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的由来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节拜年的由来(推荐11篇)

春节拜年的由来 篇1

191月份,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要求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

由此一来,在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阳历”,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等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沿用的“农历”,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生活。

191月,当时政府的内务部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后来只有“元旦为春节”被批准,所以传统农历新年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名称被搁在了公历的1月1日。

不过,民俗专家萧放说,尽管当时的政府一直在推行公历,后来甚至还强令不准过旧历年,严禁民间过春节贴春联等民俗活动,但老百姓不买账,日常生活还是按照旧的年历来过。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成为人们欢度的节日,传统年节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

春节拜年的由来习俗

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这就是拜年习俗的开始。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秦汉以来万千的风首朝贺。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现代多行团拜,岁末邮寄贺年片和贺年信。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春节美食

饺子

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汤圆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年糕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春节拜年的由来 篇2

随着21世纪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通讯联系方式逐渐普及, 中国春节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一年年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历史变迁, 现在我们感觉到的春节文化已与原来的春节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春节拜年的习俗也在变化, 拜年方式也发生了“变革”, 从一开始天不亮就挨家挨户拜大年, 到电话拜年、传呼拜年、E-mail拜年, 到如今流行的短信拜年。

在一项“你选择用什么方式拜年?”调查中, 选择“在家休息, 不拜年”的人只占8%, 选择电话短信拜年的占到了52%, 选择走亲访友的依然占32%。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人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春节拜年的习俗, 不过拜年的方式发生着转变, 多数人选择了经济省事的短信拜年方式, 这种拜年方式大有逐年盛行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过去常用的过年祝福语因为谐音的关系成了人们的过年禁忌语。比如财源广进谐音裁员广进;财源滚滚谐音裁员滚滚;心想事成谐音薪饷四成;招财进宝谐音遭裁禁饱……凡此种种, 可见手机短信拜年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工具。

可是, 纵观这些拜年短信的内容, 个人原创的太少了, 很多人或许嫌麻烦图省事, 或许怕写得不好, 找找自己手机里别人发来的, 觉得特别的、有意思的短信, 再转发给另外的人。所以很多拜年短信大多是克隆的、在手机间转来转去的、从网上下载的。更令人郁闷的是, 有些手机拜年短信息, 自己发给别人, 转了一个圈, 又被别人原封不动地发了回来, 连落款都没有变。现在大家在使用拜年短信时, 多数是一按手机转发键, 原文不动, 只把落款改成自己就行了。就这样, 拜年短信在大家的手机上你来我往, 除了给手机通讯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已经失去了它最初拜年祝福的意义。

虽然通过短信拜年省时省力省钱,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诟病也不少。不少人都埋怨拜年短信原创的太少了, 有时候一个同样内容的短信能收到不下十几条, 原因是这些短信大都是转发的, 真正自己写的很少。他们在抱怨的同时也把同样的拜年短信发到其他人的手机上。此外, 也有人感慨:从最初的拜年一定要见面, 到后来有了电话就变成拜年听声音了, 到现在有了短信只能看到两行字, 短信拜年其实已经淡漠了亲情、友情。春节收发短信息原本是件开心的事情, 但是, 当所有的短信息都一样时, 接受短信息不再令人感到开心和快乐, 而礼尚往来, 短信不得不回, 又令人不胜其烦。其实拜年短信息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藻,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 别人收到就一定会开心和快乐。

短信拜年冲淡了年味儿, 给情感注了水。串门儿、走亲戚、写贺卡、打电话等充满人情味儿的拜年习俗, 被一条条内容雷同、漫不经心的群发短信所取代, 拜年成了一种敷衍自己、敷衍别人的形式, 这让电子时代的人们不禁充满了烦恼。有人列举了贺年短信“造成尴尬、稀释人情、帮运营商赚钱、网络堵塞、审美疲劳、容易受骗、让社会冰冷”等七大罪状。因而就有人开始抵制短信拜年。其实, 我们固守着几千年来的春节拜年文化传统, 内心不过是让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得到一种感情上的温暖, 心灵上的慰藉。我们过春节拜年付出或希望得到的应该是他人真实的情感, 而不是手机里一条条冷冰冰、转发来的短信。倒是最古老的挨家挨户拜年, 虽然辛苦一点, 却更有人们渴望的人情味儿。

