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
题目: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系部:XXXXXXX系
专业: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
学号:2011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
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源于我是一个来自乡间的孩子,比较比较,对于这次的调查任务,我觉的还是在自己所熟悉的乡村进行;再就是因为农村更加具体﹑详细地反映出问题的基本所在。而我也希望我能为我的家乡,乃至全中国像我们家乡有相同问题的乡村作出些贡献,更希望我们农民阶级的人民能够早日走向又好又快的小康社会的全方面幸福的美好生活。二﹑调查的对象以及意义
所以我对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彭家墩村从10多岁至60多岁的年轻人﹑老人的部分村民以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三﹑调查结果分析
据我不完全统计调查,我们彭家墩村的村民们对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各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毋庸置疑十分满意,都觉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快了我们奔向小康家庭的步伐。就我们彭家墩村住房情况来说在2000年至2011年家家户户几乎都住上了新盖的水泥﹑外墙的正面贴上了五顔六色的彩色瓷砖两层或三层的新房子,只有极少户没有住在新房子里,不过是已经盖了新房子的,如我三婆家的两个儿子都相继盖了房子,只是三婆对老屋有感情,不肯搬进新房子,至今还住在那盖着瓦片的土砖房子里。也是啊,毕竟三婆在那间老房子住了五十多年,孰能无情呢!在另一方面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的发达,我们所谓的大山里的村庄村民们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部分的家庭响应国家的号召,家里都安装上了天然沼气,每家装沼气国家政府还补贴五百至八百不等的装修费,还免费送上几包所需的水泥呢,当然一些家庭也开始使用煤气,我们大数家庭都脱离了那种原始的上山伐木取柴烧火做饭的方式,让大自然生态更加平衡,更加绿化了,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化了。
再就是我们村现在随着家庭经济不断的提高,不但是国家对农民降低了粮食税收,提高粮食价格,还有各种就业岗位的提供,使农民收入不断增长,有些家庭因此甚至还买上了摩托车使出行更加方便了。而且国家还拨款把我们乡村的那条泥土路修成了水泥路,还扩宽了路的宽度,使村民们在需要去镇上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或者衣服类的,又或是在快过年的时候需要买些必备的年货类的,就算是在下雨天不穿雨鞋,也不怕把衣服弄脏﹑鞋子弄湿,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
但是村民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却有很大的分歧:因为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觉得生活很满意﹑很幸福;也有百分之十的人觉得生活过的一般般,没有什么满不满意之说,只觉得生活还过的去;关键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村民们觉得生活不如人所愿,不满意现在所生活的状态,这让人有惊叹,也不得不深思﹑领悟。
那些百分之四十觉得很满意﹑很幸福的:有常年在外打工的哥哥﹑姐姐,他们年轻就是好,在国家这样好的政策下生活,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努力地做事,也可以在休假日疯狂地玩转各大娱乐场所和同事或朋友们,在各大节日,国家放长假还可以参加一些同学聚会啊﹑朋友请吃饭啊﹑团体外出各大旅游景点游玩啊等的;也有在家里带孙子﹑孙女渐渐长大,和他们一块儿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教他们唱自己会唱的儿童歌曲,以及教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此了,尽管小孩会不停地问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让他们没有一刻消停,他们也觉得很知足,因为不管怎样他们这把老骨头还可以为儿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有在外打工或者家里务农的年轻父母亲,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让家里生活条件更好,让父母亲和自己所爱的人幸福地生活,孩子们能好好的读书、天天向上,父母亲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生活,自己就很满意、很满足了。
那些百分之十觉得生活过的一般般,没有什么满不满意之说的:有年轻的叔叔、阿姨,他们觉得能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每天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做事情就行,只要所生活的圈子不出什么乱子,就这样做着该做的事凑合的过着也可以;也有上学的学生,他们觉得父母亲叫他们好好学习,老师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好好学习也好,爷爷、奶奶宠爱他们也好,只要自己该学的东西学了,该做的事做了,一天天这样过着也还行,只要自己不做出格的事,考试各门功课及格就行了;也有在家务农或边带着孙子的爷爷、奶奶,他们觉得在家里能安安心心的带着孙子、孙女,偶尔出去种种田地,种一些吃的粮食,只要国家不和外界打仗,外界也不来侵略中国扰乱百姓、儿子女儿孝顺自己,日子这样安安稳稳的过着就行了。
关键是那些百分之六十的村民们觉得生活不如人所愿,不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同样:有在外打工的叔叔、阿姨,他们觉得每天在外地做着那些苦力活,虽然没有在家做农活那么累,但是只要稍微当一点小官的都像高人一等一样,不把人放在眼里,动不动就要批评甚至责骂他们,而且在家上学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坏孩子带坏,出去上网、整天没日没夜地上网、逃课,没钱了就伸手向爷爷、奶奶要钱啊,让他们更加焦头烂额、心烦不已;也有上学的学生,他们觉得每天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直都是自己说想要天上的月亮,他们就不敢摘星星给自己,自己被宠溺着是幸福,可是谁又理解孩子的心,每当他们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和父母亲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饭、聊天、看电视、聆听着父母亲的教导的幸福场景,心里就莫名地痛,自己的爸妈哪去了呢?爸妈就知道挣钱,一年四季也只能在过年那短短的几天聚上一聚,幸福时光总是那样短暂,转眼间,爸妈又外出打工去了,又只剩下自己在家途伤感,以至于他们为了父母亲关注自己,他们在那边着急,他们开始不听话、不再做乖孩子、不爱学习、学会逃课、学会日日夜夜的上网,甚至和一些社会上的混混打交道,以至于老师实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劝其休学,留在家里反省,我的堂弟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之一,他现在休学在家,也不打算再去读书,三婆准备送他去他爸妈那边,希望他能在大叔、大姨的教导下健康成长。还有不满意现在生活另外一个原因:他们既有爷爷奶奶,也有叔叔阿姨,还有和我同辈的,我们现在生活的村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不是旱灾,就是水灾,还有畜牧瘟疫时常发生,原本我们村因坐落在山与山之间,生活环境很优越,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不管是人呀,还是畜牧呀,动物呀生活的都和和美美、开开心心的。只是大山上那些四季常春的、高大挺拔的松树被村里的某人想发家致富,吧几座大山上一颗颗大大小小的松树全都砍了,卖给外乡人了。那一年我在读小学五年级,记得从小学五年级到读完六年级村里几乎天天能听到远山上传来的那割树机割树的声音,之后他家确实富了,过上了好的生活,可是我们那生机勃勃的大山却秃了。还有一点就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迫于经济的压力,我们村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挣钱了,尽管国家政策很好,为农民免除了不少粮食税收,提高了粮食价格,可是远远抵不上在外打工挣的钱,还有务农比打工更累,所以村里大片大片的田地都荒芜了,而且那些村官也没有打算让大山恢复生机,总之村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差了,一些农作物都不能种活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都失调了。
四、总结和建议
对于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毋庸置疑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还有国家一系列好政策的实施,而越来越接近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的可喜可贺的好结果。而对于村民们对生活不满意占大部分的现象我觉得我能理解,因为我们村现在所生活的环境确实越来越来差了。那时候的新鲜空气,那时候的风调雨顺,一年四季农作物盛产的盛况没有了,伴随而来的是空气的污染、水灾、旱灾、畜牧瘟疫的频繁发生,以及农作物收成的越来越低的不良现象。希望人们能早日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同样我希望我们村能在村官的带领下恢复到原来的生活状况。还有我觉得叔叔、阿姨们对家里留守儿童太疏忽照顾了,不是说物质上的,而是对他们思想上以及精神上的照顾和教育。虽然赚钱养家很重要,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不是吗?同时希望各级领导能多招些开发商去农村建厂发展,这样农村留守儿童会相对来说有所减少,当然要建立在不污染环境空气、不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以及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至于,国家的日益的不断发展、富强,必然是有利有弊的,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的压力,望人们能找到相关的解压方法吧!不过,俗话不是也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嘛!而关于中国内地的环境问题,国家政府不是日日益益 在宣传、强调要保护大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吗?劝人们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等绿色政策,只是希望国家政府能把这些政策更加彻底实行到全国各地每个角落里去,让每个人都加入这绿色活动行动起来!以上就是我调查报告的所有内容。
20世纪60、70年代, 西方国家已对生活质量开始了全面的调查与研究, 其调查与研究工作的重心在能够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之上。而在70年代后期, 对生活质量的调查则因主观生活质量的改变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据相关研究发现, 客观的生活质量只能对居民生活质量的15%进行解释, 而主观指标, 如:生活满意度, 则可以解释70%~80%[1]。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的,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才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快速发展。其中有几次重要的研究工作, 为我国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开拓了全新的发展天地, 如:1985年, 美国社会学家林南教授与天津社会科学院进行合作, 对天津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2006年, 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 连玉明从居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中提炼出12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2010年, 李享、宁泽群结合我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问题, 对北京的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 并且得出相应的生活满意度理论, 可以发现在众多影响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中, 休闲供给对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
