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美文摘抄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善若水美文摘抄

上善若水美文摘抄 篇1

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思是,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亲善友爱,言谈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变通,行动要像水那样相机而行。

水有四种精神:第一,水有广阔的胸襟;第二,水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第三,水有淡泊的品质;第四,水艰险不惧。水能随环境调整形态和态度,在艰险面前从不退缩,而是不断地渗透,钻出一条康庄大道。

上善若水美文摘抄 篇2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 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 做人要似水, 有极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 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 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 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管理也是如此, 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随机应变就显得非常重要。曾经取得的成功并不能昭示未来, 市场总是千变万化的, 一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需要的解决办法也许会完全不同。聪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在成就团队业绩的同时, 也成就了自己。

“上善若水”传达 篇3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周易·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及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

这些精辟的言语无不向我们阐明这样一个道理:至善为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像大地一样。深厚的德行如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像大地一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容纳百川。君子为人处事时,要心胸开阔,立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能停留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就接近于道了。心修上善之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沉静,交友要像水那样亲和,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因势利导,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随方且圆,行为要像水那样侍机而动、后续勃发。这样才能称得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个人,如果心存善意,他就会乐于助人,交友时就会像水那样亲和,与人交谈时就会像水那样真诚。这样的人往往心中长存欣慰之感,愉悦之感。心存善意之人,其行为也会光明磊落,也乐于接受常人所不能接纳之事物,能像水一样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因此,这样的人往往能心存轻松感。

总之,心存善意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心存善意是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而据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心存善意的人在被激怒和心烦意乱时,其体内的副交感神经就会不失时机地发挥作用,使人很快心平平气和下来,进而有效地控制情绪的滋生。而保持心理平衡,可使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减少一半。由此可见,与人为善确有养生功效。

作文《上善若水》 篇4

水,洁净透明,却能洗去世间一切尘埃;水,柔顺卑下,却能冲破世间一切艰难险阻;水,无色无形,却能滋养世间一切苦寒贫瘠之地。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是的,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应有水品格:利万物无所求,处所恶无怨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要有宽容心。南非总统曼德拉,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被监禁二十七年。在当选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却拥抱了当年迫害他的三名狱警,真诚的感谢他们的陪伴,这是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博大胸襟。世间多有以牙还牙之士,但曼德拉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君子不念旧恶”,什么叫做以德报怨的善行。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博大深广,人有容人之量,方能成为善者楷模。

春雨入夜,润物无声,上善要有淡泊心。常有人抱怨自己辛苦助却连句“谢谢”也没得到,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生气。我们帮助他人,不应该为了求得回报。像陈光标那样高调做慈善的人大有人在,但我们更欣赏青岛十字会收到的无数托名“微尘”的捐款人,他们感动了中国。不图名利的善行更纯粹,也更能让行善者获得快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与人为善,说明自己还可以有能力付出(给人让座没衰老,为人捐款不贫穷),这不是令人快乐的事吗?静水流深,水泽被万物,又何曾要求得到赞美呢?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上善当有尊重心——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滴水穿石,不舍昼夜,上善当有恒久心——

一曝十寒最伤人。我们帮助他人,应尊重受助者,不要以救世主的姿态、施舍者的嘴脸出现,那不是善行,是虚荣。

善心的贵贱不以善款的多少论断,善行的高低不以善行的大小区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心灵如水般纯净,皆可为上善者。

上善若水 篇5

水似乎没有形状,可也能是世上所有的样貌。随欲而安的个性,使得我们能将它困在一个又一个或精或简陋的容器里,随心所欲地让水呈现出我们所需要、喜爱的形状来。而水从来不曾反抗过,只是在装载它的容器中微微荡漾。很喜欢看鱼儿在水中游走,水如一个宠爱孩子的母亲,不留一点儿缝隙地将鱼儿层层围住,好像生怕它受到半点儿伤害。可水并不限制鱼儿的行踪,但鱼儿所到之处必有水。多么慈爱的一位母亲,它温柔得令鱼儿永远也离不开她的怀抱。

但是,在水温和的外表下还藏有一个执着的心。九曲十八弯的路程,没有拦住它的脚步;百折不回的坚定,伴着它一路而行。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既然路是人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那么河道呢?最初的河道,那是水的一次次冲击,经历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开拓出的通向大海的道路。还记得外婆家门前的那一个石板。坚硬而厚重的石板上留着一个小小的水坑。小时候的我总以为那是一个路经此地的大力士所留下的,之后才明白那竟是每一天从屋檐上滴落下的小水滴的杰作,没有哪个人第一次明白这个故事时会不为之动容。

水承载着不同的思想,永流不息,见证了两汉之雄钟巨鼎,见识了北宋之游船画舫,见到了晚清之断壁残垣……

李白有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煜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不知如何描述真实的水,就让我重复一次老子所说的话吧:“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作文 篇6

“上善若水,仁者无敌”总的来说是无论遇到任何事都心如止水,以“仁”心去面对,相信一定能够与人相处和谐。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谦虚的美德。

