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员职业规划(精选8篇)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的穿戴方法; 2.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功能。
二、训练内容要求
对个体防护用品进行限时训练。了解其用法、适用的环境、条件、维护保 养方法和使用过程等。
三、训练仪器
本训练所用设备有: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 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 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五、注意事项
1.采用正确佩戴方法,以免损坏防护用品; 2.穿用时应避免接触锐角,防止受到机构损伤。
八、思考题
1、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目的?
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为了使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直接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2、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适用的环境
答:适用于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为了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的环境下。
关于噪声检测的实训报告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噪声频谱分析仪、个人噪声剂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2.熟悉物理有害因素中噪声测定的原理:熟悉噪声测定的方法。3.掌握噪声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中噪声评价。4.熟悉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二、训练内容及要求
1.完成实训内容 2.编写好实训报告
三、测量仪器 1.计算机一台 2.声传感器一套 3.噪声校准器一套
四、测量原理
声信号背电容传声器接收后变成微弱的电信号,改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送到衰减器和输入放大器,再经计权网络进行频率滤波,一边能测量声级。信号再经输出衰减和输出放大器后被送到检波器作为有效值检波和时间计权,交流信号变成直流,由指示器以“dB”指示出来。
五、测量方法 1.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3)与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线路、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2.测量仪器的准备
(1)测量仪器的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2)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3)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升级Lpa或等效声级L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3.测点选择
(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具有[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 点,去平均值。
(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
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布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4.测量
(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人员:1.50m;坐姿人 员:1.10m。
(2)传声器的指向是声源的方向。
(3)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三脚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1.5m。
(4)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5)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3dB)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期间的等效声级,并记录个时间段的持续时间。
(6)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7)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扇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五、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贝左右的噪声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它的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最明显,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爱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许多证据表明,噪声还是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七、降低噪声的措施
吸声降噪、消声降噪、隔声降噪
关于粉尘浓度检测的实训报告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掌握大气粉尘浓度测定的原理;
3.掌握粉尘浓度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评价; 4.加深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理解;
二、训练内容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
三、训练任务
分成两个大组,2人一组,分组交叉训练。
四、训练仪器
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分析天平、干燥箱。
五、工作原理
G=(W2-W1)/Qt*1000(mg/m3)一定时间段内,采样仪吸收一定空气流量的空气,空气中的粉尘就留在滤膜纸片上,纸片上有一定的质量差即为粉尘质量。
六、实训步骤
1.仪器及材料
1.1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
1.2粉尘采样器:包括采样夹和采样器两部分,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7061的规定。
1.3 分析天平:感量0.1mg或0.01mg。1.4 秒表或者其他计时器 1.5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1.6 镊子 1.7 除静电器 2.样品的采集 2.1滤膜的准备
2.1.1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两小时以上。
2.1.2称量:用镊子去下绿米的陈志,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记录了滤膜的质量m1,在衬纸上 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
2.1.3安装:滤膜毛方向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
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2.2采样 2.2.1 定点采样 2.2.1.1 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到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2.2.1.2 长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L/min到5L/min流量采集1h到8h空气样品。2.2.2个体采样
将装好的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到5L/min流量采集1h到8h空气样品。2.2.3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要求
无论定点采样或者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价的大小、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m。3.样品的运输与保存
采样后,去除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上,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保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污染。4.样品的称量
称量前,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和粉尘的质量m2。5.整理仪器,计算粉尘质量浓度。C=(m2-m1)/Vt*1000(mg/m3)式中,C——粉尘浓度,mg/m3;m1——采样前滤膜质量,mg; m2——采样后滤膜质量,mg;t——采样时间,min; V——采气流量,L/min
七、思考题
1.测定一次结果能否代表日平均浓度? 答:不能,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影响测定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减少误差?