1 调查目的及意义
中共十八大提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多谋民生之力, 多解民生之忧,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 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此观点再次强调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广大人民, 这就要求在反映人们生活状况时不能仅局限于收入等客观因素, 更重要的是要能全面综合衡量人们在生活各个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 即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 主要是依照个人选择标准, 对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生活情况进行总体性的评价分析, 可以说生活满意度就是对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们认为, 可以将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大类, 主观因素指的是个体对待事物的态度、取向等与认知有关联的因素。客观因素则是指与个体的实际经济生活相关的诸多因素, 如: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
从以往我国学者对生活满意度问题的研究来看, 研究方向大多都针对城市居民, 而且更多地集中在对客观生活满意度上。然而, 我国社会阶层中最基本的群体是农民。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笔者以已有的关于生活满意度研究理论及指标体系为基础, 定量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 据此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查问卷的形成
2.1 指标的选择
2.1.1 客观因素
A.经济收入。从人们的广泛认知来看, 经济收入与生活满意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B.居住环境。居住环境, 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自然环境指的是居住区周围的卫生条件。社会环境指的是人们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2.1.2 主观因素
A.心理因素。社会心理的观点认为, 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关联。如压力、成就等。B.个人特征。已有的研究理论表明, 个人特征 (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 与生活满意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对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是个体对生活认知的综合判断。
2.2 调查方式
以黑龙江省内各个村镇为调查单元, 用调查问卷采集样本,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大部分都包含了整体规划建设情况、休闲生活、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经济收入、住区环境、社会保障等。
2.3 数据来源
本文原始调查数据来源于2014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小组各成员于2016年寒假期间对黑龙江省内各辖区县镇实施的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此次社会实践分别对省内辖区的15个村镇、县城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各调查村、县、镇的当地居民, 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人群, 调查对象特征的详细情况见图1、图2和表1。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5份, 除去填写不全以及不规范的问卷 (重要个人信息缺失) , 有效问卷261份, 有效率为94.9%。
3 居民生活满意度分析
3.1 调查结果评价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置23个测量指标以描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调查采取的是满意度量表的形式, 即要求被调查者在被问及对某一生活领域是否满意的时候, 在“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是很满意”和“不满意”中选择回答。
在对经济和物质生活的感受方面, 被调查的居民对目前的工作和收入状况表示比较满意, 并且有近半数 (44.7%) 的受访者收入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 对居住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示比较满意。这说明我省辖区内各个城镇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比较符合当地的经济特点, 实施效果令居民感到比较满意, 大多数居民 (62.3%)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在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感受方面, 69.3%的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居住条件感到满意, 但57.5%的居民对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破坏现象表示不满, 而且80.1%的居民表示当地的环保工作有待提高。63.7%的居民表示对所居住的村镇整体规划感到满意, 尤其是近年来对生活必需基础设施 (如供水、供电等) 建设的满意度很高, 为68.8%。但是,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居民在工作之余可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还是集中在看电视、打牌和串门上, 超过90%的居民都期待当地的公共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如公园、广场等) 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的完善和提高。这一结果表明, 现阶段小城镇建设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将村镇建设成高楼林立的“城”, 而是要满足居民更高的精神追求, 解决滞后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此外, 居民还对当地的教育质量和医疗卫生状况的提高有相当大的期待。
在对政府服务能力的感受方面, 74.8%的居民对政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认为近年来所居住的村镇变化很大, 并非常支持和期待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87.7%的居民可以接受在合理赔偿的前提下将手中的土地交付给政府作为建设用地, 并有84.7%的居民认为小城镇建设将会给生活水平带来一定的改变。但是, 居民对于当地政府的执政信心不足, 对于被征走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还有很多担心, 最突出的几个问题显示如图3。
调查结果显示,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只有少数居民参与了城镇医疗、城镇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基本依靠子女, 家庭养老观念仍没有改变, 84.9%的村镇居民在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3.2 调查结果综述
参与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个体特征的差异 (经济收入、是否已婚、从事职业) 是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其中经济收入仍是最重要因素。此外, 我省辖区内农村居民在涉及宏观社会环境领域, 比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主观满意度相对较低。在受访者最期盼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上,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公路建设、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
4 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在居民基本经济收支、教育医疗等方面还远低于全国水平, 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省仍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时期, 而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各级政府就必须将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放在工作的首位, 并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 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要想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品质, 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尤其是通过对我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分析、调查, 可以清楚地发现居民收入越高, 生活满意度越高, 因而, 要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就必须提高居民经济收入。第二, 努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不断增强居民对政府的执政信心。廉洁奉公, 实实在在做人做事, 多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不做面子工程, 不断提高百姓对政府的执政信心。第三, 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活的实际满意度, 就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 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 以此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 因而调整消费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教育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也有利于在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 多渠道改善农村居民的实际就业情况。