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问题研究(共8篇)
摘要: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较为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标志着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正从政策推进转向制度保障,正在走向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把民营经济列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支点,涌现出了月山啤酒集团、永威集团、隆丰皮革、飞鸿包装等一批土生土长的非公有制企业,带动了一大批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改革改制,纳士科技、宇航化工、金山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退出国有领域,成功实现了机制转换;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焦作市引进了昊华集团、蒙牛集团、丹尼斯量贩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化了焦作市的经济结构,促进了焦作市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化;通过“效能革命”,狠抓发展民营经济环境治理,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层次,形成了本土民营企业、外来民营企业、改制发展的民营企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1992~2003年,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81.89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4.03%,年均递增20.9%,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2006年,仅焦作所辖县市——孟州市,非公企业共引进市外项目123个,合同利用资金35.1亿元。截至2006年底,焦作市非公有制企业达到8746
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2.5%,高于全市GDP增速7.9个百分点。焦作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思想进一步解放,民营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焦作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和市民宣传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全市形成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坚持多管齐下,总量扩张势头良好
一是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在坚持传统招商引资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二是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发展民营经济。从2000年开始,确立了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承包租赁、分块搞活、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引导民营经济快速扩张。三是扶优扶强发展民营经济。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涌现出了黄河集团、月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名优民营企业。四是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向法律法规政策未进入的所有领域投资,规定进入工业园的民资享受与外资同等优惠政策、同等服务待遇、同等奖励措施,不论成份看发展,不限比例看效率,加速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三)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初现端倪,民营园区的“平台”功能日益显著
目前,焦作市年产值上亿或近亿元的产业集群十多个,市、县、区各级政府依托产业集群,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平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工作。
(四)广泛增加就业门路,社会效益不断显现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由原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扩展到离退休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学生、下岗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分流的干部职工等。民营经济在解决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五)产权问题得到重视,民营经济维权工作提上日程
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河南省民营经济维权发展促进会的倡导下,由焦作市检察院发起,在省内各地市率先成立了“焦作市民营经济维权发展促进会”。促进会以服务民营企业为己任,协助政府坚持宽领域治乱,多层面维权,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创造安全空间;全方位服务,为民营经济大发展拓展绿色通道;从培育民营企业家的法制观念人手,在民营企业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民营企业家依法维权、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抓住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个案不放,认真调研,协助有关部门搜集材料,有效地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赢得了会员企业的信赖。
二、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环境不宽松
一是市场准入不平等,政策不公平,参与国际竞争条件苛刻等。二是负担过重、收费不规范。三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信贷政策严,追求效益、资产质量和信贷安全观念的深入,信贷门槛提高,影响到民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规模扩张、技术改造的进行等,致使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发展速度与先进地区比还不快,总量规模偏小。目前焦作市非公有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77家,超4亿元的企业有4家,规模最大的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也不过10亿元。
(四)行业结构不合理
焦作市民营企业至今仍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导,大多数集中在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修理业、娱乐服务业等行业。
(五)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焦作市民营企业中仍以“家庭或家旅经营”为主要模式。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为企业内部“家族式”的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速度。
(六)不正当经营
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损坏了民营经济的形象,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三、促进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抓住机遇、明确目标,提高认识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宪法》都从根本上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大力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中部崛起”和河南省的“东引西进”战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当前全国上下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市场经济环境,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入世后民营经济将获得一个多边的、稳定的、可预见的公平环境;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又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因素。
(二)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关键;改善政策环境,政府是主角。焦作市各政府部门都应当从焦作发展的大局出发,对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应积极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营造从事民营经济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强化服务意识,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体系.主动为民营经济发展排忧解难。
(三)积极探索拓宽融资渠道
1、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河南省将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构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融资担保服务为主业,且有较强融资担保能力的覆盖全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使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更加顺畅的建设目标。2005年8月11日,经过焦作市政府精心策划,出资4000万元,吸纳部分社会资金,焦作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焦作市第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专业担保企业,充分表明了焦作市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扩大资本金,大力提高为民营企业担保服务的覆盖面和资本运作能力。
2、鼓励、扶持直接融资,减轻间接融资压力。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逐步扶持并有计划地辅导焦作市少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搞活资本市场,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减轻间接融资的压力,真正分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改善经营管理,实现资本运营。焦作市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逐渐改变原有“家族式”为主的经营模式。进行产权转移,吸引外来资本,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促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加大扶持民营高新科技产业
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引导焦作市民营经济积极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抢抓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机遇,继续发挥铝、电、化工、橡胶、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优势,集
中力量把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铝及铝制品的延伸加工,鼓励、加大扶持民营企业积极涉足信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使焦作在中原崛起中铸就新的产业优势。
(五)推动民营企业从“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焦作市民营企业必须逐步地抛开传统的家族制管理,通过资本社会化、股权多元化的方式,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
(六)以现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研发基地,加快培养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功企业的发展,无不显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巨大威力。焦作市民营企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立足本市、本省,以现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研发基地,并放眼国内外,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争取早日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焦作市民营企业再上新台阶。
(七)正确引导,提高素质
1、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正确引导,严格管理和监督。对民营经济业主应在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事业上扶持。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指导等工作,个体私营协会、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也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民营经济的事前监督和日常监督,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是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应不惜一切代价,广招社会贤才,鼓励有志者从事民营经济;应加强对现有民营企业主的培训,以焦作市的高校为基地,有计划的培养民营企业家,尽快提高其综合素质。
