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精选14篇)
【摘 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兴趣;学生;游戏
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追求知识的重要手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兴趣从哪儿来,如何让这位最好的教师发挥最大的作用,小学生想学习计算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玩,而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手段。例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脑,许多学生没碰过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特别是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更是难以掌握,而且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练习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鼠标各种基本操作时,我就让他们玩“扫雷”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例如,在《键盘指法》一课教学中,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老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运用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超级玛丽、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啤酒吧、食人花、24点计算游戏、智慧拼图、涂色、金山画王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背诵、识记理论知识、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键盘功能等,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而且我认为正确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我以教材为依据,又不为其所限,经常给学生布置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如在学Windows的基本操作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将桌面、图标、窗口、文字、鼠标指针等尽情地设置。课堂上,桌面背景丰富多彩,图标的大小、窗口和文字改容换貌,鼠标指针形状各异,有的任务栏被隐藏了起来,满桌面的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学生完全陷入了一种自我陶醉中。又如,学习画图软件后正值国庆节,结合学生爱寄贺卡的特点,我让学生进行电脑绘画,制作“节日贺卡”送给老师、父母或亲朋好友,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愿望。在指导学生学习Word软件时,当他们熟悉了基本的文字排版后,我不过早地给予肯定,而是展示已经排好的复杂版面,让他们按格式完成。对其中一些本不属于课本内容也未作讲解的复杂的设置,如样式的使用、页眉页脚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即使有询问,我也是略作提示。学生带着疑惑不断探求,不断发现,亲身品尝到了成功后的快乐。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我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我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我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还比如说,我在《上网浏览》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比较困难。其中,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在开始新授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教学重点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并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老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地措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更快、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对于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来说, 因其自身的特点加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为薄弱, 所以, 要想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教学目标, 就必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
一、利用绪论教学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绪论是教材的第一课, 既是对整本教材内容的概括, 又是对所讲授的知识的高度总结,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很多教师却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绪论的重要地位, 认为其不过是对教材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学不学习都一样, 甚至认为学习绪论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绪论教学往往是被一带而过, 甚至是未被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发展的今天, 中职教师要想调动起学生学习就必须要重视绪论, 要利用绪论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日后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 教师可以以绪论的内容为基础结合生活中家用电器和各种通信工具的工作原理介绍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其次, 要将绪论所总结的知识和学生所学的专业同将来的职业岗位联系在一起, 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专业同电子技术基础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
二、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必需要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只有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才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首先,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尽可能多的安排实训教学, 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来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以所要讲解的知识为基础, 让学生自行进行电子制作或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电子制作,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又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其次, 在讲解《电子技术基础》的某一新知识、新要点时,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实际应用和维修, 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讲解《电子技术》的理论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这一科目来说, 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 不但不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还会对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 所以,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 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拆卸家里的旧电器, 观察其内部结构, 从认识和测量元件及研究工作原理开始, 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理论知识。实践证明, 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课外活动,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电子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空间。那么在课堂或课外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可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 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习惯。例如, 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下象棋比赛, 在每一步棋子落定之前, 学生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 形成了头脑风暴, 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再如, 在乒乓球竞技比赛中, 学生头脑中反复循环想象、争取提高取胜几率;这些看似简单的课外活动, 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想象力、创新力搬到课堂中, 转移到电子技术设计与电子技术制造领域, 既可增强学生想象力, 也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兴趣带动学习成绩的进步。
四、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 各大中职院校陆续的步入了电子教学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中职教师必须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 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其特点:一方面, 其学习基础较差, 接受能力也相对较为薄弱, 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这一课程时, 很难顺利的理解其中的理论和公式的推导, 并将其应用的实际的操作当中。另一方面, 其又具有极强的自尊心, 不愿意屈居人下且学习习惯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如果教师继续照本宣科, 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那么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必须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首先, 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当前流行或学生喜欢的电影、视频以及动画开展教学, 将教学内容与其中的道具或情节联系在一起, 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针对教材中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和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其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 即, 将抽象的知识概念或不能够轻易见到的零件的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气氛, 还能够更加直观的将知识展示给学生, 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开展《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正确的认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切入点, 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 教师还必须要加强学习, 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采取有效地措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贺宇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合理应用[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9, (04) .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73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小学学习中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小学生好奇心旺盛、自觉性差,信息技术对他们来说只意味着游戏与网络聊天。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并纠正信息技术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呢?通过实践,我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让其自主学习的最优途径。教师可下载丰富的网络素材,扩充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既可以完善教学设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只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认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角。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活用教材
