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11篇)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形成直角的正确表象,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直角方法和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四、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彩色卡纸 学具准备:三角板、彩色卡纸
五、学习流程
(一)精彩导入
1、先出示三种角,让学生观察比较
2、出示情境图我们美丽的教室,引出直角。
3、揭示课题—“认识直角。”
让学生感受到直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自主学习
(一)活动1:认识直角、找直角指直角(1)认识直角
(2)找图片中的“直角”。(3)找实物的“直角”。(4)找生活中的直角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直角,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的活动,使学生对直角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从生活中的直角过渡到数学中的直角,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活动2:折直角、验直角(1)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纸折一折直角。(长方形的纸、圆形的纸,不规则的纸)(2)验一验自己折的是不是直角?(在上一活动中已经找出三角板中有一个是直角。)
(3)摸一摸直角的感觉怎样?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直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角的形成过程。在验一验中让学生理解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三)活动3:画直角
(1)学生画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2)教师示范直角的正确画法。(3)课件演示画直角的步骤。(4)展示学生的作品。
(5)师生归纳画直角的方法。学生通过动手画直角,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直角的概念,进一步加深了对直角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让学生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交流展示(一)第一关:认直角。(二)第二关:数直角。
(三)第三关:加直角。
以“闯关游戏”的竞赛形式,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四)检测反馈 1.说一说:
“假如你是直角,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 2.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对说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3.谈一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又能反馈本节课的得失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拓展延伸
一、片断一:故事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角,小朋友们都知道角有各式各样的,在这些角里面有一种角很好玩,它还想在这节课和大家玩一玩,你们有兴趣吗?
教师出示直角说:“直角对大家说,小朋友,明天是我的生日,我要请我的朋友来参加生日派对,它们在生活的每一处,它们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生活中找角.学生发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凳面上有这样的角,教室的黑板、开关、墙上的画、窗户上和玻璃上都有这样的角,家里的方桌、茶几、电视机、地板砖也有这样的角.
师:看来在生活中这样的角可真不少,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像这样的角你能给它起个名吗?
生1:特殊角.生2:直角.
师:老师也给它起了名字叫“直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和它玩一玩.
(采用故事的形式,把直角用拟人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既避免对较抽象的知识的单一传授与难理解内容的强制性接受,又激起学生无限的好奇心、好胜心,使学生有玩中学的轻松感.)
二、片断二:折直角,判断直角
师:直角很不服气,又给大家出难题了,它说:“小朋友,你能用纸折出我吗?”
学生纷纷动手折直角,然后交流折角的方法.
生1:我拿长方形的纸,这样沿直线折,就折出一个直角,(他没有完全对折,只是上下边对齐,左右大小不一.)
生2:我拿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就折出一个直角.
生3:我拿的是圆形纸,折一次折不出直角,我就再沿刚才折的这条线对折,就折出一个直角,我再把它展开就有4个直角.
生4: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正方形的这个角折起来,就有一个直角.(指原有的直角)
师:小朋友,认真观察生4的角,你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1:这个角是直角,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2:这个角是直角,可不是他折出来的,是原来纸上就有的.
教师把巡视时发现学生折的直角展示出来:“这名学生的角是对折一次,任意又折一次得到的”,让学生评议是否折出了直角.
生1:这不是直角,它的两边没放直.
生2:不是直角,它跟我们刚找到的直角不一样.
师:你们能否找到这个角折的毛病吗?
生1:折的不直.
生2:没有对折.
生3:折直角时,每一次都应对折.生3边说边演示.
[学生通过操作,在动手中体验、感知,加深对直角的印象、记忆,脑海中形成定型的直角.即使是用不同的方法折出的都是同样的角(直角).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判断直角,画直角做好铺垫.]
