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传承(共8篇)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生活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我们拥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该做的。
中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在二百多万年以前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北方,中原,南方三种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我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众多。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魄”,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和精华。中华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民族统一,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五千多年灿烂文化始终蕴含着一股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品格,是发展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相当于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历史宣言。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暴,百折不饶,愈挫愈奋的自强自立精神。历史上有许多遭遇艰辛而奋发有为的仁人志士,为后代子孙所传颂。中华民族信奉“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建奋发,矢志不渝,多难兴邦的阳刚之气。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包括民族精神、价值主义和社会实践。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 价值主义和社会实践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传统文化推行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以“仁”为本, 崇尚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除了儒家文化外, 道家文化重视责任与义务, 佛家文化则讲求众生平等。这些道德理论经过了无数时间的考验,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我国的文化也在经受其他文化的碰撞, 并因此出现了一些混乱, 某些外来的腐朽思想影响着我国国民的道德观念, 使得一部分人的道德状况出现了问题。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建设, 对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不论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 还是道家提出的“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等理论, 这些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的推崇。经过数千年的沉淀, 和谐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以和为贵”变成了我国人民的处世之道。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扬和谐的思想, 将其变为我国人民的相处之道,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从而提高现代人才的综合素质,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次,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 在全球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 它能有效抵挡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观念都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信”“义”等价值观念, 以及“忠”“孝”等道德观念, 都是现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因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是最普遍的文化传承方式。民间传承的主体是大众, 在这种传承方式的初期, 由于大众的自觉性不高, 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统治者的教化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对大众产生影响。在影响的过程中, 大众逐渐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产生了认同感, 然后他们便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变为实践, 并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理念。
1.统治者的教化。统治者对大众的教化主要是靠政策的推行。例如, 在汉代,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推行儒家文化的“仁”和“孝”。在政策方面, 他推行仁政, 以“仁”治天下;对于孝道的推行, 他采用《孝经》等经典作品进行大众教育, 将孝道纳入官员选拔的标准中, 并对敬老爱老的人士给予一定的奖励, 通过仁政和孝道的推行教化民众,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2.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对大众的思想启蒙主要是以知识为文化的载体, 并将其传授给大众。这种启蒙方式重视口耳相传, 即使是撰写典籍, 也多采用记述体或语录体, 并引经据典, 将经典通俗化, 以便大众理解和记忆。这种思想的启蒙是民间传承文化的基础, 决定了大众思想传承的方向。
3.家庭教育。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在于将文化中的伦理规范用于实践。具体来讲, 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理念和伦理规范转化为乡规民约, 并运用于日常实践中。这种传承方式落脚于家庭教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家训, 例如《诫子书》《训子》等。这些家训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规范, 并以世代的践行证明了家庭教育对大众的影响。
4.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在当今社会, 我国民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采用的就是以上三种方式。但是从现状来看, 这三者的结合并不严密。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政府和知识分子一直都在呼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众也在自发践行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规范。不过由于三者的目标各不相同, 因此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政府呼吁传承传统文化是为了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知识分子呼吁传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各有不同, 有的是出于后现代性的思考, 有的是针对现实问题的考量, 有的仅是喜欢传统文化;民众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有的看重仪式的传承, 有的看重精神文明的传承。这三者的目标不一致导致现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向不明确, 传承的内容也不明了, 无法形成合力实现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由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向不明确, 内容也不清晰, 无法达到好的传承效果, 因此, 加强校园传承有利于补充民间传承的不足, 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系统的教育得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校园教育。具体实施时, 要以课堂教育为主体, 以教育活动为手段, 可以采用各种文化活动例如演讲、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1.将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时,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 寻找出各学科中有关于传统文化的因素, 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各科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如名著典籍、传统美德等, 加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受并践行其中的传统美德。尤其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 教师要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扩散, 引入传统美德和伦理思想, 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他们学习并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校园中,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吸引学生了解并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例如, 学校可以举办以“传统美德”为名的主题班会, 让他们对传统美德进行讨论, 增进他们对传统美德的了解。学校也可以举办古诗词的诵读会, 鼓励学生加强古诗词的学习, 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 教师还可以加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并运用于实践, 既可以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时, 可以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学校可以增加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 例如宣传栏、黑板报的制作等。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最大的宣传平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在校园网站中增设大量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块等。
校园作为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场所,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教育体系的完善,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实现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练, 在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进行探索, 加强校园传统文化传承, 可以解决民间传承内容和方向不明的现状, 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参考文献
[1]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李洋.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韩宝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施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 2016, (13) :27-29+4.
