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通用8篇)
江医上饶分院
曾美华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26所二甲(含二甲)以上医院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1420人进行调查,填写时均采用统一指导语。结果 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086份,将调查的1086份问卷的SCL-90测试结果与常模相比,发现护理一线人员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结论 对探索适合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指导模式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取样,从江西省各级医院及上海、浙江的某些医院中,分别按地区、年龄、职称等变量分层随机抽取26所医院的1420名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086份,其中主管护师以上358人,护师442人,护士286人,平均年龄28、6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填写时均采用统一指导语,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涵盖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均分及9个症状因子分,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超过3分,表明该因子的症状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结果 2、1 临床护理一线人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分析
将收集到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SCL-90测试结果与常模相比(表1),发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有30%-40%的护理人员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分,达到了中等严重水平,特别是抑郁、人际敏感和焦虑症状突出。「1」 2、2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年龄、职称差别分析
主管护师平均年龄为33、6岁,护师平均年龄为26岁,护士平均年龄为21、5岁。比较结果(表2)显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存在年龄差异(职称影响不大),特别是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上差异显著,其中护师(平均年龄为26岁)这一组人员问题症状最突出。
表1 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项目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
(1086人)1、64±0、60 1、85±0、74 1、93±0、77 1、79±0、70 1、74±0、67 1、66±0、73 1、60±0、64 1、80±0、72 1、64±0、63
全国常模
(1546人)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Z値
躯体化
强 迫 人际敏感 抑 郁 焦 虑 敌 对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 6、76 * 4、25 * * 6、57 * * 7、29 * * 8、25 * * 6、83 * * 7、79 * * 8、94 * * 4、39 * *
表2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年龄差别分析
项目 护士 护师 主管护师 F値
(n=286)(n=442)(n=358)躯体化 强 迫 人际敏感
抑 郁
焦 虑
敌 对 1、55±0、57 1、91±0、73 1、82±0、79 1、71±0、75 1、66±0、68 1、69±0、74 1、55±0、66 1、73±0、67 1、63±0、64 1、78±0、65 2、04±0、79 1、90±0、81 1、88±0、71 1、85±0、72 1、71±0、78 1、63±0、64 1、90±0、81 1、71±0、47 1、64±0、57 1、88±0、58 1、70±0、58 1、79±0、56 1、70±0、59 1、74±0、70 1、64±0、62 1、77±0、65 1、60±0、49 0、36 0、98 1、99 2、08 2、85 1、02 0、49 2、05 0、98
P値
-643-382-049-049-023-367-608-047-378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 2、3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地区差别分析
经ANOVA方差分析表明,临床护理一线人员存在地区差别(表3),尤其是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因子上差异显著,从其均值看,发达城市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上较之不发达城市临床护理一线人员严重。
表 3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区域差别分析
项目
发达城市
(n=415)
不发达城市
(n=671)
F 値
P値 躯体化 1、68±0、77 1、99±0、87 1、94±0、89 1、87±0、82 1、89±0、78 1、77±0、94 1、61±0、74 1、87±0、82 1、67±0、64 1、61±0、56 1、90±0、68 1、76±0、67 1、76±0、68 1、71±0、63 1、65±0、67 1、60±0、67 1、78±0、70 1、64±0、670、466 3、142 3、128 0、746 3、028 0、948 0、041 0、495 0、069
-494
-041-047-389-046-332-838-482
强 迫
人际敏感
抑 郁
焦 虑
敌 对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
-796