三、教学反思
有付出定会有收获,认真反思,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处理的较妥:
(一)目的性与情境性相融合
在教学中许多内容较抽象,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抽象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凭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记忆.直角在本册内容中就比较抽象,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巧妙地把一个直角说成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以拟人的方式,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它很好玩,本节课还想和大家玩一玩”“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我吗?”“你能给我画张像吗?”“你能和我最后决战吗?”等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好胜的心理,在轻松的玩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二)兼顾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体现分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学困生,在旧知识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又要学习新知识,长时间失误积累只能更加厌倦.而本课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在内容分层、练习分层,使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习水平,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使每名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三)改进教学方式,适时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搭设“脚手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
一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复习引入环节让学生找出
生活中的角和探究新知环节联系生活实物“国旗”来初步认识直角等教学过程中,都是让学生充分感知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正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直角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
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是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并让学生在学习和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如: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等多种实践操作体验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去发现,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索。
三照顾全体,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内容分层、练习分层,这样使每个学生能在适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例1。●○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③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评价卡。学生准备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活动角。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①感受生活中的角。请同学们看一段体育场上的录像:放一段跳远的镜头,学生跳入沙坑后姿势定格,肢体动作中蕴含着“角”的图象。
②初步感受抽象的角。提问:同学们从刚才这段录像中看见了什么?
(伸开的双臂和身体形成了一个钝角,弯曲的双腿处形成了锐角,广告牌上有角等)③揭示课题。
师:角是一种美丽的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研究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角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 ①感受角是几何图形的组成元素。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平面图形,让其观察并思考:“我们学过的这些图形中有角吗?如果有请指出来,并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角?”
每个学生独立观察以上三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角的个数。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角是组成几何图形的重要元素。
②教学角的特征。
a.课件动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请学生指出每种图形中的角,并说出角的个数。在学生数角的基础上,课件动态出示“从长方形中抽出一个角“抽出一个角“
”,从三角形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单个出现的角,感知“角有两条边,有一个尖尖的。”
b.学生拿出三角形,任意摸一个角,并将这个角描出来。请学生上台展示所描的角,并说一说角有什么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
③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a.
指着学生在黑板上画的角,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在左图上相应写出“顶点”“边”)
b.每个学生在自己描的角上写上“顶点”“边”。认识角有大小之分及决定角的大小的因素 ①在活动中感受角有大有小。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角在桌上摆一个自己喜欢的角。然后请两个同学拿他们摆的角放到展示台上展示,再请同学们观察,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为什么?
②理解决定角的大小的因素。提出思考性问题: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并请同学们摆一摆。
③小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互相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由教师作小结: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
巩固练习
①找出主题图中隐含的角。(课件示主题图,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哪些角?)
②寻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看看哪些地方有角。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然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如:学生会说黑板面上有角,书面、桌面、衣领上、红领巾面上„„都有角。)
③做练习。
a.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把该题放在“蓝猫对话室”的情境中,用课件呈现出来。
b.组织学生观察并展开讨论:开开说得对吗?为什么?
④思考题:观察下面的图,比一比书面上的角和评价卡上的角,你认为它们的大小相等吗?
a.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操作,边讨论。b.派代表上台交流小组比较的结果:
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系,和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总结评价。
请学生拿出评价卡:
①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这节课的感受给评价卡上的“我”画上表情,然后再请你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再给自己一个评价。
②请学生把这张评价卡保存在你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以上活动可延伸到课外,只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就可以了。)●○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编排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联系实际,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有关角的信息。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了让学生收集有关角的信息的活动。课前我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生活中的角,课内又让学生现场收集一些,然后在课堂上举行一个小小的信息发布会,让同学们交流汇报。这样同学们不但学会了怎样收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还学会了交流信息,有了合作交流的经验。
②重视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角的含义的形成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数一数、描一描、摸一摸、认一认、写一写、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角的形成过程,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③练习的设计生动有趣,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这一块,我设计了一个网上查询,让同学们在“蓝猫对话室”里和两位小朋友开开欣欣一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增加一道比较数学书表面上的角和评价卡教学设计表面上的角的大小的思考题。这样安排,一方面把练习放在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情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究的氛围,另一个方面也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练习当中的这些问题就是同学们在认识角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认知冲突,通过观察、操作、辨证等教学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对角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④注意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达到激励的目的。在课的最后,我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评价卡,让每个同学把自己在这节数学课上的情绪和体验记录下来,还再请周围的同学或老师作一个评价,通过这项活动,使每一位同学简单反思自己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重要理念。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导演”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场景。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角的活动
本节课教师有序的组织了三次找角的活动: ①课前收集生活中的角。
