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精选8篇)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篇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自封的。(×)

辨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党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误区警示]

误区:中国共产党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

警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决定。

[典例应用]

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是我国的执政党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全国-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①不选;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排除④。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

目题(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总目标?

(1)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执政的基本方式各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2)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行政。(×)

辨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2)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

3.正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区别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政府

联系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和依法执政的关键

[典例应用]

下列关于对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②与题意不符,排除;①③④均是对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当选。

[答案]B

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不涉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故排除B、C、D,选A。

2.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对此,党中央对优化收入分配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收入分配改革要遵循党中央提出的指导原则,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履行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经济职能

B.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C.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解析:选D收入分配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D当选;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A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B错误;C与题意不符。

3.在我国,决策正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在20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决策过程中,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①全国-会议审议通过《报告》②国务院起草《报告》,征求意见③中共中央对下一年工作做出部署④中央政治局讨论并批准《报告》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

解析:选A决策合理的传导顺序是中共中央对下一年工作做出部署,国务院起草《报告》,征求意见,中央政治局讨论并批准《报告》,全国-会议审议通过《报告》,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③→②→④→①,本题答案选A。

知识点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4.年12月4日是中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议,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全国-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③全国-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全国-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B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议,到全国-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全国-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及其常委会,②说法错误;-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常委会是全国-的常设机构,④说法错误。

5.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④说法错误,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这表明()

A.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决策机关

C.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权力机关

D.各国家机关都担负着某一方面的执法任务

解析:选A中国共产党是政党组织,并不是国家的决策机关,B错误;全国-而非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权力机关,C错误;D观点错误,排除。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体现了()

①中共中央行使决定权,决定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崇尚宪法-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坚持依照宪法行政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崇尚宪法-,②当选;①错误,全国-行使决定权;③正确,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中依照宪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

8.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故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解析:选A“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①说法错误;②与题意不符,排除;③④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选A。

9.我国现行宪法已经过四次修改。修改的程序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由全国-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再向全国-提议-,全国-最终通过具体修改宪法的决定。这一程序表明()

①党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②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党通过行使立法权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宪法的修改是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和主张经全国-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党坚持依法执政的体现,也说明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依法执政而不是民主执政,故①与题意不符。③错误,立法权由全国-及其常委会行使。

10.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会议内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和设问,多角度进行思考。“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故可以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角度说明原因;之所以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是由治国方略作用决定的,故可以从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角度说明原因;“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说明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故可以从依法执政的作用角度说明原因。

答案:(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要求不断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从探索依法治国看,坚持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1.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两-规的修订,体现了“党纪严于国法”以及“纪在法前”的精神。对此你的理解是()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对共产党员必须有更高的要求②这让全国人民有了道德的“高线”和纪律的“底线”③依照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④把党纪挺在国法前面意味着党纪高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选A党内两-规的修订,是对全体共产党员的要求,使共产党员有了道德的“高线”和纪律的“底线”,②错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④错误不选。①③符合题意。

12.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已有2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其中19人的违纪问题已查清并被开除党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纪委关于周本顺、杨栋梁、仇和、杨卫泽、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中纪委不仅严肃查处违法乱纪的省部级官员,而且还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其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是具有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政党

③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④中国共产党自觉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治国理政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中纪委不仅严肃查处违法乱纪的省部级官员,而且还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是由我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为人民服务,所以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保证党的纯洁性,A当选;③④不是原因,不选。

目题(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辨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比较

比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主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核心或本质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以人为本

联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典例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科学发展观②-思想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思想,排除②。①③④当选。

[答案]A

目题(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什么?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各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中国共产党为何及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2)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辨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其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怎么办

①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体现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之中,体现在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之中。

[典例应用]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

A.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C.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D.不断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

[解析]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C是对政府的要求,D说法不当。

[答案]A

知识点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选C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排除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排除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故排除D。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B.与时俱进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依法执政

解析:选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故选C。

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法制工作不断发展。下列选项中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致的是()

①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②坚持“开门立法”,使立法体现全体公民的意愿③推行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实现执法为民④完善人性化的司法救济制度,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立法体现广大人民而不是公民的意愿,②的说法显然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

知识点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习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贯彻执行“三严三实”有利于()