答:答:工人的佩戴时间,探头的方向,测定点的选择。减少误差:测定点的 选择应在工人密集工作的地方,应规定工人要长时间佩戴。
关于WBGT热指数训练的实训报告
一、训练目的及要求
通过训练,熟悉作业场所WBGT热指数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WBGT热指数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评价。
二、测量仪器
1.WBGT指数测定仪,WBGT指数测量范围为21℃~49℃,可用于直接测量。2.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40℃)、黑球温度计(直径150mm或50mm的黑球,测量范围为20℃~120℃)。分别测量三种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
室外: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 室内: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 3.辅助设备,三脚架、线缆、校正模块。
三、测量方法 1.现场调查
①、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变化幅度和规律。
②、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
③、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等。
④、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2.测量
①、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
②、确定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 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地浸湿,注意不能加自来水。
③、在开机的过程中, 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
④、测定前或者加水后, 需要10min稳定时间。
四、测点选择 1.测点数量
①、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②、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2.测点位置
①、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
②、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
③、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高;坐姿作业为1.1m高。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测踝部、腹和头部。立姿作业为0.1、1.1和1.7m处;坐姿作业为0.1、0.6和1.1m。WBGT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
WBGTWBGT头2WBGT腹WBGT踝4
式中:WBGT:为WBGT指数平均值; WBGT头:为测得头部的WBGT指数;
WBGT腹:为测得腹部的WBGT指数; WBGT踝:为测得踝部的WBGT指数;
五、测量时间
①、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②、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作中测1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定时间可提前或推后。③、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④、测量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仪器的反应时间。
六、测量条件
①、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②、测量期间避免受到人为气流影响。
③、WBGT指数测定仪应固定在三脚架上,同时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者人为气流,测量时不要站立在靠近设备的地方。
④、环境温度超过60℃,可使用遥测方式,将主机与温度传感器分离。
七、时间加权WBGT指数计算
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公式为:
WBGTWBGT1t1WBGT2t2WBGTntn
t1t2tn式中:WBGT——WBGT指数时间加权均值;
t1t2tn——工作人员在第1,2„„n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时间;
WBGT1、WBGT2 „„WBGTn——时间t1、t2tn时的测量值。
八、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是、气象条件、测量地点、北侧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九、注意事项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电子辐射检测试验
一、训练目的及要求
1、通过训练,熟悉作业场所电磁辐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掌握电磁辐射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评价。
3、掌握电磁辐射检测仪器的使用。
二、测量仪器:
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量,场强仪测量范围为0.003kV/m~100kV/m。其他类型场强仪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0.05kV/m。测量对象的选择: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工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 员进行测量。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工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测量方法:
仪器校准,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m电场中校准定标。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 测量时应考虑工作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地面场强是测定距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60%。5 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粉尘分散度测定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掌握大气粉尘分散度测定的原理。
3.掌握粉分散度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粉尘分散度评价
二、训练内容要求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三、训练仪器
本训练所用实验仪器有: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 1.原理
采样后滤膜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粒子的混悬液,制成涂片标本,在显微镜下测定。2.器材及试剂
醋酸丁酯;小烧杯或是小时管;小玻璃;玻璃滴管或吸管;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目镜侧微尺。3.操作步骤
(1)将采有粉尘的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放入小烧杯或试管中,用吸管或滴管加入醋酸丁酯1~2ml,用玻璃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一滴置玻璃片上,均匀涂布,待自然挥发成透明膜,贴上标签,注明编号、采样地点、日期。
(2)物镜测微尺是一标准尺度,其总长为1mm,分为100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为0.01mm,即10μm(实习图5-1)。
