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精选8篇)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篇1

2017-10-25

一、考试成绩分析及原因

试卷难度较大,有一定的区分度,主要侧重于材料题和高考题的再现与变式。总体学生考试成绩一般,考出了不应该的低水平,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总结如下: 1.基础知识薄弱——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不少学生不愿意去落实基础知识,不愿动脑思考,只会死记硬背,导致记得慢忘得快,作业不能认真及时完成。课堂上听过即放过,一时明白,不能及时在书本上做记录。这些导致学生到了考场上,用到的知识模糊不清,导致大量出错。所以下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或笔记本上,这样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记忆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两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 效率低下——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很多学生因为平时对历史学科不重视和缺乏兴趣导而致效率低下,对平时做过的题目稍作变式就不会。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3. 知识理解和灵活度不够——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考试中很多题目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学生却出错较多。下阶段准备采取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导学案以外,平时的练习题和创新设计提倡学生多问多思考,改变思维僵化的状况。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在平时提问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提问,精心备课,把

提问的知识多变化形式,提高思维力度,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4. 答题基本功不过关——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很多本来学生读懂就会的题目学生却读不出来,不会审题,究其原因还是做题太少。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平时注意跟踪改错本的运用和检查,以后每周上交一次。

5. 没有历史语感——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很多题目是需要由历史感觉做出,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这些在平时上课要尽量涉及。6. 学生缺乏详细的循环复习计划和完整知识体系——帮助指导建立。

历史是一门记忆的学科,记忆是基础和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学习历史缺乏系统复习和建立知识体系,使知识不够条理,成绩提高很难。强调建立知识框架才能在做题时更全面、史论结合,并及时循环复习。在平时复习中尽量记要点、记大事件,抓重点抓主干,并且建立历史时空观、通史关。

二、下阶段学法指导

1.首先要从态度上重视,上课要紧跟老师思路,不能掉以轻心,并及时记录; 2.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3.注重落实基础,紧抓教材,课堂随着老师在书本上做圈划,重点内容及时做笔记。4.学案认真完成,不会做的题及时找老师和同学解决。5.及时做题及时总结和改错。

三、今后的教学启示

1、认真研究和解读《考试说明》,始终把握高考复习方向,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对考试说明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更应当和《教学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并和新课程高考样题结合起来深入地研究,真正吃透大纲,达到灵活运用,要非常熟悉考试说明对高考各种能力的要求,在复习过程当中指导学生逐渐向高考靠拢。

2、依托教材,夯实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尽管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知识的落脚点都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因此,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高考取胜的根本保障。

3、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根据新课程高考的命题特点,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进一步的理清历史发展的专题线索,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知识框架结构,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打下基础。

4、抓主干,突出重点知识复习。在近几年高考中,以主干知识为主,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要强化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地练习,特别是抓好学科内综合训练。

5、要处理好讲、练、评的关系。在高三复习最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时间紧任务重,应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力求做到“精讲”“精练”“细评”,讲练结合,练后细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6、加强学法指导,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整合,将历史知识进行纵向的、横向的多方位的延伸、交叉和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不仅让学生“多看”“多想”,而且要“多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学生掌握的一切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到答题纸上。

具体训练:

①多做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模拟题,让学生消除对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增强信心。②训练中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审题、解题、答题的规范)。③研究、试题答案,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用学科语言答题。④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单选题的时间)

⑤多提供材料题,提高解答材料型题的能力。(学科内综合训练)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稳定学生的心理因素。

主观题复习中要求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要用一道题去复习一大片。努力做到: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二是要注意答题文字表述的规范性;三要注意总结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四是要以一带十,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五是要注重对高考中频繁出现的常考的知识点和比较型题目、开放性题目、图文地图类题目解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的训练,尤其是比较思维能力,让思路更开阔,更灵活。六是每道主观题须做到赋分批改,让学生明确每道题目失分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四、努力方向

第一,继续强化双基教学,强调学生回归教材,虽不能要求字字通读,亦要快速浏览,保持熟悉感。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重点训练,让学生将前面复习过的零散知识横纵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要求学生对应教材相应章节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加强解题方法指导,在日常的复习课和练习中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包括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阐释历史的能力等,如何审题,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归纳要点,如何知识迁移都需要有意识指导。

第三,适当关注现实,高考命题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教师在复习时注意以当前热点问题切入,折射回顾相关历史知识,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篇2

1. 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2.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3. 近期,美的和小米科技联姻、广汽牵手乐视、苹果公司投资滴滴出行,跨界合作成为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这种跨界合作是为了

①以优带劣,优化资源配置②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共赢③强强联合,提高竞争实力④垄断市场,避免恶性竞争

4. 近年来,旅游景区、机场等地,不时爆出“天价虾”、“天价鱼”、“天价菜”等“宰客”事件,让消费者的利益屡屡受损,更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种种“天价”事件反映出

①市场调节滞后②市场监管不到位③经营者不诚信④消费者盲目消费

5.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成为供给侧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比如“共享车位”,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软件,车位拥有者可以把空闲车位分时段分享出来,让苦于找车位的车主错时停车、按时计价。可见,分享经济

①能激发要素活力,增加财产性收入②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增加有效供给③是通过变更所有权来实现资源优化④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6.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种子法修订案,对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重要修改,特别强调主管部门将对生产经营未经批准转基因种子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

这体现了

①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调控种子生产经营②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种子生产经营③国家对种子生产经营者进行调节、引导和监管④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参与种子生产经营

7.2016年1月12日,北京海淀检察院以涉嫌代替考试罪对蔡某及与其合谋的真正考生梁某提起公诉。这是北京市首例因替考被提起公诉的案件。材料启示我们

8. 为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某区政府引入农村集体资产信托化经营理念,选定试点村及信托公司,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信托化经营管理合同则经村民代表协商、专家审核和市银监会批准,保障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上述做法

①健全了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②创新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③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④强化了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

9. 中央纪委监察部6月8日通报了7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这是“五一”端午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开通以来,中纪委连续第六周进行每周通报,对遏制“四风”问题起到了较为强烈的震慑作用。中纪委连续通报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②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③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④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1 0. 近年来,一些地方把佛、道教活动场所的合法财产和收入看作“唐僧肉”,常常受到来自各方面强势者的侵犯。

同时各种借宗教敛财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有利于

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③促进宗教活动的正常化④广大公民积极信仰各种宗教

1 1. 最近一段时间,菲律宾就南海问题针对中国提起所谓“仲裁案”,中国政府表明了对此仲裁“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原则立场。

中国一贯主张与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基于

①国家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③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1 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未来一段时期中非合作重要举措,给予非洲600亿美元融资支持。

中非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中非双方务实合作表明

①中非双方根据领导人的意愿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②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丰硕,2014年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从世界第八位上升至第四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2.8万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一些科技成果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转移转化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地位不高,对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激励力度不够,科研人员“获得感”不强,研发技术与市场、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材料二: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2015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改,并与同年10月1日发布实施。该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构建支撑服务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配置等,对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作出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和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各自发挥的作用。(14分)

1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高铁出海”战略成为中国政府在外交场合力推、力挺的重要一步棋,也成为中国携手周边国家走共同发展道路的重要理念。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全面带动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中国至少与3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互联互通”的朋友圈遍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等国。

