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 理论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传入和在中国的传播途径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现代的西方体育文化,它是在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传入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两个途径:①教会组织;②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现代西式学堂)。中国开展体育活动最好、最早的大学是圣约翰大学。
二、早期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1904年中国的报刊曾报道过第三届奥运会消息。
1906年中国的一家杂志介绍了奥林匹克历史。
1908年伦敦奥运会后,天津一家报纸再次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还提出要争取这一盛会在中国举行。天津体育界人士用幻灯展示了伦敦奥运会的盛况,著名教育家中国奥委会第一任主席张伯苓先生提出:“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
国能在奥运会上夺得一块金牌?什么时候中国能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到2008年,张伯苓先生的梦想才得以全部实现,所以说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在“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和“争取早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口号的鼓舞下,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
1913年开始举办的远东运动会(最初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先驱,中国是发起者之一。在远东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了良好的体育道德。
1922年,我国的王正延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1931年,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由此开始。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仅由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前往观礼。而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为了骗取世界各国的承认,竟然电告国际奥委会:拟派刘长春、于希渭作为“满州国”选手参加奥运会。举国一片哗然,刘长春也予以拒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党政府决定,刘长春、于希渭作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沈嗣良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刘长春执旗前导,沈嗣良、宋君复以及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等6人组成了中国代表团。于希渭因日方阻挠破坏,未能成行。刘长春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但他以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
会的选手而留名于中国奥运会史。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11人的武术表演队和34人组成的体育考察团。其中篮球比赛胜过法国队,撑竿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中国武术队的多次表演轰动了欧洲。
1945年二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份准备在战胜国开奥运会,作为战胜国的一员,中国确定参加1948年奥运会。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我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在当地华侨总会的帮助下,解决了路费,运动员才得以返回祖国。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重拾尊严,重获尊重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正式接受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但是将五星红旗升起在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就是新中国的骄傲。
1954年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50届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以23票赞成21票反对通过决议,接受中国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但是,与此同时,以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美国人布伦戴奇为首的少数人的操纵之下,却又将台湾所谓的“中华奥委会”继续保留在国际奥委会承认的成员名单上,继续
搞“两个中国”。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在以后的20余年里,中国都无法参加许多国际体育比赛。为了打破这层坚冰,中国团结第三世界的体育力量,开始了漫长的破冰之路。第一个突破是在1962年夏天。印度尼西亚举办第四届亚运会,拒绝了台湾以中华奥委会的名义参加。为此,一些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取消了印度尼西亚的会员资格,禁止其参加奥运会。面对这样的现实,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提议,举办新兴力量运动(GANEFO)。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2年9月在雅加达举行,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48个国家和地区的240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中国派出了一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体育代表团参加比赛。在本次运动会上,创造了几项世界纪录。之后,在1966年11月,首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举行,此外,中国也承办了几个单项的新兴力量运动会。第二个突破口是被广为流传“乒乓外交”。由于文革,中国没有参加第29届和第3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在亚洲乒乓球联合会的位置被台湾占有。1972年在中国、日本和朝鲜乒乓球协会的支持下,一个名叫“亚洲乒乓球联盟”的机构成立,在其中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合法的席位。这是在“两个中国”的斗争中,中国赢得的又一大胜利。乒乓球和体育为中美最后建交拉开了序幕,也为中国最后成功重返奥运会大家庭打下了基础。
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关于解决中国合法席位的建议。这一建议得
到了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在内的大多数人的赞同。同年11月,国际奥委会以通讯表决方式让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投票,结果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10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做出的有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这一著名的名古屋决议指出:中国奥委会在参加奥运会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歌,同时允许台湾作为我国的一个地方性组织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占有席位,以“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出现。中国的一国两制最初是在奥运会上实现的,也称“奥运模式”。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这项体坛盛事。开赛第一天,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勇夺得冠军,从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而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中国女选手杨扬又为中国队实现了在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由445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300名,他们参加除曲棍球、马术两个项目以外的21个大项的比赛。此外,由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指定的30名中国代表担任了裁判、技术代表等职务。中国台北由140人组成的代表团也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其中运动员90名,参加12个项目的比赛和3个项目的表演赛。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不仅远远落后于苏、德、美等体育大国,甚至不及同处亚洲的韩国。在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遭遇寒流,引发了国人的思考。
