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共9篇)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篇1

1、设计课题任务、功能要求说明及总体方案介绍等等

1.1 设计课题任务

1.2 功能要求说明

1.3 设计课题总体方案介绍及工作原理说明

2、设计课题硬件系统的设计

2.1设计课题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简要介绍

2.2设计课题电路原理图、PCB图、元器件布局图各1份

2.3设计课题元器件清单

3、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的设计

3.1设计课题使用单片机资源的情况

3.2设计课题软件系统各模块功能简要介绍

3.3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程序流程框图

3.4设计课题软件系统程序清单

4、设计结论、仿真结果、误差分析、教学建议等等

4.1设计课题的设计结论及使用说明

4.2设计课题的仿真结果

4.3设计课题的误差分析

4.4设计体会,谈谈本设计的重点、难点及精妙之处,是否存在不足之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篇2

题目:皮带运输机用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书…………………………………………………… 2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3 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5 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轴的设计计算………………………………………………… 8 联轴器的选择………………………………………………… 9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0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 11 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12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13 轴及滚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14 设计小结……………………………………………………… 15 参考资料………………………………………………………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篇3

污水泵站组成:集水池、机器间、辅助间;

已知条件:

1)泵站进水管的最大小时流量问520.11L/S,平均流量434.32L/S;

2)泵站进水管管底标高为154.75m,管径为700mm,充满度0.73;

3)泵站出水直接送至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沉砂池的睡眠标高为173.49m,输水管管道采用铸铁管,泵站至沉砂池的管道总厂度为931m,泵站外局部水头损失占管道水头损失的25%;

4)泵站选定位置不受洪水威胁,室外地面标高167.01m;

5)地质条件为亚粘土,地下水位标高为150.62m,冰冻深度为-1.67m。

1.水泵的选择

1)初选泵:拟用5台泵(四用一备)

则每台泵的流量为Q。=Q/4=520.11/4=130.03L/S

2)水泵的选择及其他

a)扬程的估算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1m

集水池设计最高水位:进水管内水面标高-格栅水头损失= 154.75+0.7*0.73-0.1=155.16m

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设计最高水位-有效水深=

155.161-2=153.16m

静扬程:沉砂池标高-集水池最低水位=173.49-153.16=20.33m

假设泵站内部管线水头损失2m,取安全水头2m,出水总管中心埋深2.1m;

则水泵设计扬程H=20.33+2+2+931*3.11/1000*1.25=27.95m b)水泵型号的确定

根据扬程27.95m,流量130.03L/S,查询《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选用200TLW-380IB型立式污水泵,配套电机。200TLW-380IB型立式污水泵性能参数:

流量Q=117.5L/s扬程H=29.6m转速1450r/min

电动机功率N=55kw效率ŋ=74%气蚀余量(NPSH)r=8.0 重量=1515kg。

3)水泵扬程校核:

a)吸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

每根吸水管130.03L/S,选用DN350mm铸铁管,v=1.30m/s1000i=6.89

喇叭口直径D`=1.428D=500mm

设计集水池尺寸:15.5*3.2(m*m)

喇叭口距离集水坑底最小距离:1.3D=650mm

喇叭口最小间距:2*D`=2*500=1000mm

喇叭口高度:5(D`-D)=5*(500-350)=750mm

喇叭口距离井壁边缘:1*D`=500mm

吸水管长1480mm

喇叭口ɕ=0.1闸阀(DN700)ɕ=0.06

闸阀(DN350)ɕ=0.07偏心渐缩管(DN350*250)ɕ=0.18 渐扩管(DN350*200)ɕ=0.25 渐扩管(DN500*350)ɕ=0.21

渐扩管(DN700*500)ɕ=0.24 四通(汇合流)ɕ=6

90°弯头ɕ=0.6三通(直流)ɕ=0.1查表知道:DN350时v=1.3m/s1000i=6.89

DN500时v=1.28m/s1000i=4.21

DN700时v=1.35m/s1000i=3.11

取最远处管路进行计算:

① 局部阻力损失:(0.1+0.18+0.07+0.25+0.07+0.6+0.1)*1.30²/(2*9.81)+(6+0.24)*1.28²/(2*9.81)+(0.6+0.06)*1.35²/(2*9.81)=0.1158+0.51+0.06=0.69m

② 沿程阻力损失:

(1.48+0.45+0.45+0.45+0.45+1.17+2.56+0.59)*6.89/1000+(2.11+1.00+0.55)*4.21/1000+(0.66+1.12+9.76)*3.11/1000=0.0523+0.0154+0.0359=0.104m

③ 水泵入口处水头损失:1.0*1.30²/(2*9.81)=0.0861m

④ 水泵所需扬程: 0.69+0.10+0.09=0.88m

0.88+27.95-2=26.83<29.6m

故所选泵合适。

4)基础的设计:

已知水泵重量1515Kg根据要求设计基础重量为水泵的2.5倍,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³。参照水泵安装图后设计成如图所示。设计基础在地脚螺栓位置开边长100mm*100mm,深度1200mm长方形孔,方便螺栓安装浇筑(地脚螺栓宽度上留出10cm保护尺寸,长度上留出15cm保护尺寸,螺栓在基础内长度960mm,基础1400mm高。螺栓高出基础部分180mm,供泵安装及螺帽等小部件的安装)。