3、讨论 3、1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调查表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相比,各项指标都高于国内常模,有40%的护理人员心理问题达到较痛苦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矛盾冲突。如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护理人员原有的理念存在着冲突,令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焦虑、心理困惑增大。二是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付出与劳动回报存在着矛盾。据调查全国各大医院的医护比例及床位与护士的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
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
8、5的比例相差更远。在我国有些城市二、三级医院中,床位和护士的比例仅为1比0、376,尚未达到国家在1978年制定的人员配备标准。而在发达国家,床护比达到1比2以上,即使是香港和台湾也是1比1。「2」目前各大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工资较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心态易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三是社会低期望值与职业高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社会低期望值是指社会上的人们因受传统习俗,社会偏见等影响,对现代护士职能做出较低的评价;职业高发展目标是指护生当被选择进入护理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护理专业充满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护士地位,改善护士形象,特别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文化程度越高,成就感越强,对职业发展目标越有更高的要求,更关注自己的职业角色能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当受到社会较低期望影响时,则更易对职业发展目标失去自信,因而,更易对自己做出不恰当的评价和认知,而表现出对护理职业不感兴趣。对前景发生困惑或动摇,产生职业自卑感、失落感等,以至于部分年轻护士不愿从事护理工作,而出现流失现象。「3」 3、2 临床一线不同年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这次抽样调查的主管护师平均年龄为33、6岁,护师平均年龄为26岁,护士平均年龄为21、5岁;其中护师、主管护师采样人数较多,配合程度好,收回基本上为有效问卷。这批护理人员她们年富力强,在各大医院护理工作中充当主力军。但家庭、孩子、人际关系令她们身心疲惫,使她们心理经常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烦恼、忧郁的心理失衡状态。另外,学历压力和职称评定的竞争,也成为她们沉重的思想负担。因此,处于这个年龄层次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年轻护士严重。3、3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存在地域差别
发达城市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上较之不发达城市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严重。这种差异的来源根本在于发达城市经济、文化、交通、娱乐、信息和竞争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城市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内条件、福利待遇等优于不发达城市,但发达城市医院的一线护理人员比不发达城市的一线护理人员更多的面临竞争和挑战,长期的压力易导致焦虑和强迫,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不正当的竞争易导致人际关系敏感。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2、护理专业就业前景 山东:煤炭卫校招生网(陕西三和学院转载),2008、5
1 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
几乎所有护理人员都表示, 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是他们压力的最大来源。近年来, 病人对医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信任度则大大降低。有些患者从住院第一天起, 就每天要求复印病历, 以"保留证据", 给科室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每天都得有人跟着去复印;也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 以至于整天都想着患者会不会去告自己。
1.1 重医轻护
重医轻护现象仍然存在, 这是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如护理人员缺编、超负荷工作、待遇差、地位低等。在新的护理模式中, 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 除执行医嘱、做好常规护理外, 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充实提高自己, 使心理、生理压力增加。
1.2 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差
护理工作有服务行业的性质, 但与服务行业相比, 护理工作更紧张、繁重, 即使与专职服务人员, 如售货员、宾馆服务员相比, 护士的工作也需要更多的忍耐和付出。在新的护理模式下, 护士不仅要付出体力、脑力劳动, 更要付出更多的宽容与爱心。然而护士的平均学历远高于专职服务业人员, 这种反差使有些护士感到心理不平衡。
1.3 护理人员缺编
护士缺编直接导致劳动强度增加、生活紧张、精神压抑等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最直接原因和各因素的综合反映。1.4患者投诉机制使用不当患者投诉是一个提高服务质量的直接作用力, 但如使用不当会使护理人员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如在赋予患者投诉权利的同时, 忽略了解释他们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应尽的义务, 忽略了护士在工作中应有的工作权力和人格权力, 使双方都产生了一种错觉, 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另外, 少数患者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动辄投诉或起诉, 使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大。
