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农问题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三农问题(推荐8篇)

当前三农问题 篇1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央更是明显加大了“三农”工作的力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实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三农”政策措施。例如: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农民直接受益451亿元;2005年中央对农民“两减三免”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2004年基础上又增加了251.4亿元。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下,最近两年,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进一步好转,突出反映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上。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2003年增加755亿斤,增产量为有史以来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314元,达到2936元,增长6.8%,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5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保持着继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粮食总产预计可达到9680亿斤,比2004年又增加291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达到3250元,又比2004年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左右。

尽管如此,我国的“三农”工作形势依然很严峻,将长期面临五个突出问题。

一、钱: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2004,在“两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的作用下,加上气候条件好和粮价回升,农民收入增幅达到了6.8%。但从2005年的情况看,有些增收因素就很难再继续发挥作用。总体上看,在正常年景下,农民能保持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5%就相当不错。但这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就会继续扩大。1978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两者之比为1:2.57;2004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936.4元,城镇居民为9421.6元两者之比扩大到1:3.21。最近这些年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从1998年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846.1元,年均增长4.3%;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4261.3元,年均增长8.6%。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是8年来最好的增加314.2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加了949.4元。可见,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途径。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整个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城乡居民这两大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是在扩大,这显然是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2.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明显滞后于农业在GDP中比重的下降。2004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5.2%,但从业人员占46.9%。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5%,按户籍计94254万人。这个大结构决定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必然低于城镇居民。

从农民自身的收入结构看,增收的困难在于种植业的收入难以提高。1997年,农民人均来自种植业的纯收入为97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6.7%。2004年,人均种植业的纯收入为1056元,7年间仅增加80元,但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降到了36%。显然,靠种地已经是越来越难以使农民增收了。这也是近些年出现如此规模的“民工潮”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确实在增长。199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1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4.6%;2004年,人均工资性收入99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4%。这当然是城镇化给农民带来的增收机会。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过去7年中,农民人均来自工资性收入,平均每年也只增加69元。

这就需要深入分析一下如何使农民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的问题。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约是1.2亿人,其中有部分举家外出,因此流动外出的农村人口估计在1.5亿左右。这部分人在按居住地统计的口径中被纳入了城镇居民的范围。因此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1995年统计的城镇化率是29%。2004年达到了41.8%。9年内提高了12.8个百分点。但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因为流动进城的农村人口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变成市民。如果按户籍的统计口径199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23.6%,2004年是27.5%,9年内提高3.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只提高0.43个百分点。可见,要使农民真正分享到城镇化的成果,不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需要深刻反思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方式。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化、城镇化是靠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来积累资金,而现在,则在很大程度上靠获取廉价的农村土地和农村劳动力。这样的体制不改革,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粮: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粮食安全的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平均每年的粮食产量是9950亿斤,但2000年至2004年的平均产量降到了9088亿斤,已经明显产不足需。而问题的严峻性其实还不在于年度间粮食产量的减少,关键在于耕地总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库存量等重要指

标都呈下滑的趋势。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当然可以考虑增加粮食的进口。但到底能进口多少,则需要作多方面的思量。一是目前全球一年的粮食交易量保持在2.2—2.3亿吨左右,这还不足我国粮食消费总需求的一半;而其中大米的年交易量只有2000多万吨,不足我国年消费量的20%。二是粮食国内供不应求,粮价必然大幅度上涨。这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都曾经发生过,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和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都会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三是大量进口粮食,农民的就业怎么办?可以考虑通过调整结构多生产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但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背景下,要大规模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也绝非易事。四是只要中国较多进口粮食,国际市场的粮价必然大幅度上涨,其引起的国际反应,将会大大超出单纯的粮食乃至经济的范畴。因此,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可能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而只能立足于促进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上。

三、地:农民基本权益和农业生产能力问题

1.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涉及到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涉及到按照宪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问题。土地在生产要素中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土地不能移动。但可以对土地增加投入、改善土地的生产条件。土地在合理利用的条件下,能够不断提高肥力、增加产出;但掠夺土地原有的肥力,却可以使良田变为荒漠。如果土地的经营期过短,农民就不愿意增加投入,甚至可能采取掠夺土壤肥力的经营方式。因此,只有使农业经营者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才能激励他不断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这是把土地保护好、使用好。使其持续利用的一个基本条件。促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从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率角度讲是完全必要的。但土地问题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计,决不能为了单纯追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率,就强迫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而合并土地的使用权。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不断发生过的土地兼并。只有通过使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使农村的劳动力和农村的人口逐步向二、三产业,向城镇转移。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才能够水到渠成地逐步集中起来,才不会引发因农民失去生计而爆发的社会冲突。因此,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条件的具备程度逐步转移农村人口,才能避免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因土地兼并而引发的可怕的流民现象。从我国的国情看,农村人口的转移无疑将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承包和使用农地,决定农地的使用权是否流转,这是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这个权利只有农民可以行使,其他人不能剥夺农民行使这一基本权利,这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2.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农田的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必不可免地会占用部分农地。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些地方乱占滥用农田的现象,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警惕的地步。从1997年到2004年的8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已经净减少了1.14亿亩。2003年,全国设立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达6015个。其中70%是违规擅自设立的。如此下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同时。在大量圈占农地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由于补偿标准过低、安置政策不落实,使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实际上也失去了生计。埋下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正是针对这样的情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这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的改革,难度极大。但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度再大,也必须推进这项改革。