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潍坊一些农村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现状,发现农民生活中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调查与思考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30年来的经济繁荣主要集中到了城市方面,农村的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同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尽管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随着农民对外面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农民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本次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了解农民对生活状况的主观感受,分析影响农民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因素,剖析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心理结构。本次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1)中国农民数量大、素质低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巨大制约因素,我们希望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逐渐实现三个转变,而其中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对此具有重要意义。2)客观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以对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客观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农民生活中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策略是本次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共选取中等富裕程度的村庄3个,在这3个村庄中做随机调查,抽取118名成员接受调查,其中男55人,女63人,20-35岁38人,36-60岁42人,60岁以上38人。
本问卷是参考一些文献资料后自行编写的,主要涉及农民对住房条件、闲暇 生活、社会交往、子女教育、基本生活设施、老年人养老状况、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八个方面。
2农民生活质量中的问题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发现农民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2.1农村子女上学费用高的问题。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一些农民对子女受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政府在农村子女上学费用方面也没有系统的优惠政策,从而使得子女上学费用高成为子女受教育的绊脚石,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
2.2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尤其是自身的健康要求在逐渐提高,但目前高额的医疗费用却使得大量农民对于疾病治疗望而却步,“看病贵” “看病难”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政府正在努力地寻求更加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但短期内仍然无法改变农民对医院收费的不满。1
2.3村养老政策的落实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对村养老政策的实施状况不满意,这表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还没有被完全重视,再加上有些干部的素质不高,使得优惠政策基本上只优惠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这些因素都促使了村养老政策落实问题的产生。
2.4干群关系问题。农民对干群关系不满,表明我国有些干部还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尤其是有些农村的村务很少做到公开,还是干部说了算,与农民沟通不畅,从而使得干群关系恶化。
所以,政府在制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方案时,应周全地考虑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多个因素,尤其要注意已经出现问题的以上几个方面。
3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思考
根据农民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发展农村教育,增加财政投入,减轻农民子女上学费用对农民的负担。尽管我国总体上的教育比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农民的文化层次与其他群体相比仍是较低的,为了摆脱当前农村的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发展农村教育,多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以此用科学来武装农民的头脑。调查发现农民对子女上学费用不太满意,再加上农村基层政府财力的减弱,政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可以减轻乡镇的财政负担,也就间接地减轻了农民对子女上学费用的负担,同时也是农村教育摆脱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3.2 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以往的时期中,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几乎是块空白,因此这便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流动性的加大,农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我们所调查的农村中,农民对医院收费不太满意,再加上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检查身体便成为农民生活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快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看病贵” “看病难”问题,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3.3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大力发展农村老年人娱乐设施,争取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
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对村养老政策的实施状况和村养老机构设施不太满意,这说明我国农村的养老政策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然而,随着年轻一代独立生活意识的增强,社会流动性的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而且今后时期中农村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即便有自己的子女,仍然会面临着养老问题,这一切需要由社会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因此村养老政策的落实实施和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显得尤为迫切。针对老年人娱乐项目少、娱乐难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农村老年
人的娱乐场所,使老年人老有所乐,乐有所得。
3.4建立健全农村民主执政体系,使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有充分的信任感。
坚持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之路,建立完整的村民自选制度,尽快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参考当前的三支一扶政策,选聘素质高的大学生到农村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改善当前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使农村干部与广大群众一心,共同发展农村事业。
3.5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
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农民的经济状况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家庭贫困会导致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较低[1],所以农村经济水平愈高,农民对生活的信心就愈大,对当前的生活满意度也就愈高,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要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使农民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4总结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对现有生活基本满意,农民的生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民的生活质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在制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方案时,应多考虑一下新时期农民生活质量中的问题。因此,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还要做出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级学习场所,它让渴望知识的人博学,让渴求经验的人成熟,它为学生们的前途奠定高度,为学生们的就业拓宽宽度。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每一个大学生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活的质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地所思所想及其作为。
关键词:大学生活满意度制度与环境意见
一调查目的,内容及方法
1.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们的生活态度,揭示大学生生活的满意度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调查内容:具体从了解学生们理想的大学生活,对现在生活的评价,对学校有关制度的意见三方面进行调查。
3.调查方法: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和特征,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可操作性,采用问卷调查。抽取样本为本院大一学生。根据对各个选项的统计来确定学生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并收集学生意见。
4.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样本特征分析
(1)95%的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是丰富多彩,有张有弛的;5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生活比较理想,一切比较顺利;42%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48%的学生认为目前课业负担较重,空闲时间较少;79%的学生会选择在空闲时间泡图书馆,11%的学生选择泡网吧,10%的学生选择复习预习功课。
(3)98%的学生认为被子要叠成军被的要求较苛刻,而且公共课较乏味。希望以上相关制度可适当修改。
分析看出,大多数新生是很好学的,但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及学校制定的一些相关制度不太满意。
