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精选8篇)
2、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5、孟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与贾岛一起世称“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寓言体:柳宗元《种树郭驼橐传》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国家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大力普及学前教育, 重点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教育部自2016年3月1日起修订执行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 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学前教育, 致力于解决市场对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规模蓬勃发展, 成都市教育局网站2015年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幼儿园1874所, 比上年增加26所, 在园幼儿40.15万人; 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共2.4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11.21%; 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8%。从区域形势来看, 四川省人口密集, 学前儿童入园难, 社会整体对于学前教育师资要求不断提高, 适应岗位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响应国家普通高等教育转型的号召设立应用技术学院, 将该学院定位为专门集中培养专升本应用型人才的试点单位, 学前教育即为教育类重点专业之一。为了办好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 学院就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作出探索:
1.立足专业, 放眼市场, 进行切实有效的调研
(1) 紧扣市场需求, 到幼儿园实地考察。学院先后三次到广汉市4所公办园2所私立园、四川师大附幼和金苹果等10所幼儿园调研, 了解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 根据市场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2) 联络兄弟院校, 调研交流办学经验。四川省内本科及高职高专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数目众多, 根据网上数据统计, 省内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高职高专不完全统计有15所学校设置了该专业。我院选择代表性的几所学进行考察, 到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江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兄弟院校考察, 吸取经验, 分析各校的特点。
(3) 锁定专本衔接, 精准考察分析对口生源单位。学院该专业专升本对口生源来自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每年5%的优秀专科学生升入我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设有学前教育一、 二系, 培养的学生具有非常扎实的学前教育技能。我们主要调研生源情况, 了解学生专科段课程设置, 考察技能和理论课程设置比例, 为优化课程体系获得一手数据。
2.制定以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综合技能、综合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分为五大板块, 学生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占比超过20%。
专本衔接课程。专科衔接课程为学科专业必修课程的一部分, 开出课程12门, 25学分, 总学时400 (含实践课时128) 。专本衔接课程包含教育学类、艺术类、大学英语类课程, 主要针对对口生源学生专科段重技能课程, 理论课程不够系统的问题。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总共开出课程10门, 26学分, 总学时416 (含实践课时64) 。课程主要包括该专业理论必须掌握的内容, 如学前卫生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评价等核心课程。
创新特色课程。创新特色课程是学院体现专业办学特色, 合理利用多学科师资前提下开出的学科专业选修板块, 共开出课程9门, 13.5学分, 选修6学分, 课程涵盖育婴师综合技能 (高级) 、英语口语、投资与理、演讲与口才等实用性课程, 增加学生就业砝码。
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按社会需求分为教育方向和管理方向, 两个方向均开出4门必修课, 9学分;选修课7门, 14学分, 选修6学分。整个板块充分引导学生未来就业, 方向内部选修课程也有交叉, 保证学生全方位掌握学前专业知识技能, 扩大就业范围。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为必修课程, 开出课程6门, 18学分, 包含学生三大技能专周实训:艺术技能专周、幼儿师范生技能专周和幼儿创编综合技能专周, 充分利用校内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平台, 在专门实训室完成校内综合实训。
三、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经验总结
1.应用型人才培养精准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定位准确, 任务分解明确。新的三级师范培养模式建立后,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 大多由师范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承担;高职高专和中职学前教育教师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研究生或者本科生承担;托幼机构幼儿教师多由高职高专或者一般本科学前教育专科生或者本科生承担。应用型专升本培养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在未来就业中面临尴尬境地, 我们不将学生培养定位为中职教师, 而更加实际地定位为一线幼儿园教师。
2.专业设置考虑专本衔接, 课程多元化。目前社会需求毕业就上岗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规格要求呈多元化趋势, 一专多能顺应了时代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培养方案中应设置多元化的课程, 保证学生学前技能强化, 也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
3.课程设置和课堂授课模式由学科知识型转向技能实践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学前教育专升本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走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老路, 不只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重理论轻实践。因此课程设置必须调整到“实践取向”的人才培养观上, 核心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也相应改变, 从以前单一课堂讲授转变为任务型授课, 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相结合, 理论型课程从传统的教室授课转向到校内综合实训室或校外实践基地现场授课,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文颐, 唐大章, 杨春华, 杨青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及成都中职学校幼教专业骨干教师的调查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107.
