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试运行报告(精选8篇)
。。HSE体系工作在。。、。。安全生产委员会和QHSE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以来。。安全、环保、节能、职业卫生与健康等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平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路,努力夯实HSE体系运行管理基础,切实实现。。作为后勤服务单位,与。。协调一致、同步运行的既定目标,为。。、各兄弟单位及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初确定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设备管理以及维护检验与保养、职业卫生与健康等各项目标基本实现,现就一年来HSE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不当、不妥、不合理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坚持从生产安全入手狠抓HSE管理的理念,使员工感受到推行体系管理带来的提高和改善。
。。自2012年纳入。。QHSE体系,踏上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有利平台,但员工对于体系运行目的意义的认识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值得庆幸的是,绝大部分员工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是具有一定基础和高度的。签于这些情况,我们从安全管理入手,以开展安全培训为突破口,以规范安全管理带动了整个体系的发展,2015,在总结2013年、2014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以《安全生产法》为培训重点,逐步添加了《环境保护法》、《职业卫生法》、《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关司法解释以及。。HSE和其他相关文件、资料,实施专题培训25次,员工接受相关培训400人次以上,受训率达到100%。全员对于HSE体系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内涵有了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由浅尝辄止到入木三分再到深入人心的转变,而行动上则实现了由生疏到了解、由支持到广泛参与的转变,安全开始成为工作中的一种习惯,为培育和谐健康的HSE文化奠定了基础。
日常培训中,我们大力宣讲“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证他人不被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努力灌输“企业要安全、员工要安全”的基本观念,形成了“员工要让企业安全、企业要让员工安全”的共识。通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各项指标得到了有效控制,人身伤亡事故为零,轻伤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为零,劳动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率保持了100%。
从大的方面说,HSE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具有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特点,它是企业减少可能发生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改善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完全符合《易经》中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传统中国文化思想。从小的方面讲,HSE体系的全面推行,可以促进企业顺利步入国际市场,减少企业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从而改
善企业形象,提高综合实力和效益,最终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息息相关、一脉相承。而具体到我们。。,目的在于使。。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同时也是为了积极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在生产作业和其他活动中,实施污染预防和职业健康安全、HSE预防对策措施,减少生产和服务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的风险,从而实现。。的质量管理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职业健康安全与HSE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为相关方的根本利益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贯标”可以理解为贯彻各项标准,但是对于我们来讲“灌标”—灌溉的“灌”,灌输的“灌”,同样是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认识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员工逐步认识到推行体系管理的现实需要和长远意义。
对于一个企业、一级组织、一个单位来讲,体系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的责任和义务。鉴于此,我们与每位员工签订了体系管理承诺书,使员工逐步意识到:。。推行体系管理,我的肩上也有责任,这其中也有我的任务,并且与我个人的利益、权益、收益紧密相联。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细化任务指标分解,HSE管理体系日益丰满。
执行力,就是执行标准的能力。可见标准无疑是体系管理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体现在。。各项工作中的标准就是管理制度。
本,针对人员调整和工作变动等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部分HSE管理体系文件、资料、法律法规进行整理、修改、归类和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去年四季度至本次审核,共更新法律法规项目17项,新增“一氧化碳报警器运行记录”、“。。夜间值班记录”、“ 设备运行保养计划”等本单位资料6项,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效果良好。
2、在。。安全环保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对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了重新辨识,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管理措施。厂区噪声控制和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均达到相关标准。。。共设臵5个生活垃圾分类存放点,11组垃圾分类箱,1个固体废弃物存放处,同时分别与。。。物业。。、。。化学危险废物研究处理有限。。签订了清运协议。2015年瑞康物业。。为。。清运生活垃圾112车次,投入清运费1.12万元,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因数量极少,本未进行集中处理。
近一年多来,我们结合本单位实际,将。。责任区域划分为办公生活区、职工食堂、锅炉房、公寓等四部分,从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辨识,深入分析本部门存在的88项危险源和164项环境因素,并且针对每一项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配合。。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规划,我们密切关注。。内河水位变化情况,对。。倒灌水源头进行了封堵,保
证内河水位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同时积极尝试联系周边附近的污水处理企业,积极筹划污水治理方案,努力为。。的最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计划和预案,扩大假想事故范围,提高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今年4月15日,成功组织了锅炉缺水应急演练,并积极参加。。组织的消防演练,员工应急意识和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均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4、按照相关要求,及时配备各类设施设备,确保生产管理及设备运行安全、有序、清洁无害。本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对锅炉房投资0.5万元,新上轴流风机2台,投资3万元,更新了锅炉换热器,投资1.2万元配备了CO报警装臵;投资5.2万元更新了锅炉脱硫塔;对食堂投资1万元,更新了电蒸车和馒头机;全年劳动保护投入达1.45万元,职工职业健康查体和各项培训共投入0.98万元,为设备安全、人员安全、清洁无害化生产以及员工职业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对锅炉运行产生的煤渣进行了喷淋处理,切实提高了煤渣的无害化程度。
目前。。在用特种设备有:锅炉2台、液化气瓶1个,安全装臵有安全阀6处、压力表11处,均遵照检验计划按时进行了检验并取得了合格检验报告,2015年锅炉设备校验投入1.25万元,特种设备鉴定率始终保持了100%。
