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精选11篇)

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 篇1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土壤中主要含有()、()、()、()等物体。

2、种子剥去种皮后,里面会有()、()、()三部分,为植物发芽提供营养的是()部分,以后会长成植物的根的是(),会长成植物茎和叶的是()。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是:有()、()和()。

4、植物的根会向()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叫做植物的()性,植物的根还会向有()的方向生长,这是植物的()性。

5、大多数向阳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性,植物“喝水”是通过()吸收,再通过植物体里的()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6、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会发生改变,取消受力后又(),这种特性叫做()。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行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8、不同的纸厚度(),抗拉力(),吸水性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用植物打碎后加工而成的,一般都可以燃烧、写字,遇水会变()。

9、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造纸的主要材料,植物体中的()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10、杠杆能改变用力的()和(),还能传递()。

11、空气可以()空间,它是一种()、()、()的气体,压缩空气具有很好的()性,篮球、()球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种性质做成的。

12、要使降落伞降得慢,我们可以()、()、()。

13、潜水艇里面进入水的多少,决定了它的沉浮,进水越多,船就(),进水少,船就()。

14、声音由物体()而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对同一发音物体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对大小不同的物体,越细、越小、越短的物体发音音调就越()。

15、光是沿()传播的;声音可以在()体、()体、()体中传播,它在()体中的传播能力最强。

17、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18、物体都有反光能力,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二、写出下列各种声音的主要振动发音物体。说话声()

声()

流水声()吉他声()笛

声()

口哨 声()

声()敲门声()

三、判断下列物体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镊子是()杠杆

剪刀是()杠杆 火钳是()杠杆 斧头是()杠杆

锄头是()杠杆

园林剪是()杠杆

尖嘴钳是()杠杆

四、连线题:

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害有利,人们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请连线

减少摩擦力

在轮胎上增加花纹

在台球杆上涂滑石粉

在水泥道路上留条纹

在机器中加润滑油

在鞋底上加上花纹

增加摩擦力

在车轮上加防滑链

五、简答题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2、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怎样节约用纸?

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 篇2

“e课堂”核心的作用在于转变教学方式, 不仅拓展课堂的广度和课堂的参与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更重要的是拓展课堂的深度。2012年的基础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提到“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教育范式正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写作学习的模式转型”等一系列未来教育的趋势。在近期 (12个月) 移动设备及其应用程序、平板电脑是新技术。然而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些都是属于硬件技术工具, 他们可以把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真正让学生对知识达到深度理解, 同时, 能力得到发展。信息提供并不是硬件学具进入课堂的最核心价值, 转变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是核心追求。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也开展了“e学习”的探索实验研究, “e学习”创设了人手一台Ipad的“一对一”的e课堂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试验,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者结合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为例作详细的论述。

《食物的消化》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 (上)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中的第三课。在前面单元中学生了解了食物中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的基础上, 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 初步了解消化过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重视对消化器官的保护, 同时, 为后继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笔者将这节课的内容放在了e课堂环境中进行设计, 学生利用Ipad平板电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主构建科学概念,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可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good notes软件, 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

课上由一首《饮食健康歌》引入到关于饮食的内容上来, 然后根据科学研究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测, 启发学生思考并猜测: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去了哪里?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是怎样旅行的?会经过人体的哪些地方?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食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先验知识, 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流程。学生思考以后利用good notes软件 , 在空白的 人体图上 边思考边 画出自己 的想法。good notes软件里面可以导入教师预先准备的人体空白图, 然后可以选择各种画笔和各种颜色进行画图, 如果画错了还可以选择橡皮擦进行擦除。画完以后, 利用无线网络、苹果电脑、Air service软件搭建的无线投影平台, 让学生把自己画的食物的旅行图投影到大屏幕上,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食物旅行图。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鼓励学生的同时暂不去做知识层面上的评价, 避免教师直接讲解的枯燥, 而是在后面留给学生自学纠正的机会, 由于知识不是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的, 而是他们自己通过自学方式主动获得建构的, 这样做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 (如图1) 。

二、巧用学习资源包, 自主学习构建科学概念

1.利用学习资料包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概念的过程,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引导者, 因此, 课堂的教学结构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地位, 学生为主体地位”。在第一个模块中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的先前知识经验后, 也就是让学生汇报完自己认为的食物旅行图以后, 教师随机抛出问题:哪一张旅行图才是正确的呢? 这时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吸引学生继续往下学, 此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除了问老师还有很多, 尤其是可以靠自己上网查找资料、阅读文献资料、做科学实验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资料包 (放在360云盘中) , 里面含有一段高清版食物在人体旅行中的视频, 让学生自主点击观看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暂停、播放、回看等操作来自定步调, 自己去学习关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相关知识。

