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材料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赛课材料

赛课材料 篇1

Egypt

Egypt is an ancien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It is in Africa.There are so many pyramids in Egypt.The Great Pyramid is very famous and it is also called Khufu Pyramid.How ancient builders built them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 No one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exactly.It is a place worth visiting.New Zealand

New Zealand is a young country.It lies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New Zealand has a rich and fascinating history.The Maori(毛利人)have lived here for about one thousand years.New Zealand has a population of only 4 million.It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st crowded countries.There is no noise and no polluted air.There are green mountains, beautiful coastlines and a nice temperature climate.It is really a heaven for people to relax.China

China is a very large beautiful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it.If you visit China, you must climb the Great Wall.It is one of the symbols1 of Chinese nation.The Palace Museum is very famous, and it is 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palaces.In China, almost every city has its own stories and unique scenery.For example, the City of Lanzhou is also called “Golden City” and there are the famous Old Silk Road and the Yellow River Iron Bridge.Qufu is the hometown of Confucius(孔子).Gulin is “the most beautiful landscape on earth.”

Holland

Holland is a small beautiful country in Europe.Amsterdam is the capital city of Holland.TulipsinHollandarevery famous.When it is in early spring, millions of tulips bloom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it is the world-known Tulip Time Festival.The festival lasts seven days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festivals in Holland.Holland is also famous for windmills.Every year, hundreds of windmills welcome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In Holland, the bicycle is a popular transportation.You can see many beautiful bikeways there.That’s a good idea to protect environment.America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 large country in the world.There are so many beautiful and amazing places to visit.First, let’s visit Disneyland.I am sure you will enjoy it very much.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好莱坞环球影城)is very famous in America.It is the world’s largest working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o.It is in Los Angles.You can see scenes in the famous Hollywood films.When you play in the parks, you can “live” in these films.At last you can visit the Grand Canyon(科罗拉多大峡谷).It is one of the seven nature wonders of the world.If you visit these places yourselves, I’m sure you’ll never forget them

写作话题:

赛课小结 篇2

为了进一步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教导处、教科室和各教研组、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周的激烈角逐,沙河二中第三届“教学能手”比赛圆满落幕。13名选手经过精心备课,反复打磨,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场精神层面上的饕餮盛宴。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精心准备

1.学校多次在例会上积极宣传动员,提高了全校教师对学校赛课活动的认识,并要求教研组、备课组认真准备。

2.教导处高度重视本次赛课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拟订了沙河二中第三届 “教学能手”赛课方案和赛课评分细则。

二、积极参与,认真组织 1.本次参赛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认真参赛。多数教师进行了反复试讲,都撰写了教案和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编制了精小的学案。

2.其余教师听课比较积极。

3.评委组认真负责,在听课之余,对教师的教案和学案进行了收集和存档,并拍摄了相关照片留存。

三、积极总结,深刻反思

(一)体现的亮点 1.创高效,课堂有高度

经历了六模块、六环节、建构式课堂之后,本次参赛教师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课堂模式也更加趋于理性,“高效”两字深深烙印在每位教师心中,“以学生为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13位参赛教师无一例外地将高效课堂理念融入比赛课堂,尽可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张士婷、徐迎春老师的课堂实践了“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问题活动化”的理念,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展示的挑战性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从“教堂”到“学堂”的转变。课堂上的学生之所以给力,得益于这些老师在高效课堂理念指导下创设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故事情境、媒体情境、活动情境,同时也敢于让学生展示,体现课堂动态生成的本原特质。

2.点拨妙,课堂有力度

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同时也指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不是课堂的群众演员,更不是课堂的旁观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不可弱化。比赛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丁立强、庞振畅老师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实现了由课堂的灌输者、主宰者到课堂参与者、引领者的华丽转身,在课堂上致力于点亮学生的闪光点,弥补学生的薄弱点,满足学生的需求点,课堂调度得心应手,课堂点拨及时、准确,不越位、不缺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3.面全体,课堂有广度

不少老师都将教学目标尽可能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全面发展。仲崇义、杨娣老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让成绩中等生甚至后进学生上台展示,这样面向全体,共同提高。特别是给后进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回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进而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

4.重平等,课堂有温度

霍文文、韦珍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独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平等对话,愉快合作,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对抗,思维碰撞的火花闪耀于课堂。遇到教学难点,不急不躁,重视引导,及时鼓励,这些细节都说明我们的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真情,都力图将课堂营造成师生平等合作、共同成长的舞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寓于无形之中。

5.扬个性,课堂有风度

参赛选手中有从教多年的老教师,但多数为初登讲台不久的新秀,我们的青年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教学实践,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徐凤、任静、张敏老师教态自然、风格鲜明;有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精当简炼,有的板书规范有序,现代教学技术娴熟、课堂操作有板有眼,她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也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怀中考,课堂有深度