3、建立一支公正、廉洁、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各项政策能否得以顺利执行,干部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内部干部职工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勇于投身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潮,促进焦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步伐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 农村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国家、社会的关注, 农村经济状况在逐步改善,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 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农村经济面临着众多问题 (1) 经营规模小, 难以吸引劳动力、扩大生产和采用先进农业技术; (2)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虽然农村基础建设一直在加大扶持力度, 但历史遗留问题过多, 大部分中国农村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信息流通困难等众多问题, 普通农户的农副产品较难销售到除近邻外的其他区域, 同时由于部分农产品 (蔬果等) 保存困难, 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3) 农民增收渠道狭窄, 大部分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经济意识, 对农产品收获大多仍旧采用家庭式经营性销售模式, 工资性收入很低。
(二) 电子商务时代
电子商务即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 包括生产、销售、物流等所有基于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的活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化和政府的扶持, 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蓬勃发展的时代,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2014 (上)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截止到2014年6月, 我国电子商务涉及相关用户达到3.5亿人, 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5万亿元。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拓宽农产品渠道, 鼓励建立以B2C为模式将农产品与连锁超市挂钩, 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 农村经济的转型正在悄然进行。
(三) 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农村经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也渐渐进入了农村生活, 开始改变农村原本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国家的鼓励下, 农村经济开始尝试和电子商务相结合进行转型。
1. 电子商务时代下农村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在全球范围内, 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大趋势, 不仅农产品的销售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 农产品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农用生产资料供给等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 国外的成功案例为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借鉴; (2) 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产品的区域性、低值、易腐、没有准确标准等因素使农产品交易成本高、供需链条断裂大大地制约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流通现代化、市场的辐射区域。而电子商务的特点在于实时、高效, 减少了时间空间上的成本, 能够形成以信息流为核心, 资金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相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流通流, 恰恰弥补了农业经济中的多方面困难。当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相结合, 能够帮助农民了解市场信息、便于农产品的出售, 解决了“小农户、大市场”的难题, 扩大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将会打破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壁垒, 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合理调节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通过供求双方及时便捷的沟通, 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 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4) 农业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截止“十一五”, 我国涉农网站达31000多家, 根据阿里研究院2014年公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 (2014) 》, 预计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2014年底将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以淘宝网购数据为例, 其农村消费在2014年第一季度达到了9.11%, 远远超过了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
2. 国内农村电子商务成功案例。
著名的“沙集模式”来自江苏省沙集县, 早在2006年的时候, 大学生孙寒返乡后和朋友尝试在淘宝开店, 后来开始自产自销拼装家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带动周围乡亲一起加入。几年内, “沙集模式”农村电子商务逐渐稳定, 具有极高的可复制性, 不断地带动周边农民, 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 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转型。沙集农村电子商务以生产和销售拼装家具为主。2010年底年销售额达到了3亿多元, 在2011年就超过5亿元。截止2012年上6月, 当地有网店超过3000家。“沙集模式”带动当地家具配送、原材料加工制造、配件加工制造等众多相关产业, 为当地的经济社会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地居民也习惯了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作息, 而是更加贴合电子商务中消费作息, 新的收入渠道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加稳定祥和的生活。
“沙集模式”的成功高度概括了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生机, 除此之外农产品的B2C模式同样是农产品生产和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 剔除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 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低廉的售价, 可以便捷地购买到新鲜的送货上门的农产品, 具有更好的信誉度和售后服务保障。
A2B模式则是根据农产品的分散性, 以区域为单位汇聚所在区域的农产品信息, 以期货或现货的形式由经纪人进行网上销售, 建立虚拟的专业市场与现实市场交相呼应。
电子商务时代农村经济的转型不可避免, 总结而言就是 (1) 电子商务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 解决了“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使农户和买方拥有平等的信息; (2) 农村电子商务具有蓬勃的生机, 电子商务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网商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易, 具有极高的交易自由, 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3) 电子商务改变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传统思想,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先进性启发农户用智慧构建新农村, 以信息化扩大收入渠道, 是对农村经济社会从思想观念上的根本改变。
二、电商时代农村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一)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诸多问题
尽管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向电子商务转型势在必行, 尽管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 甚至在一些村镇电子商务已经得到了高度的普及, 但数据显示对于大部分中国农村而言, 还没有达到星火燎原的程度,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农村对电子商务发展认识不足。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遭遇的首要问题就是农村对其发展认识不足, 及时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普及, 但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电子商务甚至互联网还是一个模糊、不甚了解的事物, 不能清晰透彻地理解电子商务的内容,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没有信心也不愿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 这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收到了极大的限制。
2. 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农村的互联网并没得到高度的普及, 信息化电子设备、网络通讯设施、通讯速度仍然有巨大的缺失, 尚且不能达到现阶段电子商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要求。同时在软件方面, 农村缺少信息化人才、缺少优秀的电子商务工作人员, 这大大限制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和使用。
3. 农业物流体系不完善。
物流作为电子商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决定着电子商务能否平稳高效地普及和发展, 然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 农村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偏远地区, 交通运输较为落后, 甚至被排斥在配送范围之外, 即使农村想发展电子商务却无法实现基本的交通物流, 再加上该领域缺乏专业的农业物流公司, 农产品又具有易腐的特性, 这使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二)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1.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
电子商务的主要运用场所在互联网, 要想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达到电商时代农村经济的转型, 必须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化的普及程度, 组织建立农业行业和农产品专业网站, 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引导农民使用互联网、参与电子商务活动。
2. 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引导。
电子商务的在农村的普及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 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的作用, 由政府牵头带领农村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市场, 让农民能够感受到新的模式能够扩大收入渠道, 改善生活。为农村地区培养熟悉农村特点的“接地气”的留得住的电子商务人才, 支持本地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民到淘宝大学等培训机构学习。
3. 完善农业物流体系。
农产品的销售是农产品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 而农产品的配送则是销售的关键, 农产品种类繁多, 生产单位小, 易腐、易变质、难包装, 配送过程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所以专业的农业物流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适合农产品运输的物流方式,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农产品在配送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配送, 优化流资源配置, 降低配送成本, 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效益。
