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职业暴露试题(精选6篇)
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 1. 职业暴露的概念及分类
职业暴露一般指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意外,真空采血管接触到感染性病原体,如针头刺破、锐器割伤,粘膜、皮肤接触等,特别是皮肤有裂口、擦伤,皮肤及大面积长时间与感染性病原体接触,和一些不良习惯、环境污染等。
2. 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2. 1 针头刺伤: 采血护士从拔下护针帽、静脉穿刺、拔出针头、留样、粘贴条码、血袋频繁传递,热合时无意被针刺伤;采集血液样本时针头不慎掉在腿上或脚上;采血针头放置不规范(竖放在桌面上)导致意外刺伤,80% 的护士有被针刺伤的经历。
2. 2 血液接触(皮肤、粘膜接触): 采血者静脉穿刺不当,血液顺针头斜面溅出到采血者身上;采血过程中,止血钳松夹造成血液外溢;采血结束后,针眼按压不当或棉球过小,血液外流;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留取血液标本时不慎溅出;血液标本歪倒放置或送检过程中翻倒溅出;因热合调试,操作不当,被热合的血袋小辫渗漏血液;在处理医疗废物或感染性废物时的皮肤接触。都会不同程度的污染护士的手,当采血护士的手部有皮肤破时,有被带有HBV、HCV、HIV 的血液感染的可能。
2. 3 不良习惯: 采血护士进行整理帽子、口罩、头发、挠痒、揉眼睛动作;采血过程中打电话、喝水、理头发等造成相应的污染。
2. 4 环境污染: 如被用于消毒用的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的伤害;紫外线、空气消毒机造成的皮肤伤害;地面、桌面、工作服等被泄漏血液污染或被献血者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等。3. 职业暴露的防护
3. 1 建立建全制度: 建立与职业暴露有关的站内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工作制度等,最大限度地杀灭工作中的感染性病原体、减少病原体与工作人员的接触机会。
3. 2 重视防护职业风险: 提高职业防护的认识,开展宣传教育: 采血岗位是感染医源性疾病的高危岗位,采血护士要熟悉血源性感染及预防知识,充分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同时又要消除采血人员的恐惧心理,正确对待职业暴露,要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理念。对新上岗的采血人员先进行业务和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将普通性防护原则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3. 3 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 提供主动和被动免疫: 每年对采血护士(包括新进人员)进行 HBsAg、抗 - HCV、抗 - HIV、TP 的检测,检测的血浆(清)样本应长期保存,同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员工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3. 4 严格消毒: 有效的消毒不仅可以满足安全采供血的要求,而且对 工作人员的防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工作环境消毒根据不同空间分别采用臭
氧或紫外线等消毒设备进行消毒;物体表面用 100mg/L 含氯消毒剂或 0.2%过氧乙酸的擦拭,每个工作日消毒 2 次。
3. 5 采血过程中的防护: 3. 5. 1 正确穿着防护服: 防护服最好为上下分体、吸水性强,有一定的厚度,以防血液浸透伤及身体。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
3. 5. 2 戴合适的手套: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建议采血人员戴手套,这样可减少 20% - 80% 的污染,它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及被针头意外刺伤。3. 5. 3 血液采集足量时: 拔针后应先留取样本,立即将针头热合剪下,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容器要贴有标签,采完后按规定处理,采血时一次只能采一个,不能两个同时采集,同时拔针,针头不要竖立在桌面上,严禁给拔出的针头戴护套,以免针头刺伤。
3. 5. 4 洗手、擦手: 有效的洗手可以大大降低手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在采血后打电话、喝水、理头发,揉眼睛前必须采用卫生洗手法,提高采血护士洗手的频率和合格率。3. 5. 5 血迹的处理: 渗漏的血迹或废液按 WHD 消毒规定先消毒再处理。步骤如下: 戴手套→用吸水性强的毛巾、纸巾吸干血迹→用高浓度的消毒剂擦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时间→废弃物连同手套统一焚烧,当采血者手上沾有血迹时,立即用泡在消毒液中的小毛巾擦手。
1 血站职业暴露原因
1.1 被采血针头刺伤
采血人员在为无偿献血者采血时, 献血人员较多时, 采血场所拥挤, 秩序混乱, 采血针头放置位置不规范或因采血热合频繁传递, 采血针头被无意碰触;采小样用的注射器针头不慎掉在脚或腿上等均可导致被采血针头刺伤。检验人员在针刺献血者手指采血样进行血型初筛, HBs Ag初筛、血比重检验时, 由于献血者惧怕躲闪, 不慎将采血针头扎入自己手上, 被刺伤。
1.2 锐器切割伤
血站工作人员主要是检验人员在整理血样和试验过程中被锐器切割, 如在剪辫管标本时, 被剪刀割伤。
1.3 皮肤黏膜接触
是指血站工作人员在采血、分离、制备、检验、发放过程中, 皮肤黏膜与感染物质的接触。
1.3.1 静脉穿刺操作不当, 血液顺针头斜面喷溅而出, 洒在采血者脸上、身上、眼睛里。
1.3.2 采血结束, 拔针时常带有血丝, 针眼按压不当或棉球过小, 使采血者手上接触到血液。
1.3.3 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留取血标本时, 血标本试管放置位置歪倒或打破, 使血液外溅, 喷洒在工作人员身上。
1.3.4 因热合机操作不当, 被热合的血袋小辫渗、漏血、热合不成功血液的喷溅等。
1.3.5 离心过程中血袋或血液标本破损使血液污染等。
1.4 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采血车外出采血时, 所带物资有限, 采血物品、台面一旦被大量血液污染只能用水、消毒剂擦洗而不能彻底清洗消毒。由于一些正在等待献血的献血者和一些正在献血的献血者不能立即停止献血, 消毒时间也不能按规定执行, 不能彻底杀灭细菌、病毒, 当采血人员再次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时, 皮肤极有可能被残留的细菌病毒感染。
2 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
2.1 制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建立实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控制程序》, 完善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登记、监控和报告工作等, 建立和实施《清洁和消毒控制程序》。
2.2 增强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应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及生物安全方面的相关培训, 强化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
