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发言材料
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双庄镇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目前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正在吐火如荼开展之中,双庄镇作为宿城区的座下镇,在前期创建工作中被动滞后。今后,我们将发挥座下镇主力军作用,聚精会神,真抓实干,认真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每一项工作。
1、健全创建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双庄镇结合部区管重点部位多、住宅小区多,创建任务繁重,我们将根据区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任务要求,成立创城指挥部,细化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任务,责任到具体人员,明确重点区域和完成时间,建立起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和工作人员业绩考核指标中,实施奖惩机制,严格执任追究。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认识。对未结对共建的镇管责任住宅小区,镇政府将加大投入,加强宣传牌制作,确保十日内完成康堡、靳塘等6个小区宣传牌制作,并加强维护;因地制宜,在支口街区加强重点区域宣传牌制作,营造
1创建文明城市浓厚氛围,并利用墙报、横幅、手机短信、政府网站、大型公益广告牌、车体宣传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形式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在镇政府网站上开设投诉建议专栏,及时收集和吸纳社会各层面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文明城市知识竞赛、组建大学生村官宣讲团、搭建文明城市大讲堂等措施,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大督导力度,推进创建开展。我镇“五城同创”指挥部将加强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督查力度,定期召开创建推进会,将明查与暗访、集中检查与日常巡查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推动自我整改。对照区里工作简报、督查通报,发现的问题和点位,及时整改,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我曾亲眼看过这样一幕:在一个夏天, 我路过一家超市, 看见几个大人正吃着冰棍, 他们吃完后把那根小小的冰棍棒随手就扔在了马路上, 当时我心里想着:旁边不有一个垃圾桶吗?干嘛要把冰棍棒扔在马路上呢。试问, 大家是不是也看到过类似的事呢?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并不远, 只要我们多迈出一小步, 那么社会、城市的文明就会迈出一大步。文明时时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每一步。
文明, 是一个人的必修课。文明, 是一生的精神食粮。也许, 一个默默无闻的带头者, 便可带动文明之风, 也许, 只用一点微不足道的呼唤, 便可唤起人们纯洁的心灵。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文明深深地烙在心中, 争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用自己的双手谱写新世纪的篇章, 与文明、向上的美好城市共成长。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农场中学,很荣幸在此做表态发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件造福人民,惠及万家的好事,作为肩负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单位,我们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
我们的教育对象,尤如一张张纯净的白纸,等待我们用文明去描绘画卷。让广大师生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忠实的践行者,我们责无旁贷。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改变人,影响人;好的文化可以熏陶人,引导人,塑造人。农场中学一直致力于构建“悦雅”学校文化,探索培育良好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让学生悦动于心,雅正于行,培养举止文雅、言行优雅、志趣高雅的少年君子。站在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沿,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活动增光添彩,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师生表态如下:
一、坚持不懈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未成年人的思想,用文明的理念充实学生的精神,让孩子们自觉践行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市民公约,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二、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这“六好”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在校内外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进一步细化标准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明确任务,确保效果;进一步查漏补缺,建立文明校园创建 长效机制,逐条对照,逐月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走出校园,辐射社区。
我们将走出校园,积极开展文明创建进社区活动,积极参加市、区文明创建和社会公益活动,多形式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动学生争做文明使者,将文明带回家,让每个学生成为家庭成员的文明劝导员,助力岑河农场、西湖街办及社区,培育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为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文明是快乐的源泉,文明是希望的起源。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人的神圣使命,我们郑重承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让学校管理规范有序,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校容校貌明显变化,行业行风不断改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县创建文明城市暨国家园林城市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
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的大方向和全县上下深入实施黄蓝战略、加快跨越崛起的新形势下,县委县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在此召开创建文明城市暨国家园林城市动员会议,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审慎决策,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惠民工程。
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涉及到城市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城市公共设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等方面都明确了更高的测评标准,对于检验城市管理工作成果、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意义深远。去年,我局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当作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机遇来对待,最终在省级园林城市验收考核中顺利过关,与兄弟单位一道为我县摘得了当年含金量最大的一块牌子。作为城市管理者,建设“双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局将树立“我们是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的最大受益者”的创建理念,充分利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为创建“双城”
再立新功。
一、重点抓好和谐城乡创建暨城乡环境改善工程
(一)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双城”创建最直观、最基础的评判标准。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大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切实抓好道路红线、市政基础设施黄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的管控。开展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创新巡查、监督、整改机制,防止各类违章现象反弹。编制完善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加强户外广告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力度,采取源头管理的办法,开展建筑扬尘、运输扬尘、作业扬尘等专项治理,切实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二是加大道路保洁力度,购置洗扫设备,城市道路机械化洗扫水平达到70%,减少人工清扫带来的城市扬尘污染。逐步改进垃圾收集清运方式,实行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和裸露垃圾,果皮箱、地下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周围保持清洁,卫生清运率达到100%。加快无害化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进度,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深入实施提供硬件保障。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道路出入口、城中村、居住小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彻底根治垃圾围城、白色树挂和各类卫生死角。