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在此次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共获得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3人2次创2项平1项世界纪录,7人9次创7项奥运会纪录。在参加第25届奥运会170个体育代表团中,中国列第4位,这是中国体育从未有过的辉煌,这次全面历史性的超越,将载入中华体育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国队的崛起也体现了中国竞技体育走向辉煌。
四、举办奥运会,走向更高的舞台
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22:10,北京获得第29届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一、古代佛经翻译时期
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我国佛经翻译的确切起始时间到目前尚无定论,有确凿史料可考者,当自东汉安世高始。彼时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有两股,一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二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这其中最早发表带有译论性质言论之人,当属支谦。支谦在《法句经序》一文中评价竺将炎的翻译时说道:“……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这几句话很清楚地反映出支谦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是倾向于“文 ”派的。他认为佛教经典若要顺利推广 ,译文须极力适应汉人的口味。因而他的翻译多被后世评价为“颇从文丽”(支敏度)以致“理滞于文”(僧肇《维摩诘经序》)。同是在《法句经序》一文中,同译的维祗难与座中众人持不同观点,皆以为“……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并引老子所言“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及孔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作证,以表达佛经翻译“实宜径达”的直译观。由此,这篇《法句经序》成为后世公认的最早的“直译”理论。而以维祗难为代表的众人则成为“质”派的代表, 因而这篇序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关于翻译标准问题的“文质之争”。
前秦道安也是“质”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来阐述佛经翻译的困难重重。所谓的五失本 指的是佛经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的面目。由此看出, 道安是偏“质”的直译派代表。姚秦时期的天竺僧人鸠摩罗什也是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大家。罗什的佛经翻译并不拘泥于 严格的形式,常对原文进行删减,并加以变通,因而罗什在翻译标准上可谓是倾向于意译的。罗什留下的译论文字极少,但有一段比喻却是极妙的, 他在讲印度文章改为汉语后失去美感时,比作嚼饭与人,非但没味,而且令人恶心。罗什虽然以这样的比喻来表达看似“不可译”的悲观论调,但实际上他的翻译比较成功地做到了“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赞宁《宋高僧传》)。
不是所有的佛经翻译者都偏执于或“文”或“质”的,如东晋时期的慧远便在对道安和罗什的翻译主张进行了比较之后,提出了“厥中”的见解。他用“文过其意”和“理胜其辞”分别来批判过于偏激的“文”派或“质”派的缺失。他提出直译意译 两种方法应该互相参考,掌握一定的尺寸,各有所归,各有所用,这里其实便是辩证法的体现。后来的僧佑也持这种中立的看法,对“过文”及“过质”的缺失进行了批判。这类调和论调的出现,事实上代表了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告一段落。
唐高僧玄奘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推上了最高峰, 他19年的译经生涯中共译佛经75部共1335卷, 占唐代新译佛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玄奘精通梵汉两文,深晓佛理,因而他的译文质量极高,翻译技巧运用成熟。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玄奘无法被确切地划分为“文”派或“质”派,因他的翻译“较之罗什的只存大意可说是直译, 但比较义净那样的佶屈聱牙倒又近乎意译”(吕澂《慈恩宗》)。梁启超评价道:“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这正说明玄奘的翻译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思想, 他的翻译事业的成就正是直译与意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成功体现。此外,玄奘提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即在五种情况下应使用音译来避免曲解,也可视作他对译论的重大贡献。
不难看出,我国古代自有史料记载开始,翻译的研究就深植于传统文化及哲学土壤之中。《法句经序》中维祗难等人就用老子与孔子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道安在批判失实的意译时也引《庄子》典故来作比喻,还将古代儒学经典与佛教经典进行比较,反映出道安深邃的儒学造诣。最终以“过文过质皆为不妥”而结束文质之争的慧远更是因“博综六经”、“尤善老庄”的儒学积淀才得以拥有如此辩证的翻译思想,儒家思想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
我国古代的第二个翻译高潮形成于明末清初, 即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欧洲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与有求新图变意向的中国学者一起推动了这次高潮的到来。这次翻译高潮除 了宗教著作外, 还翻译引进了具有特定学术价值的哲学及自然科学著作, 这在科技水平日趋落后的当时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方面,传教士们为了能准确传达经文的意思,多是主张直译的。
这一时期的中国译者中,较为知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徐光启的译书成就世人皆知,这里就不烦赘述了。其对彼时翻译, 特别是科技翻译的迫切性作了精辟的论述:“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此意思是想要超越西方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翻译来研习掌握他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李之藻作为徐光启的助手,也强调翻译科技书籍的必要性,并提出“创译”论说来形容自己的翻译实践,强调翻译的创造性特征。他所提的“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还是体现出了他求真的直译思想。后世徐宗泽评价道:“(李之藻)译笔非常干净,有信达雅三长。”
如前所述,这一次翻译高潮中相关的译论较少,多为论述翻译的目的功能及迫切性的,然而,这并不代表没有精彩的译论出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魏象乾的《翻清说》,魏象乾根据自己在汉译满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了“正译”标准,即“不增不减,不颠不倒,不恃取意”,以求忠实再现原文内容、体现原文语言等。他也对过于偏执的“意”译提出了批评,直指要害地揭露出了一些所谓的“意译”者实为自恃清文造诣甚高,玩起了文字游戏,随意祸害原文旨意;又或以“清文精工”为借口,肆意增减,实则辞穷而已。这样的批评实在是一针见血,甚至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对翻译工作者具有警示意义。