2.3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中,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杜绝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2.3.1 应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 教育工作人员把每一个针头都视为HIV病毒感染来对待, 提高对锐器伤害的警觉性。
2.3.2 添置防刺破、防渗透的针头收集盒, 及时将带有血液的针头放入针头收集盒内, 统一回收, 集中焚烧处理, 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
2.3.3静脉穿刺时, 注意角度, 不要直接对血管进针, 要使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肤后再进入血管, 在采血过程中, 如血流过于缓慢并经处理无效疑有凝血时, 应及时拔针, 拔针时动作要快, 以免血滴带出。
2.3.4 采血后血袋应放置在规定位置, 针头摆放整齐并朝向同一方向, 这样可提示采血人员工作时手、肘不要横跨危险区。
2.3.5 血液留样时试管应放置于试管架中, 检查试管有无裂缝, 针头斜面贴于管壁将血液缓缓注入试管中。
2.3.6 热合机调试于220V电压, 时限调置最佳状态。
2.4 提供必须的防护工具
血站应提供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 保护易感人群切断病原体与操作人员接触的机会, 工作人员工作时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具。实验室操作人员在离心时, 应采用有帽的试管, 揭开试管帽时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污物处理人员在工作后清理污物时应戴厚乳胶手套等。每次工作结束后都彻底洗手。戴手套虽然不能防止针刺伤, 但可以减少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在每个工作场所应配备急救箱, 使职业暴露者在最快时间内处理伤口。
2.5 消毒
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都应进行相应的消毒, 有效的消毒不仅可以满足安全采供血的要求, 而且对工作人员的防护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6 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
每年对员工 (包括新进人员) 进行一次HBs Ag、抗-HCV、抗-HIV、TP的检测。同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员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各地采供血机构创新招募策略,转变献血模式,以方便为主旨的采血车等流动采血点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由此导致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机率随之增大,为确保外采人员的职业安全,加强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最大限度降低职业风险因素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防护对策。
1 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献血者血液是外采人员接触最多的生物因素之一,初次献血者约占献血总人数近五成,在无偿献血人数中确认HIV感染例数每年都有,如不规范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伤害,还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
1.1 采血点工作场所工作前后的清洁、空气、器械及献血者采血前肘部皮肤消毒,都离不开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长期接触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的可诱发细胞突变,导致癌症和胎儿畸形。其它如检测血红蛋白用的硫酸铜等虽剂量不大,日常频繁接触产生蓄积作用,对身体也会造成影响。
1.2 利器伤是外采人员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职业暴露因素,尤其是采血时或初筛采样时献血者对针刺的恐惧本能地躲闪而误伤。我站医护人员平均每人经历1-3人意外针刺伤害。操作中不慎被针头刺伤,除可能导致伤口感染,还有可能感染乙肝、丙肝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潜在危险。针刺伤感染血液性疾病性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vl,感染血液性疾病的概率为HBV为3-6%,HCV3-10% ,HIV0.2—0.5%。针刺伤后医护人员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担心感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遭受歧视甚至失业,造成心里紧张,工作压力正增加,加大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心理伤害后会出现的恶性循环。
1.3 流动采血车上空间狭窄,各种仪器如气层流机、热合机、毁形机等运行过程不但产生噪声,其电离辐射有可能造成外采人员集体损伤,如:头晕、头疼、白细胞减少、放射病、怀孕时胎儿畸形等。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
1.4 颈椎腰椎损伤、负重伤及其他伤害。外采人员尤其是采血护士连续采血时,经常要颈椎前屈15-20°,连续坐姿6小时以上,易发生颈椎腰椎病;每日搬用重物等引起脊椎、关节伤的屡见不鲜。超负荷的工作、用餐时间不规律使胃部症状明显增多。这些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
1.5 社会心理及其他因素导致危害。外采这种特殊行业的心理危害主要源自精神压力、工作高度紧张,几乎全年无休,生活缺乏规律,工作的沟通交流中,时而不配合或不礼貌的人,尤其是血液紧张而施行互助献血的家庭献血者,常有情绪起落或危险。
2 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的防护
综上所述,加强血站外采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势在必行。有针对地对外采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是减少职业暴露危险损害的重要措施。
2.1 加强防护树立标准的感染管理理念。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所有患者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危险性,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遵照预防HIV感染的防护措施应采用标准防护原则,对所有的血液级物品均视为传染性病原物质,受血液污染的棉球、纱布、棉签、血型纸片等均按感染废物收集安全处理。操作中工作人员应自觉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养成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并进行明显的标示。
2.2 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 在采血、清洗消毒医疗器械及处理医疗废弃物操作中,规范操作行为是确保医护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污染針头是防治针刺伤关键之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集中,避免发生针刺伤的高危险动作,例如将针头的锐利面对着自己或他人、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将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和直接传递锐利器物等。针头使用后,不要留在操作台上 ,应将锐利针头、针帽等放入专用利器收集桶,与其它医疗废物分开放置,并进行集中消毒、毁形,按规定统一处理。