(二)实施市政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创建“双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指标,是确保我县通过考核验收的关键一
环。我局将对城区部分主干道两侧和商业集中区建筑物进行立面改造,结合门头牌匾整治、城市夜景建设等工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城市亮点,确保改造效果。在具备条件的道路路口实行渠化改造,提高人行道铺装档次,建设绿化节点景观,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全面提升主要道路路口周边区域市容环境。全面维修城区道路,提高道路完好率。疏通完善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引清水进城,提高河道景观效果。
(三)提高园林绿化建管水平。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需要绿色生态环境的强力支撑,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是改善我县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局将在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总体建设思路,搞好城区湿地、公共绿地、小区和庭院绿地建设,绿化美化各类水体和堤岸,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开展春季苗木补植,增加城市绿量,大力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增加道路绿化面积,搞好垂直绿化,加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力度,加快街头绿地建设,不断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二、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一)加强领导,加大宣传,扎实开展双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民生,我局将把创建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
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加大创城宣传力度,并且做到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激起更多人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创城、人人理解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结合载体,活动互促,不断提升城管文明水平。“双城”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局将在深入开展全县“解放思想争一流,为民服务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结合城管实际,在全局开展“提素质,转作风,争一流,树形象”活动和“五创”活动,全面加强城管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发扬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期间全局干部职工不讲价钱、不计得失、“白加黑、五加二”的创城精神和讲政治、顾大局、乐奉献、能吃苦,敢于拼搏、锲而不舍、能打硬仗的城管品质,在活动中不断解放思想,积极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有效推进文明机关建设,提升城管文明水平。
(三)挖掘亮点,培树典型,发挥文明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典型就没有亮点,没有亮点,就没有特色。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必要条件,但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文明典型才是争创成功的有效保证。我局将通过开展“路灯精神照亮全局”、“创先争优夺旗争星”等活动,不断挖掘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亮点,并积极培树先进典型,发挥
其辐射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全局干部职工“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一、再动员,再鼓劲,决战决胜精神再提振。会后,我委将立即在系统内部进行再动员、再鼓劲,提振干部职工的精气神,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大力强化“四个尤为”的铁军要求,全面扛起责任担当,一鼓作气,坚决打好决战决胜战。
二、再对标、再攻坚,文明创建任务再落实。今天会议后,我委将进一步对照测评体系,突出重点,对准靶心,全力攻坚,确保创建任务件件落实。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全力抓好文明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全方位拓展卫生防病、健康保健等知识宣传,并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二是全力抓好实测点位的提升。全面强化医疗窗口单位的文明服务礼仪,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和投诉处理机制,严格落实控烟管理,牢牢盯紧窗口“一米线”排队,创造良好就医秩序。三是全力抓好公共性经营场所的提升。进一步履好“五小行业”整治牵头职责,采取指导、督查、教育、处罚等综合举措,实施疏堵并举、分类分批整治,力促经营户整改到位,全面规范公共经营性场所、婚纱影楼管理,全面提升公共场所的诚信经营、公共卫生、文明服务等水平。
三、再梳理、再排查,确保创建工作万无一失。我委将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建立领导带班督查巡查机制,围绕网上申报、问卷调查、实测点位三项重点,带上“放大镜”和“显微镜”,开展滚动式零死角排查,切实把各类问题找全、找稳、找实,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创建现代消费文明
是打造低碳城市品牌的关键
严峻的生态环境决定我们要走低碳之路, 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选择。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也要求生活方式由高碳转向低碳。这是继工业化、电子化、信息化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即低碳革命, 这次革命将给社会带来全方位的改变。前三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尤其是工业革命, 使得社会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不过它们是以消耗能源、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为代价的, 而低碳革命却是以节约能源、减少甚至去碳化为主要目标, 将带来人们生活的很大改变。过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基础, 开发产品, 不太关注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 而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却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人们不断追求富裕和幸福。但是富裕未必幸福, 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带来的往往是难以挥去的遗憾。具有嵌入富裕基因片段上的先天不足, 就是伴随消费而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 破坏了生活环境, 降低了生活品质, 于是人们把这些往往归罪于生产, 因为浓浓的黑烟多来自工厂。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真正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欲望。正如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句名言:“世界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 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到底谁该承担主要责任?是消费者。我国经济学家樊纲指出:“由于投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因投资所导致的碳排放也必将由未来的消费者所承担。因此, 一个最大化终生福利的国家的消费行为, 理应承担碳排放的全部责任。”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作出的理性选择, 要求是推进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生态化, 塑造现代消费文明。不过, 消费具有刚性, 让人们扩大消费可以, 适当“奢侈”人们也不反对, 可是让人们为了低碳而放弃一些现代生活方式就很难, 尤其是城镇居民, 因为他们更适应现代“高碳”生活。不过, 打造低碳城市品牌又必须从创建消费文明开始, 因为城市消耗了80%以上的能源、污染了流经城市的80%的河流。转变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从创建消费文明开始, 进而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建立低碳工业模式, 并与建立低碳社会相结合。
