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共6篇)
此外, 海曙中心小学的寒假作业是“冲关游戏”, 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慈溪市龙山镇实验小学布置“红领巾浓情送温暖”等爱心作业;李兴贵中学则倡导教师布置少量书面作业, 取而代之的是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社会调查等个性化作业。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寒假不布置书面作业, 代之以更多的实践活动, 这种“弹性化的寒假作业”是一种新的尝试, 值得探索。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发挥出相应的成效。
同时在这精彩纷呈的6天中,宏华数码·201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也收获了业界翘楚的诸多肯定与认可。如中国金顶奖设计师李小燕所说:“相比上届,成熟了许多。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我们的时尚教育水平在不断进步。无论院校毕业设计发布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色,把艺术与实用进行结合是值得肯定的。”中国十佳设计师施杰同样表示道:“今年的大学生时装周相比去年有较大的进步,很多学校的学生设计作品能够将文化与艺术、大气与刚柔相结合。虽然一些东西的表达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创意点具有启发意义。”确实,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举行不仅为学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各具特色和不同优势的时装院校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的机会。
当然,在这汇聚着海内外24所高等艺术院校,730余位应届毕业生参与的发布会中,我们真实的感受到青春的张扬、创意的无限、正能量的聚集。宏华数码·201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未来由我引领!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无限》:在“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艺术思想下,年轻的我们从不曾停止对心中藏匿的火种的无限追寻。无限的可能性将被发掘,我们便是自由的代言。
东北电力大学
艺术学院
《华尚无极》:华夏文明是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现代服饰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艺术领域文化交融的结晶。无极多元、炫酷华彩彰显着现代服饰文化的内涵精髓,演绎着当今的流行时尚。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自主品牌》:作为新锐设计力量的我们,从运动时尚,人体曲线,结构分解,传统创新,人生哲学,生活理念等多个领域汲取灵感,展开设计,诠释我们的时装以及时装艺术。
中央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
《袍·基因》:通过对面料、表现手法、廓型等不同视角解读,寻求传统袍文化与时尚的有机碰撞,将民族传统“袍”元素进行全新演绎。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时无尚界》:无时不尚,时无上界。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大肆》:
由感及见,一思一索,肆手肆志;
自火而花,一行一纫,肆通肆芳;
前居后成,一潮一幕,肆筵肆献。
江汉大学
设计学院
《衣·度——对话自然》:既是一场艺术与市场、自然与工业化的多维度对话,也是一场服装设计者站在探索和实验的角度下寻觅“时尚”风格的对话。
河北美术学院
服装学院
《微设计》:摒弃大创意的浮夸,创造或妖娆、或妩媚、或端庄、或自然、或优雅的近生活时尚设计。
中华女子学院
艺术学院
《慢设计,慢时尚》:慢是一种沉淀;慢是一种反思;慢是一种责任。
而沉淀可以让设计添一笔人类古老而多元的文化韵味;反思可以让设计探索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共生或是从女性的视角触摸女性、艺术和设计的脉动。
慢是设计对时尚的重新定义。
浙江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
《I Watch——我思》:从我们好奇的双眸望去,这将是一场奇幻的旅行。因为视,所以思。
厦门理工学院
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14·溢思》:灵感与精致相契,时尚与成衣相融,“道法术器”的智慧从构思到实现贯穿始终。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江南印象》:诱人的东吴饕餮大餐+叙事意境的清风莲韵;诡异的生化科特+顽皮的几何大爆炸。传统与未来的和谐与冲突,渗透其中。
法国ESMOD
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
《BEST OF》:魔幻的风,撩开尘封的大门,神秘的百宝箱,轻轻开启,五彩斑斓的奇珍异宝倾箱而出,扑面而来……呈现中西融合的时尚艺术之美。
西安工程大学
艺术工程学院
《合》:半坡纹样、陕北剪纸、民俗图案、布堆绣、毛线绣、丝带绣、兵马俑、大雁塔……浓郁的传统民俗唤起了我们对文化传承新的认知,触发设计思路新的体验,呈现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之美。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
艺术与工程学院
《未 WE UP》:未是不曾;未是没有;未是未来;未是未及;未是……
未 WE UP是在未知状态下的无尽探索;未 WE UP是在可持续框架下的无限扩展。
四川美术学院
《绿色&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与主流方向,绿色设计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抓手。
湖北美术学院
《宽·度》:宽度并不是限制我们思维的界限,而是一种在自由生活中的“思想”;宽度并不是“距离”的代名词,而是心灵维度中的“态度”。
江西服装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新·设汇》:在设计中体味新科技带来的惊喜,在过程中体味新理念带来的变化。
华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
《融》:现代服饰设计与传统服饰文化相融合;东方服饰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相贯通;岭南服饰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相交汇。
大连工业大学
服装学院
《出色》:出格与珏色。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裝学院
《点·触》:在多点触摸的科技新时代,点击中西历史,感触多元文化,借助视觉冲击感强的色彩,透过细节中的点点滴滴,验证我们的流行新主张,全新诠释“自我”时尚态度。
