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方法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性学习方法(精选9篇)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1

分类垃圾筒在校园中是否可行----„ 关于中日两国未来战争的研究性报„ 关于中学生对科目偏好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 研究性学习关于高中生学习压力的„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发展,应用及„ 高中生发型问题

金庸与琼瑶小说对我们影响的研究„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男女同学的关„ 关于台湾问题课题研究 睡眠对学习的影响 温中学生餐厅情况调查 流行歌词的研究

关于高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关于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研„ 关于中学生早上的饮食调查研究开„ 关于中学生家务劳动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用水情况与水资源保护„ 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

课题: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报告 废品利用制作小台灯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

中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

厨房油烟对现代人健康影响的研究„ 初中学生肥胖成因及干预的调查研„ 在研究性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漫谈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氧气浓度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指导设计„ 研究性学习报告

分类垃圾筒在校园中是否可行----„ 中国电影史之功夫片

关于中日两国未来战争的研究性报„ 学校内的人机关系

关于中学生对科目偏好问题的研究 关于《家》的研读

高中生与父母间关于服饰的矛盾 关于是否该弘扬传统节日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 关于戏剧文化的研究

关于中学生违纪的调查与研究 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关于高中生学习压力的„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发展,应用及„ 高中生阅读情况 高中生发型问题

关于中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

金庸与琼瑶小说对我们影响的研究„ 【如果阳光可以储蓄,愿与你分享„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男女同学的关„ 《有关提高大脑的灵活度》的开题„ 关于台湾问题课题研究 睡眠对学习的影响 温中学生餐厅情况调查 高中生对超载问题的认识 流行歌词的研究

关于高中生对看法的调查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2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我国教学部已经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体现到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并向全国范围内推广。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注重学生主体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 通过选择一些具有学习价值与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 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与思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从本质来讲,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活动, 也是一种教学手段。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原则

1. 以学生为主体。

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是辅助角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研究共同完成的, 但是学生是研究性活动的主体, 没有学生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服务于学生的, 也是需要学生来完成的。研究性学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更强调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

研究性学习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教师在指导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候, 不能一味的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本身, 更应该通过学生自身对研究性课题的选择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因为每个学生可能对高中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地方不同, 比如有的可能对语法可能更为兴趣, 有的则对句子结构比较感兴趣。

3. 注重高中英语教学规律。

研究性学习不能脱离高中英语教学本身,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结合, 自然是根据高中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 只有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使研究性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通过自预习强化研究性学习。

自预习对研究性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 对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通过让学生自预习可以强化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自预习可以采用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解决或者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然后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例如在学习 (sports) 以文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来让学生思考: (1) 奥运的历史有多久远, 第一次奥运是什么情况。 (2) 中国参加奥运是在那一年,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3) 如何看待奥运的精神, 它对于我们的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预习, 并将这些问题通过研究手段来解决,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注重教师引导功能。

研究性活动开展内容主要包括了:确定研究的主题, 即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研究的方法有那些, 研究的手段与条件是否成熟等。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 提出一些具有思考空间和研究价值的问题, 供学生参考, 从而引导学生提出研究主题。例如在学习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3 Celebration中,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 (1) 为什么要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在当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情况下,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何进行保护? (3)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那些, 各自又有什么内容和象征意义。围绕这些问题, 学生就可以开展主题性的研究, 去不断的搜集各种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 丰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课堂上来进行, 课外也可以进行。不仅是只有教师的引导才能进行, 学生自发的活动也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不是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也不是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回答。而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归结, 发现其规律与本质。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一个关于“that”句型课题的研究。围绕这个研究主题, 采取的方法是全面搜集关于“that”的用法和句型结构, 并总结出关于“that”这些句型, 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果对这个关于“that”研究课题给一个框架的话, 可以采取以下结构: (1) “that”句型结构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位置, 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学习; (2) 采取全面搜集的方法, 总结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that”句型结构; (3) 从这些关于“that”句型结构中, 发现“that”的应有规律; (4) 去发现有没有和“that”同样作用的词汇。