创建现代消费文明, 促进低碳城市品牌建设
1. 加强消费文明氛围建设。
消费是人需求的表现, 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显示着极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所以它不是单纯的个人经济行为, 而是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水准和文化程度, 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低俗与文明之别。不健康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方式是低俗消费, 如奢侈消费;而健康、理性的消费是文明消费, 如绿色消费。在当今文化消费方面, 就有“庸俗、低俗、媚俗”现象, 这是“低碳”非文明消费,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崇尚低碳生活、坚持文明消费, 是具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的表现。从营销学视角看, 这是先进的社会营销理念, 是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所以,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简单的降低二氧化碳排量那么肤浅, 而是要从根本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自觉公德心的高素质公民, 营造文明消费的文化氛围, 这才是低碳生活的根本, 也是塑造城市品牌的核心。莎士比亚的“城市即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城市人群的精神就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城市居民的文明就是城市的品牌价值。另外一层含义是, 城市就像人一样, 是个有机的生命体, 既有一个生命体生理发展的规律, 也应有个体的人文素养;既有个体成长的规律, 也有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的生态循环机理。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进行对城市居民的价值引导, 影响他们的消费时尚, 养成他们良好的消费习惯, 寻找传统的节俭美德与现代社会消费变化之间的结合点, 提升城市整体消费品味, 注重城市精神的价值, 扩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总之, 没有文明消费意识的城市居民, 就没有消费文明的氛围;没有消费文明的氛围, 就没有真正的低碳生活;没有精神价值的低碳生活, 就没有内涵丰富的低碳城市品牌。
2. 加强消费文明内容建设。
消费文明是个相对意义的概念, 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低碳时代, 人们在选择消费方式时是否具有责任感和公德心, 是否选择低碳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等科学消费方式, 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追求文明消费, 在物质消费层面要珍爱生命、简约健康, 在精神消费层面要陶冶性情、提升素养, 真正让消费者体验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反文明消费, 往往表现为违背生态伦理的异化消费, 如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畸形消费等。也许他们主观上也在追求健康和幸福, 但事与愿违。其实健康和幸福的指数源于人与人消费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消费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消费关系的和谐, 这三位一体协同于低碳城市建设平台之中。在这个平台上, 许多城市积极打造低碳生态的城市品牌。由于提高城市消费文明程度在于居民的文明素质, 所以要培养居民科学的消费观念, 让他们知道应该消费什么、如何消费。人们的消费是有消费者权益保障的, 可实现欲望追求与消费约束性的统一, 实现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的统一。而这些统一的程度和包含的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和经验积累, 为此消费文明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 因为消费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学习是后天获得消费体验的主要途径。文明消费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原则上看, 应是在低碳背景下,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消费文明的基因, 农耕文明孕育的原始生态文明理念, 这有益于现代低碳城市建设。因为农耕文明几乎就是生态循环的低碳模式, 在几千年改造自然的实践中, 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意识,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是有整体观念的民族, 具有大局意识。东方文化的个人、集体与国家的统一、协调思想, 有助于培养人们理性科学的消费意识, 西方的实用消费理念有助于人们克服奢侈消费、盲目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界定科学合理的消费内容, 是促进低碳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之一。
3. 加强消费文明机制建设。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关系
我国想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重点把控如下关系:
一、文明城市创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民素养提升、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几点:
1.积极稳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这不仅能够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有力帮手,还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更好的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使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还应将志愿者的招募等工作加以完善,进行有效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奖级制度。与此同时,应让党内干部做个榜样作用,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起到示范作用。
2.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表扬诚信、惩罚失信是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重点指出的。因此在工作上,应健全征信系统,实施奖惩分明制度,把共管工作落实清楚。 首先,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方面的建设,培养诚信观念,表扬诚信行为,披露不诚信的行为和做法。其次,积极发挥文明委员会的作用,动员大家积极的参与文明建设中,让每个部门都把诚信贯彻实施好。最后,还应通过宣传,营造氛围,加大教育引导,让社会大众知道诚信光荣、失信可耻。
3.大力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要想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应抓准存在的问题,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和落实,于此同时,还应更好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合理使用资金分配,培训好辅导员队伍、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为更多的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
4.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公民的文明素养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现在出国游盛行,它不仅能够展示各国形象,还能够彰显一个国家的文明实力。因此我国要想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不断提高公民的旅游文明素养。首先,应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其次,应积极建设自身领导队伍。不仅对领导人员队伍进行培训,还应该重点管理导游队伍,严惩不负责领导和黑导游。最后,应加强宣传。积极进行正面宣传,严惩反面行为。加大对景区的管理工作,引导规范文明旅游。
5.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力度。积极使用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公共场所、交通运载工具和各类社会媒介播放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让大家愿意接受公益广告,潜移默化的让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6.组织好传统节日与重大纪念日活动。我们要通过各大传统节日的机会,积极开展纪念活动,更好的传播积极的价值观,让大家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加大文明建设。广泛号召让青少年参与其中,让更多人认识到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文明的建设。
二、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建设管理、与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城与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具体变现下如下几点:
1.把整顿“脏乱差”这一工作作为经常性任务。脏乱差现象在我国时常发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所以要想使环境得到改善,就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三个覆盖,即从城市主干道、商业大街向背街小巷覆盖,从城市中心区域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覆盖,从大城市、中心城市向二三线中小城市覆盖。还应切实把大家觉得难以整治的工作落实清楚,重点工作重点实施。把一些治安差、垃圾多的老区、老街道进行整治和治理,给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加大城市管理的建设,才能更好的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
2.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紧迫任务。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一定形式来承载,但内容是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必须适合内容。城市是个生命体,人们的幸福也和生态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就要积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力争建设绿色城市。不仅要突出“保”。即保护草地、河流、湿地、等等有限资源,要考虑在建设文明城市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让后人能够享受到大自然赋予我们天然的财富。还要集中“压”。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突出PM2.5治理、使水污染降低到最少。并实施到位。最后重在“建”。全面实施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绿色发展,倡导市民节约能源,反对铺张浪费,建设循环经济。达到内容和形式全面发展。
3.把整顿黄赌毒作为净化社会环境的第一要务。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全面的发展,既要有亮点、有品牌的典型引导,又要面和点两手抓,两手硬。这就要求既抓面又抓点。有点无面或有面无点,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我们要根据有用的经验,积极宣传,通过点上开花进而使面上工作得以进步。针对黄赌毒,要有坚决的态度。贯彻执行有黄必扫、有毒必反、有赌必禁,让黄赌毒无处可逃。还要严厉的整顿。严抓、严打、严公开,让不法分子闻风丧胆。最后还需突出重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积极净化校园环境,整治那些不良刊物,清除不规范网吧、ktv等等,为青年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4.文明城市创建城区是重点范围,可是今年城市化不断加快,正快速的向农村进展,因此只有处理好城乡关系,才能更好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我们要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也需要农村的优势帮助城市的创建,使城乡发展相辅相成、互补优势。同时,应积极相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规划和部署,积极实施相应规划和制度,让农村不仅能充分享受到城市的优势资源,还能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去,争取在城乡交融中共同提升文明程度。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坚实基础和后盾支持。
5.把整顿公德失范作为长期任务。社会公德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道德水平与文明程度,还是社会大众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积极的引导,让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公共文明建设中去。还要积极培养大家讲文明、讲礼貌、遵纪守法等文明习惯。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制定相关立法进行整治和改革。
三、结论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不仅要立规范,还要破陋习。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抓重点,逐一攻破,按照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有针对的开展有效工作。进行必要的专项整治,用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社会新风气,加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素质的教育,把握住如上几个关键点,不仅可以提高群众自身的发展,还能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裴香兰;;关于赤峰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近年来,###围绕省级精神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建立健全乡村科普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传播、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开展文化惠民科普培训,切实抓好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县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显著提升,为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提高。帮助乡村整合完善科普资源,确保“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新建科普E站2个,并且安装了65寸的室外大屏科普大屏2个;新建科普长廊4个,累计长度86米;新建了20个3.2平米的高标准的宣传牌;新配备激光电视2台;新购置1万余元的科普图书,定期开展科普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各个软件平台,切实开展基层科普工作。
二是科技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2019年5月,在####的倡导下,全县科技工作者成立了11支志愿服务队伍,成员来自于农业、教育、卫生等各个不同行业,共计300多人。各志愿服务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投身科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各类科普宣传、科技传播、“送科技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各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达100余次,为我县农村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张昆仑,来自黑龙江三维律师事务所。
作为哈尔滨市市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近年来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我亲身见证了哈尔滨市社会环境的明显改善;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哈尔滨人的幸福选择。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推进哈尔滨市科学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塑造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对于激发律师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提升执业水准,推动律师践行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合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是全市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光荣的使命。当前,哈尔滨市即将迎接第一次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作为法律服务队伍中的一员,我深感责任在肩,也因责任倍感自豪。在此,我代表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郑重承诺:
一、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创造和维护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表率,做创城先锋。积极参加“送法进社区”、“送法进校园”、“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等组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让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二、立足法律服务,服务城市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为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努力做哈尔滨市晋位发展的推动者,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和智慧。