华丽的课件、活泼的形式、热闹的场面、精彩的表演几乎成为比赛课、观摩课的标签,然而,本次比赛过程中,许多老师力戒形式主义,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原生态“高效”课。教学素材选取精当,学生活动有目的,课堂内容充实,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落实。胡尊侣、孙强老师牢牢抓住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点,反复咀嚼,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习方法的认知、归纳和练习,并能在课堂上贯彻读写结合、手脑并用的原则,整堂课上下来,既有效度,又有深度。

(二)暴露的问题 不可否认,任何一节课都是一件缺憾的艺术品,因为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及环境等各要素,又因为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不同,以至于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本次比赛谈谈几点暴露的问题:

1.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不到位。依然存在课堂乱而不活,深入不够的现象,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失误和困惑得不到必要的点拨、纠正和总结;教师游离于课堂之外,沦为“看客”。贴上了高效课堂的标签,没有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2.少数老师的理念还比较保守,教师权威活动时间偏多,学生活动仅限于一问一答一表扬,没有能够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造成课堂的沉闷、低效。还有些教师热衷于展示教师本人对教科书知识的权威解读或者展示制作精良的课件,令人眼花缭乱的素材,不是“人灌”就是“电灌”。真正有内涵的课堂不仅是展示教师个人的魅力,甚至也不仅是展示学科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展示学生的魅力。

3.情感还需不断丰富,具体表现在讲课激情不足、表情呆板、没有肢体语言做必要的辅助,从而使师生交流缺少情感,没起到调动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作用。

4.部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上语言表述和板书不规范;教学环节不完整;对课标、教材重难点、学情把握不准;教学问题设计过难或缺乏层次性,限制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质量;还有极少数选手出现不该有的知识性错误。

四、评比结果及奖励

一等奖:张士婷 胡尊侣 孙强(每人300元)

二等奖:徐迎春 张敏 霍文文 徐凤(每人200元)

三等奖:韦珍 杨娣 丁立强 庞振畅 任静 仲崇义(每人200元)

五、小结与感谢

沙河二中第三届教学能手赛虽然已经圆满落幕,但是留给我们的记忆依然深刻。我们依然记得,参赛教师一个个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身姿,沙河二中学子一张张豁然开朗的笑脸,听课评委一句句精彩点评。特别可贵的是,尽管2013年冬季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但寒风与低温挡不住赛课教师和评委的热情,全体教师的全程关注,极大提高了本次大赛的教研内涵和教研功能,延展了大赛的影响面,达到了以赛促教、以研促教的目的。

总之,这次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赛前领导小组的指导,离不评委组各成员认真的工作,离不参赛者的认真准备和许多教师的积极参与,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赛课方案 篇3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根据《沁阳市教育局2013-2014学年工作思路》《沁阳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为活动宗旨,坚持立足岗位,全员参与,有机整合,突出重点,重在实效,力求特色原则,扎实有序开展教师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一学期为一个活动周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引导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教研组关注问题,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培养5名课改能手。

三、活动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要求人人参与,人人上课,全体教师都要得到锻炼和提升;注重过程原则:赛课活动忽视赛课的结果,重视赛课的过程,关注教师在活动中的收获。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走形式;尊重差异原则:赛课活动立足实际,重视差异,关注发展,注重激励,关注年轻教师在赛课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赛课要重点赛问题课,语文要重点赛阅读分析课,赛作文指导课、赛作文评讲课。数学要赛复习课,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达标课要逐人进行,尤其对课堂教学不达标的青年教师要全程跟踪,直至达标为止。

四、赛课对象

学校所有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任课教师

五、赛课要求

以上课为主并辅以说课、评课,赛课结束后每位教师完成问题台账。教导处跟踪整改情况。

六、具体安排:

3月上旬进行第一轮赛课全体教师参与,鼓励老教师、优秀教师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做好示范、引领,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主动寻找差距,学习经验和好的做法。

4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赛课,45岁以下教师参加,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新分配教师上好展示课,展示一学期自己教学、课堂组织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永威学校使用“四个一”模式的课堂效果。

6月上旬的复习课赛课,邀请外校优秀教师到我校作课后,让教师学习《永威学校对非毕业班期末复习的意见》,以领导进班听随堂课为主,发现问题,课后随时评课、反馈。

七、保障措施

1、注重宣传、统一思想。课堂教学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学校把赛课活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效载体,势在必行,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体现自身价值,追求教育旅途上幸福的一次机会。

2、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学校专门成立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3、建章立制,保证落实。针对赛课活动,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作保障,将赛课的结果与教师的评、评优、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考核等相挂钩,确保赛课活动的顺利实施。