通过了解得知,新生在入学前一直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认为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能够自己支配时间,轻松自在的学习生活。但现实摆在新生面前时显得异常突兀,有很多条条框框,有许多令人感觉很不人性的制度,使新生反感,感觉再一次重演着类似高中的紧张生活。
学生意见及建议:
1.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让自己支配;
2.希望公共课的选择能征求学生意见,选择一些对学生有深远意义的及学生感兴趣课程;
3.希望对被子的要求不要太苛刻,学生能保证宿舍卫生干净整洁就好。
三研究
1.大学生活的特点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同学们必备的学习技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生活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因此,同学们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2.大学的环境与制度
环境: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这里是知识创新的摇篮,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这里聚集者众多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熟悉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在这些粮食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严格的科学训练,同学们可以系统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接近科学前沿,提高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创造能力。同时,通过耳濡目染还能从这些良师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风,接收人格的熏陶。
制度: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管理,维护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和安定团结的局面,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来制定各项规定。
四结论
鉴于述上研究,学校应该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加以重视,定期开展一些关于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方面的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生活满意度情况。
对学校而言,应尽量改善校园环境及各项制度,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提高硬件设施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软件水平的提高。在后勤服务方面,学校应着力改善宿舍的住宿条件、食堂的伙食质量,完善运动设施,同时要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保障;在教学方面,学校应大力提高教学水平,严肃教学纪律,引进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设施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监管,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同学们的整体学习水平,让同学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课余生活方面,学校应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课余活动项目,让同学们有更多的选择,引导大家参加健康合理的课余活动,比如成立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协会或俱乐部,组织一些普遍性的社会活动,定期开展一些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学校应该开展一些社会技能方面的培训,让同学们能够学到更多课外的知识技能,掌握更多的技术,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对未来就业的信心。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同学们的心里指导,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救助,尽量解决大家的心理问题,培养同学们的健康积极心理。
对同学们自身而言,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和幸福。要有崇高的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拘小节;要懂得知足常乐,更应珍惜拥有,学会感恩,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对于学校现实环境与自己理想的差距,同学们应更多地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多一份对校方的理解,同时要更多的从自身出发,找自身的因素,而不应该太多埋怨外界的因素。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只能适应环境。对家庭、对父母,同学们要有感恩的心态。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家应该广交朋友,对待异性应落落大方,同时正确对待自己的恋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择友要明智,待友要真诚,争取在校园里多几分真诚的友谊。
总之,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体质,争取成为一名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位有用之才。
如果大家能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好好把握短暂但珍贵的大学生活,为着自己的梦想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为别人着想,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各方面都追求卓越,那么同学们的生活满意度一定会大幅提高,感觉大学生活充实而快乐。希望此份调查报告能让大家有所获益。
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新兴小学邢忠磊邢淑敏
有目共睹,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垃圾问题更是严重,一方面,堆满垃圾的地方气味难闻、蚊蝇滋生,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解决垃圾问题,还人们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现在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生活垃圾现状
调查方法:深入实际亲自去调查
调查经过:
我们小组选择了一个村庄作为调查地点。早晨我们集合来到这个村,从村东头一直到西头,又从西头转到北头,从北头转到南头,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发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1、当时正好人们做早饭,每家每户的烟囱浓烟滚滚,在村庄上空形成了厚厚的烟气层,有的火星还从烟囱冒出,有些烟灰末从空中落下。
2、柴垛、猪圈、厕所„„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有很多柴垛好多年了,柴禾已腐烂发霉,不仅发出刺鼻的气味,下雨天从柴垛下流出的水都变成黑色的了,流进小溪、河流、湖泊„„渗入地下,不仅污染了地表,还污染了水资源;猪圈、厕所之多,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由于简易型,如果赶上下大雨,还有涨水外泄现象。
3、在乎多户门前的不起眼处或湾边上还有农户的垃圾存放点,内容挺丰富:烟头、果皮、白菜帮、烂菜叶、吃剩的饭菜、不能用的电池、废塑料袋„„
总之,垃圾类型复杂,垃圾量大,垃圾随处可见。
二、生活垃圾的危害
调查方法:查阅书籍
调查经过: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生活垃圾的具体危害,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
(1)多维化的污染
上至大气、下至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体(河流、湖泊)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垃圾污染,形成了一个“灾害链”。
生活垃圾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受到了微生物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其中主要成分为CH4、CO2。CH4、CO2的大量排放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根据IPCC发表的1995年评估报告估计,CH4对全球气候变暖有19%的贡献,而CO2的贡献为64%。它们是两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并且CH4的“温室效应”率是同质量CO2的21倍。另外,产生的H2S、NH3等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也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又如,垃圾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铬等)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随水流注入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或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体,造成对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这些有毒害物质又会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在人体内逐渐蓄积,从而危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甚至引发癌症。如:日本的水俣事件,就是由于水中汞超标而引起中毒;还有日本的骨痛病,是水中镉超标的缘故,等等。此外,对草木和作物的生长、发育都会构成严重危害。
(2)有损市容环境,影响城市景观
首先,是“白色污染”问题。在街道、农贸市场、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以及湖泊、河流等地,大量被丢弃的塑料袋、塑料饭盒、烟蒂、烟盒、果皮、碎纸等物,被风吹扬飘浮空中或挂在树枝,有损于农村市貌形象,降低旅游
景点观赏、休闲的价值,也严重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3)生物性污染严重
我们都知道生活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地,这必然会危害到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从而引发给种前所为见的疾病。
(4)侵占大量土地
据统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一方面被工厂等所占领了,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土地成了垃圾的归宿,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扩大了污染面。
三、生活垃圾的处理
调查方法:亲自去调查采访
调查经过:
1、实地查看结果是人们随处乱倒垃圾是习以为常的事,在本村未见一处有垃圾箱及垃圾处理场所。
2、我们随机在街上碰到几个人进行了随机采访。(采访的是一位看上去50多岁的老大爷)
问:老大爷,您好!请问您买馒头用什么盛的?
答:人家卖馒头的有方便袋,给盛上就行。
问:那方便袋用完后您老是怎么办的?
答:如果没破,放起来下次干别的用,如果破了就扔掉,反正有的是。问:您都是扔到哪儿呢?