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领导权力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转变党的执政理念

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执行“三严三实”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③④适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扩大党的领导权力说法错误,排除①②。

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要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把农村精神文明提升至新的高度。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③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④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中心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A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体现了党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党。④说法不对,经济建设是农村工作的中心。

6.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②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③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习-强调的内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故①④入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7.中共中央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答卷。党员干部要把“考试”考好,必须()

①满足人民的一切需要,维护人民权益②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③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根本利益④保证清正廉洁,做到权为民所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B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②④正确;应该满足人民的正当需要而非“一切需要”,①表述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③表述错误。

8.右面漫画《连心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对人民负责是党的宗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A漫画反映该干部廉洁奉公、心系群众。①②③均合题意,故答案选A。④观点错误,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这体现了党()

①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

③坚持从严治党,增强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生活法治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党强调的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②正确;规范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等,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活法治化,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不属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容,未体现从严治党,排除③。

10.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在本次会议中被勾画。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做?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考查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其次还需要掌握党如何做某事的答题规律,可从党的地位、性质、依法执政、执政理念等角度回答。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和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提高依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4)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是我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地位②遵循执政规律,用科学的战略思想和方法领导现代化建设③其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执政能力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说明中国共产党遵循执政规律,用科学的战略思想和方法领导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执政能力,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全国-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地位;③在材料中未体现。

12.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尚有近2亿人口尚未完全脱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是为了改善民生,实现同步富裕③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④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篇2

关键词:新课程,人教版,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二,两点商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材编写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我省是最后一批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省份,我接触人教版中学思想政治必修二的内容时间比较短,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体会到与旧教材体系相比较,在教材理念和内容体系等诸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觉得有两点需要商榷的地方。

商榷一:必修二教材P60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框关于“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的内容中引入了一幅图片,名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正在调查取证”,在该图中一位身着制服的检察院工作人员正在与牧民亲切交谈。我认为该工作人员以制服形象出现显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对司法体系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求,因为从2000年开始我国检察服已改为西服样式,颜色也变为国际通行的藏蓝色。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检察官制服经历了由制服到西服三次重大的演变。现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着装是统一的西服领带,透过检察官着装的变化,我们能看到我国法治进程和司法的进步。新式西装制服体现了控、辩双方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体现了现代法治社会的诉讼规律。此外,着装也是一种符号,它对检察官职业自律观念和依法办案思维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外表形象的变化,它还有着深层次的理念支撑:司法部门的司法实践到底代表什么?是国家行政权力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国内外的实践及社会对司法的要求来看,司法的立场只能代表公平和正义,这既体现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民主化进程,同时又说明我国的司法改革与国际前沿的接轨。

所以教材所用图片严重滞后于时代的步伐,违背了思想政治课体现时政性、时代性的特点与要求,还会对今天正在形成自己认识论和世界观的中学生产生某种程度的误导。

商榷二:教材P101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中有一段文字:“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同盟军。”该段文字的主干意思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同盟军”。我认为,“同盟军”一词在这里属于使用有误。

原因如下:(1)根据《辞海》对同盟军的定义:同盟军原指结成同盟的军队,后泛指为共同目标斗争的友军或友好力量。(2)《现代新华字典》是这样分开解释的:“同盟”: (1) 为共同利益而缔结盟约:攻守同盟|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2) 缔结盟约的人:诸侯五月,同盟至。“军”:军(軍)jūn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根据上面两种解释,同盟军既有本义结盟的意思,又有引申义“友好力量”的意思。(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而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的合作,这说明中国一直是支持“不结盟”运动的,我国在外交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之一就是“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见教材P106内容)。

综上所述,说“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同盟军”就产生了歧义,如果在这里指向于同盟的本义,就不符合我国一贯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所以这里只能指其引申义“友好力量”的意思。

例题为证: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I卷第35题:

我国从“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出发,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1)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2) 体现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

(3) 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 可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

A. (1) (2) B. (2) (4) C. (1) (3) D. (3) (4)

对该题的分析: (1) 正确,因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对外目标; (2) 错,因为我国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自建国当初提出来之后并没有发生大的变革; (3) 正确,因为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4) 错误,因为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理念(这也是高考命题组所给的解释)。

