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文化名人(推荐8篇)

历史文化名人 篇1

高密是一块古老而英雄的土地,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高密三贤”的春秋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ying),他们都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世久远。

一、春秋齐国宰相晏婴

晏婴是春秋齐国名相、政治家、外交家,为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元老。《史记》载其传略。有《晏子春秋》传世。

晏子,名婴,字仲,高密市柏城镇李家营社区晏王庙人。晏婴为齐相20余年,坚持民为重、君为轻、施仁政、薄徭(yao)役(yi)的治国方略,出访不辱使命,官居高位不贪不占、节俭节用,使内忧外患的齐国得以稳定。

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

郑玄字康成,高密市阚(kan)家镇双羊社区后店人,生于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农历七月初五日。

郑玄是汉代集经学之大成的经学大师、杰出的文献学家、教育家。他以毕生精力研究经学,注释了几乎全部儒家经典,且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语言学领域里造诣非凡。郑玄游学十几年,学业告成,回到乡里后,其学问和名望为众所归,弟子达数千人。

三、清代大学士刘墉

刘墉是清代大学士、大书法家,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居官任职50余年,清正廉明,刚直敢谏。根结他的事迹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家喻户晓,百看不厌。刘墉,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市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卒于嘉庆九年(180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

刘墉在文教事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过《四库全书》副总编。

历史文化名人 篇2

研究发现,国内外的成功品牌都有一个适当的、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名称,能够给目标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知名品牌的命名方法和策略为沫若品牌名称设计提供了独到的视角和借鉴。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在有利于进行市场营销的基础上,沫若品牌名称设计的语音和语义必须有利于识别与记忆。在语音上读起来朗朗上口、清晰准确,而听者也能准确理解、过耳不忘,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土语和生僻拗口的字词。

(一)利用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

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有原名、字、号、笔名、化名等很多形式,往往根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文化意蕴。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化名很多,沫若,麦克昂,石沱,高汝鸿,杨伯勉、白圭、羊易之等,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郭沫若家乡四川乐山有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从知名度的角度看,可以用“沫若”、“沫”、“若”或“开贞”等作为品牌名称。

(二)发掘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

历史文化名人作品丰富,作品的名字、作品中的典型角色和作品中的典型符号等都可以作为品牌名称使用。郭沫若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其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女神”、“天狗”、“凤凰”、“天街”、“春莺”、“霁月”等可以作为品牌名称使用。

一个优秀的品牌标志往往非常简洁、单纯,富有灵性,并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冲击力。典型的品牌设计方法有两种:文字和名称的转化、图案的象征寓意。它们可以组合裂变为四种不同风格的标志设计:字体型、象征型、抽象型和具象型。

二、基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标志设计

(一)字体型标志设计方法。

以文字(包括西方文字和中国汉字)符号或以品牌名称的字母符号作为标志图形,构成设计元素。所采用的字体符号可以是品牌名称,也可以是品牌名称的缩写或代号。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时,可以选择“郭沫若、GUOMORUO、GMR”,“沫若、MORUO、MR、MORAL”,“女神、NUSHEN”,“天狗、TIANGOU”,“凤凰、FENG-HUANG”,“天街、TIANJIE”,“春莺、CHUNYING”、“孔雀翎、KONGQUELING”等字体型标志为基础,进行近似的变化设计和延伸。

(二)象征型标志设计方法。

采用自然界的客体图形作为标志设计的主要构图元素,以期通过这类图形所象征的寓意向目标受众传达品牌商品的类别、性能等相关特征。自然客体的图形所传递的视觉意念较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但难以在视觉上形成独特性和专有性,在商标注册和保护上常常会有争议。

(三)抽象型标志设计方法。

抽象的标志设计方法在构图上大胆地摆脱了具象的自然形态的约束,善于归纳和提取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与基本特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运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或在此基础上加以组合,画龙点睛地向目标受众传达出品牌商品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相对于具象设计而言,抽象型设计方法虽然也借助“形”来表现品牌所需要传达的内涵,但这个“形”却远远超越了具象实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显示了一种在思维方式上的意向转换。使用抽象型设计的品牌标志,更具有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

(四)具象型标志设计方法。

具象型标志设计方法是以具象的自然形态为构图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变通、组合,最后形成品牌标志设计所需要的视觉图形。自然界的一切元素,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山水、风景等都是具象型标志设计原型取之不尽的设计素材。采用具象型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品牌标志,其优点是直接、明了,便于目标受众对品牌的内涵与意义予以识别、理解和记忆。

三、基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视觉设计的基本元素主要由色彩、形式、纵深和位移所构成。

(一)色彩。

对于色彩的描述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客观法、比较法和主观法。与现实形象或媒介形象的其他属性相比,色彩往往更能唤起受众的情感反应。色彩是一种高度主观且极具影响力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手段。美术专业人士很早就发现暖色(红色和黄色)比冷色(蓝色和绿色)显得距离更近,浅色使人们感觉比较柔和、愉快,深色则带有生硬、阴郁的情感色彩。

(二)形式。

形式包括点、线、形三个组成部分,可以决定一个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一个图框中处于任何位置的一个点都会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线条总能在受众心中激起某种感情,不同的线条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形状有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三种基本形态,形状以平面的形式出现在视野中,规定了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其他视觉属性一样,每种形状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三)纵深。

