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的文献综述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目的论的文献综述(精选8篇)

目的论的文献综述 篇1

摘要

几千年以来,人们对教育的目的看法不一,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影响最大的还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教育目的观,本文从教育目的观入手,对国内及国外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教育目的 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正文

岳伟在《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中认为,人是生成性存在 ,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建构生成 ”的交往实践活动。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这与人的形象、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自我实现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就超越了过去那种整齐划

一、千人一面的静态教育目的观。唤醒受教育者沉睡的或被压抑的创新和超越意识 ,在实践中让受教育者体验生命的创造之美 ,享受生命创造的快乐与促进个体生命潜能的发挥一样 ,引导受教育者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也属于自我实现教育目的观的内容。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要做的事情 ,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敬畏生命 ”。

曹永国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中提到,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主张:重视人的不确定性,反对对人的各种形式的预设;消解中心与边缘的界限,主张两者之间对话;重视差异个性多元而非本质权威一元;重过程而非结果,重生成而非预成;反人类中心,建立大的宇宙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社会民众而非民族精英;重自由主动而非规范受动。后现代教育目的的核心意义在于对现实个体的人文关切,在于成就个人的特殊的本性与意义。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反对现代教育目的太多的“给定”的东西,反对现代教育目的大一统的局面对人的异质性的压迫。它增强了现代教育目的自身的批判反思意识。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启示在于使我们以“另类”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及其研究。一个具有普遍的永恒、凝固的本质观念的人已经不再存在。

扈中平在《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来培养,而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教育目的中的人,可以包含“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但却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来替代人,否则,教育目的就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和所有的受教育者,教育就难免缺失,人的发展就难免片面。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人力”或其他什么仅供利用的工具,这是我国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

李会松在《教育目的:教育之目的与教育之作为目的》一文中,将教育当作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主体,以历史主义的视角,从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产生和存在的整个历史过程着眼考察“教育目的”问题,提出“教育目的”意味着“教育之目的与教育之作为目的”相统一的内在目的论系统。

李长伟在《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人的工具化》中,功利主义教育目是以功利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 ,强调教育的功效和利益 ,以一种外在于教育的价值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这样的教育目的背离了教育的本来意义 ,其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求教者的工具化 ,使他们丧失了德性的追求、批判的精神以及人之为人的精神性。

姜俊和在《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中认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在民主制度下,由于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才能训练每个人养成有秩序地促进社会变迁的反省习惯。因此,我们对教育目的应从现实与未来两方面进行认识;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青少年心理的适应性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教育目的不应仅仅保存与传递现有的社会理想、价值观,或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还必须具有对流行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评析和批判的职能。孟非在《对我国教育目的进一步的认识》中,教育目的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育目的提供给教育对象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而教育者也要根据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目的作为支配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它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目的的构建也是逐步的,从建国初到现在制定了适应不同时期特定的教育目的,可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教育目的体系。

目的论的文献综述 篇2

一、从历史的角度对教育目的本位论的分析

通过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外教育目的本位论, 了解在过去的历史中, 我们的前辈采取何种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给予我们启示, 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存于教育实践中, 其形式有交替、有并行。”

张平海与刘毅在《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中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演变》一文中,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教育本位论的演变和交替, 首先从我国周代开始分析, 历经各个朝代的梳理, 直至民国时期, 就历代的教育目的本位作了深入的分析;其次, 从西方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入手, 分析了两种本位观在西方的发展状况。最后形成结论:“两种对立的教育观源远流长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 并有各自的哲学基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存于教育实践中, 其形式有交替、有并行。”

杨启亮的论文《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阐述了道家的教育目的本位论, 认为这是一种自然主义教育观, 是以自然主义哲学引导的教育目的论, 超越了以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界定的狭隘范畴, 张扬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命精神。进而指出教育目的本位论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认识冲突与抉择, 未曾真正关注过它们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道家由自然哲学引导的人生目的论精神、教育目的论精神, 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必然王国确立的, 它超越于个人或社会的偏狭范畴之上, 其文化观不只是以人文化天下的意蕴, 而是以自然主义或自然人本主义理念把人生以及教育的目的论附着于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宏观范畴。

二、从其它学科的角度分析教育目的本位论

从其它学科来研究教育目的的本位, 扩大了我们研究的视角, 给教育目的本位论提供了更宽的理论支撑。

高汉运的论文《对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哲学思考》从哲学学科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目的本位论, 该文指出, 20世纪以来, 基于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人文主义三种文化思潮, 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然而,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 也导致了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追求和教育的失衡。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 必须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观, 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 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走向融合。

王韶峰与孙庆祝在《论教育的目的——有感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中, 是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目的本位的层次划分。M·兰德曼是当代德国最著名的哲学人类学家, 他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去研究“整体的人”, 从而确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该文基于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结构, 按照我们所处时代的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结构特征, 可将教育目的划分为世界的、国家的、民族的、家庭的。对于整个世界,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 他们的教育目的本位都有所不同。

三、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探讨教育目的本位论

从时代背景来探讨教育目的本位论, 扩展了我们的研究范围, 使我们跳出了只在教育目的本位论之中来探讨的圈子, 转向从外围来了解。我们应该明确, 不论是采取这种教育目的本位, 还是哪种教育目的本位, 都跟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 一旦离开了时代背景, 它就成了“空中楼阁”。

陆有铨先生在《把握教育目的的时代内涵》文中谈到, “教育目的归根到底反映了时代对培养人的规格的总的要求。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讲, 教育是一项把握人类自身前途和命运的事业。具体来说, 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就是把握这个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事业。因此, 具体时代、具体国家的教育目的应该从具体国家的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挑战中去寻找, 而不是从现成的结论中寻找。”由此可以看出, 在探讨教育目的本位论时, 应将时代背景纳入探讨范围之内。

扈中平与刘朝晖著的《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紧握时代背景, 对20世纪以来的教育目的观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该书主要分析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国家主义的教育的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的基本主张、理论基础及其实践特征。这些教育目的观都是与当今时代背景相贴近的, 紧握时代发展的旋律, 使我们对当今教育目的本位论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

四、从教育目的本位论本身进行分析

陈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对教育目的本位观进行了系统分析, 从“教育本身至少应具有三个要素, 即教育者的有目的活动、教育资料、教育对象 (教育者目的产生与对社会需求的选择;教育资料源于文化;教育对象是有待培养的人) 出发, 指出至少产生三类教育价值取向 (即教育目的本位论) , 即‘社会本位’、‘儿童 (人、个人) 本位’、‘文化本位’。由于‘社会’、‘个人’与‘文化’又各有不同含义, 于是在同一类型教育目的本位论中又派生出不同的亚种, 从而形成多种教育目的本位论。”

冯建军所著的《现代教育原理》对教育目的本位论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他指出, “教育目的, 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应然追求, 它同人的教育世界观紧密相连, ‘所谓教育世界观, 是指关于教育的统一的综合见解, 形成这一见解的三个基本要素, 就是人类观、社会观、文化观。’”因此, 形成了“个人本位”、“社会本位”、“文化本位”的教育目的本位论, 对三种本位论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深度描写 深度翻译 注释 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并受到了深度描写的启发,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的来源——深度描写

1999年,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代表人物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提出了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方法。“深度描写”是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格尔兹提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感知、阐释行为之间的文化层次,建构一个分层化等的意义结构,解释“这些陌生的行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所具有的自然的意义”。“深度翻译”是对“深度描写”的借鉴,继承了后者对“语境”和“意图”的重视,并在当代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背景下充分关注文化差异,对文化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深度翻译的涵义