2.3 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遇针头刺伤或献血者血液溅污即刻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不少于5分钟,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大量流动水清洗,再用75%酒精或2%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如疑似HIV感染的血液,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与当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对可能感染的相关病毒种类及暴露级别进行评估,与伤后4H内最迟不超过24H实施药物干预,即使超过也应预防性用药,并在伤后6周、12周、6个月分别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职业危害者疾病诊疗情况进行追踪,同时,加强职业危害后的心理咨询,有效降低外采人员因职业暴露导致的心理伤害。
2.4 建立职业暴露危险损害上报制度。建立暴露危险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损伤登记表。将针刺伤的深度、接触血液量、刺伤锐器物的种类,血液中病毒的存在和浓度等相关因素应如实填写,并请有关专家评估伤情并指导处理。
2.5 定期对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定期对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接种乙肝疫苗,对预防外采受损和乙肝起到积极的防护作用。建议HbsAg阴性的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最好于受伤后48h内及时接收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及接种疫苗。关于艾滋病预防感染,对发生针刺伤意外的高危人员服用药物。以降低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机会,是否应用药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丙肝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2.6 加强心理性危害的防护。血站管理者在安排工作和人员配置时,应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增加人员配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紧张和心理压力,实行科学的轮班制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医护人员也应注意调整情绪,减少影响不良心理因素,放松心情,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
站)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演讲稿 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呼吸着草地上散发的清晰空气,凝望着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不知不觉,我在血站已经度过了五个春秋,于很多前辈相比,我依然是个新人。在近期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中,我结合了他人和自身的实际工作,获得很深的心得体会。血站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而我来自血站的供血服务科,作为临床与血站枢纽的供血科,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这里,我的主题是“心连心”。在大力弘扬卫生职业精神的讨论中,根据血站与临床及病患之间 的关系,我个人将该精神总结为“仁、和、精、拓”四点。此次学习讨论中,我更是不忘深化卫生系统的“三好一满意”,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以下,我将自己理解的的四点卫生职业精神分层进行陈述。“仁”,即仁心,在我单位,或多或少都接触着不同的病患家属,这些家属为了自己的亲人到处奔波,他们焦虑、紧张、彷徨、愤怒甚至不知所措的的心情,带动着所有人的心。记得,有次我值班,一位病人家属要rh阴性稀有血液,而我库里除了一袋其他医院已预订的,无其他新鲜的稀有阴性血液,并建议她用冰冻的。但病人情况比较紧急,要冰冻的时间来不及,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是积极的联系血液,这时,我主动向已预订的医院协商,在不影响其使用的前提下,终于将这袋血液调剂给了这位紧急患者使用。相信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不论是任何在此岗位上的同事们,都会像我这样做,用我们的的医德,用我们的真情,用我们的仁心,将病患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尽己所能的帮助病患早日康复。
“和“,即和谐,在一个大的环境里,只有一个和谐的景象才能推动各种事业的发展,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更深的交流,才能营造更美好的未来。在我科室里,同事们工作都很井井有条,就算在忙碌的时候,”大嗓门“也是我们科和谐的象征:”,有人来取血啦,你先发一下,我走不开。“”好的,我马上就来。““有洗涤下来了在电梯里,麻烦你接受一下。”“,有没有时间帮我打印一下血液标签,我一个忙不过来了。”“好的,来啦。”这些都是在忙碌的时候发出的“大嗓门“,因为我科室冰箱冰柜太多,机器声音大,渐渐的大家都成和谐的“大嗓门”了。当然了,也就是在这些“大嗓门”的带动下,大家干得更起劲,效率也更好更快。和谐,成就了可持续发展之美;和谐,促成人性之美;和谐,造就了美妙的生命。就让我们用爱、用心去构造这和谐的世界。
“精”,即精益求精,在我科室,各种电脑出入库,都严格要求要精确,避免出错,仔细核对。在我们的标准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中,仔细核对医院预约的血液数量、品种、两联取血单,及电脑出库单都是否一致,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避免不必要的差错。以及血液的各种成分,在贮存时,严格定时检查冰箱温度,监控贮血冰箱的安全状态,在取血,存放血,送血的各个环节中严格将血液保持在“冷链”的状态下。从而才能保证血液质量,才能保证病人在用血时的血液安全,才能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此时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有一颗“精准”之心,时刻将病患放在首位,在严以律己的同时保护用血患者的安全。“拓”,即拓展创新,如果说昨天是奋斗,那么今天的我们就不能仅满足停留于现状,而应跟随着时代改革的呼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李大钊先生曾说过:“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生活,时时开拓生活。”只有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在我行业,时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严厉遵守行业纪律,不断进步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在现今社会,病种越来越多,而我们应该时刻学习着,解放思想,不断发展开拓我行业的新动力,让我们带着一颗勇于前进的“拓展”之心,争取让病患早日脱离病魔,走向健康。
