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及其案例分析(精选8篇)
一、序论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电子商务中的风险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研究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控制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通过本篇文章的简单介绍能让读者浅层次的了解一下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使人们今后在学习、工作等环境中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来正确、安全、合法 的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二、本论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念及工作模式
1.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1.2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3电子商务的工作模式
第二章电子商务风险分析
2.1风险的分类与特征
2.2电子商务风险的分类与特征
2.3电子商务风险的识别
2.4电子商务风险的评估
第三章电子商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3.1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技术防范
3.2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技术防范
3.3电子商务的纵深防范措施
3.4建立风险识别防御意识
致 谢
三、结论
利用商务智能系统进行企业决策性分析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商务智能(BI)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保险等众多行业中。随着BI应用环境的扩展和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通过历史性数据的分析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需要对实时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可以进行自主式的即席查询,实时地作出响应和决策。数据分析、数据集成、实时数据仓库的发展使得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实施成为了可能。为此,本文通过讨论传统商务智能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勾勒出了面向实时的商务智能系统框架,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1 商务智能与实时商务智能
1.1 商务智能
商务智能是一种基于大量信息基础上的提炼和重新整合过程,能提升企业共享、获取和分析智能的能力,已成为企业智能化决策、实现商务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聚类、挖掘等分析处理来产生可透析的各种展示数据,这种数据可直观地显示分析者所探寻的某种经营属性或市场规律[2]。
一个典型的商务智能软件应该具有的功能包括:多维数据分析及展现、报表工具、趋势分析、可视化工具、数据挖据等。
1.2 实时商务智能
在总结商务智能概念的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关于实时商务智能的简单定义:在满足于商务智能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无延时传递企业运作信息的过程。
基于这一定义,实时商务智能系统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实时性特征:
(1) 数据抽取、转换、加载、集成的实时性;
(2) 通过数据分析以产生决策支持的实时性;
(3) 将决策支持付诸于实施的实时性。
2 传统商务智能系统的缺陷
实时商务智能系统要求从数据的获取到对数据的分析,以及最后产生决策支持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做到无延时,这一点也恰恰成为了传统商务智能系统的缺陷所在,图1说明了传统商务智能系统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的状况。
2.1 数据集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
在大型组织应用环境中,IT部门已经不得不将异构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集成,例如在财务应用和企业资源应用的环境中更是如此,然而将这些异构数据源规范化到具有统一结构的数据库中是一件很耗时的工作,同时这一过程也需要频繁的手工处理[3]。
显然,不能够做到高速、集中、统一地将异构数据源存储到数据仓库中的状况无法满足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要求,业务运作层各系统中不断更新变化的数据,繁杂的数据集成过程,将导致大量的延时产生。
2.2 数据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
首先,目前许多商务智能的解决方案是需要借助于信息分析专家的存在才能够实施的[4]。由于企业领导者对于数据分析知识的匮乏,信息分析专家利用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再把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向企业领导者进行解释,并帮助企业领导者最终来产生决策支持。显然这一过程违背了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要求,信息分析专家使得企业领导者并不是在无延时的情况下来获得战略决策的。
其次,作为智能系统本身的要求,满足预测性、自适应性以及具备恰当的行为实施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不具备以上三个关键要素的系统根本不能称之为智能系统[5]。而传统的商务智能系统基本上是在完成数据分析的过程后,由企业管理者依靠报表输出、视图展示工具等,来自行制定相应战略决策的,不具备自动预测功能和决策自动生成的能力。这势必造成从数据分析结果到决策支持产生过程的延时,在一定意义上违反了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要求。
2.3 战略决策付诸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
由于商务智能系统结构的本身原因,战略决策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相比以上两个方面的延时复杂得多。从实时商务智能本身的特征要求看,通过分析数据所产生的决策要在无延时的情况下付诸实施,这说明必须提供一种从战略实施层反作用于业务运作层各业务系统的实时方法才能满足这一要求。目前的传统商务智能系统基本上是依靠企业管理者人工付诸决策实施的,达不到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特征需求。
3 实时商务智能框架设想
要解决传统商务智能系统中关于实时性的缺陷问题,关键是要消除掉三个信息流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从而建立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框架。图2简单地描述了实时商务智能系统框架的设想。可以看出,传统商务智能系统中所存在的三个信息流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已经不再存在,代替它们的是一个简单的三层模型结构。
集成数据存储层代替了原有的简单数据存储层,它利用实时ETL技术以及动态数据集成技术将业务数据集成至实时数据仓库中,减少过多的人工操作,实时同步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源,使得整个数据集成过程可以做到真正实时或近似实时,以消除在数据集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
实时数据分析层主要提供两个功能。一方面,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技术取代了传统商务智能系统中依靠专业数据分析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产生决策支持的过程,高度的自动化分析特性能够让普通用户也可以操作,同时还可以使得商务智能系统根据企业业务的运营环境直接产生决策,避免过多的人工参与,减少了通过传统数据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另一方面,实时数据分析层的决策输出必须有能力直接回馈于业务运作层的各业务系统,这样才能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实时性。依靠决策输出来实时调整业务运作系统环境参数,直接回馈于业务运作系统,从而帮助企业进行业务经营已经成为了当前商务智能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
4 可应用的相关技术评价及分析
