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 苏轼 翻译(推荐9篇)
于是(在这个时候)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倚(循)歌而和(同声相应)之。其(使动,使…舞动)幽壑之潜蛟,泣(使动,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然(这样悲凉)也(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望夏口,东(名作状,向东)望武昌,山川相缪(缭,盘绕)者乎?方(当)其破(进攻)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宾语前置)?况吾与子,鱼虾而友(意动,以…为朋友)以(来,连词)相属。寄蜉蝣于,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来,连词)骤得(多得)。?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而卒(到底)莫消长(增减)也。盖(表假设语气,如果)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竟然)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重新)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凌乱)。乎(在)舟中(介宾结构后置),不知东方之既白。
1、壬戌 ( rén xū ) 10、酾酒( shī )
2、桂棹 ( zhào ) 11、横槊( shuò )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 lí ) 14、匏尊( páo )
6、愀然 ( qiǎo ) 15、蜉蝣( fú yóu )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 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 lú) 17、狼籍( jí )
9、旌旗 ( jīng ) 18、枕藉( jiè )
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5、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消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之小舟)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使动 使……端正,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文言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结构后置句)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结构后置句
3、何为其然也(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4、而今安在哉(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10、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结构后置句)
12、相与枕籍乎舟中(介宾结构后置句)
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前赤壁赋》是“乌台诗案”的产物。贬黄期间的苏轼精神世界经历了一个“追求——痛苦——超越——旷达”的过程。贬黄期间他人生如梦的苦恼只有通过“一樽还酹江月”来排解。经过了“大江东去浪”般的时光淘洗, 终于达到了“客喜而笑”的境界, 实现了思想境界的飞跃。这一飞跃的载体, 就是贬黄期间的诗文中反复吟咏的“明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月出》写到:“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从此, 这轮明月便照彻了古今文坛, 浓如暮色的“明月情结”盘亘在了文人心头, 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中。月, 高悬穹宇, 那么的洁亮, 又是那么遥不可及;那么洁美, 令人遐思无限。那么含蓄又意蕴无穷……圣洁而不可亵渎的明月, 传达着文人们的许多审美经验:“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是思乡愁;“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是孤独苦;“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是心静宁远的人生超脱;“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睛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是超越个人情思的宽广胸怀。这是传统文化中的明月。
撇开其他诗文不谈, 笔者只探究《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内涵。
从表象上看, 《前赤壁赋》中, 作者以明月为意象, 借明月设意境, 托明月表主旨。又以明月串全文, 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但从苏轼思想情感的变化上来体察, 旷达乐观绝不是阵痛后的顿悟, 应是痛苦又漫长的“参月”、“悟月”后的沉淀。
在“壬戌之秋”与“既望”这两个突出的时间点上, 月为人而出。“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的心声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叹;“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如何解脱?当“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时, 人因月而思。“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 “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唯“清风”“明月”“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明白了这一道理后“客喜而笑”。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过程, 就是人生境界升华的过程, 他完成了一次从凡人到超人的转变。因此, 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明月的启迪。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探究苏轼在思月观象中所悟获的明月内涵。
道家文化中, 明月的内涵:
首先, 月神女娲、嫦娥表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女娲、嫦娥个性平和, 具有温柔而坚韧、聪明而善思、热情又乐观等女性特质, 因而闪现着母性的光辉, 能给人亲近、依恋和同情。月神的传说反映了寻找母亲温暖怀抱的文化主题。现实世界是难以把握的, 不光痛苦, 还充满着血腥的斗争!而明月却是宁静的, 安详的, 永恒而和平!像母亲温暖的怀抱, 能安抚不堪重负的疲惫灵魂!