参考文献
[1]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1:20-25
[2]钟远涛.浅析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新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3:222
[3]笪海波.农村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272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土地流转 人才短缺 农民增收
自1978年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以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科技支撑弱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农村整体状况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经济体制仍不健全,资源浪费情况仍较严重,这极大的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在涉及有关“三农”问题时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落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因此,继续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坚持以工促农,追求工农互助,更好的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现实难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摆脱传统“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体制不健全,发展秩序混乱
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经济秩序是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行政计划色彩浓厚。不幸的是我国农村地区还缺乏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强买强卖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村的思想意识落后,我国政府政策长期倾斜于城市和工业,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高素质人才稀缺,发展前景黯淡
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动力,加强农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一些懂得市场管理和农业经营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转移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减少,导致农村优质人力资源严重稀缺,特别是一些农业经营的人才的稀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图1)。
二、农村地区发展经济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是基础,第二产业是支柱,第三产业是增长点,农村地区的发展要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发展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我国应大力优化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新型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此外,重点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制造为基础的第二产业,重视农村招商引资,解决农村发展经济的资金与技术问题,不断扩大农村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农村银行、旅游、电信等新兴服务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二)加大培训力度,打造新型专业农民
优质人力资源对农村地区长远发展有长远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即对内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对外引进有技能、有思想、有眼光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农村地区应更加注重农村优质人才,尤其是具有良好知识结构和现代化技术的人才的引入,鼓励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知识和精力充沛的大学毕业生走入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农村经济由传统粗放型模式到现代化集约型模式的转变提供重要的人力保障。要加强农民教育,培养出一批掌握专业知识和优势信息资源、有洞察力的现代化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以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基础设施,打通经济发展血脉
完备的基础设施既关系着农业的生产运输,又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整个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切实的改变农村的水电、灌溉、交通供等落后的面貌。此外,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结语
三农问题是我经济发展的主要命题,解决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維护农村稳定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各级政府应该切实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强化政策、人才和体制支撑,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田苗.后危机时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探索[J].新财经,2010,(12).
当前,农村工作点多面广,任务十分艰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都需要经济做基础,而村集体经济发展又适应不了农村实际工作的经济需求,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就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调研,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办法和有效措施。
一、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我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由于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据2000年底对全县109个行政村统计,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总量达756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441.2万元,固定资产3119.8万元,在建的各项工程涉及资金573.9万元,平均每个村拥有资产69.4万元。到2010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量为6826万元,对比2000年经济总量减少735万元,下降幅度9.72%。经统计,2010我县各村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占总数的4.6%,5-20万元的村有17个,占总数的15.6%,0-5万元的村有59个,占总数的54.1%,无收入至负收入的村有28个,占总数的25.7%。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依然非常薄弱,其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足。而且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好的村,集体资产逾百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数十万。经济薄弱村无资产、净负债,村里没钱办事,人心涣散,干群紧张。
二、当前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
当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像我县这样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薄弱且日渐式微的现状毋庸讳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积淀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暴露了思想观念的滞后和机制体制的僵化。归纳起来,影响和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搞。“这一届干满,下一届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的心理包袱在大多数村干部心中普遍存在,再加上当前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困难,很多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放开手脚工作,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无力搞。各村村干部平均职数为5-7名,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上级层层安排的事务性工作上,对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三是没法搞。部分村干部眼界不够开阔,“等、靠、要、熬”思想严重,没有真正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潜,带动群众闯市场的意识不强,对于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思路,没有点子,没有办法,不知何从入手。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窄。村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财政转移支付。以我县富强乡为例,2010年全乡9个行政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1万元,去除村两委干部工资24万元,剩下的17万元无力支撑9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修路、吃水、项目争取等公益事业的支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主要靠各级政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支撑。二是机动地。全县半数以上行政村把集体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只有极少数村留有部分机动土地,可以说离开了“土地”这个平台,各村不知道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增加集体收入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差。
(三)村集体债务债权较多。截止2010年底,我县尚有外债村87个,债务总额7770.5万元。村集体的债务主要是“八五”、“九五”期间,无论是“普九”达标或是交通、农田水利、科技推广、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时,村集体一时无力投入,只好举债,久而久之,债务越欠越多,越多越无力偿还,化解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村都存在,村集体通过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资产后,就要支付还债,形成了“挣一点,还一点,再花一点”的恶性循环,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到了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村集体的债权是农村税费
改革前遗留下来的,主要是未收回的农业税、“三提五统”等,由于时间跨度大以及人员的变更,很多账都已经是呆账、死帐。
(四)村干部考评奖惩机制需要完善。在村干部的考评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还没有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给大部分村干部造成“发不发展集体经济都无所谓”、“集体经济发展的好不好与我没关系”的误导。此外,村干部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偏低,月工资普遍500-700元,大部分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没有解决,仅在2010年有2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考试进入乡镇公务员行列。这使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村干部在生活上没盼头,政治上没奔头,造成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
(五)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对本村的优势把握的也不够全面,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体经济对策;二是私心较重。少数村干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多,考虑集体利益的少,如在“双清”工作中,力度不够,怕因此得罪一些人,损害自身利益;三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个别村干部目光短浅,为了自身政绩,为了享一时之乐,将集体资产一包几年,形成了“前人花钱、后人还帐”的恶性循环;四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县有些村兴办了集体企业,但由于缺乏人才,都先后被市场所淘汰。另外,有些村集体组织开发的效益农业项目也往往因经营管理不善,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少政策引导和扶持。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村屯环境得到了迅速提高和改善,农村产业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国家没有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惠农资金也没有专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农村的产业增收强项没有一项是村集体的,缺乏政策引导和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难得到改观。