目前,可应用于实时商务智能领域的技术众多,其中有很成熟的也有尚未完全解决的。笔者通过查阅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已勾勒出的实时商务智能框架的基础上,对一些可能应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希望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4.1 实时数据仓库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数据存储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问题,必须依靠可以支持实时性和动态性的数据存储技术。实时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数据存储层的变更优化提供了可能,它已经成为了下一代数据仓库的发展趋势。
构建实时数据仓库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数据仓库的ETL过程,ETL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源通过抽取、转换、装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它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在部署商务智能系统中任务量最重、最难的环节。因为现有业务数据源众多,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真正理解数据的业务含义,跨越多平台、多系统整合数据,最大可能地提高数据的质量,这是ETL技术的关键所在。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技术是利用SOA框架和XML统一数据格式来解决实时ETL过程中的平台跨越性和语义分歧性问题[6,7,8];利用增量ETL的自动化产生方法来解决数据仓库中数据与数据源的实时同步问题,减小实时ETL过程的开销,保证数据仓库的性能[9]。
要成功地实施商业智能项目,必须将分散在各个不同系统和地方的数据收集并整理起来,建立完善的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采用面向SOA思想、数据库网格技术的动态数据集成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它可以实时地进行数据集成,解决数据源异地性和平台异构性两个问题,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服务[10]。
总之,未来要满足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集成数据存储层技术必须要确保以下三个目标:
(1) 在系统平台异构、语义分歧、数据源异地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时ETL和数据集成过程;
(2) 保证数据仓库可以从数据源中获取高质量的数据;
(3) 在ETL和数据集成过程中确保数据仓库的高性能需求。
4.2 实时数据分析技术
要满足实时商务智能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要求,必须研究出具备以下两个功能的技术:
(1) 一种高度自动化的,面向企业各级人员使用的分析技术工具,使得数据分析过程能够避免过多的人工参与,特别是专业分析人员的参与;
(2) 一种自动化产生满足预测性、适应性的决策支持引擎,而不是仅仅提供报表、可视化工具等静态展示功能。
为了可以让企业管理者等普通用户来进行数据分析,甚至达到纯自动化分析的目的,以减少数据分析延时,必须研究出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分析技术。这种技术工具应该能够根据特定的用户需求来自动采用特定的分析算法,而不是由精通数据分析的专业人员来操控。分析专家真正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在设计这种自动化分析工具的时候,而普通用户是不必知道隐藏在分析工具中的机器学习算法的。目前关于自动化数据分析工具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也是部署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重大技术挑战之一。
自动化决策支持提供给用户一种即时的决策输出引擎,代替传统的报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帮助。为了设计这一引擎,首先要解决预测性和适应性的要求,通过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当然可以解决类似问题,但是获得知识并不等于可以作出决策,目前主要的技术挑战是如何提供一种实时的决策输出功能,将客观的展示转化为主观上的决策帮助。为此,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自适应性商务智能的概念[11],对如何即时产生决策支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4.3 战略决策的回馈支持
在战略决策产生后,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在无延时的情况下将战略决策付诸实施。随着业务节奏的不断加快,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市场的变化和机会,这种趋势催生了一种新的商务智能模式,它实施一种战略决策的反馈功能,可以与业务运作层的一些自动化系统相结合,以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作为动态决策依据,来使整个商务智能系统达到一种闭合循环的状态,最终达到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特征需求。
目前,业务活动监控(BAM)和业务事件监控(BEM)解决方案的提出为此提供了一种契机。业务活动中的各种情况、事务和机会通常都会以“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事件的相关信息都会被发送到业务运作层的某些业务应用系统中去,这样实时商务智能系统就可以利用这些“事件”来激活相关的资料,提醒管理者作出相应的反应。BAM、BEM这类信息系统通过监控关键性指标(KPI),来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以便他们更好地发现业务问题或者抓住业务机会。在典型的解决方案中,这些预警信息会通过集成化的消息系统来发出,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或者电话来发出。在理想状态下,事件预警可以发出足够的信息,帮助管理者了解情况并决定该如何解决问题。只要能够正确地构建起这样的实时商务智能系统,就可以跨越包括ERP、CRM、SCM在内的全部企业应用,将不同来源的预警信息发布给各类企业管理人员。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BAM技术的研究,但真正能够实际应用于实时商务智能系统中的还不多[12,13]。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种模式,是不可能完全依靠技术问题来解决的,它是需要管理艺术和信息技术双方面的结合来实现的,因此在处理决策实施的延时问题时要相对复杂些。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讨论传统商务智能系统关于实时性方面的缺陷,简要介绍了未来面向实时的商务智能系统的发展,重点对实时商务智能的框架和可能利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设想和分析。实时商务智能这一概念在国外几年前已经提出了,但在国内的研究还寥寥无几,不争的事实是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企业自身组织结构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商务智能将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未来面向实时的商务智能将会成为商务智能在企业应用领域中新的热点问题。
摘要:当代商务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已不再满足于对历史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要求进行实时数据的分析,从而作出实时的响应和决策。讨论了传统商务智能系统的一些缺陷,从而勾勒出一个未来面向实时的商务智能系统框架,同时对其相关技术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一 引言
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的英语[1]。当今中国的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针对这种需求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该专业所涉及的主要课程大致包括:英语口语技能训练、商务英语听力、商务函电写作、外贸口译、办公室文秘等,重点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和管理能力[2-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商务活动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很多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Amazon、Ebay等,为那些有经商意愿和适当商品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了电子商务的平台。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4年的美国网络零售业务总额达到96亿美元,之前5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7.3%,而整个零售业销售额的增速只有4.3%[4]。近年来,基于社交网站的电子商务模式悄然兴起,比如Facebook、Skype、微信等。