2.反思中主动构建知识概念

学习完视频以后, 学生再返回good notes继续修改自己的人体图, 这个过程学生经历了自学——反思——纠错的过程, 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其实就是完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脑海里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厦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学习发生改变, 学生修改人体图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重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利用Ipad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包自主学习、自主建构, 不断完善重构修改脑海里原有的知识概念,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学完毕, 修改完自己先前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 教师继续组织学生利用无线投影汇报, 并且这个时候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再完整清晰地梳理总结一下刚才学生自学所得的知识。

三、妙用小游戏进行知识的巩固

传统环境下巩固新知的环节往往都是以纸上作业的方式或者口头检测的方式来进行的, 这种方式一来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 二来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被教师点到。然而在e课堂环境下, 笔者用PPT设计制作了一个类似于选择题的“互动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如果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就会给学生奖励性的反馈, 如果选择错误也会给学生一个反馈。学生自己利用WPS软件自由玩游戏, 游戏会及时给学生做出恰当的反馈和评价,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检测自己是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而且游戏的形式用来巩固知识比传统环境下用作业的形式更为有趣生动, 学生更喜欢这样的形式, 他们可以边玩边学。

四、丰富的拓展材料,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 求

教育的本质应回归到“以人为本”,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转变传统课堂上线性的知识传递过程到自己能自定学习步调去学习, 笔者安排了一个拓展阅读的小环节, 准备了4-5篇关于肝脏、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阅读小材料, 材料是PDF格式的, 里面还有大量的丰富可读性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选择2-3篇在good notes中打开并阅读, 边读可以边用各种笔进行圈点勾画, 读完以后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通过阅读学习到的消化器官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默读、朗读等) , 然后边阅读边用笔圈点勾画, 最后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交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个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都有所不同, 所以,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最后教师点选几个学生进行反馈, 因为最后的拓展材料并不是课标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 但是, 所选择的内容是和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拓展开来的, 笔者想要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

正是由于前面读了很多关于消化器官的资料, 最后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和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 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所说大部分都是刚刚从拓展小阅读里面学到的知识,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大输入, 所以, 在后面需要输出的时候学生就有话可说了。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其实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自学的内容进行内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所学的科学小知识, 这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总结

本节课是笔者在“e课堂”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践层面上的尝试和探索。当然, 反思整节课还有可改进的地方, 比如:课堂上还可以融入一些教学平台进行后台数据的搜集, 这样就能让教师第一时间通过数据分析课堂的教学情况, 从而更为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 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地推动“e学习”的研究, 还需要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课堂模式, 除了一线教师可以做实践层面上的探索之外, 还需要高校研究专家给予理论层面的深入指导, 教育局等有关教育部门给予各个层面的支持, 要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角度来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实验班级, 进行小规模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合, 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才能真正地指导实践的开展, 才可能真正地去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方式。

摘要:《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是在e学习的环境下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深度融合, 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这课进行实践层面的探索, 旨在培养小学科学“e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e课堂,自主学习,小学科学

参考文献

[1]徐靖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是教育变革的核心内容——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1) :26.

[2]陈新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1) :59-60.

[3]刑丽.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有效整合.[DB/OL].http://kg.ftedu.gov.cn/show.aspx?id=8585&cid=47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玩气球教案 篇3

通过学生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知道到空气无处不在,初步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的成功喜悦,培养其创新精神。

学习内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3课“玩气球”。

课 型:分组实验课

内容分析:通过玩气球,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初步

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就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通过玩气球,可以认识到大自然中处处都

有空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不仅占据空间,还可以流动。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身边处处有科学”。

学习目标:探究:1、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知识:1、能设计实验,并借助实验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 科学观察方法。

2、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

4、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合作学习。

情感: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尝试成功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学习重点: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学习难点:能设计和借助实验,观察和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

课前预习:

1、小组讨论:我们周围有没有空气?空气是什么样的?