画面的纵深感实际上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所观察到的景物有些微的差异而造成的,被视景物分别被投射到人眼的两个二维视网膜荧幕上,这两路信号到达大脑之后,由大脑将两者的差异解读为纵深感。构成纵深主要有七种因素:空间、大小、色彩、光线、介入物、时间和透视效果。

四、基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商品包装设计

商品的包装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判断,包装设计就是运用合适的材料、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完美的构图设计等实现产品的性能符合消费者的心理。综合分析包装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一)外形要素设计和材料要素设计。

该要素是直接供消费者观看的,外形要素主要是商品包装的外形,例如商品包装的大小等;包装材料要素设计主要是针对商品包装的形状而言的,例如商品包装产品是由不同的形态构成的。例如在构建郭沫若品牌产品包装设计时,需要设计者了解包装设计的本身特征等,按照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结合各种产品自身功能的特点,将各种因素有机、自然地结合起来,以求得完美、统一的设计形象。同时,外形要素设计和材料要素设计要结合起来思考,根据不同的材料质地、材料表面的纹理等运用不同的材料,并妥善地加以组合配置,可以使商品包装产生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的视觉效果。

(二)构图要素。

沫若品牌相关商品需统筹考虑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风俗等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完美的工艺美术方法进行标识设计,并在商品包装上显眼位置展示商标。通过对沫若品牌商品性质、商标内涵、品名含义及同类产品包装设计风格等诸多因素深入研究,设计精美实物图形和其他辅助装饰图形,把各个沫若品牌商品形象内外在构成因素表现出来,以视觉形象形式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为了让消费者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和铭记沫若品牌的形象和特质,还需要通过文字设计进一步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信息、表达某一主题内容,包括商品包装上的牌号、品名、说明文字。在进行沫若品牌商品包装文字设计时,需要侧重文字内容的简明性,容易被消费者熟记;字体设计要体现出商品的特性,并且要具有独特性,具有市场审美价值。色彩以人们的联想和色彩的习惯为依据,是美化和突出产品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沫若品牌商品包装色彩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工艺、材料、用途和销售地区等各种因素,满足醒目、对比强烈、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等基本要求,与整个画面设计的构思、构图和谐统一。

五、结语

历史文化名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典型符号,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其名人效应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本人及其作品和其他联系物有很多代表性符号能够契合当下我国市场的聚焦点,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共鸣。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现代价值,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的内涵,结合品牌运营当下的市场环境、信息传播环境、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进行品牌整体形象设计,在极大促进我国民族品牌做大做强的同时,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快实现中国梦。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各种组织应当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现代价值,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的内涵,结合品牌运营当下的市场环境、信息传播环境、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进行历史文化名人品牌整体形象设计。应将品牌的文化与个性予以提炼和科学、系统的规划,将抽象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具象的识别符号,借助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这一特殊的载体向目标受众传递组织或品牌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品牌建设,品牌形象识别,历史文化名人

参考文献

[1]邓经武.名人故居的旅游品牌营销——以乐山“郭沫若故居”为例[J].郭沫若学刊,2005,3:35~38

[2]章玉钧.开发文化名人资源,铸造沫若文化品牌[J].郭沫若学刊,2003,4:1~5

名人信札 文化收藏 篇3

受近现代史研究热的影响,晚清重臣、近代名流的手札最被看重,以其关系近代时局也。这些也直接影响到拍卖场上的信札拍卖。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翁同龢书札一册80页,15.4万元成交,是历年来成交价最高的一件翁氏书札拍品。05年12月西泠印社2005秋季拍卖会也有拍得不错的翁氏书札,十通共29开,估价4万—6万元,被买家竞价到11.55万元成交。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手札,拍场所见不甚多,且大部份是与其他名贤的书信一同上拍。上海崇源2005春拍677号拍品是曾国藩、胡林翼、严渭春、薛焕等同光名臣丛札,一套共三册,首册22开,二册19开,三册21开,内中曾国藩手札仅一通两页,却是致其弟国荃之札,尤珍贵。共成交7万元。中贸圣佳2004年秋有三通曾国藩的手札,凡8页,成交8.25万元。成绩不错。

张之洞的信札上拍的也不多,但所见的多为册页。2004年末上海嘉泰首拍578号拍品张之洞手札经折装一册,计36开,多为交往、政论、著作等方面内容。封面有翼淮署签。估价2.5万元,成交价近4万。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卖会1512号拍品张之洞书札一册,未详开数,当时估价仅1.5万元,谁料拍到8万,反映了晚清重臣、近代名流手札的日益被重视。

民国政坛名人墨迹走红孙中山、柳亚子,于右任、林森等手札成焦点

上海嘉泰2006年春拍的一通估价仅1500元却成交7700元的林森信札成为近期信札拍卖的焦点,行内有不少人撰文提及。拍场上林森的书法作品不算少见,而其信札则为目前仅见。此为1919年林森寄国民党美国分部之信札。其中提到国民党美国分部捐款的事情,这主要是指1918年参议院议长林森为红花岗四烈士墓发起募捐的事情。同时在信中,林森还提到了巴黎和谈、21条,以及抵制日货的事情,颇具史料价值。在这件信札拍品中,不仅有参议院专用信纸,还有参议院专用信封的实寄封以及一件珍贵的林森等国民党元老为同盟会元老伍汉持举行追悼仪式的附件。在这件油印的单据中,提到了伍汉持被袁世凯杀害的事情,以及建立伍汉持纪念医院的事情。