借助社交网站强大的人脉网络和用户绑定功能,用户无需专门的网络技术,無需大额资本,无需全职投入,仅凭家用电脑即可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平台上二次开发具有特色的商务主页,并向自己的人脉网络推送。经常会听说有人因此获得了数以万计的额外财富,甚至有时这种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没理由怀疑这种低门槛电子商务形式将会对未来的商业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商务英语教育的对象,即前面提到的“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也将大量地参与到此类基于社交网络的商务活动之中,这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言据性是近年来一个颇受语言学家青睐的课题。简单来说,言据性指说话人对知识来源以及态度或介入程度的说明,其定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言据性只研究知识的来源,包括“亲眼目睹”“听说”以及“推测”;广义言据性指知识的来源以及说话人对知识可靠性的态度[5]。在语法层面,言据性被称为“据素”,表现形式有:形态据素和词汇据素。形态据素主要指某些语言中动词的前、后缀;词汇据素主要指动词、情态助动词、副词、形容词、副词短语等等。在语篇层面,言据性是语篇“言之有据”的显性标记。语篇作者根据现有信息证据的来源和类型确定信度,依据语篇的交际意图选择最有利于语篇可信性建构的证素,通过建构个人观点信度来为整个语篇可信性的建立奠定基石,从而服务于作者建构语篇的人际意义和语篇功能[6]。
综上所述,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学应在社交网络商务方面有所涉及,才能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言据性既是商务英语的重要语言学属性,也是商务活动中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社交网络商务的言据性分析必将对商务英语教学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本文介绍当今最新社交网络商务教材的体系结构,并以社交网站Facebook为例,分析社交网络商务环节中的言据性特点。
二 社交网络商务课程体系简介
根据英国东伦敦大学商学院(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推荐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参考书《Facebook Marketing for Dummies》,对其内容体系进行分析[7]。此书以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为例,对社交网络商务活动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自2012年出版至今,已经更新至第3版,深受英国商科学生和大众的欢迎。总结全书的19个章节,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Part I: Building your social network site presence. 所有从事社交网络商务的人都必须首先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本部分介绍如何从社交网站平台上获得属于自己的商务网址;如何设计一个漂亮的主页;如何利用虚拟社交工具为自己的商务活动服务;如何评价自己主页的粉丝(Fans)活跃度。
Part II: Engaging with your customers and prospects on social network. 这一部分讨论推广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需要的策略,包括:如何提升网站的质量;如何提高粉丝库(Fanbase)的规模并让粉丝对网站主页有更好的了解;如何了解自己的社交网络经营策略是否正确,等等。
Part III: Marketing beyond the social network. 这部分讨论如何将自己的社交网站升级到商务层面,内容包括:如何向目标粉丝们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如何制作并测试自己的广告、如何评估广告是否成功,等等。
Part IV: The most common mistakes to avoid. 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内容的补充,提醒社交网络商务的经营者会经常犯哪些错误,如何避免犯错等等。
教材在内容上与时俱进,但因为我们多数人已经或多或少地涉猎了社交网络,又不感觉陌生,却也是目前国内商务英语所远未涉及的部分。教材在组织结构上并非是一本网络软件的使用说明书,而是以Facebook为例,阐释社交网络商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思想适用于一切电子商务活动。此书不仅对于想从事社交网络商务的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能够帮助提供社交网络服务的运营商完善自己的社交网站功能。
三 社交网络商务模式的言据性分析
社交网络商务模式中,其核心活动是介入这种模式的买卖双方的人际交互。人际交互过程中的知识传递是双向的,即:能够吸引客户对某种商品的注意力,并作出购买决策的信息,从经营者的角度,笔者称之为“正向信息”;客户反馈给社交网络商务经营者的市场信息,能够指导经营者改进营销策略,笔者称之为“回馈信息”。社交网络商务的成功,与社交网络语言语境的言据性特征是分不开的。
1 正向信息传播过程中强大的“Word-of-mouth”效应
“Word-of-mouth”直译为“口头宣传”,在Chafe著名的言据性分类模型中,此类知识的来源(source of knowing)属于“语言(language)”,知识的态度(mode of knowing)是“道听途说(hearsay)”,知识的可信程度(reliability)在Chafe划分的四个层次中属于较不可信。那么为什么社交网络商务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在社交网络商务活动中,“Word-of-mouth”指每次社交网络用户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点赞(likes)、评价(comments)、分享(shares)一些产品信息时,这些信息就会在他们的朋友圈(network of friends)中传播开来。许多研究表明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他们熟识的人推荐的商品,而非广告推荐的商品。根据2009年的一项统计研究,90%的网络消费者会相信他们身边人的推荐[8]。社交网络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的用户之间的联系异常紧密。一个社交网络用户的朋友圈中,绝大多数与其存在工作、家庭或者其它真实的联系。这种身边人的推荐更加真实可信,去掉了商业包装,并且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用户的使用反馈,降低了购买者的消费风险。
因此,在社交网络信息交互的语境前提下,这种“口口相传”的知识来源,言据性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在言据性分类模型中的地位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
2 回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统计言据性
如前文所述,回馈信息在社交网络商务过程中由消费者向經营者传播,是经营者评估自己的社交网站是否受欢迎、粉丝是否活跃、广告是否成功、营销策略是否得当的客观依据。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销售者提供此类回馈信息,比如Facebook的“Insights”和“Ads Manager”。 Facebook Insights主要提供三种数据的统计,包括:用户的粉丝数量、多少人看了用户发布的信息、多少人对信息进行了评论。通过Insights工具,经营者可以了解过去一周粉丝的增长情况,了解特定帖子发布后粉丝的反响如何。如果发现发布一条消息之后粉丝的数量有所减少,就反映出所发布内容有不当之处,需要对自己的营销行为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如果用平均每人每天在某网站上花费的时间来衡量其影响力,Facebook早在2009年12月就已经超过了Google,成为电子商务广告的最好的平台。Facebook除了具有广告功能(通过Ads工具实现)之外,还为其配备了广告分析功能,即Ads Manager,Ad Manager对所发布某广告的目标人数、响应的人数进行了统计,让销售者对所投放广告的效果有一个客观科学的了解。
在一般的语用环境里,人际交互过程中是很难实时准确获得此类统计信息的,所以在传统的言据性模型中,很难将这种统计知识划归到哪一类中去。此外,从对知识的态度的角度看,社交网络统计知识的可信程度是很高的。
综上所述,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与其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言据性特点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基于“用户联系紧密”的正向信息来源,还是基于“统计工具”的回馈信息来源,其可信程度都是非常高的,为商务活动的双方提供了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依据。
从学术角度,考虑社交网络这种语境因素的特殊性,其言据性分类模型应该在Chafe模型的基础上有所修改。首先,在知识来源中增加“统计知识”;其次,将“hearsay”的可信程度调整为最高。从商务英语教学的角度,适当加入社交网络商务的相关内容迫在眉睫,理解商务网络中商务语言的言据性特点对教与学双方从语言学角度把握其本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 民族教育研究,2005(6).