三、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积极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逐步推进”的原则,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确保实现集体经济的合理、快速、高效发展。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方面是由于我县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眼界不够宽阔、观念陈旧造成的。因此,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村干部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要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思想观念:一是树立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观念;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三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经济观念;四是集体主义观念。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等各种渠道,提高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大乡村干部“走出去”的力度,通过到发达地区学习观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配致富能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如果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双带作用乏力,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轻则浪费有限的村集体收入,重则使多年积累的村集体财产化为乌有,搞垮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达的村,村干部的领导素质与经济管理能力都较强,都是“致富能人”。如我县绥东镇振东村村两委着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工作公开透明。几年来,村集体从来未报销过一分钱的饭费和小车费,把省下的钱都用在了为百姓办实事上。先后为集体偿还债务70万元;投资100余万元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振东村由原来的贫困落后村,一跃而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振东村现有固定资产55万元,银行存款28万元。
(三)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发展
乡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指标细化、量化、层层签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工效挂钩,动态管理。对于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没有任何起色的,视情况对村干部甚至相关包村乡镇领导干部予以调整或免职。二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并对村干部的工资进行改革,推行以基本工资、奖励工资为主的机构工资制。村干部的奖励工资按当年的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的比例提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加大提成比例,予以重奖。三是在县乡财力许可的情况下,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对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可以考虑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解决好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四)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调整生产结构,多村、多乡联合,逐步建立一批规模化的蔬菜、稻米、水产、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名牌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二是包装项目争取投入。研究国家惠农资金流向,策划包装利民工程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侧重把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在产业链上,以项目延伸产业链,以产业链壮大项目;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造血型”增收项目;支持村级组织与规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大户携手共同发展。三是发展有偿服务。依托产业,走“支部+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鼓励村级组织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机械、仓储、运销、信息中介、物业、集散场地等有偿服务,实现经济增收。
(五)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走管理增值的路子。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要切实管好、用好、发展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机动地、林地及乡村干部、村民多占地,能收、该收的地一定要收回,并通过采取承包、租赁、公开招标拍卖等形式发包给农民,以此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公共安全与经济发展之相斥问题研究
——近期中国SARS危机引发的反思
何年初(02级会计)
(个人观点,如有雷同,似属巧合。2003.5.22)
一般而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制约着社会发展,因而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社会保障机制就越完善,社会公共物品的效能就越强。然而,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涉及到人类安全的问题似乎显得越来越严重,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文化侵蚀、疾病传播、生化战争、恐怖事件等,以往经济欠发达状态下无法预见和发生的灾难在现代社会却层出不穷。这反映了经济发展与人类安全之间的矛盾,也是在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发生大规模SARS传染所引起的重要反思——并不是一心搞经济建设就一定能推进公共安全的巩固和发展,它们之间存在很多需要重新思考的相斥问题。
199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试图重新定义安全,提出人类(人的)安全广泛构成要素,包括免除人类以下7方面的脆弱性、不确定性(风险):经济安全(基本收入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清洁水源、清新空气和未退化的耕地)、人身安全、社区安全(文化特性安全)和政治安全(基本人权和自由得到保护)。从广义上来说,就我国而言,公共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和公众安全,两者是相互联系、高度互补的,没有公众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安全;没有国家的安全也就没有公众安全。从狭义上讲,公共安全就是指公众安全,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范围内,公众免受威胁和侵害,得到保护或者挽救的公共安全体系。就基本的逻辑而言,社会越发展,物质和技术条件越先进,它的公共安全体系就越健全,公共安全机构和设施就越先进,越体现人性化和保障力。然而,它们之间并非具有必然性的联系。因为经济建设会大量占用和部分转移对公共安全的投资和注意力,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各种各样新的环境安全危机,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会激发更严重的健康危险,市场机制的运行会无形中引导资源和观念的私有、自我倾向;反之,公共安全的维护和巩固也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等,这些都会是经济建设与公共安全的矛盾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分析:
1、经济建设与公共安全之间的资源分配此消彼长。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时期,可用资源存量更是有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的物质技术条件有有较大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集中大部分资源投向生产部门,大兴土木,大搞技术开发和项目建设,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政府的支出大部分是资本支出,对公共产品和投资明显减少,特别是对公共卫生部门的投资越来越少,公共卫生体系的境况越来越差。正是由于中国缺乏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公共安全的信息化水平极低,才致使SARS病毒肆虐全国,一时谈虎色变。
2、发展经济与公共安全之间的注意力排斥。中国忽视了卫生体系,一心都扑在了经济建设上。20年前,中国有庞大的卫生体系基础,人人都看的起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为解除经济发展的束缚,合作社制度被取消,农村合作社医疗体系的结构也被取消,但没有新的制度代替,这严重弱化了中国农村的卫生条件,为疾病的滋生和蔓延留下隐患。SARS一旦传到农村,就不堪设想,仅靠农村那些私人医疗条件是根本无法阻止SARS肆虐的。由此可以推想,一心求经济发展,会转移政府的注意力,忽视公共安全的建设和发展,从而给人类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3、经济发展的负作用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资源 的大量掠夺。随着自然的不断人化,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会更加严重,必然会带来新的自然灾害;技术的进步,带来生物化学变异,特别是生化武器的使用,更是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人类安全变成全求问题,扩大了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经济发展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增加了社会治安隐患;物质条件的改善,会弱化人们对灾难和疾病的抵御能力„„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后,人们不得不思考的公共安全问题。
4、市场机制的运行会导致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漠视。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具有私有化倾向,人们都去关心了自己财富的增加和忙于参与市场竞争,往往会忽视对公共安全的考虑;同时,由于
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得资源绝大部分流向有利可图的行业或部门,而对没有多大直接回报的公共安全的支持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漠不关心。这样无形中,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公共安全考虑甚少,也无法形成全社会的安全互利行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鼓励市场主体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努力,因而也逃避不了对公共安全建设的弱化。
5、公共安全的投入部分转移资源和注意力。为了加强公共安全建设,首先政府要投入大量的 人力和财力建设软硬设施,这将部分转移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投向;其次,政府工作人员要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上,使得政府决策增加了分析项目;再次,要建立庞大公共安全体系,特别是卫生防控体系,并运作这样的体系,宣传新的安全文化和变革公众安全观念,其过程成本和福利支出需要一项巨大的持续的资金保证;最后,良好的公共安全体系,比如卫生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福利项目,或浅或深地影响一部分人谋生的能力和意愿,一定程度阻碍了经济发展。
笔者探讨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之间的相斥问题,并非表示两者水火不容、必择其一。我只是从另一个视角来呈现问题,以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希望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并不能撒手不管,而是要更加强化自己对社会公共物品提供的职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公共安全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减少社会前进中的公共危机,为人类发展和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那么接下来针对该相斥问题,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思路和两全之策呢?