答:随便一扔,风一刮就没了。
四、思考和建议
在一次上网时,我们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
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到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韩国游客的举动真是发人深思。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减少垃圾。如买菜的时候使用小篮子,不要使用塑料袋,吃饭时不能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吃多少做多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更减少了生活垃圾的产生。等等。
2、物尽其用。如能用手洗的衣服,不要用洗衣机洗。等。
3、回收利用。能够回收利用的东西,如:废纸、夹纸、废铁等能回收利用的再回收利用。
地球是大家的,绿色的文明,是靠人们保护才形成的;绿色的文明,是让垃圾“各归 各位”才能形成的;绿色的文明,是让不好的习惯远离我们形成的„„愿我们早日实现蓝天、碧水、绿地。
关键词:旧村改造,黄杨梅村,调研,思考
一、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研展开的背景
黄杨梅村地处义乌市的“工业重区、经济强区、城市新区”———北苑街道的城郊结合部,与幸福社区紧密相连,总户数650户,人口1700左右。随着近几年北苑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黄杨梅村的土地已全部征用,2002年10月市政府批准撤村建居,并于2004年居委会各个配套组织和机构全部完成组建工作。2006年,2008年,黄杨梅村旧村改造一期、二期工程陆续完工;2009年4月,黄杨梅村完成旧村改造后的首次居委会换届选举,随即开始了义乌灯具建材城的招商引资工作。8月,义乌黄杨梅灯具建材专业街盛大开业。
(二)调研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围绕黄杨梅村在旧村改造前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对生活满意度,以及旧村改造后需要继续完善的工作等方面开展,具体如下。
1. 在村民中开展调研。
深入黄杨梅村进行走访、参观,发放问卷。问卷涉及村民在旧村改造前后各项生活指标的变化,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等内容。
2. 访谈村民。
访谈内容涉及旧村改造对村民生活的切身影响,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采访、文献资料查阅,以及参观新农村等方法。
二、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的发放地点在黄杨梅村。调查实发问卷100份,回收96份,1份未按要求填写,有效问卷95份。调查样本的抽取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符合统计学原理。调查结果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一)旧村改造前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调查结果表明,73%的村民认为在旧村改造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两极分化也有了一定的缓解,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仅有4%的村民认为其收入有所降低。这表明,旧村改造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经历了旧村改造,村民的收入来源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务农和房屋租赁是主要来源的占了53%,而在旧村改造之后房屋租赁和经商为主要来源的则占了74%。这种改变是极其深刻的,它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这种收入结构下,村民有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从事其他的行业。我们在实地采访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大多数村民从事一些简单的来料加工活,这对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补充。
(二)村民对旧村改造的满意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村民(70%)对旧村改造持肯定意见的。旧村改造后,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地提高。当然,也有一部分村民(24%)对这个过程表示不太满意。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他们表示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配套设施建设的缓慢,不能及时跟上村民的要求等问题。
(三)旧村改造后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
毋庸置疑,在整个旧村改造的进程中,村民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大部分村民对文化建设、环境卫生、收入水平等方面都有新的期待。其中尤以文化建设居首,占38%,其次是环境卫生占32%。这表明,村民也已经逐渐开始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黄杨梅村旧村改造的思考
(一)黄杨梅旧村改造的优势与特色
在黄杨梅村的旧村改造过程中,村两委能够找到因地制宜,针对其人口众多、统筹工作难度较大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借鉴有利经验。同时,黄杨梅村的旧村改造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特色。
1. 黄杨梅村地处义乌市的城乡结合部,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大片土地。
义乌城区的扩张和生活用地的紧缺促使其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市政府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有关决议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使其旧村改造有了一个稳定的大背景。
2. 义乌旧村改造政策实施过程中,各村积累了大量切实有效的经验,这给黄杨梅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依托义乌优越的国际贸易平台成立了义乌灯具建材城,把义乌的商贸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黄杨梅旧村改造中存在的不足
1. 村民收入来源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于房屋租赁,而非通过实体行业获得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导致的用地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增加了用房的需求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风险的,它是以义乌市场长期繁荣稳定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2. 各项配套设施不能及时跟上。
在这个旧村改造的过程中,集体资金不能快速到位,使得在环境卫生、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上进展缓慢,对旧村改造的高效、有序进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 村民的思想观念没能转变。
尽管在经历旧村改造,融入城市的进程大大加快了,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草根农民”的思想并不会在短期内消除。
(三)对旧村改造这一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建议
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各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建设布局合理、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具有较强集聚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新市镇为目的,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兴业,加快构建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结构合理化的增收体系,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切不可盲目跟风。旧村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住房,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因此,在旧村改造中,必须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拓宽增收渠道。
针对旧村改造后普遍存在的以“房东”为职业的现象,政府有责任帮助广大村民转变观念,继续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从事各类服务产业为突破口,增大产业效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3. 重视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与住房相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对便利村民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在旧村改造中必须两方面同步建设。
4. 把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当前,村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也必然有所增加。因此,必须加快文化建设的脚步,使广大村民能够真正享受到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赵紫飞.切实抓好旧村改造, 推进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 2008, (2) :2.
犀溪乡人民政府关于农村生活垃圾
处理整改情况的报告
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领导小组办公室:
犀溪乡以旅游业为发展龙头,农村环境卫生是我乡的发展命脉,为做好我乡环境卫生,有效推进2010年我乡“家园清洁行动”开展,切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犀溪乡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实施方案,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乡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乡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对乡境内的垃圾及时处理,但因为犀溪乡地域范围大,人员流动量多,且群众保护环境卫生意识不高,垃圾管理人员不足,导致个别垃圾堆放点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理。