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美国理论家夸梅·阿皮亚创造出“thick translation”一词,中文译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具体做法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阿皮亚提出三个深度翻译的理论要点:第一、强调意图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了解语义并不等于理解意义。话语是行为的产物,因此和所有行为一样,都具有某种产生的理由,或者说是意图。第二、强调语境的重要性。阿皮尔认为,要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就要把握语境,需要“深度语境化”。第三、充分关注差异。

四、深度翻译注释的类型

对于“深度翻译”的具体实践,即添加注解、评注的深度语境化。注释是对已有作品中的词语、内容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一般是针对作品的疑难处进行说明,目的在于使人们能更准确、完整地理解作品。如下分析了深度翻译具体实践中,注释的类型:

1.专有名词解析。这是注释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专名包括选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地名、概念术语以及选文的来源书籍,这部分注释内容构成全部注释的大多数。

2.背景信息。强烈的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构成了本书注释编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部分注释中,读者可以看到文化方方面面的信息。

3.文内互文。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历史传承的民族。在思想传统上,中国人素有崇古、崇权威的较强倾向。这点也反映在中国古代翻译话语中。后世论者经常援引前人的话语来证实自己的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阐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4.文外互文。这部分内容指向翻译话语体系的研究,注释中在对某些概念作出语境化解释之后,往往会给出这一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供对相关论题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参考。实际上,其他类别的注释都或多或少提及后人的相关论述与研究,这里主要是按注释内容的独立性作为归纳标准。

五、深度翻译的研究价值

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源语言文本中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富有诗意的独特表达风格,译者只有通过深度翻译添加各种注释或评注,才能阐释出源语言文本中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从而在目的语中充分再现源语言“意义之网”中的语境意义和原作者的意图。

翻译标准的制定不仅与原作内容、风格、文本类型和原作者的意图密切相关,还要考虑文化、社会现实、翻译目的以及读者需求等因素。译者的选择应以是否恰当为依据,在尽量贴近原文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文化人类学视角的深度翻译策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拓展了译者的话语空间;其次,再现了历史文化语境,使他者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促进了多元主体间的对话;第四,加强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第五,强化了译者作为文化协调人的文化身份,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平台。

六、结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格局下,深度翻译在翻译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深度翻译由深度描写衍生而来,是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深度翻译理念在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对文化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Appiah,K.A.(2000).Thick translation[A].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Venuti.(ed.).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2]克利福德·格爾兹.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文献综述-选课系统的 篇4

《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张 愉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高等学校里纷纷建立了C/S或者B/S结构的网上选课系统。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网上选课系统利用局域网为学生选课带来了便利。学生在学校的公共机房或者宿舍的个人电脑上通过网络来选课,只要选课还没有截止,学生就能够灵活的修改自己的选课情况,大大提高了学校选课工作的效率。教务处的教师则通过选课系统的管理员子系统来管理学生的选课情况,使得学生选课工作达到系统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网上选课;分析;语言概述;概要设计

一、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是科技高速发展、网络信息迅速膨胀的年代,大量客观事实表明,一个崭新的计算机时代必将到来。随着知识经济革命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角,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且同时也吹响了我们迈向新生活的号角,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而两者的结合产物---计算机网络,在最近的几年更是迅猛地发展起来,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利用空间和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手段,同时它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的尺度。

计算机也慢慢的在各高校中被广泛的应用,相继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并充分利用校园网提供的新环境、新手段为校园的教学、科研和教务管理服务。以前大、中专院校里传统手工的学生网上课程管理过程繁琐而复杂,执行效率低,并且易于出错。而且近年来,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学校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加之学生分校区管理,给原本繁杂的院级选修课工作增加了不少教务工作量。网上选课系统的推出,使得选修课程的设置维护、学生选/退课及成绩查询、管理员对选课情况的管理等工作均能在互联网上完成。这不仅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和快速查询,实现了学生网上课程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而且减少了管理工作量,还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在完成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需要翻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对其重点技术进行学习和使用。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2页

二、问题研究现状

1、有关学生网上选课系统的分析

1.1学生网上选课系统的主要模式

网上选课的系统结构模式现在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Client/Server模式(简称C/S模式);第二种是三层Client/Serve结构模式,它的一个变形是Internet实现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简称B/S模式);第三种是分布式对象计算模式。(1)C/S结构

C/S(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C/S体系结构的最简单的数据库应用,是由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两部分组成。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应用服务器是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一旦启动服务器程序,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程序是在用户自己的机器上运行的,对应于服务器,可称为客户机。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时,客户程序就会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服务器程序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返回结果,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胖客户机”。

第二种情况被称为“胖服务器”。当服务器承担了较多的工作时业务逻辑编码就成为服务器上的Transact-SQL存储过程。与“胖客户机”情形相比,由于业务服务和数据服务在相同的处理空间,并且业务服务被捆绑在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搜索引擎中,因此在数据操作之前无须进行传送或拷贝,因而减轻了网络负载,加快了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但同时增加了服务器的负担。(2)三层架构

传统的客户分为两部分:应用客户和应用服务器。应用客户部分只是整个应用的一小部分,在该最终用户的层面上,只负责用户接口的展现和简单的逻辑处理,如输入校验;在应用主要部分占核心的业务逻辑则驻留在应用服务器上。应用服务器在体系结构上是位于前端客户机和后端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它通过LAN或WAN与前端客户机联结,接收客户的请求,处理请求并按要求访问后端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3页

数据库,然后把信息送回前端客户机进行显示。一个应用服务器可以为多个应用客户提供服务。因为把复杂的业务逻辑从客户端移出,所以就减少了客户端的复杂程度,相应地也就降低了客户机对硬件的需求。另外,又由于把许多用户的业务逻辑集中到单一的应用服务器上,应用的维护也相应集中了,消除了双层结构中对软件分发的考虑。(3)B/S结构

其实B/S结构和三层架构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界面(也叫“瘦”客户端),不用再安装其他特别的软件。同时减轻了客户端的负载量,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大部分的逻辑都在服务器段执行。另外,客户端不必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由服务器端实现这些操作,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在操作同一个数据库,实现信息的统一。

1.2 C/S模式和B/S模式的各自特性

通过对C/S模式和B/S模式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或特点:(1)C /S程序交互性相对低,无法得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和意见,无法得知用户在使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而B/S与用户的交互性是很高的,可以随时得到用户提供的信息,对异常进行处理。

(2)C/S模式在逻辑上比B/S模式少一层结构,所以C/S模式的网络通讯量要低于B/S模式。因此对于相同的任务,在速度上C/S模式相对于B/S模式来说要快一些,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减轻网络负担。

(3)C/S所采用的标准只要在内部统一就可,它的应用往往是专用。B/S所采用的标准都是开放的、非专用的,是经过标准化组织确定的而非单一厂商制定,保证了其应用的通用性和跨平台性。

(4)B/S模式的应用逻辑由Web服务器承担,即这种模式的功能都在Web服务器上实现,这样只需开发Web程序,而无需开发客户端程序,从而大大缩短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而且维护工作也简单易行。

(5)B/S模式在客户端安装的是标准的、简单通用的浏览器,不需要安装应用程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由于选课管理用户集中、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且要满足学生最大范围地使用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4页

该系统,系统可采用C/S结构与B/S结构相结合的体系统结构。开发C/S计算模式的应用,由教务处维护、调试和安装。因为对于系统的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利用C/S结构简洁、方便、快捷;并且系统内的大部分子系统只是给教务处内专职人员使用,并不是绝大多数人员使用(查询除外)。采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网络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序上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C/S模式的应用程序是为专有用户设计的,因此需要到各部门安装、调试和培训。假设将选课系统做成一个基于C/S计算模式的应用,那每个使用该系统的客户端都需要安装该软件,这样做的话,用来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费用是很高的,而且工作也是琐碎的。而在本系统中,包含大量的查询工作(例如成绩查询,课程查询等),这些查询工作应允许在任一终端进行,因此,系统不可能全部采用C/S结构。