为保证和提高设备完好率,供热队、食堂等相关单位依照岗位操作手册坚持进行班前教育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熟悉本岗位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对生产设备实行
专人挂牌管理、定期维护,并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运行做了详细记录,确保设备完好,2015年设备维护投入资金6.17万元,实现了设备完好率98%的预定目标。
锅炉房现有员工5人,除管理人员无相关证书外,操作人员4人均持有有效司炉证件,锅炉房无持证的水质化验人员,这是不符合体系要求的,该问题已向。。提出申请报告。食堂7人,均持有有效健康证件。。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持证率未达100%。
5、更新并签订了员工职业危害告知书,使员工深入了解并牢固掌握了本岗位的职业禁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和相应防护措施。进一步完善并及时更新各种装臵和设备资料台帐,充实完善了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记录资料,如脱硫塔运行管理记录、一氧化碳报警器运行记录、锅炉房一日三检制度、。。值班制度等。在去年参加。。“三评级一评价”验收活动中,除严格按要求完成各项迎检工作外,我们在锅炉房等相关部位规范张贴、悬挂了危害因素及职业病防治告知、警示标牌,使员工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则、精神、标准、要求有了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
6、通过配套体系要求建章立制,提高了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实施体系管理,直接增强了全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岗位责任制履行逐步踏上了良性轨道,严格按照体系规定程序和标准落实各项举措,成为。。各项工作的新常态。
7、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实现。。降本增效的总体目标,生产成本较去年整体降低了1.8万元。2015年锅炉用煤1150吨,较2014年略有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2014年生产供汽时间为983小时,而2015年达到了1171小时,其二就是整个。。供暖效果实现了明显改善,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去年。
8、将。。原有的卫生、安全检查制度由每月一次改进为随机和不定期,加大检查频率和覆盖面,突出了检查的重点区域和部门,确保了随时查出问题,随时进行分析处理,各类问题和隐患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科学合理、彻底有效的解决。2015,在自行组织的各项检查中,共查出安全隐患7处,均及时进行了有效整改,查出员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规范3人次,均在现场提出了警告。去年冬天,由于受超低温天气和停电的影响。。供暖管网出现了冻裂。。领导迅速组织人员,并且牵头成立了应急救援抢修队伍,及时进行了维修和处理,基本保证了正常供暖和生产用气,把损失和对员工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9、严格承包商及相关方的管理,现场监督和检查的效果不断显现,为确保各方面安全和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
三、压力层层传递,注重持续改进,全面落实安全环保等体系责任。健全完善单位HSE管理体系的同时,为有效落实责任、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把制度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体系手册,组织签订了员工个人的《安全责任书》、《HSE承诺书》等资料,真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处 7
处有标准、件件有落实、环环有监督,并通过这些形式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计划、实施、监督、考核和落实,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四、大力开展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月”、“职业健康宣传周”等活动,遵循体系标准合理运行各项工作成为全员的自觉行为。
五、内审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
今年四月份。。体系内审,为。。下发不符合项报告两项,其一是锅炉房有两块压力表没有鉴定标识。原因在于该两块压力表安装于自来水管线上,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工作的不细致、不扎实。内审结束后,我们及时组织了专题培训,组织锅炉管理人员及司炉人员系统学习了《仪表校验规范》及《监视和测量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虽因工作原因仅进行了现场提问,未在第一时间组织考核,但参训人员对仪器仪表检验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示今后将努力提高重视程度,提高工作质量,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该次培训的考核,计划于五月末与月度培训考核合并进行。
不符合项之二为燃料煤的采购信息,未提供合格供方评价、供方资质、燃煤性能指标、合同以及使用台帐等资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沟通不畅,未及时将工作运行情况反馈给相关人员;二是我们对体系要求的工作程序学习了解不透彻,还没有使体系运行成为良好的习惯。内审结束后,我们及时与供方取得联系,就相关资质资料进行了收集、汇总、审核、补充和存档,使该项资料基本按照体系要求得以完善。该项不符合,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非常有利的提醒,要求我们 8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体系规定的工作程序,细化每一个运行环节,确保每一项不符合项,都能够在体系指导之下获得终局性解决。此外,在内审中暴露出的其他问题及整改情况如下:
一是锅炉房无水质化验工,该问题已以报告形式向。。提出,申请配备水质化验人员,目前尚未落实。
二是CO报警器鸣叫,经联系厂家咨询,分析原因为目前在用的四吨锅炉,距离去年安装的轴流风机较远,所产生的烟尘不能及时外排。目前确定方案为南北墙四个窗户拆除玻璃,制作雨棚四个,中间隔墙拆除,形成南北对流,以确保CO及烟尘外排效果。该方案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
三是补水电机噪音超标问题,首先是电机老化较为严重,其次是电机底座不平整,电机与地面的几个连接点不在同一平面上。发现该问题后,我们确定的方案是:拆除水泵电机及流程,进行全面检修,拆除原有电机底座,重新制作,目前该方案也已进入施工阶段。
总体来看。。一年来的体系运行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基本符合。。要求。在今年4月份的内审中共开具了两项不符合报告。此外,法律法规未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不规范等问题,虽及时进行了整改,但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惰性,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体系管理运行亟待进一步规范,专业工作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本单位HSE管理体系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HSE管理体系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相关人员对于HSE管理体系的内涵仍缺乏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对运用管理体系缺乏创新理念、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欠缺。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是呆板的按照体系规定去做,缺乏灵活变通的一面,“用身体干工作”到“用脑子干工作”的提升和转变尚未实现。
2、培训教育考核工作水平及实际效果有待提升。培训方式较为简单,真学与真考、真考与真用脱节,学好学差一个样,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
3、在各项实际工作中,与体系相关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约着体系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亟待我们积极主动地全面克服。
为了进一步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确定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
1、领导要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不断丰富大脑,提升HSE体系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员工的体系文件学习,带动员工理解体系,将所有工作纳入体系规范之下。
2、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检查及治理。。。将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机制,紧紧围绕治理重点,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严格 10
