(六)参考文献---------------------------页 民风淳朴,团结一心----------页 多民族相融合-------------------页 豪爽热情的东北味------------页 闲适自足的吉林人------------页 家乡简介------------------------页
介绍我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我的家乡是吉林省吉林市,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女孩儿。因为对北国江城深深的热爱,所以很高兴能写这样一篇介绍吉林文化特征的文章。
(一)家乡简介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原名“吉林乌拉”,古代满人居住地。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墙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左青龙”,城西“右白虎”,城南“前朱雀”,城北“后玄武”,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吉林的冬季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人心驰神往,吉林雾淞与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现有满族人口26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6%,至今在吉林市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传统民族色彩。
(二)闲适自足的吉林人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更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的城市之一。所以衣食不愁的吉林人生活自在随性,注重精神享受,自娱自乐也乐在其中。在吉林,不管遇到多大节日,男女老少都喜欢自发地组织到街上扭秧歌。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吉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那红红火火的场面也正是吉林人们欢颂对生活的热爱。
再说起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比起其他大城市,吉林的年味儿可以说是浓多了。古老的过年传统习俗被一辈一辈的老人完完整整的保留了下来,节前大家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旗、窗花和福字 ;除夕夜全家换上新装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接祖宗”回来后,由长及幼依次向老祖宗叩首,求个来年平安。吃年夜饭时,长辈们坐上桌,晚辈坐一桌,不能乱了次序,家家桌上都少不了排骨、鸡、鱼这几个东北菜,一年难得团聚一家人喝酒谈天,然后一起看春晚。跨年的这一天里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大人围成一桌打打麻将,孩子们自寻欢乐。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 “压兜钱”。最后,全家吃一顿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据说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事事顺利。
(三)豪爽热情的东北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人注定是粗放豪爽大气的。吉林东有莽莽林海,西有辽阔草原,冬有狂风暴雪,地有高山大河,又加之开发较晚,空间广阔,养成了吉林人豪爽耿直,仗义直性的性格。吉林人吃的是大饼子,大葱蘸大酱,过的是大山大河,说话大嗓门,睡的是大炕,做起事来大手大脚。鬼子来了,吉林人不低头,杨靖宇战死不投降,魏拯民饿死不下山。老蒋来了,吉林人不后退,就是不让敌人过松花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一直把红旗插到五指山天涯海角。抗美援朝,吉林省出的志愿军烈士,在全国各省排第三,仅次于山东、四川,而吉林省人口仅居全国第21位!不肯低头的英雄主义,是吉林文化的骄傲。出生和成长在东北大地上的关东儿女,对东北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吉林人们豁达豪放,刚毅勇敢,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不怕死,情义看得比命重,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优秀儿女中的一支。
(四)多民族相融合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在吉林这片富饶美丽的黑土地上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了吉林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形成了吉林具有魅力的地域特色。吉林民族文化特色的鲜明性,主要表现在各地域、各种民族文化都以自己突出的特色形成代表性文化。吉林有35个民族,5个代表性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和回族文化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展示,朝鲜族农乐舞和长白山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发展。至今在吉林市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传统满族色彩。因为靠近延边,所以吉林也有着明显的朝鲜族风情,许多朝族人世世代代在吉林生活着,所以朝族风味的小吃一点也不少见,种种的这些都增加了吉林的民族特色。
吉林大地多民族交汇,多样式文明合流,作为主要居民的汉族又来自祖国各地。吉林人口的绝大多数来自移民人口。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入使得人们不得不习惯于同各种不同的人群交往,大批离乡背井的人涌入陌生的土地,使人们无法原封不动地移植故里的文化,不得不接受、学习各种不同的文化。大量的人口要向满族学习渔猎,向蒙古族学习放牧,向朝鲜族学习种植水稻,向汉族农民学习种玉米,向城市里的工人学做工。久而久之,养成了吉林文化的不排外,不欺生,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善于交往的传统。
(五)民风淳朴,团结一心
吉林的经济水平并不算发达,而且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城市。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家乡有着宽厚质朴的民风。在吉林,民间文化土壤深厚,特色鲜明。由于长期处于生产方式不够先进的状况,人与人之间只有靠互助才能更好地谋生;待到抛家闯关的汉族人涌入,一方面,得到原居民热情接纳很快消除了孤单感,旧的家族观念淡化,新结下的乡情日浓;另一方面,带来了儒家“仁义”、“忠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吉林地域文化形成的这一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特点就是宽厚质朴、团结互助。
总听老一辈人讲过去的时候,采参、伐木的人在山里搭建小木屋或窝棚,离开时不仅不拆除,还要把粮米油盐留下来,以便后来人进屋就可以做饭、住宿;猎人、渔人有所捕获时,要是路人遇到也要分给一些“战利品”;路上遇到有人车翻了,要竭尽全力相帮,否则会被人耻笑。这些规俗的共同特点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依相济,宽厚待人,并成为他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浓厚的乡土文化深入人心,植根于吉林这片沃土。而这样淳朴的民风也是自古形成的,“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其所有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莝草饲之,客去,不受一钱。乡民平素往来均系口头契约,恒数世不爽,贫民到处游食无拒者,盖是时俗固厚”。谦厚待人,勤俭守信,义重宗法,即已形成民风,它便成为民间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传之久远的习俗,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吉林宽宏大度、厚重质朴、扶危济困、知恩图报、豪爽仗义的品格。
当我去回顾自己家乡吉林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时更深刻的感觉到,比起物质层面的追求,更值得我去珍视的是吉林文化所蕴涵的精神财富。吉林各民族人民以其自己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情感样式、信念理想所创造的文化,反映了世代先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既有刻骨地悲怆,也有铭心地壮丽,凝结在其中的自强不息、坚韧刚健、宽厚质朴的人文精神沉
浸在民族的血脉中,传承在吉林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中,成为一种传统融入现代生活,是吉林文化持久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吉林人,我会加倍珍惜。
(六)参考文献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1 我国茶文化与民乐艺术的关联性