契诃夫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小说和戏剧方面的成就而著称。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主题思想
这部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想找人诉说一下丧子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小说一方面揭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不幸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沙俄社会里人情冷漠、人甚至不如动物通人性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并对黑暗的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
3.苦恼的主要原因
小说中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是:姚纳的老伴早已不在人世,的儿子又死了。他想找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结果偌大一个彼得堡城里竞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肠,最后姚纳只得跟自己的小母马倾诉。姚纳的苦恼主要是心中的苦恼和痛苦无处诉说。作者写的是小人物的苦恼。姚纳的苦恼主要折射出整个社会残酷无情的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人甚至不如动物通人性,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小人物得不到关心和尊重的悲剧。整部作品弥漫的是一种悲剧性的气氛:在沙皇等级制度的压迫下,社会底层人民从物质上被剥夺到精神上被摧残,他们处处受压抑,甚至连诉说心声的最低愿望都无法实现,这是时代的悲哀。正如作品中作者写姚纳的一段独白:“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姚纳的这段独自是小人物的心声,也是对沙皇社会的有力控诉。
4.心理描写
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作者在小说中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既通过环境景物来衬托
人物心理,通过刻画神情、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又以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和第三人称对人物夹叙夹议的心理勾画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小说开头部分首先描写充满冷寂与孤独感的都市夜景,在暮色晦暗中湿雪飘飞的图景主要衬托马车夫姚纳因丧子而抑郁的心情。小说中有多处刻画人物神情、语言和动作的细节。如马车夫姚纳在风雪之夜,“孤独一人时,在街头发呆,他伛下腰,坐在赶车的座位上一动也不动,周身被落下的雪花覆盖,远远看上去像个幽灵。”这样的描写主要表现人物痛苦到了极致、已近乎麻木的心情。此外,作品中有一情节写姚纳内心郁闷痛苦到了极点,不吐露出来就会憋死,这时来了三位年轻人,只愿付20戈比的不公道价钱让姚纳送他们去很远的地方。而姚纳不仅没有为不公道的价钱抱屈,也没有为他们的粗野辱骂和动手打他而感到痛苦,反倒是:“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在这里,无法排遣孤独痛苦感的姚纳连元赖式的羞辱人的话都能接受,这一反常举动从侧面表现他内心渴望与人交流、倾诉心声的迫切的心理状态。最后,作者还以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和第三人称对人物夹叙夹议的心理勾画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姚纳在寒冷的风雪之夜特别想找人倾诉衷肠,结果接二连三遭到冷眼和辱骂,这时他伫立在街头,打量着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作者在此处以第三人称对姚纳的心理活动进行夹叙夹议的勾画。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姚纳、愿意听他倾诉衷曲。作者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此时姚纳在面对奔走不停的人群时的内心感受和他所体验到的极度孤独的悲哀,即这时的姚纳因痛苦胸膛快要裂开,他的苦恼已变得无边无际,恰似一江流水,要冲溢出来,一泻千里,淹没全世界。作者的议论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出了人物内心苦恼之深,以及无处诉说的极度悲哀感。这为结束部分姚纳向马倾诉衷肠,以第一人称内心独自形式展示人物心理埋下了伏笔。
5.细节描写
小说中,马车夫姚纳想对人倾诉儿子怎样死亡的细节,反反复复多次出现,尤其是结束部分对马倾诉衷肠的细节描写十分感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主要揭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穷和得不到关心又无处诉说的悲惨处境。这些细节描写把马车夫姚纳为自己因贫穷而无力挽救儿子的生命所感到的那种万般无奈的无助感细腻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把马车夫姚纳因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而未能如愿以偿、只得对马倾诉衷肠的孤苦伶仃的心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6.对比手法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有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具体要求为:
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计算机的数据表示。
3.了解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掌握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的使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并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工作表的编辑和记录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公式、函数的使用及图表操作。
6.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知识、“母版”、“模板”的使用,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技能。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IE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保存网页的基本操作;了解Outlook Express撰写、发送、接受 —1—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掌握电子邮箱的申请,并使用电子邮箱正确的撰写、发送、接受电子邮件。
二、考试用时 考试用时:90分钟
三、考题范围
(一)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与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3.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来源和传染过程;了解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方法。
(二)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功能和分类:内存(ROM、RAM、EPROM、EEPROM、FLASH EEPROM),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功能和分类: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绘图仪、触摸屏、扫描仪等
——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主频、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等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指令和程序的概念;
——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目标程序、可执行文件)的概念。
——源程序的编译与解释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码;汉字编码及几种常见汉字编码(内码、国标码、输入码、字形码)。
5.常用的进位计数制及其书写规则;进制及不同进制间的转换(二、八、十、十六等进制);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6.多媒体概念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三)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使用 1.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及用户界面;
2.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系统的启动和退出;
3.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桌面”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4.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
5.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窗口”、“对话框”、“菜单”的操作;
6.资源浏览:“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浏览计算机资源; 7.资源查找;设置文件夹的查看属性;查看并设置文件及文件夹的属性;
—3— 8.资源的管理: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选择、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等;掌握剪贴板、回收站的概念,并能灵活应用剪贴板和回收站;
9.控制面板的使用:桌面背景和外观、屏幕保护程序、颜色和分辨率的设置;添加新硬件、安装/删除应用程序、添加字体和中文输入法;鼠标属性、口令的设置(开机、屏保、用户)等;
(四)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1.文字编辑及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文档的建立、打开、保存、另存、关闭、打印。
2.文本编辑
(1)视图及其操作:视图的切换、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文档显示比例的选择;标尺、网格线、段落标记的显示与隐藏。(2)光标(插入点)的移动、快速定位、选定字块的操作。(3)字符的插入、改写和删除操作,字块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
(4)字符串查找和替换。(5)操作的撤销与重复。3.文字排版操作
(1)设置字符格式:字体、字形、字号、颜色、效果、字间距及缩放等。
(2)设置段落格式:各种缩进参数、段前距、段后距、行间距及对齐方式等。
—4—(3)设置分栏操作。
(4)设置页面格式:纸张大小、页边距、字符数/行数。(5)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操作。(6)打印预览和打印操作。4.插入表格操作
(1)创建表格:自动插入和手工绘制。
(2)调整表格:行、列、单元格的插入/删除,行高和列宽的改变,单元格的合并/拆分;
(3)编辑表格:选定单元格,文本的录入、移动、复制和删除,设置文本格式、单元格的对齐方式。(4)设置表格风格:边框和底纹。