落实监控运行和整改责任。同时加强HSE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在实践中进一步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
3、规范岗位风险管理。以加强岗位风险管理为核心,进一步修订完善承诺书、告知书等资料,进一步规范并拓宽体系管理方法、手段、措施,切实规范全员行为。
4、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四个环节,一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实效性,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二要注意培训对象的层次性,研究分析各层次员工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三要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哪怕一次培训只学习一个知识点,也要确保这一次培训的实际效果。四要严格培训学习考核制度,组织安全知识、HSE体系知识答卷和岗位技能比赛等活动,要出分数、亮成绩,对考核垫底者亮“黄牌”,甚至亮“红牌”。将考核成绩与收入挂钩、与评先挂钩、与用人挂钩,使学习与安全一样成为员工的自觉习惯。
5、进一步加强承包商和相关方的管理约束,本着对。。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严格审核,确保资质审核、协议书签订、安全教育、现场监督和效果验收率都达到100%,将各类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6、结合工作实际,培养特色优势,实施以点带面,促进均衡发展,体系管理是一项浩瀚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选准突破口,并且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举措,切实维护好体系管理的持续改进。
六、有关体系运行的体会和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积极构建以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为核心的安康文化,发挥体系运行的强劲动力,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2、进一步关注员工诉求,体现。。人文关怀,使广大员工能够在发展中获得成长,在改革中实现提高。
3、对于体系管理来说,一个部门或单位就是一个团队,是团队就要讲协作,一把手的态度是核心,全员参与是基础,执行力是关键,激励和考核是保障,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非常重要,所以建议。。继续深化、强化全员的教育与宣传,逐步形成“重视程度高、参与范围广、计划落实好、考核有保障”的体系运行的良好局面,实现。。与员工的“双赢”。
总之,在进一步推进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将牢固坚持“持久性、适应性、落实性”的基本要求,用制度文化规范全员行为,努力追求体系运行管理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2016年是。。改革年、攻坚年,也是。。谋求长远进步、持续发展、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待。。改革尘埃落定,无论。。何去何从,只要。。需要,我们都将以笃定的态度,继续确保各项工作在体系约束之下的规范化轨道上和谐运行,切实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不给。。添麻烦、不给。。拖后腿,在。。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
空管运行效率是指在空管运行系统中,一定的空管投入对空管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即运行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空管运行效率的内涵是多层次的,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利益主体以及不同的系统目标,对空管运行效率的理解和评价都是不同的[1]。本文结合空管运行的实际状况,充分分析空管运行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空管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深入探索空管运行效率的评估技术和方法提供研究基础。
1 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军民航飞行活动逐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目前空域利用率偏低,空域规划、管理和评估手段相对滞后,空管运行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的现象。在机场、终端区及航路交叉点等空余单元经常出现拥挤和飞行冲突等情况,形成了空中交通网络的“瓶颈”,也直接导致了飞行前的延误等待,飞行中的改航、偏航、备降、返航等,从而导致航班延误增加,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受到影响。同时空管运行管理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较重,不能充分体现决策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整体一致性。这些问题和矛盾直接成为阻碍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瓶颈。
如何评估当前的空管运行效率,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空管运行效率评估指标体系,为提高空管运行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空管运行的因素包括人、设备、环境和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将重点分析空管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空管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并建立相对完善和科学的空管运行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深入研究空管运行评估技术提供基础。本文研究不仅对空管运行系统本身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空管系统稳定高效的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空管运行效率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人机环系统工程理论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与生产作业、劳动效率、企业管理及劳动者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实用学科[2]。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以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正确处理人、机、环境3大要素的关系,使人机环境三者能充分地有机结合,以使系统获得最好安全性、最高工作效率和最强经济指标的综合效果的学科,其主要应用于对安全性、经济性和工作效率等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从人-机-环工程的根本任务角度出发,人-机-环工程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人、设备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人-机-环系统最高的综合效率,其涉及的问题是把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使其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轻松的工作环境以及绝对的安全性[3]。
2.2基于人-机-环系统工程理论的空管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空管系统的运行效率受多因素、多层次复杂变量影响,本文在人-机-环系统工程理论基础上,考虑的影响空管运行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4方面:人(空管系统工作人员等)、设备(空管运行设施设备等)、环境(空域结构和空管运行环境等)、管理(空管机制和管制规则等)。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管理为边界的人-机-环-管系统[4],见图1。
1) “人”是指保障航空运行的航空工作人员,包括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飞行签派人员、飞行员、空勤人员、地勤人员和机务维修人员等。它对飞行安全等起着重要作用。
2) “机”是指维护空管运行的管制设备和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及飞机和与飞机相关的机务维修设备等。它的性能关系到空管运行的可预报性,有效性,可使用性等。
3) “环”是指空管运行环境,包括空域结构、空域运行环境、自然环境和飞行保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空管环境影响空管灵活使用率和交通复杂性。