对这个问题存在两个逻辑起点,第一,从两者的相斥方面寻找协调和缓和;第二,积极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促方面,并建立其路径创建和有效运行的机制。
首先我们来探讨相斥缓和。
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的相斥表现在:资源分配、注意力转移、负效应和机制导向。为解决这四大相斥,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上。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要进行各项改革,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曾经发挥着主导作用,几乎把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向了经济建设,而对与经济发展似乎相关性不大的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问题摆在了次要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政府职能在发生根本变化,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开始改组、改制,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府应该在放弃大部分经济管理权力和微观经济工作的同时,不能搁置自己原有的能量,应该逐步把以前忽视和没有抓好的工作抓紧抓好,应该把自己的运作机器分配很大部分用于公共安全方面。
第一,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发展。重视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给社会发展以应有的地位。虽然在政策宣示上,强调了经济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但在实践中,经济发展甚至经济增长成了发展的惟一内容,导致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表现为,城市卫生防疫体系维持艰难,农村卫生防疫体系基本瘫痪,早已绝迹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结核病)在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应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指导思想。
第二,政府必须举办公共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企业,但是,政府的责任不是减弱而是增强了。随着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政府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过去国有企业举办的社会事业,一部分可以市场化,一部分则必须由政府承接,如义务教育、疾病防疫、社会救济等。静态地看,举办公共事业,将挤占其他方面的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动态地看,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可以避免种种不测带来的损失。国外经验表明,公营部门在促进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三,公营部门的改革不可轻言“市场化”。无论在何种社会中,公营部门都是不可或缺的,公营部门的运作也都不是“充分市场化”的,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非典”危机导致的初期应对无力、举措失当的局面,是多年来缺乏对公共卫生体系有效投入的结果。在财政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地方上尤其是农村的防疫机构都走上了自我创收之路。在创收无望的情况下,防疫系统人员严重流失,导致了许多防疫机构“人去站空”,处于无力应对“疫情”的状态。
第四,必须加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协调能力。危机的爆发是突然的,影响是全面的。应对危机,必须采取及时、综合、系统、协调的措施。各自为战,画地为牢,往往导致危机的蔓延和扩大,从而导致更大程度的损失。
其次,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之间寻找互相促进的路径,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这一点才是最积极的也是最有生态意义的逻辑。
其实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存在相排斥之处,也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地方,这才是符合辩证法的。笔者以下思路可以和各位同仁商榷:
1、通过对公共安全的投资和引导,开发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公共安全产品,推进该领域的产 业的良性发展。在此次SARS危机中,虽然有些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也有另一批行业获得了发展契机。首先,由于全国范围内抗击SARS,全社会对防止SARS的药品特别是中药需求量成倍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制药业的增长;其次,为了预防SARS的传染,公共卫生所及日常生活用的消毒液、带有消毒功能的洗涤液、以及口罩、手套等卫生用品的需求急剧增长;为加强健康保健,家用电器中的“消毒家电”成为消费亮点,消毒柜、微波炉、空气净化器等具有杀毒功能的家电成为居民购买的热销商品;同时,与健康保健相关的医疗保健用品、健身器材、有保健作用的食品、蔬菜、水果等成为居民欢迎的商品,其需求大幅度增加。上述产品需求的增加,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第三,为了治疗SARS及其疑似病人,医疗服务需求大幅度增长,拉动医疗服务行业的增长;为了减少SARS感染的几率,人们大量减少外出,增加对电信、互联网等电子通讯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电子通讯服务业的增长;等等。
2、通过对有害公共安全的产业的限制发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促进产业结构协调。目前 我国还存在许多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负面作用的产业和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国家通过对这些企业的限制发展,强制它们对其造成的外部不经济的后果承担成本。这样可以缓和这些产业和企业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也有效地维持他们的发展,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3、通过对公共安全机构的建立和运行,一定程度解决就业问题,拉动社会需求。全国抗击 SARS,客观上增加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这些支出或者用于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或者用于医疗卫生设备的购置、或者用于医护人员的额外费用支付、或者用于医疗卫生设施及环保设施的投资,均成为社会的有效需求,将拉动经济的增长。
4、通过增加对公共安全有隐患的不文明、不卫生、不安全行为的处罚、课税增加政收入,并将此款项专门投资于公共安全事业。其疾病的传染,除了因为人类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课题,产生了新的病菌,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健康的生活和习惯和方式所引起的,如爱滋病、疯牛病,包括现在的SARS。如果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采取强有力的惩罚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遏止疾病的传染,而且可以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同时也可以为公共安全事业准备相应的资金。
5、把公共安全作为一种文化和文明的标志,运用于商业运作和招商引资中。公共安全关系 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存续,是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在经济建设中植入公共安全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有效地宣传这种理念,而且可以帮助那些可以运用公共安全作为媒体和商业炒作的机构寻找商机,同时将大大增加招商引资的机会。
综上所论,通过对SARS问题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并非必然互相促进,两者之间存在相斥,但通过对两者的辨证思考,可以探索和建立两者之间矛盾缓和与相互促进的路径和机制。
——以灵台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例
●鄢 文
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状况既是一种历史形成的人口分布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问题一直没有消除,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着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因此研究和探索少数民族散杂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起,已经成为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课题。笔者拟结合灵台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谈一些浅见和认识。
一、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是平凉市民族成份较多的县(区)之一,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区域。全县有回、藏、满、苗、蒙古族、土家族等13个少数民族民族人口达 7948人,占总人口的3.3%。主要分布在8个乡镇27个行政村72个村社,呈现出种类多、居住杂、分布广的特点。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社的发展进步,就没有全县的科学发展和繁荣进步,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社的团结稳定,就没有全县的和谐与稳定。民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县一项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是灵台的重要县情之一。
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全局,从县情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宣传贯彻民族政策法规为主线,以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为关键,以落实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保证,创新举措、完善机制、狠抓落
实,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持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促进了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止2009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05.5万元,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829.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194元,人口自增率3.74‰,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9亿元。有24个民族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所在全县平均水平。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先后投资1682万元,在中台下河、新开华掌、梁原马家沟、东门等少数民族村实施了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投资36万元在4个民族村社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785万元,进行了梁朝、灵新、朝龙公路铺油改造工程,实施了独店秋射回民社道路硬化工程,在中台、梁原、新开的民族村架起了“连心桥”3座。至2009年底,全县72个民族社已100%通电,有96%的民族村开通了砂化公路。全县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生存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发生新的变化。重点完成了下河穆斯林新村建设和8个民族村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工作持续加强。教育部门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对6所回民学校进行了改造扩建和设施完善,使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不断加强民族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卫生部门在全县27个少数民族村都建立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少数民族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以上。社保部门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生活,累计对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发放低保资金172万元,五保户供养资金18万元,医疗救助、困难补助、灾后重建维修资金5993.3 2
万元,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事务得到依法管理加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民族乡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面进步。少数民族地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进一步强化,群众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电视得到普及,人们不断从各种媒体中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丰富的知识信息,极大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群众的言行举止趋于文明,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总体上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政通人和的喜人局面。