四、人:提高农民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

衡量社会发展差距,不能只看收入和消费的水平,更要看人是否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角度看。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乡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一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2002年全社会教育的总投入为5480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用在农村的只有23%。财政预算内经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平均开支为:城市小学生每人95元,农村小学生每人28元,城市初中学生每人146元,农村初中学生每人45元。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二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问题在相当多的地方还非常突出。我国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每千人有病床367张,农村只有0.76张,城市是农村的483倍;城市每张病床平均拥有8.8万元的医疗设备,农村仅有1.1万元,城市是农村的8倍。看一看因病去世的农民有多少是在医院去世的。看一看农村妇女生孩子有多少是在医院里生产的,就可以大致了解农村医疗卫生的基本状况。

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的全面发展问题就解决不了。农民的文化科技和健康素质不能得到全面提高,10年、20年后的农村就还是难以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在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必须高度关注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在这些方面为农民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才能够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权:保障农民权利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几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们党对待农民问题的基本准则。那就是在经济上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必须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之所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在制定这些政策时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准则。但也要看到,一方面,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村民自治制度还不够完善,农民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还没能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明显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的问题相当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局面,导致农民负担沉重、干群矛盾激化。从这个角度看,要真正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政府权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首先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必须深入研究政权机关的层级划分和机构设置问题,合理划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降低基层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更有效地为农业和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当前三农问题 篇2

世行预测, 2010年,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 将从2008年的9.8%降到2010年的4.1%, 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净出口对GDP的拉动能否由负转正, 仍是重大考验。中国2010年GDP的增长重任自然将主要落在扩大内需上。

2008年, 全国国有企业 (还不含金融机构) 净资产高达17万亿元, 平均每个国民1.29万元, 且都是优质资产。从2007年起, 国家仅开始在央企实行较少比例的资本分红制度。应对地方国企、金融企业中的国有股份一视同仁, 制定相关制度, 实行资本分红;并修订有关规定, 动态调整分红比例。分红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各级预算, 专项补贴用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应对非上市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上级集团公司、已上市非增发部分的国有股份, 都按照国家战略, 除了需要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之外的股权, 实行有计划的减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164期日前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发表题为:“当前主要的结构问题及其调整”的主题演讲。他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已呈现复苏趋势, 结构调整的呼声日益升高。纵观相关领导和众多学者的观点与言论, 大家的观点和潜台词并不完全一样, 这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采取的调整重点和调整力度。而如果政策取向有相异, 其结果, 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肯定也会有迥然不同的影响。因此, 在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政策抉择之前, 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分析。

一、消费问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

夏斌说, 有的领导曾把中国当前的结构问题归纳为八个问题, 即: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三个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和外贸结构。从逻辑方法论上讲, 结构失衡往往是描述一个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不合理, 是总量、系统的特征反映。总量存在问题, 总是以某个层面的某种程度的结构失衡来表现。系统中诸多结构失衡中的某个结构失衡并不必然具有总量上的直接意义。一个系统内, 结构失衡往往是多层次的, 有时某个结构的失衡仅是总量、系统中另一结构失衡的表现、结果。也就是说, 总量存在问题, 总是与一定的结构特征相联系的, 仅从总量入手解决问题, 将不得不容忍甚至恶化原有的结构矛盾。调整失衡的结构, 有助于消除“短板效应”, 具有总量上的重要效果。当然, 前提又必须在诸多结构矛盾中真正抓住主要的结构矛盾。那么, 什么是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的结构问题?如何理解上述提到的很多结构矛盾呢?

影响一个经济体总量增长的基本变量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经济体总量持续增长的基本前提。而三个变量之间本身存在有机的辩证关系, 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投资、消费、净出口的相对合理的比例也不尽一样。

上述列举的诸多结构问题, 确实都是中国经济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是, 如果纯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归纳, 这些结构问题, 要么是投资本身比例问题和投资效率问题 (如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三个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结构等) , 要么涉及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关系问题, 但也许并不是根本性涉及或是直接了当涉及 (如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城乡结构问题) , 因为判断是否根本性的涉及, 仍需具体评估在谈收入分配或城乡结构问题时, 是在多大的政策力度和调整程度上分析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分配关系, 是否在经济总量中三个变量间有实质性的数量变化, 还是仅在一定消费总量和相对于外需减少而言, 仅是有限的增量下谈消费的分配和提高问题。若是后者, 则只能说仍是在讲一定消费总量下的内部分配问题。所以, 关键仍要看政策量化的取向和力度。

但是, 我们今天突出提出结构问题重要性的背景, 恰恰是在中国经济相对于2003年~2007年两位数繁荣增长后, 因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外需面临两位数的陡降, 中国经济还能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来讨论结构问题, 是讨论总量的继续增长问题。这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最主要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能否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速, 直接涉及就业和社会大局的稳定。美国金融危机后,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 这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些政策中, 我们既有大力刺激投资的政策, 也有刺激消费、改善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 同时还有尽可能保出口的刺激政策。但是, 实事求是地说, 其结果, 主要仍是靠投资刺激政策发挥了作用。因为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的7.7%中, 有7.3个百分点是投资拉动的。