4) “管”是影响空管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它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影响空管运行的事件,但它是通过人-机-环境系统及时或延时表现出来,包含空管运行机制、管制规则、飞行规则等,它将影响飞行运行安全,飞行延误,成本效率等。
“人-机-环-管”系统构成四位一体对空管运行效率的综合影响因素,其中管属于间接因素,而人-机-环属于影响空管运行的直接因素。
3 空管运行效率的评估指标分析
3.1 构建效率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标准
对空管运行效率进行评估时,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估指标。由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评估指标的多样性,同时各指标之间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在建立空管运行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时,使选取的指标能有效反映我国空管运行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应遵循科学性、简明性、统一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5]。
构建的指标体系需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相互关联、协调一致,根据指标的特点,科学使用定性或定量方式表示。同时,也可考虑研究状态性指标和措施性指标。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必须含义明确,切实反映空域运行管理整体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具备可比性和实用性。
根据社会经济效益的含义,评价民航空管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否最优,主要着眼于系统在规定的影响范围内,能否在投入最小运行资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其发展目标。虽然民航空管运行效率的评价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但是从空管系统社会经济效益的4个发展目标[6]入手有6个基本评价标准[7],见图2。
1) 最佳服务水平标准。
空管运行系统社会经济效益(包括管理制度)能够使民航运输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提供优质的民航服务。
2) 最小运输需求差距标准。
通过对空域资源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出行基本运输需求之间的差距最小(或较小)。
3) 最小环境影响标准。
空管系统对人的生存环境和活动,对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发展影响和干扰最小(或较小)。
4) 最小运营费用标准。
空管系统的建立、维护、使用和管理费用最低(或较低)。
5) 最小资源占用标准。
空管单位产值的运输能耗最低(或较低),运输系统的建立、维护、使用和管理对空域、人力等资源占用率最低(或较低)。
6) 最佳社会效益标准。
在规划、使用空域资源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带来的社会效益。如促进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影响社会就业结构与就业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3.2 评价指标体系描述
结合前文分析的影响空管运行的因素分析以及空管运行的实践,在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可比性和灵敏性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相关的标准前提下,将该指标体系按层次划分为总体层、因素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分别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筛选得到了空管运行评估的7个关键指标要素:运行安全、飞行延误、成本效率、可使用性、有效性、灵活使用率以及可预报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到空管运行效率评估指标体系[8],见图3。
1) 运行安全。
安全是空管运行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其主要的评价基准是空管运行系统中的航空器事故和事故症候,运行安全指标对应的分指标有: 空管责任原因飞行事故和地面事故数量(每百万次飞行)、严重事故征候数量(每百万次飞行)、其他事故征候数量(每百万次飞行)、管制不正常事件数量(每百万次飞行)、安全持续时间、设备故障次数/设备总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故障设备数量/设备总数、航空器承运人对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的评价和空中交通服务提供者对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的评价等。
2) 飞行延误。
制定延误指标的目的是为保证空中交通服务提供者能够提供与空管服务要求相当的管制能力,把延误维持在用户可接受的水平。延误分析基于地面延误和空中延误两部分,可以从起飞延误航班总数/航班总数、起飞延误的总时间/延误航班总数、到达延误航班总数/航班总数、到达延误总时间/航班总数、空管原因引起航班延误总数/航班总数、空管原因引起航班延误总时间/航班总数、滑行延误总时间/航班总数、航路延误总时间/航班总数、终端区延误总时间/航班总数和到等9个方面来考察。
3) 经济性。
该指标用来分析如何确保空中交通服务供应商长期提供低成本、安全的空管服务,其分指标归纳为:每公里的飞行总成本、固定资产价值/架次、固定资产价值/总飞行公里数、服务架次/管制员数、服务的总飞行小时/管制员的工作小时、人员使用效率(保障架次/人)、设备使用效率(保障架次/运行设备固定资产总值)和使用的扇区容量/公布的扇区容量等。
4) 可使用性。
指在可控条件下的空域、空管服务和机场设备能达到的使用程度,该指标可从空域的可用性和机场的可用性来考察。于是可使用性的底层指标为:承运人选择的最优航线被批准的航班数/提交的申请飞行计划数,高峰小时航空器的起降架次/公布容量,高峰小时的交通需求量/计划的高峰小时容量,给定的限制空域不能使用(超时间使用)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和给定限制空域不能使用或预留的(虚占)时间百分比等。
5) 有效性。
指为用户提供关键的管制中心资源和服务的能力,其底层指标为:关键系统意外中断的时间,关键系统的意外中断的数量(次数),由于外界活动引起意外中断而导致的延误、重新选择航路、取消或改航的航班数/计划航班数和由于系统关键部件意外中断服务引起的延误、重新选择航路、取消或改航的航班数/计划航班数。
6) 灵活使用性。
是指空管运行系统能正确迅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可以从地面灵活性和空中灵活性来考察管制中心系统的灵活性。因此灵活性对应的底层指标为:调整的航班数/航班总数,时段互换数量/请求时段互换数量(起飞),临时航线的利用率,高度层改变架次/请求高度层改变架次和空中改变航路或速度的航班数/航班总数。
7) 交通复杂性。
是指空管运行系统中衡量空中交通运行复杂性程度,其对应的底层指标为:航空器数量(进场交通量、离场交通量、爬升飞机数、下降飞机数、巡航飞机数),交通密度,冲突发生率,速度方差、航向方差、交通混合度。
8) 可预报性。
用来度量管制中心系统能够实时应对变化的能力,其评价基准为预期的延误、到场延误的偏差、滑行时间偏差。因此其底层指标为:计划飞行时间与最优飞行时间之差,到达延误的标准偏差,每个延误部分的标准偏差,每个延误部分的延误原因,滑入的偏差时间和滑出的偏差时间。
4 结 论
研究空管运行效率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目标在于探寻空管运行系统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互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空管系统的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寻找提高空管运行效率的途径和措施。如何根据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空管运行实际效率进行评估,是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摘要:空管运行效率是衡量一个区域空管系统总体运行状态的综合指标,它受到很多与空管系统有关因素的影响。基于人机环系统工程理论,结合空管运行实际情况,充分分析空管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空管运行效率评估的原则、标准和指标体系。
关键词:空管,运行效率,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窦凌凌.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商振.大型船舶人-机-环工程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卜昌森,程卫民,周刚,等.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2):44-46.
[4]曾亮.多层次模糊评估法在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132-135.
[5]刘东.畅通工程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1):61-63.
[6]贾贵娟.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李雪,吴芳,左建伟.兰州市交通运输效率的评价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7(3):92-93.