下面是关于“上善若水”的故事。

文帝,景帝在位其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奉行以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了安定的局面,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减轻刑罚。文帝在位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景帝又减轻了笞刑。经文帝、景帝将近40年余的整台,统治者“躬修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一个“史安其宫,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这个故事就说明了以善去帮助那些百姓,使他们为这个君主,这个国家而保护这片土地,这就是“善”的力量。

“刘邦善于收揽民心,注意择善而从,又以进能攻,退可守的关中为根据地,逐渐由弱变强。项羽虽然在兵力上占,但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最后在垓下陷入汉军重围。在刘邦的谋臣张良故意安排的“四面楚歌”声中,楚军大乱,项羽仅率领八百骑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这说明了“仁者无敌”的原因。

“仁”是实施者的心态,对百姓的善待,原意说:“统治者实施‘仁’的教练,百姓会把农作物暂时放下,扛起钥头把敌人打跑”。它说的统治者应该以“仁”来做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却能穿透世上最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能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的逢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无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

由“上善若水”而想到的 篇7

一个学生即将毕业, 向我索字留念。我问, 写点什么好呢?他倒早已想好———就写个“上善若水”吧, 我喜欢您在课堂上古往今来海阔天空, 虽然一时还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哲理玄机, 但我会一直记在心中的。您在一次课上说起老子与世无争、无为而治的思想, 我至今记忆犹新, 愿借此句铭记您的教诲……

天啊, 我竟被感动得一时语塞, 这也许是我作为老师的最大欣慰了。我知道自己素不善教, 于分数排名之类常居人后而不上心, 还常常迁怒于试题的僵化、教案的死板。我原以为, 这样与考试不大相关又让人觉得深奥玄妙的东西学生是拒绝接受的, 毕竟,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没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体验, 似乎感觉还很亲切, 看来祖先们那种朴素而高明的观物知人的思维基因并未完全丧失。

我便幻想, 倘若学生们能因我于课本之外的只言片语而产生一份对经典的敬畏之心, 对传统的眷念之心, 对现实的反思之心, 也许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比别人多一份个性, 多一份创造, 多一份超然和恬静。于是我又联想到了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更是常常使我陷于苦恼:总是审题立意, 谋篇布局, 选材修饰;要么开篇要切题, 主体要充实, 首尾要呼应……一阵口干舌燥之后通常是索然无味不知所云, 学生自然更是云里雾中收效甚微了。再牛的语文老师也不得不为应试作文而“折腰”去潜心研究高分攻略, 再牛的学生的作文训练也都是为写好一篇应试作文而阅读成堆的满分作文宝典。久而久之, 老师学会了隔靴搔痒, 学生学会了无病呻吟。

我不敢妄谈如何写作, 即便是在同学们面前。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关于作文的想法, 我又想到了我练字时经常提笔写下的那几个字———听起来有点答非所问的几个字———“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中的“上善”也许能启示我们:做人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我知道, 情感是写作的精神支柱, 品格是写作的最终归宿。“怎样写”其实远远没有“写什么”来得重要, 我更知道, 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又远比写文章更有价值。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人性的美好, 那么写作一定不是什么问题。于是我觉得, 那些观察自然、发现生活、感悟人性的态度和品质才是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内容和培养的目标。而“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 善良、仁爱、宽容、诚实等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的优良品性才是支撑我们写出感人至深的美文佳作的性灵之源。是的, 与其想写出性灵, 不如用性灵去写作———我想对于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或者尚未独立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如此。

“上善若水”中的“若水”也许能启示我们:学会观察和体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观察可以教会我们明察秋毫, 帮助我们启迪心智。老子便从我们最常见最不起眼的水中看到了纯洁明净, 也看到了幽静深远;看到了柔弱谦卑, 也看到了力量非凡。如此这般, 他看到的便不是水了, 而是人性的至高境界。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说得更是玄乎:“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 全亏得是水, 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 也亏得是水。”于是他的《边城》, 水边的故事也浸满了水的一切特性。你还觉着作文言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吗?也许你更应该把眼球转向你身边更真实可见的枯藤老树、鸡飞狗跳、闲言碎语, 因为那背后有你能捉摸到的世态人情。

上善若水 教育似水 篇8

课间操不仅能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更是体现学校形象的一面镜子,当然更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班容班貌。对本班的课间操笔者是不满意的,因为始终有少数学生姿势很不规范,不愿伸手弯腰,跳跃运动甚至都不愿意动一下。班上有一个学生,在做课间操时极不认真,不仅动作不规范,而且还与周围的同学说说笑笑,被来检查的学生会干部点了几次名。为此笔者生气了,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

笔者说:“你为什么做操老是不认真?”

他回答:“你说我不认真就不认真?”