(5)表格的高级应用: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自动求和,表格数据排序操作,表格与文本之间的转换。
5.图文混排操作
(1)插入图片:插入剪贴画、艺术字、图片文件,设置图片和艺术字格式。
(2)绘制图形:绘制自选图形、移动与缩放,设置自绘图形格式。(3)插入文本框:插入文本框并设置文本框的格式。(4)对象的嵌入与链接操作。
(5)多个对象的选取、对齐、组合与层次操作。
(五)电子表格Excel 2003 1.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5—(1)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主要功能。
(2)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
(3)Excel应用程序的窗口组成。(4)Excel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5)工作簿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另存、关闭工作簿操作。(6)工作表操作:选定工作表、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保护工作表等。
(7)输入数据操作:选定单元格,输入基本数据、自动填充(掌握使用填充柄,完成序列数据填充);
(8)工作表的编辑操作:单元格、行、列、单元格区域的选取;插入/删除行与列、单元格;修改、移动、复制与删除选定的数据等。
(9)工作表格式化操作:调整行高与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设置单元格格式。
2.图表操作(1)图表的概念及分类(2)制作图表。(3)编辑和格式化图表。3.公式与函数(1)公式输入与编辑
(2)单元格的引用:绝对引用、相对引用、混合引用
(3)函数的使用(自动求和、SUM、AVERAGE、COUNT、MAX、MIN)
—6— 4.数据管理
(1)建立数据清单。
(2)数据管理: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5.打印输出操作
(1)设置打印参数:打印页面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打印区域和标题、分页符的正确设置。
(2)打印预览和打印操作。
(六)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1.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概念(1)PowerPoint软件的主要功能。
(2)PowerPoint的主要术语:包括“母版”、“模板”、“版式” 和“视图”。
(3)PowerPoint应用程序的窗口。(4)PowerPoint 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2.演示文稿的建立与编辑
(1)创建新演示文稿操作:选择模板、版式、添加幻灯片。(2)幻灯片内对象(文本框、图表、表格、图片、影片、声音、自选图形、对象等)的插入、选取、移动、复制、删除操作(3)打开、浏览、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操作。
(4)演示文稿的编辑:幻灯片内对象的修改;幻灯片的选取、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操作。
3.超链接设置和动画效果设置
—7—(1)插入超级链接:包括设置“动作按钮”和“超链点”。(2)动画设置:片内与片间动画设置。
(3)放映:设置放映方式、自定义放映、隐藏幻灯片操作。
(七)网络基础与应用 1.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征、功能、分类与组成。(2)网络通信协议:基本概念、层次结构、以及开放系统的互连模型。
(3)局域网知识:局域网的特点和拓扑结构,主机、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网络互连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4)Windows 的网络功能。2.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知识(1)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2)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
(3)因特网主要术语:包括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客户机/服务器模式、(4)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方式。3.Internet的应用
(1)万维网与WWW浏览器。(2)电子邮件(E-mail)应用(3)文件传输
(4)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分类搜索和关键字搜索。
—8—(5)远程登录
注:四川统招专升本考试,《大学计算机基础》科目,是全省统一考试大纲,由各个本科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的,所以每个学校的题目是不一样的。
一、单项选择题
1.《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 B.公子吕 C.共叔段 D.郑庄公 2.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A.楚辞 B.风雅诗 C.乐府诗 D.古体诗 3.下列诗篇中,在形式上通体对仗的是()
A.《山居秋暝》 B.《行路难》 C.《登高》 D.《无题》 4.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马伶传》 5.“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中的“并头莲”是()
A.用典 B.夸张 C.排比 D.比喻
6.在《论毅力》中,作者引用了古人的一段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说这话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7.茅盾的第一部以描写三十年代都市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是()
A.《林家铺子》 B.《子夜》 C.《腐蚀》 D.《蚀》
8.下列作品中,属于寓言体传记文的是()
A.《李将军列传》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背影》 9.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10.五四时期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的代表人物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郭沫若 11.《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A.客商 B.看客 C.客卿(客籍官员)D.游客 12.下列诗篇属七言绝句的有()
A.《行路难》 B.《从军行(青海长云)》
C.《登高》 D.《无题》 13.杜甫兼长各体,尤其擅长()
A.古体诗 B.七言绝句 C.乐府诗 D.七言律诗
14.下列作家中,与柳宗元齐名的是()
A.李白 B.白居易 C.韩愈 D.欧阳修 15.《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A.司马相如 B.司马迁 C.司马昭 D.司马光 16.《前赤壁赋》是一篇()
A.汉大赋 B.抒情小赋 C.骈赋 D.文赋 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赞美母爱、童真、大自然而著名的作家是()
A.郁达夫 B.冰心 C.朱自清 D.戴望舒 18.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是()
A.马克思 B.培根 C.黑格尔 D.牛顿 19.下列诗人中,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是()
A.曹操 B.岑参 C.李白 D.陆游 20.被称为“曲状元”的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21.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祝福》 D.《伤逝》 22.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孙犁 B.茅盾 C.老舍 D.郁达夫 23.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4.下列文章说理运用类比方法的是(A.《论快乐》 B.《论学问》 C.《论毅力》 D.《种树郭橐驼传》25.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著称于世的诗人是(A.曹操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26.下列作品中以驳论为主的是(A.《谏逐客书》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27.下列作家中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一起组成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是(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巴金 28.《氓》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A.《陈风》 B.《卫风》 C.《小雅》 D.《大雅》
29.《书》曰:“满招损,谦受益。”的“书”指的是(A.四书 B.六书 C.尚书 D.汉书
30.《前赤壁赋》在结构上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即()
A.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B.描写为主 C.议论为主 D.抒情为主 31.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例证法 32中国近代作家中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A.鲁迅 B.胡适 C.黄遵宪 D.梁启超 33.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庄子》 3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35. 提出文学是“剪裁的艺术”这句话的西方作家是(A.斯沃夫特 B.斯蒂芬生 C.亚里斯多德 D.莎士比亚 36.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的回忆性散文是(A.《往事》(一之十四)B.《嘱咐》
C.《背影》 D.《爱尔克的灯光》 37.《张中丞传后叙》刻画南霁云的形象,主要用(A.议论 B.抒情 C.肖像描写 D.细节描写 38.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A.《从军行》 B.《山居秋暝》 C.《陌上桑》 D.《蜀相》 39.下列作品中,被列为豪放词的是()
A.李煜《虞美人》 B.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C.李清照《声声慢》 D.辛弃疾《破阵子》
40.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 B.《女神》 C.《我底记忆》 D.《望舒草》 41.下列作品中,尤其擅长描写战争的是()
A.《春秋》 B.《左传》 C.《孟子》 D.《战国策》 42.《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中心人物是()
A.姜氏 B.郑庄公 C.共叔段 D.颖考叔 43.下列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是()
A.曹操 B.陶渊明 C.王维 D.白居易 44.李清照的《声声慢》写于晚年,此时流落于()
A.山东青州 B.江淮之间 C.湖北湖南 D.江浙一带 45.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一语出自()