其次,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对永生的追求。《山海经》中记载许多巫医皆有不死之药, 服之可得永生。楚文化中, 不死药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只要获得不死药, 就能与月亮一样永生不死。嫦娥窃取不死药而奔月的神话, 暗示了一种追求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中桂树创口会随时自动愈合, 月中冰蟾能复活都是不死的隐喻。故月亮也能掌握人的生死, 既可赐予人不死, 也能创造新的生命。这种执着的愿望主要见于道家, 由此也开启了中国两千年的炼丹史。另外, 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 也影响了道家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道家思想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已深入人心。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体现, 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样, 月亮作为一种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 又成为士大夫逃离现实的人格化身与一种飘逸的风范。当士大夫历经宦海波澜, 顿悟人生禅机之后, 便一头扎进那澄透晶莹的月光世界里去了。
因而明月就代表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 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前赤壁赋》中道家思想有很显著的体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羽化”是道家语, 道家称飞升遐举为羽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这种变与不变的观点, 是受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相对主义哲学观点的影响。“举匏樽而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心中明月是安详、永恒、和平的, 生生不息的, 他把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寄托在酒中, 和明月交谈, 回归生命至情至美的本真, 指向了道家生命的哲学!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内涵: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意象意蕴十分丰富, 其中独具代表性的意蕴主要是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佛说月喻经》曰:“皎月圆, 行于虚空, 清净无碍。”同时, 《华严经》中宣扬了法界缘起, 理事无碍, 圆融自在, 认为宇宙间的各类关系都是圆融相通的。
苏轼散文《前赤壁赋》中, 佛家思想有鲜明的体现。佛教常以水流的流转不息、易逝难追喻指人生的无常。佛教水意象突出的是时间观, 讲的是人对生死如何超脱的道理。“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认识, “羽化而登仙”的心境, 正是佛家“容而化之”的观照。
禅宗的顿悟理论认为:成就佛道, 不需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 也不需经验积累, 只凭感性直观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道、佛中这些对明月的认识, 深刻的影响了苏轼。正是由于有了对明月这一物象意蕴的深刻理解, 他才参悟到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得以自疗伤痛。散文《前赤壁赋》就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这一过程中, 完成了灵魂的升华, 完成了一次精神世界的转变。因此, 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对明月内涵的解悟。
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治国济世的儒家思想, 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 让他以理性的现实的态度来对待人生。道家的无为, 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 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显得从容自如, 让他冲破正统儒学伦理的束缚, 追求精神的自由, 回归自然, 超世脱俗。佛家的圆满空净,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消解了悲剧意识。儒、道、佛精神成了苏轼安身立命的精神柱石:以儒为主, 兼以道、佛为辅。即以儒家思想作处世之具, 以道家思想作修身之术, 以佛家思想作安身之法。
天人合一的超然, 旷达乐观的情怀, 是《前赤壁赋》的主旨,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 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 殆未之有也。”苏轼以其高尚伟大之人格, 创作出了高尚伟大之文章。他赋一江月韵, 化千千心结, 将明月的意象化成了集体意识的文化积淀, 永远亮在了华夏儿女的心田。
摘要: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喻象与内涵包含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 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境界”的道家思想, 也包含了明月“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的佛家文化。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并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自然美景,苏轼的情感开始激荡。他一生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希望“致君尧舜”,于是“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实际喻指仁宗皇帝。但此时苏轼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了黄州,虽是团练副使,却毫无实权可言,更不用说向皇上献计献策了,所以他只能“望美人兮天一方”独自感叹。
一、“本我”的催促
弗洛伊德这样解释“本我”:“这是在我们个性之中,最难渗透的幽暗部分。……它一团混沌,像充满了沸腾情绪的一只锅子。”