进一步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酷现实是, 在2005年~2008年的四年中, 净出口对GDP两位数增长的拉动, 分别为2.5、2.2、2.3和0.8个百分点, 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7%, 出口拉动是-3.6个百分点。美国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国之一。在全球化中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 其消费曾占GDP的70%左右。危机后其家庭净资产已从63万亿美元跌到40多万亿美元, 跌去近三分之一, 财富效应使目前居民消费率呈下降状态, 进口需求缩减。美国减少进口的直接影响和通过世界贸易传递的间接影响, 对中国的总体影响不可低估。世行预测, 2010年,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 将从2008年的9.8%降到2010年的4.1%, 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净出口对GDP的拉动能否由负转正, 仍是重大考验。所以中国2010年GDP的增长重任自然将主要落在扩大内需上。

而在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靠投资增长支撑中国GDP增长7.7%的同时, 严重的问题也已开始暴露:一是重复建设。六大行业的产能过剩;二是为配合大规模投资。尽管在美国零利率、美元泛滥环境下, 国内货币政策仍不敢趋紧, 货币供应超多, 市场上已产生了对物价上升与资产价格泡沫的一片担忧;三是我们即使不去讨论在2009年财政赤字基础上今年还能有多大赤字的问题, 就是目前过高的投资率持续下去, 仍然使人担心。因为从中期看, 今后几年世界经济即使复苏, 能否再恢复到2003年~2007年的高增长?随之能否出现世界贸易的高增长?都要打个问号。那么, 我国连续几年积累的高投资后所需的最终需求——消费在哪里?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今后几年可能出现的投资效率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表示担心。

然而, 如果我们能在积极刺激投资的同时, 下更大的力量去刺激消费, 共同消化国内巨大的产能, 也许经济总量能在相抵出口减少的背景下, 以更快的消费增长率与较高的投资率之间的平衡, 来维持总体经济继续保持8%~9%的平稳增长。

简言之,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不是其他, 而是要尽快提高“消费”这块“短板”。保消费, 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至于多数的结构问题, 有的属于投资分配的问题, 有的属于改善投资效率的问题, 都不是总量意义上的主要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 属于改善消费结构和在一定意义上提高消费水平的问题, 而且从总量意义上讲, 收入分配问题本身也不直接构成总量中变量之间失衡的直接表现。收入分配失衡是形成高储蓄、低消费这一总量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者是因, 是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后者是果, 是总量结构问题的直接表现。就此意义上说, 如果说要抓结构调整, 何谓“突破口”?抑制产能过剩、抓节能减排、抓自主创新、抓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都非常重要, 但是远远不够。因为要真正克服经济回升中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问题, 除了抓投资分配和投资效率这一“投资”因素外, 必须抓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的问题。由此, 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费金融与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资本财产性收入、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等, 恰恰都是结构调整有效的“抓手”。特别是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是上述各项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结果, 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载体”。

二、需注意的三个认识误区

首先, 抓消费是否意味着不重视投资与出口?正面回答是:突出抓消费, 并不意味着不抓投资与出口。突出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 同样不排斥抓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外贸结构的调整。不管从各国的发展道路看, 还是从中国的实践和理论看, 都能求证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 仍需保持一定水平的高投资率和出口。因此, 如能刺激、维持一定增速的投资与出口, 仍应努力去争取。只是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以后几年内全球贸易规模相对缩减的情况下, 从中国投资与消费内在规律的制衡出发, 又鉴于眼前刺激经济政策重重投资而不是重消费的现状出发, 需要强调长期以来反复强调而迟迟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问题。

其次, 强调“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问题是否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口实”?夏斌说, G20匹兹堡峰会强调要治理全球经济失衡。世界舆论认为, 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 中国“高储蓄、低消费”, 因此要纠正此失衡, 中国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 此观点早在伯南克入主美联储之前的2005年就已经在散布。但必须指出, 这仅仅是美国金融危机中“局内人”的看法。夏斌指出, 这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是美国政府错误判断这轮经济全球化趋势、长期采取拼命扩张信用的错误的低利率政策, 并借助于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制度所导致的。美国决策失误和美元制度是这场危机的真正元凶。而美国“低储蓄、高消费”, 中国“高储蓄、低消费”仅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而已, 是上述错误政策制度运行的结果。现在, 中国主动扭转国内的结构矛盾, 并不意味着承认这场全球性危机的责任在中国。中国主动调整结构, 恰恰有助于纠正美国的错误政策。因此,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 不能怕被人抓住“口实”, 而恰恰耽误自己的发展大业。

再次, 中国居民消费是否增长得并不慢?还是中国“消费不足”被低估了?夏斌说, 针对“以消费为主导进行结构调整”的观点, 确实有人认为,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以内需为主, 近几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并不慢, 每年实际增幅平均提高1个~2个百分点, 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零售额增长达17%, 比GDP增幅7.7%高出9.3个百分点。这些确是事实, 中国2009年消费与2008年比, 与历年相比, 确实正出现逐步提高的态势。

但是, 现在大家讨论的问题是, 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 在外需减少或几乎丧失、过度投资弊端种种, 难以持续的背景下, 经济仍要保持一定的高增长, 怎么办?必须靠扩大消费。而正在逐步提高的消费速度又并不能满足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平衡需要。形象地说, 中国居民新增很快的“一块消费” (也可包括政府消费) 和美国危机后缩减的“一大块消费” (即相应缩减中国的“一大块出口”) 不是等量的, 而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档次上。