为了能让书本的知识进入学生的大脑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活用教材。
键盘是计算机最基础的组件之一,在进行键盘操作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年龄小,记忆内容过多、训练过多显然不科学。因此,教师可利用打字软件中配套的打字游戏来进行训练。游戏通过使字符从上方落下,让游戏者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对应按键,命中该字符来帮助游戏者记忆键位。速度可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游戏者在轻松愉快地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加深对键盘的记忆,学生既能玩游戏,又能学到知识,寓教于乐,一举多得。
二、多视角教学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虽然熟练掌握了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但是在教学技巧、了解学生心理等方面都较为欠缺。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和因特网的使用,信息发展动向、设计、信息检索等概念是信息技术学科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信息技术的特殊性,以便帮助教学者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1.因材施教
教学要有目标,而好的教学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应有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好或者掌握知识较快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安排学习选修任务。通过平时观察,先了解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再分别提出不同的设计要求作为他们的选修任务。同时,根据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的任务难度还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收集作品后,教师应对完成度和完成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渐进式教学
学生学习和实践,可以分为感知、理解和运用三个阶段。感知是指学生已经接触过该知识点,对其中描述的内容有个大体的认知;理解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掌握并消化了相关知识;运用是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能完成实际地相关操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要稳打稳扎地做好每一步工作,防止学生由于脱节而出现基础不扎实、掌握不牢固的问题。
3.自学培养
信息技术可以挖掘的信息也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不再只是一个可选的任务。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先把每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先自行研究教学内容,对知识的难易程度有初步的认知。其次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中对信息技术兴趣较浓厚的部分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在课外时间给他们安排设计任务。通过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再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
三、交换角色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传统的备课和教案撰写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教师教学模式应有转变。知识地传递应该是在教师的提示下,由学生自己吸收并消化;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也应该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只有适当的时候教师才提醒;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应该是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课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自行检索并学习并获得。在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进行情景设置,把学生带入相关的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决心。如将问题带入现实生活中,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从而在摸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的习惯。
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学会看懂教材、挖掘教材,还要拓展教材内容,做到在教学中不断切换视角,并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己的老师,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自己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最终使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刘秀荣
单位:彩亭桥镇中学 电话:0315——6487200 邮编:06410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好、乐学,这必然推动数学的不断前进。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挥学习潜能的最佳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理解、爱护每一个学生。把自己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相处、交流,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理解的气氛,试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谁会不愿意学习?
二、鼓励质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线索,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要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备课、上课、作业设置等方面有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进 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了比的意义后,有的学生问:“三个数能相比吗?三个数相比也表示三个数相除吗?”学生能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积极探索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兴趣,长此以往,定会受益匪浅。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兴趣。
数学,就其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开展数学活动,增强兴趣。
数学中有许多有趣的规律,单纯从数学课本中学生很难领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们还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数学知识。
五、设计多样作业,促进兴趣。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条有效途径。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其次,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1.口头作业,说解题思路、算理,看图编题等。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3.思维性作业,设置要认真思考的习题、应运题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开放作业。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文章从五个方面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
作 者:佟娜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蔡各庄小学,河北・秦皇岛,066102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623.8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培养
师范附小 李莉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探究。要想让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学习兴趣,我作为一名科学课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名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如果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只有教师想方设法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去诱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在长大》一课时,首先课前我收集了学生们小时候的照片若干张,上课伊始,我分别拿出来,让学生们猜猜都是谁?然后再问他们为什么有的照片我们看不出他是谁了?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长大,在变化,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很轻松地导入下面的教学内容。
二、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科学课,对我们县城的孩子来说,有很多内容是纸上谈兵,如果老师只依靠书上的图片和文字,那学生将会对科学课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枯燥无味,也许还会造成学生就在下面玩这样的恶性循环。为了让学生对每一节都感兴趣,我除了自身注重收集资料外,还号召学生收集图片和文字等资料,我也适时的运用网络,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放给学生观看。如学习四年级《植物》这个单元,我专门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补充了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的文章,利用媒体播放猪笼草和面包树等令学生惊奇的植物。学生听的满脸惊讶,看的兴奋,有的学生竟然不由自主的发出“啊”龙血树可以活几千年啊!“还有面包树啊,可以吃吗?”植物繁殖的方法这么多啊!