近年民国政坛名人信札走红,始于孙中山致叶恭绰信札四通的拍卖,这是2003年中国嘉德春拍的拍品,属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而非古籍善本专场。估价40万元-50万元成交110万。此卷后又有叶恭绰、陈融、刘成禺、何香凝、李济深等人题跋。

06春有柳亚子的一册1931—1932年写的致柳无忌信札亮相嘉泰拍场,成交价是柳氏书札历年来的新高,38封118叶共成交10万元。此场又有于右任信札一通,为致冯玉祥者,成交7700元。亦创于氏手札新高。

近现代文人学者,名士手札以文化趣味受欢迎

近现代文人学者、名士手札以其人、其字、其内容所蕴涵的文化情趣受到欢迎。这点在上海嘉泰这两年的拍卖中表现尤为明显,大部分都高出估价成交。06春拍一通一页张伯驹信札,估价2000元成交3850元。张伯驹与张学良、袁寒云、溥侗并称四公子,作品一直受追捧。沈曾植致陈衍信札也很受欢迎,一通二页成交6000元,写信人和收信人皆属名家。此外如学者柳诒徵的信札一通二页成交5280元;藏书家刘承斡信札一通二页成交2750元;俞平伯信札二通二页成交3300元;夏承焘信札一通两页3850元,而内容涉及上海合众图书馆创办等事宜的一通(两页)叶景葵信札也成交3080元。等等。

上海嘉泰2005年秋拍近现代文人学者手札的成绩也不错,郁达夫致王映霞信札,单片八件十九页,有郁达夫致王映霞信札七通;版权转让书一通。估价1 5万元成交37万。蔡元培1925年致叶恭绰信札-通两页连封,8800元拍出,是估价的4倍。蔡元培致舒新城等信札三通四页,成交4950元;蒋天枢致唐兰信札2200元,周作人致舒新城信札3300元,王蘧常信札七封十一页,成交1.6万元。另有周谷城、顾廷龙、容庚、黄胄、叶恭绰等近现代学者信札5页,成交5500元。文化情趣浓郁而价格不贵。

这两年来近现代文人学者手札被看好的迹像在其他的拍卖公司也可以感受到,2005秋北京翰海就有商衍鎏、朱家骅、李四光、何炳松等人书札9页,估价3000元-5000元成交1.65万元。

艺术家的手札随其书画行情攀升

徐悲鸿一代大师,画作拍卖固已火热,而手札也越来越受藏家重视,2005年春季有徐悲鸿信札附实寄封(一函十三开)重头亮相上海嘉泰拍卖,是徐悲鸿写给画家王少陵的信札。成交价56万元是估价的两倍。齐白石的信札,05年春在香港苏富比有12开的册页成交21万港元。2006年上海嘉泰春拍有经折装一册画家信札,内收吴昌硕、张大干、刘海粟、李可染、黄宾虹、高剑父等著名画家信札共二十八通,以16.5万元成交。这些都是随着艺术家们的宇画行情在攀升。

手札内容也有独立的文献价值

历史名人与酒文化 篇4

历史上与酒有关的文人,可真不少,流传着许多佳话和故事。这里只能零星地作一点介绍。

西汉时,长于辞赋的文人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7年)与富人卓王孙的才女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司马相如,字长卿,汉孝景帝时曾任武骑常侍。武骑常侍随侍皇帝畋猎,格斗猛兽,所以想必司马相如的武功是相当不错的。由于景帝不喜好辞赋,司马相如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法施展,后来就跟从梁孝王为宾客,写了《子虚赋》。粱孝王死后,相如返回故乡成都,因家贫,生活困难。当时蜀郡临邛(今四川临邛县)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关系不错,邀他游临邛。临邛巨富卓王孙设宴招待,相如勉强去了。宴会上,以百计的客人都被他那雍容闲雅的举止和姣美的仪容所倾倒。席间,王吉请相如奏琴,这时,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刚死了丈夫,孀居在家。卓文君很有才气,懂音乐,听到相如奏出的琴音中含挑动之意,又偷眼看见相如的容止,深深爱上了他。这样的婚事在当时是不能为礼教所容的。于是卓文君毅然舍弃家庭,夜奔相如。卓王孙得知大怒,不给他们一分钱。聪明大胆的卓文君于是与司马相如决定在临邛开一个酒店,由文君当垆沽酒,相如穿着形如犊鼻的裤子,象奴仆般洗涤酒器,借此有意羞辱卓王孙。他们的酒大概十分美好。招来的客人极多。卓王孙认输了,承认了婚事,而这一对夫妇,终于白头偕老。这一美好的故事,拨动了后世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弦,唐代杜甫有“酒肆人间市,琴台日暮云”的诗句,宋代陆游诗:“落魄四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清代王闿运也有“华阳女士论邛达,惟有临邛一酒垆”的诗句。新中国成立后,在临邛建立了邛崃酒厂,以当年文君当垆时的井水酿酒。