角尽管是一个抽象的几何概念,但它却有着十分广阔的现实生活背景,在我们的生活空间,无处不有角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关于角的图形早已存在于儿童的经验世界中。根据儿童这一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角的认识收集生活中的角,使学生体会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②课始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位学生跳远的动作和学校操场一角的图片:学生跳入沙坑后姿势定格如图:,光标闪动伸展的手臂与身躯形成一个钝角,弯曲的双腿处形成一个锐角;学校操场广告牌的面上有4个角;“”。学生通过观察在人体中、在广告牌中用色线标出来的角,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
③课中准确地找出物体表面的角。当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把握以后,组织学生先观察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然后放飞学生的思维,在班上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角。通过三次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的图形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同时深深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二、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基本特征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摸角—画角—说角”的活动。先让每个学生拿出三角板,任意摸板面上的一个角,想一想有什么感受,接着把这个 角描下来;最后说一说角的特征。学生通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的活动,真切体会:“角有一个尖尖的点,有两条直直的线。”至此,学生对角的图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
三、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活动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用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变,所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2)当张开的“口”越大时,角就越大,当张开的“口”越小时,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这简单而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活动,在轻而易举中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引导学生参与过程评价的活动
我说课的内容是《直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如三角板、红领巾、扇子来认识角,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转动形成大小不同的角,逐步由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这里不给角下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从给出的点画角。对直角的初步认识就是以这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做基础。
本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教材第114~11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做做画画”,第116~117页练习二十二第5~9题。教材的第一项内容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来说明什么是直角。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信封、黑板面上的角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然后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教材在“做做画画”中安排了对位置变化的图形作判断,以及用纸折直角和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等练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直角的特征,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练习二十二第5题是“做做画画”第1题的模仿练习,练习二十二第7题是“做做画画”第3题的模仿练习,练习二十二第6题是画直角标记,练习二十二第8题是让学生找直角,练习二十二第9题是让学生指出各个角。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使学生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与评讲,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 我打算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是复习引入:
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其次,让学生举例说明见到过哪些物体上的角。再次,让学生指出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对前一节课认识的角的复习为认识本课的直角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首先,就刚刚指出的三角板上的.几个角提出疑问:“看了这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的几个角,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一个相同的角。教师追问:“你知道像这样的角叫什么名字吗?”然后说明什么是直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并说明表示直角的标记。接着让学生举例说说见到过哪些物体上的直角。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举例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先出示“做做画画”第一题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其中有一些角接近直角,但不是直角,引起争论。那么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大组交流、研究,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说明。接着再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判断。这一处教学让学生在矛盾中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思考、讨论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利用发现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验证所发现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这样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让学生试着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直角,然后介绍各自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给予肯定与指导。接着教师再一边示范,一边小结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并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两个直角,即“做做画画”第三题。此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部分是实践应用。
首先,完成“做做画画”第二题,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动手折出一个直角来,折好后交流自己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完成练习二十二第5题,进一步巩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
再次,完成练习二十二第6题,通过画直角标记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直角的判断能力,而且为以后的识图做了一个铺垫。
接着,完成练习二十二第8、9题,通过找直角与找隐藏着的角,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对全课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完成第7题。
通过以上的三大步骤的教学活动,基本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能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主动观察、尝试、、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数学
活动中,通过看、找、比、画、折、想、说、练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亲历性”,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
教学内容: P65 认识直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直角的概念,从直观上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
一小张纸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图形——角,你还记得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图形吗?角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同学们学得不错,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请翻开书65面。(教师把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
1、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直角”的样子。微课视频学习:认识三角板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2、指一指:初步认识“直角” 1).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3、判断65面哪些角是直角。用视频中学到的标记直角记号。
4、微视频学习用纸折直角。然后动手折一个直角。
5、画一画:视频学习如何利用三角板画直角,然后学生动手画直角。了解“直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6、找一找: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直角,看谁能从我们教室里找到直角并用手画一画。师可以先示范。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全班汇报。
7、课件学习锐角与钝角。出示课件,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直角,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这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跟老师读一读钝角与锐角的概念。上前演板,画锐角与钝角。
(三)巩固提高,完成课件练一练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小学数学《认识直角》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教材P77~80。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会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断直角。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直角,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学准备:三角板、纸片、钟、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角。
1、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角,现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几局部组成吗?(指名汇报)
2、谈话:看看这个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吗?