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仅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极大转折 ,还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时期中国形势上的内忧外患,促使一些爱国志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 从这一时期开始的第三次翻译高潮正是这一思想在翻译方面的体现。这个时期译书的主要特点是所译对象不再局限于科技类书籍,而拓展到“新思想之输入”。在这方面成绩最斐然的,自然当属严复。
严复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他翻译的《天演论》、《原富》 等书最早系统地将西方资本主义经典著作介绍到中国。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我国翻译理论史上的里程碑,这三字准则或以原义或经扩容,至今仍被广大译者使用,成为我国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从三字顺序不难看出,信是放在第一位的,达紧随其后,对于两者关系,严复本人几乎视二者为一般重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为达即所以为信也”。而至于雅,则讲的是译文需要讲究修辞、讲究文采。然而,在翻译实践中,严复并不是时时按这三字顺序来做的。比如他早期翻译的《天演论》就被评价为“无意直译,只求达旨,故于信字,似略有亏”(贺麟《严复的翻译》),连鲁迅都评价说“最好懂的……是《天演论》”。这表明他是偏重意译的,“信”并没有被他放在首位。在语言风格上,他主张用汉以前文字以求达,这样做显然是为当时特殊的读者群体———19世纪末的士大夫们服务的。
然而, 这并不代表严复的翻译实践与自己提出的三字理论完全相悖,比如他中期的译作《群己权界论》及《社会通诠就被认为“信达雅三善俱备”(贺麟《严复的翻译》)。严复的翻译自一开始就带有较强的目的性, 因而对于不同读者群体和及不同类别的书籍采用了动态的译法,这是值得学习的。然而纵观他的翻译,自由译也就是意译的痕迹太重,在翻译过程中加入太多的主观色彩,这是有待商榷的。
从鸦片战争起至五四运动前后, 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家,其中不少人发表过精彩的译论见解。如马建忠提出的“善译”标准就强调了译文应与原文在意义上毫无出入这种观点类似于现代等值翻译理论。 梁启超在“首立三义”论中也批评过译书二蔽:“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 二曰徇西文而梗华读。”这实际上也表达出他对直译意译需调和的辩证观 点。刘半农在给周作人的长信中也提到“自然是直译”的译论观点。傅斯年在论及翻译的文词时说:“最好的是直译的笔法……其次便是严译的子家八股合调 , 最下流的是林琴南和他的同调。”郑振铎则是第一个向中国引进泰特勒三原则的人即译文必须能完全传达出原作的意思; 著作的风格与态度必须与原作的性质是一样;译文必须含有原文中所有的流利。对于这三条原则,郑振铎的见解十分具有辩证意味。他认为必须以“忠实”(信)为第一义,并且强调“中道”,防止刻板的死译及过分的放纵。他的这些观点与茅盾的译论很有几分相似之处茅盾同样强调直译的方法,但同时要顾及“神韵”,这就把翻译提高到美学高度进行讨论了。此外,他也是较早论述“直译”与“死译”区别的人。但是对于诗歌 ,茅盾是主张意译的 ,因为只有意译才能保留原诗的“神韵”。由此看来,茅盾的译论观点中也处处体现着辩证的思想光芒。另一位同样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翻译标准问题的是邹韬奋,对于直译和意译,他曾说:“直译和意译各有长短。”他指出,即使在同一本书中,两种翻译方法也可以同时出现:“即在一书之中,直译可懂之句即可直译, 直译不董之句则须略为变通,略加意译。”邹认为,直译与意译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便互相转化。也就是说,如果翻译的水平极高,那么“直译”就等同于“意译”了。
鲁迅是这个时期直译派的代表人物,早在20世纪之初,鲁迅及其哥哥周作人就有感于林纾的“误译”而下定决心翻译引进外国小说, 因此在翻译方法方面, 兄弟二人坚持运用直译法。但鲁迅也阐明其所主张的直译不是依据字典逐字对翻的“死译”,而是能够保存原文精神和力量的“正译”。他的那句著名的“宁信而不顺”正是他坚持直译法的具体体现。 这样做的原因鲁迅也讲得很清楚:“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 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由此看来,他之所以执著于直译的方法,是站在了改革中国语言、输入新式语言思维的高度,这对于汉语这样一门固守了几千年的古老语言来说, 不能不算是一种离经叛道的冲击, 也可以很好地解释通为什么鲁迅的文字总是那么的“欧化”、“洋气”了。然而,这种极力维持原作面貌的直译法不免让人觉得晦涩难懂,言语不通。
陈西滢的《论翻译》一文可算作是这一时期意译派论调的代言。在文中,他提出了翻译的三种境界,即形似、意似和神似。他认为直译的翻译就是“形似”,其缺点就是“忽略了原文的风格,而连它的内容都不能真实的传达”。而“意似”则是要超过形似的直译,使原作者的意思恰切地表达出来。至于“神似”,连他本人也认为是不可能的,是一个“不能冀及的标准”, 因为译者不是原作者,不具备原作者的感情,因而几乎是不可能捕捉到原作者的神韵的。其实,就像曾虚白说过的一样,所谓神韵,“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东西, 只不过是作品给予读者的一种感应”,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陈的这种虚无缥缈的神秘论调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 因而不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理论标准。
这一时期许多翻译家都对直译和意译问题作过论述,其中有不少译论都体现出了辩证的理论思想。如林语堂虽不同意将“直译”、“意译”看做两种并列的翻译标准,但认为两者本是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转化的,真正成功的翻译中,两者必是融为一体的。艾思奇则认为,真正的直译就是“要用最恰当的中国话表现原意”,而不是“把外国文法也死板板地搬到中国文字里”,这样就会“太直反而不直了”。关于直译和意译的辩证关系,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译和直译,不能把它看做绝对隔绝的两件事。把任何一方完全抹杀了,都会出毛病的。”因此他的主张实际上是由意译进行辅助的直译法。朱 光潜也是一位加入到译学研究队伍中的哲学家,他在《谈翻译》一文中对直译意译的争论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认为直译与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要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那么“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这是辩证的阐述。
四、结语
事实上,在西方翻译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国翻译历史上的种种译论似乎并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至少未能被奉为主流。但我们仍可以从这些前人耗费毕生得将的理论精华中得以启发,并取其精华加以发扬。纵观从佛经翻译至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期涌现的精彩译论, 中国传统辩证思想更是贯穿始终,众译者多善于厥中而非取道极端,由此哲学思想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
摘要: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历史悠久,硕果累累。自佛经翻译时期始至五四运动前后,译论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其中不乏精彩论述,如玄奘的“五不翻”、严复的“信达雅”等时至今日仍具生命力,为广大译者所推崇。本文主要以时间为序,简要地对这一时期内较有价值的翻译理论加以梳理。
关键词:理论;发展趋势;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89-02
一、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趋势
1. 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历程
我国运动训练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到现在,接近60年,经过历代专家的努力,给这门学科增加了活力,逐步成为一门比较完善的学科。运动训练在我国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训练理论的吸收与发展期:包括初步形成于发展阶段(1953~1957)停滞阶段(1962~1975文革)恢复与发展阶段(1976~1980)。②运动训练的初步形成期:我国运动训练的初步形成阶段(1981~1983)运动训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阶段(1983~)。在这半个多世纪里,经过我国训练学先驱的努力,不仅确立了本国的运动训练理论的体系,还先后编译出版了多部运动训练学著作,使我国运动训练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以过家兴、田麦久先生为代表。