[2]阮绩智. 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J]. 外语界,2005(3).
[3]陈准民, 王立非. 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 中国外语,2009(4).
[4]J[7][8]ohn Haydon, Paul Dunay, Richard Krueger. Facebook Marketing for Dummies (3rd edition)[M]. London:Wiley Publishing Inc.
[5]杨林秀. 国内言据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1) 安全协议问题:对安全协议还没有全球性的标准和规范,相对制约了国际性的商务活动。
2) 安全管理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隐患,普遍难以抵御黑客的攻击。
3) 电子商务没有真正深入商务领域而仅仅局限于信息领域。
4) 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电子商务是在近几年才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地方都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少电子商务的开发商对网络技术很熟悉,但是对安全技术了解得偏少,因而难以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安全性的产品。
5) 法律问题:电子交易衍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例如网络交易纠纷的仲裁、网络交易契约等问题,急需为电子商务提供法律保障。
商务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重在记实,用词行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准确与严谨。英译商务合同貌似简单,实则不然。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性公文,所以英译时,要符合法律公文的特点,要做到译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为了探讨商务合同的汉英翻译,本文拟从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中寻找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 从而介绍商务合同汉英翻译的一些特殊手段。
一、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
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商务合同或协议,基本具备以下特征:
1.用词准确明晰。商务合同需要将合同双方的意愿清晰地表达出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语言的明晰性,而这一点又主要依靠准确用词,同义、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异此时都显得非常重要,含混不得。这一点与公文力求明确的特点相呼应。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把一切都写得准确无疑,作者往往会不惜笔墨重复名词或修饰词,尽量避免代词的使用或省略手段。
例1 :Whereas , the Seller is desirous of exporting the undermentioned products to the territory stipulated below.(卖方欲出口下列产品至下面规定的地方。)
例2 : Whereas , the Purchaser is desirous of importing the said goods for sale in the said territory.(而买方欲进口所述货物在所述地点出售。)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用词表达清晰自然,不会产生误解,在大的结构上虽有些重复,但如果运用省略或替代的方式加以简化,其语言的明晰度则逊色了许多。
2.用词正式,多古体惯用副词。为了体现商务合同的法律性和严肃感,正统用词势在必行,因此英文合同的用词较正式、多古体词”。
例3 :Hereafter called “the Purchaser”.(下称“买方”。)
例4 : Either party reserves the right to terminate this agreement upon negotiation.(任何一方需中止合同都必须经过协商。)
上述两句中使用了purchase , party , reserve ,terminate 等正式用词,而未使用常见的buy , side ,keep , end 等词。此外,还有以下类似常见词汇(括号内为可替换词): assist(help);render(make);desire(wish);require(want);residence(home);function(work or act);state(say);inform(tell);commence(begin);terminate
(end);initiate(start);proceed(go)等。
例5 :Now ,therefore ,it is hereby agreed and understood as follows(因此,双方特此协商如下:)
例1、2、3 和5 使用了whereas(而?), hereafter(本文中以下), therefore(因此), hereby(因此,据此)等词,体现了英语合同文体的又一特点:古体惯用副词的使用。常见的类似词汇还有:
hereof(?中的), herewith(与?一道), thereafter(从那以后?), thereon/ thereupon(在其上),thereunder(在其下), hereto(对于这个), hereinabove / hereinbefore(在上文), hereinafter / hereinbelow(在下文), thereinbefore(在上文中、在上一部分中), thereinafter(在下文中、在下一部分中)等。
3.普通词有特定意义或特定用法。例2 中的said 意为“所提到的”,修饰goods 和territory ,而该词在一般文体中不这样使用。另外shall 一词常常表示“必须”之意,而不是“将要”。
例6 : The Seller shall sell to the Buyer ,and the Purchaser shall purchase from the Seller 50(Fifty)units of the goods at the price of US $12(US Dollars Twelve)per unit.另外, allowance 一词的常意是“允许”、“津贴”,而商贸合同中多指“折扣”, article 则指“项目”或“条款”,而deposit 很可能不指“存款”,而指“押金、保证金”。当然,要使词义明确的最理想情形是一词一指,一词一义,然而一词多义却又是英语的一大特点。所以,译者应该学会依据文体和词义的不同把握翻译技巧,确保无误。
4.格式化结构和表达方式。作为应用文体,商务合同少不了一些格式化的套用句式或结构。
例7 :Both parties shall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agreement.(双方都应按照协议条款办事。)
例8 :Subject to the procurements of necessary permit s in Hong Kong and Nigeria.(本合同能否执行取决于在香港和尼日利亚取得必要的各种许可证)
例7 中的in accordance with(依据?)和the provisions of(?的条款)均为合同的常用表达方式;例8 中subject to(以?为条件,受?制约)表示条件。还有provided that(倘若,假如);in respect of 和with respect to(关于,至于)等都为合同中格式化表达结构。、商务合同的翻译原则
由于商务合同又是具备法律效应的文件,它要严格规定合同双方的义务、权力、行为准
则等明确条款,其明晰与否将会影响当事人对条款的理解和法庭的判决。受其文体特征的制约,所以丝毫不能允许语义的模棱两可而使人误解,被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因此,它宁可牺牲文字流畅也要保持文意斩钉截铁的确凿性。
三、商务合同的汉英翻译
针对合同的特征,在英译时常常需要采取一些与目标语文体相吻合的翻译手段或方法。
1.合理补充公文语惯用副词。为了使译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言简意赅,且符合英文商务合同的表达习惯,在英译时,酌情使用英语惯用的一套公文语副词,会使译文更地道、流畅。但是从一些合同的英文译本中发现,这种公文语副词常被普通词语所代替,从而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实际上,这种公文语惯用副词为数并不多,而且构词简单易记,常用的这类副词是由here、there、where 等副词分别加上after、by、in、of、on、to、under、upon、with 等副词,构成一体化形式的公文语副词。