他语气强硬,眼光直视,脸拉下来,显得很不服气,极不愿意接受教育。

作为班主任,笔者有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批评。笔者发现该学生的心态有点问题,而他是一个被经常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的学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头疼的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他总爱讲话,自己不学习还打扰其他学生学习。连升旗仪式、集合集会他都要讲话,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清洁卫生也经常不做。班级干部经常向笔者反映他违纪的表现,科任老师也讨厌他话多。笔者不只一次和他谈话,让他写认识、写保证,叫家长协助管理,甚至处罚他,但无论怎么教育他,他都服从,从没有像这样顶撞过笔者。他是怎么了?

笔者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你到底接不接受老师的教育?”

“接受。”

“那你为什么是这个态度?”

“老师你伤害了我,你的话刺痛了我的心。”

笔者想起来了,在当天做课间操的时候,因为他做操不认真,笔者忍不住说了一句:“看你做操,我真的想踢你一脚,再不认真,我踢死你。”

“老师,你说‘我踢死你那句话,我听了很不舒服,心感到很痛。”

笔者恍然大悟,明白他顶撞笔者的原因了,是笔者一时冲动语言不当,伤害了他。

“对不起,老师不应该对你说那样的话。”笔者拥抱了他一下:“请你原谅我。”

他很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表示原谅笔者,态度一下改变了。

【案例反思】

一、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育者情绪化,是很常见的事,也是教育学生的大忌。教育家林格说:“控制情绪是教育者的基本功。”人在坏情绪的支配下会说出伤害人的话,做出伤害人的事。学生做操不认真,教师看了着急,然后情绪失控,说了伤害学生的话,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不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还有损教者的形象。简单粗暴是黔驴技穷的表现,暴跳如雷是懦弱无能的体现。除了湍急的水流有力量之外,看起来平静的水流更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教育者需要控制好情绪,因为润物无声,静水流深。

二、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一切好的教育方法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教师,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后进生也是人,更需要教师付出爱心,付出耐心。学生做操不认真,可以转变,但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三、对待学生要严格,但不是严厉

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严要变坏”,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严格不是严厉。严厉,表现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严格,表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态度严厉,是对学生不耐烦的表现;要求严格,则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反映。那种认为要严格,就必须严厉的教育方式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看似恨铁不成钢的期待,无可厚非的指责,严厉的训斥,有时会让学生与你越走越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一个人不是从不足和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呢?学生做得不好,这很正常。作为教师可以给他们指出不足,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而案例中,笔者在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甚至声色俱厉,以迫使学生听从教育,但是难道板着面孔,大声训斥,学生就能从心灵深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了吗?

其实严格,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一样可以温和地引导。教育不是打打骂骂,不是居高临下的管制。遇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温柔”地引导,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媒体报道,2013年南京一中高一到高三近两千名学生自发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评比——给全校38个班级的38个班主任评奖,结果发现“温柔”的教师较受欢迎。该校高三(4)班叶兵老师上榜,被评为“最温柔男班主任”。据了解,叶兵是一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从来不严厉批评学生,总是温和地引导学生。这一评比说明学生很希望教师温和客气,不喜欢过于严厉的教师。这样的评选,能够折射出学生对班主任品质和态度的要求。

所以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

教育家林格也认为:“严格关键在于‘格,格就是事前的契约,是要求的明确,一旦违约,须惩罚;而严厉,通常表现为一种情绪,是色厉内荏,对于孩子来说,是吓唬,是恐惧,是对其自尊的伤害。”

四、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础

运用正确的方法批评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但是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把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的基础,推心置腹地说理,鼓励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特别是对那些表现差的学生要热情关怀、多加鼓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向表现好的学生学习。案例中的学生做操不认真,可以改变他的方法很多,采用威胁学生,或者打骂学生的方法并非上策。人无完人,何况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用赞美和鼓励的言行来抚慰他、雕琢他,使他成为一块美玉,而对他进行轻视、嘲弄、打击、威胁甚至打骂,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能对孩子的自信和尊严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要实现教育的目的(鹅卵石),那么教育的手段就不能是借助于暴力(锤),而应借助那些具有浸染力的工具(水)。教育的过程不能是急功近利式的对学生的激烈敲打与强制型塑(锤的打击),而应该是学生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式的感化(水的载歌载舞)。

如果说问题学生是“顽石”,那么教师就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粗糙的石头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

遇到问题学生,每个教师都会感到头疼,但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给一些学习有困难或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贴上标签,如“笨蛋”“弱智”“捣蛋鬼”“不可救药”等等,其结果往往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其身上存在的不足,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要从行为上关心他们,并积极引导他们调整人生的航道,改正错误,从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

上善若水作文 篇9

孔子于最平常的水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从水的不同形态中,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说文解字》水部有468个字,是《说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部首。可见,在我国,多水的自然环境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水文化。

“水”的甲骨文,中间是水脉,两边表示河流,形状像水从高处顺流而下,描绘的是水的流动的状态。金文和篆文的形体更是弯弯曲曲的飞流直下的流水之形,其中几点,表示激流中R起的水花。一个古文“水”字,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水”的神韵和风采。楷书,则把表示水的几点线条化,同样也是象形字。李白的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汉字中的“水”字内容表现得十分逼真。