材料二:在国外经济、技术、环保等多重门槛之下,中国高铁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6月9日,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宣布,正式终止与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为建造美国高速客运铁路而组建合资公司的一切活动。专家指出,中国高铁在制造、建设及运营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非常大的拉动作用。美方突然单方面毁约的本质依旧是贸易保护主义。专家建议,应慎重考虑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在熟悉当地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和法律方面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推动高铁“走出去”。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高铁出海”战略的意义。(1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为中国高铁企业进一步“走出去”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二)

1.D 2.A 3.B 4.B 5.A 6.D 7.A8.B 9.B 10.B 11.A 12.C

13.(1)①有利于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效率。②有利于把技术研发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2)①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改,说明全国人大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②国务院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出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说明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打造服务型政府。

14.(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积极推进“高铁外交”,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与他国的共同利益。②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积极推进“高铁外交”,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积极推进“高铁外交”,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积极推进“高铁外交”,是中国推动区域合作,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的重要举措。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必修部分) 篇3

1.费孝通在描绘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时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古代( )

A.宗法制度文化 B.“家国同构”理想

C.森严的等级制D.“三纲五常”原则

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最早出现于元朝

4.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D.军机处

5.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6.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

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

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

7.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 )

A.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B.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

C.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8.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9.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依据史实,“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

1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12.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请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13.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4.面粉加工业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据统计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以前,中国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中国面粉贸易开始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增加了近59倍。关于这一时期中国面粉大量出超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民国初期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南京国民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为中国面粉出口提供了契机 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一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表现为 ( )

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D.提出了联合农民阶级斗争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16.毛泽东曾就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次战役指出:“……为南部战线空前大战役,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蒋介石则声称,此战是“政权存亡最大之关键”。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7.周恩来说:“这次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亚洲这两个迫切问题如果能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是抱着诚意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D.雅尔塔会议

18.“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下列法律文献中最早作出这一规定的是( )

A.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他们的庄稼长得真好,一片黑乎乎的要压塌地。……”“我国今年钢的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映 ②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 ④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A.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20.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2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23.据统计,16至17世纪,美洲的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伤寒等外来病毒争先恐后地坐上了杀手的头把交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印第安人体质羸弱 ②新航路开辟后源自欧洲大陆的病菌传播 ③印第安人对这些外来病菌免疫力低 ④欧洲殖民者为消灭印第安人大量传播病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24.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材料中的“某人”指的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马丁·路德D.达尔文

25.“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是( )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26.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27.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我们同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上述思想的经济领域内的合作有(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8.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9.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纪伟人”。《时代》在解释他的重要地位时如此说道:“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得多。其原因不是政治或经济上的,而是技术上的——技术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任何科学家显然都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代表这些进展。”其中“这些进展”应指 ( )

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B.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D.提出物质波理论,发现了量子论

30.“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描述的作品是( )

A.《向日葵》B.《樱桃和桃子》

C.《日出·印象》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 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相悖之处是什么?

(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

(3)卢梭是否赞同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合法性?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论证。

32.中日关系一直是国际、国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四 1979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2001年底,日本对华投资企业达22.370家,协议投资44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327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2004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

——陈景彦《喜忧并存之35年——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能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三中的中日联合声明达成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声明中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哪些理念?

(4)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深远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3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为促进上海对外开放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对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结合中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C 6.D 7.A 8.A 9.D 10.B 11.B 12.C

13.A 14.B 15.B 16.C 17.B 18.B 19.A 20.D 21.C 22.D 23.C

24.C 25.B 26.B 27.A 28.B 29.C 30.C

二、材料解析题

31.(1)材料一认为人是天生平等的,材料二却认为人是天生不平等的。

(2)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私有制的建立和法律对不平等的确定。

(3)不赞同。因为“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应该包含平等这一目标。

32.(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2)全民族抗战。

(3)中美关系缓和。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4)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

(5)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

3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篇4

历史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哥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一项)1.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夫君者,民众父母也”(《新唐书·礼三本》)、“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家国同构”的观念影响至今,民间亦有清明节祭祀的活动。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皇帝制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3.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中延续和发展。一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正”是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

B.“九品”指中正官据人物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 C.“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 D.选官方式的封闭,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4.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5.北师大教授唐任伍在《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评述道:“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2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的是

A.丞相

B.三省六部

C.(元)中书省

D.军机处

6.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领袖智慧边缘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7.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以后200年长盛不衰。帝国分裂、灭亡后,对于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这是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的是 A.“畏法者长在,自律者自由”的观念

B.能有效维护统治

C.法庭审判中注重证据,疑罪不罚的原则

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8.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指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

9.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人口较少州的代表)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10.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在统治了德国20年之后,曾骄傲地声称,他从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这主要表明

A.德皇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B.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C.德意志议会不享有决策权

D.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成熟的代议制

1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认为“该国人久沾广东贸易(正常中英贸易)之利,若被„„阻坏,该国国主岂肯姑容。”并向英国国王致信,要求其管束属民“必定使之不敢再犯”。这表明林则徐 A.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英国国王身上

B.已经具备一定的近代外交观念 C.对英国政治有较准确的认识

D.注重寻求和平途径实现禁烟

12.冯友兰教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灭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这一观点

A.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对农民阶级存在一定的歧视与误解

B.违背历史事实,充满谬误

C.放弃了机械的革命史观,具有近代化史观意识 D.高举鲜明反宗教旗帜,在某些方面过于偏激

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C.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13.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

14.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它是一场动机正确、方法错误的爱国的农民起义的朴素形式。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恨的爆发某种意义上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其中“它”主要指什么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团大战

15.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6.民国成立初期,孙中山认为临时政府要集中权力,总统有实权,才能更好地振兴国家,因而坚持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后来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专制,孙中山后来又同意把责任内阁写入《临时约法》。从近代宪政精神角度看,这些做法 A.导致整体更换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B.缺乏妥协精神,不利于争取保守势力 C.使宪法工具化,反映了浓厚的人治色彩

D.致使政府部门职责混乱,酿成府院之争

17.20世纪初,中国某地方政府曾发布一则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这反映了该地方政府 A.认为汉满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B.对革命持中间立场 C.并不积极支持革命

D.理性、宽容的态度

18.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正面战场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A.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B.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

C.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议行合一的新型代议制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

20.巴黎公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教训。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1.《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文中“本政府”是指 A.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

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D.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

22.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尽快打击入侵我西沙群岛的越南军队,大陆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不但没有阻拦,还打开探照灯指明前进航向。这说明台湾国民政府

A.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达成了“一国两制”共识

23.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24.24.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25.“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26.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答记者问,该回答主要是针对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中美关系问题

D.中日关系问题

27.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8.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成员国首脑会议通过《巴黎宪章》,宣称:“欧洲的对立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已经在欧洲打开了一个民主、和平和统一的新时期。”该《宪章》

A.标志着欧洲最终实现了政治一体化

B.欧盟实现第一次东扩,波兰、土耳其等国加入 C.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是其颁布背景 D.1993年正式生效,欧盟自此成立

29.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共同体形成C.日本崛起

D.华约组织建立 30.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进彼退、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B.第一次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签订《华沙条约》

31.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可知美国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俄示威的意图。这表明美国