4.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注重交流、互动与评价。

要通过建立合作交流来提升学生研究性的合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几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共同学习, 共同研究,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更可以通过互相影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互动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新鲜, 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翠娥.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9 (12) .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应用能够将化学学科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探究思维、创新思维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一、研究性学习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情境,设置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例如,在对电离方程式进行学习时,可以从酸的电离方程式推断出碱与盐的电离方程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盐酸与硫酸的电离情况进行分析,即盐酸经电离可分离出氯离子与氢离子,六段经过电离后可分离出硫酸根離子与2个氢离子,从电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分析酸的本质,那么盐与碱的本质是否可以用电离的方式了解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带入课堂,让学生逐渐产生探究的兴趣。

2.发现问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质疑,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者自己设计探究课题,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将得出的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方法,即教师于课前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按照任务思路展开实验与实践,整个探究过程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予以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这一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感受到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与水平。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探究表,让学生根据探究结果回答表中的问题:(1)将锌片放于硫酸铜溶液中,锌片会出现怎样的现象;(2)将铜片放于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怎样的现象;(3)当将锌片与铜片利用导线连接起来后,会发生怎样的现象。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规范学生的探究行为。

4.实践探究

探究性学习具有创新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而化学属于自然学科,实践是获得认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将实践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探究的素材,感受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存在的普遍性。

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关键

1.选择适当的探究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选择尤为关键,好的课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中,同时可以保证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选择课题时要注意两个问题:(1)课题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在设计课题内容时应当以化学教材为基础,可对教材中设置的问题与内容加以改进,使课堂探究与教学目标相符合;(2)课题的设置应当贴合现实生活,生活化的课题设置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与自身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对二价铁与三价铁转化的研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铁生锈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探寻。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学展开的必要前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际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鼓励,从平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究,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自己的想法予以更深一步的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建立激励机制,肯定学生的想法与努力,增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3.教师要进行准确定位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而在探究性课堂中,教师应当将课堂的主导权交予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同时,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放任不管,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引导与指导,保证探究方向的准确性。

化学现象普遍存在于生活中,但是学生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为了提高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应当将研究性学习这一理念应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展开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水金,杨晓棠,吕宝兰.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2]王文贺.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平台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李庆涛.高效课堂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吴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晓峰(1983-11),男,河南省伊川县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学习总结 篇4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冬去春来,和风送暖,鸟语花香,一切都欣欣然地张开了眼,大地充满了生机。春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春天是一曲抒情的乐章!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画意,描写春天的景物,抒发春天的情怀。我们的校园也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但由于全球气候暖化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对于季节的感受,孩子们并不是特别清晰,而且很多孩子身处城镇,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春天、欣赏春天、赞美春天,值得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孩子们在封闭的教室里局促了一个冬天,春天的脚步悄悄而至,渐渐地,青的草,绿的叶,鲜艳的花朵、可爱的燕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颂扬春天,用最优美的音乐歌唱春天。孩子们在这春意融融的季节里,学着有关春天的课文,背着有关春天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他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他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通过设计本次《春》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去呼吸春风,沐浴春雨,欣赏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从多角度挖掘春天的信息(如描写春天的诗歌、故事、谚语、对联、歌曲、音乐、图画、影片等),感受春天的美,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学会留心生活。

3、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季节相适应,正适合喜欢户外活动的小学生,春天的山水原野、花草树木、日月风雨、鸟兽鱼虫都使他们充满了好奇。我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了“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以“春天”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对春天的研究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 (如诗歌、谚语、歌曲、图画等),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应用、表达、欣赏的综合语文能力,感悟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通过观察、网上搜集、访问调查、成果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积累应用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他们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他们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分析,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

参加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虽然对春天的变化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只是基于表面的,而且他们平时缺少对知识积累与运用。