大爱无言 上善若水 篇10

——读张万祥《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有感

初一年级 葛怀彬

最近,我有幸读了张万祥先生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回想自己十年来的工作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张先生为我们列出的40位老师,都是班主任中杰出的代表,其中的很多经典事例和新颖观点,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如获至宝。看到书中每位老师的肺腑之言,我的心灵不断受到冲击,他们有的是生活在喧嚣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生活在寂静朴实的农村,有的是初出茅庐的年轻的教师,也有历尽风雨的老教师,但无论是谁,在他们精彩的从教旅程中,都谱写出了华丽的篇章。嗅着那些至理名言所散发的淡淡书香,我仿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名师们走在一起,这些老师的话语像智者的箴言,给我无尽的启迪,如李迪老师的“真味是淡,至人是常”,段惠民老师的“爱是成长”,黎志新老师的“从倦怠走向幸福”,许丹红老师的“做一位诗意、阳光的心灵种花者”……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感到温暖亲切。

在众多优秀班主任中,陆雯英老师的《班主任,累并幸福着》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她说:“我只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班主任,快乐着孩子的快乐,痛苦着孩子的痛苦。”对于这句话,我感同身受。自己平时的心情的确和孩子们有很大关系,面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有时难免有心理上的波动,从而表现出很多“以物喜、以己悲”的不确定性,以致于与生同乐,与生同忧。是陆老师“爱是启发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育人之本”的坚定信念,使我从班主任管理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花儿的开放需要鼓励和更多的爱心,虽然时间不一,但像美丽的星空一样,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出迷人的色彩!作为班主任,我们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等待蝴蝶经历破茧后的美丽,等待冰凌在阳光下一滴滴地融化!在这方面,陆雯英老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平时很留意学生动态的她,发现班内张同(化名)很特殊,她了解到,张同小时患过脑膜炎,故智力低下,说话口齿不清,以前的老师和学生大多把她纳入“被遗忘的角落”。但经过陆老师与张同的多次接触,她发现了他越来越多的闪光点:为人真诚,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积极参与班际活动;手儿灵巧,动手制作能力强;心思细腻,文章写得很真实。“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在于她没有常人应有的长处,却有着异于常人的禀赋。”陆老师这句话道出每位热爱孩子的班主任的心声,更道出了孩子及其家长的心声。

我想到了我们班,恰巧也有一位类似的学生李新(化名),由于儿时患病输水时落下的后遗症,“听课”这一概念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大脑中,当别的学生认真听课时,他只会摆弄身边的窗帘……几乎每位同学和老师的都对他失去了信心。当我发现李新爱好书法和弹二胡时,我的眼前一亮,激动万分,这不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吗?“上帝向你关闭一扇窗,肯定会向你开启另一扇拥有更美丽风景的窗户”,这句话不正是对他的真实写照吗?对,先从谈心开始。经过与他在办公室内的近三个小时的交谈,我发现李新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他十分想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当时正值我校第二届文体艺术节报名,我鼓励他报上了名。出乎意料的是,在文体艺术节上,他自信的写下了“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的书法作品并演奏了二胡曲,悠扬轻柔的旋律引起台下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此刻,笑容久久荡漾在他的脸上,也荡漾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这就是爱,可以创造出教育奇迹的爱。

“春风化雨”的教育,不知不觉润泽孩子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正如古人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陆雯英老师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陆老师所在的年级的三百多个学生中,就有四五十个学生属于这种“心灵上的特困生”。他们大多来自单亲家庭,黑暗中的孩子更需要阳光,相对经济特困生来说,更需要得到关爱和抚慰。家庭、学校、社会更应为他们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于是,陆老师利用休息的时间走访了一部分“心灵特困生”家庭,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并通过学生写的“心情日记”,了解这些“心灵特困生”的心理特性。这样,她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迎接陆老师的也是一片光明的天空!

陆雯英老师的“大爱无言”深深感动着我,身为年轻老师的我,在这一点上自愧不如。我班有一个叫朱琳(化名)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我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如他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横行霸道。任课老师对他奈何不得,上课时只要不影响别人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朱琳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有好几次,我非常生气的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们终于闹僵了,几乎是成了“仇人”。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他原本十分好学,只因父母离异,才变得孤僻消极。我明白了自己一时的鲁莽评判差些毁掉一个人,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自卑感,我的批评反而更加挫伤了他那颗受伤的心。当读到陆老师对学生的“上善若水”,我不禁为自己的无知而后悔,我想,他还能给我机会去弥补过错吗?是陆老师告诉了我答案,能。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爱心去感动。

掩卷思之,我想到了一首小诗:“当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当园丁——用我们的勤恳/让科学的百花园永远五彩缤纷/当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这正是每一位老师的心灵写照,也是年轻的我的终生追求。想起书中40位老师的精彩事例,他们面对斐然的成绩,仍然谦逊、热情的守望在那片精神的孤岛,辛勤地播撒知识的种子,仍然矢志不渝、一路沉思在平凡的教育中。想起他们的心灵诉说,我更加明白了爱的教育的真谛。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篇11