例9 :本合同自买方和建造方签署之日生效。
译文: This Contract hereby comes into effect from the date of execution by the Purchaser and the Builder.比较: This Contract comes into effectfrom the date signed by the Buyer and the Builder.例10 :下述签署人同意在中国制造新产品, 其品牌以此为合适。
译文: The undersigned hereby agrees that the new products whereto this trade name is appropriate are made in China.比较: The signer below agrees that the new products are made in China and this trade name is appropriate.从以上两句译文比较发现:例9 中合理补充了hereby 后更充分地体现了“签署”和“生效”的因果关系,译文更有逻辑感;例10 补充了hereby和whereto 两个副词后,把两个并列分句改编成了从属关系, 更符合原文表达, 加入古体连词whereto 引导定语从句,与“to which”同义。
2.谨慎选词,力克模糊。英译商务合同时,常常由于选词不当而导致词不达意或者意思模棱两可,有时甚至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了解与掌握极易混淆的词语的区别极为重要,是提高英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用几个典型实例加以说明。
例11 :双方都应遵守/ 双方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守合同规定。
译文:Both parties Shall abide by/ All the activities of both parties shall comply with the contractual stipulations.句中的两个“遵守”翻译应不一样。当主语是“人”时,英译“遵守”须用abide by。当主语是非人称时,则用comply with 英译“遵守”。
例12:发票货值须货到付给。
译文: The invoice value is to be paid on / upon arrival of the goods.例13 :卖方须在6 月15 日(含当日)前将货交给买方。
译文: The vendor shall deliver the goods to the vendee by June 15.(or : before June 16)
例14 :我公司的条件是:3 个月内,即不得晚于5 月1 日,支付现金。
译文: Our terms are cash payment within three months , i.e.on or before(or : not later than)May 1.例15 :本合同有效期至2003 年1 月1 日。
译文: This Contract expires till January 1 ,2003(inclusive).例12 至15 都含有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例12 中“ ??到后,就??”须用介词on/ upon ,而不用after ,因为after 表示“之后”的时间不明确。例13中“ ?之前”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包括所写日期,就用介词by ,如果不包括所写日期,即指到所写日期的前一天为止,就要用介词before。英语中,时间的界定只有依靠介词的微小区别来判别,翻译时应慎之又慎。
例16:交货期改为8 月并将美元折合成人民币。
译文:Both parties agree that the time of shipment is changed to August and the US dollar is changed into RMB.例16 中,英译“把A 改为B”用“change A to B”,英译“把A 折合成/ 兑换成B”用“change A into B”, 两者不可混淆。另外, shipping advice 和shipping instructions 不一样,前者是“装运通知”,是由出口商(卖主)发给进口商(买主)的,而后者则是“装运须知”,是进口商(买主)发给出口商(卖主)的。
3.慎重处理合同细目。一般来说,英译合同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不是大的陈述性条款,恰恰是一些关键的细目,比如金钱、时间、数量等。
为了避免出差错,英译合同时,常常使用一些有限定作用的结构来界定细目所指定的确
切范围。
例17 :如果上述货物对船舶和(或)船上其他货物造成任何损害,托运人应负全责。
译文: The shipper shall be liable for all damage caused by such goods to the ship and/ or cargo onboard.例18 :买卖双方同意按下述条款购买出售下列商品并签订本合同。
译文: 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 whereby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undermentioned commodity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例17 中的“和(或)”用对等的“and/ or”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例18中的“by and between”强调合同是由“双方”签订的,因此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合同所赋予的责任,比单纯的用“by”更准确合理,这种表达往往作为英文合同的开头。
例19 :聘方须每月付给受聘方500 美元整。
译文:Party A(The Employer)shall pay Party B(The Employee)a monthly salary of US $500(SAY FIVE HUNDRED US DOLLARS ONLY).例19中金额的表达也是英文合同中的惯用方法,即在括号内用大写文字重复该金额,在大写文字前加上“SAY”, 意为“大写”, 在最后加上“ONLY”,意思为“整”。必须注意小写与大写的金额数量要一致。另外,在表达金额时,必须注意区分和正确使用各种不同的货币名称符号。还有金额中是小数点还是分节号,千万不得疏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商务合同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应用文体,英文的商务合同具有以下语言特征:
1)用词准确明晰;
2)文体正式,多古体惯用词;
3)普通词有特定意义;
4)多格式化结构和表达方式。
针对其相应的文体特征,商务合同汉英翻译应该做到:
1)忠实原义应放在首位;
2)译文应符合目标语体裁和格式;
3)在翻译方法上,主要采取直译加调整的方法;
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准确;
5)合理地补充公文惯用词语。只有这样,译文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翻译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合同翻译
(二)合同翻译英译商务合同貌似简单,实则不然。商务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重在记实,用词行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准确与严谨。
本文拟运用翻译教学中所积累的英译商务合同的实例,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准确严谨英译商务合同。
一、酌情使用公文语惯用副词
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性公文,所以英译时,有些词语要用公文语词语、特别是酌情使用英语惯用的一套公文语副词,就会起到使译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言简意赅的作用。但是从一些合同的英文译本中发现,这种公文语副同常被普通词语所代替,从而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实际上,这种公文语惯用副同为数并不多,而已构词简单易记。常用的这类副词是由 here、there、where 等副词分别加上 after、by、in、of、on、to、under、upon、with 等副词,构成一体化形式的公文语副词。例如:
从此以后、今后:hereafter;
此后、以后:thereafter;
在其上:thereonthereupon;
在其下:thereunder;
对于这个:hereto;
对于那个:whereto;
在上文:hereinabovehereinbefore;
在下文:hereinafterhereinbelow;
在上文中、在上一部分中:thereinbefore;
在下文中、在下一部分中:thereinafter.