七、组织机构

1、山王庄中心小学全员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波

副组长:王龙赵存义陈凌军

组员:王美丽 薛三伟 宋建娜

2、赛课评委:全员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教导处认真组织,按时开展,确保人人参与,赛后认真组织评课,写出赛课总结。

山王庄中心小学

2014年2月17号

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山王庄中心小学

2012赛课总结 篇4

淮阳一高教师:王听利

为了进一步强力推进高效课堂,促进教师教学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和地位;教务处于2012年5月21日——5月24日举行了教师赛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精心准备

1、学校多次在教师大会、教研组长会上积极宣传动员,提高了全校教师对学校赛课活动的认识,让赛课成为了学校每学年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多次召开教研组长会,要求教研组、备课组认真准备、课前认真组织讨论,课后认真组织评议,各教研组赛课前都对方案和赛课评分细则进行了讨论。

3、教科室高度重视本次赛课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拟订了第二届教师赛课方案和赛课评分细则。

二、积极参与,认真组织落实

1、本次赛课得到了主管领的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参赛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认真参赛。精心编制导学案;个别有条件的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编制了精小的课堂练习。

3、教师听课评课比较积极,听课人数达600人次以上;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此次赛课中的一大亮点.4、教务处、教科组认真组织落实,对教师的赛课课进行了全程监控,对各种材料进行了收集和存档。

三、积极总结、认真反思

1、取得的成绩:

A、参赛教师积极性高,大多数参赛教师都很重视,作了认真的准备,并在组织教学上下了功夫。B、教师全部使用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已经意识到了仅靠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在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进行学法指导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本次赛课的基本思想。

C、参赛教师大多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参赛教师课堂组织和课堂流程及课堂艺术很到位.D、绝大部分教师在赛课中落实了构建和谐、生本课堂的精神,力图通过多种形式、技巧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2.课堂突出表现:

语文:李文娟老师:(1)、教师展现了和高的教学修养,体现了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2)、教师感情充沛,善于运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引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营造了与文本意境相契合的课堂氛围,学生能解放心灵,畅谈心声。(3)、课堂各环节衔接自然、流畅,文本与导学案结合完美,一品教育内蕴其中,师生享受课堂。

刘雪霞老师:(1)、教师文采飞扬,才气尽显,课堂设计别出心裁,创新不断。(2)、课堂文化底蕴深厚,品位高,教书育人,润物无声。(3)、个人、小组展示形式多样。

4、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换巧妙、自然,突出了大语文教学,人文熏陶。

方凤勤(1)、教师语言流畅,点拨精准,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学思路清晰,衔接过渡自然,导学案与文本的结合巧妙。(2)、课堂内外相连接,适度拓展,注重积累与文化素养的提升。(3)、将学生所学转化为个人创作,体现了学以致用。(4)、由学生参与的充分讨论和多样展示,是我校高效课堂的真实体现。

数学:常小慧老师:(1)目标明确,分工合理;(2)教师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3)课堂设计合理,教师引导较好。

何平伟老师:(1)学习目标明确,小组分工合理;(2)学生展示积极,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3)教师讲解有激情,有亲和力。

英语:娄

莹老师:口语很流利,有激情能感染学生;课堂活动设计有创意,教师能及时进行励品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气氛很好。

娜老师师能很好地调控课堂,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展示能及时评价;学生展示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很多知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精神。

杰老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及时点拨并强调了易错点。学生展示多样化,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

王艳娜老师能合理调控和驾驭课堂,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能灵活使用课改模式,点评总结到位。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有激情。

物理:闻玲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学生质疑和联系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注重层次性,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得出结论,重点在“引”而不是“讲”;教师能对每个概念分析透彻,点出概念中的重要词句,并用双色笔标识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概念。

化学:刘凤仪、王

涛两位老师能针对初三的中考实际进行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点拨准确,纠错方法灵活多样.生物:吴杭杭老师: 学生听课状态较好,激情高,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能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规律做精心备课,在整个教学中老师始终与学生交流、引导、关注全体学生。老师的性格开朗活泼,与学生互动较融洽。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轻松、快乐、流畅。

政治:高雪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基本素质较好,积极探究,见解精彩.历史:仝启梅老师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整节课张弛有度,其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编纂演绎剧情,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很有特色,显示教师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地理:张爱玲老师:

(1)以一曲《长江,我的家》引出新课,并让学生说出从歌曲中对长江的认识,形式新颖独特。学情调查深入,引导探究。

(2)在黑板上板书地图,让学生利用地图去点评,并不断的完善地图,做到图文结合并落实到图。

(3)学生点评认真、声音洪亮,并能利用课本及地图,个个都像“小老师”。(4)节奏好,容量大,教师能及时对学生的问题点评。(5)学生积极参与,能大胆质疑。高华丽老师:

(1)出示目标明确,且解读详细。

(2)学生讲解大胆,且能充分利用课本,并能用彩色粉笔标注重点及补充。(3)学生大胆质疑,普通话好。

(4)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纠错并适时鼓励,教师基本功扎实。(5)立德砺品教育好。

3、反思与不足:

(1)、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缺少精当的课堂小练习,降低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益。(2)、级段备课建设需要加强,而此次赛课呈现出两点不足:

a、参加校际赛课的教师有的没有经过组内讨论,个别老师没有完成导学案案,导致教师没有很好地落实本次赛课的要求.。

b、由于赛程较集中,组内听课、个别小组出勤率并不高,对提高赛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开展学科组教学研究的目的尚未完全实现;今后,学校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各级段备课组和集体集体备课的组织。

c、在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仍不充分。高效课堂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欠充分。在本次赛课活动中有的课堂仍是教师讲授太多,少数教师讲解空洞,在教学过程中不敢放手,学生发言寥寥无几,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课堂只是师生简单的一问一答,没有很好地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通过赛课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的氛围还不够,缺乏必要的及时反馈环节。在本次赛课活动中,教师大都是青年教师,并且女教师参与占参赛教师三分之二,他们有创新精神,但在业务上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积极帮助。

e、个别教师的课过分依赖于课件,未将课件、板书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赛课活动总结 篇5

一、学习宣传、方案制定阶段(元月1日-2月28日)

自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赛课活动的通知》后,我校积极响应,将全员赛课活动纳入许高20xx年上期重要工作日程。为切实搞好此项工作,化学组成立了评委小组,评委小组同时也是领导小组。由教研组中的任组长,小组的成立,使赛课活动一开始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充分研究我校的校情,精心策划设计了全员赛课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制定,使活动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合理的活动目标、井然有序的赛程安排。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日4月15日)

方案制定之后,为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本阶段教师赛课活动,共分4个组,高级组、中级组、初级组和编外组,共有12位教师参加,本组赛课时间定在每周二下午前两节,每周两个人,除了公出与病假等特殊情况外,所有的老师都参与到赛课活动中来。

三、深入研讨、总结表彰阶段(4月16日5月1日)

4个组别的赛课活动结束后,我们利用一周时间对此次赛课活动全过程进行了认真梳理与反思。对每个人的课进行点评,个人先进行3到5分钟的说课,然后大家讨论,最后评委个个点评。再搜集材料,总结表彰。

四、特色体现

1、同课异构,百花齐放

为了能赛出水平、赛出风采,研究教法学法,破解教学难题,我组在开展全员赛课活动中,创新形式,活化载体,“多人同课,循环研究”等形式进行同学科组的几位老师上了同一课题,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具风采。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就是力求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同一课题,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不同,学生不同,老师在备课中目标定位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因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相同。有的老师长于教学设计,有的老师长于课堂组织;有的老师善于表达;有的老师善于启发;有的老师仪态幽雅,有的老师板书美观;有的老师实验现象明显,有的老师课件制作精美-------赛课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赛课活动尽显我组教师的风采。听课的老师通过对几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的课堂,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带给老师们的收获正如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一句话那样: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种思想。

2、专业指导,研讨热烈

本次赛课活动另一大亮点是各备课组长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各备课组全体参与,备课组长把关。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组的教研气氛。课后积极主动参与研讨,通过借助集体评课、评委与赛课老师的个别沟通和个人的教学反思等途径,老师们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五、存在不足:

1、一些青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缺乏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

2、一些老师过度依赖于课件,出现对实验及板书重视不够和无板书的情况。

3、个别老师对赛课还不够重视,准备不充分,教法单一。

赛课专家评课 篇6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中午好!刚刚其实柯老师已经非常全面地对这一次观摩活动做了总结,我在下面听了,而且有很多的想法和我们柯老师讲的一致。同时,因为柯老师要赶飞机,所以他本来是在我后面讲的,后面讲的和前面讲的,其实应该不一样的,所谓不一样,后面讲的更应该有总结性的,由于做了一些变化以后,各位先听到了总结,也好,先有一个概括的说,有一个对于写作教学的一个高屋建瓴的指导,下面我就说说,我对阅读课听课过程当中的一些感受,跟各位老师做沟通。

昨天晚上在写的时候,我写下的一个词就是,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这么多老师,八位吧,八位上阅读课的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经历的一个关注。我这里所说的,学习经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那就是对学生必要的学科活动的关注。

其实就是刚刚柯老师所说的,我们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高中的课标已经出台了,关于我们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提了四个关键词,一个叫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把语言放在最前面,就想告诉在座的各位,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我们语文的根本,我们语文学科的基础是在哪里。所以就我所看到的,我们的阅读课,我们的老师能够紧紧地抓住这么一个核心的内容,是语言这么一个核心的内容,去展开你的教学。