(3)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将待定的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镜筒内,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线,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成
400倍~600倍放大倍率,调至刻度线清晰,移动载物台,使物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线与目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线相重合刻度线间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数
(4)计算目镜测微尺每刻度的间距(μm):
目镜测微尺每刻度间距(μm)=a/b×10(μm)a:物镜测微尺刻度数; b:目镜测微尺刻度数;
c:物镜测微尺每刻度间距,μm。
目镜测微尺45个刻度相当于物镜测微尺10个刻度,则目镜测微尺寸1个刻度相当于: 10/45×10(μm)=2.2μm 4.计算
取下物镜测微尺,将粉尘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粉尘粒子,然后在标定目镜测微尺时所用的放大倍率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每个粉尘粒子的大小,见实习图5-3,移动标本,使粉尘粒子依次进入目镜测微尺范围,遇长径量长径,遇短径量短径,测量每个尘粒。每个标本至少测量200个尘粒,按实习表5-1分组记录,算出百分数。
五、注意事项
1.所用器材在用前必须擦洗干净,避免粉尘污染。已制好的涂片标本应置玻璃平皿内保存。
2.当发现涂片标本尘粒过密,影响测量时,可再加入适量醋酸乙酯稀释,重新制作涂片标本。
3.已标定的目镜测微尺,只能在标定时所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率下应用。4.应选择涂片标本中粉尘分布较均匀的部位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5.本法不适用于可溶于有机溶剂中的粉尘和纤维状粉尘,此粉尘应改用自然沉降法。
工作场所中铅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3.掌握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主要仪器及试剂
1.仪器设备:AA-70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铅空心阴极灯);微孔滤膜,孔径0.8μm;采样夹,滤料直径40mm;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25mm;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烧杯,50mL;表面皿,直径约50mm;电热板或电砂浴;具塞刻度试管,5mL;容量瓶,50ml。
2.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或高纯; 高氯酸,ρ20=1.67g/mL; 硝酸,ρ 20=1.42g/mL;消化液:100mL 高氯酸加入到900mL 硝酸中;硝酸溶 液:10mL硝酸加入到990mL 水中;标准溶液:称取0.1598g 硝酸铅(优级纯,在105℃干燥2h),用少量硝酸溶液溶解,定量转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此溶液为1.0mg/mL 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硝酸溶液稀释成10μg/mL 铅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三、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也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谱线(元素的共振线—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而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
空气中铅尘、铅烟和硫化铅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83.3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
四、分析步骤
1.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 流量采集 15min 空气样品。
(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3)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 次,放入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在室温下样品可长期保存。2.分析步骤
(1)对照试验: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2)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L消化液,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或电砂浴上缓缓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左右,至溶液无色透明近干为止。用硝酸溶液将残液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5.0mL,摇匀,供测定。若样品液中铅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硝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3.标准曲线的绘制
环境中的常接触的某些化学因素会引起职业病, 按其物质形态分为固体 (粉尘) 、液体、液体 (含废液) 等。目前, 对这些化学危害物质的检测多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法。现场检测要求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 需采用的专门的气体检测管及气体测定仪。虽然气体测定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可用于多种有害物质的检测等多项优点, 但是也存在不可忽略的缺点, 如前期的样品收集与预处理复杂, 运行成本较高等。目前常见的坏境和农产品中有害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传统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发 (AAS) 、原子荧光光度法 (AF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 (ICP)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电化学方法。新型方法:酶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
针对毒物及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较为成熟, 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1、酶抑制速测法, 该法包括 (试纸法、光度法、PH计法) ;2、传感器法, 该法包括 (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其他传感器) ;3、免疫速测法, 该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法;4、化学速测法;5、其他检测法。其中化学速测法包括了试纸法、薄层析法、气体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例如Rekha等利用碱性条件下西维因水解生产1-萘酚, 1-萘酚发生重氮化反应显色, 反应检出限为28ug/L。虽然该方法反应灵敏, 成本低廉, 但是其只能检测特定结构的农药残留, 且需要特定的试剂及反应条件, 不适用于在民用市场推广使用。
快速检测试纸法对有害物质的检测