2. 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趋向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结构的日趋完善。运动训练学的三层次结构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普遍适用于多种运动训练实践的理论称为一般训练理论。田麦久于1984年建立了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1998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专著。项群训练理论揭示了相关度较高的不同项目之间联系,这些不同运动可以按照项群训练理论统一指导训练实践;专项训练理论是适用于某一个运动项目的理论,运动训练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运动训练的原则,方法与手段,内容,训练的周期,训练的组织与安排等内容,主要是围绕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训练组织这样几个问题而进行。[3]因此,在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的目光看待问题,将一个问题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去对待,在深度和广度上对问题进行剖析,运动训练的三层次结构正在不断完善。
(2)训练目标导向和控制作用的强化。目标是人们行为的终点,对于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的行为都是为既定目标的实现服务的,运动训练的目标是成功地参加比赛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一切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和节奏的安排,都应围绕着成功的比赛需要而组织实施。
当前,我国还是比较重视竞技体育,但在大众体育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旨在改善国人的体质。由于竞技体育仍然占主导,所以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的体现,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比赛。要从实战出发,紧紧围绕训练目标去组织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
1. 运动训练理论创新的动力机制
根本动力——理论内部的矛盾;现实动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直接动力——人的思维认识之间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判断事物内部的发展要抓住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看清事物发展的本质。运动训练理论内部的矛盾性主要反映在同一训练过程中的不同训练理论之间,或者不同科学训练领域对同一训练问题解释的矛盾性。随着理论的创新,运动实践也要适应理论的不断变化。但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辅相成不是一帆风顺的,之间肯定存在着矛盾,或是理论上升到很高的层次,但实践达不到理论的要求,或是实践到达新的高度,理论水平跟不上。所以,理论与实践这一对矛盾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成长。看待同一个问题,100个人有100种解释,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看待问题的结果也不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推动了人们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认清事物的本质,去接受它,去实践它,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
2. 运动训练理论创新的原则
(1)坚持联系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践出发。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运动,成为推动人们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动力。运动训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我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训练实践去发现训练理论,在训练理论的指导下去进行运动实践,再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训练理论,所以,运动训练的理论创新必须从运动实践出发,围绕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进行,不能脱离实践,脱离了实践就是纸上谈兵。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所以,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内因在于运动训练理论本身。想要发展理论,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持有“否定——否定——再否定”的态度,最后达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当今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也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人类普遍关注的议题。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的研究,阐述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目前该理论体系的建构尚处在孕育或初创阶段,关键在于实践。当实践日臻丰富后,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也将形成。同样,成熟的运动训练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将随之形成。
3. 运动训练理论创新的要求
(1)运动实践是理论创新的社会品格。毛泽东早就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无论是“一元训练理论”、“木桶理论”、“合金理论”,再到后来的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指导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不断创新和发展。一句话,运动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源泉和社会品格。离开了运动训练的实践活动,理论就一事无成。要使理论得到概括、升华、创新和发展,就必须十分重视我国运动训练创新实践,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理论才会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2)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时代品格。要使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不仅要注重社会实践,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理论创新的时代品格。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直到现在的“八荣八耻”,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所以,在理论创新中不能墨守成规,要放宽眼界,扩充思维,理论创新要跟上时代的进步,2008年后,我国再一次证明了世界体育大国的实力,结果就是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的发展,就能促使中国的体育竞技能力再次翱翔。
(3)科学思维是理论创新的逻辑品格。所谓科学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的揭示和把握。人类要不断揭示、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促进事物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并善于科学思维,对在实践中掌握的大量信息、情况和问题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研究、比较鉴别、综合分析、科学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扬其糟粕、取其精华、揭示规律、把握本质、掌握真谛、科学决策决断、因势利导、推动和促进事物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目的。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就是科学思维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汪路线等.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EB/OL].http://hi.baidu.com/bjzgzzs/item/51fe69159905c4ff756a8449