我国茶文化的精髓在于通过茶艺来追求君子之气和德性的完善。民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其实是农业社会的人们在农业劳作、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象。一般来讲,对茶文化的内在结构可以分为深层结构(精神、心理、审美层面的内容)、中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它们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内在规定性。整体上,向我们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和真、善、美。茶文化与民乐艺术的关联性体现为这样几点:
1.1 深层文化结构层面: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
在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认同和审美取向上,可以说茶文化与民乐文化具有一定的交融性:茶文化———无论是儒家追求的仁、和、中庸等价值,还是道家追求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及佛家追求的禅机与寂静,都实现了一种互相交融,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终极和谐作为饮茶有道、艺茶有术的主要追求之一。民乐在产生之初被称为“风”,区别于庙堂之上、宫廷之中的“雅”和“颂”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民间生成、民间传播、民间审美的符号,自产生以来就被赋予了“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慑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样的审美价值功能。更加具体来讲,在生活态度、审美态度的追求上,我国茶文化与民乐都带有这样几点深层次的价值追求:一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二是追求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拒绝浮华和奢侈;三是追求一种人际的和谐;四是追求“情感的愉快体验”,也就是注重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1.2 中层文化结构层面:茶艺与民乐活动的现实交织
对茶艺的洞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例如我们以“茶语”为视窗可以将茶艺划分为茶之人、茶之具、茶之所、茶之事、茶之礼仪和礼俗等部分。在中观层面上,茶艺主要集中地表现为一种与茶文化有关的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社会生产或茶事实践等。例如,“采茶”便是一种典型的茶艺行为,是将茶叶转化为产品和基本环节之一。在这样的行为文化层面,我国古代存在着一种茶艺与民乐活动相互交织的艺术行为———“采茶乐”,这些采茶民乐大多是以特定形式的民间小调、山歌、民曲、杂曲等表现出来的。作为茶文化与民乐文化高度关联、互相交融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们在行为层面上对实践茶文化的人们形成了很好的艺术熏陶、审美引导、社会动员等功能。
1.3 表层文化结构层面:茶文化器物与民乐乐器的情感化
对于现代人来讲,我们对传统茶文化、民乐文化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式体验,而不是一种现实的体验,因为传统茶文化外围的农耕文明已经被日渐扩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信息化给剥夺了。茶文化在器物层面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的、可观的、可欣赏的、可把玩的各种与茶有关的器具、道具、家具、场所、服饰等,这些物品借助于特定的场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情感化的体验。实际上民乐的情感化体验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民乐乐器、民乐服装与戏曲表演等进行感知,它与茶文化的情感化体验路线是一样的:即消费者只有对这些器物层面的文化进行具体的感知、融入、互动、参与等才能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信任和归属感,并最终形成一种审美过程。
2 我国茶文化中的民乐之基本特征
我国的民乐,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民间音乐,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在音乐的语言上,它们都追求一种语义简单、通俗易懂的流行路线,“号子”就是这种路线的代表者;又比如在音乐的风格上,民乐大都体现为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文化方言,代表者这个地区或民族的审美倾向、艺术追求和宗教信仰、生产特点等。但是在茶文化的范畴中,茶文化与民乐的对话则使得民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的方面体现为以下几点:
2.1 立足于茶文化的现实生活,富于生活气息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茶文化中的民乐总是与特定地域、特定时空、特定民族的茶文化生活高度相关的。我国古代的《东亭茶宴》、《采茶舞曲》、《采茶歌》、《采茶戏》、《请茶歌》、《前门情思大碗茶》都是歌颂采茶、茶馆文化的生动写照,对劳动人民的茶事生产、茶水贩卖等进行了直观的生活记载。
以起源于江浙一带的《采茶舞曲》为例,其歌词对话的特点将农耕文明时代的采茶男女互相恩爱、歌颂生活的细节描写得惟妙惟肖:“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插秧插得匀又快呀,采得茶来满山香,你追我赶不怕累呀,敢与老天争春光”。从这段歌词可以看出,这种富于采茶文化、民歌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实际上是深刻地根植于现实生活、歌颂现实生活的。
2.2 体现出茶文化通俗易懂和方言属性的一面
在地理意义上,我国茶叶有不同的产区;在民族意义上,我国茶文化又有不同的民族特点;在茶文化的民乐意义上,我国又有不同的歌词方言特点。在这一方面,本文以广西地域茶文化中的采茶舞曲为例予以说明。广西采茶舞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将地域方言纳入茶文化民乐的范畴。例如,在这些采茶舞曲中,广西的民众加入进去了诸如“哪个开哟”、“哪哎哟”、“妹子”、“哪呀惠”、“依都呀”等极具地方方言特点的歌词,这些歌词一方面增加了茶文化民乐的通俗易懂、生活化气息浓厚的特点,再一方面又将地方方言融入其中,显示出了一种民间艺术即兴表演、生产性表演、生活化表演的特征。
2.3 注重形成一种由音乐和茶艺审美构成的文化氛围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纯粹将“喝茶”作为一种功利性的行为,而是相对侧重地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文化感受”,在这种逻辑的延伸中便形成了“茶艺”———一种重要的茶文化形式。何为“茶艺”?茶艺一般也被称为“茶的艺术表演”,它主要是基于“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以茶叶的泡饮过程为载体的表演艺术,也是将书法、文学、绘画、音乐、服饰、场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茶艺表演过程中的“民乐参与”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氛围,品茶人在欣赏茶艺表演时,如果能够在一种民乐背景音乐中形成一种柔性化的情感体验,那么一种古典化的、返璞归真式的、朴素的茶文化审美意境就形成了。《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我国古代的十大民间名曲是现代茶馆、茶艺表演中常用到的几种背景音乐,它们与茶文化的结合给现代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风景画式的“饮茶意境”。
2.4 重视对不同文化地域中的茶文化进行吸收并蓄
方言性、地域性、民族性是茶文化中民乐的一个特殊性方面,在共同性的向度上我国茶文化中的民乐还具有典型的文化交融的特点。以茶马古道上的茶乐为例,以藏族、汉族等民族为主要主体的“茶马贸易”通道千百年来形成了多民族、多区域马帮音乐的聚集地,并且在交融中形成了独有的“赶马调”小曲,这种民乐又可以分为“大理地区的汉族赶马调”、“丽江地区的纳西族赶马调”、“德钦地区的纳西族赶马调”三种分支。这种民乐特点实际上与茶文化的分支与交流带有一定的契合性,是我国茶文化大系的显著特征之一,本质上也与孔子提倡的“和谐”、“包容”价值不相背离。
3 结语
我国茶文化与传统的民乐、音乐都十分注重对人的反思作用,注重借助于这种外在的中介力量实现特定人文精神价值内涵的培养与实践。王羲之所讲的“一觞一咏,亦足以畅舒幽情”道出了茶、音乐两种情感化体验给人带来的同感享受。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精神疲倦迫使他们到茶馆、茶楼当中寻找一些精神上的雅致和审美上的情感寄托,茶、音乐是这种审美氛围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此,将民乐融入茶文化之中,或者将茶文化融入到音乐中都可以使现代人在心灵上获得一种情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为他们的优雅生存提供一个理想化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何莲香.把音乐沏进茶里听[J].茶.健康天地,2009(5):40-41.