目前, 有不少于10%的护理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失眠, 这样使得他们的护理技术发挥不出来。例如, 打针的时候, 如果患者家属拿摄像机在旁边摄, 护士自然高度紧张, 这样极容易的注射都可能出错。一旦出错, 患者可能投诉, 引起纠纷, 这个护士就更有压力, 这样恶性循环, 就会导致精神不能集中, 记忆力下降, 从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 对策
医院提倡"以人为本", 不光是要"病人至上", 也应该充分关爱医务人员。全社会除了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医生外, 还需要依法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利。目前, 社会都在大力呼唤保护患者权利, 但却忽略了医生的维权问题。一位医生指出, 出现纠纷后, 政府部门介入不及时, 要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前来闹事的患者将医务人员致重伤、致死, 还可以由司法机关刑事立案, 而如果只是一般的轻伤, 医生就只能"自认倒霉"。因而, 对于现在的执业环境, 医生很"郁闷", 感觉很无助、无奈, 没有安全感, 面对医患纠纷, 医务人员只能"绕着走", 唯恐避之不及。
2.1 解决重医轻护问题
各级领导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彻底转变观念。
2.1.1 加强思想教育
使护士了解党和人民给予他们的责任, 患者对他们的感谢与敬仰;有多少人正在把护士职业作为自己终生的梦想, 正热切地盼望着加入这个行列;随着医学的发展, 护学科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护士的地位将逐步提高, 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2.1.2 其他
表彰奖励先进护士, 给以崇高的荣誉, 使护士感受到本职工作的光荣与伟大。提高护士待遇。
2.2 解决护士缺编问题
(1) 合理定编。 (2) 消除各种在编不在岗的现象。 (3) 根据各科业务高峰期的不同, 打破科室界限, 用各科盈余人员建立一个可供调用的护士队伍, 以余补缺, 待掌握了大致规律后可作长期调整。 (4) 广泛采用新技术, 减少工作量:如在小儿静脉穿刺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特殊药物采用微泵输液器或推药器控制速度;病情需要者采用监护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采用微机网络技术减少文字处理、单据报表的传送工作量等。 (5) 建立护理工作支持系统, 包括药物分发系统、物质保障系统、食物分发系统[2], 以减轻护士负担。 (6) 护士长应及时掌握本科护理人员的心理、身体、家庭状况, 采取机动灵活的排班方式, 使护士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尊重, 有利于平衡心态、恢复体力和培养对工作的热爱。
2.3 和谐护患关系
(1) 务必使患者了解其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应尽的义务, 并明确和保障护士在工作中的权利, 这样才能免除不必要的麻烦, 使护士工作起来心情舒畅, 真正对患者负责。 (2) 制订服务标准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切忌教条、超前。 (3) 做好宣传工作, 努力争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 对患者投诉应认真调查, 对违规的护士应以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 不能一罚了之。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 是护理改革的承担者, 各级管理人员应爱护护士、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 以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发挥护理工作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敏予.长沙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4) :602.
由于护士普遍的缺乏,但护理工作却又不能因护士的短缺而降低标准,使得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昼夜颠倒的轮班制,严重的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节律。时时面对疾病死亡等负面影响,使护理人员身心俱疲。没有精力完成协调好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疲于奔命,心情烦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躯体化。
在医患护患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护士常常处于医患之间,承担着不应承担的责任。院方只强调服务态度,却完全忽视了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实行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下,许多医院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针对护士的"委屈奖"。要求护士对病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次奖励50-100元现金,表面看是在维护护患和谐,可这对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伤害又如何计算?"不一针见血就赔款"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技术水品, 谁又能保证永远"一针见血"呢?这样的要求,只能使护理人员面对病人惶恐不安,对工作产生压抑,厌恶,毫无职业安全感。每年的"5.12"国际护士节,每个医院都会派挑选出的护士,进行护理操作的大练兵、大比武表演,表演所产生的优秀就可以得到荣誉表彰。这也属于传统节目了。可是这也说明护士能力的优劣并不在日常工作中体现。除了这个"传统节目"的表演,平时的优秀先进表彰都是和护士绝缘的。大多数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又从何而来?护理学和临床医学都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共同的目标。由于各自的专业工作特性,医护双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医生和护士都是医院的主角,互相协助,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 缺一不可。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 医院管理者, 总是将护士定位于医生的从属地位, 重医轻护。护理人员虽然积极的承担着一半责任,但在医院的绩效考核利益分配方面,护理人员待遇总是低人一等。