2.集水池设计

集水池的容积首先应该满足安装吸水管的要求,其次应保证水泵工作时的水里条件及能够及时将污水抽走的前提下,尽量使集水池的容积小些,本设计采用满足一台泵连续工作5min的容量。集水池的容积:130.03/1000*5*60=39.01m³

集水池的有效水深采用2m,则集水池的最小面积F=39.01/2=19.50㎡

因为本设计采用自灌式,又根据喇叭口间距最小距离(375mm)、基座间距最小距离(800mm),池底做成0.1坡度坡向集水坑,集水坑底部与喇叭口下端相距1300(>1.3D`)mm,格栅离墙0.5m,最终得出集水池总长15.5m总宽3.2m。集水坑深度1.45m,喇叭口底端距集水坑墙375mm集水坑底标高150.39m,进水管底与格栅底落差870mm。

3.水泵机器间布置:

1)机械间设五台水泵(四用一备),并联工作

基础横放,总长为2150mm,宽为950mm,基础间距1125mm(>800mm)基础距集水池墙1200mm,基础下埋920mm;

2)泵房管路上方、阀门边上铺设钢格栅板过道,方便行走。出水管备用闸阀设在过道下方,过道开出闸阀开关口,方便操作。

4.辅助设备选择

1)排水沟:在管路底部设排水沟,坡度0.005坡向集水池方向,排水沟水由泵吸入排除

2)起重设备:为了方便得拆装水泵以及其他大型部件,在屋顶安装电动单轨起重机。泵总厂2216mm,屋顶距离室外标高5m,选用LD-A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型号ZDY21-4),起重2t,跨度22.5m,电葫芦高度1790mm,起升高度24m。

3)房门:所有房门高度2m,宽度1m,转轴部分距离内墙30cm

4)大门:大门采用电动卷帘门,高度5m,宽度3m(由普通大货车宽度2m、高度1.5m估算,最高设备污水泵泵高2.2m估算)

protel课程设计说明书 篇4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用PROTEL绘制原理图电路及PCB板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2月 24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部门:

一、课程设计题目 用PROTEL绘制原理图电路及PCB板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用PROTEL绘制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电路及PCB板。

三、进度安排

1、用PROTEL设计电子电路讲授 4学时。

2、练习画原理图6学时。

3、练习画PCB图6学时。

4、验收和答辩4学时。

四、基本要求

1、理解用PROTEL设计电子电路的基本思想。

2、掌握用PROTEL绘制电子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用PROTEL绘制电子电路PCB板的基本方法。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1年 12 月

日2

开始手写

用PROTEL绘制原理图电路及PCB板

摘 要。。。200字

关键词:protel 绘制 电路 PCB板

目 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第1页 2.课程设计用到的仪器和器件......................................................................第1页 3.课程设计电路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第1页 4.课程设计电路的组装与调试.................................................................第1页 5.课程设计发生的问题和心得体会.........................................................第2页 6.附图...............................................................................................................第X页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理解用PROTEL设计电子电路的基本思想。

2、掌握用PROTEL绘制电子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用PROTEL绘制电子电路PCB板的基本方法。

2.课程设计用到的仪器和器件

装有protel软件的电脑计算机一台

3.课程设计电路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百度

4.课程设计电路的组装与调试百度 5.课程设计发生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6,附图(打印):4个元件 6个封装 1个原理图 1个布线图 1个铺地图(最终的图)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篇5

一、零件建模

1、箱体零件建模过程

1、新建零件命名为箱体,确定进入草绘环境。

2、草绘箱体轮廓,完成后确定,拉伸160

3、选择抽壳工具,选择平面放置,输入厚度为12

4、选择上平面草绘,提取外边绘制长方形,到提取的边左右为32.25,上下为25。单击确定完成草绘。

5、选择相反方向拉伸。

6、选择箱体左边平面草绘,提取下边,绘制三个圆,直径分别为84、61、61.大圆到左边距离为152,两小圆到右边距离分别为112.5、188.5

7、删除多余线段,点击完成,拉伸25.8、单击草绘使用先前平面进行草绘,绘制三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100、71、71。单击确定,拉伸25.9、使用先前平面草绘三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84、61、61.确定拉伸去除材料。

10、选择上三步拉伸镜像。选择筋工具绘制两个加强筋,镜像,完成箱体建模。底座建模方式相同。箱体建模主要采用拉伸、旋转、镜像,基准面、基准轴的建立等。

11、二、装配

1、输入轴装配

新建组建命名为输入轴装配,点击确定进入组件装配界面。插入轴3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轴3中心轴和轴承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选择轴承面与轴面,完成完全约束。同上完成另一轴承与齿轮的装配。

2、中间轴的装配

新建组建命名为中间轴装配,点确定进入装配环境。插入轴2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1点击放置选择对齐进行约束,选择两零件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重复插入轴承与轴另一端面完成约束。插入齿轮,点击放置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端面与轴的面完成完全约束。

3、输出轴装配

新建组建不使用缺省模板命名为输入轴装配,进入组件装配环境,插入轴1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再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同样方法插入轴承完成输出轴的约束。

4、总装配

新建组建不使用缺省模板,命名为总装配,点击确定进入组件装配环境。插入底座选择缺省点击完成。插入输入轴装配组件点击放置选择对齐,然后选择底座大圆中心轴与输入轴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选择轴承内端面与底座内面完成完全约束。插入中间轴装配组件点击放置,选择对齐,然后选择轴承与底座中间圆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内端面与底座内表面完成完全约束。再插入输出轴装配组件,点击放置选择对齐,然后选择输出轴与底座最后一个圆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然后选择轴承内端面与底座内表面完成完全约束。