广州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现状 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目前,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社会实践的特征
社会实践立足于日常活动,又不同于日常活动,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它具有教育性、民主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是德育的有效补充,是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应用、教育、自为等。
(一)教育性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学校利用社会实践这一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使之成为学生欢迎的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事实上,社会实践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把手。
(二)民主性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接受校外、课外教育的机会,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外课外教育机会的民主化;二是校外、课外教育内部的民主化。它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民主平等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三)自主性
学生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实践内容,并且主动地参与其中,并在学习过程中,使个人的天赋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开放性
社会实践组织形式拓宽了学生的成长空间。首先,它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多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机会。其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扩大了他们的交往空间。
(五)丰富性
这主要是指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泛。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表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学生充实人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愉悦身心的重要渠道,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对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34份。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类别是:看书学习的占9%,如复习功课、参加学习培训等;娱乐消遣的占43%,如看电视、上网等;运动健身的占8%,如打球、跳操、爬山等;社会实践的占8%,如单位实习等;放任自流类占32%,如睡懒觉、闲聊等。
调查表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学习较少,娱乐休闲较多
学生的主要任务本应以学习为主,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自觉性、主动性、学习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把时间用在了消遣娱乐上,或者有些同学愿意学,但被动学习的同学比较多,平时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来上网、看电视、逛街等,而看书学习、社会实践等发展型活动则被学生冷落。
(二)网下活动少,网上活动较多
大学生平时上网现象尤为突出,其中上网进行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的占大多数。反映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并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只是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完成的任务,并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质量的建议
健康积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正确引导,提高社会实践质量,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自身方面
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对整个社会就业状况有一个正确和清楚的认识。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找工作相比,本身就不占据优势,学生就更应该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还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迎接挑战,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综合能力,才能让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学校可以利用班会课、主题班会以及团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给学生讲社会实践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另外,学校可以在寒暑假主动联系一些单位让学生去实习锻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过得更充实、有意义,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大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三)社会方面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能使大学生受到积极的熏陶和影响。加强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有利于高雅、时尚的假日文化氛围的形成;取缔非法网吧、关闭庸俗网站、清除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有利于控制和纠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良倾向,消除低俗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消极影响。
(四)家庭方面
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启蒙老师,应加强与子女沟通,尤其在假期做好正确指引,不能放任其自流。
【参考文献】
[1]李梦楠.大学生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4):53-55.