管理者工作安排的不当,常常将护士置于护患矛盾的风口浪尖。有些工作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的护士完成, 护士虽然尽心尽力, 却很难出成绩。 并且不为人所理解。造成专业浪费,自视过低。
管理者对护理工作普遍重视不够,使护理工作者的困惑得不到有效解决,护理人员鲜有进修学习, 深造的机会,就连同级别的交流学习都很难有机会进行,致使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更新知识,自身素质水品无法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无法达成。
由于多种因素形成的观念,使得病人和家属,都习惯性的认为是医生的药,和手术刀治好了他们的病。殊不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并不是执行医嘱的护理工匠,护理工作在疾病痊愈中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护理人员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护士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失去了应有的归属感。这导致临床高年资护士流失严重,造成护士结构组成严重不合理。不仅使护理的整体水品无法提高也严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解决方法:
希望管理者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护士数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改变护理管理的观念和方式。充分认识到护士对医疗安全预防的作用能力。
提高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意识,制定系統的长期的心理援助项目,通过专业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护士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改善工作状态。
充分利用护士的人力资源,为病人提供专业性的直接服务。健全医院后勤支持系统,使护士从非专业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专业护理,使病人受益,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赢得患者及全社会对护士职业的理解和尊重。
采用激励手段,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正确了解发挥每个护士的长处,知人善任。奖励那些真正爱岗敬业的护士。增强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形成一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重视护理人员职业角色化的整体水平。从护士生源上,就只招收性格类型和护士职业匹配的学生,重视护生的素质教育。对大中专护生要区别培养重点,然后应人制宜地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
每年进行不定期的分期分批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再教育培训。使临床护理人员有机会及时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护理领域新技术新动态,使护理工作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来自2所市内综合性教学医院、8所市级综合性医院、14所区县级医院、16所乡镇医院,共670名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参与问卷调查。抽取调查者的学历、工龄、年龄及职称结构无显著差异。
1.2调查方法:对问卷调查表进行自行设计,内容包括:①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②对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护理人员的认知程度;③护理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的能力;④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能力的获得途径;⑤在护理人员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时机、形式及方法;⑥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管理体系。问卷共由6个维度,25个问题组成。问卷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均符合标准,信度为0.65。由专人负责问卷的.统一发放及回收,并在发放时向受调查者充分讲解各项问题的内涵和填表注意事项。在被调查者充分理解后,采取白填方式和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并回收,本次调查中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70份,有效回收率95.7%。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层次医院的调查对象,在学历、工龄、年龄及职称结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其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占31%,30~45岁之间占40%,45岁以上占29%;其职称结构为:初级职称占39%;中级职称占42%,高级职称占19%;学历结构:本科学历占29%,大专学历占42%,中专学历占19%;工龄:以下占29%,10~占42%,20年以上占29%。