现用两个实例,说明在英译合同中如何酌情使用上述副词。
例 1:本合同自买方和建造方签署之日生效。
This Contract shall come into force from the date of execution hereof by the Buyer and the Builder.例 2:下述签署人同意在中国制造新产品,其品牌以此为合适。
The undersigned hereby agrees that the new products whereto this trade name is more appropriate are made in China.二、慎重处理合同的关键细目
实践证明,英译合同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一般来说,不是大的陈述性条款。而恰恰是一些关键的细目.比如:金钱、时间、数量等。为了避免出差错,在英译合同时,常常使用一些有限定作用的结构来界定细目所指定的确切范围。
3.1限定责任
众所周知,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为英译出双方责任的权限与范围,常常使用连词和介词的固定结构。现把最常用的此类结构举例说明如下。
3.1.1 and/or
常用 and/or 英译合同中“甲和乙+甲或乙”的内容,这样就可避免漏译其中的一部分。例 9:如果上述货物对船舶和(或)船上其它货物造成任何损害,托运人应负全责。The shipper shall be liable for all damage caused by such goods to the ship and/or cargo on buard.3.1.2 by and between
常用 by and between 强调合同是由“双方”签订的,因此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合同所赋于的责任。
例 10:买卖双方同意按下述条款购买出售下列商品并签订本合同。
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whereby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undermentioned commodity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3.2限定时间
英译与时间有关的文字,都应非常严格慎重地处理,因为合同对时间的要求是准确无误。所以英译起止时间时,常用以下结构来限定准确的时间。
3.2.1 双介词
用双介词英译含当天日期在内的起止时间。
例 11;自9月2O日起,甲方已无权接受任何定单或收据。
Party Ashall be unauthorized to accept any orders or to collect any account on and after September 20.例 12:我公司的条件是,3 个月内,即不得晚于5月1日,支付现金。
Our terms are cash within three months, i.e.on or before May 1.3.2.2 not(no)later than
用“not(no)later than +日期”英译“不迟于某月某日”。
例 13:本合同签字之日一个月内,即不迟于12月15日,你方须将货物装船。Party B shall ship the goods within one month of the date of signing this Contract, i.e.not later than December 15.3.2.3 include 的相应形式
常用 include 的相应形式:inclusive、including 和 included,来限定含当日在内的时间。例 14:本证在北京议付,有效期至1月1日。
This credit expires till January 1(inclusive)for negotiation in Beijing.(or:This credit expires till and including January 1 for negotiation in Beijing.)如果不包括1月1日在内,英译为 till and not including January 1。
3.3 限定金额
为避免金额数量的差漏、伪造或涂改,英译时常用以下措施严格把关。
3.3.1.大写文字重复金额
英译金额须在小写之后,在括号内用大写文字重复该金额,即使原文合同中没有大写,英译时也有必要加上大写。在大写文字前加上“SAY”,意为“大写”;在最后加上“ONLY”。意思为“整”。必须注意:小写与大写的金额数量要一致。
例 16:聘方须每月付给受聘方美元 500 元整。
Party A shall pay Party B a monthly salary of US $ 500(SAY FIVE HUNDRED US DOLLARS ONLY).3.3.2.正确使用货币符号
摘要:
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令人瞩目,但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尽管世界上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较快,网络营销取得初步成功,但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依然较少,尤其是在我国,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一、网络营销的诞生和含义
(一)网络营销的诞生
1)Internet的发展促成网络营销的诞生
因特网是一种及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时间技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因特网上 各种各样的服务,体现出链接、传输、互动、存取各类形式信息的功能,使得因特网具备了商业交易与互动沟通的能力。各网络的服务也只能采取低价策略。这些因素促使因特网的蓬勃发展。企业利用因特网开展经营活动,显示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区别于传统营销模式的优势,以Ieternet为技术基础的网络营销,其产生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2)消费者价值观的变革是网络营销诞生的观念基础
a)个性消费的回归
b)消费主动性的增强
c)对购物方便性的追求
d)对购物乐趣的追求
e)价格仍然是影响购买的重要原因
3)激烈的竞争是网络营销诞生的现实基础
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企业为了去的竞争优势,想方设法,使用各种招数吸引顾客。传统的营销方法已经很难再有新颖独特的方法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出奇制胜了。
(二)网络营销的含义
网络营销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与许多新型学科一样,由于研究人员对网络营销的研究角度不同,对网络营销的理解和认识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当看到不同书籍中对网络营销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时也不足为怪。所以网络营销的定义分三个方面叙述:
1、广义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概念的同义词包括:网上营销、互联网营销、在线营销、网路行销等。这些词汇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笼统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从实践中发现网络营销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比空洞的理论讨论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定义网络营销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理解网络营销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也就是充分认识互联网这种新的营销环境,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营销研究必须重视网络营销实用方法的原因。
2、狭义的网络营销
狭义的网络营销是指组织或个人基于开放便捷的互联网络,对产品、服务所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需求的全过程。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模式。
3、网络营销的通俗定义:以互联网为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即以互联网为工具营造销售氛围的活动。
网络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指借助于因特网(Internet)、营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二、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是一对紧密相关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对于初次涉足网络营销领域者对两个概念很容易造成混淆。比如企业建一个普通网站就认为是开展电子商务,或者将网上销售商品称为网络营销等,这些都是不确切的说法。《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关于网络营销定义的说明中,认为“网络营销不等于电子商务”,这主要是基于下列两个个方面的考虑:
(1)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研究的范围不同。电子商务的内涵很广,其的核心是电子化交易,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的各个环节,而网络营销注重的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这种关系也表明,发生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网上支付和交易之后的商品配送等问题并不是网络营销所能包含的内容,同样,电子商务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法律等问题也不适合全部包括在网络营销中。
(2)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注重点不同。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电子商务的标志之一则是实现了电子化交易。网络营销的定义已经表明,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无论传统企业还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企业、也无论是否具有电子化交易的发生,都需要网络营销,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交易过程,而是为了促成交易提供支持,因此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交易发生之前,网络营销发挥着主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可以被看作是网络营销的高级阶段,一个企业在没有完全开展电子商务之前,同样可以开展不同层次的网络营销活动。
所以说,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实际上又是密切联系的,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开展网络营销并不等于一定实现了电子商务(指实现网上交易),但 实现电子商务一定是以开展网络营销为前提,因为网上销售被认为是网络营销的职能之一。