东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也是极好饮酒的人。他曾说过:“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他的一生,曾作过几次小官,最后一次是作彭泽(今江西彭泽)令。上任后,就叫县吏替他种下糯米等可以酿酒的作物。正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晚年,生活贫困,常靠朋友周济或借贷。可是,当他的好友、始安郡太守颜延之来看他,留下两万钱后,他又将钱全部送到酒家,陆续取酒喝了。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那是一个政治黑暗、社会**的时代。当时,门阀世族统治,等级制度极严,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的陶渊明,想在仕途上求发展,是极不利的。虽说他做过象州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但当时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卑污险恶,也是为他正直耿介的性格所不容。所以他的饮酒,正如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在《陶照明集序》中所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陶渊明在他的《饮酒》诗中,就曲折地反映出对现实的深刻不满。诗的最后几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其中蕴蓄着多少难言之隐啊。

历史上嗜酒的文人,常自取或被人赋予与酒有关的“雅号”,比方“酒狂”、“酒徒”、“酒鬼”、“酒雄”、“醉龙”、“醉户”、“醉翁”、“酣中客”等等。伟大的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就被人称为“酒星魂”、“酒圣”、“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历来被认为是传神之笔。大概没有别的哪个文人与酒的关系之密切和嗜酒的名气之大,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只要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大概都与饮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死。

关于李白醉酒的故事,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相当充分的反映。如昆剧中有《太白醉写》,京剧、川剧、秦腔等十几个剧种都有类似的剧目。又如李白佯醉痛骂杨贵妃的义儿安禄山的故事,在京剧中叫《金马门》,也叫《骂安》;川、湘、汉、滇、桂剧及同州梆子、河北梆子都有此剧目。在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中,也有“李白脱靴图”、“李白捉月图”、“李白醉酒图”等等。陶塑、瓷塑、泥塑、木雕、牙雕中这样的题材也相当多。至于后人在诗文中歌颂李白醉酒傲世、藐视权贵的作品,就更多得举不胜举了。旧时在一些酒店的牌匾上写着“太白世家”、“太白遗风”等,无疑也含有对李白的崇敬之意。当然,人们尊祟李白,热爱李白,决不是因为他好喝酒,而是取他傲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和爱慕他的诗才。历史上因醉酒而死的人,并没有人去尊祟。

宋代的欧阳修(公元1007一l072年)自称“醉翁”。他的《醉翁亭记》早已脍炙人口。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句,已成为形容做着某件事而别有目的的成语。“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都喝酒。尤其是苏轼(公元1037—1101年),可以说是一位酒的爱好者、品饮家、鉴赏家、还会酿酒,同时又是禁酒政策的拥护者。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性格活泼真诚,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位大诗人,也是大散文家、大书法家和画家。他还知音律,精于鉴赏金石,懂得园林艺术。林语堂说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他与酒确结下了不解之缘:“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他在任职杭州时,为整建面积日蹙的西湖,曾提出五点理由。第一点是怕鱼儿遭殃,此外是可供清水、灌溉稻田等等,最后一点是可获得造酒的好水源。他不仅好饮酒,还喜好酿酒。为了酿酒,他常向农夫、渔父请教,试造过蜜柑酒、松酒、桂酒等。他还写过一篇叫《酒经》的文章,寥寥数百字,由制饼曲以至酿酒,无不备述,与今天南方的酿酒方法很相似;在《东坡志林》中,也记有《作蜜酒格》。可是就是这位好饮、善品、善酿的先生,竞然拥护禁酒,大力推崇周公(姬旦)的禁酒之训。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公元1084一约1151年),在她的一些名篇中都写到饮酒。例如早期的《如梦令》、《醉花阴》等词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等,是一个封建贵族闺秀悠闲、风雅、多愁善感的生活中的品饮。南渡以后,国破家亡,境遇孤苦,酒尊也满蘸哀愁凄清。如历来受人称道的《声声慢》中就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句子。同是饮酒,南渡前后的心情迥不相同,那滋味也别是一番了。在古代妇女中善饮而善写酒意酒情的,李清照恐怕算得是一个代表人物了。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公元1568一16l0年),在三袁(与兄宗道、弟中道)中,成就是较大的一个。他的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他曾将前人之饮酒者,分为“饮国者”、“饮达者”、“饮豪者”、“饮俊者”、“饮而成”者、“饮而儒”者、“饮而俳”者、“饮而辩”者、“饮而肆”者、“惮饮者”、“仙饮者”、“玄饮者”。他评论酒说: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醨者为愚。”谈到下酒之菜,他也分了几类:一是“清品,如鲜蛤、糟蚶、醉蟹之类”;二是“异品,如熊白、西施乳之类”;三是“腻品,如羔羊,子鹅炙之类”;四是“果品,如松子、杏仁之类”;五是“蔬品,如鲜笋、早韭之类”。这些都写在他的著作《脑政》中。

德州历史名人 篇5

1、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德州汉时属广川)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汉武帝元元年(公元前104年)下诏,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以备朝廷策问。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应对,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董仲舒的学说体系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说,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汉书》有其传。

在德州小西门外四龙坝建有董子读书台,是董舒读书的地方,俗称董子台。后因董子著《春秋繁露》,世人也称“繁露台”。

2、滑稽之雄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著名文学家。

东方朔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其事迹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诙谐风趣,义理精辟,言辞才辩,独树一帜,文采风格,卓然一家。他的文章,后人汇成《东方太中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俗称东方朔乃当今相声之祖师爷。现陵县文博苑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东方画赞碑》亦述其生平大略。

3、不畏权势的东汉文学家祢衡:

祢衡(173——198),字正平,后汉平原郡般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汉末文学家,原有著作两卷,早已史传,后世见到的只有四篇文章,即《吊张衡文》、《鲁夫子碑》、《颜夫子碑》、《鹦鹉赋》、其中《鹦鹉赋》写得“浩气坌涌”、“慷慨卓厉,是祢衡的代表之作。

祢衡自动聪明伶俐,对事物有辩认能力,有过目成诵,耳闻不忘之才能,成年后尤显博学多识,但却有不媚毫门,不畏权势,持才傲物的性格。当时的大司马北海太守孔融,很器重祢衡的才华和抱负,曾曰:“其才十倍于我”。故此二人结成了深挚的忘年之交。

曹操素有爱才之德,很注意结纳当时的文人名士,孔融也曾多次在其面前对祢衡大加称赞,曹操欲见之,祢衡无意仕途,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被曹操罚作鼓吏以辱之。祢衡当众脱衣裸体于庭堂之上,换上鼓吏服饰演奏了有名的《渔阳参挝》,(后通称渔阳三鼓),鼓曲章节悲壮,如骂如讽,宾客听了无不慷慨流涕。曹操恼羞成怒,将他遣送刘表,刘表又转送江夏太守黄祖,终被杀,时年26岁。后人编成书曲《击鼓骂操》,经世传唱。

如今祢衡故里——小祢家村,在80年前已成废墟,但有一“祢衡井”现犹存,历岁千余载,泉甘而冽。

4、农民起义英雄窦建德:

窦建德(573——621),隋代贝州漳南(今武城县)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因助孙安祖起义,家眷遭杀害,遂率部起义,投奔高鸡泊(今武城县四女寺洼)起义军首领高士达,很受高士达器重被任命为“司兵”。

窦建德待人诚恳,身先士卒,“倾身接物,执笞与士卒均,由是能致人死力”。高士达乃推其为司马。高士达在一次战斗中,由于蔑敌轻进,战败被杀。窦建德继为领袖,称将军,拥兵10余万。公元617年于乐寿(今河北献县西南)筑坛场,称长乐王,年号丁丑。攻占信都、清河等郡。河间之战,歼灭隋将薜世雄部3万余人,声势大振,随即攻下河北大部郡县。次年称夏王,建都乐寿,改年号为王凤,国号夏。公元619年迁都洺州(今河北永乐南)。公元621年,李世民围攻盘据洛阳的王世充,他率军驰援,连下管州,阳翟、荥阳等地。在牛口布阵时,因轻敌兵败被俘,被杀于长安。在他管辖地区内“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他死后,魏州(今河南安阳)建有夏王庙。

5、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山东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唐玄宗二十二年(734年)考中进士,曾任节度使、尚书、殿中侍御史,后进爵鲁群开国公,故人称“颜鲁公”。他是唐代一位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即继承了魏晋以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又吸收了其他各书法家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誉为继王羲之而起的第二位书法革新家,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写《东方画赞碑》时,年四十五岁,是他书法艺术发展成熟的高峰时期。颜真卿留下的碑刻较多,但字体的刚健雄伟,遒劲厚重的风格,当首推《东方画赞碑》为最,且在该碑上额篆书和隶书,也是其他碑中不多见的。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因受奸相排挤,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治所在今陵县。此时,颜真卿对安禄山阴谋叛乱有所查觉,便积极进行防御准备,便以防霖雨为名修设城池,训练兵丁,治械存粮。安禄山闻之便派使臣平列、李史鱼等,以巡视为名,来此刺探军情。颜将计就计,便集约文士,汔舟饮酒,赋诗作字,书写了《东方画赞碑》,以惑其使者。安禄山得知后,“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第二年举兵叛乱,河北二十四郡多被贼陷,独平原郡固若金汤。由于颜真卿在敌后牵制,使其兵力分散,致安禄山最后一败涂地。安史之史平定后,被封为鲁郡公。

颜真卿在朝,敢于坚持正义,不畏权势。宰相元载引用私党,最后终于将颜真卿陷害致死。

6、邢侗、邢慈静兄妹:

邢侗(1551——1612),临邑县,邢柳行人。字子原,号知吾,别号来禽济源山主,人尊称来禽夫子。明代诗人、文学家,兼长书画。

他自幼聪慧,十岁能作“擘窠书”;十三岁作王宠楷书;十八岁(隆庆二年,1568年)考取拔贡。又二年,授考中京闱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二十四岁,进士登第。万历三年授南宫知县,施政五年,县大治。于翟监察御史,万历九年(1581年),出按河东巡盐政,所部河南、山西、陕西数千里。又二年巡按三吴(今苏州、常州、湖州一带),任满还朝,旋又参藩楚中。万历十四年(1586年)升陕西行太仆寺少卿,当年5月辞官还里,年仅36岁,官至四品,出仕凡十二年。

乡居后,为娱亲老,兴筑“三夷园”,造景二十六。“来禽馆”为其第七景,是邢侗读书处。从此,居此读书,凡二十六年,研诗文,功书画,终成诗文书画大家。

邢侗后半生于“来禽馆”研读碑帖诗画,颇有成就。除刻《十七》、《澄清》二帖外,还继刻《黄庭经》、《兰亭序》三石(褚本、定武本、赵本),还有索靖《出师颂》等八种,统名曰《来禽馆帖》。其中尤以《唐人双钩十七帖》最为世人所珍。诗文有《来禽馆集》二十九卷,1772年(乾隆37年)收入《四库全书》。