在苏轼感叹之后,客人的情绪也随着苏轼开始激荡,以洞箫和之。这里的“客”其实就是苏轼的“本我”。他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为我们直接呈现了“本我”,这正是那“充满了沸腾情绪的一只锅子”,即“客”。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呜呜”声其实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写照。苏轼的“本我”开始“沸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曹孟德,一代枭雄,多么渴望贤人志士加入到他的集团,为了贤人志士,曹孟德可以“周公吐哺”。“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天下归心”的“一世之雄”却被困在了此地,本想有一番作为的苏轼也被贬到了此地。
面对“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夏口”“武昌”,苏轼的内心能够平静吗?当然不能,不但不能,反倒是内心有一团灼热的火在燃烧。苏轼因为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而入狱,牵连到他三十多位亲友,并且他自己险些丧命。想到这些,他的内心能不燃烧吗?现在他“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但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更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于是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苏轼是真的在悲吗?不是,反倒是这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催促着他去寻求自我的和谐。
二、“超我”的激励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自我理想的载体,自我根据它来衡量自己,竭力仿效它,争取满足它所提出的任何更高的完美性要求。”
《赤壁赋》第三段中,“苏子”正是苏轼的“超我”。水与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喜爱的,苏轼在这里也用“水月之喻”来表达他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绝对化。他对待自己的苦难也是同样看待。从变的角度看,苦难也只是在转瞬之间,是暂时的,像月亮一样时有时无,苦难同样也会像水一样逝去;从不变的角度看,苏轼及他周围的存在也就是无穷无尽的了,所以苏轼也就还是那个苏轼了。因此,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超我”正是这样就给予他的人生以积极意义。
三、外界的“推搡”
苏轼以“放臣”谪居黄州后,“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然而黄州人民却向他张开了双臂,拥抱这位天涯沦落人。田夫野老尊敬他,帮助他,资助他,并帮他建造了临皋亭和雪堂。这使得他对这里的人民怀有一种深深的情感。黄州,虽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这里有丰富多采的风物,有诱人的赤壁,有浠水兰溪、蕲春天峰麓、黄梅五祖寺等名胜古迹,这些在苏轼的笔下都构成了他对人生、对生命的不断思索。苏轼竹杖芒鞋,往游其间,到处有他的足迹和诗篇。“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声”“目遇之色”这种美好的图景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面对此时的清风、明月,想想自己的苦难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苏轼又怎能不释怀呢。于是“喜而笑,洗盏更酌”。
正是由于“本我”的催促,“超我”的激励,外界的“推搡”,苏轼最后才能找到自我的和谐,“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 《前赤壁赋》 赏析
2.苏轼 前赤壁赋 赏析
3.苏轼前赤壁赋的赏析
4.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5.《前赤壁赋》的文章原文及赏析
6.优秀《前赤壁赋》赏析
7.精选《前赤壁赋》赏析
8.《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译文及赏析
9.北宋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
,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儒家思想——精神支柱
一方面儒家思想根植于苏轼内心。在朝廷, 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指陈变法得失;在文学上, 则主张诗文“皆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就算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 他也依然坚持“窃怀忧国爱民之意, 自为小官, 即好僭议朝政, 屡以此获罪, ……不能尽改”。写此文时, 他谪居黄州已有四年, 然而苏轼仍言“虽废弃未敢忘为国家虑也”。可见, 兼济天下、辅君治国是其一生的终极追求。
“乌台诗案”令苏轼几乎丧命, 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几近流放。当壮志难酬, 身处人生低谷时, 苏轼却“三咏赤壁”, 达到其文学创作的顶峰, 思想上也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 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余秋雨认为, 他写的是赤壁, 但所投射的是自己的英雄“情结”。苏轼泛舟于赤壁之下显然是被自己的“情结”所驱动, “赤壁”已经成了承载他理想抱负的艺术符号, 成了他对理想抱负眷恋和怀念的象征物。
细细品味, 我们不难发现《前赤壁赋》中正传达了这种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理想。全文最能传达作者隐微心志的是“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此句以“美人”比君, 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诚然是局限, 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 希望为宋王朝分忧, 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事实上, 苏轼不仅对宋仁宗的选拔和赏识心存感恩, 对宋神宗也念念不忘报君恩。然而“美人兮天一方”, 故只能“予怀渺渺兮”, 说明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那“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的凄凉箫声, 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 又怎能不让“苏子愀然”?故寄心志于文中, 抒发惆怅失落及企盼之情, 而这正是儒家济世思想在心中的深厚积淀所致。