本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交流、搜索资料等。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春”的活动目的旨在让孩子在课程研究的活动过程中走进春天,发现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感受春天的美。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可以是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谚语、对联,也可以是关于春天的歌曲、音乐、图画、影片等,增大学生课外知识量,开发返朴归真大语文教学观,从多渠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上传资料、网站建设、展览交流、成果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来达到目标。

学生可能选择的子课题有:

1.寻找大自然中的春天

2.寻找春天的诗情画意

3.寻找春天的美妙音符

4.寻找春天的感人故事……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制定小组研究方案,并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知识的获得,美的享受要靠自己的实践得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和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文化素养。通过“互通信息”,变“收集”为“博取”,在合作中形成共意,在小组交流中达到资源共享,通过网页浏览,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味了春的自然之美,更体验到了人性之美,收获颇丰!

本次研究的最终成果会以调查报告、观察日记、朗诵、歌唱、图片展、故事会等形式,在成果报告会上展现给大家,并集合各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网站的建设,上传资料、展览交流,与其他班级的同学乃至家长,共享资源、分享成果的喜悦。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辅助研究的量表和样张。

学生自备的资源:笔、纸、相机、摄像机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课题介绍。

2.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想法。

3.在班级中进行讨论答疑。

激发兴趣,选定课题。

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列举我们身边的同学参加实践活动的事例。

1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针对研究的课题,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头脑风暴)。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

冬去春来,和风送暖,鸟语花香,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颂扬春天,用最优美的音乐歌唱春天。在这春意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学着春天的课文,背着春天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你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本次活动我们就“春天”为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吧!

2

成立课题组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2.确定组名、组长及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分工。

进行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根据附表1形成小组的实施方案。

2.小组内部讨论、交换意见,写开题报告,并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方案。

1.提供:“春”研究计划书。

2.组织开题报告和评审工作。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尽情体验春天。

2.收集资料: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可以是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谚语、对联,也可以是描写春天的歌曲、音乐、图画、影片等。也可以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形式收集各方面资料,进行思考分析。

3.思考本组成果展示的方法,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4.活动中拍好照片,有条件可以录像。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活动,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少关于春天的资料。今天,“春”活动终于迎来了回报展示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劳动成果吧!

评价表:评价量表(实行自评、小组评、师评三方评价)。

根据评价表与展示成果,颁发“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奖”、“最佳效果奖”和“最大进步奖”。 帮助学生把各组研究成果和对春天的感受、体验,以文本、图片、音像等形式,发布在学校的页上,与大家分享交流。

总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表现非常出色,展示的成果丰富多彩,相信大家在这个春天的收获是丰硕的!虽然今年的春天快要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春里收获的这朵“春之花”将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田。希望你们能做学习上的探索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迎来属于你们自己的春天!

第3~5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春》这一研究性学习是根据学生认知需要而提出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大自然的美妙变化,广泛地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资料,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懂得知识的获得、美的享受要靠自己的实践得来。本次实践活动无疑是成功的,学生在活动中,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观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动口的能力、艺术鉴赏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这是喜人的收获。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对景、正常运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体验的空间。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低一点,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做实一点、做细一点,我们定能让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实践、探索、体验和创造。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5

组员:衡友喆、陈志文、都嘉逸、曹越、孙力、陆佳程、周游川、王焕

一、本次活动

高考及端午的这一次休息日是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次可用的大块时间了,我们决定用来对防盗门门锁的改进及猫眼的一个探索

首先是锁的改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锁柄,另一个是锁舌。第一方面

从我们学校的教室门及缩舍的门柄上来看,柄的质量不是太好,常常被不小心弄断,而我们教室的门把手断下来的多半是两块塑料板,中间用螺丝固定一愉类似金属的东西,但其断面是略带白色材质较软,以致于容易断开,可见这种夹层型的门柄不是太好,还有一点这种把手是一种省力杠杆,以至于杆状把手容易因外力过大而折断,所以我觉得教室内的门把手可以将原来的柄做得圆一点,略短一些,这样既可以增大横断面各,又可以使杠杆支点上的力少一点。本来是考虑是还要将门把改成一些类似家房门用的圆形的,后经过讨论,觉得由于在学校里有时会因为手上捧了作业本不方便用手开门,可以用手肘来帮助开门这一点,便还是采用了杆式的。第二方面