A.担当起国际反恐重任

B.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C.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仍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其外交指导思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非选择题(共4小题,33题14分,34题13分,35题10分,36、37题各15分)33.(14分)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敌今日欧洲各国,什九皆属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也……其为制也,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

——一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

材料二

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一《近代中国人对民主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

32.2012年6月,美韩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将朝鲜国旗作为模拟打击目标,媒体评论其有向中

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

——一《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l)(4分)材料一中“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是指什么?(1分)据材料概括其特点。(3分)(2)(5分)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1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4分)

(3)(5分)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特点。(3分)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2分)

34.(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50年前,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创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经过半个世纪洗礼,已经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五项原则今天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的挑战。事实证明,任何超越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尊重他国意愿的做法难以实现真正人权、自由和民主理念,相反还可能造成局势动荡。因此,五项原则的传承、发扬,不但很必要而且具有很现实的针对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1956年和1965年出现建交热潮的原因。(9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原因。(2分)(3)根据材料2,结合当前局势,分析五项原则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近年来国内影视界,粗制滥造、情节荒唐、内容离奇的各类“抗日神剧”,让人们对抗战历史认识模糊。令人意外的是拍摄于抗战时期的美国抗日剧《dragon seed》(龙种)一度在网络爆红。该片在美国政府的影响下,对中国军民的抗战进行了大量正面描述。电影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

电影制片人伯尔曼将所有抗战场景中使用的军服、帽徽等道具都做了模糊的处理,看不出国共两党任何一方的标志痕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政府正面宣传中国抗战、伯尔曼在电影中做模糊化处理的原因做简要分析,并概括该电影的历史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36、37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克里斯提尼改革将全国划为十个地区,其重新划分选区的目的在于抽掉一些贵族势力的基础,“以便让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

材料二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按照爵位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奴隶;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立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推行什伍连坐制度,还规定轻罪重刑,禁止儒家学说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雅典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9分)

(2)结合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实行不同政策的原因。(6分)3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又称“十月战争”。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东战争下一个定义并概况中东战争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8分)

33.(1)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2)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获得政权,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治局面:1.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2.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撑腰,孙中山被迫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未结束,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反袁世凯复辟和帝国主义呼声日益高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原因:根本原因是当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强大,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没有联合广大农民群众,列强和北洋军阀勾结,加压。思想上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3)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三是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在国体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在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在政党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在民主结构上,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保障城乡基层广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四是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党和国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5.美国政府正面宣传的原因:树立中国坚决抗战的正面形象,以期政府援华方案获得民众认可;中国方 面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的积极游说与争取;中国军民抗战事迹已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 认可。(答出两点 4 分,答出 3 点 5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5 分)伯尔曼模糊化处理的原因: 国共两党竞相干预,引起伯尔曼的不满;不希望破坏国共两党合作气氛; 借此表达中国抗战是不分党派的全民族抗战的特点。(答出两点 4 分,答出 3 点 5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5 分)历史意义:宣扬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有利于加强二战期间中美两国的合作。(2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37.(1)定义:中东战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3分)特点: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有外国势力插手;结果互有胜负,伤亡、损失惨重;埋下动荡隐患。(4分,答出4点即可。)

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试卷题 篇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其中1-32题每小题1分,33-40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

A. 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

B. 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 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D. 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2.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材料可用来研究( )

A. 清朝的天朝上国思想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D. 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国入超

3.18,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

A.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 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4.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

A. 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海军建设 B. 为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埋下伏笔

C. 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D. 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5. 19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他们都让票。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6.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 )

A.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 B.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

C.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D.以对日退让换取领土主权完整

7.“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8.中华民族机器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

A.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 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 折射出中华民族工业特殊性

9.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 政府枳极推行重商政策 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10.18,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这反映了当时( )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

11.据统计,1858—19,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

B. 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

C. 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

12.清末官商合办的电报局,发起时多赖商人踊跃入股。19,政府将其收归官办时,以商人收利已久、应减价报效为由,将股票收购价格从商人提出的每股290元,酌定为150元。据此可推断( )

A. 清末新政成为洋务运动的翻版 B. 产权意识的滞后制约新政成效

C. 发展官营企业成为各界的共识 D. 政府厉行抑商的政策一以贯之

13.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据此,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4.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 )

A.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 B.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15.日本为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的国家,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但在日俄战争(1904—19)期间,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朝野几乎一致希望日本获胜,东三省和直隶当局都有援助日本的行动。这一奇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 B.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

C.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 D.列强侵略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6.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

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17.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A.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

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1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19.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立大学,美国的大学分为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主要位置。这一局面反映了(   )

A.人民主权原则   B.联邦制的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20.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量移民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由此可知,殖民地移民(   )

A. 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 B. 导致了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D. 减少了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

21. 下面为1750-1850年英国被调查的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大型工业企业前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的流动 B. 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

C. 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D. 中等阶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力

22.19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其中之一是所谓的“浮游”群体,他们为谋生而奔波于各工矿城市之间。当时“浮游”群体的出现(   )

A.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B.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C.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 D.导致了农业生产衰落

23.读下表,1870-1890年间美国部分州的农村人口变化,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

州名 宾夕法尼亚 新泽西 纽约 康涅狄格 佛蒙特

减少量 40% 25% 83% 60% 75%

A.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 B.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C.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不均衡 D.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

24.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   )

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 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

C.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 D.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

25.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由此可见(   )

A. 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 B.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彻底否定了神对世界的主宰

26.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   )

A.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B.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

C.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 D.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

27.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20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

A. 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 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 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 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28.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29.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30.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31.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  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  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32.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分别是( )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34.如下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

A. 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35.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这体现了当时( )

A. 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 D.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

36.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当时的七七出版社印行,为其第一个版本,第二年10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对《讲话》第二个版本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共修改了670余处。其中修订的不适应时代的提法可能是( )

A.“内战时期”改为“十年内战时期”

B.“红军战争”改为“革命战争”

C.“抗战以后”改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D.“虽然出不出好东西”改为“虽然拿不出好东西”

37.“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 )

A. 事实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B. 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

C. 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 D. 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8.在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海外投资年均回报率为5.72%,国内投资年均回报率为4.60%。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回报率要比英国国内高出50%,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的回报率则要高出60%。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英国( )

A.率先开始了大规模资本输出 B.资本输出以欧美为主要场所

C.工业制造业的步伐相对放缓 D.丧失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

39.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40.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

国家 俄国 德国 美国

年份 1902 1907 1909

比重 47.8% 15% 17%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2分)

40.(2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8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12分)

(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农村社会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鹿两姓的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8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

结合晚清民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3.(15分)[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 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 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5分)

(2)试分析比较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CCABB 6-10.BDDDD 11-15.CBDDB 16-20.DBABD

21-25.ACCDA 26-30.BCAAB 31-35.BDADC 36-40.CDCBC

二、非选择题

41.(25分)

(1)相似: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矛盾;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特点: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6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原因:修约的前提不同(近代中国长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不平等条约体制不同(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更强);国力的差别(中国长期贫弱);国际形势的不同(中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 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2.示例

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禁止缠足。(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现象。(2分)

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4分)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4分)

43.(8分)答案要点:

(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5分)

(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6分)