1612年(万历四十年),自理衣襟,正容端坐而瞑,享年六十二岁。葬于临邑城西南八里大卢家西南。

邢慈静(生卒年月失考),邢侗胞妹,明末著名书画家、工艺家、诗文家。

慈静自幼聪慧,深受其兄影响,“博雅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齐名“。其诗有《非非草》、《兰雪斋集》各一卷。晚年刻有《之室集帖》,包括《芝兰室非非草》(自书诗)、《来禽馆真迹》等数种。

7、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李长水:

朱红灯(1850——1899),原名朱占鳌,又名朱逢明,号天龙,祖籍长清县孔官庄,客居泗水县拓沟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到大李庄(今齐河县)舅父齐享水家,见百姓受外势力凌侮,在大刀会影响下设坛组织义和拳。是年6月率众攻打徐家楼等天主教堂。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朱红灯率师转移,与茌平、博平义和团联合,由秘密斗争转向公开,改义和拳为义和团,继续攻打洋教和地主豪绅。

李长水(1851——1907),平原县苏集乡前杠子李庄人,农民出身,当过木匠,开过粉坊。光绪年间,洋教盛行,李长水为反对本村恶霸地主(天主教徒)李金榜的欺压而拜师练拳,1899年夏,他请义和拳首领朱红灯等27人来杠子李庄,并邀附近拳场的拳首,举行了“拜拳师会“。尊朱红灯为大师兄,李长水等10余人为二师兄,以此,李长水举起了”扶清来洋的义旗,号令拳民要“尊师长,敬父母、不贪财、不恋花、尊大爱小、和睦乡里”。1899年农历五月,首先打击了教会反动分子李金榜,赶走了来自禹城御桥韩教堂的外国神甫高风仪。平原县知县蒋楷亲率马步捕快,去杠子李庄捕剿拳民,被义和团打败。

蒋楷多次派官兵岳剿朱红灯,李长水等人,每次都吃了败仗。蒋请求山东巡抚酼贤镇压,酼贤调马,步兵各一营围剿平原县杠子李庄,李长水、朱红灯等十大拳首四传贴,约三千,集结子森罗殿。10月18日,号称八百的马、步官兵扑向森罗殿,双方激战五小时,毙伤官兵150余人,义和团也损伤50多人。大败官兵后,李长水率团转移,分兵数路,对周围百里内外的教堂,教首,给以扫叶般打击。巡抚酼贤得悉后,恼羞成怒,令亲兵马金叙,带数百骑兵,在荏平用阴谋手段逮捕了朱红灯等人,十一月二十二日将他们在济南杀害。

1900年,袁世凯接任山东巡抚后,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李长水被迫逃往东北,1907年病逝。

8、抗日名将宋哲元: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乐陵县赵洪都村人抗日爱国将领。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908年从军,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25年至1933年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在喜峰口、罗文峪率二十九军抗击日军。后来,毛泽东在给宋哲元的信中曾赞扬“先生情殷抗日,曷胜仰佩,曩者日寇入关,先生奋力边陲,慨然御侮,义声所播,中外同钦”。1935年后,曾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芦沟桥事变”后,其发誓:“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938年春,任一战区副司令,病发后辞职休养,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国民党政府追授其为一级上将。朱德和彭德怀赠挽联一幅:“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自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元忧乎九泉”。

9、王祝晨、王浩父子:

王祝晨(1882——1967),原名王世栋,曾用名王东乙,绰号“王大牛”,齐河县楼王庄(现王举人村)人,是名寇齐鲁,享誉全国的现代教育家。

王祝晨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编辑过《文化新介绍》。1902年补廪,次年考入济南书院。1904年转入山东优级师范。1911年参加北京学部复试,奖给举人,为七品京官。1914年5月赴日本参观教育,1919年为山东议员,在家乡创办和立“强恕”学校,1927年1月,加入国民党,在武汉参加北伐军,5月任国民党山东党部指导员。1928年后在中学,师范任教,建国后,任济南一中校长,省教育厅副厅长,曾当选为山东一、二届人大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一至三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67年9月11日,坎坷半生,劳苦一世的王祝晨离开人世。

王浩(1921——1995),世界著名数学家、哲学家、逻学家和计算机学家,系教育家王祝晨先生之三子。

王浩生于战乱年代,不畏求学之路的艰难困苦,颠沛流离,刻苦攻读。1946年获西南联合大学数学专业学士和清华大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取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又获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

王浩先生身居海外,殚精竭虎,献身科学。他曾任教于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牛津大学,并在剑桥大学、IBM研究中心,普林斯顿等研究院做过高科技研究,还担任过密歇根大学贝尔电话实验室董苏黎士高等工业学院等处科研重地的顾问。著书和发表具有世界一流学术价值的文章100多篇。第一个获“数学定理自动化证明里程碑奖”。1972年随团回国,受到周总理的热情接待。1977年,再次回国,受到邓小平的接见。自此,他多次应邀在首都大专院校讲演。1995年5月13日病逝于纽约。

10、时传祥:

时传祥(1915——1975),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人。中国共产党员,北京市掏粪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他以“一人脏换得万人净”的崇高思想和行动,蠃得北京市广大人民的赞扬。1959年9月,时传祥以突出的成绩被推举出席10月份的全国群英会的劳动模范,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亲切接见。1964年12月,时传祥当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出席全国人代会。“文革”中受到迫害,被遣送原籍。1973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得此事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将他接回北京,政治上予以平反,恢复名誉,生活上照顾安排,1975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

1996年10月,北京市委、市政府于劳动人民文化宫二进院,为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筑塑底卧半米、身高两米的高大铜像。

浙江历史名人 篇6

浙江在历史长河中,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七岁那年写下了著名的《咏鹅》诗,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留有诗集《骆宾王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江苏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另外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可谓全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仍抱收复中原之信念。他一生创作诗歌极多,今存九千多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另外,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代名臣。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于谦亲自督战,击退瓦剌军并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回归。后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今贵阳修文县)学习,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有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山阴布衣、鹅鼻山侬等众多别号。民间曾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主要是关于年轻聪明的他如何捉弄官宦等故事。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今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美誉。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号定盦,后更名易简,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黄宾虹(1865—1955),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虹叟。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杰出国画大师。自幼喜爱绘画,6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留有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文章,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被浙大学子尊称“浙大保姆”。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乌镇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981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浙江海宁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再别康桥》是其最著名代表作。1931年11月19日不幸空难,英年早逝。

丰子恺(1898—1975),字仁,号子恺,今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作品《给我的孩子们》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历史文化名人 篇7

名人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密切。一方面, 崇拜名人既是旅游者的文化审美需要, 又是他们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而名人名胜景观大都位于名胜山水之中,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物的有机结合, 又使之具有深厚的名人文化内涵。另一方面,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 旅游是宣传文化的通道, 而名人是形成文化的主导元素, 是旅游的领衔“名片”。开发并运用好名人文化, 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可以催生更多的旅游消费。

二、秦皇岛古代名人文化的特点

秦皇岛古代名人文化是历史名人在秦皇岛地区从事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研活动而凝结成的一种具有传世意义的文化形态。正是由于这些历代名人与秦皇岛特有的地域风情相结合, 从而使秦皇岛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很高的品位。具体来讲, 秦皇岛古代名人文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1.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氛围, 形成独特的古代名人文化。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东傍渤海, 北倚燕山, 距首都北京270公里, 自然地理得天独厚,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秦皇岛既是风景胜地, 又是历代军事要塞。在中国历史上, 数十个封建帝王和无数文人骚客都曾到过这里, 或作赋咏志, 或吟诗抒怀。另外, 秦皇岛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它既处于燕文化的包容之下, 周围又有齐文化、赵文化等与之相碰撞、融合, 使得秦皇岛名人浸染了燕赵文化勤劳勇敢、忍辱负重、团结合作、慷慨悲壮等性格特征。可以说, 秦皇岛的名人是与秦皇岛这方神奇的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秦皇岛古代名人多, 知名度高, 历史影响深远。

秦皇岛的古代名人是构成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他们宁折不屈的高尚品节, 气吞大海的情怀, 慷慨悲壮的苍凉之气给后世留下深远影响。据历史文献记载, 秦皇岛最早曾是文明昌盛的孤竹古国, 被孔子尊为“古之贤人”的伯夷叔齐, 就生长于此。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在此派人入海求仙,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在此筑台寻仙, 文韬武略的魏武帝曹操在此观海抒怀, 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望海赋诗。正是这些名人极强的知名度, 才使秦皇岛远近闻名。

三、开发古代名人文化, 推动经济发展

面对历史文化名人, 秦皇岛人不应只停留在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这一层面上, 而应在开发名人资源, 构建历史文化名人档案, 宣传研究名人, 扩大名人影响, 为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服务方面, 做足文章。

1. 打造名人品牌, 保障古代名人文化开发的合理性和长久性。

首先要增强名人意识。就秦皇岛的情况而言, 或多或少存在“名山名水” (山海关和北戴河) 意识, 与曲阜之于孔子, 眉山之于“三苏”, 武汉之于屈原相比, 秦皇岛的名人意识相差甚远。只有具有较强的名人意识, 才能将旅游经济开发、旅游文化宣传, 名优特新产品的开发与冠名, 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 与利用和宣传名人紧密结合, 使之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服务。其次, 要保障古代名人文化开发的合理性、宏观性。在名人文化的旅游开发中, 存在着片面开发的问题。例如曹操文化的开发, 局限于其政治、文学方面, 而军事、经济、生活等方面开发不多, 难以让游客全面地了解曹操。许多名人文化都只局限于开发其某个侧面, 难以让游客感受到名人全方位的生活。

打名人牌, 切忌短视和急功近利。名人的影响和吸引力, 既靠名人自身的建树与声誉, 也依赖于后人的正确宣传与弘扬。名人效应及其所产生的效益, 往往是长久的、潜在的、综合的。除了从长远、全面的角度开发名人资源外, 我们认为, 更应该重视最基本的研究、宣传、弘扬工作。