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历史悠久。春节拜年作为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在形式上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着重对近年来手机短信拜年方式盛行的原因及效果进行思考。

关键词:春节民俗,短信拜年,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春节吃食的由来 篇3

饺子:饺子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时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并在除夕夜,12点钟声敲响时开始吃,因此时正是子亥之交,故称其为饺子(交子),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馄饨:新年时馄饨取其混沌初开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

写春节的作文600字:春节拜年 篇4

大年初一,我被妈妈叫醒,说今天要去姨娘家拜年,我一听高兴地不得了。立刻起床穿好衣服,吃完早饭,带了礼品就出门。在去的路上,到处是拜年的人,认识的说声:“新年快乐”,不认识的就点头微笑,处处都洋溢着新年的气象。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姨娘家。我看见她们桌上摆了好多好吃的,有水果、糖、花生等等。姨娘走了出来,我一看到姨娘,就大声说道:“姨娘,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马到成功,心想事成!”姨娘听了,乐呵呵地笑个不停。还夸我懂事了,长高了。中午吃饭啦!我一边吃着桌上的东西,姨娘一边问我:“学习好不好,有没有进步”。当听说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进步时,姨娘高兴地笑了,连连夸我既聪明又懂事,并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接过了红包,连说谢谢。但我知道,我还要不停的进步,和同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暗暗发誓: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学习,提高成绩,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距离。

新年拜年,大家开口道的第一句话大多都是过年好、关心和祝福的话语,听了都让人觉得心中一暖,大家互相传递着新年的欢悦之情。长辈给晚辈发红包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得到压岁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拜完年后,回到家里, 还时常听到大家拜年的祝福语,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春节的由来作文 篇5

原始社会有“腊祭”的仪式:秋收以后人们都要祭祖一番,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荫庇,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风俗。尧舜时候起,人们就开始过春节了。

春节的时间在岁首,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古时候,岁首的时间不一样。夏朝的岁首是农历正月初一,商朝是农历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农历十一月初一,秦是农历十月初一,汉武帝时重新把岁首定在农历正月初一,同时采用“太初历”,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俗称“新年”。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 篇6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春节由来的英语作文 篇7

There are a lot of valid, rich and colorful legend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Lunar New Year. They can be traced to thousands of years ago, among which the most famous one is the legend of Monster Nian. Monster Nian was a cruel wild animal. Ancient people believed that Monster Nian would come out to eat people on New Year’s Eve. It was said that Monster Nian was afraid of red, fire and noise. In order to repel it, people would put the red notes on doors and keep the torch alight all night as well as set off firecrackers. Early next morning, people greeted each other.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the victory and the rebirth joy.

农历新年的来源,有根据。丰富而多彩的传说,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兽”的传说。“年兽”是一只残忍凶猛的野兽,古代人相信“年兽”在除夕夜时会出来吃人。传说“年兽”极惧怕红色、火光及吵杂的声音,于是人们就在门上贴著红纸条,并整夜点著火炬、燃放炮烛,来避开“年兽”。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著打败“年兽”胜利与重生的喜悦。

春节拜年的礼仪常识 篇8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人们外出遇见时也要满脸堆笑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邻右舍或亲戚好友亦会互相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2、春节拜年最好穿新衣

旧时拜年时,妇女们大多新装盛饰,头上簪了红绒蝙蝠、小聚宝盆或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的发髻上也簪了红石榴花;男孩儿都要换上长袍、马褂儿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女孩都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为什么要穿红色呢,主要是为了趋吉避邪,甚至旧时平时不能穿红衣裙子,但春节时都可以例外。

3、春节拜年的时间要恰当

时间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从这种演变上看,生活节奏在加快、妇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4、春节拜年要有伴手礼

春节拜年的简短文案 篇9

2、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欢乐随你365天。元旦快乐!新年吉祥!好运齐来!