在医疗服务行业里,我认为坚持以上四点,就能够做到与病患心连心,与同事心连心,与社会群众心连心。在大力弘扬卫生职业精神的同时,我亦不忘监督自己遵从“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及群众满意。积极将“三好一满意”精神融入到思想和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兼顾,通过优质服务,尽可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
立足自己的岗位,仍要坚持爱岗敬业。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我们时刻把南
教研室护理
课程名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教师姓名 教师职称
教案 学科
基础 护理
课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讲授法、启发、指导、提问
授课时数
教具
多媒体、视频
授课对象
护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因素针刺伤
2、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3、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4、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能力目标: 掌握职业暴露主要因素及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情感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使护士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使护士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教学重点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及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任务
二、指导教学―――学习新知
三、任务实施―――激发想象
四、课堂练习―――引导探究
五、任务小结―――拓展升华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调节课堂气氛调动护士学习积极性,共同讨论调节课堂气氛 〖导入任务〗(5分钟)
1、提问学习的护士工作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
导入央视关于艾滋病职业暴露视频,引导护士进入学习〖知识学习〗(30分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二、引入学习目标
1、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2、熟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重点)
3、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难点)
4、掌握职业暴露防护措施(重点)
职业暴露主要表现为血源性传播病原体,其主要因素为针刺伤 职业暴露的特点
针刺伤暴露的主要原因
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外科手术缝合等过程中违规操作。
通过相关视频警示教育护士预防职业暴露的重要性,从而提醒大家: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教师引出
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多媒体演示
展示各种针刺伤暴露的图片,引起大家共鸣 归纳:
针刺伤暴露的主要原因 启发引导:
护士找出自己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提高课堂的凝聚力
准备静心上课
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护士间可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分析针刺伤暴露的主要原因,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发现新的原因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职业暴露后处理步骤 局部紧急处理 报告与记录 暴露后预防 暴露后随访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管理控制预防 行为管理控制预防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处置废弃物
引入我科因通过品管圈成立后,通过规范处理锐器后,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下降。学习总结(3分钟)护士如果做到:
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4、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 作业布置与拓展(2分钟)
简述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提问护士最常见血源性传播病原体HBV职业暴露后预防? 安排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
违规处理锐器及正确处理锐器的操作,让护士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
反映护士对职业暴露认知程度
一、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和按照血液、体液隔离要求加强防护,防止因违规操作或防护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工作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按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三、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采取处理措施,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尽快安排职工接受紧急处理。
四、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并签名,科主任或护士长进行确认,并在登记表上确认签名,随后上报护理部。
五、护理部接到报告后上报院感小组,进行血清学评价和预防,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或加强培训,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意外还是违规操作。
六、院感小组对暴露人员及时实施血清学检查和预防性用药指导,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并提供咨询,给予随访和保密。
七、上报登记资料统一由护理部保存。
八、院感小组每年将本院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
【血站职业暴露试题】推荐阅读:
血站操作流程06-07
血站题库06-08
血站新进员工培训09-28
职业暴露紧急预案05-26
职业暴露报告制度09-24
血站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11-10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演练10-18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07-2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09-1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