《前赤壁赋》第三段实乃伤时忧国的文字, 却从怀古方面落笔, 怀古又先从诵古人诗句写起, “月明星稀”两句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 似无意, 又有意。然后写到目中所见之地形, 最后把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写得气势磅礴, 让人心潮澎湃。对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古人, 苏轼显然是钦慕有加的。曹操在赤壁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慨叹, 表达了求贤才、定天下的愿望。诗中之志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 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 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终究不能消愁, 苏轼希望能遇见像曹操一样求贤若渴的贤君, 希望能成就功业, 这是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涌动!但英雄人物亦随大江东去, 何况吾辈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打渔砍柴、借酒消磨光阴, 了此余生?这又怎能不让空怀报国之志的苏轼为之惆怅、感伤呢?于是乎只得“托遗响于悲风”。“客人”的这番话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 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 钦之爱我, 必深藏之不出也。”
二、道家思想——精神救赎
苏轼本抱着儒家“舍我其谁”的刚劲精神入世, 却遭遇到了“我本不违世, 而世与我殊”的残酷现实。坎坷的仕途生涯令苏轼的思想充满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那么, 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我们不难想象, 当苏轼一生遭遇接二连三的挫败和打击, 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 他很自然地要去发泄或者说调节。此时, 道家思想便成为苏轼调适心理、修身养性的支点和精神上自我突围的慰藉。
苏轼对道家思想本不生疏, 早在幼年时期, 就曾跟随天庆观道士张易简学习, 既而读《庄子》, 深有所感, 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 今见是书, 得吾心矣。”因此, 在黄州期间, 苏轼“归诚佛僧”, 也必然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佛老之学的基本精神, 是否定现实和人生。但另一方面, 佛老在否定人生、超然世外的同时, 也包含着否定世俗、官场、功名等思想。苏轼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偏重后者。他学佛老, 不求超然玄悟,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及时行乐或消极避世, 而是借以求得精神救赎, 在逆境中依然与世无争、傲然独立、从容自若。这是人格涵养和生存智慧达到至高境界的体现。从古至今, 能把儒道这两种看似矛盾冲突的精神药剂用好的, 除了苏轼, 恐怕没有几人。
总之, 苏轼的《前赤壁赋》充分体现了他既积极入世, 又不失随缘通达的人生追求。这篇美文之所以千古流芳, 除了其优美的文笔、超尘脱俗的意境, 更有文中深含人生哲学。即苏轼一生所践行的处世方式——用出世的心态入世, 用入世的心态出世。这种外儒内道、亦儒亦道的理想人格, 为后世封建文人所称道和传承。
苏轼《赤壁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 )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
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
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在苏子和“客”游赤壁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且苏子睡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苏子以为道士即先前所见之鹤。本段描写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节选)
乙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①。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
注:①曹操与桥玄为挚友。桥玄死后,曹操经过桥玄的故乡,遣使致祭,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卒莫消长也 卒:终究
B.洗盏更酌 更:再
C.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如此的
D.废卷而哭失声 废:废置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叶而累之 目遇之而成色
B.少纵则逝矣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C.与可之教予如此 苟非吾之所有
D.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上是用以自我解脱。
B.“画竹”是乙文的线索,通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C.乙文第二段叙写了文与可赠与苏轼筼筜谷偃竹图和《筼筜谷》诗作引起的笑谈逸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D.甲、乙文段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分别展示了苏轼在面对朋友时的旷达乐观和风趣幽默,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8.将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开。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②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答
15.DD.“废”是“停止”的意思。
故选D。
16.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表修饰/表承接;
B.连词,那么,就;