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4分)。

高三历史答卷

一、选择题:1-5.CCABB 6-10.BDDDD 11-15.CBDDB 16-20.DBABD

21-25.ACCDA 26-30.BCAAB 31-35.BDADC 36-40.BDCBC

二、非选择题

41.(25分)(1)相似: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矛盾;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特点: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6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原因:修约的前提不同(近代中国长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不平等条约体制不同(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更强);国力的差别(中国长期贫弱);国际形势的不同(中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 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2.示例

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禁止缠足。(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现象。(2分)

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4分)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4分)

43.(8分)答案要点:

(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5分)

(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6分)

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4分)。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建国之初,伯禽至封国鲁,变其俗,革其礼,坚持以周礼治国,逐渐使鲁国“奄有龟(山)蒙(山),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成为周王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

A.扩大了西周影响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导致了诸侯争霸 D.完善了礼乐制度

2.下图表是汉代铁犁铧文物的分布状况表。它反映了汉代

A.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小农经济已遍及全国

C.先进生产方式不断拓展 D.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3.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扩大了封建官吏选拔的渠道

C.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平等竞争 D.标志汉代教育系统正式建立

4.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据此可知,科举制

A.解决了考试弊端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实现了公平公正 D.促进了诗歌繁荣

5.“城市”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实际上,今天人们眼中的“城市”与古人眼中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这表明,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A.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B.占地范围与规模不同

C.古今城市功能不同 D.城市的繁荣程度不同

6.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宋朝州县长官叫“知州”、“知县”,全称“权知某军州(县)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县)” 指民政。宋代“知州”、“知县”的设立表明

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 B.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7.《明史•刘健传》中记载到:孝宗时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俱在内阁,“三人同心辅政,竭情尽虑,知无不言。(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材料体现了

A.内阁拥有决策大权 B.孝宗皇帝疏于政事

C.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D.内阁首辅行使相权

8.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

A.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D.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9.有学者认为“福州通商意在武夷山茶”,但开埠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福州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政局的变动 B.机器制茶业兴起

C.海关关税的降低 D.国际茶市的扩大

10.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表明甲午战争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企业尚未完全破产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洋务运动已经彻底失败

11.1888年,一位在宁波的传教士记述道:洋布“价格低廉,所以一年一年地流行起来,运入内地去的,也能迅速卖出。”当时在九江的西方人也叙述道:“洋布由于价钱便宜,似乎该地正在替代土布……近五年数字也在稳步增加,差不多比1884年涨了一倍。”据此可知

A.我国一些地区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B.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已经全面破产

C.中国土布质量差无法与洋布竞争 D.我国沿海地区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12.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符合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C.主要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D.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3.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至1901年清末新政前,新式教育机构在全国的分布为:广州5所,天津4所,上海3所,北京、南京、武昌、福州、台北各2所,旅顺、烟台、珲春、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B.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C.洋务运动人才培养需求突出 D.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14.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王宠惠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这反映了

A.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C.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D.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15.清末革命派传播描述清初满族军队暴行的图书,比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这些书内容的真实性备受质疑,但是耸人听闻的故事激发了大量群众的反满情绪。这说明

A.革命目标高于历史真相 B.政治宣传歪曲历史研究

C.辛亥革命缺乏历史依据 D.历史书写影响政权稳定

16.打倒孔家店,不仅冲击着维系传统小农社会的精神支柱,而且冲击了传统的是非标准和价值标准。这种冲击在当时就引起顽强的抵抗,一些名流学者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理由尊孔。这实质上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混乱 B.新文化运动的激进色彩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D.东西方文明理念的冲突

17.雅典的城市布局中,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歌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是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性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些现象都是雅典

A.社会稳定的反映 B.文化繁荣的表现

C.自然环境的折射 D.政治制度的产物

18.罗马法规定:人生而平等,法律是人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那些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表明罗马法

A.保障了每个公民的权利 B.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C.关注人的道德以及价值 D.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功能

1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20.有学者研究发现,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

A.阶级对立十分严重 B.家长权威得到充分尊重

C.新旧教会逐渐合流 D.人文主义受到沉重打击

21.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

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

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22.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

A.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B.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D.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摧残

2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C.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 D.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24.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年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年 牛律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反映了

A.自然科学取得绝对优势 B.神学课程已被大学摒弃

C.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没落 D.科学发展影响大学教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25-27题为必做题,第28、29题为选做题。其中,第25题13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5分。

25.(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造成此下二千年中国疆域之大轮廊。二、为中华民族之抟成。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封建制破弃,郡县制成立,平民、贵族两阶级对立之消融。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在《国史大纲》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对“中华民族”形成所起的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7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改变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职能。市场与城市的互动,促使经济重心和布局的调整,也促使市场网络和城市体系的重构。聚集在城市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会馆、同乡会和慈善组织等传统社团逐渐转换角色,更多地介入公共领域。由知识分子、实业家、商人等组织的新式社团,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公共职能,社会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推动力。

——摘编自张利民《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看法。(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 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实现机器生产,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

●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三组中外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逻辑清晰。)

考生在下列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8.(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拜相,对太学进行改革:(1)创设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被按程度分进不同之舍接受学业。(2)调整太学直讲。王安石把反对新法的焦千之等5人罢撤,委派拥护新法的叶涛等6人为太学直讲。规定教师两人共讲一经,对教导有方者予以提升,而“执事不修”者则予以贬黜。(3)严格太学考试升舍制度。太学生各选一经,随直讲学习,月一私试,岁一公试,成绩合格者方可递升舍次。其中,上舍生中特别优异者,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免去乡试、会试(礼部试),参加“释褐试”后直接补官。(4)设立经义局编审经学教材。熙宁六年(1073),朝廷设立了经义局,着手对《诗》、《书》和《周礼》进行新的注释和训解,编辑出版《三经新义》。上述各项措施的先后付诸实施,使北宋的官学为之一振。熙宁七年(1074),诏赐朝集院的房舍50楹于太学,以拓广太学,从而使太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的作用。(7分)

29.(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奥诺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不仅要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特罗亚《巴尔扎克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尔扎克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7分)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24 ACABC BCCAB AABBD DDCAB CCDD

25.(1)秦统一六囯,促进多民族共处,有利于民族融合;秦王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统一社会的形成;焚书坑儒,虽然堵塞了言路,箝制了思想,但在当时对刚建立起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一定的作用。 (回答其中三点即给6分)

(2)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3分)影响: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始。(回答其中两点即给4分)

26.(1)背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面对统治危机,清政府不断进行改革;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西方城市管理体制和理念传入中国等。(6分)

(2)政府动力(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等推动城市发展)、市场动力(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促进城市转型和发展)、社会动力(社会成员通过社团和个人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认识:城市化发展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的积极性。(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7.示例一: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番薯传人中国,中外经济联系加强;传教士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工业革命后积极寻找国际市场,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示例二: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

明清在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之际,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巨大飞跃。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则在欧美各国确立并完善。明清出现了反传统、反教条的进步思想,但新思想受到压制,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科学家、思想家为真理而献身。明清以实用性、总结性为特征的古典科技继续发展,西方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形成。

(其他主题如“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加强”等,如果论证充分,也可得分。观点3分,论证8分,结论1分)