三、重视师生感情,带动学生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哪个老师有感情,就对哪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教师对敢于、善于质疑问难,大胆创新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学生过于严厉,批评太多,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多包容他们。试想,课堂上学生存有戒心,生怕自己一旦出错就招来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那他还哪敢再标新立异。其次,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哪怕这一天你的心情不佳,你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老是板着脸,这样会让学生对你产生距离感。他们就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师生之间就会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我还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做科学实验。我和学生一起“建桥”,玩风筝,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自然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做法,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争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鼓励学生创造,让学生多体验成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抱有最大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学习中获得成功,会是精神上得到满足。当学生再次面对类似活动的时候,学习的欲望就更强烈。
更新教学方法,促使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创新意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传授或手把手地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的。在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化枯燥为有趣,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增强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掌握信息技术的热情,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变换的思维进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大纲,结合竞赛教学激趣法,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儿童青少年盛威中国芯HTC计算机表演赛(其赛事宗旨是研究、探索、创新、广泛参与),通过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绝大部分学生在竞赛学习中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逐渐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操作水平,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并且,连续5届(20~24届)共有百余名学生获得省级奖励的好成绩,笔者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殊荣。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影像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教学中改变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把感知、讲解、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互式教学,把讲授、实践、辅导、自学结合起来,增强了直观性与师生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增强了记忆,自然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例如,笔者在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九课《制作“北京奥运游”导游图》中讲授绘制修饰图形时,发现该课的内容非常抽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很难掌握全部教学内容。于是,笔者就想到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开展教学,课件将该操作过程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更形象地接受并掌握了该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标还指出:信息技术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依据语言叙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活动和操作,会让学生感到极端抽象和困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创设合理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七课《用计算机写作文》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首先,利用广播教学系统让学生欣赏一件图文声并茂的Word作品《鱼跃龙门》,以师生谈话互动交流的形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出示“看后有什么感想?”“到底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等问题,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形象生动的作品?”……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接着,笔者抓住时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拓展创新思维,你们同样可以做到,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好”。学生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的导入,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去尝试感受,以掌握本课的知识技能。借助这一教学手段,教师可自然地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使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总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萌生更多的创新想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开放思维,加强专业学习、深造,不断接触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还应不断积累,及时进行总结,注重交流、探索、发现再创新,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质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实践、联想探究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只有使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上得到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又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计算机,很值得我们研究。我通过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比喻教学方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记忆的目的。
2.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挡不住诱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
二、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了地传送给他人。
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的很多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上的,而软件太多,更新太快,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跟上这样的速度。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1.教师应转变观念,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点新思想、新意识、新观点、新方法都称得上创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阔视野,大胆设想才能萌发创造动机,实现自我创造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课,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竖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学、愿学,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课堂教学中具体采取的方法
(1)巧设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必需经常地、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新情境,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如我在教学《屏幕保护程序》时,一上课我说讲故事:一天,小明慌慌张张地跑来找老师,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老师,你快去看看吧,我的电脑要爆炸了!”等老师和小明一起到它的电脑前一看,屏幕上满屏都是飞行物在乱撞。只见老师移动一下鼠标,飞行物就没有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操作错误,有的说电脑坏了,还有的说是乱按了键盘,电脑生气了。(原来是屏幕保护程序在作怪)这样引入新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创设一种发生在身边的情境,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主题——学习屏幕保护程序。这说明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我摸索出一套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即:主体激发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尝试自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想象——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交流——实践小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巧设情境、引导想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实践证明,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能做小老师,辅导其他学生;有的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学会了思考;有的学生学会了想象;有的学生学会了帮助别人……