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无义;
D.介词,与/连词,和。
故选B。
17.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文与可赠与苏轼筼筜谷偃竹图和《筼筜谷》诗作”错误,《筼筜谷》诗作为苏轼所写。
故选C。
18.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9.①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盘凌乱。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明亮。
②与可画竹子,起初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踏上门来。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乃”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短语,用在句首,在其前断开;“者”助词,其后应断开;“之”作“从”的宾语,其后断开;“以”连词,表目的,可用于句首,在其前断开;“所见”为“追”的`宾语,在其后断开;“落”作“鹘”的谓语,其后断开。
翻译为: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提起笔来一举完成,来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采分点:
(1)狼籍:凌乱;枕藉,枕着,垫着;乎,在;白,明亮,变白,
(2)贵重,意动用法,对……看重;持,拿;请,求取;蹑,踩踏。
参考译文:
甲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乙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提起笔来一举完成,来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一.两文情感表达的相同之处
坎坷的人生经历, 使他们的作品饱含蓬勃的张力, 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散发而出。
1.内心的解放, 渴望人生自由
被贬伊始, 苏轼也是颇有些心灰意冷的。《初到黄州》就说“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对因写诗获罪的自嘲。但不久苏轼的心情就渐渐明朗起来。当地人并未因苏轼是个犯官而疏远他, 苏轼体会到了远离宦海烦恼的自由快活。慢慢的, 他喜欢上了这种邻里和睦、自由轻松的生活。不久他的僧友更是搬来与他小住, 使他又从佛教中领悟到许多出世的道理。经历过一段时间物质与精神的痛苦后, 一个崭新的苏轼从苦难中蜕变出来。他的诗文格调骤转, 变得亲切、旷达, 《前赤壁赋》就是一个标志。当好友杨世昌忆起火烧赤壁而吹出悲伤之曲, 发出“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时, 东坡淡然开导, 提出自己对于大自然永恒的新认识:“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这充分体现了苏轼看淡红尘, 随缘自适后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自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 党派斗争日益尖锐激烈,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空间越来越小。大批知识分子抛弃独立中正的立场, 纷纷投向某个政治阵营, 这令依旧坚持无党派的朱自清等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无尽的孤独、焦虑和苦闷使得朱自清非常渴望超脱现实, 寻到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于是在七月的一个夜晚, 他远离人群, 独自一人来到荷塘边, 以求摆脱现实的困扰获得片刻的自由。“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梦幻般的月色、柔情万种的荷花以及“脉脉的流水”抚慰着朱自清孤独的灵魂。他又将思绪散向遥远的南朝, 想要融入到采莲女们那种纯粹的、充满生机的乐趣中去。“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鷁首徐回, 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纵使短短数语, 却绘声绘色的勾勒出当时的趣味光景。“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此时的朱自清, 怕是已将这小小荷塘当作自己无限畅“游”的世外桃源了吧。“这是独处的妙处,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不难看出, 朱自清感到了真正的身心自由, 即使只是片刻, 他也纵情享受。足可见他对于自由的向往之深。
2.人生的思考, 保持高尚品格
在遭受李定等人的诬陷后,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 但他却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人生如朝露, 意所乐则为之, 何暇计议穷达。”这固然同当地百姓与他真诚相待分不开, 其中却也有其生性淡泊名利的作用。纵观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 他却总能找到积极的一面:“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山无穷, 风月长存, 天地无私, 声色娱人。我们何不就此自得其乐地徘徊其间, 尽情享用大自然的“无尽藏”呢?这是倡导大自然面前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不难看出他对权贵的蔑视与嘲讽。虽遭受迫害, 却傲骨依存、不惧权贵, 高尚的品格体现无遗。
经过两次政治变故的接连打击, 朱自清感到了迷茫和彷徨。倡导爱国民主的他无法安心于“超然”。“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安及苦闷, 他远离人群, 去了古井堂附近“日日走过的荷塘”散步, 那里人群稀少, 是个可以敞开心扉的地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不理。”在这里, 他不必遭受任何强迫和威胁, 这是他一个人的天地, 是他寄放灵魂的地方。“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即使左右两方势力对他们的挤压愈来愈严重, 即使在自由主义这条道路上已接近形单影只, 但朱自清能想到的依旧是反抗, 他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低头”二字。虽然他势单力薄并不能对这个社会做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但却能够坚持自我,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在当时危急的情形下也是非常难得的了。