试纸法是利用氧化还原、络合反应反等原理, 利用表面均匀、性质稳定、吸附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纤维类滤纸作为反应载体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试纸法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特点, 作为一种现场快速筛查检测的方法, 快速检测试纸目前已在食品安全、化妆品检测、医疗卫生、水质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 试纸法在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快速检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试纸的制作方法较其他检测方法比较简单, 一般是将配制好的各类显色剂和辅助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将选择好的载体浸泡在配好的溶液中, 一定时间后将早提取出, 并以适当的方法是载体上的溶液快速干燥, 使溶液中的溶剂均匀的分布在载体的孔径当中, 进而得到快速检测试纸。也有将稳定性极好、不易与纸浆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的试剂直接分散在纸浆中随着造纸工艺直接制成试纸的。目前, 制作试纸普遍采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悬空干燥、烘箱烘干及真空干燥等。待检测物质与试纸接触后, 在试纸上发生化学显色反应, 试纸颜色的深浅随着待测物的浓度多少而呈现不同深度的颜色, 进而通过反应后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判定待测物的大概含量情况。根据检测物质理的学性质, 用试纸法测定样品的反应时间一般只需几秒到几十秒。目前, 随着试纸法的不断发展, 与之配套的微型检测仪器也相应的出现。如: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和硝酸盐试纸联用的光反射仪, 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灵敏度, 而且使检测结果可数字化。
快速检测试纸法与传统仪器分析方法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反应和操作简单化, 试纸检测不需要用户自己去配制各种不同的溶液, 也不需要学习专业的仪器检测技能; (2) 可延长保存时间, 有些特殊的显色剂配成溶液后不宜长期保存, 而制成的试纸可延长显色剂的保存时间而不影响其使用; (3) 检测速度快, 一次性使用, 价格便宜, 携带方便, 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专一性, 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同时, 试纸法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的不足: (1) 由于试纸生产工艺的局限性和载体的有限性, 导致试剂在载体上分布的均匀性成为为题, 进而使检测结果的重现性不太理想; (2) 检测灵敏度未能满足国家标准中对某些物质的限量要求。
快速检测试纸法在化学危害物质检测上的应用
快速检测试纸具有检测耗时短、便携、价格低廉、使用便捷的优点, 作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试纸检测法, 可用于食品安全, 化妆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卫生及职业危害化学物质等领域的现场快速检测。
化学有害物质就其性质可分为无机有害物质和有机有害物质。无机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 (Pb2+、Hg2+、
Cr6+、Cd2+、Ni2+、Sb3+、Cu2+等) 有毒气体 (H2S、S02、NH3、Cl2、As H3、HCN等) , 非金属类具有毒性离子 (NO2-、SO32-、SCN-、CN-等) 。目前, 针对典型的化学危害物质的检测试纸已有稳定市售产品。近年来, 随着适用于试纸快速检测的微型仪器的出现, 试纸法正逐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精度及准确度, 更好的适应现有市场需求。
现就典型的化学危害物质的快速检测试纸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介绍如下。
3.1甲醛及汞检测试纸及应用举例
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致敏作用、致突变作用, 必须对甲醛含量经行严格监控。我们依据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 2, 3-三氮杂茂发生缩合反应, 然后被高碘酸钾氧化为6-巯基-5-三氮杂茂[4, 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 研制了甲醛试纸和标准比色卡, 成功开发可快速检测甲醛含量的试纸, 可用于作业环境及生产过程中的甲醛现场快速检测。
汞对人体的损害与人体内累积的汞含量有关, 汞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有一定的危害。我们依据汞离子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与二苯碳酰二肼发生络合反应生产稳定的紫色络合物, 研制了汞试纸和标准比色卡, 成功开发可快速检测汞离含量的试纸, 可用于作业环境及生产过程中的汞离子现场快速检测。
3.2试纸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现场快速筛查检测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对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纸法仍是目前现场检测普遍采用的方法。如过氧化氢检测试纸, 吊白块测试纸, 硫化氢检测试纸, 尿素检测试纸等。目前已开发和正在应用的食品安全检测试纸见下表1。
序号试纸名称检测目标物应用领域
1二氧化硫检测试纸SO2食品、水产品、环境检测, 果蔬检测
2甲醛检测试纸HCHO食品分析、饮用水、环境监测
3亚硝酸盐检测试纸NO2-食品分析、饮用水、环境监测
4硼酸检测试纸H3BO3食品分析、农业
5硝酸盐检测试纸NO3-供水、食品饮料、环境及养殖产品监测
6尿素检测试纸CON2H4饮用水、自来水、食品及环境分析
7吊白块检测试纸Na HSO2·CH2O·2H2O食品、饮用水及环境检测
8硅酸盐检测试纸Si O2城市供水与水处理, 环境及石油化工监测
试纸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水污染是由于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 污染环境中水。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由于人类生产及生活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三废”, 其中工业废水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从而危害水生资源和人类健康。快速简便的检测水质的污染情况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有情况, 我们利用重金属离子和某些显色剂发生特殊显色反应原理, 研制了可测定水环境和废水中Cr6+、Cu2+、Fe2+、Fe3+、Zn2+、Cd2+、Hg2+、Ag+、Pb2+以及余氯的快速检测试纸 (见下表2) 。
序号试纸名称检测目标物应用领域
1铬检测试纸Cr6+环境分析、饮用水、水产养殖及食品分析
2铜检测试纸Cu2+食品分析、生活饮用水及环境检测
3二价铁检测试纸Fe2+食品分析、生活饮用水、环境检测
4三价铁检测试纸Fe3+食品分析、农业及生活饮用水检测
5锌检测试纸Zn2+城市供水、食品饮料、环境、养殖、水处理
6镉检测试纸Cd2+饮用水与自来水加工、食品加工及环境分析
7汞检测试纸Hg2+食品分析、生活饮用水及环境检测
8铅检测试纸Pb2+城市供水、环境、石油化工及水处理
9余氯检测试纸Cl O-环境分析、饮用水、水产养殖及食品分析
10银检测试纸Ag+食品分析、生活饮用水及环境检测
试纸法在土壤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土壤的肥沃程度决定了庄家的收成。土壤中的N、P、K等元素的含量间接反映了土壤的肥力。为了检测上述元素, 我们研制出氨氮检测试纸、磷酸盐检测试纸及家检测试纸。这三种试纸可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土壤中N、P、K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应用极大简化了土样采集、处理过程及检测过程, 是一个既经济又快捷简便的检测方法, 能满足土壤中N、P、K成分含量的快速评价需求。土壤中N、P、K营养成分快速检测试纸及其应用领域见下表3。
序号试纸名称检测目标物应用领域