人教版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篇3

[关键词]人教版 文言文注释 素琴 泯然 得无 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03

“译事三难:信、达、雅。” [1]严复先生在百年前翻译《天演论》的时候就曾在《译例言》中有此慨叹。“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翻译作品内容忠实原文,方谓为“信”;文辞流畅,谓为“达”;文采摇曳,谓为“雅”。其实,外文翻译如是,古文翻译亦如是。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人教版教科书的文言文注释,其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以及提高语文能力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课下注释亦并非无不可商之处。

以下就教学中出现的对教科书注释的质疑,整理出有待商榷的文言文注释四例,以供参考。

“素琴”为何物?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刘禹锡的《陋室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一句。在课本注释中,其对“素琴”的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显然,编者在对“素”一字的解释上,择取了有关“素”的“质朴无饰”的含义,体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的品行,乍看也可算文从字顺。然而如此一来,一旦联系下文,不合情理的情况便出现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下一句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课本接着对有关“丝竹”的解释为“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既然陋室中没有奏乐的声音搅扰,又如何弹琴呢?这不是不合情理么?是不是注释出了问题?

查找相关资料之后,可发现一些端倪。

首先,笔者在拜读过山东大学李剑锋教授的论文后,亲自翻阅了论文中有关典籍的原文,同样在《宋书·陶潜传》中发现有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的记载。[2]笔者继而查阅《晋书》,又在《隐逸传·陶潜》发现其中亦载: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从这两部典籍中,我们可以得知,晋代陶渊明常常在酒酣兴起时弹抚弦琴以寄隐逸情志,也体现了陶渊明的雅趣。“无弦琴并非无音之琴,而是能够发出超乎具体声音之外的‘大音。”[4]

晋代的素琴是如此,唐代的素琴是否就果真无弦呢?笔者发现人们有关人教版对“素琴”为“不加装饰的琴”的注释之质疑在网络上的讨论也相当热烈,一些网友的见解亦言之成理。为免有失偏颇,笔者亲自翻阅了众人所提及的相关唐诗原文,果然发现,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一诗中曾写道:“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5]而与《陋室铭》作者刘禹锡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位诗人李益与白居易,李益亦曾诗云:“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6]白居易与刘禹锡更是同龄人,亦曾吟道:“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7]由此可见,在刘禹锡生活的唐代,诗人们已多用“素琴”来表示无弦琴。

那么,将《陋室铭》中的“素琴”解释为“无弦琴”,如此释义是否有据可依呢?《康熙字典》中对“素”一字的解释中,即有一则“素,空也”[8]的注释。而参照《诗·魏风》,其中便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9]一句,意思是“那些君子(即贵族)啊,不要空吃闲饭啊”,此句中的“素”即为“空”义。若将“空”的注释放在《陋室铭》的注释上,则“素琴”义为“空琴”,然则何谓“空琴”呢?与生活中的“空碗”“空盘”“空瓶”一样,“空琴”即为只有琴身,而无琴弦的琴。外儒内道的刘禹锡在官场失意后,隐居陋室,借“素琴”这一意趣,寄托了自己远离案牍、安贫乐道的澹泊心境。

“泯然”是“完全”的意思吗?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选取的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有“泯然众人矣”一句,课本对“泯然”的注释是“完全”。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注释曾给笔者带来过解说的困扰。学生质疑:“‘泯然两个字,哪个字有‘完全的意思?”然而翻阅各类书籍,无论直译还是意译,人教版中给出的“完全”这一注释都难以做到有据可依。经过一番查找,笔者发现“泯然”应另有注释。

晚唐文学家皇甫枚的《三水小牍·侯元》有“元因拜谢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一句。[10]清代著作家、刊刻家阮元在其《小沧浪笔谈》中也曾写道:“生平著述数万言,所藏金石文字及宋栞善本不下千种,皆泯然无存。”[11]从这两篇文章中可见,“泯然”就曾有“消失”之意。