2.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料, 构建档案服务平台。

首先, 广泛搜集名人轶事、书画诗词作品、著作、手迹、影像等资料, 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 构建历史名人档案。其次, 深入挖掘名人事迹的潜在价值, 定期举办一些高规格、高标准的名人纪念、学术研讨和演出活动。结合时代精神, 在名人诞辰日、逝世日和秦皇岛市文化艺术节, 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秦皇岛名人, 吸引省内外、国内外有关人士来秦皇岛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同时, 编辑出版名人著述、名人传记、名人研究论文集、名人故事, 拍摄一批名人纪录片、名人影视等, 立体展示秦皇岛名人。

3. 大力开发建设秦皇岛名人的物质载体, 打造名人品牌, 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开发名人文化的物质载体, 可以扩大名人文化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容量, 是开发名人文化旅游所必须做的基础建设。要让秦皇岛的名人文化“动”起来、“亮”起来, “物化”故事, 做活景点, 形成一道道独特而靓丽的名人文化风景线 (点) , 通过名人故居、名人雕塑园、名人文化长廊、文化墙、名人街、名人广场等载体的建设让整个秦皇岛形成浓郁的名人文化氛围, 让名人文化“走进”人们的视野, “融入”人们的生活, 吸引游人的眼球, 使秦皇岛市旅游业上一个新台阶。另外, 在开发建设秦皇岛名人的物质载体时, 还可以参照、学习外地的一些成功做法, 开发名人文化旅游纪念产品, 以扩大秦皇岛的影响。

城市历史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篇8

关键词: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自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以及中国范围内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进入了城市竞争时代,这种竞争并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区域或地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竞争。城市环境和所营造出的生活方式越有吸引力,有头脑和有资本的人才就越愿意聚集过来。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

文化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一个城市要在文化大竞争时代厮杀出来,最直接最快捷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仗城市文化遗产。近年来,城市的历史名人文化遗存保护终于越来越被全社会关注,保护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单幢的名人故居,扩大到历史街区,从建筑保护深化到精神传承。

本文便是试图探讨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一、利用名人文化遗产应该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

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当商业开发与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出现冲突矛盾时,商业利益应该为文化遗产保护让路。各地在对名人故里、故居或文化遗址等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时,要加强监管,转变重开发、轻保护的现有模式,防止过度的商业开发和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肆意歪曲和滥用。

二、开发名人文化遗产要适度

不是所有的名人文化资源都适合进行商业开发、文化产业升级。搭文化的台,不一定都能唱上产业的戏。历史文化名人所包含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特性不同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追求的是创新,历史文化讲求的是积淀。欧洲文化积淀丰厚但是文化产业不如美国发达,美国文化积淀薄弱但文化产业却很发达。对比西安和深圳,情况是相似的。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时候恰恰阻碍着文化创新,文化资源反而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阻力。

若想凭借这些名人文化资源进军文化产业,则需慎之又慎。一方面,历史文化名人的地方争夺不可避免,名人文化资源很难成为一个地方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当下的通俗文化追求娱乐性,忽略传承教化。历史厚重的名人文化产品,较难适应现代受众的消费习惯和心理方式,很难进行产业化。名人文化资源丰富的山东省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以“三孔”为载体,整合孔子、孟子、曾子等儒家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儒家文化旅游区,但是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孔孟圣人故里尚且遭遇市场冷遇,又遑论其他名人故里呢?

对名人文化资源的规划开发,应该科学客观,切忌投资过度开发过度。仅仅依托名人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即使能带来一定的旅游效益,也不会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因为其无法形成规模化,无法形成产业链。

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局限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创意依靠创新。仅仅强调本地的文化独特性和历史积淀深厚性,而忽视了其他资源的利用和挖掘,只能独守文化传承而无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发展。审视那些相对成功的名人文化产品,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形式的创新,依靠与其他优势资源的整合。《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是因为它整合了当代文化娱乐形式和阳朔举世无双的山水景观资源,刘三姐历史文化并不是它最关键的取胜之道。所以,《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

三、名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文化精神

保护名人故居和文化遗迹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传承和发展先人的文化精神。除了不断从深度和高度上推进对文化名人的文化研究,办好各种学术研究学会、研究基地外,在青少年和市民中普及宣传先人文化精神也很重要。先人的文化精神只有为城市文化所承袭、生根、发展,成为有生命力的部分,而不仅仅是挂在陈列馆里的故纸死物,我们才算是真的传承好了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名人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如编著通俗读本进入学校课堂,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诗歌朗诵会、讲座论坛、书画展览,用舞台艺术、电影电视艺术作品来宣传先人文化精神等等。

四、名人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关键在整体规划

首先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该与城市整体规划和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名人故居、文化遗址要进行整体保护,不仅仅保护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的本身,周围的环境、文化氛围也要保护。绍兴市把鲁迅故居周围的交通主干道恢复为步行街,把点状的、单一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连线成网,保护在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环境中,收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历史文化街区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其次各个名人故地可联合开发特色产品和旅游路线,变名人故地争夺为名人故地联线。比如柳宗元故乡在山西永济,主要文学作品创作于湖南永州,主政一方死后成神则在柳州,这些地方可以联合开发柳宗元文化专题旅游线路和纪念产品。

再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但财政力量有限,可以分期进行建设,同时努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吸引社会上企业、个人的资金参与。

最后,主动营销,重塑品牌。根据名人文化景点和名人文化产品的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制定好营销策略,开展多种方式的营销活动。名人文化景点可以与餐饮、纪念品、娱乐等产品整合,尽力拓展文化产品链。

上一篇:持续深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下一篇:化验室岗位职责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