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精选6篇)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篇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经历了90年的沧桑。从抗日到内战,从建国到大跃进及至文化大革命。在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十二五。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物质文明在不断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离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具备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凝聚力,九十年来仍然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蓬勃的朝气,这与我党善于总结、吸取经验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篇2

虽然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但是它仍然存在许多重大的缺陷。第一, 命令经济的一些重要遗产仍然有待消除。例如, 在农民只拥有有限产权的土地承包制下, 土地产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国有经济的过大份额和国有企业在一些重要行业仍然占有垄断地位, 妨碍市场的平等竞争, 抑制民间创新能力的发挥;第二, 要素市场的形成严重滞后, 大部分要素价格仍然由行政机关规定, 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第三, 各级行政机关拥有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力, 对于市场活动的干预所在多有;第四, 虽然中共中央在1997年以后再次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等要求, 但政治改革的滞后, 法治建设缓慢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这使迅速发展的市场失去了其他制度的支撑, 难于有效地运行并引致种种社会问题。

把以上缺陷集中到一点, 就是国家和国有部门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过多、过重的角色。经济体制的双重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头冒尖”的社会状况, 并且还存在着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于是, 近年来就一直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 例如, 当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放开, 商品市场寻租的可能性大幅缩减时, 腐败被抑制, 大众满意的声音占有支配地位。又如, 当世纪之交包括大量“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实现“放小”改制, 促成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大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时, 虽然出现了某些局部性的不公正行为, 满意的声音仍然占压倒优势。

反之, 当进一步的改革受到了阻碍, 比如说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停顿不前, 或者改革遭到扭曲, 比如说推行了所谓“斯托雷平式”的权贵私有化时, 就会造成腐败活动猖獗, 贫富差别过分扩大的态势, 引起大众的不满。

中国改革从一开始, 就采取了一种不是整体变革, 而是在维持原有主体经济不做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 在国有经济以外推进的增量改革战略。这种做法能够较好地保持经济在改革过程中的稳定增长, 但也带来了双重体制并存, 行政权力干预交易活动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而在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时,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又有不同的理解。相当多的人把东亚国家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态。因此, 中国在世纪之交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系, 就带有浓厚的政府强力干预经济活动的重商主义色彩。正像布坎南 (J.Buchanan) 等主编的《关于寻租社会的理论》中所指出, 重商主义社会乃是一个腐败的寻租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腐败行为必然出现在有寻租条件的每一个角落。于是, 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 我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向哪里去”的选择问题, 或者是确立宪政, 限制行政权力, 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 或者是沿着重商主义的道路, 走向权贵资本主义 (或称“官僚资本主义”、“官家资本主义”) 的穷途。在这种情势下, 坚持建立市场经济改革大方向的人们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而某些能够从寻租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法治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以免自己的寻租和设租权力遭到削弱;甚至假借“改革”、“宏观调控”等名义扩大权力的干预, 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空间, 使自己能够攫取更多的财富。

除了国有部门的改革推进乏力之外, 21世纪之初还出现了各级政府利用自己对土地、信贷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 大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者利用对工程立项、市场准入、资金投放等权力徇私舞弊。所有这些, 都使能够接近权力的贪官污吏、“红顶商人”获得暴利。

改革的挑战

以上这类“改革”引起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这就是:靠资源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 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内外经济失衡加剧, 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另外, 寻租基础扩大, 腐败蔓延和贫富分化过大导致大众强烈不满, 威胁社会安定。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在宏观经济上造成的不良后果, 首先表现为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这些年来中国的投资率不断攀升, 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50%, 大大高于多数国家20%左右的水平。即使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战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时期, 其投资率也远没有达到中国目前的水平。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峰值也从未超过GDP的34%。在我国投资率畸高的同时, 居民消费的比重却已下降到GDP的35%以下, 仅为一般国家的一半左右。这种状况在近期内会造成最终消费不足, 劳动者生活提高缓慢,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从中长期看, 投资效率下降, 银行体系中潜在不良资产增加,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等等, 蕴藏着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 上述体制缺陷在社会政治层面导致的消极后果。