那么,“泯”一字究竟具体为何义呢?《尔雅·解诂》中就曾有“泯,尽也”。[12]可见,“泯”字曾有“尽”义。而“尽”与“消失”是为近义。再看“然”字,《广韵》释为“如也”。[13]在《诗经·邺风》中有“惠然肯来”,而在《礼记·檀弓》中也有“贸贸然来”[14]一句。可见,所谓“如也”,在释义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起到表状态的作用。这样一来,“泯然”一词便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失的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计划(社科)》之“通过国学教育提升我省优秀运动员人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态”。结合《伤仲永》的原文,为了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可以在翻译时将表状态的“然”字隐去不译,直接将“泯然众人矣”译为“消失(在)普通人中间了”,意为方仲永成年后不再如年幼时天资聪颖、文才出众了,已经沦为不起眼的普通人,丢进人堆就找不着了。

“得无”与“大概”是一回事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取了《岳阳楼记》这一名篇,在第二自然段末尾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教科书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笔者认为,这条注解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编者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对标点符号使用不合理。《现代汉语词典》对“大概”的解释意为“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15]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估计的句子通常是陈述句,而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中,表估计作用的“大概”一词之后的句子,一般不以问号结尾。编者在做注释的时候,一边选取了“大概”这一表估计的词,一边使用了问号表反问,就显得句式不通了。

其次,“得无”是否就与“大概”画等号呢?我们只要查找相关书籍,便可知晓“得无”一词在古代是一个常用词。

《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为了说服态度强硬的赵太后同意将溺爱的长安君“出质于齐”,以求取齐国兵援。触龙面见时,开始先是拐弯抹角,聊起了家常:“日饮食得无衰乎?”[16]意思是“(太后因为长安君的事烦心)每天的饮食有没有减少啊?”其从饮食谈起,最终因势利导,以柔克刚。这里的“得无”与“乎”呼应,表揣测。

明代崔铣在《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中写道:“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可以翻译为“你们(家)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生活贫困吧?”[17]

《聊斋志异·促织》中主人公成名后拿着妻子从驼背巫处求来的纸条思忖“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8]这里的“得无”同样可以翻译成“莫非”,意思即为“(这字条)莫非是告诉我捉虫子的地方?”

从这些前文中便可见,“得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莫非”“是不是”“有没有”等词,通常在句中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将以上释义放在《岳阳楼记》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一样可以说得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是不是有所不同呢?”除此以外,将“得无异乎”翻译为“恐怕有所不同吧?”“会不会有所不同呢?”“莫非有所不同吧?”皆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既充分表现出了范仲淹对迁客与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猜测,又忠实于原文。

“固”究竟为何义?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中,对《陈涉世家》的“固以怪之矣”的解释是“自然就诧怪这事了。以,通‘已”。

“自然”一词连接“就”,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然而,若是结合接下来的“以”字,便可发现注释的不妥当之处。因为若将“已”,即“已经”的注解嵌进原句译文中,便会出现“自然已经诧怪这事了”如此拗口且晦涩的翻译。编者可能也意识到了此语句不同的情况,于是将“已”替换为“就”。然而,无论是“以”字或是“已”字,在工具书中,皆看不到“就”的注解。因此,笔者认为“固”字译为“自然”是不恰当的。

首先,我们看“自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自然”一词在语法上的作用一般有两种——“副词。当然”,“连词。表示转折”。考虑到“固以怪之矣”中“固”与下一词“以”(即“已”“已经”)在意思上的衔接,“固”翻译替换为“当然”或是表转折关系都是不妥的。

之后,笔者发现《康熙字典》对“固”字有“‘本然之词”的解释。所谓“本然”,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本来”。

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便有“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19]一句,其中的“固”义即“本来”。放到句子中,便是天下各国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却还不施行仁政,这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

无独有偶,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辞官回乡,面对齐王的挽留时,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这里的“固”便是“本来”的意思,意即“(辞官回乡)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之前)不敢请求罢了”。

可见,在古文翻译中,“固”也常常被解释为“本来”。如此,将“本来”的注释镶入“固以怪之矣”,便可呈现出“本来便已经诧怪这事了”的含义。这样无论从语法上,还是意思上,都更为贴切。

[ 参 考 文 献 ]

[1][英]赫胥黎.严复译.天演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南朝]沈约.宋书(卷九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唐]房玄龄.晋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李剑锋.陶渊明无弦琴意蕴易学新解[J].周易研究,2008(5).