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大众运动热情的提高国内参与轮滑运动的人数不断提高,左右中国自由式轮滑和速度轮滑出现井喷式发展,全国各地随处可见自由式轮滑的身影。后中国自由式轮滑更是在世界各大赛事上斩金夺银,中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国际上有影响里运动员来。
由政府倡导的“轮转冰”项目更是点燃了大众对轮滑的参与热情,各地轮滑运动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当然由于各地的轮滑运动开展时间与当地运动意识的不同,国内不同地区运动水平和参与程度还有很大差异。不过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缓解。
结尾我用轮滑人最爱说的一句话留给大家,“上帝忘记给我们翅膀,所以我们用轮子飞翔。”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大陆当前地壳运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所揭示的大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趋势;讨论了区域水平运动、应变率场分布与强震地点的`关系;通过对昆仑山口西Ms8.1等地震区域水平运动与形变的分析,研究了强震过程的区域形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识别孕震形变场以进行中长期强震地点预测的思路和途径.
作 者:江在森 杨国华 王敏 张希 吴云 方颖 王双绪 张晓亮平建军 Jiang Zaisen Yang Guohua Wang Min Zhang Xi Wu Yun Fang Ying Wang Shuangxu Zhang Xialiang Ping Jianjun 作者单位:江在森,王敏,方颖,Jiang Zaisen,Wang Min,Fang Ying(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杨国华,Yang Guohua(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张希,王双绪,张晓亮,Zhang Xi,Wang Shuangxu,Zhang Xialiang(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吴云,Wu Yun(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十八大报告原文中提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涵是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的继承和发展。一、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第一,强调统筹各种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的共同推进。第二,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第三,强调采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文明。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生态文明具有时代的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更需要具有普世价值观意义上的文化意识和意识文化。
邓小平先生曾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2]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也是这样。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结构变化、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及至生态灾难。
总之,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为着眼点,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体现的人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三、“美丽中国”建设是全力推进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伟大跨越
当下世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欧美国家债务危机不断、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发展分歧空前增大,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亮点不多而难题频发,全球的发达板块似乎陷入了整体的徘徊与调整时期,人民普遍存在着对社会发展方向与前途的困惑与迷惘;只有一些新兴国家为全球注入了一抹靓丽的增长之光,其中,中国的增长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十八大报告强调:“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未来8年,是一个决定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决定性发
[3]展阶段,全体中国人民必须积极作为。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信念的八个基本要求,这其中既包括了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措施,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等;也包括了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些,为中国全面实现从发展中大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武装与行动指南。
四、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党代会报告中予以系统阐述,标志着我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间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和实现路径。这既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对人类未来美好愿景作出的庄严承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是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当前,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一系列的挑战,摆在全人类面前,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同时,生态文明本身也是中国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抢占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赢得新的发展主动权。
推进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强调的是一种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必定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的产物。因此,“美丽中国”既表现为“青山绿水”、“秀美山川”等承载的人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和谐统一,是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显性表达,更体现于整个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整个民族精神风貌、核心价值观等因素之上,是构成整个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4]。
参考文献:
1.[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公报
一、篮球身体训练理论
1.传统训练理论
传统的训练理论最基本的原理是:运动成绩在根本上是由“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这两种“元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我们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其中,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素质, 及其衍生的次级、再次级“素质”群所共同构建成的庞大体系。在这样的理论下, 经常会出现篮球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跑圈、在力量房里蹲举杠铃等。二元训练理论虽然不尽如人意, 却一直是我们训练理论的主流。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理论显得越来越落后。