回顾我县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历程,既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许多教训需要汲取。总结经验和教训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是党政组织高度重视,不断健全民族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灵台县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及全县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为全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依法行政,制定相关扶持的政策、法规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区域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是十分困难的。既要依靠各族群众的努力奋斗,又要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并且落实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持,这是加快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们认真 3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扶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实行了倾斜,组织相关涉农部门实施了“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工程”(即选一个实力强的职能部门,包扶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每年发展一项产业,解决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一个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强力助推了民族区域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更应该完善县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优惠政策,加大帮助和支持力度。
三是充分发挥优势,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快散杂居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县乡积极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乡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8个有少数民族人口的乡镇都建立起了1—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较强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支持和鼓励民族乡村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全县从事商贸、运输、餐饮经营的少数民族群众已达600户,注册资金3200万元,从业人数1900多人,年上缴税金340多万元。各民族乡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重大建设项目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发地方优势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为民族乡村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经济体系。
四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稳定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我县由于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正确对待民族问题,使民族团结的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历史上遗留下来民族间的隔阂基本得到消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各民族间形成了生产上互相关心帮助,生活中互通有无,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风俗习惯上相互尊重的民族团结新景象。因此,在民族团结方面,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树立一心一意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思 4
想观念,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五是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各项权利的重要体现。县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目前,全县己提拔任用副科级干部5名,正科级干部5名,从乡镇书记中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副县级后备干部1名。各乡镇按要求配齐配全了少数民族村社干部,其中重点民族聚居村班子中45岁以下的少数民族干部占80%,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86占%,全部落实了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和民族工作部门借助县、乡党校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建立完善了少数民族干部档案,进一步加强了管理工作。今年,县委结合乡镇和县直领导班子调整,对3名民族干部进行了交流和提拔重用,进一步激发了民族干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族区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民族区域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开展村民自治,提高散杂居民族区域的民主管理水平。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各项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做好农村“基督教三乱”治理工作。要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民族区域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看病、上学、就医等问题。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政策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要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和有效手段,维护社 5
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从灵台县情来看,当前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政策形势看好。从宏观环境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城市和散居地区的民族工作”。近年来,省市都把帮助散杂居民族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扶贫济困,帮助少数民族区域加快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参与的力度不断扩大。从微观环境来看,当前,灵台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的出台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灵台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进入全省资源开发规划并实施集中勘探会战,华灵崇高速公路列入全省交通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被确定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和蔬菜生产大县,这为灵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二是区位优势明显。灵台散杂居民族区域一般地处或接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比较便捷、信息比较通畅、投资环境比较优良,人员往来比较多,市场容量比较大,容易受到城镇经济的辐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传播到民族地区,因而经济社会发展被拉动的作用比较强。特别是回族,具有经商传统,又能吃苦耐劳,有的收入已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他们经营的个别行业成为了当地利税大户,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一定位臵。三是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各个民族乡镇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一些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比如,扶贫到村到户,6
整村推进;推广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结合,发展蔬菜、牛、果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二三产业;民族工作社会化与民族小康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等等。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这些有益的经验,将对散杂居民族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四是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经过过年来的发展,民族区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科教文卫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已经形成了以特色农业生产为主,商贸流通和劳务输出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民族区域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日益迫切。这些都已经成为民族区域加快发展的直接依托和内在动力。
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灵台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同宁夏西海固地区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民族,同样的环境,但却不是民族自治县,许多惠及少数民族的建设项目没有列入国家的建设盘子,失去了许多发展的好机遇。由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水平低。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企业基础差、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工业增长过分依赖高耗能工业。以旅游、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上受市场发育不够、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消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水平仍较低。近年来,由于缺乏政策以及项目资金支持,灵台县散杂居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纵向比有发展,横向比仍然处于落后位次。少数民族群众经济收入从纵向看正逐年不断增加,但总体上还处在拉一把就上去,松一松就掉下去的紧张状况。如2009年全县农村少数民族人均收入仅为农村人均收入的85%,人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贫困少数民族人口还有794人,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0%。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 7
后,发展制约“瓶颈”较多。部分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不利于生产和生活。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的山区,交通条件较差,资源分布不均,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是思想意识观念滞后,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多子女观念严重,对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不支持;不愿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常把改变贫穷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贫困文化经由上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贫困也得以在这种文化的制约和保护之下不断延续。从民族心理素质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宗教,这种信仰和宗教构成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致使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跳不出农业就农业的圈子,跳不出本乡土地,走以工促农、以商促富的路子。四是社会事业不发达,文化卫生相对滞后。教育相对落后,民族受专业教育、培训机会少,缺乏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特别是当今大中专毕业生后就业难,每年县政府招收录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少,就业难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读书无用论严重影响民族的教育,许多农村孩子初中、高中毕业后纷纷外出兰州、宁夏、西安等地打工。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备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强,政府提供公共医疗、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的能力弱,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还十分繁重。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封闭,特别是贫困山区文化生活落后,卫生习惯有待改缮,因病返贫现象突出。五是少数民族干部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从知识结构来看,无论是党政人才还是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都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止2009年底,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90人,仅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和党政机关。从干部培 8