[5]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唐]李益.李益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唐]白居易.白居易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8]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9]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唐]皇甫枚.三水小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1][清]阮元.小沧浪笔谈[M].台湾:广文书局,1970.

[12]胡奇光,方环海.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北宋]陈彭年,丘雍.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元]陈澔.礼记集说[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明]崔铣.洹词(卷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8][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战国]孟子.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篇4

一、单选题(共46题)

1、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A.文化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部分

B.民族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 C.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D.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3、节日风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一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其中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属于前者,宣传、弘扬、传承与振兴属于后者。以下选项属于动态保护方式的有 ①保存民间节日风俗

②传承尚有活力的节日文化 ③复活失去活力的节日文化

④记录失去活力的民间节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特点,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吉祥物的头饰从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符合北京奥运会将营造一个强烈人文色彩的视觉形象系统的要求。吉祥物设计特点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B.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起促进作用 C.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D.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世界文化的遗产

5、中国文化节于2005年10月1日晚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这次中国文化节的30多个项目汇集了中国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精华,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团组及美籍华人艺术团共900多人参加了演出和展览活动。这次中国文化节的举办

①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文化开放与交流

②有利于缩小美中之间的“理解逆差” ③是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友谊的重要桥梁 ④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对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看法正确的是 A.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B.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D.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7、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设立文化遗产日,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 C.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D.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8、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卫星上搭载并在绕月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31首歌曲。据此完成 “嫦娥一号”搭载播放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31首歌曲 ①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会形成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有利于国民文化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④是我们提倡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07年11月27日上午,从38万公里远的太空中,传来“嫦娥一号”卫星播放的《歌唱祖国》歌声。“嫦娥一号”在绕月探测的过程中,将会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31首歌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B.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能够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有助于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10、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搞得轰轰烈烈,而我国传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甚至有些年青人不知道这些传统。为此,有专家和人大代表呼吁将重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重视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 A.能够改变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现状

B.能够抑制外来文化污染 C.能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D.能够使年青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黄土寻根”陕西民间美术作品展在陕西美术馆开展时,剪纸、皮彩、木版年画、面花、泥塑、陶瓷、布艺、民间绘画等十几个品种600余幅作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据介绍,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将长期陈列在陕西省美术馆,成为向海内外宣传陕西民间美术的一个窗口。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唯一途径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具有多样性

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2、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对以上传媒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们是现代传媒

②它们是古代传媒与现代传媒结合体 ③它们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它们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用心

爱心

专心

1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到对文化的感悟时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明 A.文化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B.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世界文化的发展应该走向一体化

D.不同民族的文化应该“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4、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2006年10月由国家投资2000多万元在甘肃会宁县修建的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基础工程已竣工并对外开放。关于“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的正确看法有

A.它是具有纪念价值的自然景观

B.它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景观 C.它是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非物质遗产

D.它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保持和发扬 C.继承和传播

D.移风易俗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这说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 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17、2006年9月13日,我国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这说明

A.要加强文化的创新

B.国家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C.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是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

18、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20、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1、在传统文化中被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22、文字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不同,尽管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律诗翻译成其它文字,但是和日本的俳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十四行诗对比,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韵味方面都存在着天壤之别。这说明

A.民族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B.文化是民族的,但更是世界的 C.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D.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23、在20世纪末,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发出了“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求智慧”的宣言。事实也证明,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已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说明 A.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B.文化的竞争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交流融合 D.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4、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是的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电脑的出现,使得网络语言兴盛一时;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B.科技进步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C.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

25、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产生与当初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据此回答

之所以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及影响与控制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26、今天我们应该这样看待儒家思想

A.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B.其消极作用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

C.已经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要求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批判继承

27、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D.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28、目前很多青年人对一些外国的节日津津乐道并进行热烈庆祝,却对一些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淡忘了。对此我们应该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国外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D.熔铸百家、博采众长

29、明末清初注明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代肺腑不能安入我腹肠。我自收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意思是说 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 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定传统

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 30、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的形象,是中国艺术家的杰作。“福娃”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版画、年画形象,而“福娃”的五种颜色是奥运五环的色彩。“福娃”造型生动活泼、寓意深刻、创意新颖,受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喜爱。由此可见

A.中国画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形式

B.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C.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31、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表明