为了解决院系级管理有大量的需要访问数据客户端的问题,提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使用B/S计算模式。只需开发Web程序(无须开发客户端程序),并将通用的应用程序放在Web服务器上,用户只需在客户端安装标准的、简单通用的浏览器即可随时随地进行一些通用操作。而不需要在各个院系安装应用程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很多用户端进行特殊的设置和软件的安装,从而更加简单方便。维护工作只需要在放有Web程序的服务器端进行,无须到各个客户端进行维护,简化了维护工作,降低了维护成本。

2、相关技术简介

2.1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Data Base,DB)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解释就是存储程序所用数据的仓库。而在计算机里,我们把组成二维形式的表格称为关系型数据库,简称数据库。而常见的数据库有Access,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IBM DB2,Sybase等,其中SQL Server是目前易用性和效率最好的数据库之一,而且其学习门槛相对比较低。SQL Servers是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 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并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SQL Server 2005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5页

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与其他数据库相比,SQL Server 2005 在数据库平台的安全模型上有了明显的增强,由于提供了更为精确和灵活的控制,数据安全更为严格。SQL Server 2005的故障恢复功能更强,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能根据备份和日志迅速恢复到某一正确时刻。同时,SQL Server 2005还提供了更好的并发控制功能以及大量的监控和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工具。综上所述,SQL Server 2005无论是从安全上还是从功能上都更优于其他的数据库,而且越来越多的开发工具提供了与SQL Server 的接口。所以SQL Server 2005企业版被选为我们毕业设计的数据库开发工具。2.2 C#概述

C#牾言自C/C++演变而来。但是,它更现代、简单、完全面向对象。如果用户是C/C++程序员,学习曲线将会很平坦。许多C样语句直接借用用户所喜爱的语言,包括表达式和操作符。关于C#最重要的一点:它是现代的编程语言。它简化和革新了C++中的类、名字空间、方法重载和异常处理等领域,摒弃了C++的复杂性,使它更易用、更少出错。使编程更方便的新功能是严格的类型安全、版本控制、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等等。这些功能的共同目标就是在于开发面向组件的软件。

C#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如垃圾收集、类型安全、版本控制等等。仅有的“代价”就是,代码操作默认是类型安全的,不允许指针。不过,大多数问题光凭类型安全就可以解决了。但是,如果用户需要指针,仍可以通过非安全码使用它们,而且当调用非安全码时,不能含有列集。ASP.NET是一个统一的WEB开发模型,它包括用户使用尽可能少的代码生成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必需的各种服务。ASP.NET作为.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提供当用户编写ASP.NET应用程序的代码时,可以访问.NET Framework中的类。用户可以使用与公共语言运行库(CLR)兼容的任何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这些语言包括Microsfoft Visual basic c、C#、Jscript.net和J#。

三、系统概要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学生、教师和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6页

管理员。从操作功能上可以分为两个类:一个是通用操作,主要实现用户的登录注销和修改密码等;另一种是为不同用户定制不同操作,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通用操作(1)登录与注销

每个用户都可以用自己的帐号登录系统。用户操作完成后推出系统,注销后可以重新登录系统。(2)修改密码

每个用户第一次登录都用默认密码(教师和学生与帐号一样),如果想要自己设定密码,再进行修改。

2、用户所具有功能(1)管理员

设置选课时间段:管理员通过此项功能设置选课时段,只有在选课时间段里,学生才可以选择课程,超过此时间段,学生选课信息被自动锁定,不得修改。

录入学生与教师个人信息:通过此项功能可以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信息添加删除。

录入教学楼教室信息:通过此项功能可以把学校里所有的教学楼教室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以便教师在开设课程时候设置上课的教室。(2)教师用户

显示和修改个人信息:教师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和修改教师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系部等。

开设课程:教师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开设课程,可以设置该课程为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可以设置该课程的最大人数。

上课时间:教师在开设了课程后,可以灵活地设置上课时间和地点。给成绩:课程结束后,教师用户登录系统,可以为学过课程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成绩,若及格,给予学生学分。

(3)学生用户

显示和修改个人信息: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和修改学生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电话等。

查看必修课程:学生登录后,可以查看所有的必修课程。查看该课程的信息,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7页

上课时间地点,开课教师信息等。

选择选修课程:学生登录系统后,在所有选修课程中可以选择至少两门选修课程,同时可以查看相关信息。

查看最终选课信息:学生登录系统后,可列出已选择的课程,若选课信息未被锁定,则可以退选,若所选课程少于两门,系统会提示选择的课程少于两门。

查看学分和成绩:课程结束后,学生登录系统可查看自己学习课程的成绩和已获的学分。

四、总结

网上选课系统针对在校学生和教师使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开始实行的是学生的自主选课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学校安排好的课程上课)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仍然通过纸上的方式选课,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浪费时间以及会在人为的统计汇总过程中出现可避免的差错等情况。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多,上述弊端会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如果利用网络进行选课,学生只要在计算机前输入自己的个人选课信息即可完成教务部门原来几倍的作业量。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提出代课申请完成课程发布的工作更加容易,得到教学的信息更加快捷,因此通过网上选课系统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方便了教学工作。

然而网络选课系统的性能也是一个关键,它在告诉我们,取得方便的前提是必须解决好选课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公平性及大批量用户并发访问等问题,因此要很好地考虑系统的结构和应用开发技术。本文提出的网上选课系统在实现了基本的学生选课、教师查询及教务员管理等功能基础上,具有学生落选几率小、选课结果公平及选课操作安全等特点,避免了传统手工操作的费时、费力及易出错等问题,使选课过程简单化、高效化。

而且利用B/S模式设计选课系统,便于维护,适用于多用户网络应用。无纸化管理也同时降低了人工管理的出错率,又更加环保方便。界面设计应保持简洁友好,便于用户使用,使得选课工作变得更高效。不论是何种方式设计的选课系统,在使用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使得校园教务信息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人性化,是每个程序设计研究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目标。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专用纸 第8页

参考文献

延长退休年龄的文献综述 篇5

摘要:延长退休年龄已成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受教育年限的不断上升和劳动强度不断的下降,使得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显得不那么合理。讨论和研究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资金的缺口问题,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调整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退休制度;

自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的政策信号后,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出现了赞同、反对与质疑的声音。我国如今实行的退休年龄是沿用上个世纪50年代和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的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上个世纪的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如今还是否适用,在国内的相关文献中,绝大多数主张延迟退休年龄,李珍认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退休年龄、人均退休保障水平及退休基金的总量却是可以人为调整的。但是最低的保障水平以及与此关联的退休基金总量又是具有刚性的,而在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退休年龄却是可能的, 同时也是必要的。

一、赞成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 岁,而如今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2岁,较之提高了30岁。吉祥、王裕明、余伶认为,国民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与偏低的退休年龄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此看来,我国的老年人口中仍有许多人属于劳动人口,如若不调整退休年龄,很难满足人的自我需求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亿,占到总人口的13.7%。刘清瑞,毛红军基于“五谱”数据的人口模型,得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已经出现,在2035 年左右达到高峰。人口快速老龄化导致制度赡养比的上升将给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收支均衡带来极大的压力这一结论。