在传说的后羿射日之地,有一所诞生于抗日硝烟中的流动学校。时至今日,她已发展成占地300亩,有76个班级,近5000名学生、300名在职教师的省首批四星级高中。这就是人称“黄海之滨明珠,苏北平原奇葩”的江苏省射阳中学。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我采访了该校校长兼党委书记戴翰林先生。
走进戴校长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面书籍盈柜,报刊满架。洁白的墙面上挂着一幅“重人厚德,广识强能”的横幅,另有一块镜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政委周克玉上将题给戴校长的一首诗:“风摇芦花鹤顶红,一代雏鹰又凌空。台前烛光知辛味,高飞毋忘报师恩。”眼前的戴校长个子不高,但儒雅干练,英气逼人。
倪:戴校长,你好!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之托,想对你作个访谈,不知是否有时间?
戴:欢迎,能够被这么知名的杂志采访,我很高兴!
倪:镜匾上周将军的这首诗既有慷慨得志之气,又有谆谆告诫之意,能说说你与将军唱和的经过吗?
戴:那是2004年夏天,我做校长刚一年,学校成功地由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高考升学率又创历史新高。正好周将军将刚出版的二本诗集寄给母校,为对周将军表示感谢,我就给远在北京一直关心母校发展的将军写了一封信,向他详细汇报了母校的发展情况,在信的结尾写了一首诗:“将军离乡岁月多,母校师生思断肠。去岁花甲憾未归,幸赠墨宝传射阳。京淮梦痕赤子愿,足茧千山情韵长。老骥伏枥志犹在,心系人民好榜样。”我在诗中想要表达三层意思:一是母校师生对将军的思念之情,二是读将军诗集《京淮梦痕》、《足茧千山》的真切感受,三是佩服将军心系人民的宽广胸怀。
倪:听说你是教数学的,像你这样能写诗的很少见,想必对语文也比较感兴趣吧?
戴:小时候念书时,父母逼我背了些古诗词,功底还不算太差,但在你们面前简直是班门弄斧了。
倪:(看到书橱里戴校长主编的校本丛书)戴校长百忙之余,著作等身,真令人羡慕。能说说这本书(《大语文早读文本》)的编写意图吗?
戴:做校长以来,我发现中学语文早读课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所读教材大多同学学过,难读出新意,因而难以激起读的兴趣,老师也没什么招数,因此正常语文早读大致只有预习和复习两种情形,除了预习就是复习,除了复习就是预习,再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许多学生在早读课上与老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因目前大多学校老师都是带两个班,早读时时两个班轮流到堂)——老师在,装模作样地哼几句,老师一走,则五花八门,或做作业,或侃大山,反正不看语文。语文早读课也就成了“放羊课”。这对早读时间是极大的浪费。鉴于此,我组织学校一些老师以早读文本为突破口,开发了早读讲义,将目标细化,每天读一首诗,一篇美文,一句名言,五个成语,这样既积累语文知识,又提高语文素养。试行二年后,效果相当明显。我认为这个突破口选得很好。因为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要双翼齐飞,自然就能提高语文素质。
倪:真是有心人。戴校长是盐城乃至江苏教育界很有声望的人,能否将你的成长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戴:谈不上什么声望。我1983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被分在这里任教,得到滕宽海、陆海泉、施久龙等前辈的指点,在数学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1997年,被盐城市委组织部确定为盐城市“111跨世纪学术、技术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999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01年,被江苏省教委表彰为“江苏省优秀指导教师”,同年又被评为“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这期间,我先后担任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2003年8月,县委县政府任命我为校长兼党委书记。
倪:你一贯倡导构建文化校园,请问你是怎样理解校园文化的?
戴: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前提。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氛围的营造,赋予校园内的每一条路、每一个灯箱、每一块山石的教育功能,尊师公园内的由国内知名书法大家撰写的近百块碑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史陈列室汇聚了学校六十多年的文化积淀。精神文化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2005年底,我们在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对学校的三风进行了修订,确立了“砺志笃行,和谐文明”的校风,“敬业修德,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务实求新”的学风。开展了“以人为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校长文化,“为人师表,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文化,“自信自强、合作探究,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建设的三大工程。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近几年我们相继出台了《江苏省射阳中学管理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方案》、《江苏省射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江苏省射阳中学学生礼仪常规》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努力,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文化型校园出现在了辽阔的鹤乡大地。
倪:刚进校门时,我看到你们办公楼前有块欢迎牌,好像是江苏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会,你主持了《构建和谐而富有鹤乡特色的校园文化》,看样子你们在这块确实做了不少事。能说说课题研究的起因吗?