2.2各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实施时机: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时机的选择在各级医院护理人员间存在差异。需根据病人需要随时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包括教学医院、市级医院及乡镇医院护士,分别占76.4%、73.8%和48.7%;其次是在操作中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包括教学医院,约占56.9%;另外区县医院的健康教育时机主要选择在操作前,约占49.9%。
三、讨论
护理人员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医院健康教育是一项以病患及病患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灌输,使其不断累积健康知识,改善不良健康行为,卫生行为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正确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施教者和咨询者,在院内为病患及病患家属提供一系列与健康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的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接受诊疗并积极配合的角色,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主动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康复。由此可见,护士在医院的健康教育中的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时机选择:paely的人际间关系理论阐述到,护士与患者之间应保持一种治疗性的互动关系,健康教育同样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护士在对病患及病患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时,应对于每个案例的个体需求进行充分全面的评估,并根据个人的身心状况选取适当的教育时机,这要求患者具备学习能力和、愿望,并能与教育者之间形成互动,只有符合上述条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时机在不同层次的医院护理人员中存在差异。能够对病患进行充分评估,并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时机者,平均占59.9%,其中教学医院最高,占76.6%。调查结果提示在护理人员提供健康教育时,应加强个体评估并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从而保证教育效果的提高。
四、结语
姓名
护理专业学历
年龄
电话
说明:
1、此试卷共20题,前10题旨在了解本人某些情况,并无标准答案,须如实作答;后10题为专业知识题,须认真作答。
2、在每题下选择项前□处划√即可。
1、你对民营医院的了解程度:
□很了解(有过工作经历)
□一般了解(听他人介绍)□不太了解(略有耳闻)
□完全不了解
2、你此次应聘的主要动机:(最多选其三)
□单纯求职 □获取较高薪酬 □寻求个人发展 □脱离原单位环境 □原在外地,求家人团聚 □退休后发挥余热 □闲赋之余找点事干 □其它
3、你认为在民营医院工作与在公立医院相比:(选其一)
□工作压力会很大,需全身心投入
□工作压力会较大,需更努力 □基本一样
□人际关系简单,工作会更轻松
4、你认为护理人员应充当什么角色?(多选)
□护理技术的实施者
□生活照顾的看护者
□病情观察的监护者 □医疗处置的决策者
□心理偏差的疏导者
□疾病健康的教育者 □诊疗过程的服务者
□护理工作的管理者
5、SARS肆虐期间,如果你的单位领导安排你去SARS病房工作,你会如何表态?(选其一)
□当即表示服从安排
□表示要与家人商量后再决定 □表求自己无传染科工作经验,要求调派他人 □表示不愿去,宁愿接受处罚
□要求辞职
6、某天下班时恰遇急诊科来一严重外伤病人,急诊科仅有两名护士在班。如果你是一名内科护士,见此情形你会怎样?(选其一)
□立即参与救护工作,直至病人平稳
□立即参与抢救护理,待领导调配人员后再回家 □马上报告有关领导,而后离开 □与自己专业无关,下班回家
7、你认为护士的职业形象是:(多选)
□仪表端庄
□服务热情
□工作严谨
□勤快麻利 □稳重大方
□善交朋友
□精通专业
□决策果断 □心细如针
□敢说敢干
□泼辣无忌
□富于爱心
8、你的一名很亲近的同事在给患者输液治疗配制药液时,误将4支先锋V当成6支加入液体中,患者输液完毕后也未知晓,你和你的同事也是事后才发现。次日护理部主任来科向你询问近期工作情况,你会向其反映这一情况吗?(选其一)
□如实反映
□不是什么问题,不需反映
□不太清楚,让其向其它护士了解
9、你正准备给患者做某项特殊治疗时,患者言谈中表示对该治疗存有某些疑虑,此 时你会怎么做?(选其一)
□督促患者作好准备,尽快治疗
□针对其疑虑做解释工作,让其愉快接受治疗 □让患者找医生
□向医生反映患者情况,便于做解释工作
10、你的本职工作与医院的经营效益密切相关,你认为护理工作提高经营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可采取:(多选)
□热情服务,让患者满意
□门诊“一对一”全程服务 □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家庭病床
□与患者建立联系 □向患者推荐新的治疗方法 □必要时建议患者做其它检查 □向患者介绍医院服务优势
11、青霉素过敏试验时皮内应注射多少单位青霉素?
□10U □20U □40U □50U □100U
12、静脉输液滴数一般成人和小儿应为每分钟多少滴?
□成人80-100 儿童20-40 □成人60-80 儿童40-60 □成人60-80 儿童20-40 □成人80-100 儿童40-60
13、为患者做治疗时,应认真核对:
□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效期、浓度、用法 □床号、姓名、药名、剂型、效期、浓度、用法 □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14、鼻导管给氧时,需从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至鼻咽部,插入长度约为:
□鼻翼至同侧耳垂的长度
□两耳垂之间的长度 □鼻尖至耳垂的长度
□鼻尖至耳廓的长度
15、静脉输液中患者出现哪种情况应考虑可能为过敏反应,要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报告医师?
□体温下降
□畏寒
□心悸
□上肢酸痛 □胸闷
□脉细数 □尿多
□皮疹
16、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急救,采取的处置措施有:(多选)
□平卧
□注射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滴注 □给氧
□注射尼克刹米
□注射咖啡因 □注射吗啡□针刺人中
□抗生素滴注
17、患者需皮下注射24单位胰岛素,现有一瓶400单位胰岛素注射液(10毫升),应给病人注射多少毫升?