关爱是冬日的一缕阳光,让人感到温暖;关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人看到希望;关爱是一场滋润大地的甘霖,让已枯竭的心灵得到滋润。

30年来,他为了创建弘化怀幼院以及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开销,即便散尽家财依然百折不回;

30年来,他收养了众多无人照顾的孩子,不仅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而且帮助他们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0年来,他就这样一直秉承大慈大悲的菩萨精神,“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奉献同行,乐此不疲,爱无止境。

为了心中那个永恒的慈善梦,他风雨无阻,执著前行。他,如阳光般温暖,如天空般明净,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一个个干涸的心灵。

他,就是台湾著名慈善家林至信教授,一位渗透了生命真义、抛弃了名缰利锁纠缠而执著行善的善良老人!

为爱愿弃名与利

林至信教授,1937年出生于台湾新北市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50多年前,读研究所的人还很少,而林教授则是第一位考进台师大国文研究所并取得硕士学位的本省人。

从研究所毕业以后,林至信进入东吴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在当时的台湾,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位。然而,林至信却并不这么想。他认为在大学教书受教育的人是有限的,而到初中去教书则大不一样。于是,他给当时阳明山管理局的局长写了封信,表示自己想离开大学,前往一所初中担任校长。事情办得很顺利,不久,他就被任命为格致初中创校校长,成为了当时全台湾500多所初中里最年轻的校长。这一年是1969年,当时的他只有32岁。

在任期间,他在校园中弘扬正气,教育学生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去回报父母、回报家庭、回报师长,回报社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他走访了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在家访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许多学生家境贫寒,却因不符合照顾条件而得不到政府补助,只能贫苦过活。这种情况让他非常痛心,同时也在他的心里种下了投身慈善事业的种子。

1972年,林至信多次深入基层,接触到了更多贫苦的寻常百姓,看见了许多嗷嗷待哺的幼儿,并因此深受触动。因此,他便开始结合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一起捐款、捐物来帮助当局依法无法补助照顾而实际上极需帮助的贫苦人。

在与这些无法得到政府帮助的贫苦人接触过程中,林至信深切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真谛在于“提升真生命,而不是享受躯体的名与利。而要提升真生命的层次,就要去做利他的事,且要全力去做,利他就是利己!”

因此,在之后的爱心事业中,越是与贫苦穷人接触,就越是坚定了他早日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去的信念。

1981年,任满之后的林至信原本可以继续竞选连任,但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

从此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利他的慈善事业之中。

创建新型慈善团体

为了更好地投入慈善事业,1984年,林至信向政府申请全国性公益慈善组织,获准设立了“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以下简称“弘化”),主要致力于施棺、急难济助、济助无依儿少三方面的事业。

施棺是弘化最早的一项慈善事业,主要捐助对象是那些无以安葬的往生者和贫户家的往生者。据统计,30年来,弘化年均付出的施棺捐助金都在1000多万元以上。

急难救助则是弘化的第二项事业,主要帮助对象是家境清寒的植物人、独居老人与重症失能者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其救助业务除金钱援助外,近年来,也转赠二手物资给急需救助的贫户和偏远山区的部落。急难救助,光资金资助每年就在1000多万元以上,而物资救济更是不计其数。近年来,弘化已逐渐成为日趋成熟的“另类物流中心”,仅去年一年转赠的大米就达到37万斤,形成了一个“另类”的慈善圈。

救助无依儿少,既是弘化的主要事业,更是林至信慈善事业的侧重点。为此,他1985年又特别在弘化下附设了弘化怀幼院,专门收养那些因父母犯罪坐牢、自杀、离异不知去向或是未婚生下的孩童们。

29年来,弘化怀幼院已先后救助了成百上千孤苦无依的孩童,不仅为这群“漂流在旷野里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温暖大家庭。

除了在生活上为孩子提供照顾外,弘化院还负责孩子的就学安排、能力培养、行为辅导、心理咨询和家庭联系,一整套全方位的教养计划,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至今,从弘化院平安回到原生家庭的孩子已逾千人。

一切慈善都要出于自愿

在很多人看来,林至信做慈善不仅针对的对象特别,而且在慈善资金的来源方面更加特别:30多年来,哪怕舍尽家财,他也绝对不向政府申请任何补助,更不主动以任何名义,向任何团体和个人、向社会大众募捐任何善款和物资等。

但是收养教育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都是免费的。然而,弘化怀幼院既不向孩子们的家长收取费用,也不向政府机构申请慈善补助,那么,经费来自哪里呢?