上次讲到,一旦开门时经常大幅度转动门柄会导致后期锁舌卡在锁壳内,所以我们一开始决定在锁舌的杆子末端加上一个高度为1cm的塑料圈,但发现加上去后保险无法正常使用,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人认为可以在锁壳上相应的位置增加一个突出的部分以达到防止开门过度的效果,但是这样可能做到一时,如果它松动了,很有可能不仅起不到防止开门过度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导致整个锁舌被死卡住,所以否决了。

我们一直盯着锁舌本身看,都忽略了锁舌的动力来源,那就是锁芯转动时带动的杠杆,使得锁舌运动,然后我们就考虑是否可以在杠杆转动的过程当中竖一个小杆子,使得锁舌到达位置时杠杆无法再转动,从而达目的,但这样有两个弊端,一是长期使用导致磨损,有一定几率会失灵。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杠杆无法转到位,那也就意味着锁芯无法正常转动到一定角度,会使使用者很不习惯,甚至有可能转动时力度过大,将钥匙弄断在锁芯里。

在注意到动力后,我们再次将上演聚集到整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上来,是因为锁舌被弹簧形变时向上拉动以致于脱离原有轨道,我们只需在它出来后用个东西自动顶回去即可,也就是在锁舌上即将滑出的地方加一个弹簧,使它回到原有轨道即可,这样问题就迎仞而解了。

二、活动总结

经过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从开始的防盗门锁材质到后来结构探究,再到斯密特原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对我们课堂上学到一些知识进行了运动,比如一些标准的实验探究方法,但是有点没有做好,那就是每次活动完没有进行问题的一个总结与分析,这是很不足的一个方面,后期我们在前期的理论材料上更是进行了实物研究,动手做了一系列探究,对锁的构造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还进一步对锁的一点不足进行尝试性修改,也许还会有一些我们没能考虑的问题,但预期的效果还是期达到的。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6

按照自主学习理论之父霍勒克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讲,自主学习可以使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外语能力,直至掌握这门外语。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利用的课外资源也比较丰富;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更加明确,所以他们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又是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不仅面临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英语能力日益增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做起。培养自知,树立自信

自知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愿望、目的、观念、风格等的认识。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学习欲望为条件的”。所以,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主动的态度,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产生独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的教学刺激做出反应。此外,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是对外语产生兴趣、进而要努力学会这门语言的重要条件,动机能在困难的时候使学习者产生坚韧不拔的信念,而坚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环境所带来的局限, 所以, 动机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而自己有决心付出努力;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好是坏, 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尊和自信可以产生责任感和独立感,促使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自尊和自信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认知上的,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是理性还是感性,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等,学生就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而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但徐锦芬等人的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复习课文等之外,并无学习英语的计划,即使有,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随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担当起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告诉他们不要制定诸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这样模糊的目标, 要制定多项小的、具体的短期目

标,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往往会促进新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生不是自觉地利用自习时间或业余时间安排学习活动,有70% 被调查的学生自称对这些时间抓得不紧,其他类似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尽如人意。毫无疑问,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要获得较高的英语能力,就得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建议让学生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教学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与学生讨论时间的运用;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记录下自己的时间运用,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利

用时间的;制定个人时间表,确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时间;让学生估计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相应地填入时间表;本段结束后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

目标制定出来之后, 就要付诸实践, 采用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说:“如何学和学什么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习者所采取的总体方法将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的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呢?徐锦芬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而根据王静等对自主学习的调查,无论对于英语学习的总策略,还是对于各单项技能如词汇学习、阅读学习等的策略使用,受试学生绝大多数在“有时使用”的范畴以下,表明我们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著名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观点,“提高学习者策略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把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作为外语课程的一部分传授给学生”,“明确地教给他们如何应用语言学习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外语。研究者查莫特和卢宾提出了策略培训的做法: 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验证其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进行自我诊断;让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习得的策略进行比较、试验;让他们自己决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给他们机会尝试将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这些对学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大有益处。策略渗透最好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随时给学生介绍相关策略,并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策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自觉的意识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 而不是以传授具体的策略为重点, 因为它们可能难以穷尽。适时反思、评价和调节