A.韩愈的文章 B.柳宗元的文章 C.欧阳修的文章 D.苏轼的文章 46.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著名诗人是()
A.陶渊明 B.李白 C.苏轼 D.陆游
47.辛弃疾《水龙吟》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所用典故出自()
A.《史记》 B.《左传》 C.《三国志》 D.《世说新语》
48.编辑《乐府诗集》的宋代学者是()
A.刘向 B.曹操 C.苏轼 D.郭茂倩
49.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 B.《季氏将伐颛臾》 C.《秋水》 D.《寡人之于国也》 50.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是()
A.《秋水》 B.《谏逐客书》 C.《答李翊书》 D.《报刘一丈书》 51.“越调”是()
A.词牌名 B.曲牌名 C.宫调名 D.绍兴地方戏曲 52.五四时期,小说多采用“自叙传”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的著名作家是()
A.朱自清 B.郭沫若 C.郁达夫 D.冰心 53.《论快乐》中“我们说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反语 B.排比 C.比喻 D.设问
54. 《箱子岩》开头记叙作者两次游览箱子岩的情景,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是()
A.对比 B.类比 C.映衬 D.铺垫 55.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A.诗歌 B.散文诗 C.散文 D.小说 56.诙谐幽默、寓悲与喜、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顿 B.欧·亨利 C.马克·吐温 D.德莱塞 57.“郑伯克段于鄢”一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春秋》 D.《战国策》
58.《论气节》中作者列举了“一鼓作气”、“浩然之气”、“正气”等材料,是为了说明气是()A.有所不为的 B.有勇无谋的 C.战斗的、积极的 D.静止的、消极的 59.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巴金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是()
A.《灭亡》 B.《寒夜》 C.《家》 D.《憩园》
60.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世界著名小说家是()A.契诃夫 B.泰戈尔 C.莫泊桑 D.欧·亨利
6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短歌行》 B. 《饮酒》 C.《月夜》
62.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63.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64.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65.下列加点字为语气助词的是(A.曰.归曰.归 B.三十而.立 C.之.二虫又何知 66.“功施至今”中施.读作(A. yi B. si C. shi 67.《前赤壁赋》为苏轼被贬何处所作(A.黄州 B.永州 C.沧州
68.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A.赠别诗 B.七言古诗 C.山水诗 69.《道士塔》的作者是(A.余秋雨 B.莫言 C.金庸 70.《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A.王雄 B.丽儿 C.表少爷 7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甘”、“美”、“安”、“乐”属于(A.使动词 B.意动词 C.名词 72.“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A.助词“的” B.动词“到” C.代词“这”
73.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B.闺中只独看 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74.“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陆游 B.唐婉 C.白居易 75.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A.《道士塔》 B.《蛇》 C.《乡愁》 76.《蛇》的作者是(A.刘以鬯 B.余秋雨 C.余光中
77.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A.大家庭的没落 B.生活的悲剧 C.走向新生 78.《铸剑》属于(A.散文 B.神话 C.小说 79.《望海潮》属于(A.小令 B.慢词 C.唐教坊曲名)))))))))))))))))
80.《月夜》的作者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81.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
A.王勃
B.卢照邻
C.沈期
D.陈子昂 8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月亮的升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间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83.《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A.崔老夫人 B.张珙 C.崔莺莺 84.《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
A.《伐檀》 B.《七月》 C.《硕鼠》 D.《君子于役》
85.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8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87.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
A.《咏荆轲》 B.《饮酒》 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 88.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
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89.《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刘向 B.司马迁 C.班固 D.王逸
90.“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A.《兼葭》 B.《离骚》 C.《短歌行》 D.《氓》
9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思想观点是下列哪篇文章提出来的()
A《邵公谏厉王弭谤》 B《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C《晋楚城涯之战》 D《烛之武退秦师》 92.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93.《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
B.夸张
C.比兴
D.反衬 94.以短篇小说擅长的作家,代表作有《党费》、《普通劳动者》、《粮食的故事》等()
A.峻青 B.王汶石 C.康濯 D.王愿坚
95.吴春儿、李佩钟和蒋俗儿这三位性格迥异的女子是孙犁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A.《菏花淀》 B.《铁木前传》 C.《风云初记》 D.《山地回忆》 96.《三家巷》通过不同类型的三个家庭反映出20年代中国复杂微妙的阶级关系,其中,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是()
A.周家 B.何家 C.李家 D.陈家
97.建国后第一部描写高级知识分子的剧本是()
A.《妇女代表》 B.《明朗的天》 C.《龙须沟》 D.《布谷鸟又叫了》
98.熔历史与小说于一炉的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的作者是()
A.欧阳山 B.周而复 C.李六如 D.浩然
99.以下不属于杨朔作品的是()
A、《樱花雨》 B、《天山景物记》 C、《荔枝蜜》 D、《万丈高楼平地起》
100.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
A、土改斗争小说 B、农村生产斗争小说 C、工业题材小说 D、新英雄传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文章中属于书信体的有(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E.《报刘一丈书》 2.下列诗歌中属近体诗的有(A.《饮酒》 B.《从军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山居秋暝》 E.《杜陵叟》 3.下列先秦散文中属历史散文的有(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庄子》 E.《战国策》 4.《诗经》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A.四言为主 B.一韵到底 C.常用重章叠句 D.比兴手法 E.讲究对偶 5.下列诗篇中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A.曹操《短歌行》 B.王昌龄《从军行》 C.李白《行路难》 D.白居易《杜陵叟》 E.陆游《关山月》 6.中唐古文运动中的主要倡导者有(A.王勃 B.陈子昂 C.韩愈 D.柳宗元 E.欧阳修 7.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主要著作有(A.《悲剧心理学》 B.《文艺心理学》 C.《诗论》 D.《文艺对话录》 E.《西方美学史》
8.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序》一文中,主要补叙了下列人物的英勇事迹(A.张巡 B.许远 C.雷万春 D.南霁云 E.贺兰进明
9.下列作家中属创造社的成员有(A.郭沫若 B.闻一多 C.成仿吾 D.郁达夫 E.朱自清 10.下列现代文学作品中属于记叙文的有(A.《故乡的野菜》 B.《再别康桥》 C.《故都的秋》
D.《沙滩上的脚印》E.《箱子岩》
11.下列文章中属于游记散文的有(A.《秋水》 B.《箱子岩》 C.《故都的秋》 D.《再别康桥》 E.《往事》 1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王维 B.岑参 C.高适 D.孟浩然 E.王昌龄 13.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有()
A.《屈原》 B.《虎符》 C.《王昭君》 D.《蔡文姬》 E.《武则天》
14.下列词人中基本风格属于婉约派的有()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E.辛弃疾 15.“元曲四大家”指的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E.郑光祖
16.下列文学家中属于宋代的有 A.李商隐 B.杜牧 C.欧阳修 D. 苏轼 E.王安石
17.老舍在《断魂枪》中,主要刻画了下面几个人物的心态(A.沙子龙 B.赵七爷 C.王三胜 D.水生嫂 E.孙老者
18.下列文章中属于议论文的有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陈情表》 E.《报刘一丈书》
19.欧·亨利的小说作品有(A.《麦琪的礼物》 B.《警察与赞美诗》 C.《羊脂球》 D.《小公务员之死》 E.《最后的藤叶》
20.以下警句出自《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有 A.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E.惟陈言之务去 2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A.比较法 B.演绎法 C.归纳法 D.筛除法 E.连锁推理法 22.作为 一篇议论文,《秋水》一文的主要特点是 A.寓言的方式 B.归纳的方法 C.对话的形式 D.善于援譬设喻 E.连锁推理的方法 23.《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点是 A.阴险毒辣 B.狂妄愚蠢 C.乖戾昏愦 D.工于机谋 E.老成 24.在《李将军列传》中,与李广形象构成对比反衬关系的人物形象有 A.大将军卫青 B.匈奴射雕者 C.程不识 D.望气王朔 E.李蔡