(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个同样的角)
在纸工袋上有几个这样大小的角?三角板上呢?
3、谈话: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角都有一个一起的名称,叫“直角”。一般我们还要在直角上标上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角。
二、折角。
1、谈话:那么你想自身来折一个直角吗?(课件出示例2)
(同学用圆形纸和不规则纸折角)
2、提问:比较你折的两个直角,有什么发现?
再与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同学分别比较后汇报)
3、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直角都是一样大小的)
三、找角。
1、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有直角,你能从教室里找到其他的直角吗?等会儿要请你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
(同学找直角)
2、提问: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全班交流)
3、谈话:小朋友真棒,找到了那么多的直角。其实啊,在我们经常看见的钟面上也有直角,你知道吗?(课件出示例1想一想)
(同学交流,教师在钟面上拨一拨,并验证)
4、谈话:当然在我们数学书的封面上也有直角,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呢?
(同学汇报,两种方法。)
下面就请你用自身喜欢的方法找到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同学活动)
5、提问:你找到几个直角?谁来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6、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能用任意两块三角板拼出一个直角吗?
(同桌合作拼直角。
指名汇报,并展示拼出的直角,另请生验证。)
四、画角。
谈话:拼了角后,你想把直角画下来吗?
(同学在书本P74点子图上画一个直角。
指名展示,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怎样验证?
教师在点子图上示范画直角,同学再画一个直角)
五、认识锐角、钝角。
1、谈话:刚才我们折了直角,画了直角,并知道在生活中 有许多直角。请你再看看这几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哪一个是直角呢?
这个角比直角(小),它也有一个名称,叫锐角。那么这个角比直角(大),名字叫钝角。看一看你们的三角板上有锐角和钝角吗?谁来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1、想想做做第4题。
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同学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1、想想做做第5题。
照下面左图的样子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
同学独立完成,指名展示、汇报。
六、练习。
1、想想做做第6题。
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1、想想做做第7题。
在右边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
七、总结
1、初步认识小数,并能正确的认读。
2、在具体情景中感悟小数与整数的大小关系,增强数感。
3、初步感知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4、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小数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课前进行调查,收集购物小票。带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书。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引入
森林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小白兔和小灰兔搬新家了,非常漂亮!想看看吗?瞧!他们俩多高兴呀!(课件出示:两只小兔的家)
小灰兔还兴奋的告诉我(课件出示:三条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出现了很多数,哪些学过哪些没学过?
2、揭题
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需要用整数,有需要用分数,有时还需要带有小圆点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种新的数——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读一位小数,认识一位小数
(1)、读一位小数
哟!小灰兔还在忙着购物呢!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有聪明的小朋友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谁想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请生教读。)读得好,看来这个小圆点就读作什么?(点)。所以名字就叫小数点。(2)、认识一位小数
公鸡说桃子重0.8kg,这0.8kg大约有多重呢?
生自由发言。(你的数感很强。)
那么李子2.7kg又有多重呢?香蕉呢?
通过推理,小朋友们已经能够初步的感知到小数的大小了,真是了不起!