插入箱盖,点击放置选择对齐,然后选择底座与箱盖上对应孔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然后选择底座与箱盖面完成完全约束。插入螺栓,点击放置,然后选择螺栓与箱体上孔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然后选择螺栓帽下表面与箱盖上面对齐完成完全约束。同样方法完成六个螺栓与螺母的装配。

建模过程其余零部件截图如下: 3

三、工程图

1、输入轴工程图

新建绘图,不使用缺省模板,点确定,选择A4横向,进入工程图绘制环境。点击文件选择属性设置绘图选项,设置绘图所有文本的高度为3.5,设置所有绘图参数的单位为毫米,设置创建投影视图的方法,设置完成。在选框内按住鼠标

右键选择插入普通视图,在视图类型里面选择几何参照,设置好参照。在视图显示里面显示类型选择线框相切边显示样式选择无,完成设置。插入尺寸新参照标注零件尺寸,如上图所示。

2、大齿轮工程图

建立方法与输入轴工程图方法相同。

四、课程设计感想

这次关于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真正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设计概念和设计过程的实践考验,对于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机械设计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两三个星期的设计实践,使我们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次设计过程中,不但使我们树立起了正确的设计思想,而且,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基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过程,还培养了我们的基本设计技能,所以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技术课程,它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配合》、《CAD实用软件》、《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手册》等于一体。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机械课程的设计,逐步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构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我们面地团队精神。在这些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将来要近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我们以后对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两三周的设计时间很紧迫,每天都要计算、画图到深夜,但是我们的收获也是很巨大的,相信这次的课程设计必将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坚实基础。

cad课程设计说明书-魔方 篇6

目:

三阶魔方结构设计

学 院: **学院

专 业: ********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日 期: //年/月

目录

CAD辅助课程设计任务书.......................................................................................................3 一、二维图样...........................................................................................................................4 二、三维模型图样...................................................................................................................5

三、装配图...............................................................................................................................5

四、步骤:...............................................................................................................................6

五、设计收获与体验...............................................................................................................9

六、参考文献.........................................................................................................................10

CAD辅助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三阶魔方结构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1.性质

CAD辅助课程设计是开设《工程制图》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AUTOCAD知识的强化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它对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加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2.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操作技能:

1)

熟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常见机器或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熟悉AUTOCAD软件,灵活并综合运用CAD命令绘图,进一步加深对CAD软件的熟练程度。

3)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训练和提高CAD辅助设计技能。

三、课程设计教学基本内容

1.熟悉AUTOCAD软件,进一步加深对CAD软件的熟练程度。

2.掌握综合性的CAD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综合性CAD及二维工程图样设计、三维建模的方法。

3.认真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每个学生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及要求:

(1)选取生活中或生产中的某一常见的装配组件,画出二维工程图样。(2)、零件的三维造型。(3)、完成装配后的爆炸图。(4)、设计说明书一份。一、二维图样

左上:主视图

左下:俯视图

右上:东南等轴测 右下:左视图 二、三维模型图样

三、装配图

四、步骤:

一、角块

1.绘制出立方体,缩放(复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求差集,然后倒圆角; 2.绘出90º扇形,并旋转90º成1/8球,用slice切割指定位置,缩放(复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求差集;

3.将两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合并,即成角块。

二、棱块

1.绘出立方体,用90º圆柱与其求差集,缩放(复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求差集,然后倒圆角;

2.绘出长方体,并用slice截去多余块,缩放(复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求

差集;

3.将两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合并,即成棱块。

三、中心块

1.绘出立方体,用球与其求差集,缩放(复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求差集,然后倒圆角;

2.在指定位置分割成上下两块;

3.上块下表面倒角并与4个圆柱合并; 4.下块其中心与圆柱求差,并倒圆角。

四、十字架

1.将三圆柱成直角相交;

2.将其中一个圆柱头与圆锥合并,并截去多余部分,然后以三圆柱中心进行三维环形阵列,总数为4;

3.将剩余两个圆柱头缩放(复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求差集。

五、螺钉

1.利用螺旋、扫掠做出螺纹,并与六棱柱合并。

六、装配

分别将各零件放入同一窗口中,复制、旋转并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完成装配;

五、设计收获与体验

在此次AUTOCAD课程设计中,我通过学习给定PPT以及自己在网上学习文档和视频教程完成了三阶魔方结构设计工作。

基本学会了AUTOCAD2007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因为对其使用方法和操作一点小的不理解和不熟悉而感到沮丧。在今后的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我将尽力避免这样的不成熟的个人因素,我也将继续摸索AUTOCAD的更多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争取能够熟练使用。

六、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篇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进行的第一次设计训练,标准采用学校毕业设计的标准来进行,所以在说明书的撰写上也按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从而让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第一次设计时就按毕业设计的要求来做,以后的其它设计也按此撰写,那么学生按标准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来撰写设计说明书自然也就成为习惯。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只是毕业设计的内容的一部分,所以,特制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

一.文章结构形式

前置部分:论文标题(3号黑体)居中,隔一行居中排列专业名称、学号、学生姓名(间隔三个汉字,小4号宋体),下一行居中排列指导教师姓名(不标职称,小4号宋体)。

摘要(居中):中文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1000个字符左右)。

关键字(居行头):3—5个词。

正文部分:

一、╳ ╳ ╳┉ ┉

1.┉ ┉

2.┉ ┉

┉ ┉

二、╳ ╳ ╳┉ ┉

1.┉ ┉

2.┉ ┉

┉ ┉

参考文献(居中):1 ┉ ┉┉ ┉

┉ ┉

(列出2—5条即可)

上述各项,除特殊要求的字号与字体外,一律用5号宋体,行间距16磅。

二.行文要求

A4纸,要言简意赅,术语规范,论据充分,条理清楚,图表、公式、程序要安排紧凑。

三.插图要求

图形大小合适、规范,图号清楚,中文标注。

四.打印要求

A4纸激光打印,要求5号宋体,行间距16磅,文稿清晰;页边距是上、下、左各2.5cm,右2cm。

五.装订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法兰说明书 篇8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所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践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应用,进而得以加深和发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下述方面可以得以锻炼: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分析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和工艺路线地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2)通过夹具的工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结构设计能力,你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有能保证质量的夹具。

3)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计算设计制图能力,能比较专业熟练地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

4)在设计制造中培养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在设计中,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功用: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我们组的零件是法兰,法兰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法兰的一端可以是封闭的,用于变速箱用于变速箱主轴侧面,阻止外界灰尘进入箱体内,也可用于固定轴承,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本例中的法兰,其内部有M901.5的螺纹可以起到定位轴的零件作用,外圆1100.0360.071和一端面均有Ra=1.6的配合要求,9和4-5.5起到固定法兰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以看出,该法兰的结构不是很复杂,加工表面也不多,加工精度要求也不大,但主要注意其位置精度要求。下面将主要表面分为四部分,见图1-1。

1、以内孔为中心的一组加工面:

这组加工面包括:94孔、M901.5螺纹孔及其倒角。

2、以外圆为中心的一组加工面:

这组加工面包括:1100.071外圆、134及其倒角。

3、以1200.1定位的两个孔 这组加工面包括:9孔和4-5.5孔。

4、左右端面:

这组加工面包括:9的端面和4-5.5表面的端面和面。

以上各表面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0.0361100.0710.036的端

1、94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M901.5螺纹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

2、外圆0.0361100.071mm的Ra=1.6,同轴度要求为0.02,倒角为145°,134mm表面粗糙度为Ra=3.2。3、4-5.5mm的端面与轴心线有位置0.02mm的要求。其Ra为1.6。

4、孔4-5.5mm和9mm。

零件要求调质HRC30~45,其坯重为2.2kg。

由分析可知,四组加工表面可以选择其中一组表面为粗基准进行加工,然后再以加工过的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其他各组表面,并保证他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纲领为:N=Q²n(1+a%)(1+b%)(件/年)其中,产品年产量Q为台/年, 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为n件/台,零件备品率为a%,零件废品率为b%。从初始资料和计算结果可知,该零件为中批生产。

(二)确定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为45钢,在工作时法兰在某些场面要经常正反转,与接触表面受摩擦作用,所以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应该选择锻件毛坯。由于零件的轮廓尺寸不3 大,生产纲领达到中批生产水平,可以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减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保证加工精度,都是有利的。

(三)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确定加工方案中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基面选择正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技工质量和生产率。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同时考虑一下三个问题:(1)以哪一个表面作为加工时的精基面或统一基准,才能保证加工时精度,使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顺利地进行。(2)为加工上述精基面或统一基准,应采用哪一个表面作为精基面。

(3)是否有个别工序为了特殊的加工要求,需要采用统一基准以外的精基面。

另外,我们还应从粗精基准选择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

a.“基准重合”原则。应尽量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

b.“基准统一”原则。应选择多个表面加工都能使用的表面作为基准。

c.“互为基准”原则。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和其自身尺寸及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互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d.“自为基准”原则。在光整加工或某些精加工工序中,要求余量小且均匀,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基准。

2、粗基准选择:

a.如果必须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b.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c.应尽量选择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非加工面为粗基准。

d.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洁,不能有飞边。浇冒口及其他缺陷,以保证定位准确可靠。.e.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不再重复使用。

精基面选择:根据精基面的选择原则。选择精基面时,首先应考虑基准重合问题,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螺纹孔和端面作为精基准。根据该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螺纹孔和端面作为精基面。加工1100.0360.071mm,94mm,134mm,20mm,5mm,1200.1mm等主要尺寸以螺纹孔和右端面作为精面。这样才能实现同轴度和位置的要求。对于45.5mm有相互位置要求,加工笫一个孔时应以螺纹孔和右端面为精基准。其余三个孔应以螺纹孔和已加工出的孔作为精基准,实现周向定位。

粗基面选择:为了加工出上述精基面,很显然,应以外圆和一个端面作为粗基面,镗,半精镗内孔。

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和方案的选择,首先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还需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在选择时,应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其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5 度,结合零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慎重决定。

该工件毛坏经模锻成型,根据表2-9得知孔已锻出。《金属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黄如林主编。其各表面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94mm孔,M901.5螺纹孔

粗镗——精镗;

各外圆表面

粗车——精车;

9mm,45.5mm

钻——铰;

螺纹孔

车螺纹。

M901.5mm3、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确定:

1)加工阶段的划分:为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该法兰盘的加工可分为如下三个加工阶段:

a.粗加工阶段:车外圆,端面,内孔;

b.半精加工阶段:以精车后为主要精基准,精车,外圆,端面;

c.精加工阶段:以端面和9孔定位,加工另外三个孔。

对于精度要求很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求很小(IT6及IT6以上,Ra0.02m)的零件,还需要专门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为主,一般不用纠正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加工工序的安排:

a.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根据机械加工顺序安排时应遵循的原则,考虑到该工件的具体特点,先安排外圆,端面,内孔的加工。由于螺纹内孔是主要精基准,又由于车螺纹后作为定位基准,会破坏螺纹,须以精加工后的未车螺纹之前的内孔作为主要精基准,精车外圆,端面,然后加工出一个孔,最后加工出四个孔。b.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由于毛坯为模锻件,在机械加工之前,首先安排正火处理,以消除锻造应力,改善切削性能。在粗加工后,安排第二次热处理——调质处理,以获得均匀细致的回火索氏体,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c.辅助工序安排:检验工序:在热处理工序后安排中间检验工序,最后安排终结检验工序。在终检前应安排清洗工序,最后将零件油封,入库。

3)工序的组合:

在确定加工顺序后,根据该工件的生产规模以及工件的结构特点与技术条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多个表面,以便于保证高的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考虑使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来组合工序。

工序集中和分散各有特点,应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技术要求,现场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适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而大批量生产则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由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的发展,今后发展趋向于采用工序集中且柔性较高的原则来组织生产。

零件法兰由于是中批生产,又考虑到该零件结构特点,选用通用机床配以夹具,这样得到零件的工艺路线如下:

(1)下料;(2)锻造毛坯;(3)正火;(4)粗车小端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5)粗车大端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6)调质处理;(7)检验;

(8)精车各档外圆,端面,倒角,攻螺纹;(9)钻5.5mm孔,锪5.5mm孔直到9mm;(10)清洗;(11)检验;(12)油封,入库。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片。

(四)确定加工余量:

合理选择加工余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余量过大,则浪费材料及工时,增加机床和刀具的消耗;余量过小,则不能去掉加工前存在的误差和缺陷层,影响加工质量,造成废品。所以合理确定加工余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故应在保证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余量。确定工序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分析计算法; 2)查表修正法; 3)经验估算法。

工艺路线确定后,就要计算各个工序加工时所应能达到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工序余量的大小,工序尺寸的标注方法,基准选8 择中间工序安排等密切相关,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就其性质和特点而言,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a.在工艺基准不变的情况下,某表面本身各次加工工序尺寸的计算。对于这类简单的工序尺寸,当决定了各工序间余量和工序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后,就可计算各工序的尺寸和公差。计算顺序是从最后一道工序开绐,由后向前推。

b.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的计算。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加工和检验方便可靠或由于零件表面的多次加工等原因,往往不能直接采用设计

毛坯图1-2 9 基准作定位基准,出现基准不重合的情况。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定位基准,这时工艺尺寸的计算就比较复杂,应利用尺寸链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工序间余量进行必要的验算,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机械加工余量对工艺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余量不够,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余量过大,增加机械加工劳动量,而且增加了材料。刀具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成本,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加工余量。

根据零件毛坯条件:材料为45钢,硬度为HRC30-45,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在锻模毛坯。

1、本设计采用查表修正法和经验估计法相结合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1)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小端外圆长度7.5mm,加工表面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Ra1.6,故锻造时外径加工余量按f110外圆查表得:精车1100.0360.071,2Z=1.2;精车可以达到该公差等级,按照“入体原则”,粗车111.22Z=5.8;毛坯1172,2Z=7±2。

00.63(2)轴向长度方向加工余量,左、右端面及中间台阶面的加工。余量查表得Z=3±1,故毛坯总长为26±2mm,小端台阶长为13.5±2mm。

(3)内孔表面加工余量。工件内孔为螺纹孔和光孔。由于94和90相差较小,故锻造时取统一内径,加工余量按94内孔查表得:车螺纹M90³1.5,2Z=0.2;精镗内孔88.376,2Z=0.8;精镗内孔86,10 2Z=8;毛坯81.2±2,2Z=9±2,毛坯图见1-2,其余各表面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详见工序卡片。

2、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及工艺装备:

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使用的机床所决定的。在设计工艺规程时,主要是选择机床的种类和型号。选择时参考有关手册,产品样本。选择工艺装备即选择夹具、刀具、量具等,在选择时应考虑产品的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生产组织结构;产品的通用化程度及产品的寿命周期;现由设备、工艺规程的特点等情况。

由于该工件生产规模为中批生产,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通用机床余专用夹具较为合适。具体的选择如下:

(1)粗车各档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选用CA6140普通车床。夹具:三爪卡盘。

(2)精车134mm右端面。选用CA6140普通车床。夹具:专用心轴。

(3)精车左端面及110心轴。

(4)钻铰5.5mm孔。选用Z525。夹具:专用夹具。(5)锪9mm孔。选用Z525。夹具:专用夹具。

另外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加工精度、所用机床性能,生产率及经济性等。量具主要根据生产类型和所要求检验的精度来选择。其选择的型号详见工序卡片。

3、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0.0360.071mm。选用CA6140普通车床。夹具:切削用量应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以后,综合考虑工序的具体内容、加工精度、生产率、刀具寿命等因素正确选择。