三、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令人瞩目,但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尽管世界上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较快,网络营销取得初步成功,但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依然较少,尤其是在我国,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一)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根据因特网发展的特点及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可以预测网络营销将可能会有以下展发展趋势:
1.网络技术将更有利于商品的销售。网络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将更更加成熟,电子货币等安全的网上支付方式将得到进一步推广,网络系统在商品销售方面的效率将大大提高,令网络消费者感到不安的网上付款安全问题将会迎刃而解,电子商务的使用将更加多样化,在销售促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销售决策趋于理性化。主要表现在:企业服务的对象——网络消费者的购买与消费行为将更加理性化,头脑冷静、擅长理性分析是网络用户的显著特点。市场调
研效率的提高为理性决策奠定了基础。在网上进行市场调研比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具巨大的优势,不论是在调查的宽度,还是在调查的效率上都为网络用户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网上的电子商场将兴旺发达。将商场或企业的商品多以媒体信息的方式,通过因特网供全球消费者浏览和选购,是国内外许多大商场和大企业正在使用的促销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网络商场与传统的商场相比,具有不需要店面租金,可以减少商品库存的压力,降低销售、管理、发货等环节的成本,经营规模不受场地的限制,便于收集顾客的信息等很多优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网络广告将大有作为。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是明显的:网络广告的空间几乎是无限的,其传播范围远远大于传统广告;网络广告成本低廉,大约相当于传统媒体的1/10;网络广告可以实现即时互动,克服了传统广告强制性的缺点;网络广告促成消费者采取行动的机制主要是靠逻辑、理性的说服力,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
(二)网络营销的挑战
网络营销在企业中的应用正逐步走向深入,虽然国内的网络营销离规范经营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认清现实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充满信心地分析网络营销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前景,迎接网络营销的挑战。
1.网络营销迎来搜索引擎营销时代。国内搜索引擎服务商在竞价排名、网站付费登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推广,众多的服务商在推广各种网络营销服务活动中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以搜索引擎为主的网站推广服务已经为许多企业所认可,也成为网络营销服务领域的核心业务之一。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搜索引擎过热并不完全是好事,搜索引擎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有限的几个搜索引擎,难以保证网络取得全面的效果,企业不应该忽视搜索引擎营销之外的其他网络营销手段。
2.网络会员制营销得到快速发展。网络会员制营销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有效营销模式,现在的网络会员制营销已经在国内大型网络公司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人们对网络会员制营销模式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短信联盟”为代表的网络会员制营销模式,曾经几乎到了过热和失控的状态,最终这种短信联盟被有关部门所取缔。
3.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网络营销服务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现已展现出勃勃生机,已形成一个巨大的、快速增长的市场,成为网络经济最坚实的基础。
4.网络营销服务出现三大特征。网络营销服务表现的一些明显的特征是:网站建设与推广一体化。网络营销服务产品化。网络营销服务仍处于较低层次。
5.网络营销的欺诈行为出现新的特点。网络营销中一直存在一些欺诈现象,如虚假网络广告、交付给用户的商品与网站介绍的不符、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等。
6.垃圾邮件严重破坏网络营销环境。垃圾邮件今年来发展成为影响网络通信的公害,对于网络营销的影响更是十分严重,这种状况已引起有关不部门的重视。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的定义
1997年11月国际商会于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对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最有权威商务阐述: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
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上述各种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只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电子商务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归纳为:
广义的电子商务(EB,Electronic Business)是指各行各业,包括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各种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也可以称作电子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军务、电子医务、电子家务等。
1 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电子商务安全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真实、有效和不可抵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电子商务活动的信息犯罪越来越多,主要有产品质量不合格,电子交易时卡号和密码被盗用,遭遇网上欺诈,个人信息被公开而导致生活受影响等。这些问题往往给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带来巨大损失,而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又较为复杂,难度较大,这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 电子商务的主要安全要素
2.1 真实性
真实性主要指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交易的产品质量信息真实可靠,不存在欺诈行为和信息。
2.2 保密性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开放的Internet环境下,网上信息极易被偷窥或篡改。因此,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安全保密措施,增加交易过程的保密性,是电子商务安全常见的安全措施之一。
2.3 不可抵赖性
不可抵赖性即是非正常拒绝。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只有相应的电子信息,不存在具体的身份识别方式,因此很容易出现抵赖行为。所以,必须采用新的技术,防止电子商务中的抵赖行为;可靠性要求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2.4 及时性
及时完成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及时完成交易信息的处理,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有效性,减少电子商务活动纠纷,防止延迟或拒绝服务。
3 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电子商务面临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开放的互联网络系统,采用的是通用的TCP/IP协议,而TCP/IP并未采用任何措施来保护传输内容不被窃取。另外,互联网底层的操作系统源代码的是公开透明的,再加之一些网络软件也存在漏洞,网络病毒和木马的疯狂传播,都给计算机及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从而对电子商务带来由于非法入侵,造成商务信息被纂改、窃取或丢失;商业机密在传输过程中被第三方获悉,被恶意破坏;虚假身份的交易对象及虚假订单、合同等安全问题。
3.2 电子商务面临的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涉及到客户、商家、银行、网络服务商等多方机构,在这些对象之间可能存在资金的转付,而这些交易也是通过电子交易来完成的。因此在交易时可能存在账户和密码被盗用,交易的数据被修改,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安全策略
4.1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技术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着种种安全问题,但我们可以利用安全技术来为电子商务安全提供服务,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安全策略和防范。
4.1.1 网络安全技术
首先,在网络中使用软硬件防火墙,加强网络入侵监测,减少木马入侵,网络攻击等威胁;其次,在局域网内使用VLAN技术,减少病毒或木马在网内的传播,防止网络风暴;在网络之间使用VPN技术,减少由于网络之间的互联带来的安全威胁;最后,可以采用漏洞监测技术和网络安检软件,及时修复系统漏洞,清除病毒、木马和恶意插件。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较好的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减少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风险。
4.1.2 加密技术
所谓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传输或保存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达到隐藏真实信息的目的。通过加密,这些信息即使被非法用户窃取也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内容。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较为常见的安全措施之一,交易双方在获取信息后,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信息还原。目前,常见的一些专用密钥加密(如DES、IDEA、RC4和RC5)和公钥加密(如RSA、SEEK、PGP和EU)可用来保证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非否认性。