一、教学检查体系的建立
教学检查就是指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按照事先设定的目的,对教学人员及对象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检验和查看活动。教学检查是教学管理中经常性的工作,通过教学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教学检查
我院常规教学检查是由教务处组织,各系部轮流实施的一项教学检查。每个星期一个系部负责进行教学值勤,包括检查教学运行与整体教学秩序情况;学生出勤以及课堂纪律情况;教师迟到、早退、缺课情况;教师上课时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的听课情况;课堂教学文件(教案或讲稿,点名册,教材,大纲)的规范情况;实践环节教学的准备、教师指导及学生实验独立操作和训练的情况。通过这种日常的教学检查,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平时教学抽查
平时抽查由教务处根据教学目标和有关教学工作情况随时安排。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情况、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教学组织管理情况、教室卫生环境以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3.集中教学检查
(1)期初检查
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务处组织对全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或通报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确保师生尽快进入正常教学状态,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检查重点内容为:教师备课笔记是否更新、规范;教学大纲是否修改完成;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和落实情况;独立学院专业培养计划;实验室名称的规范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学院要不断加强教学建设和管理的主要措施。期初教学检查是对学期初教学准备和工作开展的全面检查,是对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全面总结,是实施教学管理及教学监控的重要步骤。教务处要求各系部要按照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认真做好组织工作,成立专门检查小组负责,特别是对重点检查内容要认真落实。同时检查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总结,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作出客观的评价,提出切实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2)期中教学检查
期中教学检查是教学检查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第十周前后。我院及各系部重视教学检查工作,坚持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检查工作。常规内容主要包括:结合各系部教学值勤情况,检查教风、学风、教学秩序等情况;检查教学运行情况:各课程的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效果、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检查教师作业布置、批改,辅导答疑等情况;实验室建设情况和仪器设备管理情况;教研室教研活动的定期开展和记录等情况;组织已结束课程的考核及部分课程的期中考试工作;下学期教学任务的安排与落实情况;教务处及各系部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自查。期中教学检查是在学期的中期进行的集中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运行,有些在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就要重点加强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过程的检查。
期中教学检查的形式和要求: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最有发言权。因此,建立和完善学生信息员队伍,是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各班级的教学信息员队伍由教务处负责组建和管理,教务处将教学信息员每周反映的情况进行汇总后,形成书面通报,下发给各系(部),并针对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各系部根据学院统一布置和要求,结合各系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期中教学检查计划,充分发动广大教师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同时要求各系部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至少听2次课,各教研室教师至少相互听1次课。同时学校通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发放教学状况调查表,组织听课,查看教学相关文件,检查学生作业、实验报告、教师辅导答疑情况等,多渠道、全方位深入了解教学基本状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中好的经验,在全校范围内交流推广。教务处组织人员抽查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安排校领导听课,召开教学督导员与教师、学生座谈会,了解全校的教学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在期中教学检查结束以后,教务处组织召开各系部主任会议,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对共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期末教学检查
期末教学检查在期末考试前后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期末复习安排情况、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效果、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下学期教学安排情况、教材预订情况以及教学工作小结情况;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程序,因此,各系部要督促教研室、任课教师做好考试的出题、考试、评阅、试卷分析和成绩登记工作;认真总结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期末教学检查是是对学期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为下学期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供许多好的经验和准备。
二、教学检查结果的处理
各系部和教学检查人员要对每次教学检查情况进行小结,及时处理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集中教学检查,教务处根据各系部教学检查材料及时写出教学检查总结表(附后),并向学院领导、各系部和其他教学部门进行反馈。学校领导认真听取分析研究教学检查总结情况,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整改措施。
三、教学检查工作的意义
-------技术科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标准,确保体系正常运行。特材公司技术科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自查。
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技术科在各方面都严格按认证要求执行,在质量管理、产品加工精度等方面较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下发的工艺标准、程序及图纸等相关的技术资料,都严格按认证要求执行,确保无记录不下发,做到有据可查。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各道检测工序,技术科都下发严格的检测标准,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必须确保正确无误。针对这一情况,技术科在内部实行加工程序及工艺内部审核制度,不经审核不得下发。我们一直都严格按这个标准执行。后经对各月质量目标分析,工艺及加工程序正确率均达到100%,确保了产品加工标准的正确无误。
为了确保发出产品不漏工序,实行工艺流转卡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加工完毕,严禁转入下道工序。改变了以前加工产品在中间过程的无序现象。
为了服务好生产,针对当天布置的生产任务,立即下发工艺方案及加工程序,确保不耽误生产;对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技术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解决,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市场反馈的信息,主要问题是铜板组装后的角缝问题及板面光洁度问题。通过电话或派出人员到市场服务,及时处理,确保顾客满意度达91%以上。
技术科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总经理、与会领导:
现我以管理者代表的身份汇报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请评审。
1、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2013年11月,我公司开始试运行IS0/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我们组织了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于2013年11月1日严格按ISO/TS16949:2009标准进行运作。