2010年11月8日,省“家园清洁”检查组对我乡“家园清洁”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反映我乡犀溪村、甲坑村桥头、路旁有生活垃圾堆放情况。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乡“家园清洁”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乡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干部、群众、消防队30多人对堆放垃圾现场进行清理工作,主要采用焚烧、土埋、冲刷的办法对甲坑村桥头、路旁堆放垃圾进行处理,及时除去所有堆放的垃圾,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下一阶段,我乡将再接再厉,加大垃圾整治力度,对各个垃圾堆放盲点进行全方位的排查,发现一处,清除一处,确保我乡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提高人居环境,推进犀溪旅游业的发展。
附:现场清理照片
寿宁乡犀溪乡人民政府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 幸福感指数 女性 调查
一、前言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希望通过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评估,了解本市不同年龄段和学历程度的女性群体在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依存度,以及其中的差异性等问题,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同区域的女性群体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性的背后存在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女性问题上的决策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
调查人群:
全市各辖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的成年女性3000人。
二、结果分析
1、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全市部分女性生活满意度指数年龄段调查统计 表一
辖区
常模
武进区
钟楼区
天宁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
金坛市
溧阳市
60后
16.45±5.37
16.32±5.39
16.05±5.4316.45±4.9
114.89±4.5
514.62±4.58
20.72±4.10
70后
17.91±6.77
17.91±6.76
18.00±4.19
18.91±5.18
17.13±5.90
17.02±4.89
18.62±4.27
80后
17.18±4.94
17.2±4.87
16.82±5.90
17.89±4.87
17.07±4.74
16.41±5.4
217.27±5.01
90后
17.0±4.73
17.86±5.79
16.79±5.87
17.27±4.77
21.0±4.24
10.0±0.0
16.4±6.19
未标明
17.31±4.87
17.53±6.11
16.24±5.69
16.95±4.82
25.0±5.55
15.62±4.32
16.87±5.94
总
17.17±5.34
17.36±5.78
16.79±5.42
17.93±4.91
19.02±5.00
14.79±3.84
17.98±5.10
全市部分女性生活满意度指数年龄段常模为:17.29±5.06。
表中红色部分数据显示,钟楼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溧阳市均显示高出常模,提示这些区域的被调查女性生活满意度可能较其他的被调查女性要好,特别是新北区与溧阳区,他们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指数较高,预示这两个区域的女性个人幸福感也较高。综合这两个区域的情况,可能是与农业生活的人数较多,长期的农村生活对现有生活质量的水平比较满意,体现其追求的生活状态总体上较其他区域更具幸福感。
2、学历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全市部分女性生活满意度指数学历类别调查统计 表二
辖区
常模
武进区
钟楼区
天宁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
金坛市
溧阳市
初中
16.45±5.37
16.63±4.30
16.43±5.1
216.65±4.7
115.67±4.88
16.87±4.66
20.00±0.00
高中
17.91±6.77
17.03±6.07
16.23±4.96
16.38±5.12
17.09±5.1
414.30±3.36
18.78±5.69
大专
17.18±4.94
17.2±4.87
17.56±5.82
17.01±5.36
17.49±5.20
16.56±5.2
517.96±4.62
大学
17.0±4.7
317.34±5.50
17.76±5.35
17.88±5.91
16.69±5.73
16.89±4.98
17.71±4.79
未标明
17.98±5.34
18.00±6.50
16.81±5.56
17.90±4.31
15.46±5.47
17.91±5.52
18.34±3.84
总
17.30±5.43
17.24±5.45
16.96±5.36
17.16±5.08
16.48±5.28
16.51±5.77
18.56±3.79
全市部分女性生活满意度指数学历类别常模为:17.17±5.17
从学历的类别来看,钟楼区高中生的个别差异较大,大部分则较为稳定。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离散度较小,说明他们的生活质量高于初中生,也许是他们的工作环境与经济收入因学历关系得到提升,社会接受度也高,容易在社会环境中比学历低的有较多的机会与社会参与度,因此,体现自身价值的社会收益较多。比较而言,武进区和钟楼区总的常模高于全市区域常模,呈现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状况。
从各辖区的总常模比较来看,武进区和钟楼区女性群体整体生活质量较高,新北区女性群体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些。
武进区和钟楼区的经济基础较其他区域要好,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比较安逸的环境与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物质上的保证给女性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而新北区从理论上应与武进区不相上下,可能源于其特殊的环境与政府行政机构的距离,产生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提升,可对比的参照群体也可能引起心理落差,抑或生活水平与其他区域相比有下降趋势。
3、年龄对幸福感的影响:
全市部分女性幸福感指数年龄段调查统计 表三
辖区
常模
武进区
钟楼区
天宁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
金坛市
溧阳市
60后
6.24±5.19
6.25±5.2
36.05±5.43
5.84±5.36
7.02±5.38
5.93±4.9
45.20±5.59
70后
4.04±6.74
4.85±5.7
15.03±5.6
24.68±5.83
5.70±5.6
54.73±5.52
5.68±4.04
80后
2.85±5.56
2.85±5.56
4.82±5.95
3.56±7.07
4.57±5.12
4.92±8.35
4.23±5.73
90后
2.86±6.57
2.86±6.57
3.71±6.67
2.12±4.52
3.50±9.19
11.00±0.00
5.20±6.14
未标明
4.00±5.51
4.19+5.96
3.97±6.06
总
4.00±6.02
4.20±5.77
4.90±5.93
4.05±5.70
4.96±6.17
6.15±4.95
4.86±5.51
全市部分女性幸福感指数年龄段常模:4.30±5.72
从表中可以看出,天宁区、新北区、金坛市、溧阳市的部分女性群体幸福感常模高于全市被调查女性的总体幸福感常模,总体幸福感高于其他区域。
总体而言,60后、70后、80后的幸福感趋于稳定态势,个别区域,比如新北区的90后就显得比较突出;金坛个别人的幸福感指数超高,提示可能有故意的作为或出现精神异常的可能,需要加以特别注意。抑或有调查中对被控环境的因素出现不符合专业要求的情况,需要予以甑别。
国内有研究结果,幸福感指数常模为5.12+2.03.我市部分女性的幸福感指数调查,其常模均高出其他人群,显示我市被调查女性具有较高的幸福感指数。
从全市各辖区不同年龄段的幸福感指数比较(图表21)来看,金坛的80后、新区的60后、90后幸福感指数较高,总体上60后、70后比较稳定,没有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戚墅堰的90后则呈现出较低的态势。
4、学历对幸福感的影响:
全市部分女性幸福感指数学历类别调查统计 表四
辖区
常模
武进区
钟楼区
天宁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
金坛市
溧阳市
初中
5.81±4.9
36.81±3.83
5.67±3.93
5.12±4.6
25.85±3.39
4.00±5.544.82±3.68
高中
5.76±5.82
4.73±5.92
4.97+5.2
15.47±5.23
4.77±5.15
6.48±3.75
5.10±4.74
大专
2.98±5.89
3.75±5.96
3.89±5.24
4.21±5.25
4.29±5.21
5.63±4.43
4.98±4.79
大学
3.2.0±5.73
3.91±5.64
4.01±5.73
3.79±5.20
4.61±5.56
4.81±5.27
5.52±5.37
未标明
2.50±6.82
6.09±5.94
5.04±5.31
总
4.44±5.59
4.34±5.63
4.64±5.03
4.65±5.08
5.12±5.05
5.23±4.75
5.09±4.78
全市部分女性幸福感指数学历常模:4.79±5.13
从学历上看,个人文化程度的差异还是在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上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且相互间的个性差异较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体大部分处于稳定状态即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波动。在学历上的常模也高于我国某一人群的常模。其中,新北区、金坛市则高于全市被调查女性群体的总体水平。
处在较高状态的区域是武进区和钟楼区,幸福感指数处在较高状态的区域则是新北区和金坛市。由此,也印证了当初的假设,即,生活满意度指数高的人群,其幸福感指数不一定就高。简言之,生活比较满意的人不一定感到幸福。
所以,从幸福感指数的调查来看,主观幸福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非物质条件好了就一定感到幸福,还有其个人的人格因素、环境因素、文化素养、理想观、价值观、婚姻观、成长经历、社会因素、生活形态的诸多因素影响。
对低学历的女性而言,其生活满意度常模比较接近社会常模,原因可能是对生活的思考深度问题。对此类的女性群体应该进行“溢出性鼓励”,即以此影响其周围的女性和家庭成员,扩散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体验,营造社会性和谐氛围。
高学历的女性群体对生活的追求目的不同,有着较高的生活目标和情感需求,其生活中的物质条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有必要加强对此类女性群体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举措,应该对其进行“礼花式引导”,即对其此类女性群体进行职业与生活质量训练,提升其幸福感指数。