(二)有利于缓解养老基金缺口问题

我国老龄化较之发达国家的特点是“未富先老”。老龄化人口规模大,老化速度快,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老年人口的迅速膨胀导致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支大于收,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冲击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我国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部分积累制模式转变,在转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隐形债务问题,而为了解决隐性债务问题,个人账户被用来支付当期退休人员养老金,又造成了“空帐”局面。加之领取养老金人口的急剧增加,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步入高峰时,养老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系统将会不堪一击。

唐诗,寿志敏认为,就目前我国的养老金问题和其紧迫性而言,延长退休年龄是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在养老金缴费率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延长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和年数就越少,而在职期间需向社会缴纳的养老金的人数和年数却越多。骆正清、陈周燕、陆安利用精算学方法,通过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研究,分析人口因素主要变量对我国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得出职工的初始工作年龄上升和退休年龄的推迟会减少基础养老金基金收支缺口,国家应当鼓励延迟退休。符齐华认为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必然会对理疗服务、护理和药物的需求增加,开支更多的退休金,所以应该延迟退休。

据分析,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少支出1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200亿元。由此可见,延长退休年龄无疑可以控制养老资金缺口程度,有利于养老金的收支平衡,推迟基金缺口时间的到来。

(三)现行退休年龄造成的老年人力资源浪费

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使得人们步入社会工作的年龄推迟,综合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这往往造成低学历劳动者的过度使用和高学历人力资本的浪费。邵国栋、翟晓静认为,退休年龄固定化与人力资本周期性相矛盾。许多职业都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年龄越大,经验和技术就越成熟。例如医生、博士等高技术型人才,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大量的经验和成熟的技能,却因固定的退休年龄而无法在岗位上发光大热,这无疑是对财富的浪费。张桂芹认为,我国老年人口中多数人仍保持着一定的劳动能力,加之最适合老年劳动力就业的第三产业在劳动力的比重中上升,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常沙和崔亚琪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马英的观点是,人才短缺, 人才断层,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势在必行。延长退休年龄在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的同时可以减少“退休返聘”的现象,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谐。

(四)与国际接轨

目前许多国家的退休年龄在60岁至65岁之间。李成波、柴学治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欧盟积极养老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养老金在财政上更持续。王元月提出,美国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和企业年金计划,既有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62 岁,又有强制劳动者退休的强制年龄70 岁,还有激励劳动者退休的激励年龄65 岁。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由其是女职工退休年龄较早,男女退休年龄之间差距大,王洪春,汪小燕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提高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不是太明显,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较为明显。延长退休年龄似乎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二、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质疑

(一)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加剧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由其是大学生。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社会为劳动者提供的工作机会总量虽然在追念增加,但这个速度远远赶不上新增就业人口的速度,因此延长退休年龄会对新增劳动力就业造成很大压力。吴茜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导致一批年轻人得不到工作岗位,同时,这种情况会使社会整体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倒挂”之势,即老人就业比年轻人就业相对充分。在就业难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再让更多的劳动者留在劳动力市场,会挤压本已狭小的就业空间,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但也有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与失业率的增加并没有直接关系。李珍认为,失业的原因不只是就业机会的供给不足,也有业者自身的问题。60 岁以上的人腾出的空缺,年轻人未必能补满。中国城镇大量失业和大量工作缺人的现象并存是有目共睹的。只有经济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不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素质,才能缓解就业难问题。

(二)加重企业的用工压力

有的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会给企业造成财务负担,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符齐华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国家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推迟到65岁,实际上是国家把60岁到65岁之间职工的供养义务转嫁给了企业。企业实际上分担了部分国家财政的负担和风险。笔者认为,相对于延长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企业更愿意以“退休返聘”的形式雇佣员工,这样企业既可以不用承担这部分员工的社保,又可以挑选能带给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员工。

延长退休年龄虽然可以使一部分高技术人才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但对企业来说,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因年龄、身体状况原因而不再适合其工作岗位的员工留下来。王纯的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的是那部分拥有专业知识、成熟技能、身体素质健康的人才,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使一部分身体素质差、专业技能低的劳动者出现“闲岗”,人浮于世,增加企业的负担。

(三)对传统观念的思想冲击

对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而言,老年人应当老有所依,安度晚年,延长退休年龄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老年人传统思想的肯定。符齐华的观点认为,人到六十是“儿孙绕膝,以享天伦之乐”的年龄,推迟数年领取退休金意味着这样的日子可能推迟到来。柯海丽也认为延长退休年龄除了对就业造成压力、加重企业负担外,也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所以说,在计划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时,应该认真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心理状况的冲击。

三、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制度

(一)柔性退休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柔性退休政策,延迟退休的主要对象为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目的就是留住人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所谓“柔性”,指只有在企业与员工双方协调一致的条件下方可办理延迟申请养老金,也就是说企业与员工掌握是否延迟的主动权和决定权。柔性退休充分尊重了企业和员工的需要,其人性化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柯海丽的研究分析指出,柔性退休政策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减轻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也可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却不会必然增加就业压力。

柔性退休政策是调整退休年龄的初步尝试,由于我国老龄化速度有快有慢,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地区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延迟退休年龄制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推行柔性退休政策,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弹性退休制度

文太林指出弹性退休是相对于强制退休而言的, 是指在法定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有一个选择退出或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空间, 对于提前或推迟退休有相应的选择性激励。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应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自我保障意识,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黎文武从制度安排上看,弹性退休政策使退休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更具灵活性,为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过渡性路径。文太林观点认为,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可以提高晚年的生活水平,合理的设计可以抑制提前退休,不会必然增加就业压力。从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弹性的退休制度,对个人、企业、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小视的,合理的弹性退休制度,方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三)延迟女性退休年龄

普惠金融:一个文献的综述 篇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普惠金融开始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相关国际机构开始积极推行普惠金融理念。理论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助于消除社会排斥和金融排斥,提高金融可获得性,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和金融稳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上正积极建立普惠金融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各国针对普惠金融发展做出明确承诺。

一、金融排斥现象与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与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金融排斥揭示了普惠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普惠金融则从正面阐述如何消除金融排斥现象。

(一)金融排斥

现实中的金融排斥现象以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划红线”拒贷为典型代表。1930年代,美国房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Loan Corporation)在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指示下,对美国较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那些被视为风险大的社区在地图上会被红线圈示出来,私人银行则根据这样的地图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当时,白人社区一般不允许其他种族的或具有非主流宗教信仰的家庭入住,因此“红线区”就意味着是少数族裔以及穷人的聚居地。对于那些居住在“红线区”的家庭来说,他们能否获得住房抵押贷款与他们的收入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居住地。一些研究认为,尽管在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一定的特殊化,但是就像公用事业公司不能只为部分地区提供服务一样,贷款机构仅选择特定地区作为服务对象,显然不符合公共利益,最终导致了《社区再投资法》的出台。

1993年,金融排斥首次作为理论研究的专门术语,当时由莱申和思里夫特两位地理学家提出,特指银行关闭分支机构影响了民众对银行服务的可获得性。19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某些特定社会阶层无法获得现代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情况。其中,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界定、描述了金融排斥。史蒂芬(Stephen,2001)认为,金融排斥是指无法以合适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包括汇款、信贷、保险、债务救助、长期储蓄和金融扫盲教育等。有关机构(Chant Link and Associate,2004)认为,金融排斥是指低收入消费者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低成本、公平、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包括存款账户、直接投资、购房贷款、信用卡、个人贷款以及房屋保险。康纳罗伊(Conoroy,2005)认为,金融排斥是指阻止穷人和弱势社会阶层进入国家正规金融系统。乌沙(Usha,2007)则将消费者自我排斥(self

exclusion)也纳入金融排斥的范畴,认为金融排斥是指由于资格、条件、价格、市场或自我排斥等而不能以合适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麦基洛普和威尔逊(McKillop and Wilson,2007)认为,金融排斥是指特定群体不能或难以获取主流金融服务。欧盟委员会(2008)将金融排斥定义为,人们难以获取或使用主流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满足其需要并确保他们能够过上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综上所述,金融排斥的界定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被排斥的主体,主要是指特定的社会阶层;二是排斥内容,主要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如信贷、储蓄、支付、保险等;三是排斥的原因,既包括外部排斥(如价格、资格),也包括自我排斥。