戴:好的。学校是个文化场所,是思想与思想交流、感情与感情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场所。学校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创新的工作,但学校不会自然地生成文化,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有意识地建设和积累。我校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致力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研究,学生的人文底蕴、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都表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课题提出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文明素养渗透的系统性、渐进性、全面性,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行为实践在文化价值和人文动力影响下趋于高度自觉、规范、文明,最终探索出有效的途径和操作策略,从而构建和谐而富有鹤乡特色的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以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这是个每所学校都可以实施,但每个学校实施角度又不尽相同的课题。我们要建设的校园文化是和谐而富有家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射阳地处盐阜老区,是新四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射阳人民身上处处透射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光芒。这里滩涂富饶,是著名的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所在地。近代实业家张骞亲临开垦,形成了悠久的垦殖历史。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构成了富有鹤乡特色的风土人情。本课题研究将在此基础上,着力通过挖掘、继承、兼容、重组、提升、创新,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文明素养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具有丰厚人文底蕴、良好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高素质师生群体。
倪:围绕课题,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戴: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召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提高教师师德品质和文明修养。(2)利用课堂学科教学,渗透文明素养熏陶,让学生身在和谐、文明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实现全面、健康和协调的发展。(3)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第二课堂,也是富有个性和特长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更是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完善和检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让学生探索家乡的风土人情,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从而丰富我们和谐的校园文化。(4)学生在学校通过学习熏陶,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把它带到每家每户中去,从而提升每个家庭的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倪:最后问一个问题,你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你的下一目标又是什么?
戴:我的最大体会是人生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不可能每个好士兵都能当上元帅,但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再好的底子也会在平庸的生活中消磨掉。至于下一个目标嘛,我很想做个好校长,虽然我们这里的条件是有限的(笑),毕竟是老区,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但我有信心挑战自己。
倪:戴校长真是慧人慧语。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祝你梦想成真!
沅江市阳罗洲镇普丰中学课题组
周卫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把诗教引为学生必修的六门主科之一,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历代教育家也十分重视诗教。可以说,以诗育人,对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我们要认识到诗教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发挥诗词教学的“立德、启智、怡情”的教化功能,将诗词教学与学校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以此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
1、诗词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国的经典诗词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可以真正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诗词的平仄韵律的特点是琅琅上口,充满韵律美,是非常适宜学生诵读的,通过诵读数量的积累和逐步的理解,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熏陶、引导,这对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乃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2、诗词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传承诗词文化,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本课题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具体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自身要求和终身和谐发展。
3、诗词也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
阳罗洲镇是沅江市诗词创作活动很活跃的乡镇之一,全国当代著名诗人熊鉴、傅作舟就是从我镇走向全国的,如今我镇有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一人、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一人(我校一人)、湖南诗词协会会员两人(我校一人)、益阳诗词协会会员两人(我校一人)、沅江诗词协会会员七人(其中我校有三人)。我镇有着比较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诗友经常在我校聚会,一起切磋诗艺,共同提高。2010年元月,我校被沅江市诗词协会明确为诗词入校定点单位。为我校开展诗词入校活动注入了前进的动力。为了体现诗词之镇的地方特色,开创学校的办学特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开展了“诗词入校活动研究”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
诗词入校:以诗词教学为体,成人文教化之功。即人们常说的诗教。
活动:围绕诗词入校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本课题中的诗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代表性文化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 的工具。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珍贵的艺术精华,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开展诗词入校活动是将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传承优秀的乡土诗歌传统,在校园里加强经典诗文的熏陶,营造书香四溢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提供学生诗作的发表园地,促使学生在耳濡墨染中多读多背多实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逐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编写一套适合农村学校诗教的简易的校本教材。实验教师能就此写出相关论文。实验班学生力争人人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诗词联作品,并力争都能在《洞庭晨韵》上登稿.2、背诵诗文量:实验班学生每学期背诵40首诗词。
3、性情品德:性情开朗,自信乐观.气质变化,品格有相当明显的内化深化现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及家庭之间的人际关系明显改善,教师与家长皆可感受出来.4、自学能力:有相当明显的提升,教师与家长皆可感受出来.乃至于有些课文能独立学习.5、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学习日渐轻松愉快,乐意学习.四、课题研究实施的策略: 1.诗教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我们坚持诗教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注重校园诗词环境的渲染。走进普丰中学的校园,随处可见脍炙人口的诗句、童谣。橱窗里、花圃内、站牌中、墙壁上,让人感受到的是一股股浓浓的诗意。每一 堵墙壁,每一棵花草都散发着浓浓的诗香。我们经常开展以中华传统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和手抄小报的展示。经常组织学生学习诗词长廊、站牌等处张贴的中华诗词。将经常进行诗教活动。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中华诗词,这对他们良好品行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诗教工作与共青团活动相结合。
我们开展诗教工作,坚持与共青团活动相结合。每学年每学期,我们在制定共青团活动计划和诗教工作计划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力争取得很好的效果。实验班经常组织如“诵诗会、诗歌接龙、诗文演唱、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名人会、诗词典故趣闻发布会”等诗教活动。
