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老敬老国旗下演讲稿

2025-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尊老爱老敬老国旗下演讲稿(通用10篇)

尊老爱老敬老国旗下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尊老、敬老、爱老

昨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时候,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山、佩茱萸(zhū yú)、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而现在,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爱老的日子。关爱老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维护老人,尊老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更显得重要。

我们许多孩子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的,是他们不怕苦累地在关心我们的一切:每天早晨,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时地来接我们放学;半夜里,一次次地起床为我们盖被子;冬天里,为我们灌好暖暖的热水袋„„在今天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我想在庄严的国旗下向大家发出倡议:

1.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

2.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吃;

3.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4.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亲爱的同学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长大,他们只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因此,我们能够做的,便是认真学习、努力奋斗,用优异得成绩换取长辈们那沧桑的脸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平平安安!我们衷心的希望“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谢谢

尊老爱老 国旗下讲话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让尊老、敬老、爱老成为一种习惯》。上周六是农历的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时候,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而现在,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爱老的日子。几千年来,关爱老人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中华文明之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王祥卧冰”、“ 孟宗哭笋”、“仲源泣墓”的故事传诵千年,家喻户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尊老、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由于父母都外出工作,我们许多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的,是他们不怕苦,不知累地在关心我们的一切:每天早晨,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时地来接我们放学;半夜里,一次次地起床为我们盖被子;冬天里,为我们灌好暖暖的热水袋„„在这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我想在庄严的国旗下向大家发出倡议:

1、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

2、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长辈留一份;

3、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4、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亲爱的同学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长大,他们只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因此,我们能够做的,便是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用优异的成绩换取长辈们那沧桑脸上欣慰的笑容。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平平安安!我们衷心的希望“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能在我们身上成为一种习惯,让它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尊老敬老爱老主题队会 篇3

1、脑筋急转弯:

“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猜一种动物)

提示学生猜出谜底,并简单介绍,我们人类,没会走路时是爬着走的,是双手和手脚共四条腿走路的,老了拄着拐杖,就像用三条腿走路了。

2、老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吗?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很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

很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都希望有一个安乐的晚年。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遗弃老人,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这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们班里同学,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吗?谁又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会背《游子吟》?(指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么熟悉的诗句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母亲为临行儿女缝补衣服的细节,赞扬了母亲春天般的关爱。

那么我们今天结合生活谈谈这几个问题: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老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首先请大家听小故事:《陈毅探母》放视频。

3、学生发言(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的尊老或弃老的事例发表意见看法)

4、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家里,碰到爷爷奶奶生病时怎么做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说说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老人?

学生说说,再指生发言。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老不敬,弃老不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尊敬长辈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爱,让我们再听一遍“陈毅探母”的故事。

五、师小结

“尊老敬老爱老,从身边做起。”的事例。

尊老敬老爱老倡议书 篇4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论是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素不相识的老人,他们都为孩子的成长含辛茹苦,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过贡献,对于他们,我们都需要用感恩之心来回报他们。

老人们需要我们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尊重和关爱,你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倾听都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现大队委向广大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让老人有一个灿烂微笑。为身边的老人讲一个笑话,说说发生的有趣事情,耐心倾听老人讲述过去的辉煌与平凡,用真情换取老人们的灿烂笑容,与老人同乐。

二、向老人道一声美好祝福。为长辈们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道上一句美好的祝福。一个电话、一张贺卡、一句“爷爷好”“奶奶好”……无不是我们给老人的一片真情实意。

三、为老人做一件贴心事情。为身边的老人照一张相、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做一道菜等,让老人切实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四、陪老人做一件感兴趣的事。利用周末假期,带上孩子,陪父母、长辈近郊登高秋游,逛一次花鸟市场,下一盘棋,打一场牌等等。让父母、长辈在子女、晚辈的陪伴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度过快乐的一天,尽享天伦之乐。

拳拳父母心,殷殷子女情。敬老并不是重阳节才有的主题,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需要我们每一天的实践!让我们行动起来,敬老、孝老、助老,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倡议人:

让尊老敬老爱老之花处处开放 篇5

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你们好!我来自安阳县马家乡岭头小学六

(二)班,我叫李淑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尊老敬老爱老之花处处开放》。

我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一般。为了维持生计,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打工。于是,我成了大家眼中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就成了我头顶的天。

翻开儿时的记忆:我看到爷爷布满老茧的大手牵着我稚嫩的小手,每天接送我上幼儿园,一路上有说有笑;我听到奶奶一声声深情地呼唤,唤我回家写作业,告诫我要先写作业再玩耍;我记起我生病时,爷爷奶奶几天几夜守护在我床前,血丝布满了你们的双眼,岁月的皱纹爬满了你们的脸,乌黑的头发变成了银丝;我想起下大雪时,雪积得那么厚,爷爷就背着我放学回家,您的腰弯得像弓一样,以后再也没能直起来;我闻到一阵阵扑鼻的香气,那是爷爷奶奶省吃俭用,给我买鸡蛋吃,这一买就买了12年。我一天比一天健壮,你们却一天比一天瘦弱。