当然,语言这个词太大了,那么就小学阶段,我们的语言应该关注什么呢?我想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语言的积累。今天早晨我们江苏的李亮老师也在说,我们要关注语言的积累,我非常认同,那么语言的积累是包括什么呢?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那就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由此进一步说的是语感的积累。小学阶段,我想语言的积累一定是重中之重。

今天我就只对其中一个积累做一点展开,那就是语言知识的积累。知识到底要不要?刚刚柯老师说,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当中非常的纠结于知识怎么样传递出来,知识要不要?我个人认为当然要,关键是这个知识是怎么样传递,传递什么样的知识,这是必须的,我们必须要去思考的。

在我们2011版的课程标准里面其实有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希望我们语文知识的学习,伴随着课文的教学进行,用我们的话来说,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文知识。这个话其实在1963年的课标里面已经有了,叶老、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他们在做这个课标的时候,非常清晰地提出我们要教知识的,但我们的知识不仅是停留在术语和概念上,要结合课文来教,结合课文教容易懂。

这个课文教不是简单地去传递一些基本的术语,要不要,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后面的一步,那就是让孩子实际的获得,我借用的是叶老在1956年课标里面,他在写每一年要达成的相应的知识要点,他写了一句话,以下内容到二年级结束,学生能够实际获得,后面很多都是知识,都是知识,这个实际获得,我的感受是什么,就是紧紧地抓住文本所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当中,有所感受,逐步掌握。

所以,我在听的时候,当时我就印象有几堂课,我感受非常深,比如讲有一堂课《繁星》就是现代诗三首,冰心的。其中就有知识的传递,什么,对a的变调的处理,有老师说你干嘛为什么对这个变调的处理这么感兴趣,因为我们沪教版教材,原来有一篇课文叫《桂林山水》,这里面就有a的变调,你得教,你不教我们真不会,每一次碰到这个a字怎么读,我得脑子里想一想,因为它有规则。那么是不是我们作为老师在教的时候,就是我告诉你变调的基本规则是什么,该怎么做。没有,而是让孩子基于这样的情境我们先读一读,我告诉你这读呀,这读那,等等,读的时候有那么一点感受,好了。所以我在旁边注了一句话叫:注意而不刻意。不着急,下一次碰到我再碰一碰,因为这不是很关键的东西,但是这个知识,我可以传递给你,而且是正确地传递给你,包括对韵脚的处理,你讲一个韵脚,这是个知识吧。要讲吧,要讲的,让孩子去发现,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停留在韵脚上面,那么就是单纯的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现在老师让孩子通过朗读,与朗读的融合让孩子去感受这个节奏感,这个韵,当然我在听的时候,还有一种感受,我是和这位老师一起商榷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当然再进一步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了,譬比如讲后面有一个诗是押ang韵的,作者为什么要押ang韵呢?你再去看这首诗的内容的话,你就知道。

所以,钱理群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用笔如舌》,各位老师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音韵的应用是很有味道的。我是跟这位老师做沟通,做探讨的,再譬如讲,《书戴嵩画牛》,在这个文言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传递着很多知识的,怎么传递,我继续聚焦,这个“数”就是一个知识,这个知识怎么教?老师就是借助对句子意思的了解,让孩子去判断这个多音字的读音,这就是个知识,要不要?要,而传递的一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以”字的处理,我觉得也特别有意思,因为学生读不懂,这个“以”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那老师告诉他这里是用什么什么,学生就知道了,这个“以”是用,当然能再进一步后面还有一个“以”,怎么样再去和他更好,让孩子知道这个“以”就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而不是把这个“以”字的意思一步到位,甚至虚实词去讲,这就出问题了,而不是我刚刚所说的,不是叶老所说的叫实际的获得的。

譬如讲《古诗三首》里,“寒”字的理解,“孤”字的理解,都是在孩子朗读的过程中,读的过程中,带着他的一种对作者写的这首诗的感受过程中,去切实地体会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简单地知道这个知识什么意思,那个知识什么意思。可能在我们小学里看不到,我也不敢讲初中,但是很多我儿子在读书的时候可能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讲过了,一个一个字疏通过了,好像是在讲知识,好像很扎实,但是过了这个时候,所有的都忘记了。

所以我在想的是,语言知识的传递是一种语言积累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语言知识的传递,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还是那句话,在动态的语言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实际的获得。这是我对刚刚所说的,学习经历的第一个部分,是我们要关注他的一个语言的积累,其中我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做了一些自己的,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 第二个,这一次我在听阅读课当中感受最深的一个就是学习路径。