28.(1)特点:分层次教学;采用升级淘汰机制;以法令推动改革;考试与选拔官员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考试制度密切结合;制度不断完善。(8分,回答其中四点即可)

(2)作用:创设太学三舍法,增加了太学的淘汰率,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了对太学教师的管理,提高官学办学质量;严格太学考试升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举与学校教育无直接关系的矛盾,也有利于调动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编审经学教材《三经新义》,是统一思想,杜绝异议,以适应变法革新的政治需要。(7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29.(1)特点: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写实性);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批判(批判性);注重塑造典型性格(个性化):注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性)。(8分)

(2)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发生变化;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作者个人的经历与艺术追求。(7分)

有关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封国与夏商时期的封国不同,不是在原部居地上就地册封,而是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样封国内不仅有不同氏族宗族的居民,而且由从外迁入的受册封者的氏族统一管理。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A.对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起着制衡作用 B.使夏商以来的血缘族体逐渐走向瓦解

C.使边远和新征服的地区同内地周文化一致 D.使封国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发挥了作用

2.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 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

3.宋神宗元丰三年,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度恢复了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派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派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据此可知元丰改制

A.完全恢复了隋唐三省六部制 B.消除北宋冗官、冗费、冗兵问题

C.解决了君权与相劝的矛盾 D.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4. 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最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解决了“王国问题” D.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5.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据此可知,陆贾

A.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

C.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 D.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6.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7. 易中天在其《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指出, 传统中国的学术界有这样的观点:“鲜有思想,只有学问;鲜有智慧,只有知识;鲜有争鸣,只有争吵;鲜有研究,只有钻牛角尖”。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传统学术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B.高度集权的制度阻碍新思想的产生

C.中国传统思想界缺乏经世致用精神 D.科举制下知识分子失去了独立人格

8. 傅筑夫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谈到:“唐代商业初步显现了商业的生活化、世俗化与平民化,近代型商业已初露端倪。”下列选项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当时重商主义政策日渐盛行 B.当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督

C.当时商人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D.当时日用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

9.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印证

C.《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

D.《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经济的一手史料

10.随着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宋真宗时,知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据此可知

A.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

B.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

C.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D.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

11.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量大约在三铢左右。唐朝废止五铢钱,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这表明通宝钱的使用

A.开启了以重量命名钱币的时代 B.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C.改变了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 D.使得五铢钱的价值完全丧失

1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13.梭伦时期,雅 典公民大会召开前的第一项程序是传令官诵读大段咒语,其中有一句是,“让那些想要成为僭主或者打算恢复僭主制的人及其整个家族痛苦地毁灭”。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A.民主教治处于繁荣阶段 B贵族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平民权益得到充分肯定 D.重视维护城邦民主秩序

14.《十二铜表法》采用固定罚金制,一些贵族依仗其钱财众多随意侵辱他人。于是,法官以受害人人身被侵辱所遭受的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这体现出

A.法官可随意解释罗马法 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公平正义理念得到伸张 D.法律优先保护弱者利益

15. 从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的关税达185万两白银。从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 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6.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这一现象

A.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 B.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C.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D.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

17.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1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9.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称:“政府不再解决问题——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如果政府就是问题本身,而社会就不存在,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政治家的任务就是搞清什么对个人最好。”这一论断

A.是对经济大危机的反思 B.是针对“滞胀”现象的反思

C.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做法 D.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20.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末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D.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21.表l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据表l可以推知

A.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是近代机器化大生产的示范和刺激下的产物

22.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A.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D.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23.1921年列宁在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关于新经济政策有必要加以补充。……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基于这一认识,当时苏俄政府

A.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24.美国时任学者霍华德•克斯纳曾在1936年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政府当时相对精简,大体局限于其基本职能;罗斯福接手之后,将其转变成一个体系庞大、臃肿低效的机构”。这一批评客观上反映了“新政”

A.行政效率十分低下 B.颠覆三权分立体制

C.改变了国家管理体制 D.违背了美国国家利益

25. 1950年,美国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司法部长认为国家处于紧急状况时,可以逮捕任何“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以多数票再次通过。这反映出美国

A.把“冷战”的重心转移到国内 B.在“冷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C.公民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D.抛弃了杜鲁门主义的原则

26.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国保证35美元兑换l盎司黄金的兑换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国的储存货币,也是清偿手段,但是只有当美国的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各国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

A.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

C.导致世界经济加速恶化 D.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27. 1926年下半年,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将土地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没有农民的支 持,胜利是不可能的”,同时又提醒“在当前任务方面,必须在中共和国民党之间协商一致”。材料表明

A.苏联对中国革命给以及时指导 B.土地问题是当时国共最大分歧

C.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日趋明显 D.共产国际对北伐战争横加干涉

28.“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这次祭奠意在

A.借传统习俗化解国内危机 B.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

C.确认轩辕黄帝的历史地位 D.彰显中共全民族抗战精神

29.华盛顿希望制宪大会抓住《邦联条例》的缺陷,“直中要害,并提供根治的办法,不管大家是否一致赞成,这种做法将给大会带上明智和尊严的印记”。美国l787年宪法为弥补“缺陷”所采取的主要办法是

A.确立并不断完善民主共和制 B.贯彻三投分立的原则

C.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D.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

30.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 D.“另起炉灶”

31.右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据此可知

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

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 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

32.“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共52分)

33.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其中一条航线为:澳门一菲律宾马尼拉一墨西哥……这是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绸大循环 “丝银之路”。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曾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传教士在澳门开创的远东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圣保罗学院,成为远东汉学家和西学人才的摇篮。利玛窦等传教士并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进行传教活动,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又将中国的儒家经典和历史、文学、医学、工艺和工艺美术传到欧洲。

——摘编自《话说澳门》等

材料二:“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关荚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

——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丝银之路”形成的背景及对中国的影响。(1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新时期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并比较中国两次融入“全球化”的不同特征。(10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七种教科书都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调查,但是调查内容只是日本的受害情况。例如,各书都开设专栏,要求学生对日本遭受空袭和原子弹爆炸之害、冲绳女学生战死之惨烈、战时生活之艰辛等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童为躲避空袭而集体疏散到农村的艰苦体验。

材料二 七种教科书都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日本民众全力支持战争的情景。例如,大阪书籍本设置专题“聚焦历史--战时的妇女与孩子”,其中写道:“日本各市町村组织了妇女会、母亲会、主妇会,开展欢送士兵并且慰问茶水等活动。妇女们响应政府和军部的号召,为了确保实行‘总力战’的人数,努力将人口由7000万增至1亿,为此尽早结婚,并且把生育5个孩子作为目标。妇女还充当劳动力的角色,许多妇女在军工厂劳动。把孩子们作为‘幼小的战斗力’、‘未来的军队’来培育,学校生活全部军事化。很多孩子将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预科士官学校作为志愿。”各书都附录了大量照片,诸如“欢送出征士兵”、“庆祝攻陷南京东京街头的民众”等。

请任选一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日本教科书选择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和动机作一简要分析。(12分)

35. (15分)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当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5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5分)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5分)

高三历史期中检测答案

一、 选择题(1.5×32﹦48)

1——5 BBDBD 6——10 CADCB 11——15 BDDCA 16——20 CBCBD

21——25 DCBCC 26——30 BADCC 31——32 DA

33.⑴背景:新航路开辟,全球性海上运输业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东西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西欧对中国传统商品的需求增加;中国开放市舶贸易;中国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8分,任意四点即可得8分。)