2、教学例2:读两位小数,结合元角分认识两位小数
小灰兔买好水果后,又到商场了解到这样一些信息。(课件:海报[例2的内容])(1)、读两位小数
谁能读出篮球和足球的价格?(请一生读)。
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他们谁读得对呢?让我们听听小灰兔是怎么读的。(课件:两只小兔读小数)
你读对了吗?让我们用正确读法再读一读。
归纳:原来小数点左边的读法和整数一样,而小数点右边要按顺序是数字几就读几。
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剩下的四个小数。
谁想读给大家听。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A、小灰兔很想买一个篮球,但是不知道怎么给钱。你能帮帮它吗?
a、一个篮球12.68元,该给多少钱?请生回答。
也就是说:小数点左边的12表示12元,而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数6表示6角和第二位数8则表示8分。所以12.68元是12元6角8分
b、那么一支铅笔0.85元又是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呢?请生回答。
怎么一元都没有?说得好!小数点右边只能表示不足一元的部分,也就是几角几分。c、小闹钟的价格呢?(8.05元)
为什么没有角?所以8.05元是8元零5分。
B、请小朋友观察,小数点左边表示什么(整元),小数点右边呢?(不足1元的部分,就是几角几分)。(3)、揭示概念
通过刚才的学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数是小数吗? 是的,象2.7、0.8、8.05等等这样的数都是小数。(师指板书)(4)、区分整数与小数,巩固概念
那么任意出示一个数能不能快速的判断它是什么数?集体判断(课件出示:快速闪现几个数,包括整数和小数还有一个分数。)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1 自己能举几个小数的例子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读并判断(练十九1)瞧!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朋友都来了,他们的请帖上有些什么数?(课件展示)会读吗?让我们来开火车游戏吧!
现在请小动物进门!请翻开书106页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集体在课件上订正。
3、课堂活动2 还有几个小数在和我们捉迷藏!快把他们找出来。完成书上103页课堂活动第2题。
集体订正。数学书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 语文书?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
4、看!我们班的小朋友多聪明。
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钱对吧!请拿出1元、0.1元、0.01元。5元、0.5元、0.05元
为什么0.1元是1角,你怎么知道0.01元是1分。
5、朋友聚会结束后,小动物该回家了,你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吗?
请送他们回家吧!集体汇报。
6、仿造这种叙述能说一说其它小数所处的范围吗?(课件出示三个小数以米为单位)
请三个学生说。
8、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小数吗?在哪儿?
是啊!小数被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看货车上的载重量,隧道的高度,商品的价格等等都应用了小数。(课件:生活中带有小数的图片)
四、发展题:在哪儿买合算?
这不鱼的价格也是用小数表示的。咦!怎么质量相同的鱼有两种价格呢?(课件出示:两种价格。在A商店4.5元/千克,B商店4.05元/千克。)
小猫在哪个商店买合算,为什么?请学生汇报。
五、总结
谢谢你们帮助小猫拿了个好主意,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沙坪坝小学 徐昭
武潭镇中心小学 王姣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0~91页。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难点: 分数所表达的意义,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月饼图,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若干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农历8月15是我国的什么节日?(中秋节)小朋友们,在中秋节会吃到什么?(月饼)。王老师也给同学带来了一个大月饼(出示月饼图),这月饼里可有学问,老师先提几个问题。
2、妈妈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小明和小红,那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月饼呢?(2个)。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小红,那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月饼呢?(1个)。
3、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
4、那妈妈现在只有一块月饼了,能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吗?(能)(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板书)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
5、你们会分吗?老师这里有一块大月饼,想请人分一分,上手吧!(小朋友动手分)
6、(月饼平均分成2份)小朋友们看,月饼被分成了几份?(2份)比一比,这俩份的大小一样,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7、小结:把这块月饼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了2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你们说的一半
8、这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预设1:学生回答12,听说过这样的数吗?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预设2:老师介绍,月饼的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1|2(1)初步认识1|2
1、把一块月饼怎么样?(手势)(平均分成了2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把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这样的一份是这块月饼的1|2.2、我们知道了1|2的意思了,你知道怎么写吗?先写横线,代表平均分,再写2,表示分成了2份,那要表示这样的1份,就在上面写1.3、谁来读一读(2人单独读,齐读)
4、这一份是月饼的1|2,(手指另一份)那这一份呢?(也是1|2)小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这块月饼的1|2.5、现在能不能说说我们是怎么得到这1|2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动手探索1|2
1、这是月饼的1|2,瞧,这儿还有一张长方形纸,那它的1|2又该怎么表示呢?活动一小组合作要求:单独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再在小组内讨论,怎么得到长方形纸的1|2;汇报展示。
2、谁第一个上台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的?(指名上台演示)汇报展示(三种:横着、竖着、斜着)
3、(课件出示长方形纸的三种折法)这三种折法各不相同,凭什么说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呢?这三种折法都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而且涂色部分正好是其中的……(1份)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那每份就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
4课件出示判断题)这四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吗?哪些是?(第二和第三个)。第一和第四个图形不也是分成了两份了吗?(它们的两份不是一样大的。)准确的说它们没有……(平均分!)