也有人认为, 中国“消费不足”被低估了, 中国消费对全球可贸易商品的新增贡献已超过美国消费者的新增贡献。不要太看重消费。我认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 如果明年外需仍提高不了多少, 投资高增长又难以长时期维持, 总量增长怎么办?这是问题讨论的实质。

夏斌,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当前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3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含义需要进一步明确

问题解决教学包括两个重要过程:一是分析问题、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和修正假说的过程,即解决问题;二是学习要点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查询与探索活动,这是围绕问题解决活动而进行的更丰富的求知活动。前者是问题解决活动的中心线索,通过问题解决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后者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中,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的思想和协同合作的精神。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问题解决教学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目标只是为了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以实现某种知识的应用或者获得某种新的知识,指向的是教学的物质性目标。而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激发学生思维,改善其认知结构,提高其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体会等功能性目标却被忽视了。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需要不断丰富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一方面应该反映解决问题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对教学有较强指导作用,真正做到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但是,目前我国的问题解决教学理论不系统,缺乏全方位视角,多从教学经验中总结提升,无法正确指导问题的解决教学。尤其是问题解决教学因缺少各学科特有的问题解决理论的支撑,因而成为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理论的附庸或者形式上的简单“移植”。实际上,问题解决教学应该找准一个理论的生长点,并吸收各种相关理论,以此得到丰富和衍生。

三、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证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相关研究未能整合。来自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往往与教学实践相脱节;来自教学实践的研究大部分尚停留在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心理学的支持;微观层次的阶梯技巧和方法研究泛滥,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分析,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养。其二,研究面亟待扩大。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教学,对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教学,以及复杂问题解决教学研究不足;研究任务单一化,都是在个别任务的解决中来得出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规律。其三,研究不平衡。对学生研究得多,对教师研究得少;对在教室情境中以班级形式进行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较多,对在社会化情境中以小组形式进行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较少。

四、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应突出有效性

由于对问题解决的片面理解,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思想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表现还很突出,因而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在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比较重视各种具体的解法技巧,过多寻求同一问题的巧法妙解,忽略了对问题解决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把问题解决教学异化为“题海战术”,采取题型归类的教学法,要求学生按照例题的解法去大量做题,形成“套解法模式”的所谓问题解决教学;三是教学模式单一,重在掌握知识,缺乏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融合,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反观美国目前的问题解决研究,已由过去的启发法向数学思维转变,更要注意处理好问题解决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注重让学生注意结构,寻求联系,捕捉符号模式,提出猜想和证明、抽象和概括,进行交流、批评、反思等各种学习活动。

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 篇4

课程论文

当代中国的经济问题

系别: 物流与信息管理系 专业: 物流管理

姓名: 董行

学号: 13100409

成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但是,当我们回过头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而政府主导的投资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从1978年到1994年可以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从“短缺式”计划经济向“产品丰富”的市场经济报复式增长,而在1994年后的经济增长则是主要是在“分税制”实施后地方推动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经济增长模式都可以归为转型式增长的范畴,转型式增长是待发展国家所采取的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的通称。由于中国是一个转型大国,目前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仍没有完成,可以预计,中国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处在这种转型式增长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和投资率,但从目前来看,随着以后世界产品市场份额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原材料、能源的瓶颈和环境的压力都使得在该模式下维系高增长越来越困难。就目前来看,这种转型式增长是否能持续是有疑问的。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作为一名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把头脑冷静下来,结合现阶段的国情,好好地认真思考、分析分析、反思反思,千万不要指望用国外的教条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每个国家每个发展阶段的国情都不同,那些洋理论在国外虽然表现得非常好,但很多都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不少的洋理论到了我国之后大都会“水土不服”、和“环境气候”不适应,但是,作为参考借鉴是非常重要和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死搬硬套、和拷贝照抄的话,危害只会远远大于受益也!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了30年之后,今天竟然没有消费力,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老百姓有太多的钱而不肯拿出来消费吗?还是因为老百姓普遍贫穷而无钱消费呢?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人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吗?

如果人们用顺藤摸瓜的思维方法去找原因,就不难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最大困难,是因为严重缺乏消费和出口严重受阻;而严重缺乏消费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太过于贫穷,而不是有太多的钱存在银行不肯拿出来消费,当然,富人的钱用在消费方面的比例自然是很小的,多余的钱在没有什么好项目可投资的情况之下、很可能是存在银行里面的,就算有关部门费尽心机去鼓励消费,但是,穷人的比例太多而且又太穷,并且富人的数量毕竟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小了、而且他们用在基本消费方面的支出比例也非常小,因此无论如何,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的消费是上不去的;而广大人民贫穷的原因是因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严重失去平衡,从而造成广大农民的贫穷落后,而广大农民的贫穷落后,必然会不断地拉低各行各业人民的收入水平,从而造成广大人民的贫穷;而我国要过于依赖出口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过于依赖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最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人民普遍太贫穷,在没有消费力的情况之下,也不好好地查找问题的根源,就一味依赖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过于依赖出口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不好好地考虑这些方法到底能不能行得通、能不能长远持续,直到今天出了严重的问题,却还是依旧蒙在鼓里面,总是不去找问题的真正根源在哪里,这是祖国人民的悲哀也!而且,在中国自身问题凸显的同时,世界的经济形势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加速,致使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中国,成了美元资金的避风港,他们把钱放在中国,即使什么也不做,只是放在中国,利息加贬值减少的损失,相比在美国一年就会有近10%的利润!