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封建经济的繁荣;客观上推动了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但它没有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革命性影响,没有带来 像西欧那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7分)

⑵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苏冷战缓和及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扩大海外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全球贸易;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推动。(6分,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特征(4分):

第一次单向被动,在欧洲舰炮的打击下,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在压迫中学习;(2分)

第二次单向主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嵌入全球化进程,共同生长。(2分)

34、(1)选择材料一

①真实性:日本教科书要求学生调查战争受害的内容是真实的。因为战争本身对任何一个国家人民都会带来灾难;二战后期日本遭到空袭和美国原子弹的袭击。(6分)

②动机:日本教科书强调日本的受害情况,动机可能有三:一是教育国民珍惜和平,远离战争;二是企图掩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给他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三是提升日本国民的民族凝聚力。(6分)

(2)选择材料二

①真实性:日本教科书记述了日本民众全力支持战争的情景属实。因为在二战期间,日本分兵太平洋和中国战场,战线太长,死亡惨重,兵力严重不足,需要妇女多生育早生,以确保总力战人数;日本资源匮乏,而战争本身也消耗大量资源,更需日本国内民众支持。(6分)

②动机:美化侵略战争为民族战争,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强调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困难,激发民族凝聚力。(6分)

35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5分)

(2)英国向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中国坚持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5分)

高三期中考试作文 篇6

大自然如此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在生活闲暇之余,能放慢生活的节奏,乐享自然的馈赠,陶冶心灵,那真是不可错失的美事。

当然,生活中不止有春花秋月,还有冰霜雨雪。纷繁世事,应以“佛系”之心淡然处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尽力了,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就随他去吧。

而现实中有些人,包括很多青年人,对待任何事情都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还美其名曰“佛系”。这显然是对佛系的误读。

人生在世,做人的确需要“佛系”些;而做事,则必需一颗“匠心”。

匠心,是做事的专注之心,是面对工作追求完美、甚至“死磕自己”的执着和坚守。

唯有匠心做事,才可获得最大的快乐。也唯有以“佛心”做人,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拥有“寿司之神”称号的小野二郎,在91岁高龄时还在工作,他说,“当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就如同与我的爱人坠入爱河”。

这位全世界年纪最大的三星主厨做出的寿司,即使收到全球人的追捧,享有极高的美誉,也要坚持亲手调制每一味调料,并坚决不开分店,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他淡然一笑,说,钱,哪有挣得完的时候,何况,天下只有一个小野二郎啊,怎么开分店?

我分明看到了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拥有那么纯粹的快乐和一颗一尘不染的赤子之心,多少人羡慕他,而这又岂是用钱能买得到的?

同样,77岁的动漫大师宫崎骏,七次宣布退休,因为用他的话说“这份工作太折磨人了”,可是他又七次回到工作中,甘愿耗费五年的心血去精心制作一部不足九十分钟作品,这又是为什么?还是用他的话说吧,他说,只有投入工作才能感觉到活着的意义。

这才是成就大师的必由之路。当你放平心态,不去在意会不会成功,只以匠心去对待手头的事,你也就越发接近成功;当你放平心态,不在乎做一件事能否让你荣誉等身,你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我想这些大师们年轻时也一定都是“匠心青年”。

相反,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却为佛系而佛系,为养生而养生,打着“人生本就是无意义的”之旗号只求“无为而活”,甚至只为了活着而活着,那就实在是不可取了。

高三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篇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古人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把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和“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 回答1~2题。

1.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 湖北宜昌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

2. 图乙中四点所示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

A. (1) 小雪或大雪

B. (2) 立春或立秋

C. (3) 春分或秋分

D. (4) 芒种或大雪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 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倒春寒前后平均气温变化示意图, 回答3~4题。

3. 该地受倒春寒天气影响明显的时间是图中的

A. (1) 时段 B. (2) 时段

C. (3) 时段 D. (4) 时段

4. 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为防御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的威胁, 可采取的措施有

(1) 塑料薄膜覆盖 (2) 改善稻田的通风条件 (3) 稻田“夜灌日排”、“晴排雨灌” (4) 减少白天的太阳辐射

A. (1) (2) B. (1) (3)

C. (3) (4) D. (2) (4)

“因地形, 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 如下面右图 (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5~6题。

5. 若等高线图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 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A. (1) B. (2)

C. (3) D. (4)

6. 若在等高线图所示地区修建公路, 最合适的线路是

A. (1) B. (2)

C. (3) D. (4)

渭干河发源于天山南坡, 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 但目前该河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读某时段渭干河地下水位示意图, 回答7~8题。

7. 对图中地下水和渭干河水之间的主要补给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

B.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

C.北、东岸地下水补给河水, 南岸河水补给地下水

D.上游地下水补给河水, 下游河水补给地下水

8. 下列发展措施不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中新世为地质年代新近纪的第一个时期, 出现在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下图是中新世初期非洲主要湖泊的可能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9. 刚果湖今天已经成为刚果盆地的一部分, 由上图推测刚果盆地的成因是

A.气候变化, 湖水蒸发

B.地壳上升, 河流切穿盆地西缘

C.地壳下沉, 海水侵入

D.人类活动, 大量引水灌溉

10. 卡拉哈里湖曾演变成细长的沼泽带, 有关该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泽面积季节变化不大

B.因海拔低积水而成

C.七月沼泽面积最大

D.一月沼泽面积最大

11. 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年均气温明显偏高, 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迁移人口年龄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 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图, 回答12~13题。

12. 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自北向南

C.20岁的中、美两国迁移人口数量大致相同

D.除1~10岁外, 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率大致相同

13.有关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美国相比, 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

B.20~3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就业

C.1~20岁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无关

D.产业转移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增加

玉米, 原产地在墨西哥, 于16世纪明朝时传入中国。玉米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 分布也很广。读中国玉米分布图, 回答14~15题。

14. 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 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玉米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市场需求

C.作物熟制

D.水分差异

15. 依据美国玉米的消费结构,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作为口粮

B.工业需要大于人畜消费

C.美国玉米主要分布在乳畜带的北部

D.玉米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许多方面

苹果是常见水果。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 苹果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下图是我国的主要苹果产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条件的地区。与沿海苹果带相比, 它的突出优势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气候大陆性强

C.降水集中

D.土壤深厚肥沃

17.苹果浓缩汁是将成熟的苹果经过拣选、清洗、破碎、压榨、浓缩而成的原料性产品, 影响苹果浓缩汁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原料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分析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推测该城市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河流的交汇处

B.矿产资源的开发

C.河流的入海口

D.农产品的加工

19.该城市目前的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皮鞋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可以快速扩大城市面积

D.缺少增长快、占GDP总值比重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2012年6月11日到15日, 湖北各地相继出现灰霾天气, 武汉地区的灰霾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出具的报告说:此次大范围灰霾天气已排除由工业污染事件造成, 而是由周边部分省份秸秆焚烧诱发。读武汉地区灰霾天气形成示意图, 回答20~21题。

20.下列有关灰霾天气成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东北风让北方烟雾顺风而来, 这些烟雾成为雾霾天气的污染源