对此,林至信说,经费100%来自社会善心人士的自愿捐助。对此,他异常执著。他认为,一切慈善活动必须要获得社会上善心大德的肯定和认同,自己主动发心捐款、捐物、捐工(即担任义工—笔者注)。如果肯定认同了,要捐款、要捐任何物资(多、少、新、旧)他统统都收,但是必须同意他有权将孩子吃不完的食品或者用不完的衣物等转赠给其他有需要的、贫苦的人。

林至信始终坚信,只要真心诚意地做慈善事业,认真地把自己应做的工作做好,就一定能够获得社会的肯定,进而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也会源源不绝,因为我们的社会爱心满满。

其实,弘化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过困境,但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是不能阻止其前行的脚步的。

支撑弘化怀幼院所需的经费,如以收养40-50个孩子来计算,年需资金就高达上千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在弘化开办初期,就曾因为捐助太少而面临过资金严重匮乏的困难。

nlc202309032105

据林教授回忆,有一年,孩子的注册费缺少5万元,他多方奔走均无果,一时陷入了困境。正在苦恼之际,一位善心人士寄来了一张5万元的支票,这才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弘化致力于社会慈善福利事业,虽然不向政府申请补助,不主动向外募款,却因林至信多年的用心坚持,利他行善的无悔付出最终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肯定,从而使社会各界的主动捐助源源不断地涌来。

仅2013年一年,自动来的捐款共新台币99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1980多万元。此处新台币与人民币的转换依照当年汇率而计算,下同—笔者注)。其中,用于施棺的费用为新台币48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960多万元);用于急难济助的费用为新台币28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560多万元);用于免费养育孩子的费用为新台币13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260多万元)。

目前弘化怀幼院共收养孩子45人,最多时曾达到107人。

根据统计,林至信每月用于施棺、急难济助的费用为新台币6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120多万元)。不仅如此,近6年来,弘化每年对外转赠的孩子吃不完的白米就多达21万公斤以上,其他食品、蔬果、衣物、文具等,就更加难以计算了。

弘化不仅每年济助款项多,转赠物品数量多,而且向其申请济助的周期短、速度快。如星期一申请施棺及急难济助的济助金(支票),下星期一济助金(支票)就寄给了申请者。这可能是全世界慈善机构中救助速度最快的。而这一切都是跟林教授办事果断、急人之所急、急人之所难、绝不拖沓的工作作风分不开的。

当然,弘化能顺利地开展慈善事业,与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资助是分不开的。林至信是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为了报答善心人士的恩德,弘化每年都会开展一些报恩活动,如年夜饭活动、报恩法会、园游会和其他节庆活动等。这些报恩活动的经费也是这些善心人士捐助的。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在弘化院,除了少数的工作人员外,平时的日常事务及照顾孩子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前来做义工的人完成的。这些义工来自社会各阶层关心弱势的爱心人士,其中有的人在捐工期间受到林至信的感召,不但积极地出钱、出力、出物资,而且还时常带上自己的亲友一起来帮忙。

义工们所做的工作从打扫卫生,到煮饭、照顾小婴儿,无一例外。现在,由于获捐物资数量多,弘化院还专门招来了一批帮忙整理及分配转赠物资的义工。有的义工即便家住很远,也不辞辛劳和路途遥远,坚持做义工,并且一做就是十几年。

由于义工越来越多,林至信发出了一个倡议,即由工作十余年的“老”义工们牵头成立一个社团组织,从而将大家的力量组织和集中起来。最后,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社团正式定名为“台湾3500捐工协会”(即台语的三不五时,有时间就来捐工之意,也意指要号召3500人当捐工—笔者注),专门为弘化等慈善团体筹办大型活动。迄今为止,该协会已经筹办过多起大型慈善活动,如举行5000人园游会以及各种晚会,还曾经召集百人为弘化的七栋楼房刷油漆等,从而为台湾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血液。

弘化院不仅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的文化教育与培养。

担任过多年大学副教授,也当过初中校长的林至信,自开办弘化院以来,对孩子们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凡是到了学龄的孩子就送他们去各级学校上学,但林至信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多学业上的帮助。然而,弘化院位于桃园县大园乡沙仑村八邻沙仑,位置非常偏僻,要想争取到大学生前来做课辅义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5年,台湾交通大学高正忠教授前往弘化推广“书香再传种籽计划”。在访视的过程中,林至信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高教授。虽然与林至信接触的时间非常短暂,但高正忠教授却为林至信热心公益、博爱无私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于是,他很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在高正忠的号召下,八个月后,该计划获得了包括台湾“元智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等在内的四所高校师生的响应,并组建了一支长期予以弘化课辅帮助的团队。

不仅如此,高正忠还特别针对弘化院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培芽计划”,为弘化院的大孩子们筑起了梦想的堡垒。“培芽计划”即透过课业辅导,协助“弘孩儿”进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中,在高中继续接受辅导,再进入大学或直接就业,以此让他们能在社会站稳脚跟。

除了召集辅导孩子们课业的大学生义工,林至信还特别招募一些有才艺的大学生义工,在绘画、舞蹈、音乐等才艺方面予以孩子们教导,希望为孩子们找到一条适合成长的道路。令他欣慰的是,弘化院舞蹈班的学员已多次参加外界的比赛,并获得了诸多奖项。

偏远的弘化院,有这么多大学师生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地长期担任义工,关怀教导孩子,这是其他地区育幼院少有的。而能够享受这么特殊的“照顾”,归根结底还是跟林至信博爱的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分不开的。