2、每人准备一个气球,一个饮料瓶,一段细绳。

教法学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学具: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水、砖块、空塑料瓶子、剪刀、锥子、细线。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回答后,学生活动,开始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教师此时板书课题:“13、玩气球”。

2、游戏导入:

“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证明。

(评:开课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活动:

1、我们可以用嘴把气球吹起来,也可以用打气筒把气球“吹”起来。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汇报:从口中吹出,最初来自于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小组活动: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先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然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用塑料袋 “逮住”空气的方法,之后学生用这种方法动手“逮空气”。 (评:用多媒体展示“逮空气”,画龙点睛,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4、学生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如:看一看空气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

5、学生汇报:经过梳理后板书: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6、教师演示向水中放砖块的实验。砖块越干燥越好,把砖块放入水中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冒气泡。让学生感知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评:一个简单的实验,点明了只要留心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学生实验:

1、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瓶子中有空气吗?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学生分组实验:带盖的空玻璃瓶,旋紧瓶盖,放入水中,会看到空玻璃瓶漂浮在水中。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是因为瓶内有空气的缘故。

(2)、学生分组实验:把无瓶盖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充分说明空瓶内有空气。

2、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学生分组实验: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4)、实验验证。瓶子中已装满了空气,怎样可以把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安全,不能扎到手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讨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锥子在瓶子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板书:空气会流动。

(评:学生充分动手实验,动脑讨论,动口汇报,体现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四、归纳总结:

1、启发。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合作学习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先听学生汇报,再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

板书设计: 13、玩气球

吹气球 空气

无处不在

口中 无色无味、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 篇4

谈话: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测量气温、观测风向和风力、观测云状和云量、观测降雨量,还知道了风和雨的成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几个关于天气的问题!

2、讨论天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 l )谈话:我们首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 2 )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六幅图片,说一说:图片上都画了些什么?你还能说出哪些天气与生产生活相关联的事情?

( 3 )播放关于天气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的视频资料或者图片。

( 4 )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些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吗?

( 5 )分小组讨论:由此可见,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

( 6 )集体交流,小结。

3、了解一些预测天气的设备。

( l )讲述:要能准确地预测天气,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除了气象站的观测仪器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 2 )提问:你知道哪些先进的观测气象的设备?

( 3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四种先进的设备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 4 )播放有关视频资料或者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先进的设备及其作用。

4、讨论: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知道天气预报。

( l )讲述:气象站通过搜集、整理各种气象信息,发出天气预报!

( 2 )讨论: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知道天气预报呢?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篇5

一、填空:

1、晴朗的夜空,有时会看到一种移动的星星,它们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它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1、卫星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之类。

2、(科学卫星)是 、使用各种探测仪器,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的卫星;(技术实验卫星)适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

3、应用卫星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一号)。

5、(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6、宇宙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可以空间和月球基地等(接送宇航员)和(物资)。

7、宇宙飞船上有许多特别设置的系统,以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如(环境控制系统)、(报话通讯系统)、(仪表照明系统)、(逃逸救生系统)等等。

8、我知道的宇宙飞船有:“神舟”五号(中国),“阿波罗”号(美国),“联盟”号(俄罗斯),“猎户座”号(美国), “凡尔纳”号(欧洲空间局)„„

二、问题

我国的人造卫星发展状况怎样?

答: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了多种类型的卫星,初步形成了几大卫星系列,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广泛用于通讯,电视转播等);“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应用于气象观测,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发挥作重要作用。);“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由基本形成。

第八课 运载火箭

一、填空:

1、当水、空气从一种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这种物体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2、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3、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4、火箭是靠(反冲作用)的力量飞上天空的。

5、中国的(“长二捆”)火箭和法国的(“阿丽亚娜”)号火箭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火箭。

二、问答

根据实验研究,分析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空的?

答:实验证明,物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造成反冲运动现象。火箭飞行时间喷出燃气形成反冲作用使火箭升空。

第九课 无限宇宙

一、填空:

1、宇宙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天文学家测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作单位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2、银河系的总质量相当于(1400亿)个太阳的质量。

3、哈勃望远镜是一种(太空)望远镜,全长(12.8)米,镜筒直径(4.27)米,重(11)吨。从哈勃望远镜中看到许多类似银河系的星云,它们是(河外星系)。

4、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

二、问答

1、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答:宇宙的时间无始无终;宇宙的空间无边无际;宇宙的物质无穷无尽。

2、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篇6

2、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着,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5、声音是通过振动的传递而传播的。

6、听诊器是18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7、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缩短声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8、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包括: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9、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⑵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影响人的神经系统,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篇7

1、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电路。

2、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5、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7、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