我们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他们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 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从未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监督者, 评判者和操纵者,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自我评价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归因分析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等等。评价可从学习的质量、数量、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会受益很多,比如写学习日记,阶段总结,自我报告等,教师只需帮助他们弄清楚用哪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亦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对英语学习而言,指“学习者不停地根据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来调整观念和方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使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语言学习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重

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学习策略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调控”是策略系统良好运作,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学生不能做到适时、自觉进行策略调整时,教师可加以提醒、点拨,或亲自进行调控,随后逐渐放手,只对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监督, 作出鼓励性、形成性评价即可。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校2008~2009学年度中, 从07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4个班, 其中1、2班为试验班, 3、4班为对照班。试验班共106人;对照班共104人。抽查上一年度学生成绩, 试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1.2 教学方法

试验班与对照班均以科学出版社规划教材《生理学基础》为教材, 按照学校所编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逐章系统地讲授, 适当辅以电化教学及病例讨论等。试验班在逐章系统地讲授的基础上, 同步探索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试点工作。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把预习内容告诉学生, 包括知识要点、思考题及相关的病例,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每单元主要授课内容结束时教师用10~15分钟提出开放性研究问题, 如“细胞转运”学习中, 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化妆品皮肤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专题研究;循环系统学习中, 学生开放性研究“人体创伤失血后全身生理机能的调节”、“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异”等专题;消化生理学习中, 学生分组探索“各民族饮食习惯与消化吸收状况评价”、“消化系统遗传病多样性影响”等等问题, 一方面紧扣主课程的学习, 引导护生与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护生在探索中培养了学习兴趣、锻炼了社会沟通与交往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试验班学生在课后分成研究小组, 每组8~10人, 学生依据提纲巩固阅读教材, 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学医院等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并作好笔记, 同组之间相互讨论, 以小组书面论文和口头成果汇报展示等形式向全班同学交流。教师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指导、启发学生, 同时将学生共性问题收集起来, 利用课堂展示时间适时点拨、总结, 概括归纳单元重点、难点及研究性成果中亮点内容。

2 结果

学期结束时, 对照班、试验班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对照班及试验班生理学平均成绩见表1, 两班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与对照班相比P<0.01

除了期末学习成绩考核外, 在试验班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反映, 共发放问卷106份, 回收问卷106份, 统计结果见表2。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你对教学有何建议, 希望老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 绝大多数同学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与对照班相比前三项P<0.01;最后一项P<0.05

3 讨论

3.1 提高认识, 正视解决存在的问题

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以“灌输”式为主的普通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在生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让护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基础医学类课程是可能探索实施的。但于不少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意义认识不足, 加之近几年来入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 学习习惯不好, 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社会交往沟通困难, 引导这些学生克服不良的倾向探索性学习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培养。

3.2 护理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切实可行

在生理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并不是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 而是相辅相承。护生们的研究虽然是稚嫩的, 几乎都没有什么惊人的研究成果.甚至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生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丰富的, 可为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选择和确定提供了广阔的来源。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和纽带的。学生开展课题的领域可以是相关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也可以是跨学科的, “问题”来源丰富, 这就大大提高了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3.3 结合学分制改革, 促进组织管理

为保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面开展, 学校应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课程改革的抓手之一, 明确各自的职责, 统一规划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课时、学分、场所、设备、经费、考核等;学生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下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及其他个人因素, 自主地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及进程等, 具有极大的学习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或“课程”可融合于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且有相应的学分要求, 这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热情, 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广泛性、参与性。