然而,一个人口超级大国,要过于依赖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是根本不可能持续的、是完全靠不住的!我国的市场可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啊!为什么不好好依靠自己掌控之中的巨大市场来发展经济呢?身边有最好的佛都不求,竟然要飘洋过海去苦苦求佛,真是无法理解呀!中国人民自己的命运为何不自己掌握呢?赶快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吧,依靠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来发展经济,才是高明之策也!现在进行亡羊补牢仍未晚也,那些杀鸡取蛋和拔苗助长的方法是不可能行得通的,关键要想办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才能标本兼治。

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早已严重失去平衡,这无疑是我国所有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了飞速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却是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或是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前者是飞速发展,后者则是原地踏步,不进则退也。农业的发展的停滞不前,早已经严重地造成了广大农民的贫穷落后,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如此持久低下的情况之下,必然会不断地地逼使大量的农民弃从工,分分外出务工或创业;物以稀为贵也,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必然会使劳动力不值钱,所以,外出打工的人们如此不断增多的情况之下,工人的工资待遇是很难提高的;有不少比例的人们认识到,种地和打工都难以赚钱致富,所以,必然逼使更多的农民和工人自己创业,人们一旦发现某某行业比较好赚钱,就一窝蜂拥上,从而造成各行各业都过于多人经营,从而造成各行各业的竞争都过于剧烈,从而造成各行各业的人民一样赚不到钱而贫穷。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便成为:农民的贫穷,工人的贫穷,各行各业人民的贫穷,就必然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贫穷,从而造成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地缺乏内需和消费,从而造成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不断恶化,从而造成我国的经济发展要过于依赖出口,从而造成地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如此之大等等。

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是一栋高楼大厦的话,那么高楼大厦的基础就相当于是我国的农业,高楼大厦的主体建筑就相当于是我国的工业,高楼大厦里面的所有设备、设施和一切就相当于是我国的服务业。人们都明白:只有高楼大厦的基础和主楼建筑都非常坚实牢固,才可以保证大楼和里面各种设备的安全,如果基础和主楼有其中一样不牢固,大楼就会非常危险、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会倒下。高楼大厦的主体建筑和大厦里面的所有设备都由基础承载着,如果基础不牢固的话,只能盖矮楼,楼盖得越高就越危险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看见了高楼大厦表面,和室内的豪华装饰、豪华设施等等,却忽视了地基的重要性,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工业和服务业都由农业承载着,如果农业不能向前发展的话,工业和服务业就很难向前发展,即使能向前发展也只能是非常艰难困苦、和不可能持久、或者是非常危险的。同样地有些人只看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却忽视了农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工业和服务业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却忽视了只有农业的飞速发展才会有工业和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等等,这是非常错误的。因此,只有让农业和工业基本保持同步地快速发展,才能大大地推动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才能大力推动所有的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才能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才能促进国家早日繁荣富强等等。

我国好像是在大海里面飞速航行的巨轮,农业就相当于是海水里面(甲板下面船身的部分)的船身的部分,工业就相当于是海水上面船身的主体部分,服务业就相当于是船里面的所有设施设备。如果这艘巨轮的船身很脆弱的话,那么船上的一切都会很危险,可能这艘巨轮很快就会沉没。同样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也和船上的三者的关系一样,祖国人民可千万不能忽视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和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我们可是坐在同一艘巨轮上面的炎黄子孙!

我们假如把农业比作是母亲的话,那么工业就是父亲,其它的一切行业都是农业和工业的儿女或儿孙。如果没有农业的话,那么其它的一切行业都不可能生存在天地间。同样地,假如没有农夫的话,又有谁能够生存在天地间呢?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比食物更加重要呢?奔驰宝马能比食物更加重要吗?如果人们因为缺少食物而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一定会明智地在奔驰宝马和食物之间做出最正确选择。现在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也早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不少行业早就出现了过剩,若要使工业、服务业和其它的一切行业,进一步飞速发展和做大做强的话,就一定要早日起动落后的产业的发展。只有让三个产业全面地、均衡协调地、科学合理地、基本同步地建设和发展,这样,才不会出现由于农业的落后而造成严重的瓶颈问题,才不会造成一脚长一脚短的严重的不科学合理现象,才不会让三个产业形成互相制约,才能使三个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和互相促进。然而,我国一共才13亿人民,却有8,9亿人民是农民,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早已严重失去平衡。农业人口的比例这么大,这样,不但对广大农民和农村的发展不公平合理,而且对全体人民和城镇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公平合理、和不负责任的,毕竟农业的严重落后、和广大农民的持续贫穷是必定会拖累一切的。

我们如果把国民经济比作是一棵大树,那么农业就是大树的根系,工业就是大树的树干,服务业就是大树的枝叶。我们都知道:只有树根越发达和树干越高大,枝叶才会越繁茂;如果树的根系不好或不发达,那么树干也就难以长得高大,枝叶也就难以繁茂。同样地,如果农业不能向前发展和农民的贫穷落后,那么,必然会严重影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必然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繁荣稳定,必然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程,必然会严重地影响我国早日和平地崛起等等。