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即切削深度)¶p,其次要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规定等,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用公式计算确定最佳切削速度v。

a.估算工时定额:TP=TB+TS+Tr=Tb+Ta+TS+Tr

TP——单件时间;

TB——作业时间; TS——布置工作地时间; Tr——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Ta——辅助时间; Tb——基本时间。

Te。b.准备与终结时间 c.单件计算时间

Tc=Tb+Ta+TS+Tr+

Ten。

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45钢正火,sb=0.35GPa,模锻。

加工要求:车端面134mm,Ra3.2;粗车外圆134mm,1100.071mm。Ra0.036分别为3.2,1.6。车螺纹M90 ³1.5,Ra3.2。

机床:CA6140普通车床

刀具:端面车刀,刀具材料YT15,刀杆尺寸16 ³25 mm2,Kr=90°,r0=15°,¶0=12°,rx=0.5mm,60°螺纹车刀;刀具材料:

W18Cr4v。

(2)计算切削用量:

1)粗车端面时,根据加工余量Z= 3±1,取Z=3,即¶=3mm,p走刀量f=0.4 mmr(表3-13);

计算切削速度(表3-18),耐用度t=45min,vcvkvtpxvfmyv292450.1830.150.40.30.810.81.54163 m/s2.72m/s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dw10002.723.141346.46r/s(387.87r/min)

按机床选取nw=6.67

rs(400rminms)(表4-3)

m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2.57 切削I时:

l=134-902(154.4

=22mm, l1=2mm, l2=0, l3=5mm(试切长度)lmll1l2l3nwf2926.670.421.7s(0.36min)

2)粗车外圆: a.切削深度:单边余量Z=2.8mm可一次切除。

b.进给量:考虑刀杆尺寸、工件直径及规定的切除深度。从表3-13中选用f=0.6

mmr。

c.计算切削速度(表3-18)

vcvtpmxvfyvkv292450.182.90.150.60.30.99146mmin(2.4ms)d.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dw10002.43.141345.7rs(342r/min)

按机床选取nw=6.67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wrs(400rmin)dwnw10003.141345.710002.4ms(144r/min)

e.切削I时:

切入长度l1=4mm,切出长度l2=0,试切长度l3=5mm tm1ll1l2l3nwfll1l2l3nwf13.5456.670.67.5456.670.63.6s(0.06min)

tm24.13s(0.07min)

3)车螺纹:

a.切削速度的计算(表3-55),刀具耐用度t=60min,螺距s=1.5mm,取¶p=0.15mm。

v14.8600.1110.30.50.735.6mmin(0.6m/s)

b.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dw10000.63.141341.43rs(85r/min)

按机床选取nw=1.67rs(100r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wmin)

dwnw10003.141341.6710000.703r/s

c.切削I时:

取粗行程次数3次,精行程2次,切入长度l1=3mm 14 tmll1nwf13.531.67549.5s(0.82min)

4)钻孔5.5mm:

f0.42ktf0.420.9mm/r0.38mm/r(表3-38)

v=0.25ms(15mmin)(表ns1000v10000.253.145.53-42)

dwr/s14.48r/s(868.6r/min)

按机床选取nw=15

rs(90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wdwnw10003.145.5151000r/s0.26r/s

切削I时:

切入l1=10mm,切出l2=2mm, l=13.5mm, tmll1l2nwf13.5102150.384.47s(0.07min)

5)镗孔94mm 取刀杆直径D= 加工余量z=225mm,刀杆伸出量125mm,=2mm,一次可切除完毕。94-90选用90°硬质合金YT5镗刀,f=0.21mmr(表3-15)

v1.6ms(120%)1.28ms(表3-19及手册P102“镗孔切削用量”)

ns1000v10001.283.14944.34rs(260.2rmin)

dw按机床选取nw=5.25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15

rs(315 rmin)vwdwnw10003.14945.2510001.55rs(92.98rmin)

切削I时:(表7-1)

l=13.5 , l1=2mm

tmll1nwfi13.525.250.21228.2s

三、专用夹具设计

图1-1所示为法兰零件图,生产规模为中等批量生产,零件的某些尺寸已经在前工序按要求加工完毕,本道工序要求在Z525立式钻床上加工5.5mm个孔,需要设计一专用钻床夹具以便满足零件图上的各项精度要求。

(一)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零件对5.5mm孔的要求如下:

a.四个孔需要均布排列; b.两孔的中心距为1200.1; c.孔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加工面的凸台面积较小,故需要专用夹具,又由于上下端面均已经加工完毕,所以精基准选上下端面,侧面或者中心孔。

(二)定位加紧方案的确定及论证:

根据工序加工要求分析,工件定位时只需限制六个自由度,沿法兰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也必须予以限制。现在有三种定位夹紧方案可供选择。三种夹紧定位方案简图如下: 方案1图示:

图3-1

方案2图示:

图3-2 方案3图示:

图3-3

A 工件以右端面为第一定位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可知法兰右端台阶较小,相当于短圆柱销。其中右端面作为基准,限制的自由度为Z,X和Y短圆柱销限制Y和Z,共有 X,Y,Y和Z四个自由度受到限制,V