由于寻租规模的扩大, 腐败活动日益猖獗。根据1989年来若干学者的独立研究, 我国租金总数占GDP的比率高达20%~30%, 年绝对额高达4~5万亿元。巨额的租金总量, 自然会对我国社会中贫富分化加剧和基尼系数的居高不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1995年, 当时在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工作的李强教授发表了他们的抽样调查, 表明1994年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3的高水平, 超过了国际上0.40的警戒线。接着, 社科院经济所的赵人伟、李实教授也发表了类似的报告。他们的这些研究非常有意义, 可惜当时只在学界引起了一些反响, 而没有引起高层领导的注意 (只是到了2000年的时候, 国家统计局才第一次公布了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 , 自然也就没有认真地研究问题到底是从何而来并提出对应措施。世界银行《2006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在列出的127个国家中, 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 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 后者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 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以上事实说明,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弊病和偏差, 从根本上说, 是源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 权力不但顽固地不肯退出市场, 反而强化对市场自由交换的压制和控制, 造成了普遍的腐败寻租活动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扩大成就和克服缺陷的道路, 在于推进改革, 建设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宣传说, 赞成市场取向改革的人们主张扩大贫富差距, 而市场化改革也正是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我国收入差距过大, 正是一批主张改革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并逐渐引起了社会注意的。问题的焦点在于, 中国社会中的贫富分化加剧的原因何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着力点又应当在哪里。旧路线的捍卫者断言, 这是由市场取向改革造成的, 因此, 他们主张把矛头对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勤于劳动、善于经营而取得中等和中等以上收入的人们, 以便拉平他们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主张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的人们则认为, 目前中国社会中贫富差距不正常拉大的主要原因是机会不平等, 也就是由于各级政府机关有过大的支配资源的权力, 能够接近这种权力的人就可能凭借这种权力靠寻租活动暴富。根据这种分析, 缩小贫富差距的着力点应当是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 挖掉寻租活动的基础, 坚决打击“权力搅买卖”的腐败行为。

当然, 在市场经济机会平等的情况下, 由于人们的能力有大小, 也会产生收入的不平等。特别是我国目前传统低效农业和现代先进工商业二元经济并存, 这种差距就会比一元经济中更大。对于这种结果不平等, 也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补救。但最重要的补救办法, 应当是由政府负起责任来, 建立起能够保证低收入阶层基本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原来那套只覆盖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来就很不完善。像公费医疗体系, 只覆盖国营企业和党政机关, 支出主要用在城市居民, 普通工人、特别是农民却缺医少药。改革开放以后, 这一套体系完全无法运转了。因此, 1993年的改革方案里对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框架性的设计。回过头去看, 这一设计是基本正确和大体可行的。如果能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完全有可能为我国居民编织一个能够有效运转的安全网。可是14年过去了, 由于某些主管机关出于自身的工作方便和部门利益的考虑, 采取消极的态度, 使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方案由于其中一个“老大难”问题, 即国有企业老职工“空账户”的补偿问题未获解决而不能实现。

总之, 正确的收入分配政策只能是中共“十六大”所说, “取缔非法收入”,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劫富济贫”, 只能退回到曾经造成千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的“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去。

让历史照亮未来

3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才是顺乎潮流、合乎民心的光明之途。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应当在以下方面积极推进:

首先, 要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近30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正是那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出的丰硕果实。

为了保证思想解放运动取得成功, 需要营造自由和务实的讨论氛围, 提倡具有不同观点的人们理性思考, 相互切磋, 良性互动。市场经济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

其次, 在经济改革的实际推进上, 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实现尚未完成的产权制度改革。例如, 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土地产权问题没有解决, 农民的土地、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也使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遇到困难, 需要加以解决。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完成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当世纪之交国有经济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应当进一步对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进行攻坚的时候, 改革的步调明显放缓。不但在股权结构上一股独大和竞争格局上一家独占的情况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 在某些领域中还出现了“国进民退”、“新国有化”等开倒车的现象。这种趋势必须扭转。“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必须贯彻。