知道了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问题的根源之后,要想早日扭转我国的经济形势并不难,要想早日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并不难,关键是要针对问题来对症下药,千万别把药给下错了,如果下错药的话,只会让我国的经济问题雪上加霜,只会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严重地缺乏消费!因此,在出台救市计划时,一定要从根源下手,把资金大量地投入最最须要资金的地方——农业,这样,各行各业的发展才会有出路、我国的经济发展才会有出路。当然,农业的发展光靠政府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政府能够引导得当的话,那么,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就完全可以起到杠杆的作用,完全可以引导工业反哺农业,让大量的实力雄厚的企业来参与农业的发展,从而让资金、技术、人才通过企业来大量地顺利进入农业,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的农业飞速健康地发展,从而让广大农民早日实现发财致富,从而大力推动各行各业的飞速健康地发展,从而让各行各业的广大人民早日实现发财致富,从而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内需和消费,从而让我国的经济发展真正实现良性循环。

当前三农问题 篇5

七、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发展本村的公益事业,起着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和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1、教育广大农村村民认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选举有一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村务问题,能够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村民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

2、防止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发生。防止当地社会邪恶势力的骨干成员通过不正当手段当选村民委员会干部。

3、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指导村民委员会做好工作。

4、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要加强指导、支持和帮助。

5、地方人民政府应定期对村委会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高村委会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办事能力。

6、地方

民政府主管领导应认真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村委会日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依法罢免村委会干部应予支持。

7、建立健全村委会工作监督机制,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防止村委会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八、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1、采用灵活多样的筹资模式,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

2、改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直接饮用井水、河水或湖水的状况,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积极推进水处理厂建设,逐步使广大农民能饮用到自来水,从而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

3、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没有下水道设施,污水直接排放,厕所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希望能够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尽早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4、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小城镇和农村冬季普遍采用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分散供暖方式,即浪费了能源,又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政府应考虑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冬季集中供暖模式,实属利国利民之举。

总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政府对“三农”

当前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 篇6

21世纪,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农村问题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逐年增长,但1997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1997年至2003年的7年中,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695.5元,增长速度没有一年超过5%,年均增幅不到4%,2001年甚至只有2.1%。农民增收缓慢,主要表现在粮食主产区,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不仅影响种粮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惩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2、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及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负担问题仍十分严重。

3、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农业稳步发展,农村治安形势总体平稳,这是主流,但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化,有的导致群体性械斗和上访,有的激化为严重治安犯罪案件;二是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在一些农村乡镇有重新抬头之势;三是农村金融和市场管理秩序混乱,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四是农民间因生产生活,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内部矛盾激化为刑事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五是一些地方出现的“村霸”、“乡霸”等恶势力及封建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成为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一大祸端。

二、农村热点问题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二元结构是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资金积累及其他资源,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自身的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城乡市场分割,严重影响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工业化在农村的推进。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发展明显失衡,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发育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城市,造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配置的巨大障碍。第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差距在社会发展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就全国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就农村看,社会发展又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

2、行政权力的作用形式不规范。主要表现为:(1)农村财税体制不规范,现行农村财税体制对增加农民负担有鼓励作用;(2)国家的有关政策不够合理,没有充分注意研究和乡村、农业和非农业省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别;(3)法制不够健全,执法不力;(4)基层行政机关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过度干预;(5)县乡机构臃肿,人员膨胀,该设的机构没有设起来,该撤的机构撤不下去,人浮于事。

3、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表现在: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田面积大,经济作物面积小。结果是粮食产量上去了,市场价格却下来了,加上国家为减轻财政负担一再调低保护价和订购价,农民种粮收入出现负增长。此外,其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也处于失衡状态,价格全线下滑,基本上都降到了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二是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林牧渔业比例小。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大,第三产业比例小。传统的农业家庭生产方式生产成本较大,造成农业经营收入增长持续下降。

4、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我国2000年乡村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94%,其中小学以下人口比重占61%。2001年我国农业科技人员271.7万人,农村农民专业人员241万人,平均每个村委会只有3.2人。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懂得使用先进农业机械,不知道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知之。全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除部分老弱病残幼群体,还有近1亿人有能力却没有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

1、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发展为“五个统筹”。要求我们必须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特别是在制定国民经济政策的时候,牢固树立“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应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通过优势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二是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重点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短缺和精深加工水平低的问题;三是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草原建设和生态保护;四是先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

3、抓好农村财政体制改革和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要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入手,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国家应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费用,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教育的权利,减轻农民和乡镇财政的教育负担;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减免农业税的各项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的监管,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纪违法案件;加快农村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建立农村权利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农民权益缺位问题。

4、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四项重点工作,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空间。

当前房价房租问题分析 篇7

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早在2008年, 中央政府就已经意识到房价过高、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意图遏制这种现象, 但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为了避免经济发展停滞, 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 试图调控房价的努力就此中断, 房价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直至今年3月份, 国务院出台了旨在调控房地产的“新国十条”,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打击下, 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量直线下跌, 房地产市场不复昔日的火爆, 更有不少人士预测, 房价就此进入下行通道。“新国十条”实施已近半年, 其实际效果似乎并不如先前某些人士预测的那样, 目前虽然房屋交易量依旧持续走低, 但房价下降并不明显, 除了京沪穗等一线城市的房价略有下跌, 其他城市的房价依然维持在高位, 甚至有些城市的房价还出现了上涨, 由此看来, 中央政府做出的努力, 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对如此情况, 笔者尝试做出一些自己的分析。