三、坚持公平正义,努力服务民生。紧密围绕当前群众的实际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服务新战略、法治护民生”、“百所连千村,进万户”、“法律援助”、“千名干部下基层,化解矛盾保稳定”等专项服务活动之中,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全力维护稳定。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三个拥护”,切实做到“三个至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工作,认真对待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和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引导当事人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做“和谐哈尔滨、平安哈尔滨、法治哈尔滨”的促进者。
五、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注重职业修养,尊重法庭,尊重同行、公平竞争、自觉维护律师行业声誉,努力做诚信哈尔滨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六、提升自我,保持进步。积极践行“超越自我、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积极投身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志愿服务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社会、在志愿服务中彰显价值、在志愿服务中保持进步。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为了迎接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学校分别召开行政例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沭阳县关于做好迎接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全体教职工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认识,教育学生自觉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都能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创建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自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通知》后,我校在校园网上进行宣传,并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标语,并充分利用学校板报、校园广播、实小报、校园电视台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重大意义、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环境。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1、强化督查,力求实效。我校对领导班子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分工,加大对迎接创建工作的检查力度,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检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推动管理工作,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建章立制,长效管理。我校根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XX年中央8号文件和省委11号文件精神情况,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情况,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以“做一个有道的人”为主题,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学生,坚持用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本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配套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努力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氛围。为了赢得全社会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努力形成“积极动员、全民参与、人人做贡献”的良好氛围。一是从我们自身做起,从内部抓起,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面向社会大力宣传,通过举办讲座、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创办简报、制作专栏、板报、展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使人才强县、科技致富的思想深入人心,积极为该项工作推波助澜,大造声势。
2.按照国家办学标准,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全达到标准化。在学校全体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学校的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排水通畅,道路平整,绿化充分。教室通风、采光良好,照明符合要求,讲台、课桌椅完好、整齐、适用。学校有满足师生就餐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安全卫生的冷热饮用水。学校厕所能满足学生课间集中如厕的需要,并有水冲设施。学校有平整、适用的操场,体育设施、器材满足教学和活动的需要。图书馆(室),配有书架、书橱等设备,图书资料生均超过50册。学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有教学用琴、音响设备、适量的乐器等音乐器材。实验仪器、美术教学器材等都能满足教学需要。
3.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薄弱学校。长期以来,学校一直鼓励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农村的薄弱学校去任教;并把到农村支教作为职称评定的硬性条件。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一些名教师到乡下的学校去上示范课。
4.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管理。我校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实行依法治校,切实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秩序,坚决不允许随意择校。
5、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几年来,我乡学区内无辍学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99%以上。
四、学校管理
1.校务管理。学校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实行校务、财务公开,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
学校的后勤工作,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责任性与缺乏廉洁奉公党性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可以说,后勤工作的好坏,其决定因素就是参与管理的人选。因此,我校精心选择爱岗敬业的后勤管理人员,树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观念。
2、安全管理。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学校专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保险制度。学校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我校采取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即全天24小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部有人管理。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还进一步细化值周工作要求,完善值周措施,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创建和谐校园。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充分调动校园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和谐氛围和育人环境,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和一名兼职教师,为全校的师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音、体、美、微机、劳技课一律纳入教师考评系列,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扎实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每天不少于1小时。
5.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上学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创建文明城市发言材料】推荐阅读:
创建文明城市表态发言稿11-28
某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汇报材料01-19
平川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汇报材料10-30
区文明城市创建会议上的表态发言稿10-24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09-23
创建文明城市信息11-15
“创建文明城市_争做文明学生”01-08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06-03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思路06-04
创建文明城市小知识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