1氨氮检测试纸NH4+各种土壤的氨氮分析与检测
2磷检测试纸P各种土壤的磷的分析与检测
3钾检测试纸K+各种土壤的钾的分析与检测
3.5试纸法在医疗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在医疗诊断和疾病检测方面, 试纸法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陈春晓报道了免疫色谱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胰蛋白酶原-2, 并评价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目前国内大多数基层医院常采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作为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 缺乏的过筛实验。何伟等运用层析技术原理, 建立了一种检测血吸虫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新颖诊断方法—即胶体染料试纸条法。该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陈映等成功研制了谷丙转氨酶半定量试纸, 该试纸已用于大规模的肝炎普查和献血员的体检。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的验孕试纸, 可检测尿液中的HCG浓度, 用以确诊妇女是否怀孕。另外,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发的艾滋病试纸条, 是新一代检测技术, 可检测血清或血浆标本中的HIV-1/2, 其操作时间仅有15分钟。四种生化指标检测试纸及应用领域列于下表4。
序号试纸名称检测目标物应用领域
1胰蛋白酶检测试纸胰蛋白酶诊断急性胰腺炎
2谷丙转氨酶检测试纸谷丙转氨酶大规模的肝炎普查和献血者体检
3验孕检测试纸HCG妇女是否怀孕的确诊
4艾滋病检测试纸HIV-1/2血清或血浆标本中的HIV-1/2
四、结论
快检试纸法主要是通过目视比色, 无需借助贵重仪器读取结果, 操作简便, 不需要有专业技能就能检测。同时价格便宜, 便于携带, 灵敏度度较高, 准确性好, 非常实用于现场快速筛查检测。
关键词:职业危害;检测;现状;对策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劳动者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职业危害检测的重要性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工的安全健康,但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形势尚未扭转,情况仍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有毒有害生产的企业数量约20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约2.3亿人左右。我国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就达2800万人以上,每年全国的尘肺病患者就有约1.5万人。我国职业危害涉及40多行业,包括安全生产高危行业的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因此,职业危害检测检验是安全监管部门有效评价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安全预防工作的基础。关注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工作,广大生产经营单位应了解有哪些职业危害检验检测装备,应怎样检验检测职业危害以及检验检测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要性。
2职业危害检测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职业危害接触人数、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人数均居世界前列。职业危害分布广,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劳动保护条件差、职业危害严重;劳动者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低;严重职业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危害、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危害已成为影响职工生命健康的突出问题。有人形容,职业病这种不流血的“渐进式死亡”,远远大于矿难、车祸等流血的“立即式死亡”。据悉,仅死于尘肺病的患者,就是矿难和其他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数倍。更为紧迫的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并成为一些国家向我国提出反倾销、抵制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理由。重事故轻防治现象普遍存在,从职业危害与安全事故的关系上看,人们显然更重事故轻防治,即重视安全事故导致的"红伤",而职业病作为不流血的"白伤",往往难以获得较高关注。职业病因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等特点,其危害也就往往被忽视。
3 原因分析
基本上是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考量。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往往忽视了职业危害的防治,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一些地方为了留住企业、留住财源,竞相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准入、监管过程把关不严,使一些未经职业健康审查的建设项目违法立项建设,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使职业危害从源头上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意识也很薄弱,职业危害防治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一些乡镇企业职业危害问题更为突出。这类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落后,设备简陋,防护设备条件差,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个人防护,加之管理混乱,制度不全,劳动者整体素质低。特别是随着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劳动者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又急于就业谋生,不知道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存在哪些职业危害,更不知道如何防范职业危害。
4 对策建议
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可从源头上遏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各用人单位应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测、检测工作,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4.1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是指用人单位从事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的职能部门或专设机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明确由那些部门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各部门及人员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的人力、经费、计划、各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安排等。职业健康专业人员是指取得执业资格的公共卫生医师,用人单位可以向社会聘用。