首先, 众所周知, 我国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中, 当地GD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唯GDP论的极端情况, 地方官员自然提高本地GDP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而房地产业的产值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 房价上涨对GDP数据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其次,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土地出让金收入日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 房价上涨, 土地出让金收入自然水涨船高。由以上两点, 我们可以推断出, 地方官员并没有动力去抑制房价, 甚至有些地方官员是希望房价继续走高的。“新国十条”中提到, 地方政府需要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对于这一点, 除了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 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由于历史原因, 在基础建设上的欠账较多, 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大多投入城市基础建设中, 地方财政很难有余力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 “新国十条”中促进较低价格的房屋供给的举措难以实现。虽然“新国十条”中针对住房贷款的政策效果明显, 使得购房者数量下降, 但目前开发商手中并不缺乏资金 (可通过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报告得知) , 即便潜在购房者持币观望, 开发商也不急于降价售房;二手房交易的情况与之类似。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这种商品房及二手房交易量持续走低, 而房价依旧高企的现象。如果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模式和地方财政收入形式依旧没有改变, “新国十条”这样旨在治标的政策是难以实现房价下降的目的的。

将此次房租价格上涨归咎于房地产中介的炒作, 实在有失偏颇。目前我国的租房市场上, 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垄断市场的中介商, 操纵市场价格也无从谈起。第一, 前些年我国一直存在着租售比过低的情况, 有些城市的租售比甚至达到1:600, 房价已等于600个月的房租, 远低于1:300的国际基准线,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我国房地产存在泡沫的重要依据, 其实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 东亚地区居民对房产的需求要高于西方国家。通过观察日韩房地产业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所以租售比1:300的国际基准线未必适用于我国。但不得不承认, 前些年我国的租售比的确偏低 (明显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 , 这次房租价格的上涨, 部分可视为房租价格的调整。第二, 我国的经济政策首要任务是保证就业, 这种政策选择导致我国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通胀压力, 加之4万亿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 货币发行量增长较快, 09年货币投放同比增加超过了20%, 通胀压力进一步显现, 我们也可以从粮食、副食和日常用品的价格上涨中体会到这点。这样大背景下的房租价格上涨, 其实是有其相对合理性的。第三, “新国十条”政策的出台, 抑制了一部分居民的购房需求, 他们有着实际的住房需求, 因此不得不转向租房市场, 从而推动的租房需求的增加, 进一步抬高了房租价格。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目前我国所存在的房价、房租价格过高的局面是历年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累形成的,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 中央政府需从地方官员考核制度、地方财政收入制度等诸多方面入手, 施以综合性政策, 可谓任重道远。

摘要:针对“新国十条”政策出台后, 房价并未实质下跌, 房租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从GDP和土地出让金着手, 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地方官员考核模式和地方财政收入模式是房价房租走势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房价,房租,上涨,GDP,地出让金,地方官员考核模式,地方财政收入模式

参考文献

[1]调查:你对未来房价走势怎么看-[EB/OL].新浪调查, 2009-5-1.

[2]房租, 又一个“绿豆”-[EB/OL].央视新闻1+1, 2010-7-2.

当前法医临床鉴定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法医;临床鉴定;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當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能够更加夯实有效的进行诉讼活动,对完善司法鉴定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近些年来各地司法鉴定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司法鉴定工作的快速创新发展,但同时,结合笔者基层司法鉴定工作来看,在法医临床鉴定中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进分析阐述,能够为今后基层司法工作有所裨益,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提升司法公正。

二、什么是法医临床鉴定

在对问题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关于法医临床鉴定的两个基本概念:法医和临床鉴定分别为什么。

“仵作”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出现,而“仵作”则为当时的法医。现代法医指的是:国家指定的有关司法机关中的某些具有专业法医学素养人才运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对与案情有关的人或物进行鉴定,并且做出鉴定报告送达至各个有关机关。在当今国内的司法鉴定机构中,鉴定人员进行鉴定工作的前提是要与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一般以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专职人员形式存在,另一种则为专业医师或高校教授在社会鉴定机构中担任职务的鉴定人员。

临床鉴定是指:法医已专业知识为基础,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对当事人的伤残程度、疾病的情况、各种事故造成的伤害以及各种工伤进行鉴定。于此同时,临床鉴定也可以对当事人的精神状况、心理疾病、以及相关证物、毒物等进行鉴定。权威的临床鉴定作为一种有效的参考条件,对公安和司法机关的案件办理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当前法医临床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基层法医缺乏法医学思维

法医临床学涉及医学的生理、病理、遗传、神经等方面,是解决与法律息息相关的人体伤残或其他生理病理等问题的一门学科,覆盖面较广且不确定因素较高,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在基层司法鉴定机构中,部分法医工作者对社会想象的了解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加上当前信息化程度的加深,部分基层法医工作思路明显滞后,加上临床是在经验的缺失,鉴定结论发生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去年发生的一起案件,某男子参与聚众斗殴,导致别人受伤,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便自行用钝器把自己的头部打伤并请求法医鉴定其伤情,法医在未了解其伤情原因的情况下对其伤情进行了相关描述,但当公安机关在询问该男子时,该男子情绪紧张,无法描述自己受伤经过,直到真相大白。从此案件可以看出,随着医疗纠纷案件的增长,不法分子开始趁机尝试骗取赔偿,法医在从事临床鉴定工作时,如果缺乏相应的医学思维,不了解社会学等知识问题,就容易导致鉴定结论出现错误。