加强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反垄断执法和资本市场的合规性监管。对于目前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仍然存在的大企业垄断的情况,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破除。在资本市场上, 被称为“政策市”、“寻租市”的顽疾并未得到根除。各类掌握权力和信息的权贵分子猖狂进行犯罪活动, 损害民间投资人的利益, 大发横财。因此, 必须端正思路, 摒弃行政干预市场的错误做法, 加强合规性监管, 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新社会保障体系。可是十几年过去了, 由于遇到了政府内部的重重阻碍, 这项极其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至今还没有建立, 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能落到实处。其建设进度必须加快。

根据过去30年的经验, 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症结在于政府自身。计划经济是由一个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直到人们的家庭生活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所控制和操持的。由于改革涉及到每一个政府官员的权力和利益, 要把这样的政府改造成为专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型政府, 就需要政府官员出以公心, 割舍那些与公仆身份不符的权力。政府改革的任务, 不仅是要减少和消除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行政干预, 使市场机制有可能发挥基础性作用;更艰巨的任务, 在于建设一个能够为市场机制提供支持的法治环境。没有这样一个制度平台, 就难以摆脱公权不彰、规则扭曲、秩序紊乱、官民关系紧张的状态, 难以使经济和社会生活进入和谐稳定的正轨。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篇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党成立90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过去的90年,是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壮丽史诗的90年,是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实现社会巨变并取得辉煌成就的90年。胸怀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之中,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全部历史之中。

一、攻坚与克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特别是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开创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崭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状况和特点,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其间,党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

党成立初期,就注重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问题,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推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使党遭受到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严重挫折。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党领导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深入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重大转变。在此期间,党内发生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造成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在绝境中奋起,经过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战胜千难万险胜利结束长征,推动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民族危机。能否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是对党的一个新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准确把握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转变。全国抗战爆发后,党积极推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紧紧依靠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辟和坚持了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广大敌后战场。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高超智慧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党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经受住考验,锻炼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当之无愧的坚强领导核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意愿和要求,提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并为之作出了最大努力。在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我们党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军事战略,有力地推进了战争的进程。经过3年多的解放战争,党领导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党领导人民在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兴起和面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选择三个重大历史关头,奋力打开新的局面。党在异常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逐渐走向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历史表明,中国革命的进程是极为艰难曲折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的支持,才会有胸怀、有意志、有能力、有智慧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必然会遇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伟大征程的。其间,党经历了两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复杂局面,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和军事威胁,党领导人民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开展社会民主改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在此基础上,党适时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党强调坚持在建国前夕提出的“两个务必”,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加强自身建,经受住了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的考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党的中心任务。面对全新的事业,能否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党的一个新的重大考验。党提出以苏为鉴,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倦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在探索中,也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党为纠正这些错误作出过积极努力,但这种努力没能阻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的积累和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万事开头难。这个时期,党带领人民建立新国家、新社会、新制度,探索新道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历史表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来党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三)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这个转折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解决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课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面拨乱反正基础上,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国际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人民,经受住了政治**的重大考验。党领导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团结带领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

90年来,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任何政党所不能比拟的。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党和人民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倍尝艰辛而愈加成熟。事非经过不知难。党领导人民在攻坚克难、顽强奋进中创造的辉煌业绩,是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90年党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个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一个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正是由于党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己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才会更加衷心地拥护和信赖党,自愿选择和接受党的领导,自觉跟着党去探索和奋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同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斗争、风雨同舟的经历、生死与共的考验中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二、主流与本质