3.4 加大投入, 丰富教学资源

从目前来看, 大多学校护生多、师资人力不足, 教师对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不够, 对学生的业余辅导时间也得不到保障。研究性专题所涉及到的图书馆、校园网、教学医院等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这些都可能制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推广。需要学校加大现代化、数字化校园建设, 需要教师积极主动争取、加快拓展积累, 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教学资源。

随着我们的教学探索,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与内容可以不断的得到拓展丰富, 对护理专业而言, 生理课程改为纯粹的“研究性课程”目前尚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围绕课程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切实可行, 容易开展, 收效明显, 尤其要得到重视。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 是极富生机活力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我们在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配合生理课程学习, 从日常生理现象学习思考到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相关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生理教学中推广研究性学习方式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8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学 研究性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80-01

引言

化学其实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全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的进行结合,融入化学教学的要求、目标,有效加入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

1.1实践性

有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来得到知识,培养学生科学进行探索的精神以及学习态度俨然成为了强化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众所周知,要想让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得到解放,学生就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社会实践的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切记不能单纯的解决问题,还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和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中来。

1.2探究性

化学教学课堂作为一门开放性的课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确保教学的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联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出发,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机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需要将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最大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1]。

1.3生成性

化学其实也是一门生成性的学科,尤其是针对高中化学而言,有著较为特殊的一面。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教师需要对学生时刻关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化学教学不受课堂、教材的局限,教师也需要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于一起,使学生更多了解化学知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2.1应用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也就是指对新信息的学习,一般也就是指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的结果。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实际的实验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挖掘出了和实验现象或者教材结论具有差异性的地方[2]。首先需要教师组织学习,而最终是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得到相关的抽象原理,这也是发现学习法的一个重要基本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行对方案进行设计,需要老师指导相关的教学,对出现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经过一定的分析,最后需要明确方案,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懂得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或者改变实验条件来实现最佳的结果。比如在对“原电池工作原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安排每六人学生为一组展开实验,依据合理的实验装置展开实验,应用小灯泡代替检流计,应用稀H2SO4 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这就会在实验中出现:锌片上出现大量气泡,铜片和锌片在插人稀H2SO4溶液后,小灯泡会发亮,同时立即出现变暗或者熄灭,铜片却不出现气泡。针对锌片出现气泡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会不解,同时和理论预期结果具有差异,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展开分析、讨论,找到该现象的出现原因,改变实验条件,使学生展开对实验的改进,挖掘出最佳实验条件。

2.2问题探究法

其实教学的主线就是问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一般问题探究的步骤为:构建问题意境,提供科学事实,挖掘问题解决方法,总结科学结论。比如在对“原电池工作原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针对锌片出现气泡,铜片不出现气泡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让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教师在旁进行引导,猜测原因有:两极之间的距离、两极之间电阻的大小;铜片和锌片的纯度;电解质溶液的影响;锌、铜片表面积的粗糙程度;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在以上这些猜测原因的基础上,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合理改变实验条件。这种问题探究性教学法在让学生上课富有热情的同时,也使学生具有想要探究问题答案的欲望,该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开放实践法

研究性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部分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此,可以知道学生需要积累平时课本学习的材料、知识之外,还需要更多的摄取其他学习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学习途径、方法本身就是各异的,会致使形成的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区别[3]。所以这就赋予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 在地点、时间、内容、形式,都均要求是多元的。比如在对铁的性质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的铁钉锈蚀的探究实验活动,对铁钉在潮湿的空气、油中、干燥的空气中三种不同环境下生锈的情况进行探究。在这一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获得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荣誉生锈的结论,在减少课堂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课堂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引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展开推进,我们简析了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分析和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让帮助高中化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进一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潘玉兴.研究性学习理念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高考:综合版,2013,24(4):117-117.

[2]马运朋. 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35(4):127-130.

研究性学习方法 篇9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某些数学问题以及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自主选择研究学习课题,亲身去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方式。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型

1.知识探究型。即对基础知识的研究,这是学生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2.社会调查型。通过对社会的研究调查,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3.创造发明型。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最高的研究层次应是创新发明。通过自已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尝试,并能取得成果。4.学术研究型。在研究性学习中,经过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这个层次较高。

二、高中数学的研究性课题选择举例 1.社会生活实践方面

(1)洗衣服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从中可得出一个研究性课题。“探讨全自动程序下洗衣机在漂洗时用水设计中的数学原理:1)为什么设计成等量注水? 2)分3次注水的合理性是什么?”