1、IS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在试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任在坚持,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肯定会有收获的。
(1)组织各级有关人员宣传与学习,对其进行宣讲、培训。并以标语的宣传形式使全公司全体员工人人皆知。各部门以“程序文件”为主要内容组织进行学习,从而使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地按体系要求进行实施。
(2)改进活动
很多质量管理的过程及内容都需要学习提升和加强,各部门经过认真的学习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了ISO/TS16949体系要求的工作。
a、各部门分解了公司的业务计划指标。
b、制定了相应的部门业务,计划措施方案及部门质量目标,并按目标值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和实施。
(3)认真做好内审(体系/过程/产品审核)工作
管理评审和内审是我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活动。我公司在2014年10月9-11日进行了第一次内部评审工作。
2014年10月9-11日按ISO/TS16949:2009标准组成了二个内审小组,对
各部门进行了全面的审核。2014年9月27-28日完成了2种产品制造过程审核工作。在过程审核中未发现了一般不符合项。2014年9月25日完成了2种产品审核,发现7个不合格项。2014年10月份完成了体系审核,在体系审核中发现了2个一般不符合项。各部门对不符合项都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通过这次内审,使整改体系运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初步评价
通过近1年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来看: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字简练,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符合ISO/TS16949:2009标准要求,能有效地指导本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文件内容基本切合本公司实际。
(2)管理机构设置合理,人员职责明确而且配备基本完善,资源配置基本合理,体系运行正常,质量工作程序和质量活动的效果符合体系文件要求。
(3)纠正、预防措施被充分重视,相应的持续改进、公司自我完善的机制初步建立,信息体统已开始运行,为今后质量管理的继续完善、巩固和持续运行提供了很重要基础。
(4)激励机制开始运做,员工的质量意识被调动起来。
4、存在的问题
通过1年多的体系运行,我们也发现我们公司在过程目标的制定和有效控制存在一定的不足,2014年的公司级数据的指标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故这次管理评审请各部共同讨论如何确定2015年的公司级数据和目标。望各部门在认真清理2014年目标完成情况下,重新拟定公司级数据和指标。
从总体上评价,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完善、适宜、有效,符合公司质量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满足ISO/TS16949:2009标准的全部要求。
5、建议
(1)重新修改公司级数据指标。
(2)各部门继续认真组织学习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完善地运行。
(3)加强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力度。
管理者代表:聂维胜
主题: 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标题: 2011年1月-2012年1月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经过一年多的质量体系拟运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在质量管理上已得到很大提高,公司各部门根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不符合项以及纠正和改进建议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我们的质量体系。现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体系拟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质量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1.组织相关部门学习质量手册、体系文件以加深对TS-16949体系管理精神 的理解,有计划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
2.为使体系文件更好的与实际结合,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品质部征集了各部门对于TS-16949体系拟运行的建议,对于不适合工作运行的部分作业文件进行了修改,并理顺了工作流程。
3.着重对公司产品的制造和产品验证环节进行了详细的监督和检查,不断加强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质量体系运行的成绩和收获:
1、在公司总的质量方针的指导下,各职能部门围绕质量目标进一步分解,制定本部门具体的质量目标,产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对各部门统计分析情况的检查,各部门均实现了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且依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差错率控制到0.02%,采购原材料合格率达到100%,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到达100%,顾客满意度大于85分,并且使各部门实现了0投诉。
2、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额比前年同期增长10%,由于质量体系的不断增加和完善,提高了公司在汽车配件领域投标方面的竞争能力。
3、公司和各部门的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TS-16949的拟运行,避免了业务在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办事效率。
4、员工的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以前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工作管理方面做的不是很完善,通过对TS-16949体系的不断学习和实际运行,本各方面管理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相应员工出错率大大减少,效率提高很多。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内审和总结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切按程序办”的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细节需管理到位;
2、根据有些部门的工作特性,需加强计划管理和工作总结工作;
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3、需提高事先预防意识;
4、需加强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工作。
总之,事先预防、防错和持续改进是TS-16949的主导思想,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工作,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认真的态度加以纠正,同时更加深入的贯彻TS-16949的思想和精神,整个公司的管理就会更上一层楼,公司业绩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
1、希望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经理对各部门员工加大TS-16949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加强培训和学习,深入了解各项控制程序要求,公司整体TS-16949质量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便落到实处。
2、质量管理体系与日常工作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就是公司和部门对日常工作的规范要求,而不是额外的负担。建全部门相关制度,加强部门员工的工作规范。
3、工作总结、质量记录等组成了企业的经验数据,除了可追溯外,还可以为企业下一步工作的衡量提供依据。一方面可快速、正确的处理出现类似问题;另一方面,当我们再检测类似的产品时,可以较准确的制定出实施计划,实施方案更有针对性。
五、总结:
自我公司推行TS-16949质量体系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在管理者代表的全面指导下,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按照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去控制,顺利的达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使公司的各项工作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
事实证明:科学的、先进的TS-16949质量体系在我公司运行是有效的、适宜的、符合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如何按照TS-16949标准的质量体系积极开展过程控制,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服务、纠正预防措施等有效的持续改进工作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将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更好成果。