4.2制定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需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如职业危害控制计划,包括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计划,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维修、维护计划;体检和健康监护计划;培训计划;职业健康专项经费预算、措施计划等。计划应当有目标、指标、进度安排、保障措施、考核评价方法等,并按计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计划的落实。
4.3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制度
在摸清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的基础上,作业场所工人的工作地点及时间制定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承诺定期对存在的、工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种类、岗位,请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浓度强度监测与评价,并如实公布:如果没有达到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将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改进,包括进行工程改造、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更换、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培训等的改进措施。承诺利用各种方式,对存在的、工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种类、岗位进行自行监测。
4.4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是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强度)、工艺流程、劳动的岗位和用工等情况,制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预算经费。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按照计划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对于发现的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要及时调离原岗位,对疑似职业病人应按国家规定及时安排诊断。
4.5劳动者的培训
1、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做,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做日常监测);
2、每年一次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只能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做);
3、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必须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做每三年一次的现状评价);
4、新改扩建项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还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完成后在试运行阶段做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和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5、向安监部门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表和回执单。申报网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
一、阅卷(检测)评分人员认真地理解和掌握标准答案、检
测方法和评分标准,客观公正的阅卷(或检测)评分,维护职业技能鉴定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二、阅卷(检测)评分开始前,应由考评小组负责人召集有
关人员研究和掌握评分的标准答案、检测方法和评分标准,统一执行评分标准的程序和办法。
三、考评小组负责人应根据流水作业的要求和阅卷(检测
是)评分人员掌握评分标准的能力水平确定其具体分工。分工确定后,在阅卷(检测)评分过程中不得调换。
四、统一使用红笔批阅试卷和记录分数、数据、文字数据书
写应字迹清楚可辨。涂抹、修改之外要附加签字及说明
五、阅卷(检测)评分过程中,如发现有疑义的问题应在组
内讨论解决,有异议的问题应由考评小组负责人最终裁定。
六、发现装订不规范的试卷、编号不清楚的工件等异常情况
应及时向考评小组负责人报告并请有关人员解决,不得擅自处理。
七、阅卷(检测)评分人员不得修改试卷或工件,不得向任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三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三、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氨、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二甲苯、硫化氢等毒物和粉尘、噪声、热辐射、电离辐射等危害因素。
四、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环保卫生监测站和委托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并根据检测周期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报告,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填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按月向受检测的各单位通报,并由受检测的单位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五、公司各单位接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后,应立即组织对检测结果异常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对跑、冒、滴、漏引起的现场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责成专人处理,及时消除,杜绝事故的发生。对暂时不能整改或整改后不能达标的作业场所,所属单位应专题报告公司并立项进行整改。
六、在公司生产装置检修期间的密闭空间、受限空间、粉尘、焊接等作业场所,环保卫生监测站要按照作业证的要求及时进行分析检测。如遇生产不正常,公司各单位确定有必要临时增加检测项目,可向职业健康安全部提出申请并说明原因,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安排临时检测任务。
七、职业健康安全部环保卫生监测站应及时将作业场所或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报送职业卫生科,由其整理后存入公司职业卫生档案。
八、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部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有关单位,督促其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如仍不达标的应通知立刻停产,治理达标后方能生产。
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计划和检测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实施。