现在,我长大了,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爷爷奶奶,就让我做你们的手和脚吧!早上,我会帮你们穿衣服、刷牙洗脸、准备早饭;中午放学,我就为你们做饭、活动筋骨、换洗衣服;下午放学后,我就喂你们吃饭、给你们洗脚、讲我在学校发生的事,哄你们睡觉,就像小时候你们哄我一样。黑夜里,我愿做你们床前的那盏灯,寒风中,我就是你们心头的那份暖。爷爷奶奶,我爱你们!你们为了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一辈子。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你们一样的老人,支撑起了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我不由得想起:校园里,老师带领我们观看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使我们倍受感动、泪如雨下。从此,尊老敬老的种子就开始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课下,我们聚在一起,办重阳节的板报,搜集身边的敬老故事,出谋献策,该怎么帮助老人?放学后,我们兵分几路,赶到孤寡老人的家中,帮他们抬水、做家务,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节假日,我们就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听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讲战火纷飞的年代,给他们说自己今后的理想,为他们捶捶肩、揉揉背。每次做完这些,我总能看到在老人历尽沧桑的脸上,浮现出孩子似的天真的笑。

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老人需要的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如果我们连这都做不到,怎能对得起老师的教诲?怎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怎能对得起爷爷奶奶的爱?

尊老爱老敬老国旗下演讲稿 篇6

全县广大城乡居民朋友: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今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的第三个重阳节,也是我国第三个法定的老年节。县老龄办决定从月1日至10月31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敬老月”活动。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我们特向全县广大城乡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广泛开展为老年人办实事,献爱心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节日走访、慰问、送温暖行动,热心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帮助孤寡、贫困、残疾、高龄和“空巢”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问题。努力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

二.大力开展爱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到福利院、敬老院、社区或老年人家中开展家政服务、医疗义诊、心理辅导、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和老人交谈,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所盼,满足老人的合理要求。鼓励通过“一助一”、“多助一”,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志愿者与老年人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三.深入开展“孝敬父母·关爱老年人健康工程”活动。

按照建委办发[]26号文件要求,在县乡党政机关和省市直各单位开展“孝敬父母·关爱老年人健康工程”活动,组织和动员县乡党政机关干部、职工为父母双亲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不断增强老年人抵御意外伤害风险的能力,提高老龄保险事业发展水平。

四.切实开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活动。

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重点,组织开展老年法律援助和涉老政策、法律咨询活动,积极参与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在衣食住行、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积极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在基层和社区组织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陪伴老年人观景赏花、登山健身,展现当代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活跃老年人的节日精神生活。

全县广大城乡居民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使尊老、敬老、助老、爱老之风吹遍全县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尊老爱老敬老国旗下演讲稿 篇7

2018年秋季(第三期)

习酒镇中心幼儿园 2018年10月17日

常怀尊老敬老之心,常行爱老助老之举

—记习酒镇中心幼儿园重阳节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爱老助老的优良品质,我园于2018年10月17日重阳节赴习酒镇敬老院开展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从小做起”为主题的重阳节主题教育。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中大班家长和幼儿参与,为了体验重阳节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的习俗,我们全体人员步行前往敬老院,途中孩子们攀爬了一条陡峭的山路,他们有序前行,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非常勇敢,同行的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表现赞不绝口。在敬老院内,孩子们在王院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敬老院的办公室、宿舍、食堂、活动场地等,他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驻足观看,还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王院长也一一给他们做了解答。很多孩子还主动帮老人们整理物品和床铺,收拾垃圾。有的宝贝还和老人们聊起了家常。

参观结束,爷爷奶奶端坐木椅,孩子们为他们双手敬水,亲送鲜果,嘘寒问暖。老人们喝着甘甜的水,尝着新鲜的果,抱着可爱的孩子,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孙子,热泪盈眶,紧紧拥抱,舍不得放手。

为了让老人们开心快乐,孩子们还给他们表演了一个舞蹈和一个手语操,看到孩子幼稚的脸庞,晶莹的汗珠,优美的动作,老人们笑逐颜开,纷纷鼓掌。

尊老爱幼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稿 篇8

大家好!我是高一五班薛__,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10月__日,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古代“易经”中,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因此成为“重阳节”。因为“九九重阳”谐音“长长久久”,包含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寓意,因此1989年,我国政府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倡导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古往今来,我们有许许多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王祥卧冰求鲤、小黄香温席待双亲,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佳话。在这方面,我们最敬爱的习近平主席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习近平主席31岁那年刚刚上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题目就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主席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称赞老干部的价值。除了在工作中尊敬老同志,生活中,习近平主席还是一个大孝子。在父亲88岁寿宴时,习近平因公务繁忙难以脱身,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信中深情地写到:“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孝子对父母深深地爱戴。

敬老爱老演讲稿 篇9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敬老爱老演讲稿》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起来。我给大家分享了,...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起来。我给大家分享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孝亲敬老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有多少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后,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

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有多少次去静静地感知过亲人给予我们的爱,有多少次向亲人诉说过我们对他们的爱,又有多少次用语言和行动去报答过对亲人的爱呢?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亲敬老!