25.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氓》的有 A.胸有成竹 B.二三其德 C.夙兴夜寐 D.信誓旦旦 E.望洋兴叹 26.曹操《短歌行》中的用典句有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7.下列词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的有()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E.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8.下列《前赤壁赋》的几组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有()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午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E.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29.在小说《**》中,作者用以刻画赵七爷形象的典型细节有(A.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B.竹布长衫脱下穿上又脱下 C.三句不离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
D.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E.经常坐在门槛上抽烟不说话 30.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的构思精巧主要表现在(A.采用倒叙手法 B.叙写中多次转换人称 C.双线并行,一实写,一虚写 D.悬念强烈 E.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31.《铸剑》一文中塑造的人物有(A鲁迅 B眉间尺 C宴之敖者 32.《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的主角是(A崔莺莺 B张珙 C红娘
33.下列作品属于余光中的是(A《听听那冷雨》 B《乡愁》 C《神女峰》
34.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临川四梦”的作品是(A《紫钗记》 B《邯郸记》 C《还魂记》
35.杜甫的《月夜》中写了几地之月(A鄜州月 B长安月 C灵武月
36、《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反复咏叹 B、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 C、起兴手法
37、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A、举一反三 B、当仁不让 C、君子成人之美
38、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短歌行》 B、《月夜》 C、《春江花月夜》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问:(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1)对比。
(2)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问:(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河伯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答:(1)由沾沾自喜到自识其丑,“望洋兴叹”。
(2)因为它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望洋兴叹。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问:(1)这段话告诉我什么道理?
(2)什么叫“曲士”?
(3)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
答:(1)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2)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人物。
(3)比喻和排比。
4、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从这段文字来看,庄子的散文在运用比喻的时候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答:(1)说明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市十分有限的。
(2)类比法和对比法。
(3)排比句和反诘句。
(4)连类而及,层次叠出。
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傒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问:(1)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3)本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大君王用客成功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1)“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
(2)归纳法和对比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2.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洿池
3.《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左丘明 C.班固 D.范晔
4.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
A.灯光 B.大海 C.道路 D.蜜蜂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马迁
6.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煜
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9.《蜀相》是一首()
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
10.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
A.亚里土多德 B.培根 C.耶曼孙 D.斯宾诺莎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12.《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的()
A.文学家 B.科学家 C.翻译家 D.美学家
13.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关山月》 B.《饮酒》 C.《短歌行》 D.《国殇》
1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C.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15.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1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8.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两大类。
19.《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20.《马伶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1.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____________的马车夫。
22.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23.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24.李商隐《无题》词:“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5.《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
2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28.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治:
29.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
蕲:
30.士而不无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本:
3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
32.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但:
33.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职:
34.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期年:
35.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披: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王无罪岁:
37.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而坐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擅强兵而坐观者:
38.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之多,为虏所生得,当斩。(《李将军列传》)
汉下广吏:
39.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东面而视:
40.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其是之谓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如何理解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42.概括《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南霁云、张巡的性格特征。
43.简述《爱尔克的灯光》向读者展示了哪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44.《饮酒》(其五)一诗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绪?
45.为什么说小说《苦恼》采用了人与马相对比、人与马相对应的表现手法?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46.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47.指出“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两句中的主要对比成分。
48.指出这段话的抒情特点。
(二)阅读《杜陵臾》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49.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50.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1.此诗人称上的变化有何好处?