[2]韦芳.广西采茶戏的音乐特征[J].音乐创作,2016(2):138-139.
[3]周芳.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探赜[J].福建茶叶,2016(1):91-92.
[4]胡娟.茶艺活动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2):218-219.
[关键词]和谐文化;时间扩散;空间扩散;等级扩散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28-03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但是我国的城乡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缓慢,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强烈反差。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执政理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也相应提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于社会发展与和谐文化的传播来说,智慧的选择就是社会达到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和境界,促成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平衡[1],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社会先进文化能否快速、有效地扩散并被大众所接受,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和谐文化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正确引导和谐文化的传播极为重要。
一、和谐文化时间扩散
(一)起源与发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的传播在政治因素主导的作用下,利用现代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介,如互联网等在全社会迅速传播开来。和谐文化的传播是和谐文化从文化创新者向大众进行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动态传播过程。其传播在时间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谐文化由高层次文化源头进行创新,对我国传统和谐文化要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中心位于北京,通过多样的媒介方式向外扩散。主要表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电视、网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例如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均明确指出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和意义,并且突出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对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做出具体部署。这一阶段还表现为高级学者对和谐文化的一系列概念和内涵的深度解读,以高校教授发表和出版的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实体和网络的文章、书籍为主要形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哲学研究室主任张小平主编的《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阶段和谐文化的接受者主要为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普通民众尚处于了解和兴趣阶段。
第二阶段。和谐文化传播到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之后,由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双管齐下”,对和谐文化进行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社会环境因素较好的社会公众群体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个人将作为早期接受者,并成为“示范者”,扩大和谐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型的传播和谐文化的全国巡讲、政府和民间和谐文化传播组织的建立。例如2007年由人民网、和谐中国网等主办的“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2009年)的建立等均推动了和谐文化在全社会的进一步传播。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反映社会、家庭等和谐的个人事迹,早期接受者所产生的示范效应(道德提高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更多民众开始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标准,和谐文化传播进入民众对和谐文化的评估和实验阶段。
第三阶段。在大量先进事迹、政府及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影响下,和谐文化的传播完全进入基层,由基层率先理解和谐文化的民众以及和谐文化的模范人员向其他民众传播,掀起和谐文化的基层学习热潮。这一阶段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基层人员的“言传身教”,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和谐文化进社区、和谐文化下乡、村镇道德模范评选等基层民众自发组织的活动。
(二)和谐文化的扩散类型
和谐文化的传播方式明显地表现为传染扩散和刺激扩散。第一、二阶段表现为传染扩散,对于高层的和谐文化理论,地方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自主地、直接地接触和谐文化理论,主要传播内容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视频、音频讲话和文字读物;第三阶段在传染扩散的基础上增加刺激扩散,表现为和谐文化理论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变异。和谐文化理论直接向普通民众传播存在障碍,因此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进行表现形式上的变革,保留了和谐文化的精髓,改变了和谐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使其更适于在基层传播,如民众自创的和谐歌、和谐快板、八荣八耻歌等各种宣传和谐文化的艺术文化活动都能让民众直接接触和学习[2]。
二、和谐文化空间扩散
(一)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
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发源地是北京,但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为电视和互联网络,因此距离因素在扩散过程中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仍然为政治因素,该因素使得和谐文化的出现、和谐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达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同步。如十六大、十七大做的关于和谐文化的重要讲话依靠电视和网络的直播以及全国各个层级的国家机关的在线即时学习,能够同步传播。此外,和谐文化的主题网站—和谐中国网建立之后,各省均创建了本省的和谐文化网站或者政府门户网站的和谐文化板块,能够让民众获取和谐文化的相关信息。因此,和谐文化空间扩散的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3]。
(二)城乡差距显著
在我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城乡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谐文化在城市的传播速度和深度都较农村高,虽然通过电视媒介,城市与农村能够较为同步地获得和谐文化的基本信息,但是对于和谐文化的深度解读和传播落后于城市。以和谐中国网为例,该网中有两大板块,“和谐城市”与“和谐村镇”。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21日),两大板块中和谐城市条目下关于和谐城市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共有28页196条,而和谐村镇条目下关于和谐农村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仅有12页84条,两者的信息量相差1倍。地方省区的和谐网也表现出同样特点,和谐四川网中和谐城市板块信息为327条,而和谐村镇信息仅为112条。再以“和谐中国万里行”为例,“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从2007年10月10日起先后在江苏宜兴,上海,辽宁大连、凤城、宽甸、鞍山,河北张家口等地由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巡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巡讲活动的地点多数位于县级以上城市和大型企业。巡讲活动结束后,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和谐中国万里行”在城市巡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带进农村进行和谐文化传播。由此可见,和谐文化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城乡差别显著。因此,对于和谐文化传播的城乡差别,政府、民间文化传播组织应向农村倾斜。