A.文化创新来自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32、据有关研究发现,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一批文化家、诗人、画家。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会出现一批聪明的文人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33、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 ①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2006年,有一些专家说:“中国人今后不要把“龙”当作中国国家形象的标志了,因为在西方,龙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充满霸气和攻击性,容易引起外国人的误解。”而新华社驻外记者对美、法、德、俄罗斯、日本和越南等国居民访问的结果,却发现外国人根本不同意这样的看法,甚至认为中国专家应挺起腰杆来,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专家的看法属于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一位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倾向

用心

爱心

专心 C.一位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D.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观点,有利于文化交流

35、“福娃”设计组的负责人韩美林说:“我要设计出一种形象,代表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表达出中国人民的热情,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我要让福娃的每一个细胞里揉进‘中国’这两个字。”福娃的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这说明 A.艺术创新离不开继承

B.艺术创新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C.艺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上 D.艺术创新来源于传统文化

36、“没有创新就无从谈及文化的先进性,一部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据此完成 上述观点说明

A.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

B.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推动者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 D.文化先进性在于能够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B.立足于社会实践

C.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38、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

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39、2006年5月16日《光明观察周刊》载文指出,发展出民族的、人本的、科学的、开放的、富有竞争力的先进文化,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这说明 A.文化创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B.文化创新的作用巨大 C.文化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40、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华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 当成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我们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当以传承 C.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用心

爱心

专心

41、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世界上各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注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其存在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对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要“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这里强调“新”说明了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4、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揭晓,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设计融合了亚洲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岭南文化元素。亚运会会徽在今后将会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5、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刻不容缓”变成了“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文化的继承

②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④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6、近年来,发达国家高度产业化的文化商品和文化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如今面临巨大的挑战。“国粹“艺术——京剧,备受西方人的青睐,但在国内,京剧艺术却遭遇了日剧、韩剧的强大冲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A.全面吸引各种艺术的精粹

B.把传统的艺术推向世界

C.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

D.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多选题(共8题)47、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7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保护文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保护文化遗产

A.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C.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48、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等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等。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B.民族节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49、小到亲朋好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这说明

A.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B.文化传播不需要具体的传播媒体 C.文化传播只在本民族内部进行

D.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50、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它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系,包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实际,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A.具有继承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D.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5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诞生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优秀文化作品。据此完成 由此可见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思想运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C.多种思想观点的对立、争论是《诗经》等作品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D.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52、《诗经》等文化作品的产生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当时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的事情。这表明

A.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文化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

D.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影响文化的发展

5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A.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B.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C.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用心

爱心

专心

54、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富有启迪。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B.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C.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D.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答案

1-5 DCCAD 6-10 ACACC 11-15 CCDBA 16-20 DBABA 21-25 CCCCC 26-30 DACDD 31-35 BBDCA 36-40 ABCBD 41-45 ACADB 46 C 47 ABD 48 ACD 49 AD 50 AB 51 BD 52 AD 53 ACD 54 ABD

用心

爱心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结构 篇5

理清“一,二,四,九”

一.是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两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 三.是三大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四.是中国特色的四大政治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的国家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7.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

九.是九大主体

1.公民

⑴地位:我国人民是国家主人,其地位是通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来体现与保障的⑵3个政治权利和自由+4个政治性义务 政治权利与自由: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政治自由又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性义务:

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②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⑶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 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重要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点重要内容(4个途径和方式)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⑷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2.政府

⑴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⑵职能: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①经济调节②市场监

督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

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⑶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⑷宗旨:为人民服务

⑸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基本要求)⑹依法行政

原因: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公正司法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为什么:

㈠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服务的原则

㈡意义: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怎么做:

㈠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①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

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

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⑺自觉接受监督

含义: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反面是协调

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③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⑻树立政府权威

含义: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

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决定因素:国家性质

体现: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使依法行政的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中的根本利益;

②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享有声望;

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认可和拥护;

④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区分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如何树立: ① 行为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

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② 树立业绩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③ 道德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

3.人大代表(人民代表)

⑴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⑵产生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以上)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下)⑶义务:

①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

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⑷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4.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县级人大以上才能设立常委会

⑴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⑵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⑶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3个表现:

①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 ②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③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上的关系

5.中国共产党

㈠为什么?