对此,林至信感慨良多。他说,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个人的善行居然可以带动这么多人参与进来,并且都那么尽心尽力。而每当看到义工们挥洒着汗水帮忙的时候,他感动之余,更是坚定了自己前行的信念。

慈善是永恒的事业

多年来,林至信为慈善忙碌,为慈善倾尽所有,但却一直乐在其中,而他的善举也得到了夫人罗美代女士的大力支持。弘化院成立后,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林至信和罗美代一起努力,散尽家财,倾其所有,购买怀幼院的房地,以及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开销,同时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给苦难中的孩儿们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7年,罗美代不幸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去世。而这也成为了林至信今生最大的遗憾!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不幸而停下慈善的脚步。因为他知道,慈善不仅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同样也是爱妻一生的事业。于是,他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将妻子的奠仪、车祸理赔金、保险金等,共计新台币13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260多万元),也全部捐给了弘化教养孩子。

nlc202309032105

当然,对于林至信这样的行为,身边也有不少人予以不理解。

对此,林至信说,很多人笑我天真!既没学社会工作,也没学幼保,却去创办育幼院。但因为是利他的事,我就做了,没有想太多。如果想太多,好像搬石头挡路,哪儿都去不了。简单的话语,我们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林至信那颗大爱的心。

在弘化,一旦孩子的父母生活状况改善之后,就让其把孩子接回去。那些始终没人来领的孩子,弘化也只抚养到18岁,然后就让其离开,去寻求自己的生活。

对于这些“弘孩儿”的过去将来,林至信并不刻意去追问。他说,抚养孩子的过程,就像人生的接力赛,而弘化接的是其中的一棒。前一棒和后一棒怎么跑,自己很难面面俱到,只要把自己这一棒管好、交接好,其他的就各自随缘了。

对于离开弘化的“弘孩儿”,林至信也不指望他们的回报,只是希望他们走向社会后不要变坏,不要做伤人的事。真要回报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爱的力量扩散出去。

不过,离开的孩子并没有忘记他们口中的“林伯伯”。有一次父亲节前夕,几个孩子拿着大蛋糕回到院里,为大家长“林伯伯”庆祝。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林至信也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这些被林至信用心浇灌的幼苗,终有一天会长成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庇荫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和善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附录:爱的另类教养

纵观林至信的一生,除了中间八年的时间从政之外,其余都在从事教育工作。从在大学、初中任教,再到创办弘化怀幼院,教养没人照顾的孩子,其间也包括他结婚生子,经历家庭教育(教养自己的四个孩子)。一路下来,教育了各种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孩子。50年的教养生涯,林至信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一切教育应以遵循“正常”为出发点。

去年,凝聚着林至信一生教养哲学思想的著作《被遗忘的教养法》正式出版。在这个孩子被过度保护和关注从而亟需正确教养方式的时代,这本书无疑为父母教养孩子提供了指点迷津的典范。

书中的内容,就是林至信结合当下教养现状和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全书以家长、孩子、社会等角度为视角,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节、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对“正常”的教养法进行了剖析。同时,他用平实的语言,叙述性的方式,清晰明了地将一个个教养智慧呈现给了我们: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即使简单的上下学途中,都是有趣的探险。让孩子从小观察自己的环境、关心周边的人和事物,这样教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周遭的人和事物视若无睹。”

“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眼光来衡量孩子,先把自己拉回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如果答案是自己孩子拥有的条件比当年好得多,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为什么要限制孩子对外界的种种尝试呢!”

“处罚的另一个意义是让孩子有接受事实,面对错误的勇气。”

“维持一个家庭需要很多分工,不要把焦点过度集中在小孩身上,只把小孩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就好。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维持家庭的运作。所以每一个人都一样的重要,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地看待。”

“教育绝对是以身作则的事,而不是花钱上辅习班来‘打发’孩子的教育。安排孩子学习任何一样东西,家长都需要投注关心和陪伴,学习也才会变得有意义。”

“人要活在天地间,不要窝在小房间。外在的环境很重要,孩子们在辽阔的空间下,与大自然零距离的亲近,尽情地奔跑、无拘束地成长,心胸自然也会宽大。”

......

多年来,林至信运用这套看似“另类”的教养法,教导出了众多具有良好生活习惯、拥有好品格、注重礼貌,能知恩感恩、惜福勤劳、健康快乐的“弘孩儿”!