十、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HSE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测量路径的规划是飞机外形检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目的是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能够以最短的路径,安全而又高效地遍历待测对象的检测区域。飞机外形的检测实际上是对自由曲面的蒙皮外形的检测。Kam提出了几何分解方法完成曲面形状检测的思想,采用“曲面—曲线—点集—测点集”的分解次序,实现从曲面到测点集的分解和曲面评价工作[2]。自由曲面测量时,等间距测量[3,4]是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但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就必须缩小测量间距,这使得测量效率显著降低并影响后续误差评定。一种理想的方法是使测点的分布疏密随曲面曲率的变化而变化,曲率越大,测点越密,反之则越疏,从而较好地反映待测曲面的几何形状信息,实现测点的自适应分布。
本文针对飞机外形检测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采用激光雷达,在CATIA中进行测量路径规划和检测结果仿真,与激光雷达完成通信,实现飞机外形现场自动化测量的方法,开发了飞机外形数字化检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平衡测量效率与精度问题。针对测量路径规划问题,研究了自由曲面的测点规划布置的算法原理,提出了矩形合并测量规划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飞机外形现场数字化测量。
1 飞机外形数字化检测系统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飞机外形检测系统的硬件是由激光雷达、计算机、移动工作站、不间断电源UPS(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和输出设备等组成的数字化检测系统。其中激光雷达是实现飞机外形精密测量的关键部件。激光雷达是一种大尺寸、非接触、高精度、自动化、便携式数字化测量设备。激光雷达拥有球形测量系统( 图1) ,通过运用调频相干激光雷达测距技术和高精度反射镜和红外激光光束测得被测点的距离R、方位角AZ和俯仰角EI,从而转换得出被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被测点空间坐标计算式为: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 图2) : 激光器发出两束激光,一束射到被测工件表面并返回到达激光器内部; 另一束射向内部校准光纤。接收器接收返回信号,通过混频器比较出两束激光的频率差Δf得出两束激光的时间差Δt,再通过时间与距离的关系便可以计算出激光测量系统与被测点的之间绝对距离。
本系统采用Metris激光雷达MV224进行测量,激光雷达MV224的距离测量范围为24 m,方位角为360°,俯仰角为±45°,测量精度为10μm + 10μm /m( 2σ) ,可完成大尺寸远距离的自动化测量。
测量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1) 测量基准的建立; 2)激光雷达的布站; 3) 测量路径规划与仿真; 4) 激光雷达实际测量; 5) 数据处理; 6) 输出测量报告。
2 飞机外形检测路径规划
测量路径的规划是飞机外形检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能够以最短的路径安全而又高效地遍历待测对象的检测区域,下面研究了自由曲面的测点规划布置的算法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矩形合并测量路径规划方法。
2. 1 已知曲面的测点规划
在对飞机外形进行检测过程中,数模是已知的,其测量规划的目标是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使测点的数目尽可能地少,同时使测点分布的疏密随曲面曲率变化而变化,实现测点的自适应分布。对已知曲面进行测点规划布置的算法原理[5]如图4所示。
假设对其按参数u方向进行测量,F( u v)为当前测点,由式( 2) 可计算出F( u v)和其下一点F(u + ldu v)处的坐标值,可得这两点沿u方向的曲面法曲率值为:
其中,E,F,G为曲面的第一基本量; L,M,N为曲面的第二基本量[6]。则曲率半径为ρ = 1 /kn。
设ε为给定的精度要求:
若式( 4) 不成立,则令ldu = ldu - δ,其中δ为指定的减小量,重复上述 过程直至 式 ( 4 ) 成立。将F(u + ldu v)点记入测点集中,并将其作为当前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遍历该方向整个数字化曲线。同理求出沿v方向的测点集,完成整个曲面的遍历。由该方法所生成的测点集可以满足已知曲面测量对测点数目和分布的要求,但该方法比较复杂,不易实现,且需要测量时间长。
2. 2 矩形合并检测规划方法
激光雷达可以进行矩形盒扫描模式,设置扫描参数( 测点间距、扫描速度) ,同时设置多个矩形测量区域,实现自动化测量。因此,基于2. 1中曲面测点规划布置原理,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快速的规划方法———矩形合并测量规划方法如图5所示。
基本步骤如下:
1) 将所测区域进行初始分割,根据被测区域的大小将它分成M×N个细小的矩形区域,确定出每个矩形的基本参数;
2) 将所有的M×N个矩形压入一初始堆栈S1中;
3) 从堆栈S1中弹出一矩形,获得该矩形的中心C的坐标,由k(u,v) =((k21+ k22)/2)1/2( 其中k1,k2为主曲率[7],由式( 3) 算出) ,得到中心C的曲率半径ρC= 1 / k( uC,vC) 。再搜索弹出该矩形的所有相邻周边矩形,获得周边矩形中心C'的曲率半径ρC',通过比较ρC和ρC'的值来确定是否要对矩形进行合并;
4) 如果ρC- ρC'≤ε成立,将周边矩形C'压入堆栈S2,等待下一步合并,不成立则将周边矩形C' 压入堆栈S3,转步骤3) ;
5) 若堆栈S1为空,将矩形C与堆栈S2中所有相邻矩形弹出合并,压入堆栈S4,不为空则转步骤3) ;
6) 若堆栈S1为空且S3不为空,将S3中矩形压入S1中,转步骤3) 。
7) 若堆栈S1与S3为空,结束,否则转步骤3) 。
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规划出待检测区域的测点数目和分布,满足测点分布的疏密适应曲面曲率变化的要求,具有规划简单,算法简洁,结构清晰,易于实现,能有效地提高测量效率等优点。
3 实例验证
以飞机中机翼段模型测量规划为实例,系统地验证了本文系统在飞机外形测量中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在本实例中,选择激光雷达为测量仪器,采用矩形盒扫描方式,采用了2个测量站位( 图6) 。通过对机翼数模进行细小矩形划分、曲率分析及需测量的关键栈位提取( 图7) ,完成矩形合并测量路径规划( 图8) ,实现路径扫描仿真( 图9) 。仿真结果表明,能够完成机翼外形自动化、全尺寸数字化测量,所需转站次数少,且在曲率大的区域测点分布较密,而在曲率小的区域分布较疏。
4 结语
本文对飞机外形数字化检测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采用的利用激光雷达,在CATIA中进行测量路径规划和检测结果仿真,与激光雷达完成通信,实现飞机外形现场自动化测量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平衡测量效率与精度问题。提出了矩形合并测量路径规划方法,算法简单可靠,容易实现,运行速度比较快。运用提出的矩形合并测量路径规划方法,对中机翼段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飞机外形数字化检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摘要:飞机外形的控制是建立在精确测量的基础上。国内目前飞机外形检测主要依靠卡板等工艺装备,在测量准确度和效率上都无法满足现代飞机测量要求。采用一种利用激光雷达,在CATIA中进行测量路径规划和检测结果仿真,与激光雷达通信完成测量的方法,实现了飞机外形现场自动化测量。为了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能够以最短的路径安全而又高效地遍历待测对象的检测区域,研究了自由曲面的测点规划布置的算法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矩形合并测量路径规划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飞机外形现场数字化测量。运用提出的矩形合并测量路径规划方法,对中机翼段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飞机外形数字化检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 职业卫生 检测
中图分类号:O65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6-0041-02