这些都充分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而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推理严密、抽象思维甚多、高度量化的学科。能够自发学习的学生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并给予某些正确的激发。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直接左右一个人的积极情趣,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突破口,吸引和引导学生爱上物理课,从而为完成学科任务开辟道路。物理又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广泛联系实际的一门学科,这就为“以趣激学”提供了条件。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一定能通过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
那么,我们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和形成高大的教师形象
教育学家费曼就讲过:“我认为解决教育问题唯有认识到最好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和一个好教师之间建立直接的个人关系中才能实现”。而实践也告诉我们:“没有师生间的情谊就谈不上教书育人”。建立师生情谊常用的做法是:一是“真诚相待”,搞好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一个好的教师应是真诚地爱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全心全意为学生们时刻去操心、去服务,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去干实事,以教师的真诚之心去获得学生的热爱之情。二是以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将师生情深化。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责怪为难学生,不摆教师架子,做到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学生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使师生间情感从个人关系向着事业关系方向深化,从而建立起师生间稳定的情感基础。三是与学生做到“心灵接触”。一个好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讲心底话,寓理于情,促使学生道出内心的真情,从而建立完善的师生情谊。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普遍存在着“向师性”。一个在学生心目中形象高大、为人师表、品质高尚的教师,其品德、爱好、兴趣、习惯、语言甚至衣着服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悄悄地学习模仿着。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位好老师。如果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教学方法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语言,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得有滋有味,能用生动的实例对抽象的概念进行讲授,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学习兴趣。
二、通过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与目的,可以使学生激发和形成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科学技术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一直是自然科学的前沿,与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当代工业技术,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让学生明确物理学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学习物理知识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愿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认真地挖掘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现象和实例,从中生动地点出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具体意义,以此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还可来自于对祖国、民族的深切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意义,变苦学为乐学。同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史话、科学家故事恰当地穿插于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领略学习的乐趣与意义,知道学习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理想,祖国前途的联系,从而树立为理想艰苦奋斗的目标,以此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三、以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恰当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环境就是指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感到原有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愿望,促进积极的思维,引发学习的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优化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以下是我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几点粗浅经验。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做一下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一、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作为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我在学生学习powerpiont演示文稿制作这一模块后,设计了“电子板报、电子小刊物制作评比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投入,分组讨论,然后制定主题、进行内容的搜集整理、版面的设计、后期制作。很快,在学生充满激情的分工协作下,一组组风格、主题各异的作品就制作完成了。马上我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评选,并选择优秀作品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进行了展示。我感觉,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认真参与的,特别是在分组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团队协作优越性,提高了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
不同的教学模块有它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更新原有的教学思路,在出色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进行信息教学的创新,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学的任务。
(这是我校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子板报,大多是根据我们的节日为内容。如植树节、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为主题)
(这是我校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子刊物,有描述我们的校园、介绍我校的学校课程、学科学习等主题。)
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恰当地设计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多媒体作品模块时,可以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元素和构成,让学生设想如何来表现主题。然后针对“我最爱的……”这一主题,可选音乐、美术、科学、旅游等各方面内容。教学只提供处理的方式方法,教师提前针对某些的技术要点准备资源,组建小任务。这样案例更灵活、更易分解。这样的任务诱导式教学更具有吸引力,体现了“信息素养”的要求。
再如,学习完多媒体信息处理模块和演示文稿模块后,让学生分组设计“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制作。学生的作品综合运用了所学过的知识,演示文稿图文并茂,有学生还加上了配音及背景音乐。
还有学习完电子表格模块,正值学校举办校运动会,我就让学生充分利用电子表格的函数对各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处理、计分和排名,利用图表对成绩进行分析等等。
有了真实的环境,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还十分积极地相互讨论设计运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会注意到真实运用中的各种细节情况的处理,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这张照片是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和任务后,学生踊跃发言的情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领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将学习心得交流、信息技术小论文撰写、“我与信息技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展评等丰富多彩活动纳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展现自己,畅谈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收获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或小故事,通过与同学们的共同分享与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先进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帮助后进同学,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加入到先进同学的行列,有利于在全班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这组照片有我校举行的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心得”演讲比赛、优秀作品展评等。)
四、及时评价学生,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评价,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在课堂上,师生评价方式通常体现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大小,让学生单独完成或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于完成任务好的学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肯定、表扬;差的也要及时鼓励、适当进行指导,但在指导时,一定不要妨碍学生独立思考,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索,以达到创造性原则的目的。