2.一元训练理论的提出
下面这个例子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世界顶级“篮球飞人”乔丹, 在决心从事棒球运动中却不具备过得去的水平, 他“高超”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等到哪里去了?事实表明:这些的“力量素质”等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运动能力是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后天训练中练就的;都是活生生的整体存在, 而绝非什么“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功能素质”的拼装组合。 运动能力是人体的整体性功能。它通过对具体项目的适应性而整体存在。若转移到别的项目使用, 由于榫卯不和, 是会大跌身价的。因此不存在对任何项目可以使用的“力量素质”, 只存在具体项目的运动能力。 有人提出: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 也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体能与技术就像内容与形式一样, 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 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 为了思考的需要, 人为地予以分离。因此, 我们称此理论为“一元训练理论”。一元理论认为, 大脑中的“信息结构”是个人能力的核心, 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过程, 有机地组建、发展起来的, 并在一生中长期保持着。技术学习不正确而练体能, 既“巩固”了不合理技术, 同时也严重限制了体能发展的可能高度。体能与技术是同在的, 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
三、一元理论指导下的身体练习方法
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必须全面发展, 根据比赛要求、进攻位置与特点, 身体素质的发展应有所侧重, 内线高大队员要求有突出的对抗性力量和较高的跳跃能力, 外线队员要求有良好的灵敏素质和较快的反应起动能力。 根据一元理论的要求, 在进行身体训练时, 应剔除一切非直接属于篮球体系的“体能训练手段”, 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训练。
1.力量素质训练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 突然起动、快速变向、摆脱抢位、连续跳跃、投篮和争篮板球, 及攻与守的身体对抗接触, 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爆发性的快速力量, 要求肌肉有迅速伸展和收缩的能力, 要求神经兴奋的高度集中, 要求兴奋和抑制过程迅速转化, 有很高的灵活性。因为在快速、频繁身体接触、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 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和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 其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发展手指手腕上肢力量练习:这是为了提高手臂控制球、支配球和争夺球的能力, 可以做快速连续传接球, 单、双手长传球及投篮动作练习等。
发展腰腹力量练习:对控制球和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以及协调用力、保护球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做“8”字绕环, 跳起空中传球、接球练习等。
发展下肢力量练习:主要是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 多做动力练习, 少做静力练习, 负重轻。如连续纵跳、摸高练习等。
力量素质训练应注意根据篮球运动特点特别加强爆发力训练, 还要与灵敏、弹跳、速度等素质和篮球技术练习结合进行, 使力量成为“活力”。力量训练后, 注意肌肉放松, 使肌肉既有力量又有弹性。
2.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主要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 篮球场上的起动姿势多为站立式, 身体向前或移动方向主要是面向前、侧向前、背对前三种。移动中常要求变速、变向相结合。专项速度素质训练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还要注意有球速度和无球速度相结合。应采用对抗和竞赛性练习, 运动员兴奋, 才可发挥最快的速度;应多采用信号练习手段, 有效训练观察、判断、反应速度;要严格要求, 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完成练习, 在反复练习中严格注意掌握间隔时间等。
3.弹跳力训练
弹跳力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 使人体迅速弹起腾空的能力, 好的弹跳力可以提高争夺空间优势的能力。它是一项综合素质, 训练中必须抓住力量、速度的关键因素, 弹跳力训练必须与篮球技术相结合。要在发展下肢力量的基础上主要提高爆发性的快速力量。如原地连续纵跳摸高、行进间单脚起跳摸高。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强度, 以及运动量的大小, 以免影响动作速率的发展, 避免运动员受伤。训练中可采用以下手段: 一是单、双足连续跳, 要注意跳的连贯性, 尽量缩短脚落地时间。二是5~8米快速跑急停, 起跳单、双手摸篮板 (圈) 。三是与力量训练相结合。在抓好弹跳训练的同时, 还应抓好上、下肢力量的训练。这样, 运动员才能适应比赛中日趋激烈的对抗, 既保证弹跳素质的提高, 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四是弹跳和速度训练结合起来。因为速度提高, 爆发力将增强, 而爆发力是提高弹跳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不仅要注意起跳高度, 还要注意起跳时的动作速度。
4.耐力素质训练
篮球运动员必须有很好的耐力, 才能在比赛场上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 也才能保证技术、战术的正常发挥。在长时间高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复杂动作, 这对耐力及专项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篮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以无氧耐力训练为主。发展速度耐力练习可结合篮球技术, 如逐步增加练习的负荷和强度, 增加完成篮球技术动作的数量、组数, 增大训练课的密度等。
耐力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 科学地安排练习的强度、重复次数、休息间隙的时间。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 强度要加大, 但密度要小。
篮球身体素质训练一定要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体质, 提高与篮球技、战术相关的专门素质, 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技能潜力, 尤其是提高构成篮球技术与战术要素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反应和平衡等能力, 从而保证运动员掌握难新技术的数量和质量,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增强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应变性能力, 延长运动员寿命, 减少运动创伤, 培养优良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摘要:篮球运动一般身体训练, 传统“二元”训练理论认为运动成绩取决于“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二元素之结合。而“一元”理论则认为体能与技术在客观现实中无法分离。在一元理论指导下, 篮球运动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应注意力量、速度、耐力三素质与弹跳力的训练等问题。
关键词:篮球运动,一般身体训练,一元训练理论,练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江波.少年儿童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浅谈[G]∥湖南体育论文集, 2002.
[2]茅鹏, 严政, 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 2003 (4) .
[3]茅鹏.一元训练理论与三大球:上篇[J].体育与科学, 2004 (4) .