(三)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52.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53.本段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四)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穆尔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如猪真知道快乐,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念,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是心无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54.从上面一段文字看来,作者所论证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55.总结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七、作文(50分)
56.题目:甜与苦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A 7.D
8.C 9.C 10.C 11.A 12.C 13.C 14.D
15.B
二、填空题
16.陈情表 17.欧阳修 18.环境 19.鲁
20.侯方域 21.姚纳 22.起舞弄清影 23.不破楼兰终不还
24.相见时难别亦难 2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词语解释题
26.种植,栽种 27.对着 28.安定,稳定 29.希望,希求
30.根底,根基 31.更 32.只,只是 33.主管
34.一周年 35.分开
四、翻译题
36.大王您不归咎于年成不好。37.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而观战的。
38.汉朝把李广下交给执法官吏。39.面向东方看去。
40.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五、简答题
41.“惟陈言之务去”,是说在作文的时候,要去除一切时下流行的陈词滥调、陈言熟语,力求学习古人,力求创新,这是韩愈提倡古文,反对时下流行的骈文的具体主张。
42.许远的性格是为国让贤,宁死不屈;南霁云是嫉恶如仇,忠心为国;张巡是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43.本文向读者展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条是享受祖辈创下的基业,窒息于“长宜子孙”的笼子里;一条是走出家庭,冲破礼教的束缚,在心灵灯光的指引下获得光明和新生。
44.诗人借酒抒怀,袒露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他厌弃官场,毅然回归田园;厌倦尘俗,崇尚陶醉于自然。诗人对辞官后的隐居生活,充满了真诚的欢悦,由衷地赞美“此中有真意”,这“真意”就是真正的人生。但诗中也流露出诗人避世求安的一些消极情绪。
45.一是指姚纳与他的马类比,暗示姚纳的生活和精神痛苦就和马一样;二是将人与马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作对比,暗示了人还不如马有情意。
六、分析题
46.这段话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其谁之功也”,肯定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第二层从“当是时”劾“相环也”,揭露逃跑者和旁观者的卑鄙行为;第三层“不追议此”到结尾,抨击诬蔑张巡、许远者的颠倒是非,“自比于逆乱”.47.这两句中的对比成分主要有二:一是兵少与兵多的对比,一是“就近”与“日滋”的对比。
48.寓情于叙事,寓情于议论,爱憎分明,感情强烈。
49.揭露了封建统治官吏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50.体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敢于为下层社会鸣不平的进步思想。
51.此诗由第三人称变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形象地表白了农民对长吏的憎恶之情;道出了导致农民厄运的真正原因。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52.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仍然是人吃人的社会。
53.排比和比喻。
54.快乐由精神决定。
55.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要求」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
「要求」
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
「要求」
1.议论文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
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
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四、写作知识
「要求」
1.主题和题材
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2.结构
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
3.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五、作品阅读分析
「要求」
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篇目:
议论文
1.*《季氏将伐颗臾》 《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3.*《秋水》(节选)《庄子》
4.*《谏逐客书》 李斯
5.《陈情表》 李密
6.《答李翊书》 韩愈
7.*《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8.《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9.《论毅力》 梁启超
10.*《灯下漫笔》 鲁迅
11.《论气节》 朱自清
12.《论快乐》 钱钟书
13.《心灵的灰烬》 傅雷
14.《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
15.《论学问》 培根
记叙文
16.*《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17.《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18.*《李将军列传》(书选)《史记》
19.*《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20.*《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21.《报刘一丈书》 宗臣
22.《马伶传》 侯方域
23.《往事》(——之十四)冰心
24.《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25.《故都的秋》 郁达夫
26.《沙滩上的脚迹》 茅盾
27.《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28.《箱子岩》 沈从文
诗词典赋
29.*《氓》 《诗经》
30.《国殇》 屈原
31.*《陌上桑》 汉乐府
32.*《短歌行》(其一)曹操
33.*《饮酒》(其五)陶渊明
34.《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35.《山居秋暝》 王维
36.*《行路难》(其一)李白
37.*《蜀相》 杜甫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9.《杜陵叟》 白居易
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41.(泊秦淮)杜牧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陆游
43.《炉中煤》 郭沫若
44.《再别康桥》 徐志摩
45.*《北方》 艾青
46.《门槛》 屠格涅夫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苏轼
5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5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53.《长亭送别》 王实甫
54.*《前赤壁赋》 苏轼
小说
55.*《宝玉挨打》 曹雪芹
56.*《**》 鲁迅
57.*《断魂枪》 老舍
58.*《米龙老爹》 莫泊桑
59.《苦恼》 契河夫
60.*《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
六、课文知识要点
1.*《季氏将伐颛臾》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本文的反诘句,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伐为?
(3)焉用彼相矣?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是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
(5)是谁之过与?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盈轲的王道仁政思想。
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章所采用的连锁推理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
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弃甲曳兵而走。
(4)谷不可胜食也。
(5)斧斤以时入山林。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谨庠序之教。
(8)申之以孝悌之义。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俄莩而不知发。
3.*《秋水》(节选)
本文书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东面而视。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4)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拘于虚也。
4.*《谏逐客书》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3)强公室,杜私门。
(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5)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5.《陈情表》
本文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个人理由,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体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抗命”行动的积极内涵。
掌握本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理解本文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
了解本文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短句,并理解其意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6.《答李诩书》
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
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掌握下列两个比喻句的意思:
(1)根之茂者其实遂;
(2)膏之沃者其光晔。
理解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理解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写作主张。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3)虽如是,其敢自谓见于成乎?