(2)调查报亭卖报情况(进价、售价及卖不出去而退回每份报纸赔钱多少)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为报亭主人决策,使之收益最大。

(3)现在很多人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等知识说明在各个不同季节,热水器安放的倾斜角为何值时,可使正午时阳光直射热水器,从而取得最大热效率。根据你的研究,你可以向热水器生产厂提何建议?

2.热门问题

(1)足球运动员在射门时,面对对方守门员,射门时的角度、球速与守门员扑球时的移动速度有何关系,能将球射入球门?足球运动员在何处射门最好(不考虑其它因素)?

(3)调查保险公司养老保险险种及分红方法,某人在40岁时参加保

险,或将应交保额逐年存入银行,假设此人预期寿命为75岁,请你对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比较,确定此人是投保收益大,还是存银行收益大。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取得课题:新编的高中数学教材(练习部分)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1)如在学完数列后,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等和数列”和“等积数列”呢?这样教师可提出研究性课题:“等和数列、等积数列的性质研究。”

(2)在学完圆锥曲线这一章后,可提出研究性课题:“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研究”和“圆锥曲线的焦点弦的性质研究”。

4.其它问题。如最优化问题:

(1)无盖盒子的最大容积问题,用一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如何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使其容积最大?

(2)零件供应站(最省问题):设在一条流水线上有5台机器工作,我们要在流水线上设立一个检验站,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若5台机器的工作效率相同,问检验台放在何处可使移动零件所走的距离之和最小?(所花的总费用最省)如果是n台呢?若5台机器的效率不同又如何呢?

(3)拍照取景角最大问题:在公路的一侧从A至B有一排楼房,想在公路

上的任何一处拍一张正面照,选择公路上的任何点,使拍摄的一排楼房的取景最大。

三、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中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作适当的点拔,主要是方法上的引导:①如何进行分类讨论,分类有哪些原则?②研究函数的性质可按哪些步骤进行?各种性质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③如何作一个函数的图象?如何制作电脑动画?

(1)交流整合 学生个体或小组经过思考、讨论、探究之后,形成了初步成果,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奇异想法(即使很幼稚)也要予以肯定和赞扬,鼓励创新。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取长补短,最后将修改后的结论以论文形式表示出来(。

(2)深化总结 师生交流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让学生讲一讲研究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阻情况,讲一讲交流后的感受、启示。本课题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一般操作程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等等。通过研究过程的反思总结,学生逐渐积累起研究的经验,掌握研究的方法,从而真正学会研究。

(3)类比应用 在交流、总结之后,教师给出给出相同类型的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独立解决,学生在自主地完成任务之后产生的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从而更加增强了研究性学习的信心。(4)推广延伸 在完成上述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再探究。让有一定能力的同学继续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无限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

立足课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研究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学生亲身参与探索,经过自主 的思维活动而获得了知识印象特别深刻。

四、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中让电脑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帮手。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电脑和数学软件正在象“黑板、粉笔”一样走进寻常数学教学之中,它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渠道。运用电脑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色彩与闪烁结合起来,在探索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如利用几何画板研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性质,学生可以亲身感悟到图象的形成过程及变化规律,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永远无法做到的。

如 用计算机探讨y=asinx+bcosx的图象及性质,设计如下:①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引导学生操作,给出a、b一些值,在计算机上显示它们的图象,仔细观察,记录每一组结果;②分析数据a、b对函数图象的影响;③猜想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④运用数学知识证明猜想;⑤用计算机验证研究结果;⑥写出研究报告。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检验,亲身经历了知识每一发生形成过程,真正进入了一个研究者的角色。

上一篇:中国科技的发展作文下一篇:医疗器械注册相关文件