□0.4毫升
□0.6毫升
□0.8毫升
□1.2毫升
18、填空:
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米,时间
分钟;消毒物品时在 厘米距离下照射
分种,从灯亮
分钟后开始计时,灯管使用期限不能超过
小时。
19、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
、、、(填三种即可),此类抗生素的主要毒副作用是(多选)
□胃肠道症状
□肾脏毒性
□肝脏损害
□第八对颅神经损害 20、病室要保持安静消灭噪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四轻”,即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即没有心理疾病。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自身压力:
灰色心理: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焦虑烦燥等不良心理状态,原因是工作的快节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心理开始出现偏差。
抑郁症:抑郁症是造成全球精神疾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固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抑郁症日益增多。
情绪饥饿::情绪饥饿与否与人的生活状况有很大关系。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油盐操劳,思想有所寄托,不致缺少情绪体验。情绪饥饿常产生在生活富足、闲散舒适、无所追求的人群之中,他们长期无所事事,精神毫无寄托,缺乏亲情安慰,常处于情绪起伏的不健康状态,久之则心情抑郁,疾病缠身。
信息膨胀: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使人精神负担加重,心理障碍加大。对现代信息如果的接受,超过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就容易造成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发生现代信息膨胀综合征。
解决思路:
造成人们心理失衡有许多原因,社会变迁过快、生活方式日益更新、生活观念的更新、家庭观念淡薄等,都会使人们走进失落的世界。
方法:
1、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
2、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人的生命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是人类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
3、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5、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
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好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心灵的撼动;
6、多参加公益活动,为子孙后代造福。最好是有一门爱好,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保持心情宁静。
7、人在一个过于安逸的环境里反而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亦可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8、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失成败。这样可减少心理失衡。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本次例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是:关于心理健康管理。相关文件将发给大家,要求全体人员在例会前准备一份书面感想稿,重点就心理健康的认识、自身压力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沟通交流。
心理健康有关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达到完美状态,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我国学者经过研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下列八项内容。
一、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二、情绪健康。①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②情绪健康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一定的事物能引起与之相应的情绪变化。
三、意志健全。意志是事业成功的阶梯。意志健全与否也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意志健全表现在:①意志的自觉性。人的意志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②意志的果断性。具有意志果断性的人,能当机立断决定问题,采取行动。③意志的坚定性。④意志的自制力。在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是指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表现在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即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
五、人际关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对人的心身健康起很大作用。人际关系协调,达到了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满意感,情绪安定,有益于心身健康。
六、行为反应适度。行为反应适度,指对刺激有相应的反应,不过敏,不迟钝。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
七、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标准。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活动特点与其年龄的心理特征是基本符合的,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特点明显偏离自己所属的年龄,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例如,少年老成,青年老气横秋,老年人天真活泼,这是不符合年龄特点的,应该看成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八、“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相符。
心理减压20法
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有人总是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损害着健康。那么,怎样才能舒缓压力呢?据研究,下列二十种心理调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
一、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二、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而沉默则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件惬意的事。
三、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如果你懂得弹钢琴、吉它或其他乐器,不妨以此来对付心绪不宁。
四、阅读书报可说是最简单、消费最低的轻松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五、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因而继续正常地工作。
六、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也是减轻体内压力的一种方法。
七、与人为善,千万别怀恨在心。“百年之后”会变得荒唐的忿恨存在自己心理,付出的利
息是紧张情绪。
八、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错。
九、学会一定程度的放松,对工作统筹安排,从而能劳逸结合,自在生活。
十、学会躲避一些不必要、纷繁复杂的活动,从一些人为制造的杂乱和疲劳中摆脱出来。
十一、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某些人说:“不”。
十二、夜深人静时,让自己的心彻底静下来,不加掩饰,悄悄地讲一些只给自己听的话,然后酣然入梦。
十三、放慢生活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
十四、超然洒脱面对人生。想得开没有精神负担,放得下没有心理压力,淡泊为怀,知
足常乐。
十五、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去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去纠缠,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佯作不懂,对危害自身的问题假装不知,以聪明的“糊涂”舒缓压力。
十六、遇事是否沉着,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十七、不妨给久未联系的亲友写封信,不仅可吐露一下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让对方在收信时得到意外的惊喜。
十八、当你无力改变现状时,你应学会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请独自对困扰你的问题进
行分析,然后找出一个最适应的解决方法。
十九、一旦烦燥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影象。