拉维尼娅(Lavinia,2008)总结了金融排斥的危害性:首先,无法获得可负担的贷款导致人们转而寻求高利贷,并产生连锁反应;第二,缺乏保险和储蓄导致家庭在金融危机面前十分脆弱,难以抵御意外事件侵扰;第三,缺乏银行账户限制了人们的支付方式。某些情况下,公用事业提供者对其他支付方式收取更高价格,即所谓的“穷人在无现金经济中支付得更多”(Strelitz and Kober,2007);第四,金融排斥现象会带来社会排斥现象。

(二)普惠金融

不同主体从不同维度对普惠金融进行阐述,导致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指代或强调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也不尽一致。亚洲开发银行(2000)认为,普惠金融是指向穷人、低收入家庭及微型企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支付、汇款及保险。英国国会下议院财政委员会(2004)认为,普惠金融是指个人获得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主要是指各类人群可负担的信贷和储蓄。2005年,联合国在推广“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普惠金融部门”(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的概念,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明确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四大目标: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开户、存款、支付、信贷、保险等;二是稳健的金融机构,要求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以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世界银行(2008)认为,普惠金融是指广泛获得金融服务且没有价格、非价格方面的障碍,其衡量指标是存款、信贷、支付、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可获性。印度普惠金融委员会(2008)认为,普惠金融是确保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以低廉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和及时、足额的信贷。世界银行扶贫咨询专家组(CGAP,2011)认为,普惠金融是指所有符合劳动年龄的成年人,包括目前被金融所排斥的那些人,都能够从正规机构有效获得以下基本金融服务:信贷、储蓄、支付和保险。查卡拉瓦蒂(Chakaravathy,2011)认为,普惠金融泛指确保社会各群体获取所需要的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特指确保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以可负担的成本、公平和透明的方式得到主流金融机构提供的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普惠金融联盟(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AFI)(①截至2014年6月末,AFI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的119个成员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均为AFI成员机构。)的相关材料认为,普惠金融是将被金融体系排斥的人群纳入主流金融体系。

从普惠金融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其重点关注的是信贷可获得性,原因是银行业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仍占绝对优势地位。普惠金融概念有时将保险业纳入范畴,较少涉及证券基金业。但是,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显示,普惠金融概念中的“金融”应当是“大金融”、“宽内涵”、“多维度”的概念,全面涵盖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普惠金融呼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但是,正如世界银行《全球金融发展报告2014:普惠金融》所述,普惠金融绝不意味着不惜一切成本和代价让所有人都获得贷款。因此,普惠金融是指在金融机构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竞争和创新,以保证受金融服务排斥的对象逐步获得其需要的相关服务。

普惠金融能够大幅度减少贫困现象。贝克等人(Beck et al,2012)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促进普惠金融能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且金融体系越发达,收入不公平下降和贫困减少越快。研究发现,印度农村银行分支机构每增加1%,可以减少贫困率0

34%,增加产出0

55%,这主要归因于普惠金融使穷人更容易从事农业之外的工作。也有学者从金融产品角度论证普惠金融对减贫的意义,如使用贷款或储蓄可以增加消费、抵御健康问题冲击,或者帮助家庭购买耐用品、改善居住条件、支付教育费用等,保险等金融产品则有助于帮助穷人管理风险(Collins et al,2009)。

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增强社会包容性。普惠金融使人们获得和持有以金融财富、不动产、人力资本和文化形态存在的资产。资产效应通过保障经济稳定、提高受教育程度、改善卫生状况、降低压力、减少跨代贫穷的风险等,影响人们的生活(UK credit options conference report,2007)。赫加德和罗什尼(Heggade and Roshini,2012)认为,普惠金融意味着以可负担的成本向那些受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助于实现社会整体的包容性。

普惠金融、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obert,2012)。汉宁和詹森(Hannig and Jansen,2010)认为,普惠金融能提高金融效率与社会稳定。普惠金融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机构层面上的,而非系统性的。机构风险处于金融市场风险底端,其特点是大量的弱势客户只有有限的余额且交易量小,尽管这些特征也可能给金融稳定带来风险,但总体上而言,普惠金融政策所带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普惠金融的潜在风险可以通过更深和更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重要动态效益(如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加以补偿。罗伯特等人(Robert et al,2012)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解释了普惠金融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微观方面,普惠金融增加了个人和居民家庭的储蓄,有助于建立财务更加健康的家庭和小企业部门。小额贷款损失与大额贷款损失相比具有更少的系统性风险。宏观方面,普惠金融能够提高金融中介效率,如增加社会储蓄规模(但是两位作者也指出与普惠金融相联系的储蓄积累并不总能导致一个更加有效的中介化,其效应关键取决于金融基础设施、监管、规则的质量),普惠金融带来的客户多样化可以使经济更有弹性和稳定性。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还有助于减少居民收入差距,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反过来更加有利于金融稳定。金融排斥则会损害金融稳定。柯林斯等人(Collins et al,2009)认为,金融排斥对金融稳定有负面作用,金融排斥现象严重的国家,家庭和小企业所依赖的非正规金融服务是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良替代品。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贝克等人(Beck、Demirg

-Kunt and Honohan,2008)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促进普惠金融能使小企业和穷人更好地利用投资机会,充分实现自我保护。长期以来,人们对如何把金融消费者保护应用到面向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中知之甚少(CGAP,2005)。焦点问题之一是关于贷款利率上限的争论,支持者以保护弱势消费者的名义要求设定贷款利率上限,而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无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反而导致信贷可获得性减少。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数字金融技术运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愈发复杂。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缺位的情况下,普惠金融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积极作用可能完全丧失或被严重削弱。

二、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受各种因素影响,大量人口被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门槛之外。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全球70%大约27亿成年人得不到任何正规的金融服务(World Bank,2012)。

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一国普惠金融的重要原因。高收入国家89%的成年人至少在一家正规金融机构拥有一个账户,而在发展中经济体该比例仅有41%。非洲只有不到20%的家庭得到银行服务(坦桑尼亚仅有12%),相比之下,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该比例超过90%(Lindi et al,2013)。发展中经济体的成年人必须依赖非正式渠道贷款、储蓄,以保护其免于不稳定的现金流、季节性收入以及意外金融需求(如疾病)的侵扰。由于缺乏正规金融服务,穷人必须依赖于高利贷,并使用黄金、牲畜等作为储蓄替代品,在紧急情况下时常典当资产。

拉维尼娅(2008)认为,影响普惠金融的因素有:地理排斥(如金融机构关闭分支机构),条件排斥(如由于最低存款额度要求、不良信用记录、身份验证要求不符合等),价格排斥,市场排斥(即低利润客户不是金融服务供给者的目标群体),自我排斥(如文化或心理上的障碍)。马诺尔和阿沙拉撒(Manor and Ashalatha,2013)则认为,影响普惠金融的因素还包括:基础设施的缺乏;地理因素,如遥远的山区;金融需求面因素,如缺乏金融意识、收入或资产限制、知识(尤其是金融知识方面)缺乏;金融供给面因素,如昂贵的交易成本、能够轻易获得非正规贷款作为替代;其他因素,如性别、职业等。帕拉马西凡和加内什库玛(Cand V