B.空气湿度大, 空气中的水分利于悬浮颗粒凝结成霾

C.高空出现逆温层,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D.昼夜温差大, 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2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 (穗) 部分的总称,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储存在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 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下表是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某地区秸秆利用方式的调查表。下列对该地区秸秆利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可以解决该地区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B.以上利用方式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自然腐烂可以增强生物循环能力

D.以上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

读我国某省区交通与城市分布图, 回答22~23题。

22.图中MN一线以西是该省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地区。该地少数民族的分布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A.地形复杂, 交通阻塞

B.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C.气候寒冷, 平原广阔

D.经济发达, 民工涌入

23.下面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特点对比图, 符合图中MN一线西部地区最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的组合是

A.甲 (1) B.乙 (4)

C.丙 (2) D.丁 (3)

2011年9月9日, 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开始通水, 滚滚黄河水经万家寨、下土寨的水闸通过引水隧洞向朔州、大同两地奔来。山西省北部百姓告别守着黄河却望水兴叹的缺水历史, 从此用上黄河水。读下图, 回答24~25题。

24.“山西之长在于煤, 山西之短在于水”, 引黄入晋关系到解决山西大同发展转型的“水瓶颈”, 形成大同跨越发展的“水支撑”。引黄河水到大同最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是

A.煤炭开采 B.煤炭化工

C.灌溉农业 D.煤炭外运

25.关于引黄入晋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有效解决晋北同朔地区的缺水问题

B.沿线地区地形平坦, 工程量小

C.调水工程建成后, 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山西缺水的主要原因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 (10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以北, 合黎山以南, 乌鞘岭以西, 因位于黄河以西, 故名。

(1)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分析河西走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3分)

(2) 疏勒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 其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 西北流经玉门、安西等绿洲, 最后注入哈拉湖。指出疏勒河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分)

(3) 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 (3分)

27.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地形图和汉堡港遥感影像。

材料二:德国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德国农村地区, 包括信贷合作社、生产合作社、销售合作社等。德国80%的农场主参加了各类合作社, 它们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以及信贷、农资供应、咨询等服务, 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

(1) 参考地图, 简述德国地形分布对水系特征的影响。 (4分)

(2) 简要评价汉堡港作为海港的优势和劣势。 (3分)

(3) 信贷合作社、生产合作社、销售合作社分别优化了哪些农业区位因素? (3分)

28. (10分) 图1为塔里木盆地区域图, 图2为图1中甲地区放大后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塔里木盆地沼泽的分布特征, 并分析其成因。 (2分)

(2) 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塔里木盆地内部的地势特征。 (2分)

(3) 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甲地区泉水带的成因。 (4分)

(4) 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图中泉水带也是人类聚落分布带的原因。 (2分)

29. (10分) 读加拿大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温哥华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不同, 其夏季温度在20℃左右, 而冬季也很少低于0℃。分析冬季温哥华比加拿大其他城市温暖的原因。 (4分)

(2) 加拿大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 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

(3)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预测,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持续百年。全球气候的变化对加拿大经济发展和生态影响较大, 请选择有利或不利影响进行说明。 (3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 请选定其中一题作答。若多做, 则按作答的第一题计分。

A. (10分) 【旅游地理】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成都旅游业不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通过实例评价成都市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5分)

(2) 在成都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5分)

B.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7月8日深夜, 在美国华盛顿, 闪电划过天际。当晚, 美国华盛顿地区遭遇雷暴天气。雷暴是指局部地区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强对流天气。下图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和华盛顿地区雷暴天气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4分)

(2) 图中显示美国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半岛, 试分析该地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6分)

C. (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法”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 并在农作物收割时, 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 (地) , 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 (地) 里过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下表中的数据是上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未实行时土壤、大气在冬春季节的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 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 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有哪些改善? (5分)

(2) 利用科学发展观保护图示地区的农业环境, 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春分与秋分时都是昼夜平分。从秋分到立冬昼长变短, 经过三个节气;从立春到春分, 由昼短到昼夜平分, 经过三个节气。所以立冬、立春时湖北宜昌的昼长最接近。

2. D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的变化范围是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1) 点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 且距离北极圈近,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小暑或小寒; (2) 点位于北极点和北极圈中间,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立夏或立冬; (3) 位于北极圈,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夏至或冬至; (4) 点位于北极点和北极圈之间, 且距离北极圈近,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芒种或大雪。

3. C读图可知, (1) 时段气温不断上升, 所以不可能是倒春寒天气; (3) 时段气温下降, 且气温低, 所以其是受倒春寒天气影响明显的时间段。

4. B防御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的威胁, 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保温, 所以可以是塑料薄膜覆盖, 也可以是稻田“夜灌日排”、“晴排雨灌” (它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特征, 夜晚或雨天稻田灌水, 增加保温性能) 。

5. B根据题意, 长城要建在山脊上, 所以为线路 (2) 。

6. A公路选线要求地形起伏小, 所以最合适的线路是 (1) 。

7. A地下水位海拔大致和地表呈正相关的关系, 地下水也是基本垂直于等地下水位线从高处流向低处。图示两岸地下水向河流汇聚, 即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

8. D渭干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 所以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不利于渭干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9. B根据刚果湖演变成刚果盆地可知, 刚果盆地的成因是刚果湖地区地壳抬升, 刚果河切穿盆地西部的山脉, 湖水外流。

10. D根据地形特征可知, 该地区为南非高原, 所以海拔较高。由于该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一月为雨季, 降水多, 所以一月沼泽面积最大。

11. B读图可知, 德班比诺洛斯港纬度高, 但年均温明显偏高, 这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不是纬度, 而主要是洋流因素。

12. B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20岁中国人口的迁移率约5%, 美国约10%, 但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人口数量的4倍多, 所以两国的迁移人口数量不相同;由于美国北部气候阴冷, 所以许多美国老年人口退休后移居南方居住。

13. B读图可知, 与美国中老年人口迁移率相比, 中国中老年人口迁移率明显偏低, 所以中国中老年人口迁移不可能比美国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中国20~3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就业;1~2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随父母进城或者到城市求学, 与城市化关系密切;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 农民工可以在当地就业, 所以产业转移可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减小。

14. C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 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 (春播玉米) ;华北地区为两年三熟, 玉米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播种 (夏播玉米) 。

15. D读图可知, 美国玉米主要用于生产饲料, 其用于口粮和饲料的比例大于工业用途。美国玉米主要用于生产饲料, 它分布在乳畜带的南部。

16.B与沿海苹果带相比, 它的突出优势是气候的大陆性强, 表现为气温日较差大, 其有利于苹果品质的提升。

17.D苹果浓缩汁是原料性产品, 所以影响苹果浓缩汁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

18.B根据该城市的产业特点, 可推测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矿产资源 (石油与天然气) 的开发。

19.D读该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分析图可知, 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但增长潜力小;农副产品加工, 工序简单, 规模小, 不可能快速扩大城市面积;该地缺少增长快、占GDP总值比重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20.D昼夜温差大, 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不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

21.D该地区50%的秸秆作为燃料使用, 作为饲料与肥料的少, 造成有机质的浪费, 生态效益差;用以工艺编制的少, 经济效益差。该利用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

22.A该省为四川省, 该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与该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阻塞有密切的关系。