养选拨情况来看,在后备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机制和方式还不完善,由于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不多,少数民族干部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可选拔民族干部对象的局限性。六是民族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影响团结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流量增加,一些民族习俗和宗教风俗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民族关系在总体趋好的形势下,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加明显,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多,如:城区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和正当权利容易被忽视问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有的少数民族把生产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一般问题民族化、宗教化的问题;部分少数民族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民族区域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灵台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共性,也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区域的特性,但归根结底要靠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解决。实践证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散杂居地区民族问题突出表现为各族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愿望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近年来,民族地区出现利益分配不合理凸显的社会矛盾问题、人口返贫问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以及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问题,也是各族群众最为关心最为迫切要求利益得到合理调配的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政治问题,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努力促进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加快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才能取得扎实的工作成效。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坚持政策倾斜、项目支援、部门帮扶和散杂居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
围绕上述思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建立民族工作社会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促进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抓总,民族机构贯彻实施,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民族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促进民族区域发展的合力。坚持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纲要》为抓手,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使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继续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进理解、消除隔阂,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继续加强民族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民族乡村干部群众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局意识,进而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
2.落实优惠扶持措施,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不断完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散居民族地区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 10
水平、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生存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要积极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乡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能源、水电、通讯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区域基础设施,优化民族区域发展环境。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切实加强民族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添臵医疗设备,配好工作人员,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努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实施救济式扶贫。要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在结合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实施,不断提高保障质量和水平。要重视民族区域基层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消除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为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按照“四个维护”的原则,及时化解因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侵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问题,做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发展权,妥善解决他们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发展空间的散居少数民族村庄,可以采取易地移民等措施解决生活困难。对于城市少数民族,要落实好有关方针政策,充分保障他们的各项平等权利,避免和坚决制止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权益的事情发生。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团组织在党和政府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不断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为散杂居民族区域发展提供人 11
才保障。要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组织、人事、统战等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的整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数据库。各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要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少数民族优秀干部,以壮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为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组织他们认真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调查研究,提高民族工作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提升处理复杂民族问题的能力。
5.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制定扶持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政策法规,为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民族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影响散居民族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县应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加快制定《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条例》和《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以加强法律法规的衔接性和联系性,为开展好民族工作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机制。
6.理顺民族工作部门体制,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作保障。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不断深入,民族法律法规的不断贯彻落实,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县上应结合机构改革理顺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体制,给予人员经费支持,以便上下工作关系的沟通与联系,合法行使行政执法权,加强对全县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同时,要把民族工作与全县整体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适合灵台实际情况的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网络,为散杂居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机构、编制、人员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农户贷款难的原因
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起步, 农户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庞大, 然而现有的农户融资渠道相对较少, 这使得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资金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这主要表现在:
1. 农村现有金融机构少。
据调查,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很少, 有些乡镇甚至只有一家金融机构。除此之外, 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化改革后, 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定位, 撤并了大量边远农村的分支机构。上述情况表明, 在相对偏远的地区, 农村居民还满意享受到满意的金融服务。
2. 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最近几年, 资金“农转非”非常普遍, 一方面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定位的改变, 其将自己的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大中城市进行发展, 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进行商业化改革, 省级联社运作模式继而使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大量资金慢慢向大中城市转移, 这就导致了事实上的农村资金外流。
二、农户贷款难的影响因素
由于农村经济本身具有弱势性, 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其他主客观的影响非常大, 并且没有相应的机构和人才支持, 因此风险较大。下文将主要从银行和农户两个主体来探讨农户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
1. 银行方面。
当前,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融资的问题很多, 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银行方面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银行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存在偏差、基层信贷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 信贷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方面。例如在信贷建设方面, 银行往往存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欠规范;农户贷款无具体的业务操作办法等问题。
2. 农户方面。