2.鉴定伤残标准不统一,曲解、误解现象存在

导致鉴定结论存在偏差的另一个主义因素是在鉴定标准中部分条例具有不确定性。如现行的伤残鉴定标准主管机关在标准制定上存在不同,导致同样伤情按不同标准作出鉴定的伤残等级有偏差,直接影响了赔偿数额。对工伤造成的伤残评定适用2006年国家发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伤残,其评定标准按照2002年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对之外的部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缺乏明确统一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同时,部分法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不能足够准确地理解鉴定标准的内容及法律规定,甚至出现误用鉴定标准的现象。

3.鉴定材料收集不充分

鉴定材料的收集是司法鉴定的基础工作,鉴定材料是否收集完整直接决定了鉴定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如有的住院病历、手术等记录不齐全,有的案件对鉴定结论起关键作用的住院病历及手术记录都缺失,把医院出具的出院记录作为定案依据;影像资料不齐全,有的案件当事人仅提供X线报告单,没有其他任何病历资料,鉴定人也未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复查;部分案件在鉴定时并未收集医院的用药明细,没有在鉴定书中表达医院用药的情况,即认可医院用药合理,这些类现象在基层法医鉴定中时有发生。

4.鉴定时机把握不准确

此类问题在基层法医临床鉴定中也比较常见,鉴定过程中常出现提前造成鉴定结果偏严重,或者延后造成鉴定结果较轻的情况出现,在基层法医临床鉴定时,由于缺少对伤情的缜密分析,未能把握好鉴定的最佳良机,从而造成了对伤情和后果都未能给予准确评定。

5.鉴定报告书写不规范、不全面

法医学对鉴定文书及文书内容都有严格的协作标准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方便鉴定结论的写作,但是在基层法医临床操作中往往因案件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如部分基层法医工作者对“伤情摘要和病史摘要”、“活体检验和法医学检验”区分不清,在鉴定文书书写时产生内容和格式的错误。同时有的鉴定文书过于简单,基本上医院诊断损伤就认定为何种损伤,同时也不对活体检查中出现的部分如关节功能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与本次外伤有无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认定。

6.过渡依赖临床资料,鉴定技术不足

在基层法医的临床鉴定中,存在着对临床专家过渡信赖和依赖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的科学性。部分基层法医工作者缺乏临床的实践经验,照搬结论不敢质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基层法医对权威专家结论过渡迷信,而直接使用专家的结论往往与实际现状反映的情况是有误差的,对于专家的推断性的意见,特别是主观意见,基层法医是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来使用鉴定结论,这样才能确保实施情况与权威经验相结合,从而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四、解决办法

在基层法医临床鉴定中,管理不完善和鉴定质量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了确保鉴定结论的合理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基层法医临床鉴定质量:

(1)在鉴定中实行法医鉴定公开制度,在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公开的同时确保鉴定结论的公开,使当事人对整个鉴定经过能够详细的进行了解;维护当时人的合法权利,公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要完善鉴定投诉机制,如投诉电话的公开制度等。

(2)建立完善基层法医鉴定质量评价制度。为提升对基层法医鉴定质量的管理,加强基层法医临床鉴定评价制度势在必行,对于公安机关鉴定机构,上级机构要对下级机构的法医每年进行一次评价,对于不达到要求的法醫要采取一定惩罚措施,对于社会鉴定机构,司法部门要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评价,对达不到要求的机构要根据程度对其进行警告或撤销其鉴定资质。

(3)要建立鉴定事故追责制度。当前的基层法医鉴定工作中仍无法避免法医对当事人的鉴定过程中,由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鉴定程序、鉴定操作规范要求等,导致鉴定结果出现重大错误或鉴定事实遗漏,造成侦查工作、办案工作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建立鉴定事故追责制度,是对法医鉴定工作的进一步约束,能够确保法医更加注重鉴定工作的准确性。

(4)为确保证据来源的合法性,不接受当事人委托办案单位向法医鉴定机构出具《鉴定委托书》,只有经过办案单位委托鉴定的伤情鉴定书才能当作证据使用,要严格遵守受理时要有合法额委托主体制度。

(5)要把法医的教育培训作为重点,全面提升鉴定人员素质。要定期组织基层法医进行技能交流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要举办各种疑难复杂案情交流会,促进基层间的法医交流,同时加强与高校间的交流,按期组织基层法医赴高校进行培训,个基层单位要成立鉴定委员会,把经验丰富的专家、青年骨干进行整个,负责对疑难杂案进行鉴定,促进青年骨干法医经验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安达.法医临床鉴定细节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4(6).

[2]刘长远.法医临床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29-330.

[3]杨杰,瞿世强.关于法医临床鉴定中问题初探.中国卫生产业.2011(26).

[4]姜月华,陈川.当前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法制与社会.2011(26).

[5]戴大志.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2).

[6]李长青.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

会论文集.2009.

作者简介:

上一篇: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年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