形块限制X和Z,这样便可以保证孔的正确位置。

根据主要夹紧力由V形块和削边销提供,当削边销发生磨损后,主要加紧力由V形块提供,由于是侧面提供夹紧力,故需要对V形块施加较大的力。为使工件稳定,防止产生共振现象等不稳定现象,可以进行自定位支承,在钻削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力,下面设一辅助支承,以减少工件产生变形,图3-1为该定位夹紧方案的图示。

B 工件以右端面为第一定位基准,分别限制了4个自由度,其18

小平面和长圆柱销供限制里个自由度即X,X,Y,Y

和Z。又由于短V形块限制了Z,故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

根据主要夹紧力由短V形块提供,且V形块的面积和法兰的接触面积较小,故需提供较大的预紧力。为确定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加工稳定性,需设置辅助支承;为防止过定位情况的出现,可以采用自位支承。3-2为该定位夹紧方案示意图,但此方案需将加工路线中车螺纹放到了后面。

C 由于该工件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该定位基准仍采用右端面,该端面属于大平面与法兰的右端面接触,分别限制了Z,X和Y三个方向上自由度。又V形块限制了X,Z和Y三个方向上自由度,这样保证零件的定位可靠。

根据主要夹紧力作用于定为基准面的原则,主要夹紧力由V形块和开口垫圈来提供,其中V形块上的受力较大,又由于钻孔处的的零件较薄弱,为防止工件过大变形,需设置辅助支承,图3-3所示为定位夹紧方案。

比较上述的三种方案,可以看出它们的优缺点。三种方案都可以满足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相重合的原则,这是它们的主要优点。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在中心轴线处采用了削边销和长圆柱销,均出现了局部过定位现象,但还是可以满足加工要求的,但需要加上自位支承,增加了专用夹具的复杂性。前两种方案中的V形块都需要提供较大的夹紧力,而方案三的夹紧力由开口垫圈和V形块分担,且有辅助支承存在,没出现过定位现象,也不需要提供自定位支承来解除过定19 位的自由度,且方案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定位误差较小,并且可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根据孔的位置要求,该夹具上安装有分度装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一次安装能同时加工出四个孔.。(三)定位误差分析:

首先,在对夹具进行定位误差分析之前,对已经选定的方案工作原理做一下说明:

该夹具用于立式钻床,钻削法兰上四个孔。工件以端面,止口和凸台圆弧在夹具体7和V形块9上定位。转动手柄10,在弹簧作用下使V形块9向右运动,起角向定位作用,拧紧螺母2,通过开口垫圈3将工件压紧。当一个孔钻好后,拉动手柄10并旋转900,使V形块9脱离工件再向上推动手柄5,对髽脱离分度盘8,转动夹具体7至相应位置时,对定爪6在弹簧销4的作用下,插入分度盘8的槽中分度对定,钻削另一个孔。其余各孔按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工。了解了该专用夹具的工作原理之后,将对此夹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定位误差做如下分析: 1.四个孔均不排列:

该误差主要存在于分度装置的精度问题,在加工完毕一个孔后,090需转动夹具体的角度来加工下一个孔,定位夹紧后,通过钻头产生的轴向力会使工件发生倾斜现象,即便有辅助支承的存在,而辅助支承产生的外力很小,本身就会使工件产生倾斜,故需要在设置辅助支承时应注意到这一方面,对均布的5.5mm的四个孔有很重要的意义。2.两孔心距1200.1:

为保证两孔中心距,需要可靠的夹紧力,开口垫圈上的夹紧力应足够大,以防止工件产生倾斜或加工过程中的扭转现象。由于加工的公差较大,在夹具制造过程中应稍加注意,将会消除这方面的问题,将产生的误差为,其夹角为,钻孔平面的尺寸为22mm,具体参照图3-3。定位误差为:

=22tan

=22(0.0150.05)7017.5

=0.016 由于=0.016<0.05,故可以满足其加工精度。

3.孔表面粗糙度Ra3.2:

由于钻孔的公差等级能达到IT12-IT11,其中Ra值为Ra25~Ra12.5,故钻孔远远不能达到Ra3.2,故需进一步采用铰孔,而该孔又是一个沉孔,需要在铰孔后锪钻进行锪孔。定位方案仍为带凸缘的夹具定位,进行铰孔后便能满足要求。

四、结束语

要掌握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共同性规律和解决具体工艺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其复杂性就不是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通过多门相关知识学科的学习,掌握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多门学科的综合组成全面地分析和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内容,圆满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的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了解到生产零件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从中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让我屡次树立信心,决心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在设计的最后,发现设计中仍存在有问题,反复纠正,最终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对本次设计中,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最真诚的谢意!

五、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

傅水根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冯辛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设 2004.1 《机械制造工艺学》

顾崇衔主编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 《机械制造工艺手册》 王绍俊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1.8 《机械设计》

濮良贵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图册》

南京机械研究所主编加工

1984.12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编委会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篇9

1.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

1.1研究目的

本课题在现在体育教学中是大家都在关注的热门话题。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抓住一切有利于实施课程标准的条件,包括学校、社区和家庭三大方面的内容(细分可包括时间、人力、器材、场地、项目、自然、组织方式、信息……等等)对这些对象的研究,极大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研究方法 1.2.1理论指导法

查阅有关文章及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1.2.2实践法

将我们研究的内容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研究内容。

1.2.3问卷调查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征询学生、同行、社会等多方面的意见,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数据统计,回收问,力争使我们研究的课题落到实处。