关键词 篮球 体能训练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研究,探寻适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篮球运动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
篮球运动员体能构成及训练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
(一)体能的基本构成
运动员体能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者构成,身体形态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受运动训练的影响较大,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活动能力,运动训练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运动素质主要包括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能力。这三者在运动中对于运动员成绩的取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基本理论
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训练中两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的统一的整体,在训练中两者的合理配合能够使得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训练中的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在训练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增加训练的量度,在此基础上加强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强度是指动作质量的完成情况,篮球训练主要是包括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在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基本动作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增加训练的量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运动训练中运动员能够对动作的自动化做进一步的强化。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相持平,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某一个方面的弱项进行强化,使运动员掌握某一专项技术。最佳竞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对专项技术动作掌握的更加经济合理,在这个阶段中训练的强度要大于训练的量度。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中主要是完整动作的完成以及完整的技战术的完成,在训练中要提高运动的强度,甚至高于比赛的强度,以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
(三)篮球训练的内容
内容是理论的体现,在训练中理论对于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篮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
体能是运动员运动的基本能力,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技、战术训练的基础,在训练中教练员要高度重视体能的训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是保障篮球技术动作的保障,当运动员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想有进一步的提要,这个时候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体能,像是顶尖级别的球员在技术上的差别并不会很大,差距往往体现在体能上。
篮球训练中体能的训练主要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在这些内容中力量是最基本的,近年来各个篮球俱乐部在训练上主要是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明显的提高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使运动员在篮球对抗中能够保证身体的稳定,由于篮球运动对抗性的存在,运动员在比赛中很难把平时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发挥出来,在对抗中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动作技术完成的不够完整,然而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在对抗中尽可能的保持身体的平衡,使技术动作完整的展现出来。简单的核心力量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深蹲、平板支撑、侧支撑等。
技能是指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在训练中体能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紧密联系,良好的体能是技、战术发挥的前提,一般具有良好体能的运动员在训练中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较快,技术掌握的熟练能够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节省体力,更经济合理的运用技术动作,在篮球训练中技术训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技术到高难技术的过程,特别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良好的基本技术在训练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技术掌握的好,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高难技术的掌握也相对迅速。篮球运动主要包括投篮、传球、运球技术,教练员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将这三项技术分别进行,在运动员对技术动作基本掌握之后可以将这三项技术完整的进行训练。
战术能力是为比赛而准备的,良好的战术能力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在战术训练中训练内容的安排和技术训练相似,都是先练习简单的战术再练习复杂战术,先练进攻战术后练防守战术,练习进攻战术的开始阶段不设立防守队员,然后逐渐加入消极防守,后来积极防守,最后是比赛强度的防守。篮球的进攻战术主要是传切、掩护、挡拆、空切、策应、突分等,战术中细节很重要,注意战术配合的时机,例如传切配合中何时传,何时切,一旦错过时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战术的训练中队员之间的默契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论与建议
篮球训练中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合理配合才能够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的量和强度是不同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明显的提高运动员体能,技术的训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技术到高难技术的过程,战术训练中训练内容的安排和技术训练相似,都是先练简单战术再练复杂战术。
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要遵循训练的基本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训练理论,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623-624.
[2] 高立杰.高校业余篮球队的组建与训练[J].价值工程.2009(12):241-242.
作业题目: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研究 任课教师姓名
段晓蕾 学号:42012100007
52年级:2012级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学院(部、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研究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固本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一个阶级都有两个队伍,笔杆子队伍和枪杆子队伍,而枪杆子队伍最终要靠笔杆子队伍来领导,通过上课关于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讲解和自己阅读相关的书籍,并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谈一谈现代互联网对意识形态领域额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互联网现状挑战影响力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它深刻改变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切实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社会影响
互联网原本是美国军方的研究项目,最初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能在紧急状态下保持畅通的通信网络。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迈出了互联网历史上的重要一步。20世纪90年代,整个网络开始进行商业运营,向公众开放。几乎在互联网商用之初,我国就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今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在信息形态方面,信息传播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目前我国网上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占互联网流量的50%以上。二是在应用领域方面,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三是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以博客、播客等为代表的web2.0服务模式使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更加突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新的提供者、创造者。四是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向移动互联网延伸。随着3G网络的发展,手机上网正在成为新潮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今天,每个有能力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并与他人直接进行互动。这使得更多的人有几乎参与到社会舆论的构建中来,施加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出现网络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网络化等新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公共事件解决的重要力量。
“天价烟”、“天价吊灯”、“最年轻市长”等社会、时政事件的关注,也无不从网络发端。可以说,互联网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它已经对现实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总的来说,互联网促成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途径,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作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影响和地位日益突出。
二、互联网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挑战
互联网大大削弱了传统的社会控制。由于大众媒介不仅是信息载体,更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政府往往视之为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其牢牢掌握起来,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长期以来,政府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把关人”,人们接受的是经过帅选的信息,受众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选择余地不大。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开放性和离散性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源头更加多元,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的,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互联网能实现低成本的大范围信息传递。任何人不需要通过政府机构批准和检查,就能够在网络上制作网页,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栏乃至及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传播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属于国家控制的信息发布权力迅速向社会发布转变,国家的权威也大大削弱。在新的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要能说服人,为民众所信仰,发挥其功能,难度越来越大。