8、像塑料那样不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

9、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0、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1、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2、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3、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6.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7.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8.油菜花的四部分的构造: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9.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10.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11.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12.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13.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柳树花、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14.尽管各种各样的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15.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16.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17.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18.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9.各种不同植物花的雄蕊,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有差异,但花药上的花粉都很容易抖落。

20.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1.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2.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23.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24.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25.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

26.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7.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28. 蚕豆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子叶提供养分。

29.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种皮;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的是子叶。

30.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3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2. 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3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哺乳类动物多为胎生动物,少数动物是卵胎生动物,如大肚鱼、孔雀鱼、腹蛇、某些鳖鱼。

34.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35.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题下 篇8

2. 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

3. 文学家常用(阳光普照)(乌云密布)(晴空万里)(大雨滂沱)(微风习习)(寒风凛冽)(骄阳似火)(白雪飘飘)等词语来形容天气。

4. 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5.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6. 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答:电话收音机电视电脑报纸等。

7.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答:早晨天上有彩霞不要出去,因为要下雨;晚上有彩霞可以出远门,因为第二天会是晴天。

8. 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

9. (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雨的大小)。

10.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

11. 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12.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13. 观测仪放在校园里不同的地方,测量的数据一样吗?放在什么地方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答:不一样。放在空旷无人处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14. 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

15. 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

16. 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17.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

答: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8. (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叫做固体,如(石块木块)等。(没有一定形状,而有一定体积,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如(水酒精汽油)等。(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叫做气体,如(空气水蒸气)等。

19. 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汽)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篇9

2、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与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研究运动与心脏跳动次数的关系。平静时,儿童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约为90次。

3、年龄、性别、体质、运动、情绪等因素都会影响心跳的快慢。

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 篇10

3、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5、镜子可以(反射)光。6、在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的微小的(水滴)有关。

7、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是可以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8面粉含有丰富的(糖类)

9、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

10、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11、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12、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

13、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也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一些(无机盐)。

14、蔬菜和水果含有很多(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能帮助消化,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15、鱼类、蛋类和豆类食物(蛋白质)含量很高,也能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是人体发育的重要原料。

16、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能增加食物的(香味),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17、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依次为:(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等。

18、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19、不同年龄的人肺活量不一样,儿童的肺活量约(1.2)升,成年人的肺活量约(2.6)升。经常锻炼的人肺活量可以增大。

20、一般来说,(胸围)差越大,就表示(呼吸)功能越好。

21、肺活量是指当你做一次尽可能的(呼气后),用力呼出的(全部气体).

22、肺活量大,肺功能(强)。

23、儿童平静时,每分钟平均呼吸次数是(20)次。把手指按压在手腕上,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24、安静时,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75)次,每次跳动约有(70)毫升的血液送出。

25、传染病人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交叉传染)。

26、心脏和血管的工作就是让(血液流动起来)。

27、大脑控制着你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你的(食欲),脑也是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官,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28、常见物体运动方式有(平动)、(转动)、(振动)等。

29、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重力)、(大气压力)、(弹力)、(浮力)、(阻力)、(摩擦力)等。

30、铁路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31、多吃(低脂肪)、(低胆固醇)和(少盐)的食物有助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32、重力的单位是(牛顿),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3、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我们把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叫做物体的(重力)。

34、物体因为(形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5、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理就是水的(浮力)。

36、光滑的路面阻力(小),粗糙的路面阻力(大),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37、物体因为(形状变化)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8、用( 镜子 )可以改变光传播路线。

39、制作简易照相机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

小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试题 篇11

课题:骨骼与肌肉

教学内容:第2页至第12页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的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复习目标: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2.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想知道,爱提问。

4、愿意合作与交流。

5、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并不神秘。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求知欲

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到了关于什么的知识?

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骨骼与肌肉:骨骼、关节、肌肉。逐步展开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认识。

三、注重养成教育

谈谈如何强健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如何预防运动中的受伤。

四、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教师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逐课复习。

(一)、我会填空

1.人体中共有_____块骨头

2.骨骼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的地方叫做 _____。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__________带动______、______而实现的。

(二)、我会连线

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关节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肩关节

屈伸

膝关节

桡(r á o)关节(前臂)

旋转

指关节

肘关节

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颌关节(下巴)

(三)、我会判断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3.肌肉占身体重量的40%.()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6.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7.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五、教学反思

上一篇:捐赠议程下一篇:青年安全生产倡议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