1.2.4综合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对实际教学与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探索、发掘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使我们的研究卓有成效。

2.课题研究的分析与措施

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

因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尊重有体育特长的各种人才,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多种作用,体现人的多种价值,使他们有展现能力的机会。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涉及到:体育教师、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

2.1.1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创编游戏活动。例如:地面乒乓球、对墙单打

乒乓球、栅栏羽毛球、护栏毽球、下腰比赛、用动作模仿童话故事的游戏等。韵律操教学中,指导学生创编活动操,培养体育特长生组织体育活动;在投掷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废旧塑料瓶创编沙瓶操;开拓废旧轮胎的多种功能,创想废旧轮胎各种玩法等,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

2.1.2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工作。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正确认识,并使他们具有《课程标准》要求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把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方法等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正确合理的运用。

2.1.3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体育特长得以展现。如让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兼带体育课,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当体育委员、小辅导员等,交给他们带操、辅导、组织体育活动的任务。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应当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肯定。2.1.4对于班主任、社区医生,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利用他们的特长和工作特点,使其帮助、配合、支持体育教师,共同达成课程目标。如请社区医生做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报告,请班主任当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员、组织安全运动的讨论等。

2.1.5动员学生、家长、教师收集民间游戏。

我们学生现在手中的玩具如:王牌、塑料枪、陀螺等,大多是从商店买来的。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体育课上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或在父母的帮助下,将父母小时候的游戏、玩具等带到体育课堂中。后来,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为我们带来了方宝、三角、弹弓等玩具带到课堂上,使校园中掀起了方宝热、三角热、弹弓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为家庭节省了部分开支。

2.2在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方面 2.2.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

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器材特点积累了其多种用途,解决器材品种少的问题。例如:

2.2.2自制简易体育器材。

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利用废旧物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我们用竹竿来跳竹竿舞;我们还将学校库房中常年废弃的木棒、竹竿、木板等整理出来,制作成栏架、冰车等;我们还将学校校园内的枯死槐树砍下来,和学生一同削皮后锯成段,制作成了栏架、陀螺等。利用废旧物解决器材的短缺,改善教学条件,是一个量材录用、因陋就简的积极办法。另外,以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等作为器材替代物,解决器材数量少的问题。

2.2.3合理改造场地器材,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我们按照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原来放置在校园西边三角台上的单、双杠改制在校园南边围墙边,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大了许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玩时的安全性。还改造了我校的滑梯,使它更安全、更利于学生活动。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这里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网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要把场地器材改造成中小学学生的运动乐园,就要打破竞技化的、成人化的场地器材规格限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重新对学校场地器材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2.2.4合理布局、使用学校场地器材

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设置适宜的场地器材,以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利用学校空地。并强调在使用上下工夫。在学校制订课表时,制定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分配时间表,按指定区域和时间进行教学和体育活动。在考虑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的现状下,最大限度挖掘场地器材的使用时间。

2.3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方面 2.3.1改造现有运动项目。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2.3.2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新兴运动项目是中小学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单刀、滑板、滑轮等新兴运动项目。

2.3.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我们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将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引入体育教学中,极大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4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认真落实好阳光体育工作,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认真搞好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操的单一内容,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新兴运动活动、游戏活动等内容。学校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大力开发家庭体育活动、努力创建社区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业余体校训练、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冬季长跑、传统节日中的元旦拔河、春节的秧歌、舞狮,清明节的踏青郊游、放风筝等,使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

2.5在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我们研究小组也抓住这一良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观赏体育比赛等,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我们还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查阅体育信息,办出了内容丰富的《体育知识手抄报》。使我们的体育课更具特色,更具活力。

3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撰写了课题方案、制定了各阶段工作计划、小结,在此期间我们还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取得了一些成果。

3.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建立了体育课堂学习新模式。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已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主动地自主学习,师生关系从上下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让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体育教学,并被之魅力所吸引,更好的将体育教学与生活进行了整合,增强了学生对体育、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了他们的体育素养、审美素养等综合素养。通过自主的探究、和谐的交流、平等的互动,改善了他们以往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并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焕发出勃勃生机。

3.2教师在教科研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并日趋成熟。

教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三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撰写论文多篇,形成案例多则,上研究课二十多次。我们整理收集了民间体育游戏的资料,并将这些游戏教给学生,在学生中广为传播,还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玩时的图片资料。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的内涵,拓展了研究的思路。在这之中,老师们也和课题一起共成长,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带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促进了校本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带动了校本教研工作的繁荣昌盛。如今,一批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茁壮成长并不断的发展壮大。

4.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在理念上, 教育观念更新了,教学方式转变了,提高了我校体育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教学实践上,教师们能大胆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实验过程中推行新课标,在展开教学实践、教学研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研讨的氛围。通过观察、调查反馈发现,我校学生逐步改变了以前过于依赖教师而学习、活动的方式,能在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身体差异来选择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喜爱上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已由体育课堂向外部延伸,学生能在学校的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甚至在家庭、社区展开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内容。本课题虽然已面临结题,但这决不是课题研究的终止,而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又一个新的开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我们从中又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正说明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因此我们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一定不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一直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课程与实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大春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万银等 [3]《校本研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 郑金洲 [4]《中国学校体育》 创造性课堂教学中的十多十少 杜军

[5]《体育教学》 谈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王国林 [6]《体育教学》

上一篇:学生社会实践选题方向下一篇:都说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