三、和谐文化等级扩散
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表现出明显的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等级扩散特点。这种等级扩散表明和谐文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多,是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这种方式有利于和谐文化快速传播,但是对深度扩散不利,并且在由高级文化工作者组成的传播者与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接受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势差。这种文化势差的存在虽然是和谐文化能够传播的前提,但现实中更多地成为了和谐文化传播的障碍。因此目前和谐文化的等级扩散方式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需要增加等级反馈机制,使得和谐文化更利于民众接受,并能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进行反馈。在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和谐文化能够向下传递的前提是上一等级能够对下一等级产生示范效应,即文化传播的比较优势以及文化能够衍生出经济效益,两者结合能够对区域产生综合社会效益示范效应。如果这种前提无法实现,则和谐文化的传播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被庸俗文化所替代。
这就需要完善和谐文化的传播扩散体系,增加第二等级即将基层文化工作者纳入和谐文化传播等级体系中并独立出来,使其作为沟通官方和民间的桥梁,缩小创新源同传播对象的文化势差。此外,还需要增加第四等级即文化传播企业的介入,对和谐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估,并投入物质要素,推动和谐文化的传播,使传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应注意,文化传播企业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谐文化的内涵,准确挖掘和谐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而不使和谐文化像我国某些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在商业化过程中畸变,是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该进行积极干预的。
和谐文化的宣传内容应体现和谐文化的魅力,让百姓对和谐文化感兴趣,其宣传的重点不在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等公理性的东西,而在于和谐文化能够使人怎么样,即人们运用“和”的理念之后能够怎么样。例如,宣传“家和万事兴”,前期重点不是让人学如何“家和”而是让人知道“家和”的结果,即“万事兴”,即通过“万事兴”这一美好愿景让人对“和谐文化”中“和”的理念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让百姓真切地了解“和”的理念给人带来的好处。
摘要:从岭南地理位置、环境特征、邻近省份来分析岭南武术文化与岭南地域文化特征的联系,并详细说明岭南武术中的拳种及其由来。
一、岭南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1.1岭南地理位置
岭南文化中的“岭南”,一般指南岭(又称“五岭”)山脉以南,包括今天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在内的广大地区。[1] 1.2岭南环境特征 1.2.1气候特征
岭南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气候上呈现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夏季闷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1.2.2地貌特征
地貌上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混合存在,其中山地居多、河流众多,形成以珠江为主体的庞大水系,水源丰富。
1.2.3历史特征
在明代后,岭南得到迅速发展,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中原人民多次南迁,他们与岭南当地人和谐共处,共同推动岭南文明进程,使岭南文化蕴含着包容同化的文化特征。
1.2.4地理特征 在明清及近代,岭南凭借较长的海岸线与政府政策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商业贸易,人员来往都很频繁,当地人思想较为活跃,因此岭南文化中也蕴含了变革求新的文化特征。
2、岭南的这些文化特征使得岭南武术在中国武术中独具一帜。
岭南武术是流传于中国南方北部五岭山脉以南各地方拳种的统称。岭南主要有五大名拳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新会)、莫家拳。
2.1、洪家拳
据史料记载,洪拳源出少林寺、相传为洪熙官所创,洪熙官本为福建漳州茶商,创拳后传给南少林的洪门五祖,洪拳后来传入广东,包括五行拳(金拳、夹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等十大象形拳),历代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陆亚彩、觉固禅师,铁桥
三、林福成、黄泰、黄飞鸿、林世荣等。
2.2、刘家拳
相传有三种说法,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他们都是湛江人,都姓刘,故名刘家拳。该拳短小精悍,步型稍高,步法灵活多变,含胸蓄气,擅发短劲,出拳后肘微屈。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
2.3、蔡家拳
相传是乾隆年间少林僧人蔡九仪(一说蔡展光)所创。该拳流传地区很广,包括湛江、濂江、茂名、化州、吴川、中山、江门等地。蔡家拳以快为主,快速灵巧、敏捷多变、消身借力、因势利导、闪化巧取、以巧取胜、不以力争衡。
2.4、李家拳
相传为少林寺僧人李锡开所创,广东新会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所成。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
2.5、莫家拳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
还有许多其他拳种同样非岭南原生拳种,属于外来拳种,但它们最终汇聚于岭南,如客家拳多数从外地带进岭南的;梅县的刁家教从江西传来, 岳家教从湖南传来;汕头的南枝拳、佛山的咏春源自福建;昆仑拳来自河南;白眉拳和侠拳从四川传入等等。这些拳传入岭南后有的保持着原来的技术风格, 有的在技术风格方面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风格的拳派, 这其中当然离不开人文地理环境的熏染。
三、岭南武术与其他省份地域武术的文化交流
3.1岭南武术各流派的本拳种也与福建武术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原因如下: 3.1.1、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其西南和西北大部分与岭南地区相连,境内的泉州、莆田、福清三地的西南更与广东省东部大面积相依,粤东的潮州地区先秦时属于闽越,闽南话与粤东潮汕话颇有相似之处。如此便给城市间人口流动带来便利,也使得两地各方面文化产生潜移默化且水乳交融的变化。
3.1.2、福建南拳运动的内容、特点和风格与岭南传统南拳明显趋同。福建南拳内容属少林拳系,如:罗汉拳、少林三进、少林三十二式、梅花拳等。[2]但其运动的技理、技法却结合了南方的地理地貌、南方人生理心理特点,形成手法变化多、腿法运用少、稳马硬桥、并以发声吐气助长肌肉发力等风格特点。
3.1.3、随着广东南拳,特别是广东竞技南拳整体水平的长期居前,各地方南拳已明显与广东南拳趋同。[3]除了各大国际武术竞技套路是以广东南拳为主体风格创编之外,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传统南拳也有着经久不衰的市场站有率。