【关键词】体育院校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一、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模式
1.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模式
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模式是指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时间或特定阶段围绕学校集中性的活动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每年暑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按照共青团中央等相关部门发布的主题,在校内统一发布、组织,各系结合校内外资源优势开展的活动。这种模式为体育院校广为采用,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另外,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敬老院、残疾儿童福利院)、党员义工日等实践,也是体育院校采用的一些模式,学校要求各系和学生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这些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社会志愿者或义工的空缺,也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2.专业型社会实践模式
专业型社会实践模式是指体育院校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开展与本专业学习相关的指导活动,旨在参加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锻炼指导活动,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一种实践模式。它是通过专业型实践将自身专业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专业型社会实践模式的特征表现为:第一,在参与形式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自己寻找实践单位或社区分散实践;第二,参与主体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参与该实践模式的学生往往由学生自主地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需要去寻找实践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实践中去检验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求参与者具有独立性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二、体育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和个人重视不够
体育院校中的一些学校在培养目标中未明确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认识,没有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考核体系;学生本人对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意愿不强,不少学生带着为完成任务的思想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覆盖面不宽,学生参与度不高,致使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2.缺乏保障条件
由于社会、学校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投入不足,尤其表现为缺乏保障条件,如无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无法提供实践活动中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参与社会实践。
3.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实效性
多数体育院校“三下乡”活动时间大约在一周左右,很多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活动就结束了;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的监管和具体要求,也大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使实践活动失去了连续性、实效性。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所涉内容有限,不能充分体现体育院校的专业特色。
三、对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建议
1.正确引导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在全民健身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体育产业、体育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逐渐增大;不少社区和新农村都有配套的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和体育公园处处可见。这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平台。但是,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对群众进行体育指导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就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因而学校应把服务社会作为立足点和核心价值取向,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
2.发挥专业优势,走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
体育院校的专业“以体为主”,各系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组建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例如,体育专业、运动专业可以深入社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体育运动、休闲健身的指导;医学专业可以为普通群众普及、推广健康饮食、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及进行义诊;舞蹈专业可以到文化广场、体育公园等培训广场舞、街舞、民族舞等群众喜爱的舞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一定要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学习——实践——学习——实践”的模式,不断加强学生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提高自己。
3.与专业结合,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团队与实践活动基地
体育院校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组建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实践团队,这是保证实践取得实效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体育院校每年可由团委、学工等部门统一组建实践团队,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按比例组合,而各系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组建实践团队。如体育系可组建以体育教学和传授体育基本技术为特色的实践团队,医学系可组建以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实践团队。同时,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建立在城市的街道、社区,农村乡镇、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在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长期合作、共赢。
4.特色服务,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71-02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们持续多年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院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下乡队伍,直接深入农村服务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科技扶助、企业帮扶、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比如河北医科大学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为乡亲们送医送药,免费为乡亲们检查身体,宣传医学保健知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系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平山县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对当地教师进行培训;音乐系的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到农村为群众义务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知识技能优势,深入到农村乡镇、田间地头乃至农民用户家中,广泛开展了支教扫盲、文艺下乡、图书站建设、企业咨询会诊、卫生常识普及等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大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贴近群众的社会活动,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又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近几年来也取到了卓有成就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学生自身,活动本身、组织管理以及外界影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明确、务实的目标
对于为什么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同学的回答较为理性,概括起来,主要有: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竭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调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在社会的大课堂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如果上述的这些目的体现了一定的“思想觉悟”,那么另一些同学的答案就更为“实际”: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常常被用人单位看作是招聘的条件之一;部分高校为了鼓励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了专业课的成绩可以计入学分外,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同样纳入了学分评估体系;对于有些学生干部来说,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频繁亮相,与教师和同学们搞好关系是他们的目标,其一举一动为将来参加竞选增加了筹码……虽然我们不能笼统地评价哪些目的是崇高的,哪些是庸俗的,但是大学生自身参与性存在目的不明确的问题,跟风、盲目的确不在少数。
2.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然而,大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较为被动,一般是学校、班级安排什么任务就按照要求完成即可,很难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他们很难会自己主动地去了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开展这个活动?自己怎样才能去参加?等等。
3.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热情不足、马虎应付