Paramasivan Ganeshkumar,2013)认为,很多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因素阻碍了普惠金融。例如,在需求方面包括意识和知识的缺乏;在供给方面,包括渠道的缺乏(如低的银行渗透率),银行由于较高的成本不愿从事普惠金融。此外,贫富差距大和历史坏账率较高的地区也是金融排斥的重要因素。

金融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化的过程。有些人可能只经历了一次或几次排斥,但对有些人来说,金融排斥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欧洲委员会(2008)指出,失业者、单亲父母、不能工作的残疾人容易遭到金融排斥。此外,最年轻和最年老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少数族裔和移民也是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拉维尼娅(2008)发现,在英国容易遭到金融排斥的主体包括:失业者、没有受教育和培训的年轻人、单亲父母或离婚人士、残疾人或精神障碍人士、护理工作人员、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罪犯、有过犯罪记录的人、罪犯的亲属、少数族裔、移民、难民、老人、妇女、租户、无家可归者、低收入者等。从各国情况看,低收入者、妇女、少数族裔三类受排斥尤其明显。

高收入群体更有可能获得正规金融服务,而低收入者则成为金融排斥的对象。在巴西,收入分层中处于底端的人口中只有15%拥有银行账户,而处于顶端的人口中64%拥有银行账户(World Bank,2009)。阿卜杜拉希(Abdullahi,2012)估计,每日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人口中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过正规金融服务。汉宁和詹森(2010)指出,低收入群体作为普惠金融的参与者容易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需求方面,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在供给方面,金融机构缺乏对新兴市场的服务经验,同时,单个交易和整个市场的有限规模使金融服务供给者面临着覆盖固定成本方面的挑战。

在同一收入水平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为金融排斥的对象。有很多研究表明,女性更容易遭遇高利率,贷款时需要更高的抵押率,贷款期限也更短(Bardasi et al,2007;Ellis et al,2007)。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是弱势群体,男性中46%拥有正式账户,而女性拥有账户的比重只有37%。在发展中国家不同收入阶层的账户拥有比例中,男女性别差持续保持了6—9个百分点。在孟加拉,妇女拥有银行存款的27%,但获得信贷份额仅占

16%。南非有350万女性小企业主,250万男性小企业主,但只有43%的女性小企业主拥有银行账户,相比之下,男性小企业主拥有账户比例达到52%(FinScope Small Business,2010)。

在移民国家,少数族裔移民的金融排斥问题也是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芒内尔等人(Munnell et al,1992)通过研究美国波士顿地区《住房抵押贷款披露法》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即使排除了经济、就业、社区方面的因素,少数族裔的贷款申请还是更易遭到拒绝。埃弗里等人(Avery et al,1993)也发现,黑人偏低的贷款水平,并不是他们的收入及财富状况可以完全解释的。

三、普惠金融主要模式

普惠金融联盟(AFI)认为,普惠金融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代理、手机银行、多元化金融服务提供者、金融消费者保护、数据收集与评估体系。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IZ)评估了10个国家35种促进普惠金融的政策方案,认为最为有效的六类方案是:代理银行、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多样化、国有银行改革、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身份证(financial identity)。以下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普惠金融模式:

(一)银行代理

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在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不经济的地方,通过政策确保银行与零售机构合作,将零售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代理渠道是非常成功的。巴西各大城市的零售商店、邮局、彩票销售点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的补充,其做法为很多国家提供了经验,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纷纷效仿。墨西哥代理银行数量从2009年的9429家上升到2011年的20000多家。银行代理模式在节约成本方面十分明显,秘鲁银行监管当局研究表明,40家银行代理机构的成本约相当于1家银行分支机构的成本(Mas and Siedek,2008)。在亚洲,银行代理商模式在印度得到了广泛运用(Brij Raj,2012)。

(二)微型金融

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信贷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及时、足量、价廉的信贷对改善人们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福利非常重要(Jayasheela et al,2008)。穷人所从事的主要是自我就业性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体力的不稳定的外出劳务活动,加上穷人的管理能力较低、技术水平落后,单个穷人的信贷需求通常是小额的。尤努斯创建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向贫穷的人发行不需要担保的面额较小的贷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秘鲁、玻利维亚、乌干达,监管机构通过牌照方面的法律已经将非营利性创新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但是,近年来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领域“过度商业化”,高利率及借款人过度负债问题引起了公众对很多国家贫穷消费者的担忧(CGAP,2005)。

(三)技术创新与移动金融

技术创新是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促进普惠金融的重要渠道。黑尔姆斯和伊瓦特里等人(Helms and Ivatury et al,2008)指出,应重点关注小型银行和微型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这些机构单笔交易规模更小,客户也更为偏僻和分散,导致其提供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也就更高,因此这些机构需要有良好的后台技术支持和内部控制。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为向穷人提供基本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渠道。以菲律宾为例,2004年率先成功开发了移动支付服务,移动支付交易成本约为银行分支机构交易成本的五分之一。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地区,移动支付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地区16%的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里使用移动电话支付账单或汇款收款,肯尼亚68%的成年人使用过电子钱包(World Bank,2012)。

(四)制度创新

普惠金融的客户群体、金融产品或服务种类与普通金融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应当研究差异性制度供给。德米居奇—匡特等人(Demirg

Kunt et al,2008)认为,政策制定应当旨在纠正市场失灵,消除获取金融服务的非市场性障碍。很多国家针对中低收入者等金融排斥主体采取了特殊的监管制度。南非对不具备正式身份或户籍证明的贫穷潜在客户实施了豁免法案,允许不经验证就直接开户,但对交易进行严格限制。印度中央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利用非政府组织、微型金融机构和其他民事社会组织作为提供金融和银行服务的中介。这些组织遂成为商业银行的营业代理人或商业伙伴(CParamasivan and V

Ganeshkumar,2013)。印度中央银行放松了对小额贷款利率的监管,对年度存款额度低于50000卢布的账户开立放松了“了解你的客户”这类规则要求,使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机遇而不再是负担(Brij Raj,2012)。

四、普惠金融国际指标体系

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金融发展指标反映了传统的金融政策目标,侧重于金融深度而非金融广度。普惠金融应成为独立的政策目标,应当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测量:一是可获得性,消费者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二是服务质量,金融服务或产品满足于消费者生活需求的相关性;三是服务范围,金融服务或产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四是服务效果。普惠金融指标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对个人、家庭、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调查获取数据),二是金融服务提供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调查或者金融监管者报告获取数据)。事实上,以上两方面的数据应该相互补充。为充分了解、评估各国普惠金融水平和衡量政府相关政策的效果,一些国际机构正积极探索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二十国集团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的普惠金融指标:享有正规银行服务的成年人(在正规金融机构拥有账户的成年人比例;每千名成年人在商业银行存款的人数或每千名成年人拥有存款账户的数量);在正规金融机构发生信贷业务的成年人(近一年内在正规金融机构有过至少1笔贷款的成年人比例;每千名成年人中借款人的数量或每千名成年人的贷款余额);享有正规银行服务的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中小企业比例;拥有存款账户的中小企业数量/存款账户数或中小企业储户数/总储户数);在正规机构有贷款余额或授信额度的企业(拥有存款账户的中小企业数量/存款账户数或中小企业储户数/总储户数;有贷款余额的中小企业数/贷款笔数或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总贷款余额);服务网点(每十万名成年人拥有的网点数量)。