互联网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互联网技术发展于美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对IP地址、域名解析、搜索引擎、新闻源等大量信息基础设施拥有主导权。目前,网上超过80%的信息是英文的。互联网商用不久,就有专家指出:这种新的技术优势“使得美国得以利用其强大的‘软力量’手段,发挥它的理想、意识形态、文化和经济模式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吸引力”。美国政府宣称“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其目标就是西方价值观通知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容易了。《纽约时报》宣称,互联网与中国进行历史 性大决战,百战百胜的中国将在互联网的斗争中败北。美国国会拨专款,用来对付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采取的网络监管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甚至使种族主义、宗教仇恨等信息在网上传播,并渗透到网民的思
想意识之中,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当前,互联网上有较大影响的西方意识形态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信息恐怖主义等。要看到,只要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网络世界的而文化冲突就难以避免,并且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冲突将呈现范围扩大、形式多样和发生频繁等特点。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西方传媒信息的渗透和影响下,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有的人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成为“西化”的俘虏和仆从。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成巨大冲击,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
三、提高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
发挥互联网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影响力,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众舆论,提高网民参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说服力、辐射力。
(一)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和驾驭互联网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净化网络舆论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引导领导干部认识到,我们党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情,是一个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如果领导干部不愿、不会、不能应用互联网与群众保持沟通,就很可能变成现代社会的“聋子”和“瞎子”,就难以实现正确的领导。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掌握舆情,听民声、察民意,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网上舆论。还强调,对网上出现的各种负面信息,要客观分析、正面回应,不能漠视、回避。有鉴于此,应该把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能力当做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参照,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勤于上网、善于上网,主动地、经常地、真诚地在网上与群众交流,以更好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情、吸收民智、激发民力,使互联网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贴心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增强重点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力
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是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其他网站登载新闻的重要来源,应不断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网上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导向和标杆作用。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上宣传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是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其他网方式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网民、服务网民,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这方面,需要做到:一是把握时点,反应快捷。面对重大时间特别是突发性事件以及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重点新闻网站应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抢占先机,力争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举措最早、最快、最准地告诉广大网民,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时空,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二是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敢讲真话是前提。重点新闻网站应勇于面对社会热点和难点,开诚布公地用真实的信息、真诚的态度给群众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和隔阂,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三是超前策划,主动引领。目前,我国有的主流新闻网站在重大事件的超前关注和整体策划上海落后于传统媒体和商业网站。在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面前,事后宣传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只能让重点新闻网站陷于被动。这就要求重点新闻网站必须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主题进行超前策划,适时主动地设置网络议题,掀起网络舆论高潮,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网站
在适当增加对网上理论阵地建设投入的前提下,要着力建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网站,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网”工程,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建设网上党校——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开发网上远程教育系统,加快党校教育现代化步伐,扩大党校教育覆盖面,使每个党员都能在“网上党校”深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四)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面对网络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尽快实现观念、体制、内容、手段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以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这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在互联网上,要避免单纯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搬到网页上的机械的纯文字的教育宣传,要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内容变成众多的主页,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在网络上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如用幽默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用包括卡通、漫画、戏剧、游戏、影视作品、小品等形式表达教育内容,还可以把优秀的民族歌曲、健康的音乐放在网页上,使人们在欣赏浏览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灌输。开展心理咨询,对人们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互联网应用的主体人群。利用互联网开展细想政治工作,是适合青年特点、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要认真总结高校创办“红色网站”的经验,切实建设起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细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工业革命以来的100多年中,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分裂。先是人类社会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处于两大阵营的长期冷战之中。而在近中,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地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等,人类社会在一些方面正在朝着整合的方向发展。而在此整合的进程中,小的文明体系不知不觉地融合、同化到大的文明体系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徐世璇研究员新近出版《濒危语言研究》一书,其中谈到语言家们估计现在世界上约有6000种语言,在最近的1内可能绝大多数的语言会消失。一种语言消失即意味着一种文明的消失,此即意味平均一两个星期即有一种文明从地球上消失)。而世界上大的文明体系之间则表现出相互碰撞、震荡和冲突的特点。因此,关于文明和文化的本质的思考和讨论正在逐步深入。
中国于最近一二十年间进人了一个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中,由于人们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急遽变化,不免出现了所谓道德失范、心态失衡、信仰失落的精神性问题。一项宏伟的事业,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投入,因此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一种健康的人生哲学理念,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
现代中国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但如果把这些文化资源用教条主义的办法套用现实,是无补于世的。哲学理论;r作者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于如何“综合创新”,使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社会人们的生存智慧和鲜活语言,成为鼓舞人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精神力量。在我看来,这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中,中国固有的文化哲学资源更有待我们大力发掘和弘扬。面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和冲突,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研究工作者,应注意研究中华文明的本V和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华民族从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400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80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都特别讲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阐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明特质,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在民族文化的大家鹰中,既能保持国家的长久统一,保持文化价值和理想的统一,V能保持各民族自身文化的多样性,这说明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这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历史上,当本民族社会发展停滞落后的时候,先进人士曾强调传统和现实的对立,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多认同这种认识,甚至主张摒弃传统;而当本民族社会快速发展,人们不再认为传统社会会拖社会进步的后腿的时候,传统和现实的张力会自然消解。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 理论】推荐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地10-04
202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06-12
五四运动与中国梦班会流程07-11
奥林匹克知识概述10-15
音乐教案-奥林匹克风05-26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教学09-16
奥林匹克精神表现形式10-24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11-24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12-20
运动场地与设施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