而客家人入越却是岭南武术文化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先祖,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部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先后又经过多次搬迁,才相对稳定到粤、闽、赣等山区的三角地带,后有一部分人又迁入广西。[4]相当一部分入主岭南的客家人(特别是中原人)具有军事与武艺技能,加上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得原本贫瘠落后的岭南当地人们在吸收他们优良知识与技能后,文化素质得到较大的进步,同时两地武学成功的融合促进了岭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3.2岭南文化中的文化特征促成了岭南传统南拳运动特点和风格的进一步成型与成熟。3.2.1、岭南武术是岭南人生活和实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但它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总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岭南文化离不开岭南人的生活和实践。岭南武术早已融入到岭南人日常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是人们生活和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3.2.2、岭南文化兼收包容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优化了传统岭南武术。历史上的岭南,因远离皇城而且一度被称为荒蛮之地,故被作为流徙之地,但历朝历代发配岭南的“顽民”,或被贬来粤的“罪官”等,都决非等闲之辈,他们中有的身怀高超的武技,有的具有开阔的视野,有的还是文武全才等,他们在岭南安家、乐业,融合在岭南这个大家庭中,活跃了人们的思维观念,推动了南北武术文化的交融,对传统岭南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质的飞跃。
3.2.3、岭南人既保守又创新的性格,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南拳的精髓,使传统岭南武术不失传统,又富有现代发展和创新气息。“高、难、美、新”是当今竞技武术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许多传统武术都近乎同化和改良走样,但在岭南南拳风格的基础上创编的“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南拳)”[5]还是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和技术风格,形变而质不变。
四、岭南武术文化中运用的思想基础
4.1贵柔思想奠基了岭南武术的认识基础[6]。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源于荆楚大地的中原文化被认为是岭南文化的母体,中原武术更多是岭南武术的源头和活水,其所受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岭南武术中许多拳派都运用了这一辩证思想体系来解释本门派拳技的技法原理,并将这一技法原理应用在具体练拳的实践过程中,拳着通过不断的体验和尝试,进一步加深对本门派武技的认识和理解。
岭南武术本以刚猛的拳法特点和风格著称,这是主流也是传统,但除此之外,岭南武术也主张柔性内劲的拳技。尽管是同为南拳五大家之首的洪拳,但湛江洪拳相比于广州洪拳,其拳法中柔劲和象形元素明显居多,甚至还滋生出了柔功门。
4.2小结
岭南地域源远流长的民俗武风,气候条件催生的民风特点,战乱催生斗争结义,孔子贵柔和《易经》催生的尚武精神等,造就了民间教门组织活动中心,岭南地域内武术遗迹丰厚,结社繁多,反映出武艺活动在当时已经盛极一时,演练形式已不拘于单纯拳术动作,而且武术器械演练也已发展到较高水平,表明武术技击社会效用已经多样化。武术形态结构也已从单纯为主的演练形式转向多种拳术,器械演练方式并存,充分体现了岭南地域尚武之风已久。
五、岭南武术的核心之地
岭南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重镇, 一提到岭南南派武术, 人们便会不自觉的想到一代洪拳大师黄飞鸿、林世荣, 咏春拳宗师梁赞、叶问, 佛山在中国武术史上是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 清末民初佛山名震海内外的名家高手辈出, 人们习武蔚然成风, 成为我国南派武术的中兴之地。
而佛山成为岭南南派武术的中兴之地, 并非源自本地拳种的兴盛, 目前佛山流行的洪拳、咏春拳、蔡李佛拳均非佛山本地拳种, 都是外地流入到佛山, 在佛山扬名, 并从佛山传入香港, 传扬于世界的。相比较其他流派兴盛的地域武术多为一种或几种拳种的发源地, 如中州的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氏武技, 燕赵大地的劈挂、八极拳等。佛山的许多拳种、流派非发源于此, 却在佛山得以盛行、光大, 有的拳种却在其发源地默默无闻, 甚至渐渐消亡, 致使近些年许多门派的海内外弟子只得到佛山来寻根问祖。佛山可谓一座铸炼的武术熔炉, 吸收四方来此的矿铁, 经过在这里的烈火融炼, 变成了光辉奕奕的金子, 它荟萃四方来此的外地武术精华, 经过萃炼得以升华, 并走出佛山, 传播到香港、澳门、东南亚各国及世界。
六、总结
岭南武术文化离不开岭南地域文化背景,正因为包容同化和变革求新等文化特征使得来源于异地的武术文化能够在岭南发扬光大同时形成各自流派特色的岭南风格。
参考文献: [1]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_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_郭杰 [2]、[3]岭南武术形成与发展刍论_李朝旭
题目(中文)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以唐朝代的文化特征为例
系别: 经济系
专业: 金融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0801010248
摘要:盛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步步走高相适应下,审美文化也日趋繁盛,在崇尚进取、自由的盛唐精神影响下,一种蓬勃向上、雍容典雅的审美思潮被蕴育产生。而这种审美思潮一经与各种文化思想结合,产生出多元、丰富、兼收并蓄的盛唐美学思想。
关键词:唐朝;审美文化;传统文化
Abstract:Tang period,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ayu adapt to go tall, aesthetic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advocating enterprising, freedo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ng spirit, a vigorous and graceful and elegant aesthetic thoughts produced by aggregates yukon.And this kind of aesthetic trend with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as to create multiple, with rich, inclusive of tang aesthetic thought.Key words: Tang dynasty;Aesthetic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
——以唐朝文化特征为例
一、盛唐的音乐
在唐朝初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没有战乱之苦,这也是音乐能在此时期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过“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发展是无法比拟的。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并对后世有影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创作不但对中国的文化,也对音乐的发展打下的深厚的基础。
唐朝的音乐,无论是宫廷的、还是民间的,都非常时兴配乐演唱,而配的诗就是当时盛行的唐诗。唐代
是一个诗词盛产的朝代,出现一大批对当时,对现在都有影响的文人,并且他们的著作流芳百世。在原始社会中,诗、歌、舞是三者相结合的,到了唐代,虽然彼此分工的现象增多,诗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但诗人与音乐家的合作还是一定程
度上保存下去的。著名的诗人的大作,也都被人们广泛的歌唱。例如:刘禹锡的《竹枝》,王维的《阳关三叠》等。这些
诗歌的流传,不仅有文学上的作用,而且,由于它广泛在民间、宫廷的流传,也一定程度上地融合了民间与宫廷音乐。
唐朝音乐机构也是相当的庞大。它以分工之精细、规模之宏大、艺术之高超,列历代
之冠。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为太常寺。太常寺分为八署,其中掌管音乐的为“大乐署”和“鼓吹署”。大乐署主管雅
乐、燕乐,对音乐艺人的培训。每年大乐署都要进行考核,每满十年进行大的考核;根据成绩的好坏,决定职位的升降。
在此学习音乐的“乐声人”,要学习十五年,要会奏难的曲调五十曲以上,能够演出,才算毕业。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
音乐的要求已是何等的高。鼓吹署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
“盛唐之音”的形成,综合了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及历代对音乐所积累的经验。唐代的音乐能够在全国上下 的流行,也是音乐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整个社会达到了繁荣、鼎盛的时期,所促成的。这一切发展的结果,必然 会产生“盛唐之音”这一历史的盛况。
二、盛唐的舞蹈
五千年文化史孕育形成了中国舞蹈从感官娱乐到高度专业和分类详尽的艺术形式。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潮和文化发展的大融合必然造就出盛唐舞蹈的巅峰艺术形式,盛唐舞蹈的桂冠就是中国文化的桂冠。唐时期中华民族大融合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西域文化、西域民间舞蹈与中原舞蹈的结合,使得舞蹈在唐时期的发展具有了社会和文化的基础。