影响农户融资的第二大因素来自农户本身, 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薄弱, 农户融资一般不具备相应的资信, 并且自身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 这些主、客观因素都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来自自然灾害、市场竞争激烈等。主观因素主要来自客户的管理水平低、农户缺乏创业资本。 (2) 农村民间借贷及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较为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资金支持, 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出现大量闲散资金;民间借贷具有信息优势、成本优势。
三、发展农户贷款的建议
1. 制定促进农户贷款发展的优惠政策。
农户融资难跟农户自身的因素存在很大的关系, 因此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1) 优惠的财政政策。为了确保农户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融资, 政府机构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对金融机构经营农户贷款给与优惠的税收政策, 例如对经营农户贷款的所有金融机构给与税收优惠;政府可以按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差别税率政策。 (2) 对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遭受的损失给与财政补偿。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包括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户提供贴息贷款, 承担部分信贷风险, 以及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损失给予补偿。 (2) 优惠的金融政策。政府在提供充分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 还可以弄金融政策上给予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从准备金、拨备、不良贷款核销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2. 加强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支持力度。
(1) 建立健全农户贷款经营机构体系。农村经济发展工程中, 农户的融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因此必须协同不同的金融机构, 联动不同的机制保障农户能够顺利的融资。与此同时还必须强调不同层次农户融资的有序性, 引导商业性金融加大农户贷款的发放, 发展面向农户融资的小型金融机构。 (2) 创新农户贷款经营模式。农村景荣竞购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扩大对农民本身的额支持, 并且不断的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 同时深入了解农户的不同需求, 从而针对农户创新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比如灵活的利率;多样化的贷款模式;灵活的还款方式等等。
3. 加强对农户贷款的风险防范。
(1) 实行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急需政府的大力扶持, 并需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促使农户贷款良性循环。同时在社会运转过程中, 建立农业保险立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机构、再保险机构、部分投保对象的强制保险制度等。 (2) 建立健全农户贷款担保制度。因为农户贷款一般没有相应的抵押贷款, 因此一般很难进行融资。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帮助农户取得一定数额的贷款。同时推进信用担保制度的法制建设, 加强对农户贷款担保的政策性支持, 并强化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自身建设。 (3) 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电子信息化建设, 提高金融管理能力。
农户贷款具有金额小、笔数多、地区分散等特点, 传统的业务操作模式工作量大、效率低, 已经不再适合现代金融服务手段的要求, 因此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电子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应当加快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尽快实现信息共享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农户信息。 (2) 农户信息应及时更新。 (3) 推广和配备维护专业人才。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 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重重阻碍, 其中首当其冲的应属农户融资困难。本文立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融资困难的现状, 在分析问题的主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以期实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农户,融资,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崔永花.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 (8) :12-13.
[2]胡喜珍.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未知, 2011, 6 (1) :1-8.
[3]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1 (7) :18-23.
[4]曹力群, 温铁军.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中国农村金融, 2011, (7) :1-8.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发展过分依赖于自然条件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业发展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很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落手地区的大部分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非常差。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农业生产过程中,操作粗放,种植、灌溉、收割等过程多靠人工进行,“二牛抬杠”的景象处处,使得当地的农村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們的饮食观念和习惯发生了变化,市场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需求不断向高品质、多样化的方向转变。而大多数农村农业生产还是和以前一样,农业和农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的小麦、水稻、土豆等为主,而没有水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竞争优势的多样性的各类产品转型。
3.发展农业人才缺乏
随着社会的技术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不断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加入技术信息化大潮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然而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效益较低,这使得有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年轻农民大批的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务农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等文化素质比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的人,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缓慢,反过来,更加造成人才外流。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无起色。
在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大多数还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老干部,他们的思想较为陈旧保守,对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情况比较麻木,不善于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有些乡镇基层干部,由于日常事务繁忙,也很难集中精力去研究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农业技术研究多停留在科学理论研究上,很少转化为实际效益,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成农民收益的转化率较低。部分已经成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健全,与当地的市场和农民需求存在诸多不匹配的地方。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农村地区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盘活水利资产,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各村镇应该集中力量修建一批平原以机井为主,山区、丘陵以蓄水池、水窖、塘坝、扬水站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大力引进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按照本地的实际条件发展管灌、防渗垄沟、滴灌等各项节水灌溉技。同时,加强农村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各村镇通向县城和集市的公路,提高各农区的可入性、开放性和通达性。
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改变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模式,提高林、牧业比重。农产品生产上要改变过去一小麦、玉米、水稻或但以蔬菜、水果为主的经营模式,按照本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市场需求等地理条件,重点推广优质麦、高淀粉玉米、抗虫棉、瘦肉型猪、肉鹅、猕猴桃、香蕉等多样化的谷物、肉类、水果等农产品。
加强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实行村企联合,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扶持以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的加工业,完善经营机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兴建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服务行业,增加农业附加值。加强小城镇建设,吸引并积极引导大批农村剩余劳力进城(镇)办企业、经商,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3.加快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步伐
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给予专项补贴。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推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鼓励农民创办农研机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
4.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加大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普及宣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扎实开展生态文化进村活动。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让农村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通过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革除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加快村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垃圾清运率和处理率。因地制宜加大对大中型沼气池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同时制订畜禽养殖小区排污处理办法,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在害虫的政治方面,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要积极倡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在农药的选择方面,选择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作者单位:湖南永州冷水滩区高溪镇人民镇府)
参考文献:
[1]刘云喜.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黄连贵.浅谈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村经营管理.2009(04).
【发展农村经济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1-1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07-12
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06-23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01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1-10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论文12-28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调查研究05-28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06-21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