5、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苹果、一个长方形还是一个正方形,咱们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王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对二分之一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不对?
2、认识1|4(1)引出认识1|4
1、一块月饼俩个人分,每人分得这块月饼的1|2,现在又来了2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活动二小组合作要求:用圆代替月饼分一分,单独完成表格;再小组内讨论
2、汇报展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四分之一,写作1|4.(2)折1|4
1、这张正方形纸的1|4是什么样的呢?动手折一折,再用彩笔涂上阴影,表示出它的1|4.活动三要求:自己动手折出它的1|4,并用阴影表示;小组讨论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
2、汇报:你是怎么得到正方形的1|4的?
3、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正方形的1|4?(小结:折法不同没有关系,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都是它的1|4.)
3、认识几分之一
1那认识了12,1|4之后,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生1:我想认识八分之一。生3:我想认识十六分之一。)
2教师板书学生所的分数:1/
4、1/
8、1/
3、1/6……你能用刚才折一折的方法,把你最想表示的这个几分之一用斜线涂出来吗?行吗?拿出准备好的纸片折一折并涂一涂,开始!(巡视指导)先表示完的同学可以展开来想一想,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又是怎样表示的? 3现在王老师最想知道,你把纸片平均工资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谁每个到前面来?汇报展示。
(三、)运用分数意义,比较分数大小
1、那老师有一个问题: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那么,相同的图形,比如出两个圆一模一样大,能不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呢?
2、(收集学生中用圆纸片表示不同分数的作品,并贴在黑板上,写出对应分数:1/
2、1/4)请同学们仔细地比较这里的涂色部分。你能说一说,这里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哪个分数更大一些?(二分之一)王老师有个问题:明明这个2要比4更小,怎么二分之一反而会比四分之一大呢?(四分之一分成了四份,每份就更小一些,而二分之一只分成了二份,每份就更大一些。同样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那每一份就越……小
3、那在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之间,我们应该用上什么符号?(大于符号。)
4、(出示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如果张老师表示出它的八分之一的话,你觉得八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相比会怎么样?(更小!)
5、这是同样大小的圆形,咱们比较出了分数的大小。那同样大小正方形,同样大小的长方形,你们觉得表示出的分数能比较大小吗?
6、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四位同学准备的图形正好一样,那谁表示出的分数最大,谁表示出的分数最小呢,马上比一比。学生组内相互交流。
(四)、认识分数的写法与各部分的名称
1、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分数也不例外。中间的这根线表示平均分,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在我们的教材上,给它这样命名的,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一个数表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我们教材上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分母。上面表示几分之几,跟分母很有关系,起了个名字,叫分子。
2、(出示卡片)17,1|9,1|15,1|20,5|16,认分母分子,读分数。
(五)巩固练习
1、书91页做一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
1、例2及相应的练习。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本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儿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角,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折一折、指一指、比一比、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中认识角,使抽象变为直观,让学生了解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二、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观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五、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学具:剪刀、小棒、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这是老师设计的新家,请同学们找一找,老师的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多媒体出示下图)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能回答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教师活动:从小屋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问:同学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这种图形——角(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用情景引入,帮老师找一找她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实物操作,探索新知
1、在主题图里找角(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教师活动:角不仅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上可以找到,请大家打开书本第38页,在美丽的校园里,就藏着许多的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在哪儿呢?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多!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再课件演示。(多媒体在这些地方红色闪烁)
学生活动:小组观察找角并汇报。(大剪刀上有角、大三角板上有角、球门框上有角、小红旗上有角,教学楼的门、窗上有角、钟面上有角、小朋友做操时两手之间形成了„„)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
2、认识角(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例1图,让学生在图中找角)
教师活动:不单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方也有角,观察剪刀、水龙头、吸管图,这三个物体上有角吗?角在哪里?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活动:观察,交流,画角。
教师活动:我们把这三个角画下来(多媒体演示把实物抽象出角,并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小结:发现了这三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这里尖尖的地方我们看作一个点,给这个点起了个名字叫做角的顶点。(多媒体板书顶点)我们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你能照第一个角的样子,将另外两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写出来吗?