二十、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往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多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心理素质,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医院和患者的生命线, 手术室护理质量好坏与患者的健康及手术的成败息息相关[1]。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施主体, 需要克服工作节奏快、抢救任务重、工作时间长、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环境封闭和手术间气味特殊等困难。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及高新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 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而且还需要掌握心理、教育、伦理、哲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 并应具备抗压、排忧等良好的心理素质[2]。如何通过可调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术室护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是手术室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体验进行分析,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并提出强化管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手术室3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性28人, 男性5人, 年龄20~46岁, 护龄1~26年。其中护士11名, 护师10名, 主管护师12名。分析护士在此期间31台次手术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1.2 调查方法
(1) 回顾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发生的31台次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病历、手术和麻醉等方面的资料, 参照《医疗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手术室护理相关操作流程、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 分析导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2) 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2]测评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量表共设90个项目, 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健康水平按得分高低分为5个等级, 分数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3]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压力测评, 量表由35个项目组成, 概括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及管理和人际5个因子。压力按得分高低分为4个等级, 得分越高, 表明压力程度越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人为性原因所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构成比统计;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关联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构成情况
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第一原因为统计目标, 各项原因构成比见表1。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情况
33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评价总分为 (83.45±35.47) 分, 中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评价总分为 (129.96±38.76) 分[4], 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情况
33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各因子平均得分:护理专业及工作 (2.77±0.77) 分, 时间分配及工作量 (2.54±0.76) 分, 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 (2.13±0.84) 分, 患者护理 (2.54±0.73) 分, 管理及人际 (2.09±0.63) 分。按护龄、职称将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 各层次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比较情况见表2。
分
与其他护龄护士相比, a P<0.05;与其他职称护士护士相比, b P<0.05。
2.4 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压力源相关性分析
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整体压力呈正相关, 其中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4个方面相关性明显 (P<0.05) , 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相关性不大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 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与工作时间分配和工作量多少、工作环境和需掌握使用的仪器设备、患者护理效果、科室管理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关性大 (P<0.05) , 而引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归因于上诉5个压力源因子。说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心理素质与手术室风险密切相关,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心理素质高低可影响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决定手术是否能够顺利完成。除此之外, 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情况还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 以中年资的护师压力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年资的护师经历丰富, 事业处于上升期, 多为科室主要骨干力量。
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 转变服务理念, 进行自我调控
现代医学模式已成为发展必然, 护理人员应摒弃过去被动服务、单纯技术操作观念, 转变为主动服务, 能够对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3,4]。管理层可运用价值或情感激励法鼓励护士相信自己, 促使其提升自我价值。
3.2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沉重的手术任务, 还要面临知识、技术及仪器等更新和医护纠纷。工作压力这把双刃剑, 适度则激励员工提高业绩, 过度则可引起不良身心反应, 导致身体、心理和行为等异常[5]。医院应依法制定相应职业防护措施, 优化工作环境和设备配置, 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 注重思想交流, 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 减轻其心理负担, 营造美好、和谐的人文环境。
3.3 合理安排人力, 实行弹性工作制
手术室护理人员多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若不及时疏导和调适, 可能引发诸多负面影响。手术室管理人员应根据预计工作量,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计划性分配, 实行分组轮替制和当班、待命补足制, 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缓解工作压力。
3.4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整体素质
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与医生配合完成手术的能力, 还应具备应变能力、病情评估能力、边缘学科知识和沟通技巧。手术室可以通过建立技术能力考核体系, 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专项培训, 新仪器模拟演练, 开展学术交流, 个体化培养年轻护士的业务技术和应急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保障手术安全。
3.5 培养良好的心态
通过医院整体讲座、科内讨论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补修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 传授正确的人际关系模式, 排除不良情绪干扰, 强调医护和护患沟通, 保持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1]樊立秀.关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6) :205-206.