(4)志乎古,必遗乎今。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2)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3)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4)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7.*《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也是一篇史论。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掌握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请其矢,盛以锦囊。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6)智勇多困于所溺。
8.《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
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
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
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意志坚决果断。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6)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9.*《论毅力》
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了解本文的针对性。
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3)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被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2)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0*《灯下漫笔》
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概括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
理解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复古主义者赞美的“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
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11.《论气节》
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结合有关段落,说明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法。
掌握文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语,说明其对应意义。
12.*《论快乐》
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
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13.《心灵的灰烬》
作者傅雷,现代著名翻译家。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理解“心灵的灰烬”的含义。
理解本文反映的作者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太阳、雨水、古战场等比喻对强化本文哲理的作用。
14.《选择与安排》
作者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
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15.《论学问》
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
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
理解本文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16.《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自“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至“不义不暱,厚将崩”。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2)姜氏何厌之有?
(3)不如早为之所。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将若之何?
(6)公赐之食,食舍肉。
(7)其是之谓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亟请于武公。
(2)都城过百雉。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4)无庸,将自及。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6)公伐诸鄢。
(7)请以遗之。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爱其母,施及庄公。
17.《冯谖客孟尝君》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分析冯谖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窃以为君市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3)孟尝君怪之。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5)驱而之薛。
(6)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18.*《李将军列传》(节选)
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1)自“匈奴大人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7)胡虏易与耳!
(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
(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9)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0)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1)为虏所生得。
(12)急诣部,如书。
(13)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19.*《张中丞传后叙》
理解“后叙”的含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
掌握本文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几段文字:
(1)自“守一城,捍天下”至“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自“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至“公有言,云敢不死”。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能通知二父志。
(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3)以此诟远。
(4)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5)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6)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7)弃城而逆遁。
(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20.*《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2)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5)故不我若也。
(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且硕茂,早实以蕃。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夭„„
(3)其莳也若子。
(4)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5)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7)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
(8)故病且怠。
21.《报刘一丈书》
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
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
理解本文“干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
掌握本文在揭露“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所采用的细节描写的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2)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4)袖金以私之。
(5)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何至更辱馈遗„„
(2)书中情意甚殷。
(3)上下相孚。
(4)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5)恶气袭衣裾。
(6)闻鸡鸣,即起盥栉。
(7)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8)官人幸顾我!
(9)相公又稍稍语人曰„„
(10)间道经其门。
(11)斯则仆之褊哉。
22.《马伶传》
本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方域。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赞美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
理解本文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
理解“见昆山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
掌握本文运用的倒叙手法。
了解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的人名、地名、剧目名等:
(1)留都(2)桃叶渡(3)雨花台(4)《鸣凤》(5)椒山先生
(6)河套(7)严嵩(8)顾秉谦(9)昆山(10)分宜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2)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3)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2)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3)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4)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23.《往事》(——之十四)
作者冰心,“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往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掌握本文拟人化的修辞方法。
理解文中大海形象的象征意义。
掌握全文赞美大海的品格,号召年轻人做“海化”青年的中心思想。
24.《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本文是一篇反映浙东地方民情风俗的散文。
理解本文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
掌握本文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25.《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理解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
理解本文选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
分析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
分析概述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6.*《沙滩上的脚迹》
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
理解本文通过“他”在沙滩上寻找、追求“真的人的足迹”所表达的心路历程,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夜叉”象征黑暗势力,“人鱼”象征诱惑,“光明之路”象征欺骗,“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象征奸诈等。
27.《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
分析并说明全文中心思想。
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特点。
理解本文所展示的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8.《箱子岩》
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归纳本文的主题。
划分赛龙舟一段的描写层次,并联系全文说明这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值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9.*《氓》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层次。
本篇又是一首“弃妇诗”;分析本诗女主人公(弃妇)的性格特征。
指出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含义。
重点句子:
(1)秋以为期。(2)载笑载言。
(3)二三其德。(4)言既遂矣。
(5)夙兴夜寐。(6)信誓旦旦。
重点词语:
(1)匪我愆期。(2)将子无怒。
(3)犹可说也。(4)自我徂尔。
(5)淇水汤汤。(6)渐车帷裳。
(7)女也不爽。(8)总角之宴。
30.《国殇》
本诗选自《楚辞。九歌》。作者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解释“国殇”的含义,概括全诗的主题。
掌握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促的特点和刚健豪壮的风格。
重点句子:
(1)身既死兮神以灵。
(2)子魂魄兮为鬼雄。
重点词语:
(1)凌余阵兮躐余行。
(2)平原忽兮路超远。
(3)首身离兮心不惩。
31.《陌上桑》
本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
概述本诗主要内容,掌握主题思想。
分析罗敷的性格特征。
分析本诗刻画罗敷形象所使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理解罗敷夸夫一节的构思特点、述说层次及在揭示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借由此篇,了解汉代乐府民歌的形式特征。
重点句子:
(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3)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重点词语:
(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4)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5)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2.*《短歌行》(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汉代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
划分本诗的层次,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分析诗中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了解诗中所用比喻和典故的含义,以及化用《诗经》成句赋予新意的特点。
重点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重点词语:
(1)对酒当歌。(2)沉吟至今。
(3)枉用相存。(4)契阔谈宴。
33.*《饮酒》(其五)
这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分析本诗写景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意蕴。
理解全诗平淡醇美,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色。
背诵全诗。
34.《从军行》(其四)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擅长七言绝句。
理解本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分析诗中所表现的将土们的卫国热情与英雄气概。
重点词语:
(1)青海长云暗雪山。
(2)黄沙百战穿金甲。
(3)不破楼兰终不还。
背诵全诗。
35.*《山居秋暝》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
分析本诗以动写静、动静相衬,写出夜间山中宁静优美景色的表现手法。
理解本诗“诗中有画”的写作特色及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趣。
以本诗为例,掌握律诗的对仗特点。
重点句子: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重点词语:
(1)竹喧归浣女。
(2)王孙自可留。
背诵全诗。
36.《行路难》(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划分本诗层次。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
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涵。
重点句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点词语:
(1)玉盘珍羞直万钱。
(2)多歧路,今安在?