90年来,围绕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奋斗、艰辛的探索和成功的自身建设。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反映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呼唤和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90年来,党领导人民干了“三件大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此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这“三件大事”和“三次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以党的成立为界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此之前,中国其他政治力量的努力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社会的沉沦,国家情况一天一天坏下去;在此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复兴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形成新的高潮。90年前,中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新中国;90年前,中国是一个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国家,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贡献,是任何政治力量所不能比拟的。这90年取得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寻找正确的道路。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人民苦难,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历史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和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救亡图存方案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不可回避的艰巨任务。

在党的探索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懈探索,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深入研究本国国情和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波澜壮阔创新实践的结果,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党的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

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必须有“特殊的政党”来领导。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根本前提。近代中国历史证明,不仅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与之相应的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方式及活动规则在中国也行不通。随着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如何建设一个不同于以往所有政党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旧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的环境中,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事实证明,中国的山沟沟里不仅能够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锻造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这一伟大工程,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任务,历史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坚强核心的目标,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继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从“伟大工程”到 “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性转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先后改旗易帜,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却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根本原因是党始终按照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了自身的先进性。

90年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伟大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面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深刻揭示了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90年不懈奋斗史,就是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党的90年理论探索史,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并创新理论的历史;党的90年自身建设史,就是在人民的支持下,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力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追求,展现了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谋福祉的博大胸怀,高高竖起了把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鲜艳旗帜。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三、启示与展望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向导。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休戚与共、共同走过的90年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也蕴含着十分丰富而又弥足珍贵的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和人民的开拓奋进才会始终有光辉旗帜的引领,真理的光芒才能转化成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领导人民不断开创通往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各国的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道路和模式。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汲取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就不可能实现。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就能够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90年党和人民血脉相连、患难与共;90年历史铸就辉煌、开启未来。当历史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过9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的来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解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篇4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的九十年,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从党建设的历史进程、从发展道路的反复探索、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从新世纪的严峻考验,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深刻启示。

这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找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成功地迈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沉着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战胜风险,顶住压力,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胜利地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辟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统一战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壮大国营经济,发展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成功解决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大飞跃。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再次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大飞跃。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先后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思想战略,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而在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也将不断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在新世纪新的征途上,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够找到适应新情况的新思路、新途径,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继续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实现、发展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经过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正是由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在新形势下,只有继续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准则,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地发展进步。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谋人民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地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搞改革、搞建设,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在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抗日时期,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来,我们党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逐步完成祖国领土的统一。面对我国政党林立,民族众多的情况看,我们党仍然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重要机制,团结人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篇5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从而为深入理解我国新时期各项政策,真正承担肩负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责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打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只是一个有着五十几名党员的小党,面对的是一个陷入苦难与屈辱深渊的旧中国。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多年、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大党,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一、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1.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为挽救民族危亡,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出现了许多献身民族进步的人民英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出路。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是近代中国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动荡、战乱不断的苦难深渊之中。

事实充分证明,在强大的帝国王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有一个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就是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无可辩驳的结论。

正当人们处于彷徨之际,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使他们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鲜明地确定了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深入各大工厂、煤矿、码头,组织和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罢工斗争。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直至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军阀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联合其他社会阶层,建立所有进步力量的联合战线。经过慎重考虑,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以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使得国民党重新恢复生气,中国共产党也迅速取得全国性影响。在两党合作的推动下,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国民革命军迅速击溃了军阀的军队,控制了长江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也日益高涨,并推动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1927年4月至7月,蒋介石等国民党内的反共首领相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大规模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的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反动的和守旧的势力联合起来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并得到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反动势力掌握着军队,占据着中心城市,对革命群众采取野蛮的屠杀政策。严酷的现实表明,要在一个像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须有新的思考,开辟新的道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八一”建军节由此而来)。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找到了如何在中国社会立足和发展的答案,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胜利的。正当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的时候,敌人的疯狂“围剿”,加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革命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国内外敌人曾断定中国共产党要彻底失败。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闻名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拨正了革命的航船。同年10月,中央红军首先胜利到达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奇迹般地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又加紧向华北扩张.而国民党政府则节节退让,这使得全国的抗日形势迅速高涨。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广泛联络各种可能参加抗日的力量,制订“逼蒋抗日”的方针,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前线,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当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的抵抗失利之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这样,在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之外,又形成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敌后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本侵略者逐渐将主要力量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和空前残酷的“扫荡”。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连的关系,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通过长期的消耗战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1945年8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和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以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国共两党签詈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当时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拒绝和平民主的要求,粗暴撕毁协定,公然发动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解放区军民实行坚决的自卫战争。至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适时地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从当年9月至次年1月,在五个月 2 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相继发起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在长江以北。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从这一天起,北平改称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被奴役、剥削、压迫的命运,结束了100多年来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就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们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2.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由此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任。