3.诗教工作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们安排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怡情作用。今年,我们已组织部分年级“手拉手”郊游野炊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春满洞庭”诗歌实践。学生用已学过的古诗词赞美眼前的一切,用诗词抒写心中的感受。
4.诗教工作与学生学科学习相结合。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诗教也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让诗教与学科知识学习相融合,与各科教学相融合,通过诗词配乐,配画,配新解,将诗词的吟诵、品味、聆听、体悟融入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5.诗教与学校常规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学校常规教育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洞的说教、严厉的管制,收效往往甚微。我们尝试着用诗歌规劝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学校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写了《一日常规歌谣》,内容涉及学校生活各个方面,今后学校文娱活动或重大表演必有诗词吟诵,节目主持必有诗化的语言,诗词的渗透融合达到了一种胜境。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师生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作品,编写出了《中学生学诗词》校本教材。
从课题开题近一年以来,我校师生共创作诗词200多首,登载在《湖南诗词》《桃花仑诗词》《梅麓诗词》《洞庭晨韵》《洞庭联艺》上,我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学诗词》的校本教材。使我们的诗词入校活动有了明确的内容,把我们的诗教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也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2.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诗教教学模式
通过一年多的诗教活动和实践探索,我们初步总结,找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教模式:那就是“一体、二翼、三途径”。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诗词兴趣小组和诗词入校实验班为基本阵地,以诵读、创作、竞赛为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3.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经典古诗都是美的承载,其句美悦目,音美悦耳,意美悦心,因此,古诗文诵读无疑是育人的良好载体。近年来,我们以校园诗教为 抓手,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篇,在诵诗活动中增长知识,明白道理,陶冶情操,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品位。(1)诗教与语文学习、新课改相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古诗词作为语言文字学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其本身的使命和功能。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学生在古诗文诵读中,不仅学习了许多经典名句,在学生作文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引经据典的“点睛之笔”。对于学生动笔试写的激情,我们给予充分的保护和科学引导。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写出了基本符合格律要求的诗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写作水平。诗教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许多有益的帮助。
(2)诗教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学校诗教的特色
我们确定,将“传承国学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策略之一。我们坚持以中华诗词的诵读为切入点,以师生的诗词创作活动为载体,将诗教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校新的办学特色。我们已多次开展以迎国庆、庆元旦等为主题的内容的诗词诵读和经典诵读大赛,节目形式丰富多采,有诗歌朗诵、表演唱、快板、短剧等。表演活动得到了师生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评价,整个活动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为配合诗教活动的宣传和氛围营造,我校的小喇叭、校报、班级校园黑板报等都开辟了古诗词专栏,让人处处能感受到浓郁的诗词文化特色。在古诗文的熏陶下,“厚德载物” 6 的雅量、“无欲则刚”的意念、“自强不息”的品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
(3)诗教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呵护学生成长。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诵读古诗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们把诗教活动作为让学生明理导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让学生背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受诗人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感,诵读陆游的千古绝唱《示儿》,来感念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理解人间的至纯亲情,诵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体味依依惜别的深情;赏析《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渊明的《惜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在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一体的古诗文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风云气、体验悲悯情,抵制颓废思潮的侵袭,为学生精神补钙,“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4.初步形成了诗教工作的特色,提升了办学水平
近年来,学校正在进一步倡导发掘学校的优秀文化内涵,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普中文化。荣誉长廊、团结奋进、诗词围墙、诗歌艺苑等文化阵地正在逐步开辟和形成。课题的校本研究也提升了学 校的文化品位,学校里文化育人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诗教已成为我校教育的特色,诗词围墙、诗歌艺苑等也成为普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永胜小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而学校特色项目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建设又是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力保证。下面就结合我校以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剪纸为切入点,谈一谈我校“传承民族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一、特色项目创建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二、创建依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
2、学校办学理念:传承民族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此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内涵——培养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素养的人。“民族情怀”指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树立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民族魂、中华情,成为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 ;“时代素养”指培养现代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的定位是创建“ 一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我们的办学目标或形象定位是:建有民族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3、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坐落在乡镇,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办学理念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
三、创建思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因此,我校确定的基本创建思路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活动实施过程包括:基础挖掘,高雅追求,制度保障,活动实施。
四、创建活动的原则
着眼全员性——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开发、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追求高品味——拉近剪纸民间文化艺术与校园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
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一般技法。
五、创建特色校园的实施
1、创建基础
(1)剪纸民间文化底蕴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源于南北朝,盛于清朝中期,苍茫几千年承传延续至今;大量的剪纸作品剪出农家妇女的生活情趣和心中理想,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我校坐落在乡镇,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2)校园剪纸活动基础