上善若水美文摘抄 篇12

——《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 所以最接近“道”。“上善”, 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 像水一样。

老子的话, 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 要刚强, 要宁折不弯, 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老子却叫我们要像水一样, 柔弱, 不争, 居下, 善利万物, 能够像水一样就是做到最好的“善”了, 就是“上善”了。

“柔弱胜刚强”, 这是老子的一贯主张。刚则易折, 柔则长久。牙齿虽刚, 早脱落的也是它;舌头虽柔, 却能相伴人的一生。对方猛拳打来, 我们也伸出猛拳相对, 结果不管谁被击败, 双方都要受伤;如果对方猛拳打来, 我们收身避过, 或者用太极之法, 借力发力, 借力化力, 抽身避过, 再顺势在对方的力上再加一把力, 对方必定趴在地上输掉, 而我们却没用多少力气, 既保全了自身, 还获得了胜利。正如我们的太极拳一样, 看似柔弱, 其实内里包含玄机, 大有文章。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 太极之道, 正是“水”之道。滴水可以穿石, 莫小看了水的柔弱。做人, 也莫要小看了那些看似柔弱的小人物, 他们的柔弱表面下, 可能藏着的恰是无尽的力量。静水流深, 不可被平静的表象所迷惑。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甘处低下。

水往低处流。水从不张扬, 从不高高在上, 哪个地方低洼, 就往哪个地方流淌。滋润万物, 从不居功。做人, 就要学习水的甘居低下的做法。你看历史上那些真正伟大的政治家, 都是平民立场, 都是为普通人民谋幸福的, 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戴;你看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家, 他们的作品都是为最底层的百姓鼓与呼的, 关注小人物, 知道社会底层人民的冷与暖, 从而使得他们的作品在人民中流传永生;你看那些真正伟大的经济学家, 都是穷人的经济学家,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们作为经济学家的最大追求;你看那些真正伟大的教育家, 都是穷人的教育家, 如孔子有教无类, 弟子中不仅收家庭富裕的子贡, 更收家庭贫困的颜回, 收家庭贫困孝道传家的闵子骞……做人要甘处低下, 高处是不胜寒的。即使做人做到了高处, 但必须要有悲悯的情怀, 眼光必须向下, 必须“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孟子见齐宣王。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做到爱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宣王问:“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在胡龁 (hé) 那里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 大王坐在堂上, 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 大王见了, 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 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就不要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宣王说:“有这回事。”孟子说:“凭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钟, 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 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这就是悲悯情怀, 这就是恻隐之心, 有了这种情怀, 才能够洞悉百姓的冷暖, 才能体恤百姓的困苦, 仁者爱人, 这才是仁君, 这足可上升到事关治国胜败的高度的。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 我不敢独自亨用,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 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 我不敢虚报, 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 还不能使神信任您,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 我虽不能一一明察, 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结果, 鲁国胜利。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 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正是鲁国胜利的关键所在。为政者要取信于民,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柔弱宁静。

我们往往喜欢“示强”:刚强的身体、满腹的经纶, 奇珍异宝, 良田千顷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示强, 让我们很有面子。宁愿死要面子活受罪, 也要死守面子死死地维护面子。富贵, 似乎是人人最大的理想和面子。金玉满堂, 则是人人畅想的最好愿景。老子反其道, 却让我们学习水的善于“示弱”, 这样才能长保, 才能长久。这不是明哲保身之道, 而是“天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金玉满堂的盛景, 何曾见得能够长久的把持?不但不能长久, 招灾招祸的也不在少数。轻微的贫困, 才是最佳的生存状态。一部《红楼梦》, 告诉我们的正是“盛筵必散”的道理,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花开极妍之时, 正是接着衰败之时;月亮圆满之时, 正是即将缺损之时。富贵往往不过三代, 正是这个道理。《易经》也告诉我们, 人生好的境界是“求缺”, 而非“圆满”。也就是我们说的花开半妍、酒饮半酣、八九点钟的太阳。把人比喻做日上中天, 并不是啥好事, 因为暗示的将会是日薄西山。日中则昃, 月满则亏, 这就是规律。在《道德经》五千言中, 处处表示的正是“贵柔”的观点。人不要把自己打扮成强者, 要学会藏锋, 不能太张扬。天要人灭亡, 必先令其疯狂。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 也正是这个道理。贵柔戒刚, 示弱不示强, 人要像水那样生存。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不与人争。

《西游记》第一回中有一首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 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 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 更无一个肯回头。”争名夺利, 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不归路, 只有出发却忘了为何出发, 只有将手段视作目的不停打拼, 却没有坐下来看风景享受人生的真意。《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你争什么?功名?金银?到头来不过是过往云烟罢了。古今将相和贩夫走卒, 在坟墓面前平等了。金钱这东西, 是利弊皆有的双刃剑。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及到多时眼闭了”, 爱财有道, 取之更要有道。留给子孙吗?林则徐有句话:“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 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 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 益增其过。”当然, 要学习水的不与人争, 不是叫你消极处世、与世无争, 而是不要刻意去争, 不要把争斗作为人生目的。当你把争斗作为目的, 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上善若水, 要学习水的有容乃大。

水的品性, 正是善于甘处低洼之处, 又不择细流。不择细流, 故能成其大。涵养万物, 至功不居功。作为人, 也只有像水一样, 有包容心态, 甘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才能做到不偏不倚, 做事更公允公正。刚愎自用, 一言堂, 有集中没民主, 则往往会使事情偏离轨道的。

上一篇:学校财务检查内容下一篇:关爱老人重阳节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