生生评价可以放在课上和课间,课堂上掌握知识较快的学生、任务完成好的学生可以让全体同学通过鼓掌或者说一句鼓励的话的方式进行评价;课间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进行展示,让全体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家长评价放在课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或者把打印的作品带回家,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掌握了哪些知识,增进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和感情。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更新理念的工作,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多进行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中,让小学生的信息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的信息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博兴县兴福镇新立小学
2012年3月
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博兴县兴福镇新立小学
顾 攀 修
关键词:兴趣;游戏;情境;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96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如果带着兴趣去学习,思维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就会印象深刻而持久,认知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活动能力就会下降,以致产生很差的课堂效果。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利用课程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在计算机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有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而他们迫切地想找到通往这个神奇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课程内容时,面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讲解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而让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固有兴趣得以保持。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快速、精确地运算这一特点”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人机挑战”的教学环节:“从1加到500”,学生计算并计时,然后再利用程序让计算机进行计算并计时,最后做比较,结果不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为电脑游戏具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对学生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所以把游戏合理地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指法练习中,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掌握键盘上英文字母的排列和位置,我就让学生通过打地鼠、吃苹果等游戏一边玩一边学,游戏中学生就把指法练习得很好。再比如汉字输入法的学习,我同样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兴趣高涨,打字速度也提升得很快。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形象思维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小学生对充满动感色彩、有故事情节的内容充满兴趣。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了很多教学动画片,导入时,我把所要教学的内容配上动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动画情节,让学生欣赏,在欣赏后告诉他们,这都是通过计算机制作出来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四、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形象的语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样把幽默的语言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可以让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给学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产生好学、乐学的情感。比如在教学“窗口的切换”时,我幽默地把它们比作是捉迷藏,把桌面比作是带窗口的小课桌,把桌面图标比作纽扣,之后再编成顺口溜进行教学:“桌面图标像钮扣,双击弹出小窗口。变大变小真自由,还能拖着满屏走。”还有“点击开始出菜单,列出程序任你选,要想运行就单击,马上启动不偷懒。”这种幽默形象的讲解让一些令人费解的学科术语变得有趣而又通俗易懂,学生听起课来自然是津津有味。
五、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和荣誉感,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键盘的操作练习时,让学生进行键盘录入的竞赛,在教学画图时,进行评选最佳小画家的竞赛……这种不定时组织学生开展竞赛的教学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个的具体任务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教学目标,养成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对教师来说,任务的设计和编排非常关键,既要考虑到小学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指导思想、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又要注意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比如在“动画自己做”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用程序来制作动画故事,此程序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素材:背景、静物、动画角色等,直观形象,操作也很简便,但是具体在教学中让学生操作起来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学生只会简单地拼凑准备好的素材,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动画的制作方法。发现问题后,我调整了教学方法,给动画制作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要求:第一步,让其中一个小朋友从左到右跑;第二步,制作两个小朋友赛跑的动画,要求同时起跑;第三步,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接力赛。设定的这三个教学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学生在这三个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动画制作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自主、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七、以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肯定和成就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巨大动力,教师要学会巧妙地把学生的成就感转化为其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来说,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容易产生:课堂正确地回答问题、成功地完成任务……教师要学会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回馈:一阵掌声、一句“你真棒”“你做的太好了”用自己制作的书签发给学生作为实物鼓励……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后,会从心底产生一种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情感会促使学生形成自我激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真正做课堂上的主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 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里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而信息素养培养首先体现在对信息的获取。作为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起始年级———三年级学生来说, 很多事物都是未知的, 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 平时的学习都是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来获取知识技能。因此,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从而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 活用教材, 整合梳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让他们体验自主学习成功的快乐, 激发他们主动自主学习,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下面结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课堂实践, 阐述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
一、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以情境激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头, 也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下, 积极探究、交流成果, 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创设和谐的“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 巧妙地创设富有变化的教学情境, 触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学生对事物还不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 而他们的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 善于在快乐的情境中逐步获得知识。因此, 他们对老师创设的情境最易投入, 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最为直接、最为明显, 最能激起其学习兴趣和参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1】教学《复制粘贴调整图形》。
导入部分创设一个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的现象——做“梦”, 以老师做了个很奇怪的“梦”, “梦”中和孙悟空交了朋友, 并跟它学会了一些会“变”的本领。此导入手法优于直接给学生看动画片、听乐曲等。
师:同学们, 你们平时睡觉中有没有做“梦”的时候?
师:前几天老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你们想知道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梦”吗?
师:老师在“梦”中和齐天大圣孙悟空交了朋友。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些什么本领?老师跟孙悟空学了几样本领, 你们想不想见识一下老师学的本领?