三、小结
调查结果大部分支持了当初的假设。
女性生活满意度指数与幸福感指数虽然是一个城市社会发展状况的群体性主观感受,是社会和心理问题的“集体潜意识”,但不能简单地以此作为体现某一群体或个人生活质量、群体或个人幸福及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绝对性指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0年, 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78亿, 所占比例从1982年的7.62%增长到13.26%。按照联合国的标准,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 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 一个国家或地区就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人民网报道 (信息来自经济参考报)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劳动年龄人口 (一般指法律规定的成年人口减去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以后的人口总数, 其中, 男子在16~60周岁间, 女子在16~55周岁间) 增长趋势的逆转, 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在2011年降至谷底 (0.38) , 随后开始缓慢上升, 2020年升至0.4, 2033年升至0.5以上。
同时, 伴随社会和家庭观念的转变, 核心家庭日益增多, 劳动力流动愈加频繁。这导致“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 老年人的养老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难题。最近几年兴起的社会养老越来越得到公众的青睐。
2 数据来源
本调查抽取的样板养老院分别为甘肃省养老公寓和甘肃省慈善总会阳光老年公寓。问卷一共发放67份, 回收有效问卷67份, 回收率100% (因为对象特殊, 实际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
3 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维度一:个人基本信息
根据表1的数据, 老人年龄大、子女工作繁忙、缺乏陪伴等原因, 加上养老院所特有的优势, 比如优美的环境、融洽的氛围、专业的护理人员等, 导致了69.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 仅有30.8%的老人倾向于家庭养老。这也体现了当今老年人的观念越来越开放, 能够在养老院的生活氛围中自得其乐。
3.2 维度二:家庭支持状况
表2的数据表现出老人在养老院中的幸福感普遍较高, 其得到了子女的支持、尊重、关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 接近90.0%的老人入住养老院所需的费用来自其退休金、养老保险或个人积蓄, 不需要其他人进行垫付,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老人生活满意度。
3.3 维度三:社会支持状况
3.3.1 养老院 (见表3及图1)
娱乐设施项目:问题在于养老院的娱乐项目有限, 以棋牌、健身、影音、书报、电视广播为主, 但是这些娱乐项目并不能满足老人们与时俱进的需求, 除此之外, 由于养老院空间有限, 客观上限制了老人们的活动范围, 导致老人们对娱乐设施项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满。
饮食条件:养老院的饮食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饮食需求, 比如老年人的食物应该粗细搭配, 荤素杂食, 以素为主, 并少加盐、味精、酱油等调料, 但养老院饮食机构做饭往往太辣太咸, 不够软, 不适合老人食用。同时, 养老院一般限制老人做饭, 否则就要对其进行罚款。在种种限制条件下, 老人们的合理营养需求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护理条件:据笔者实际调查所知, 养老院的护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 等级越低, 所做的事情越简单。特级护理人员是专业人士, 专门负责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此处存在的问题是有些护理人员责任感差, 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理应照料的老人缺乏耐心, 敷衍了事。这种工作态度, 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会对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状态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 护理人员流动性高也降低了老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身体检查服务: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 定期做身体检查的老人只有20.0%不到。该项服务的缺失与养老院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如果附近没有能够提供身体检查所需的基本设施的医疗机构, 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提供此项服务的可能。
心理咨询服务:在笔者实际调查的样板养老院中, 不存在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情况。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的护工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但是接受过护工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的老人只有15.0%左右。根据发展心理学家林崇德的说法, 人一旦步入老年, 往往会存在不安全感、孤独感、自卑感等心理感受, 如果任其自行发展, 很容易导致老年抑郁症等病症的出现。所以, 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是必要的。
3.3.2 社会
该维度主要考虑是否存在一些社会机构对养老院及其中的老人进行相关支持。通过调查发现, 邻近地区的学生会时不时到养老院做义工, 陪老人聊天, 为老人表演节目。
3.4维度四:老人身体健康状况
在调查中, 笔者选择的对象为有能力配合的老人, 患有老年痴呆症、半身或者全身瘫痪等病症的老人并没有列入调查的范围内。所以, 养老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具有局限性。统计结果显示, 身体健康、能自理的老人占35.0%左右, 有一定自理能力, 但需要适当照顾的老人占55.0%左右, 不能自理的老人占10.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 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好。
3.5维度五:老人精神健康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 接近80.0%的老人性格开朗、随和, 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生活目标明确, 同时愿意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基本上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见表4。
针对院友关系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 老人们心态平和, 能够与院友保持良好的关系。部分老人与院友关系不好, 除了老人自身性格所致外, 更多的是因为老人生活习惯存在较大差别及躯体感觉功能退化, 如听觉下降使其很难、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
4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总体来说, 老人们身体、精神健康状况不错;对养老院的硬、软件设施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满, 但整体而言, 还能够接受;其家庭支持相对到位;社会支持则有待提高。综上所述, 机构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较高。
影响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大致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排序没有主次之分) , 见表5。
5建议措施
虽然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 但是依然有不足之处需要提高。下面笔者将针对所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5.1增加娱乐项目
由于人类自身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娱乐内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并且,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不同年龄段也会要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老年人虽然受生理条件的明显限制, 但是也希望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所以, 养老院应该与时俱进, 提供更多适宜老人参与的娱乐项目, 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具体实施上, 养老院可以提供学习英语口语的项目, 让有终身学习观念的老人有机会学习新知识;或者教老人最简单的电脑使用方法, 让他们能够浏览感兴趣的网络内容, 能让其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丰富他们的生活;或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鼓励老人组织节目表演, 定期举行文艺表演, 既可以锻炼身体, 又可以丰富老人的娱乐生活, 还能增加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同时, 此类活动可以让老人进一步评判自己的存在价值, 减轻其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有助于增强其适应能力;或者组织老人学习现今社会上流行的强度适当的广场舞, 使其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 调动老人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 要结合老人的实际状况, 顺应社会潮流, 给老人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娱乐生活。
5.2改善饮食状况
首先, 养老院应该邀请营养师, 针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制定食谱;食堂应该参照食谱安排老人的一日三餐, 保证老人的营养与健康;
其次, 按照老人的普遍饮食习惯做饭, 比如饭要软, 味要淡;
最后, 针对有特殊情况的老人, 养老院应该特殊对待, 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 或者养老院为其开小灶, 或者允许老人家属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使用厨房为其做饭。