(3)直挂云帆济沧海。
背诵全诗。
37.*《蜀相》
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
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
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
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
重点句子: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重点词语:
(1)锦官城外柏森森。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两朝开济老臣心。
背诵全诗。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
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词语:
(1)瀚海阑千百丈冰。
(2)中军置酒饮归客。
(3)风掣红旗冻不翻。
背诵全诗。39.《杜陵叟》
这是一首叙事诗,新题乐府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划分全诗的层次,概括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诗中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作用。
掌握全诗语言浅显通俗的特点。
重点句子:
(1)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2)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重点词语:
(1)麦苗不秀多黄死。
(2)长吏明知不申破。
(3)急敛暴征求考课。
(4)京畿尽放今年税。
(5)手持尺牒榜乡村。
(6)虚受吾君蠲免恩。
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分析本诗的抒情层次。
理解颔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兴意义。
理解颈联推己及人的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背诵全诗。
41.《(泊秦淮》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在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体味本诗的深刻主题。
理解本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语言凝练、清丽的特点。
重点词语: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隔江犹唱后庭花。
背诵全诗。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陆游,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划分全诗的层次,归纳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本诗以“月夜”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分析本诗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重点句子:
(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重点词语:
(1)朱门沉沉按歌舞。
(2)沙头空照征人骨。
(3)中原干戈古亦闻。
(4)遗民忍死望恢复。
背诵全诗。
43.《炉中煤》
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本诗选自郭沫若诗集《女神》。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
分析说明诗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理解本诗用反复咏叹手法表情达意的特点。
44.*《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诗选自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
掌握本诗诗人故地重游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理解本诗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理解本诗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45.*《北方》
作者艾青,现代著名诗人。本诗选自艾青诗集《北方》。
理解本诗在写作上注重用形象展示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
分析本诗的结构:前三节用一系列具体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出北方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蒙受的灾难;末一节抒情述理,着重表达诗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必胜的信念。
46.《门槛》
作者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篇选自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集》。
理解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
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等的象征意义。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煌。
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
理解、分析词中触景生情、对比和比喻等表现手法。
重点句子: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点词语:
(1)春花秋月何时了。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背诵全词。
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作者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
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
分析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
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
重点句子:
(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重点同语:
(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望故乡渺邈。
(3)何事苦淹留。
(4)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4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辙,北宋著名作家、艺术家,豪放词的开创者。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
分析掌握全词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体味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重点句子: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重点词语:
(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转朱阁,低骑户,照无眠。
(3)千里共婵娟。
背诵全词。
50.《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
分析全词是怎样表现在国破家亡之后,词人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之情的。
理解词中九组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重点句子: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重点词语:
(1)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背诵全诗。
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辛弃疾,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
理解上片写景抒情的内容。
理解、分析下片借用三个历史典故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句子:
(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重点词语:
(1)遥岑远目。
(2)倩何人。
背诵全词。
52.*《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有名的散曲家,人称“曲状元”。这是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理解前三句遣词造句的特点:用三组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鼎足对”。
分析最后一句在全篇的作用,概括全篇的主题思想。
掌握这首小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背诵这首小令。
53.《长亭送别》
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本篇是其代表作《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理解这折戏的主要矛盾冲突,分析崔莺莺的离愁别恨和叛逆精神,理解本篇的主题思想。
掌握作品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雅致的特色。
分析作品所采用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重点句子:
(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重点词语:
(1)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2)煞强如状元及第。
(3)谨赓一绝,以剖寸心。
54.《前赤壁赋》
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本文情感变化线索,据此划分段落,并概述每段大意。
理解本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矛盾。
分析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
由本文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
重点词语:
(1)举酒属客。
(2)纵一苇之所如。
(3)凌万顷之茫然。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舞幽壑之潜蛟。
(6)泣孤舟之嫠妇。
(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8)侣鱼虾而友麋鹿。
55.*《宝玉挨打》
作者曹雪芹,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理解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及其根本原因。
说明贾宝玉、林黛玉、贾政、薛宝钗等人的性格特征。
掌握本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掌握本文在同一事件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的特点。
56.*《**》
本文选自鲁迅的《呐喊》,写的是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
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了解环境描写在表现时代背景、烘托小说主题中的作用。
理解小说以“辫子事件”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分析七斤和赵七爷的性格特点。
分析说明人物对话、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掌握小说结尾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57.*《断魂枪》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
理解小说中时代背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
分析拳师沙子龙的性格特征。
掌握本文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理解文中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手法。58.*《米龙老爹》
作者莫泊桑,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了解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
理解本文运用倒叙笔法的作用。
掌握小说的主题。
分析米龙老爹的性格特征。
分析小说中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理解小说人称互换的叙述特点。
59.《苦恼》
作者契河夫,俄国著名作家。
理解主人公姚纳苦恼的主要内容。
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表现手法。
分析小说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的写法及其深刻含义。
60.*《麦琪的礼物》
作者欧。亨利,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
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
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主人公德拉和杰姆的性格特征。
理解小说运用两条线索,一虚一实的结构方法。
分析小说通过外部行为和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作家作品知识 约15%
文言文阅读 约30%
现代文阅读分析 约20%
作文表达 约35%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10%
填空题 约5%
词语解释题 约5%
文言文翻译题 约5%
简答题 约15%
分析题 约25%
作文题 约35%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试卷语文能力层次比例:
了解 约30%
理解表达 约50%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专升本2011aaaa06-01
2006年河南大学语文专升本真题及答案09-10
专升本语文07-24
知识产权法专升本试卷05-31
大学英语专升本考试07-26
大学英语专升本考试资料06-10
2023年中南大学自考专升本07-23
四川大学封面09-13
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考试报名表10-22
四川大学考核作业答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