回顾校园剪纸活动风雨春秋七八载,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彩之韵”剪纸小组的系列剪纸作品《十二生肖》、《鱼中娇子》、《雄鸡争侨》、《奥运福娃》等每年都获区、市艺术节一等奖;通过多年发展学校实现了剪纸活动的全员化参与,基本达到“人人都了解一些剪纸文化;人人都能剪出剪纸作品;初步形成学校亮点”的目标。(3)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几年来,我校在扎实抓好校园普及的同时,更是注重品牌的打造。近两年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大展、唐山市百龙闹春剪纸展、唐山市民俗馆剪纸展、蔚县中国第二届剪纸艺术展等活动。我们的师生作品得到了原唐山市常委、宣传部长郭彦宏,唐山市人大副主任莫连营等领导认可和称赞。并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剪纸传人---艾俊波现为我校剪纸校外辅导员。通过交流、介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评论家,剪纸界理论和实践的权威张树贤先生”了解到我校的情况,今年10月欣然为我校题写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办学理念。
2、制度保障
(1)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综合实践剪纸教师辅导团队
3、创建特色校园实施策略:五个结合
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剪纸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剪纸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剪纸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
剪纸与社会推介相结合(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1、课程开发:走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访问剪纸老艺人,上网
查阅资料,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编制了我校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
2、课程内容:
a、剪纸历史文化
b、剪纸的基本工具介绍
c、剪纸的基本符号
d、剪纸的种类和技法
e、剪纸名家及作品介绍与欣赏
3、课程落实:
a、纳入教学计划,每周按课时安排授课。
b、分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责任教师按学期完成教学任务。
c、师生完成规定的剪纸作品数量
d、利用每年6月、12月份的艺术节展示师生作品,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作品。
e、学校把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1、活动开发: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剪纸,并编制了《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主旨是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特色的深入持续发展。
2、《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内容包含:
A序《校长寄语》
B我们的活动主题
C我们的计划
D我们的实践活动
E我们的活动成果
F我们的活动评价
H剪纸知识小链接
G师生优秀作品展
3、措施保障:
A纳入教学计划,按课时安排授课
B开展各种培训、讲座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
C开展“1+1”活动。组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团队。
D形成学--仿--创的推进策略。
E成立“彩之韵”剪纸小组,促进提高。
F学期末各年级推荐最佳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表彰。
G搭建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1、开展主题剪纸(名人系列主题剪纸、英雄烈士系列剪纸)。主要做法就是教师在学生资料的搜集、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导、归纳、总结、教育。以剪纸为主线,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在面临传统文化的缺失吗?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
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
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可即便是他们,对西方文化又能了解多少呢?难道西方文化仅仅就意味着“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吗?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又能有多深的体会呢?日前火得不能再火的“超级女声”在今天中华大地上引发的热情如此之高,甚至超过了2500年间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娱乐事实,更是一个凸显了中国当今文化走势的文化现象。
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难道仅要靠几句口号和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诚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果将高科技比作立国之骨,市场经济比作立国之肉,那么民族文化将是立国之气。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气强则筋骨健壮,气弱则根基扶摇。而气之不存,骨肉焉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今天的战略性发展如失去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滋润,尤其是属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精华的滋润,那么中国文化最终将失去自己的根基和特色,可悲地被西方文化同化。放眼西方世界今日的成就,任一项都能与西方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上寻到根源。民主与法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即有其萌芽,“以人为本”在文艺复兴时期呼之欲出,思想解放与创新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踪迹大显„„。有人可能说,美国历史不过几百年,为什么拥有当今社会无与伦比的国际地位?对此我要声明两点:
一、使美洲得到发展的不是美洲原住民,而是带着一定欧洲文化积淀的拓荒先锋;
二、美国历史的特殊性使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然而未必拥有最灿烂、最智慧的文化。拥有科技和如何使用科技完全是两个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声音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回荡好久了,一向善于学人长处的日本也给我们作了一个多世纪的生动教材。可是我们建立新文化的任务直至今日却仍嫌宭迫。使我经常感到危机的是,就在我们很多人十分惬意地沉浸在“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营造的氛围中时,西方人不仅很好地继承并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更在积极努力地研究《孙子兵法》和《论语》的真谛。中国人从西方学来了马克思主义,更应该从西方发展历
程中学到发展壮大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那些走在大街小巷里的“西式”男
女,那些将要成为明日中国主流的人们,难道就仅靠以张扬个性为荣的气质和对中国、对西方一知半解的常识要将中国的火车头驶向未来世界吗?
然而,整理传统文化并建立新文化的任务实在有其艰巨性,因为它牵扯着历史和现实多条神经。它不可能仅靠数条口号、数篇学术论文和数场国际会议就能得到解决,虽然这些努力不可缺少。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光荣而重大,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其力量终显得有限。具有巨大影响力量的不是别的,而是靠多方面协调而成的社会风尚,好比当初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其影响渗透到千家万户,其力量最终催枯拉朽,从而催生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自信心遭遇摧残的状况下渐渐失落,也必须在中国人正视自我、恢复自信的条件下复兴。中国人在此方面仍然任重道远,想当初,我们崇尚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后来猛攻外语,一致对“外(外贸)”;再后来是狂学经济,MBA泛滥成灾。现在呢?好象真正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了。我们做事太喜欢一窝风(Follow the Suit),仿佛打太级拳般飘忽不定,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巩固传统文化根基力量的时间已经太久!如果说这种非理性的社会行为是中国文化重生前的必经阶段,那么我只能衷心祝愿这个阶段不要太久。中国文化在今天全球化进程中的自主性,不是取决于别的,就是看我们能否扎扎实实吃透自身文化,然后有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从而在新时期建立起中国的新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是符合当今乃至今后中国发展之潮流的先进性文化。(完)
平安夜堵车算不算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过洋节、说洋文、一切哈韩,这不是好现象。昨日,教育部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在武昌开题,专家们会上热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12月26日《武汉晨报》)
专家就是专家,研究的理论也很神奇。譬如“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仿佛中国的小汽车都是一夜之间上路的,又或者上路的汽车都是去做弥撒、报佳音的,于是悲叹一声――传统文化完蛋了!当然,我觉得有了这个伟大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为北京等城市解决一下“堵城”的心病:你看,堵车就是因为洋节,那么,禁止过洋节,道路不就畅通起来了吗?