4.1.3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而产生的解决方法。计算机网络中的身份信息就是一组特定的数字信息,如何识别操作者就是网络身份信息拥有者,就是身份认证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静态密码、智能卡、短信密码、动态口令牌、数字签名、USB KEY、生物识别技术等。
4.1.4 安全应用协议
目前主要有四种安全应用协议:(1)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密钥对的加密,保障Web站点间的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2)安全套接层协议(SSL):SSL安全套接层协议是对计算机之间整个会话进行加密的协议。提供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的完整性,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在SSL中,采用了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两种加密方法。(3)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TT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E中采用这一技术。(4)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它涵盖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字认证、数字签名等Internet主要的安全协议。
4.2 电子商务安全中的法律法规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子商务既是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实现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电子商务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平台建设滞后、应用范围不广、安全性不够、诚信度不高等问题。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子商务的科学发展,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活动,防范和减少交易风险,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其内容应包括立法宗旨、电子商务概念、基本原则、交易主体、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及认证、电子支付、信用保障、交易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税收、行业自律、争端解决机制、法律责任等内容。
5 结论
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消除人们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时的顾虑与迟疑,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显得越来越重要。除了技术问题之外,电子商务的安全还有赖于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电子商务安全管理政策、相应的法律、法规等社会环境的完善。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菊.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祝凌曦.电子商务安全[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6.
[3]刘叶飞,赵德安,单正娅.电子商务安全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2):25-30.
[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对策
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全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业务日益频繁,各种类型的涉外谈判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本文拟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探究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在规律,寻求涉外商务谈判的方法和策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对谈判活动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国家制度等影响下形成的谈判习惯及谈判作风,对于谈判活动的成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冲突十分必要。
一个国家的文化特性往往体现在它的国民性上。国民性,即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特性。它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观念的不同,在谈判过程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例如重“面子”是中国的国民性中的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如果要在“体面(面子)”和“利益”这二者中做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以至有的西方谈判家们告诫读者在和中国谈判时,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国的这种国民性。很显然,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国民性的差异,才能有效地使我们正视自己的缺点,强化自身优势,并合理利用对方的缺点,瓦解对方的优势。在国际谈判的领域,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差异。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常以自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而自豪,中国人有极强的爱国之心,这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容易产生一种“自傲的偏见”——“面子”,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英国谈判学家比尔·斯科特曾说:“中国人极重面子,不要使他在让步中丢面子。”西方国家的国民性有一定的共性。例如美国人的国民性在西方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他们崇尚奋斗和独立,性格外露,自信热情。在国际事务中,他们精于使用各种手段,配合外交谈判,从而谋得利益。美国人对表面的、仪式性的东西看得极淡,而对实质性的问题却非常敏感。
2.伦理和法制观念的差异。在调节人的行为和处理纠纷方面,中西方有着更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尽量回避从法律上解决问题,着重于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而西方人习惯用法律解决问题,由律师出面去处理纠纷。中国人平均主义倾向和“官本位”的思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使一些人依靠当官的“后台”来做交易。美国学者帕伊曾感慨地说:“许多美国工商业者已经学会,在中国人中间,只须用口头约定,或者握一下手,来决定协议或协议生效的可能。”综上所述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谈判中的一些体现,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差异对于交往和谈判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
二、应对谈判的对策
中西方文化各具优劣势,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冲突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自我和了解对手。我们在涉外谈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分权与集权。中西方在谈判过程中,都是既重集体又重个人的。相比而言,西方人较侧重于强调集体的权力,强调个人的责任,即“分权”。而中国人则强调集体的责任,强调个人的权力,即“集权”。西方人表面看来是一两个人出场,但他们身后的决策机构赋予谈判者个体以相应的权限,智囊群体辅助其应对谈判中的复杂问题;中方则是众人谈判,一人拍板。可以想象,如果拍板的人是外行,那么谈判的结果就难以预料了。因此,我们在谈判中,应当科学恰当地处理好“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2.原则与细节。中国人谈判时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在处理麻烦的细节问题之前先就双方关系的一般原则取得一致意见,把具体问题安排到以后的谈判中去解决。这可使我方在以后的讨价还价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通常“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因为他们认为细节是问题的本质,因而愿意在细节问题上多动脑筋,而对原则性问题则显得比较松懈。事实表明,先谈原则必然会对后面的细节讨论产生制约作用。例如:我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等涉外谈判中,始终坚持“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因此,预先确立了细节谈判的基调和范围,赢得谈判优势。正是此谈判策略的应用,使上述外交谈判取得圆满成功, 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总之,了解中西方谈判作风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利用某些优势,克服某些方面的弱点,积极驾驭谈判过程,把握谈判的方向和进度,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Bell, David and Howard Raiffa:Marginal Value and Intrinsic Risk Avers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美)帕伊著:《談判作风》.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
【商务谈判及其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商务谈判及其礼仪浅析10-05
案例分析商务谈判06-23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范文06-25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总结11-02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10-28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12-05
商务谈判答案11-22
商务谈判简历12-24
商务谈判礼仪论文07-10
商务谈判的礼仪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