学习路径的一个传递,我不敢说学习策略,我怕提的太高,但是好多位老师,在他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都在传递一种基本的学习的路径,学习阅读写作的路径,口语交际的路径,综合学习的路径等等,关注这种学习路径的形成,这个其实在我们统编教材当中是有呈现的,如果老师们去研读统编教材,特别是中高年段的,三年级有一个叫交流平台,各位老师就可以看得出,这里面就隐含着编者希望传递的一个意思,就是我要传递,你要想这个问题,要解决某一个问题,你应该想哪几个问题。或者说你应该去做哪些事情。很实实在在的贴着课文走的,而不是所谓的高大上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的呈现。

举个例子,《繁星》还是这首诗,现代诗三首,我当时特地把老师ppt上面放出的东西我把它拍下来了。他是要求学生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叫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闻到、听到什么。第二个,诗中的情节,让你想起自己童年的哪些事情?老师们,这其实是读现代诗的一般的路径,起步的时候,你读诗的时候要有画面感,你要想象的,你跟孩子们说你读诗要有画面感,你等于白说,那你就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是一个任务让孩子去选。具体而微的,这是一条。接着要读懂还要做什么,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做,这就是两条路径。传递给了学生,将来学生在读到类似的这种现代诗,他至少要朝这两方面去想,以帮助他更好地去读懂古诗,作者想表达什么。

再譬如讲,《古诗三首》也是这样,我记下来几点,譬如讲要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要看注释,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有两篇文言文的学习,提供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一般的路径,譬如讲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读课文找到人物的表现,我觉得这位老师这样做真好,不然的话,前面就变成我们只是为了疏通了,他前面有两个任务,如果老师们去看他的教案的话,教学设计的话,就可以看的出,他前面有两个任务,但是如果只做到这两个任务的话,那么我们的文言文起什么作用呢?其实就是疏通,了解一个故事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文言文不仅仅是为了疏通,这些好的文言文留下来,就是一篇一篇的文章,我们也要让孩子去感受到这个文章是怎么样做下来的,如果单纯的就是疏通,就是读懂一些意思,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呢,就会把整个文章给打断,鸡零狗碎,所以在基于前面的这么一个基础上面,我们还是,如果有时间,如果学生能够接受,我们还要看作者是怎样把这篇文章做下来的,这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老师们的这个意识是非常强的,因为我们知道,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什么呢,我们要教方法,但是我们有时候教方法教到后面就变成什么了?变成概念了,那么老师这一次做的,我的感触很深,他就通过一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去引领学生,这一点我真的感触非常深,老师们真的做的很好,再譬如讲,今天听的我们的阅读策略单元,我们课后的提示,各位老师可以看到,教材本身就提示了预测的路径。譬如讲他说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这是预测。但进一步,还要想,你为什么这样想,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今天老师很聪明,因为我这个课,我曾经跟徐轶老师聊过,我们上海也想去做这堂课,我说预测单元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往往是在读小说的时候,你会去预测。一般来说在同一个版面里面,你说了我读了第一自然段,我怎么去预测下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呢?我很难做,我不见得,把手遮住,我就看着,他能预测后面,这很奇怪这个读书。在同一个页面里面,我可能看到的是,我就看下去了,就很难预测,很难做了,孩子们都知道了,这个怎么预测。

我觉得今天这个老师做的很有意思,给我很多启发,我知道是您的知识产权,但是我还是愿意拿过来给我借鉴,我们也去研究这个课。那就是基于课文呈现的特殊性,结合原文的部分,展开相应的教学。它有一个原文的,他说这里想到了,那么,你这里想想看是什么样,你原来是和原来作者,作者原来写的内容是相吻合的,我就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他把原文作为一个教学的资源来做,不是去比较原文好,还是教材好,我们不比较这个,而是说变成他今天要完成的这么一个教学目标的一个资源,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是基于学生所呈现的要素,他让孩子们自己去推测故事后面讲什么,进一步的是讲什么之后,他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让孩子们去推测,这个同学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把学生的东西,作为一个资源彰显出来,我觉得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个路径它更多的要表现为什么,我想我们为什么要给学生这些路径,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悟理,这个做事指的是语言的实践活动,这个悟理是找到一些规律或者是一些法则,以便于孩子们能够将来迁移,由技能变成能力,这是我觉得我刚刚说的关注学习经历的第一个方面,叫作关注学科的活动,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活动。

第二个关于学习经历里面,我感觉到是老师们非常关注学生必需的学习过程。我们知道过程是有长短的,六年是一个过程,小学阶段、中学阶段这是一个过程,今天我可能更多的讲的是一堂课里面,或者说一个单元里面,学生学或者习的过程是否充分。