新中国诞生之初,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严峻的考验。当时,在国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仍在负隅顽抗,饱受战争创伤的国民经济是个烂摊子,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在国际上,由于“冷战”的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广大群众,肃清反动残余力量,战胜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这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又一重要任务。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把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作为中心工作,依靠产业工人,动员工商界人士,很快便使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工矿业恢复生产。新中国的国营经济,也随着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逐步建立起来。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长期被帝国主义控制的中国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人民政府还进行了取缔银元投机的斗争,打击非法囤积生产生活资料等投机行为。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中央人民政府稳定了物价,统一了财经,结束了国民党统治时代自1937年抗战以来连续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也结束了旧中国几十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状态。这个胜利,使国内外那些怀疑中国共产党能否搞好经济的人们也不能不表示赞佩,叹为“奇迹”。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克服朝鲜战争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至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城乡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指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至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于缺少耕地的广大中国农民来说,无偿得到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不仅意味着从此免于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同时也意味着摆脱了由封建土地制度造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民群众在获得经济和政治的解放之后,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废除旧社会各种陋习,是当时新生的人民政府推行社会革新的一大举措。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法律的实施,为全国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此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还迅速采取坚决措施,取缔旧社会遗留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社会痼疾。经过三年的努力,曾经在旧中国绵延不断的娼、赌、毒等社会病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被基本禁绝。广大人民群众为之振奋,社会面貌、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几年的不懈努力,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基础上,中共中央经过近两年的酝酿,提出了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 3 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起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称之为“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合作或合营的方式,把落后、分散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组织起来,形成能够与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至1 956年底,全国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的任务基本完成,私营工商企业的绝大多数都已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编制和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社会经济建设,并迅速建立起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新课题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究竟应当怎样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比较注重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中国向苏联学习虽然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历史表明,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在苏联成功的经验也未必都适合于中国。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揭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独立思考,根据本国的情况办事,不能一切照搬苏联的经验,必须努力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在这一年4月,毛泽东发表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在初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新的方针,试图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与此相联系,这一时期,在科学文化工作中,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57年2月,毛泽东又根据东欧发生的波匈事件的教训,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强调要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些重要思想和方针提出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党内和社会上一时间出现了十分活跃的民主气氛。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异常复杂的任务。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中国共产党人希望少走弯路。在最初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思想,但毕竟是不成熟的。一段时间里,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主要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一是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1958年,毛泽东试图通过发动群众运动,实现”大跃进”,结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二是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并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10年的全局性社会**。后来,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时说:那个时期出现的失误表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

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20年,在有些方面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尽管历经坎坷,但仍然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科技及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就成的取得,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这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愿。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形势的发展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 4 抉择。