学生活动:独立标出后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教师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看书P39的图,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学生活动:观察、交流
教师活动: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顶点尖尖的,角的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生活中找角
教师活动: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知道了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你们能从我们的身边的物体上找出角来吗?比比看谁找的最多最快。
学生活动:找出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教师活动:谁来指指直尺上的角、数学书封面上的角和三角板上的角在哪里? 学生活动:自愿到讲台上指角。
教师活动:学生指了后教师进行订正(大多学生指的是尖尖的点),教正确的指角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从生活中找角—指角,使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逐步渗透“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知识做好铺垫。
练习1: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练习2: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
设计意图:巩固对角的认识。
4、折角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送给你们的圆纸片,摸一摸这张圆纸片有角吗? 学生活动:没有。
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一个角出来。学生活动: 同桌交流,然后学生汇报:张纸对折,再对折就折出一个角来。教师活动:谁能折一个更小的角?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折一折后指名展示。
设计意图: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自己动手折角,目的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的角的形状,同时体现了图形间的转换。
5、画角(教学例2)
教师活动: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知道了角的许多小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角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大家都想,那请小朋友们打开书39页自学例2.学生活动:自学例2画角(师巡视),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活动:在学生展示时抓住学生错误的画法进行教学画角,黑板示范画角的
三个步骤:
(1)、点上一点。•
(2)、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3)、我们通常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教师在黑板示范画两个不同的角,画时强调:“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让学生用笔在堂上练习本上画一个跟老师黑板上画的不同的角,后进行展评,并请学生出来说说自己的角是怎样画的,简单向学生提下,为了画出来的角好看,尽量角的两边的长度要接近。期间教师及时改正学生画角的方法,强调先要点上一点。
设计意图: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6、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师活动:(出示边能伸缩的角,并指出顶点和边)同学们喜欢变魔术吗?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请仔细观察,这个角哪里发生变化,哪里没有变?刚才老师把角的两边变长变短了。可是角的这个部分(师指着叉开部分)没有变。也就是角的大小没变。不管角的两边怎样变,角的大小都不发生变化,说明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同学们看,老师的角还可以这样玩。(演示叉开收拢),你们想不想也有一个这样的角呢?那你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做一个能活动的
角吧,做好后玩一玩,看从玩中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活动:用图钉、小木棒制作活动角,并展示。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叙述小结。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出示结语)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做角、玩角以及小组讨论、观察、对比得出结论:角是有大小的。但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练习3:成书本P42第3题。
先让生观察两个角的边的长短,然后指导学生用三角板比的方法,后再让学生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再让学生总结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练习4:用小棒摆角。
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一摆,看最多可以摆出多少个角?(摆法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练习,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总结
教师活动:
这节课小朋友学的真认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那么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体感知。
七、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数所表达的意义,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唐僧师徒)
1.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板书:1。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板书:半个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几分之一。(课件)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课件)演示例1
分苹果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解读分数的意义。
(二)认识1/3。
1.要得到一个圆片的1/3应该怎样分?这个1/3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3。(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块,每块是它的三分之一。(3)长方形的1/3(同上)小结:像1/
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习题
(课件)判断题、看图填空
(三)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课件)
2、做一做(课件)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推荐阅读: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06-28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免费09-11
数学教案-克的初步认识11-21
公开课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12-08
角的初步认识新课教案06-04
3.2认识直角07-16
我的《认识直角》-教学设计06-18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2-12
分数的初步认识_《分数的初步认识》判断题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