那么老师们知道,我们当去谈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必须得思考,它的起点在哪里,它的终点在哪里,我就一堂课而已,我想如果你要去考虑起点的话,那就是学情,如果你要应该要考虑终点的话,那就是课时的目标,也就是目标意识的强烈性。只有这样的话,你的整个教学设计,才可能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就学情而言,非常感佩我们这么多老师,10分钟的接触就对学生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孩子们的大致情况,我看通过10分钟的交流,老师们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关于目标,今天柯老师也说了,我们好教,是因为统编教材,它的目标的清晰和明确。所以老师们在突显单元语文要素,准确定位课文类型,基于这两点,关注教材的语文要素,准确定位课文的类型,制定了比较集中、明确、适切的教学目标,同时这个教学展开能够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这里,我特别要提我们三位老师,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三位老师真不容易,因为他们上的都是略读课。

我记得我好像和一位老师在同一个饭桌上吃过饭,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他当时跟我说他抽到了一篇略读课,我说了一句话,难上的,我不敢上的。但是我们这一次看到我们的略读课老师们,真的是把略读课的位置定得很准,如果说精读课是学的话,那么略读课就是习,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要体现一种课程的价值,你必须要做,我想精读课和略读课,它应该,分类,这个课型的分类,我觉得是去检验你是否真正落实单元教学的指标之一。

我说实话,那就是我们现在有单元,没有单元教学,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处理好所谓的精读课和略读课之间的关系,学、习之间的一种关系,具体表现为什么,或者说将略读课上成精读课,或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将精读课当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在略读课当中加以练习或运用。没有。而我这次听到的三位老师所制定的这个略读课的目标以及它的一个展开,我觉得真的很不错,譬如讲《那一定会很好》,只有两个任务,主任务只有两个,吃透教材,用好教材,那就是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板,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教师以任务单的形式呈现,运用以前运用动词的方式,这个表达是不是好,另外一回事,来学习来要求学生讲述历程。

其二比较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个集合,两个集合,我不知道这个怎么说,后来昨天有一个老师告诉我,是奥数里面的一个说法,我没学过奥数,所以我也不会,两个集合,一个是相同的,一个是不同的,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就做这两件事。

温故知新,知新温故,我觉得这个做得很巧妙,用好教材,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当然我在听的时候,我也有点吹毛求疵,我就在想老师能不能在学生填好这些内容之后,我们的教学还没结束?我个人认为,老师还要让孩子去发现一个东西,要指出思考的方向,要让孩子向自己的伙伴学,什么意思,譬如讲有孩子说:树木是共同的点,都是讲树木的。老师你要跟孩子说,这是从内容的方向找到的相同点,哪个是不同的,你是从你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当中,找到了不同点。其实这个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梳理思考思路的过程,那么我想再进一步的话,可能孩子们获得的会更多。譬如讲《冰项链》,让学生练习提练小标题的,就是借助前面所学的一些方法,我们在这里提炼,我觉得也很好,孩子们通过自主的活动,在小卡片上写上,全部贴上面,各有各的,而且写出来各有各的理由。

当然我也是吹毛求疵,我们进一步要想的是,最后老师突然的留下了几个小标题,我当时可能听的还不够专注,没反应过来,我就问旁边老师,我说为什么其他的都拿掉了呢?可能那位老师告诉我,他说是因为,老师说这个是比较准确的,其他的都拿掉,其实我个人认为,未必是这样。那我知道老师的目的,那就是想让孩子借助这些小标题,能够把这个故事说下来,好吧?好的呀,那么怎么做使得孩子们拿下去觉得自己也是可以的呢?

其实你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了,那就是,你跟孩子们说,如果我们现在要把这个故事讲下来,你觉得哪些小标题会留下来更合适呢?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去做这件事,那就是会不一样。所以我们经常在讨论,你概括自然段的段意的时候,哪一个句子简练了?简练,个人不一样,那么怎么办呢?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做的。多少字,我给你50个字也可以叫概括,给你30个字也叫概括,那就是要给定一定的条件,可能就会不一样。这是一个我觉得在我们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对学生过程的一种关注。

第二个就是要让学生学的充分,学的过程清晰,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阅读的时间,我昨天写下几句话,我说叫,书声朗朗重要的,议论纷纷重要的,情意浓浓重要的,静心思考同样重要。而且越朝高年级去越重要,这一次我觉得非常好,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场合,我看到了静悄悄的课堂,我想这是课堂朴实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朴实是有效的。至少我们今天这一次上课的那些老师不再恐惧,不再恐惧什么?那就是在沉默中死亡,老师们我感受到的是他们更期待的是在沉默后的爆发。静悄悄地课堂,才是生命在涌动的课堂,我把这个“才”拿掉吧,静悄悄的课堂,生命在涌动。