世界银行的全球普惠金融指数核心指标:银行账户使用情况(在正规机构拥有账户的成年人比例);开立账户的目的(个人或企业);交易频率(存款或取款);服务获取途径(ATM机、分支机构等);储蓄[最近12个月内在正规金融机构存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在非正规存款组织或家庭之外的人存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以其他方式存款(如存放在自己家里)的成年人比例];借款[最近12个月内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从非正规渠道(如家人和朋友)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因购买房屋或公寓借款的成年人比例];支付(最近12个月内使用正规账户接收工资或政府付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使用手机支付或者收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使用正规账户给异地家人汇款或者接收汇款的成年人比例);保险(个人购买健康保险的成年人比例;从事农林渔业,为庄稼、牲畜购买保险的成年人比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指标:可获得性方面(每千平方公里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每十万名成年人拥有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每千平方公里的ATM机数量;每百万名成年人拥有的ATM机数量);使用方面(每千名成年人在商业银行借款的人数;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每千名成年人在商业银行存款的人数;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与GDP之比)。

普惠金融联盟的普惠金融核心指标:可获得性方面(全国或者行政区范围内,每万名成年人拥有的网点数量;至少拥有1个网点的行政区比例;至少拥有1个网点的行政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使用方面(至少拥有1个存款账户的成年人比例;至少拥有1个贷款账户的成年人比例)。

芬马克信托(FinMark Trust)的FinScope指标:使用方面[使用金融产品、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接受正规金融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接受其他正规机构(非银行机构)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接受非正规机构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未享受金融服务的成年人比例]。

五、普惠金融的《玛雅宣言》与相关承诺

2011年9月,普惠金融联盟全体成员在墨西哥通过了《玛雅宣言》(Maya Declaration)。《玛雅宣言》是第一个可以量化的、旨在解决25亿无银行服务人口普惠金融问题的全球性宣言。普惠金融联盟要求各成员依据该宣言针对普惠金融的实质性进程、目标做出明确承诺:一是创造、推动和形成不断加强新技术以提高金融可获得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分类差别”(proportional)监管框架,推动普惠、诚信、稳定一体化协调发展;三是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扶持作为普惠金融的关键支柱;四是通过收集、使用数据,形成相关政策并跟踪结果,确保相关政策符合“成本—收益”分析。截至2014年6月末,已有来自47个国家的51个会员机构明确做出普惠金融承诺。

从47国所做出的承诺内容看,主要包括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教育(金融扫盲)、评估衡量指标体系、移动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国家战略或金融教育国家战略、银行代理、小额信贷和储蓄、小额保险、中小企业融资、电子货币框架、支付体系、征信体系及其他。以上相关承诺中,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教育(金融扫盲)方面的最多,共有42个国家涉及;其次是评估衡量指标体系方面,共有27个国家涉及;第三是移动金融服务方面,共有23个国家涉及;第四是普惠金融国家战略或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方面,共有22个国家涉及;第五是小额信贷与储蓄、小额保险或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共有16个国家涉及;第六是银行代理,共有14个国家涉及。此外,有8个国家涉及电子货币框架,7个国家涉及支付体系,3个国家涉及征信体系。

六、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正式使用“普惠金融”概念较晚,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尤其是“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推动普惠金融、民生金融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建设都是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移动金融也非常有优势。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4年9月,人民银行依据普惠金融联盟《玛雅宣言》,针对开展普惠金融宣传与合作、制定普惠金融国家战略、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明确做出了国际承诺,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已初步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正抓紧研究制订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下一步,我国应充分利用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我国举行的契机,提前布局,和土耳其就相关事项进行交接,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相关成果和经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话语权,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张韶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张晓东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本文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观点,文责自负。

参考文献

Abdullahi Y

Shehu

Promoting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Effective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 Financing of Terrorism(AML/CFT)

AFI2010

Finance for the Poor:January 2012

G20 Principles for Innovative Financial Inclusion

Asia Development BankMicrofin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2000

Asli DemirgHonohanAccess

Kunt,Thorsten Beck,and Patrick Finance for All:Policies and Pitfalls in Expanding 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8

Kunt,Leora Klapper

Financial

Asli DemirgInclusion in Africa:An OverviewResearch Working Paper 6088

Asli DemirguSinger

World Bank Policy

June 2012

-Kunt and Leora Klapper,and Dorothe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Leg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y(Research Working Paper 6416).April 2013

Beck T,Demirg,and Honohan P

Kunt A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Measurement,Impact,and Policies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CParamasivan and V

2009

Overview of

GaneshkumarVolume No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3(March)

Cull R ,Demirg

2(2013),Issue No

Kunt A,and Lyman TFinancial Inclusion and Stability:What Does Research Show? 2012

Financial Access 2010:the State of Financial

CGAPInclusion through the Crisis.September 2010

CGAPGlobal Standard Setting Bodies and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the Poor:Towards Proportionate Standards and Guidance

CGAPSeptember 2011

s Advancing Financial Access for the World

Poor:Annual Report 2012

European Commission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sion and

March 2008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Exclusion

GPFI

Hannig A

and Jansen SReport to the Leaders of G20November 2011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Tokyo:ADBI Financial Stability:Current Policy Issues(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10

IFC,MIGA,and World Bank

Global Financial

Novemb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4:Financial Inclusion2013

T

Jayasheela,PDinesha and Basil Hans VFinancial Inclusion and Microfinance in India:An Overview2008

V

Taking Banking Services to 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

Leeladhar SCommon Man—Financial InclusionBulletin2006

Lavinia MittonPolicy and Practice

Financial Inclusion in the UK:Review of 2008

Ranagarajan C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2008

Inclusion,submitted to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Shri HR

Khan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Are They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November 2011

Kunt & Ross Levine

Thorsten Beck,Asi1 DemirgFinance,Inequality and Poverty:Cross Country Evidenc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338).June 2004

UNDPDevelopment

World BankProtection

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s for 2006

Good Practices for Financial Consumer

目的论的文献综述 篇7

在传统的图书馆日常工作中, 图书的类别和性质编目是重要的信息收集和组织工作, 具有常规化的基础意义。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各类图书进行甄别和编目, 为了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查询和书籍的检索。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图书馆的数据电子平台脱颖而出, 无论是现有文献的传播途径还是传播媒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陈旧编目模式并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图书编目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更好地实现文献资源的互建互享。

1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产生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创造了全新的图书馆文献编目的网络环境, 使文献编目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

1.1 环境的改变

传统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主要是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个人单一编排行为, 任务重, 耗费时间长且工作效率低。网络环境下的文献编目工作改变了这一现象, 不仅向集中编目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节省人力、物力的消耗, 进行网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从而达到书目数据、编目标引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促进文献编目质量, 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了资源共享。

1.2 对象的改变

编目的对象不再只包括传统的书籍和期刊, 更多的添加了压缩式的光盘和微型缩减的资料以及各种虚拟化的网络相关资源[1]。这些资源的种类和数目多样, 要求编目工作者更多的了解和整合编目对象, 应对编目对象改变所带来的资源革新。

1.3 载体的改变

传统的图书馆资源主要是纸质书籍和期刊, 数据化时代图书馆添加了更多的电子资源, 除了实体的图书馆更丰富了图书馆的电子媒介, 这要求编目工作者合理的平衡印刷型载体和电子资源载体, 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进行资源分配。

1.4 方式的替换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编目方式实现自动化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集成系统的应用, 图书馆著录软件实用性、操作性等功能性的不断提高。传统图书馆编目的实操过程中多依据文献机构的单独编目和编目人员的集中编目,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代替人工后, 网络化的编目数据更加的快捷和便利, 联合编目的方式也为编目工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2]。