盛唐是我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伎乐舞蹈的全盛时期。当时,能歌能舞的乐伎遍及社会各阶层,有宫伎、营伎、官伎、家伎,蓄伎之风盛行。唐代舞蹈,也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
唐代伎乐以其惊人的创造力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致在唐代各种文艺作品——诗歌、传奇、绘画、雕刻„„中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形象,至今为人们所欣赏和神往。唐代舞蹈之所以能登上古代舞蹈艺术的顶峰,直接的原因是唐代舞蹈是以纯粹人体形式为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段,舞蹈以独立的表演艺术登上了艺术舞台。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舞蹈在唐代发展最为完善。唐代的舞蹈分类,以动作技巧和风格特征来划分,表明了舞蹈动作技巧体系的完善。唐代舞蹈编导,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大型群舞等,表明编导水平的成熟。
因此,唐舞的发展是大唐帝国借助其强大、开放包容、繁荣粗犷、气势恢宏的文化基础,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
三、盛唐的书画
唐代的美术,在六朝美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数量众多的画家的努力,创造了形象更为完美,主题更为明确,反映现实生活更为有力的艺术。唐代美术中,宗教美术与密切现实生活结合,杰出的美术作品具体地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例如菩萨像肉体丰满健康,而表情平静甚至是淡漠的。描写贵族,特别是贵族妇女的绘画着重其寂寞无聊贫乏空虚的生活。某些陶俑富有倾向性地发掘了一些人物的可厌的社会本质。这些都是唐代美术的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就。
唐代社会各方面的蓬勃发展及激烈的变化,需要并且可能发展人们更多的才能与力量。杰出的美术家有高度的创造性,强烈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例如他们创造了极端繁华欢乐的净土和极端悲惨恐怖的地狱;创造了维摩与文殊紧张的争辩的场面,也创造了劳度差和舍利佛的激烈斗法的你死我活的景象;还创造了园林中高人逸士的闲适,深宫里贵族仕女的寂寥,创造了无数生活的形象和庄严的与优美的典型。这些意境和形象是美术史上重要成就。唐代美术中,艺术技巧有巨大的进步。人物的各种面型和表情的类型的创造,姿势动态表现更丰富自由。发掘并开始表现了自然事物:山水和花鸟的美的特点。唐以后的绘画善于选择生活中一部分富有诗意及戏剧性的场面,不是平板的描写生活,在构图上,远近透视和比例大小的趋于正确,在表现一定的内容及思想方面也更有力,人物关系不复是平列或接近平列的形式,也不复是以大小来分别主次,而是处理得更自然真实而且富于艺术效果。道具和环境在表达题材内容时也逐渐起了较大的作用。艺术技巧在盛唐以后完全脱离了幼稚的状态。唐代的代表性美术,主要是盛唐的美术,形象丰腴而又典丽,结构豪华而又紧凑,色彩绚丽而又调和,总之正如盛唐所代表的唐代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人们的创造力量的雄厚优裕,风格雄浑而又优美,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最杰出的古典艺术之一。
四、结束语
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 >> 企业文化 >> 论文正文→民营企业文化特征探讨
民营企业文化特征探讨
作者:未知发布时间:2007-3-1
民营企业文化特征探讨
内容摘要:,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烈的情况下,探讨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入的探讨。
企业文化特征
我国改革开发的近30年里,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真正担当起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民营工业在我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60%左右,比2000年提高了约14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对外贸易的生力军。随着自身的发展,民营企业越
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生存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只是单纯模仿国外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企业内部并没有产生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面文化,反而变成了阻碍企业运营的负面文化。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仅仅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探讨什么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解决单纯模仿、生搬硬套的问题。的,以下笔者将通过对企业文化特征的探讨,所应具备的特征。
企业文化及其特征,组织物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其特征主要包括无形性与有形性、稳
(一)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它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都是无形的。企业文化由不同层次的文化组成的系统,有表层文化、中间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联系,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规范和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注重无形性的同时,不可忽视企业中有形的因素。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的发挥必须通过企业中有形的载体,没有这些有形
载体,那么企业文化是无法存在的。
(二)稳定性与前瞻性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强大的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日常经营环境的变化、制造技术的改变、某些员工的流动而激烈动荡。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一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远比规章制度及其他公司章程对员工更具影响力。业文化好比清新的空气,透了企业成员的思想, 和习惯。
(三)系统性与多样性,不是空洞的抽象。这些要素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民素质不同,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本文关键词: 民营 企业文化 特征
相关文章列表:
民营企业改制实务中有关财务问题的研究
国有企业更需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孝感农行试论农发行企业文化架构及建设举措
试论合同诈骗罪在实践中的认定和特征个人合伙的特征及其民事责任
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思考浅议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突破性改革浅议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浅谈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匹配
我国家族企业文化渊源探讨
本篇论文关键词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的教育民主思想下, 现代教学文化的民主性体现在师生主体价值平等、主体精神平等、以主体性活跃为原则的教学等方面。教师不再处于对学生灌输、说教的权威地位, 而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处于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师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体, 在交往的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人格, 教师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 并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学生也尊重每一位教师, 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以教学相长为主旨, 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单边授课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 给予学生思考、表露心声的机会, 凸显师生之间的民主开放性。