养老院需要的营养师并不一定是专职的, 应该使其成为养老院的志愿者, 定期 (不要太频繁) 为养老院制定食谱, 既可以满足养老院的需求, 也可以成就一个志愿者的梦想。
5.3改善交通条件
老人虽然行动不便, 但是总有外出的需要, 养老院应该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如果养老院附近没有公交车, 应该增加通勤车发车的频率, 保证老人的出行安全、方便。
5.4稳定护理人员
在护理人员流动性高的情况下, 为了保证老人得到悉心的照顾, 需要新进护理人员认真、全面了解老人情况, 并在短时间内与老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如果新进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位, 会对老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 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流动性。
该情况的改善, 需要养老院负责人付出努力。养老院负责人可以通过调查或者访谈, 了解护理人员的合理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除此之外, 养老院应该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 使其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5.5增加心理咨询项目
养老院应该向社会机构寻求帮助, 邀请一至两位心理咨询师, 促进这方面工作的展开。实施该服务项目时, 也可以与兰州高校的相关院系进行联系, 以养老院成为该院系的实习基地为条件, 邀请该院系热衷并擅长做老年人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服务, 纾解老人心中苦闷, 保证老人心理健康。
5.6积极寻求利用社会资源
养老院现状不容乐观, 多数养老院缺乏发展资金, 但是, 为了不影响老人的生活与健康, 养老院应该积极向NPO组织寻求帮助并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问题的解决就是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有效尝试。
同时, 养老院也应该利用双赢思维尝试着与其他更多的营利性、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合作项目, 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实现养老院的良好运作。
5.7政府加大支持和宣传力度
作为权威性组织存在的政府, 应该首先引起自身对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视, 拍摄公益广告, 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 给予养老院老人们更多的社会支持。
此外, 政府应该借助民间力量, 比如居委会等组织对老人子女进行引导和教育, 给予老人更多家庭支持, 促使老人在养老院中安享晚年。
6结语
针对本次项目调查, 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 笔者调查的对象数量偏少, 且选择的调查对象为有能力配合的老人, 所以, 此次调查存在局限性, 其调查结果缺乏普遍适用性;其次, 笔者选择的养老院仅位于兰州市城关区, 如果其他学者做关于此类课题的东中部地区或乡村地区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的数据仅能作为其参考资料;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全局关系的重大社会问题, 并且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但是, 相信通过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该问题最终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郭文斌.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温州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08, 13 (2) .
[3]王惠珍, 史蕾, 高钰琳.广州市省级养老院内老年人抑郁情绪及生活满意度调查[J].护理学报, 2007 (2) .
[4]何斯.福建省高龄老人生活现状及生活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5]丁华, 徐永德.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J].北京社会科学, 2007 (3) .
[6]陈丽华, 廖晓春.养老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学, 2007.
[7]崔丽娟, 秦茵.养老院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1.
[8]高国平.养老院老人更缺乏安全感[J].人人健康, 2012.
[9]陈迎春.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妇女培训工作,常抓不懈。自去年以来,更是把该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今年2月初,汶上县文明办、县妇联分别给乡镇宣传委员、妇联主任召开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专题会议。制定下发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实施意见》及《“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下发了档案封皮,对活动开展和档案整理进行全面细致部署安排。3月1日,召开了全县“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工作推进会,举办了骨干培训班,全县14处乡镇的分管副书记,宣传委员,妇联主任,部分村“两委”成员和宣讲员,县直各部门分管领导,妇委会主任,汶上县“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讲师团全体成员以及部分宣讲巾帼志愿者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和培训班。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成立了一支由50多个部门、269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新农村新生活”培训骨干队伍,为开展培训活动提供了坚强的师资保障。这支培训骨干队伍包括“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讲师团讲师108名,以及面向社会招募的宣讲巾帼志愿者161人。讲师团成员分别是来自教育、卫生、司法、农业、园林等11个部门的专业人员。目前,这些讲师和志愿者围绕家居美化净化、家庭伦理道德、亲子教育、文化娱乐、身心健康等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五项重点内容,确定了各自宣讲课题,根据县里统筹安排,每周在县广播电台的《“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空中课堂》栏目进行宣讲,并根据乡镇、村需要到各乡镇、村进行巡回授课。目前我县利用广播惠农平台制作的《“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空中课堂》栏目已经开播,节目采取问答的形式,每周3次,每次半个小时,由县讲师团成员进行讲解现场录播,培训内容丰富,辐射面广,群众易于接受。
全县14处乡镇也都能按照县里的要求,结合各镇实际制订了实施方案及培训配档表,建立了自己的宣讲队伍,为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继召开了活动动员会和培训班,目前举办集中培训班共计24次。培训方式除集中办班、空中课堂之外,还包括现场观摩、分散教学和远教培训等方式。有的乡镇邀请了省婚姻家庭专家和县讲师团讲师授课,上半年全县拟举办培训班50次。
由于我县财力薄弱,经费保障有些困难,县里开展培训的费用是由县妇联垫付的,只有一个乡镇培训经费可以落实之外,其他乡镇培训经费都不能保障,所以每场1000元的经费未能落实。
二、工作措施
为使 “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活动真正成为一项惠民工程,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我们根据本县实际,创新培训形式,形成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的格局。
(一)广泛宣传,营造培训活动舆论氛围。通过电视放映、电台广播、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编发信息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强大舆论氛围。
(二)依托讲师骨干队伍,集中培训以点带面。3月初,我县举行了全县“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工作推进会,举办了骨干培训班,几位讲师分别从家庭伦理道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人人关注的健康知识几个方面,对全县所有讲师和以及县乡村宣讲志愿者进行了培训。
(三)依托广播惠农平台,分散培训全面铺开。汶上县成为全国首个广播惠农示范县,目前全县农村广播基本实现了“村村响、户户通”。借助这一优势,自3月起,县广播电视台开辟“新农村新生活”“空中课堂”,挑选有经验的讲师和宣讲志愿者,进行菜单式培训,每周一、每期两人,将丰富的农业生产资讯、健康的文化生活、亟需的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小喇叭成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活动的便利渠道,田间地头、街里巷外,广播响在群众耳边,真正有效地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知识送到农民身边,让他们耳熟能详,方便了农民群众快捷学习。
(四)搞好结合,典型带动深入学习。联合县下派办,下发了《关于在驻村联户工作中做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通知》,借助各驻村部门和工作组的力量,将培训活动纳入我县驻村联户工作整体格局里面。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妇女之家、文化大院、文体广场、文明一条街、善行义举四德榜等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各类道德模范和美德新星典型,适时把典型人物的事迹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全县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07-17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10-01
关于高中生活与大学生活比较的调查报告10-14
关于加强农村维稳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1-09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调查专题05-24
农村中小学生寒暑期生活的调查报告06-25
关于农村赌博现象的调查10-05
关于全县农村医疗的状况的报告06-19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05-27
关于农村网络设施建设的实践报告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