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站了出来,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系列重大决定使得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的标志。从此,中国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1979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整。这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长期存在的积累率过高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调整的重点是理顺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党开始着手为“文化大革命”以及此前的政治运动造成的冤假错案全面平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整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关系。全面平反和大范围地调整社会关系,使得中国人能够身心自由、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客观评价了毛泽东的一生,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结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初步概括。这个《决定》的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这一《决定》的通过,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结束了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混乱.团结一致地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的重任。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的。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受灾农民吃饭成了大问题。为了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集体撂荒的土地借给农民耕种,收获归自己所有。这一措施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不仅战胜了当年的旱灾,而且收获超过正常年景。受此启发,安徽和全国一些地区的农民自发地尝试一种新办法,即后来被统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1年底,全国90%的农村已普遍采用了这种办法。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从此成为中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鼓舞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打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改变企业原先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所有制格局。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与改革同步,对外开放工作也正式启动。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广东、福建两省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允许这两个沿海省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加快经济发展。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首先建立经济特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在很短时间里就取得显著成就。深圳,这个原本与香港一河之隔的边陲小镇,经过短短几年时间,便在荒滩野岭上建立起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1984年春,进一步开放由中国北部到南部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初,决定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随后再开放辽东和胶东半岛;1987年后,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岛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样一来,中国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 5 作和外商独资企业陆续涌现,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步伐,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经历了自1978年底以来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增量式发展。但是,直至1992年前,中国的改革究竟应当朝哪个方向走?它是以完善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还是以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人们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中国的改革最初的指导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让市场发挥调节和补充作用。与此相呼应,改革先从“体制外”入手,即在非国有部门倡导建立市场导向的企业,依靠它们实现经济的增长。由此在中国出现了体制内“计划”与体制外”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这一战略有效突破了体制内改革的瓶颈。随着乡镇企业、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份额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增长。改革的实践推动着人们的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发展。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强调“要突破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个文件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已蕴含着市场化改革的取向。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艰难的阶段。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计划”与“市场”之争随之硝烟直上,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点又重新流行起来。当中国的改革有可能迷失方向的时候,邓小平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共个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来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整体推进的,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及其他各个方面政策的调整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早在1978年冬季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随后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作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也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决策。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不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引人注目,但内容十分丰富,总体在稳步推进。如,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逐步实现依法治国实行基层自治与扩大基层民主、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交往活动日益活跃。1978年8月1 2日,中日两国签署《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活动,稳定和改善了中国的外部环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外交工作的任务发生了根本转变,主要就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为此,中国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邓小平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他还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睦邻外交,加强与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外交政策的调整,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为中国的改 6 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领域,也包括文化和社会领域。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率先开展对外交流。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后,对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推开,也逐步向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延伸。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与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科技实力和人才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文艺和体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出版业、影视业、娱乐业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体育方面,中国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群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用政府财政补贴和民间彩票公益金修建的运动场馆和健身设施,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和各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人们的利益需求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提出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在计划经济时代,职工的医疗和福利都是由企业和事业单位负担。但这种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极其有限。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有步骤地在城镇建立起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渐向农村地区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重点培育发展行业性、慈善性和服务性社团和基金会以及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福利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把一些管理和服务功能转交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广泛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此也是越来越重视。

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国家财政实力有了很大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干百年来,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的理想和追求。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国外客人时,用“小康”一词描绘了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此后,他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设想。这就是从1 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用20年的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总量达到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三大又提出,21世纪头30年到50年争取实现人均GDP4000美元,使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2%,为同期世界各国最快的发展速度。2000年,中国GDP总量达人民币8.94万亿元(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来算,GDP首次超过8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短短20年左右时间里,完成了由贫困到温饱,又由温饱到小康的两个历史性跨越。虽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党的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这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即: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努力,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时隔4年,中共中央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其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现实原因。世界不少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表明,在经济腾飞之后,社会结构将随之变迁,这时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社会稳定问题个分突出。当前,中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之间、区域之 7 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就业比较困难(每年需解决2000多万人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尚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医疗、住房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需要,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等。要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设想,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在这一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认为,解决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06年中共个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关于社会建设的决定,它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任务:(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五)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充实了小康的愿景,展示了10年、20年之后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社会环境。然而,要把这一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还必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不断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30年多来,中国共产党锐意推行改革,不断求实创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实现了两个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实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转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大增强国际竞争力。

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万多亿元,年均实际增长约百分之十,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全国人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 7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约5153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3597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社会事业和民生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此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事业、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不仅使13亿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中国共产党将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二、九十年的历史启示

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人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中华民族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复兴之路。