23.C该省MN一线西部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公路, 其特点是运量相对较小, 为图中的丙;运费随运输距离增加明显增长, 为图中的 (2) 。

24.B煤炭的开采与外运同水资源关系不大;灌溉农业用水量太大, 附加值低;发展煤炭化工需要大量的水, 且有利于改变山西以煤炭开采与外运为主的产业结构。

25.A引黄入晋可有效解决晋北同朔地区的缺水问题;引黄入晋引水工程沿线多山, 需多级提水, 并十多次穿过高山峻岭, 工程量大;该调水工程建成后, 可能会给沿线地区带来土壤盐碱化问题;降水量少是导致山西缺水的主要原因。

26. (1) 河西走廊深居大陆内部, 降水稀少,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多风蚀和风力沉积地貌;地表水贫乏, 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有机质含量少。 (3分)

(2) 特征:上游流量大, 下游流量小。 (2分) 原因:属于内流河, 其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的冰雪融水, 下游缺少补给水源;下游蒸发量和下渗量较大;沿岸用水较多。 (2分)

(3) 南北为山地, 河西走廊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河西走廊河流较多, 水资源较为充足;河西走廊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 (3分)

27. (1) 南部山地、高原地势高, 北部平原地势低, 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南部高原和中部山地, 并且多为自南向北流;巴伐利亚高原西高东低, 导致多瑙河向东流动;中部为块状山地, 地形破碎, 导致河道曲折。 (4分)

(2) 优势:风浪小, 港口空间大 (利于港口设施布局) , 河汊多, 与城市接触面积大。劣势:距海远, 海上船只进出港口的航行距离远;河道浅, 不利于大型船只航行。 (3分)

(3) 信贷合作社:资金;生产合作社:技术、农药、化肥、种子;销售合作社:市场。 (3分)

28. (1) 主要分布在盆地北缘的铁路线以南和塔里木河以北的区域。原因:该区域有河流流经, 夏秋季节河流泛滥带来充足水源;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2分)

(2) 大致由南向北降低 (或南高北低) , 由西向东降低 (或西高东低) ;盆地东北缘地势偏低。 (2分)

(3) 冲积扇表层沉积物颗粒大, 透水性好。每当夏季高山冰雪融化时, 易暴发山洪, 大量流水从扇顶倾泻而下, 漫过整个扇体, 其中一部分洪水下渗变为地下水, 形成地下径流。 (2分) 又由于冲积扇边缘沉积物颗粒小, 排列紧密, 透水性能差, 相当于建起了一道天然“大坝”。这样就形成了一座天然“地下水库”, 当“水库”中积蓄的地下水超过了“大坝”的高度, 地下水就会涌出地表, 形成一处处泉水, 所以在冲积扇边缘会形成一个泉水带。 (2分)

(4) 在干旱地区, 冲积扇边缘有丰富的地下水, 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沉积物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这些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乡村形成。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为其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加上农业的发展,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有利于城市形成。所以泉水带也是人类聚落带。 (2分)

29. (1) 纬度位置低;北部山地阻挡了北方寒冷空气南下;位于大陆西部, 受到温暖西风的影响;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4分)

(2) 东南部 (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众多等。 (3分。任答三点且正确可得3分)

(3) 有利:热量增加, 冻土带减少, 森林带北移, 林业和种植业的规模扩大;沿岸海冰大量融化, 河流结冰期缩短, 航运业、渔业和外贸都将得到发展 (不利:全球变暖, 森林虫害也将增多;降水增多, 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需要更好的排水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 。 (3分)

30.A. (1) 成都有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西岭雪山、大熊猫研究基地、刘氏庄园等旅游资源, 具有较高的美学、科学及历史文化价值, 该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高;成都附近汇集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天台山、青城山、刘氏庄园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该地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5分)

(2) 注重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注重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环境承载量;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扩大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等。 (5分)

B. (1)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分)

(2) 纬度低, 蒸发旺盛, 对流显著;三面环海, 受海洋影响大, 水汽充足, 飓风活动频繁;周围水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来自墨西哥湾与大西洋的气流在此相遇, 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等。 (6分)

C. (1) 土地沙化 (荒漠化) , 土壤盐碱化。改善:提高了土壤的水分含量;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力侵蚀;增加大气降水几率。 (5分)

(2) 保护植被, 禁止乱垦滥挖;合理灌溉, 推广节水农业, 提倡喷灌、滴灌。 (5分)

期中测试题(一) 篇8

1.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x-2)(x+3)的多项式是()

A. x2+5x-6B. x2-5x-6C. x2+x-6D. x2-x-6

2. 若关于x的不等式mx>5的解集为x<,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5B. m<5C. m>0D. m<0

3. 如图1,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过点A(-3,0),则关于x的不等式mx+n>0的解集为()

A. x>-3B.x<-3

C.x≥0D.x≤0

4. 若n为整数,则(n+7)2-n2一定能够()

A. 被2整除B. 被7整除

C. 被n整除D. 被n+7整除

5.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不大于14,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

6. 248-1可以被60至7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则这两个数是()

A. 61,63B. 61,65C. 63,65D. 63,67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7. 分解因式:a3-a=_______.

8.若4与某数的7倍的和不小于6与该数的5倍的差,设此数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9. 对多项式x2+x,再加上一个多项式,使它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则分解后的结果为________.

10. 7002-1 400×698+6982=_______.

11. a是四位数,b是三位数,c是能被9整除的5位数,则a+b-c的最大值是_____.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x-a>2,

b-2x>0的解集是-1<x<1,则(a+b)2 007=_____.

13.有红、白两种颜色的球各若干个.已知白球的个数比红球少,但白球的2倍比红球多.若把每一个白球都记作“2”,每一个红球都记作“3”,则总数为“60”.那么红球有____个,白球有______个.

14. 若关于x的方程(2-3a)x=1的解是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15. 如果-2a,1-a,a三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6. 已知a+b=1,ab=-,则a(a+b)(a-b)-a (a+b)2=________.

17. 不等式组5x-1>3x-4

-x≥-

的全部整数解是________.

18. 有两个广告牌如图2所示.图2(1)是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面积为M;图2(2)是由一个矩形构成的,面积为N.这两个广告牌面积的大小关系是____.

三、解答题(19题4分,20~22题每题5分,23题8分,24题9分,25题10分,共46分)

19. 分解因式:xy3-4xy.

20. 求同时适合不等式3(x+1)>4x+2和≥的整数x.

21. 已知a+c=4,求(a+b)2-2(b-c)(a+b)+(b-c)2的值.

22.当k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5x-2k=-x+4的解在1和3之间?

23.已知A=a+2,B=a2-a+5,C=a2+5a+6,其中a>-2.

(1) 指出A与C哪个大,并说明理由.

(2) 求出B-A,并指出A与B的大小关系.

24.某工程队要招聘甲、乙两种工人共150人,甲、乙两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600元和1 000元.现要求乙种工人的人数不少于甲种工人人数的2倍.问:甲、乙两种工人各招聘多少人时,每月所付的工资总额最少?

25.某公司要制订一种新产品明年的生产计划.公司各部门提供的信息与要求如下表.

上一篇:励志天下搞笑语录下一篇:秋天的作文模拟初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