1.5 格式的变化

传统印刷型出版物的书目, 记录机读标准格式广泛采用的是MARC著录, 但由于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格式的多样式, 因此该著录形式并不适用。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编目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MARC中增加856字段, 还有一种是Dublin Com格式, 该格式是专门为著录而制定的元数据格式, 并且在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中应用最为广泛, 同时还有利于非编目人员的理解和使用。

1.6 要求的变化

原有的编目工作要求统一, 只要对书目进行相应的编码区分即可, 但是由于书目资源的更新, 对于编目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也发生了改变, 更加强化了电子资源的编目工作。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图书馆编目工作推向了集成化的工作趋势, 这就要求图书馆和图书编目人员认真思考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展开编目工作。

1.7 模式的变化

在以往的非网络时代下, 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主要由以下几种组成:第一, 集中编目, 由编目中心统一编目, 完成后, 实现众多文献共享的活动;第二, 合作编目, 由主编机构协同各个合作机构共同编目数据, 共享成果;第三, 在版编目, 主要是在出版的过程中, 由出版社的相关人员进行编目;第四, 联合编目, 多个图书馆进行编目工作, 最后资源共享。

现阶段,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图书馆在编目工作上出现新型的编目模式, 由原来的手工编目模式向网卡化编目模式转变, 经历了从单机编目到联合编目, 从网上下载、上传等的多次变革。图书馆能够丰富网上的信息资源, 同时也能够快速下载数据, 强化了图书馆的权威性。

2 推动图书馆编目发展的策略研究

2.1 推进编目工作标准化

传统的图书馆作为文献的集散地有着冗杂的工作量, 图书馆编目人员需要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整合[3]。但随着信息化的变革, 人们对于图书的选择途径也在改变, 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搜寻需要的图书资料, 并进行相应的下载。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满足大众的图书需求, 图书馆应该在编目工作中充分践行标准化的编目模式, 为书目的编辑工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书目的相关数据要完成标准化的录入, 才能形成资源的共享模式, 避免书籍项目资源的混乱和浪费。图书管理人员要逐步修订编目的操作流程, 规范化的控制图书和网络资源的合理整合。将编目工作中对于书目的编目格式、分类方法、重点图书归类和地方图书分配等编目工作细致化的落实, 大力推进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进程, 提升编目工作者的编目效率和收效。标准化的工作方式能提升整体图书管理结构, 强化图书馆的整体人员素质。

2.2 提升编目方式转变

原有传统的编目方式中, 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还会出现各地方图书馆产生重复工作的问题。在发达的网络媒体环境下, 如果图书馆想要在实际运营中充分的做到数据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 提高编目质量就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编目过程中实现编目方式的变革, 强化在数据时代的联机书目编辑, 合理调整联机编目的方式, 提升各联合编辑的图书馆的编目效率[4]。转变编目方式后能最大化的满足新书的更新和对于旧书的复检, 实时性的整合资源, 辅助读者进行相应书目的查询和下载。转换编目方式后, 会相应提高图书馆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例如, 省级图书馆在进行图书编目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借鉴市级图书馆的编目条款以及编目信息, 进行相应的编目添加和修改。更可以结合多个市级图书馆的联机编目资源, 统一协调整体的图书信息, 形成完整的省级图书编目网络。提升编目方式转变, 会显著提升文献资源的组织结构, 优化整体资源的整合。

2.3 使得编目工作向发散化发展

随着自动化编目网络的发展, 各种编目工作接踵而来, 繁重的工作逐渐向各大图书馆的编目中心转移, 使得编目工作向发散化发展。图书馆与书目中心的合作方式有以下两种: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和商业模式, 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模式, 图书馆都能够获得大量的书目数据, 真正实现了编目数据的发展。

2.4 强化编目载体的整合

在信息化发展的当下, 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产物, 数字化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就为读者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在数字化虚拟图书馆中, 信息的载体更加多样化, 从传统的纸质书籍和期刊, 到网络自媒体的各种可供读者下载的网络信息内容, 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完成所需资源的获取。而对于图书馆来说, 图书馆的馆藏也在改变, 完整而系统的数据库是图书馆的无形馆藏。无论是各类网络上的电子化信息资源, 还是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的信息资源, 都要通过规范化的编目途径进行整合, 方便读者进行相应的项目检索。图书管理人员要对变化的编目载体进行分类、更新和合理调整, 充分支持多形态的编目载体的存储和处理[5]。图书馆编目人员还要加强多元数据处理系统的更新和检索, 建立图书馆自己的资源数据搜寻库, 便于图书馆后续及时的添加和调整。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基于网络信息化发达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图书馆的图书文献编目工作需要更加的合理整合和更新。图书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图书编目工作在新时代的整体走向, 高效促进编目工作与信息时代接轨。提高书目编辑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需要所有的图书编目人员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 优化工作态度, 进一步推进图书资源的合理编制, 加强信息网络的互动性, 为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时代竞争力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娜.网络背景下的图书馆编目工作[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3, 15 (11) :63-64.

[2]秦静.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2 (09) :108-111.

[3]杨艳萍.对图书馆文献编目问题的思考[J].青年时代, 2015, 15 (21) :52-53.

[4]刘贺, 夏海燕.图书馆文献编目培训工作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9 (8) :22-22.

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国内教改的深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任务不断落实,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想从根本上确保高效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合社会发展所需,就需要实现对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要想落实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实现对“职业能力”的全方位了解。当前,关于职业能力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落实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职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当前,随着职业能力重要性的呈现促使相关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基于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共获得了近3500篇资料,包括博硕士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从相关资料的年份上看,近年来,相关领研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且研究数量也不断上升,这就为本文相关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中外语言文字,但是成果性的研究理论较少,这就说明关于职业能力研究上需要得到其他领域的重视,并要在理论上实现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简述

(一)职业能力概念简述

当前,国内外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都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但是,在职业能力的概念上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进而也使得职业能力的内涵存在着多种释义。依照当前国外现有相关文献,国际上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是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够具备应对生活以及工作变化的能力。德国研究领域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社会职业时所具备的相应本领,具体包括了工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度。美国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获得工作并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能够通过劳动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并通过这一就业机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国研究领域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结论为:曹书亮(2012)将职业能力定义为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从事社会职业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实现自身职业目标的基础,包括了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综合素质能力;甘应(2013)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人在求职中所应必备的能力,包括了交流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

(二)职业能力内涵简述

基于当前研究资料所分布领域的不同,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也就存在着差异性,大体上可以将职业能力的内涵阐述为如下内容:集合了知识、方法以及技能为一体的能力,同时也包括了社会适应能力、情感能力、职业态度等。

三、职业能力分类界定研究

关于职业能力分类界定上,当前的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任务职业能力主要由两种能力构成,即基本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为:蒋乃平(2011)认为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构成,其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又包括了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第二,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三大块,代表的文献为徐友华(2009),基于高职院校教师技能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划分,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核心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第三,任务职业能力包括了如下四项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四、职业能力形成、培养模式以及评价研究

(一)职业能力形成与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当前,关于这一能力的形成在相关研究领域初步达成了一致的认同:从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出发,能力的形成是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素质迁移与整合的结果。关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集中在高职等职业类学校上,这些院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策略等进行实践,进而根据不同社会行业对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要求对职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划分。此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了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了国内的实际对职业能力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构建。

(二)职业能力评价方式研究

当前国内在职业能力评价上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测试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体系。而在测试上,我国一般都是由高校负责,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职业能力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能够真正作用于实践的理论性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拓展职业能力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为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因此,这就要求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要将职业能力这一研究延伸到社会的各行业中,以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甘英,梁芷铭.职业能力拓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01):45-46

[2]曹叔亮.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职业环境及其辩证关系[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04):67-68

上一篇: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下一篇:六一儿童节文艺节目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