2. 现代教学文化的创生性
现代教学文化的创生性体现在现代教学文化的创造性之中。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青少年必需的素质。在当今时代,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则势必需要一种宽松、愉悦、具有创生性的氛围。教学文化的创生性或间接地给学生以环境熏陶, 或直接作用于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的创造力得以综合提升。在创生性的教学文化下, 知识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开放的、流动的、情境化的与建构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人类的传统科技文化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当下获取的最新科技知识等传递给教师。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主体, 不再照本宣科, 学生也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也不再局限在课本上, 写在课本上的知识也不一定一成不变, 它们或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被淘汰, 或因为人类文化的进步而被遗弃。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选择性地吸收, 教师也将对教材上的内容加以删减或添加。
现代教学文化的创生性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表达, 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发展, 重视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 帮助学生在新知识、已有知识、跨学科知识、生活中的知识之间对话,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使课堂成为师生享受探究快乐的园地。[1]教师不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 还要根据知识的类型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除此以外, 教师还应努力地把教材内容改变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材”。
3. 现代教学文化的开放性
现代教学文化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 教学已经不再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贯穿整个课堂, 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新的气象,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学生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反应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节, 或是继续进行新内容, 或是总结梳理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这一过程中, 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供教师遵循, 教师完全根据自己课堂的情况安排教学进度。在这里教师的教是开放的, 学生的学也是开放的, 教师拥有开放的教材观, 摒弃“教教材”的做法;学生的成长也呈现开放性, 在品德、特长、知识等方面同时得到进步与发展。
教学内容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 教师不仅仅从教学参考中获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更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地完善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与策略。教材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地点。读物、网络、电视、广告等都是知识的载体, 学生有意识地在这些地方接受多方面知识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也成为了学生受教育的众多场所, 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 无时无刻不更新着自己的知识结构, 无时无刻不提升着自己的认知水平。
现代教学文化的开放性也体现在教学评价的开放性上, 学校已不再以学生学习测验作为学生进步与否的唯一判断标准。学生学业测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关注。各个方面参与评价不仅将学生的发展得以更全面地展示, 更将教师的教学效果纳入测评的范围之中, 在这一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中, 学生已不再是唯一的评价对象, 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得到了关注。
4. 现代教学文化的合作性
当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 在这一社会环境下, 合作普遍存在在各个角落, 现代教学文化的合作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是学校内部教师间的不同层次的合作。单个教师间的合作、科任教师小组内的合作、全校教师的合作, 这是一个由少集多,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单个教师间的合作可以解决一些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工作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科任教师小组内的合作可以解决本门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型、教学技巧等问题, 全校教师的合作可以帮助全校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信仰等。
其次, 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体现在不同的过程中。在课堂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在课下, 学生合作进行调查、探究等活动, 以合作的形式完成部分作业;在整个学校生活中, 学生合作实现其共同成长。
再次, 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合作参加各种学科比赛。教师与家长之间也有了很多合作的机会, 需要学生带回家完成的教学任务, 家长要进行指导、监督。
5. 现代教学文化的技术性
现代教学文化的技术性体现在教学中各种信息媒体与数字网络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电脑、录音机、幻灯片的应用已随处可见。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 新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教学和培训等活动中。信息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调的文字、书本教学, 字、声、图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其理解认知新知识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2]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对以上各种教学设备进行应用, 更加充分地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认识并利用其优势, 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雨亭.“创造型”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1) .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桥梁,是知识的传输地,能力锻炼的磨刀石,德育发展的训练基地,智慧的摇篮,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熔炉。在这里学生汲取着社会的营养,改变着自己的无知,填补着自己的不足,奠基着祖国美好未来的“大厦”。但它是以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前提,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感触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正视校园文化,才能正确把握学校发展的脉搏,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这个“复杂综合体”,既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等,也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环境,它所包括的内容遍及人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将文化的内涵折射到学校校园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文化符号。