那么,这是我在听课当中,我觉得非常好的,启发很大的地方。当然在听课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思考,不一定对,没有像柯老师那样高屋建瓴,我只是就具体的事来说。

第一,怎么样进一步践行基于单元视域下的单课的教学。提出这个,你就必须去思考,必须去牵扯到一些问题。比如讲单元目标的制定,你必须去分析单元课文之间的关系,譬如将精读课、略读课、课外阅读等等。还有一点,可能我今天稍稍要展开说的,就是单元教法的确定及其稳定性。也就是说单元你要涉及整个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老师们不是这一课我用这个教法,那一课用那个教法,我们听很多名师的课这个很好,我拿回来做做。那个也很好,我拿回来做做。各位老师,学生一会儿用这样的思路学,一会儿用那样的思路学,他无法形成一个一般的学习的思路,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的。所以我除了说单元目标也好,单元的课文关系的分析也好,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从我们教师教的角度,以及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的,那就是单元教法的确定及其稳定性。

这两天一直在和老师们聊天的时候说,因为这一阶段一直在做一些工作,我还是要说这句话,那就是教法即学法,教路即学路。我们有一本古书叫《学记》,古人这个“学”和这个“教”是一个字,教就是学,如果说要做到教即是学的话,那么你老师要做一件事,做什么事,老师要将自己学的过程可视化。

吕叔湘先生有一句话,叫正确的模仿反复的练习,正确的模仿,模仿谁学生?首先是老师,在我们的语文课程当中,首先是老师,模仿的是老师,所以老师你要示范,模仿你老师怎么学的,所以你老师首先要学,你会学了,你会阅读了,你想想你是怎么样把这篇文章阅读下来的,然后把它可视化,什么叫可视化?设计一定的一组任务,或一个问题链,说这句话也就是说,每个链之间,每一个问题之间,它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或者说严密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就如同我刚刚上面所有说的,提供思考的路径,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要让学生学习教师是怎样学习的,不然的话,教法不停的在变,教法变则学路变,不利于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形成。

所以,基于我对教即是学这么一个认识,我说在单元视域下的单课的教学应该这么做,老师的教学一定要有站在一类课文的高度教这一课。

第二,正确认识课堂中学习学生的犯错和碰辨。碰辨和犯错都是学习经历的一部分,说实话是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一堂课最精彩的部分,因此,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在学生的障碍点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有试错的可能。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沉浸到文本中,我个人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是磕磕绊绊的过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是学生暴露问题的时候,一帆风顺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第三,是务必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很可惜,这一次几乎没有看到对孩子们这方面的关注,我觉得要注意的。那也就是说,我看到对面的,我们另外一个场也有一个策略单元,是关于问题的,我想说的是,不是到了阅读单元,策略单元才去关注这个阅读策略的,当然在培育学习问题意识的过程当中,还要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我把这句话再重复一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抱歉我稍微要举点例子了,那就是我记得我们上海有一位老师上了一堂课,一个课题叫什么,叫《看不见的爱》,他让孩子提问,学生就提问了,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老师们,顺着这个思路,你怎么教下去?结果你们知道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吗?好,同学你这个问题很好,请问要解决《看不见的爱》这个问题,请问你还要至少解决哪两个问题?这是第三个。

第四,一句话,需要关注目标教学作业的一致性。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这一次看到很多老师出现的几乎没有作业的布置,我们去思考,我们语文老师拼命上课的内容,能不能成为你的作业呢?

圆的认识教案(赛课) 篇7

教学内容:第十一册85------8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 用圆规画圆。

2、通过操作,研讨,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 念。

3、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辩证唯物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概括圆的特征及生活中运用,能够正确用圆规画圆。教学关键:借助计算机演示动手操作建立丰富的表象。

教学准备:计算机、圆规、直尺、用圆形物体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并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呈现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过街头猴戏表演吗?看表演时人们为什么总会不自觉的站成一个圆呢?(学生纷纷猜测不同原因)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一)实物举例

说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讲明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容易忽视的圆。(课件演示)

(二)比较圆与三角形,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师总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封闭式的曲线图形

(三)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圆的特征。

1、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特征。

把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后再观察,小组内讨论,思考,并汇报发现了些什么?

学生翻书自学相关内容后,汇报自学情况: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2、思考讨论并汇报结果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半径的长度都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略)

练习:⑴指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书上86页做一做

⑵填表:(略)

(四)教学画圆

1、学生独立试画

2、师讲正确画法

3、要求学生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画后同桌相互检验并说出是怎样检验的?

3、画圆的延伸,学生解释表演时观众总喜欢站成圆形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图形

2、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相当于()的长度。

(二)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2、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3、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三)联想:看到下面的图形,你能想到哪些有关数学的问题(图略)

上一篇:咏柳诗句意思下一篇:数字移动通信学习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