⑴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⑵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⑶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⑷作用:

①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

会环境; ③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

⑷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㈡怎么做?

⑴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⑵领导方式:

① 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

② 党指挥枪 ③ 党管干部

④ 组织和动员社会 ⑤

思想政治工作

⑶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民主党派

⑴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的政治联盟

⑵地位:参政党

⑶组成人员: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⑷参政基本点:

① 参加国家政权

②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③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⑸与中共关系:互相监督

7.人民政协

⑴组成人员: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

⑵性质: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⑶主题:团结和民主

⑷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8.主权国家

⑴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⑵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⑶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国家的灵魂)⑷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9.国际组织

⑴含义: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约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⑵类型: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和区域性 ⑶作用:

①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② 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 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

⑴产生: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⑵地位: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⑶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⑷原则: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⑸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⑹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决定

10.国家利益→→→国际关系

⑴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⑵地位: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⑶表现:共同利益→合作利益对立→冲突

11.中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⑴为什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根本)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⑵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 ⑶做法:

① 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国家利益 ② 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 发展增强国家力量

12.我国的外交政策

⑴含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及所才去的政策、方式和手段

⑵是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⑶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⑷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⑸基本内容

①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③ 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⑴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⑵有效途径: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14.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意义:

①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② 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

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15.当代国际竞争

实质:以经济和科学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⑴内涵: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强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⑵为什么?

①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②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④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

正确道路; ⑥ 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

强; ⑦ 锻造了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⑶做法: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篇6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

(2)解释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阐明简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包括两部分“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对于这两大内容我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阅读教材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我们已经学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卵双胞胎、三胞胎,他们是怎样形成的,是一个卵细胞和多个精子结合而成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受精作用

1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二)、学习新知(观看课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受精作用的场所?

2、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

3、精子转运的途径?

思考:结婚多年的夫妇不能生育,经医生检查,女性双侧输卵管堵塞,你能分析一下他们不孕的原因吗?如果你是医生,应如何治疗?

以上问题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教材、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和途径,精子在转运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让学生明白生命诞生的曲折过程。

4、受精作用包括哪几个阶段?

5、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目有何变化?一个卵细胞能和多个精子结合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明白生命产生的独特性和曲折性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根据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联系减数分裂,引导学生总结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意义。

反思:本节课基本上是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能够充分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篇7

一、开门见山, 将历史假设引入课堂

历史假设可以是正面假设, 也可以采用反面假设, 关键是必须找准问题假设的切入点。切入点的确立必须考虑:一是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研读历史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二是话题能切中教学中心, 能有效贯通整个课堂的学习。在提出假设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谈生活、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精心布景, 既丰富了课堂的血肉, 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教学中, 教师直截了当提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胜利吗?”的话题, 及时补充相关情节, 衬托问题情景, 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话题的兴趣, 为后面的研读与探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下面是课堂实施的过程:

师: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改革开放是否资本主义的胜利”。这个话题的起因有一段故事, 故事跟一节课有关。两年前, 我们从珠海一中学习回来, 途经中山罗三妹山时, 沿着邓小平同志当年攀登的足迹走了一圈。回来后, 我把这一段旅程编辑成短片, 播放给学生们看。放完后, 我提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不走回头路”中的路是什么?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生回答。

师:第二个问题是: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路上留下了哪些坚实的足迹?“不走回头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这个问题是下节课大家要探讨的问题, 在这里, 我们就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当时在讨论这些问题时, 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 冷冷地说了一句“改革开放就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我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说:“因为改革开放只不过是用资本主义的药救中国落后的病。”我一直很后悔当时没有组织大家和他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所以, 希望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弥补当年的遗憾。

二、拓充材料, 指导学生研读历史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假设不是目的, 是手段, 教师要借助于假设的论题, 诱导学生充满热情地主动学习历史。所以, 在提出历史假设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读历史文本, 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文本, 主要包括教材和教师补充的各项史料。在研读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 提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胜利”的论题后, 无论是证实或证伪, 都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支撑论点的论据是否充分;二论证是否严密。论据的举证, 必须借助于更多丰富的历史学习。这就要需要教师补充史料, 丰富学生文本研读, 并通过问题设置, 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下面是本课教师补充的史料与设置的问题:

病症问题———改革开放的背景:

材料:“国家这么大, 这么穷, 不努力发展生产, 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 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 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回答问题:

1. 用两个词来概括文革时期中国的经济状况。

2. 为了改变落后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决策?