3、一年一年开心过,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一家和和睦睦,愿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愿望全能得到实现!新春快乐!

4、过新年,热闹不一般,鞭炮齐响奏美满,佳肴满桌庆团圆,来年红火吉祥日,快乐逍遥似神仙!

5、春节到,新年来,祝您全家快乐倾心,如愿加薪,涌动温馨,事事顺心,件件省心,样样称心,面貌一新!新的一年,天天开心!

6、当你看到我发给你的这份祝福,请将头用力撞墙,看到没有,你眼前无数的星星是我无限的祝福,祝你新年快乐!

7、春节要来到,拜年要趁早。新年祝愿你:财源广进。家庭和谐。青春永驻。好运伴随。爱情甜蜜。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快乐永远!

8、春节将至,洋洋意气,欢乐绕屋,一团和气;朋友连心,心心相惜,惦记万千,一声祝福。

9、新春佳节到,拜年要趁早,好运跟你跑,吉祥围你绕,财源进腰包,心想事就成,春节齐欢笑!我的祝福如此早,请你一定要收到。

10、新年到,红运当头照,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大展红生活幸福,红红火火!新年快乐!

11、愿你天天快乐,周周开心,月月健康,季季平安,年年幸福!

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祝新年快乐!事事顺意。

13、有些事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会因不常见面而忘记,在我心里你是我永远的朋友。在新年到来之际,恭祝同事平安幸福!

14、送走旧年的时候,也送走一年的阴郁,迎来新春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给您拜年啦!

15、正月初二拜大年:西南喜神;正东财神;东北贵神。祝你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儿香!

16、亲朋好友齐庆祝,甜美幸福绕心头,妻贤子孝事业火,开心快乐好生活。祝你新年愉快。

17、对幸福说个早安,给吉祥送个花篮,给祝福送份快餐,把快乐统统请来!祝你zz:鹏程万里,马到成功!

18、思念中我千万次地问鸿雁问明月问春风,愿鸿雁将我的眷恋捎给你;愿明月将我的问候带给你;愿春风将我的关切送给你!

19、龙飞凤舞同迎客,门敬筵开竞向君。在新的一年里,祝您事业蒸蒸日上!恭祝您的事业蒸蒸日上!

20、新年你想要什么礼物,马上都能实现!快点说………短信看完,时效已过!

21、如果今夜祥和的旋律从你的梦中流过,那么你是否想到,这是我跨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你的梦中。

22、春节捎去我温暖如春的问候,祝您拥有幸福甜美的新年。新年行好运,万事遂心愿!

23、这是快乐分享的时刻,是思念好友的时刻,是美梦成真的时刻。祝吾友除夕快乐,佳节如意!

24、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多福多寿。

25、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26、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祝福,新的期盼!祝你春节快乐!

27、声声祝福,丝丝情谊,串串思念,化作一份礼物,留在你的心田,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28、忙忙碌碌一整年,只为等到这一天,虽然年底没红包,发发消息也过年。祝你新年愉悦,万事如意!

29、向你拜大年!祝你身体健康,心情越来越好,人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浪漫!新春快乐!

30、亲爱的zz同志:新的一年到来啦,在这里祝你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学业顺利!早点嫁人!嘿嘿!

31、新春快乐!万事大吉!合家欢乐!财源广进!吉祥如意!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福禄寿禧!恭喜发财!

32、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新年快乐。

33、新年来临,祝新年快乐,愿你时时刻刻幸福欢乐!

34、在这温馨的日子里,常常忆起共处的岁月。祝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35、祝你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愿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得到实现,新春愉快!