社会实践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青年学生对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所减退。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真正主动参加的同学不多,有的同学宁愿把时间耗在电脑上也不愿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同学觉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过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一点意义都没有,不愿意参加。
脚步不够踏实,心浮气躁,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真正沉入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写几个字,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旅游;与其说是搞调研,不如说是凑热闹。他们这样的态度,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也给他人留下极差的印象。
(二)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侧重“精英”培养,点面结合不紧
目前,部分高校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是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开展的“精英实践”,只把实践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忽视了最为广大的普通同学的实践要求,在本质上是忽视了普通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在现状上是重点轻面,重个别小分队的实践,忽视了广大普通同学的实践愿望,重短期效应、轻长期效应;在未来发展层面上是“精英实践”的育人作用不能满足社会对青年大学生人才质量的普通要求。
2.“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笼统、活动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视开头忽视收尾工作,注重对外宣传而忽略社会实践要达到的目的和实际要取得效果。由于一些高校把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未能真正意识到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因此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工作方式——活动设计规划笼统,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实践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实践流于形式。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转化艰难,缺乏时效性
每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应事先把细节工作做好,而不应随心所欲。为什么要搞社会实践?它的意义何在?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社会实践以什么形式搞?怎么搞?什么时间搞?每门课针对哪些问题进行?由谁负责去落实?回来后怎么做?许多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事先都没有明确的计划安排,这就使有些事情做起来相互推诿,落不到实处,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许多高校并未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合理的活动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不规范,绩效评定机制不规范,不具备实际操作性,没有形成有序的工作规划,因而其实际工作还处于一种零散、自发的阶段。
2.活动经费不足,后勤保障不力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经费的投入做保障。许多高校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看成是一件费力花钱不讨好的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由于认识不到位及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一些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没有提供专门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纵然有,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各高校在组织实践时,往往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即“社会弄一点、学校拨一点、系里掏一点、学生出一点”,其中学生出大部分,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三、对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一)从国家的角度看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各大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地方政府、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地配合和支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也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吹了新风,让三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文化和学术以新颖的形式送下乡,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从社会的角度看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因此,社会应该多关注,多支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些新闻媒体更好地宣传,让人们都可以知道有这样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从学校的角度看
应该加强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积极引导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让同学们利用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
(四)从个人的角度看
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积累经验,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同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国家与民族奉献自己的才智与精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大学生有实力承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
参考文献:
[1]江潭瑜.学习·实践·认知[M].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关键词:社会实践;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14-00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青年一代应该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质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谆谆教导,再次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爱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并奔赴革命老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一、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希望全国青年学子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希望革命青年学子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遵循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社会、深入工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成才期望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所以,在大学生中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组织全团成员瞻仰革命圣地——西柏坡,边区创举——沕沕水发电站、朱德总司令办公室,百团大战聂荣臻元帅指挥部及旧居,百团大战碑林,百团大战新旧展览室,目的是使同学们深深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参观百年煤都正丰矿、大唐微水发电厂,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工厂,可以看到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蓬勃发展,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军企工人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保密性,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弘扬奥运精神,发挥所学专长,服务和谐社区,为河北省体育事业增光添彩
全体师生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区工会和区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的清泉、横北等小学组建了健美操队、武术队、篮球队、舞蹈队等,深入基层表演。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们每天清晨要到区体育场对当地晨练群众开展专项辅导,晚上到达区人民广场针对辅导项目进行汇报演出。应区教育局的邀请,参加了每年一度的篮球联赛;应省级“三口重镇”贾庄的邀请,参加了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民间花会;应乡政府邀请,参加了消夏晚会,表演舞龙舞狮、拉丁舞、太极拳、散打、健美操、街舞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磨炼了意志,提高了素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六年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证明:社会实践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开拓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2、2005年被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等单位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称号;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的称号;2007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2007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的称号;该团有61名教师和学生分别被省市领导机关授予社會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该团学生社会实践成员有5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有2人被院党委授予“学生优秀党员”称号,有21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有124人获得“院级优秀班干部”,有9人次获省级“挑战杯”一、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2024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推荐阅读:
202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计划10-14
2024大学生寒假兼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0-10
大学2018年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07-26
XX年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小结09-19
寒假大学社会实践报告07-10
大学生寒假实践心得06-11
大学寒假实践心得1000字10-16
大学寒假物流快递社会实践报告05-23
2024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