品质部
一、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工作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第一, 搭建一个平台:统一采集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的各项数据并进行汇总和跟踪分析。第二, 统一管理软件:规范和统一上海高校学生食堂信息管理软件的基本技术参数、运行模式和管理内容;逐步推广统一的学生食堂仓库管理软件和财务核算软件, 为数据采集、整合和后期分析奠定基础。第三, 监测四类数据:利用动态监测平台和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 重点监测主副食品原材料采购价格、学生食堂销售价格、学生食堂成本变动和学生就餐支出的情况。第四, 定期发布信息:展示学生食堂原材料价格、饭菜价格水平、学生就餐支出费用波动情况等的实时数据;定期形成书面分析报告, 编制“主副食品团体采购价格指数 (GPPI) ”, 发布高校食堂原材料价格监测信息;分析高校学生食堂运行成本构成, 及时评估学生食堂运行成本波动对高校食堂运行的影响, 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向市教委和各高校通报等。
监测内容由学生食堂原材料成本监测、学生食堂运行成本监测、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和供应结构监测、学生食堂学生消费水平监测四大模块组成, 具有层次分明, 结构科学, 数据更新及时, 监测结果能够充分反应客观实际情况等特点。
二、学生食堂运行监测的对象和范围
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对象为本市高校学生食堂, 共分五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上海高校, 包括全市普通高等学校, 2012年底共67所, 在校学生63.26万人。第二层级为上海市公办高校48所和民办高校19所。第三层级高校, 是指具体到每个大学, 监测平台采集各高校的地址、校区数量、在校生人数等基本信息, 以及学生食堂管理主体 (负责学校学生食堂管理的部门) 的基本信息。第四层级学生食堂经营主体, 是指承担各高校学生全部或部分餐饮服务工作, 在校园里经营, 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包括各个高校后勤部门设立的餐饮部 (饮食服务中心) 以及社会餐饮管理和服务机构。监测平台采集各学生食堂经营主体名称、性质、经营模式、经营学生食堂数量等基本信息。第五层级为学生食堂, 是指以为学生服务为主体, 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大众伙食为主体, 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的学生食堂。监测平台采集各个学生食堂就餐面积、座位数、食堂主任、职工人数等基本信息。
监测平台的系统结构共分五个层级: (1) 上海市— (2) 公办/民办— (3) 高校— (4) 学生食堂经营主体— (5) 学生食堂。各层级之间呈上下树状结构。学生食堂为食堂运行成本等监测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能够从学生食堂开始逐级向上汇总, 逐层统计展示。
三、学生食堂运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1. 学生食堂原材料价格监测。
课题组选择6所有代表性的高校,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根据近三年食堂原材料商品平均用量和在各自类别中所占的权重, 剔除用量少、影响小的品种, 最后筛选了主食、副食品、蔬菜类和调味品等4个大类, 具有代表性的14个小类、40个品种作为成本分析和编制原材料价格指数的样本, 加以分析与监控。通过数据分析, 并出于对数据采集连续性的考虑, 将2006年12月的样本价格作为基期, 并采用帕氏指数编制方法编制高校食堂伙食原材料团体采购价格指数 (college canteen food raw material group purchasing price Index, 简称GPPI) 。
样本价格数据每月采集一次, 并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编制出单个样本的价格指数、小类价格指数、大类价格指数和总指数 (40指数) , 能较好地反映原材料价格逐月波动趋势。为了更好地反映样本原材料价格和整体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 以及同比和环比价格的变化状况, 还编制了样本、小类、大类和总指数 (40指数) 的定基指数、同比指数和环比指数。在分析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和波动幅度的同时, 也可以逐个逐类分析其价格变化趋势和状况, 从而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更好地重点关注和调控个别原材料的价格水平。
2. 学生食堂运行成本监测。
学生食堂运行成本是指食堂在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 它是确定饭菜价格的基础, 是食堂进行成本核算的内容。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 (教发〔2011〕7号) , 学生食堂建筑设施由学校提供, 按照非经营性资产管理, 不计提折旧, 对服务实体实行“零租赁”, 免收管理费。学生食堂的大型维修改造、大型餐饮设备配置和更新, 空调、电梯、供暖等大型配套服务设施投入和运行费用由学校承担。因此, 课题组确定学生食堂运行成本监测的内容为除以上明确由政府和学校承担成本以外的学生食堂运行成本, 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其他费用。
课题组在设计学生食堂运行成本监测方案时充分考虑了三方面因素, 一是参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高校学生食堂成本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遵循配比、一致性、以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二是为保证数据横向可比性, 无论相关成本是由学生食堂直接支出或学校支出, 数据的统计应以统一的口径采集并修正。三是以月度监测为主, 年度统计为辅, 并按照简便易行的原则确定监测和统计指标。月度监测单个食堂, 年度统计学生食堂经营主体。年度统计表采集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水费、电费、燃料费、其他费用等数据。
3. 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和供应结构监测。
课题组把学生食堂伙食品种分成四大类:主食点心类、荤菜类、素菜类和花色品种类。根据能够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和供应规格可以相对标准化的原则, 在对10所高校学生食堂供应的品种和规格标准调研的基础上, 筛选确定了18个监测品种。包括, 主食点心类:白粥、白米饭、淡馒头、菜包、肉包、花卷和阳春面等7种;荤菜类:红烧大排、红烧大肉、红烧肉圆、肉糜蒸蛋、烤鸡腿、荷包蛋和鸭腿等7种;素菜类:青菜、绿豆芽、素鸡和卷心菜等4种。为了使不同学校、不同食堂之间的供应价格可以比较, 制定了18个监测品种的标准规格。根据伙食价格区间, 将学生食堂伙食供应结构分成高、中、低三档, 其中售价6元以上的为特色菜, 售价4.01元~6.00元为高档菜, 售价2.01元~4.00元为中档菜, 售价2.00元以下 (含2元) 为低档菜, 用各档菜占供应总品种的比例来反映伙食供应结构。
学生食堂按实填报《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和供应结构表》, 系统根据他们的实际售价可以按标准规格自动换算为可比售价, 并进行比较分析。
4. 学生食堂学生消费水平监测。
学生食堂学生消费水平是指学生在学生食堂消费过程中, 对满足学生饮食、营养和价格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课题组研究确定以监测期内一个学生一日三餐在学生食堂正常消费的日均消费额和监测期处于高、中、低不同消费水平的学生消费人次和比例, 即学生日均消费水平和学生消费水平的结构来反映。课题组开发的数据采集分析软件, 能够按月分析学生日均消费水平的数据, 并能够分层级和性别统计, 形成消费水平趋势曲线;还能够统计全市平均学生日均消费水平和最高、最低消费水平。在消费结构的分析上, 能够按月统计高、中、低类别消费水平的百分比, 分层级显示和图表展示, 还能够根据全市高、中、低三档消费水平的学生消费人次占比变化, 形成趋势曲线。
监测以每一所高校作为一个样本采集单位, 涵盖这所高校全部或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食堂, 如遇寒暑假高校部分食堂停止经营, 也对采集点发生的学生消费数据进行采集。监测的对象为学生在学生食堂的消费数据, 即学生消费数据, 并按性别进行区分。学生消费数据来自各高校一卡通消费数据库, 以每笔消费情况为一个数据。数据处理软件的数据定期与一卡通消费数据库同步更新,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分别自动统计监测。
四、建设学生食堂运行监测平台
课题组开发了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平台, 学生食堂运行监测通过平台来实现。平台是基于Web技术开发, 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在线平台, 用户需登陆才可以根据授权看平台中的数据。所有用户登陆后都可以看正式发布的上海市学生食堂各类运行监测统计数据。平台风格以在线系统的形式呈现, 在建立各高校、学生食堂经营主体和样本学生食堂的基础数据信息库的基础上, 通过各高校学生食堂代码与之相关联。并根据用户授权级别分为系统管理员、信息员、高校用户、普通用户四种类型, 并呈现不同的模块。
系统平台可以对不同的层级进行统计监测, 每天的统计数据除按照表格展示外, 其余按月按年统计的表格, 一般都还同时有曲线图或柱状图或饼状图直观地表示趋势。按照层级的高低, 系统还可以分别查询学校及学生食堂管理主体基本信息、学生食堂经营主体及其主管部门基本信息表、单个学生食堂基本信息等。按照需要, 系统所需的数据少部分由各高校录入, 变动时填写一次 (记录变动) , 大部分由计算机直接读取或者不变动时自动生成每天数据。之后整个监测系统根据预先编制好的运算规则对各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最终呈现出所需要的各类指标计算结果供不同的主体参考使用。
五、开展学生食堂运行监测的意义