[2]尚莉, 李燕, 李健, 等.工作压力对不同性别职业人群身心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12) :1519-1521.
[3]赵体玉, 李秀云, 张亮, 等.我院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与工作压力相关性[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 (12) :26-28.
[4]李靖, 徐华丽.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和压力的调查及对策[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9 (3) :1-3.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
当代医疗环境下,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着极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长期下去,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从而影响整个医疗体系的高效运转,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也因此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
从概念上讲,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结合,真正体现了三级预防。全面健康管理是由健康管理师利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中医学、心理学、营养学、保健学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和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等方式,使被管理者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以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主要是基于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临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社会现状,比如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偏见,重医轻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在人员不足、待遇较差、地位较低的不利条件下,超负荷地工作,却没有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加之诸如评定职称的不合理、报酬分配不公平等因素,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应得的回报,体验不到价值实现的自我满足感,由此必然产生心理失衡、身心疲惫。再比如近年来,根据卫生部门对全国百所医院的抽查显示,护士编制达标率不足10%,可见缺编问题十分普遍而严重。护理队伍人员不足,直接导致护士劳动强度增加、生活紧张、精神压抑等情况发生,大大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就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由此可见,广大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健康管理系统,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从而实现临床护理人员的一些基本的健康保障。
二、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前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应用较为普遍的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健康档案管理、保健计划制定和预防干预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医院在职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健康状况的全面记录,具体包括: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概况、体检检查档案、门诊档案、住院档案、专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跟踪、专病管理等。其中的门诊档案、住院档案可以录入也可以借助现有扫描仪进行扫描存档,而体检档案考虑到录入工作量大可以采用导入、录入及扫描三种方式,对导入进来的体检档案可以进行群体的体检疾病分析,对于个人的历次体检检查项目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保健计划制定是指根据健康档案的内容和一些实时的问卷调查、健康咨询等得到的专业健康评估而制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个人保健方案。保健计划包括针对某种疾病的疾病的概述、诊断、治疗措施、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预防及相关的科普知识、现阶段应如何进行保健(可以从饮食安排、体力活动及锻炼、及一些不良行为需要进行怎样改变等给出一系列的相关的建议)。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精制完美的健康保健的计划书。这份完整的健康保健计划书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保健对象,或打印出来快递给保健对象。对这两种操作都应当做相应的记录,备案以备查询。
预防干预管理则主要是基于临床护理人员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而给出具体的预防方案,这种预防方案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比如有些护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较差,经常受到各种辐射和有害气体、液体的影响,有的工作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护士们常年处于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由此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医院对此会作出一系列改善和预防的措施。
三、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整个健康管理系统的执行力问题,而医院领导往往是健康管理的组织者或决策者,所以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多地应该从医院领导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领导需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护士的医疗保健。在奖金分配、职称评定上给予护理人员和医生平等的待遇,要宣传、奖励、表彰优秀护士,使护土们对自己职业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效率。其次,加大医院设备投资,力争保证护士工作环境宽敞明亮、干净舒适,以医院综合手术室为例,在保证手术室无菌条件下,也要考虑护士们在层流设施良好、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的手术间里工作。另外,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促进护士们对内对外的交流,从而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护理管理者应多为护土们提供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系的机会,比如旅游、会餐、联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必将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缓解护士们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要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医院和患者尊重,增强自信心。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并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在空闲时间应该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瑛,胡阳琼,刘燕,熊钰,宾捷,刘文卓. 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J]. 护理学杂志,2013,03:42-44.
[2]黎雪梅. 四川省NJ市二甲及以上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调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
[3]万长秀,周凤,范德兰. 临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实施现状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04,13:74-76.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推荐阅读:
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探究07-09
护理人员工资10-27
护理人员工资评定06-09
聘用护理人员资质06-15
科室护理人员简介07-20
护理人员应对措施09-17
护理人员培训09-20
护理人员岗前教育制度09-18
护理人员手卫生制度09-21
各级护理人员资质要求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