可以说,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总起来说,就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个又一个胜利。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平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 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自身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总是首先动员和组织党自身的力量,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心思变,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中国今后的道路怎样走?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站了出来,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孕育而生。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可以说,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随后不久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从此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经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并对“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做了初步概括。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上述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提出,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理论来源于实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对安徽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中央先后出台几个“1号”文件予以肯定,促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在中国农村遍地开花,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提出,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多次谈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先后作出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共中央还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果断地调整对外政策,改善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三步走战略等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指明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科学轨道。

正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科学轨道前进之际,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再次经受着严峻的考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正当中国的改革有可能迷失方向的时候,邓小平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彻底解决了“姓社”、“姓资”这个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1992年中共十四大吸收了南方谈话基本精神,明确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1 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称为“邓小平理论”,并正式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完整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又处在一个历史的重大关头。受命于这一艰难时刻的中 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不动摇,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这个过程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头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续前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容。

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到中共十六大这1 3年时间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深化了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建立一个体制加以保障,这个体制究竟怎么搞,能不能搞成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回答。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了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问题。这一时期,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先后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概念,作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要把坚持按劳分配和按市场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市场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三)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等。

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第三代领导集体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党的建设,是摆在这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中共十四大召开前夕,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指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式、方法,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或改进。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党的建设问题,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涣散问题,提出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从1998年11月,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使全党受到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

在世纪之交,面对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他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讲话,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月,江泽民又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论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经济腾飞之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一时期,中国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口资源 14 环境压力加大,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尚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医疗、住房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需要,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等。上述矛盾和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必须有一个更为清晰更为科学的发展思路。2003年春发生在中国的非典疫情,引发了全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反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4月,在广东非典疫情非常严重的艰难时刻,胡锦涛到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广东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全面发展。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此后,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2006年1口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这个决定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战略举措。它大大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007年6月,中共十七大前夕,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将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做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篇讲话,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对将近30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新的论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开拓前进的宣言。此后不久,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这一问题,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系统的回答。一是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 15 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同时,还全面、系统地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出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二是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三是依据世界大势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述一系列科学论断,极大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2)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党执政后,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世纪之交,江泽民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这个目标,江泽民对在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进入21世纪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3)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长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对党对社会发 16 展和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篇6

1.“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

鸦片战争中, 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抵御外国侵略, 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虽然由于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带有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但它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面对现实, 放眼寰球, 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农民阶级知识分子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林则徐、魏源、洪仁玕等人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虽然没能付诸实践, 但却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揭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

2.“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为了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 清政府中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 (2) 为指导,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虽然因洋务派企图依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导致失败, 但它却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兴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培养了一些科技人才, 客观上瓦解着封建统治, 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起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是先进的中国人追赶世界工业浪潮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

3. 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以后,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从洋务运动中脱胎而来的一些知识分子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冯桂芬、薛复成等。他们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 和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新式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进行革新,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些主张虽然既缺乏实践,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但它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为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4.19世纪90年代的变法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在不推翻清朝统治的前提下,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 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同时也表明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从器物技术层面发展到政治制度层面。

5. 从民主共和到民主科学

1894年, 孙中山向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遭到冷遇之后, 开始走上革命道路。随着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的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虽然以失败而告终, 但却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颁布了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意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思想成为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 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所有这些都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寻找维护民主共和的道路。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认为, 法律上的平等人权, 伦理上的独立人格, 学术上的破除迷信与思想上的信仰自由是欧美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近代欧美能超越其他民族居于领先地位, 与其“科学之兴, 功不可没”。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德赛两先生并举”。他们以民主、科学相号召,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两大口号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历程从器物技术、政治制度层面发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919年的五四运动更是进一步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从学习西方转向师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历时四年的大战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 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评判和审视西方文明与民主, 对救国救民方案进行再思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为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 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既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又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五四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最终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注释

11指体现事物发展方向的思想。

上一篇:职场的好习惯下一篇:鸿门宴原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