接着老师作好准备工作后, 快速地表演很多孙悟空的本领, 让学生在好奇、惊讶中来和老师学习会“变”的本领。在这一情境中, 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都被老师的情境所吸引, 这时再安排学生来自主学习老师这个神奇的“会变”的本领就到了一个水到渠成的地步, 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学习成效明显提高。
二、多渠道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很多老师依据书本内容分为几个学习任务, 然后让学生看书完成一个个任务操作;还有的老师采用每一个学习任务作一下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模仿练习, 教学手段单一, 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注意力集中还缺乏一定的持久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这样也抑制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老师对教学内容有重点、分层次编成一定的课堂学习资源, 并且让学习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 将更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编写导学任务单。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信息课内容的习惯。可通过“导学单”来督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导学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编写的供学生使用的书面学习方案, 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路线图”。它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默契合作、科学评价等自主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基本可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可内化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 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建立在坚韧意志基础上的“持学”。
2. 知识流程图。
信息技术课堂上有时也可以利用学生的数学思维来帮助其自主学习, 把某些知识操作难点以流程图的形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对学生来说既有新意, 也可以让其进一步学习数学方面的图形知识, 培养对直观图到抽象图的辨认能力。
【案例2】教学《复制粘贴调整图形》中的“图形的变形”。
在教学“图形的变形”中, 根据学习内容分成了四个操作过程:改变大小/缩放、翻转、旋转、扭曲, 依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制作成知识流程图, 使学生从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所包含范围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样更易掌握、更易梳理知识, 而对他们后面的自主学习又多了一种学习方法。
3. 微课教学视频。
目前微课视频教学在各学科中从初步尝试到逐步推广, 它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学里由于学生的自身能力、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家庭条件及父母意识等因素的限制, 翻转课堂还不适合在三年级学生中推行, 但是微课视频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资源。因此, 对一些操作较复杂、步骤较多的知识点来采用微课视频教学, 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质疑问难,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时, 很多学生表现出了很喜欢、很好奇的心情, 因为他们发现电脑不仅可以打游戏, 还可以画画、上网、打字、写信发邮件等。特别是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时会发现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而这些不能自我解决的问题在他们头脑里就形成了一个个难题。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知识拐点”顺势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自主解决问题, 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疑是学习进取的关键。有疑问就有思考, 有深思才有问, 有问才有悟。质疑问难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以疑答疑, 共同释疑。在这样的学习经历下, 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提高。
四、自我评价, 完善学生自主学习
(荆州技师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在面点学习中的兴趣,使学生对面点学习产生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了?本文认为在面点教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二方面着手: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来技校学习的目的以及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应不停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与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技校学生;面点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烹饪专业的技能学习分为二大块:烹调和面点。而烹饪专业学生往往在专业学习中重烹调而轻面点。问学生,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我对面点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面点的兴趣,成为了不少面点老师必须 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分析学生对面点学习无兴趣的原因 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学生学习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来技校就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技校来读书也是出于无奈,无学习目标,抱着来混混的态度,拿个毕业证后,学校好分配工作。很明显,这样的学习态度是无法学到扎实的专业技能,也难以培养出较高的职业素养。这样的学生送到企业也不受企业欢迎,学生也难以在职业生涯中有好的发展。2.学生没有自信心,对学习没兴趣。
目前,烹饪班的学生大多数入学分数较低,在初中和高中时就不是特别喜欢学习,导致上课没有兴趣,其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感和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学生的自信心直接影响学习兴趣。3.以后从事烹调,学不学面点无所谓。
所谓烹饪专业就是烹调和面点齐头并进,全面学习。而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烹调就够了,以后不会去从事面点。抱着现在学了面点到时也无用武之地,学了也白学的思想。其表现为:在学红案时很刻苦认真,却往往在学习面点时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开小差。上实习课时不爱动手。
4.学校和老师教育的滞后,让学生对学习面点无兴趣。
理论课教学形式方法陈旧、单调、缺乏新意,实习课上老师演示学生看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被动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老师业务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对面 点学习无兴趣。
烹饪专业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实习课,实习教师做出的产品,是直接给学生们品尝的。学生们如果觉得这种食品好吃,进而就会从想吃转变成为想学会做的学习动力。如果觉得这个产品既不美观也不美味,进而就会丧失对这个品种的学习兴趣。如果是教师自己本人业务能力水平低下,就可能导致学生对面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习面点兴趣的几点尝试:
(一)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我是这样做的:
学习目的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目的明确,求知需求就迫切,学习兴趣就随之强烈。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中之重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涯,绝对不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在开学后第一节课,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来这个学校? 2.你来这个学校做什么?