36、春节祝你乐开花:美丽胜鲜花,浪漫如樱花,吉祥似雪花,运气逢桃花,富贵赛牡丹花,打麻将杠上开花!

37、团圆热闹除夕夜,琼浆玉液阖家欢。年宴飘香不夜天,其乐融融到天亮。愿你除夕乐翻天!

38、朋友,愿你过一个开心的新年!愿世界充满详和,我以最真诚的心,祝愿您拥有幸福的一年!

39、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围绕着你;中午艳阳高照,微笑陪伴你;傍晚日落西山,欢乐随你365天。春节快乐!新年吉祥!好运齐来!

40、愿你过一个开心的春节!愿世界充满详和,我以最真诚的心,祝愿您拥有幸福的一年。

41、幸福统统,开心笑笑,阳光灿灿,送你亲满堂,送你福寿长,烟花晃晃,钟声朗朗。祝你除夕快乐!

42、辞旧岁,九州共庆风调雨顺申博添异彩;贺新春,四海同歌国泰民安换届展宏图。

43、亲情饺子团圆饭,串亲恭喜拜大年,赚大钱,烟花爆竹鼓震天,新春处处笑开颜,祝你福连连。

44、朋友,新年的钟声悠然响起,飘送着我的祝福,萦绕在您的身边。2022新年快乐哦!

45、想你想的睡不着觉,念你念的心怦怦直跳;恋你恋的鬼迷心窍,爱你爱的快要死掉!祝你新年快乐。

46、这一刻,让云儿将我最深的思念捎到你的.身边,点缀你那甜蜜的梦,愿你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新年!

47、谢谢您对我的帮助,让新春带去我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8、初春雪漫漫,人间处处新!春节快乐,新年幸福!辞旧迎新,心想事成。

49、新年即将来临,在此,祝愿朋友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春节故事之“爆竹”的由来 篇10

爆竹声声辞旧岁

红花朵朵迎新春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欢度“春节”都是在这种气氛里度过的,“爆竹”是中华民族的特产。

爆竹又俗称“鞭炮”,有记载的至今已近三千年的历史。传说在古时候,住在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以部落群集生活,经常到深山去觅食猎物,不断的在深山露宿,到了晚上就要点一些篝火,一是烧肉、煮食、取暖;二是防止猛兽侵袭。然而,山中却有一种奇怪的动物不怕火光,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或伤害露宿的村民。这种怪物黑夜偷袭后,人们还常常得一种寒热病。人们叫这种怪物为“鬼怪”。

有一位叫“嗥”的山人,他想起了“夕”兽和“年”兽那么凶猛,古人就竹子的炸爆声驱赶了他,心想:这种怪物是不是也会惧怕竹子的炸爆声,于是,就试着在夜晚的火堆中加放了一些竹子,结果,那怪物果然远遁不敢靠近。

这个消息一传开,不少进山觅食狩猎的山人都要带一些竹子,为了携带方便,上山的人们慢慢的就把竹子截成段用绳子串起来,到晚上把它挂在篝火旁的秆子上慢慢的燃,“噼里啪啦”的响声虽然有点嘈杂,但还是吓跑了“鬼怪”。

这种用燃放爆竹的 “噼里啪啦”响声来吓跑“鬼怪”的办法,一代又一代的越传越广,越传越“神”的得到发展到了唐初,又有一种瘟疫(山岚瘴气)四处蔓延,疫病流行,祸害不少人,官府和百姓束手无策,大家都以为这有是一种妖魔鬼怪作乱,邪气太旺,有个叫李氏道人,仿照古人的做法把硝石装在编制好的竹筒里点燃,发出了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制住了疫病流行。

以后火药的出现,人们有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炸”。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了“编炮”(即鞭炮)。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春节拜年的基本礼仪介绍 篇11

春节拜年基本礼仪

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

如有必要,可以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果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

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吉利话要说得适宜

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

上一篇:杭州游记作文500字下一篇:数学课该学习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