上海高校学生食堂监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与瓶颈, 其主要有部分高校数据的填报不及时或者格式、口径、财务会计制度不统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结果准确性与及时性。但是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同时在召集多位专家讨论论证之后, 一致认为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的方向、总体的框架思路是正确的, 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第一个进行此类监测研究的项目, 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统一监管。通过监测, 使政府能够掌握本市高校学生食堂价格的整体水平;掌握本市高校学生食堂供应情况;掌握本市高校学生就餐直接成本;掌握本市高校学生食堂运行成本和掌握本市高校学生食堂原料采购价格及整个业态情况等, 提高政府监管水平。二是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监测, 建立起食堂价格和成本动态监测体系, 为政府和学校采取临时成本补贴等调控措施, 对高校学生食堂成本进行结构性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为逐步形成价格与成本联动机制, 建立起由政府、高校、消费者 (师生) 三方共同分担成本的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为建立价格调整风险评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完善科学管理。通过监测, 可以进一步推进成本管理, 完善成本控制, 优化食品烹制过程原料组合, 推进团体采购, 加强节能降耗管理等;可以建立起科学的成本核算办法, 以食堂为单位, 通过六大运行成本的科学核算, 及时掌握成本开支, 为科学控制成本提供依据;可以完善价格管理, 可以在成本核算基础上, 根据质价相符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确定餐饮价格。四是促进信息沟通。通过监测, 可以做到“四个清晰”、“两项精准”, 即食堂采购信息清晰、食堂供应情况清晰、学生消费信息清晰、食堂直接成本清晰和学生实时消费水平精准、食堂月度 (年度) 成本精准, 为主动、客观地加强舆论引导, 提高学生食堂工作和价格调整的公开、透明和规范,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提供支持。
摘要:文章研究了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以及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指出在提高政府监管水平、提供决策支持、完善科学管理和促进信息沟通等方面, 形成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高校学生食堂长效管理模式,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领先水平。
关键词: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宾辉.高校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经济师, 2012 (5)
二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7万款,募集资金规模10.07万亿元。2014年二季度,189家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7万款,募集资金规模约达10.07万亿元人民币,产品数量环比微幅增长0.4%,资金规模下降7%,相比去年同期,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69.80%和74.1%,参见图1。过去的2014银行年中大考并未出现像去年一样的“钱荒”现象,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平稳的度过了年中考核。二季度产品总量较一季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就二季度各单月表现来看,6月份产品发售数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较5月出现了6个百分点的小幅下降。主要原因如下:一、“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横空出世对银行存款的分流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的飙升,共同导致了去年年中银行理财产品量价的非理性飙涨。今年银行对于流动性的管理更加合理和严格,产品期限错配较为合理。二、央行两次定向降准增加了部分银行的流动性。三、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基本方向未变,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总体表现平稳。
从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的发行机构分布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售动力强劲,发售数量较上季度分别增长1.7%和3.1%,二次降准使得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受益。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总量占据各类银行之首,比重达34%,但规模占比仅为15%,规模占比虽然较上季度有2.6个百分点的提高,款均规模仍旧较小。相较之下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发售数量有所萎缩,数量占比较上季度分别下降0.9%和0.1%。国有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占比基本持平。从产品规模来看,国有控股银行产品规模比重较上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占比43%,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规模占比36%,二者占据了整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近8成的规模。
收益率曲线走势平稳,收益率水平总体回落。纵观二季度收益率曲线,总体回落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水平上。鉴于央行“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货币政策取向,今年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总体表现平稳。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走势较一季度整体下移,各个关键期限点收益率水平应声回落。参见图2(a)。可见,其中14天和2年期产品收益率环比降幅相对较大,分别为50个和74个BP(基点)。其余各期限降幅在50个BP以内,平均降幅为40个BP。
从今年上半年几个关键期限点的产品收益率的月度表现来看,进入1月份以后,随着年末揽储银行间资金争夺的告一段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纷纷掉头回调。相对于3个月和6个月产品的表现,1个月期产品的收益率回落幅度较小,除了5月出现了小幅跳水外,相对来说本季度的平均收益率水平维持在5%的水平,而3个月和6个月期产品收益率变化则是呈现了稳步的阶梯式回落,月均回落幅度均在10个BP左右。参见图2(b)。
从产品存续期限区间统计数据来看,二季度产品存续期在1个月以内和3个月以内的产品数量较一季度均有所下降,侧面反映出银行在产品期限配置上的变化,临近年中考核点市场对资金面充裕程度的预测相对来说更宽松,因此,在以往承担着冲节点重任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数量相对减少,也说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冲时点特征在微调的货币政策下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影响正在弱化。在产品的存续期的设置上,银行也更加理性。同时,产品存续期在3到6个月(含)、6到9个月(含)和9到12个月(含)这三个期限区间的产品数量则较上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上扬,银行在中长期锁定资金的意图明显。
2014年6月份到期收益:民生银行拔得头筹。2014年6月,共统计到98家商业银行1461款产品到期,未出现零负收益产品,其中人民币产品有1184款,平均到期收益为5.33%,较上月上升6个BP。
本月到期收益排名前十的产品到期收益率在6.8%-10.5%之间,其中5款由上市股份制银行发售,有4款均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售,1款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售。录得最高收益的产品是民生银行的“非凡资产管理远望谷股权收益权理财产品(T963)(B类)”,该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为10.5%,产品成立于2011年6月10日,存续期为3年,具体资金投向不明。
本月到期的产品中,平安银行的1款股票类产品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产品名称为“平安银行‘聚财宝’结构类(挂钩股票)2013年2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为2%。
【体系试运行报告】推荐阅读:
质量体系运行分析报告10-19
设备部质量体系运行报告07-05
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06-06
公司三体系运行总结09-24
我国媒介管理运行体系研究10-03
《XX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总结》06-1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10-26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09-09
系统试运行报告免费06-19
路灯试运行申请报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