3.你以后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从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回答来看,他们是抱着破罐子破摔,中考没好,抱着混二年学校分配工作的态度。有职业理想的同学更少。有的同学知道到学校是来学一技之长的,但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理想不明确,这样的学习兴趣动力不强,无后续力。有很多同学在本人没有提这几个问题之前,从没想过这些问题,在本人的帮助下,开始认真想并树立了自己的目标。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在面点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几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入学初对本班学生灌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理念,并介绍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及他们目前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和收入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对专业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只要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和对学生的肯定能激发学生学习面点的兴趣。比如这届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在学习面点时,明显力不从心,在下剂、擀皮时,有的同学一教就会,很快就能上手。但他在练习时虽然认真刻苦,但就是下剂时歪歪扭扭,擀皮时擀不圆。我针对他的状态,在后期学习中经常表扬他,并把他扶为组长,半个学期后,该学生对面点的学习兴趣超过对烹调的学习,且很有自信心,而且面点越做越好,并决定 以后从事白案。
(三)强调面点学习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面点的兴趣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只对烹调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了启发:
1.考烹调高级技师证必须考面点,可见面点重要性。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面点,将影响你在烹调上的发展。2.一桌酒席不可能只上菜,不上面点,可见完整的一桌酒席是必须主食和菜肴并存的。只有菜肴无面点的酒席不是一个完整的酒席。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烹饪专业 150 同理,只有烹调没有面点的不叫烹饪专业。
3.想开店,面点更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开店更方便,更具有前景。从满街的西饼屋,饺子店,面条店就可见一斑,开个餐官还得有主食配,而面点不需要。面点中有些品种只需要学会一个,就可开店。比如:学会做饺子就可单独开店,学会做面条也可 以单独开店。
4.在行业里,现在红案和白案工资收入一样高。且红案白案都懂就业机会更多。
5.同学们现在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职业生涯还没有起步,难道甘心输在起跑线上?你是想一辈子做一名小小的厨师,还是想当一名总厨。想当总厨就得红白案都懂。如果只懂红案,顶多提升为红案厨师长,而提升不了总厨。当老板、总经理红案白案都懂,更方便管理企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请同学们不要偏科。
(四)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模拟酒店面点间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或演示,学生听或看的传统教学模式,分小组进行教学,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单独的酒店面点模拟间,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为主,老师演示后,每小组内同学互相配合,完成从定任务计划书到采购材料单的定制及产品的制作销售。并写生产实验报告上交至实习指导教师。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全部自己动手操作,老师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面点的兴趣。
2.面点理论教学中,特别是具体的品种教学中,我总是会在每节课开始讲授有关这个品种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展示一些精美的成品图片吸引学生眼球。通过前面的铺垫,可让学生对这个品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后继的课程中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积极和学生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应积极地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学习面点的兴趣,面点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停地培训学习,找机会给自己练手,不让自己手生,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利于不败之地,进而更好地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面点的兴趣。
李美娴
莱西市城北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的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就语文教学谈一下我的教学体会。
一、设计导言,引发兴趣。
在导言设计中,若能在学生心目中设置某种悬念,使学生心存困惑,渴求解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杨修之死》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满兵退斜谷。”中的后半回,本文着力续写曹操杀死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杨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身于官僚家庭,身为丞相,为什么会被杀死呢?他的死是怎么回事?他死后怎么样?如此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解谜之中体会人物性格。
二、电化教学,激发兴趣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因此,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把语文教材中的无形变为有形,无色变为有色,把含蓄深刻的思想变为直观形象,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授鲁彦的《听潮》一文时,播放了一段大海涨潮的录相。将作者用优美抽象的文字描绘的大海雄壮的气势,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从未见过大海的内地学生,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不用老师阐述,学生也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优化了课堂秩序,提高了教学效率,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设计作业,调动兴趣
设计具有层次性、差异性的课后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杨修之死》一课,设计作业为:
1、掌握好字词。
2、杨修的死因是什么?
3、小作文“杨修之死之我见”。要求:依据对课文的理解,写出个人对杨修之死的看法并略作分析,300字左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或可取之处。这样,尖子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推荐阅读:
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09-21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05-30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11-07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11-13
情景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0-17
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7-26
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9-12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10-21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07-17
浅议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