节日就是文化的表情。但怎么过节,意义还是不一样的。圣诞在中国,恐怕早就消弭了其宗教意义,剩
下的就是一场盛大PARTY,大家热闹热闹,借洋节赶集而已,商家多卖点货,市民趁机亲热一些,跟宏大的文化本身,似乎关联度不是很大。至于“过洋节、说洋文”等不是好现象――这话让人很有时空逆转的错觉。地球是平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能让中国西部小镇上的小摊贩“亏本甩卖”了,我们这些走在潮流前沿的专家学者,怎么就偏偏见不得洋节、看不惯洋文?总不能因为自己穿的马褂油迹斑斑,你就说穿西服是大逆不道的吧。
西风东渐,与东风西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也是很有市场的,外国人甚至也懂得贴窗花、挂灯笼,甚至还参与节日里的花车游行、舞狮子表演,也没见人家的专家学者脸色凝重地说:遭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受辱了!更离奇的是,有专家认为,“有些学校组织学生给长辈洗一次脚,是一种形式主义,弘扬传统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生活中”。又要弘扬传统孝道,又看不惯学生给长辈洗脚,解构起来一套一套,就是从不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思路。给长辈洗脚还不算“扎扎实实”的现实生活,难道要让孩子们给外星人洗脚才算?
提到传统文化,就让人头大。诵读经典不算,给长辈洗脚不算,过洋节又叫丢了传统,说洋文又令传统很神伤――那这个传说中的“传统文化”究竟是“神马”玩意?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到传统,我倒想起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一句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才是硬道理,除旧布新才有未来。好的东西不能丢,但我们也不能总是活在过去。再说了,传统文化要赢得更多的粉丝,你不能搞得像个怨妇似的自怨自艾,你得和洋文化勇敢PK,以实力证明自己受得起现代人的膜拜与臣服。
当然,研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不是没有必要。只是,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好忽悠的,千万别以为自己都拎不清的东西就能蒙得了聪明的下一代。类似“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缺失”的伟大成果,还是敝帚自珍的好,千万不要拿到孩子面前去显摆,不然,孩子们会以为传统文化就是玩脑筋急转弯的。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精华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国际都市。作为生活在这个大都市中的一员,每天都会在不经意间感受着首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交通事业
清晨,在上班的路上,交通事业的发展是我每天都会看在眼里的。从平坦宽敞的环城公路,到错落有致的立交桥;从日益蓬勃的铁路干线,到空中枢纽的国
内外民航。六环路的开通,四号线的运行,这点点滴滴地变化都在提醒着我们,北京正在向一个崭新的文明城市进发。新的道路带来新的希望,新的起点点亮 新的航程。城市在变化,文明在提升。公交车上的黄色座椅充满了老人慈祥的微笑;地铁站里到处可见工作人员在为乘客耐心解答;站台前,一列列的候车队伍秩序井然„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俨然成为北京文明的路标,带动着全国人民向着文明的方向迈进。
旅游业
旅游是我的兴趣爱好之一,从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到雍和宫、卧佛寺、潭柘寺等宗教寺院;从世界公园、中华民族园、北京游乐园等当代人文景观到十渡、百花山、灵山等郊野风光。旅游业的大跨步发展成为北京经济的另一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用赞叹的眼光欣赏着北京,身为祖国首都的一员,从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旅游业的蒸蒸日上代表着北京正大跨步的走在世界的前沿,也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推向世界。
文化事业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文化产业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前景。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茶余饭后选择走出家门,或去影院看看电影或去剧场听听京戏,甚至一些曾经被人们遗忘的歌剧、话剧等舞台剧表演也渐渐变得兴盛。社会的精神文明在进步,也为更多的普通人带来了高品质的艺术享受。
除了文化艺术的鼎盛发展,图书馆也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场所之一。分布在全市各地的二十余家公共图书馆使市民的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补给。无论是老、中、青哪一代人,都会在闲暇时来图书馆转一转,看一看。故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知识的扩充是提升城市文明的最有效途径。全民读书热潮的兴起,将为城市文明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民俗
除了发展创新,一些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俗也在朝着更新更远的目标发展。源于辽代的庙会是北京传统的风俗习惯。而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庙会也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元素,为百姓带来新春快乐的同时也为古都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东岳庙、莲花池的传统庙会,还是石景山游乐园、朝阳公园的洋庙会,甚至是具有现代风情的金源新燕莎室内庙会,尽管形式上各不相同,却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共同构建出北京春节多姿多彩的 新时代风俗画卷。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人们在对春节年味儿的细细品味中,既有对古老过去的不尽回忆,又有对幸福今天的深深沉浸,更有对和谐未来的无限憧憬。
放眼望去,从中关村到金
融界,从奥体中心到CBD。北京正在以高速迅猛的趋势不断发展。城市的进步带动着文明的提升,也让北京——这座举世瞩目的文明古都,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永恒。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建设着新时代的北京,让这座国际都市在世界的舞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彩,让我们一起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精华。(赵麟)
漫谈中国文化的传承
中国文化或称中国传统文化,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壮观。其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及 的,且长期居于世界文化之先头,只是近二百年来落后了。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就是要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这份宝贵的、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以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 义,发展和繁荣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什么是文化?“文”和“化”在汉语中是由两个词素组成的,最早“文”与“化”是不并用的,如《易经*贲卦*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到西汉时,才出现“文化”一词。如刘向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 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这里“文化”一词的含义是指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文治教化。我们现在用的“文化”一词,是在19世纪末由日文转译,由西方引进的,英国学者 泰勒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达成今日之大成境界,关键在于文化发展的历程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这才是深刻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规律及深远影响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中华文化之崇高境界。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她主要是根植在封建农业经济的土壤中,且长期 以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和宗法制度社会为依托。所以,她也具有很深的两重性。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经济处于支配地位,故其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