用药问题 (1) ———改革:

材料一: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 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排斥市场机制, 农民缺少自主权……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在中国, 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大包干, 小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由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 职责不清……干好干坏一个样。———以上材料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回答问题:

1.改革为何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采用了什么形式?这一形式为什么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3. 国有企业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用药问题 (2) ———开放:

材料一: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二:经验证明,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外开放, 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回答问题:

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并说明对外开放的原因。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到内地, 就像一幅画卷慢慢打开, 研读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内容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的地位和意义, 教师通过视频播放,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开放的变化。

这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补充材料要有针对性, 也要兼顾趣味性;同时, 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 由感性到理性, 由表到里”,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想象和创造。”[1]

三、整合知识, 诠释验证历史假设

历史文本研读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将本课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相应的历史知识树或知识链, 以便学生理解与掌握。将历史知识系统化以后, 再引导学生把视角转移到课前的历史假设上, 对历史假设的论据与论证进行新的剖析与归纳, 以诠释或验证课前的历史假设。

例如,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 在文本研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假设中来:

师:改革开放30年, 中国人民越来越富裕了, 国家也越来越强大了。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生:是。

师:为什么是?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幼稚, 不错, 我也觉得非常幼稚。但就是这个幼稚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有人问,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有人问;现在铁道部撤销, 成立铁路总公司, 依然有人在追问。关键是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里我引用两句话。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江泽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他们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做出肯定的判断。李克强总理说, 改革开放是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红利,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 无论是改革与开放, 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的, 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本质所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面这几个内容, 最后我想回到课前的问题, 请同学们用今天的所学, 结合你平时积累, 写一段话作回应。

生汇报与交流。

师:关于论据, 中国改革开放用资本主义的药救中国落后的病, 既对又不对。对的是我们的确有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某些合理的东西;不对的是很多东西本身不存在阶级性, 资本主义可以利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关于论证:利用资本主义救中国落后的病, 不能论证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因为, 这里忽视了一个前提———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如果要把结论修改一下, 大家认为要如何修改?

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观点有同学们的道理, 我的观点是:改革开放是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新的假设, 将历史探究引向深入

从提出假设, 到文本研习, 再到运用课堂学习成果验证假设, 课堂学习环节是一环扣一环, 就像语文中的议论文, 结构完整, 论证严密。在这一环接一环的历史学习与举证过程中, 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但是,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 一堂课40min的学习是非常局限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本课学习中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假设, 引导学生把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学习与探究中去。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结束时,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改革开放方面的文献 (例如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实》;柳建辉《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史》) , 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探讨新的话题:“有人说改革开放类似晚清的中体西用, 你认为呢?”从而有效地把历史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向课后延伸, 变有限的课堂学习为无限的课外探究。

摘要:近代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历史教学中, 教师借助历史问题, 形成历史假设, 引导学生在研读历史文本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并对论题进行诠释或验证, 从而使历史学习与认识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这种以历史假设切入的新的教学实践,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克服传统的满堂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历史假设,创新教育,切入点

参考文献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 篇8

一、用词不恰当

1P18,“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造成了外延过宽,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2)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从经济上来讲,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人们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愿意要孩子,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人们生活比较紧蹙,养不起孩子,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酗酒成风,平均寿命短,离婚高等原因,造成生育率低。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阅读”中,文字说明有三句话,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前后概念游移不定,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语意连贯,建议在“所以,”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在美国人口中,白人占82□,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对于美国来讲,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言外之意,纽约市内约有3/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田地,走出家乡,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从逻辑上来讲,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此可以看出,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前后概念的统一,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所指范围不明确。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根据图中所绘内容,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推理不合理

13P83,“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不够准确、恰当。因为,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且人口少,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还有,一般来讲,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而是还有其他原因,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未免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那么,一般来讲,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图的标题),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时间有差异,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1949~1986年期间)和“民工潮(80年代后期)”,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但是,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显然有失偏颇。所以,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上一篇:金税发票管理系统下一篇:当前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