谢谢大家!

篇二

“每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人人都要敬老,社会会更加美好......”在“九九”老人节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同时秋季也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更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从为人子女,变成了为人父母,可以说上有老,下有小,对尊老爱幼也越发体会得深了,也越发感到尊老敬老的重要了。不敢说我们都是百分之百的孝顺子女,但可以说我们的父母都是百分之百的好父母。

尊老敬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对老人没有理由不孝敬。我们知道,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五个不同的阶段,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五个阶段又可分为靠父母抚育、独立生活和靠子女敬养的过程。由此可见,尊老敬老是形成人生良性循环的需要,是让人类繁衍畅流无阻的必备要素。如果在人生的这三个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将直接影响人的本身的发展,人类也必然会形成老少不养的恶性循环。

老人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今天,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他们当年辛勤劳动打下的基础。如今,当年的劳动者虽然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但他们曾为社会做过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退一步,从老年人本身来说,他们大量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老人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敬和重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自己我们应该孝敬老人。人生自古谁无老。我们今天对待老人的言行,也许就是明天作为老人被对待的翻版。将心比心,我们必须做尊老敬老的榜样,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从中明白尊老敬老的事理,把我们感人的孝道、孝德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里,自觉做尊老敬老的有心人。这样,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才会享受到颐养天年的无穷乐趣。

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有真情,每一个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只有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的幸福开心,为每一个亲人祈福。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尊老敬老。孝敬老人从来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事情。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起来。

尊老敬老的事情还很多,关键靠行动。因此,我们要自觉把尊老敬老根于心中,不断增强尊老敬老意识,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家中做尊老敬老的先锋,在社会上做尊老敬老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将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为老人们营造一个美满、安详、健康、幸福的晚年,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前辈:

上午好!

“飞火流霞迎盛世,欢歌笑语贺华章”。在这云淡天高、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传统的“重阳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重阳节,在此,我代表顺河中心学校,向在座的各位老年前辈们道一声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祝愿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顺河中心学校的昨天,渗透了你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倾注了你们的辛勤探索和奉献。学校的一砖一瓦都铭刻着你们献身教育事业的功劳,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你们孜孜求索的深情。顺河中心学校是我们共同工作、耕耘的园地,你们既是我们的同事,又是我们的长辈,更是我们的老师。在你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学到了真诚坦荡、相互尊重的待人哲理,学到了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感谢你们曾经为创造顺河中心学校的辉煌而作出的贡献,更感谢你们对学校今天发展的关心、鼓励和帮助。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老了,离不了社会的关怀和他人的帮助,这是每个老年人都希望得到的,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格言就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一位名人说过“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过去,你们在岗位上以满腔热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创立了光辉的业绩。现在,你们仍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乐观积极的精神,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极大支持。从不提过分要求,从不添点滴麻烦,表现出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尊重。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的形势、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困难、带来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并渴望能够继续得到你们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我相信,有教育局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打造顺河教育的新天地。我们深信,顺河的明天一定是最灿烂辉煌的!

是啊,“最美莫过夕阳红”。再次祝愿在座的老领导、老前辈、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与青松永同龄。

尊老敬老 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则是一部历史、一面旗帜,也是一道风景。在他们年轻的日子里,有过美好的愿望与崇高的理想。他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这种勤奋向上,只求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是他们一生的写照,我们为有这样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翻开我国的古籍经典,其中不乏尊老敬老之篇章。由此可见,在我华夏五千载的文明史潮里,敬老文化一直源远流长、闪耀。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主人的我们,是否更应该肩负传承历史和开创未来之重任呢?是否应该意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呢?

有的人认为:“只要让父母吃饱、穿暖、居安、行便”就是尽孝了,其实,也不尽然。老年人更需要感情上的温暖。孝心不是一桌山珍海味的盛宴,也不是一身花团锦簇的衣冠。是一个平常的电话:报声平安;是一次心境的交流;无所不谈;是一次举步之劳;常回家看看。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在“孝”的天枰上,它们都相等,都让父母感到无比温暖。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教学设计下一篇:大专毕业证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