二.两文情感表达的不同之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此, 两位作者表达情感的风格也有所差异。
1.旷达人生与思想苦闷
即使被贬黄州, 但像苏轼这样“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忧患来临, 一笑置之。”面对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时触景生情, 对于昔日功成名就的英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流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史实, 苏轼反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用问题暂时转移友人的注意力, 接着才缓缓道来:“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滚滚江水日夜奔流不息, 似乎永无枯竭之日;一轮明月挂于千里之外, 月半盈满, 月初虚损, 却没有减少一分也没有多出一丝。从不变的角度来看, “我”亦同世间万物般生生世世无穷尽矣。苏轼用道家的理念, 开化着别人, 也开化着自己。这时的他, 寄情山水, 随遇而安, 战胜了生活, 突破了自我, 人生态度更是旷达不羁。
俞平伯曾这样评价朱自清:“他的性格真应了老话, 所谓和而介, 外圆而内方。”意指朱自清是一个“狷者”, 外表谦和敦厚, 实则极有原则。这样一个“狷介”近乎于固执的人, 在对待国家政权动乱的问题上也无法安之若素。他的原则使得他用一层又一层的忧虑苦闷将自己包裹起来, 他深陷内心自由民主的世界与现实道德崩坏的世界的巨大落差中无法自拔。即使月下荷塘让他摆脱现实烦恼的纠缠, 但那只是暂时的, 他更多时候不得不回归现实, 在郁郁不得欢中谋求生存。
2.哲学思辨与政治感怀
苏轼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主张实行休养生息, 从此便可看出其超然自适的哲学思想, 也难怪即使远在穷乡僻壤的黄州, 他仍能悠然自得地与友人外出郊游, 高兴了就“扣舷而歌”, 用完餐是“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困乏了便索性“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全然超越了出世入世的界限, 超越物质、精神的束缚, 获得自性的完满, 进而得到快乐与尊严。
青年时期的朱自清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典范, 创作的新诗也充满着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期待。参与“五四”活动时他也是带着满腔热血, 亲身经历时局动荡后, 朱自清积极不再, 变成了一个行事谨慎、为人胆怯的人, 他选择适应接受, 甚至深夜孤身一人去往荷塘, 妄想就此遗世独立。就在文中, 也并没有直接提到现实, 只是隐晦地抒发了自己的悲情, 希冀与社会政治形势保持一定距离。
三.情感表达不同的原因
1.时代因素
北宋对文人最是优待, 学术思想自由。苏轼虽因文字入狱, 但由于不杀文人的规矩而幸免于难。加上佛道的开化, 苏轼终过闲适悠然的生活。近千年后的朱自清则处境完全不同, “学校被毁 (昆华师范学校) 。死伤者甚多, 中有少数学生。下午去昆师, 见死者静卧, 一厨子血肉模糊, 状至惨。”他日日在“惶惶然”中度过, 时时担忧远在他乡的家人。提心吊胆的日子久了, 整个人也抑郁很多。
2.人生际遇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 他一生多灾多难, 但最终还是成长为了一代文学宗师, 此人便是苏轼。木斋在《苏东坡研究》中将此成就形成原因归纳为两点: (1) 家庭。具有一定文化、学术的家庭氛围, 使得他从小便浸染在诗书中, 从而具备广博的学识, 开阔的视野, 比常人更早的悟得“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真理, 由此形成宠辱不惊的豁达心境。 (2) 游历。四处漂泊的生活, 让他见多识广, 各色文化“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使他不致拘泥于礼教, 变成一个呆板的儒子。早年在北京的求学, 便奠定了朱自清的思想基础。陈孝全在《论朱自清思想道路》将其归纳为两点: (1) 受到五四新思潮的洗礼, 思想开始觉醒; (2) 受到唯心主义的侵蚀。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 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局限, 他的很多想法皆过于理想主义。五四运动中, 他以一腔热血想要实现“民主个人主义”;然而五四运动退潮, 他就消极、彷徨, 打算从此隐匿书斋。
3.个人气质
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的人犹如他的诗文般豪放不羁。虽心系朝廷, 渴望建功立业, 却又能在流放贬谪的生活中找到新乐趣, 可谓随遇而安。谈到朱自清, 吴晗这样描述———“整饬、谨严、周到、谦和、宽容、高度正义感, 加上随时随地追求进步, 这些随性的综合, 构成了佩弦先生的人格”。他虽待人温和, 但对自己却近乎苛刻, “他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声音, 在批评自己、鞭策自己, 唯恐自己有负于生命, 有愧于时光。”这样过着拘束枯燥的生活, 也难怪他后期诗文一直呈现出沉郁的色彩。
跨越了两千年的作品的交流, 因着时代背景与观念的不同而别具一番风味, 透过作品也折射出诗人们各自的思想感情。他们作品本身存在的哲学价值, 与对未来发展道路的引导价值, 需要我们投入更多一些的努力与精力去研究与品味。
摘要: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现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皆是当时名震一时的文学作品, 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基调同而又有不同。从两个作品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及构成不同的各因素作一比较, 可深入地认识他们对于人生的体悟与感慨。
关键词:《前赤壁赋》,《荷塘月色》,情感比较
参考文献
[1]何润身《苏东坡散记》, 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
【前赤壁赋 苏轼 翻译】推荐阅读:
前赤壁赋赏析06-08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06-05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0-13
赤壁赋朗诵06-27
【语文】《赤壁赋》测试06-10
《赤壁赋》教学实录07-26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06-28
赤壁赋三课时10-19
赤壁赋文言知识总结12-22
后赤壁赋原文阅读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