想揭示了人的精神与自然物质的统一性,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的统一性,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性。它充分肯定人的力量和价值,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又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是互相依赖的,人可以调节
自然、利用自然,却不可摒弃自然和破坏自然。天与人,自然与社会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从这一整体观念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把国家和家庭、个人与社会都看成一个整体。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国家的每一个百姓,都有维护国家、民族这个整体 利益的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体的价值要通过整体的价值才能体现。为整体,可以牺牲个体。所以中华民族特别具有整合力和凝聚力。现下那些整天挂着所谓民族劣根性不放,以贬低中华精神为乐的所谓“精英”们,都是些没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内涵的可怜虫而已。虽然中华曾无数次遭受外敌的入侵,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摧毁,悠悠数千年她一直屹立于 世界的东方。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中国文化认为社会人际关系也应该是相互融洽的、和平共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该是和谐、和睦和协调的。因此,中国文化主张“致中和”,充分肯定“人和”是一切事情能成功的根本。中国文化这一中和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老百姓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崇高品质。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团结、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穷兵黩武,具有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现在,世界已进入多级化时代,提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中和”精神必将有力地推动世界和平、进步、发展的伟大事业。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强调“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同时,古人却将天和人作简单的比附,以至流于“天人感应论”和宗教化,并孽生出“君权神授”,“皇权尊上”的观念,使中 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政体一直延绵了两千余年,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整体至上性,虽然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沉积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情操,但同时也带来了抹杀个人,忽视个人价值,安时处顺、奴性自卑的依附心理,严重地妨碍了个人奋斗和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阻碍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历史惰力。无论如何,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创造文明的史诗,是中华民族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创造出来的精神总体,是前人的智慧的伟大创造的结晶。其主流是积极的、优秀的,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对于中国文化的整理和研究,目前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应
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中国文化史 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全面提高当代青年的人文素质的创新精神,秉承先民包容宇宙,化成天下的天赋,继承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迎头赶上世界潮流,使我 们的国家永远站在世界最前列!(后附“砍柴工”回帖)中国
一、营造国学教育氛围, 繁荣校园物质文化
良好的校园环境, 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园基础建设过程中, 既要注重其使用功能, 又要强调其“国学教育”意识, 推陈出新, 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我校在校园内布置有国学内容的宣传画、标语、橱窗、板报等, 营造强烈的感染气氛, 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还开展了班级孔子文化的环境建设, 由学生自己选用孔子名言警句、主题板报进行布置, 这样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 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国学教育宣传, 规范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规校纪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学校应加强国学教育宣传, 结合新形势、新要求, 发掘传统文化中表现我们民族优秀品格和民族凝聚力的精华, 并以此作为校园制度建设的诠释。制订校规、班级公约时, 应依据班级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 参考《弟子规》、《三字经》有关内容, 制订出符合班级实际, 并有激励规范作用的班级公约。此外, 各部门明确在开展“国学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宣传。如:家长、学校、“青春风铃广播站”、《金岚》校刊等定期宣传“国学”, 弘扬民族文化, 树立典型。
三、利用国学教育资源, 丰富校园精神文化
作为深层面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我们应坚持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发展, 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立足于提高全体学生精神文化素质, 就一定能重现它的价值和活力, 以满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 开设国学校本课程