所谓校园文化,我认为就是校园人的文化,可以将之理解为:校园人在校园世界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之中,校园人所特定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信仰等。校园人群主要由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不过校园的存在首先是为了学生,校园里的学生也就成为校园文化能够保持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
校园文化,同时也应该是在办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具有校本特征的和校本意义的,为全体师生所创造的敬业精神与求学态度或是在其中所追求的精神状态和成果期待,它包括情感的价值拥有与憧憬,态度的热情参与与人文启冀,并外化为对事业或学习的情感追求与意志坚持。校园文化不光是外显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内涵的丰化,使之成为学校质量发展与品位提升的动力支持。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品质,是人本追求的价值导向,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支持。
从本质属性来看,校园文化应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普遍特征,同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的个性特征。
学生主体性
由于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共同处于成长到成熟的边缘,他们怀着提升自己心智的目的共栖于校园这片相对宁静的天地,他们创造着并使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在相互的沟通与学习中完成自己成长的历程。他们虽已逐渐告别少年的单纯,但还没有学会与适应社会人的假面和练达,他们比一般人群更加执着地求索,同时,骨子里比一般人群充盈着更多的浪漫和诗意。他们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同时却又对现实的变动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应该说校园人是社会独特的一群。
课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性
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其中的课外活动尤显其重要性,因而,要正视课外文化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这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基点的必然反映,通过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文艺欣赏水平,科技创新的能力,增强了身体素质,又达到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一台好的文艺演出,既能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提高鉴赏水平,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一项好的体育竞赛,既能使学生在胜利的喜悦中体验体育的精髓,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一次科技成果的擂台展示,既向学生传递了科技知识,培养了科技的兴趣爱好,同时焕发出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文体科技活动起着促进体育、文艺、科技运动发展,深化和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也为广大同学增长才干、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精神核心性
校园精神文化,我认为是校园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包括反映人类认识成果的思想理论体系,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以及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它蕴含着四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校园精神文化所造就的氛围,弥漫在每个个体周围,使个体的言行举止都染上它的痕迹和色彩,从而形成某种趋向和定势。这种氛围的传承,便诞生了一所学校的传统和风气,即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精神具有令人振奋、催人进取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作用应是校园文化在发挥其文化认知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和生活娱乐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激励和鼓舞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同时,美丽的校园建筑、优雅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秩序、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利于人们保持良好的心境,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空间性
校园文化不是固定的,具有很大的空间性。教室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在这一方乐土上,学生尽情享受着知识的丰硕成果;操场又给我们的校园文化平添色彩,丰富了它的内涵,在这里,学生较大范围的享受着体育、文艺、科技活动给学生们开来的激情与理想的放飞,在这里,校园文化进一步得到升华;嘹亮、清脆的校园广播宣传着时代文化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每周一歌校园歌曲健康而具有时代特征,校园文化在这里形成氛围,熏陶、感染着未来的建设者;实验室里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的智慧创造着成功,享受着知识赋予我们的无穷魅力;微机房里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下描绘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多媒体教室中学生展示着素质教育下新型学习模式,学生的智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学习园地、队刊、橱窗、标语极具思想性、启发性、警示性,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风景线。在这里既有文化知识的传递,也有课本之外的各项技能的锻炼,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文化的空间中自由地穿梭,享受无尽的快乐,创造着自己理想的世界。
素质性
用现代化的文化价值观引导教师努力工作,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是构建“校园文化”的真谛所在。而其间的内涵是精神的,其外延应该是面向素质化的。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学校教育的追求与憧憬,建立文化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机智是每一所学校的主题。“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它的价值趋向的素质化程度,如果没有教育的素质化成果,那么,其文化的功能也就削弱了许多,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内涵了,其本质也是同初衷相饽的。为使之有效果,所以,文化的内涵必须与校园的精神追求相吻合,与激励老师的工作热情为基准,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相联系,与发展学校相融合,具有提高全员素质的本质与为此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
只有正视校园文化,才能很好地把握学校发展的脉搏。
(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下寨乡下寨中学
【茶文化特征】推荐阅读:
茶文化的美学特征09-08
文化遗产特征09-21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05-29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07-01
旅游文化的特征09-10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10-02
大众文化 的审美特征11-18
社区文化的特征是10-12
构建彰显时代特征的和谐文化09-12
一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