离子色谱法(Ion chmmatograph,IC)源于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SMALL等人基于离子交换色谱法的科研基础上研发的一种全新液相色谱技术。该种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因其独具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而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离子色谱法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
1 简析离子色谱法的分离机理
IC法基于三种分离机制,简析如下。
1.1 离子交换色谱法
分离极性和部分弱级性化合物是基于流动相带着组分电离生成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离子交换基团之间的离子交换过程。这种分离方式主要依赖于组分离子对树脂亲合力的差异性,可用于分离有机、无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临床研究。
1.2 离子排斥色谱法
分离极性和部分弱级性化合物是基于电介质与非电介质对离子交换剂吸、斥力额差异性而达到被分析物之间离子相互分离的目的。这种分离方式主要依赖于存在被分析物之间的三种不同作用,即Donnan排斥、空间排斥及吸附作用,可应用于弱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分离研究。
1.3 流动相离子色谱法
分离极性和部分弱级性化合物主要是依托于被分析物在分析柱上说产生的吸附作用。具体而言,分析柱如何选择离子是由流动相的组成结构及其浓度所决定的,该种离子分离法中所应用的流动相中不仅有有机改进剂的参与,还有入离子对试剂的融合。适用于分离表面活性阴离子、阳离子及过渡金属络合物的临床研究。
2 简述离子色谱法的研究进展
离子色谱由H.Small等人通过成功解决了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分离柱流出物的难题而首次被提出。随着化学研究的深入,离子色谱发展较快,已经作为实验室中常规分析手段广泛应用各项化学研究,主要体现在:①高性能色谱柱的研制和应用。为了增强离子色谱功能性,开发出了高性能离子色谱柱;为了延长离子色谱柱寿命,增强其抗污染性能,运用特殊离子交换材料。②引进电解氢氧根淋洗液发生器和电解抑制器,将水介质纳入试剂范畴。③采用整体式固定相并用高流速淋洗液洗点。④于卫生检测工作中联合新的检测手段,强化检验功能。
3 论述离子色谱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IC法广泛应用于水质、食品、药物以及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领域。下文主要探讨的是离子色谱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3.1 国外离子色谱测定方法的应用情况
在西方国家,离子色谱法研究进展较快,广泛应用于职业卫生检验工作中,为规范化离子色谱法的应用范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国家研究于1994年出版了离子色谱法分析手册。其中例举出了甲酸、氯乙酸、氨基乙醇化合物、有机砷、二氧化硫等化和物质的离子色谱分析测定防范。而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署也开发相关醒目研究了车间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磷化氢及二氧化碳等常见成分的例子色谱检验方法。
3.2 国内离子色谱测定方法的应用
我国卫生部于《GBZ/T160--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测定》中明确规定了对于工作场地空气中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羧酸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的测定方法,均采用离子色谱测定方法。被测试样本装入已有5毫升洗手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每分钟1升的流量持续采集样本15分钟,而后静置待其分离。这之中应用的吸收液即应用于离子色谱分析法中的淋洗液,主要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
我国开始将离子色谱法应用于卫生检验可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早在1995年我国便有学者就开始研究车间空气中草酸的含量极其离子色谱测定分析方法。该法主要是先行应用聚氯乙烯纤维滤膜采集车间中的草酸粉尘,而后经离子水溶解,采用多孔吸收管手机草酸蒸汽,最后应用离子色谱仪予以分离和定量分析。该方法现今已经应用于车间卫生检验工作中,主要用来检测车间空气中草酸是否合乎卫生标准,应用效果良好。
曾有学者针对空气中含有的SO2成分采用两种方式予以检测,其一为分光法,其二为本文所讲述的离子色谱法。分管法错做步骤依据常规步骤进行。离子光谱法所引用的吸收液主要由氧化氢和盐酸组成,运用氧化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而后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SO42-的含量,一次为依据来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另有学者还应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硫酸。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应用聚氯乙烯滤膜将空气中的硫酸采集入内,而后在将滤膜置入离子水中加速其溶解,接而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溶解液中硫酸盐的含量。为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和面积定量,最后将硫酸盐的含量换算成硫酸的含量即可。
3.3 我国离子色谱法在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较多,离子色谱法仅为其中之一。例:空气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多应用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及个别有电化学法等,而空气中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定多采用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光谱法,较少应用;离子色谱法。由此可以看出,离子色谱法在职业卫生检验中应用程度和范围远远不够,对于测定空气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还是过度依赖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但是既往研究证明,该种方法虽然应用技术成熟,但是却具有采样繁琐、灵敏度低、易受干扰等明显不足。为了普及离子色谱法在工作场地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应当适当加紧开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离子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离子色谱法在我国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但是可以发现,虽然该种方法于多年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在我国职业卫生检测方法中应用尚少,提示我国科研方面对于此种化学检验方法应当加大研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弦,李慧.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的比较[J].职业与健康,2012(1).
[2]余娜.离子色谱法在食品和卫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张维.离子色谱法在公共卫生检测中的新进展[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
【检测员职业规划】推荐阅读:
金属检测 金属成分检测05-23
环境检测员10-24
水质检测员实习日志07-03
桩基检测员年终总结07-06
见证取样检测员培训09-18
检测员岗位职责新10-01
食品检测员基本知识10-08
检测员工作述职报告10-29
建材检测员个人工作总结09-24
年度试验检测工作总结-检测检验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