把国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 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 安排各自独特的国学课授课模式, 在各年级段形成独特的授课模式。如初一以故事带讲, 联系生活, 熟读成诵;初二、初三自读自悟, 悟中导读成诵;高中温故知新, 升华内涵。各年级组按照自己的教育模式授课, 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从点滴开始培养、训导, 要求学生尊亲敬长,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 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 进一步推进了课程改革, 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
(二) 国学教育渗透各个学科
将“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文化经典《论语》、《孟子》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扎染绽放于美术课堂, 五祖拳纳入体育课程, 南音旋律奏响音乐课堂等等。力求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 同校园文学活动相结合
学校牵头精心组织、周密策划, 开展了一系列与国学相关的教育活动, 将国学教育有机地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如举办“沐浴书香, 健康成长”读书月、国学讲座、经典诵读、演讲征文等活动, 在丰富的校园文学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传承经典, 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四) 国学教育与特色德育活动相结合
精心设计、周密策划具有特色的德育活动, 并将国学教育有机地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提高国学教育的实效性。最终, 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总之,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重要的职能之一, 因此, 传承国学经典, 繁荣校园文化, 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国学的感染、熏陶、浸润, 更好地发挥出国学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我们教学的奋斗目标。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思想情操、人文素养、价值评判、道德标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与关注。因此, 加强学生国学教育, 可以使学生在国学教育的氛围里耳濡目染, 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魅力, 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国学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志艳.开展经典诵读塑造美好心灵[J].黑河教育, 2009 (5) .
生肖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源远流长,距今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生肖也称为属相,或称为相属,简称属。按照汉字的解释,“生”指“出生”,“肖”义为相似、类似。据考证,生肖的最初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纪年的象形物。东汉《除余从考》一文中,史学家赵翼对生肖纪年学说进行了完整的解说。此前,战国时期的《太岁纪年法》中,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许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与之相配,为此便有了我国劳动人民借以生肖纪年的萌芽,继而有了生肖年的约定。由此可见,十二生肖纪年的出现使人类在年与年之间的区分上第一次有了形象化的界定,是对人类纪年法则的一个创新,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文明进步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生肖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自然也应当引起广大官兵的关注与了解。在军营传播生肖文化,可以说是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是加强和丰富节日传统教育内容、提高官兵民族光荣感和自豪感的需要。我想,一个不懂民族历史文化的军人,就难以迸发出为民族而英勇献身的崇高荣誉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的态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错综复杂,各种伪科学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在社会上形成了精神污染。军营也非世外桃源,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与交织中,经受着洗礼和考验。
倘若不能利用源远流长并极富民族特色的生肖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因子,给广大官兵精神世界中增添新的活力,给军营传统的节日教育中赋予民族特色品质,就容易使一些同志将生肖文化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分不清鲜花与毒草,进而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怀疑,缺乏必要的鉴别力。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对生肖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付诸于研究。
记得1996年春节前,窗外风雪交加,寒风习习。室内春意融融,一片寂静。我第一次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军人大会上就《鼠年说鼠》进行节日教育。从民间传说的老鼠排位在十二生肖中争得第一把交椅,到世界上1700多种老鼠形形色色的特征,从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到出自著名书画大师创作的有关老鼠妙趣横生的作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熏鼠火”、“送鼠节”等民俗活动,到鼠年对老鼠客观辩证的认识,以及对老鼠机灵本性的借鉴与思考,引导大家树立以勤补拙、以巧对拙的意识。许多官兵听了我的讲述后,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明白了,纷乱如麻的思绪理清了,兴奋地說,没想到生肖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老鼠的特点也能给我们一些正面的启迪和教育……悦色的笑容中,揣摸到了生肖文化在官兵头脑中的“真空地带”,感受到了官兵对生肖文化的渴望。由衷的欣慰和兴奋,愈加坚定了我研究探索生肖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此后,不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抓紧点滴业余时间,关注生肖文化的发展走向,并将生肖文化与时代精神、部队使命紧紧结合起来,相继在春节前进行了《牛年说牛》《虎年说虎》《兔年说兔》的专题辅导。当我调到第二炮兵某基地和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之后,又在官兵中进行了《龙年说龙》《蛇年说蛇》《马年说马》《羊年说羊》《猴年说猴》的文化交流。每次交流,我从官兵心理和生肖文化中得到刻骨铭心的收获和体会,也听到官兵们不同程度的积极反响。也有不少同志向我索要讲稿,或找上门与我商榷部队生肖文化教育的路子和模式,我无不为之感动。
【校园文化传承】推荐阅读: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09-18
古典文化的传承06-22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09-23
文化传承通讯稿10-06
企业文化之传承11-28
传承中华经典构建书香校园09-06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05-30
社团文化传承策划书10-23
传承传统文化申论11-13
传承中国武术传统文化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